聽南懷瑾講經:最樸素的人生真理 陳南


編輯推薦

讓億萬心靈受益的精神讀本

一代宗師為你解讀三教經典

最樸素的人生真理

最智慧的警世箴言

內容簡介:

南懷瑾精研儒、釋、道,將中國文化各種思想融會貫通,可謂一代宗師。在他眼裡,儒、道、佛的經典學問為我們提供了人生的指引,從中我們可以獲得逾越障礙的技巧,掌握擺脫煩惱的智慧。

本書詳盡收錄了南懷瑾大師對儒、道、佛經典的解讀精華,並在其解讀的基礎上進行了適當的延伸,同時穿插了上百個哲理故事,讓說理變得更有趣、更明了、更透徹。讀者在輕鬆閱讀的同時,可以獲得無窮的智慧感悟。

作者簡介:

陳南,專業暢銷書作者、策劃人,作品有近300本,代表作有:《感悟父愛》《感悟母愛》《有一種愛叫放手》《有一種情叫心痛》《活著就是幸福》《感謝折磨你的人全集》《職場潛規則》,等等。

 

前言 

人生的路究竟應該怎樣走?一個人應該如何走向人生的成功?面對複雜的工作環境和微妙的人際關係,我們該怎樣去面對?這些問題,常常會給我們帶來莫名的浮躁和痛苦,讓我們勞累不堪。 

幸運的是,歷史為我們沉澱下了很多可以保養心靈的良藥和成功生活的智慧,它們有聖賢留下的典籍,如《論語》、《莊子》、《道德經》等;有得道高僧留下的經文,如《法華經》、《壇經》、《華嚴經》等,它們各屬於不同流派,從不同方面給予人們以教化。

儒家以入世的姿態出世。儒學是"官學",是"領導學",是"幕僚學",是培養領導與高參的專門教材。儒道佛都講修身,相比於佛教的成佛和道教的成仙,儒家的成仁少了虛無縹緲,多了腳踏實地。仁是一種生活態度,它能讓你的人生充滿陽光,能使你成為彬彬君子。 

道家以入世的姿態出世,以出世的姿態入世。道家的入世,是一個遊戲的開始,喜樂隨心,順其自然;道家的出世,是一段旅程的結束,洗盡塵心,安然入夢。道家始終保持自由的心態,可出可入,無為無不為。 

佛家以出世的姿態入世。佛家不承擔世俗的工作,不追求世俗的名利,不享受世俗的生活。但他們卻積極融入社會,並承擔著一項特殊工作,即撫慰人的心靈,引導人的善行,為人類尋找一個安頓心靈的樂園。 

儒家、道家和佛家的很多妙語經文都蘊含了人生的智慧,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金科玉律。所以,國學大師南懷瑾說: 

"佛學像百貨店,裡面百貨雜陳,樣樣俱全,有錢有時間,就可去逛逛。逛了買東西也可,不買東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會需要它。" 

"道家則像藥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則非去不可。……所以一個國家民族生病,非去這個藥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則是糧食店,是天天要吃的。" 

南懷瑾大師自幼接受傳統私塾教育,少年時期就已遍讀諸子經典。他精研儒、道、佛,將中國文化各種思想融會貫通,可謂一代宗師。在他眼裡,儒、道、佛的經典學問為我們提供了人生的指引,從中我們可以獲得逾越障礙的技巧,掌握擺脫煩惱的智慧。 

本書詳盡收錄了南懷瑾大師對儒、道、佛經典的解讀精華,並在其解讀的基礎上進行了適當的延伸,同時穿插了上百個哲理故事,讓說理變得更有趣、更明了、更透徹。 

沉浸在書中,細細體味佛、道、儒的智慧精華,將讓你擁有一個充滿智慧的心境,你可能就此恍然大悟,發現世界更清朗了,頭腦更清醒了,生活更輕鬆了,人生更精彩了。

《聽南懷瑾講經》 

目錄 

第一章學習在先,立業在後 

無論是聖賢典籍還是佛家"梵音",對如何"修行""提升自我"都做了精闢的解答。 

•培養良好的品行003 

•加強能力的修煉005 

•隨時學習他人的長處007 

•視不足為缺憾,方能進取009 

•不抱怨,讓你更接近成功012 

•持之以恆,讓你找到成功之源015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017 

•什麼樣的起點,就會有什麼樣的終點020 

•學會理論和實踐的結合023 

•在學習中尋找快樂026 

第二章掃淨心塵,遠離煩躁 

南懷瑾先生說:"人的心塵煩惱就好似秋天的落葉,有時看似掃淨,不久又飄下,所以不僅要掃,還要掃之又掃。心乾淨了,才會活得瀟灑自在。" 

•不要自尋煩惱031 

•快樂與痛苦都不是永恆的033 

•得意之時莫忘形035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038 

•少一點私心雜念就會活得更好041 

•視富貴為浮雲,視憂辱為輕風044 

•清除妄念,逍遙一生047 

•煩心瑣事皆拋開,找回迷失的自我049 

•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051 

•坦然面對一切,就能超越生死054 

•讓心回到最初的澄澈056 

•做自己的精神主宰058 

•不苦不樂就是極樂061 

第三章事所以成,是相信能 

南懷瑾先生說:"自古以來不是事難為人,而是人難為事!"難道不是嗎?很多實例告訴人們: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對自己有信心,努力拼搏,沒有什麼事情是不會成功的!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067 

•管得住自己,才能成就大事業069 

•給自己安上夢想的翅膀071 

•求人不如求己073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075 

•做生命的主宰078 

•人生貴在堅持080 

•成敗只在一念間083 

•機會靠自己創造085 

•奮鬥不止,才能成功087

•全力以赴,必成贏家090 

•輸得起才能贏得了092

第四章寡欲是幸,知足是福 

中國有一句俗話叫"知足常樂"。佛教的理想是"不計眾苦,少欲知足"。孟子有一句話:"養心莫善於寡欲",是說希望心能夠正,慾望越少越好。所以說,平安是幸,知足是福。 

•知足,則幸福長存097 

•見好就收大智慧099 

•得意之時莫驕狂102 

•沒有慾望,就沒有煩惱105 

•淡化利欲之心,方能得到一切108 

•越是攀比,就會越不滿足111 

•知足才會逍遙113 

•貪欲是隱形"殺手"115 

•降低一分慾望,得到一分幸福117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119 

•人生何必太貪心123 

第五章善待他人,福澤自己 

南懷瑾先生說:"佛要教化一切眾生,慈愛一切眾生,對好的要慈悲,對壞的更要慈悲。"在大師看來,一切都是有因果的,當你用善良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你會換來更大的恩澤。其實,不僅是佛家這樣看,"好人有好報"是人們普遍認同的。 

•做人要有幾分菩薩心腸127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130 

•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132 

•行孝悌者得人心135 

•沒有好心,難得好報137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140 

•真誠做人是立身之本142 

•付出越多,收穫越多144 

•修名不如修德146 

•擺正心中的天平:平等待人148 

第六章圓通做人,靈活處世 

從南懷瑾先生的講解中我們發現,無論是佛家、儒家還是道家,它們都提倡一種靈活的做人態度。誠然,活在當下,要是太過於呆板,做人肯定會失敗,反觀那些成功的人,往往都有圓通的處世方法。 

•低調做人萬事順153 

•虛實並進,勝人一籌155 

•忍耐是一筆寶貴財富157 

•耐心等待方得良機159 

•通達才能應變161 

•做事不必太張揚163 

•該放手時就放手166 

•學會看輕自己169 

•溫和對待別人的無禮171 

•以柔曲之姿進取173 

•以退為進,以弱勝強176

第七章放寬心胸,有容乃大 

南懷瑾先生在他的著作《金剛經說什麼》裡寫道:一個人能夠敬自己,然後才可以敬人;恭敬別人,也就是敬自己。敬自己是自信、自尊,敬別人,是寬厚、包容。寬,是一種開放的姿態;容,是一種是非對錯兼收並蓄的氣度。 

•寬容別人,也能得到別人的寬恕183 

•傷害別人,其實是在傷害自己185 

•以德報怨是最大的寬容188 

•虛懷若谷,自謙自有得190 

•寬廣胸襟,無憂也無惱192 

•勇於接受批評194 

•不要斤斤計較197 

•有一種心胸叫放手199 

第八章善於調整,贏在改變 

佛陀說:"如果你想了解生死的真義,就必須經常如此反省,宇宙間只有一個永不改變的法則,那就是一切都在改變,一切都是無常。"故而南懷瑾先生說,懺悔不是狹義地理解成自己做錯了事情才懺悔,而是經常懺悔,培養反省自鑑意識。 

•多做自我批評205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208 

•當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210 

•迷途知返不算晚211 

•做人貴在反省自己213 

•做一個行動家,少說空話215 

•人生切忌率性而為217 

•適時變通,帶來成功219 

•屈己從人才合道妙221 

•學會讓理想轉彎223 

•居安思危,有備無患225 

第九章掌握人心,學會交際 

生活在社會中,離不開與他人的交往;良好的人際溝通和交往是一個人成就事業的基礎。無論是儒家的經典,還是道家的名篇,南懷瑾先生都能從中發現與人交往的智慧。 

•結交朋友需謹慎229 

•善用"和"字處理關係231 

•了解自己,更要了解別人234 

•不和志向不同的人一起謀事235 

•處理好與上司的關係238 

•擇鄰擇友從善從仁242 

•讚美別人,就是肯定自己244 

•承諾不可輕出口246 

•以赤誠之心待人248 

•多考慮別人的感受252

第一章:學習在先,立業在後 

無論是聖賢典籍還是佛家"梵音",對如何"修行""提升自我"都做了精闢的解答。 

培養良好的品行 

汝遊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莊子》 

【譯文】:"遊心"就是"調心","汝遊心於淡",就是修養必須達到使心境永遠在"淡";"漠"是形容無量無邊,廣漠之野,什麼都沒有。"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這個時候,人順著天地生物自然之理在活著,沒有私心,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莊子》中的這句話,蘊含了"以中正修身"的思想。一個人若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領導者,就要做到:"遊心於淡",自己沒有要求。 "合氣於漠",生命的本能修養到空定的境界。 "順物自然而無容無私",天下自然大治。由此,南懷瑾先生指出,要想成就自己,你所需要的不僅是正直的心,博大的胸懷,你成功的最大資本更是你良好的品行。當你以良好的道德和精神去做事去待人時,當你以寬闊的胸襟去包容萬事萬物時,你就已經是一個真正的成功者了。 

戰國時期,龐涓和孫臏拜鬼穀子為師,同在他的門下學習。 

後來,龐涓當了魏國的大將,他便向魏王推薦孫臏,請求魏王把他召到魏國。 

孫臏應召前來,對龐涓十分感謝,他說:"你不忘舊情,為我謀取前程,這是天高地厚之恩吶,以後我一定誓死報答。" 

在和孫臏的談話中,龐涓發現自己的才能和孫臏相差甚遠,他開始擔心起來。他對自己的心腹說:"魏王喜好有能力的人,萬一孫臏被魏王重用,是否會冷落我呢?"

他的心腹說:"你不該向大王介紹孫臏,這會危及你的前途啊。有個薦賢的名聲沒有什麼好處,一旦孫臏得勢,雖然他不忘你的恩情,卻也趕不上自己風光實在。何況人心難測,你為什麼要相信孫臏不會背叛你呢?" 

龐涓私心作怪,馬上對孫臏戒備起來。為了永絕後患,他在魏王面前誣陷孫臏心存不軌,使孫臏慘遭髕刑,雙腿殘廢。 

為了讓孫臏寫出鬼穀子所傳授的一部兵法,龐涓表面上還對孫臏虛情假意,問寒問暖。孫臏不明真相,竟流淚說:"如果沒有你替我求情,我早死了,這份大恩,我真是無以報答了。" 

孫臏日夜為龐涓默寫兵書,寫到一半,他才發覺自己受騙被害的實情,決心報​​仇。他裝瘋賣傻,騙過了龐涓,最後逃到了齊國。 

孫臏在齊國受到了重用,他日夜思想一雪前恥,常對身邊的人說:"龐涓狼子野心,狠毒無情,我輕信他險些喪命。他為了追求權勢而道德喪盡,我一定要剷除這樣的敗類。他不僅是我的仇人,也是天下人的仇人,如果他能長命百歲,那麼天下人就該學他那樣了,這世界豈不是個鬼怪天地?龐涓不識天理,他的死期不會遠了。" 

後來,齊國和魏國交戰,孫臏屢出奇計,打得魏國大敗。最後,龐涓在馬陵道中了埋伏,自殺而死。 

龐涓喪失了人性,他雖暫時擁有了權力,但還是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孫臏為人忠厚,被龐涓所算計,並不是孫臏的仁德之過;他能大難不死,報仇雪恨,就是上天對他的充分肯定。 

輕視道德的威力,縱容自己為所欲為的人,都難逃正義的審判。因此,君子應當效法大地,以寬厚的德行,負載萬物。 

《易經》中說:"直、方、大,不習無不利。"直即正,方指義。意思是,只要你像大地一樣坦蕩、一樣筆直,又極為廣大,具有了"直"、"方"、"大"這樣的德行,不需要學習,也不會不利。所以,如果一個人能夠以敬畏和謹慎的態度,使內心正直,又能以正義的準則作為自己外在的行為規範,他的德行就不會孤立。如果不孤立,就能得到大家的擁護,那他離成功還會遠嗎?

加強能力的修煉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論語》 

【譯文】:孔子說:"人啊,不要發愁和擔憂自己沒有職位,應該擔憂有沒有能夠站在朝堂之上的本領和才能。不要擔憂別人不知道自己有什麼能力,只求不斷充實自己,讓自己有更多值得別人知道的能力。" 

南懷瑾先生認為孔子在這裡指出了做人的兩個標準:首先,應該對自己負責;其次,要做到盡人事以安天命。 

按孔子的這個觀點,人生在世,首先就要從自身出發,給自我一個好的定位;然後再去加強各種能力的學習,再用能力去征服一切,這樣才能讓別人信服你。也只有如此,你的個人空間才能越來越寬廣。 

有一個年輕的伐木工人,身體強壯,而且工作勤勞。 

第1天,他砍了10棵樹,而且覺得精神奕奕。 

第2天,他一樣努力地工作,事實上,他覺得他比第1天工作更努力,但是只砍了8棵樹。 

到了第3天,他盡全力地工作,但是只砍了7棵樹。 

第4天,數目減少為5棵樹。 

到了第5天,他只能砍倒3棵樹,而且在黃昏之前就覺得筋疲力盡。 

隔天早上,他正在費力砍樹的時候,一個老人經過,問他:"你為什麼不停下來磨一磨斧頭呢?" 

他回答:"沒時間,我正忙著砍樹。" 

老人向他解釋說:"你可知道,這就是你伐樹數目遞減的原因!你沒有先磨利自己的工具,又怎麼能提高工作效率呢?" 

在大多數人的一生中,總有某些時候像伐木工人一樣,因為過於沉溺於一個活動中,而忘了應該採取必要的步驟使工作更簡單、快捷。

其實,"磨刀不誤砍柴工。"當你前期的準備工作做紮實後,你後面的工作效率將會大大提高,你所有的損失將會迅速補回。 

社會並不是一塵不染的世外桃源,生存環境也不是一個安詳純淨的虛幻世界。當今社會,不看你的檔案,不看你的文憑,看的只是你有沒有真實本領。面對這種情況,也許有的人會說:"船到橋頭自然直",但事物的法則,永遠是用進廢退。如果缺乏生存的技能和智慧,也許船還未到橋頭,就已經折戟水中。更何況,碼頭上的人生是競爭更加激烈的人生,如果不想被淘汰,就讓自己多掌握一些生存的技能和智慧,這樣才有能力把握更多的機會。 

其實,每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生存環境,每一個時代的人也都有各自的生存方式。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社會,是一個知識經濟時代,在這樣一個高科技的生存環境裡,與遠古時代相比,生存技能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一個人需要掌握的生存技能也在變化。因此,我們只有腳踏實地,靜下心來刻苦鑽研,才能學到更多的新知識、新技能,才能更好地參與競爭,迎接新的挑戰。 

隨時學習他人的長處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 

【譯文】:孔子說:"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師的。選擇他們的優點加以學習,看到他們的缺點,自己就可以改正。" 

南懷瑾先生認為這句話表現了孔子自覺修養,虛心好學的精神。它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人之善就學,是虛心好學的精神;另一方面, "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是自覺修養的精神。這樣,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與不善,都可以為師。 

千百年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已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名言,可是現實生活中能夠做到的人卻並不多。人們常犯的一個通病,就是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優點和他人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他人的優點。在與人相處中,就表現為對比自己優秀、比自己強的人不服氣;寬於責己而嚴於責人;看不起有缺點和錯誤的人;拿正確的道理當作手電筒,不照自己,只照他人。這樣做,既阻塞了向他人學習、提高自己的道路,也難免造成人際關係的不和諧,甚至會引發衝突。

《論語》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一次,衛國公孫朝問子貢,孔子的學問是從哪裡學的? 

子貢回答說,古代聖人講的道,就留在人們中間,賢人認識了它的大處,不賢的人認識它的小處;他們身上都有古代聖人之道。 "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他隨時隨地向一切人學習,誰都可以是他的老師,所以說"何常師之有",沒有固定的老師。 

這個小故事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能者為師。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到許多人,這些人都有許多長處值得學習,可以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例如,在一個班級裡,就有許多小"能人":有的寫了一手好字;有的擅長繪畫;有的是像棋盤上的英雄;有的是籃球場上的闖將;有的閱讀了大量的古今詩詞;有的通曉中外地理;有的富有數學家般敏捷的思維;有的具有歌唱家的天賦​​……多向這些人學習,不就可以讓我們汲取更多的知識養分嗎? 

"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態度,也體現了與人相處的另一個重要原則:隨時以他人缺點引以為戒。這不僅是修養、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徑,也是促進人際關係和諧的重要條件。另外,這對於指導我們處世待人、修養神性、增長知識,都是很有裨益的。 

你見過高山吧?它是那樣的雄偉、綿延;你見過大海吧?它是那樣的壯闊無邊。山之高,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闊,是由於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般的情懷和大海般淵博的知識,就應該善於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取他們的點滴長處。 

視不足為缺憾,方能進取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 

——《道德經》

【譯文】:內心清靜能觀察入微,叫做"明";心地柔軟平等待人,是真"強"。仔細觀察事物的現況,再反向推演事物的本源,就能了解一切事理的本來面貌,如有違背正道常理之處,自然能予以改進或防範,自己就不會做錯事情、遭受惡果。久而久之,也就會愈來愈熟練地正確處理事情了。 

關於老子的這段話,南懷瑾先生認為隱含著這樣一種忠告:只有正視自己的不足,才能對這些不足加以防範和改正,才有利於個人的長遠發展。也就是說,有弱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視自己的弱點,那樣才會真的毀了自己。 

人生在世,不能自我陶醉,要經常、客觀地與別人做比較,找出自己的不足,並有針對性地加以克服,這樣,才能不斷進步。關於這點,我們應該多向西漢的鄭莊學習。 

西漢景帝在位時,鄭莊還年輕、官也小,只做到了"太子舍人"的官職。 

在當時來說,鄭莊的才學並不高,但是他卻喜歡賣弄,常對別人誇口說:"現在是太平盛世,我的才學沒有用處。如果不是生不逢時,那麼我的職位絕不會是這樣低的。" 

鄭莊只嘆懷才不遇,便不再精研學問,人們在背後都譏笑他。一次,鄭莊的朋友帶他參加一個宴會,座上都是高才大儒。鄭莊在旁聽他們談論學問,很多都是他聞所未聞的,他一下驚呆了。 

鄭莊越聽越驚,他向朋友說:"這些人其貌不揚,想不到有如此才能,他們都是高官嗎?"朋友神秘道:"他們是朝中大儒,平日難得一見,我們只管多聽多看好了。" 

鄭莊參加完宴會,神情一下嚴峻起來,他對朋友說:"想起我從前自誇己能,真是太無知了。和那些人相比,我不過是個孩童罷了。"

朋友安慰他說:"那些人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你不必自卑了。你我都還年輕,以後未必不及他們。" 

鄭莊認真道:"同樣為人,我不能和他們差距太大,我要努力的地方太多了。"鄭莊從此發憤苦學,一有時間,他便拜訪名儒,虛心地請教學問。

一次,鄭莊招待賓客,賓客誇他年紀輕輕便學問了得,鄭莊苦笑說:"在下從前不知天高地厚,以至耽誤修習,虛度不少時光,今日想來猶有愧疚,先生就不要誇我了。"賓客感嘆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不要自責太過,有些事還需自我安慰才是。" 

鄭莊送走賓客,自語道:"明知自己不足,就該迎頭趕上,否則就是終生遺憾了。" 

鄭莊如此求進,學問和聲望都日漸提高。漢武帝即位後,有人便推薦他,說:"鄭莊求學不止,從沒有滿足的時候,他這樣的人是不可久居下位的,否則便埋沒了人才,對國家也是損失。" 

漢武帝曾當面考問鄭莊的學問,鄭莊一一作答,沒有一點錯處。漢武帝誇讚他,鄭莊急忙道:"臣的學問淺陋,不值得陛下誇獎,陛下所問恰是臣所知道的,臣能回答無誤不過是僥倖而已。" 

漢武帝歡喜道:"你能如此謙虛,足見你還有更大的上升空間,朕對你十分期待。" 

鄭莊先後擔任了魯國中尉、濟南太守、江都相,直至升任了九卿之一的右內史。 

鄭莊位居顯官,也是謙恭如常,他告誡家人說:"有些人一旦有了權勢,便要飛揚跋扈,結果招來大禍,這是因為他們太自滿了,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我雖為高官,但比我強的人還有很多,我們不可高傲示人,更不可做出違法的事來。" 

鄭莊從不直呼小吏之名,和下屬談話,他也用詞謹慎,害怕傷了人家的自尊心。他讚譽士人和屬下官吏時,總是說:"我不如他們,也許是我命好的緣故,才有今日的高位。"人們一致稱讚鄭莊,把他視為自己學習的典範。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和錯誤。有的人"聞過則喜",有面對缺點和失誤的勇氣,並且努力糾正這些缺點,從而使自己不斷完善,不斷進步;有的人"聞過則怒",對自己的一些錯失無改過之意,甚至否認存在錯失,結果,缺點和漏洞越來越嚴重,最終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其實,有缺陷並不可怕,也不丟人,關鍵是你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克服不足、迎頭趕上。魯迅先生說:"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只有努力正視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斷地發現自我,挑戰自我,完善自我。 

不抱怨,讓你更接近成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論語》 

【譯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的意思是說,不憂慮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憂慮自己沒有能力。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的意思是說,不必憂慮不能得到理想的社會地位,而要憂慮達到自己理想中的社會地位需要確立何等的品格與才能;不必憂慮社會不了解、知道自己,而要力求建立自身俱有值得社會認可的道德品質與真才實學。 

南懷謹大師對這段經文的理解是:一個人不怕沒有地位,最怕自己沒有什麼東西能讓自己站得起來,根本要建立。 

那麼如何建立讓自己站立起來的根本呢?如果用儒家的話來說,就是:立德、立功、立言——古人認為三不朽的事業,這是很難的成就!這個"立",是自己真實的本領,自己站得起來。不怕沒有祿位,怕的是自己的修養不夠。同時也不要怕沒有知己,不要怕沒有人了解,只要能夠充實自己,別人自然能知道你。 

有的人天天抱怨沒有人了解自己的本事,沒有人重用自己的才能,抱怨"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卻從不想想:自己到底是不是千里馬呢?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假如真的是千里馬,就要拿出腳力來;老是躺在那裡等草料,人家怎麼看得出你是千​​里馬呢?

霍姆18歲到美國佳利公司打工,當時該公司主要生產軍用冷暖機。霍姆既沒有大學文憑,也沒有工作經驗,但他幹勁十足,把公司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他發現,公司在管理方面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於是決定在這方面下點工夫,為老闆貢獻合理化建議。 

經過長時間的調查和思考,他終於作出了一個改進計劃,並把它交給總經理赫艾特。其中有一條是:倡導"最後五分鐘"工作精神。霍姆早就注意到,每當快下班時,員工們都鬆懈下來,準備下班回家。為此,霍姆主張在下班前五分鐘,全廠拉一次警鈴,提醒大家全神貫注做好最後五分鐘的工作,同時,全公司的高級職員,包括老闆在內,都到車間去為工人加油打氣,最後與工人揮手再見。 

赫艾特對霍姆的新計劃極為讚賞,並提交董事會討論,很快得到批准。新計劃實施後,員工們熱情高漲,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使當月的工作提前半個月完成,次品率也大大下降。為此,霍姆受到嘉獎,職務也得到升遷。不僅如此,從此以後,赫艾特在做決策時,也樂意聽聽霍姆的意見。霍姆從不輕易發言,總是深思熟慮後再拿出自己的意見。 

後來,佳利公司與軍方的業務終止,這意味著失去了絕大部分市場。董事長比爾打算放棄冷暖機項目,霍姆建議他不要這樣做,並保證在四天之內為冷暖機找到新的出路。接下來,霍姆苦思四天,終於想出了一個冷暖機改民用的方案,並獲董事會通過。為此,公司還專門舉辦了一個慶功會,那天,霍姆被任命為佳利公司的副總經理。再後來,佳利公司生產的家用空調機開始步入無數個家庭,財源滾滾而來,霍姆也因功勞卓著而當上了佳利公司的董事長。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我們想表達意見時,不要急於誇誇其談,最好事先為發言做好準備工作,拿出成熟的、行之有效的意見。這是"立言"的關鍵。 

生活中,我們要想證明自己是千里馬,就要在立德、立功、立言上下工夫。蘇格拉底說:"美德即知識。"一個人學到了多少書本知識,掌握了多少辦事技能,不是成功的關鍵,只有具備了美德,才具備了最大的才能。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要把"立德"做到全國揚名的地步,但至少要在本單位樹立一個好形象,讓領導、同事和下屬都稱道你的德行。如能認認真真體現自己的德行,自然會受到欣賞和重視。

如何"立功"呢?當然要用業績說話。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曾在就職演講中說:"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些什麼,而應該問你能為國家做些什麼。"假如你是公司員工,不妨把這句話改為:"不要問你的公司能為你做些什麼,而應該問你能為公司做些什麼。" 

如何"立言"呢?當然要設法讓自己的意見成為大家的意見。這並不是說,應該嘮嘮叨叨,到處發表高見,而是要說出真知灼見,使人心悅誠服,並樂於聽從。如果老闆、同事、下屬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樂意聽聽你的意見,你的地位就確立了。 

當今社會,無論你做什麼,企事業也好,農工牧副漁也罷,都要有真本事。否則,即使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了好職位,如果不能勝任,同樣沒有好前途。因此,不要抱怨自己懷才不遇,放下你那顆高傲的心,踏踏實實地充實自己,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機會,讓自己更接近成功。 

持之以恆,讓你找到成功之源 

譬如有人,渴乏須水,於彼高原,穿鑿求之,猶見於土,知水尚遠。施功不已,轉見濕土,遂漸至泥,其心決定,知水必近。菩薩亦復如是,若未聞未解,未能修習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尚遠。若得聞解思維修習,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法華經》 

【譯文】:有人非常乾渴,想喝水,到一個高地上挖坑求水,看到干土,就知道離水源還很遠。像這樣不停地挖下去,就會見到濕土,漸漸地又見到濕泥。他以堅定的信心挖下去,就會知道已經離水不遠了。菩薩也是這樣,如果沒有聽聞、了解和修行《法華經》的教法,這人離無上正等正覺(成佛)還遠得很。如果能夠聽聞、了解、思維、修習《法華經》的教法,他就離成佛不遠了。 

南懷瑾先生在講解《法華經》中關於"挖井"的這段意思時,他還進一步闡明:在學習上、工作中,要想找到成功之源,就應該安下心來,除了肯花力氣外,還要認定一個正確的目標,持之以恆,專一而不懈地努力。 

1903年10月,在紐約舉行的一次數學會議上,大家要求科爾教授作學術報告。

科爾走到黑板前,用粉筆寫下了一個算式,接著又進行計算,得到結果以後,科爾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會員們立即報以暴風雨般的掌聲。因為他通過這不說話的報告,證明了2的67次方減1這個數是合數,而不是200年來被人懷疑的質數。 

會後,有人問科爾:為論證這一問題,花了多少時間?科爾回答:"3年時間裡的全部星期天。"科爾堅持了3年時間,花去了所有的休息時間,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獲得了成功,為科學領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這樣一幅漫畫: 

一個青年挖井找水,挖了四五個深淺不一的坑,都沒有出水,正要挖新的"井"。 

畫面下部的文字反映了他的心思:這下面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 

而事實並非如此,那些"井"只要再深挖一些,就到了有豐富水源的位置了。 

這幅畫告訴我們:青年找不到水,是因為他不肯在一個地方持之以恆地挖下去,結果白費了氣力。如果他能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很快就能挖出水來。 

可是,並非所有人都能明白這個道理。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滿足於現狀,不堅持,不努力,最後只換來了失敗。王安石寫的《傷仲永》中的仲永,他雖然有很高的天資,卻沒有繼續努力,而是整日隨父親到處拜訪賺錢,最後終究沒有獲得什麼成就。試想一下,如果當時仲永能夠堅持不懈地學習,加上他的天資,一定能夠成為歷史上又一位文學名人。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所以能把石頭滴穿。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人,都是經過了這種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努力,才克服了一塊塊"頑石"。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更應該做到持之以恆,發揚持之以恆的精神。只要我們持著恆心,邁著堅定的步伐,通過義無反顧的努力,就一定能夠沐浴到成功的陽光。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如人水所漂,懼溺而渴死,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人設美膳,自餓而不食,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華嚴經》 

【譯文】:比如有人被大水漂流,因害怕淹溺不飲水而渴死,於佛法不親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又比如有人安排下美食,自己餓著肚子卻不吃,於佛法不親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 

南懷瑾先生指出,上面這段經文就是要讓人們明白:"理論是基礎,實踐是建築在理論這塊奠基石上的藝術品"、"實踐是人類生存的一副骨架,而理論只不過是骨架上的血肉"這樣一些道理。他還引用荀子的話進一步闡明知與行的關係,即:"不聞不若見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而止矣,行之,明也。"這句話的大意是:不聽不如聽之,聽之不如親眼所見,眼見不如認識懂得,認識不如親手變革的行動。學習達到了會幹、會做的程度,就到頭了,會做、會乾就意味著認識了、懂得了。 

縱觀歷史上那些石破天驚、千古流芳的詩人,戰功赫赫、名垂青史的軍事家,為民造福、碩果累累的科學巨匠……他們之所以成功,無不因為他們付出了艱辛的努力。試想,如果沒有李時珍跋山涉水、嚐遍百草,沒有他數十年如一日的蒐集整理、筆耕不輟,哪會有藥學巨著《本草綱目》的問世?如果沒有司馬遷的考察風俗、採集傳說,沒有他的忍辱負重、發憤著書,哪裡會有歷史巨著《史記》的誕生?如果沒有居里夫人夜以繼日、潛心鑽研,沒有她含辛茹苦、反複試驗,哪裡會有化學新元素"鐳"的發現呢? 

一個北方人生活在長白山下,吉林;另一個南方人生活在黃山附近,安徽。相距五千里,在一個偶然機會,他們相遇了。 

南方人和北方人都窮困潦倒,也都仇視那個窮困潦倒的故鄉。他們不得不外出謀生,一個向北,另一個向南,就在山海關的一個車站上等著發車,兩人嘮得挺投機。都是窮困,都不想讓對方知道自己窮。於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說:"我們長白山,富裕得很吶,別說關東三寶,就是細辛、五味子之類的藥材,漫山遍野都是,足夠養活那一方黎民百姓。"另一個也不甘受貶:"我們黃山——'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別說風景了,單是靈芝、黃山茶,只要盯上了,吃穿不盡。"

說者都無心,聽者都有意。 

南方人乘車去了北方。嗬,長白山名不虛傳。單那細辛,在南方上哪找去!南方有什麼好的!光禿禿的石粒子,崩星幾株病松樹。賺錢,得去當挑夫,步步上坎,壓死了,曬死了!看人家,這兒涼絲絲的多帶勁!細辛這玩意兒摳著栽怎麼樣?摳! 

北方人乘車去了南方。果然,黃山好。在長白山鑽老林子,可受夠那苦了。這兒不冷不熱,風景宜人。再一看,果然有靈芝,有茶,心裡一熱:此時不撈錢,窮死沒人憐! 

一個在長白山突發奇想竟將細辛栽培成功了。大面積發展,大面積成功,不久便成為細辛栽培大戶,一跺腳,方圓幾十里顫顫巍巍,看神氣的! 

另一個在黃山種靈芝,效果十分好,真見了回頭錢,又販茶,更有賺頭:賤價收入,偷偷運到北方,加上靈芝收入,幾年間腰纏數万。 

一個與​​另一個又遇見了,誰也絕口不談自己現在在哪兒或乾什麼,讓對方知道了簡直得報答人家再生之恩! 

客套寒暄,酒樓,舞廳,大把大把地甩錢,真瀟灑真有男子漢的風度。 

一個想:名不虛傳,果真是黃山富庶,幸虧他透露給我信息。那一次見面,千金難買。 

另一個想:眼見為實,到底不愧長白山寶地,若不是他告訴我真情,我不得在南方窮死?那一次見面,千載難逢。 

兩個人都恨相見太晚:所以家搬得不及時,終比不上對方富…… 

這是一篇闡發哲理的小說,通過北方人和南方人的相遇來揭示人生道理:實踐出真知。 

每個人都有無數的想法,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大部分人卻很少甚至沒有採取任何實際行動。頭腦中的想法總是很美好的,有的甚至完美無缺,但是任憑想法再怎麼完美,沒有了行動的證明,也只是空想而已。我們行動了,結果不一定是我們想要的,但是不行動,結果一定不是我們想要的。

古代的趙括只會紙上談兵,他雖有一嘴用兵之道,臨陣時卻潰不成軍;現代人大多知道一些滅火的基本常識,但臨陣時又有幾人擁有穩定的心理素質而臨危不亂、處變不驚呢?可見,要把理論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實踐是最重要的催化劑:要真正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要參加農業生產實踐;要掌握游泳的本領,就要敢於"中流擊水" ;要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革方案,就必須反復進行實踐。認識是在變革的實踐中產生的。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分辛苦一分才";"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都道出了實踐的重要性。 

人生在世,我們總會有所追求,為生活,為理想。追求並不是簡簡單單的空談,更多的是需要你敢於實踐,用實際行動來證明。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永恆的真理。 

什麼樣的起點,就會有什麼樣的終點 

懈怠之人,猶如舂杵,有二種事,一者不能自使,日益損壞;二者不能自立,棄地即臥,漸不堪用。 

——《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 

【譯文】:懈怠的人,就像用來舂東西的杵,有兩種情況,一是不能自己支使自己,一天一天使用損壞;二是不能自立,丟到地上就躺在地上,天長日久漸漸不能使用。 

南懷瑾先生強調,對懶惰的痛恨,中西完全一致。中國的儒者常說"天道酬勤",他們所謂的"勤",不僅指勤於持家,還包括勤於治學,勤於修身、處事、立業等。孔子也要求他的學生勤勉地做世上之事,即"敏於事"。 《聖經》上說:勤勉的人常在君王左右。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極端鄙視懶惰,他稱懶惰為"撒旦的蒲團",認為當一個人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時,就會想入非非,進而做出不道德之事。因此,智者的任務就在於不讓任何人懶惰。以南懷瑾先生的觀點,一個人,天生兩隻手,就是要做事;生來一雙腳,就是要走路;甚至眼睛要看、​​耳朵要聽、嘴巴要講話,都是天賦於人的本能。如果不用,人不就成為廢物了嗎? 

其實,懶惰與貧窮還是孿生兄弟。因為懶惰,所以貧窮;因為貧窮,因此容易懶惰,它們互為因果。所以,一個人要想改變命運、改變貧窮,必須捨棄懶惰,要能勤勞精進。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懶惰。一沾懶惰,富可變窮,窮或成惡,至無所不為。因此,對於"懶惰"一詞,不可不深戒自儆也。

很久以前,在一個偏遠的小鎮上,有三個人坐在一個小旅店的外面。他們看見一個送葬的隊伍經過,便讓一個在小旅店工作的年輕人去打聽打聽是誰死了。 

小伙子回來說:"是你們的老朋友,名叫'成功',他被一個看起來挺可愛的名叫'懶惰'的賊悄悄地謀殺了。"三人中年齡最大的人轉過身,對他的兩個朋友說: "這個叫'懶惰'的傢伙到底是誰?為什麼人們都討厭他,他又為什麼要謀殺人類?咱們一起去找'懶惰',然後把他幹掉,免得他再害人。"於是,他們打算去找"懶惰",終止他的罪行。 

他們走進小旅店,向旅店老闆打聽到哪兒才能找到那個叫"懶惰"的傢伙。那個老闆說:"沿著這條路走5公里,有一個村莊。最近,那裡流行一種瘟疫,男女老少都吃了睡,睡了吃,根本無心做事。我敢肯定,在那個倒霉的地方,你們一定能找到那個叫'懶惰'的傢伙。" 

三個人朝那個村莊出發了,他們精神抖擻,情緒高昂。他們剛剛走了3公里就碰上了一個相貌醜陋的老太太。他們嘲笑那老太太的皺紋和她的縷縷灰髮,還取笑她的髒亂的衣服,儘管老太太神色驚慌,可是他們還是擋住她的路,不放她走。 

"求求你們,給我讓條路吧。"老太太哭泣道,"我告訴你們,'懶惰'正在追纏著我,想殺死我,我必須逃掉,才能活下去。我不想死,趕快把路讓開。" 

"我們不會讓開路的,"那個領頭的人說,"快告訴我們到哪裡才能找到那個叫'懶惰'的傢伙?他殺了我們的好朋友'成功',等我們找到他,我們一定要把他碎屍萬段。" 

那老太太說:"先生們,如果你們真想找到'懶惰'的話,只要跑到那山頂上,看到一座紅房子,你們就能找到它。" 

三人聽到這話,就放老太太走了。 

他們跑上山走進那座紅房子裡,並沒有發現"懶惰",卻發現那座紅房子簡直就是天堂。房子裡面有精美的食物,有無數好玩的器具,有舒適的床鋪,有漂亮的衣服,還有用不完的金錢。在這裡什麼都不用做,只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三個人開心地看著這一切,很快就把尋找"懶惰"的事忘得一干二淨。

從此以後,三個人甚麼也不做,只是吃喝玩樂,盡情享受。漸漸地,他們身體長得肥胖了,精神變得頹廢了。由於什麼都不願做,疾病也漸漸纏上了身,但他們誰也不願放棄這種舒​​適的生活,他們每天和那個看起來挺可愛的"懶惰"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有一天,他們突然看到"死亡"正微笑著走來。他們驚慌地想離開,而"懶惰"卻緊緊地壓迫著他們,不讓他們動彈。就這樣,三個人都被"死亡"帶走了,和那個被"懶惰"殺死的"成功"埋在了一起。 

看了這則寓言,你還認為懶惰是一種享受嗎?其實,人多數是不懶惰的。你看,耳朵天生是要來聽聲音的,人們希望聽得更遠、更廣泛,發明了擴音機、廣播機;眼睛天生是用來看世間萬物的,但是人覺得不夠,希望看得更清、看得更遠,因此又發明了顯微鏡、望遠鏡;雙腳天生應該是用來走路的,但人又希望能與時空競賽,人們又發明了腳踏車、機車、汽車等。 

惰性是人的一種天性,不過惰性的表現往往只不過是你自己的一個念頭,只要你能夠把這個念頭打消,那麼懶惰也就會從你的身上逃走了。趕走了懶惰的你,就自然而然地會從自己動手改造自己開始,你的許多實踐,你的許多行動,都會在你的勤勞中獲得回報。一旦你學會了一項新的技能,那麼你將可以利用這項新技能提高你的人生質量,而這一提高,將會使你感到你是在主宰著你自己的人生。既然你已播下良種,又趕走了人的惰性,那麼你就不可能沒有良好的收穫。 

所謂"春天不下種,何望秋來收?"不播種,如何有收成?不勞動,如何有成就?一個懶惰懈怠的人,即使才華過人,永遠也用不到自己的長處;如此辜負"天生我才",豈不可惜可悲嗎? 

學會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論語》 

【譯文】:子貢說:"老師關於《詩》、《書》、《禮》、《樂》等的講授,能夠聽得到;老師關於人性和天道的言論,是沒法聽得到的。"

南懷瑾先生說過,世界上有兩本書:一本是現實的無字書,一本是訂成本本的有字書。人在小的時候,讀的通常都是有字書,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就學會看無字書了。學習了無字書,人就會變得能夠獨立地去生活,去創造了。 

這裡所說的有字書和無字書,就是孔子所提倡的"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其實,人多讀有字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更會讀現實的無字書。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實踐出真知",意思是只要經過實踐的檢驗,知識才能成為真正的知識,成為你的能力。大到關係國家命運的事件,小到個人的生活小事,"實踐出真知"都是極其正確的。 

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有一位擅長做車輪的能工巧匠,他的名字叫輪扁。 

一天,齊桓公在殿堂上讀書,輪扁在堂下削削砍砍地做車輪。齊桓公讀書讀到妙處,不禁搖頭晃腦、口中念念有詞,很是得意。輪扁見桓公這樣愛書,心裡覺得納悶。他放下手中的錐子、鑿子,走到堂上問齊桓公說: 

"請問,大王您所看的書,上面寫的都是些什麼呀?" 

齊桓公回答說:"書上寫的是聖人講的道理。" 

輪扁說:"請問大王,這些聖人還活著嗎?" 

齊桓公說:"他們都死了。" 

於是輪扁說:"既然這樣,那大王您所讀的書,不過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罷了。" 

齊桓公一聽輪扁這樣說,很是掃興。他拉下臉對輪扁說:"我在這裡讀書,你一個做車輪的工匠,怎麼可以妄加議論呢?你說聖人書上留下的是糟粕,如果你能談出個道理來,我還可以饒了你;如果你說不出道理來,那就罪該處死!" 

輪扁不慌不忙地回答齊桓公說:"我是從自己的職業和經驗體會來看待這件事的。就說我砍削車輪這件事吧,要是榫鬆了,就不牢固。榫頭雖然打進去了,但很快就會滑脫出來;要是太緊了,榫頭就打不進去,或者乾脆打壞了材料。只有不鬆不緊,才能得心應手,製作出質量最好的車輪。由此看來,削車輪也有它的訣竅的……"

輪扁的話還沒有說完,齊桓公就听得不耐煩了。他大聲呵斥輪扁道:"削砍車輪哪有什麼訣竅?你不要囉囉嗦嗦說那麼多,反正你說不出令我滿意的答案,我就會處死你。" 

輪扁沒有被齊桓公的話嚇倒。只見他不緊不慢地接著說:"你說沒有訣竅,那我為什麼比別人做得快、做得好呢?而且做起輪子來總比別人來得從容不迫呢?這當中的竅門是實實在在有的。可是,我只能從心裡去體會而得到,卻難以用言語很清楚明白地講授給我兒子聽,因此我兒子便不能從我這裡學到砍削車輪的真正技巧。我可以告訴他,這訣竅是怎麼怎麼的,但我說出的訣竅已不是什麼訣竅了。因為,做這門手藝的工匠都這麼說。大家都能說出的訣竅,算什麼訣竅呢?所以我已經70歲了,做了一輩子的輪子,但還得憑自己心裡的感覺去動手砍削車輪。做我這一行的,古人連同他們的那些不可言傳的訣竅,都隨著他們死去了。我的訣竅是我切身操作體會出來的。由此可見,古代聖人心中許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知識精華已經隨著他們死去了。既然這樣,君王忘記自己現實的操作,卻整日專心致志地從古人的言論中尋求治國秘方,所能得到的當然只能是一些古人留下的膚淺粗略的東西了。" 

齊桓公默不作聲,心裡覺得輪扁說得實在有理。 

常言道:"盡信書不如無書",在一定情況下確實如此。書本給出的規範,總是一些抽象的定律和原理,而具體的生活情境卻無限複雜,用知識指導生活,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也需要諸多創造性的中間環節才能有效實現,否則,知識的規範將使人手足無措。中國民間有個笑話,講的是秀才過河溝。如何能跳過小河溝?秀才翻開書本,只見書上寫道:"單腳起,雙腳落,一躍而過。"秀才按此實踐,卻躍進了小河溝裡。這正是人們對"書呆子"的嘲諷,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這個笑話仍然很有意義。 

實踐經驗是很重要的,因為它不但是產生理論知識的源泉,而且有些精深的技藝是難以從書本上得到的。當然,忽視書本知識,排斥間接經驗,盲目地將書本知識一概視為糟粕的觀點,也是不可取的。 

為人處世,真正的訣竅就像酒,隨著人的行動一同出現、一同消失,說出來的大概也只能算是糟粕了,無非是聞到一點酒精味兒,讓人想像到什麼是酒。這就是書本的真正作用。

書本的作用的確如此,這不是把書本上的知識看得一文不值,而是說有字書一定要和現實生活與工作的無字書結合起來,這實際上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在學習中尋找快樂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 

【譯文】: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人嗎? 

孔子說這番話的時候,是在他40多歲。那時,他從齊國遊歷歸來,自認為經過這次周遊,又加上自己也已到了不惑之年,思想也應達到"不惑"的境界了。因此,很希望魯國能任用他,讓他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但是,當政者根本看不上孔子這位布衣求仕者。不得已,孔子只好與門人一起,在"學"中尋求快樂。 

南懷瑾先生說,孔子這番話不外乎是告訴人們,學習是人生的一種天性,人通過學習喚醒潛能,並在這過程中享受快樂。 

的確,在孔子的心目中,學的範圍從來都是寬廣的。書本只是學的一個方面,做人、從政、生活常識等都是孔子之學的一部分。所以,孔子強調:無論學什麼,都要適時溫習。 

唐朝時,有一些僧人,為了尋求真理,不遠萬里來到趙州,參訪趙州和尚,請教佛法大意,禪宗嫡旨。有人問:"什麼是道?" 

趙州問:"你以前來過嗎?" 

這人答道"來過"。 

趙州說:"喫茶去。" 

趙州又問另一個人:"你以前來過嗎?" 

這人答道"沒來過"。 

趙州說他:"喫茶去。" 

這時,同在一寺,生活在趙州和尚身邊的一位僧人感到奇怪,問趙州:"怎麼來過的與沒有來過的你都讓他喫茶去呢?" 

趙州對他說:"你也喫茶去。"

僧人心想,趙州和尚真是徒有虛名,真是枉費了那些遠來的客人。 

 一天,僧人找水喝,不知不覺茶到嘴邊,心中一愣,猛地頓悟了趙州和尚的禪機。心裡痛快極了,大叫一聲,把茶喝了。 

趙州和尚說的"喫茶去"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一是叫人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二是告訴人們生活就是生命,生命就是"大道";三是一切皆道,不分茶與非茶。 

僧人喝茶時,頓悟的是第一層意思,進而悟出了第二層意思,但他可能還沒有悟出第三層意思。 

這就是著名的禪宗公案"喫茶去"。這宗公案與孔子的"學而時習之"有異曲同工之妙。普通人總是以為像孔子這樣的大聖人,他一定非常了不起,因此他的書也一定非常高深。誰知打開一看,第一句就是大白話,不由得大跌眼鏡,驚呼上當,連稱失望。這種人其實比8個月的嬰兒還不如,他純粹就是弱智。實際上,孔子並沒有騙人,他說的"學而時習之"自有他的一番道理。只有那些不懂的人以為是杯白開水,而那些懂得的人才知道這是一杯生命之泉。 

"學而時習之"的妙處在於"學"。 "學而時習之"就是"生而時習之"。愛學習是所有動物、所有人的天性本能。學就是動,動就是學。動物一生下來就動,它不能不動,就是不能不學。 

"學而時習之"的妙處還在於"習",在於反复地練習。經過反复練習,就連鳥兒也能悟出翅膀的馭風之道而飛起來。 

我們明白了"學而時習之"的妙義,從而就可以"不亦說乎"了。因此,孔子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就是讓我們不斷喚醒潛能,這樣才能輕鬆快樂。 

我們都知道,父母照顧嬰兒當然是全身都照顧,而不是只照顧一手一腿。同樣地,我們呵護自己的心靈也要全方位、全天候的。 "學而時習之"中的"時",不是有時的意思,而是時時的。孔子的意思是說,我們要時時學習,時時呼喊潛能,這樣才能獲得快樂女神的青睞,得以漫步在美麗芬芳的大森林中。 

因此,我們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問來學習,並且讓自己樂此不疲。誰也不能保證自己就能修成正果,但至少可以讓這修煉的過程保持美好的狀態。許多時候,過程比結果還要重要。學習本身就是一個過程,所以選擇一個能讓自己感興趣的目標很關鍵。 

此外,我們還應該培養自己繼續學習的良好習慣。讀過的書慢慢堆滿書架,學到的知識慢慢增多,回過頭來發現,其實這麼多年來真正屬於自己的卻不是很多。因此,為了讓自己真正快樂起來,以後一定要"時習之"。一旦這種繼續學習的習慣養成了,它就會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於是學習中的快樂也就是你生活的快樂。在學習的旅途中,你會發現許多新的東西,它們既美好又崇高,會讓你產生恆久的感動。

第二章:掃淨心塵,遠離煩躁 

南懷瑾先生說:"人的心塵煩惱就好似秋天的落葉,有時看似掃淨,不久又飄下,所以不僅要掃,還要掃之又掃。心乾淨了,才會活得瀟灑自在。" 

不要自尋煩惱 

假使乾草積同須彌,投火於中,如芥子許,必皆燒盡。何以故?火能燒故。於如來所種少善根亦復如是,必能燒盡一切煩惱。 

——《華嚴經》 

【譯文】:假如把乾草堆積得像須彌山那麼大,投一點點像芥子那麼大的火種在裡面,一定會將乾草燒盡。為什麼呢?因為一點點火也能燃燒。眾生對佛所種的一點點善根也是如此,一定能燒儘自己身心的一切煩惱。 

南懷瑾先生認為,七情六慾和喜怒哀樂,是人人避免不了的,因而人類必然存在煩惱,"煩惱"是生命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其實,人生旅途中的每個人都曾有過煩惱或正在經歷煩惱,而且大多數煩惱都是自找的,或許本來就沒有煩惱,或者說原本根本就不是煩惱。例如,當了幾年縣長之後就想當市長,結果提了一個資歷比自己差很多的人上去了,你肯定不高興,其實你所處的位置不知有多少人羨慕著。再說市長有市長的煩惱,而且市長的煩惱未必少。還有的人為錢而煩惱,有了一萬想兩萬,有了二萬想五萬……還是煩惱,可惜你除了想過錢多的得意,有沒有想過錢多的煩惱?錢少的人或許沒有有錢人那麼神氣,但也沒有有錢人那麼多的擔憂,平民小戶沒有大戶人家對盜賊綁架的擔心,恐怕也少有為爭奪家產使兄弟反目,甚至相殘的悲哀。 

由於每個人對待煩惱的態度不同,所以煩惱對人的影響也​​不同。通常人們所說的樂天派與多愁善感型就是明顯的例子。樂天派的人一般很少自找煩惱,而且善於淡化煩惱,所以活得輕鬆、瀟灑;而多愁善感的人則喜歡自尋煩惱,一旦有了煩惱,憂愁萬千,牽腸掛肚,離不開,扔不掉,活得有些窩囊。 

著名的"揚州八怪" 鄭燮,名板橋,以詩、書、畫"三絕"為後人稱道。他寫的詩歌,自然流暢,大都來自真情實感,不矯揉造作。他的書法融隸、楷、行、草為一體,蒼勁有力,自成一家。他的畫富於靈性,栩栩如生。他最擅長畫蘭和竹,所畫竹子,挺拔瀟灑,疏落有致;所畫蘭花,含蓄秀氣,蘭蕊如蝶。

乾隆元年,鄭板橋考中進士,做了縣令。他剛直不阿、清正廉明,對人民的苦難生活深感同情,並且不滿於那些殘害人民的官僚,終因得罪達官顯貴被貶回鄉。回到揚州後他心靜如水,並在心底深深渴望著,企望從中感受大自然賦予自己的愜意和安詳,體悟生命的樂趣。這種曠達超然的人生態度,不僅表現在他一生的情感和行為中,尤其體現在著名的《範縣署中寄舍弟墨第四書》中:"吾弟所買宅,嚴緊密栗,處家最宜,只是天井太小,見天不大。愚兄心思曠遠,不樂居耳。是宅北至鸚鵡橋不過百步,鸚鵡橋至杏花樓不過三十步,其左右頗多隙地,幼時飲酒其旁,見一片荒城,半堤衰柳,斷橋流水,破屋叢花,心竊樂之……清晨日尚未出,望東海一片紅霞,薄暮斜陽滿樹。立院中高處,便見煙水平橋。家中宴客,牆外人亦望見燈火。南至汝家百三十步,東至小園僅一水,實為恆便。或曰:此等宅居甚適。只是怕盜賊。不知盜賊亦窮民耳,開門延入,商量分惠,有什麼便拿什麼去;若一無所有,便王獻之青氈,亦可攜取質百錢救急也。吾弟當留心此地,為狂兄娛老之資,不知可能遂願否?" 

綜觀人間世事,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鄭板橋被罷官後過得卻是清靜幽雅的生活。可有些人想不通這層理兒,這就會給人帶來莫名其妙的煩惱,難以言狀的痛苦,排解不掉的憂愁。 

美國心理治療專家比爾•立特爾經過研究,認​​為一個人若有以下心理或做法,必定會促使其自尋煩惱:做不可能實現的夢;無事生非,把別人的問題攬到自己身上;製造隔閡;盯著消極面;滾雪球式地擴大事態。 

人世間雜染的苦果,假如它是實實在在的,固定不變,那的確是一件很令人煩惱的事,可現在以智慧觀照,苦的存在並非是固定不變的,換一句話說:同樣一種境界,你用煩惱心態對待,可以是痛苦不堪的;假如你用智慧觀照,也可以處處泰然。就像別人罵你、傷害你,你要是在意、執著,才會煩惱;如果不在意,不執著,你還會煩惱嗎?因此人生倘若缺乏智慧觀照,沒有絲毫的菩提,則處處只有煩惱;如果有了智慧觀照,時時都是菩提,就不會有煩惱。 

快樂與痛苦都不是永恆的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經》

【譯文】:觀自在菩薩進入般若深觀狀態時,照見五蘊諸法皆空無自性,因而度脫一切痛苦與災難。 

南懷瑾先生指出,佛陀的出世,是以解脫人類痛苦為目的的,學佛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離苦得樂。人生有苦也有樂,人類的行為大多處在逃避痛苦、追逐快樂之中。 

那麼如何去解脫人生的痛苦呢?佛法的方法是,明白了有情痛苦現狀之後,首先去發現痛苦的根源。人類的痛苦固然與外在環境有關係,但主要還是根源於有情生命的內在,即對"有"(存在)的迷惑和執著。 

《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就是針對人們對"有"的錯誤認識說的。人們執"有"為實在​​,這"有"就成了實在有,然而,世間的一切生滅現象並非實有,而是空的。當然,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說五蘊的"有",並非有如人們所執的實在性,"有"是假有。因此,空,是對"有"的實質的透視;空,是破除人們對"有"的錯誤執著。倘能照見五蘊皆空,人類自然能夠度脫一切煩惱痛苦。 

東漢大臣孟敏,年輕的時候曾賣過甑。 

有一天,他的擔子掉在地上,甑被摔碎了,他頭也不回地徑自離去。 

這時,有人問他:"甑摔壞了多可惜啊,你為什麼都不回頭看一看呢?" 

孟敏十分坦然地回答:"甑既然已經破了,再疼惜它也沒有什麼好處了。" 

是的,甑再珍貴,再值錢,再與自己的生計息息相關,可它被摔破,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你為之感到可惜心疼,顧之再三,又有什麼益處呢? 

世間沒有永遠的快樂,就像這世間沒有永遠的白天。世間也沒有永遠的痛苦,好似這世間沒有永遠的黑夜。生活中,快樂田田,也不乏痛苦連連。快樂時無須大喜,因為快樂的長度並不長;痛苦時亦無須大悲,因為痛苦的長度也不長。 

大千世界,五色雜呈,貧民有貧民的快樂,貴族有貴族的痛苦。學會怎樣的去擁有一份快樂,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事。快樂的時候,就要笑,就不要想痛苦的事。但是,痛苦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想快樂的事。

一朵美麗的花朵,你可以欣賞它於萬花叢中,你也可以欣賞它的一枝獨秀……這是你與這朵花之間最完美的快樂。怎麼樣去欣賞都應是你的快樂! 

得意之時莫忘形 

陽子曰:"弟子記之,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 

——《莊子》 

【譯文】:陽子說:"弟子們記住,品行賢德而又能去掉自以為賢的想法,哪裡會不受愛戴呢?" 

南懷瑾先生對此進行了闡發:人在得意之時,往往容易迷失本性,樂而忘形。他們會張揚自己,放縱自己,殊不知,得意至極時,便是危險至極時,如果頭腦不夠冷靜,表現失常,便很容易由巔峰跌到谷底。 

南懷瑾先生指出,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能看到許多具有驕矜之氣的人,他們大多自以為能力很強,很了不起,做事比別人強,看不起他人。而且由於自大、驕傲,往往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做事專橫,輕視有才能的人,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驕矜對人、對事的危害性是很大的。 

《勸忍百箴》中對於驕矜這個問題這樣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諸侯驕人則失其國,大夫驕人則失其家。魏侯受田子方之教,不敢以富貴而自多。蓋惡終之釁,兆於驕誇;死亡之期,定於驕奢。先哲之言,如不聽何!昔賈思伯傾身禮士,客怪其謙。答以四字,驕至便衰。斯言有味,噫,可不忍歟!" 

確實是這樣。千罪百惡都產生於驕傲自大。驕橫自大的人,不肯屈就於人,不能忍讓於他人。做領導的過於驕橫,則不可能很好地指揮下屬,做下屬的過於驕傲則會不服從領導。做兒子的過於驕矜,眼裡就沒有父母,自然不會孝順。 

驕矜的對立面是謙恭、禮讓。要忍耐驕矜之態,必須是不居功自傲,能夠自我約束,克制驕傲的產生,常常考慮到自己的問題和錯誤,虛心地向他人請教學習。

易經講:君子終日乾乾,就是說人一天到晚,都要保持本分,保持常態,永遠這樣。不但如此,到了晚上,還要警惕自己,不可放鬆,就像白天一樣的小心。即使是人到了中年做事得意的時候,做人做事也還是需要隨時隨地都要小心,乃至到了晚年都不能放鬆。 

清朝雍正皇帝在沒有繼位之前,川陝總督年羹堯是他最得力的親信。當時,諸皇子為了皇位互相攻擊,年羹堯堅定地站在時為雍親王的胤禛一邊。 

胤禛當上皇帝后,對有大功的年羹堯視為恩人,封他高官顯爵,還動情地說:"年羹堯忠勇無人能比,我不僅不能辜負他,而且我的子孫也要銘記他。如有人做不到這一點,他就不是我朝的臣民了。" 

年羹堯受到皇帝這樣推崇,趨炎附勢的人於是加緊了對他的恭維和"孝敬",許多人攜帶重金去賄賂他。 

年羹堯來者不拒,提拔了很多不稱職的人,有人便勸他說:"皇上厚待你,是因為你從前為國建功。現在你的這些行為,對國家有害,皇上知道了一定不滿,你應該保持清名,不讓皇上對你的看法改變啊。" 

年羹堯說:"這是我權力範圍內的事,皇上不會怪罪我的。皇上對我特殊優待,我還擔心什麼呢?" 

年羹堯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漸漸驕橫跋扈起來。他外出的時候,連總督和巡撫都要跪道迎送,畢恭畢敬。 

一次,年羹堯進宮看望身為雍正皇妃的妹妹,妹妹對他說:"聽說你在外面十分招搖,引起不少議論,這是不明智的。無論你有多麼大的功勞,終是臣子,以後做事還要講究分寸的好。" 

年羹堯對誰的話都聽不進去,他仍是恃功自傲,雍正皇帝開始猜疑和嫉恨他了。 

不久,雍正皇帝嚴詞警告他,說:"你是國家的功臣,更應該遵紀守法,做群臣的表率。現在許多人對你是敢怒而不敢言,難道你是有心讓我為難嗎?" 

年羹堯的心腹看出了苗頭不對,勸他說:"皇上這樣指責你,看來他是早有不滿之心了。你要馬上上書自責,也許這樣還能挽回不利的局面。"

年羹堯不肯謝罪,他說:"皇上把我看做恩人,哪能這麼快就翻臉呢?我若認罪,其他人正好落井下石,我是不能自毀前程的。" 

雍正皇帝見他死不悔改,於是解除了他的撫遠大將軍之職,降他為杭州將軍。年羹堯的心腹這時又勸他說:"皇上動怒,日後群臣必定會群起而彈劾你。現在不比從前,你必須馬上放下身段,謝罪求得皇上的原諒了。如果你還是抗拒到底,事情就會更糟。" 

年羹堯自覺受了委屈,他不但不承認自己的錯誤,還口出怨言,說雍正皇帝對他不講情義。他不厭其煩地對人講述自己從前的功勞,暗指雍正皇帝忘了他這個大功臣了。 

雍正皇帝聽到這些消息,更加惱怒。他公佈了年羹堯的92條大罪,令他自殺。 

年羹堯得志猖狂,失勢後不思悔過,他的心態沒有絲毫調整,這使他一再犯錯,最後走上了絕路。 

這個故事闡釋的道理是不言自明的:人要有能上能下的心胸,在上位不要仗勢欺人,處下位不能怨氣沖天。人生在世一切都是可能的,什麼也沒有比不惹禍事重要。 

這樣,人們就會銘記,得意時切忌忘形,因為成功永遠是相對的。在成功之時,危機並不是被永遠消滅了,而是潛藏起來了。看不到這些隱患,高枕無憂地大肆行樂,隱患便會悄悄增長,直到有一天浮出水面。促使成功的奮鬥精神和積極力量一旦消退,導致失敗的各種要素就要強勁反彈,把成功化為烏有。人在得意時,總認為快樂可以長長久久,其實這不過是錯覺而已,得意過頭時,危機也就要來了。 

回看中國歷史的漢朝、唐朝,看西方歷史的羅馬時代,鼎盛過後,就衰敗下去。家庭也是一樣,興旺的時候,兒女媳婦都驕貴起來了,太驕貴就是泰到極點,否就來了,否到極點泰就來了。不但人是如此,歷史也是一樣,社會發展也是一樣。 

看通了人生,如此而已。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弦急如何?"對曰:"聲絕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諾音普矣。"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淨安示,道不失矣。" 

——《四十二章經》 

【譯文】:一個僧人夜晚誦讀迦葉佛遺教經,聲音悲切緊張,產生了後悔不想繼續修行之心,佛問他:你過去在家裡,曾作過什麼事?回答說:喜歡彈琴。佛問:琴弦如果太鬆了怎樣?回答說:發不出聲音。佛又問:弦太緊了怎樣?回答說:弦斷聲絕。佛再問:如果弦不鬆不緊正適中怎樣?回答說:各種聲音都諧調具備了。佛說:出家人學道也是如此,心意如果調整適宜,道就可得了。在修道過程中如果一味地急躁冒進,身體就會疲倦。如果身體疲倦了,心意就會惱恨,惱恨如果產生了,自然會後悔而不願繼續修行。修行一旦悔退,罪業必定會增加。只有心身清淨安樂,道就不會失去了。 

南懷瑾先生的觀點是,只要身心清淨安樂,就能享受人生真正的快樂。 

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很少有人能做到這點。人們要么嫉妒別人,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強;要么心生怨恨,很在意別人的說法、看法,一旦這些說法、看法和自己不一樣,就生氣、發火;要么在為錢為財蠅營狗苟,貪得無厭,很少能達到無欲無求的境地。因此,近代高僧印光法師就告誡人們:"瞋心一起,於人無益,於己有損;輕亦心意煩躁,重則肝目受傷。須令心中常有一團太和元氣,則疾病消滅,福壽增崇矣。""今既知有損無益,宜一切事當前,皆以海闊天空之量容納之"。 

戰國初始,晉大夫智伯曾聯合趙國、魏國、韓國消滅了強敵中行氏,並佔領了他的領地。但事後智伯很不滿足,認為,主意是他出的,仗是他打的,可是自己得到的少,而趙、魏、韓三國受益大,覺得不公平。 

於是,智伯便先向韓國索要土地。韓國惹不起他,為息事寧人,便割給他一塊土地。

知伯嚐到甜頭,又照方拿藥向魏國伸手。魏國看韓國給了,也給了他一塊土地。 

知伯這時有點忘乎所以,又再次向趙國提出割地要求。但這次他碰了釘子,趙襄王不答應。 

這下智伯惱羞成怒,就糾集韓、魏兩家攻打趙國。趙襄王只好退守到晉陽,與智伯抗衡。 

兩家打了三年之久。這時有人向趙襄王報糧草告急,情急之下,趙襄王只好派孟談去遊說魏、韓兩國。魏國和韓國也認為智伯終將是心腹大患,於是同意倒戈。 

一天夜裡趙襄王出兵,裡應外合擊敗了智伯,智伯被趙襄王所殺。 

這個故事發生在兩千多年前,智伯的愚蠢盡遭恥笑。但可悲的是,人們往往謹記"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古訓,卻會輕易忘記貪得無厭的故事。其實貪心是一種非常負面的、消極的、有害的心態。造假行騙是因為貪,受騙上當是因為貪。圈套、陷阱、籠子都是為貪得無厭者而設。如果不加以適宜的引導和製約,小則害人害己,大則害國害民。醫學家指出,貪得無厭者往往是極其虛偽的人,自欺欺人,從而長期使自己的精神處於緊張狀態、處於焦慮不安和煩惱中,加重了身心的負擔。長此以往,就會造成機體生化代謝和神經調節功能的紊亂,造成內傷,損害健康,損福折壽。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因此,"大"不可貪,"小"亦不可貪,貪小則失大。微軟中國研究院前院長李開復就曾勸告人們:不要貪小便宜,如用學校或公司的電話打私人長途,多報銷出租車票等等。也許有人認為,這只是一些細節、小事,然而,正是這些所謂的"小事",成為塑造人格和積累誠信的關鍵。貪小便宜、耍小聰明的行為,只會把自己定性為一個貪圖小利、沒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終因小失大。中國有"勿以惡小而為之"的古訓,很值得記取。 

除了貪念,嫉妒也是一種負面的、消極的、有害的心態,而且是一種心理疾病。嫉妒心越強,說明其心理越脆弱。他不能確定自己的位置和目標,總是把自己同別人相比,只要別人過得比自己好,心裡就難​​過。因此,常常處在壓抑、焦慮不安、怨恨煩惱、患得患失的心境中,得不到片刻祥和、寧靜。因此,嫉妒就像一把雙刃刀,使別人受到傷害和痛苦,也使自己處在頻繁的心理刺激和壓力下。

那麼如何根治呢?最根本的就是要轉貪欲、欺騙、嫉妒為誠信、布施,方能自利利他。所謂施捨之手比乞求之手貴;所謂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在心態上還要人得如己得,隨喜功德——恭喜、祝賀超過自己的人,進而見賢思齊,取長補短。這樣,豈不皆大歡喜?關鍵是要有真誠的愛心。愛是恆久忍耐,是心懷慈悲;愛是不嫉妒,不做害人的事;愛是但願你過得比我好,愛使灰冷的心田溫暖,使無望的沙漠中開放出一片希望的綠洲;愛是付出,也是得到。愛護眾生的人有福了,慈悲的人也就有福了。 

少一點私心雜念就會活得更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經》 

【譯文】: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則隨遇自在可以作為法則。 

南懷瑾先生根據釋義解釋說,人類的痛苦、煩惱似乎永遠也沒有盡頭,一下成功,一下失敗,時而悲傷,時而喜樂,在生活里人們東突西竄,找不到一條出路。用老子的話說就是:道就是道,不生不滅,慾望太多的人就無法看透迷茫的前途,而平心靜氣,卻能夠靈敏活潑地勇往直前,這才合乎大地所具有的德性。人只有去除貪婪、無知和狂妄,學習大道包容萬物的胸襟,才會過得逍遙自在,無所為而又無所不為。人生在世,人們離不開名利這些身外之物,但也不能為它們而活,了解這點你才能受人尊敬,並成就一番事業。

慾望與生俱來。生命開始之時,慾望隨之誕生。餓了要吃飯,冷了要穿衣,這是人的本能。僅從生命科學而言,人類綿延不斷生息不絕,可以說慾望是生命的動力。生命停止,慾望則消失。從某種意義上講,有效地節制慾望,是構建和昇華生命內涵、延伸和拓展生命長度的必由之路。這就不得不讓人們想起了性情淡泊,道法自然的莊子。 

有一天,秋高氣爽,太陽已爬在半空,莊子還長臥未醒。忽然,門外車馬滾滾,喧囂非凡,隨後有人輕輕叩門。

原來是楚威王久仰莊周大名,欲將他招進宮中,輔佐自己完成圖霸天下的事業。 

楚威王便派了幾位大夫充當使者,抬著豬羊美酒,攜帶黃金千兩,駕著駟馬高車,鄭重地來請莊周去楚國當卿相。 

半個時辰過後,莊子才睡眼惺忪開門出來。 

使者拱手作揖,說明來意,呈上禮單。 

不料莊子連禮單瞟也不瞟一眼,仰天大笑,說了一套令眾使者大跌眼鏡的話: 

"免了!千金是重利,卿相是尊位,請轉告威王,感謝他的厚愛。" 

"諸位難道沒有看見過君王祭祀天地時充作犧牲的那頭牛嗎?想當初,它在田野裡自由自在,一旦作為祭品被選入宮中,給予很好的照料,生活條件是好多了,可是這牛想不當祭品,還有可能嗎?還來得及嗎?" 

"去朝廷做官,與這頭牛有什麼差別呢?天下的君主,在他勢單力孤、天下未定時,往往招攬海內英才,禮賢下士。一旦奪得天下,便為所欲為,視民如草芥,視功臣為敵手,真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你們說,去做官又有什麼好結果?放著大自然的清風明月、荷色菊香不去觀賞消受,偏偏費盡心機去爭名奪利,豈不是太無聊了嗎?" 

使者見莊子對於世情功名的洞察如此深刻,也不好再說什麼,只得怏怏告退。 

其中一位使者還如臨當頭一棒,看破數十年做官迷夢,決定回朝後上奏威王告老還鄉。 

其後,莊周仍然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登山臨水,笑傲煙霞,尋訪故跡,契合自然,抒發感情,盤膝靜坐,冥思苦想,在貧窮中享受人生的快樂和尊嚴。 

老子說得好:"見欲而止為德。"邪生於無禁,欲生於無度。當官掌權忘記了世界觀改造,忘記了清正廉潔,忘記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難免產生邪心惡念,而"疾小不加診,浸淫將遍身",到頭來必然出大事,栽大跟頭,為人民所唾棄。

清代陳伯崖寫的對聯中有這樣一句,"人到無求品自高。"這裡說的"無求",不是對學問的漫不經心和對事業的不求進取,而是告誡人們要擺脫功名利祿的羈絆和低級趣味的困擾,去迎接新的、高尚的事業。有所不求才能有所求,無求與自強是不可分割的。這正是這句對聯所反映的辯證法思想。人生在世,不能離開名利等。但對這些身外之物,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保持一定的警覺。一個人只有拋開私心雜念,砸掉套在腳上的鐐銬,心地才能寬闊,步履才能輕鬆,才能卓有成效地干一番事業。提倡"人到無求品自高",不是讓人們去過那種清貧的生活,而是為了清除社會上的腐敗現象,以使那些追名逐利者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思想道德上的純潔。 

內心的踏實來自於長久努力奮鬥的沉澱。慾望是無止境的,人們為滿足慾望想出了許多手段,賭博、詐騙、搶劫,還有出賣靈魂肉體。慾望滿足的結果並不能讓心寧靜。 

無欲則靜,多數人不能做到如出家高僧。在這樣一個市場經濟社會裡,清心寡欲也變得很難。付出不圖回報,但必有回報,儘管並非得如所付。盡心盡力地勞動也許不能暴富,總比出賣靈魂肉體來得踏實。 

人的心理有個潛在的平衡,慾望過少缺少動力,慾望太多心煩意亂。你所要做的就是把握你的心,它的跳動是有規律的。 

視富貴為浮雲,視憂辱為輕風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道德經》

【譯文】:得寵與受辱一樣,都是對身心安寧的驚擾;重視大患等同於對身家的珍重。為什麼說得寵也是像受辱一樣使人驚擾呢?因為就其對人的驚擾程度而言,得寵更為下劣,得到它的時候為之驚喜難安,失去它的時候又為之驚慌恐懼,所以說得寵與受辱一樣都是對身心安寧的驚擾。 

南懷瑾先生對此作了通俗易懂的闡述:尊貴的地位,誰都想得到,得到了便高興,失去了便憂慮;卑下的地位誰都不想要,得到了就憂慮,失去了就高興。

其實,得寵與受辱,不論是喜還是憂,都會引起情感的劇烈變化,而這種變化往往激烈得讓人難以承受。 

東漢的隱士申屠蟠少時家貧,受人僱用做漆工,他辛苦工作之餘,刻苦讀書,從不間斷。同郡人蔡邕對他十分看重,在州府徵召時,他便極力推薦申屠蟠,上書說:"俗人為小利奔忙,看似聰明卻無大志,於國並無幫助。申屠蟠少小志大,即使身陷困境,亦能發憤苦讀,可見他乃不俗之人。他父親去世,申屠蟠的孝心動天,幾乎毀形滅身。他體察道理,保持自然本性,不因外界改變自己的形體,也不因窮困和顯達而改變自己的節操,這絕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朝廷於是徵召申屠蟠為陳留郡的主簿,申屠蟠的親友聞訊都來向他表示祝賀,申屠蟠卻對眾人說:"為朝廷做事,本來是每個臣民應該盡到的責任,可是我自愧德識不夠,擔不起大的責任,所以我是不想應召赴任的。" 

眾人聞言大驚失色,紛紛勸申屠蟠改變主意,有的還責備他說:"徵召為官,這是多少人羨慕的事啊,你怎麼能輕易放棄呢?一為官吏,身份立即顯貴起來,利益也多了,這是無論如何都不該放棄的。你讀書修習,苦熬多年,為的還不就是這一天嗎?你太讓人莫名其妙了!" 

申屠蟠為了避開眾人的騷擾,索性隱居起來,繼續學習。他的好友一次和他懇談,舊事重提,申屠蟠意味深長地說:"我看天下已有亂象,朝廷又是昏暗腐朽,這才醉心治學,以避其禍。人們只看到當官為吏多好處,卻不知身處官場的風險,這些急功近利的人又怎麼能理解我呢?從古到今,不明曉這一點的人,又有幾個能保全自己的呢?我不便當眾說明,只怕他們的誤解是永難消除了。" 

太尉黃瓊徵召申屠蟠到京師做官,他一口回絕,但當黃瓊死後遺體運回江夏郡埋葬,申屠蟠感其知遇之恩,便來弔唁以示敬意。當時參加喪禮的名豪富紳有六七千人之多,只有一個南郡的儒生肯與申屠蟠攀談。但當申屠蟠告辭的時候,那個儒生卻說:"你沒有被聘請,卻來祭吊太尉,想不到卻讓我們有緣相會,希望下次還能見到你。" 

申屠蟠聞言色變,馬上說:"我不屑與俗人交往這才和你交談。想不到你貌似不俗,卻也是個拘於禮教、喜歡攀附權貴的人。"

他就此對家人感慨說:"讓人迷失本性,利實在是害人的東西。人們都想從中撈取實惠,卻不知不覺把自己的人格和尊嚴都賠進去了。到頭來他們又能得到什麼呢?我真是無法理解啊。" 

在京師遊學的汝南郡人范滂非議朝政,名聲大振,一時人人效仿。很多公卿不惜降低身份居於他的門下,太學生對他也是極力推崇。有人就此事對申屠蟠說:"時下崇尚學問,文章將興,先生何不彷效范滂呢?這是有百利而無一弊的好事,切不可錯過了。" 

申屠蟠卻哀嘆一聲,緩緩道:"今日之利未必是他日之福。如果目光短淺,隨波逐流,又怎保無失無損呢?戰國時代,文士議論無忌,爭鳴不斷,各國君王為己之利,都恭敬待之。最後,坑殺儒生,焚燒書籍的禍患卻發生了,依我看,這樣的事不久就要重演了。" 

人們都笑他不識時務,出言譏諷,申屠蟠於是隱居在梁國碭縣一帶。兩年之後,范滂等人紛紛遭禍,被處死和下獄的有幾百人之多,人們這時想起申屠蟠的話才深深嘆服於他的先見之明。 

申屠蟠的寵辱觀,表明的其實就是他對待外物的態度。身外之物看得輕了,也就不會有患得患失的驚擾了。那麼為什麼人們總是對身外之物看得這樣重,而使得自己寵辱若驚呢?這是因為人們把自己的這副臭皮囊看得太重了,把自己的各種慾望看得太重了。人們總以為如果不這樣看重外物,就是不符合這個社會的潛規則,就不容易在社會上生存。例如學歷、財富、汽車、樓房,如果沒有這些平常人都認為是有用的東西,那么生活就不會快活。可是社會終究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它的運行也是符合"道"的,因此真正能順"道"而行的人,也就不會在真正意義上背叛了社會的潛規則。一個人若是把外物看得太重了,就難免被外物所役,而忘記自身本來是應該役使外物的。這就像人們平常所說的,某個人愛財如命,結果就成了守財奴。其實金錢只有在流通的時候才有意義,將金錢囤積起來是葛朗台的做法,是既可笑又可悲的。

世俗之人對於眼前的利益看得太重,所以當有尊寵利益降臨的時候,便迫不及待地迎上去,哪怕因趨炎附勢丟掉自己的尊嚴也在所不惜。因為有寵與辱的利害關係,所以人們就會對上級表現為溜鬚拍馬、吹捧頌揚。然而從長遠來看,這是不可取的。當人們為了這些利益而寵辱若驚的時候,就已經失掉了平常心,也就看不清事物運行的方向了,當然也就不能夠規避禍患了。所以真的不必因為顧忌世俗的眼光而把自己安排進一場場爭名逐利的鬧劇裡去,相比之下保持心的清靜才是更重要的。 

清除妄念,逍遙一生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壇經》 

【譯文】:人的覺悟本性並不像一棵菩提樹,先天純潔清淨的心也並不如同鏡子,原本就是一種沒有形體的東西,又怎麼可能在哪裡沾染上塵埃呢! 

南懷瑾先生說,六祖慧能禪師的這首詩偈是在聽了神秀所作"身是菩提樹"之偈有感而發的。他認為,慧能稱"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基主旨主要在於打破修持中對身心的執著。在慧能看來,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染淨、聖凡關鍵在於自心一念,心生善端即為善,也即人心性自然,本來清淨,故可云"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人的頭腦猶如一個大容器,裝進什麼樣的信息就儲存什麼樣的信息。如果人通過各種信息渠道得到的都是暴力、色情、拜金主義以及現實社會中的利益爭鬥,那麼這些不良信息就會在人們的大腦中產生各種妄念。例如,人們早晨睜眼,腦筋裡不斷想事情,種種念頭、種種幻想、公事私事、人我是非、歷年的陳年往事,就會像過電影一樣一幕一幕地過去,又像奔流不息的瀑布,沒有一分一秒停止。這些妄念不會自生自滅,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逐漸形成固定的觀念,從而長久地佔據人們的大腦。 

佛陀帶領眾弟子云遊四方十年後,回到了山上寺院前的一塊草地上。佛陀說:"十年雲遊,你們一定增長了許多見識。現在師傅給你們上最後一課。你們看,曠野裡有什麼?" 

眾弟子一聽,都笑了。齊聲說:"曠野里長滿雜草。"

佛陀又問:"你們該怎樣除掉這些雜草?" 

弟子們很驚訝,他們沒想到師傅會問這麼簡單的問題。 

第一個弟子說:"師傅,只要有一把鏟子就夠了。"佛陀點點頭。 

第二個弟子說:"師傅,用火燒。"佛陀笑了一下。 

第三個弟子說:"師傅,在草上撒上石灰。" 

第四個弟子說:"把草根挖出來,斬草除根就行了。" 

待所有弟子們都說完了,佛陀告訴大家:"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明天你們下山,按照你們自己的說法去除草。一年後再回來。" 

一年後,弟子們都回來了。不過原來他們坐的地方已經不是雜草叢生,它變成了一片長滿莊稼的田地。 

這時,佛陀說:今天我給你們補上這最後一課。要想除掉雜草,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在上面種上莊稼。 

"要想讓心靈不荒蕪,唯一的方法就是修養自己的美德。"清除妄念的最好方法就是大量接受真誠、善良、寬容等良性信息,以人的正念取代腦中的妄念。如果心中有很多割捨不下的事或物,那麼這些妄念就很難被清除,其他任何人為的強制方法也難以消除。 

對待妄念,人們要記住兩個詞:一個是"不忘",另一個為"不起"。不忘"見宗自相光明",不起"遮遣、成立、取捨"等心,這是最最重要的。這樣,妄念突起時,不壓制它、不隨它跑,不產生任何愛憎、取捨之心,就能感悟到逍遙人生。 

正如慧能禪師所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人們不必將那些不現實的妄念掛於心間,讓"妄念"自心生,隨心滅吧。

煩心瑣事皆拋開,找回迷失的自我 

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壇經》 

【譯文】:惠能在講經期間,偶然有一陣風吹過,旗幡隨風飄動起來,這引起僧人們的議論。一位僧人說:"這是風在動。"另一位僧人不同意這種觀點,說:"不是風動,而是旗幡在動。"兩人意見不統一,爭論不休。惠能聽到議​​論,走上前去說:"既不是風在動,也不是旗幡在動,是諸位的心在動。" 

南懷瑾先生認為,《壇經》中慧能禪師能一語道破"風動"與"幡動"的原因皆為"心動",正是因為大師內心空明、能不被外界所擾之故。這既是坐禪者應該達到的基本境界,也是人們行事處世的快樂之本。南懷瑾先生還引用佛眼禪師做過的另一首名為《無題》的詩偈,進一步詮釋慧能禪師的意思。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南懷瑾先生說,此偈的前兩句描寫了大自然的景緻,即春花秋月,夏風冬雪,皆是人間勝景,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後兩句禪師則將話鋒一轉,說世間偏偏有人不能欣賞當下擁有的美好,而是怨春悲秋,厭夏畏冬,或者是夏天裡渴望冬日的白雪,而在冬日里又嚮往夏天的麗日,永無順心遂意的時候。 

人世中,有些人總是因為有"閒事掛心頭",糾纏於瑣碎的塵事,從而迷失了自我。其實只要放下一切,學會欣賞四季獨具的情趣和韻味,善用敏銳的心去感悟體會,不讓煩惱和成見亙住心頭,那就可隨時隨地體悟到"人間好時節"的佳境禪趣。

有一位成功的商人,雖然賺了幾百萬美元,但他似乎從來不曾輕鬆過。 

他下班回到家裡,便踏入餐廳中。餐廳中的家具都是胡桃木做的,十分華麗,有一張大餐桌和六張椅子,但他根本沒去注意它們。他在餐桌前坐下來,但心情十分煩躁不安,於是他又站了起來,在房間裡走來走去。他心不在焉地敲敲桌面,差點被椅子絆倒。 

他的妻子這時候走了進來,在餐桌前坐下。他說聲你好,一面用手敲桌面,直到一個僕人把晚餐端上來為止。他很快地把東西一一吞下,他的兩隻手就像兩把鏟子,不斷把眼前的晚餐一一鏟進口中。 

吃過晚餐,他立刻起身走進起居室。起居室裝飾得富麗堂皇:意大利真皮大沙發,地板鋪著土耳其的手織地毯,牆上掛著名畫。他把自己投進一張椅子中,幾乎在同一時刻拿起一份報紙。他匆忙地翻了幾頁,急急瞄了瞄大字標題,然後,把報紙丟到地上,拿起一根雪茄。他一口咬掉雪茄的頭部,點燃後吸了兩口,便把它放到煙灰缸中去。 

他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他突然跳了起來,走到電視機前,打開電視機。等到畫面出現時,又很不耐煩地把它關掉。 

他大步走到客廳的衣架前,抓起他的帽子和外衣,走到屋外散步。 

他持續這樣的動作已有好幾百次了。 

這位商人在事業上雖然十分成功,但卻一直未學會如何放鬆自己。他是位緊張的生意人,並且常常放不下公司裡的那些瑣碎事情。他沒有經濟上的問題,他的家是室內裝飾師的夢想,他擁有四部汽車,但他卻無法放鬆自己。為了爭取成功與地位,他已經付出了自己全部的時間去獲得物質上的成就,然而,在他拼命工作、拼命賺錢的過程中,卻迷失了自己。 

這個小故事充分說明了只要人們正在經歷生活,就免不了會有一些事情佔據在心間揮灑不去,讓人們吃不下、睡不著。然而這些事情卻並非那麼重要而讓人們非裝著不可,在本質上只是人們庸人自擾罷了。假如人們能夠適時地將心中的那些煩心瑣事拋開,解放迷茫的內心世界,就能找回迷失的自我。

人生在世,不能脫離這個社會而獨立存在。投入生活,就會受到諸多煩惱的干擾,它們常常讓人們身心疲憊、痛苦不堪,然而心病還需心藥醫。其實只要人們能從內心擺脫這些煩惱的束縛,將它們全部拋開,就能讓心靈得到真正的輕鬆。 

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陲,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 

——《心經》 

【譯文】:修行之人,依法修持,待到功德圓滿,機緣成熟,心態穩定之後,自然也就沒有絲毫虛妄雜念,也就沒有對所謂的凡塵俗事、心魔障礙、生死困惑的牽掛了。只要心中沒有牽掛,沒有障礙,也就不會有對凡塵俗事的操心。遠離虛幻夢想,達到大超脫的境界。 

南懷瑾先生對此闡明:《心經》從照見五蘊皆空,到無苦集滅道,都是針對人們對"有"的錯誤認識及執著,其目的就是要人去放棄錯誤的認識,同時也放棄對它的執著,也就是要像《金剛經》所說的"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那樣去生活。 

正是因為許多人對"有"的認識不足,總是在有所得的心態下生活,從而對於人生的一切都生起執著。比如一個人擁有了財富,他會害怕財富的失去,想法子如何保存它;擁有地位,害怕別人窺視他的權位;擁有色身,害怕死亡的到來;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怕弄髒了;談戀愛,害怕失戀;擁有嬌妻,害怕被別人拐去或跟誰跑了;黑夜走路,害怕別人暗算;在大眾場合說話,害怕說錯了丟面子。總之,對擁有的執著——執著地位、執著財富、執著事業、執著信仰、執著情感、執著家庭、執著生存的環境、執著擁有的知識、執著人際關係、執著自身的見解、執著技能所長,使得人們終日生活在恐怖之中。由於執著的關係,使人對人生的一切都產生了強烈的佔有、戀戀不捨的心態,結果恰是這種執著給自己的人生帶來了種種煩惱。

在唐朝有位叫懶殘的禪者,由於他修行上的造詣遠近聞名,有一天,皇上派了使者來請他。此時禪師正在山洞中烤芋頭吃,使者宣讀了皇上的聖旨,禪師睬也不睬。時值冬天,天氣很冷,禪師凍得流著鼻涕。使者見狀,勸禪師擦去鼻涕。禪師說:我沒有工夫給俗人揩鼻涕。 

禪師有首寫照自己生活的詩,可見他的瀟灑自在。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 

青松蔽日,碧澗長流。 

山雲當幕,夜月為鉤。 

臥藤蘿下,塊石枕頭。 

不朝天子,豈羨王侯。 

生死無慮,更複何憂。 

水月無形,我常只寧。 

萬法皆爾,本自無生。 

兀然無事坐,春來草自青。 

禪者隱居山林之中,面對青山綠水,一瓶一缽,了無牽掛。對於他們來說,生死都已不成問題了,還有什麼可以值得他們操心呢? 

執著給人生帶來煩惱,而慾望又是滋生妄想的溫床。人生存在世界上總有許許多多的想法,這些想法大多基於個人慾望的需要:當人們肚子餓的時候,就想找飯吃;覺得吃的太單調了,就想換口味;感到冷的時候,就想找衣服穿……覺得活得不夠風光,就有了對權力的要求;覺得一個人太孤單,就有了談情成家的願望;覺得精神生活貧乏,於是就有了藝術宗教的信仰;閒得無以消遣,於是就有了電視等各種娛樂用品的出現。總之,人類有什麼慾望,就會有什麼妄想;有什麼妄想,這世界就會出現什麼現象。 

但妄想又使人們在人生旅途上疲於奔命。在現實社會中,人人都有執著,因為執著不同,那麼各人妄想的傾向也不一樣。老鼠為蓄藏過夜糧而奮鬥;雞在為一把米而奮鬥;鳥兒為過冬而奮鬥;學生為升學而奮鬥;政客為最高權力桂冠而奮鬥;商人為經營而奮鬥;知識分子為職稱而奮鬥;工人為月薪而奮鬥。在這世界上,每個人都在為實現自己的妄想而奮鬥。妄想小,奮鬥也小;妄想大,奮鬥也大。妄想使得人生奮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真是"天久地久有盡時,妄想綿綿無絕期"。 

妄想也給人生帶來種種煩惱。一個老年人回憶過去美好的往事,使他無法面對現實;一個學者因為把自己想得太高了,總覺得人家不夠尊重他,為此苦惱不已;一個企業家整天想著如何搞好經營,吃不香,睡不好;一個小伙子看上一位美貌的姑娘,而對方又注意不到或不領情,飽嚐相思的痛苦;一個小姑娘因為羨慕人家的豪華生活,想有朝一日也能過上這種日子,可經濟條件又不允許,痛苦不堪……妄想使人精神渙散,心神不寧,無所事事,思想不集中,幹事效率低。 

總之,妄想導致了人生的各種禍患。因此,聖者在《心經》中告訴人們要遠離顛倒的夢想。至於如何遠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許多人打坐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妄想總是不絕如縷的。你越是克制,似乎它越洶湧,心更難平靜下來,因而為此苦惱不已。怎麼辦?《心經》有對付妄想的絕招,那就是:從照見五蘊皆空認識到一切都如夢幻泡影,不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相,無智無得,心無牽掛,妄想自然就不會有了。 

坦然面對一切,就能超越生死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金剛經》

【譯文】:沒有無明,也沒有無明的消失;沒有老死,也沒有老死的消失。 

南懷瑾先生對此話的認識是:人生的問題很多,但如果予以高度概括,那便不外"生死"二字了。通常人們關心生活,然而,生活只是生的一部分。哲學、宗教重視探討生的來源及死的歸宿。佛教作為生命的科學,人生的智慧,對於有情生死問題,不但有深刻的研究,還有解決的方法。 

禪宗還有句名言:"大死一番,再活現成。"倘若不以身體作為死亡的依據,人的一生當中,總是要面臨無數次死亡與重生的體驗。 

死對人來說,是無法迴避的,生的末端便是死。誰不想長命百歲?但人活百歲終要死,世上沒有長生不老藥。當然,對死亡懷有恐懼並不奇怪,人一死,便會失去生活給他的各種美好事物。但一個人,如果你經歷過人世滄桑,活著時盡職盡責地工作,沒有虛度時光,那麼應該死而無憾了。死亡是人生的終結,如同旅途的一個驛站。正像英國作家雨果臨終前說的那樣:"生命的旅行,總有結束的時候,我該休息了。" 

莊子妻死,惠子弔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莊子•至樂》 

大多數的人,終其一生,費盡心思追尋的是得不到的財富、不確定的愛情、過眼雲煙的名利,卻很少有人能夠停下來想一想,要如何正視終鬚麵對的死亡。生死其實是同一件事的兩面,悲慟、號啕與怨天尤人都於事無補,唯有坦然接受。

前生已逝,未來未到,這都不是人們可以掌握的,唯有每一個現在,人們可以把握得住。因此,人們不必因為終將死亡而變得消極虛無,也不必因為今生的不美滿而寄望來世。把握"當下"的生活態度,其實就已決定人們的幸福與悲哀了。 

孔子的學生季路問孔子:"敢問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也許,在了解死亡的意義之前,要先知道怎麼活。 

在現實的世界裡,不必以生死命題來鑽牛角尖,也毋須在虛幻中迷失自己。因為,人生是永遠的捨棄和永遠的追求。人們無法預知死亡,唯一所能做的就是——活在現在、活在當下。 

讓心回到最初的澄澈 

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鬱閉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像也。故曰: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淡而無為,動而天行,此養神之道也。 

——《莊子》 

【譯文】:水的本性,不混雜就會清澈,不攪動就會平靜,閉塞不流動也就不會純清,這是自然本質的現象。所以說,純淨精粹而不混雜,靜寂持守而不改變,恬淡而又無為,運動則順應自然而行,這就是養神的道理。 

對於莊子的這段話,南懷瑾先生是這樣理解的:水的本性是清澈平和的,如果攪動它就會變得混濁,如果堵塞住不讓它流動,它也就不會純清了。這和人心是一致的。人心的本初都是清靜明澈如水一樣的,但是流落於世,漸漸被慾望所迷惑,就像是往水中丟進了泥沙一樣,也就漸漸變得混濁起來。只有懂得順應天道的人,才能使自己的心重回當初的澄澈。 

其實名利富貴這些慾望就是人心的雜質。人心重回當初的澄澈,也就是視名利若浮雲,名利最多也只是投映在水面的影子,而觸不到他們內心一分一毫。 

清朝時,出身於農家的於成龍少有大志,自幼過著耕讀生活,受到較正規的儒家教育。

順治十八年,已44歲的於成龍,不顧親朋的阻攔,拋妻別子,懷著"此行絕不以溫飽為志,誓勿昧無理良心"的抱負,接受清廷委任,到遙遠的邊荒之地——廣西羅城為縣令。 

羅城新隸於清統治下不到兩年,由於局勢未穩,兩任知縣一死一逃。於成龍到羅城時,這裡遍地荒草,城內只有居民六家,茅屋數間,縣衙窮得連門牆都沒有,只有三間破草房,他只得寄居於關帝廟中。於成龍從山西老家帶來的一位僕人忍受不了這樣的清苦,就對於成龍說:"當官如果是這個樣子,還有谁愿意當官呢?你應該請求調離此地,否則還不如回老家呢。" 

於成龍說:"我本來就是個農家子弟,現在能當上知縣,為百姓做事,還有什麼不滿足呢?和這的百姓相比,我們並不算清苦,你就不要抱怨了。" 

於成龍知足常樂,為百姓的事到處奔忙。他那個僕人見勸不動他,又不甘心跟著他吃苦,竟然偷偷逃跑了。 

羅城的百姓見於成龍是真心為他們辦事,便自發地前來看望他,有的還給他帶來了一點錢物。於成龍說:"我一個人用不了多少錢,你們的心意我領了。錢物我絕不能收下,這是我做人的準則啊!" 

羅城百廢待舉,於是,於成龍一邊著手消除內憂外患、安定社會,另一方面又開始招募流民,以恢復生產。三年之間,就使羅城擺脫混亂,得到治理,出現了百姓安居樂業的新氣象。 

康熙六年,於成龍被兩廣總督蘆光祖舉薦為廣西省唯一"卓異",併升任四川合州知州。離羅城時,他連赴任的路資也沒有,出現了百姓"遮道呼號:'公今去,我儕無天矣!'追送數十里,哭而還"的感人情景。 

後來於成龍昇湖廣下江陸道道員,駐地湖北新州。在湖北期間,無論地位和環境都有很大改善,但他仍然心清如水,保持了異於常人的艱苦生活作風。 

康熙十七年,於成龍昇福建按察使離湖北時,依然一捆行囊,兩袖清風,沿途以蘿蔔為乾糧。 

於成龍在20餘年的宦海生涯中,歷任知縣、知州、知府、道員、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和總督、加兵部尚書、大學士等職,雖然官階越升越高,但他的心卻沒有被宦海中的各色慾望所腐蝕,仍然是那樣清澈,沒有混雜,始終活潑地流動著,充滿了盎然生機。

人們通常認為,一個人在官場上,最開始時的那片清正廉明之氣是很難保持長久的,是很容易就被官場上的一些惡習所污染的。其實這是因為他們的心不夠清淨,如果都能像於成龍那樣,心如流水一般的清澈,便是有泥沙傾倒下來,不過是晃上幾晃,泥沙盡可沉底,水質仍是一片清明。所以環境的惡劣混濁並不是理由,一個人若是真正想要堅持內心的原則,任何外界的東西都是動搖不了他的。

現代生活中處處可見名聞利揚,不一定要做官,也一樣可以接觸到那些"泥沙"。但是我們可以禀持自己內心的清正,讓自己如流水一樣澄澈明淨,不被混染。雖然我們不可能生活在真空社會裡,但是卻可以讓所有塵埃都沉到水底,只留水本質的清靜,從而自由自在地生活。 

做自己的精神主宰 

芴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與?芒乎何之?忽乎何適?萬物畢羅,莫足以歸。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莊周聞其風而悅之。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時恣縱而不儻,不以■見之也。以天下為沈濁,不可與莊語。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 

——《莊子》 

【譯文】:道寂靜無聲而沒有形跡,變化萬端而沒有常規,它與生死相依,與天地並存,與神明同往!它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它包羅萬物,不知歸宿,古代的道術有屬於這方面的。莊周聽說道術就喜好它。他以悠遠的論說,廣大的言論,無拘無束的言辭,常放任而不偏執,不持一端之見。他認為天下沉濁,不能講嚴正的話,用無心之言來敷衍,引用格言使人覺得真實,運用寓言來推廣道理。獨自和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視萬物,不拘泥是非,與世俗之人和睦相處。 

對於莊子的道學,南懷瑾先生認為他多了一點神秘色彩。南懷瑾大師的理解是:要把握住造化之主,才能夠超然於物外,超出萬物的範圍之外,所以莊子告訴我們"物化"的自在。莊子同時也在這個觀念裡告訴我們,人也是萬物之一,人可以"自化",我們這個有限的生命也可以轉化成無限的生命,有限的功能可以變化成無限的功能。

人們不必去論莊子是唯物還是唯心,他"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境界卻值得欣賞。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要做一個偉岸不群的世外高人,而是保持精神獨立,順應天地之道,在有為無為之間,順其自然,平和地看待萬事萬物,清不喜、濁不嫌,不去責備世間的是是非非,不怨天、不尤人,寵辱不驚,不受世俗左右,也不排斥世俗,以便能與大眾融洽地相處,身在紅塵之中,心遊天地之外。一個人達到了這種境界,他的心靈就獲得了大自由、大自在。 

宋神宗熙寧七年秋天,蘇東坡調任密州知州。當時密州因連年收成不好,到處都是盜賊,吃的東西十分缺乏,蘇東坡身為知州,還時常挖野菜做口糧。人們都認為東坡先生過得肯定很苦,不快樂。 

誰知蘇東坡在這裡過了一年後,不但長胖了,已有的白頭髮有的也變黑了。這是為什麼呢? 

蘇東坡說,我很喜歡這裡淳厚的風俗,而這裡的官員和百姓也都樂於接受我的管理。於是我有閒自己整理花園,清掃庭院,修整破漏的房屋。在我家園子的北面,有一個舊亭台,稍加修補後,我時常登高望遠,放任自己的思緒,作無窮遐想。我還可以自己搞園子裡的蔬菜瓜果,捕池塘里的魚兒,釀高粱酒,煮糙米飯吃,真是樂在其中。 

我之所以能每時每刻都很快樂,關鍵在於不受物慾的主宰,而能遊於物外。我過的是老子所說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生活。 

那麼如何才能達到"獨與天地精神往來"這種境界呢?南懷瑾先生的觀點是: 

第一,以平等心態看待每一個人。中國有過數千年專制統治,人們習慣於用高低貴賤來看待人,都想做人上人,這就難免經常心態失衡。所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 "不要做人上人,不要做人下人,不要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只要把自己放在與眾人平等的地位,就可能保持平和的心態。 

但是,人處在社會上,財富地位不均衡,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如何能獲得平等的心態呢?

人生也是這樣啊!有時候,這撥人浮上來,那撥人沉下去;有時候,那撥人浮上來,這撥人又沉下去。社會是動態的,人生是動態的,其實,無論這隻紅薯浮上來,還是沉下去,都是一隻紅薯,大同小異;無論這個人地位高低,都是人中人,人格平等。想通了這個問題,你就會真正獲得平等的心態。 

第二,寵辱不驚,淡然處之。每個人的修養不同,有的人修養好,那是他的福分;有的人修養不好,那是他的不幸。在修養好的人面前,你可能得到友善對待;在修養不好的人面前,你可能得到粗暴對待。為此沾沾自喜或憤憤不平,毫無必要。一個人只要確定自己所言所行沒有過錯,不論別人的態度如何,都不妨淡然處之。 

第三,不執著於對和錯。一件不好的事情發生後,人們習慣於爭論誰對誰錯。有時候,這種爭論只會錯上加錯。所以,與其執著於對錯,不如考慮如何改正錯誤。只要能使事情好轉,即使一言不發又有何妨? 

第四,保持內心的平靜快樂,不受外界"境遇說"左右。人生有順有逆,把它們看成自然之事就可以了,用不著順境時得意洋洋,逆境時垂頭喪氣。 

如果一個人能像蘇東坡說的"遊於物外",官大官小不繫於心,錢多錢少毫不在意,有名無名也不在乎,貧富得失淡然處之,怎麼會不快樂呢? 

不苦不樂就是極樂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捶。 

——《心經》 

【譯文】:舍利子啊,正因為一切皆空,所以無所謂誕生與消亡,無所謂污穢與潔淨,也無所謂增加與減少。所以真空妙明之心無聲色,無自受想行識,沒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沒有色、聲、香、昧、觸、法六塵。沒有眼睛能看到的一切,也沒有心裡能想到的一切。沒有愚昧,也無所謂破除。沒有老死,也沒有生命終結。沒有薔諦、集諦、滅諦、道潘等種種佛法,也沒有智慧和得失。正因為喜破得失,頓悟佛境,發願普度眾生出離苦海。

南懷瑾先生對此進行了總結:認為不能流淚,我們就微笑!一般人都在苦、樂、憂、喜的感受中……舍,都把它空掉,若能把苦、樂、憂、喜的感受都空掉,那不苦不樂就是極樂。 

有人說:人生像一杯苦酒!這樣的說法太悲觀了。要知道,酒有美酒、甜酒、醇酒、清酒、酸酒、苦酒,關鍵看釀造者的功夫。如果一個人老是喝到苦酒,恐怕是他的釀造方法出了問題。有的人把人生釀成了一杯苦酒,是因為太想喝到甜酒了,卻又沒有水平來做。

快樂不可以勉強去追求。強求的快樂,終歸於無奈的失落。因為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向相反的方向運動,潮漲起來了就會落下去,天氣熱了就會變冷。不起不落,水面平靜如鏡,其實是大海最好的狀態;不冷不熱,到處枝繁葉茂,其實是天氣最好的狀態。 

同樣的道理,高興得心跳加速,不是真正的快樂;緊張得屏住呼吸,不是真正的快樂;心情一如既往的平靜,才是真正的快樂。 

所以,追求快樂,要從平靜中求。讓心靈無起落無冷熱,你就已經得到了人間極樂。 

娜拉在一家大公司當打字員。有一次,主管將她打的一封長信退給她,讓她重打一遍,因為裡面有不少錯字。娜拉說,只要把錯字糾正過來就可以了,用不著重打。主管堅持要她重打,還說這是為了提醒她,如果不把工作做到合乎要求,可能付出更多的勞動。 

娜拉氣壞了,心想:這不是刁難我嗎?她賭氣說:"我願意糾正錯別字,但我決不重打!" 

主管冷笑道:"沒關係!如果你不願意重打的話,我可以找一個願意重打的人來打。" 

娜拉心裡既惱火又難過,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賺薪水,還要遭到無禮的對待,恨不得立即辭職不干了。但她左思右想,還是決定重打這封信。她心煩意亂,字也打不好了,不時出錯。這使她的心情變得更糟糕,恨不得把信撕個粉碎,把電腦從窗台扔出去。

忽然,她心裡閃過一個念頭:"我這是怎麼啦?不過是打一封信而已,我卻差點被自己的想法逼瘋了!都是打字,難道打這封信跟別的一封信有什麼不同嗎?沒有!我為什麼不好好享受這件事,而要受它的折磨呢?" 

於是,娜拉開始從好的方面來看待這樁"苦差":它能改變我和主管的關係,能讓我保住工作,能給我帶來薪水——而我多麼需要錢陪我的孩子去做一次旅行。為了海邊的日光浴和叢林的露營,忍受一點點兒的不適是完全值得的……當娜拉這樣想的時候,她彷彿已經看到了她的孩子們在海邊嬉戲時的快活樣子。於是,她的心情越來越好,越乾越輕鬆,很快就將信打完了,比平時快了一倍。她由此發現,從好的方面看問題,對工作和自己的心情都有好處。 

有了這一次的經驗,娜拉學會瞭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她每天開開心心地享受著工作的樂趣,她的效率,她的收入,她受到的尊重都跟以​​前不一樣了! 

你瞧,要得到一個好心情,其實就這麼簡單。無論你現在的心是一顆"潮濕的心",還是一顆"灰暗的心",只需小小調整一下,一切就都變好了。 

南懷瑾大師總結了擁有人間極樂的路徑: 

一要看透世情少抱怨。世人就是這樣一群不完美的人,世界就是這樣一個不完美的世界,只要我們看得慣、想得通,心情就會變得平靜起來,快樂起來。 

其次,不能流淚就微笑。德國女革命家盧森堡說:"不管怎樣的事情,都請安靜地愉快吧!這是人生。我們要依樣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膽地,而且永遠地微笑著。""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北京、東京、華盛頓等等地方都不相信眼淚,那又何必在不可逆轉的結局面前痛哭流淚呢?何不微笑面對未來呢? 

很多事情我們無法控制,只能控制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事情,首先讓自己笑起來吧!當你露出天使般的微笑,上帝也會為你祝福。

第三章:事所以成,是相信能 

南懷瑾先生說:"自古以來不是事難為人,而是人難為事!"難道不是嗎?很多實例告訴人們: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對自己有信心,努力拼搏,沒有什麼事情是不會成功的!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 

——《佛遺教經》 

【譯文】:如果勤奮精進地去做,那麼事情沒有難辦的,因此你們應當勤奮努力。譬如小水滴常流不斷,也能穿透石頭,如果修行人的心裡常常懈怠,譬如鑽木取火,木頭還沒鑽熱就停下來,想得到火,也是不可能的。 

南懷瑾先生認為:人們無論做什麼事,只要持之以恆,就能水滴石穿。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世界上很多成功人士都證明了這個道理。他們不是生來就成功的,每個人在成功的路上都是披荊斬棘一路走過來的。像愛迪生能夠成功發明電燈,他做過的實驗就達數千次。如果他不是有心堅持一定要把實驗做到底,半途就放棄的話,那人們可能沒法提前用上電燈;他之所以成功,就在於他有堅定的信心、恆心再加上不懈的努力。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一些人,他們一旦遇到困難就退縮,就害怕,心態也消極,這樣的人只會和成功擦肩而過。生活中時常會遇到些難事,當它來臨時,首先心態要好,要做個有心人,積極面對,不言敗、不放棄,那麼再大的困難也就容易解決了。 

海倫•凱勒,她兩歲時得了一場重病,成了又聾又盲的人。 

她並沒有像別人那樣被病魔嚇倒,3歲時學會了自己疊被子。

她在10歲左右奇蹟般的學會了說話。 

她在24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哈佛大學。 

難道一個正常人還比不上一個聾啞人嗎?不,而是海倫•凱勒有一個遠大的目標,她時時刻刻都在向這個目標奮鬥!人們一分鐘學會的東西海倫•凱勒卻要用一小時甚至兩個小時才能學會呀! 

其實,一個人只要能夠充滿熱情、盡心盡責做好本分就可以了。而這份熱心和盡責恰恰就是人們需要學習的。曾經有人說熱忱是心中的神,沒有它你就好像熄火的汽車無法前進。事實也的確如此​​,只有你對所做的事情充滿熱忱,你就會有創新,就能做到傑出。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對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也許有些人覺得已聽到耳朵起繭了,對於很多新生代的人們,這句話聽起來好像是某個時代的特定語言,會覺得口號性太強,因此也就產生了排斥,甚至有些人已把它淡忘了。但是這的確是一個真理。今天人們還要把它當作人生的座右銘,時刻放在心上,在生活中、工作中、學習中,不斷激勵自己要做個有心人。 

平凡與傑出的差別是:在生活或是工作中你是否是一個有心人。如果你是有心人你就可以創造奇蹟,如果你是無心人那你就只能接受平凡! 

管得住自己,才能成就大事業 

恚能自製,如止奔車,是為善禦,棄冥入明。 

——《法句經》 

【譯文】:有了嗔恚卻能自我控制,有如及時止住奔駛的快車,這就叫做善於駕馭自己的心身,能夠捨棄黑暗步入光明。 

對於這句經文南懷瑾先生是這樣理解的:人是感情的動物,也是理智的動物,一言一行,都該是理性的,理智的。

現實生活中,一個人如果沒有自製力,聽任感情發洩,那會有什麼結果呢?任憑情感的潮流激盪、衝動、湧撞,不用意志的堤壩加以控制,潮流便氾濫開來,悲劇就可能發生。培養自己的自製能力,對於剛踏上社會的青年人,特別重要。因為青年人最少保守,卻易衝動;最少因襲的重負,卻易想入非非。為此,便需引導他們學會自製。高度的自製力,可以克制任何有悖理智的衝動,戰勝一切阻礙自己向健康目標前進的恐懼、動搖、怠惰、貪欲等情感。 

當釋迦與阿難周遊各地時,有一次,他們駐足於一個魚舖前。 

釋迦命阿難:"揀起那截落在地下的繩子!" 

一會兒,他又命阿難丟了那截繩子,再聞聞握繩子的手。 

阿難回答說:"有腥味。" 

於是,釋迦曉諭阿難:"繩子綁過魚,魚腥味就會轉到繩子上,人手握過這條繩子,連手都會有腥味。同樣地,人受了所接觸的事物或人的影響,也或有善或惡的變化。所以,人們一定要對接觸的人或事物極為註意。" 

這是《法句經•喻經》中記載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對現在的人們還很有警示意義。 

現在,人們只要一打開電視或翻開報紙雜誌,目之所及的都是色情暴力,極富刺激的畫面。然而,未成年人的心智偏又不足以認清情節之虛構性,都看得驚心動魄、興趣盎然。而大眾傳播又因利字當頭而不擇手段,源源提供這樣的鏡頭或情節,就成了助長未成年人的暴力行為,成為吸毒、殺人等事件激增的直接或間接的因素。 

美國教育家威廉•赫金博士曾說:"人性有欲使自己同化於所全力注意之目的物的傾向。"人們只要仔細地想想,這話確實意義深遠,如果人們經常去想一些低劣的事情,注視醜惡的事物,或隱溺在惡劣大環境中,不知不覺間,也會受到它們的感染。俗話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些人一開始是基於好奇的心理接近罪惡,然而,一旦與之接觸,就往往不知不覺中受罪惡的誘惑,而掉入罪惡的深淵,不能自拔。

釋迦於修行之際,恐怕也曾遭遇過這一類懈怠心志的誘惑,並且嚐到自陷溺中難以自拔的況味,所以他才一再告誡弟子們:"近善遠惡。" 

朋友交往也是如此,一味地接近惡友,與惡友交往,自己也會受到惡的感染,而無法自拔。也許人們可以說,可藉良友的力量去感化惡友,但是,除非這個人自己有足夠的定力,否則切勿作此幻想。相反的,誠如《大莊嚴經論》所言:"人近有智善友,常使身心內外俱淨,此即名為真善夫。"多多接近善的人或事物,不知不覺中人也會受其感化而變善。當然,人並不能單純地被區分為善人或惡人,每一個人都有優於或劣於我的地方。人們應該吸取朋友身上有利於提升人格的優點,並與之共勉,共享人生的喜悅。 

這個世界誘惑實在太多,你能在關鍵時刻管得住自己那你就勝利了。失敗的人居多,是因為真正能掌控自己的人實在太少。其實勝利很簡單,無非需要點思想,需要點意志力,需要點時間。 

給自己安上夢想的翅膀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週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莊子》 

【譯文】:過去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翩翩飛舞的一隻蝴蝶,愉快而愜意,已經不知道自己是莊周。忽然醒了過來,驚惶不定間方知原來是我莊周。不知到底是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了莊周?那麼莊周與蝴蝶一定是有區分的了,這就叫做萬物的相互為變。 

萬物相互為變,那這真正的變化是什麼呢?南懷瑾大師告訴大家:是人的變化。因為人可以把自己昇華成超人。 

莊周夢為蝴蝶,翩翩起舞,那感覺一定很快樂。類似的夢,大多數人大概也做過。不知蝴蝶夢我,還是我夢蝴蝶,這樣瞬間的迷惑,每個人大概也有過。有時候,人們可能希望自己是夢中人,而不是現實中的這個我。那麼人們有可能變成夢中人嗎?答案應該是:完全可能。

凱爾泰斯•伊姆雷是匈牙利一位木材商的兒子,從小就比普通人呆笨,人們都喊他"木頭"。 

9歲之前,他除了因遵守課堂紀律而獲得一枚玩具螺絲釘的獎勵外,再也沒有別的值得誇耀的。 

12 歲時,他做了一個夢,夢見國王給他頒獎,因為他的作品被諾貝爾看上了。他不敢把這個夢告訴別人,因為別人肯定會嘲笑說:"這是做夢!"但他實在覺得這個夢很有趣,夢中的他是多麼快樂啊!所以,他還是忍不住羞怯地把夢告訴了媽媽。媽媽鼓勵他:"我曾聽說,當上帝把一個夢放在誰心中,就是真心想幫助他完成。" 

伊姆雷信心大增。他想:世界那麼大,上帝竟然選中了我,我是多麼幸運啊! 

從此,他愛上了寫作。在日後的生活中,伊姆雷飽經磨難,先是屢遭退稿,二戰時又因為是猶太人,被關進了納粹的集中營,好不容易才死裡逃生。 "倘若我經得起考驗,上帝會來幫助我的!"他靠這樣的信念活下來並堅持寫作。 

1965年,他終於寫出第一部小說《無法選擇的命運》。以此為始,他又寫出一系列佳作。 

瑞典皇家文學院宣布:把200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匈牙利作家凱爾泰斯•伊姆雷。他終於實現了少年時的夢境! 

居里夫人說:"使生活變成幻想,再把幻想化為現實。"普通人並不缺少天賦和智慧,缺少的只是一個為之激動不已的夢想。如果人們對現實生活不滿意,不妨用想像設計自己想要的生活,然後把它當成自己的目標。 

不要因為自己太平凡、夢想太遙遠而不敢夢想。一旦你堅守它,就極有可能實現。每一個巨人都是從凡人開始蛻變的,他們跟普通人的唯一差別是:給自己安上了夢想的翅膀,所以他們能飛得更高,走得更快。 

求人不如求己 

惠能嚴父,本貫范陽,左降流於嶺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南海,艱辛貧乏,於市賣柴。 

——《壇經》

【譯文】:惠能父親的籍貫是范陽,後來因事遭貶官,被流放到嶺南地區,成為新州的一名普通百姓。惠能的身世非常不幸,父親又早早離開了人世,只留下孤兒寡母,遷移到南海地方。由於家境貧寒,惠能​​只好進山打柴,然後再到城鎮集市上賣掉,以維持生活。

南懷瑾先生對這段經文的理解是:六祖惠能的父親早亡,只留下他和老母,雖然他父親生前曾經做過官,但是他父親去世之後,又有谁愿意幫助他們呢?惠能依靠的就是自己,依靠上山砍柴賣的錢維持生計。倘若惠能只期望著得到別人的幫助、去向別人借錢,可能他和母親早就餓死了。南懷瑾先生打個比方說,纏著大樹的藤蔓之所以永遠也成不了大樹,原因也在於此——總是依附著別人是成不了氣候的。 

誰也不能否認,人人都有依賴心理,總是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幫助,去完成一些自己不願意去做或者自認為完不成的事情。其實,在很多時候,有些事就算是自己的父母也不能幫助去完成,譬如吃飯、睡覺……退一步講,大樹終有倒下的一日,大人物也有下台的時候,依靠別人終究也不是長久的。那麼,自己的事怎樣解決呢?有誰可以依靠呢?答案就是求自己。 

在很久以前,洙水河上的一個古渡口上常年拉著一條繩索,繩索下拴著一條木船,過往的人們就是坐在船上拉著這根繩索來回擺渡的。而往常這個渡口平時過往的行人特別稀少,因此也沒有人打算在這個渡口處建立一座橋來代替船。 

有一天,惟信禪師訪友歸來,路過洙水河,剛登上那條渡船,身後就趕過來一個臟兮兮的年輕乞丐,年輕乞丐趕到近前也登上了這條渡船。 

惟信禪師一看又上來一位,就趕緊走下船來,坐在岸邊的石塊上。年輕乞丐說:"老和尚不必這樣,我來拉繩還不行嗎?你何必要下去呢?" 

惟信禪師平靜地說:"我不渡你,也不被你渡,我要自渡。" 

年輕乞丐聽得迷迷糊糊,心裡還著急趕飯時,就撇下惟信禪師,獨自渡過河去。當他吃飽喝足,返回洙水對岸時,看到惟信禪師還端坐在水邊的石頭上。兩個時辰過去了,居然沒從彼岸過來一個人。年輕乞丐拉著船繩返回來,非常不解地對惟信禪師說:"你這個老和尚啊,偏偏不與我同渡過河,這不是自找苦吃嗎?"

惟信禪師依然心平氣和地說:"幹任何事兒都要依靠自己,指望別人或者照顧別人,都是沒有保障的。所以,我不渡你,也不被你渡,我要自渡。" 

聽到這裡,年輕乞丐方如醍醐灌頂,悟出了惟信禪師話中的禪機。他馬上跪在老禪師的面前,感激地說:"謝謝您的指點,我不會辜負您,也不會辜負我自己的,我要自力更生,重新振作……" 

轉眼就是幾年。一天,一位闊綽的中年人來找惟信禪師。見到惟信禪師後,他二話沒說就先跪了下去。惟信禪師微啟雙目,靜靜地說:"你就是當年的那個年輕乞丐吧?" 

此人說:"正是,承蒙您的點化,我回去之後經過了幾年的努力,先學石匠,後來做了工匠,現在已經當上老闆了。我這次來,就是來報答您的,要為您無條件地修建一座更氣派的寺院……" 

惟信禪師依然心平氣和地說:"佛不要報答。你就在古渡口處修建一座石橋吧。"不久,洙水河上就架起一座異常堅固並且美觀的石拱橋。 

當然,"求人莫如求己"並非是"各掃門前雪",其真諦是告訴人們,與其總是期望別人的關照,反不如努力將自己的本分做好。西方有句名言:"上帝總是幫助那些幫助自己的人。"中國的說法就是,"人自助而天必助之。" 

《國際歌》中唱得好:"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靠的就是我們自己,誰也救不了我們,誰也代替不了我們,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救自己。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事本該人們自己去做,但人們不想做,偏偏還找出千萬條理由來安慰自己可憐的心。一個人為什麼不能趁著年輕、趁著還有時間,抓住自己的前程命運呢? 

各人吃飯各人端,命運由我作,幸福由我求,成也自己,敗也自己,不要讓自己迷失在別人的幫助與關懷之中。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就一定能夠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吾所說法,不離自性,離體說法,名為相說,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壇經》

【譯文】:我宣講教法,從不離開自性,如果離開自性講說教義,那就叫"相說",是迷惑於自性的表現。一切事物和現像都是從自性上產生其功效,這才是真正的戒定慧教義。 

南懷瑾先生說,在這個世間其實有許多人都當不了自己的"家"、作不了自己的主。當然,這個"當家"就是自己拿主意。倘若自己作不了自己的主,便只能活在別人的陰影之中,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其意,無非也是在強調一種"解鈴還須繫鈴人"的內力作用。說白了,內力對人而言,就是一種從自性上產生的功效。 

明顛禪師做的詩偈《手影戲》"三尺生綃作戲台,全憑十指逞詼諧。有時明月燈窗下,一笑還從掌握來"便隱含著這種內力,只要細心品味便不難明白。 

此偈講到想要達到"一笑"的效果,全靠掌握嫻熟的表演技巧、十個手指的組合變化。這種嫻熟的表演技巧是表演者內在的東西,倘若沒有這點,僅有一雙手是無論如何也辦不到的。更進一步說,即便你和一些人是非常親密的朋友,那些人的成敗與你都毫無關係,唯有你親身經歷的、能夠被你所掌握的事情,才能對你命運產生積極的效應。 

有一個年輕人總是抱怨自己的生活處處充滿了不如意。他對父親說:"我真不知該怎樣應付生活,簡直要崩潰了。我覺得生活的壓力已經超過所能承受的限度,問題總是接踵而來應接不暇,內心總是被折磨得疲憊不堪!父親,你有什麼好辦法解決嗎?" 

年輕人的父親是一位廚師,聽到兒子的話只是讓兒子和他到廚房裡去。他將三個鍋分別放在了爐灶上,在裡面加上了一樣多的水然後把火打開。 

不久鍋裡的水就沸騰了,父親找來了一隻胡蘿蔔、一個雞蛋,和一些碾碎了的咖啡豆。分別將它們放入不同的鍋中煮,還是沒有說話。年輕人不明白父親在做什麼,但還是耐心地等待父親的解決煩惱的辦法。 

大約20分鐘後,父親把火關了,把胡蘿蔔、雞蛋分別撈出來放人不同的碗內,然後又把咖啡盛在一個杯子裡。 

做完這些後,他才轉過身問年輕人:"你看見什麼了?" 

"胡蘿蔔、雞蛋、咖啡。"年輕人回答。

父親讓年輕人靠近些,並讓他用手摸摸胡蘿蔔。他摸了摸,注意到它變軟了。 

父親又讓兒子拿起雞蛋並打破它。將殼剝掉後,年輕人看到這隻雞蛋被煮熟了。 

最後父親讓他嚐一口咖啡。品嚐到香濃的咖啡年輕人笑了,他問父親:"父親,這意味著什麼?" 

父親解釋說,這三樣東西面臨同樣的環境——煮沸的開水,但其反應各不相同——胡蘿蔔入鍋之前是強壯的、結實的、毫不示弱,但在放入開水後它變軟了,再經長時間的煮,它最終會變成胡蘿蔔泥,也就是它完全被環境打敗了;雞蛋原來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殼保護著它呈液體的內臟,但是經開水一煮它的內臟變硬了,雖然它變得堅硬了但是它的性質卻改變了,只能說它適應了環境;粉狀咖啡豆則很獨特,進入沸水後他們反而改變了水。 

外力改變人們的只是一些可觀的東西,只能起到催化作用,就如同雞蛋在一定的溫度下能夠孵出小雞一樣;然而若是將雞蛋換成石頭,即便這個外力是煉鋼爐,那也是無法孵出小雞來的。這區別僅僅在於它是雞蛋還是石頭,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內力上的區別。因此,人們若想在事業上或者生活上有所成就,那還需內心上的努力,只有自己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生活總是如此真實,它不容任何過分的遐想。確確實實存在的東西,不是靠美麗的遐想能撐起來的,所以活出自我才是人生之真諦。既然選擇生存,就要活出自我的風采,而不是將生活希望寄託在別人的身上,畢竟"別人是別人,你是你"。 

做生命的主宰 

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 

——《莊子》 

【譯文】:風力積蓄得不大,就沒有力量承載巨大的翅膀。所以鵬高飛九萬里,那風就在它的下面,然後它才可以乘風而行。

南懷瑾先生認為,莊子在這裡要告訴人們的就是做人做事都要有決斷、有主見,凡事依賴別人的人是不成熟的,也是不自信的,只有去除依賴性,做事不盲從,你才會真正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在當今現實社會中,還有許多依賴性很強的人,他們往往沒有主見,缺乏自信,總覺得自己能力不足,甘願置身於從屬地位。遇到事情總想依賴父母、師長、朋友或權威,總希望他們能為自己做出決定,不敢獨立負責。一旦失去了可以依賴的人,他們常常感到不知所措,甚至連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尤其是現在的孩子總處處依賴父母,衣食住行全由父母打理,讀大學了連衣服都不會洗,畢業找工作也是父母託人拉關係,如果哪一天父母離去,他的生活能力真令人擔憂!其實,人的獨立性是可以培養的,這一點人們應該像鳥類學習。 

小鳥的翅膀剛剛長成,剛學會飛行的時候,就被它們的父母趕出了"家門"。當小鳥眷戀溫暖的窩巢,不願離去時,父母們就會不顧親​​情,硬是把小鳥逐走才肯罷休。 

其實小鳥初生時,鳥爸爸鳥媽媽也如獲至寶,輪流守護,輪流覓食,愛子之情與人類並無差別。然而當小鳥翅膀上的羽毛漸漸豐滿時,父母們卻"狠心"地將它們趕出家門。這在人類看來似乎有點不近情理,但正是這種"不近情理"使小鳥們掌握了生存的本領,使它們在"物競天擇"的環境中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培養小鳥們的獨立性,使它們離開父母的羽翼也能夠生存,這才是鳥爸爸鳥媽媽對孩子一種真正智慧的愛。 

德山禪師本是北方講經說法的大師,因不滿南方禪門教的說法,便攜帶著《金剛經青龍疏鈔》南來抗辯。 

可他一到南方就受到一位老婆婆的奚落,於是便自此收斂起狂傲的心,並請教老婆婆,近處有什麼宗師可以前去參訪?老婆婆告訴他在五里外,有一位龍潭禪師,非常了得。 

德山禪師到了龍潭,迫不及待地在山門外大聲叫道:"說什麼聖地龍潭,既不見龍,又不見潭!" 

崇信禪師在山門內應道:"你已到了龍潭!"

德山禪師聞此應聲,有所悟。從此,德山禪師隨侍龍潭崇信禪師參禪。 

一日夜晚,德山禪師站在崇信禪師身旁,久久不去,龍潭禪師說道:"時間已經不早,你怎麼不回去休息?" 

德山禪師向門外走了幾步,回頭說道:"外面天黑!" 

龍潭禪師點了一枝蠟燭給德山禪師,德山禪師正想用手去接,龍潭禪師一口氣又把蠟燭吹滅,德山禪師於此大悟,立刻向龍潭禪師頂禮,良久不起。 

龍潭禪師便問道:"現在一片漆黑,你見到了什麼?" 

德山禪師說道:"弟子心光已亮,從此不再懷疑天下老和尚的舌頭了。" 

德山禪師悟道後,侍奉龍潭禪師30餘年,84歲圓寂。 

德山禪師起初不能服膺頓悟的禪道,是因為眾生一向對自我的信心不夠、肯定不夠,而總希望諸聖加被,漸漸覺悟。他以為不見龍不見潭,就不是龍潭,但崇信禪師告訴他,已到了龍潭,這便是給他一個當下即是的感受。崇信禪師又把燭火吹熄,這也說明了不可依賴別人,一切要靠自己。德山禪師終於頓悟,即刻表明心跡,驅除了依賴性,即心燈亮了。體悟生活之道相同,生活中人們也應該去掉依賴性,懂得凡事靠自己。 

去除依賴性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堅持自己的主張,不去盲從別人,在獨立自主​​中體現個人價值。 

現在人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專家的時代。由於人們已十分習慣於依賴這些專家權威性的看法,所以便逐漸喪失了​​對自己的信心,以至於不能對許多事情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堅持自己的信念。這些專家之所以取代了人們的獨立思考,是因為是人們讓他們這麼做的。 

沒有獨立的思維方法、生活能力和自己的主見,那麼,生活、事業就無從談起。眾人觀點各異,欲聽也無所適從。只有把別人的話當參考,按著自己的主張走,一切才處之泰然。 

總之,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依賴別人,不管是父母、朋友抑或是愛人,把命運交在別人手裡是一種愚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別人的幫助畢竟是有限的、一時的,只有通過自身的努力,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一路風景。

人生貴在堅持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論語》 

【譯文】:孔子說:"莊稼出苗而不吐穗開花是有的吧!吐穗開花而不結果實也是有的吧!" 

南懷瑾先生說,孔子是一個追求精緻人生的人,所以,他無論在生活還是在事業上,都主張持之以恆。這段話中的"苗而不秀"的意思就是種子種下去卻長不大,枝葉並不茂盛;"秀而不實"是說雖然枝葉扶疏,卻沒有結出果實來。它們的實質就是半途而廢。對於一些人來說,小時了了,資質很好卻沒有學有所成,連個大學都沒有考上,就是"苗而不秀",即根苗雖好卻沒有開花;如果大學考上了,畢業了,工作卻一無成就,那就是"秀而不實"。 

其實,人生就是這樣,半途而廢者大有人在。其實,最容易做的事也是最難做的事,最難做的事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是因為:說容易,只要持之以恆就能成功;說難,難就難在許多人不能做到持之以恆。請問自己,以往要辦的事沒有成功,是否是因為自己沒有恆心造成的? 

"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毛澤東同志的這句話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很多時候,成功與失敗往往只有一步之遙,很多人往往輸在最後一步,以致功敗垂成。成功貴在堅持,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一定要有恆心,多堅持一秒,就會多邁一步,而這一步就有可能奠定了你成功的基礎。人們可以接受有限的失望,但一定不能放棄無限的希望。 

在一次地震後的混亂和廢墟中,一個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便沖向他7歲的兒子上學的學校。當他急急忙忙趕到學校時,只見那棟曾經充滿孩子們歡聲笑語的漂亮教學樓已變成一片廢墟。 

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傷心地​​跪在地上哭喊著兒子的名字。哭了一陣後,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

他知道兒子教室在一層樓的左後角處,便疾步走到那裡,開始動手清理瓦礫。在清理挖掘時,不斷地有孩子的父親急匆匆地趕來,看到這片廢墟,他們痛哭並大喊:"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哭喊過後,他們絕望地離開了。 

只有那個父親還在不停地挖著,因為他堅信自己的兒子還活著。他挖了4個小時、8個小時、12個小時、24個小時、36個小時,沒有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渾身上下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飢餓、疲勞、恐懼同時向他襲來,但他沒有停止。到第38個小時,他突然聽到從廢墟中隱隱約約傳出了孩子呼喚的聲音。這個父親興奮極了,他高聲喊道:​​"孩子們還活著,快來人哪!"一些過路的人聽到了他的呼喊,都跑過來幫忙。很快,廢墟里的孩子被救了出來。這個年輕的父親,不但救出了自己的孩子,還救出了另外13個孩子。原來,孩子們都躲在牆角里,屋頂塌下來時,架了個大三角,他們才沒被砸著。 

許多人常半途而廢,只要再多花一點力量,再堅持一點點時間,就會勝利。但人們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缺乏毅力。人們從這個故事中,可以得到一點啟發,在人生的道路上,無論遇到多少困難或遭遇什麼挫折,都不要輕言放棄。許多事實都和這個例子一樣,它告訴人們,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在人生的道路上,失敗和挫折總是難免的。當你遭遇某種困苦的時候,千萬不要輕言放棄,否則,就看不到前方那片亮麗的風景了。 

人們常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確如此。不能因為缺乏騏驥一躍的激情,就想放棄走出那片沼澤;不能因為感覺不到太陽的一絲溫暖,就想放棄尋找一片晴空;不能因為唱不出優美的旋律,就想放棄高歌一曲。堅持著,不要輕言放棄,你的夢想與現實就會更近一步。因為你的輕易放棄,你就將與機遇擦肩而過。滴水穿石,全在於它一點一滴、不偏不斜地打在同一位置,這就是堅持的結果。要相信,風雨過後,眼前會有美麗的水天一色;荊棘過後,前面就是鋪滿鮮花的康莊大道。在這個世界上,一星隕落,黯淡不了星空的燦爛;一花凋謝,荒蕪不了整個春天。因此,人生要盡力度過每一關,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要半途而廢,輕言放棄。 

成敗只在一念間 

師示眾雲:"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 " 

——《壇經》

【譯文】:惠能大師指示大家:"善知識,正確的教義本身原沒有什麼頓漸的劃分,只是人有愚笨聰明之分。愚笨的人就要逐漸修行,有一個長期的修行過程;聰明人不需要長時間的修行,瞬間即可契合於道。​​自己能夠認識自己的本心或本性,那也就沒有什麼頓漸的差別了。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所以說頓漸不過是權且設立的名稱而已。" 

按南懷瑾先生的觀點,成敗與一個人不過隔著一扇門而已。經文中的"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是一種敢於不敢、做與不做的區別,並非真的聰明或者愚笨。大多數的事情都介於這做與不做、敢於不敢的一念間,也正是這一念間決定了事情的成與敗。

其實,成敗之間的這扇門看似厚重而又堅固,事實恰恰相反,這扇門其實是虛掩的,有很多把鑰匙能開啟這扇寶庫之門。當人們運用智慧找到這扇門時,千萬不要猶豫,更不要懷疑。只有這樣,人們的勇氣與魄力才會應運而生,它會指引著,鼓勵著人們走近並且從容地推開這扇門,達到渴望已久的成功。 

人生中,沒有膽就沒有識,也就沒有成功。先有膽,後有識;膽越大,識越廣。膽,就是勇氣,就是魄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識,就是見識,主見,思路。 "懷抱常存見識在,管它東西南北風。"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敢字當頭,毫不猶豫,無所畏懼,一往無前,敢於拼搏,只有這樣,才能調動自己的潛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克難破險,成竹在胸。人要有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想事就要想別人不敢想的事,做事就要做別人不敢做的事,大浪滔天,穩坐釣魚船,地動山搖處驚不亂,才能從容不迫地推開虛掩著的成功之門。 

一位成功學家在授課時在黑板上畫了一幅畫。在一個圓圈中間又畫了一個人。接著,他在圓圈的里面加上了一座房子、一輛汽車、一些朋友。 

然後,他問前來聽課的人們:"誰能告訴我,這圖意味著什麼?"一陣沉默後,一個人站起來回答:"世界。"成功學家說:"基本正確,這是你的舒服區。這個圓圈裡面的東西對你至關重要:你的住房、你的家庭、你的朋友,還有你的工作。在這個圓圈裡頭,你們會覺得自在、安全,遠離危險和爭端。 "

"現在,誰能告訴我,當你跨出這個圈子後,會發生什麼?"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還是那個人打破沉默:"會害怕。"另一個人認為:"會出錯。"接著又是一陣沉默。這時成功學家轉向黑板​​,畫了一個箭頭,把圓圈當中的人指向圈外,說道:"當你離開舒服區以後,你就把自己拋到了一個你感到不自在的世界裡面,那是一個全新世界,那裡有風險,但是可以讓你學到以前不知道的東西,增長見識,所以你進步了。"他再次轉向黑板,在原來那個圈子之外畫了更大的圓圈,還添上些新的東西,如更多的朋友、更大的房子等。 "如果你總是在自己的舒服區裡頭打轉,你就永遠無法學到新的東西。只有當你跨出舒服區以後,你才能使自己人生的圓圈變大,你才能挑戰自己的心靈,使自己變得更加堅強,最終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成功的人。" 

中國有句老話:"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一個不敢冒險的人,再好的機會到來,也不敢去掌握與嘗試,這樣固然沒有失敗的風險,但也沒有成功的希望。魯迅曾經說過:"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毛澤東也曾經說過: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嚐過之後才知道。可惜很多人不懂得這個道理,總把冒險精神看成失敗的前兆,孰不知越危險的地方越安全;越有冒險精神越能成功的道理。 

膽識有時會被人們認為是一種冒險,成功固然重要,失敗便會不可收拾。其實未必,那些能夠成功的​​人,恰好是那些擁有冒險精神、敢於去尋找成功的人。假如人們連這點兒勇氣都沒有,成功永遠與你背道而馳,將會離你越來越遠,請不要忘記這麼一句話:"狹路相逢,勇者勝"。 

機會靠自己創造 

強行者有志。 

——《道德經》 

【譯文】:行事遇困境而能不畏艱險的人,是有志氣的人。

在南懷瑾先生的眼裡,老子並不是一個行事中庸、不積極的人。 "強行者有志"這句話就是很好的證明,它揭示的是一個人在遇到艱難困苦時,一定要不畏艱苦。這樣的人是有志氣的人,也只有這樣的人也才能在風雨人生中收穫成功。 

社會生活中,一個人遇到困難的事情,或者是退讓,或者是挺進,這兩種不同的選擇自然導致兩種不同的人生結果。失敗者常常說,他們之所以失敗是因為缺少機會,好位置已讓別人捷足先登,等不到他去競爭。敢於大膽去做的人常說:"我總有機會!"因為他們決不會找這樣的藉口,他們不等待機會,也不向親友們哀求,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創造機會。他們深知,唯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創造機會。

1796年,年僅27歲的拿破崙需要率領六萬軍隊進入意大利阻擊對手,但當時橫亙在法國和意大利之間的是那正處於冬季被皚皚白雪覆蓋的阿爾卑斯山,六萬人在幾乎是無路的情況下排成了一條長20英里的長蛇陣。 

只要隊伍一旦來到看似無路可走的峭壁時,拿破崙就命人吹起衝鋒號,這樣雖然每個人都筋疲力盡,但隊伍卻在不停地前進。很快的,山就被踩到了腳下。

翻過阿爾卑斯山後,部隊很快擊潰了對手! 

從此這個世界的歷史上就多了一句"我的字典裡沒有'不可能'這三個字"的名言,多了一位身高1.65米卻敢說自己比阿爾卑斯山還高的皇帝。 

機會是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然而機會並不是等來的,也不是從眾多事情中"挑揀"來的,而是在克服困難、迎難而上中收穫的。 

如果一個人做一件事情,總要等待機會,那是極危險的。一切努力和熱望,都可能因等待機會而付諸東流,而那機會最終也不可得。

亞歷山大在某一次戰鬥勝利後,有人問他,是否等待機會來臨,再去進攻另一個城市,亞歷山大聽了這話,竟大發雷霆,他說:"機會?機會是要靠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創造機會,便是亞歷山大之所以偉大的原因。因此,唯有去創造機會的人,才能建立轟轟烈烈的豐功偉績。

大家也都知道愛迪生髮明燈泡的經歷,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愛迪生因為上千次的失敗而放棄了後面的試驗,電燈不能說發明不出來,卻也至少要晚上幾個世紀,人們也將在"黑暗"中多掙扎幾個世紀。 

如果將愛迪生的每次試驗失敗都算成一次挫折,那麼,愛迪生髮明電燈也就是遇上了6000多次的挫折,無疑這個數字是驚人的。由此可見,愛迪生的毅力更驚人!從某種意義上說,愛迪生的這種毅力,與老子"強行者有志"這一智慧也是一脈相通的。 

人生就像一條曲折而多石子的道路。因為它是曲折的,所以常使人感到無奈;因為它多石,所以常令人跌倒。若想走好這條路,就必須擁有一個迎難而上、不怕困難的信念,讓它支撐著我們披荊斬棘,去迎接人生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奮鬥不止,才能成功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易經》 

【譯文】:《象辭》說: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君子應該像天宇一樣運行不息,剛毅堅卓,發憤圖強。 

《乾卦》分述了從"潛龍"、"見龍"到"飛龍"的轉變過程,意欲以龍為喻闡述人生成長的過程,強調只有自強不息才能變成"飛龍"。 

南懷瑾先生在講解這段卦辭的意思時指出:《菜根譚》中說的"處逆境時比於下,心怠荒時思於上。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則怨尤自清;心稍怠荒,便思勝似我的人,則精神自奮"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其實,自強不息的精神是古往今來無數英傑的座右銘。天道運行周而復始,永不止息,誰也不能阻擋。君子只要效法天道,自立自強,不停地奮鬥下去,就能變成"飛龍"。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他二十幾歲時就具有淵博的學識和卓絕的才幹,深受當時楚王的信任和重用,被封為左徒。屈原在擔任左徒之職期間,時刻以楚國興亡為己任,積極主張改革內政,變法圖強;對外力主"聯齊抗秦",並出使齊國,訂立了齊楚聯盟。由於他特別主張限制貴族特權,任用賢能,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觸犯了當時權貴的利益,因而招致了許多舊勢力派人物的嫉恨和仇視。那些權貴總是想方設法在楚王面前造謠、說壞話。於是昏庸的楚懷王聽信了謠言,盛怒之下疏遠了屈原,還將他放逐到江水以北。 

屈原雖然受到楚懷王的冷落、排擠,但仍然時時關心楚國的命運。他身處逆境,不顧個人安危,堅決反對楚與秦國締交,而楚懷王卻剛愎自用,偏信靳尚、鄭袖、子蘭一幫小人的讒言,結果使楚國損兵失地,懷王本人也被秦國所欺騙,客死他鄉。在新楚王即位後,屈原又滿懷愛國救國的熱情,向新即位的楚王提出廣博人才,遠離小人,改革政治的富國強兵主張。然而,新楚王不但不採納屈原的建議,反而認為屈原是在侮辱自己,一氣之下,又將屈原徹底革職,放逐到遠離楚郢都的汨羅江邊。 

屈原滿懷一顆救國救民的赤膽忠心,一腔富國強兵的熱血,而結果他卻遭到一連串無情的打擊和兩次放逐。這不平之事向誰表白?這憤懣之情向誰訴說?他如瘋似狂地問蒼天,問大地,問高山,問流水。在殘酷無情的現實中,他滿懷壯志遇挫折,他滿腔熱忱遭冷遇,然而他並沒有消沉下去。也沒有在黑暗的勢力面前屈服,更沒有放棄自己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操和理想。在艱苦而漫長的流放生活中,屈原在充分吸收民間文學藝術營養的基礎上,利用他所創造的"楚辭"這一文學藝術形式,以優美的語言、豐富瑰麗的想像,寫出了大量具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和強烈、高尚愛國主義情操的文學作品。在這些詩歌作品中,最著名而最有影響的是《離騷》——中國現存的第一首抒情長詩。除了《離騷》外,他在《九歌》、《天問》、《九章》等作品中也同樣表達了對富國強兵的政治理想的執著追求。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更加顯示出這位偉大愛國詩人的崇高理想追求。屈原熾烈的愛國思想和道德情操以及忍辱負重、不計個人榮辱安危的偉大風範,千百年來一直感召、激勵著人們不畏任何艱難險阻去創造光輝的歷史。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和優良文化傳統正是由於各個歷史時代湧現出的以屈原為楷模的仁人誌士才得以延續並發揚光大。也難怪西漢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不無讚歎地稱屈原"可與日月齊光"。

像屈原這樣自強不息、不畏艱難險阻去創造輝煌歷史的例子還有很多。孔子之所以成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也是與其自強不息的精神是分不開的。根據《史記》記載,孔子在晚年很喜歡閱讀《易經》。但這本書道理很深,很不容易讀懂。孔子邊讀邊思索,深鑽細研,體味其中的義理。一遍讀不懂,就讀二遍;還讀不懂,就再讀第三遍……由於讀的遍數多了,以至穿在《易經》上的皮帶子幾次三番地折斷。其他如:大禹治水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最後終於消除了水患;蘇秦刺股律己,終成大器;蘇武十九載牧羊志不悔;司馬遷受宮刑之辱後,著千古名篇——《史記》……無不是自強不息的代表。 

任何人一開始都是平凡的,但是只要能夠奮發進取、自強不息,弱小的終會變得強大起來。自強不息的同時,人們也要認清事物發展的現實及客觀規律,如果條件不允許,就要在暫時的隱忍中創造條件,順應並利用客觀規律,因為只靠盲目的自強是不會成功的。 

全力以赴,必成贏家 

子曰:"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無論多少,無論大小,都不敢怠慢,這不就是泰然處之而不會驕傲嗎?" 

南懷瑾大師在這裡引用了佛學中的"獅子搏物"來說明這句話所蘊含的道理:獅子是百獸之王,它何以是百獸之王?是因為它對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認真,當獅子要吃人的時候,它會使出全身的力量,絕不放鬆,當獅子抓一隻小老鼠的時候,也是用全部的力量,這就是獅子的精神,就是無小大,不敢慢,不論什麼事都應該做到泰而不驕。 

世界上最成功的人,永遠不是那些智慧最高、計謀百出的人,而是那些凡事全力以赴、追求一百分的人。 

庫特是世界聞名的"東方飯店"的創始人。他做生意的一條成功經驗是:"獲得顧客的好感,讓別人來宣傳你。"怎麼樣讓別人充當義務宣傳員呢?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讓顧客絕對滿意,使他們忍不住要讚譽。為此,庫特親自給飯店員工製定了厚達141頁的《工作條例》,內容幾乎包括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每個員工都能將141頁條例背得滾瓜爛熟,辦事絕無差錯、絕對高水準。

有一次,一位來自中國的王先生出差到泰國,下榻於東方飯店。第二天早上,他去餐廳時,樓層服務員恭敬地喊他:"王先生,您是要用早餐嗎?" 

王先生很驚奇,反問:"你怎麼知道我姓王?" 

服務員說:"我們飯店有規定,晚上要背熟所有客人的名字。" 

王先生既驚訝又敬佩,不禁對這家飯店與眾不同的服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年後,王先生再次來到泰國,幾乎未經考慮就選住東方飯店。這一次,該飯店的服務員更讓他驚訝。他走進餐廳時,服務小姐微笑地問:"王先生,您還要老位子嗎?" 

王先生很驚訝:我自己都忘了上次用餐的位置,難道她的記憶力這麼好? 

服務小姐看出他的疑慮,主動解釋:"我剛剛查過電腦記錄,您去年6月8日在靠第二個窗口的位置上用過早餐。" 

王先生對這種精細的服務感到由衷的佩服和欣賞,他連連點頭說:"好!老位子!就坐老位子。" 

服務小姐又問:"您的老菜單是一個三明治,一杯咖啡,一個雞蛋,您要老菜單還是換新菜單?" 

"不用換了,就要老菜單!"王先生已不再驚訝,他現在完全明白這家飯店的生意為什麼總是那麼好。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事所以成"有三個要點: 

第一,做得比精還要精。俗話說得好:"藝無止境。"人們學​​習知識、技能,有時好像已經精通了,其實跟更高的境界比起來,還遠遠不夠。只有以過去的基礎為起點,不斷向更高處攀登,才有可能超越大眾,達到傑出的水準。 

第二,做得比好還要好。人們做人、做事情,有時好像已經做得很好了,但跟更好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只有在好中求好,才可能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第三,做的比細還要細。人們想在人生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光靠佔有更大的生存空間,更多的人力,不是治本之道,必須"精耕細作"才行。這是提升競爭力的最重要一項武器。 

有人說:人生如戰場。假如這一說法正確的話,打勝仗靠的是什麼?不是"孫子兵法",不是"三十六計",而是把事情做到極致。比如美國和伊拉克打仗,美國的飛機是最好的,導彈是最好的,總之,各種武器都是最好的,他們的士兵也訓練有素,而且事前已經將伊拉克的政治,經濟狀況以及兵力部署情況摸得一清二楚,這仗還怎麼打?不用打就知道美國必勝無疑。在人生戰場上也是如此,獲勝的最大把握在於把任何事情都做得比好還要好。 

在生活中,很多人認為只要把握大方向就行了,輕視小事,輕視細節,所行之事難免諸多疏漏。大方向固然重要,但這不足以讓你成為勝者。因為任何一個大方向上都擠滿了競爭者,即使你走的是一條全新之路,遲早會有競爭者擠上來。所以,靠大方向取勝不是長久之計,只有點滴以求,把工作做得更細、更好、更精,你才有希望成為贏家。 

輸得起才能贏得了 

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 

——《壇經》 

【譯文】:你要多保重,一直往南,不要過早地向人們宣傳教義。要使佛法興盛起來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充滿著艱難險阻。 

這段話是五祖弘忍禪師對六祖惠能的告誡。南懷瑾先生指出,五祖弘忍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在保護惠能之餘,讓他承受一些失敗與痛苦,磨煉他的意志。因為五祖弘忍認為只有輸得起才能贏得了。 

人生猶如一個大賭局,在這場賭局中,誰也不能成為永遠的贏家,誰也不可能永遠做輸家。人生總是要歷經眾多的大風大浪、大的磨難,然而這樣的經歷雖然成就了一批人,也同樣葬送了一批人。為什麼這樣說呢? 

有的人由於不能很好地面對挫折或失敗,於是當他們遇到一些經濟上的、生活上的或名譽上的挫折、失敗時,思想就崩潰了,這些人都是輸不起的人,也就成了失敗命運的擁有者。 

輸是什麼,失敗是什麼?它並不代表一無所獲、什麼也不是,它畢竟讓我們知道這條路不通向成功,可以選擇其他的路,而且是離成功更近一步;贏是什麼,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往失敗的路,只剩下的那一條路。

有一個樵夫黃昏回家時,發現他的房子起火燃著了。 

左鄰右舍都前來幫忙救火,但是因為傍晚的風勢過於強大,所以還是沒能將火撲滅。一群人只能靜待一旁,眼睜睜地看著熾烈的火焰吞噬了整棟木屋。 

大火終於滅了,只見這位樵夫手裡拿了一根棍子,跑進燒成灰燼的屋裡不斷地翻找著。圍觀的鄰人們以為他在找藏在屋裡的珍貴寶物,所以都好奇地在一旁注視著樵夫,企盼他快點兒找到,也好看看是什麼寶物。 

過了半晌,樵夫終於興奮地叫起來:"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鄰人們紛紛向前一探究竟,才發現樵夫手裡捧著一柄柴刀,根本不是什麼值錢的寶物,於是都掃興地逐個離開。 

樵夫興奮地砍下一段木棒嵌入柴刀裡,充滿喜悅地說:"謝天謝地,它還在。只要有了這柄柴刀,我就可以再建造一個更堅固耐用的家了。" 

我們應該敬佩那些從不幸中站起來的人,正如故事中的樵夫一樣,當他面臨不幸的時候他並沒有被一時的厄運擊倒,反而從中找到了另外一個值得去高興的理由——他的柴刀。因為柴刀就是他的希望。 

富蘭克林曾說:"有耐心的人才能達到他所希望的目的。"不錯,任何事業都不會一帆風順,通往成功的大道上會遇到許多"絆腳石",但只要正確對待,不氣餒,持之以恆,始終堅定如一,成功就會有希望的。成功的人大部分都曾被失敗衝擊過,所不同的是他們的心靈卻一刻也沒有被擊倒,能夠積極地向著成功之路邁進,所以他們成功了。這些成功的人總是在失敗的時候能夠將負面的影響轉變成積極的能量,告訴自己:"天無絕人之路。" 

人生如船,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可能遭遇到狂風暴雨、驚濤駭浪、冰山暗礁……只要你的心靈之舟不沉沒,你就不能丟掉希望和意志力,你就會在失敗的道路上踏出一條成功的足跡。

第四章:寡欲是幸,知足是福 

中國有一句俗話叫"知足常樂"。佛教的理想是"不計眾苦,少欲知足"。孟子有一句話:"養心莫善於寡欲",是說希望心能夠正,慾望越少越好。所以說,平安是幸,知足是福。 

知足,則幸福長存 

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穩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佛遺教經》 

【譯文】:懂得知足的方法,就是處在寶貴、快樂、安穩的地方。知足的人,即使睡在地上,也覺得很安樂;不知足的人,即使身處天堂,也覺得不滿意。不知足的人,即使物質上很富有也是貧窮的人;知足的人,即使在物質上很貧窮也是富有的人。 

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幸福,那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呢?南懷瑾大師指出,只有"內心安適,俯仰無愧"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假如內心不安,幸福則從何建立呢? 

那麼,心要如何才會安呢?在講解這個問題時,南懷瑾先生引用了古人的"無所為而為,善而不居,能得心安"這句話來回答:行善時,不要想"我在做善事"呀!我在幫助人喔!真正的"純善",是犧牲而不是獲得,是奉獻而不是佔有。只有與別人分享,你的成就才有意義,你的自私才得以融解,你才會知足、感恩,心也才會安啊! 

人生的浮浮沉沉,慾望乃是最大的濫觴,它可以是推動你向上的一股力量,也可以是主宰你墮落的源頭。只有能自然控制自己慾望的人,才會是心安的人。 

其實,人在生生世世的六道中輪迴,就是因為慾望太多。一個人如果能在每一剎那,自我觀照,自我控制,長養智慧與安詳,沒有憂慮、沒有恐懼、沒有攀緣,離開一切執著,就能擁有統一和諧的心靈,幸福也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

但人往往是知多知少難知足,就像《漁父和金魚》的故事裡的老太婆,要了木梳要木盆,要了木盆要木屋,要了木屋要皇宮,要來要去一場空。與老太婆異曲同工的還有一個農夫。 

從前有一個農夫,每天早出晚歸地耕種一小片貧瘠的土地,收成卻很少。一位官員可憐農夫的境遇,就對農夫說,只要他能不斷往前跑,他跑過的所有地方,不管多大,那些土地就全部歸他。 

於是,農夫興奮地向前跑,一直跑一直跑、一直不停地跑! 

跑累了,想停下來休息,然而,一想到家裡的妻子、兒女都需要更大的土地來耕作、來賺錢啊!所以,他又拼命地再往前跑! 

真的累了,農夫上氣不接下氣,實在跑不動了!可是,農夫又想到將來年紀大,可能乏人照顧,需要錢,就再打起精神,不顧氣喘不已的身子,再奮力向前跑! 

最後,他體力不支,"咚"地倒躺在地上,死了! 

其實,人們賺錢就是為了使自己的生活過得好一些。如果只是埋頭苦幹,而沒有去享受生活的樂趣,那生活還有什麼意義?生活質量的高低,並不完全體現在你擁有金錢的多少和物質利益的多寡上,還體現在你臉上的微笑,心中的情感。 

在人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令人幸福的東西,可人們為什麼卻變得越來越不幸福呢?究其原因,就是沒有一顆知足的心。有了貪念,就永遠不能滿足;不滿足​​,就會感到欠缺。因此,一顆知足的心,是真正的喜悅、真正的寧靜、真正的幸福。 

古人的"布衣桑飯,可樂終身"是一種知足常樂的典範。 "寧靜致遠,淡泊明志"中蘊含著諸葛亮知足常樂的清高雅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盡顯陶淵明知足常樂的悠然;沈复所言"老天待我至為厚矣"表達著知足常樂的真情實感。更多的時候,知足常樂是融合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意境中。知足常樂,是一種人性的本真,無論行至何方,所處何位,知足常樂永遠都是情真意切的延續。

一個人知道滿足,心裡面就時常是快樂的,達觀的,有利於身心健康的。相反,貪得無厭,不知滿足,就會時時感到焦慮不安。用叔本華的觀點來說,就會使人生在慾望與失望之間痛苦不堪。 

面對現實,人們看到不少鋌而走險而落得身敗名裂的人正是因為欲壑難填,貪得無厭而走上犯罪道路的。看到這些人的犯罪事實,很多人都會由衷感嘆說:"要是他早一點收手,大概也不會走到這一步了!"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這些感嘆所流露的,正是"知足"的思想啊!問題是,一旦受貪欲支配,又哪裡會知足,哪裡會收得住手呢?所以,"知足"不是沒有追求;"知足常樂"更不是平庸的表現,相反,倒是很難修煉成的德性,尤其是在這個物慾誘惑滾滾而來,擋也擋不住的時代。 

見好就收大智慧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則應。 

——《金剛經》 

【譯文】: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環境適應了,它就會生長。修道也不是空行的,遇到緣分就能適應。 

南懷瑾先生進一步指出,正是因為"緣起",所以人生有無限的機會、無限的力量、無限的潛能、無限的意義。可以說,人生就是一個"無限"。但是,人們也不能因為無限,就毫無顧忌,肆意妄為。有的時候,更要把握見好就收的大智慧,去開創一個"適可而止"的人生。 

在現實社會中,仕途、事業此起彼伏,而處在其中的每個人則應隨時隨地、恰如其分地選擇適合自己的位置。中國人重視"貴在時中"。時就是隨時,中就是中和。所謂"時中",就是順時而變,恰到好處。正如孟子所說的:"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鑑於人的情感和慾望常常盲目變化的特點,講究時中,就是要注意適可而止,見好就收。一個人是否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看他會不會退而求其次。退而求其次並不是懦弱畏難。當人生進程的某一方面遇到難以逾越的阻礙時,善於權變通達,心情愉快地選擇一個更適合自己的目標去追求,這事實上也是一種進取,是一種更踏實可行的以退為進。古人說:"力能則進,否則退,量力而行。"自不量力是做人的大敵。當一個人在一種境地中感到力不從心的時候,退一步反而海闊天空。

君子好名,小人愛利,人一旦為名利驅使,往往身不由己,只知進,不知退。其實,人的不幸往往就是"不識廬山真面目"。 

佛下山遊說佛法,在一家店舖裡看到一尊釋迦牟尼像,青銅所鑄,形體逼真,神態安然,佛大悅。若能帶回寺裡,開啟其佛光,濟世供奉,真乃一件幸事,可店鋪老闆要價5000元,分文不能少,加上見佛如此鍾愛它,更加咬定原價不放。 

佛回到寺裡對眾僧談起此事,眾僧很著急,問佛打算以多少錢買下它。 

佛說:"500元足矣。"眾僧唏噓不止:"那怎麼可能?" 

佛說:"天理猶存,當有辦法,萬丈紅塵,芸芸眾生,欲壑難填,得不償失啊,我佛慈悲,普度眾生,當讓他僅僅賺到這500元!" 

"怎樣普度他呢?"眾僧不解地問。 

"讓他懺悔。"佛笑答。眾僧更不解了。 

佛說:"只管按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第一天第一個弟子下山去店舖裡和老闆砍價,弟子咬定4500元,未果回山。 

第二天,第二個弟子下山去和老闆砍價,咬定4000元不放,亦未果回山。 

就這樣,直到最後一個弟子在第九天下山時所給的價已經低到了200元。眼見著一個個買主一天天下去、一個比一個價給得低,老闆很是著急,每一天他都後悔不如以前一天的價格賣給前一個人了,他深深地怨責自己太貪。到第十天時,他在心裡說,今天若再有人來,無論給多少錢我也要立即出手。

第十天,佛親自下山,說要出500元買下它,老闆高興得不得了——竟然反彈到了500元!當即出手,高興之餘另贈佛龕台一具。佛得到了那尊銅像,謝絕了龕台,單掌作揖笑曰:"慾望無邊,凡事有度,一切適可而止啊!善哉,善哉……" 

適可而止,見好便收,是這則小故事的寓意,更是歷代智者的忠告,也是一門處世的藝術。 

古人言:"樂不可極,樂極生悲;慾不可縱,縱慾成災。"樂極生悲一語幾乎婦孺皆知。俗話說,美酒飲到微醉處,好花看到半開時。明人許相卿說:"富貴怕見花開。"此語殊有意味。言已開則謝,適可喜正可懼。做人要有一種自惕惕人的心情,得意時莫忘回頭,著手處當留餘步。此所謂"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宋人李若拙因仕海沉浮,作《五知先生傳》,謂做人當知​​時、知難、知命、知退、知足,時人以為智見,反其道而行,結果必適得其反。 

世事如浮雲,瞬息萬變。不過,世事的變化並非無章可循,而是窮極則返,循環往復。人生變故,猶如環流,事盛則衰,物極必反。生活既然如此,做人處世就應處處講究恰當的分寸。過猶不及,不及是大錯,太過是大惡,恰到好處的是不偏不倚的中和。基於這種認識,中國人在這方面表現出高超的處世藝術。中國人常說:"做人不要做絕,說話不要說盡。"廉頗做人太絕,不得不肉袒負荊,登門向藺相如謝罪。鄭伯說話太盡,無奈何掘地及泉,隧而見母。故俗言道:"凡事留一線,日後好見面。"凡事都能留有餘地,方可避免走向極端。特別在權衡進退得失的時候,務必注意適可而止,盡量做到見好便收。 

任何人不可能一生總是春風得意。人生最風光、最美妙的往往是最短暫的。俗言道:"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就像搓牌一樣,一個人不能總是得手,一副好牌之後往往就是壞牌的開始。所以,見好就收便是最大的贏家。世故如此,人情也是一樣。

得意之時莫驕狂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譴其咎。 

——《道德經》 

【譯文】:不停地往容器注水,遲早會溢出來,不如適可而止;兵器打磨得十分銳利,不可能永葆鋒芒;家裡擺滿了金寶珠玉,誰能守得住?富貴了還要驕狂,只會給自己招災惹禍。 

在南懷瑾先生看來,一個人,如果真能對天道自然的法則有所認識,那麼,天賦人生,就已夠充實了。如能夠將生命原有的真實性,善加利用,因應現實的世間,就能優游餘裕而知足常樂了。如果忘記了原有生命的美善,利用原有生命的充裕,擴展慾望,希求永無止境的滿足,那麼,必定會遭來無限的苦果。 

老子的"富貴而驕,自譴其咎"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戰國時魏公子牟說:"官位不與權勢相約,但權勢會自動到來;權勢不與富裕相約,但富裕會自動到來;富裕不與尊貴相約,但尊貴會自動到來;尊貴不與驕傲相約,但驕傲會自動到來;驕傲不與罪惡相約,但罪惡會自動到來;罪惡不與死亡相約,但死亡會自動到來。"他的見解也許是對這八個字最好的註解。 

大凡一個人得意之時,難免變得驕狂,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做事就隨心所欲,只圖一時之快而不計後果,這就可能做出傷天害理的事來,災禍也隨之而至了。春秋時的智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晉國智伯仗著實力強大,經常欺負別人。 

有一天,韓國國君韓康子、魏國國君魏宣子一起在藍台宴請他。席間,智伯隨意嘲笑戲弄韓康子、魏宣子以及他們的大臣,受到戲弄的人雖然憤憤不平,卻敢怒不敢言。 

晉國大臣智果聽說這件事後,非常擔心,就規勸智伯說:"國君不防備災難,災難一定會到來。" 

智伯哈哈大笑,不以為然地說:"災難由我興起。我不興起災難,誰敢興起災難?"

智果苦口婆心地勸道:"我不贊成您這種說法。《尚書•夏柳說》:'每個人都有些不知不覺的過失、怨恨,難道要等到它顯露出來才予以重視?應該在它還沒有形成時就加以防範。'《尚書•周書》又說:'怨恨不在乎大,也不在乎小。'君子能夠隨時注意小事,所以沒有大的災難。現在您在一次宴會上就羞辱多人,又不及早防備,還說別人'不敢興起災難',不是太掉以輕心了嗎?唉,不能沒有敬畏之心啊!螞蟻、蜜蜂都能傷害人,何況是國君、大臣呢?" 

智伯不把智果的告誡放在心上。有一天,智伯跟趙國國君趙襄子在一塊喝酒,竟把酒淋到趙襄子頭上。趙國的大臣們憤憤不平,趙襄子卻是一個特別能忍的人,表現得若無其事。智伯以為趙襄子害怕自己,更加得意。 

本來智伯的土地比韓、魏、趙三國都要大,他卻貪心不足,想要別人的土地,他先派使者去向韓康於索要一百里土地。韓康子聽從謀士的勸告,忍氣吞聲,把一個萬人小縣給了智伯。智伯不費氣力就得到了土地,既高興又得意,於是故伎重施,又派人向魏宣子索要土地。魏宣子也把一個萬人小縣給了智怕。 

智怕更加得意,又派人向趙國索要土地。趙襄子堅決拒絕了他的無禮要求。於是,智伯邀約韓、魏兩家,合攻趙國,並約定攻下趙國後,平分趙國的土地。趙國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殘酷的戰爭持續了三年。智伯見久攻不下,就決開晉水,淹灌趙都晉陽城。這天,智伯到前線視察,魏宣子替他駕車,韓康子幫他當副駕駛。智伯得意洋洋地說:"我以前不知道水也可以滅亡別人的國家,現在知道了。汾水可以淹沒魏國的安邑,終水可以淹沒韓國的平陽。" 

這時,魏宣子用手肘碰碰韓康子,韓康子踩踩魏宣子的腳。 

兩人頓時會意:攻破了趙國,接下來就該輪到韓、魏兩國了!於是,兩人派遣使者,趁夜聯絡趙國,三家合攻智伯。智伯兵敗身亡,趙襄子把他的頭砍下來做成了酒器,三家共同分掉了智伯的土地。 

如果將智伯的經歷用老子的"富貴而驕,自造其咎"來解釋,沒有一點不符合的。魏公子牟的話,更像是總結智伯的人生經歷一樣。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一個人富貴了,或者有其他得意之事,心靈應該很充實、很滿足了,如果還要驕狂,還要自顯其能,還要自逞其強,不就像提起水壺往一個裝滿水的杯子裡倒水嗎?那有什麼好處呢?

是啊,人們健康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應該感到滿足和快樂了;人們有飯吃、有衣穿,就應該感到滿足和快樂了;人們會說話、能思想,就應該感到滿足和快樂了;人們會哭會笑、會打會鬧,就應該感到滿足和快樂了。 

但"思退步,莫驕狂"絕不等同於"保持已有",這不符合天道常變的規律,也不符合老子順其自然的法則。其實,當人們想"保持已有"之時,恰恰是不滿足的開始。人們想保持青春,歲月卻會催人變老;人們想保持財富,錢卻越用越少。其實,用不著刻意留住什麼,也用不著刻意得到什麼。人們只需追隨時光的腳步,做自己喜歡而對他人無害的事,做自己分內當做而對他人有益的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將榮辱得失看得太重,這才是真正的"思退步,莫驕狂"! 

沒有慾望,就沒有煩惱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金剛經》 

【譯文】:因此,我們說"空"的道理,就是不執著於萬物之我像,不執著於人的感受、思想行為和意識,不執著於能感知萬物的眼、耳、鼻、舌、身、意。進而言之,凡是眼睛所看到的物象,耳朵所聽到的聲音,鼻子所聞到的香臭,舌頭所嚐到的味覺,身體所感觸到的舒服與不適,及大腦所接受到的宇宙萬法,包括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規律、法律、方法、制度、規定、遊戲規則等等,通通不可執著。對於眼睛所觀察到的不可起分別心。對耳朵所聽到、鼻子聞到、舌頭嚐到、身體觸到的乃至大腦感知到的宇宙萬法不起分別心。 

南懷瑾先生是這樣理解這段經文的:人的感官認知,都是因緣機會,虛幻而成的,不可以用充滿雜念的心去追求虛幻的認知。所以修佛的人要時時觀照,不可執迷於色、空的極端——因為執迷容易喪失對一切真實世界的認識了解。人的感官對世界的認知不一定都是真實的,可能存在誤解,如果能夠以佛學的方式去理解,最終就能夠做到心平氣和,不為任何外界因素所困擾,陶冶涵養,終歸能認知世界本性。

日常生活中,人們要為吃而煩惱:窮人不知道下一餐食物在哪裡,富人甚麼都吃膩了,下餐卻不知該吃什麼才可口;為穿而煩惱,服裝款式層出不窮,穿什麼才時髦呢?當然也還有人為冬天的到來,沒有寒衣而苦惱;為住而煩惱,地皮的價格不斷在上漲,買一套房子要幾十萬,租房也很貴,有了房子又因為太窄,或周圍環境差不理想,住得不舒服——為了"我"的幸福,吃、穿、住就夠煩惱一輩子了。 

與基本生存相應的是財富。一個人總是為了維護"我"能夠更好地生存,從而拼命地去工作,去創業,始終陷在不斷追求財富的"奮鬥"中。其實世上的事本來簡簡單單平平淡淡,沒有慾望,就沒有煩惱;慾望越多,煩惱也就接蹱而來。可是現實生活中,又有幾人能做到無欲無求呢? 

慧能去向五祖學習佛法,五祖說:"你是南方人,也學佛法?" 

慧能說:"佛法還分南北嗎?"五祖就留下了他,讓他劈柴。慧能想也許劈柴也是參悟佛法吧。 

多年後,五祖年齡大了,就有心選一個傳法之人。於是,在一天的下午,他召集所有的弟子,對他們說:"你們都將自己多年證悟的結果寫成偈子,我要看誰真正悟道了,就將衣缽傳給這個人。" 

五祖的大弟子神秀,被認為是最有希望成為衣缽傳承的人。於是,很多人都注視著他,爭著去看他的偈子。有的人甚至根本沒想去作偈子,而是等著看神秀的參悟。沒有幾天,神秀的偈子就傳遍了整個寺院,他就將它寫在醒目的牆上。偈子云:"身如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 

本來有的人寫好了自己的證悟,一看神秀的偈子寫得如此之好,就不好意思再將自己的拿出來。很快,這就傳到了慧能的耳中。慧能聽了後,就告訴身邊的僧人說:"這首偈子還行,但並未真正悟道。" 

沒想到,五祖很快就知道了慧能說的話。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慧能說出了自己的偈語。他說的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人們崇信了這劈柴工所說的話,擦掉了神秀的那首偈子,將慧能的寫上了那面牆。慧能由此而得五祖秘傳衣缽,隱行南下傳道說法,遂成禪宗六祖。

好一個"本來無一物"!人這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困難,有挫折,有煩惱,有痛苦,想躲也躲不過去。對此你嘆息也好,焦急也好,憂慮也好,恐懼也好,都解決不了問題。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何必在意那麼多呢? 

因此,人類一切煩惱都是以執我為根源。正如《菩提道次弟略論》卷四說:"由我貪增上,以我愛執持,從無始生死直至於今,生起種種不可欲樂,雖欲作一自利圓滿,執自利為主要,以行非方便故,雖經無數劫,自他義利皆悉無成,非但不成而已,且純為苦所逼迫。"眾生執我,原為我的幸福,然因為執我故,帶來了人生的種種煩惱。 

現代人只懂得賺錢的重要,以為有錢就能過得快樂幸福了。其實從人生幸福的意義上說,應該是心靈健康第一重要,身體健康第二重要,財富的擁有為第三。有財富沒有健康的身體,不能享受;有財富有健康的身體,但沒有健康的心靈,也活得不快樂。然而現代人捨本逐末,他們看不到心靈健康對人生幸福的重要意義,為了追求財富用盡心思。有了財富又盡情地放縱自己,使得整個心靈處在高度的破碎狀態中。他們為什麼沒有感受到快樂呢?因為他們受到慾望的操縱,而缺少健全的心態。 

世人想超脫,希望瀟灑走一回。很多人以為有錢,一擲千金,是快樂,其實這是風光,不是快樂,快樂是建立在超脫基礎上的。人們倘能處處以般若智慧去觀照人生,不住於相,隨緣自在,不為物役——不受慾望的紛擾,那才是真正的快樂。 

淡化利欲之心,方能得到一切 

不計眾苦,少欲知足。 

——《無量壽經》 

【譯文】:不計較吃很多苦,慾望少了就能滿足。 

孟子有一句話:"養心莫善於寡欲",意即希望心能夠正,慾望愈少愈好。這與佛家的"不計眾苦,少欲知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強調的都是"知足常樂"。孟子還說:"其為人也寡欲,雖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欲少則仁心存,欲多則仁心亡,說明了欲與仁之間的關係。

南懷瑾先生則把這兩種觀點結合在一起,作了簡要總結:自古仕途多變動,所以古人以為身在官場的紛華中,時刻要有淡化利欲的心理。利欲之心人固有之,甚至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這當然是正常的,問題是要能進行自控,不把一切看得太重,到了接近極限的時候,要能把握得準,跳得出這個圈子,不為利欲之爭而捨棄了一切。 

那麼怎麼才能使自己的慾望趨淡呢?南懷瑾先生的觀點是:仕途雖紛華,要常思泉下的況景,則利欲之心自淡。常以世事世物自喻自說則可貫通得失。比如,看到深山中參天的古木不遭斧斫,蔥蘢蓬勃,究其原因是它們不為世人所知所賞,自是悠閒歲月,福澤年長,"方信人是福人";看到天際的彩雲絢麗萬狀,可是一旦陽光淡去,滿天的緋紅嫣紫,瞬時成了幾抹淡雲,古人就會得出結論道:"常疑好事皆虛事"。 

中國的古代,自漢魏以降,高官名宦,無不以通佛味解佛心為風雅,因為這樣可以在失勢時自我平衡,自我解脫。 

在社會生活中,慾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動力,可是,慾望是無止境的,慾望太強烈,就會造成痛苦和不幸,這種例子不勝枚舉。 

五代時,後唐的皇帝李存勗以救國救民號召百姓,招募將士,先後滅掉了後樑等國,勢力達到了頂點。 

天下略為安定後,李存勗開始貪圖享樂,他對大臣們說:"我軍征戰多年,今日有成,應該休息罷兵,享受太平生活。" 

李存勗從此不理朝政,天天忙著看戲玩樂,一些忠直的大臣也被他疏遠了。 

皇后劉玉娘特別愛財,她把國​​庫竊為己有,積攢了堆積如山的財寶。她任用自己的親信做撈錢的肥差,四處暴斂,到處橫徵,百姓怨聲載道。 

忠心的大臣把劉玉娘的行為報告給了李存勗,說:"當天下人的君主,應該關心天下人的生死,這樣人們才能愛戴他,國家也會安定。現在皇后只顧自己撈錢,全不管百姓如何生活,這樣下去要出大事的,皇上一定要好好管教她。" 

李存勗這時也失去了往日的愛民之心,他為皇后辯護說:"籌錢糧,救民於水火,百姓一定會感激皇后的仁德,誓死保衛國家。"

可是當發生災害,宰相去請求賑災時,劉玉娘卻把國庫的東西視為自己的財產,她拒不交出賑災,還生氣地說:"你是宰相,救濟百姓是你的事,與我有什麼關係?"她只拿出兩個銀盆,讓宰相賣了當軍餉。宰相長嘆一聲,掉頭就走。 

宰相回到家後,他對自己的家人說:"皇上、皇后只為自己享樂積財,這樣怎能治理好國家呢?他們太自私了,國家一定會滅亡,你們也早做打算吧。"宰相也不管事了,朝廷陷於癱瘓。 

時間不長,大將李嗣源就率兵反叛。李存勗領兵平亂,憤怒的士兵紛紛投向叛軍,不願再為李存勗賣命。 

李存勗見事不好,急忙用重賞安穩軍心,他對士兵們說:"我帶領你們打天下,絕不是為了我自己,是為了你們啊!這次如果平定了叛亂,你們每個人都有重賞,我說到做到,絕不食言!" 

士兵們早不相信他了,這時見他還在說謊,不禁更加憤怒,於是發動了兵變,亂箭射死了李存勗。劉玉娘逃進尼姑庵,也被士兵搜出,絞死了。 

李存勗、劉玉娘平時不知關愛將士百姓,只顧享受、撈錢,結果導致了國家滅亡,他們死不足惜。 

常常看到有些人為了謀到一官半職,請客送禮,煞費苦心地找關係、托門路、機關用盡,而結果還是與願相違;還有些人因未能得到重用,就牢騷滿腹,借酒澆愁,甚至做些對自己不負責任的事情。凡此種種,真是太不值得了!他們這樣做都是因為太看重名利,不惜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壓在了上面。 

其實生命的樂趣很多,何必那麼關注功名利祿這些身外之物呢?少點慾望,多點情趣,人生會更有意義。就像古人說的那樣:"去留無意,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望天上雲卷雲舒"、"無故加之而不怒,猝然臨之而不驚",事業成功了,不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個人進步了,不孤芳自賞、洋洋得意,這樣就能使自己體會出人生的無盡樂趣。 

古人云:"求名之心過盛必作偽,利欲之心過剩則偏執。"面對名利之風漸盛的社會,面對物質壓迫精神的現狀,能夠做到視名利如糞土,視物質為贅物,注重中庸並保持淡泊人生、樂趣知足的心態,在簡單、樸素中體驗心靈的豐盈、充實,人們就可以順暢地達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越是攀比,就會越不滿足 

若不得錢財,便生憂苦、愁戚、懊惱;若得錢財,彼便愛惜,守護密藏…… 

——《中阿含經》 

【譯文】:如果得不到錢財,就感到憂苦、發愁、煩惱;如果得到了錢財,便非常愛惜,就如同守護著寶藏一樣…… 

南懷瑾先生曾感慨萬端地說,人生活在現實中,必然要與社會發生關係。當人們擁有財富時,別人也擁有,於是出現比較。帶著比較心態去生活的人,他永遠都沒有滿足的時候,人類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比較心態生活的結果,必然導致競爭。競爭意味著相互殘殺、你死我活地鬥爭。因此,攀比、不滿足使人類活得疲憊不堪。 

在現實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人視錢財為糞土,但有的人卻汲汲營營,整天鑽在攀比中:你擁有百萬,我得擁有千萬,比你富有;你吃一桌用一千元,我吃一桌得花五千元,比你豪華;你穿一般的衣服,我得穿時裝,比你時髦;你用液晶,我得用LED,比你先進;你坐桑塔納,我得坐奔馳,比你神氣;你當市縣長,我得當上省長,比你大。 

在生活中,用比較心生活的人大有人在,他們總想出人頭地,超過別人,希望從他人羨慕的眼光中去感受幸福。二十年前誰家如果有一架自行車,就夠他幸福很長時間了,但自行車一普及,擁有自行車就不再有幸福感了。社會總在不斷地推陳出新,於是要有摩托車才感到滿足、要有轎車才覺得幸福。 

慾望使人向外攀求,人類在追逐慾望的過程中,不經意就迷失了自己。佛經裡有一個著名的故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有一天佛陀靜坐已畢,在林中漫步,這時有一群年輕人匆匆向前走來,向佛陀問曰:"剛才你有沒有看見幾個女孩子從這邊走過?" 

佛陀問:"找她們幹什麼?"

這群人說:"昨晚與這些女子尋歡作樂,可是清早起來時發現她們都跑光了,並捲走了錢財。" 

佛陀於是反問道:"尋找女子錢財重要,還是尋找你自己重要?" 

是啊!世人在一味追求外物的時候,很少有人能夠去注意自己,去認識自己的重要性。故事中的年輕人,和現代社會的人很相似。你看全社會幾乎都在瘋狂地賺錢。如今的中國大地,學術界與經濟掛鉤的學術著作特別吃香,學校中和經濟相關的科系生源爆滿。至於社會上的生財之道更是五花八門,人們為了賺錢挖空心思,為了賺錢不擇手段。這些生活在攀比慾望中的人,總是不停地向外希求,一旦所求不能得到,就會像被箭射中一樣陷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一個人的本性追求就是金錢與富貴。社會不主張安貧樂道,但生活也不主張一味攀比以追求金錢富貴。因為一個人知道滿足,心裡面就時常是快樂的,達觀的。相反,貪得無厭,不知滿足,就會時時感到焦慮不安。面對現實,人們看到不少鋌而走險而落得身敗名裂的人正是因為欲壑難填,正是貪得無厭而走上犯罪道路的。 

很多事情都是人們經歷過了,才懂得它的彌足珍貴。多一些滿足,少一些攀比,就會在煩躁與喧囂中,過濾壓抑,沉澱一種默契與親善,澄清一種本真與回歸。多一些滿足,少一些攀比,世間便少一點橫眉冷對,多一點笑臉相迎。 

知足才會逍遙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思寡欲,絕學無憂。 

——《道德經》 

【譯文】:拋棄賢聖的權威及對權威的成見,人們可以得到更大的好處;拋棄仁、義等道德律則,人們將恢復他們的孝慈本性;拋棄技巧與厚利的誘引,盜賊將自動消失。不過,這三項措施作為治標之舉,還不足以治本,所以,應把它們作為從屬的措施,跟在基本的總體原則——表現純真,持守混沌,減少私心雜欲之後。

結合現實,南懷瑾先生指出:現在,很少有人再談"見素抱朴,少思寡欲"了。似乎到了這個物質享受的時代,"樸素和寡欲"的思想已經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人們遠離了原本的清淨混沌,越來越不知足,於是也就偏離了"道"的自然而然,這顯然是一種失誤。 

在生活中其實應該"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當擁有的物品不能再多的時候就要學會停止,如果依然不知道滿足,放縱慾望、無休止地追逐聲色名利,那麼他最終會受到私慾的毒害的。 

有個阿拉伯神話說是這樣的: 

有一個人去尋寶藏,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他小心翼翼地進了山洞,看到裡面有個寶瓶,寶瓶上貼著一張字條寫道:"打開瓶蓋,裡面就會冒出金沙。請在取到足量的金沙後把蓋子蓋上。"這人欣喜若狂,打開了瓶蓋,果然是寶物,一開蓋金沙就像禮花炮一樣飛射而出,黃金燦爛,就像做夢一樣美。 

"發大財了!"這人用袋子裝,用帽子接,用衣服篼,用雙手捧,甚至鞋子裡面也盛滿了金沙。寶瓶裡的金沙如噴泉般湧出,越噴越多,漸漸地這人沒東西裝了,金沙從他手上溢出……溢出……溢出,但他還是一動不動地跪在地上捧著手接。 

他太高興了,太瘋狂了,太痴迷了,只顧欣賞金沙狂湧的美景,忘了寶瓶上的告誡:"請在取到足量的金沙後把蓋子蓋上。"最後,他被埋葬在了金沙的厚堆裡。 

很多人就像這個尋寶的人一樣"不知足"、"不知止",結果一無所獲。 

曾國藩曾說:"知足天地寬,得宇宙隘。豈無過人姿,多欲為患害。在約每思豐,居困常求泰。富求千乘車,貴求萬釘帶。未得求速賞,既得勿求壞。芬馨比椒蘭,磐固方泰岱。求榮不知厭,志亢神愈忕。歲燠有時寒,日明有時晦。時來多善緣,遠去生災怪。諸福不可期,百殃紛來會。片言動招尤,舉足便有礙。戚戚抱殷尤,精爽日凋瘵。矯首望八荒,乾坤一何大。安榮無遽欣,患難無遽憝。君看十人中,八九無倚賴。人窮多過我,我窮猶可耐;而況處夷塗,奚事生嗟氣?於世少所求,俯仰有餘快,俟命堪終古,曾不願乎外。語云:名根未拔者,縱輕千乘甘一瓢,總墮塵情;客氣未融者,雖澤四海利萬世,終為剩枝。"

其實,這世上不知足的人多,窮人有窮人的不知足,富人有富人的不知足。 "知足知止"就是要人們擁有"該放手時就放手"的智慧,這種智慧表面上看似是一種中庸之術,然而它卻能使人們正確地對待慾望與現實,讓人們能夠享受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幸福。 

總之,慾望是無止境的,人們每個人都有慾望,然而慾望太多,人生就會變得疲憊不堪。每個人都應學會輕載,因為生命之舟負荷太重的話,就會擱淺、就會沉沒! 

貪欲是隱形"殺手" 

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經》 

【譯文】:聖人生存在世間,無生存之虞就已知足,不求多餘的感官刺激;因而拋棄外在的追逐,只取內在的滿足。 

對於老子的這一見解,南懷瑾先生指出,老子是針對當時社會中人們在物慾中喪失自我、在世俗中迷失本性的現象,闡述的修身養性的道理。即:聖人對生存的條件並不苛刻,他們沒有過多的貪欲,只追逐內心的滿足。 

人生在世總難以擺脫人事的微妙,總要面對社會的錯綜複雜,如履薄冰是許多人真實的感覺。煩惱都是因事情而起,而好事也絕非那麼的單純。所以,人們眼中的美事兒有許多都是虛幻的,它們能讓人逐步墮落,過分的追逐物慾只能給人們帶來一時的快樂,而引發的禍患卻是長久的。 

春秋時期,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帶領殘兵逃到會稽山上,被吳軍團團圍住。勾踐派人向吳王夫差請降,夫差不答應,勾踐幾乎絕望了。 

這個時候,勾踐的謀臣文仲、范蠡為他出主意說:"吳國大臣伯噽十分貪財,他現在正受夫差寵信,如果用重禮向他行賄,他一定會為我們說好話的。" 

勾踐於是讓文仲帶上大量金銀財寶,又選了八位美女,前去求見伯噽。 

伯噽偷偷地接見了文仲,他一見重金和美人,心中就高興起來。文仲對他說:"我奉命來見你,是不想讓好事給別人佔去啊。財寶和美人都在這,只要你肯替我家大王美言幾句,讓吳王退兵,這些就都是你的了。"

伯噽說:"越國滅亡了,越國的東西都會歸吳國所有,這點東西又算得了什麼呢?你是騙不了我的。" 

文仲早有準備,他馬上說:"如果是這樣,越國的一切也是都歸吳王所有,你是得不到半點好處的。何況只要越國不亡,我們定會時時記得你的恩德,進獻永遠不會停止。這是天大的好事,聰明人是不會拒絕的。" 

伯噽覺得文仲說得在理,於是收下美人和財寶,答應替越國求情。 

伯噽的一位心腹看出了問題,他對伯噽說:"越國送錢送人,看是好事,實際上這是陷你於不義啊!他們現在有求於你,才會這樣,哪裡是他們的真心呢?收下禮物,以後的麻煩就大了。" 

伯噽不聽規勸,從此在吳王面前替勾踐百般地說好話,越國終於被保了下來。 

勾踐在吳國做人質期間,文仲給伯噽送禮無數,從未間斷。伯噽不停地為勾踐進言,幫助他回到了越國。 

勾踐滅掉吳國後,伯噽自以為有功,歡天喜地拜見勾踐。勾踐對他說:"你貪財好色,出賣自己的國家,還有臉見我嗎?" 

勾踐殺了伯噽,他的家人也一個不留。 

伯噽被​​主動上門的好事迷住了雙眼,不厭其多,結果搭上了自己和全家人的性命,還斷送了吳國。他不問青紅皂白,見好事就要,這是他貪婪幼稚的表現,注定要有那樣的下場。 

古人因為貪欲而丟權喪命的不在少數,而現代人卻依然沒有感悟老子的這方面智慧——現代人常常認為,"吃點拿點收點,不算什麼大問題",這種自諒心態使有些人忽視了貪欲之害。 

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貪官落馬的慘痛教訓,使有些人對十幾萬、幾十萬元的大"紅包"不得不心存畏懼。但他們對"喝個小酒、收個小禮、受個小賄"等等"小誘惑",往往毫無畏懼之心,統統照單笑納。在他們看來,收大禮受大賄風險大,一旦暴露將受到嚴懲;而收點小禮違紀不犯法,警察管不著,法官判不著,處分夠不著。殊不知,"惡不積不足以滅身"。一個人貪欲之口一開,就不會滿足於小打小鬧,很難在誘惑面前止步,最終會滑入貪欲的泥潭難以自拔。

是呀,不要過分去追逐那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虛空幻物,不要讓各種貪欲成為扼殺我們美好人生的隱形殺手。換句話說,人生少一分貪念,便會多一分快樂、多一分幸福。 

降低一分慾望,得到一分幸福 

一切世間欲,非一人不厭,所有有危害,云何自喪己?一切諸眾流,悉皆歸於海,不以為滿足,所受不厭爾。 

——《佛說生經》 

【譯文】:世間的一切慾望,沒有一個人不想滿足,這有著非常大的危害,為什麼還要自找傷害?大大小小一切河流,全都流歸大海。慾望不能滿足,貪愛沒有止境。 

許多人都在問:幸福到底是什麼?幸福的標準又是什麼呢?南懷瑾先生的答案是:其實得到幸福很簡單,那就是安靜下來聽一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扔掉那些對自己來說十分奢侈的夢想和追求,那麼,你就被幸福包圍了。 

有位著名的心理學家說:"一個人體會幸福的感覺不僅與現實有關,還與自己的期望值緊密相連。如果期望值大於現實值,人們就會失望;反之,就會高興。"的確,在同樣的現實面前,由於期望值不一樣,你的心情、體會就會產生差異。 

有一個從事房地產的年輕人,經過自己幾年的打拼,在本地已小有名氣了。他每天的生活就像上足勁的發條一樣,被傳真、資料、甲方以及各種方案充塞得滿滿的。 

一天,他加班到很晚。從公司出來後,走了很遠的路也沒有叫到車。走得熱了,他停下來,解開領帶,仰頭出了口氣。這時,他吃驚地看見星星在絲絨般的夜幕中閃爍著,洋溢著一種無言的美麗。一如他大學畢業前的最後一晚,幾個要好的同學躺在學校圖書館前的草坪上看到的那樣。那一晚,他們深深被血脈中賁張的青春激動著,廣袤的星空與未來的前途一片光明。 

從那以後,他幾乎再也沒有時間去注視過夜晚的星空了。因為從他走入社會,他一直保持著彎腰向前奔跑的姿勢。太忙了,慾望總在膨脹,目標總在前方,於是他不停地向前奔跑著…… 

每個夜晚的這個時刻,他多半在應酬或是在作樓盤計劃和方案,他從沒有想過哪怕透過一扇小窗,去望望寧靜的夜空,傾聽心靈一些細小的聲音。

今天,當他站在這靜謐的星空下,突然想起在大學看過一位日本餐飲業巨頭總結的成功之道:在其連鎖店中能提供給顧客的,永遠是17厘米厚的漢堡與4℃的可樂。據他的研究人員研究發現,這是令客人感覺最佳的口感。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把漢堡做成20厘米厚,把可樂加熱到10℃,但它們並不意味著最佳口感。 

對於幸福,其實也只要17厘米和4℃就夠了。幸福,它是一路上持續發生的,就如深夜靜謐而美麗的星空所帶給人的震撼,而非那個令人疲憊的終極雪球。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喜歡拼命地追求、索取,以為這樣便可以得到幸福,殊不知,當你費盡心機地實現了這個目標,消除了一個煩惱,很快你又會有新的沒有實現的目標,你又會煩惱。如此反复,永無盡頭。事實上,人們追求的東西往往並不是自己需要的。 

其實,追求幸福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降低你的慾望"。通過心理調節,使自己能夠平靜地對待目標,從而減輕或消除心理負擔,幸福也就會悄然而至。在世界上所有獲得幸福的途徑中,這種方法的投入產出比最高,它基本上不用你花一分錢,有時甚至能省錢。 

一位智者說:"人生不同的結果起源於不同的心態。"的確,假如世界變得灰暗,那是你自己心中不夠燦爛。只要降低一分慾望,你便會得到一分幸福。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舍。 

——《圓覺經》 

【譯文】:善男子,正如昨日做夢,應當知道,所謂生死與涅梁,沒有生起,沒有斷滅,無來無去。主動去求證的人,既無所得,亦無所失,既無獲取,亦無捨棄。被動去求證的人,既無住守,亦無止持,既無任運,亦無生滅。所以,證得成佛,既無主動,又無被動,畢竟沒有證,也沒有證得的人,因為一切法自性,平等不壞損。

很多人學佛越學越煩惱,這是為什麼呢?南懷瑾大師說正是由於人們的妄念好多好可怕,拼命想要去除妄念,可是又去不掉,所以才煩惱不已,痛苦不堪。 

每一個人都有慾望,仔細想想,其實佛祖也不是無欲無求的,他不是要普度眾生嗎?但他的慾求又在若有若無之間。他要普度眾生,卻不強度。比如,看見善良的人,他不像道家的神仙一樣,贈送一堆寶貝,讓好人當場就眉開眼笑;看見惡人,他也不像道家的神仙一樣,雷劈火燒,讓壞人當場就吃苦頭。他讓好人壞人自受因果,自悟自度。就像一個父親,心平氣和地看著孩子慢慢長高,而不是餵給孩子一大堆激素,好讓孩子迅速長高長胖。 

這種平常心,正是凡俗之人普遍缺少的。一個人總是怀揣美好的願望,並且總想迅速達成願望。有美好的願望是好事,想迅速達成,就沒那麼容易。為此,有的人不惜使用"激素",得到的不過是一身"虛胖"罷了,嚴重者還會"走火入魔",惹來一身病痛。在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搶劫的、偷盜的、販毒的、詐騙的、貪污受賄的、販賣假冒偽劣產品的,總之,舉凡一切違法亂紀、違反天理人情的行為,都是在使用"激素催肥"啊! 

當然,有些行為並不違法亂紀,但不考慮客觀條件,憑著主觀願望、憑著意氣勉強去幹,也屬於"激素催肥"一類。比如,有的父母強迫兩三歲的孩子讀書識字、學各種技藝,有的年輕人勉強追求一個根本不愛自己的人……都屬此類。 

如果只是"催肥",問題還不算嚴重。如果"走火入魔",危害就大了。在歷史上,"走火入魔"的例子並不鮮見。 

南北朝時期,前秦苻堅起用那個"善談天下事"的名士王猛輔政,不過十三四年之間,北滅燕雲,南脅東晉,大有併吞天下之勢。 

後來,王猛病重將死,苻堅親自到病榻前詢問後事。王猛知道,前秦雖然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兵力強大,但由於連年戰爭,百姓疲弱不堪,加上新收復的地方人心不服,此時最宜休養生息,穩定內部,不宜再對東晉用兵。所以,他對苻堅說:"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是以古先哲王,知功業之不易,戰戰兢兢,如臨深谷。伏惟陛下,追踪前聖,天下幸甚。"

他的意思是說,要完成天下統一大業,不能急於求成。一開始要先把基礎打好,進行細緻周密的準備工作,假如這代人完成不了,就不要勉強,留給下一代人去完成。 

王猛還說,晉朝目前內部穩定,上下相和,是不宜輕易對它用兵的。而且新收復的鮮卑、西羌等少數民族,終究會造成大患,應該先安定他們。他還請求苻堅:"臣沒之後,願勿以晉為圖。" 

苻堅卻特別想完成天下統一大業,成為一代開國明君,而不想把這項工作留給下一代人去幹。所以王猛死後數年,苻堅就糾集大軍,準備南下一舉滅掉東晉。不料,此舉遭到朝中上下一致反對。 

苻堅召開軍事會議時,左僕射權翼說:"晉朝雖然微弱,卻沒有明顯讓百姓不滿的地方,謝安、桓沖等人,都是一代人傑,而且晉朝君臣和睦,現在還不能滅掉它。" 

太子左衛率(相當於警備總司令)石越則從天象的角度,說明晉朝氣數未盡,還說:"晉朝佔據長江天險,百姓也樂於為朝廷所用,大概還不到討伐它的時候吧!" 

其他各官也相繼發表了反對意見。 

打仗是要講天時、地利、人和的,按孫子兵法,要講"道天地將法",用這五個字一套,仗該不該打,一目了然。王猛、權翼、石越及其他官員都是圍繞"道天地將法"來論述這一仗不該打,是很有道理的。但苻堅此時野心膨脹,根本聽不進正確意見。他大言不慚地說:"今以吾之眾,投鞭於江,足斷其流,又何險之足恃乎?"意思是說,我們人多勢眾,大家把馬鞭投進長江,足以讓它斷流,天險算什麼呢? 

散會後,苻堅特別留下親王苻融商量,苻融說:"現在伐晉有三大困難,第一,晉國沒有內亂,此時伐它,不合天道。第二,我方長年征戰,士兵疲憊,百姓都有厭戰之心。第三,群臣都說不能伐晉。他們都是忠臣啊!請陛下聽從他們的意見吧!" 

苻堅大失所望:"沒想到你也是這樣,我還有什麼指望!" 

儘管如此,苻堅仍不肯放棄伐晉的念頭。沒想到,回到后宮後,他最寵愛的妃子張夫人也苦苦勸他不要急於出兵。苻堅惱火地說:"用兵作戰的事,不是你女人家該干預的!" 

這時,他最喜歡的小兒子苻銑也來勸諫。苻堅便訓斥他說:"天下大事,你小孩子懂什麼?"

大家沒有辦法阻止他,便找來他最信任的和尚道安法師來勸說。苻堅已經"走火入魔"了,道安的佛法也對他無效。弄得太子苻宏沒有辦法,只好拿天象來嚇唬他,仍然沒有改變他的心意。 

這時候,苻堅可以說是人和盡失,幾乎成了孤家寡人,不要說打大仗,一場小仗都不宜打。但他連這麼明顯的問題都看​​不出來,仍然固執己見,親率六十餘萬大軍南下,結果一戰而敗於淝水,不過為歷史上增添一個"以少勝多"的戰例而已。當然,這是指對方而言,勝利的光榮跟苻堅無關,他只能獨吞苦果。這一戰,成為苻堅迅速敗亡的一個轉折點,他不但未能統一天下,連自己的半壁江山都失去了。 

"走火入魔"的人都有這些特徵:什麼人的話也聽不進去,什麼情況也不考慮,只想著心裡那個念頭,一心一意只想達到目標,根本不顧後果如何,而且根本不相信可怕的後果會降臨到自己的身上,撞到南牆也不回頭,還要用頭狠狠碰一下。這正是佛家所講的"愚執",其結果當然只能走向毀滅。 

在生活中,當我們某個決定受到大家的反對,而且反對者又是了解內情又有經驗的人士時,千萬不要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之類的話,千萬不要對所有人的意見置之不理。應該冷靜地權衡每個人的意見,不帶情緒地判斷他們的話對不對。並且把自己作決定的理由一條條列出來,寫在紙上,對照他人的意見,看看自己的理由是否充足。這樣,你就不會"走火入魔"了。 

人生何必太貪心 

始製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道德經》 

【譯文】: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種管理體制,制定各種制度確定各種名分,任命各級官長辦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製約,適可而止,知道製約、適可而止,就沒有什麼危險了。 "道"存在於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歸流於它,使萬物自然賓服。 

人生在世,除了生存的慾望以外,人還有各種各樣的慾望,自我實現就是其中之一。慾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動力,可是,慾望是無止境的,慾望太強烈,就會造成痛苦和不幸,這種例子不勝枚舉。因此,人應該盡力克制自己過高的慾望,培養清心寡欲、知足常樂的生活態度。

南懷瑾先生指出,人的慾望是個無底洞,不加節制的話,永遠不會有滿足的一日。其實,我們所需不過是一日三餐,睡床三尺,何必貪得無厭自取煩惱呢?若是懂得知足,人生就快樂得多! 

人不能沒有慾望,沒有慾望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但人卻不能有貪欲,因為,貪欲是無底洞,你永遠也填不滿它,貪欲只會給你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和麻煩。 

在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如何控制好自己對名利的慾望,不僅關係到人生,更關係到我們每日的心情。生命屬於個人,每個人有權設計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道路。所有的心願,只要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都應該受到尊重。但是我們必須明白:生命的過程中,一切物質及肉體都是不可靠的奴僕,想讓自己的人生得以昇華,就必須放下這些本性之外的東西,而追求生活本身的淳樸,這樣才能活得愜意,活得灑脫。 

貪婪是一切禍亂的根源,一間蜂蜜工廠的倉庫裡灑了很多蜂蜜,吸引了許多蒼蠅,因為蜂蜜太香了,它們都捨不得離開。不久這些貪吃的蒼蠅都因腳被蜂蜜粘住而飛不了。當它們快死時,很難過地說:"我們真是太貪心了,為了短暫的快樂卻賠上了寶貴的生命。"生活中,一批又一批人前仆後繼地把自己綁上慾望的戰車上,縱然氣喘吁籲也不得歇腳。不斷膨脹的物慾、工作、金錢幾乎佔據了現代人全部的空間和時間,許多人每天忙著應付這些事情,幾乎連吃飯、喝水、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他們想要賺更多的錢、找更好的工作、升更高的職位、住更大的房子、開更豪華的車子等等,然而一旦擁有之後,一些人反而會產生一種迷惘的心情:花了半生的力氣去追逐這些東西,表面上看來該有的差不多都有了,可是為什麼自己卻並沒有變得更滿足、更快樂? 

人的慾望是沒有止境的,如果你不放棄一些東西,你的身體和心靈一定越來越沉重,快樂就真的離你而去了,因此要學會自我放棄、自我解脫,保持一顆平常心。少一點慾望,就會多一些快樂。仔細想一想,即便你左手財富,右手地位,一面是妻子,一面是情人,可是這些畢竟是身外之物,不會長久屬於你,一旦財去人空,那時滑過心頭的必將是失落與悔恨。

《菜根譚》中說:"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則危;能事不宜盡華,盡華則衰;行誼不宜過高,過高則謗興而毀滅。"意即官爵不必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否則就容易陷入危險的境地;自己得意之事也不可過度,否則就會轉為衰頹;言行不要過於高潔,否則就會招徠誹謗或攻擊。而在追求快樂的時候,也不要忘記"樂極生悲"這句話,適可而止才能掌握真正的快樂。大凡美味佳餚吃多了就如同吃藥一樣,只要吃一半就夠了;令人愉快的事追求太過就成為敗身喪德的媒介,能夠控制一半才是恰到好處。 

"賓朋雲集,劇飲淋漓樂矣,俄爾漏盡燭殘,香消茗冷,不覺反而嘔咽,令人索然無味。天下事率類此,奈何不早回頭也。"痛飲狂歡固然快樂,但是等到曲終人散,夜深燭殘的時候,面對杯盤狼藉必然會興盡悲來,感到人生索然無味。天下事大多如此,為什麼不及早醒悟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