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權方便者,權,對實而說。具權宜與權變之義,俗謂通權達變。權亦即方便之異名」。佛法說權說實,實是講法性,法性是真實的;權是著法相,法相是不實的,它是生滅法。大乘經教,真實是永恆不變的意思,如果是無常、是變化的,都稱之為權教,稱為權。所以有權宜、有權變,通權達變,我們世間人常講的。權跟方便的意思也通,所以說方便之異名。

「《法華文句》曰:方者法也,便者用也。淺言之,方是方法,便是便利」。方便常說,便就是沒有一定的意思,因時不同,因事不同,因人因處而異,所以世出世間聖人說法都知道權變,權變是真實智慧的運用。我們在《論語》裡面看到,孔子的學生問他什麼叫孝,很多人問,孔子答覆的不一樣;問仁,什麼是仁,夫子答覆的也是因人而異,這就叫方便,這就叫權說,讓聽的人直接得到好處。所以教學,學生很多,程度不齊,有的學生領悟的能力很高,聞一知十;有的學生比較愚笨,一樁事情說多少遍,他未必能了解,所以老師的教學就不一樣,世出世間法皆如是。

世尊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講《無量壽經》,介紹極樂世界,多次宣講,內容並不完全相同。我們就曉得,聽眾不一樣,時節因緣不一樣,還有各人的欲望不一樣,世尊的說法也不一樣,一定叫大家聽了都歡喜、都滿意、都相信、都能發心求生淨土,這目的就達到,怎麼說都可以。所以這些不同的版本流到中國來,中國人必須要把它會集。會集這一個本子,這各次不同的講演,精要的內容這個本子全有。相同的部分把它捨掉,取一種好懂的;不同的部分統統要把它保留下來,讓世尊每次宣講的精義在這個本子統統可以看到,這叫會集本。對於權變之法,會集就非常有必要。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八十集)2012/12/2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