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主要的教育,它教什麼?目的何在?這教育的宗旨是什麼?是離苦得樂,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你說這個多重要!苦從哪裡來的?樂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有苦?為什麼有樂?這樁事情只有佛知道得最清楚、最明白。苦是從迷惑來的,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不知道,所以對宇宙人生我們就看錯了、想錯了。看錯了叫見惑,想錯了叫思惑,就是見思煩惱。這想錯、看錯了,當然你就講錯,你也做錯了,結果是什麼?結果就落到六道輪迴。

六道輪迴本來沒有,就是從一切眾生把事實真相搞錯了,所以才有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真苦,苦果就現前。所以佛陀的教育,它的宗旨就叫破迷開悟,破迷,苦就離開了;開悟,樂就現前。你看,真幫助人離苦得樂。這是個離苦得樂的教育,是破迷開悟的教育,你說這個東西多重要!確確實實、道道地地的,全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它得搞清楚、搞明白。

佛教全在戒定慧三學,它主要教你開智慧。讀經要開智慧,不讀經他也開智慧,開智慧就行了。所以讀經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持戒、修定。修定是什麼?佛經上常講「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那個制心一處就是修定。你只要心不散亂,把它放在一個地方,它就會開智慧。

跟孟子所說的完全相同,孟子給我們說,他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學問之道,也不是讀很多書,也不是有什麼高深研究,不是的,是什麼?把放在外頭那些心收回來,那就叫學問。那收回來不就是制心一處嗎?孟夫子出世的時候,佛教沒傳到中國來,他生在戰國時代,周朝的末年。跟佛講的完全相同,就是戒定慧。可見得我們這個經題上,「清淨平等覺」這五個字可重要了!這五個字,讀書不讀書沒有關係,只要你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心地平等沒有高下。清淨心是定,平等是大定、深定,心定了就開智慧,就覺了。覺,那就是無所不知,沒有接觸過的,只要一接觸就明瞭。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七十五集)2012/12/1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