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火宅清涼 聖嚴法師著

  
  
  記得還是在去年春天,聖嚴法師邀我去看法鼓山。那時農禪寺才買到土地未久,只有原留的廟殿和幾棟小屋。在上山的途中,法師持杖一邊撥草、一邊指點,對我陳述他對於法鼓山建立中華佛學研究所與農禪寺新宇的大計。就研究所而言,新址將有教研大樓、會議廳、教職員宿舍,和一所中型的圖書館。未來的農禪寺,重點在於信眾活動建築。佛殿、僧寮、禪堂、方丈室自然要有,但都規模不大。新的寺院是以人的活動為中心,而不是以神像香火為主要的對象。在新寺的建築設計方面,既要有現代生活的各種便利設置,又要有中華傳統佛宇建造的風格與某些特點,使人在看了以後彷彿有似曾相識的溫馨感覺,卻又是現代的建造。為了達成這一目的,他已與大陸中國佛教協會通信,計畫組織一個佛教建築考察團,到北京、五臺、大同、敦煌、成都、拉薩等地考察一次。團員大多是建造法鼓山的工程設計專家。除此而外,他還想藉機會晤當前大陸研究佛教的專家,交換研究心得。法師知道我曾多次訪問過中國大陸,認識一些學者,所以邀我作為考察團的顧問,到大陸去考察三週。
  
  我與法師相交,始於一九七四年,那時我們都在東京做學術研究,時相過往。雖然只有半年時光,但已為未來的友誼,奠定良好的基礎。他曾數次代我約晤日本學者,並且陪我同往探視著名的日本教授福井康順、關口真大等人。那時他在日本已經留學數載,認識不少的佛學權威人士,講得一口流利的日語,熟悉東京的交通,由於他的幫助使我寓居東京半載,受益良多。我們在他的寓所和我所住的東京大學目黑宿舍中,曾有過數次長談。面對著他所收集到的各種古籍、學術專著、原典複印,雜陳目前,大家討論在研究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難與收穫、中華佛學研究的前景、日本學術界的成績與問題等等。又承他的盛意,陪我與內人同遊鎌倉。俟他學成返國,先後在文化大學及中華佛學研究所,主持佛學教研工作,我們一直時相通信。由於多年的交往,我對法師的為人與為學,皆是非常欣佩。他現在有此具有深意的設想,在我自是義不容辭。所以馬上約定來年同訪大陸。
  
  既然訪問大陸的目標已定,我就根據往昔的遊踪塵影,提出應該參觀的地方︰北京的潭柘寺、戒壇寺、白雲觀、山西的五臺與雲岡,自是參觀必到的重點,路過太原時可以順道參訪崇善寺、晉祠和淨土教本山玄中寺。經蘭州的途中,可以參觀炳靈寺、甘肅省博物館,然後再赴敦煌。這數處名勝,有的寺廟地勢與法鼓山近似,有的布局大方嚴謹,有的是局勢開闊,令人氣舒心暢,有的雕塑如生,有的彩繪絢爛如新,有的是古殿千載,有的是山高水秀。就是在這些勝地,通過時間的河流,養育過不少的高僧碩學,為人類的心靈與文化,做出了千古不滅的貢獻。
  
  從四十年前我在印度研究佛教開始,萍飄半生到在加拿大定居,一直在大學裡教學研究。所交的朋友也是以教授居多,因此對現代佛教的實際生活,卻是所知有限;直到與聖嚴法師交往,才算第一次遇到一位碩學大德,因為他是道德與學問兩方面的高手。我在以往的歲月中,一直以學界同行(即英文Colleague一字)的心情,與法師相交。他更雍容大度,不以俗情相對。直到前年來到臺灣,才看到他在主持農禪寺寺務中所顯示出的高僧風範。通過這一次的大陸之行,才有機會觀察他以僧界領袖的身分,與大陸宗教界的大德碩學,相互交往,既含真情,又具威儀,又圓通,又有所執。就以拜佛而言,凡是到有道場的寺宇,他必定上香叩頭,禮僧布施;但如參觀已無宗教生活的石窟殿宇,他則專心欣賞雕塑、壁畫、建築、碑碣、名山勝境、大河澗溪。在我看來這是一種繁簡有度,非常通達的作法,也足以代表他的高超形象。
  
  從事研究的朋友,有的擅於學術寫作,讀者非有素養很難讀通;有的則文筆流暢,俗雅皆可以共賞。聖嚴法師正是此中高手。他研究明末中國佛教的幾本書,早已為學界所推重,他的通俗著述,更為廣大讀者所喜讀。例如他初訪大陸的遊記《法源血源》一書,就使讀者愛難釋手,感人心懷。現在他於臺、港、北美各地弘法之餘,又寫出這本遊記。我在讀了一遍之後,覺得他的文筆仍然是如此流暢生動,感情充沛自然,觀察有深度,記事清楚。因為我這次有幸參與考察團,更有幸先睹此書的校稿,我的感受是法師在文采方面的成就,不是僅憑天賦而任意揮灑。恰好相反,他是在朝山拜佛、禮僧會賓、參觀運思等日夜繁忙的生活中,口問手寫,一直不停的忙人。他是考察團中最忙的人物,也是最有心思與毅力的成員,既是一個好團長,又是一個不恥下問的好學生。就是通過這種辛勤的準備,事後才能完成這本動人、詳細而真實的遊記。
  
  作為一個曾經親歷其境的讀者,今日再讀此書,當有勝景重現、回味無窮的感觸。對一個計畫訪問的讀者而言,此書將會有助於挑選訪問地點,事物與觀賞的意義。對一般人士而言,閱讀此書就可以神遊故國,禮拜佛跡。進而言之,還可以觀察目前大陸佛教狀況,找回對佛教前途的希望。對我而言,我非常感謝法師邀我同行,重遊名山勝地,並且有機會先睹此書的校稿。茲將我的所見所思所感寫出,作為序言,向讀者們請教,也向本書的作者致謝。冉雲華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於臺北寓中

一、建設法鼓山
  
  自從一九八九年三月底以來,我的所作所為,乃至心裡所念的,多半是把目標集中於法鼓山的建設,雖然那只是硬體的建築,而其空間的規畫和內部各種設施的配置及布局,卻跟整體的佛教精神、中國的文化背景,有血肉相連的關係。
  
  佛教是從印度來的,大乘佛教的成長發展,中國是它的第二個母國,所以要建設現代佛教的道場,就不能不注意印度和中國古代佛教的建築藝術的精神所在。  
  我們站在現代人的立足點上,既要做歷史的回顧,也要有未來的前瞻。基於這個理念,我就想到要帶同跟建設法鼓山相關的人員,去中國大陸做一次古代佛教建築的巡禮。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有陸海兩條路線,陸線是從西北的新疆、甘肅而進入長安,海路是從南方的錫蘭、印尼而傳入廣州。但是主要的輸入路線,是從印度西北循著「絲綢之路」而到中國的西北,例如甘肅的敦煌,就是東西商隊的交會點,所以直到今天,還能夠見到印度西域的佛教文化及早期中國佛教文化的遺跡。這也就是我們這次要把考察的重點,設定在中國大陸的北方及西北方的主要原因。

 

二、佛教協會與建設部
  
  我在去(一九九○)年三月間,給大陸的中國佛教協會和社會科學院分別寫了一封信,試探詢問進入大陸訪問的行程、日程和接待單位的意見。也就是如要進入大陸,必須投石問路,像我們這樣性質的考察團,不是主管旅遊事務的「中國旅行社」所能承攬,因為在他們既定的旅遊路線之中,沒有這樣的先例,而且有些地方也不在旅遊重點之內。結果社會科學院的楊曾文教授,回信建議我,委請中國佛教協會出面接待較好,因為我們所到之處,都跟佛教有關。可是我跟佛協的趙樸初會長及周紹良副會長通信之後,雖然他們都表示非常歡迎,樂意接待,只是在信件往返、意見溝通方面,速度相當緩慢,直到去年秋天,還沒有得到比較具體的結論。
  
  當時恰巧有一位農禪寺的信徒,也是法鼓山遷建委員會的顧問伍宗文博士,去大陸訪問,我也有意邀請他參與我們的考察團,而他是「臺灣省都巿研究學會」的總幹事,準備代表該會到大陸跟建設部的官員商談在大陸舉辦學術會議的事宜,因此提議何妨考慮改由大陸建設部出面接待,更可獲得多方面的便利。因為該部主管大陸全部建設,佛教古建築的修復,也是他們的工作範圍,並且可以派遣該部的古建築專家陪團指導。
  
  就這樣,當伍博士從大陸訪問回來,帶給我確實的消息,大陸建設部有誠意接待我們,而且是得到他們部長的親自承諾。可是在我們這方面,又覺得突然從佛教協會改為建設部,於禮於情都該跟佛協打聲招呼,表示歉意。於是在伍博士再度訪問大陸之時,特別由建設部的官員陪同去拜訪佛協的趙會長。
  
  該會表示,這樣的安排也相當理想,因為自從文革結束以來,佛協經常和文物單位及園林單位發生摩擦。大陸政府,在名義上強調推行「宗教落實政策」,在實質上是開放旅遊重點,也就是把佛教的古寺名剎修復之後,主要是作為吸引國內外遊客的觀光所在,僅有部分發還佛教。但是佛教協會仍憑著政府「落實宗教政策」的承諾,要求把修復或正在修復的名山古剎,發還給佛教,作為宗教活動的道場。因此必須跟政府的事業單位如文物部門及園林部門的幹部們費盡唇舌,據理力爭。
  
  到目前為止,例如我們要參觀的敦煌、雲岡、麥積山,甚至北京的潭柘寺、戒壇寺、雲居寺等佛教古寺名山,都不屬佛協的管轄,如由佛協出面接待陪同考察,可能不會非常順利,改由建設部接待,對佛協而言,倒讓他們少了一番麻煩。

 

三、先考察法鼓山
  
  當我們確定了考察大陸佛教古建築的日程之後,便著手確切瞭解建設法鼓山的工程所需的環境資料,包括它的地形、地貌、氣候、風向以及季節性的雨量、溫 差、濕度,乃至土壤、植栽、儲水、排水以及自然溪流和活泉走向等的實際狀況,俾使到了大陸考察之時,盡量留意跟我們自己的環境能夠配合活用之處。
  
  今(一九九一)年三月的一、二兩日,我邀同遷建工程委員會的副主任委員施建昌、法鼓山全部工程設計者陳柏森、和他辦公室的許志平、承包水土保持工程設 計的施義鑛,以及兩位顧問︰錢學陶及伍宗文。我們一行六人,在法鼓山上住了兩夜一天。恰巧遇上法鼓山地區都是下著緊密的細雨,也吹著陣陣寒風。白天穿著雨 衣、雨鞋,打著雨傘或戴著斗笠、拄著拐杖,走遍了山上每一個角落,體會著將來長期生活在山上的人們,需要怎樣的建築空間及環境設施。晚上的時間,都在室內 的客廳,熱烈地把各人的所見所感,提出報告,彼此討論。在看法上,他們之間雖然多少有些出入,但在用心方面都是非常的可貴。受益最多的人,應該是我。
  
  其實我對法鼓山到當時為止,已經詳細踏勘了至少有二十次以上。我對當地的景觀、景物,甚至要比住在山上的弟子們知道得更清楚。正因為如此,我希望在建 設工程進行之中,不要破壞了現在的地形、地貌,非不得已,絕不許可砍掉一樹,截掉一枝,不得移動一塊石頭,乃至當地原生的任何一株花草,也希望不要無理的 受到損傷,特別珍視山上兩道溪水及數處活泉,一再告訴和拜託工程人員及設計的專家,務必小心保護。

 

四、三次預備會議
  
  為了組團去大陸考察,對人員的組成,曾經過相當長久的思考,因這不是旅遊,也不是朝聖,而是為了法鼓山的建設。第一考慮的是人數不能太多,否則行動不容易掌握,意見也容易分歧。第二考慮的是考察對象及區域既不能太廣,也不能太窄;太廣的話,只能看到一些皮毛,太窄的話,又無法理解到中國古代佛教建築的全貌。從時代上說,必須經過魏、晉、南北朝,直到宋、明為止的代表作;在地區上說,必須勘察訪問華北及西北的重要佛教古建築。
  
  首先我們確定了考察團的人數及人員,限定在十二、三個人之內,以農禪寺、法鼓山的建築師及顧問群代表組成。希望以年紀較輕、體力較好,並且已支援法鼓山,未來也可能對於法鼓山有比較長遠的影響或貢獻的人員,為我邀請的對象。根據這樣的原則,被邀請的人員,到成行之時,雖然有一、兩位出入,大體上並沒有變更,現在把本團人員的名單列示如下︰
  
  名稱︰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建設考察團。
  
  團長︰聖嚴法師──中華佛學研究所董事長兼所長。
  
  秘書︰果暉法師──農禪寺都監。
  
  領隊︰伍宗文博士──曾任中國文化大學觀光研究所教授,復統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
  
  副團長︰陳柏森建築師──中央圖書館及高雄美術館設計人,柏森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顧問︰冉雲華教授──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員,加拿大McMaster大學名譽教授。  
  陳清香教授──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教授。
  
  團員︰鄭燕和建築師──臺灣中壢小人國遊樂園區及新竹小叮噹科學遊樂園區的設計人,鄭燕和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梅繼恆建築師──臺灣省都巿研究學會設計部主任。
  
  許志平建築師──柏森建築事務所協理兼設計組長。
  
  施建昌工程師──法鼓山遷建工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嘉南關係企業總經理。
  
  王崇忠工程師──俊泉公司負責人。
  
  廖雲蓮主任──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財務主任。
  
  我們在行前一共開了三次會議,去(一九九○)年十月上旬,召開第一次預備會議,確定初步的行程和日程,準備以二十天的時間,包括西藏在內,走訪七個地方。到了今年三月五日,召集第二次會議之時,因為得到了有關於西藏高原的旅行資料,知道那兒的氧氣稀薄,普通人初到之時,呼吸會感到相當困難及容易疲倦,如果有高血壓及心臟病跡象的人,最好考慮不去,否則會為個人及團體帶來麻煩。當時預定的團員之中超過六十歲的有二位,除我之外還有冉教授。因為冉教授決定在我們去西藏之時,他要另外安排旅遊行程,也有幾位信眾,勸我不必冒險進入西藏,因為雖然我沒有高血壓及心臟病,從平常的生活之中看我,還不如冉教授那樣生龍活虎似的健康硬朗,就這樣我們把去西藏的行程改變了。
  
  我們最初的行程計畫是︰北京、太原、五臺山、蘭州、敦煌、成都、拉薩。到了今年三月五日的第二次預備會議之中,就把成都、拉薩取消而改為︰北京、太原、五臺山、大同、蘭州、敦煌、天水。當我們於四月十日到達北京之後,才確定了最後的行程計畫,接待單位大致上是尊重我們三月五日會議中所作的決定,所不同的,我們希望在蘭州去訪問炳靈寺石窟,結果由於黃河水位太低,無法坐船前往,只有改為前往甘肅的喇嘛廟拉卜楞寺。
  
  在第二次會議中,另有一項重要決議,建議在全部行程中,全團一律素食,否則在同一桌上用餐,葷素並陳,吃素的人少,吃葷的人多,不僅對於素食者形成不便,也會使得所到之處的餐飲部門感到不便,以致對於素食的烹調覺得討厭,上菜時難免會發生有一樣沒有一樣的情況。一般人對於出家法師本來就普遍地不恭敬,而我們的團員應該避免讓人有對於出家法師表現不敬的機會。經我提出及說明之後,全團團員都覺得素食是千該萬該的事。
  
  第三次會議是在出發前兩天,即是於今年四月八日召開,那是行前的最後集會,除了聽取領隊伍宗文博士報告旅行的注意事項,及個人攜帶的必需物品和證件之外,我也特別提出了如下的十點建議,請大家討論參考。
  
  在行程中不要忘了我們的目的,是為了建設法鼓山,去考察佛教古代建築及藝術,不要為了個人的特殊興趣而有脫隊行動。
  
  在行程中,適當地利用晚餐後的時間,集合在我的房間,階段性的提出各人的心得報告,以供大家互相討論參考。
  
  在搭乘交通工具及投宿旅館之時,不要爭先恐後地計較位置好壞,房間大小、設備優劣等。
  
  我們雖不是朝聖,確是參觀佛教的建築,到了每一個佛教聖地,不論有僧無僧,我們對於佛教的經像法物,都應該保持肅穆恭敬的儀態,在我對經像法物致敬禮拜之時,大家至少也應肅立在我身後或我的兩側,合掌致敬。
  
  全團只有我和果暉比丘兩人是出家的法師,請大家在行動之時,要禮讓以表示對三寶的恭敬。
  
  全團只有我和冉教授是老人,請年紀較輕的每位團員,隨時照顧協助。
  
  全團只有兩位女性,也請大家隨時協助。
  
  在任何地方的布施供養或團體的支出,全由管財務的人員統籌負責。
  
  團員之中有任何事跟大陸任何方面要求協助或改進,都通過領隊伍宗文博士出面交涉、接洽。
  
  初次去大陸訪問的人員,一定要有心理的準備,大陸的生活條件、思想背景、意識型態、價值觀念等,都跟臺灣和其他地區不同,不要隨便批評談論,特別是敏感的政治問題。我們對外的發言,除我之外,均由領隊伍博士代表。
  
  以上十點,雖然我是以建議方式向大家提出,請大家討論,全團人員畢竟都是有心擁護三寶的善信人士,所以無異議的一致鼓掌通過。

 

五、啟程那天是大凶
  
  四月十日,星期三。
  
  很多人認為我是很有福報的人,能夠自由自在地出國旅行。事實不然,凡出遠門,都有麻煩。因為我已習慣了接受折磨,當困難發生之時,也就不會六神無主,大驚小怪了。
  
  這一趟要進入大陸之前,也遇到困難。
  
  當我們確定了四月十日為啟程之日的消息傳出之後,就有人拿著萬年曆給我看,那是一個大凶日,不宜做任何事,更不可遠行。我說︰「對我來講,天天都不是好日子,天天也都是好日子。」學佛的人不應該隨俗迷信。於是,大家認為師父有修行,跟我一起出發,一定會有龍天保佑。團員之中雖然無人再反對,但仍有其他的信徒,一再向我提出報告,要我改變啟程日期。或者提前為九日,或延後為十一日。我既然叫人不迷信,當然只有謝謝他們的好意。事後證明四月十日出門固然麻煩,四月九日那天,香港往北京的班機根本未能起飛,可見壞日子中也有一些好處。
  
  可是我去大陸訪問的臺胞證,雖然早在去(一九九○)年十二月就已於紐約辦妥,另外要由香港過境的入港簽證,則必須要憑我從美國取得的回美簽證才能辦理,所以延遲到今年二月底,才由臺北的旅行社代向香港提出申請。想不到那是一段旅遊旺季,加上廣州舉辦「廣州商品交易展覽會」,臺灣去大陸要經過香港的人太多,就把我的簽證申請積壓了下來,一直到了四月九日早上,還沒有得到消息,好在四月十日從臺北到北京,雖經香港,卻不須入境,便轉機直接飛往北京,我只好打算在隨著本團團員們回程途中進入香港之時,不出海關,留在候機室中過夜,等待搭乘轉接的班機,飛往美國。
  
  到了四月九日中午,接到蘇妧玲的電話,她說在當天晚上之前,會把我香港的簽證,從旅行社取到送達。事實上一直等到四月十日凌晨五點,蘇妧玲才很急忙地駕車把我的港簽送到農禪寺,因為四月八日才簽妥,她是四月九日深夜,才從旅行社拿到手的。
  
  在我們預定的團員之中,本來有一位顧問是國際知名的雕塑大師楊英風居士,在開始構想行程之時,他就提供意見,並且答應隨團訪問。近年來他經常出入大陸,對於中國佛教的古代雕塑及壁畫藝術有深刻的研究,特別是他跟大陸藝術界及佛教界的高階層人士,都有相當的友誼。當我們在為法鼓山徵求山徽之時,他也是主要的評審員。這次有他同行,必然可以給我們許多的幫助。可惜在臨行前一個多月,卻得知楊居士不能隨團成行了,為此,他當面向我表示歉意。
  
  因此,我們考慮改請陳清香教授,她是虔誠的三寶弟子,農禪寺及中華佛學研究所,常請她上課。她也是《中華佛學學報》的長期撰稿人。可是我們行程的時段,正好是在各大學授課期間,所以她沒有答應。經過伍宗文博士一再的勸請,她才向學校請假三週,準備補課。
  
  不過距離出發的時間已經非常緊迫,待辦的事項則相當多︰我們的領隊要向北京補寄陳教授的個人資料,她已有臺胞證,卻尚未有香港簽證,也尚未訂她的機位。好在有人建議她購得跟我們同班飛機的國泰航空頭等艙,隨團到了香港,反正都是立即轉搭中國民航班機進入大陸。剩下的問題,只是她在回程之時必須像我一樣在香港機場過夜,等待次日飛回臺北的班機了。
  
  這樣一來,我們這個團體,就有了兩種等級的機票,登機之前,陳清香教授的頭等客艙,優先取得登機證,不知怎地,當領隊分發其餘十一人的登機證時,未暇逐一點名,當海關人員勸告我們快點辦理出關手續之際,就是少了我的登機證而無法通關,問來問去誰也沒有弄錯,好在伍博士公司裡的職員,以極快速的方法,向航空公司的櫃檯,為我補辦了一張登機證,總算讓我出了關。
  
  剛剛通過了證照查驗的閘口,陳教授就從她的口袋中發現了另一張登機證,而問大家︰「這張經濟客艙的登機證是誰的?怎麼在我這裡?」
  
  在臺北出關時,雖然發生了一段小插曲,而於上午八點半準時飛離臺北的國泰班機,總算順利。可是在上機後的飛行途中,大家都有午餐,機上服務人員就是少弄我的一份素食,好在只有一個半小時的飛行就到達了香港。
  
  在香港落地之後,緊張的時刻又立即展開。因為前一天四月九日的天氣惡劣,中國民航的班機停飛,有些從臺北飛到的旅客,只好原機飛返臺北,有的則在香港枯候,故在四月十日等著從香港飛往北京的乘客,排隊在中國民航的櫃檯之前,擠得水洩不通,烏鴉鴉的一片。後來,我們的領隊伍宗文博士和他的助手梅繼恆建築師,頭腦靈活,手腳也快,兩人聲東擊西,理直氣壯地分別插隊,結果梅先生排到了其中一列的第三名,否則,恐怕轉機無望了。
  
  正在我們滿心歡喜已經有了登機證,而以為可以穩當地上飛機時,卻發現陳教授在臺北機場托運的行李出了問題,原因是我們團體的行李是經濟客艙待遇,當作一般旅客處理,已經交待國泰航空公司由臺北直接交運到北京。而頭等客艙受到優待,另外處理,我們竟忘了交代陳教授的行李也直運北京,所以到了香港,必須出關領取她的行李,再次交到中國民航的櫃檯托運北京。我們已知道她沒有入港簽證,無法出關,只好拜託國泰航空公司的機場人員,陪同陳教授出關去找她的行李。
  
  本來我們很快就可以上機,為了等待陳教授,只有在候機室裡就地靜坐,到了下午一點,那是飛機預定起飛前的五分鐘,伍博士才囑我們先登機,留下他自己及梅建築師兩人,在萬頭鑽動的機場內分別尋找陳教授。結果我們上了飛機之後,梅建築師及陳教授也上來了,唯獨伍博士仍在機場等待。幸虧另有數位乘客,在機場找不到中國民航飛往北京的登機口,使得我們這班飛機遲飛了半小時,伍教授畢竟也隨團到了北京。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飛行,我都是在輕睡之中,醒來,已是下午四點,飛機正在向北京機場降落。

 

六、迎接的人員
  
  記得我在一九八八年回大陸時,一下飛機就受到中國佛協明暘法師等高層領導人員的迎接,因此我的證件及行李,均由他們代我檢查通關,我則被帶往貴賓接待室喝茶、休息。這次去大陸,雖然是建設部出面邀請和接待,在海關之內,卻沒有見到他們的人員,所以對於我們攜帶的行李及證照的檢查均比照一般旅客處理。好在等待通關的人數太多,對於我們的行李僅僅做了抽問及抽查,並沒有翻箱倒櫃似地逐一盤點,看起來中國大陸的海關人員,對於海外回去的僑胞和臺胞,態度還算友善。因為看到我和果暉師穿著僧裝,身分特殊,海關人員可能有些戒心而問箱子中帶了些什麼?雖然告訴他們是裝了一千多冊的大小佛書,並沒有叫我們打開箱子逐冊翻閱,這比我想像中的情況要好得多了。後來聽伍博士說,建設部的官員事先已向海關打了招呼,為了避免嫌疑,未進入海關迎接。
  
  通關之後,到了門外,便見到等候我們的幾位先生,還有我上海靜安佛學院時代的老師林子青,他們已經準備好了兩大一小的三輛車子,幫我們將行李裝上了車,帶著我們直奔距北京機場約五十公里處的香山飯店。

七、佛樂迎賓
  
  四月十日下午六點,我們抵達香山飯店。因為它是由世界著名建築師貝聿銘先生設計的,聽說既有中國傳統的風格,也兼具現代建築的優點;這正與我們法鼓山的建築理念相似。所以我們的建築師群,都希望在那邊學到一些什麼東西。雖然距離北京巿區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對我們在巿區的活動和訪問並不便利,而且往返行車較為辛勞,我們還是選擇了這所飯店作為住宿之處。
  
  智化寺高僧獻藝
  
  當我們下車進門,立刻就見到五、六位該飯店的青年服務人員,穿著整齊的制服,敲鑼、打鼓、放鞭炮。我還以為是迎神賽會。轉念一想,怎麼可能在接待外賓的觀光飯店門口有迎神賽會的事情發生?特別是在中國大陸的北京。好在他們的經理當面迎了出來,說聲「歡迎」。而且指著那班鑼鼓隊的青年說︰「我們非常歡迎法師來到。」當我們進了中央的大廳,鑼鼓隊立即撤走。再往裡邊一看,發現一隊由八位老中青年僧侶組成的古樂團,很肅穆、安靜地,各人拿著一項中國傳統的樂器,笙、簫、管、笛。而且,在背後的牆上面有橫豎三行字。上方的橫字是︰「佛禮迎客」;左右豎寫的兩行字是︰「智化寺高僧獻藝」,「五百年古樂真傳」。這使我恍然大悟。他們把我當成佛教界的貴賓來招待。聽說,在一九八九年,星雲法師帶著數百人訪問大陸之時,他們也用這樣的禮節。這班所謂「藝僧」,曾經在一九八○年之後應邀到國外演奏,轟動歐洲及亞洲十多個國家的音樂界。我對於音樂,純粹是門外漢,雖不能說是對牛彈琴,但是,連樂器的名稱都無法分辨的我,除了覺得這是一份光榮之外,也覺得有一點慚愧。因為,對我來說,這樣的禮節是有點超過了。
  
  當我們剛剛坐定之後,一邊欣賞香山飯店的好茶,同時聽取中國佛教協會的一位先生向我們報告和介紹北京智化寺的「京音樂」。他告訴我們,智化寺京音樂現存的手抄舊譜有六、七種。其中以盛壽寺譜本的內容最多,共有一百三十七首。從這些譜本的曲牌名稱來看,絕大部分是淵源於南、北曲。所謂南曲是宋、元時代南方的戲曲和散曲的通稱,所謂北曲是北方戲曲和散曲的通稱,同時也吸收了金、元音樂的成分而盛行於元代。智化寺「京音樂」的曲牌中,有單曲,也有套曲。不論是套曲或單曲,一般都是從散板開始,進入慢板,再入中板、快板,最後再以散板結尾,形成了散、慢、中、快、散的規律。他又介紹︰智化寺是中國北京的一座名剎,建於明朝英宗正統八年(西元一四四三年)。英宗皇帝敕封為「報恩智化禪寺」。它就是明英宗司理太監王振的家廟。所以將宮廷的古樂引進智化寺,漸漸與北京寺廟傳統的音樂融為一體,形成了宮廷、寺廟、民間三種音樂揉合而成的特殊風格。它流傳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由該寺的藝僧代代相傳,到現在已是二十八代。據說是中國現有古音樂之中,唯一按代相傳,保存得最完好的樂種。他們所用的樂器,包括頭管、二管、笙二架、笛兩支、鼓一面、雲鑼兩架、還有鐃、鈸、鐺子。對各種樂器的演奏,發揮個別的特點,不是單調的齊奏,這是它的獨特風格。
  
  佛教音樂的復興
  
  在文革期間,大陸所有寺廟被毀,僧人被逐,迫令還俗。智化寺的藝僧亦不例外。一九八○年代把他們從俗家找回之時,只剩下碩果僅存的福廣、明生、會月、本興等三、四位,而且都已娶妻生子。現在雖然返回寺院,恢復僧相,實際上還是俗人的身分。因為他們保存了古音樂的演奏技術,所以受到重視。目前接受政府的輔導,北京文物局成立了智化寺文物保管所,並集合了國家文化部音樂研究所、北京巿委宣傳部、文化部等部門及中國佛協的協助,開了智化寺「京音樂」的研習、傳授、演奏、錄音、錄影等工作。  
  其實中國大陸對佛教音樂的發掘和研究,除了北京的智化寺,還有天津的佛樂團、上海的梵唱團及梵樂團都在進行著佛教音樂復興及改良的工作。
  
  佛教的所謂梵音和梵唱也不是一成不變,根據大陸學者田青的研究,中國佛教音樂史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1.佛教初弘期的「西域化」階段,2.自東晉至齊、梁的華化及多樣化階段,3.唐代的繁盛及定型化階段,4.宋、元以降直至近代的通俗化及衰微階段。
  
  我們現在所見的佛教音樂即是屬於第四階段。雖然木魚、磬等法器屬於佛教所特有,而其他音韻已跟早期天竺傳來的梵樂大有出入。特別是流傳於福建、廣東、臺灣諸地的佛教唱誦,跟傳自天竺的梵樂的風格相去甚遠。那是受了當時、當地、民情、風俗、文化背景的影響演變而來。所以在整個的中國南方和北方、西南和西北固然各有特色,就是在江南的江、浙兩省的幾個主要寺院之間,也有若干出入。因此,在今天的學術風氣推動之下,發掘、研究、錄製和推展佛教音樂的呼聲,不僅在中國大陸可聽到,也在臺灣、香港等地流行。例如天津的中國音像大百科編輯委員會錄製了「津沽梵音」一套兩卷,包括開彈鈸、行道章、雁過南樓、蘭花梅、爐香乍爇、香雲蓋、五方佛、稽首皈依、往昔所造。他們所用的吹管樂器包括有管子、笙、笛;打擊樂器有鼓、鈸、鐃、[金*察]鉻、鐺子、雲鑼。他們那些老藝僧的有關故事,如極林、能聞、心明等人,也和智化寺的那班人馬相同。

  

  ▲這是天津佛樂團的藝僧們在演奏。
  
  在上海則有音樂家董克鈞及任韻,整理出了一套佛教音樂,稱為「中國梵樂」。他們在聽了臺灣的佛教梵唱錄音後,也製作了一套「寶島梵音」。
  
  另有大陸的陳大偉、王永吉製作了一套「普陀梵潮」,是以峨嵋、普陀、九華、五臺等四大名山和拉薩的布達拉宮作為題材,將佛教的梵樂重新組織、改良而譜成新曲。因為,他們在黑龍江省佳木斯醫學院人體醫學研究社,把梵樂用到臨床試驗上︰以練習氣功的老人為對象,對照他們聆聽梵樂前後的腦波、心律、血壓和基礎代謝率的生理指標結果顯示,聽此梵樂後的生理狀況,可達到跟練習氣功所達到靜止狀態的生理情況一樣,也就是證明了梵樂對於人體的健康,很有用處。
  
  傳統佛教梵唄與現代佛教音樂的異同
  
  依據傳統佛教的觀點來看,現代音樂家們所整理出來的佛教音樂或創新的所謂梵樂,可說不是正確的梵唄。因為向來的中國佛教梵唄,很少見到吹管樂器,至少在近代的佛教寺院所用的梵唄,例如對於讚、偈、咒、頌,以及駢體文的唱念,分為梵唄、梵腔、律腔、書腔,唯有使用鐘、鼓、大磬、木魚、引磬、鐺、鉿等打擊樂器伴奏。像智化寺的「京音樂」,原本出自宮廷,所以用了吹管樂器。我在日本的佛教寺院以及神道教的神宮,所見到的所謂「雅樂」倒跟「京音樂」頗為類似,他們使用的主要樂器就是笙和管。而我少年時代在江蘇省所見的花式佛事,又叫作鬧場法事,所用的樂器則包括吹管樂器的笛、簫、大小嗩吶、海螺,弦樂器的三弦、琵琶、大胡、二胡,打擊樂器則有鐘、鼓、鈴、鐃、鈸、鑼、銅鼓等,可以說把所有的樂器都用上,但這不是正統佛寺內的梵唄需要的法器。在慧皎《高僧傳》的〈唱導篇〉及道宣《續高僧傳》的〈雜科聲律篇〉中,認為佛教音樂的功能和目的,是在「宣唱法理、開導眾心」;「集眾行香,取其靜攝專仰也」。主張以安靜、悠遠、肅穆、平和為尚,而反對「淫音婉孌、嬌弄頗繁」。法器的伴奏,主要是為達到清澈靜穆的效果,所以只用簡單的打擊樂器而不用管弦樂器。就是在儒家的觀念中,管弦也是擾亂人心的東西,例如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中說到,「無絲竹之亂耳」,所謂「絲竹」就是指弦及管的樂器。而畢竟晚近的佛教音樂,特別的流為民間性和世俗性之後,不是失去了梵樂的莊嚴、肅穆和清靜,便是迎合著士大夫階級的口味而成為宮廷形式的所謂「京音樂」。然於大同的雲岡第十二窟,確有伎樂天眾以十四種樂器演奏的石雕,其中即有弦、管、打擊等三大類。至於寺院的僧侶奏樂,乃為戒律所禁。
  
  根據大陸學者田青的研究,自明清以降,佛教音樂分成兩流︰一是脫離宗教儀軌的世俗性音樂,如「智化寺京音樂」及「潮汕廟堂音樂」;二是直接為民眾生活服務的宗教性民間音樂,如山西的八大套及西安鼓樂中的僧派。田先生尚未提及像我少年時代所見的佛事或法事中所用樂器之龐雜,那是娛樂性的成分超過宗教性的虔敬,只能夠讓人感覺到熱鬧而無法引起人的信心,實際上已把佛事降格為酬神性的演奏了。
  
  關於研究佛教音樂,臺灣的藍吉富教授也非常熱心地告訴我︰如果不趁著現在老僧們尚健在人世而能夠演唱的今天,趕快訪問、錄製、研究、推廣,像這麼豐富的佛教音樂遺產,眼看著就會在我們這代的手上失傳。
  
  這的確是一樁事實。幸好今天還有些音樂界的人士,注意到了搶救這筆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例如這次我在中國大陸訪問時,從蘭州到敦煌的飛機上,也遇到了一位民族音樂學博士曹本治教授,他現在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音樂資料館館長,也是世界傳統音樂學會的理事。他正在進行道教音樂的收集和研究。下一步很快的就著手中國佛教音樂的收集和研究。他到敦煌的目的也是為了佛教音樂資料的收集。由此可見世界上關心佛教音樂的人士還有幾位,值得安慰。

八、林子青居士
  
  正如我曾在《歸程》裡所說,我在大陸受的佛教教育有限,老師也不多,特別是在一九四九年後,還留在那邊的老師只有五位,那就是育枚、本光、秀奇、度還四位法師以及林子青居士。度還法師已於一九八七年圓寂於上海靜安寺,僅幾個月之差,當我一九八八年春訪問大陸之時,只見到他的靈堂和靈位。秀奇法師沒有消息,而本光法師回了他的故籍四川。僅在狼山拜見了育枚法師。到了北京之時,始知林子青居士正在中國佛教協會任職,可惜沒有事先跟他聯絡,他也不知道現在的聖嚴法師就是當年靜安寺佛學院的學僧常進,也可能對於常進這個學生的印象,過了將近四十年,已經模糊不清。他在事先只聽說有一位臺灣的法師是日本的文學博士,要到北京訪問,因為與他無關,所以他因事去了廈門,我想見他已經遲了,只好留下一份禮物,交由佛協的人員代轉。這是我感到非常遺憾的事。
  
  到了一九八八年秋天,我正好從臺灣回到了紐約,而林子青居士的女兒,即現在已經改名為江濤的林志明女士,趁她代表出席有關煤炭的國際會議之便,受她父親之託,到紐約的東初禪寺訪問,並小住了三天,她的身分是煤炭科學研究院常州自動化研究所的副譯審,也跟她的父親一樣,中文好、日文、英文也都很好。嗣後林女士給我陸續的寫了幾封信,都是告訴我一些她跟她父親身邊的瑣事,以及當年她父親在靜安寺教書,我在那邊讀書時的同學們的現況,使我把時光倒流了四十年,不僅把她的父親跟我又拉在一起,好像也把她自己變成了我們之中的一員。她是一位孝女,她對我如此寫信的用心,我很能瞭解。
  
  不是我懶,忙也是事實,主要原因是雖有許多話要跟林子青居士談,但又不知要從那一句開始講起。直到去(一九九○)年十月,我已經決定了今春要去大陸訪問的行程之時,才從美國給林子青居士寫了一封信,告訴他我會在什麼時候到達北京,希望能夠見他一面。很快就收到他的回信,對我語多讚歎慰勉,因為他已讀到我的幾本書,例如《戒律學綱要》、《世界佛教通史》中的〈印度的佛教〉及《正信的佛教》、《佛國之旅》,並且為我書中的錯字做了幾個地方的更正。尤其他讀了《佛國之旅》頗有感慨,先說我這本書,是在同類報導性的印度遊記之中最好的一種。接著又說,往年他也有想去印度的八大聖地朝聖的願望,爾今已經太老,不可能實現了。
  
  今年的四月初,我通過伍宗文博士的傳達,向北京的接待單位要求︰當我到達北京之後,希望能夠約見林子青居士,因此當我們在北京機場出了海關,就見到一位拄著拐杖,身體微胖,帶著深度的老花眼鏡,老態已經非常明顯的老居士,以疲累的聲音和顫抖的手勢自我介紹︰「我是林子青。」這使我不敢相信,當年的林子青老師,英俊、爽朗、挺拔,給人有明快、睿智的印象,記憶中我好像要仰起頭來才看得到他的臉。現在看來,怎麼會幾乎比我矮了一個頭,行動緩慢、聽覺遲鈍、視覺模糊,我只有暗嘆一口氣,心裡說︰「畢竟是歲月不饒人哪!」
  
  在這四十年中,曾有怎麼樣的故事在他身上發生呢?我聽說,他的元配夫人,也就是林志明的生母過世了,而在文革期間,他以右派反動的罪名被送到五七幹部學校勞改了。又聽說他坐了牢,跟各宗教的男女教士關在一起;那時他遇到一位天主教的修女,非常善良,對他在精神上、生活上都有相當大的照顧,所以在恢復自由之後,他們兩人就結成了夫婦。
  
  據他女兒林志明女士告知,林子青居士出生於一九一○年十月十日,細算起來,今年他已八十二歲,因他跟現在的中國佛教會會長趙樸初居士相識很久,也曾共過患難,所以被邀請為中國佛協的常務理事以及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的研究員。因為他的年事已高,不用每天上班,僅僅在有必須要他處理的文件之時,送到他家,平素在中國佛協是看不到他的。他目前正在努力的主要工作,是主編《弘一大師全集》。

  

  ▲林子青居士訪作者。
  
  我請他跟我坐同一輛車到了香山飯店,一起欣賞了智化寺「京音樂」的演奏,同桌吃了晚飯,再請他到我的房間坐了半個小時。我沒有問他太多的話,只是關心他的健康,同時提起他畢生的一部名著,就是編成於一九四四年的《弘一大師年譜》,此書是一部不朽之作,為海內外仰慕弘一大師的各界讀者帶來了許多的溫馨與安慰。他只謙說,那部書編得不是很好,所以他又重新增訂了一次,出版後會送我一冊。我問他,臺灣在一九七四年有一位蔡念生居士編了一套《弘一大師法集》由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其中也收入他編的《弘一大師年譜》;另有一位陳慧劍居士寫了一部小說體裁的《弘一大師傳》,他知道嗎?他說他知道。我又問他,當一九四四年他編成《弘一大師年譜》之時,已在序言中說到︰「《弘一大師全集》的編輯,自然是他的及門弟子的責任。」怎麼直到過了四十七年之後的現在,還沒有人替他編成一部全集呢?
  
  他沒有正面回答我的問題,倒是向我說明,這多年來為了收集弘一大師的有關資料,以及出版弘一大師的著作,他常常到福建的廈門,最近還去了一趟。我想由林居士編輯完成的《弘一大師全集》一定是非常充實和完整的,可以將一代大師的言行資料收羅得非常詳盡,所以我說︰「您老辛苦了。」接著問他什麼時候出版?他說︰「快了。」不過,我知道像這種書籍要在大陸很快的出版,是要靠點運氣,把稿子交出去之後,拖上個三年五載乃至十年八年,也不稀奇。我又問他,能否把他自己的一生著作編輯起來,出一套全集呢?他說沒有這個想法。最後,我勸請他把歷年來零星發表過和未發表過的幾篇文章收集一下,我們的東初出版社(法鼓文化前身)希望有這個光榮來為他出版,他想了一想,答應考慮。
  
  因為他是閩南人,對於我們會說閩南語的臺灣籍團員,感到非常親切,明明大家都會講普通話,他還是不斷的用閩南語跟我們的團員閒話家常,而且談的多是四十多、五十年前臺灣佛教界的人與事,比如基隆月眉山的善慧法師、臺中的國大代表林吳帖、臺中慎齋堂的張月珠、臺南法華寺的某某人、中壢圓光寺的妙果法師等。當然我對這些人是知道,有的見過面,有的曾聞名,可是對於我們的團員而言,聽到那些人物的名字,就好像翻開一頁新的歷史教科書,因為四、五十年前,他們還沒有出生呢!我相信在林居士的印象中,那不過是不久以前的事,讓他回憶一下也是非常好的。所以我建議他,如他的健康狀況許可,能夠到臺灣做一次舊地重遊。不過先要有心理準備,他所熟悉的人都已作古,他所到過的地方,景物都已改觀,臺灣在近五十年以來的變化太多了,他所說的幾個廟宇,早已拆了又建,建了又拆,翻新了幾次,它們的主持人,已經到了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林老居士真的到了臺灣觀光之際,相信他也會像弘一大師最後所寫的幾個字一樣「悲欣交集」了。
  
  因為八點半之後,我們全團為了討論確切的行程,並且要和陪團的人員取得彼此的溝通,所以必須開一次會,也就不得不請林子青老居士早一點回府了,他不知道我們為什麼這麼急著趕他走,所以一再說︰「沒關係,時間還早,多談談,今天我很歡喜。」當他知道了原因之後,馬上就拿起他的拐杖和帽子,向我們告辭,事實上他家在城裡,距離香山飯店還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對一位老人家來說,他回到家時,已經不算早了。

九、全真教的白雲觀
  
  四月十一日,星期四。
  
  清晨六點起床,七點早餐。八點之後,我們分成兩批,第一批由當地的陪同人員帶著本團的九位團員先出發,進城訪雍和宮;因為我與冉雲華教授已經去過,而伍宗文博士也有事情待辦,所以等到上午十點,作為第二批和另一位陪同人員到城內的白雲觀訪問。那是大陸現有最大的道教的宮觀,它在寺廟建築的規模和格局、形式上,也具有歷史文化的代表地位。它的規模之大,大過在清朝雍正皇帝即位之前所居住的雍和宮。白雲觀於文革期間遭到破壞,在一九八一年,大陸政府撥款資助道教界修復,而列為道教全國重點宮觀和北京文物保護單位,中國道教協會也設於其中。
  
  白雲觀的主要建築,分中、東、西三路及後花園。在平面圖上,它的建築群的布局有點像一隻長頸的葫蘆。它的中軸線的布局,從入口處起是影壁、牌樓、山門、靈官殿、玉皇殿、老律堂、七真殿、邱祖殿、後殿(樓上三清閣、樓下四御殿)、戒臺、雲集山房。從牌樓到老律堂一共四進,左右兩側都有廂房,形成了一連串的四個四合院。從老律堂到雲集山房的區域,左、右各有一個中軸,配置著幾個殿堂。雲集山房的兩側及後方是後花園。全部的建築物,大小將近七十幢。是我在大陸見到所有佛教和道教寺廟之中規模最大的一座。中國佛教協會所在地的廣濟寺,以規模而言,恐怕只有它的三分之一。
  
  白雲觀不是全真教的發源地,但它確是全真教的第一個大叢林。原來此處是唐玄宗為了奉祠老子而建立的「天長觀」,到現在為止,唐代的石刻老君像還被供奉在白雲觀。到了金章宗泰和二年(西元一二○二年),天長觀焚毀殆盡,只剩老君石像。元初,全真派的第二代傳人,丘處機(長春真人)於西元一二二四年到燕京,皇帝賜居於此,而由皇室興建殿宇、舍館,煥然一新,名為太極宮。西元一二二七年,元太祖成吉思汗諭旨改名長春宮。到了明初易名白雲觀。現在的殿堂建築是於明、清兩代所重修。就是文革之後,也照著原來的規模和形式加以修葺。一切都是舊式的規模。所不同的是在山門之內兩根高挑的旗桿頂上本來應該各有兩重雲斗,現在新豎的旗桿都是光禿禿的好像只是象徵。
  
  因為全真教是道教裡的革新派,在這以前的道教,始終抄襲佛教而又排斥佛教。但是到了全真教的時代,主張三教合一。學習佛教,主張出家、吃素、受戒,五戒的內容跟佛教相同。所以白雲觀的建築模式,基本上跟佛教無異,也代表著明、清宮殿建築的特色,重視色彩和花巧,在實用之外更注意到華麗的裝飾。從白雲觀的牌樓向裡延伸,一直到後花園的妙香亭及友鶴亭都具備著這樣的特色。在每一個四合院的中間,都保持著一定的空間,在中軸線兩側含有連廊作用的廂房,多半彼此銜接,而在通向兩旁東、西護院之處,又留有通道,所以看起來在連接之中有獨立的感覺。而它們每一個殿除了神龕及供具、供桌之外,留給修行者的活動空間都不是很大,他們比較大的集會,大概都像皇帝上朝之時,文武百官都佇立於階下的丹墀。如果遇到刮風、下雨、酷寒、烈日季節,相信是相當麻煩的事。

  

  ▲白雲觀大門。
  
  這可能自古以來都是這個樣子,我們參觀了大陸許多寺廟建築,幾乎沒有一個例外。這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在印度的支提或窣堵波(中國翻譯為塔)的裡邊,就是供著佛的舍利和佛經,是象徵著佛及法的中心所在,禮拜與集會則在它前邊和周圍,那也是露天的。僧人的居所,稱毘訶羅,那是僧房,也可以叫精舍。在佛世大型的演講、說法也大多數是露天,所以多半是在傍晚以後的時間,曬不到太陽。第二個原因是中國古代君王的宮殿以及官府的衙門也都不是大眾集合的地方,而是處理公務之處。倒是在古代禪宗的寺院立有禪堂、齋堂、法堂;淨土宗設念佛堂,那都是比較大而寬敞的建築物,可以容納幾百、上千人。我們看到白雲觀的南院,現在就有一幢相當大的齋堂,也是該觀所有建築物之中面積最大的地方。
  
  全真教即是道教的一派,而道教的形成可有三個部分︰一是鬼神的崇拜,二是方術信仰,三是黃、老之學。所以可跟民間宗教信仰、科學醫藥衛生健康、哲學思想,都能拉上關係。
  
  至於道教形成教團,則是到了後漢順帝時,有張道陵造作道書,創立「五斗米道」,到他的孫子張魯有「太平道」,張道陵被稱為天師,而他們這一派善用符籙,以符水治病及社會救濟為號召。直到現在,中國南方龍虎山派的天師道,即是這一系的一脈相傳。另有魏伯陽、葛洪等,主張製藥燒丹,主張修心養神,例如把清靜、寡欲、息慮、坐忘、守一、抱朴、養性、接命、存思等等稱為「道功」。把修命固形的具體方法,例如吐納、導引、服氣、行蹻、胎息、辟榖、藥餌服食、神丹黃白、符籙、齋醮等等稱為「道術」。
  
  道教的派別也不少,其分派的原因跟政治和地域有關,最明顯的是在遼金時代,政治分為南、北兩個系統,北方是遼金,南方是南宋。流行於北方之道教,重視清修,流傳於南方的道教重於符籙。因此而分成南方的正一派,就是龍虎山的天師道,北方的全真派,以白雲觀為主流。正一派的領袖稱為天師,是從張道陵一系,世襲相傳,不僅可以娶妻吃肉,而且必須結婚生子,否則它的道統就無人傳承。所以到了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在臺灣去世之後,因為無子而發生了傳給侄兒,結果究竟是那位侄兒才有資格繼承天師位,而鬧過真假天師的諍論。而全真派的道士必須出家,戒葷酒、禁魚肉。
  
  除此兩派之外,尚有真大道、太一道、淨明道。真大與太一行於北方,淨明行於南方,而自明朝以來,只剩下了正一、全真兩派。從正一和全真這兩派分支出來的尚有不少,例如全真派下分為北方王重陽下的七真派和南方張紫陽傳的五祖派。在正一派下也有大茅真君名盈所傳清微派,天師張虛靖所傳的正一派,以及真武玄武派。
  
  現存於大陸的道教宮觀而已成為全國性旅遊重點的,有山東泰山碧霞洞、山東嶗山太清宮、江蘇茅山、杭州葛嶺抱朴道院、江西龍虎山天師府、湖北武當山、武漢的長春觀、廣東羅浮山沖虛觀、四川成都的青城山及青羊宮、陜西省樓觀臺、西安八仙宮、西岳華山、遼寧無量觀、瀋陽太清宮、河南嵩山中岳廟、北京的白雲觀,這些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道教宮觀。相傳道教在中國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都是仙人居留遊戲之所。這也說明了道教的宮觀之多,而且遍布於全國。

  

  ▲戒臺(道教傳戒的地方)。
  
  在道教的傳承上,大陸還有龍虎山的天師道及白雲觀的全真道兩派分流。而實際上,全國道教協會的會址設於白雲觀,並辦有道教學院,現有年輕的男女道士各數十人正在求學。當我到敦煌訪問該地的西雲觀時,見到兩位年輕道士剛從北京的白雲觀分發下去僅僅兩天。不知道龍虎山正一派是否也有他們的道教學院,培植後起的道士人才。

  

  ▲唐代石刻老子像。
  
  我們在大陸見到有關道教的圖片中,發現白雲觀裡邊的道教學院分為男女兩部上課,似乎女的要比男的多一點,他們稱男的為「乾道班學員」,女的為「坤道班學員」。
  
  因為全真教吸取佛教的內容很多,故在他們舉行超度法事的圖片中,主壇的道士也像近代佛教的僧侶主持放焰口一樣,戴著毘盧帽,佩上五佛冠。也發現山東嶗山及湖北武當山青年道士們都還勤練武功,刀、棍、拳、腿,架勢十足,招式不凡。一般人從武俠小說之中常常可以發現佛教有嵩山的少林,道教有武當、崑崙、青城,而以武當、少林相對,經常都有武功高強的能人輩出。那僅是小說家筆下的想像,而事實上佛、道二教的拳術和武藝都是用來防身、健身的,他們在物質條件貧乏而氣候環境惡劣危險的情形下,耐飢寒、冒風雨、坐於樹下、宿於石窟、行於荒野,必須對外有防身之術,對內有健身之道。所以發展出了一套武功,其實只是一種運動的方法而已。

  

  ▲焚表(向天神呈訢請求的道教儀式)。
  
  觀察中國大陸現在的情況,佛教缺少人才,道教似比佛教的人才更少,勢更弱。根據李養正所著於一九八九年由中國華僑出版公司出版的《道教與中國社會》這本書所做的報告,文革前保存的宮觀有六十三座,男女道士大約有一萬人,文革後,絕大多數的宮觀被佔用,僅有少數年老的道士住在宮觀,加上散居各處而保持信仰的道士不到三千人。到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九年為止,經縣以上各級政府批准恢復宗教活動的宮觀有二百多座,重點開放的有二十一座。全真派住在宮觀裡的道士將近萬人,正一派住宮觀及散居俗家的道士有五萬人,全國的道教徒的總人數大約十萬人。現在於大陸各省縣巿都漸漸成立了各級的道教協會,到一九八九年為止有五十二處,該會總會成立於一九五七年五月,其宗旨是「團結全國道教徒,繼承和發揚道教的優良傳統,在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積極參加祖國社會主義建設,協助政府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推動和開展道教研究工作,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我們參觀的白雲觀屬於全真教,至於全真教的開創,是由於金世宗大定七年(西元一一六七年),出生於陜西咸陽的道士王吉[土/口/(吉*吉)],號重陽,在山東寧海建立全真庵,後來便將他這一派稱為全真教。他主張三教合一而曾說︰「心中端正莫生邪,三教搜來做一家。」「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釋道從來是一家,兩般形貌理無差。」是以儒家的《孝經》、佛教的《心經》、道家的《道德經》教其門徒諷誦。他對於弟子們的要求,總括而言,可條理出如下的十五項︰1.出家須先投師住庵;2.雲遊求道不厭險阻;3.學書以心解為主;4.研究藥物;5.庵須有頂,但不能住高樓大廈;6.應有道伴以交流修道心得;7.靜坐;8.求定心;9.調和五行精氣於一身;10.緊肅理性與寬慢之中以煉性;11.修性命;12.積功德;13.超出欲界、色界、無色界;14.養身;15.脫落心地,真離凡世。
  
  王重陽之下有弟子七人,各創一派,合稱為北七真,那就是馬鈺、譚處端、王處一、劉處玄、郝廣寧、丘處機(長春)、孫不二。其中的丘長春後來為皇帝所重而開創白雲觀的龍門派,他是山東栖霞人,十九歲為全真道士。也曾被元太祖成吉思汗召見,問他如何是長生久視之道及治平之方,他說︰「以清心寡欲為要。」「欲一天下者,必先在乎不嗜殺人,當以敬天愛民為本,慈儉清靜修身。」因此而受器重被稱為神仙。
  
  全真派主張清修、持戒和團體共修,尤其叢林規約及三堂大戒的授戒儀規,都是抄襲於佛教禪、律二宗。因此全真派的道士,往往也會到佛教的禪寺掛單,照樣隨眾上殿過堂,誦佛經,拜佛像。因此常常會聽到道士們說「佛道一家,不分彼此」的口頭禪,可是,這一次我在白雲觀所見的道士們,見了我卻沒有一個人主動向我招呼的,不是在院子裡邊匆匆走過,就是在各殿堂裡一邊看守,一邊手持書本靜靜的閱讀。這是因為佛教的和尚進入道士的宮觀,使他們不知如何是好吧!

一○、中國佛學院
  
  我們參觀了白雲觀出來,已過中午十二點,便到一家公營的素菜館午餐。菜式及口味還算不錯,也許是餓了,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而且盤盤清底,只是僅有一位中年女士,樓上樓下要服務幾張桌子的數十食客,忙得她態度很不親切,每一盤菜搬上桌時,好像是距離一尺多遠,就這麼扔過來的,一副不耐煩的樣子。  
  下午二點,我們的人馬,分成了三路,這是在臺北出發之前就已有了約定的。陳柏森、鄭燕和、許志平三位建築師,受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邀請去演講座談。冉雲華教授、伍宗文博士及梅繼恆建築師,各人都有要見的人、要辦的事。隨同我一起去訪問中國佛學院的,連我自己,一共六人。
  
  中國佛學院在今日中國大陸佛教界,是歷史最久,程度最高,造就人才最多的僧教育機構。文革之前由周叔迦居士擔任院長。一九八○年代以來,一直是由趙樸初居士兼任院長,曾留學日本佛教大學的傳印法師為副院長。現有高中畢業以上程度的學僧六十多位,其佛學老師,多係該院畢業的法師。全院師生聽說我到北京訪問,通過接待單位,一再邀請我到該院做一至兩小時的演講。這回我進入中國大陸時,尚不知要我演講之事,甚至也有怕講的心理。因為一九八八年訪問大陸時曾經有過同樣的經驗。

  

  ▲傳印法師代表中國佛學院贈作者「正法眼藏」四字。
  
  這一次,他們再度邀請我為同學們做一場演講。當我進入中國佛學院所在地的法源寺大門,就被他們的副院長傳印法師帶到大殿禮佛,然後引導我到他們的教室,六十多位該院師生,已坐著等候,他們一律穿著黃色的長衫,每個人的臉色,也都相當健康。我看到大陸還有這麼多正在成長的僧青年,感到無限的欣慰。因為他們代表著中國佛教的希望。雖然據說大陸佛學院的青年學僧,在畢業後就還俗的人有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那都是因為畢業以後佛教界無法為他們安排適當的出路所致。這使我想起,五十年前的中國佛教情況,就已如此。如果僧侶不受教育,會受到社會的歧視,佛教也無人弘揚;如果受了較高的教育,例如師範專科,以及大學教育,乃至出國留學回來的僧青年,佛教又無法為他們安插適當的工作環境。這種情況,直到十六年前的臺灣仍然一樣,當我在日本讀完博士學位之後,臺灣佛教界也沒有歡迎我回去貢獻所學的環境,甚至有人抱著懷疑的態度問道︰「聖嚴念了那麼多的書,真有用嗎?」這就是我現在為什麼要一面努力辦教育培植人才,同時也要為他們做各種出路安排的原因了。這也是為什麼要建設法鼓山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國大陸有限度的允許青年出家,也只是最近十來年間的事。要能一邊辦僧教育,一邊還為這些僧青年安排適當的出路,尚須待以時日。所以念完佛學院,如果僅僅是安排他們經營寺院的旅遊服務,而不是研究佛法及努力修行,當然會使得若干優秀而有抱負的青年另謀出路了。我就聽到趙樸初居士說,有一位二十四歲的該院畢業學僧,由佛教協會派到某地擔任一座大寺院的住持,相當稱職。像這樣的例子,以後也可能還會不斷的發生。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更好的前途和工作可以讓他們選擇的呢?倒是當我到了敦煌的敦煌研究院,知道正有二位還俗了的中國佛學院畢業僧,在那兒做著與佛教有關的經卷閱讀和理解的工作,然後再進一步走上研究佛經文獻的路線。

  

  ▲北京中國佛學院同學聽作者演講。
  
  從此可見,學僧畢業之後,如果想做研究工作,可能會步上還俗的路。可是我不為這種情形擔憂和失望,因為我個人即是從這樣的環境中走過來的。原因是希望中國大陸的情況逐漸改善,即使不會改變,而在每一屆的幾十位畢業學僧之中,只要出一或兩位龍象人才,中國佛教就不愁沒有前途了。
  
  在傳印法師把我向同學們介紹之後,便於掌聲之中走上了講臺。先問他們希望我講些什麼?佛學思想的,佛教歷史的,世界佛教的現況?他們選擇了第三題,於是我告訴他們︰我們中華佛學研究所所訓的頭兩句便是「立足中華,放眼世界。」接著我說︰佛教從印度向南傳和向北傳,又從北傳大乘發展成漢傳和藏傳,再從漢傳發展成中國的八大宗,自漢傳又傳向韓國、日本,他們各自又成派立宗。今日的世界佛教,也就是從南傳、北傳的各系統,傳入了歐、美各地乃至於到達了非洲。
  
  對世界佛教的弘傳及貢獻來說,首先是歐洲人,若干人是天主教的傳教士們,以研究介紹東方的文化而成為偉大的佛教學者。其次是日本、錫蘭、緬甸等國的佛教僧侶,影響了西方人士。
  
  到了二十世紀的六○年代之後,西藏的喇嘛們也逐漸到了世界各地,他們的影響,超出我們所能想像的那麼快速而有力。
  
  今日的世界佛教,以信仰及修行來說,是以日本的禪、西藏的密及南傳巴利語系的上座部,一共三個系統為主流。漸漸地南韓及越南的佛教勢力,也在歐美各地推展開來。
  
  至於中國漢傳佛教,來到美國本土,僅始於一九六○年代,尚不到三十年的歷史,而且由於語言的隔閡、觀念的距離、生活方式的保守,美國境內現在雖然有一百三十多個中國佛教的社團,但其絕大多數是在華僑社會活動,真正能對西方人產生影響的只有一、兩個團體,看來人單勢孤,效率不彰。至於歐洲,還沒有中國僧尼所建的寺院,就是在華僑世界,也尚未有正式的佛教社團。
  
  不過歐美佛教,漸漸地已由多元化趨向於一元化,各派之間已經少有互相批評、攻訐的現象,常常有國際性的佛教會議及區域性的各派聯誼,大家都有不分彼此而回歸佛陀本懷的共同願望。
  
  我又特別提到,今天的世界佛教,從學術界看,日本及中國的禪是很有潛力的,西藏的密是很有吸引力的,南傳上座部的基礎佛法是很穩固的。因此從一九七○年代以來,在北美各大學中擔任佛學課程的教授,已由純粹的學者或非佛教徒的身分來研究佛教,而漸漸的變為佛教徒來研究佛教的風氣,相當普遍,不僅止於信仰,進而跟隨禪師學禪,依止上師學密,拜南傳的比丘們學定,已形成時尚。特別是當他們談到修行的方法或信仰的體驗之時,都認為只有專業的佛教僧侶,才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也常常被各大學邀請去做大小型的演講。
  
  我又向他們介紹︰在歐美各大學裡,多半設有宗教系,宗教系多半開有佛學課程。在西方及日本的報紙、雜誌、電視等的大眾傳播媒體中,偶爾也會介紹佛教在該地流傳的情況;在較具規模的書店中都有專櫃陳列當地語文及英文等佛教書籍。在美國也有幾家兼營或專營佛教書籍出版、印刷公司,有些甚至於是跨國聯營的國際的出版公司。這方面當以日本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較多,譬如昭田惠範所創設的「佛教傳道協會」所編的《佛教聖典》,印成了各種語文,分送至世界各地旅館的每一個房間;日本真宗的「黑田基金會」,專門支持出版研究性的佛教著作,總部設在洛杉磯,編輯人員多是西方學者;中國的旅美華僑沈家楨居士成立了一個世界宗教研究院及圖書館,其實就是佛教圖書館,並按個案支持各大學團體與個人從事佛經的翻譯或著作;就拿我個人來說,在美國也有個法鼓出版社,已經為我自己出版了七本英文的著作,在歐美各地也很受讀者歡迎。

  

  ▲在北京法源寺與中國佛學院師合影。
  
  最後我的結論是︰放眼今日世界,便知明日的佛教大有可為,願大家共同努力。
  
  演講完後,我和他們的全體師生,在大殿之前合影留念。其中有四位學僧,是來自南通狼山廣教寺,他們的名字是︰智祥、能持、能忍、能進;在合影之後,其中的兩位,特別拿了一冊小書《狼山風光》送我紀念,它雖是一本導遊性質的宣傳品,但對我來說還是非常珍貴,畢竟那是我早年出家之地,而在那四位學僧身上,好似也見到了以前自己的影子,所以跟他們結了一點小緣。第二天他們託人帶來一封用繁體字寫的短信︰「聖嚴法師︰我等承蒙法師結緣,實感慚愧,使我們深深體會到法師的良苦用心,意在望我等續佛慧命,紹隆佛種,我等決心不辜負您老的一片厚望,刻苦攻讀,學修並迴,誓做佛教的接班人!」。畢竟他們是受簡體字教育長大的孩子,不小心還是用了一個簡體字,把進步的進寫成了「迸」。其實最近數年我已讀了不少簡體字的書籍,已經讓我猜會了。但這封信使我很受感動,不禁要深深的為他們祝福,也為中國佛教的前途祝福。

一一、趙樸初居士
  
  從法源寺出來已經是下午五點。按照行程,這已是訪問中國佛協的時間。
  
  到達廣濟寺的中國佛教協會時,已經過了五點三十分,八十五歲的長者趙樸初居士,已經先我們在客廳等候。他剛從廣州的六榕寺處理公務回來,因他年事已高,加上公事太繁,故在旅行中害了幾天病,尚未完全康復,在客廳內大家入座交談之後,他的精神看來不錯,不過由於他的耳朵重聽,雖然帶了助聽器,談話時還是要大聲。我問他平常家中是否有人照顧?出門是否有侍從或護士隨行?他沒有正面回答我的問題,而說︰「我家雖然不是養老院,卻是老人院,我和我的老伴相互照顧。」然後很爽朗的哈哈大笑,表示不需要人照顧,但他生活得非常愉快。
  
  在我少年時代的印象中,趙樸初是一位很有學問,也有氣派的大居士,偶爾出入上海靜安寺。我聽過他為外國來的大比丘們做英語的演講翻譯。他也曾經和本光法師合寫了一本小書,現在已不記得是什麼書名。他有很好的國學基礎、佛學修養及外文能力,經常西裝革履,儀表非凡,是一位有名又有力的護法居士。

  

  ▲作者贈趙樸初居士「護持正法」錦盤。
  
  一九四九年以後,他一直還在護持佛教,參與中國佛教協會,所以他也曾是虛雲和尚、圓瑛法師、巨贊法師等人最有力的護持者。每次帶團出席佛教的國際會議,都是由他隨團領隊,代表中國大陸的立場發言。但在文革期間,他被四人幫打成「牛、鬼、蛇、神」,而送到勞改場去看羊、畜牛、養雞。據說當時曾經遭到抄家之禍,不少收藏多年的佛教文物因此流失。當時以他花甲之齡,經過這樣的劫難,還能挺胸抬頭,再度為佛教獻身,實在很難得。
  
  當我兩度到大陸訪問之際,所見的佛教寺院或佛教文物展示之處,幾乎百分之九十會發現趙樸初居士的題字及題記,而出版的佛教書籍,多半也由他題封寫序。全中國的人,除了文盲,幾乎都知道趙樸初的盛名。他也是大陸最傑出的研究宋詞的專家,甚至於有人把他和郭沫若的文學地位相提並論。他也曾受到毛澤東的器重和周恩來的提攜。文革結束後,佛教寺院再度開放,趙樸初居士也跟著和其他被打為「牛、鬼、蛇、神」的知識分子及大陸幹部,一同恢復名譽,而被任命為中國佛教協會的會長。他的確是一位多聞多學的才子,能文、能詩、能畫,特別是能書,既快又好。中國各界人士包括日本在內,都以能夠求到他的墨寶珍藏為光榮。
  
  文革結束之後,他對於大陸佛教寺院的恢復、僧侶教育的推動、國際佛教活動的參與,貢獻極多,許多被大陸政府列為重點保護並開放旅遊的名山古剎,都在文物局和園林局等單位的手中經營,只要趙樸初居士親自出動,不論是中央或地方的幹部,多多少少都會賣他一些面子,而局部或全部發還給佛教協會。使得那些寺院之中再度見到出家僧尼的宗教活動。正因為寺院需要僧尼,政府便不得不有限度的允許青年男女出家;為了維持寺院形象及僧尼素質,不得不恢復佛學院的僧尼教育,也不得不給年輕的僧尼基礎的佛教常識和修行的觀念,因此而為大陸的佛教延續了慧命。縱然在今日的大陸宗教有責任為大陸的政策服務,但是能有佛教,縱然不理想,也比沒有佛教好,因此趙樸初居士應該被稱為大陸佛教劫後重生的救星,所以在四年之前,日本的「佛教傳道協會」頒贈他「世界佛教傑出人物獎」。一九八九年我也曾被沈家楨居士向該會推薦過,結果沒有得獎,可見要獲得這項榮譽,也是相當的難。
  
  趙樸初居士和我談了很多,告訴我一些大陸佛教的情況,並且對我在海外從事弘法活動及在臺灣努力於佛教教育,讚歎不已,沒有交際場合的敷衍客套,使得我們有賓至如歸之感。我的著作,他雖沒有逐本看過,但是收集得相當完全,所以一再的希望我能利用假期或抽出半年的時間,到大陸給他們佛學院的學僧上課。直到四月二十日的早晨,我們從山西的大同折回北京而要飛往蘭州之時,他還派了佛協的副秘書長蕭秉權、外事處長趙國忱,前來機場為我送行,並且再度提起趙樸初居士的期待,希望我訂出確切時間,回到大陸去授課。從這點看來,四月十一日那天,我在中國佛學院的演講內容,並沒有觸犯他們的禁忌。
  
  在佛協和趙樸初居士見面之時,我即代表法鼓山送了他們一面法鼓山的小旗及鍍金的錦盤以作紀念,因為盤子中央刻著「護持正法」四字,對該會表示友誼和敬意,趙樸初居士看了之後,十分歡喜的說︰「這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以後還得做下去的共同責任。」
  
  接著我們就被招呼著進入齋堂,開始晚宴。這時我們全體的團員都已到齊。
  
  席間除了我們,也有幾位佛協人員,那是副會長兼秘書長周紹良;中國佛教研究所副所長明哲法師,他也是山東省佛教協會會長;《法音》月刊的主編淨慧法師,他也是河北省佛教協會的會長;中國佛學院副院長傳印法師;佛協的副秘書長蕭秉權和另一位職員張鴻志,以及建設部的徐培福、陳玉貴兩位先生。
  
  廣濟寺的素菜做的很好,聽說是上海龍華寺訓練出來的大師傅,而龍華寺的素菜是聞名全國的出色,手工、刀工及烹調的廚藝,都是一流。在席間沒有看出趙樸初居士的倦容,更未表現出是在病中的樣子,談了許多的話,多是圍繞著佛教或佛法為主題,他特別對於他們主持香港大嶼山天壇大佛的偉大工程,一再表示那是歷史性的巨構。餐後還和本團全體團員合影,臨走之時一直送我們到客廳的門外,並且約定十三日的晚上還要再見,那時我們考察團要借頤和園內的「聽鸝館」宴請北京的佛教學者,以及回請佛教協會和建設部的人員。

一二、潭柘寺
  
  潭柘寺的歷史
  
  四月十二日,星期五。
  
  早晨八點,我們全團從香山飯店出發,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達北京的名勝古剎潭柘寺。它的位置在北京正西約五十公里處稱為西山的地方,被九座峻嶺所環抱,稱為九龍戲珠,潭柘寺便在形似寶珠山巒之前的山坳之中。它的歷史之久,有兩句話形容它︰「先有潭柘,後有幽州。」也就是說,這座古寺要比北京城被稱為幽州的時代還要早。至於確切的創建年代,據乾隆年代刊印的《潭柘山岫雲寺誌》認為,該寺「肇興於晉唐,重飾於金元」。
  
  傳說原來是青龍蟠踞的潭,故有「青龍讓潭」、「華嚴建寺」之說,至今潭柘寺前還有兩條名為懷遠橋及斷龍橋的石欄小橋,橫臥於兩丈多寬、一丈多深的山溪之上。該溪發源於寺後半山腰的龍潭,好像一條蜿蜒而下的龍,把整座的寺院環抱在牠的懷中。因為臺灣的法鼓山,也被兩條溪流包圍,而在右前方合流而下的交會處建有橋樑,同行的冉雲華教授便認為跟潭柘寺有神似之點,所以特別引起我們全團的興趣。
  
  該寺的命名,除了引喻「青龍讓潭」的傳說,還有該處遍植柘樹的原因。這個「柘」字,如果不查字典,會把它念成「拓」字,而其正確的發音,應該是「這」(ㄓㄜˋ)字。柘樹屬桑科植物,全株都能入中藥︰根、莖、果實,能袪風去濕,活血舒筋、活絡、清熱涼血;枝葉可治癤子等病。柘木紋理細密,可製作高級家具,既美觀又厚重;枝條堅美,有彈性,可製作弓背;葉能養蠶。過去潭柘寺周圍的柘樹滿山,故有「柘樹千嶂」之說。
  
  潭柘寺至少是在盛唐時代已經開建,後來歷經戰亂,幾度毀於兵火,直到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動亂中,更把所有寺內的文物、碑記,破壞殆盡,現在所見最有力的史料,就是見於前述的《潭柘山岫雲寺誌》。該書說該寺是於唐朝高宗至中宗的時代(西元六五○─七○九年),也就是武則天執政的初期,由華嚴禪師所建,最初名為「嘉福寺」,後改名為「龍泉寺」,何時改為今名「潭柘寺」?該是金、元時代的事。

  

  ▲潭柘寺前的「懷遠橋」。
  
  根據趙潤星及楊寶生編著的《潭柘寺》一書介紹說︰至今為止,在該寺的下塔院中,還留有金代磚造的祖塔兩座︰一是「佛日圓明海雲禪師塔」,建於金熙宗天眷年間(西元一一三八─一一四○年);二是「廣慧通理禪師之塔」,建於金世宗大定十五年(西元一一七五年)。另有石造的祖塔兩座:一是「故了公長老塔」,建於金大和四年;二是「政言禪師塔」建於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西元一一八八年)。尚有一石碑是建於金章宗明昌五年(西元一一九四年)。可見該寺在金代是非常隆盛的時期。到了元朝,潭柘寺著名的僧人曾有︰瑞雲靄禪師、雲磵禪師、柏山智公禪師。可是到了元末,天下大亂,該寺便毀於兵火。未久之間,明成祖即帝位,復興佛教,他的主要謀士,姚廣孝就是還了俗的僧人道衍禪師,在潭柘寺修建了靜室,作為他後半生修行之處。而在明成祖永樂年間(西元一四○三─一四二四年),重修潭柘寺的卻是一位來自日本的無初禪師。

  

  ▲柘樹。
  
  明末神宗萬曆年間(西元一五七三─一六一九年),神宗皇帝的母親,慈聖皇太后,要求朝廷出資,整飾了潭柘寺。到了清聖祖康熙年間(西元一六六二─一七二二年),皇室又對該寺加以擴建整新,而康熙皇帝玄燁,也曾親自騎馬到達該寺遊覽,並在那兒住了幾天,使得該寺在清朝數百年間的政治及文教上,居於顯要的地位。在辛亥革命之後,軍閥張作霖及吳佩孚也都是該寺的護法。民國十八年(西元一九二九年),先總統蔣公介石先生也曾特地由北京到潭柘寺觀瞻。
  
  在抗日戰爭期間,該寺也受到日軍的保護。據北京名勝古蹟叢書的《潭柘寺》一書說,最後的兩任方丈生活腐化、不守戒規,欺壓盤剝附近的民眾,所以一九四七年,大陸的民兵在集合了四千多人的群眾大會上,把該寺的幾位執事僧侶宣判為欺壓群眾等等的罪名,並將其中一位名叫滿示的僧人當眾打死,其餘願意還俗的僧人,也就安排他們去做工或種田,只有少數不願還俗的僧人還是住在寺院修行。
  
  而在稍後的文化大革命中,該寺遭受嚴重破壞,僧侶全部驅散。在一九七八年到一九八○年年間,大陸政府撥款將該寺重新整建修復,開始對遊客開放。
  
  潭柘寺的建築布局
  
  這次我們去參觀之時,房屋的硬體建築規模俱在,但已不見僧人的踪跡,已無三寶門庭的氣息。由北京園林管理局闢為遊覽的公園,各殿宇所供的佛菩薩聖像及護法諸天神像,均是目前藝術系學生的新塑,缺少宗教的靈氣及藝術的秀氣。使我們感到不勝噓吁感嘆!只見遊客穿梭其間,不見昔日的名剎盛況。
  
  雄偉的殿宇鱗次櫛比、層次分明、高下錯落的殿堂僧舍,坐落在形如太師椅狀的山坳之中,還是具有千年古剎的氣勢,所缺少的是靈魂,僅剩下了軀殼!那只是一座公園而已。
  
  潭柘寺的寺院建築群,從前到後的布局,有點像一隻倒置廣口的大鐘,寺前的牌樓及朝房,像是大鐘的吊環,後面則越往後去,散布的面積越廣,最後面就像是大鐘的口沿。現存的建築物,大小有三十三棟。
  
  現在根據趙潤星及楊寶生編的《潭柘寺》一書所述抄錄如下︰「佛殿亭閣,大體有三條建築軸線,可分為左、中、右三路︰中路為大型殿宇組成的中軸線,依次為寺前牌樓、山門、天王殿、鐘鼓二樓、大雄寶殿、齋堂、三聖殿(已拆除)、毘盧閣。右(東)路以庭院式建築為主,有行宮院、方丈院、流杯亭、乾隆寶座、地藏殿、圓通殿及舍利塔(金剛延壽塔)等,為過去寺院高層執事的起居室和留住皇族貴賓的地方。左(西)路建築,是幾座高峻的佛殿和三處獨成系統的殿堂組合,有楞嚴壇、戒臺大殿、藥師殿、文殊殿、觀音殿、祖師殿、龍王殿等殿堂及西南齋、寫經室、大悲壇等院落。因地形所致,此路建築,後部較高,其中觀音殿為全寺建築的頂點。潭柘寺整個建築群,自山門開始,大小殿堂依山勢遞次而起,層層高升,錯落有致,組合得當,體現了古代創建和擴建寺院的技人工匠的慧心構思。」  
  這段文字使我們知道潭柘寺的建築布局,在有規則中也雜著無規則的布局。

  

  我們下車之後,第一眼見到的就是著名的柘樹,據文獻記載的「柘樹千嶂」之句推測,在古代該寺周遭的柘樹,應該是遍山滿谷,到處都是,後來因為山下四周的民眾聽說柘樹的任何一部分,都是高貴的藥材,所以常常有人上山剝樹皮、挖樹根、採樹葉乃至將整棵的樹身盜取回家,漸漸地,珍貴的柘樹,幾乎招致滅種之禍。到了晚近,只剩下碩果僅存的幾株,最高的一株也只有五公尺左右,現已移植在寺前,圍以石築的欄杆,長的還算枝椏繁茂,生機勃勃。在石欄旁邊,培養著幾株小柘樹,僅一尺到二尺高而已。根據記載,樹皮是黃褐色,樹葉為橢圓形,枝頭會結出球形的果子,可是我們到訪的時候,才剛過清明,北方的氣候,尚未轉暖,只見到幾株光禿禿的裸樹而已。
  
  山門之外有四棵橫臥的古松,因其形狀奇特,分別被命名為「清、奇、古、怪」。
  
  該寺的牌樓為四柱三樓三洞的形式,金碧輝煌的牌坊,雄踞於漢白玉的基柱石上;牌樓頂上,覆有金黃色的琉璃瓦,凌翹的飛簷,下有三層重疊巧妙的斗拱,新施的彩繪五色斑斕。在牌樓的正中明樓的橫坊上有「翠嶂丹泉」四個楷體金字,背面書有「香林淨土」四字,鐵劃銀鈎,猷勁有力,是康熙皇帝親筆所題的書法珍品之一。由此可見潭柘寺的建築風格,是屬於明清的模式,這在北京的故宮和臺灣忠烈祠等處所也可見到。

  

  ▲潭柘寺的配院。
  
  最引起我注意的是,該寺的建築群中,有行宮院、流杯亭、乾隆寶座、戒臺大殿。從這些建築物的名稱,即可瞭解該寺,曾與帝王有過密切的關係。把寺院當作行宮,並在寺院中,以曲水流觴、飲酒賦詩的流杯遊戲,來消遣其遊山玩水的時光。在歷史上的記載,該寺不僅和康熙皇帝關係密切,而乾隆皇帝也有寶座留在該寺,這位做了六十年太平皇帝的君主,風光一世,也風流一生。據歷史資料顯示,他曾到過該寺數次,現在寺中還有多處建築物上,留有乾隆題寫的筆跡,特別是清高宗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他要贈送該寺方丈靜觀禪師一座金質護身佛,為了舉行迎佛的儀式,寺中僧人從山門開始,以黃土鋪路,延伸到二十里外。
  
  可是,從該寺設有戒壇大殿來看,又是一座重視戒律的叢林。據前述《潭柘寺》一書的介紹,從清初聖祖康熙三十一年(西元一六九二年)到清末德宗的光緒年間(西元一八七五─一九○八年),共二百年中,該寺有十七位住持都被稱為律師。到目前為止,該寺的上塔院裡,還完好的保存著從第一代震寰律師到第十七代普德律師的墓塔。
  
  在喻味菴(喻謙)所編的《新續高僧傳四集》卷三○、三一、三二中,都收有潭柘寺的律主傳記,例如︰照福、超越、澄林、明壽、源福、圓瑞、源諒等七位,足以證明該寺非常重視戒律。又在同書卷三六及三八的〈靈感篇〉,也收有潭柘寺的問性、廣福兩傳。明末的達觀紫柏禪師,晚年曾禪修於潭柘寺,講經傳法整飭寺規。何以到了後來被《潭柘寺》一書的作者,將該寺的僧人,作了如下的描述︰「潭柘寺自清代末年起,寺風日下,上層僧人腐化墮落,不守清規,茂林也不例外。他抽大煙,食葷肉,玩弄婦女,幹了不少壞事,為潭柘寺附近居民所深惡痛絕,曾被報仇者砍傷,險些喪命。」
  
  其中的茂林法師,是潭柘寺最後一位住持,據潭柘寺本身的文件記載,他在方丈任內也常常講經說法、開壇授戒、從事弘化的活動,在當時也有若干的影響。一九四九年後,他還寫了一冊《潭柘山岫雲寺概要》,為研究該寺提供一些史料,到一九六八年病逝於廣化寺。
  
  潭柘寺的寺產
  
  只因為該寺曾受到皇家的保護,以及信眾的恭敬供養,不僅有龐大建築群的寺院,也累積了數目驚人的財富,據寺中的資料記載,它的本院和下院,共有土地四萬三千多畝,還有廣大的山產林區,在北京地方,東到盧溝橋,南到良鄉,西南到涿縣,北到延慶,方圓九百里都有該寺的莊落,過去人們常說︰「潭柘寺的莊子三百六,一天吃一個。」事實上超過了四百個,其規模之大已超過了一個中等縣份。而且該寺在北京城內也有不少的房產。每年光是土地的租金收入,就有一、二萬兩銀子。直接雇人耕種的土地,有兩千多畝,每年收入糧食四、五千石。我們看了這些財產的統計數字,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一九四九年後的潭柘寺執事僧,會遭受四千多群眾公審的原因了。至於是不是真的不守佛規、吃葷、設賭、玩弄婦女,那是另一個問題,僅是地主、惡霸、剝削農民的任何一項罪名和罪責,在一九五○年代的初期,都是該被清算鬥爭的了。
  
  可見在君主時代,佛教由帝王大臣信仰保護固然好,一旦改朝換代,新貴得勢,也會遭致池魚之殃。此在君主時代是無可避免的不得已的事,也是危險的事。進入民主時代以後,寺院的經濟結構和弘化的運作方式,都應重加檢討,以免重蹈覆轍。
  
  財產是安全的保障,也是可怕的東西,釋迦世尊早已對阿難尊者說過,黃金是毒蛇,為什麼後代佛教徒把它忘了,以致於像潭柘寺的「巡照」滿示被群眾打死,最後的方丈茂林險些喪命。
  
  潭柘寺的戒壇
  
  我對該寺的戒壇特別有興趣,據資料記載︰戒壇大殿為寬五十五尺的正方形建築,高為三十七尺,重建於康熙三十一年。大殿屋面覆有深色泥瓦,屋面當中嵌有黃色琉璃瓦鋪成的「棋盤心」,以說明潭柘寺的戒壇為「敕建」。戒壇大殿正中,有一座品字形的漢白玉石臺,那就是戒壇。這座戒壇的須彌座高三級,最下一級寬一丈六尺,三層臺基總高為一丈,每層石臺的四周,都圍有雕工細膩的欄桿,石臺上還雕有精美的祥雲及蓮瓣的花飾,最高一層的殿頂正中,有一個細木雕刻的「垂花罩」,其大小正與最高一層的石臺相同。髹彩嚴飾,妙華繽紛,是建築藝術中的佳品。(見《潭柘寺》)

  

  ▲潭柘寺戒壇三層正面。
  
  戒壇的作用,是為出家比丘、比丘尼傳授具足戒時所用,在佛世的印度,只有舉行跟結界羯磨(會議)時,宣告在傳授具足戒的範圍之內,不允許跟授戒儀式無關的人員進入,並沒有一定要建立規模嚴正的戒壇。佛教傳到了中國,漸漸地就有了戒壇的設置,不僅是授比丘及比丘尼戒,也授出家、在家的菩薩戒。今後是否需要戒壇的設置?以儀式隆重來講或經常需要傳戒的道場來說,設置戒壇,無可厚非,就像禪寺有禪堂,淨土寺有念佛堂,藏密的寺院有時輪院及喜金剛院等一樣。然以實質而言,則無必要。

一三、戒壇寺
  
  我們從潭柘寺下山去戒壇寺的路上,順便在潭柘寺的下塔院,做了十分鐘的巡禮,對於《潭柘山岫雲寺誌》中所載的幾位金代祖師塔表示敬意。大陸政府為了配合觀光,其管理單位雖然對於塔院中幾十座斑駁和殘落的磚塔塔身並沒有做什麼維修,好像也還沒有重新修整的計畫,而其作為一個公園墓地的環境來看,還算可以。塔院中,栽植了不少花草以及景觀用的花木。那些祖師塔的模式,隨著時代的延伸有所不同,有的是六角實心密簷式,有的上面是樓閣式而下面是六角實心的亭子式,有的是覆鉢剎桿的印度及西藏式,從各種塔形的建築,可以看到印度、西藏、中國的遼金到清為止的建築藝術的演變過程。
  
  戒壇寺現在改稱戒臺寺,坐落在距離北京城西三十五公里處,是在到達潭柘寺之前的途中山腰裡,繞過稱為「十八盤」路段的山路之後,在左側的上方,有一座金瓦朱牆的古剎,飛簷崇脊,掩映於青松翠柏之間,那就是西山的戒壇寺,它距離潭柘寺大約十一公里。在佛教史上,把它和福建泉州開元寺戒壇、浙江杭州臺慶寺戒壇,並稱為全國三大戒壇,而且該寺戒壇之大,又居三大戒壇之首,被歷來的佛教徒們喻為天下第一壇。

  

  ▲潭柘寺下塔院之祖師塔。
  
  戒壇寺初創於唐高祖武德五年(西元六二二年),直到一九八二年最近一次的整修,在一千三百多年間,共有九度興衰。第一位創建該寺的是智周禪師,名為慧聚寺,以重於戒行而知名於世。中唐、晚唐時期,一度衰落。到了遼代和元代,共三百年之間,是戒壇寺中興的階段。西元十一世紀的遼道宗咸雍年間(西元一○六五─一○七四年),由法均律師整修該寺,創建戒壇,咸雍六年四月新戒壇落成,法均律師開壇演戒,一時名聲大震,遠近聞名,紛來求戒。從碑文記載中,當時的盛況是「摩肩接踵」「官莫能止」,甚至於有異國的父老,冒著越境被殺的危險,也要到戒壇寺受戒。所以道宗皇帝賜法均律師「察祿大夫守司空」的官職,以及一輪刻有「戒淨天心月」的飾物,可見這是一位極符眾望的律師。
  
  戒壇寺第二代住持裕窺,第三代悟敏,第四代悟珠,直到西元一一二五年,遼王朝滅亡,而女真族在燕京建立了金王朝之際,該寺依舊受到王室的保護。再從在寺內戒壇殿的門旁有一方元順帝至正二年(西元一三四二年)「住持山主成璞等建」的幢塔上面,刻有「大都鞍山慧聚禪寺月泉新公長老」的事蹟來看,這位月泉新公長老是從元代仁宗皇慶二年至延佑二年(西元一三一三─一三一五年)擔任戒壇寺的住持,擴建寺院,綠化寺外荒山,開壇演戒而復興了戒壇寺。到了元末,天下大亂,戒壇寺和潭柘寺同樣都在戰火之中付之一炬。到了明宣宗宣德九年(西元一四三四年)之後,一連七年之間,重修了戒壇寺,那是由於宣宗批准了大太監王振等人復興佛教的奏請,當時的住持是知幻禪師,他的九層磚體墓塔,如今還屹立於寺外東南隅的山坡上。
  
  到明憲宗成化十三年(西元一四七七年)及十四年,又由朝廷出資,對戒壇寺進行修葺,主要是翻修戒壇大殿的屋頂,迄今猶能見到戒壇殿屋頂上的那座金色寶瓶,就是當年鑄造安置的遺物。當時皇帝「敕諭」任該寺的住持德令為「僧錄司右覺義」的官職,並且明文制止在寺內寺外砍伐古樹、任意放牧,官員軍民諸色人等,不許「侮謾欺凌」,這些文字刻在一塊石碑上,現猶立於寺內鐘樓西側。到了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至三十五年(西元一五五○─一五五六年),由御馬太監捐資,經七年的時間,再度重建了該寺,主要的工程是重建了大雄寶殿、天王殿、金剛伽藍祖師殿、鐘鼓二樓等殿堂。到了明末神宗的萬曆年間(西元一五七三─一六一九年),也不斷的由朝廷維修翻建,例如現在寺門外的石牌樓及寺內的銅鐵焚爐等,都是萬曆年間的遺物。
  
  到了清朝的康熙、乾隆及恭親王,他們是戒壇寺的三大護法。清聖祖康熙二十四年(西元一六八五年),皇帝曾到西山遊歷,留住戒壇寺,並為該寺撰寫了碑文,為大雄寶殿書寫了「般若無照」的橫匾,以及「禪心似鏡留明月,松韵如篁振舞風」的楹聯,並為戒壇殿寫了「清戒」二字的橫匾。
  
  康熙五十四年,由該寺住持憨默成喆募款修復了寺院殿堂,這可以從現在戒壇殿前的一方「敕建馬鞍山萬壽大戒壇主平陽第四世賜紫喆公行實碑」記述的文字中見到當時的情況︰「佛號經聲,六時無間。過者爭停車馬,摳衣躡履,上山瞻禮。」並說當時寺內僧侶近四百人。
  
  清高宗乾隆皇帝也於乾隆十八年(西元一七五三年)、二十九年、四十四年、四十八年,四度來到戒壇寺,在該寺留下了很多御書的匾額及楹聯。

  

  ▲戒壇寺大雄寶殿。
  
  到了晚清時代,恭親王奕訢,是咸豐皇帝的異母兄弟,曾經在其晚年居住於戒壇寺十多寒暑,並且出資修復了羅漢堂、千佛閣、牡丹院。可見自康熙而至清末的近二百年間,戒壇寺經常受到帝王的呵護。
  
  根據記載,民間對於戒壇寺的信仰也非常隆盛,不斷地將房屋資銀等供養該寺,以致於財力雄厚,令人覬覦側目。到了民國初年,戒壇寺還是十分完好,稍後旋由於軍閥的混戰,社會的動亂,該寺也受了影響,僧人漸漸走散,珍貴文物,陸續丟失。抗日戰爭爆發(西元一九三七年)以後至一九四九年前,該寺曾幾次遭到土匪的洗劫,寺內文物財寶,便被清掃一空,僧人所剩無幾,殿堂成了斷壁殘垣,院內雜草叢生,淒涼景象,令人不忍卒睹。殆大陸政府成立之後,戒壇寺被某學院佔用,再度給該寺帶來了新的創傷︰把泥塑像拉倒,殿堂改成了教室和校舍,大雄寶殿改成了大禮堂,佛壇改砌成講臺。到一九五六年八月十七日,才轉交給北京巿園林局接管,開闢成為遊覽的場所。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四日,大陸的元帥朱德委員長到戒壇寺遊覽,曾做了如下的指示︰「大雄寶殿後檐坍塌部分及半山上小觀音洞幾棟破殿,應加修整。不要認為不過是個古廟,而不感興趣,要好好經營,這地方是有發展的。戒臺寺遊人多,應增加一些簡單飯菜,要掌握少賺不賠的原則。遊人遇雨回不去,應整理出一些房子像小旅館似的,供遊人臨時住用。」
  
  從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社會主義的大陸領導階層,對於佛教的名山古剎之修復,目的是為了旅遊。像這樣的指示還算不錯,至少還希望把祖先的遺產保留下來,移作現代人的遊覽場所。可是到了一九六六年,所謂「文化大革命」開始之後,戒壇寺又遭受到一次更徹底的破壞,把當時寺內還僅存的香爐、匾聯、佛像等文物,不是砸爛,便是焚毀,砸不爛,燒不壞的金屬文物,則當作「四舊」來賣給廢品公司。從千佛閣拆下來的木料,被瓜分光,一千餘尊明代的木雕佛像無一倖存,戒壇殿內天花板上的「藻井」,也用竹桿綁上鐵鈎,將幾十個精緻的「小天閣」及上百尊小天神像,鈎下毀掉。致使戒壇寺更是淒涼,殘牆斷壁,房漏屋塌,有的殿堂竟長出四米多高的雜樹來了。(以上資料取材於北京燕山出版社的《北京名勝古蹟叢書》中的《戒臺寺》第十一頁,也是由趙潤星、楊寶生兩人編著)
  
  直到一九八○年,北京巿政府撥款兩百餘萬人民幣,對戒壇寺經過兩年多的整修,復原了主要的殿堂,重塑了佛像,追回了部分的文物,並且打井、植樹、蒔花、養護古松古柏,也增建了旅館飯店等旅遊服務設施,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戒壇寺。
  
  現在戒壇寺的建築群,若從平面圖上看,它的主要建築殿堂,是坐西朝東而略偏北,它的中軸線,直指位於寺院外約三十五公里處的北京城。在整個建築群中,大體有南北兩條軸線,南邊建築群的軸線為中軸線,北邊建築物的軸線為北軸線。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從前向後次第是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千佛閣(已拆除)和觀音殿等。北軸線上的主要建築為長方形的戒壇院,其中有山門、戒壇殿、大悲殿及兩廂的五百羅漢堂等。
  
  若要分析該寺形成兩條建築軸線的時代背景,則知北軸線建築創建較早,為唐、遼、金代的主要佛殿集中區,南邊軸線上的建築群,是明、清兩代的擴建區。從北軸線上戒壇殿前的遼塔、元經幢、北山門等結構分析,早期戒壇寺的主體建築群,應該是在北軸線。

  

  ▲戒壇寺的九龍松。
  
  該寺現存的建築物,有二十四處,包括院、廳、殿、堂、門、塔、亭等建築。中國古代寺院的建築群,非常講究軸線的排列,每一個主軸,都有幾組四合院,每一組四合院,都有主從的建築物。但是,若限於山坡的地形,以及歷代的興、廢、增、減,也不一定能保持軸線的完整,像戒壇寺的方丈院、東靜院、西靜院,是在中軸線的南邊,自成一個系統,與主體建築物的中軸線及早期建築物的北軸線無關。它的牡丹院、真武殿、慧聚堂是介於中軸線與北軸線之間,也就是在中軸線之北、北軸線之南,具有聯廊的作用,但它不是廊而是殿堂。似乎也跟整齊的軸線配置無關。

  

  我們在戒壇寺內的殿外所見,最能引人注目的是幾棵古松,例如︰活動松、臥龍松、自在松、九龍松、抱塔松。不僅古樸巨大,蒼勁、放肆、怪誕,特別是那棵傳說已有千年樹齡的白皮松,自樹根向上有九枝分岔,樹幹的直徑有二點二米,老皮自然剝落有如鱗甲,每條枝幹向上蜿蜒延伸有如九條巨龍,故被命名為「九龍松」。這一類的樹種,在南方罕見,在北方也非到處都有,從該樹的根、幹、枝、葉,看不出一點老態,實際上是翠綠一片,生機無限。
  
  在該寺四天王殿所見的塑像,是一九八○年以後的新品,而在每一位天王的兩隻腳下,都踩著兩個羅剎小鬼,有男有女,表示降伏人間煩惱的貪、瞋、癡、慢、疑而用形像表現出來,就變成了妖魔惡怪。像這樣的表現,我在洛陽龍門石窟的奉先寺,也見過石雕力士的腳下,踩著一個小鬼,可見這種信仰的時代相當早,至少在唐初時代就已經有了。
  
  另外我對於戒壇寺的戒壇殿也特別留心,除了當時親眼所見,同時也參考了學者們的資料,敍述介紹如下︰戒壇殿初建於遼代,整修於金、元,明朝又重新再建,一九八二年又再重修,但其架構,基本上還是保持了明英宗正統年間(西元一四三六─一四四九年)的形式和風格。殿高二十餘米,建築面積六百七十六平方米,共有自然間數二十五間。是「重檐盝頂」與「四角攢尖頂」相結合的木結構建築。上下檐又有「風廊」環繞,造形獨特,為我國古建築中的傑作。

  

  ▲戒壇寺的戒壇第二、三層所雕小龕及護戒神像。
  
  殿頂上有五米高的鎏金銅鑄寶瓶,是明代的遺物,與正方形的「盝頂」相對應,其寓意為「天圓地方」。殿頂兩層檐下懸垂的「風鈴」,上層圓形,下層方形,同樣體現「天圓地方」的意思。每個鈴上鑄有「阿彌陀佛」四字,寓意則為每個鈴聲都在念著佛號。該殿正門頭上,有個金漆橫匾,上書「選佛場」。門內橫枋上有乾隆手書的「樹精進幢」古匾,後面還有一匾是康熙寫的「清戒」二字。
  
  殿內屋頂正中是「斗八藻井」,它的縱深處,大可分兩部分︰下部為方形,上部為圓形。在下部呈方形的井口四周,雕了許多小佛龕,佛龕上有圓形小門洞,洞內有細工雕出的飾金木質佛像。這樣奇巧的木雕建築藝術,往往使參觀者讚不絕口。藻井上層的圓形部分,正中穹頂是一條倒掛的木雕「團龍」,其龍頭居於藻井中心,張口鼓鬚,俯視著下面戒壇上的釋迦牟尼銅像;其四周的穹壁上,又雕有八條「升龍」,個個神態生動,與正中團龍相呼應,形成戒壇大殿「九龍護頂」的效果。此一工藝精絕的「斗八藻井」,為明英宗正統年間木雕藝人的傑作,它既是戒壇寺整個建築藝術的「掌上明珠」,又是我國古建園地上的一朵奇葩。
  
  至於戒壇,是在該殿的正中,一座由青石砌成的品字形高壇,也就是這座古寺的核心所在。壇分三層,最高一層距地面三點二五米,每層戒壇都有「須彌座」,每層「須彌座」的上下方和束腰部位,都有流雲及藩草等雕刻,工藝細膩,紋理流暢。戒壇的最下一層,高一點四米,各邊長度為十一點三米,其總周長為四十五點二米。中間一層高零點九五米,各邊長九點六米,周長為三十八點四米。上層戒壇高零點九米,各邊長八點一米,周長三十二點四米。
  
  每層須彌座的束腰處,多雕刻出許多小佛龕,上層共二十八個,每龕深二十八公分,高三十四公分,寬三十二公分。中層每面有小佛龕九個,共三十六個,其尺寸比上層略大,下層正面有十三個,其餘三面有十二個,其尺寸又比中層大一些。總計上、中、下三層,共有一百一十三個。在這些小佛龕裡,都供有一尊身著盔甲、手持法器、面目猙獰的護戒神。戒壇的總面積是一百二十七平方米,壇上靠裡的一側,供有一尊高三點三五米的釋迦佛漆金塑像,像前有檀木雕龍供桌一張和硬木椅子十把。當然這套桌椅,是一九八二年以後的仿製品。(以上資料取材於《戒臺寺》一書)
  
  戒壇是為比丘、比丘尼受具足戒時所用,桌椅的位置是按照「三師七證」排列而設,每次登壇受戒的新戒只有三人。現將受戒羯磨(儀式)的位置圖,舉列如下︰

  

  ▲戒臺「授戒」時的座次格局

一四、香山飯店
  
  參觀了戒壇寺,驅車回程,到達香山飯店,已近下午一點。匆匆用完午餐之後,商請到飯店經理,給我們介紹它的建築特色以及布局結構。
  
  香山位於北京巿西北方的郊區,從巿區、經頤和園、玉泉山,便到香山,那兒原來就是一個風景區,有山有水。香山的左後方高峯險峻,所以俗名「鬼見愁」。
  
  當貝聿銘建築師接受了此飯店的設計工程之後,親自在那兒住了幾個月,體會當地的氣候環境,乃至於季節性的景色變化。在建築過程中,他的要求是︰從頭至尾,由大至小,完全由他作主;從建築物的計畫布局,建材的選擇、處理、施工,乃至到房間的用品如毛巾、拖鞋、床單、窗帘等的顏色及形式,都要接受他的建議。可見一位大藝術家,無異是一位大獨裁者。因為他是國際著名的大建築師,他有絕對的自信心,所以大陸官員也就接受了他的要求。貝聿銘的公司,派了一位代表,長住北京,監督工程的進行,執行的非常徹底嚴格。他的理想是要把這座飯店,建設到「一步一景」的程度,也就是在這座建築物的範圍內,每移動一步,就有另一個景觀出現在你眼前。它的主體建築物是採取四合院的形式,其中庭的天井就是丹墀,用作大廳(Lobby),頂上覆以透明的化纖玻璃及鋼架結構,既有室內防風、防雨、防曬、保溫的效果,也有露天中庭的感受,尤其是在前排和後排的底層,都有一門二窗的三洞,前後兩棟建築的裡外兩壁,各有三洞,而且前後相對,彼此互望,從一個洞可看到另外的三個大小重疊遠近各別的洞,若從前院和後院向內部看,每一個洞中都有重疊的洞中有洞,共計四個洞,而且洞外就是自然的庭院景觀。也就是說,不論在室內或室外,都讓人有處身於戶外而飽覽自然景色的享受。若從中國民間的信仰來說,一棟房子的門窗設置,從前到後,若讓人有一眼看穿的感覺,那是不吉利的,因它不聚氣,故也不聚財。可是這就是貝聿銘的高招所在。因為整座的香山飯店,已在三面包山之中,正面又有地形地物的遮掩,環境相當隱密。

  

  ▲香山飯店的後院。

  

  ▲香山飯店的「一樹三影」。
  
  再細察建築物的本身,從大的結構到細的局部,在圖案上都是用的正方及長方兩種形狀,經過適當的配置,並不感覺單調,且有高雅的氣質。觀其所用的色彩,只有淺灰與純白兩種,據說這是貝建築師,採用他自己家鄉江南的民居「灰磚瓦白石灰牆」的風格,加以改良,即成了現代化的建築。
  
  這個飯店,共有四棟建築三個庭院,每棟建築不論從前看或後看,都有各自的院落,有的庭院是依山鑿池,引水成湖,有的庭院則從雲南選取高貴的天然奇石布置。本來這種石頭已禁止開採,以保護原地的自然景觀,經過貝聿銘向大陸高層官員的要求而特許開採,專車運送,大者數十噸重,小的也有噸把重,錯落的排列在院中,感覺非常的雅致。
  
  建築之時,對原地的樹木,也是愛護備至。有棵松樹,非常重要,因為當時國民政府的北京地區防衛司令傅作義將軍,向中共投降之時,曾和毛澤東見面會談,那時的地點,就是在香山飯店的這棵樹下。這對中國共產黨是棵值得紀念的樹,而於國民黨則是令人傷懷的樹。
  
  貝聿銘為了保留另外一棵松樹的枝椏,同時也為了在庭院內能看到四周的環山景觀,所以本來計畫要為香山飯店建築四到五層的高樓,結果建到三層就停止了。因此香山飯店的佔地面積共有三萬平方公尺,客房只有三百多間。
  
  庭院中另有一處景觀,是貝聿銘得意的傑作,叫作「一樹三影」。也就是在一棵松樹的前面有水池,後面有白牆,當陽光斜照之時,水中有倒影和牆上有陰影,加上樹的本身,便形成了一幅奇妙的圖畫。
  
  另一特色是香山飯店的門框牆面的基層和地板方磚,都是特製的青色油磚,這是模仿故宮等北京的古建築所用的建材,這些磚的尺寸和製作過程,也是向磚窯特訂的,大的大於長城的磚,小的也比普通的磚塊大上一倍,牆磚長方,地磚四方。出窯之後經過桐油的泡浸再加以人工的細磨,就能成為像大理石般的細潤。可是現代人的製磚技術不會太好,所以貝聿銘並不滿意。不過這種既具有鄉土風味、民間色彩,又具備了高度建築藝術的結構水準讓我們開了眼界。
  
  但是,據說該飯店的生意並不理想,一則是因離北京城太遠,二則懂得欣賞藝術的人畢竟不多。縱然它的房間費低於城中相同級別的飯店,生意仍然清淡,經營得十分艱苦。就拿我們這一團體來說,本來準備要在那兒住到四月十五日的早上為止,結果在十二日的下午參觀之後,就把行李搬出了香山飯店而住進了城中的新大都飯店。

一五、建設部談建設
  
  四月十二日下午,預定的節目是兩點鐘訪問建築科學研究院,晚上拜會建設部,並接受該部的晚宴。因為在香山飯店經過參觀之後,大家依戀不捨,希望多看一些,到了三點才從香山出發,到達北京城裡的安外小黃莊路九號的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已是四點。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機構,下設二十幾個研究所,有五百多人。而我雖然已到北京兩天了,還沒有弄清這個建築科學研究院跟建設部的關係。在臺灣時,伍宗文博士每次都說是由建設部主辦的,怎麼又跟建築科學研究院發生了關係,當然伍博士曾經給我說過幾次了,只是我還沒有弄清楚。不過四月十日在機場迎接的人員,遞給我的名片之中,有三個不同的單位和地址。我還是弄不清為什麼會跟幾個機構同時發生了關係而來接待我們?因此十二日下午,我是在迷迷糊糊之中到達了建築科學研究院。
  
  當我們走上該院的二樓便發現在他們會客室前的橫枋上,掛著一長幅紅底白字的歡迎布幛,寫上︰「熱烈歡迎聖嚴法師一行來院訪問」。這使我們感到這是一個隆重的接待場面,然於進入會客室時,除了我們的團員之外,只有他們的院長徐培福、副院長陳肇基,加上兩位高級建築師一共四人。由徐院長和陳副院長分別為我們做了三十分鐘有關該院事業系統、技術工程,以及對外合作等項目的簡報。因為我對於建築一竅不通,所以沒有話說,而僅由我們的領隊伍博士致詞。事實上,伍博士還代表「臺灣省都巿研究學會」總幹事的身分。當伍博士代表他的學會取出一隻錦盤,準備送給建研院時,我才發覺我們也帶有一個錦盤要送給該院。伍君看我懵懵懂懂,馬上提醒我當晚建設部的宴會上另外也要送一個錦盤。關於此事因為我沒有交代,所以也無人想到。只好請我們的施建昌居士立即乘計程車趕回旅館,找到從香山飯店運來的行李並找出錦盤。在兩個小時之後,當我們步入晚宴場所之時,施居士已在那等候了。
  
  真所謂隔行如隔山,進入佛寺和道觀時,我還有一點頭緒,到了專管建設的政府研究機關,竟然會呆頭木腦。
  
  在當天下午所見的人、所談的主題都是關於建築。只有一個例外,那是當我們正要離開該院之時,出現了一位自稱是北京巿「居士林」的王龍居士,他是該院電子計算中心的軟體工程師及業務主辦。他專修淨土,而對我的書卻看了幾種,盼我能夠再寄一部分著作給他們的居士林。因為時間匆促,未及多談。後來從中國佛協人員口中知道,北京居士林是一個高級知識分子組成的學佛團體;他們沒有固定老師,只是彼此間互相研討佛學,有淨有禪,而人數只有幾十位。他們不僅對佛學的研究有興趣,而且是信仰和實修並重的團體。這使我感到相當的欣慰,在今日的大陸,畢竟尚有知識分子的佛教徒。

  

  ▲作者贈團旗給大陸建築科學研究院院長徐培福。
  
  當我抽空把建設部人員給我的名片一一加以對比,發現接待我們的,可以分為三級。第一級屬於建設部,有兩位副部長,三位屬於該部的國際合作司;第二級是建築科學研究院,有正副院長及該院外事處人員;第三級是中國建築技術發展研究中心建築歷史研究所人員。
  
  當我們在北京的幾天之中,他們上、中、下三級的三個單位,派出了建設部的國際合作司外事辦公室主任陳玉貴;建築科學研究院派出外事處副處長李茂坤,重要的場合,他們的院長徐培福也都陪同出席;建築歷史研究所副所長屠舜耕,他們的所長于振生也陪伴著到了幾個地方。
  
  離開北京到山西、甘肅各地考察之時,共有三位全陪的人員,除了李茂坤、屠舜耕,建設部的國際合作司則派出項目主管武曉蓉女士。實際上,建設部的國際合作司外事辦公室,也兼管對臺辦事室的工作。陳玉貴、武曉蓉、李茂坤這三人在他們部院兩級單位中,平常就是專管對外交涉聯絡的,對各部門、各地方都很熟悉,人面廣,關係多。原則上說,有了他們陪同,處處都可以「開綠燈」通行無阻。至於屠舜耕,他是一位高級建築師,屬於技術部門的一位學者,為我們在參觀古代建築之時提供歷史知識及技術性的說明。
  
  當天下午五點半,到達新大都飯店,也就是我們當晚要住宿的旅館。未進房間卻先往餐廳,建設部在那兒設晚宴歡迎我們。由副部長周幹峙主持;他已先我而到,在那兒等候。筵開三席,都是該部幾個單位的重要幹部和職員,除了前面已經介紹過的人員全部出席之外,也讓我見到了他們的總工程師壽正華、城巿規畫設計研究院院長鄒德慈。
  
  建築歷史研究所高級建築師傅熹年,是一位古建築、古玉、古文物的評鑑專家,他的席位被安排在我的右邊,是一位備受尊敬的年長學者。他們建築歷史研究所所長于振生反而坐在他的下邊。跟我同桌的還有一位建設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黨文章。這些人的名片上,除了印有他們的職稱,多半還印有他們專長的身分,例如高級工程師、高級建築師等,表示他們都是學有所長的專家學者。國際合作司的陪團人員,沒有專長的頭銜。
  
  當晚的宴會,氣氛相當融洽。那位周副部長,的確是位學者,在致簡短的歡迎詞時,說得非常誠懇,也很謙虛。因為我們是一個建築考察團,成員多半是建築工程的專家,所以當晚約來陪客的都是他們部裡的菁英學者。他希望我們能暢所欲言地交換彼此的經驗和意見,也希望能對我們法鼓山的建設有所幫助。
  
  接著,他們鼓掌要我公開發言,我便做了簡單幾句觀念性的報告,表示向他們諸位專家請教。我說,建設法鼓山的理念,是根據如下的三點︰1.要站在現代人的立足點上,一方面回顧歷史文化的優良傳統,同時展望未來文化的帶動創新。這也就是中國人一向主張的繼往開來、承先啟後,既不可忘掉過去,也不能不想到未來,而且現在就是現在。2.要保持建築地的原有地貌,不可移山填壑,並且珍惜原有的資源,如溪流、活泉,乃至於原生的一草一木。3.在基本的安全設施及美觀實用的範圍內,盡量做到技術和建材的現代化,以及形象、顏色的本土化。

  

  ▲大陸建設部副部長周幹峙致歡迎詞。
  
  當我講完之後,周副部長以及同席的專家學者,一致覺得我的意見非常的新穎而且穩重踏實,應該就是現在建築界的共同理念。但又認為既不拋棄傳統,還要創新未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
  
  同樣的宴會,在四月十四日的晚上,在另一個叫作圓山飯店的地方,還有一場。那是由建築科學研究院的院長徐培福作東,但是,他請建設部的另一位副部長干志堅主持,干氏告訴我們︰社會主義的祖國,思想進步、建設發達、人民的生活提昇了又提昇;大陸平均的工資數目雖然不高,可是物價低廉,又有各項的福利、補助,例如糧食相當便宜、公家提供的宿舍租金之低,幾乎等於免費;若以資本主義社會的平均國民所得標準,來評斷大陸的情況,是不公平的。他又向我們埋怨說︰外國人和海外的中國人,因為不瞭解中國的實況,故用懷疑的態度看他們、批評他們。

一六、雲居寺.石經山
  
  房山石材艾葉青
  
  四月十三日,星期六。
  
  早上八點半出發,車行兩個小時,才到達雲居寺。該寺位於北京巿西南郊七十公里處的房山縣境內。發現北京人頭骨的周口店,就在它的左近;出產可口而香甜板栗的良鄉,則在它的右近。
  
  至於房山的出名,是因盛產品質優良的石材。例如北京的天壇及故宮所用的大批漢白玉建材,就是出於房山。另外一種作為碑刻之上品的石材,名為「艾葉青」的,也出在房山。而且房山的遍地,都是大理石。所以,在雲居寺石經山前方的一個盆地,被命名為「石窩」。這三種石材之中,大理石遍布地面;其他兩種深藏地下,表層覆以土壤,若要開採,就得像穿井開礦那樣的向地下發掘。據說,近世以來,已停止開採。
  
  從以上介紹房山出產優良的石材,始知從隋朝開始,歷代的大師們為何要選擇房山這個地方建寺而雕刻石經的原因了。
  
  我們長途跋涉前往該地的目的,就是要親眼一睹雲居寺石經山的石經窟。我們到達該地時,首先在雲居寺的接待室,跟當地的幾位首長及管理人員見面,他們是房山區文化文物局長、房山區區委宣傳部長、房山區旅遊事業局長、雲居寺文物管理處主任,及後到的房山公安局長。
  
  那天的天氣晴朗,但在雲居寺感到蠻冷的。我們草草吃光隨身攜帶的餅乾、饅頭,算是用了午餐,便趕往距寺院有一公里半之外的石經山。
  
  本團的冉教授,曾經去過石經山,知道山上沒有什麼可看,所以留在寺內休息。雖然當地導遊告訴我們,從山麓到山頂只有五百多公尺,冉教授卻事先預告我︰「要有心理準備,那五百多公尺不是很短的路。」在我心想,那不過是十根電線桿的距離而已,沒有什麼了不起吧!
  
  石經山石刻佛經
  
  在去雲居寺之前,我已有了一些石經山的資料。因為中國佛教協會負責出版全套的《房山石經拓印本》,當我一九八八年訪問大陸之時,就已買了幾冊;同時,在佛協的「法音文庫」之中有一冊《房山石經之研究》,該書收集了十一個人的文章,共十四篇。而這次從北京陪同我們去訪問的房山石經專家吳夢麟女士,就是其中的作者之一。
  
  現在根據資料及我的見聞,將房山石經及雲居寺,介紹敍述如下︰北京西南一百餘里處,有一白帶山,屬太行山脈,高五百多公尺,以山嶺常有白雲縈繞而得名。又名莎題山,因為山中盛產莎題草。又因山中藏有石刻佛經,故稱石經山。

  

  ▲石經山正前方是石窩。
  
  石經的雕刻工程,是起於佛教的末法思想,所謂末法之說,見於大乘經典如《法華經》、《大乘同性經》、《寶積經》、《大集經》、《月燈三昧經》等諸經。謂佛法住世,歷正法、像法、末法的三期,最後法滅。南嶽慧思禪師相信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而隋世正好是佛涅槃一千五百年,因為剛經過北魏太武帝及北周武帝的滅法運動,佛教遭受到無情的打擊,所以在南嶽慧思禪師,就有末法時代已經開始的信仰。當時他的弟子靜琬,便擔心佛教很快就會被毀,所以發起了石雕佛經藏於山洞的運動。
  
  雖說石刻佛經,在隋代之前的北齊時代已經開始,例如北響堂山、南響堂山的石窟內已經有了《文殊般若經》、《彌勒成佛經》、《華嚴經》、《般若經》等的石刻,但是,規模最大,延續最久的,要推河北省房山縣的石經山了。那是雲居寺的創建者靜琬大師從隋煬帝大業年間(西元六○五─六一六年)至唐太宗貞觀十三年(西元六三九年)遷化為止,一共經營了七個石室於其四壁及其室內嵌滿藏貯了石經之後便予封藏起來。這是有名的所謂「琬公七窟」。當時的主要施主是隋煬帝,參與工作的尚有玄導和僧儀。此後,於唐玄宗開元及天寶年間(西元七一三─七五五年),又得到玄宗第八妺金仙公主的資助,而由惠邏、玄法主持雕刻。到現在為止,在石經山的頂上還有一座金仙公主的紀念塔。由於帝王的信仰,所以大臣、地方官、百姓、也多多少少參與了石經工程的贊助。這樣的事業,又經過遼、金、元各朝,有七百五十年間的斷斷續續的經營,一共在山上開了九窟。其中以琬公七窟中的第五窟,又名華嚴堂或雷音洞,是其主要經典的收藏之處,其中藏有《法華經》、《華嚴經》、《涅槃經》、《維摩經》、《勝鬘經》、《金剛經》、《遺教經》、《無量義經》、《彌勒上生經》等經。
  
  石經山的九個洞分上下兩層,上層七個洞,下層兩個洞,上層的雷音洞,寬廣如殿,四壁鑲嵌經版一百四十六塊,嵌滿了四周牆壁。九個洞中,唯有此處是開放的,其他八個均以石門封固,近代經過開啟拓印之後,放回原處,重新加封。我們看到下層的兩個洞,在石門的上段,是用石板鏤空如窗,可以通過窗縫看到裡邊的石刻經版,層疊堆置。九個石洞,一共藏經四千一百九十六片。洞內外,尚有石經殘蝕碎片七百八十二塊。另一部分,是遼、金兩代所刻的石經,沒有藏在山上的石洞,而是藏在雲居寺南塔前的地穴之內,共計一萬零八十二片。合計是一萬四千二百七十八塊石刻,一千一百二十二部佛經,共計三千五百七十二卷。綜合山洞及地穴石經的時代,從隋朝的大業年間開始,到明末結束,歷經一千餘載。從此可以看出,佛教的信仰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以及對中國人的精神所寄,是多麼的偉大和重要。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五八年,中國佛教協會對房山石經進行了全面的調查、發掘、拓印的工作,歷時三載才竟全功。石洞原來沒有編列號碼,工作人員將下層的兩個洞從右起編為一及二號,上層的七個洞自右向左順次編號。名為華嚴堂的雷音洞就是第五號。當時發現其他七洞雖然封固,而第三號的洞門破壞非常嚴重,現在已經修復。

  

  ▲石經山五十年代拓印經版。
  
  九個石洞大小不一,所藏經版也多少不等,除了嵌於四壁的,其他經塊,一般是,下層豎立排放,上層橫放和平放,並無一定的規律。那些經版的尺寸,大致可分三種類型︰1.大型者長二米五十公分,寬六十公分;2.中型者長一米六十公分,寬六十二公分;3.小型者長四十六公分,寬七十六公分。

  

  ▲石經山藏經洞第一窟。
  
  我們一行從山下往上攀登之時,再問嚮導人員︰「五百多公尺,那有這麼遠?」因為那天的天氣非常晴朗,又是週末假日,登山的中、小學生和旅遊的民眾,在山路上密密麻麻。有許多青少年學生,不走正路,只是攀著山石,像蜘蛛似的上山,手腳並用,爬到山腰之時已經像是一隻一隻的螞蟻。五百多公尺的距離怎麼可能有那麼高?結果所得到的答案是︰「石經山的高度是海拔的高度,並不等於山路的長度,所以登山實際需要的時間通常是三十分鐘到四十分鐘,如果是老年的人,應該是要花一個小時。」
  
  我應該也算是年老階段的人,可是,我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一邊聽著吳夢麟女士介紹房山的風物、歷史,以及她已經到石經山二十多次的經驗,一路上邊說邊走,就這麼爬了上去。到了山腰,有一座可以作為旅客歇腳之處的小院落,我在那邊見到了看守石經山的一位老人孫先生。他正在照顧著山上的各種設施,看來滿臉風霜,可是兩眼炯炯有神。當地的年輕導遊稱吳夢麟為吳老師,也稱那老人為孫老師,而當地人習慣,被稱老師未必教書,乃是對年長者的尊稱。我們在那座小院的屋子裡面坐了幾分鐘,繼續向上,石經洞已經遙遙在望。到此為止,已經爬了二十分鐘的所謂山路,其實僅是由人們走出來的天然小徑,並沒有石階,也沒有鋪上石條或磚塊,如果是遇到雨天,可能無法攀登。
  
  再往上走,發現了數十公尺人工修築的石階步道。在走上石階之前的左側路邊,有一口井,好像直到現在還是活的。井口加了鐵蓋,上了鐵鎖,以防遊客污染破壞。據說山上的那位孫先生,平常就是飲用這口井裡的水。在如此高的山上,竟然有井,而且真的有水,不可思議。
  
  繼續往上攀登,經過五分鐘,就到了石經洞的範圍。在上下兩層之前,都有人行的步道,以供遊客憑弔。我們在下層的兩個石洞之前合掌禮敬的同時,發現洞前的一塊巨石面上刻著﹁念佛﹂兩字。不知是那一代的作品了,它的字體並沒有石經版上那樣的強勁有力,也不那麼優美,想是後人刻的吧!不過用意倒是很好。
  
  接著向上走,約二十公尺,便是上層。發現在洞口有幾座都是刻著《金剛經》的石碑,碑面雖然已有一些斑駁及人為的損壞,但其字跡還是非常的清晰可辨。每一個碑頭上方,刻有雙龍以及一個佛龕,龕中或者刻著一佛二菩薩像,或者只有一尊佛像,佛龕的兩側邊框都有題字,其中一個是「清信女宋小完敬造上」,「金輪[髟-(彰-章)+至]神皇帝及四生父母」;另外一個是「朝議郎行幽州范陽縣令」,「平輿縣開國子袁敬一經之碑供養」。碑的正背兩面都刻滿了經文。未暇考察那是屬於那個年代的文物。
  
  雷音洞的佛舍利
  
  前面已經說過,石經山九個洞中,開放的只有第五窟的雷音洞。我進洞之後,發現洞中有一張供桌,桌上有一紙說明,僅僅寫著「佛舍利發現處」,我立即五體投地拜了下去,同時也在此感受到靜琬大師以及歷代先賢的護法之心,那樣的懇切至誠,真是堅逾鐵石,固若金湯。如果沒有堅固的信心和高超的道行,豈會來做這樣的傻事。當年刻經和藏經的事業之艱難,可以由我當天登山的過程約略的體會一、二,石板是從十幾公里之外的石窩開採,雕琢、水磨之後,用人力運上山去,再逐字雕刻成文,而且字字工整,秀麗有力,所花的心力、體力、財力,是無法估計的。這不僅使我感受到佛教感化力的強大,更能使我感受到如果沒有歷代的先賢從事如此堅貞的護法運動,佛教也真的會滅亡。所以一時間,不顧旁邊還有許多的人,幾乎失聲痛哭起來,匍匐在地,久久站不起來。

  

  ▲作者在雷音洞內感恩先賢的護法精神,匍匐在地失聲痛哭。
  
  至於說到佛的舍利,根據雲居寺現存〈大遼燕京涿州范陽縣白帶山石經雲居寺釋迦佛舍利塔記〉有如此的記載︰「原其舍利於東峯石巖名花嚴堂,苑法師秘此堂石柱內,後因修飾,得獲琉璃瓶內有舍利三百餘粒,晝夜放光,一月有餘。」這是說靜琬大師因為刻石經三百餘軼,而在山上開鑿華嚴堂,將佛舍利,密藏於柱,後來為了修飾而開啟石柱,即在琉璃瓶內有三百多顆,曾經放光一個多月。又據說,當明末紫柏大師到雲居寺石經山,開啟舍利盒,發現只剩下三粒。此事聞於明神宗的母親慈聖太后,而被請入宮中供養。發還之時,紫柏大師沒有開啟檢驗,僅僅附上一張紙條謂︰「某年某月某日由慈聖太后恭送還山,未予啟蓋檢視。」簽上紫柏的名字,便重行封藏起來。到了現代,有人把它打開,發現裡邊只有兩顆舍利,另外一顆是珍珠。對於紫柏大師的智慧,大家無限的讚歎,他這樣的作法,既對慈聖太后表示尊重和信用,也對後代做了交代。紫柏大師是我非常敬仰的人,他對中國近世佛教的貢獻與其他的蓮池、憨山、蕅益等三位,並稱為明末四大師。如果沒有他們四位大師在明末出現,今天中國的佛教已是另一種局面,甚至當說不堪設想。我能親身來到紫柏大師曾經踩過的土地和石頭上頂禮膜拜,禁不住使我感到無限的悲愴。這是我在大陸訪問途中感受最深的一天,佛法的偉大、法滅的危機,以及先賢的事蹟,縈繞腦際,感慨萬千。

  

  ▲〈石經寺釋迦佛舍利塔記〉碑文。
  
  當我噙淚禮拜之後,細覽雷音洞四壁的石經,已有好多遭到了破壞,雖然也經過累次的重修、整理、拼湊、鑲貼,可是痕跡非常明顯。據說在一九五六年清理之時,發現壁上鑲嵌的經版已經脫落了十八塊,有的已經踩成碎片,甚至有許多殘破經片已被當作磚塊來修補牆角的土坑,而且也遭到自然風化的損壞。有些經版移動之時即成粉末,有些經版表層鼓起,稍一接觸即行剝落。好在「艾葉青」這樣的石材,最能耐得風化,大部分還是非常清晰。
  
  在雷音洞中,豎有四根同為用艾葉青石材雕琢成功的石柱,頂天立地,好像是樑柱,其實是裝飾。每柱有八稜,形成八面,每面分成十七欄,每欄刻有兩個佛龕,每龕有一尊佛像,每尊佛像之旁都有名號,共有一千零八十八尊,刻工精緻,加上彩繪。這四根石柱,應該另有名稱,叫作「千佛幢」。這種表現,在大同的雲岡石窟中,也可見到。
  
  上山一趟,身歷其境,畢竟不虛此行,當我下山之時,心境相當歡暢,放眼流覽四周的環境,發覺石經山是在三面環山的群山之中,據說原來是一片森林地帶,經過一九五○年代的濫肆砍伐,而成了一座荒山。近幾年來,正在加緊植樹,也僅在道路兩旁,可以看到頭兩尺高的柏樹,尚在石縫和乾土之中掙扎求生。向遠處望去,都還是濯濯的童山,向前延伸。因為當地氣候還是很冷,在群山的凹處,尚可看到若隱若現的幾處雪景。
  
  雲居寺重建
  
  從石經山下來,又回到了雲居寺,該寺坐落於白帶山的西南麓,創建者也是隋之靜琬,到遼聖宗的時代(西元九八三─一○三○年),已經有了五大院落、六進殿宇,兩側有配殿、帝王行宮及僧房。該寺坐西朝東,依地形之高下,建築殿堂,錯落有致,寺之南北有雙塔對峙。可惜在一九四二年,遭日軍砲火擊毀,幾乎全部夷為平地,僅剩南北兩座磚塔及碑刻等遺跡而已。
  
  一九八五年,大陸以保護文物而撥專款並得到國內外佛教界人士的支持,在廢墟上重建雲居寺。如今已有五處殿堂恢復,開放旅遊。現在的管理處主任田福月,見到我時,合掌為禮,並且強調,他雖非僧人,卻是為了護持佛法而在努力,也盼望得到海外佛教徒的資助。現在的雲居寺,是依據「大清營造則例」建成,幸好該寺布局的原貌,還留有一張全景圖片。所以新建的殿堂,排列及配置不會與原寺有太多的出入。在它的中軸線上,從山門起是︰天王殿、牌樓、毘盧殿、韋馱殿、釋迦殿、栴檀殿、藥師殿、彌陀殿、最後是大悲殿。中軸線的北邊,有僧房兩幢、行宮四幢、千佛殿一幢;在中軸線的南邊,有文殊殿、地藏殿、祖師殿。原來在中軸線的兩側,應該還有其他的配殿,現在還未建成。連中軸線的兩側廂房也還沒有開始建築。不過在牌樓的兩側,鐘、鼓二樓,已經建好。
  
  它的古蹟,就是南北兩座古塔。南塔建於遼代,密檐式十三層,可惜在抗日期間被日軍摧毀,現僅存塔基。北塔的下部為樓閣式,中空,有蹬道可登,上部是覆鉢形,有輪相及寶鼎,也是遼代所建。而其基座,可能是隋唐的遺物。
  
  在北塔的東、西、南、北四角,各有一小塔,為唐代的建築。西北角的四方形小塔,塔頂為密檐式七級浮屠,通高四米有餘,塔門朝北,內有龕,正面浮雕一佛二菩薩,體型豐腴,線條柔美,為典型的唐代造像;東南角的四方形小石塔,唐睿宗太極元年(西元七一二年)所建;東北角小石塔,建於唐玄宗開元十年(西元七二二年),為方形,重檐六層,有奔象馳鹿,金剛力士及佛龕內的一佛二菩薩的石雕,都是盛唐的風格;在西南角的是開元十五年所建。
  
  雲居寺現存遼塔有五座,其中三座為磚塔,兩座為石塔。開山琬公大師的塔,高兩丈餘,其中安有靜琬的靈骨,是遼道宗大安九年(西元一○九三年)所建,根據靜琬大師塔銘記載,琬大師於唐太宗貞觀十三(西元六三九九年)年圓寂之後,靈骨始終沒葬,至遼大安初年,有位通理大師,繼其志,而為之建塔安靈骨。也可以說,雲居寺的古蹟,除了洞窟及地穴發掘出來的石經之外,只有這些古塔而已。
  
  現在雲居寺的石經館,是古代所沒有的。因為他們把遼塔前側地穴裡發現的遼、金時代的石經,全部都藏於石經館了。我們走馬看花,只見到那些跟石碑相同的石經,堆滿了一房子的木架上。同時讓我們見到《龍藏》的木刻經版,也都藏於該寺的石經館內,看來相當的古舊。但是,木質堅硬,所以字跡完好如初。
  
  警車開導
  
  我們參觀雲居寺的各項建築物及石經館時,處處都被我們的嚮導往前帶著奔馳,只聽到催促之聲︰「抓緊時間!抓緊時間!否則的話,返回北京的路上會有麻煩。」
  
  所謂「麻煩」,就是交通阻塞。唯在十二日那天,就已經聽說,房山縣的公安局局長會親自帶著開導車來保護我們。此一消息使我有點訝異,我又不是什麼要人,何須驚動地方官府策動警車保護?我們的領隊說是為了禮貌;我們的陪團則說沒有什麼。但在我們到達雲居寺時,就發現幾輛開導警車停在寺門口,卻並未陪同我們上山。當我們在室內參觀之際,也沒有出動保護,想不到,在回程的路上就發現開導警車對我們太有用了。因為那正好是下午五點到六點之間,在房山通向北京的公路上,交通非常擁塞,有些路段,幾乎是寸步難行,如果不是警車開道,恐怕要在晚上八點之後才進得了城。當晚六點,我們卻要在頤和園宴客。東道主遲到,是無法原諒的事。結果由於開導車在我們前頭不斷的拉警笛,見車超車,不受交通號誌限制,一路上所有的車輛,不管東往或西來,都因我們而讓開。一直把我們送出了房山縣境,進入了北京巿的西南部,開導的警車人員才向我們揮手送別。
  
  到此為止,我才恍然大悟,接待單位建設部,為什麼要房山縣作如此安排的原因了。

一七、頤和園的群賢會
  
  四月十三日的晚宴,是在我們的行程之中預先安排好的。目的是想見見北京巿內正在研究佛教的學者們,同時也為了答謝建設部及中國佛教協會的招待。當初是委託接待單位建設部代為安排的。因此,他們為了表示隆重,把會場預訂在北京巿西北部的頤和園「聽鸝館」。那是一個以豪華高級為號召的餐廳,平常不供應素菜,由於建設部的關係,特地為我們做了三桌素席。
  
  我們從房山趕到頤和園已是傍晚,暮靄低垂,一片昏黃。平常的車輛不許入園,只能徒步遊覽,我們的車輛獲得特許進入頤和園中。就是如此,下車之後,還是走了一段路才到了餐廳。
  
  據說此餐廳從前曾經是慈禧太后歇腳之處,也是某親王住宿之所。那是一棟四合院的建築物,屋基都有兩尺多高,進入前排的一棟,必須攀登幾級石階,穿過後院,又需走下幾級石階。前棟目前作為紀念品的販售部門,進入後院的正廳,也得上幾級石階才是「聽鸝館」的餐廳部。

  

  ▲聽鸝館晚宴。
  
  當我剛進頤和園大門之時,已有接待人員告訴我︰「佛協的趙樸初居士,已經先到了半個小時,正在等著大家。」而且一再表示︰「八十五歲的趙樸初居士,已經多年沒有出城參加宴會了,何況他目前身體並不健康。」不過見面之時,並未看出趙樸初居士有不悅的表情。當我向他致歉,他還是十分的歡喜。跟他同來的佛協人員有︰淨慧法師、傳印法師、周紹良、林子青、蕭秉權、張鴻志等共六人。周紹良、林子青兩位居士也都是七、八十歲的人,像這種地方,相信也不會常來的。就是另外四位,除了張鴻志之外也是六十出頭的人了,如此勞動他們,的確於心不安。
  
  建設部的人員除了陪團的幾個人之外,只有建築科學研究院的院長徐培福光臨。邀請到的學者則有九位︰1.原北京大學副校長,現年已八十五高齡的季羨林教授,他是留學德國的梵文專家,在今日的中國大陸是唯一長老級佛教學者;2.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長湯一介;3.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4.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孔繁;5.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所長黃心川;6.中國人民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方立天;7.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金維諾;8.中央民族學院藏學教授王堯;9.北京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趙炳時。從以上的名單,可以知道這次宴會所請的客人,都是北京學術界的菁英人物,他們每一個人都有相當水準和分量的著作。我當時帶去的著作很少,只送了每人一冊《明末佛教研究》。他們幾乎每人也送了我一冊到五冊各自的精心傑作,多半是在臺灣買不到的,有些在大陸也已經絕版了。
  
  我之能夠邀請他們,是因我們的中華佛學研究所,計畫編印一套佛教叢書,故請冉雲華及藍吉富兩位教授代為接洽聯繫大陸上研究佛教的有關學者,約他們也為本所編寫若干冊。由於冉、藍兩位已經去過大陸數次,並且曾在國際會議中,與大陸的學者有過碰面交談的機會。所以,這份名單是由他們兩位提供再委託接待單位代我發函邀請來的。至於清大建築學院的趙院長,是由陳柏森建築師代我邀請到的。
  
  能有這樣的場面,無怪乎周紹良居士會對我說︰「把北京所有的佛教學者都請來了。」實際上,佛協的趙樸初、林子青和周紹良自己,也都是北京的佛教學者。而且周紹良是近代佛教著名學者周叔迦的哲嗣;湯一介的父親是《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的作者湯用彤,兩人都有家學淵源。
  
  在宴席間和我談話較多的還是跟我鄰座的趙樸初,因他聽我說將來我們法鼓山的建築物是採取現代化,而且要讓世界各國佛教徒和非佛教徒都能接受,盡量避免予人以佛教是多神信仰的印象之時,便頗為關心的說︰「大乘佛教的道場固然有佛,可也不能沒有菩薩,否則就不能顯出大乘的精神。」我說︰「法鼓山現在就有菩薩像,將來也會有的。」
  
  聽鸝館的素菜還算不錯,雖然是用葷菜的作法,但材料都是素的。首先,在每人座前發了一張菜單,說明當天晚上一共有幾道菜,有那些菜。然後,每上一道菜時,均由服務員用盤子捧著到桌邊向大家報出菜名,一邊躬身,一邊向全桌的客人展示一遍菜餚的內容,然後端到旁邊的空桌,用小碗每人一份裝好,再恭敬的送到每位賓客的前面。每上一道菜均是如此。如果吃得較慢或正在談話中,很可能在上第二道菜時,即將第一道尚未動筷過的菜收走。如果特別交待慢點收,他們也會尊重你的意見,不過每個人擁有的桌面有限,總無法將三、四道菜的小碗排列在前。當然,分過菜的大盤中,如仍有剩菜,還是會放置在桌子中央,如再需要,可以自取或請他們服務。
  
  如果上菜時就用攝影機拍下來,那該是十分美觀的圖畫。北方的菜館對於拼菜的藝術十分高明,幾乎每盤菜都是一幅畫,像某種植物、動物或靜物,輪廓清晰,色彩鮮明,一眼便知那是某種圖案。不要說烹調的廚藝,就是把已烹調好的菜餚拼成各式圖案,就要一把工夫了。
  
  由於佛協送了伍宗文、冉雲華兩位教授以及我們各人一套精印的《釋迦牟尼佛像集》,宴會後,伍教授頭腦動得很快,立即請求趙樸初居士在像集的扉頁落款、簽名作為紀念,而冉教授和我的也同時沾了光。因為冉教授說趙樸初居士是大陸的名人,是國際佛教界的明星,有他親筆落款簽字的贈品,意義截然不同。因此而讓這位老居士在如此疲勞之下,仍為我們辛苦的當眾揮筆。

一八、北京的故宮
  
  四月十四日,星期日。
  
  當我上次去北京訪問之時,預定去故宮訪問的那天(四月十一日),正好遇上漫天黃土高原吹過來的黃沙,我就只好留在旅館休息,而讓三位年輕的居士前去參觀。今年的四月十四日天氣很好,無風、無雨、也沒有大太陽。
  
  上午八點三十分出發,由屠舜耕先生陪同,他對故宮的建築,熟悉得如數家珍。一般遊客是從故宮的午門進入太和殿前的大廣場,我們卻由後門入口,先遊後宮的御花園,遙望故宮的背後,就是明末的崇禎皇帝吊死之處──煤山。
  
  故宮宮殿的建築布局,有中軸及兩翼之別,又有外朝及內廷之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的三殿為中心,文華、武英的兩殿為輔翼,是皇帝舉行大典及召見群臣、行使權力的主要場所。「內廷」有乾清、交泰、坤寧,以及東西六宮等,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后妃皇子們居住、遊玩、祀神之所。
  
  從故宮建築的歷史來看,雖然以明朝的皇宮為基礎,卻以清朝的建築為主體。它的色彩模式,應該都是清朝的。雄偉龐大的建築群,在中國當然是獨一無二,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故宮所用建材的最大特色是漢白玉的雕刻之多,令人歎為觀止。以致有人說︰「如果沒有房山的漢白玉,也就沒有北京的皇宮及天壇。」

  

  ▲故宮的太和殿。
  
  過去許多的中國寺院建築,不論由王公大臣捐建或由僧尼募建,多半模仿帝王的宮殿形式,乃至各種經典的「經變」圖畫,描繪佛國淨土的建築,也是採用皇家的宮殿形象,作為表現淨土環境的莊嚴,因此宮殿化的寺院建築,極易受到中國人的認同和喜愛。但以現代人所要求的佛教精神而言,當以普及化的人間環境較為適宜,所以宮殿式的建築,不是法鼓山所要模仿的。
  
  不過我在故宮也很仔細地看了每棟建築物,目的是在體會一個皇帝和在宮中生活的人們會有怎麼樣的感受。雖然皇宮是經人工的美化而接近神話故事中的天堂仙境,但那些建築物畢竟是在人間,裡面住的依然是人間的凡夫,如果心中煩惱很重,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跟被囚禁在牢中的滋味,也沒有兩樣。無怪乎傳說順治皇帝曾經有悟道詩云︰「為君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做一百年的皇帝竟不如當半天的和尚那麼愜意自在。
  
  下午,我在旅館休息,團員們去參觀法源寺的建築。

一九、琉璃廠.王府井
  
  四月十五日,星期一。  
  琉璃廠,因為那是文物、書店集中的地區而出名,凡到北京要想參觀、選購骨董文物、書畫、書籍、文具,一定會去琉璃廠。我們的冉雲華教授是一位行家,他對於琉璃廠的行情、習慣和物品、商店,都摸得清清楚楚。我們首先看了幾家規模較小的文物店和書店,並未讓我們發現吸引人的東西。最後到了「榮寶齋」,冉教授便說︰「這是幾百年的老店,信譽好、商品全、範圍寬,可以看到我們需要的東西。」這家文物店的貨色,的確非常齊全,且有兩個店面,都很寬大。選購了兩支毛筆和幾幅複製的小品名畫,以表示到過琉璃廠了。這幾幅畫的複製技術相當高明,幾乎看不出有印刷的痕跡。
  
  從榮寶齋出來,到了「文物出版社」,那是大陸上水準很高的出版公司,書籍的印刷和選用的紙張,相當精美。我們在那兒選購了幾套石窟藝術的畫集,帶回臺北,作為中華佛學研究所的藏書之用。
  
  王府井是北京的商業區,有點像臺北巿的老西門町。也是各種商品的集散中心。這在五十年前相當有名,凡是在北京出生的人,對它都會留下極濃的感情和回憶。我在臺灣和日本,都曾看過有關早年王府井的介紹,並且附有圖畫說明。可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王府井,不過是一條普通的街,和其他的街道比較,沒有什麼差別。也許,北京的鬧巿和普通的街道已相差無幾,因為在北京街頭,從早到晚到處都可以看到很多人。每家住屋空間很小,人們若不是在外工作的時間,也不是睡覺的時間,只好在街上消磨。不過,在王府井的地段,行人特別多,熙來攘往,並不是為了採購商品或食物,不過是去看人潮,同時也變成人潮之一被人看。想來可笑,我們這班過境北京的外地人,竟也加入了人潮而被大家看。
  
  下午略事休息,就從旅館遷出,前往機場,搭乘四點鐘起飛的中國民航班機,經一個半小時,飛越五百五十二公里,降落在山西省的太原機場,由該省建設廳的官員在機場迎接。晚上七點,由建設廳長李樹森作東,於太原的山西飯店,也就是我們的住宿之處,設宴歡迎。

二○、太原的崇善寺
  
  四月十六日,星期二。
  
  上午八點半從太原出發,目的地是五臺山,計畫中的路線要經過太原城內的崇善寺,然後訪問南禪寺、佛光寺,進入五臺山。
  
  崇善寺,就在太原巿區五一南路皇廟巷的東端,現在它是山西省佛教協會會址所在,擔任會長及住持的是大同上華嚴寺的三義老和尚。我們到訪之日,由其秘書長及崇善寺的監院慈貴法師接待。相當熱烈,以茶點水果招待,並且送了我一冊非常精美的《太原崇善寺文物圖鑑》以及送我們每人一份印刷精美的明代泥塑三尊菩薩像圖片,那是該寺大悲殿的主像,觀音、文殊、普賢。
  
  明代的崇善寺
  
  該寺創建於明初太祖洪武十六年(西元一三八三年),是由明太祖的兒子晉王朱棡為紀念朱元璋的元配孝慈高皇后馬氏的逝世而建,當時佔地面積有二百四十五畝,歷時八年有餘。從現存寺內一幅明代繪製的崇善寺平面圖來看,該寺建築原有三條軸線,中間的主軸線上,由南而北從大門起是︰金剛殿、天王殿、大雄殿、毘盧殿、大悲殿、金靈殿,一共六座。其兩翼各有一軸線,東西建築物各個對稱,由南而北,依次是︰東伽藍殿、西伽藍殿、羅漢殿、輪藏殿、東團殿、西團殿、東畫廊、西畫廊、東方丈、西方丈,共計六座配殿、兩座畫廊、兩座方丈。這些建築,各以一座正殿為主體,組成一個獨立的四合院,各院之間分別以宮牆、山門、花園和樹林分割,自成體系,互不干擾。在六座主要院落的東西兩處,各連有九座禪院和僧舍。東側一線為東新院、會宗院、東廚院、定義院、覺林院、洪濟院、雲集院、東茶寮、栴檀林、東井亭;西側一線為西新院、興善院、西廚院、慈經院、西茶寮、選佛場、常東院、法林院、西井亭。共計十八座院落。寺門前是一座高大的影壁,前為花木蔥鬱的南園,後對本寺的正門,名為排梁門。兩側為碾房、倉房。

  

  ▲崇善寺全景。
  
  據明清兩代的地方誌和碑誌的記載,其大雄寶殿,門面寬九間,高十餘仞,「周以白石欄楯、螭首、承霤、海魚」以為裝飾,因而被喻為「玉佛殿」。雖然該寺多數建築已毀於清代的大火,但從寺內現存的大悲殿的建築,可以作為大雄寶殿的木雕模型來看,無論在建築的雄偉、使用材料的考究、裝飾的繁富、做工的精細,都不是一般寺院所能相比。
  
  當年這座皇宮式的群體建築,總數有數千間之多,卻錯落有致,布局整齊,保留了中國古代建築以中軸線為基準,左右兩軸線嚴格對稱的傳統風格,它的最大特色則在中軸線上最後一殿是朱元璋的生祠,供著當時皇帝的牌位。這種風俗,直到我出家時代,還能看到古寺院的大殿正中,供著「當今皇帝萬歲萬萬歲」的萬歲牌,也可以說跟現今各寺院為信徒們供立長生祿位的信仰不無淵源。

  

  ▲崇善寺大悲殿(明代太祖洪武十六至二十四年建)。
  
  崇善寺的毀壞與重建
  
  崇善寺經過多次的毀壞與重建,可以說是每下愈況。到了清朝穆宗同治三年(西元一八六四年)十月十五日發生大火,大雄寶殿等主要建築群,全部化為灰燼,所剩只有大悲殿這一座建築比較完整。自清德宗光緒八年(西元一八八二年)山西巡撫張之洞,倡導「廟產興學」,即在太原佔據了崇善寺土地總面積的八十分之七十九,建築了一座規模宏大的文廟,就是現在的山西省博物館,僅僅八十分之一留給崇善寺,那就是現在大悲殿這一組建築的部分。
  
  現在該寺的大悲殿,是明太祖洪武十六年至二十四年(西元一三八三─一三九一年)完成的建築物,經過六百年的歷史演變,雖在明朝的成化(西元一四六五─一四八七年)、嘉靖(西元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兩代進行過部分的修葺之外,以後未曾有過大的修繕,因此大至樑枋、屋頂,小至隔扇、板門,都還是明代初年的原物,那是中國現存明初木構建築中最完整的遺產之一。
  
  這次我們所看到的大悲殿,是這樣的︰該殿南向,坐落在寬厚的臺基上,殿前設有平曠的月臺,形成「凸」字形平面。殿身面闊七間,進深四間,佔地九百平方米。殿頂為重檐歇山式,出檐深遠,舉折平緩,黃綠琉璃瓦剪邊,通高近二十米。殿周檐柱齊向內傾,形成側角,再加上寬厚臺基的襯托和挺舉的屋檐輝映。上下兩層形制蒼古的斗拱,下部重昂五踩,上部單翅重昂七踩,它不僅是大殿前檐一橫列密集的華美裝飾,而且是大殿出檐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特別是角拱的設置,用增加的一道,由昂承大角樑和仔角樑,反映了明代建築師在選用斗拱方面的高超技巧。即把斗拱與樑、栿、柱,結合得更加嚴謹,從而使出檐的曲線更加秀美。
  
  崇善寺的繪畫及雕塑  
  崇善寺的繪畫及雕塑,也非常出名,晉王朱棡建設之初,就在大雄寶殿的兩掖長廊上,繪製了兩套完整的佛教故事和經變故事,它的原作雖然隨著兩條長廊全毀於清代的那場大火,現在只能依據它的摹本看到當時的情況。這兩套摹本一樣大小,各寬三十七公分,長五十一公分。第一部是「釋迦世尊應化示跡圖」共八十四幅,第二部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圖」共五十三幅。其染彩全為石色,雖歷五百餘年,依然鮮豔如初。
  
  崇善寺的雕塑也很出名,故可把該寺的大悲殿,作為佛教藝術博物館來看。不僅該殿原有的三尊大佛,完好如初,連同民國以後從太原其他寺院移置到這兒的各種佛像,共計有上百尊之外。該殿正面須彌座上三尊泥塑貼金菩薩像的塑成年代,至遲不會晚於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西元一三九一年),每尊通高均在八米以上,再加身後的背光相輪,每尊幾乎佔據一間屋宇的空間位置,身姿秀美,充滿著健康、柔潤、雍容華貴的神韻。它們的面相有盛唐塑像的豐滿圓潤、溫文敦厚的特色而突破了宋塑的秀麗、嫵媚和文弱的風格。整個面相從寬潤的頭額、疏朗的眉宇,到祥和的目光、微笑的嘴角,都流露了一種人間所特有的和藹慈祥,可親可敬的神情,似乎正在沈思冥想,似乎又在悲天憫人,似乎正在下視人寰,來幫助眾生,解除苦難。這三尊主像的正中一尊,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右側是千手千鉢千釋迦文殊菩薩,左側為普賢菩薩。也就是除了普賢菩薩是一般所見的兩手立像,其他兩尊,都是千手千眼或千手千鉢。明朝是在元朝之後,故已受有蒙藏密教的影響。在這以前的漢人寺院以及石窟藝術之中,很難發現有類似的菩薩雕塑。由此可以看出中國之有「顯密圓融」的趨勢,當時已在形成之中。
  
  珍貴的原版藏經
  
  我們在崇善寺大悲殿內,除了飽覽雕塑藝術之外,又發現該寺是中國重要的佛教藏經收藏所之一,不僅以收藏豐富、種類繁多和保存完好,冠蓋全國,而且以所藏珍貴版本之多,久負盛名。就其收藏量而言,該寺現存自宋代以來的各種刻印及抄寫的經書,總計三萬餘卷,其中僅宋、元、明各代的經書就達二萬一千餘卷。這在全國各地的佛教寺院中是罕見的。就保存質量而言,除北宋的《崇寧萬壽藏》為殘經外,其餘宋、元、明各代的《大藏經》雖歷幾百年到近千年,不僅很少蛀、蝕、霉爛現象,而且大都比較完整。就其收藏種類而言,除缺少金、遼二代的《大藏經》外,從北宋始,中經南宋、元、明、清直到民國和一九四九年後的各種藏經,幾乎都有收藏。也就是說,它基本上包羅了我國木版印刷藏經以來的各種重要版本,如果再加上其他金寫的、抄寫的、刺血寫的和石刻的各種經書,它的種類就更多了。就其價值而言,其中特別是北宋的《崇寧萬壽藏》和南宋的《磧砂藏》,雖然前者只剩下十七卷,後者也不完整,但它們同屬中國早期木刻印刷史上的珍貴版本。至於元、明、清各代刻印的、拓印的、抄寫的各種經卷,也都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崇善寺的千手千鉢千釋迦文殊菩薩立像,高八點三米,泥塑貼金,造形奇特,比例勻稱,係明初塑製。
  
  崇善寺現存的大批佛教藏經之一部分,本來就是該寺的藏書,一部分是在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人在崇善寺開辦「弘學院」時,從太原周圍各寺院移置而來的。從一九六四年開始,經過一次較大規模的整理和鑑定,使這批佛教文物,得到了妥善的保護,現在除了少數殘經暫時被封存之外,其餘各種藏經,都陳列在大悲殿倚壁四周的經櫥內,可分成如下的幾個部分︰
  
  宋藏部分︰宋朝藏經共有五種,就是《開寶藏》、《崇寧萬壽藏》、《開元藏》、《思溪圓覺藏》、《磧砂藏》。而該寺所藏《崇寧萬壽藏》原有五百六十四函,五千八百餘卷,現在僅存十七卷十八頁。《磧砂藏》共有五百九十一函,六千三百六十二卷,該寺現存是五百六十二函,四千八百六十四卷。
  
  元藏部分︰元朝共刻了四部藏經,那是《普寧藏》、《磧砂藏》的續刻、《普寧藏》和《磧砂藏》的補充,刻了西夏文的《大藏經》、《毘盧藏》的重刻。至於崇善寺內現存元版的藏經是《普寧藏》,共五百零五函,四千二百五十七卷,比其整套少了八十一函二千零六十八卷。
  
  明藏部分︰前後共有四種,那是《南藏》、《北藏》、《武林藏》、《徑山藏》又名《嘉興藏》。此外尚有在明成祖永樂(西元一四○三─一四二四年)及明神宗萬曆(西元一五七三─一六一九年)時期兩次翻刻過的《藏文大藏經》。在此五種之中,現存於崇善寺的有兩套︰1.為《南藏》,其原版共有六百三十六函,六千三百三十一卷,而該寺現存共六百二十一函,五千九百七十卷。2.為《北藏》,是明英宗正統五年(西元一四四○年)刻成,共有六百三十六函,六千三百六十一卷,到了明神宗萬曆十二年(西元一五八四年)進行補刻了三十餘函,四百一十卷,總計六百六十餘函,六千七百七十餘卷,而現存崇善寺的《北藏》是正統五年的原本,共六百六十八函,六千六百一十三卷,其中含有萬曆年間續刻的四百一十卷,比較全藏缺少了一百五十八卷。《北藏》原存於大同,在民國十四年(西元一九二五年)正月十五日被軍閥張漢杰派人送到太原的十方院,日本軍佔領期間,便被移送到了崇善寺。

  

  ▲崇善寺的北宋版《優婆塞五戒威儀經》。
  
  其他藏經︰1.民國影印的宋版《磧砂藏》,是民國二十三年(西元一九三四年)在上海發行,現存該寺者,除第一函的目錄部分及正文中的某一函散佚外,其餘經卷,完好無損。2.日本影印的《藏文大藏經》,原版藏於西藏的奈塘寺,稱為奈塘版;是明永樂八年(西元一四一○年)進行翻刻,世稱永樂版;明神宗萬曆三十三年(西元一六○五年)又對永樂版進行翻刻,世稱萬曆版。抗日期間這套藏經流落到日本,一九五七年由日本佛學研究會影印發行,崇善寺現存的就是從日本請回的。3.石刻的《金剛經》拓本又名《泰山刻石金剛經拓本》,該大字拓本,寬六十一公分,長五十七公分,每冊六十四頁,每頁僅一字,大小與拓本尺寸相等。此經共二十四冊,一千一百五十多頁,字體與原物尺寸相等。這石刻在山東省泰山經石峪,是北齊時代的書法家在流水淙淙大逾數畝的石坪上,以隸體刻出,共有四千餘字,經過一千多年的流水侵蝕,到現在僅存一千餘字,以專家的推測,這一拓本《金剛經》,至遲也應是在清代乾隆以前從原物上拓出。4.金字的《華嚴經》和《法華經》。中國用泥金書寫經典,始於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西元一二九○年),書寫的技術是從當時的高麗輸入。崇善寺所存是唐譯八十卷本《華嚴經》及七卷《法華經》,是折本,以宮批紙、赤金所寫。至今《法華經》完整如初,《華嚴經》則在文革期間,被人撕毀大部分,一部分扔到下水道裡,當時崇善寺的幾位老和尚,把被撕毀的殘經碎片收藏起來,幾年之後他們又從下水道爛泥中,挖出了幾卷,經過整理,只能當作一部殘經來保存了。根據經卷所用的宮批紙赤金等材料和卷末的題記等推測,這兩部金寫的佛經,應該是明初建寺之際書寫完成的。5.刺血書寫的八十卷本《華嚴經》,從佛教的史料顯示,在明朝時代刺血寫經的信仰非常普遍,而崇善寺所藏的血書《華嚴經》,相傳為明朝淨潔法師所寫,他每天以刺舌血,書寫經句,歷時十二年始告完成。可惜在文革期間,此經也被毀,現在僅存十一卷。(以上資料取材於張紀仲及安笈所編著的《太原崇善寺文物圖錄》,山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出版)
  
  因為我們這次大陸考察的目的是為建設法鼓山,所以特別注意崇善寺的明代建築物,以及該寺收藏各種版本的《大藏經》。雖然由於時間短促,無暇一一細覽,然對於該寺展出的文物已有身歷其境的親切感,在六百多年以來,幾經變亂、毀壞、劫火之後,還能見到如此珍貴的文物遺產,已經感到非常的欣慰,特別是在該寺藏有這麼多的原版藏經,更使我感動不已。尤其是上舉一書的作者,在「引言」中以肯定的語句推崇佛教的文化及信仰,並且不客氣的批評那些反宗教者對宗教所持的謬論,而說:「只講宗教是『人們主觀意識裡,荒誕、虛幻、歪曲的反映』或是『反動階級的政治工具』、『毒害人民的鴉片煙』,不僅不符合歷史事實,而且不利於促進民族團結。」使我感到大陸上也有如此膽量的人,同時亦可反證,大陸政府也有容受批評的心量。

二一、南禪寺
  
  我們離開崇善寺,即朝五臺山方向出發。進入了五臺縣境之時,就看到路旁有一方木牌寫著︰「已到五臺聖地,小心駕駛」意思是告訴朝聖者及遊客,從此要以虔敬心,漸漸地接近諸大寺院。
  
  根據明朝神宗萬曆年間(西元一五七三─一六一九年)釋鎮澄編撰的《清涼山誌》有云︰「按古傳,五峯內外佛剎,凡三百餘所。」而在明朝萬曆年間,該《清涼山誌》則稱,臺內有佛剎六十八處,臺外又分東臺外九寺、南臺外九寺、西臺外九寺、北臺外九寺,共計三十六寺。臺內外合計共一百零二寺。而該《清涼山誌》獨獨遺漏了一座最古的南禪寺,所以當時五臺山,應該有一百零三寺。
  
  一九五一年大陸的文物部門,對五臺山所做的普查,則謂共有寺院一百二十二處,現在保存較好的尚有四十七處,共計殿堂、房舍五千六百三十八間,各種塑像兩萬四千一百多尊。作為珍貴的古代建築及雕塑、壁畫、經卷等文物,而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五臺山有三個寺院,那便是︰1.南禪寺,2.佛光寺,3.大顯通寺。到一九五六年的調查,漢傳的青廟九十九處,藏傳的黃廟二十五處。
  
  我們老早就知道,中國大陸有一座唐代的佛教古建築,叫作「南禪寺」,那是唯一最古一直保持完整的中國佛教建築。
  
  這座南禪寺,坐落於五臺縣境西部一條叫作小營河的左岸土丘之上。那個地方是距離東冶鎮約有七公里處的李家莊。該寺的東西兩面,山巒聳峙,在進入該寺之前的山坡下有一條清澈的小河,現在已成為人工修築的灌溉渠道。我們到達之時,沿渠的兩側,有不少村中婦女在浣衣。通過水渠就是上坡,道路雖然夠寬,路況卻是很壞,所幸我們駕駛員的駕駛技術很好,總算在大顛小簸的情況下到了寺前。這是一座古寺也有點像是一座荒寺,平常寺門緊閉,沒有香客也沒有遊客,只有一位八十多歲的管理員和他一位四十多歲的兒子在那兒照顧,當我們到達之時,既有京陪又有省陪再加上縣陪,浩浩蕩蕩二十多人,因為該寺簡陋,僅僅開門迎客,沒有接待奉茶。那位中年管理員,雖非僧人,見到了我,還是含笑合掌為禮,該是一位佛教信徒。在寺側的牆上,有一方該寺的簡介,上面寫著︰「南禪寺位於五臺縣城南二十二公里李家莊西側。寺坐北朝南,有山門、龍王殿、菩薩殿和大佛殿等主要建築,圍成一個四合院形式。東側房院是遊客休息之所。大佛殿創建年代不詳,平樑下保存有墨書題記,足證重建於唐德宗建中三年(西元七八二年),其餘殿宇為明清建築。晚唐時武宗(西元八四一─八四六年)『會昌滅法』,佛寺大都被毀,南禪寺地處偏僻,倖免毀壞,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唐代木構建築。於一九六一年國務院批准並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因年久失修,大殿部分構木彎垂劈裂,樑架歪閃,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於一九七四年至一九七五年照原貌原構,進行了翻修。使這座唐代木構建築,更加整飾清潔,古樸挺拔。使千年古剎放射出了更加絢麗的光彩。」

  

  ▲五臺山南禪寺大殿─中國現存最古的唐代建築。

  

  ▲南禪寺的山門。

  

  ▲南禪寺唐朝泥塑釋迦牟尼佛像高達屋頂二樑。
  
  南禪寺之所以歷經一千二百多年還能不受破壞,正是因為「地處偏僻」,故在大陸的文革期間,也沒有受到損壞。該寺東西寬五十一點三米,南北長六十米,總面積僅有三千零七十八平方米,是很小的一個寺院。它的主要古建築,就是大殿,一共三間,是單檐歇山頂,通面寬十一點六二米,進深九點九米,平面略近方形,殿內沒有柱子,頂上沒有天花板。殿的四周柱子是微向內傾的側角式,角柱是稍高的坐起式。因此而增加了建築物的穩定性,其造型雄渾古樸,坡度緩和的屋頂,粗壯簡練的斗拱等,都是唐代建築的特徵。
  
  殿內有一個長八點一四米,寬六點三米的大佛壇,分布陳列著佛、菩薩、天王等塑像十七尊。主像釋迦牟尼佛居中,相當高大,背光高及屋頂的二樑。兩側文殊、普賢,以及天王、菩薩、羅漢弟子等,有坐有立。這些泥塑像的姿勢自然,面容豐滿,特別是供養菩薩和身側的拜佛童子像,形象生動,雖經後代的裝修,依然保持了唐塑的風貌。
  
  該寺尚有唐代雕刻石獅子和石塔。石獅為二獅爭鬥之狀,極為生動。石塔底方二十厘米,高五十一厘米,頂已殘缺,現有五層,每層均有佛像、佛傳圖、佛塔等的浮雕,也是為許多雕刻家所讚賞的精品。
  
  從該寺建築樸素的特色,可以看出唐代的佛教建築重視實用、堅固,而內部無柱又無天花板,它的建築年代正好是百丈懷海、南泉普願、溈山靈祐、石頭希遷等禪宗大師們行化的時代,所以頗有禪家的風貌。

二二、佛光寺
  
  我們從南禪寺下山,經過五臺縣城,在該城招待所過午,遇到了當地建設局長白先生,以及五臺縣佛教協會秘書長禧鉅法師,他們正在縣城出席政協會議。這位六十九歲的法師,既是五臺縣政協的委員,也是該縣人大的代表。陪我們午餐之後,就給我們介紹了佛光寺的文物管理主管人員,也是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所的所長柴澤俊,帶同我們向縣城外東北方三十二公里處的佛光寺出發。
  
  五臺山是因為有東、西、南、北、中五個山峯而得名。五峯之內名臺內,五峯之外稱臺外。佛光寺位於南臺外圍的山中,依據《清涼山誌》的記載說︰佛光寺屬於南臺外的九寺之一,初建於北魏孝文帝(西元四七一─四九九年),因帝見佛光之瑞,故名佛光寺。在隋唐時期,該寺名稱屢見於文獻記載,例如敦煌第六十一窟的五代壁畫「五臺山圖」就有佛光寺的圖形。據說古代佛光寺的面積很大,鄉間有「上馬關山門」的傳說。該寺依山而建,東、南、北三峯環抱,氣勢雄偉。
  
  追溯佛光寺的歷史,是在北魏孝文帝復興佛教之際,曾經於山西大同雲崗開鑿石窟,又在五臺山興建大孚靈鷲寺,即今之顯通寺,同時也興建了佛光寺。當時該寺曾建有九間三層高達三十二米的彌勒閣,如今已不復見。到了金熙宗天會十五年(西元一一三七年),在大殿的北前側,重建了一座文殊殿,就是該寺重建後規模最大的一次營建工程。元、明、清各代,都進行過修葺和裝繪,清代還增修和改建了伽藍殿及香風花雨樓等建築。

  

  ▲已有千年歷史的佛光寺東大殿。
  
  到了清朝末期,佛光寺由於無人照顧,任其遭受自然和人為的破壞,只剩滿目荒涼,一片衰敗景象。到了民國二十六年(西元一九三七年),由梁啟超的哲嗣名建築學家梁思成等人,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研究,確定了佛光寺的修建年代和歷史藝術的價值。現在的該寺,當然仍沒有佛教的氣息和宗教的活動。山西省文物局是它的管理單位,又跟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所有密切的關係。
  
  古代佛光寺的面積很大,在其鼎盛時期,聲名遠揚,乃至影響及於日本。在唐武宗(西元八四一─八四六年)會昌法難之時,佛光寺除了一座磚質祖師塔外,全部建築都已被毀。唐宣宗大中十一年(西元八五七年)在舊基上重建大殿,那就是現存該寺依山而築的正殿,又名東大殿,距今已有一千一百三十四年。可見它初建的歷史,應該稍晚於南禪寺。歷經宋、元、明、清各代,雖多次修理裝飾,但仍保持了基本的原貌。
  
  佛光寺的東大殿,坐東朝西,殿前依高起的地勢,用石片壘砌著十多米高的基座,其上再築九十厘米高的臺基。殿身面寬七間,單檐五脊頂,坡度緩和,兩邊飾以高大的雞吻,屋簷挑出約四米,以便將雨水吐得較遠。因出檐過長,為了避免影響採光,又將出檐做得略向上翹,並使用碩大的斗拱。斗拱高度,為柱高的二分之一,這在後代是罕見的。大殿外表樸素,用朱紅塗刷,不施彩繪。大殿中五間,前牆無牆而裝以厚實的落地板門,門的兩邊則裝以當時流行的直欞窗。給人一種穩健廣闊、古樸渾厚的美感。

  

  ▲佛光寺內二點八四米高的唐雕石經幢。
  
  東大殿以檐柱和內柱各一周,承托著殿頂的屋樑。柱子圓形,柱身平直,柱頭設置肥碩雄健的斗拱,承托著深遠翼出的屋簷。內柱柱礎素平無飾,前檐柱礎則雕滿寶裝蓮瓣。殿內上部裝小方格天花板,將樑架隔為明栿和草栿兩部分。天花板以下為明栿,就是露明的樑架。樑下有許多唐代的題字,列舉建殿時,當地官吏和施主的姓名。草栿部分,因有天花板遮擋,故製作粗糙,用材略大,把漢唐時期木結構建築的特有形制都保存了下來。
  
  東大殿前,立有鐫於唐宣宗大中十一年的石經幢。幢身平面八角形,通高二點八四米。下部為須彌式基座,束腰部分鏤刻券門,並雕有石獅及蓮瓣,幢身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經文末尾所鐫「女弟子佛殿主寧公遇,大中十一年十月建造」字樣。是這一座唐代大殿修建年代的有力證據。現在東大殿內,佛壇南端天王像旁邊,還有一尊貴族服裝的信女像,就是那位建築佛殿的女施主寧公遇。
  
  這座大殿之所以能夠歷經千年,而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據研究它的學者們說,是由於佛光寺在五臺之外,比起其他寺院,遊客稀少,香火冷落,民間知名度不高,布施的來源微薄,大修大建的能力不足,因此變動不大,卻為中國早期木構建築,保存了重要實例。
  
  東大殿內,用青磚壘砌著寬五間深一間的大佛壇。壇上陳列著佛、菩薩、弟子、金剛、供養菩薩等三十五尊塑像。正中主像是釋迦牟尼佛,右肩袒露,一手置於膝上,一手捧鉢放在腹前。左右有阿難、迦葉兩尊者,及兩菩薩侍立,前面有跪坐在蓮花之上、手捧果品的供養菩薩。釋迦左邊的彌勒佛,兩足垂放於蓮花之上。右邊的阿彌陀佛,趺坐在六角須彌座上。這兩尊佛像前,都有脇侍菩薩及供養菩薩等。三尊佛的口唇端正,眉毛彎曲,面頰豐潤;脇侍菩薩肌膚豐滿,體態健美;供養菩薩恭順虔誠,姿勢自然。三佛左邊是普賢菩薩,右邊是文殊菩薩。在佛壇的兩個前角,各立一尊高約四點一米的護法天王,兩像遙立對峙,甲胄持劍,瞋目怒視,威嚴雄勁。這些塑像比例適度,塑法簡練,雖經歷代重妝,原塑淳古的色澤已被豔麗的色彩所覆蓋,但形體輪廓、姿態、服飾及面部神情等,都仍不失唐代雕塑的特徵。
  
  佛殿的南進間窗臺下還有一尊願誠和尚像。他是唐大中年間(西元八四七─八五九年)重建佛光寺的主持人。殿內兩側牆壁及後檐的牆下,還有二百多尊的羅漢塑像。這是明朝宣宗宣德五年(西元一四三○年)的作品。
  
  東大殿內還有保存了三十平方米,唐代和其他朝代的壁畫。其中一幅畫面構圖分為三組,中間一組以佛為中心,七菩薩脇侍。左右兩組以菩薩為中心,旁邊又各有天王及飛天等陪伴。這幅壁畫,畫法勁秀,筆力流暢,與甘肅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畫極為相似,另一幅繪於宋朝徽宗宣和四年(西元一一二二年)的也頗具特色,畫作七個圓光,每個圓光裡畫著十尊佛像,光圈下的長方形框內寫有各佛佛號,最左格的題字是︰「佛光莊信佛弟子劉太知……宣和四年三月初……。」
  
  從以上的資料介紹可以知道,佛光寺東大殿建築的年代,和它的功德主以及工程的主持人了。還有當時佛教信仰的情況,已綜合著大乘佛教的顯密二流,那是中國佛教已進入圓熟時期以後的特徵。

  

  ▲已有八百五十餘年歷史的佛光寺文殊殿。
  
  佛光寺另一重要的古代建築,是在大殿前北側,也是山門內庭院的北側,坐北向南的文殊殿。這座金代的建築物,雖是寺內的配殿,但其規模卻與東大殿相等。文殊殿面寬七間,進深四間,八架椽,單檐懸山式屋頂。此殿在建築結構上,最大的特徵是殿內的柱子僅用四根。而東大殿卻用了內柱十二根。由於內柱很少,承載和傳遞殿頂負荷的樑架結構也隨之有所變化。這一建築在科學上的發展和創造,於中國古建築中是一個特殊的例子。
  
  殿內使用了長跨三間的巨大木材,構成類似近代「人字柁架」式的復樑。這也是中國現存古代木構建築中的孤例。
  
  文殊殿內設有佛龕,龕臺上有六尊近代的塑像。正中是坐於獅背的文殊菩薩,兩側有脇侍菩薩,另有供養人、獅奴、童子像。殿內兩山牆和背面牆的下部,有明代宣宗宣德五年繪製的五百羅漢圖,但實際上不足三百羅漢。

  

  ▲風格特殊的佛光寺唐代磚塔。
  
  該寺東大殿左側矗立著一座雙層磚塔,相傳它是創建佛光寺時,開山初祖的墓塔,塔身平面六角形,下層中空,正西面有門,門洞為券拱式,門上做火焰形門楣,門內做六角形小空。門上用磚砌出單拱和小斗,斗上有蓮瓣和壘澁構成的塔檐,檐上是束腰須彌式的平座,上下雕刻兩幅相聯,轉角處砌成平形的矮柱。第二層塔身西面做假券門,門上亦做火焰形門楣,西南、西北面刻假格子欞窗。各轉角處依塔身雕成仿印度形制的束蓮式倚柱。塔剎部分甚為簡潔,在仰蓮基座上安覆鉢和寶珠,一大一小上下兩節重疊。這應該是北魏和北齊時期(西元三八六─五七七年)的遺物。(本節主要資料係參考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所編的《佛光寺》小冊)
  
  從佛光寺的平面圖看,雖然也有中軸線,但是從進門的韋馱殿到東大殿之間,沒有其他的殿,只有兩旁配殿。北側從外向內依次是文殊殿、香風花雨樓、萬善堂;南側則為伽藍殿、關帝廟、祖師塔。現有的其他建築均非殿堂。看來似乎只有一個大四合院,布置不是非常規律整齊。

二三、金閣寺
  
  參觀了佛光寺,便向五臺山臺懷鎮方向出發。下午四點五十分到達金閣寺。它是今日旅客由太原去臺懷鎮的必經之路。
  
  金閣寺位於臺懷鎮西南的十五公里處,坐落在南臺之北,西臺之東的金閣嶺,海拔一千九百米。據明朝世宗嘉靖三十七年(西元一五五八年)八月〈五臺山重建金閣寺造立佛五丈三尺金身行實碑記〉的記述︰此寺創建於唐代太宗貞觀元年(西元六二七年)謂︰「有釋道義來,悟入金閣寺。」據《清涼山誌》說︰「昔人見金閣浮空,因建寺。」這是我們所到五臺山最高的地方,車子離寺尚有數里之遙,即已看到嶺上飄雪的景象。到達該寺前的新闢大道之時,該地積雪已有寸許,而且正在密集的飄落,從路邊的山門走上該寺之大門,是一條寬闊的上坡[跳-兆+姜]蹉,約五十公尺,既濕又滑,我只有扶著左側的欄牆,逐步向上。好在我從臺灣帶了防水的雨鞋以及禦寒的冬衣,加上帽子和手套,這樣的一套冬裝,雖覺笨重,禦寒倒還非常管用。
  
  我們是由禧鉅法師陪同訪問該寺,他的年齡比我大,穿的衣服比我少。從山下的縣城到山嶺的金閣寺,他沒有增加一件衣服,也沒有看到他覺得冷。抵達該寺的大門口,現年四十六歲的寺主廣濟法師,和幾位年輕的比丘及沙彌,迎接入寺。目前該寺住眾僅十四人,衣著都很單薄,看來我們生長在南方的人,是多麼的怕冷!
  
  關於金閣寺的歷史,記載不多,根據宋仁宗嘉祐五年(西元一○六○年)撰成的《廣清涼傳》卷中,所記載的傳記謂︰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西元七三六年)有一位杭州比丘,名叫道義,朝禮五臺山,經過現今金閣寺西南二、三百步的地方,遇見一位十三、四歲的童子對他說,奉其師命前來請他去喝茶,便把他引進了金閣寺。該寺的山門、樓閣、殿堂、僧舍,都閃著耀眼的金光,共有十二院,帶他進入東廂的第一院門,見到一位老僧,請他喝茶,並開示︰「此中佛法,凡聖同居,不在名相,但隨緣利物,即是大乘。」然後走出第一院,由童子帶遊其他十一院。遊畢出來,將及百步,回首已失所在,寺院沒有了,老僧也不見了。道義比丘把他見到的寺院圖畫下來,於唐代宗大曆元年(西元七六六年)回到長安,呈送給唐代宗,皇帝即下令按圖施工,建造了金閣寺。為了紀念道義比丘的感應,如今寺內還供奉著他的塑像。

  

  ▲金閣寺的後院及鐘樓。
  
  又一傳說,金閣寺為唐玄宗開元年間密宗的三大士之一,不空三藏所建,根據《中國佛教》第二集二一三頁所載︰「於唐代宗大曆元年不空三藏遣使弟子含光,到五臺山造金閣寺。」含光用了四年的時間,於大曆五年建成了金閣寺。代宗皇帝曾為建築金閣寺,詔令全國十個節度使慷慨捐助,為了紀念代宗皇帝的建寺功德,故該寺殿內也供有唐代宗李豫的塑像。這一說法,也有可能。因為在《宋高僧傳》卷一的「不空三藏傳」,曾說到「大曆五年(西元七七○年)夏有詔,請不空至五臺山修功德。」不過《宋高僧傳》沒有提到派遣其弟子含光建金閣寺的事。
  
  該寺建築,布局緊湊,分前後兩院,前院主體建築是觀音閣,坐北朝南,此也是該寺的中心。閣內一尊巨大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泥塑立像,高十七點七米。如此高的佛像塑在室內,也是稀有的事。我們要登上第二層樓,才能清楚地看到該像頭部的面貌。它是五臺山最大的一尊塑像。千手觀音的信仰雖跟密宗的經典有關,也未必能夠證明該寺的建築跟不空三藏的去五臺山修法相關。因在唐宋時代的石窟藝術中,尚無這種表現。金閣寺的這尊立像,名為千手千眼,實則僅有四十八臂。有的拿劍,有的持弓,有的握蛇,有的執甘露瓶。雖然人們抬頭望他,就像從井底看天,不可捉摸,而他的眼睛低垂,就好像看著所有的人而慈悲地照顧著他們。另有一個特色,就是在這一尊大觀音像的兩旁也有兩尊比他小了三分之一的塑像,一男一女,兩位老人,那是傳說中觀音菩薩的父母,妙莊嚴王夫婦。
  
  從梵文翻成的經典之中沒有妙莊嚴王的依據,卻有一則有關妙莊嚴王的記載,那是出於《法華經》卷七的〈妙莊嚴王本事品〉,經文說到他們夫婦以及兩位王子的情形是這樣的︰
  
  爾時佛告諸大眾,乃往古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雲雷音宿王華智、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國名光明莊嚴,劫名喜見。
  
  彼佛法中有王,名妙莊嚴;其王夫人,名曰淨德;有二子,一名淨藏,二名淨眼。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薩所行之道。
  
  在《法華經》中,另有〈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卻未說到觀世音菩薩和妙莊嚴王夫婦之間,有親子的關係。那是出於宋明時代民間通俗故事,如妙善公主香山出家得道及《香山寶卷》等的穿鑿附會,便傳播著這樣的傳說,可知該寺供有妙莊嚴王夫婦的塑像,應該是晚於唐代的信仰了。
  
  該寺在觀音閣內的兩側,各有十二尊塑像,那是「二十四諸天」。在千手觀音的兩旁,還有文殊和普賢的塑像。
  
  觀音閣的建築是兩層,重檐歇山頂,面寬五間,觀音像腳踏殿壇,頭頂天花板,好像已佔據了整個的佛殿。
  
  在觀音閣後,有一排僧舍,共十九間;僧舍的樓上是殿堂,也是十九間;下層僧舍是窯洞,上層殿堂是木結構。這種長廊式的布局,顯得十分氣派。僧舍當中的一間窯洞內,砌有石臺階,通往樓上的殿堂和後院。樓上十九間的殿堂分別是︰毘盧殿五間,毘盧佛居中,兩側十二圓覺菩薩,毘盧佛背後是觀音,故將此殿又稱為觀音殿;五百羅漢殿共五間,內塑法身佛向羅漢說法的場面;地藏王殿一間,係十殿閻王朝地藏的布局;藥王殿一間;玉皇殿五間;三皇殿一間,即天皇、地皇和人皇;送子觀音殿一間。
  
  後院的主要建築是大雄寶殿,面寬五間,內供三佛,從左到右是藥師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兩旁是十八羅漢。此寺現存建築和塑像設置,均為明清、民國復修和添補後的形式。
  
  從該寺的現有殿堂來看,有十殿閻王、玉皇、三皇以及水陸壇場的布置和塑像,都混雜了中國的民間信仰,且其屬於清代的泥塑及壁畫相當多。在文革期間,紅衛兵曾將金閣寺當作五臺山的總部,住了幾個星期,以致寺內的各種塑像,都被摧殘得七零八落,挖眼、削鼻、割耳、剁手、砍腳、穿胸,當我參觀之際,頗為之鼻酸心驚!

二四、臺懷鎮
  
  傍晚七點半,我們總算在暮色蒼茫中,從金閣寺摸著曲折的山路到了臺懷鎮。
  
  通常朝禮五臺山,就是指臺懷鎮的寺院區,它距離太原巿二百四十公里,以前沒有公路也沒有汽車,徒步朝禮五臺山的辛苦,不難想像。五臺山的範圍有二百五十公里,其中包括五座高峯的內側和外圍。因其五座峯頂,都很寬闊平坦,不生樹木但有細草,有如壘土之臺,故名五臺。它們的名稱與高度是︰1.東臺頂望海峯,海拔二千七百九十六米;2.西臺頂掛月,海拔二千七百七十三米;3.南臺頂錦繡峯,海拔二千四百七十四米;4.北臺頂葉斗,海拔三千零六十一米;5.中臺頂翠岩峯,海拔二千八百九十米。其中以北臺最高,故有華北屋脊之稱。因其地勢高峻,所以氣候涼爽,如《清涼山誌》卷一云︰「以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酷暑,故曰清涼。」現在的年度平均氣溫在攝氏二十度左右。而臺懷鎮的海拔只有一千六百米,是在五個山峯的懷中,那是一塊山谷盆地,所以稱為臺懷。
  
  五臺山之所以成為佛教的聖地,除了自然環境清幽,宜於參禪修行之外,其主要原因是《華嚴經》的〈菩薩住處品〉曾說︰「東北有菩薩住處,名清涼山,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一萬菩薩常住說法。」佛教徒乃把經中所說的清涼山認為就是中國的五臺山。

  

  ▲五臺山臺懷鎮全景。
  
  在《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中也曾有說︰「佛告金剛密迹主言,我滅度後,於南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其中有山,名曰五頂,文殊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及有無量天龍八部,圍繞供養。」因此佛教徒們便把經中所說的五頂山認為就是山西省的五臺山。
  
  歷代僧俗四眾佛子,朝禮五臺的感應事蹟,不絕於書。到了明末,如馨古心律師(西元一五四○—一六一五年),就是朝禮五臺山時,得文殊菩薩親自授戒。近代的虛雲老和尚(西元一八四○—一九五九年),三步一拜朝禮五臺山的感應事蹟乃是近代佛教界中,家喻戶曉。最近我亦得知,當代的大翻譯家法尊法師(西元一九○二─一九八○年)也是五臺山出家,靈骨葬於該山廣宗寺。
  
  所謂臺懷鎮,就是內臺一處寺院群的集中地。目前的臺懷鎮,為了接引香客、遊客,招待住宿、飲食,也有了公、民營的旅館、商店、飯店、藥店、銀行、郵局,如今還有五個招待所及一個管理局,也有在山上以農牧為生的普通居民。臺懷鎮的寺院群開放成為旅遊及朝聖重點的,現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碧山寺、羅睺寺、圓照寺、廣宗寺、慈福寺、普化寺、殊像寺、黛螺頂、十方堂、萬佛閣、善財洞、集福寺、普壽寺、七佛寺、廣化寺、三泉寺、壽寧寺、文殊寺等。
  
  但是依據五臺山遊覽地圖而言,全五臺山共有七個景區,臺懷鎮寺院群區僅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他已經開放旅遊而非遊客必去的尚有六個景區,那就是︰1.懷南景區,於臺懷鎮的南鄰,包括觀音洞、南山寺、鎮海寺、明月池、白雲寺、佛母洞。2.南臺景區,則有普濟寺和古南臺。3.清涼景區,包括金閣寺、日照寺、清涼寺、古清涼、火燒寺、獅子窩。4.九龍崗景區,包括萬佛洞、龍泉寺、竹林寺。5.三臺景區,包括了北臺頂的靈應寺、中臺頂的演教寺、西臺頂的法雷寺。6.東臺景區,望海寺。目前五臺的主要公路是以臺懷鎮為中心而通貫到懷南、清涼、東臺和九龍等五個景區。至於南臺景區和三臺景區只有次要的公路。最高峯的北臺頂,幾乎終年冰雪,所以只有小路可通。
  
  我們這次究竟要去五臺山的那些地方,當晚在投宿的臺懷鎮友誼賓館,用了晚餐之後,邀集了我們的領隊、山西省建設局派的陪團、五臺山的導遊,到我房間做了一次磋商和協調。結果是由五臺山當地的導遊,也就是中國旅行社五臺山分社負責人王建平,給我們做了如下的建議︰翌日上午訪問顯通寺,經塔院寺再上菩薩頂,下午訪問殊像寺、碧山寺和普化寺。第三天上午,參訪鎮海寺及王宮舊址,下午離開五臺,啟程前往大同。

二五、顯通寺
  
  四月十七日,星期三。
  
  清晨五點起床,發覺窗外一片雨聲,昨晚是雪景,此刻則變成了雨景。
  
  上午八點,整隊上車出發,因為天氣寒冷,又下著緊密的細雨,我們全團的人員,只有果暉師帶了一把雨傘,而且預定參訪的行程相當緊密,所以臨時放棄塔院寺的參觀而直達顯通寺。
  
  當地人員告訴我︰「五臺山的雨量很少,終年難得下幾次雨,春雨尤其可貴。法師一到就下起雨來,這是山上的護法龍天對你們表示歡迎。」我說︰「我是一個普通和尚,沒有這麼大的道行,這是五臺山當地人自己的福德和修行的感應,跟我應該沒有什麼關係。」
  
  五臺山最早最大的寺院
  
  至於顯通寺的歷史,根據《清涼山誌》對它的記載,那是該書介紹五臺山所有寺院之中,用字最多的一寺。茲照抄如下︰

  

  ▲顯通寺的千鉢文殊像。
  
  大顯通寺,古名大孚靈鷲寺。漢明帝時,滕蘭西至,見此山,乃文殊住處,兼有佛舍利塔,奏帝建寺。謄以山形若天竺靈鷲,寺依山名,帝以始信佛化,乃加大孚二字。大孚,弘信也。元魏孝文帝再建。環匝鷲,置十二院。前有雜花園,故亦名花園寺。至唐太宗重修。武后以新譯《華嚴經》中,載此山名,改稱大華嚴寺。觀國師於中造疏。至明太宗文皇帝敕重建,感通神應,自昔未有,故賜額大顯通。古傳中有兩堂聖眾,非戒定慧全者,莫預此寺。自明初以來,敕旨護持,凡十餘道。永樂三年,設僧綱司,率合山僧祝釐,本州月給僧糧。至嘉靖間始革其糧。
  
  從這一段文字的記載可知,該寺原名大孚靈鷲寺,是始於漢明帝時的古剎,又經過元魏的孝文帝、唐太宗、則天武后、明太祖、明成祖等歷朝的再建、重修、重建、護持。在則天武后時,改成大華嚴寺,明太宗時改為大顯通寺,而且華嚴宗的第四祖清涼國師澄觀,乃在該寺造《華嚴經大疏》。關於清涼國師在該寺的情形及其撰寫《華嚴經大疏》的感應事蹟,見於《宋高僧傳》卷五者,謹抄錄如下︰
  
  大曆十一年(西元七七六年)誓遊五臺,一一巡禮,祥瑞愈繁,仍往峨嵋求見普賢,登險涉高,備觀聖像,卻還五臺,居大華嚴寺,專行方等懺法,時寺主賢林請講大經,并演諸論,因慨《華嚴舊疏》文繁義約,惙然長想,況文殊主智,普賢主理,二聖合為毘盧遮那,萬行兼通,即是華嚴之義也。吾既遊普賢之境界,泊妙吉之鄉原,不疏毘盧有辜二聖矣。觀將撰疏,俄於寤寐之間,見一金人,當陽挺立,以手迎抱之,無何咀嚼都盡,覺即汗流自喜,吞納光明,遍照之徵也。起興元元年(西元七八四年)正月,貞元三年(西元七八七年)十二月畢,功成二十軸,乃飯千僧以落成也。後常思付授,忽夜夢身化為龍,矯首于南臺,蟠尾於山北,拏攫碧落,鱗鬣耀日,須臾蜿蜒化為千數小龍,騰耀青冥,分散而去,蓋取眾乎教法支分流布也。
  
  我們知道中國華嚴宗的建立,當然是從杜順、智儼、法藏三代的發展弘傳,而到清涼澄觀乃總其大成。《華嚴經大疏》在華嚴宗歷史上的地位相當崇高,那固然是出於澄觀大師本人的智慧和學養,如果不是五臺山大華嚴寺的靈秀感應,應該也不可能在不到四年的時間完成了這麼一部偉大的鉅著,後來他對華嚴的弘揚,也不會具有如此大的信心與感化力。這都是他在大華嚴寺那一段期間所完成的功德。
  
  我們從收在《大正藏》中的《高僧傳》、《古清涼傳》、《廣清涼傳》等史傳資料中,可以發現,顯通寺應該是五臺山最早而最大的一座寺院,跟它有關的感應故事以及高僧事蹟相當的多。
  
  顯通寺的建築

  

  ▲顯通寺的後面三殿由前向後依次是①千鉢文殊殿②銅殿③藏經樓。
  
  古代顯通寺的面積相當大,據《清涼山誌》所載︰「割八州稅以克香火之需,魏孝文帝再建大孚靈鷲寺,置十二院。」依此看來,如今的塔院寺、萬佛閣、羅睺寺、圓照寺、廣宗寺、菩薩頂等幾座環繞著顯通寺的寺院群,都應該是屬於當時大孚靈鷲寺的範圍。直到唐文宗開成五年(西元八四○年)六月二日,日僧圓仁到達五臺山巡禮時,在他寫的《入唐求法巡禮記》這部名著中,也記載著大華嚴寺的「閣院」佛塔,那就是指現在塔院寺的佛塔。可是現在的顯通寺佔地面積僅得四點三七萬平方米,房屋只有四百間。

  

  ▲無量殿(又名無樑殿)。
  
  至於顯通寺的名稱,最初是明成祖所賜者,名為「大吉祥顯通寺」。到清聖祖康熙二十六年(西元一六八七年)改名為大顯通寺,沿用迄今。該寺現在的建築,均為明、清兩代的遺物,所以寺蹟雖古,建築並不太老。寺內共有七座大殿,它們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自南至北,依次為觀音殿、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鉢文殊殿、銅殿、藏經殿。這些大殿的布局、結構、建築樣式,均各具特色,而東西兩廊的禪堂、僧舍對稱配合,堪稱明清建築的典型。
  
  五臺山被視為佛教的聖地,跟文殊菩薩的感應事蹟無法分割。所以到處都有文殊像和文殊殿,而在顯通寺就有兩座文殊殿。另外該寺尚有兩座殿,是五臺山建築的特色,就是無量殿和銅殿。

  

  ▲顯通寺無量殿內景及其木雕古塔。
  
  無量殿是在中軸線上的第四座,殿內供的是盧舍那佛塑像,是一座高大開朗的磚砌結構的建築物。從外觀是兩層,單檐歇山頂,每層的正面七間、七洞,山頭每面的下層一洞,上層三洞,頂部一洞。取《華嚴經》的「七處九會」說法的典故,故又名為七處九會殿。上面題字「普光明殿」、「逝多園林」、「兜率天宮」等字樣。此殿建於明代,殿高二十點三米,面寬二十八點二米,進深十六米,殿身四周沒有檐柱,純係磚砌。從外面看,是一幢兩層七間樓房,從殿內看卻是一層三間的磚窯,中間大,兩頭小,殿頂則用方木疊砌而成,由於不用大樑和柱子,故又稱為無樑殿。因為無柱子,所以磚牆砌得很厚,從外部看牆壁是垂直的,從殿內看是拱形的,每一處門洞就像一個磚砌的窯洞。
  
  另外一座是銅殿,位於千鉢文殊殿的後面,建於明末神宗萬曆三十三年(西元一六○五年),殿高八點三米,寬四點七米,進深四點五米。這是中國僅有的三座銅殿之一,其構造形式和北京故宮金鑾殿相仿,具體而微。這座青銅殿的外觀為重檐歇山頂,共分兩層,內為一室,四角四柱,柱礎似鼓,上層四面,各裝六塊格扇,下層四面各裝八塊格扇,格扇內壁,鑄有佛像,琳瑯滿目,多達萬尊,格扇外壁鑄有花卉、松柏、鳥獸等圖案共三十六幅。殿內正中有一尊銅鑄文殊坐獅像,造型美麗,連同殿壁佛像,合稱萬佛朝文殊。現在中國大陸經過文革之後,許多寺院的古建築的古雕塑,所剩寥寥無幾,但是由於明代所留下的銅塔銅像還有不少。可見明朝一代銅雕藝術相當發達,這座青銅殿,據說是一位妙峯福登祖師設計鑄造的,他應該也是一位銅雕藝術的高手。

  

  ▲顯通寺的銅殿。
  
  當我們參觀了各處殿堂之後,準備離開之時,當地的導遊王先生示意我們,既然買了票進來,不要放棄了參觀「佛寶藏珍樓」,這是我們在導遊的說明書中沒有看到的,一般遊客也不知道的,平常很少開放。在那裡我們見到了一幅「華嚴經字塔」,由白綾和黃綾裝裱而成,寬兩米,長六米,上寫八十卷《華嚴經》一部共計六十萬零四十三個字,以文字排成一座七層的寶塔圖案,那是清朝康熙年間蘇州三寶弟子許德心,以十二年的時間,沐浴焚香以小楷寫成,所有磚瓦、飛檐、脊、獸頭、排角、風鈴、花卉、人物,皆用經句構圖而成,猛然一看,不知經首在何處,結束在何方,若詳細的觀察,方知經畢塔成,沒有一字增減,這要有相當好的數學頭腦及沈著的耐性,才能一字不茍、一句不漏地完成這樣一件極為珍貴的佛教藝術品。
  
  另外有一部是刺血書寫的《金剛經》以及明版的《北藏》大藏經,還有明朝的十五尺木塔,以及明朝銅鑄的四十八臂觀音及四十二臂觀音,都是三十厘米高,還有一尊坐姿的武則天銅像有三十六厘米高。尚有一些屬於明、清時代佛像雕刻,而其中最讓我們驚歎的還是那一部華嚴經塔。
  
  五臺聖境
  
  這次參觀顯通寺還是由禧鉅法師引導,先進入臺懷鎮寺院區,四柱三樓三洞的山門,門楣上有一幅藍底金字的匾額,寫著「清涼聖境」四個大字。接著進去就是寺院群的石雕牌門,橫書「五臺聖境」四個朱紅大字,然後才是木結構顯通寺的三樓四柱的山門,穿過重重的門,每段路都是碎石和石板鋪成。
  
  當我們快要進入顯通寺的門內之時,突然從我們背後趕來一位看上去只有四十多歲的老婦人,衣衫襤褸,蓬頭垢面,背著香袋,提著一包簡單的行李,頭戴村婦的藍色布帽,在緊密的細雨中搶到我的面前,就在泥濘的石板上撲通一聲拜了下來,而且連拜三拜。起初我還以為是個乞丐向我們要錢,然她拜過以後又向前走,好像是帶領我們這一大群的訪客一樣。到了顯通寺內的觀音殿前,她在邊走邊念佛、邊說話,瘋瘋癲癲地,我倒沒有細加注意,可是我們的冉雲華教授提醒我︰「法師,您聽那位婦人在講什麼!」這才讓我聽到那位帶有南京口音的婦人自言自語地大聲敍訴︰
  
  「出家人都是你們趕走的。」
  
  「我也是被你們趕走的。」
  
  「你們什麼也不懂,就佔據了我們的地方,還要管我們。」
  
  「現在,我們又回來了,弄得不好,恐怕你們還要趕我們走。」
  
  「這地方本來是菩薩的聖地,就是你們這些鬼把它弄成今天這個樣子。」
  
  「菩薩是慈悲的,不會生氣啊,我倒是不能不罵你們,我也不怕你們再把我趕走!」
  
  後來我們要趕著參觀,不能繼續再聽下去,陪我們的人催說︰「不要睬她,那女人發瘋了啦!」

  

  ▲顯通寺前的門樓。
  
  如果說五臺山,文殊菩薩常常顯聖,我也可以相信這位老婦人,就是文殊菩薩的化身,一方面藉著機會罵罵陪著我們的地方幹部,同時也讓我知道五臺山究竟發生過一些什麼事。事實上現在陪我的人,早已不是當年毀寺逐僧的人。可是我在五臺山的一天半時間中,拜訪了九座寺院,也僅僅遇到這位婦人向我這樣的出家人禮拜,如果說她是文殊菩薩的化身,我倒是罪過萬分了。我們相信她可能是文革以前就在五臺山出家而被趕走的人,現在重新回來已經沒有寺院可住,所以在各寺院之間流浪。據該寺的當家宏淨法師告訴我,現在該寺住有七十多位出家人,合法的只有二十六人,所謂合法就是在山上有落籍的戶口,可以配到糧食的人,其他的出家眾,都是臨時從各地來掛單而就住下來不走的人,那位婦人,也許是這種流動戶吧! 

  

  ▲作者在顯通寺大殿前與該寺當家宏淨法師(右)及佛協秘書長禧鉅法師(左)合影。
  
  原來的顯通寺,曾屬華嚴宗;唐末又曾弘揚天臺,見於《宋高僧傳》卷七的「志遠傳」;晚近則是屬於禪宗;到了抗日戰爭結束之後,由四川去了一位能海老法師(西元一八八六─一九六七年),他是漢人而曾入藏學藏密七年,既通顯教的經論,又精密教修法,跟隨他的人多是知識分子,一九三五年,到了五臺山,翌年被舉為碧山寺方丈,就把好幾個寺院,變成了密教的道場。現在的顯通寺便屬於能海法師系統的密教寺院。他也圓寂於五臺山的碧山寺,他的舍利塔便建於臺懷鎮前的山坡上。由此可見,人才非常重要,今後如果佛教不培養人才,各種外道都會把我們佛教寺院變成他們的道場和教堂。當時的導遊還為顯教抱不平的說︰「現在的五臺山多叫密宗霸佔了啦!」我倒反過來糾正他說︰「那很好啊!密宗也是佛教,佛教的寺院還有佛教徒來作為修行道場,不管是顯是密,總是好的。」
  
  目前,五臺山佛教協會,設於顯通寺內,我們由禧鉅法師的引導,拜訪了該會辦公室。從那兒獲得的口頭報告,知道現在五臺山有僧侶的寺院三十四所,其中十八所開放參觀。最老僧侶是八十八歲,最小的二十歲,全山漢傳僧侶三百七十多名,尼僧道場集福寺的住眾三十多人。黃教的喇嘛計七十多位。

二六、菩薩頂
  
  從一般旅客參觀臺懷寺院群的路線來說,應該先到羅睺寺,其次顯通寺,鄰接塔院寺,再登圓照寺,經過廣宗寺,最後方上菩薩頂。我們因為時間不多,而且要仔細的做重點參觀,所以離開顯通寺即直上菩薩頂。
  
  菩薩頂是位於顯通寺北側的靈鷲峯上,原是五臺山的五大禪寺之一,也是顯通寺的十二院之一,曾經又名為真容院及大文殊寺。根據《清涼山誌》對於菩薩頂的介紹是這樣的︰
  
  大文殊寺,即菩薩頂真容院。唐僧法雲自建殿堂,擬塑聖像。有塑士安生,不委何來,請言聖儀。雲曰「大聖德相,我何能言?」相與懇禱,求聖一現。七日,忽光中現文殊像,遂圖模塑成,因名真容院。歷代人君,不廢修飾。明永樂初,敕旨改建大文殊寺。敕賜貝葉靈文,梵文藏經,朱書橫列,御製序讚。每帙盛以錦囊,約以錦囊,護以蒨氈。並欽造文殊鍍金像。萬曆辛巳間上敕太監李友重修。
  
  從這一段文字記載可知菩薩頂重建於唐睿宗景雲元年(西元七一○年),因法雲比丘在該寺見到菩薩的真容,所以稱為「真容院」,而該寺的創建,則早在北魏孝文帝時代(西元四七一─四九九年)。明成祖永樂(西元一四○三─一四二四年)之初,改建而名為大文殊寺,到了神宗萬曆九年(西元一五八一年)加以重修。

  

  ▲菩薩頂的一百零八磴及其寺前牌樓。
  
  據傳說,大文殊寺原屬於大孚靈鷲寺十二院中第一院,俗稱菩薩頂。關於這座寺院的文獻記載,則可從幾種《清涼傳》中發現,例如《續清涼傳》卷上,據張商英敍述︰他於宋哲宗元祐二年(西元一○八七年)六月二十七日所見到的真容院的情況︰「至真容院,止於清輝閣,北臺在左,東臺在前,直對龍山,下枕金界溪,北浴室之後,則文殊所化宅也。」
  
  從這段描述可見,站在菩薩頂看四周的環境,有如人間的仙境,有山,有水,而它的位置又在高高的山頂。
  
  另從文人詩句的描述,所見菩薩頂的風光︰俯視則「群山皆北向,二水自南流。」仰視則「林煙籠紺殿,幡影掛朱樓。」遙見山頂僧人往來活動,則頗有「僧棲雲外樓」的意味。無怪乎施耐庵寫《水滸傳》時,把書中的魯智深到五臺山出家的地方,便選中了菩薩頂,大鬧五臺山「醉打山門」的一段精彩描述,也就是菩薩頂的這座山門了。
  
  當我們進入菩薩頂之前,先看到一座華麗的照壁,上以黃琉璃瓦覆頂,下以須彌座為基。繞過之後,就是一道一百零八磴的石階,猶如天梯似的直達山頂。隱約看到「靈峯勝境」四個金碧輝煌的大金字橫寫在正中門樓上。這種景觀,讓人懾伏,令人嚮往,神話中所謂的南天門,大概也不過如此的景象吧!其實,我們在走出顯通寺之後已經攀登了兩處的石階,讓我們級級上升,使人感到越來越跟偉大的文殊菩薩接近了。現在又有這樣長的一道石階呈現面前,寓意著世間的凡夫有一百零八項煩惱,必須奮起勇氣,努力超越,每跨一磴石階,便等於消除一項煩惱,走完一百零八磴,則丟盡所有的煩惱,而達到清涼的菩薩境界。
  
  到達山頂邊的大牌樓前,向四周極目遠望,南可見錦繡峯的南臺頂,東可見望海峯的東臺頂,西可見翠岩峯的中臺頂。又可鳥瞰以臺懷鎮為中心的十七座寺院,就好像是到了三十三天宮的須彌山頂。
  
  菩薩頂原有土地四十五畝,殿堂樓房四百三十多間,綿亙一里多長。現存土地三十畝,殿堂樓屋一百一十間,乃係清朝康熙年間(西元一六六二─一七二二年)重修。穿過大牌樓之後,有一座山門,單檐歇山頂,入此門數幾步,便是天王殿。再進去則是大雄寶殿,這座大殿,面寬七間,重檐歇山頂,須彌座式,特別是上面的彩繪極富宮廷風味,以龍鳳為主黑線點金,稱為「金線龍鳳」,此在清代建築彩繪中,僅次於皇宮的「龍鳳和璽」,與五臺山其他寺院的「蘇式彩繪」相比,高過一等。大雄寶殿之後是文殊殿,又稱「滴水殿」,因為殿檐中間的一塊瓦上,不論春、夏、秋、冬,亦不論陰、晴、雨、雪,終年滴水。
  
  菩薩頂的殿堂,是典型明清的宮殿建築,殿頂所用的琉璃瓦,主要是金黃色,也有少許綠、藍、白、赭等色。這也是五臺山所有寺院群中的最大特色,此在北方的其他古寺院中難得見到。

  

  ▲菩薩頂的文殊殿(亦名滴水殿)。
  
  菩薩頂原來是禪寺,直到清朝世祖順治十七年(西元一六六○年),一說十三年由於皇帝崇信喇嘛教,故從北京派了一位滿族的喇嘛名叫阿旺羅桑,到菩薩頂擔任住持,賜名「清涼老人」,從此該寺就成了黃教的喇嘛寺,也是代表著皇家權威的一所寺廟。有人把它比喻為五臺山的「布達拉宮」,又叫作「喇嘛宮」,地位特別崇高。康熙皇帝曾經五度朝拜該寺,現存石牌坊的「五臺聖境」四字,就是康熙的手筆。乾隆皇帝,曾經六度到菩薩頂朝拜,現在寺內還有兩塊漢白玉的四楞石碑。每面分別刻有漢、滿、蒙、藏的四種文字,就是乾隆的親筆。到乾隆後期,達賴派他的三個堪布,來到內地,而其中的大堪布夏住降巴.嘉木銀旦增,就到菩薩頂擔任了第七代的住持。從此以後每年農曆六月初五日至十五日,五臺山的菩薩頂,就增加了一項重大的佛事活動,叫作「吉祥道場」。法會中的「金剛舞」,尤其引人入勝。西藏的密宗教派很多,但是以宗喀巴所創的黃教勢力最大,到過五臺山的達賴及班禪兩大喇嘛,就是黃教的兩位各司其職的領袖。而五臺山屬於黃教的化區,例如另外的一座鎮海寺也是屬於黃派。因此五臺山當地人就把密宗的寺院稱為「黃寺」,而顯教的寺院則稱為「青寺」。

  

  ▲康熙皇帝手書「五臺聖境」石牌樓。
  
  現在菩薩頂住有三十三位密教的喇嘛,它的住持是一位滿人,現年五十六歲名叫達兒計,當天他正好去五臺縣城出席政協會議,我沒有見到,接待我們的是一位漢人當家師叫丹增喇嘛,已經七十三歲。
  
  現在已經有汽車道路,從後山繞上菩薩頂,所以當天我們全團的人員,以及陪團的當地人員,看我身體不好,建議我乘車先到頂上,然後等待全團人員由前山爬坡上去會合參觀,我則堅持︰「我還有煩惱,希望能夠爬坡消業。」我已經有過在北京爬石經山的體驗,這一百零八磴,算得了什麼,不過在雨中爬上山頂還真不簡單,年輕的人都爬得氣喘吁吁,上山之後,大家關心我的心臟有沒有問題?我倒感覺還好,所以回答他們︰「要想見菩薩的真容還怕爬坡?既然是要來見菩薩的真容,心臟還會有問題?」其實,在五臺山至少還有南山寺及龍泉寺的兩處,都有一百零八磴的寺前石階。那是真的,若不經過爬坡,朝聖的心境便不容易體會。於是我將此感受告知同行的年輕人︰「如果古代的祖師們朝禮五臺山時,都像現代人這樣坐著轎車,臥遊聖地,我相信他們是見不到文殊菩薩,也不會有那些驚天動地的感應事蹟發生。」

二七、殊像寺
  
  我們從菩薩頂下來,就回到友誼賓館午餐。下午二點又開始了另一段行程的活動。
  
  第一站參觀殊像寺,距離塔院寺和顯通寺只有半公里,此寺始建於唐朝,到了元朝仁宗延祐年間(西元一三一四─一三二○年)又重建,後來毀於火。明朝憲宗成化二十三年(西元一四八七年)再度重建。到了明末熹宗的天啟五年(西元一六二五年),滿清順治皇帝的妺妺到達五臺山,在殊像寺後的西北角建了「善靜室」,作為她清修之處,當時的殊像寺在五臺山,非常隆盛。
  
  根據北京圖書館善本部保存的《清代五臺山圖冊》上看,殊像寺的院落有兩進,在一條中軸線上︰前院大殿五間,後院大廳五間,廳的兩側有耳房各一間,耳房兩側各有三間一棟的兩層樓房。前院山門的兩側是鐘、鼓二樓。前院東配殿六間為硬山頂,每三間為一棟,在兩棟之間夾一間配房,另有三間配房緊貼鐘樓,這六間配殿和四間配房,一字相連。西廂與東廂相同,也是六間配殿四間配房。前院東跨院有東房十二間,西跨院有西房九間。後院東西兩側無配殿無廂房。東跨院內有卷棚頂正房三間。跨院東牆有遊廊六間。後院西跨院只有硬山頂小屋三間,這個獨立的小院,可能就是「善靜室」。寺院布局,軸線分明,左右對稱,不愧是五臺山大寺院之一。

  

  ▲殊像寺高九點三米的文殊菩薩塑像。
  
  從以上殊像寺的圖冊說明,可知在中軸線上有前後三殿,就是︰山門、大殿、大廳,在這三棟大殿之間,形成兩個大院。在前後兩院的東西兩側各建有配殿,配殿之外又有建築,成為東西兩跨院。後院兩側則無跨院。整體的布局便成前大後小,形似一隻口大底小的敞口茶杯。而它的建築之多,共計有九十餘間,配置相當緊密整齊。
  
  殊像寺得名的原因,是在其大殿內有一尊文殊菩薩駕坐著狻猊,俗稱獅子的塑像,高達九點三米,是五臺山各寺院中最大一尊文殊像。而其面寬五間,重檐歇山頂的大殿,也是五臺山臺懷鎮寺院群區中最大的一座文殊殿。殿內有明朝孝宗弘治(西元一四八八─一五○五年)和神宗萬曆(西元一五七三─一六一九年)年間重修的碑記,以及清朝聖祖康熙(西元一六六二─一七二二年)和高宗乾隆(西元一七三六─一七九五年)年間御製的碑文。其大殿的三面牆壁有懸塑的五百羅漢渡海圖,也是其他各寺之所未見。

  

  ▲作者(中)與殊像寺住持聖忠法師(左)及海門老比丘(右)。
  
  關於殊像寺的文殊菩薩塑像的完成,山上也留有一段傳說︰當塑匠為該寺塑造這尊巨像時,全身四肢的工程進行得非常順利,到了塑造頭部之際,就發生了困惱,怎麼塑都不對勁,非大即小,或者五官不正。有一天,那位塑匠正在揉蕎麥麵,準備煮麵吃,突然見到天空出現一塊彩雲,就是他要塑的文殊菩薩頭部的莊嚴像。一看之下,他就趕緊照著空中所現的樣子,將蕎麥麵塑成了文殊頭像,安置在泥塑像的頸上。因此據說,該寺原名「塑像寺」,寺門外的牌坊上,也有「真容境」三個大字。因為「塑」與「殊」在當地的發音相同,慢慢的就成了「殊像寺」。直到現在大家還相信那尊大文殊像的頭部,是用蕎麥麵塑成的。
  
  當天晚上,我們在友誼賓館,便吃到蕎麥麵,大家興致勃勃,也很希望見到文殊菩薩在天空顯像。但我告訴他們,如果凡是吃到蕎麥麵時,都可見到文殊菩薩在天空顯聖,殊像寺的那尊文殊像也就不稀奇了。因為凡是有這種靈異經驗發生的人,就一般而言多須經過長時間的困頓和努力,這也就是修行的功能所在。古來的禪宗大德發悟的情況,雖不得與此同日而語,疑悶的困頓,鍥而不捨的精進,才是發生身心脫落、山河粉碎,所謂悟境現前的真正原因。那個用蕎麥麵塑菩薩頭的故事,是否實有其事,不值得重視,他的寓意,倒很值得欣賞。
  
  目前殊像寺的住持,是六十三歲的聖忠法師,住眾十三人,我在該寺的後殿,遇到了一位來自江蘇海門的老比丘,聽說我是在江蘇南通的狼山出家,令他感到相當的親切。

二八、廣濟茅蓬
  
  離開殊像寺就到碧山寺,它的另一名稱是廣濟茅蓬。
  
  碧山寺位於臺懷鎮寺院群區東北方約兩公里半處的山坡上。該寺的命名,是因坐落於五臺山的北山,是在北臺頂落脈之處的山巒下。寺南有華嚴谷,寺西有樓觀谷。五臺山主要的河流「清水河」,就在它的東側通過,事實上在它附近是由三條溪水,匯為一道清水河。可見此寺,山清水秀,風光明媚。
  
  碧山寺坐北偏西,隔華嚴谷與對面山坡上的西天寺遙遙相對。全寺紅牆圍繞,佔地面積二十二畝五分。有殿堂樓閣,禪舍寮房一百零八間。寺前有照壁牌樓,牌樓為四柱三樓,斗拱建築,明樓正中,前後分別嵌有「清涼震萃」和「蘊結靈峯」的金字匾。過牌樓有一段引路,接山門兼天王殿的月臺,引路兩旁是松杉林子。月臺上有大石狻猊一對,張牙舞爪,鎮守著山門。一進山門,中軸線上有四層大殿︰天王殿、雷音殿、戒壇殿、彌勒閣(藏經樓),後面緊靠北山巒,從照壁牌樓到彌勒閣的北山巒,一層比一層高,呈臺階式形狀。兩翼是配樓禪房、鐘鼓二樓、伽藍殿、祖師殿。整個寺院,布局嚴謹,建築古樸。

  

  ▲廣濟茅蓬的彌勒閣(藏經樓)。
  
  碧山寺相傳創建於北魏,根據該寺戒壇殿前有「敕賜普濟禪寺碑」一通,記載了明憲宗成化二十二年(西元一四八六年)由臨濟宗第二十六世孤月禪師發心重建,皇帝命名為「普濟禪寺」,後經明孝宗弘治(西元一四八八─一五○五年)、明武宗正德(西元一五○六─一五二一年)、明世宗嘉靖(西元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清聖祖康熙(西元一六六二─一七二二年)等各代都有修飾。到清德宗光緒三十二年(西元一九○六年),由乘參、恆修二比丘,發心在北臺麓修了一座茅蓬,名為「廣濟」,接納四方緇素,來山掛單共修,後向碧山寺購買東房數間,就將該廣濟茅蓬搬進了碧山寺,並且該二比丘分別改名為昌乘,昌恆。民國十六年(西元一九二七年),該寺後繼無人,負債累累,集合山西省十大寺住持共同商量,外債由東房的廣濟茅蓬代還,並將碧山寺從此改為永久的十方道場。
  
  歷來中國佛教的寺院,傳承制度有兩種︰1.是傳賢的十方制;2.是傳徒子徒孫的子孫制。十方制是從已經出家而在十方參學有了成就的僧眾之中,選拔考驗合格者傳法。傳法是以心印心表示已經通過上一代過來人的證明,確為實修實證的有德僧。然後再從有德僧中選拔適當者,擔任寺院的住持一職。所謂傳給徒子徒孫,是在各該寺落髮剃度出家的弟子,成人之後,就有權利繼承上一代的住持職位,這種制度,如果沒有好的師父,也缺乏資質優秀,道心堅固的出家子孫,難免會產生流弊。所以子孫道場的寺院,不如傳賢的十方寺院來得謹嚴。相反的,如果沒有子孫道場的剃度因緣,十方道場也可能斷了僧源。
  
  碧山寺從一個破落的子孫制寺院,過渡到選賢的十方叢林,是可喜的事。從此也就以「廣濟茅蓬」聞名宇內,它是當時五臺山唯一的十方道場。廣納四方高僧名尼,常常講經說法,舉辦盛大法會。
  
  至於碧山寺的建築及其布局,依據李俊堂寫的《碧山寺》小冊所述︰中軸線上第一座天王殿,面寬五間,佔地二百八十八平方米,單檐歇山頂,殿門上懸著「護國碧山十方普濟禪寺」精緻木匾。進殿門迎面供著布袋和尚,兩側是四大天王,背後站著韋馱天將。第二座是雷音殿,又名毘盧殿,面寬五間,佔地四百七十三平方米,廡殿頂,琉璃脊飾,斗拱結構,檁柱隔扇等,都用紺色塗飾。殿面上懸有「雷音寶殿」的金匾一塊,大殿四周壁上,嵌有五塊石板,為明清人士書題的古詩,殿內正中供毘盧佛,其左右脇侍為大梵天王和帝釋天王。佛身端坐千葉摩尼蓮花座上。兩側分別塑有賢善首、普覺、辯音、清淨慧、金剛藏、圓覺、淨諸業障、威德自在、彌勒、善根,加上後面的妙德、普賢,合稱「十二圓覺菩薩」。毘盧佛的後面,是觀音菩薩和觀音救八難的懸塑。殿內樑上掛著乾隆皇帝手書的「香林寶月」金匾。

  

  ▲廣濟茅蓬禪堂的鐘板。
  
  從以上介紹毘盧殿的十二位圓覺菩薩來看,是屬於《圓覺經》信仰的表現。
  
  傳說中早期的大孚靈鷲寺,今之顯通寺,也曾有十二大院;又在有關金閣寺的傳說中,也列出十二位圓覺菩薩的一共十二大院。五臺山是以信仰文殊菩薩為中心的道場,在十二位圓覺菩薩之中的第一位,就是文殊菩薩,他也就是《圓覺經》的第一位請法主。因此而使《圓覺經》跟五臺山各寺院有了連帶關係。

  

  ▲廣濟茅蓬的禪堂座位,中間是方丈座。
  
  不過《圓覺經》的十二位菩薩排列次第,和《碧山寺》這本小冊介紹的不盡相同,那該是︰文殊、普賢、普眼、金剛藏、彌勒、清淨慧、威德自在、辯音、淨諸業障、普覺、圓覺、賢善首。
  
  我們知道《圓覺經》是一部很受現代佛教學者們所爭議的經典,但它對於唐末以後中國佛教的影響,極為深遠。在五臺山的開山傳說中,就已採用了《圓覺經》的信仰。不過這不應該是魏孝文帝創建大孚靈鷲寺的時代就有的。《圓覺經》的翻譯和成立,應該是在稍早於唐玄宗開元十八年(西元七三○年),其翻譯的場所,是洛陽的白馬寺。因為智昇在其撰成於開元十八年的《開元釋教錄》卷九說︰「此(圓覺)經近出」,即表示此經的聞世,比開元十八年早不了多久。此經之所以能受到中國佛教界的普遍歡迎,原因很多,主要則是由於華嚴宗的五祖,圭峯宗密,為之做了七部書︰1.《圓覺經略疏》二卷,2.《圓覺經大疏》三卷,3.《略疏科》二卷,4.《大疏科》二卷,5.《略疏鈔》六卷,6.《大疏鈔》十三卷,7.《圓覺經道場修證儀》十卷,大力宣揚了《圓覺經》。後人以五臺山的名字「清涼」二字為華嚴宗的尊稱,而名為「清涼宗」,那是因為華嚴四祖清涼澄觀國師就在五臺山顯通寺完成了《華嚴經大疏》,澄觀也被尊稱為「清涼國師」。所以五臺山與華嚴宗有極深的淵源。後來華嚴宗又跟禪宗發生關係,五臺山也就漸漸地變成了以禪宗為主流的名山,而且有了五臺山五大禪寺的出現。
  
  再說在碧山寺中軸線上的雷音殿之後,第三棟建築是戒壇殿,也是面寬五間,佔地面積則為四百一十一平方米,單檐歇山頂,琉璃脊飾,門窗柱也用紺色塗飾,比雷音殿還顯得古樸。殿內正中設有戒壇一座,長寬各一丈五尺,共分三層高三尺許,四周雕有蓮瓣等圖案,係用五臺山當地的綠青石砌成,為明代建築物。戒壇的兩側有脫沙的十八羅漢像,這是在清世祖順治七年(西元一六五○年)從蘇州請回的,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該寺的彌勒閣,又名藏經閣,坐落於北山巒前。戒壇殿後的後高院內,佔地面積三百零三平方米,面寬五間,為二層樓建築,東西兩側都有二層的配樓。閣內供有彌勒菩薩塑像高丈許,高坐於須彌座上,頭部伸到二層樓上,兩腿下垂,雙足蹬地,這表示那是當來下生人間的未來佛。
  
  我們在該寺參觀了禪堂及齋堂,禪堂可容四、五十多單,齋堂則可納一百多眾。接著發現在後高院西配樓的門上懸有「祖堂」木匾一塊,該處非供外人參觀之地。因為它是十方禪林,我很希望知道該寺禪宗的傳承,所以要求現任的方丈已是七十八歲的因修老和尚,讓我參觀「祖堂」,並向該寺的歷代祖師致敬。據他告訴我說,廣濟茅蓬的禪宗傳承是從金碧峯禪師開始,但是我們在其祖堂所見到的祖牌,對於金碧峯以下的系統,並不清楚;臨濟二十六世孤月禪師之下也斷了傳承記載。其祖牌排列的名字是這樣的︰1.碧山寺系統(1)金碧峯祖,(2)孤月澄祖,(3)太空和尚。2.廣濟茅蓬系統,第一代乘參、恆修二人,第二代果定,第三代廣慧,第四代淨如,第五代靈空。其實,第五代的圓寂比第四代更早,那時所有的僧眾都離開了寺院,文革結束以後,第四代淨如尚健在,故又被找了回來,今年三月三日圓寂於內蒙古的包頭,火化後得各式舍利五千餘粒。
  
  現在的方丈因修老和尚,應該是第六代,看來也到風燭殘年,精神還算可以,現住僧眾六十多人,其中僅二十多人有戶口。我們從進山門一直到離開,僅僅這位老方丈陪伴,前後上下,光著頭淋著雨為我們帶路,沒有年輕的人出來照顧。
  
  當我們離開之時,於該寺的山門口,發現五、六位青年僧侶正在玩撲克牌,因為他們的工作是打掃庭院,售收門票,照顧殿堂,此時已過了開放參觀的時段,也就是他們下班自由輕鬆的時間,見我經過也不覺得玩牌是不應該的事,所以視若無睹。倒是因修老和尚看了過意不去,輕輕的跟他們說了兩句什麼,他們才有點不好意思的把牌收了起來,一哄而散。
  
  這一幕景象對我而言,並不覺得有什麼奇怪,在一個香火道場、觀光寺院,或者經懺門庭的青年僧侶們,能夠過著清苦的山林出家生活,已屬難得,當他們到了三、四十歲之後,自然會有道心發起。要不然就需給他們良好的教育環境,在身心及思想觀念等各方面,都有適當的培養及疏導,他們才會很快地進入修道生活的情況。
  
  可惜,別說今日中國大陸佛教,沒有這樣的條件,就是臺灣佛教及香港佛教的環境,也還不夠理想哩!

二九、普化寺
  
  我們從碧山寺出來,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應該可以回賓館休息,可是車子沿著清水河旁的公路,向下行駛時,發現下了一天的雨,已經放晴,日落以前的山中景色非常清新幽美。遠遠地看到一座褚色的垣牆,圍繞著青一色的灰瓦建築所組成的普化寺,於是有人建議前往參觀。
  
  這座寺院是在由五臺山注入滹陀河的主流清水河之東數十步處,我們必須下車步行,渡過用幾塊木板拼接成的河面小橋,再往前走,便是一座紅底黃字寫著「普化寺」三個大字的照壁,正好把該寺正門的入口掩住,那是因為該寺正門恰好對著看來似乎伸手可及的河西一座山頭,避免風水上的壓迫感,所以建了這座寬約兩丈,高約丈餘的照壁。它的設計,在暮色蒼茫中,顯得相當醒目。聽說這座寺院,已被山上雨水沖毀過幾次,所以沿著寺院的半山,圍起一道擋土牆,牆外開築了一條瀉水溝。像這樣的防水處置,在五臺山的好幾個寺院有相同的措施,我在一九八八年到洛陽的龍門石窟,見到奉先寺的後山,也鑿有這樣的瀉水溝。
  
  普化寺位於塔院寺以南兩公里處,在明朝稱為「帝釋宮」,中國人把它叫作「玉皇宮」,內供玉皇大帝。在清朝時已經屬於叫作九宮道的道觀,民國初年曾經修葺,後來毀於一場大水,民國十四年(西元一九二五年)有僧人在玉皇殿的廢墟上重建寺院,佔地一點八九萬平方米,房屋一百一十四間。在文革之前,此寺的中軸線上有︰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大士殿、玉皇閣,兩廂有樓廊,左右兩線有禪堂、僧舍、呂祖閣等建築。從這些建築物的名稱,還可以見到該寺與道教的關係。文革時期,寺內所有的經、像、法物全被破壞,殿宇也受損失,後由現任住持藏明法師修建完成。該寺最大的特色是天王殿前一道磚雕影壁,全用青磚和少許石材壘砌而成,高有一丈餘,寬約八、九丈,單檐歇山頂,採三樓四柱的形式組成,包括斗拱樑枋,均以精美的磚雕鑲嵌而成。影壁內外兩面各有三塊鑲嵌的石雕,也是非常的精細、圓熟,外側的正中是「福祿壽三星圖」,左右兩邊是「文王別子圖」和「渭水求賢圖」,內側的正中是「觀音和善財龍女圖」,兩側為「團龍圖」。

  

  ▲普化寺的天王殿及其石雕。

  

  ▲普化寺影壁內面中央的石雕掽砌,觀音善財童女圖。
  
  寺內的牆壁基段部分和柱礎,也有若干石雕,多屬於民國初年遺留下來的雕刻藝術,現在重建之時,給它們還回原來位置,使人看來有整新如舊之感。唯以該寺有道教的淵源,故在各殿的裝飾布置,多多少少尚會予人以神佛不分的印象,帶有民間信仰的色彩,例如該寺殿宇牆基的石雕和若干小品的壁畫,都採用民間小說的內容,其中有孫悟空大鬧芭蕉洞、盤絲洞、無底洞、琵琶洞等《西遊記》的故事,還有牧童吹笛、羊倌趕羊、象奴禦象、老人騎驢過橋等的構圖,也都跟佛教的信仰無關。不過,據說當時負責重建該寺的人,雖不是一位通宗通教的高僧,也不是出於道士的構想,而是由五臺山南山寺普濟和尚的一位弟子募化修建而成,所以普化寺與南山寺的雕刻內容相同。

  

  ▲普化寺的磚雕影壁。
  
  普化寺的大雄寶殿,單檐歇山頂,四出廊,面寬五間。殿內主像是釋迦牟尼佛,兩側是文殊和普賢,均坐於蓮花座上。後牆左角,供騎獅蓄鬍的老文殊,後牆右角,是騎朝天獅的送子觀音,這也與其他各寺不同;兩側山壁是十八羅漢像。釋迦像的背後,供西方三聖以及護法金剛、善財、龍女,最奇特的,殿上還有攜著酒壼飛行的濟公塑像。
  
  文革之前,該寺的木刻藝術,遠近馳名,殿宇、殿檐、門盈、斗拱、柱礎,乃至僧舍的門窗,都有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木刻鏤花,例如鏤空龍鳳圖,就相當的逼真、醒目。可惜在文革中該寺遭到嚴重破壞,現在的住持藏明和他的弟子們於一九八五年起,在該寺刨土清基,重建殿宇,重塑佛像,數年之間,如今已儼然是一座頗具規模的寺院。其經濟來源,部分是由政府補助,大半是由他自己「集資」,共計花費了人民幣四十餘萬元。所謂「集資」是以他自己的關係,向國內外募集善款,加上他本人多年來為人行醫看病的所得。
  
  當我們造訪普化寺那天,現年七十七歲的藏明方丈,正在五臺縣城出席政協會議,故由剛剛出家三載的年輕知客妙樹師接待,他告訴我們,現在該寺屬於淨土宗,專修念佛法門,也是目前五臺山唯一兼收男女二眾出家的道場。寺內設有法器、文物、經書及紀念品的販賣部,同時正在籌畫開設餐飲部和旅客住宿部,所以還在繼續增建房屋之中。也見到我寫的一本小冊《為什麼要做佛事》在那兒流通。看來這位懂得醫道的住持,頗有現代化的管理頭腦和經營眼光。

三○、古建築與法鼓山

  晚上七點三十分,是我們從臺北出發以來的第一次研討會,各人將一週以來所見、所聞、所感的精要部分,圍繞著法鼓山的建設計畫,提供了相當寶貴的意見。透過我自己的學習和消化,將其做一綜合的敍述如下︰在出發之前,我個人對於中國的古代建築或者中國佛教的傳統建築,雖然見過不少寺廟及宮觀的中國建築,但是對於它們的結構和歷史演變並不清楚,經過一個多星期的看、問、聽,漸漸地進入了情況。

  古建築的類別

  所謂古建築,以現存的標本類別而言,則有︰宮殿、佛寺、壇廟、陵墓、園林、佛塔、道觀、清真寺、民居第宅、橋樑等,其形式則有亭、臺、樓、閣等。它們的原始結構是從山洞、地穴和巢居,演變而成為樑柱式的結構,那是以木材為主的建築,是以立柱、橫樑、順標為主要的構件所組成。這種結構的特點是富於彈性,可以防震,所謂「牆倒屋不塌」。以樑柱承重,牆壁的強弱並不重要。如果雨量少,氣候乾燥的地區,這種建築可以保存千百年而不致於塌倒朽壞。例如山西應縣的木塔,建於西元一○五六年,高六十七點一三米,是中國現存最古、最高的木構建築;天津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建於宋初,高二十三米,雖歷經地震而不倒。又如我們已參觀了的五臺山南禪寺亦係晚唐遺珍的木構建築。

  又使我知道中國古代建築形式的多彩多姿,有方、長方、三角、六角、八角、十二角、圓、半圓、桃形、扇形、日形、月形、梅花形等等。屋頂的形式,則有平頂、坡頂、尖頂、圓拱頂等等,而在坡頂中又有廡殿、歇山、懸山、硬山、攢尖、十字交叉等等。還有把幾種形式錯綜組合成者。檐亦分有單檐、重檐。

  就其所用的色彩而言,則根據不同的需要,可以局部或全部以不同的顏色作為裝飾。牆面有紅、黃、灰、白、褚、黑等色。屋頂除少數採用本色的磚瓦,多用光澤鮮明的琉璃瓦,有黃、綠、藍、紫、黑、白、紅等種種。至於樑、柱、斗、拱、檐、藻井、平綦、門窗、隔扇等木質部分,採用油飾、彩繪,表現出富麗堂皇和莊嚴熱鬧的氣氛。

  這次我們從實地考察所見,越古老的建築,越重視實用,而不重視華麗的藻飾。明、清的建築,漸漸的重視裝飾,富於色彩的變化。這跟中國儒家的節儉和道家的自然,並不相稱,跟原始佛教及禪林的簡樸,也不調和。

  從一週以來的考察所見,中國古代的寺院建築,在布局方面,有兩個基本原則,就是四合院和中軸線。如果地形許可,建築物的排列,主要殿堂的配置,一定是由前向後連成一串,以幾個主殿,加上廂房,形成前、中、後幾個四合院;然後再向兩翼發展,成為左右兩軸線,各各形成對稱的若干個四合院。如果地形不許可,則中軸線的配置,還是不變,兩翼的建築物,便因地制宜了。

  一般寺院,都有圍牆,作為與外界分隔的屏障,目的是為安全、謹慎、幽靜、獨立,很少是為裝飾。

  建築群的組成

  從建築群的組成而言,最完整的應該包括照壁、影壁、牌樓、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再加上依不同性質的寺院而有不同的殿宇,例如毘盧殿、文殊殿、觀音殿、普賢殿、地藏殿等,還須加鐘、鼓二樓、伽藍殿、藏經樓、祖師殿、禪堂、齋堂、方丈、僧寮等。規模小的也可以把山門作為天王殿,廂房作為方丈、僧寮、齋堂,再加上大雄寶殿,以一個四合院,組成具體而微的佛教寺院。牌樓也有等級,皇宮是四柱七樓,王宮四柱五樓,一般寺觀多用四柱三樓或二柱一樓。五臺山菩薩頂山門牌樓,便是皇宮等級的四柱七樓。

  再從每一棟房子來看,最簡單的就像民居一樣的單檐硬山頂,面寬三間或五間,就可成為一個大殿,殿的基礎一定是在高出地面的臺基之上。殿內的佛壇和佛像,所佔的空間面積,比例都相當大。殿前的丹墀或庭院,多半比較寬廣,使處身於寺院中的人,既感到隱密安全,又覺得幽靜寬敞。這應該是古代寺院建築的重要所在。至於樹木的栽植,花草的陪襯,也以簡潔古樸為上。參觀了這麼多的寺院,尚未看到花木雜陳的庭院。

  寺院的室內地面,以大型方塊的地磚鋪砌,較為普遍,室外地面,則用石塊、石板、厚磚等材料鋪地為常見,這些都能讓人有自然、簡樸、厚重、踏實的感覺。

  未來的法鼓山建築

  因為臺灣即將建設的法鼓山,是屬於南方亞熱帶的氣候和海島的環境,使用的建築材料,除了磚石之外,主要的也該不是木料,而是鋼骨、鋼板、水泥、砂石。我們還需考慮現代臺灣地區的建築所應具備的條件,例如防震、防風、防潮、通風、採光以及地基的安定安全,上水道、下水道、電器工程的考量、垃圾及廢水等的處理,這跟古代的建築是無法相提並論的。尤其法鼓山雖須有古代寺院的功能,卻是以一個現代學府的形象跟世人見面。所以我們只能從美觀、幽靜、樸質、安全、謹慎等方向,吸取古建築的長處,例如照壁、影壁、門樓、垣牆、連廊、廡廊、主軸線、四合院等的配置,學到一些什麼。事實上,我們在歐美國家所見到的古建築,以及現代化的大型群體建築,好像未見過主軸線的設計型式,四合院倒不乏其例。如果由於地形的條件,就不受任何既定觀念的束縛,可有很多自由發展的空間。

  在這七天之中,我們學到一項不得不注意的事實,那就是在形式、顏色,以及使用選材的表現方式和空間條件的相互關係,必須統一整齊,彼此呼應,否則就會顯得雜亂無章,而缺少和諧穩重的整體感了。

  全團的每一位成員,都非常用心,非常誠摰地為法鼓山,提供了很多寶貴的意見,雖然各有各的想法和看法,大體上對我們未來的建築,相當有用。到此為止,雖然只看了一個星期,收穫已經不少,法鼓山究竟要參考些什麼,大致上已經有了眉目。

 

 三一、火宅清涼
  
  討論會解散之時,已近晚上十點,我想打坐幾十分鐘,好讓身心休息一下。可是坐下之後,身體雖然不動,頭腦卻沒有停頓,有許多問題,盤旋在我的腦際,浮動隱現。
  
  參觀了十四處佛教的古道場,每一處都代表著許多佛教徒的虔誠、精進的信心和願心,還得加上主其事者的睿智及恆心。我們參觀北京戒壇寺時,那位屠舜耕先生就曾提醒我一個觀念︰每座寺院的創建或重建,都有一位主要的負責人,這些殿堂、樓閣、布局、設計,乃至於一磚、一瓦的選購,都是出於那位負責人的精心構思,他們雖不是建築家,卻是結合著多方面的建築知識和佛教的理念而完成的。屠先生每每讚歎那些開山建寺的僧人。
  
  這使我想到,在晉譯《華嚴經》卷第十〈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所說︰「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世界本來無一法可見,由於我們有心,所以創造了一切現象。凡夫以煩惱製造了苦樂無常的三界火宅;聖者以慈悲建設了廣度眾生的清涼世界。因此,每一座寺院,都在三界的火宅之中,一宅一宅的建立起來,也在三界的火宅之中,一處一處的遭到破壞摧毀;時時有人建寺,處處有人破壞。對我們凡夫而言,建立弘法修道的佛寺,乃為非常可喜的事,寺院遭受破壞,則是非常悲痛的事。但在聖者而言,生滅無常是平常事。所以,那些在此火宅之中建設清涼世界的大德高僧,一定已經知道,將來會有因緣,把他們所建的寺院摧毀破壞,但他們還是努力地建設。
  
  我又思想︰佛經之中處處都說,凡有佛經、佛塔所在之處,就有護法神王及諸大菩薩,給予呵護,所以像五臺山這樣的靈山聖境,應該受到保護。可是,從傳說的信仰而言,五臺山創建於漢明帝時代(西元五八─七五年)來華譯出《四十二章經》的迦葉摩騰之手,有史實可考者,五臺山佛教寺院的初建,也不會晚於北魏孝文帝的時代(西元四七一─四九九年),迄今已歷一千五百多年,不知道已經過多少次的兵劫水火的破毀,如果真有護法神王,菩薩感應,怎麼無法抵擋抗拒這些人為及天然的破壞和災患呢?每一座寺院的初創,既然都有靈驗事蹟發生,當在受到破壞之時,那些靈驗的力量為什麼就不出現了呢?
  
  繼而又想︰我作如此的思考,實在應該撲倒在地,痛哭流涕!自己已經身到聖地,竟還會對聖地的聖跡、靈異、感應,產生懷疑。於是,我的思緒立即迴轉,因為依據釋迦的聖教︰「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有生有滅是眾生世界,不生不滅是諸佛境界;有生有滅是三界的火宅,不生不滅是清涼的佛國。世間的眾生以善惡因緣的不平等心,為他們自己造作種種不同的環境。如果心向於清淨的善法,善根發起,即與諸佛菩薩的福智相應,便能見到諸佛菩薩及護法龍天的顯像放光;如果心向不善,惡報現前,就會遇到夜叉、羅剎、凶神、惡鬼、風捲雷殛、火燒水淹、刀砍槍戮。所以經過一次又一次滅佛的法難,遇有一波又一波的修行者們,再接再勵地建了一個道場又建一個道場。
  
  當佛法受到破壞之時,也正是人心危脆,道心墮落,社會混亂之際。每當災難過了之後,也就是惡報告一段落之時,另一個新的時代,即將跟著開始。所以,今天的五臺山經過「十年浩劫」的大破壞之後,又有漸漸復甦起來的氣象。
  
  現在,大陸政府有限度的給宗教以活動的自由,並且補助經費,重建修復具有歷史文化地位的佛教道場,那也就是為中國佛教的前途透露了再度復興的曙光。
  
  想到這兒,覺得身心非常舒泰,而對三寶無限的感恩,我就站了起來,向著顯通寺及菩薩頂的方向拜了三拜,此時也發覺我的兩頰不斷地流著欣慰和感激的熱淚。畢竟我是到了文殊菩薩的化宅五臺山,這樣的事實,若在四年以前,連做夢也無法做得到的。
  
  我正想上床休息,腦際又浮起另一個問題︰因為有人聽到我說︰「如果古人也像今人這樣,坐著轎車臥遊聖地,我相信他們是見不到文殊菩薩。」便擔心著今後再也不會有人在五臺山得到感應了,問我怎麼辦?我當時的回答是︰諸佛菩薩,無剎不現身,無處不顯靈。但得心性明淨,諸佛菩薩便會時時跟你把臂同行,何必追求有相的感應。但在心性未明之前,有相的感應依然有用,例如人在渡河之後,必須捨舟登岸,渡河之前就先否定舟楫的功用,卻是大錯。諸佛菩薩的靈異感應,能使許多人起信修行,發菩提心。時代環境雖已變遷,獲得感應經驗的基本方式,則不會有所不同。若想徒步朝山,乃至三步一拜,依舊可以照做;拜經、讀經、拜佛菩薩,今昔並無二樣。若能懇切修行,到五臺山固可獲得感應,人在五臺山的萬里之外,虔誠懇切,同樣也有感應。朝山的目的,是在巡禮菩薩的聖跡,感應當然好,未見菩薩現相,以此巡禮功德,也會增長善根,堅固信願。

三二、鎮海寺
  
  四月十八日,星期四。
  
  上午八點我們訪問了鎮海寺,該寺位於臺懷鎮寺院群區以南約四公里處,坐落在清水河西側的楊柏谷村,海拔約一千六百米處。
  
  我們選擇該寺訪問的原因有二︰1.那是內蒙章嘉活佛的修道處,第十九世的章嘉,在臺灣過世已經三十四個年頭了,至今尚無人著手找他轉世的靈童,因為我在臺灣,曾經跟他有過數面之緣,很想看看他的故居。2.聽說該寺建於土地面積相當狹小的山坡之上,那是相當精緻、幽靜、樸素,不像一般喇嘛教寺院那樣的富麗多彩。
  
  相傳鎮海寺對面,東山腳下的河谷邊上,有一個口徑不大的海眼,如果發水,會使得附近方圓近百里淪為澤國,而由文殊菩薩用菩薩頂的一口大銅鍋,蓋住了海眼,然後在鍋底上建塔,取名鎮海塔。該寺的正面就是那座丈把高的石塔,遙遙在望,所以命名為鎮海寺。以寺鎮塔,以塔鎮海,如果一旦寺毀塔倒,五臺山周圍就會遭到洪水氾濫的災難。  
  鎮海寺的創建年代已不清楚,而現在的建築是初建於清朝聖祖康熙年間(西元一六六二─一七二二年),可是經過十年﹁文革﹂,鎮海寺在五臺山所有的寺廟中,遭受破壞最慘,特別是寺後山坡上章嘉一、二兩世的骨塔及塔院,均於文革期中被搗毀。據說,當時曾在鎮海寺挖出了一大塊黃金,接著挖掘拆毀章嘉一世納骨塔的地窖,發現有十來缸銀元。為了找尋更多的銀元和黃金,便在該寺到處挖掘,以致於將兩座納骨塔的靈骨被拋棄散置而流失,地窖敞露,院舍倒塌,照壁斷裂,至今尚是一片廢墟亂石。寺院的門窗、經像、法物,也被摧毀廢棄。曾有一度幾年之間,村民把它當成養鹿的牧場,鹿舍的飼料食槽,迄今尚留在後院的廂房之中,現在已經有八位喇嘛住在該寺,而由佛教協會指派現年三十七歲的內蒙人,扎喀巴桑布喇嘛為住持。他會講漢語,已將該寺修理整頓得可以開放供人參觀了。據說一年可以收入門票及供養金人民幣一萬多元,以供作寺院的維修及喇嘛的生活所需。
  
  進入該寺,須攀登一段石板鋪成的斜坡登山路,蜿蜒而上,一邊是筆立的山壁,另一邊是矮垣的扶欄,到達山門之前,有一個大約十五米見方的看臺,進入山門之後,可以發現該寺的建築,有一特色,那就是非常巧妙地運用了大小不等的照壁,它的作用,第一是不讓人一眼看盡寺內的景觀,第二是讓人曲折繞道,轉過一個一個的照壁,產生該寺空間很大的錯覺,然後再分段的走上殿前的石階,回頭向外一望,全寺景觀便可一覽無遺;並且發現,這座寺院是被遍山的古松懷抱。

  

  ▲鎮海寺的前門。
  
  該寺的背景,就是需要抬頭仰望的章嘉第一及第二世塔院。也是被一道照壁遮住,會讓人產生一種無限深遠的想像。
  
  該寺的南院,便是章嘉修道之所,分成前後兩院,後院是章嘉起居所在,只有一棟三間民居式的正房,另加一棟兩間的廂房。前院的正中,有一座石塔,據說是章嘉十六世的靈骨所在,高三丈,塔基八角,每角塑有一金剛力士,基層八面,浮雕釋迦牟尼佛的事蹟以及山水鳥獸。此塔建於清高宗乾隆五十一年(西元一七八六年)而一九五五年重修,依據該寺的喇嘛相告,在一九八六年農曆四月初二前後,此塔曾有三個晚上,連續放光,人人可見。

  

  ▲章嘉活佛第十六世塔。
  
  內蒙的章嘉呼圖克圖傳統傳流的開始,幾乎與外蒙的哲布尊丹巴同時,於多倫諾爾建有彙宗寺,一九四九年後,第十九世的章嘉,被當時的山西省主席閻錫山帶著離開大陸到臺灣,從此五臺山的鎮海寺,就變成了無人的廢寺。我這次聽到該寺的住持說,最近中國大陸有意要找尋章嘉轉世的靈童,來繼承他的位置,究竟如何,不得而知。

  

  ▲鎮海寺的山門內景,兩側為壁畫。

  

  ▲章嘉活佛起居行道處門前院中的照壁。
  
  我們離開鎮海寺,順便訪問了棲賢閣賓館,因為那原來也是一座寺院的廢墟,現在已被政府建成了一座旅館,面對南山寺,下臨清水河,它的範圍寬大,環境幽美,不下於跟它隔河相望的普化寺。它的建築都是一層或二層的樓房,一棟一棟的分布在一道環繞在四周的圍牆之內。裡面的設備相當的高級及現代化,住起來也十分的舒適寬暢,所以到五臺山旅遊的政府要員及國際貴賓,也都被安排在棲賢閣落腳。因此當地的導遊向我建議,下次當我再訪五臺山時,他一定要給我在棲賢閣安排一個好房間,希望我早日給他聯絡。我的心中卻在默默地祈禱,但願將來有一天,棲賢閣不僅讓我這一個出家人住一、兩晚,而是每天每晚都有住在那兒修行辦道的出家人。過去的寺院既可變成今天的賓館,今天的賓館也怎會沒有可能變成未來的寺院。

三三、塞上行
  
  參觀了棲賢閣賓館,已是上午十一點。當地的導遊建議我們去臺懷鎮舊皇宮遺址拍照留念。那是五臺山山門和萬佛閣正門前的廣場,在那兒,可將臺懷鎮寺院區的塔院寺、顯通寺、羅睺寺、十方堂、菩薩頂等十多座寺院,一覽無遺。寺院群的背景,是被一片積雪覆蓋的銀色世界,包括東臺、北臺、中臺的三個臺頂。站在這個位置,才會真正感覺到臺懷地區是多麼的神聖和寧靜,四周五臺圍繞,夏天固無酷暑,冬季卻有暖意。
  
  午餐之後,我們必須趕路,目的地是翻出五臺山山脈,穿越恆山山脈而抵達大同。五臺山周圍二百五十公里,恆山山脈則從東連接太行山,向西終點是雁門關,綿延也有二百五十公里。從雁門關向北,就是古代的邊疆,稱為「塞上」。
  
  塞上的範圍很廣,北到陽高,西至河曲,南迄代縣。邊境則跟內蒙古臨界,其間築有內外兩道長城,外為秦長城,內是明長城。這就是古代常常發生戰爭的邊塞地區,有名的古戰場,如漢高祖劉邦與匈奴王冒頓作戰,曾經被困七日的「白登」,就在大同城東約四公里處。又據傳說北宋的愛國名將楊業及其妻佘太君,帶領他們七個兒子據守代州,為了抵抗遼兵,曾在大同南部懷仁縣的「金沙灘」大戰一場。

  

  ▲考察團全體在臺懷鎮寺院區前合影,背景為舍利塔及一○八磴的菩薩頂。
  
  從臺懷鎮向大同方向出發,應該是向東北方越過東臺頂,經由鴻門岩的谷口,再翻過恆山,到達應縣,然後經懷仁縣而抵大同巿。可是,前一天派人探路所得到的消息是,東臺頂的谷口積雪,至少還有三尺多厚,根本無法通行。只得循著我們四月十六日那天進入五臺山的原路,經過金閣峯,然後是佛光寺所在地的豆村,下接峨口、棗林、代縣、雁門關、山陰、懷仁,而到大同巿。

  

  ▲雁門關外的塞上風光。
  
  當我們從臺懷鎮盤旋而上,到了金閣峯,便可看見圍繞四周綿亙的群峯,都在白雪皚皚的景色之下,銀光閃閃的山嶺,襯托出澄淨蔚藍的天空,天地交融,和諧無礙,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夠讓人體會到無染無私的心,是什麼境界。無怪乎,名山勝境,能有發人深省的功能。我們從五臺山的臺懷鎮起,直到穿過了雁門關,都是在崇山峻嶺之中攀越前進。當我們經過雁門關時,那不是城門關口,而是距離城北數公里處的一個谷口。
  
  我們雖沒經過雁門關的城門,倒是見到了雁門關附近的雁門村,那是一個貧瘠的山谷,有數十戶民家,房屋是用山草、樹枝、土胚築成,矮小簡陋,大概僅能防風雪。當地人是以農牧為生,荒山牧羊,谷邊種麥。一年能夠一熟或兩年三熟,已經算是豐收。
  
  當車子長程行駛之中,有人覺得「塞上風光」並無什麼特別之時,另有一位團員卻從他的旅遊書籍中,找出幾首描寫「塞上風情」的古詩名句,供我欣賞︰1.杜甫的〈秋興詩〉有云︰「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2.陳子昂的〈東征詩〉有云︰「孤劍將何托,長謠塞上風。」3.李賀的〈平城下〉有云︰「塞長連白空,遙見漢旗紅。青帳吹短笛,煙霧濕畫龍。日晚在城上,依稀望城下。風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馬。」又如陳子昂的〈感遇〉有云︰「漢甲三十萬,曾以事匈奴,但見沙場死,誰憐塞上孤。」這些詩句,都是描寫戰爭的淒慘景象。王昌齡的〈出塞〉有云︰「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這首詩意相當豪邁,已被許多人熟背。可見,若從古代邊塞詩人眼中所見到的塞上風光,實在是充滿了肅殺之氣的戰爭境況,唯有抱著壯志凌雲之士,才有懷劍塞上行的願望。例如明末的紫柏大師達觀真可,在他尚未出家的十七歲時,就曾有過「仗劍遠遊塞上」的豪氣。

  

  ▲雁門關外的雁門村。
  
  我們本來計畫,從五臺山的東臺頂啟程,經應縣,參觀古木塔,結果未能如願。由於臨時改道,再加上預估路況不好,開車要九個半小時,才能到達大同。所幸那天的路況不壞,出了雁門關,通過代縣的明長城時,還不到下午四點。
  
  明長城的氣勢不及秦長城的雄偉,而且代縣的明長城還未被闢為旅遊資源,所以未予維修。用土黃色的磚頭建築在緩坡之上,而且有一段,沒一段的。幾座突出在空中的烽火臺,卻告訴了我們,那確是曾經產生過邊防安全效果的長城。
  
  出了明長城不久,我們團裡的施建昌居士,在旅遊地圖上發現附近有一座阿育王古塔,因此建議順道前往參觀。終於循圖找到那座塔,是在代縣人民政府大樓的背後,我們必須下車,借道縣政府的大門及前院,才到塔旁。

  

  ▲代縣的阿育王佛舍利塔。
  
  這是一座磚塔,它的年代不詳,塔基是在一座大約二十丈見方的土臺上,四周圍有磚牆,無人看管,塔院中一片荒草雜樹,也沒有門,塔院的圍牆已被不知什麼人打了一個缺口,所以我們的團員,除我之外,全部從缺口處爬了上去,繞塔一匝,卻沒有發現任何文字記載。不過這座磚塔的塔形,相當優美,是屬於印度尼泊爾式的。它跟五臺山塔院寺的那座石塔頗為類似。若是根據五臺山塔院那座石塔的資料所說︰「周長八十三點三米,高約五十米,頂上的剎桿五米。」代縣的這座磚塔,應該也跟它是差不多大小。據說當印度的阿育王時代,曾在全世界建造了八萬四千座塔,中國境內有十九座,這應該也是其中之一。它的磚雕藝術相當精細,應該是明以前的建築。在它的塔基下邊,只看到一方石碑刻著「阿育王塔」四個大字,並且說明是「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是一九六五年五月二十四日由山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的。大概當地還沒有注意到要把它開發成為旅遊資源,也沒有人照顧和維修,以致塔基有所損壞,塔頂的剎桿也不完整。
  
  下午七點,我們就到了大同巿的雲岡賓館,那是我們當晚的住宿處。

三四、大同在雲中
  
  四月十九日,星期五。
  
  山西省有兩大重要的都巿,也都是歷史的名城。第一大城是山西的省府所在太原巿,名勝多,風景好,所以有山西小江南之稱。第二大城就是大同巿。北魏曾在大同建都,遼、金兩代也把它當作陪都。在大同巿西北武周山南麓的雲岡石窟,跟洛陽的龍門及甘肅的敦煌,並稱為中國石刻藝術的三大寶庫。
  
  現在大同巿行政區的範圍很大,包括︰大同、天鎮、平魯、廣靈、右玉、靈丘、渾源、朔縣、懷仁、山陰、應縣、左雲。以人口而言,僅僅大同城區,現有一百三十多萬,佛教信眾萬多人,正式受三皈五戒的居士一千多人,比丘尼十多位,比丘三十多位。
  
  北魏在大同建都的時代稱為平城,在秦、漢、唐三個時代,大同都曾有過「雲中」的名稱。大同的大範圍是屬於「塞上」,小地區叫作「雲中」。凡有歷史癖的人士,常會用歷史上的地名,以引起思古之幽情,所以到了大同,當地的許多設施、標誌的名稱,也會提醒你,那地方叫塞上、雲中、平城。「大同」的地名是始於遼代,而沿用迄今。它的地理位置,介於內、外兩個長城之間,北拒陰山,南控太行,桑乾河流經其南,御河由北向南穿過巿區心臟地帶,匯入桑乾河。該巿海拔一千米左右,面積兩千多平方公里,三面環山,東北采涼山,西北雷公山及武周山,西南七峯山。在其北部,與內蒙古接壤,當時的匈奴、鮮卑、遼、金等造成邊患的胡人異民族,如今早已同化於中華民族之中,所以大同地區的邊塞景象,也只有從古人留下的歷史記載和詩句中去回憶了。

  

  ▲大同市街景。
  
  大同地區的地下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煤炭之多且好,素有「北方煤海」之稱。煤田的總面積約一千八百二十七平方公里,蘊藏量三百七十六億噸,可採的煤層有十三層,總厚度有四十米以上。北京巿的用電,也全靠大同煤炭發電廠輸送過去。

三五、曇曜法師
  
  上午九點至十二點之間,我們訪問了雲岡石窟,首先拜訪了雲岡研究所所長[ㄙ/貝]海瑞先生。在其接待室,他向我們簡單的介紹了雲岡石窟從北魏至唐的開鑿經過。並且告訴我們,雲岡石窟於歷代以來,除了人為的破壞之外,受到水蝕風化的自然損害,情形也相當嚴重,目前已在進行保護措施,並且由聯合國文教基金組織派遣專家,正在實地用儀器逐洞測試,研究保護的方法之中。我們去參觀的當天,就看到幾位西方人,在兩個洞窟內,架著機器耐心的工作。
  
  開鑿石窟的這座山岡,岩層不高,窟頂上方的表層是平坦的緩坡,逢到下雨,尤其是遇到大雨,水分就會滲透入窟,乃至於流瀉到石雕的藝術品上,產生了腐蝕剝落的現象。那些石雕經過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還能保持完整的已經不多。
  
  根據歷史記載,雲岡石窟的開鑿,是由當時的高僧曇曜奉北魏文成帝之命,自興光元年(西元四五四年)之秋開始,為北魏建國以來的五帝──太祖道武帝、太宗明元帝、世祖太武帝、恭宗景穆帝、高宗文成帝,作追善菩提和懺悔滅罪,開鑿現被標號為第十六至二十窟的五個大石窟。
  
  這五個大石窟的風格,據學者們說,一面屬於敦煌石窟的系統,另一面則增加了胡族西域君王的雄渾風貌,故有高達十五公尺的造像。此後這種工程,連續到唐代為止,所開石窟,蜿蜒長達十二公里,大小洞窟五十三,石雕造像五萬一千餘尊。
  
  至於主持開創雲岡石窟的釋曇曜,在道宣撰的《續高僧傳》卷一,有他的傳記,現在抄錄其生平及與石窟相關的敍述如下︰
  
  釋曇曜,未詳何許人也。少出家,攝行堅貞,風鑒閑約。以元魏和平年住北臺昭玄統,綏縎僧眾,妙得其心。住恆安石窟通樂寺,即魏帝之所造也。去恆安西北三十里,武周山谷北面石崖,就而鐫之,建立佛寺,名曰靈巖。龕之大者,舉高二十餘丈,可受三千許人,面別鐫像,窮諸巧麗,龕別異狀,駭動人神,櫛比相連三十餘里。
  
  子成文立,即起塔寺,搜訪經典,(太武帝)毀法七載,三寶還興。曜慨前凌廢,欣今重復,故於北臺石窟,集諸德僧,對天竺沙門,譯《付法藏傳》(編案:即《付法藏因緣傳》),并淨土經,流通後賢,意存無絕。
  
  從《續高僧傳》所見的曇曜法師,少年出家,於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間(西元四六○─四六五年),住於北臺恆安石崖的通樂寺,曾譯出《付法藏因緣傳》及淨土經。又於恆安西北三十里處的武周山谷之北面石崖鑿窟名為靈巖,最大一窟可容納三千人,許多洞窟相連,長達三十餘里。看樣子,他在造雲岡石窟的同時,也於恆安通樂寺譯經。「恆安石窟」是否即是雲岡石窟的一部分?「通樂寺」是否即在雲岡石窟中?有待考察。龕之大者可容三千人左右,他將那石窟稱為「靈巖寺」。不過,能容三千人許的大龕,在現存的雲岡二十多個大窟中,尚未發現。曇曜法師譯出的《付法藏因緣傳》共六卷,現被收於《大正藏》五○冊,那是他與吉迦夜共譯的。至於他譯出的「淨土經典」為何?則有問題。
  
  據《大唐內典錄》卷四載,「北臺沙門曇曜」譯出「二部五卷經傳」。那是《淨度三昧經》一卷,《付法藏因緣傳》四卷。並且又舉出《雜寶藏經》十三卷,《付法藏因緣傳》二卷、《稱揚諸佛經》三卷、《大方廣菩薩地經》第二、《方便心論》一卷,共計五種,是西域沙門吉迦夜於北魏孝文帝延興二年(西元四七二年),「為沙門統曇曜於北臺重譯」。
  
  又據《開元釋教錄》卷六記載,曇曜譯出「三部七卷經傳」那是《大吉義神咒經》一卷、《淨度三昧經》一卷、《付法因緣藏傳》四卷,並謂︰「以和平三年壬寅故,於北臺石窟,集諸德僧,對天竺沙門,譯吉義等經三部。」
  
  以此兩種經錄所示,可知《續高僧傳》所謂的「淨土經」,應係《淨度三昧經》之誤寫,可是,此經在《法經錄》中列為「疑偽經」,後世也未傳流。同時在《續高僧傳》「曇曜傳」所說「元魏和平年住北臺,昭玄統,綏縎僧眾」的詞意晦澀,而在《大唐內典錄》卷四「曇曜」條,則有「文成帝立」,「詔玄統沙門曇曜」的句子,就比較清楚了。可是《續高僧傳》寫到唐太宗貞觀十九年(西元六四五年)為止,《大唐內典錄》成於唐高宗麟德元年(西元六六四年),兩書的年代相差僅十九年,不應有出入,當係誤抄吧!

三六、雲岡石窟
  
  這回我們到雲岡參觀之時,從第五至第十窟本來都上了鎖,不准參觀,對於我們,則特別通融,逐洞啟鎖,讓我們依次觀覽。
  
  雲岡石窟,右至左,依序編號,小洞不算,主要者一共二十一窟。第一及第二窟,中央各雕一座方塔,塔柱直托窟頂,故稱塔洞。第一窟後壁的主像是彌勒;第二窟的北壁有泉水,經南壁流出,故有「寒泉洞」之稱。因為該兩石窟距離進門接待的地方太遠,我們沒有去參觀。
  
  我們進門之處,是第三窟,在窟前已用木構的建築以兩棟三層的樓閣形式把石窟的進門處遮蓋起來。遠看像是一座古建的廟宇。
  
  第三窟是雲岡最大的石窟,前面的斷崖高二十五米,洞內寬四十三米,中上部鑿有十二個長方形透光的石洞門,該窟分為前後兩室,前室非常寬廣,後室雕刻一佛二菩薩像,主像高約十米。據學者們推測,這座大石窟可能就是曇曜法師當年譯經弘法之處。不過後室的雕像應該是隋唐的作品。
  
  第四窟的平面成矩形,中央雕一方形的立柱,柱身也有雕刻,東壁則有交腳而坐的彌勒像,保存尚算完整。

  

  ▲雲岡石窟入口處。
  
  第五窟與第六窟從外邊看是一座雙窟,兩窟前五間為四層繞廊樓閣,是清世祖順治八年(西元一六五一年),木結構的重建。第五窟內的主像是釋迦牟尼佛,高達十七米,是雲岡最大的佛像。據說該像的膝上可容納一百二十個人,一隻腳上可站十二個人。在窟中雕造這樣巨大的石像,據專家研究是從上而下,從外而向內鑿孔,層層雕琢。拱門兩側刻有釋迦、多寶二佛在菩提樹下對坐,其頂部是浮雕飛天,這是《法華經‧見寶塔品》的故事。
  
  第六窟內,雕飾富麗,被譽為「雲岡第一偉觀」,保存也最為完整,窟中央是連接窟頂的兩層方形塔柱,高十五米,每層四面雕有佛像。上層四角各雕九層出檐小塔,窟頂刻有三十三天主,在東、南、西壁的中下部和塔柱的四面,雕刻釋迦牟尼佛從誕生到成佛的事蹟故事圖,共有十七組的連環浮雕,製作精巧,主題突出,形像鮮明。

  

  ▲第十三窟巨型彌勒雕像的左手下方有一尊托臂力士像。
  
  第七窟與第八窟,從外表看也是一個雙窟,不過窟內以洞門相連,都有前後兩室。第七窟南壁的拱門上,有六尊菩薩,形像優美逼真,窟頂有八個浮雕飛天,姿態輕盈,富於動感,這是雲岡現存二千四百四十一個飛天中的一部分。
  
  第八窟的門拱兩側,刻有五頭六臂乘孔雀的鳩摩羅天像,和三首八臂騎白牛的摩醯首羅天像,這是雲岡石雕中罕見的藝術珍品,富有北印犍陀羅雕像的風味,多少也帶著希臘古雕的氣韻。
  
  從第九窟至第十三窟,儘管其形像的製作各異,保存的都較完好,又被清代施以彩繪,看來異常華麗,故被俗稱為「五華洞」。它代表著印度與中國兩種文化結合而出現的新形式。
  
  第九窟的前室東西兩壁,雕出三間仿木構建築的佛龕,它可讓我們見到北魏時代的建築模式。西壁和北壁的下層帶狀的浮雕,是「睒子本生」故事圖一套五組。窟頂的東西兩端,有飛天托蓮。後室的南壁第四層,有釋迦牟尼佛說法像。
  
  第十窟是與第九窟同時開鑿的雙窟,也分前後兩室,後室門拱上部的須彌山圖案,花紋雕飾,大方精美,結構嚴密,富於變化,後室南壁第十層,降魔成道圖也極為生動,前室頂上藻井飛天,體態優美。其前室明窗上部的石雕佛群,玲瓏精巧,構圖繁複。
  
  第十一窟的中央有直達窟頂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是菩薩像,周壁佛龕滿刻佛像千尊。西壁中層,刻有雙樹之下的涅槃圖。
  
  第十二窟的北壁最上層,自西向東雕刻了很多手持各種樂器的伎樂天人,他們手執弦、管、打擊等樂器︰簫、鼓、排簫、琵琶、橫笛、琴、篳篥、箜篌、細腰鼓、叉嘴笛、鑼、螺等四十八件共十四種。神情各異,形像生動。這些古典樂器,為中國的音樂史,提供了重要資料。導遊人員說,有人把這第十二窟形容成為「無聲的演唱會」。
  
  第十三窟的正中主像,是菩薩裝的交腳彌勒,高有十三米。它的特色是在右臂與腿之間所雕的托臂力士像,其在美學上起了陪襯裝飾作用,又在力學上產生了支撐作用。據說那條彌勒的右臂,重有一千公斤。此窟東壁為北魏的原雕,西壁是後世補泥彩繪,南壁七尊立佛及東壁下部供養天人,乃為此窟的精品。特別是龕內有龕,每龕中有一佛或兩佛,及一佛兩脇侍等。雕工十分的細緻生動。
  
  第十四窟的雕像多已風化。在西壁上部,尚存有部分造像遺跡,東側只有一方形佛柱。
  
  第十五窟雕有一萬餘尊小佛坐像,被稱為萬佛洞。其西壁的佛龕上部,所雕飛天及佛菩薩像,也都非常精細。
  
  從十六窟到第二十窟是雲岡石窟最早開鑿的,通常稱為「曇曜五窟」。每窟中的雕像,身高都在十三米至十七米之間。第十六窟的主像是釋迦主像,胸前有帶繫結,上身還算完整,自腰部以下多已風化,它的形像服飾等的雕刻,都接近印度和中亞的雕像,不大追求細部,只抓住主要的形態及精神。
  
  第十七窟的正中主像,是交腳彌勒佛,倚於須彌座上,面部表層已有些許剝落。東西兩壁各有佛龕。

  

  ▲雲岡第二十窟的露天大佛。
  
  第十八窟的正中主像,高達十五米多,袒露右臂,身披千佛袈裟,衣紋流暢,線條逼真,刻化細膩,這是所有雲岡石窟之中唯一身披千佛衣的大佛像。頂上有寶蓋,兩側有大小不等的弟子及菩薩雕像,面貌都很清晰完整。
  
  第十九窟的坐姿主像高達十六點八米,是雲岡石窟中第二尊最大的佛像。下巴及左耳已有殘缺。
  
  第二十窟的窟面已經崩塌,巨大的坐姿佛像及兩旁的脇侍佛像幾乎已完全露天,它的臉形豐滿圓潤,雙耳垂肩,兩目有神,面容慈祥,身姿挺拔,剛健雄渾,是雲岡石窟中最富有親和力及代表性的佛像。

  

  ▲此窟被鑿掉的三尊佛像,現在美國波士頓。
  
  在我們的參觀過程中,看到了不少北魏和唐代的建築模型,有雙檐但多半是單檐歇山頂、樑、椽、枋以及斗拱,特別是拱頂的藻井,在簡單中看出繁複。
  
  在第十三窟前側,作為影壁裝飾的崖壁,原來雕有九龕九尊佛像,現在只剩下六尊,還有三尊現在已流落在美國波士頓美術館,但是別想能把它們要回來,人家是以高價標購回去的,並且還有正式的文件證明。若要追究,究竟是那一位於那一年那月,在雲岡鑿下了這三尊佛像,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其實,在龍門和敦煌等的石窟,也曾發生過很多類似的案件。

三七、善化寺
  
  下午二點,我們訪問了位於大同巿城內南門里西側的善化寺。

  

  ▲善化寺山門的斗拱及屋簷。
  
  該寺創建於唐玄宗開元年間(西元七一三─七四一年),賜名「開元寺」。在五代的後晉,改成「大普恩寺」,遼代天祚帝保大二年(西元一一二二年)毀於戰火,金代初有高僧圓滿,在大普恩寺的舊基重建該寺。那是從金太宗天會六年(西元一一二八年)至金熙宗皇統三年(西元一一四三年),前後十五年間修建完成。至明代英宗正統十年(西元一四四五年)改為今名「善化寺」,一九六一年被大陸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尚屬於文物部門管理,尚沒有發還給佛教。所以是博物館而非佛教的道場。

  

  ▲善化寺的普賢閣。
  
  現存該寺的建築及寺內的塑像,大體上都是金代的遺物。全寺佔地面積一萬三千九百多平方米。中軸線上由前向後依次排列著山門、三聖殿、大雄寶殿。大雄寶殿與三聖殿之間的西面,有一座獨具風格的普賢閣,是一處重檐九脊頂的方形樓閣。
  
  該寺山門殿的建築形式,外觀其牆柱,有點像五臺山的南禪寺。單檐歇山頂,面寬五間,建築在高出地面約二尺的磚砌的基臺上,殿的四角柱子微向內傾,成側角式。門前是向外伸出約有三公尺的月臺,門側有一對石獅守護,看來相當簡樸而牢固。山門的室內兩側,則有四尊天王像,因此這座山門,應該也叫作天王殿。
  
  三聖殿是單檐五脊頂,牆柱的形式和山門類似。殿內有四根立柱和四根輔柱支撐樑架,沒有天花板,看來簡樸實用。殿內中央塑有華嚴三聖,正中毘盧遮那佛,左為文殊菩薩,右為普賢菩薩,塑像相當柔和精美,高高的坐在須彌臺頂的蓮花座上。主像毘盧遮那佛的左前和右前還有兩尊立姿的脇侍菩薩。
  
  大雄寶殿正在裝修,我們沒法進去,只是在其室外參觀。它的特點是在大殿前院的大型月臺,高出地面二公尺多,臺前設有十五、六級的石階,階的最上端是木構的三樓四柱小型牌樓,通常的牌樓都在山門之外,該寺卻將之設置於大殿前端的月臺之上,可能這不是為了實用,而是僅為景觀。

  

  ▲善化寺大殿及其月臺與庭院。
  
  根據我蒐得該寺的資料顯示︰大殿殿堂呈長方形,面寬七間,長四十點七米,進深五間,寬二十五點五米。柱子排列是按遼金時期盛行的「減柱造」,為佛像的布置和佛事活動創造了更多的空間。殿內正中塑有五尊金身佛像,那是東南西北中的五方五佛,是金代原作。在五方佛的東西兩側磚臺之上,二十尊比真人高大的天王塑像,分列兩旁;這些立像高達二點五米左右,刻畫生動,形態各異,甚至可看出他們的年齡、性格。其中,塑造最為出色的,是東側六臂的日宮天子和西側的月宮天子。
  
  佛教的寺院,本來是供僧俗四眾學法、弘法、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修行之所,現在像善化寺這樣的道場,已經淪為旅遊重點的博物館;這些聖像,也僅供遊客當作藝術欣賞。這都不是當年建寺塑像者發心布施的初衷,也非佛教徒們所願見到的事實。例如像我這樣的一位比丘法師,如今竟然也來夾在一般的遊客群中,把寺院和聖像作為建築藝術和雕塑藝術來觀察、欣賞,內心所感受的痛苦,豈止於僅用筆墨可以形容!所以當大家都趕著去看另外一處景觀之時,我獨自站在善化寺冷落而未開啟的大殿之前,默默的沈思,靜靜的祈禱。希望善化寺早日回歸佛教,展開弘法的活動,以佛法來普濟廣大的眾生。

三八、上下華嚴寺
  
  下午四點,我們訪問了建於遼代的上華嚴寺。
  
  當我們下車後,尚未進入山門,便遇到了大同臺灣同胞接待處辦公室的主任朱孟麟,他非常熱誠,自稱是三寶弟子。他說他本來在太原開會,聽說我到了大同,所以專誠趕了回來,親自接待;而且他說他已經為我安排好參觀華嚴寺的事。
  
  因此,當我跨入上華嚴寺的山門,就聽見鐘鼓之聲,又看見十幾位出家人搭衣持具,和二十多位在家居士,由他們的監院法師穿黃海青、披紅祖衣,率領著列隊歡迎。其中有一位四十多歲的比丘,手中拿著我在臺灣錄製的「菩提之聲」錄音帶,邊給我看,邊向我說︰「我們老早知道你了,法師,你的《學佛群疑》我們也看過了。」這使我非常意外及驚喜,到了這樣偏僻的西北地區,竟然還有人聽到我的錄音帶,看到我的書,真是他鄉的故知,遠方的知音了。我很希望能跟他們多談幾句話,但限於時間,我已身不由己地被一大堆的人,引進了接待室,又帶往前院北廂的客堂。我以為是要見他們的方丈,可是監院法師告訴我說,他們的住持藏寶法師去了內蒙古治病,所以請由現年八十五歲的退居三義老和尚接待。我在太原巿的崇善寺,就已聽到了三義老和尚的名字,他是山西省佛教協會會長,也是中國佛教協會的理事;他是德高望重,本來我也希望能夠拜見這位長老,可是又聽說,他的身體健康不是很好,故已有多年不見客。

  

  ▲上華嚴寺僧俗二眾以搭衣列隊歡迎作者。
  
  當我在客廳坐下不久,三義老和尚特別穿上了黃色海青,步履蹣跚的走了出來。他的口音很重,聲音很低,從頭至尾只講了三數句話︰「阿彌陀佛,歡迎光臨。」他堅持要親自陪我到大殿禮佛,進客堂喝茶,前後經過一個多小時,最後還把我送出山門之外。這是我在大陸行程之中,遇到最年長的一位長老比丘。
  
  華嚴寺位於大同巿內的西南隅,本為一寺,目前分成上下兩寺,上華嚴寺是大同巿佛教協會會址所在,由出家人管理,下華嚴寺屬於文物部門管理。
  
  我們先參觀了上華嚴寺,始建於遼代清宗清寧八年(西元一○六二年)原是皇室的祖廟,故曾安置有銅鑄及石刻的諸帝像於寺內。遼末天祚帝保大二年(西元一一二二年),金兵攻陷作為陪都的西京大同,該寺便毀於兵火。至金代熙宗天眷三年(西元一一四○年)在舊基上予以重建,故而保存迄今的有遼金古蹟、明清建築及壁畫等。一九六一年被大陸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在的上華嚴寺,分成前後二院,形成一條軸線。前院有山門、接待室,接著是後院,其地形高出前院四米多,有石階相連,上了石階,則有跟善化寺相同的一座木構三樓四柱的小型牌樓,然後進入大雄寶殿,而牌樓與大殿之間是月臺。前殿接待室的北側,由前往後依次是辦公室、茶樓、客堂、禪堂、方丈;南側是接待組、廁所、齋堂、佛堂、大寮。佛堂的內側,各有一間兩層的樓房稱為南樓和北樓。從外貌上看維修得相當整齊完好。

  

  ▲三義老和尚陪作者參觀上華嚴寺大殿。
  
  能夠供人參觀而有歷史藝術價值的,就是該寺的大殿。殿身坐西向東,面寬九間,長五十三點七五米,進深五間,共寬二十九米,面積一千五百五十九平方米。檐高九點五米,殿頂脊高一點五米,雞吻高四點三米,屋上的每塊琉璃瓦,長七十六厘米,重二十七斤。殿前月臺左右兩側,有鐘鼓二樓。
  
  大殿內部,中央一字形排列共有五尊大佛,中間三尊為木刻,兩側的兩尊是泥塑,都是明代作品。這五尊佛像的兩頭及每尊的間隔之間,各有一像,共計六尊立姿的菩薩像。五對主像左右兩前側的磚臺上,又有二十位諸天的立像,最特殊的是這二十尊比真人略為高大的立像,身軀前傾,表示恭順,他們重心似乎不穩,但已站在那兒幾百年了。

  

  ▲下華嚴寺薄伽教藏殿遼代塑像合掌菩薩。
  
  殿內四周牆上,繪滿了清代光緒年間製作的壁畫,色澤鮮豔,氣勢磅礡,保存完好。畫幅高度是六點四米,面積八百八十七點二五平方米,壁畫內容,是佛傳故事及佛經故事,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羅漢圖、千手千眼觀音圖等。
  
  然在該寺大殿幾座莊嚴的佛像背後的心臟位置,都被挖成了窟窿,那是在文革期間,聽說佛像之內藏有寶物,因此而遭損壞。其實所謂藏的寶物就是佛經。通常所說的︰「卿本無罪,懷璧其罪。」連佛像也都難免。
  
  從上華嚴寺出來,南行數十步,便到下華嚴寺。上華嚴寺的十多位僧眾及信眾,仍依依不捨地跟著相送。

  

  ▲建於金代的上華嚴寺大雄寶殿。
  
  下華嚴寺本屬於上華嚴寺,其大殿的門上,懸有「薄伽教藏」黑底金字的立長方形匾額,「薄伽」就是「婆伽婆帝」(Bhagavat),義譯是「世尊」。也就等於說,這個大殿,原本是屬於華嚴寺的藏經殿,儲藏著釋迦牟尼世尊的經教。這座殿宇建於遼代興宗的重熙七年(西元一○三八年),面寬五間,長二十六點六五米,進深四間,寬二十點一米。屋頂為單檐九脊。
  
  殿內的色彩沒有像上華嚴寺那樣豔麗,還保持著遼金時代樸實的風格。殿的中央,有大佛壇,壇的上方中央,有三尊大佛像,坐在蓮花座上,他們是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佛。三尊主像前的壇上,有弟子、供養童子、脇侍菩薩等共二十八尊塑像,或坐或站,好像是聚精會神的正在諦聽佛陀說法,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兩旁還有四大天王,也都表現出遼代塑像造型的自然美,其中一尊立姿的協侍菩薩像,合掌、露齒微笑,頭部微向右偏,身形略向左傾,披掛纓絡,頭戴華麗的天冠,兩條辮型的長髮披於雙肩,上身微裸,面如滿月,赤腳立於蓮花臺上,在流暢自如的飄帶衣飾陪襯之下,顯得十分出眾。因為郭沫若到過該寺參觀,他認為這尊菩薩像是中國所有露齒菩薩中藝術價值最高的一尊,所以這一尊像,在中國大陸非常有名。

  

  ▲薄伽教藏殿天宮樓閣。
  
  在殿內的佛壇背後,沿著後牆,架起一道一丈有餘拱形的樓閣橋樑,其兩端及橋頂分別雕刻多重樓閣,檐、頂、斗拱、門、窗、欄干,都用精細的木雕砌成,共有五間。據說這是在大陸僅有的一座木雕「天宮樓閣」。
  
  下華嚴寺的大殿,既然名為「薄伽教藏」,故在殿內四周,依壁有二層樓閣式的藏經櫃,共三十八間,其中藏有明、清的木版藏經一千七百餘函,一萬八千多卌,其中以刻於清代的《龍藏》,最為完整。我當時問了該寺的管理員,知道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人計畫研究使用這些藏經,覺得十分可惜。
  
  當我們回到雲岡友誼賓館,用完晚餐,朱孟麟居士和他的同事馬印居士,為我送來好幾種在巿面上已難得買到的書籍,其中包括︰《五臺山》、《大同寺廟塑像》、《雲岡石窟》、《大同》等的畫冊,印刷精美,圖文並茂,是高水準的印刷品,因為他知道我著有很多著作,參訪之後可能也會寫書,所以不知從那兒收集到了這些資料,供我帶回美國參考,這使我十分的感謝。本來我還以為他是推銷給我,結果他說他和馬先生都是虔誠的佛教徒,供養我這些書籍,是表示對我的尊敬。他是那麼的客氣,而我除了給他一張名片之外,連一件小紀念品都沒有回贈。當我回到美國一個月之後,我又收到了一封他的來函,並且附上幾張當時在華嚴寺他為我們拍的照片。來函的文字簡潔,詞意懇切,用字遣句,也頗得體。函末的署名是用「俗家弟子朱孟麟法名法智頂禮」,並以「佛曆二五三五年四月初八日」為日期標示。這使我感受良深,今日的中國大陸,畢竟尚有心向三寶的佛教徒哩。

三九、飛到蘭州
  
  四月二十四日,星期六。
  
  訪問過大同之後,下一站是甘肅的蘭州,因為在這兩地之間,沒有空中交通,陸上的路程又太遙遠,故於四月十九日晚上搭夜臥車折回北京,再乘二十日上午的國內班機飛往蘭州。
  
  由於在這次旅行中的成員,多是專家,所以我常利用坐車、搭飛機的時間,要求不同的人坐在我的旁邊,以便向他們逐一請教。從北京到蘭州飛行途中,陳柏森建築師是我鄰座,他已知道我的用意,故在機上用過午餐之後,就把裝餐點的紙盒拆開反轉,畫了張法鼓山建築布局修正草圖,向我說明,並徵詢意見。就是他經過了十天的參觀得到了若干新構想。
  
  因為法鼓山的地形,現在的地面資源及地質資料,大體已經無法變更,也可以說,那就是我們所擁有的優裕條件,但是為了吸取中國古建築的優良傳統文化,他已考慮到了四合院、山門、垣牆、主軸線、迴廊等的如何採用與配置等問題。其實這樣的構思,在十七日晚上的討論會後,我已得到類似的概念。因此,我建議他,把那張草圖帶回臺灣參考。

  

  ▲蘭州市仁壽山的牌樓,現代式磚造的七樓四柱。
  
  蘭州是甘肅的省會,位於黃河南岸。我們在到蘭州的飛機上,向地面俯瞰,是高低起伏,一望無際的丘陵;偶爾,難得看到人煙,有一、兩個湖泊也小如水池,其他則不是荒涼的黃土高原,便是沈寂的漠漠黃沙。
  
  飛機落地之後,從機場到巿區,車行一小時約四十五公里,也是在交叉縱橫的黃土山谷之中穿越前進。蘭州巿卻是沙漠中的綠洲。它的四周相當荒涼,特別是在蘭州巿區的北部,樹少、地瘠、缺水,農作物相當稀少。可是進入巿郊之後,竟然看到道路的兩側是大片的桃林,正值桃花滿開季節。故在黃河西側的仁壽山下,正好讓我們遇到了當地每年一度為期十天的安寧桃花會。那天是首日,遊人如織,攤販若巿。在桃林之中,也有梨花及蘋果花。我們經過黃河的水泥橋,進入巿區的黃河邊上,看到一座命名為「黃河母親」的石雕像。一位年輕的母親斜躺著身體,抬著上身撫慰著一個三歲大的男孩,象徵著黃河對全中華的恩德,就像母親似地供應著飲用不完的乳汁。黃河發源於青海,它所經過的第一個主要都巿,就是蘭州,如果沒有黃河流過,該地就是沙漠。
  
  下午三點,我們到達蘭州巿的臥寧莊賓館,這座現代化的建築,範圍相當廣大,庭院遼闊,有計畫的遍植各季的果木花卉,有涼亭、假山、水池。幾乎讓人懷疑是進了江南蘇州的留園。怎麼可能在西北的沙漠之中,有這麼好的地方!一進大門,便可聞到撲鼻的花香,見到盛開的花朵。
  
  該賓館共有三棟大樓,分為南、北、西座,北樓設備最好,也最寬敞。大陸的黨政大員及國際貴賓,到達蘭州之時,都用北樓。我們去的那天,正好客人不多,所以住進了北樓;最大的一個套房,安排給我,包括會客室、起居室、休息室,再加浴廁設備;據說大陸的不知是那一位總理,曾經住過這間套房。這與臺灣的高級旅館,設有所謂總統套房,頗為類似。

四○、五泉山濬源寺
  
  放下行李,用過午餐,就由甘肅省建設局副局長陪同我們,訪問甘肅省佛教協會及蘭州巿佛教協會,會址均設於五泉山濬源寺。
  
  我們首先進入五泉山公園,園內有水池,池畔有數棵合抱粗細的老柳,池後背景是五泉山,山上遍植柏樹、柳樹,而且綠草如茵,據說那全是他們在近數年內以人工栽培起來的。水池的右側,就是寺院。
  
  當我們剛近山門,就聽到寺內鐘鼓齊鳴,使我知道該寺要以大禮迎接我了。進門之時,果然看到該寺的當家諦顯法師,穿黃海青,披紅祖衣,當門而立,先向我合掌問訊,然後退在一旁,從他背後走出一位年輕的沙彌,雙手舉起香案,向我表示恭迎,山門內兩側站立著十多位穿袍搭衣的老少比丘,列隊敲著引磬、木魚,口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另外還有幾十位在家信眾圍繞。然後由捧著香案的沙彌前導,當家師走在我的身旁帶路,進入大殿,上香禮佛。這是我在這次旅行中唯一受到最高佛教禮儀接待的地方。
  
  然後到接待室,接受茶點水果招待。因為甘肅省佛教協會的會長是該省夏河地方拉卜楞寺的住持,嘉木樣活佛,當天他因公外出,而蘭州巿佛教協會的會長,也就是濬源寺的住持,現年八十多歲的融開老和尚,也因公出而未見。諦顯法師是副會長,另外一位密教系的摩尼寺住持趙法雲,也是省佛教協會的副會長,代表接待。由該省佛協的秘書長包含章,向我們做了簡報。

  

  ▲蘭州五泉山濬源寺以大禮迎接作者。
  
  他讓我們知道該省面積四十五萬平方公里,共有十二個民族。全省比丘二百多位,比丘尼九十九位,喇嘛六千多位,受過三皈五戒的居士一萬餘人,顯密兩派的佛教徒共計六十多萬人,佔全省人口的百分之八。可見甘肅省的佛教是以藏密為主,漢人的顯教非常微弱,五泉山雖為古道場,亦僅十多位僧眾。

  

  ▲濬源寺的明代古建築萬源閣。
  
  五泉山濬源寺,又名浚源寺及崇慶寺,坐落於蘭州巿南郊的皋蘭山麓。寺內最古的建築是金剛殿及萬源閣,那是明代太祖洪武五年(西元一三七二年)的遺物。院內有一株古槐,已有六百多年的樹齡,應該和金剛殿的歲數相當。寺內有一尊銅鑄的阿彌陀佛像,高一丈六尺,重二萬餘斤,站立在蓮花形的鐵座之上,乃是明朝初年的遺物。寺中另有一口古鐘,高九尺,口寬六尺,重一萬斤,鑄成於金章宗泰和二年(西元一二○二年),原來是懸於普照寺的鐘樓,而於民國二十八年(西元一九三九年),普照寺遭到日軍三次轟炸,便使那座具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古剎,夷為一片廢墟,瓦礫堆中,僅存這口鐵鐘。
  
  原來整個的五泉山,全是寺院,現在只剩山門之內是寺院,山門之外是公園。而該寺的山門也別有特色,從外看是短檐磚雕磚砌三間三樓;從裡邊看,卻是單檐硬山頂三間的門廊,這是在甘肅地區特有的建築形式,後來我們在甘肅省的別處,也看到好多類似的房子,從院外看是高牆,院內看是房屋,也就是一般所說西北有三怪︰1.房子一邊蓋,2.餅大如鍋蓋,3.姑娘手上吊煙袋。現在當地姑娘手上已不吊煙袋。房子一邊蓋及餅大如鍋蓋的情形,則還到處都有。

四一、敦煌
  
  四月二十一日,星期日。
  
  頭一天晚上,在我的房間集合,邀請冉雲華、陳清香、屠舜耕等三位專家,為我們說明敦煌及敦煌石窟,好讓我們能有一個輪廓的認識。
  
  當天清晨五點起床,六點早餐,七點出發,八點至機場,九點起飛,十點三十分先到嘉峪關,上下乘客。
  
  嘉峪關是萬里長城的終點,是河西走廊上的險要關卡,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處,故有「天下雄關」之稱。我們只是坐飛機經過,落地之後四十五分鐘,馬上又起飛,所以沒有遊覽嘉峪關的關城。
  
  我們從蘭州飛到嘉峪關的這一段航程中,已經越過了武威、金昌、張掖、酒泉等幾個河西走廊上的重要城巿。這一帶在佛教史上留下了好多值得回憶的事蹟,例如鳩摩羅什三藏被呂光從龜茲接到姑臧,在那兒住了十年,他的著名弟子僧肇,也到姑臧拜師。那時的「姑臧」,就是現在的武威。
  
  中午十二點多,我們飛到了敦煌。它在河西走廊西面盡頭處,是一個沙漠中的綠州。在飛機未降地之前,所見是一片沙漠,飛機下來之後,坐在汽車上個把小時的行程中,沿途也是相當荒涼。再往西行就是玉門關了。陽關也在敦煌境內。唐代詩人王維的〈渭城曲〉中有云︰「西出陽關無故人」;王之渙的〈涼州詞〉有云︰「春風不度玉門關」。都給人以寂寞、淒涼、肅殺、蕭條的印象。
  
  我對敦煌的知識並不太多,比較熟悉的是知道中國佛教史上有一位大翻譯家竺法護,是敦煌人,被稱為敦煌菩薩。他八歲出家,以外國沙門為師,每日誦經萬言,博覽六經,涉獵百家之言,有感於當時關內的方等深經未備,故發願隨師遊歷西域諸國,通曉三十六國語言文字,帶回許多胡本的經典。從敦煌到長安,專心翻譯。自晉武帝泰始年中(西元二六五─二七四年)至晉懷帝永嘉二年(西元三○八年),大約四十年之間,譯出的經典數量,根據《出三藏記集》卷二說︰凡一百五十四部,三百卷。他對中國佛教及中國文化的貢獻之大,我們不可不知。
  
  在有關資料中顯示,敦煌的地理位置,是東臨安西縣,南靠祁連山,與肅北及阿克塞兩縣接鄰,西北面與新疆交界。敦煌縣境,四周高而中間低,形成盆地。且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全縣總面積三點一二萬平方公里,略小於臺灣省的面積,然其可以住人的區域,僅得萬分之一,三點二平方公里而已。全縣總人口十二萬,巿區只有四萬人口上下,多靠旅遊業維生。每年遊客三十五萬。古代曾是絲綢之路的咽喉重鎮。如今有甘新、甘青藏公路在這兒交會;蘭新鐵路在此溝通東西;為了因應旅遊業的開發,也闢了1.蘭州至敦煌,2.敦煌至烏魯木齊的空中航線。
  
  敦煌縣城的海拔是一千一百三十八米,平均氣溫是攝氏九點三度,最高二十四點七度,最低零下九點三度。年度平均無霜期一百五十天。全年日照三千二百小時。年平均風速每秒二點二米,八級以上的大風有十五點四天。年平均降雨量為三十九點九毫米,蒸發量為二千七百毫米,屬典型的暖溫帶乾旱性氣候。水分的蒸發量超過降雨量七百倍。當地的主要飲水及灌溉用水,是汲取地下水源,以及來自祁連山積雪及冰原的融化而流入敦煌縣境。

四二、鳴沙山.月牙泉
  
  我們的投宿處是在巿區的「敦煌賓館」。
  
  因在蘭州之時,即聽到陪團人員告訴我們,這次無法保證我們能在敦煌看到我們所想看的珍貴洞窟,因為無法跟敦煌研究院接上頭。並且說,原任的段文杰院長已經離職,現在究竟由誰負責不太清楚。可是據冉雲華教授所知,不久以前那位段先生還代表該院出席國際會議,並跟冉教授有過數面之緣。所以在午餐之後,冉博士自告奮勇地和陳清香教授提前去投石問路,闖門造訪。其他人員,到街上去熟悉環境。我則由於幾天以來非常疲累,就留在賓館裡好好地睡了一覺。
  
  下午四點,我們全團被當地的導遊,帶到距離城南五公里處的鳴沙山和月牙泉。  
  由敦煌縣城向南望,就可以看到連綿起伏如龍蜿蜒的沙山,東西長達四十公里,最高峯二百五十米,它的海拔一千六百五十米,山形美觀,山峯陡峭,有紅、黃、綠、白、黑五種顏色的沙粒,在陽光下發光。該山為流沙積成,而由風來保護。它的沙峯起伏,沙脊如刃,遊人多半是沿著沙脊向上攀登。任人如何破壞,沙脊的稜線,只要經過一夜的風吹,又會恢復原狀。人從山上往下滑,沙粒傾瀉,便會發出絲竹管弦般的音響。同時,勁風繞山吹過,也會轟隆作響,如金鼓齊鳴,似雷聲滾動。因此,在古時候稱鳴沙山為神沙山或沙角山。
  
  我們到了鳴沙山購票入口時,人人必須騎上駱駝,這是門票裡計算好的。因為我剛剛睡醒不久,頭有些昏暈,而且一位老僧坐上駝背,如果是為了越過沙漠而到西天取經,那是理所當然。現在的目的是為了旅遊而嘗試新鮮經驗,則大可不必。可是,如果我不進去,大家也沒趣。終於導遊人員建議我說︰「法師不騎駱駝,這兒還有駝車,就請上吧!」鳴沙山附近的風沙,的確很大。上了駱駝車,還需戴起防風鏡和口罩,才能夠睜眼、呼吸。

  

  ▲月牙泉。
  
  其實騎駱駝也好,坐駱駝車也好,只是繞過一個山坳,不上一公里路,就到了目的地月牙泉。那是在鳴沙山的懷抱之中,有一彎新月般的清泉。泉身南北長有一百米,東西寬約二十五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有五米。水色蔚藍,澄澈如鏡,真如沙海裡躺著一顆晶瑩而如月牙的翡翠。最奇的是四周都是堆積流沙的山丘,億萬年來從未將這一泓泉水埋沒。在這蒸發量超過降雨量七百倍的沙漠中,也未使這泓泉水枯竭。不過目前已面臨日漸枯竭的危機,這近十多年來月牙泉的水位漸漸下降,我們看到的積水寬度,已不到二十米,水深也不會再有五米。
  
  敦煌當地有人告訴我說,月牙泉東岸的沙山山麓,本來有一座規模不小的寺院,也有僧人在那兒修行。寺院的前後左右,植滿樹木,沿月牙泉的四周,遍生蘆葦。可是在文革以前僧侶已經很少,文革期間,逐僧、毀像而遭到徹底破壞。現在不僅見不到一間寺宇,連一棵活著的樹木也未留下來。不知是那座寺院有水土保持的作用,或者是因為在那兒修行的僧人離開了,護泉神也搬了家,泉水水位便漸漸下降。所以當地政府正在計畫重建那座寺院。後來我在見到當地相關的政府官員時,建議︰寺院原來是佛教的,重建以後,希望發還給佛教。
  
  我在月牙泉旁對寺院的廢墟,默默地憑弔了一會兒。接著就聽到一位團員問我︰「師父,你能不能爬鳴沙山?冉雲華教授已經開始向上爬了。」爬山的起點之一,就在離月牙泉約一百公尺處。
  
  我曾有過在沙地上行動的經驗,那是一九五○年,在台北縣金山鄉的海濱,每天不論出操、練習游泳、修築工事,都是在黃沙堆裡生活。如果向上爬坡,準是上跨一步,下退半步。

  

  ▲登上了鳴沙山頂的稜線。
  
  現在這座鳴沙山,唯有稜線上的坡度較緩,可是稜線如刀口,兩側非常陡峭,一個不小心會滑下坡去。那樣雖不致受傷,再回到稜線則很費力。但我這回又學到了另一經驗︰只要另有一、兩個人在前面走,我在後面亦步亦趨地踩著他們的腳印向上,就會省很多力,不陷、不滑,也不會倒退。因為伍宗文博士在我前面帶著我走,他踩冉教授的腳印,我踩他的腳印,相當輕鬆。我見大眾脫了鞋光腳爬山,我則脫了僧鞋,穿著布襪,就像是下水游泳時腳上帶了水蹼,增加腳底平面的張力,在沙上行走,更是得其所哉。
  
  我以二十五分鐘的時間,走走歇歇,登上了頂峯,這時候發現比我年輕二十來歲的一位團員,才爬了二分之一,已經體力不支而坐下喘氣,幾乎準備半途而廢。因為看到我走在他前面,急著趕來照顧我,結果是欲速則不達。
  
  當我上了山頂,冉教授告訴我的第一句話是︰「明天我們到莫高窟,可以要看什麼就看什麼。」因為他已見到他要見的人。他告訴我的第二句話是︰「從鳴沙山,選好最陡的沙坡往下滑,不但可以聽到沙鳴如奏樂的奇異現象,又能享受到武俠小說中駕劍飛騰,或《西遊記》中孫悟空駕筋斗雲飛行的經驗。只要輕輕舉足一步,就能滑翔下去好幾丈遠。」我跟他講︰「年紀就是年紀,不要逞能,弄得不好,沒有做成飛俠,倒少了一隻胳臂或一條腿,很不划算。」他向我笑一笑︰「絕對不會,向你保證,我就滑給你看。」說滑就滑,不足五分鐘光景,冉教授已經到了山下,回頭仰望,豎起雙手,表示非常過癮。
  
  接著看到伍宗文博士也滑下去。果暉師以及施建昌、廖雲蓮等人,也沒有不滑的意思。肩著一臺重約二十多斤錄影機的王崇忠,更是無役不與,而且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忽前忽後地搶拍鏡頭。我從來沒有要跟人比賽的勇氣,但是人家能做的,我也覺得不妨試試。就這麼,我也滑了下去。
  
  因為沙山非常鬆軟,能讓人乘勢而滑,卻不會教人踩空、絆倒。不過,我沒有聽到沙鳴如奏樂的音響效果,倒是在快要滑到山腳時,發現不少汽水瓶的玻璃碎片,在沙坡面上忽隱忽現。還有一些僅僅露出沙面一點一點的青刺,俗名駱駝草的草根。如不小心就會被它們割傷腳掌。事後我們的團員向當地的管理人員建議︰「應該常常清理,否則會影響到鳴沙山旅遊業的聲譽。」管理人員卻直搖頭說︰「沒有辦法哪!天天清理啊!總有人會把那些瓶瓶罐罐的丟在山上。」那天,我們也見到幾位婦女,提著一籃籃的瓶裝汽水,到山頂向我們兜售,她們只管兜售而不管回收,這可能是主因之一吧!
  
  敦煌每天日照的時間很長,當我們下了鳴沙山,又去參觀當地的民俗村及工藝品加工廠,包括如夜光杯、羊毛地氈及絲氈的製造示範之時,雖已是傍晚七點,太陽還是很高。
  
  晚餐之後,去街上選購有關敦煌的圖書文物等,回到賓館,已是晚上十點,太陽方才下山。不過在西北地區,早、中、晚的溫差很大。中午攝氏二十二度,晚上只有五度,正如流傳了很久的兩句話說︰「朝穿棉襖午穿紗,晚上圍爐吃西瓜。」

四三、莫高窟
  
  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
  
  四月二十二日,星期一。四月二十三日,星期二。
  
  二十二日上午八點十分,上車前往俗稱千佛洞的「莫高窟」。因為這是我們考察的重點之一,所以計畫前後兩天,都在莫高窟度過。
  
  敦煌是縣巿地名,莫高窟是千佛洞的正式名稱。它的位置是在敦煌縣城的東南二十五公里處,介於三危山與鳴沙山之間的斷崖上。一般都說,它創建於前秦苻堅建元三年(西元三六七年),如今還保存了石窟四百九十一個,壁畫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彩塑二千四百一十五尊,唐宋木構建築五座。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
  
  「莫高窟」的名稱,最早見於敦編四二三窟隋代洞窟之《莫高窟記》;在唐代的寫本中又有敦煌縣「漠高鄉」、「漠高里」之名。在當地「漠」和「莫」通用。至於莫高窟開窟的最早年代,根據《莫高窟記》的記錄︰「右在州東南二十五里三危山上,秦建元中,有沙門樂僔,杖錫西遊至此,遙禮其山,見金光如千佛之狀,遂架空鐫岩,大造佛像。次有法良禪師東來,多諸神異,復於師窟側;又造一龕,伽藍之建,肇於二僧。」此說在三危山初建石窟,是在前秦建元年間(西元三六五─三八四年)。

  

  ▲莫高窟的牌樓直書「莫高窟」三字,橫寫「三危覽勝」四字。
  
  但是根據其他各種文獻之考證,莫高窟的建窟年代,應是晉穆帝永和九年(西元三五三年)較為正確。然後經過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清各代,均有開鑿。特別是至今仍保存的洞窟之中,計十六國七窟,北魏及西魏二十一窟,北周十五窟,隋九十四窟,唐二百七十九窟。(以上資料見於張仲執筆的《敦煌簡史》,甘肅省敦煌巿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審編,一九九○年印刷)
  
  敦煌研究院
  
  四月二十二日上午八點半,我們到達莫高窟附近的敦煌研究院,訪問該院院長段文杰。他雖已七十四歲,但身體卻十分健朗,在接待室內向我們做了二十分鐘的簡介。他說該院的前身是成立於一九四九年的敦煌研究所。一九八五年擴大編制,成立敦煌研究院。目前他們執行三項任務︰第一,保護工作,結合了國內外科學保護的技術,達成防蟲、防腐、防盜等目的,目前有警衛三十人,日夜巡邏,並且有專人維修。第二,研究工作,近十年來舉辦了三次國內及國際的敦煌學術會議,發表論文三百篇,目前除了對於塑像、壁畫等敦煌的藝術做研究,漸漸地也注意到敦煌卷子中的文字研究及有關佛教經典的研讀。第三,開放旅遊,目前對國內一般遊客開放者,僅十個洞窟,對外國遊客開放三十一個洞窟,如對國內外專家學者則開放五十個洞窟。我們這一個團體算是第三類。他們整體計畫是每年輪開三十三個洞窟,但對專家學者及特別來賓則不在此限。
  
  現在該院的組織,共分為︰遺書、藝術、考古、保護、接待等五個單位,成員三百多人。

  

  ▲作者訪問敦煌研究院院長段文杰先生(背景是莫高窟二三七窟「彌陀經變」中的舞樂圖臨摹)。
  
  接著,我們進行了兩天的參觀訪問,由該院接待室主任馬竟馳及職員滕小姐,輪流為我們開放洞窟,介紹說明。因為莫高窟共分上下五層,它的編號次第,一定有其依準,然而在參觀之時,卻沒有一定的次序,只是隨著路線的方便,東看一窟,西看一窟,一會兒爬上最高的棧道,一會兒又回到了地面。如果沒有心理準備,也沒有預備的知識,參觀之後,僅可以滿足一些新鮮感,卻無法得到完整而有系統的印象。現在我把這兩天中看過主要洞窟的號碼,記錄如下︰
  
  四月二十二日的上下午,參觀了十三窟︰二五四號、九六號、一五六號、一五八號、一七號、一六號、三二八號、三二九號、三二三號、四二○號、四二七號、四二八號及二五九號。
  
  四月二十三日星期二的上下午,參觀了十一窟︰四五號、六一號、三二○號、三三二號、一七二號、一三○號、二三七號、二四九號、二八五號、五五號及二五八號。
  
  以上兩天的時間,共計參觀了二十四窟,其中只有少數幾窟是對一般人開放的,多數是為外賓及學者開放的珍貴洞窟。據說我們所看的好多洞窟,是每人每窟的標準票價為美金三十元。
  
  因為我們是貴賓,由段院長特別交代,所以兩位接待人員解釋得非常詳盡,包括製作的年代、畫面故事的內容、壁畫及塑像的名目、風格、特徵等。因為每一個洞窟都是大洞,作品相當繁富,若想做比較詳細的研究或欣賞,每一窟都得花上幾天的工夫,我們僅用二、三十分鐘的時間參觀,仍如走馬看花而已。好在我們之中,多半都有一些佛教知識和藝術史常識,所以還不至於看得目瞪口呆。  
  敦煌的建築、塑彩和壁畫
  
  關於敦煌的建築、塑彩和壁畫的內容,根據《敦煌簡史》資料,大致介紹如下:
  
  建築︰
  
  莫高窟的建築,主要是以石窟雕鑿成建築物的模式,由於時代不同,石窟形制也各具有不同的特點。主要可分四類︰
  
  禪窟(即僧房)︰主室為長方形或方形,頂部為平綦(天花板)倒斗藻井,正壁開龕塑佛像,四壁及頂部滿布壁畫。主室兩內側為小禪室,是僧侶坐禪修行之處,如敦編二六八、四八七等窟均屬此型。
  
  塔廟窟(寺院中心)︰洞窟平面呈長方形,前廳有懸山式屋頂,後部有中心柱直通屋頂,四面開龕,龕內塑有佛像及脇侍像,供僧侶及善信繞塔觀像。如敦編二五四、二五七等窟屬此型。
  
  殿堂窟︰有前後室,併有很長的通道。後室為主室,平面呈長方形,倒斗藻井。窟內有較廣闊的活動空間。是作為住眾及信眾禮誦之處。唐、宋窟多屬這種類型。
  
  大佛窟︰平面為橫長形,窟身為方錐形,有的在窟頂營造木構樓閣,完全模仿中原木構建築形制,如九六、一三○窟等屬此型。
  
  此外,還有很多窟外的木構建築,如樓閣、窟檯、棧道等。現僅存唐宋窟檯五座,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的稀世之珍。
  
  彩塑︰
  
  莫高窟現存彩塑二千四百一十五尊,按時代劃分,計有北魏塑像三百一十八尊,隋塑三百五十尊,唐塑六百七十尊,五代彩塑二十四尊,宋塑(包括西夏)七十四尊,元塑七尊,清塑九百七十二尊。這些塑像,歷經千百年的自然侵蝕和人為破壞,損壞嚴重,其基本完好的原作只有一千四百餘尊。
  
  莫高窟的最早塑像,製作於北魏時期,其表現手法比較簡單。有佛、菩薩、交腳彌勒等塑像,大多體態健碩,面像豐圓略長。北周塑像,出現了「面短而豔」的新風格,人物高鼻深目,具有西域民族的特徵。隋代塑像改變北魏「秀骨清像」的風格,變得豐滿而頭大腿短,富有民族風格。唐代塑像,在藝術技巧上達到了高度嫻熟的程度,造型洗練,比例適度,面如滿月,肢體肥胖,神情恬淡,反映出「灑灑豐肥」的時代風格。五代以後的塑像,承襲唐代的形式,但這時期的石窟藝術,趨向逐漸衰退,除少數洞窟(如曹家窟、西夏窟)有較高的藝術造詣外,多數塑造的技法呆板笨重,缺乏內在生命力。元代的技巧也沒有宋代純熟。清代則更加低劣。  
  

壁畫︰

  

  ▲莫高窟的窟門與棧道。
  
  莫高窟現存壁畫共計面積四萬五千多平方米,連接起來長可達二十五公里,被譽為世界現存最大藝術畫廊,從北魏迄宋元,顯示出各個時代不同的畫風。北魏壁畫具有原始粗獷的風格,色彩都用褚色為底,上繪石青、石綠及黑的顏色。隋代壁畫,線條流暢活潑。唐代壁畫,色彩豐富鮮濃,形式寫實逼真,它的特點是出現了構圖宏偉的通壁大畫,內容都以經變為主。例如「西方淨土變」、「東方藥師變」、「彌勒變」、「法華變」,特別是二二○窟的「維摩變」及「帝王聽法圖」;一五六窟的「張議潮出行圖」,畫面高約一米,長達八米,氣勢雄偉。五代的壁畫,帶有濃厚的民間色彩,例如九八、一○○、一○八窟,甬道內側供養人像,例如「曹議金及回鶻夫人出行圖」,生動地記錄著當時當地統治者的活動情形。在這以前的洞窟中,其功德主和供養人的畫像,都很小,到了五代這個時期,竟然出現了以功德主為主的大畫面。宋代的壁畫,比唐代呆板,色彩都用灰暗的大綠、赭石、茶黑,但其中也不乏精品,例如三六窟的「龍王禮佛圖」相當好;再如六一窟的「五臺山圖」,那是莫高窟現存最大的整幅壁畫,也是中國最早的主體地圖,幅面高三點五米,長十三點六米,總面積四十八平方米,它描繪了西元第十世紀後期從山西太原到河北正定周圍千里的山川景物和社會風貌,例如被遺忘了好幾百年的五臺山佛光寺,在這幅畫中也可以找到。
  
  莫高窟壁畫的內容大致可分五類︰1.經變(把佛經的內容,以畫面表現出來)︰有十多種,而以「淨土經變」、「維摩變」、「法華變」、「涅槃變」較多。第五十五窟的「勞度叉鬥聖變」,是莫高窟現存最大的整幅經變圖,畫面高三點五米,長十一米,總面積近四十平方米,這幅畫取材於《賢愚經》卷一○〈須達起精舍品〉中的一個情節,講舍利弗尊者接受六師外道中的一位弟子勞度叉以幻術鬥神通的故事。2.本生故事︰描寫釋迦成佛前行菩薩道階段的故事。例如〈鹿王本生〉、〈菩薩本生〉、〈須達拿本生〉等共三十多個故事。3.尊像畫︰有諸佛、菩薩、天王力士。諸佛之中有釋迦佛、三佛、七佛、千佛等。4.供養人畫︰就是出錢修窟的人,把自己或全家人畫在壁畫上或甬道的兩側。5.裝飾圖案︰無論平綦(天花板)、藻井、人字坡,龕楣、蓮座、衣服上的裝飾和經變畫的邊緣,大半是用變形的植物紋、動物紋、天象紋、幾何紋等。
  
  另有八部天眾中的乾闥婆,譯為「香陰」的伎樂天,俗稱「飛天」的壁畫裝飾,也是莫高窟的一大特色。有男有女,體態妙曼,或持樂器,或持蓮花,凌空飛舞,丰姿清麗,美得讓人有絕塵離俗之感。致使凡是提起敦煌壁畫,就會聯想到飛天的形象,此在《敦煌簡史》中卻沒有介紹。
  
  以上所說的,多半是我們參觀了的,尤其是第九十六窟的彌勒像,高達三十四點五米;一五八窟的佛涅槃像,長達十五點八米,非常的柔美安詳,是中唐土番(西藏民族)統治敦煌時代留下的塑像。二五九窟的兩側下列有六尊佛,上列有八尊佛,姿態表情各異,尤其是下列第一像的面容,柔美慈祥,有如美女,更像慈母。一三○窟的大佛塑像,高達二十六米。三○二窟,也有一尊十三米長的佛涅槃像。二三七窟的「彌陀經變」,圖畫正中的舞壇上,有反彈琵琶的天女像,那是高難度的演奏技巧,故已成為敦煌巿的巿徽標誌,幾處公共場所都有此雕像的出現。
  
  在所有壁畫表現的經變,包括《維摩經》、《法華經》、《密嚴經》、《楞伽經》、《彌陀經》、《觀無量壽經》、《彌勒經》等,而以《維摩經》、《觀無量壽經》、《彌勒經》的三種經變數量最多。由此可以看出歷代中國人對於各種經典信仰的起落程度,有某些經變僅某一朝代的窟中見到,有某些經變則幾乎在每一個朝代的窟中都可以見到。
  
  二十三日星期二的下午,我們為了表示感謝,再次訪問該院的段院長,故於四點結束了參觀,四點半離開莫高窟。

四四、敦煌的佛教
  
  敦煌的佛教,曾經隆盛過相當長的時間,但也曾被冷落了相當長的時期,此可以從其開鑿石窟的規模大小及數量多少看出。清代以來則曾有回民白彥虎,於一八七三年春天,率兵圍攻敦煌,一度破壞莫高窟。一九二二年,白俄殘部阿廷闊夫少校,率兵五百餘人,逃到敦煌,被安置在千佛洞八個月,也有破壞。
  
  清德宗光緒二十六年農曆五月二十五日(西元一九○○年七月二日),在莫高窟如今編為十六號的洞窟中,發現了唐代寫本經卷的人,是一位道士王圓籙;。當時住於莫高窟前寺院中的人,就是像王道士那樣從別處逃荒而去的一些流浪者。可見敦煌的佛教情形,到了清朝末年,至於民國初年,已經非常的殘破了。
  
  民國二十九年(西元一九四○年),畫家吳作人、關山月、黎雄才等人,先後到莫高窟臨摹壁畫。民國三十年,畫家張大千偕其夫人張婉君、次子張心智及學生孫宗慰,到莫高窟臨摹壁畫,並為洞窟重新編號。就在這一年的前後,有建築學家梁思成、歷史學家向達、英國自然科學家李約瑟,以及國民政府的蔣經國及蔣緯國兩兄弟,都到了敦煌調查考察。
  
  直到民國三十二年(西元一九四三年),才有中國佛教會敦煌分會的成立,總負責人是太虛大師的弟子心道法師。

  

  ▲佛教協會設於西雲觀內。
  
  從以上各種記載,可以看出清末民初的敦煌地區,佛教十分衰微,莫高窟的上、中、下三寺,並無僧侶,倒是張大千及其家人,在寺中生活了一段時間。這次我們看到的三座寺院,都已破陋不堪,不僅沒有佛教的僧尼,也沒有經像法物,僅供在莫高窟擔任守衛、維修、清掃人員的臨時住宿之用。

  

  ▲西雲觀的後殿建築是三屋相接。
  
  這使我感到非常遺憾,故在從莫高窟乘車回巿區的途中,請問當地的導遊︰「是否可以帶我們去參觀一座有僧人居住的佛教寺院。」他回答我說︰「有和尚,但沒有寺院。聽說敦煌佛教協會是設於一座道教的『西雲觀』內。」接著,他很熱心地把我們帶到了「西雲觀」。那是在巿區以北約兩公里處的一座道觀,屬於北京全真教派的白雲觀系統。
  
  因為在文革之後,敦煌已經沒有佛教寺院,所以暫借道觀成立佛教協會。由一位文革後才出家,現年七十二歲的比丘諦承法師擔任會長。現在他有出家弟子七人,也就是說敦煌地區共有八位僧侶,他正在由政府補助加上自己集資,籌建在距離月牙泉不遠處的一座雷音寺,落成之後他們就可有屬於佛教自己的寺院了。
  
  西雲觀的建築也有其特色,圍牆以龍背狀的起伏高低環繞四周。中軸線的第一座殿兩側便是鐘鼓二樓,然後與第二座及第三座殿的之間,另加廂房,形成兩個四合院,前面的院中,以木架竹枝搭成涼棚,其右側廂房的廊柱上,有一對紅紙寫的聯語,竟然跟我們農禪寺及法鼓山十分相契,那是︰「農禪並重實踐百丈清規;福慧雙修建設人間淨土」。當時雖未遇到住持諦承法師,能夠寫出這樣的對聯,必定是位高人。第三殿的形制,則相當奇特,在主屋前後,各接建一幢較矮的副屋,好像前後各加一座門廊,其實卻是殿身。
  
  當晚,諦承法師到賓館相訪,告訴我說他是不識字的老粗,那副對子是佛協的秘書寫的。他只是本著信心,抱著願心,希望見到佛教在敦煌復興。

四五、藝術的天堂

  

  ▲敦煌街頭雕塑,反彈琵琶的天女。
  
  四月二十四日,星期三。
  
  敦煌的藝術,包括建築、雕塑和壁畫。可是能作為商品而見之於敦煌街頭的,多係壁畫的臨摹。連毛織、絲織的掛氈,也都以敦煌壁畫中的飛天、菩薩、佛像的描繪作為構圖,既有實用價值又有藝術品的紀念價值。

  

  ▲敦煌機場的壁畫。
  
  因為目前敦煌巿民的收入,百分之八十是靠旅遊業,所以滿街都可以看到販賣紀念品的禮品店,那兒的土產,除了用祁連山玉石雕成夜光杯之外,主要的是以帶有敦煌色彩的手工藝品。那兒的人,大大小小,好像都會拿起筆來畫幾幅畫;能夠送到商店裡標價出售的作品,都應該有了最起碼的藝術水準。可是那些商品,經過大盤小剝,價錢並沒有準則,買賣之時,討價還價,懸殊很大,如果你是外行又加上急性,八成都會上當。
  
  我不能算是急性的人,不過,要就不買,如果一定要買,卻是向來不會殺價還價,因為我的想法是︰自己需要的,就是值得的;自己願給的,便是應給的;自己已付的,即是當付的。否則的話,豈能不生煩惱,也正由於如此,常常被人看作上當鬼!
  
  我們在敦煌住了兩晚,幾乎把敦煌巿區的文物圖書商店都逛遍了,每一個人多多少少也都找到了各自中意的紀念品。那些商店除了新華書店的書籍沒有虛價,其他的真要抱著貨比三家不吃虧的態度才安全。我個人沒有需要的東西,也沒有想到贈送紀念品的對象,倒是為了法鼓山未來的展示和收藏,選購了十多幅臘染的敦煌佛畫。

  

  ▲敦煌賓館北樓雕塑。
  
  冉教授在敦煌認識一位朋友,告訴他有一位青年畫家,已有十多年的畫齡,並且參加過多次的聯展,如果我們需要敦煌壁畫的臨摹品,那位畫家夫婦都是個中高手。所以在四月二十三日的晚上,我們幾乎全團出動,訪問了那對畫家夫婦的家。的確讓我們看到了人人都喜歡看到的東西,幾乎每個人都買了一幅或兩幅畫。這位畫家的名字叫作李月伯,我發現他不僅是臨摹敦煌壁畫的高手,他的水彩畫及水墨畫,都具有相當的功力水準。
  
  事實上,我們從敦煌一下飛機,已從候機室中看到迎面的大幅壁畫;進入了敦煌賓館餐廳,也可以看到大幅的壁畫;在敦煌研究院的正面,也有一幅整面牆壁的磁燒大型壁畫。這些都不是臨摹的壁畫,仔細再看,又會發現是現代人的風格。這使我想到將來的法鼓山,也應有幾幅大面積的掛畫及壁畫,既不能抄襲古人也不能離開佛教古文化的特徵,而是要給未來留下現代人的創作,卻不能讓人產生和古代佛教文化沒有關聯的印象。

四六、天水
  
  四月二十五日,星期四。
  
  四月二十四日的上午,我們參觀了敦煌博物館,在該館見到了玉門關和陽關的古城遺址圖、漢長城的沙盤,以及保存了兩千年的邊塞舉烽火用的古蘆葦。蘆葦在敦煌的用途很廣,築牆、蓋屋、舉火、編睡蓆、製籮筐,用在千佛洞時,便可紮成泥塑像的胚胎。也見到了兩千年前的木質漢簡,都讓我們有走回古代和古人對面交談的感受。
  
  因為我們必須要搭乘上午十一點五十分的飛機返回蘭州,所以對於博物館的參觀,頗感意猶未盡。  
  當我們登車駛離敦煌巿區之時,因為兩天來都是看著佛像、佛畫,思惟著佛經的故事,生活在古佛教文化的氣氛之中,一旦要離開之時,忽然發覺整個敦煌巿的環境,就像是佛國淨土般的可愛,感覺那兒的居民,心善人美,個個是藝術家,他們的用具也都像是藝術品,見到每個人,都想跟他們揮手招呼,說一聲「再見」。
  
  到了下午五點五十分,我們再度回到了蘭州巿的寧臥莊賓館。
  
  晚上又在我的房間集合,由陳清香教授介紹天水的麥積山。
  
  二十五日上午八點三十分,我們從蘭州乘車,向東南方向行駛,道經榆中縣、定西縣、通渭縣、秦安縣,翻越了車道嶺、華山嶺等四座大山,不是在嶺脊的稜線上行駛,便在群山縱谷中盤旋,滿眼是黃土高山,深溝交錯,僅僅兩、三個地方是石山,也僅僅幾個段落道旁有新植的楊樹苗。快要接近天水之時,才漸漸見到小麥遍山,綠茵如雲的景象。這段路程中,定西縣及其西北地區的耕地稀少,而秦安縣最為貧瘠。民家房屋,都用夯土築牆,土胚建屋。因為樹木稀少,民居盡量減少木料的樑柱結構,而用土牆支撐屋頂,屋頂是一邊蓋的形勢,就是人字坡缺一半,一高三矮四片牆的上部,架兩根橫木,鋪上樹枝山草,再覆以泥頂,足可以防風寒、遮太陽。好在雨量很少,否則經雨一沖,準會倒塌。我們在途中休息之際,有一位團員找到一座民房背後隱蔽所在方便,而後對我表示,他有很重的罪惡感,因為他小解,把人家的牆壁沖成一個洞。

  

  ▲小麥遍山綠茵如雲的天水山村。
  
  汽車行了三百四十公里,計八個小時,於下午四點半到達了天水巿區的「天水賓館」。
  
  天水巿位於甘肅的東南部,東接關中,南控巴蜀,西倚甘南,北扼隴坻,為古絲綢之路東段的一個重鎮。現在該巿有五縣兩區,總面積一萬四千零七十三平方公里。人口約有三百萬,城巿人口二十萬。海拔一千至二千米之間,屬暖帶半濕潤氣候,全年降雨量五百五十毫米。甘肅東南部有兩條主要河流,涇河及渭河,渭河經過天水,地理環境優裕,巿容非常繁榮。

  

  ▲作者在天水賓倌與覺華老和尚(右)及閰宗農道長合影。
  
  當地政府,正在借天水賓館召開政協會議,故在旅館見到了天水巿佛教協會會長,現年七十三歲的覺華老和尚,他說他的法名叫潤祥,是太虛大師的徒曾孫。他的師父叫廣同,師祖是心道,心道的師父就是太虛大師。至於心道其人,就是民國三十二年(西元一九四三年)將敦煌佛教居士林,改組為中國佛教會敦煌分會的總負責人。
  
  我們從覺華老和尚口中知道,如今的天水巿,共有二十多座寺院,兩百多位僧人;女眾寺院一座,尼師九人;受了三皈五戒的佛教徒有一千二百人。覺華老和尚出家已五十多年,他現住的小廟是瑞蓮寺,僅有四位出家眾,年紀最輕的也是四十歲以上,他曾經收過四、五位青年出家,送去讀書畢業之後,全部都還了俗。他又說:在天水巿南郊山上,政府已經修復了一座南郭寺,即將開放,其中有一半會交給佛教協會作為辦公之所,另一半屬於園林部門管理。
  
  二十五日的晚上,另有一個插曲,當我去覺華老和尚的房間探望之時,發現該巿道教協會的會長,也被安排著跟他同室而住,那是一位七十二歲的老道士,他是全真教龍門派的道長閻宗農,從他口中知道,天水只有道士二十多人。我對任何宗教都很尊重,特別看到這樣大年紀的道長,心中感到相當親切,所以在贈送紀念品時,也送了他一份。

四七、麥積山
  
  四月二十六日,星期五。
  
  天水巿有兩個特區,一個是工商業的秦州區,一個是農村的北通區。我們住的城巿屬秦州區,麥積山則在北通區。
  
  麥積山,位於天水巿東南四十五公里的群山之中,海拔一千七百四十二米。由於此山是自平地崛起的一峯,狀如農村的麥堆,故名麥積山。因其石窟藝術的豐富而聞名於世,被譽為中國四大石窟的第四位。
  
  我們上午九點半,到達該地,拜訪麥積山研究所所長李西民,是一位畫家,接任才一年,他向我們做了二十分鐘的簡報。他說︰一九五四年設立了「麥積山保管所」,一九六一年大陸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並撥出巨款,對山體進行了為時八年的維修加固工程。一九八四年成立了「麥積山研究所」,並於同年對外開放。該所現有工作人員一百多人。
  
  根據史書記載,西秦時代(西元三八五─四三一年)著名的禪僧玄高及曇弘,曾在此講學。《梁高僧傳》卷一一的﹁玄高傳﹂有云︰「高乃杖策西秦,隱居麥積山,山學百餘人,崇其義訓,稟其禪道。時有長安沙門釋曇弘,秦地高僧,隱在此山,與高相會。」等語。

  

  ▲狀如農村麥堆的麥積山。

  

  ▲麥積山第十三窟的摩崖露天西方三聖石雕巨像。
  
  北魏、西魏、北周三朝,大興崖閣,塑造佛像。經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都曾不斷開鑿和重修。歷代雖遭地震、火災的破壞,迄今仍保全了一百九十四窟,泥塑、石刻七千餘件,壁畫千餘平方米。開鑿於北朝的崖閣,有八座。李所長特別強調麥積山處於地震帶上,崖面震塌而泥塑佛像暴露於風雨之中,然從北周以來,塑像被風化者甚少,神態依舊栩栩如生,表層光潤,猶如生人。因為北周的塑像,特別講究製泥工程,它的處方是︰三合土、料薑石、雞蛋清、糯米汁、棉花、麻布、絲綢。所謂料薑石是農民用來做灶臺的,其防水功能很強。另外從北魏起,就已知道用鋼筋做手指及飄帶的塑骨,身體及手臂的塑胚,則用堅固的木結構。從麥積山石窟所見歷代塑像的製造過程而言,非常科學,早已具備了防風、防水、防震等的工程處理。
  
  麥積山的唐代塑像,由於屢次地震而毀壞了不少。北宋曾經大修,同時加上棧道。南宋曾因金兀朮之亂,麥積山遭到兵火,直到現在還可以看到當時火燒的殘跡。

  

  ▲西魏維摩詰泥塑像。
  
  從資料顯示,麥積山金山石窟高約一百四十二米,山頂建一磚塔。西魏文帝大統元年(西元五三五年)再修崖閣,重興寺宇。大統二年,秦州刺史武都王戊,再建石窟。最重要的是西魏文帝大統五年,由於皇后乙弗氏的去世,即在麥積山鑿崖為龕而葬,號為「寂陵」;北周武帝的保定至天和年間(西元五六一─五七一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為其亡父在麥積山建七佛龕。隋文帝(西元五八一─六○四年)亦曾在此修窟建塔。

  

  ▲一三三窟接引佛像高約三點五米。
  
  歷代類此的開崖造像,大都在距山基二十至三十米和七十至八十米高的懸崖峭壁之上,層層相疊,上下錯落,形如蜂巢。窟與窟之間,用梯及棧道相連。現在我們所見的編號第十三窟,是以露出崖外的西方三聖為中心,而分成東崖與西崖兩個部分。西方三聖的主像,阿彌陀佛,高約十六米,是隋代的雕刻。
  
  我們分作上下午兩個時段,進入洞窟區參觀。上午由一位賀小姐做嚮導,下午則是李所長親自陪同。現在把我們所見的石窟編號,以參觀的先後,介紹如下︰

  

  ▲此尊北魏泥塑佛像有東方蒙娜麗莎之稱(四四窟)。

  

  ▲西魏泥塑。
  
  上午參觀了十五窟︰三號、四號、五號、一三五號、一三三號、一四一號、一四八號、一四六號、一四七號、一六八號、一五五號、一三○號、一二九號、九一號、九三號。
  
  下午參觀了二十窟︰一六五號、七五號、六二號、六○號、一九一號、四三號、四四號、二四號、二三號、二二號、二○號、二八號、一六號、一七二號、一五號、一四號、二七號、二六號、三六號、三七號。
  
  共計參觀了三十五窟。麥積山的石窟,主要是泥塑,壁畫很少。由於朝代的不同,泥塑的風格各異。從北朝的「秀骨清像」,到隋唐的「豐滿圓潤」,而至宋朝的「吊眉、細長眼、垂膽鼻、櫻桃唇」,都各有其優點,藝術界的人士,多半比較偏愛北朝精品,其中特別是四十三窟,魏后乙弗氏墓龕內的塑像,非常慈祥、柔美。而第四十四窟的一尊坐姿像,面帶微笑,造型優美,衣紋線條流暢,故被近人稱為東方蒙娜麗莎。第一百三十三窟的接引佛像,高約三點五米,站在蓮花臺上,上身向前微傾,兩目以關懷的神情向下俯視,左手掌心向上微微抬起,食指向下;右手半招,手掌朝下,就在右掌之下,半米左右的地方,站著一尊約一點五米高而表情恭順,面帶智慧微笑的比丘像,這也是令人非常感動的一組。
  
  在宋代,麥積山石窟崖,還有木構寺院,石窟本來是供人朝山膜拜、恭敬供養、修行弘化的地方。因此,在文獻中稱為麥積山寺,至今仍有巨大的石窟,同時可容納數百人入內瞻禮。可見古時鑿窟塑像的目的,不是供人當作藝術品來欣賞的。
  
  關於麥積山石窟的內容,可以參考天水麥積山保管所暨麥積山藝術研究會出版的《麥積山石窟資料匯編》(一九八○年三月出版)。
  
  不過,我想介紹一下,麥積山石窟建築的類型名稱,有如下的幾種︰1.崖閣,也就是石造的佛閣;2.人字坡頂廊;3.摩崖龕,就是以石崖造佛龕;4.棧閣,就是木造於崖外的棧道樓閣;5.拱楣穹頂型窟;6.人字坡窟頂;7.摩崖大造像,那就是編號第十三窟的西方三聖露天大佛像;8.方楣稜錐頂型窟;9.稜錐頂型窟;10.方楣平頂窟;11.方楣覆斗藻井型窟;12.覆斗藻井型窟;13.拱楣;14.方楣藻井型與覆斗藻井混合。總結而言,在以上各種建築類型之中,以「摩崖龕」數量最多,其次是「崖閣」,從這些洞窟造型,也可以看出歷代古建築物式樣的演變軌跡。

四八、南郭寺
  
  參觀了麥積山之後,雖然已是下午四點,但是太陽還是很高,我即要求訪問覺華老和尚所提起的南郭寺。正好那天陪同我們參觀麥積山的當地建設局官員,就是負責重建南郭寺的主管,他非常高興。
  
  南郭寺位於天水巿南郊約兩公里處的慧音山坳,佔地八千一百六十四平方米。創建年代待考,但是唐朝的詩人杜甫,於唐肅宗乾元二年(西元七五九年)流寓秦州之時,曾到此寺借住,而留下有名的詩篇,那就是《秦州雜詩二十首》中的名句「山頭南郭寺,水號北流泉,老樹空庭得,清渠一邑傳。」從詩中「老樹空庭」的句子來看,南郭寺在杜甫的時代,就已經有了老樹,可見此寺已十分古老。
  
  寺內現存有1.三段前蜀王衍乾德三年(西元九二一年)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2.宋神宗熙寧六年(西元一○七三年)僧惠寶有〈秦州南山妙勝院新修磚塔第二級石碣記〉,3.清代的三通石碑。詳細記載了南郭寺歷代修葺的情況。現存建築是經清代順治、乾隆、光緒幾代修葺增建的。清高宗乾隆六十年(西元一七九五年)建關聖殿。清德宗光緒三十年(西元一九○四年)又重修和新建其他殿宇。為紀念杜甫,同年並將「東禪林院」改為「杜少陵祠」。一九二○年因地震,使五級浮屠及涅槃殿坍塌。一九二二年浮屠殘部為軍閥孔繁錦拆毀。

  

  ▲南郭寺山門。
  
  我們到達之時,雖然車子直達山門,路況卻很不好,彎路多而角度大,路面狹而陡。不過,到了寺前,的確見有兩棵千年的古槐,樹圍達七米多。
  
  該寺的建築布局,從山門入內的中軸線上,是天王殿、中殿、後殿。加上東西兩廂,形成前後兩個四合院。各殿的塑像,包括四天王、釋迦佛、二脇侍、二菩薩,都是最近才完成的,作者是麥積山研究所的退休人員,一位五十多歲的雕塑家孫先生。他是摹仿麥積山北魏風格的所謂「秀骨清像」,手法相當高明。據說麥積山研究所已經製作了幾十尊複製品,幾乎可以亂真,準備送到日本展出。這位孫先生可能也是那些複製品的工作者之一。

  

  ▲南郭寺內千年老柏樹。
  
  我們也看到了南郭寺新修的東西兩廂兩個院落,西為禪林院,東為杜少陵祠,後為鐘鼓二樓。又在庭院中見到兩棵老柏樹,都已只剩樹桿而沒有樹皮,樹身雖已臥倒,樹梢頭上還透露著青春的綠意。看樣子還不致於枯死,已經被當地政府列為重要文化保護單位。在天水這樣的地方,四周山上都沒有高大的樹木,唯獨南郭寺有四棵千年老樹,而且生機盎然,相當難得。
  
  這座寺院在文革期間,曾被用作青少年感化院,寺內文物全遭毀壞,唯獨老樹無恙。
  
  當晚回到天水賓館,用過晚餐之後,臨時得到通知,七點半時,天水巿長張儉成,到我房間探訪。因為這位僅有四十來歲的巿長,晚上八點另外還有會議,所以在房中只坐了十分鐘,便匆匆離去。這是我在大陸之行的二十一天中,唯一的一次,有地方的一級首長前來拜訪。

四九、行行復行行
  
  四月二十七日,星期六。四月二十八日,星期日。
  
  我們這次旅行,每天都很忙碌。雖在臺灣出發前,大家同意,寧可少看,不要太累。進入大陸之後,又發覺日程太短而應該參觀的地方太多。因此,滿足了大家的希望,卻又苦了大家的身體。每天早起、晚睡、趕路、參觀、開會、討論,連一日三餐,多在匆忙中度過。同時每一個人都還有個人須做的工作,有些人還得抽空,於夜深人靜時收拾東西,書寫日記。
  
  對我個人而言,在很忙的時候,也能隨時抽空休息,放鬆身心做片刻的小睡。在汽車上、飛機上,能夠如此,乃至開會、談話、用餐之時,也能練習著使頭腦和身體得到分段休息的空隙。所以在一路上,從外表看,我應該是全團中的忙人之一,但是菩薩保佑,還沒有發生病痛或困頓得無法支持的現象。
  
  可是,在我們的考察團裡,有的人體力越來越差,發生頭痛、感冒,早上往往起不了床,行動也越來越遲鈍緩慢。尤其是初次參加長程旅行的人,處處新鮮,也時時緊張,經過兩個星期之後,已經相當疲累。另外有人水土不服,鬧了肚痛,且有感冒現象。有一位陪團的人員學過針灸按摩,也懂得醫療常識,而且帶著急救藥品,結果竟是全團中感冒最重,拖得最久的人。從這些經驗,讓我們體會到古代的大旅行家,如玄奘、義淨、徐霞客、馬可波羅等,他們在旅行途中,處處留心,事事記載,的確不是常人所能辦得到的事。

  

  ▲伍宗文博士在路邊買「大如鍋蓋」的麵餅。
  
  四月二十七日、四月二十八日,我們都在長程奔馳的路上度過。二十七日早晨八點五十分,從天水上車出發,循著二十五日的來路,返回蘭州。從蘭州前往天水那天,有沿途新鮮的景觀可看,所以不太枯燥。回程之時,已覺平淡無奇,尤其經過一段十多公里的碎石路面,塵土飛揚,搖擺不已。另有一段,正在築路,我們必須繞入狹小、曲折、凹凸不平的便道,加上前面車輛排出黑煙,翻起塵煙,不僅遮掩了視線,同時也使我們幾乎窒息。
  
  不過在路上也有值得回憶的趣事,當我們經過秦安縣的巿區之時,發現路旁有幾個麵食攤和地攤,都是他們所謂的個體戶,挑著擔子做買賣。因為前幾天才聽說北方的三怪之中,有一怪是「餅大如鍋蓋」。為了等待後邊一輛車子跟上我們,所以停下休息。就請伍宗文博士去買一個﹁鍋蓋﹂給大家分享。結果因為太大,我們只買了半個。吃起來的確別有風味,耐咬、耐嚼、耐飢,也不會感到口渴。聽說北方人出門幹活中,背上一塊大餅,全家人可以過一天。
  
  經過定西縣一個山坳中的三叉路口時,駕駛司機拿不定主意,究竟要走路況差的捷徑,或者繞道而行多走三十公里的柏油路?再次停車,等待後面的一輛來共同商量,就在那兒,有一民家的旁邊,開著小型的食店。店內的年輕入,未請我到店裡坐,店外民家前正在篩麥子看孫子的老婦人,卻一定要我到她家裡去坐。當我進入她家的院中,雖然非常窄小,布置倒蠻整潔,在荒涼的山村,竟然還有幾盆花。又讓我欣賞了「房子一邊蓋」的內部景觀。

  

  ▲甘肅居民以夯土築垣牆,以土胚起一邊蓋的房子。

  

  ▲甘肅省的民居四合院「房子一邊蓋」。
  
  我問老婦人有幾個孩子,她回說︰「三男,三女,五個孫子。」
  
  我又問她︰「大陸政府只准一胎,妳怎麼可以有這麼多兒孫?」
  
  她說︰「這是現在人的事,我的時代,才不管它哩!你看!這些房子都是因為兒女多,大家賺錢,才蓋得起來的啊!」
  
  的確!在農村社會,人力就是財產,進入工商業的都巿社會,人口膨脹,就會造成災難。
  
  四月二十八日,上午八點三十分,我們從蘭州上車,向甘南出發,路經臨洮、越過洮河、廣河,再經臨夏,而到夏河。我們的目的地,是在甘肅省最大的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拉卜楞寺。其間的距離兩百七十公里,行程六個小時。
  
  甘肅是一個多種民族聚居的地方。多半是從塞外、西域內移的所謂番人。東周的戎狄、月氏、烏孫、氐、羌,秦漢的匈奴,唐代的吐蕃,宋初的黨項,到了南宋初的女真及宋末的蒙古族,便建立了大金及大元帝國。可見歷代都不斷有塞外民族向內地遷移。從入侵、佔領、建國,而漸漸地彼此融化統一而成了整體的中華民族。
  
  現在的甘肅地區,共有十二個民族。除了漢族,還有回族、藏族、東鄉族、裕固族、蒙族、哈薩克族、保安族、撒拉族、滿族、土族、維族等。漢族之外的十一族,均被稱為少數民族。回族的人數僅次於漢族,藏族則為第三多數。在我們前往夏河的途中,不知道是否遇到過其他民族,非常明顯的,在廣河及臨夏兩個縣,都是回民的自治區。他們的面貌,多像阿拉伯人,也多穿著阿拉伯傳統的服裝,一眼就可看出是回教徒。

  

  ▲廣河縣的清真寺木門樓及高塔。
  
  回教民族的宗教氣息,非常濃厚。在他們聚居的地帶,清真寺林立,雖曾一度遭到文革的破壞,目前已復原得相當氣派。在我印象中,臺灣臺北巿新生南路的清真寺,屬於阿拉伯的宮殿形式,而在廣河、臨夏看到的清真寺,卻是中國宮殿的形式。除了清真寺屋脊上的飾物,是用星星、月亮的標誌之外,其他跟佛教寺院的形式,幾乎不易分辨。我曾在廣河與當地的回民交談,知道他們都有回教的阿拉伯姓名,對於阿拉伯文的《可蘭經》也是每日必讀,較為年長的回民,不懂漢語是正常,不會阿拉伯語的《可蘭經》,便不正常了,這就是宗教的力量。回民之中,能夠親自到麥加朝聖經歷的人,就等於是位大聖人。而他們對於泛阿拉伯民族的思想傾向,也相當濃厚。像今(一九九一年)年年初,一月十七日至二月二十七日期間,中東的伊拉克和西方聯軍,為了科威特的獨立和兼併問題而發生戰爭之時,據說中國回民在情緒反應上,是站在伊拉克的那邊。所以在中國治邊史上,宗教和民族的問題,以及國家認同的問題,經常是糾纏不清。
  
  此在佛教,卻從未發生過類似的困擾。釋迦佛陀的時代,就是以佛教的善法輔助政治的清明,輔導社會的安定,不會集合信徒,以宗教的力量,發動所謂「聖戰」而為人類帶來兵災;也不會局限於宗教的信仰,而為民族與國家帶來分裂的危機。
  
  當天下午兩點三十分,到達夏河,應該說,那是一塊純潔的佛教淨土。
  
  當然,現在的夏河,有漢人也有回民,甚至在巿區中,也可以看到掛著「清真館」三個字的回民飲食店。最妙的是到了西北地區,如果你是吃素的人,往往只有到清真館用餐,才比較方便。我們在夏河,便是寄食於旅館食堂的清真館部門。

五○、拉卜楞寺
  
  四月二十八日,星期日。
  
  拉卜楞寺,位於海拔兩千七百米的甘南夏河縣城西端約半公里處,在夏河的北岸,佔地面積達八十六萬六千平方米,建築面積四十一萬平方米,創建於清朝聖祖康熙四十八年(西元一七○九年),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六大寺院之一。此寺的金頂、金瓦,燦爛輝煌,據稱該寺屋頂一片鎏金筒瓦的價值,相當於六十頭羊。寺中的彌勒佛殿稱「大金瓦寺」,釋迦佛殿稱「小金瓦寺」。
  
  所謂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於明代的宗喀巴,達賴、班禪即屬此派。他們的六大寺,是指西藏拉薩的噶丹寺、色拉寺、哲蚌寺,日喀則的扎西傖布寺,青海的塔爾寺,甘南的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本名噶丹夏珠卜達吉扎西益蘇奇貝琅(意即具喜講修興旺吉祥右旋寺),簡稱札西奇(吉祥旋)寺。康熙五十年建成該寺,藏名為「拉章」(即嘉木樣佛宮),「拉卜楞」是藏文「拉章」的變音,意為寺主嘉木樣活佛的住所。
  
  到一九五八年為止,該寺經歷代嘉木樣活佛的不斷擴充,逐漸發展成為包括了聞思、續部上、續部下、醫藥、時輪及喜金剛等六大學院,以及一百多個附屬寺院,和八大教區的大型寺院。成為西藏以外,藏傳佛教格魯派在中國西北地區的最高學府。前往朝聖的藏民信徒,終年不斷,最盛時期,寺內住有四千位僧侶。  
  該寺開山嘉木樣一世,原名俄昂宗哲,清世祖順治五年(西元一六四八年)出生於夏河縣甘加鄉,十三歲出家受沙彌戒,二十歲赴藏留學,二十五歲獲得學位,二十七歲於達賴五世座前受比丘戒。五十三歲時,達賴六世應郭莽學院僧眾的殷切請求,傳法予俄昂宗哲,任命為哲蚌寺郭莽學院堪布(住持職稱)。他在連任堪布八年後,於康熙四十七年退休離職。同年,又受拉藏汗之敦請,任盤石寺住持。康熙四十八年正值他六十一歲,青海黃河南蒙旗(今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親王察汗丹津,遣使謁見,祈求他回籍弘法。於是他毅然辭職東返,在親王轄境擇吉定址,初創寺院體制,由此開始了拉卜楞寺的歷史。

  

  ▲拉卜楞寺彌勒殿(右前方大金瓦寺)及釋迦殿(左後方小金瓦寺)。
  
  拉卜楞寺目前的住持,嘉木樣第六世,已結婚,四十多歲,他也是甘肅省佛教協會的現任會長。公出不在寺中,我們沒有見到。
  
  四月二十八日,也就是我們到達那天的下午三點,首次訪問拉卜楞寺,由該寺接待處的一位二十二歲沙彌董知加措,為我們導遊說明。先讓我們參觀了醫藥學院、獅子吼佛殿、文殊殿、酥油塑品館、文物陳列館、辯經壇、聞思學院、彌勒殿、宗喀巴殿、嘉木樣殿等。第二天,也就是二十九日的上午,我們得到副住持貢唐倉的特許,參觀了喜金剛院、時輪院、續部上學院、續部下學院、綠度母殿、白度母殿、白傘蓋佛母殿、貢唐倉宮邸。
  
  目前該寺有喇嘛一千人,其中一半是以自費來住的無籍僧侶,而在受政府許可的五百僧侶之中,僅二百位在五十歲以下,三百位都是已失去勞動力的五十歲以上老人。經過考試合格的格西,包括相當於碩士及博士兩個級別的共有三十多人。據說在該寺考取格西的水準,不僅不差於拉薩,實際上是高於拉薩。

五一、六大學院

  

  ▲醫學院的經脈圖。
  
  在現有受政府許可的五百位僧侶之中,屬於聞思學院者兩百人以上,屬於續部下學院、續部上學院、時輪學院、喜金剛學院者,各有三、四十人,屬於醫藥學院者,六十多人。
  
  聞思學院中的僧侶,主要是學習顯教的典籍,它是仿照拉薩哲蚌寺的建制,研究經、律、論三藏,實修戒、定、慧三學。以毘婆沙、經部、唯識、中觀、因明為其主要功課。分成十三個學級,是該寺學科最多、學年最長、修學範圍最廣的一個學院。
  
  續部下學院,是密學院。它的課程是根據後藏喜繞桑蓋上師傳承而來的。主要課程是密宗的教義,依據《密宗道次第廣論》所示,次第修學,共分三個學級,修業的年限是依個人的勤奮、程度、能力而定。

  

  ▲僧眾在塔院內課外活動。

  

  ▲作者在拉卜楞寺聞思學院前與二藏合影。
  
  續部上學院,也是密學院,研究密宗的教律,接受上師的灌頂口訣,修行密宗的儀軌,也分三個學級,學習年限不定。
  
  喜金剛學院,主要研究密宗喜金剛的生起和圓滿次第之道,並且學習天文曆法、藏文文法、書法、音樂及護法舞蹈等。該學院是培養西藏民族文化人才的重要場所,也分三個學級,學習年限不定。
  
  時輪學院,是藏密的最高層次,院內的僧侶,除學習與修觀有關的時輪密乘以外,還要研究天文曆算,也分三個學級,學年無嚴格規定。
  
  醫藥學院,研究西藏的醫術和西藏的藥物。該院的僧侶除了學習一般的佛教經典外,主要是專門研習著名的藏醫著作︰《四部藥典》、《晶珠草本》、《月王藥珍》。在學期間,僧侶們接受智識的傳授之後,還要從事採藥及製藥等實習的工作。

五二、密教的特色
  
  據我以往所得有關藏傳佛教的印象,他們的修學過程相當嚴格而有次第。不論學顯教學密乘,均得有顯教的基礎,也得有密乘的體驗。只是循著各人的資質及心向,有的偏重於學問研究,有的偏重於密續的修持。
  
  這回我參觀了拉卜楞寺的學院,始知密學院的僧侶未必要從顯教的聞思學院開始,而是直接進入各專門學院,所以在時輪學院的僧侶中,就有十來歲至二十來歲的沙彌。各個學院都有基礎課程,加上專門功課,就形成了獨立學院。
  
  一般人一聽說密乘,就以為有什麼祕密。其實密乘的密是重在傳承的事相與心法的相應,非夠資格的上師,不得傳法,非夠資質的弟子,不得傳承,其他並無奇特。唯有一般沒有傳承而自稱上師的附佛法外道,才會故神其祕,賣弄玄虛。  
  不過藏傳的密部,如拉卜楞寺的喜金剛學院及時輪學院,不許一般人涉足參觀,那不是因為其中有何祕密,乃係對於他們所供本尊及所修法門的尊崇恭敬,不容外人產生失敬失禮失態,以免招致護法王神的震怒,此對寺院僧侶及參觀的外人,都無利益。即使在聞思學院的經堂內,也不許俗人步入他們的密壇範圍,我們的一位團員就曾因此遭喝。

  

  ▲聞思學院的辯經活動。
  
  我因被他們禮遇成為上師的等級,所以獲得特許,深入喜金剛及時輪兩個學院,做了一次巡禮。特別是喜金剛學院,正有三十多位大小喇嘛在經堂內唱誦修法,也讓我們進去參觀。
  
  其實時輪院的神祕,就是殿內正中供壇上,以布幕圍起的一幅時輪曼達,我在美國也曾經參觀過一次。其他密院的四壁所繪密部壁畫,例如喜金剛、勝樂金剛、集密金剛、時輪金剛,都是男女雙身合抱的悲智雙運相,白度母、綠度母等的上身裸露相,在其他殿上是不容易見到的。可是在介紹密乘的許多圖籍中,人人都能見到。這是密乘的獨特信仰,並非什麼祕密。
  
  最大的特色是每一殿所有的主像,都是高達數米的銅像,而且它們的尺寸、形相、比例,都按照一定軌律,沒有藝術家的創意,是為禮敬供養,故也不必跟一般的雕刻藝術相提並論。
  
  他們的開山寺祖嘉木樣活佛,據說是文殊菩薩的化身,他們格魯派的初祖宗喀巴,被視為賢劫千佛的第十一尊佛,所以在宗喀巴殿供奉著賢劫的第十一尊佛像,嘉木樣殿供奉的是文殊菩薩像。
  
  西藏的大喇嘛,都被當作佛菩薩的化身而來受人供養禮敬,乃是通例。據說班禪是阿彌陀佛的化身,達賴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以此類推,每一位轉世者的活佛,也都是佛或菩薩的化身,所以每位活佛傳法、修法的地方,都被稱為宮殿或府邸,而其布置與裝飾也都盡量地豪華、莊嚴。

五三、貢唐倉活佛

  

  ▲貢唐倉活佛在其府邸接見作者。
  
  拉卜楞寺除了嘉木樣活佛之外,還有他的三大弟子,也都是轉世者仁波切,漢人稱他們活佛,地位崇高,僅次於嘉木樣,他們的名字是貢唐倉、郭莽倉、朗倉。
  
  四月二十九日上午八點五十分,代表嘉木樣接見我們的,是其首席弟子貢唐倉。這位活佛也是第六世,現年六十八歲,他是生於四川的西藏人,拉卜楞寺在四川的一個分院叫作「察立」,意為「哲學」,是他創立並由他主持,那兒現有僧侶九百人。
  
  他一人兼管兩地,那一陣子他正好在拉卜楞寺,所以有緣跟我見面。他的體型微胖,神情穩實持重,給我的印象,頗有點像在臺灣過世的章嘉十九世。我們談了二十分鐘的話,他能夠說一口相當流利的漢語,我問起他個人的歷史和修學的情形,也問了他一些密教跟顯學相關的問題。
  
  他說他能講漢語,是因為一九五○年至一九七○年之間,坐了二十一年的牢,他的罪名有三條︰1.隨同達賴喇嘛叛國;2.領導藏民作亂;3.剝削藏民財物。他只承認了第三條。等到獲得平反,已經被關了二十一年,讓他學會了漢語,可是他所學的僅是日用漢語,對於漢語中的佛學名相,他還沒有多少機會練習,所以無法跟我深談顯密佛學的問題。即使該寺各院的課程內容,他也無法說明。同時當我問起他,如果有機會,願不願意到臺灣訪問之時,他未作正面回答,卻告訴我,他有一個弟弟,名叫嘉洋丹真,現在臺灣的蒙藏委員會服務。

五四、拉卜楞寺的建築
  
  拉卜楞寺的總平面,略呈東西橫向的橢圓形,長軸一千一百餘米,短軸六百餘米。其建築的類型,主要有四︰(一)學院,(二)佛殿,(三)活佛府邸,(四)普通的僧舍。此外還有附屬的佛塔、藏經殿、印經院、經輪房、經輪廊等建築。在一九五○年代的該寺,有學院六座,佛殿三十座,活佛府邸三、四十個院,僧舍五百餘院,共有一萬餘間。文革時期,該寺遭到嚴重破壞。從一九七○年代之末,開始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及重建。現有的建築,則為學院六座,佛殿七座,活佛府邸不到十個院,普通僧舍約二百餘院。
  
  現在分類介紹如下︰
  
  學院︰學院的主要建築,取中軸對稱布局,自前而後,由前門(或前殿)、廊院、經堂和緊附在經堂後面的後殿組成。經堂是學院的主要建築,在學院附近,還有夏季講經院和廚房,有時在學院外還另建護法殿。各學院的形制,大同小異,只是規模大小不同。六院之中以聞思學院最大,也是全寺的中心;該院坐北向南,基地北高南低,院前是一片大廣場。前殿是漢式歇山頂樓房,東西面闊七間,廊院進深共約五十米,院內沒有綠化,地面滿砌青石板。它的經堂,前廊面闊九間二十八米,略呈橫長方形,四面厚牆圍繞,不開窗,只在左右牆前端,各開一個通向院外的門。經堂內部排成邊長三點一七米的正方形網格,東西十五間,南北十一間,共一百四十根內柱。在四壁另有附壁柱。殿內面積近一千七百平方米,可容五千人同時誦經。經堂全為平頂,高五米,但在中部進深三間,面闊九間的範圍內木柱加高,抬起平頂,利用平頂的高差,在高處開側窗採光。
  
  佛殿︰拉卜楞寺現存有十座佛殿,依形制不同,大體可分二類︰1.是典型的佛殿,平面大致是方型,前部有幾次向外凸出,體形方正如印,後部則有一、兩次高起。此如彌勒殿、宗喀巴殿、獅子吼殿、白傘蓋殿皆屬之,其內部空間布置,大致相同。2.是很像活佛府邸的樓房,平面多為長方形,沒有外凸的部分,體形為橫長六面體,也沒有特別強調高起。此如夏卜丹殿、白度母殿、文殊殿等皆屬之。
  
  活佛府邸︰活佛府邸的藏音為「昂欠」,是高層活佛們自己建造的宅院。據說拉卜楞寺最盛時期,曾有三、四十座「昂欠」,其中以嘉木樣的「拉章」規模最大;「拉章」是嘉木樣活佛府邸的專稱。又以貢唐倉活佛的府邸最華麗,院內還有全國最大的露天銅質鎏金的貢唐倉骨塔,可惜都已被毀。

  

  ▲寺院下部的僧舍群。

  

  ▲拉章宮的釋迦牟尼佛殿外景。
  
  僧舍及其他︰僧舍是普通僧侶居住的小院。拉卜楞寺的僧侶,許有私人財產,經濟獨立。一般僧侶都有屬於自己的僧舍,都是一些單層平頂小屋,低矮、清潔、明亮。每院居住三、四人或更多。按照格魯派的規矩,僧舍不許建造樓房,也不准彩繪油漆,院中不得栽樹。許多小院連成大片,以小巷間隔,小巷的盡頭,常以寺院中心的高大建築為其對景。

  

  ▲釋迦佛殿廡廊下的銅質嘛呢經輪。
  
  另有瓶式白色的佛塔兩座。還有辯經壇、轉經房和轉經廊,都是藏傳佛教寺院的特色。轉經廊又叫嘛呢噶拉廊,原來共有五百多間,從東、南、西三面,環繞在寺的外圍,即為寺的圍牆,廊向外開敞,廊內密置經筒,在廊的轉角處及寺院的各個入口處,即見轉經房,轉經房是一座座不大的方形建築,中置大轉經筒一個,寺外周圍有一圈環路。信眾們常沿此路右旋迴行,成群結隊的轉經。我們看到在拉章宮的釋迦佛殿廡廊下也有一排銅質嘛呢經輪,信徒們依次撥轉著,也看到不少信徒在各院和殿之外圍的石板砌成的迴廊上,一步一個大禮拜,周匝圍繞。也看到在各院的前庭走廊有男女大小的信徒,做大禮拜,每拜必如樹倒山崩,砰然作響。乃至一兩歲的幼兒,都能非常虔誠地跟著他們的父母禮拜。

  

  ▲聞思學院大經堂正殿門廊及前庭院。
  
  為了介紹拉卜楞寺的主要建築及其配置布局,謹依據《拉卜楞寺》一書所收蕭默的〈拉卜楞寺的建築藝術〉一文所製各種圖式陳列如下:

  

  

  

五五、拉卜楞寺的佛像佛畫

  密教的佛殿,非常華麗,殿中供的佛像、掛的佛畫,也都極盡彩飾莊嚴的能事。在聞思學院的大經堂正中,是嘉木樣活佛的法座,其兩側供奉釋迦、彌勒、宗喀巴、八大聖者和嘉木樣像。殿內四壁,彩繪佛、菩薩、護法神王。殿中滿掛五彩繽紛的旌幡、寶蓋。木柱上裹著精美絢麗的毡毯,四壁和殿內空間,懸掛著各式各樣的唐卡。

  續部下學院的經堂正殿,供奉著集密、怖畏、勝樂等三大金剛及六臂、法王、護法等。

  時輪學院正殿,供著時輪金剛及嘉木樣二世銅像,其東西兩壁,彩繪著佛、菩薩、護法等壁畫。

  醫藥學院,經堂內供藥王玉妥及元旦貢保的畫像,前廊內繪有十八幅人體脈絡圖,其後殿內供奉著阿閦佛和藥師佛。

  喜金剛學院,經堂內主奉喜金剛、金剛手、大輪、虛空瑜伽諸佛。

  續部上學院,殿內主奉集密、怖畏九首、大自在等三大金剛和六臂、法王等。

  彌勒殿供奉高達七點四米的鎏金銅質彌勒佛像,為尼泊爾工匠製作,彌勒佛兩側,供著高達五米銅質鎏金的八大菩薩像。

  釋迦殿,供釋迦佛及文殊、普賢二菩薩像等。

  宗喀巴殿,殿內正中供高達六點二米的銅質鎏金宗喀巴像,兩側供有觀世音和大勢至菩薩像。

  獅子吼佛殿,正中供奉高達九米的銅質獅子吼佛像。兩側供八大菩薩及十六羅漢等銅像。

  文殊菩薩殿,供奉高達五米的銅質鎏金文殊菩薩像。

  藏傳佛教,無論是造像或壁畫,其尺寸都有一定的比例標準,清朝的西番學總管,工布查布,自藏文譯成的《造像度量經》中所提出的造像標準說︰ 「蓋具幾分之準量,則凝注幾分之神氣,有神氣之力,以能引彼眾生之愛敬心……量度不準之像,則正神不寓焉。」又說︰「或塑或畫,極盡莊嚴,……而莫不依于量度定軌,位置適宜。」由此可見,藏傳佛教,對於形神兼備的造像要求,相當嚴格,目的是宗教信仰,而非供藝術欣賞。

  拉卜楞寺現存的大小佛像多達萬餘尊,大者高近十米,小者僅幾釐米。就質地而言,分有金、銀、銅、鐵、象牙、檀木、玉石、水晶、泥塑等,大部分的佛像,不是鍍金,便是鑲嵌寶珠、珊瑚、瑪瑙等的珍寶。

  

  ▲集密金剛壁畫。

  壁畫也是拉卜楞寺的特色之一,在幾乎所有的經堂和佛殿內外,都會有各種題材的壁畫,構圖謹嚴,線條奔放,色彩絢麗,性格顯明。那些神王護法像,都是怒目虬肌,威武勇猛,手執各種兵器,使人望而生畏。乃為運用佛教的慈悲方便降伏世間的妖魔邪靈。又如續部下學院正殿內繪製的勝樂、時輪、集密三大金剛,喜金剛學院正殿內的載馬爾護法神,續部上學院正殿內的六臂怙主和吉祥天母等壁畫的形像,是多手、多臂、多頭、三眼,或是男女雙身相擁相抱,或是青面、獠牙、怒目。此在早期的印度佛教及早期的漢傳佛教中是見不到的。

  但是,也有極端相反的壁畫表現,例如醫藥學院的「彌勒淨土變」,乃以極其柔美的筆觸,抅畫出形相各異,性格不同的種種人物。其中一些菩薩及供養天女,都很安寧、嫻靜、溫和、慈祥,表現出人性與佛法的真誠、善良、優美。畫法都用單線平塗和濃烈鮮明的色調,同時也描繪了建築、騎射、狩獵、奏樂、舞蹈等場面。

  從以上這些雕塑和壁畫的風格,可以知道,那是藏民依其傳統文化為基礎,再吸取漢族文化及印度波羅王朝(Pala Dynasty 從西元第七世紀到十二世紀之間的印度小王朝)的密教信仰,和造像繪畫的表現技法,便形成了藏傳佛教藝術。

  「唐卡」也是藏傳佛教藝術的特色之一,拉卜楞寺保存的唐卡數量很多,那是一種絹布紙質而用織錦、彩緞裝裱的卷軸畫。其內容大都是佛、菩薩、法王的畫像,佛傳、佛本生等的故事。除了繪製的唐卡,還有以刺繡、堆繡、貼花、緙絲等製作的唐卡。現存於該寺喜金剛學院的十一面觀音,彌勒佛殿的尊勝佛母、白度母,聞思學院的佛本生故事及班禪大師應化事蹟等唐卡,乃是比較精美和有代表性的作品。

 五六、酥油塑像館

  

  ▲四臂觀音的酥油塑像。
  
  我們進入拉卜楞寺的每座學院和佛殿,都會嗅到非常濃厚的酥油香,藏族的信眾都會拿著大缸大缸的酥油塊,大盤大盤的糌粑,和大桶大桶的青粿,在各佛殿上供養。據說他們供過以後就會棄之野外,任由眾生分噉或任其自然腐爛。
  
  藏族信眾供養佛寺的酥油,還有另外的妙用。第一天下午,當我們參觀了所有佛殿和學院,都不許照相,唯一的例外,是進入酥油塑像館時,不受限制。
  
  以往我曾於國內外參觀過好幾處臘像館,當時如果不是嗅到撲鼻的酥油香,我還誤以為這是該寺的臘像館。整座三間大的房子,陳列了幾十幅用酥油彩塑的觀世音菩薩像、蓮花生大士像、宗喀巴像、度母像、釋迦佛像,以及佛與菩薩的眷屬等像。從蓮花形的基座到細部的各種裝飾,都是用酥油塑製,每件作品,都非常精細傳神。

  

  ▲白度母及其四眷屬酥油塑像。
  
  我問導遊的沙彌︰「酥油塑像,能陳列多久?」
  
  答案是︰「酥油塑像不會壞,不過時間久了,顏色會褪。」
  
  我們真有眼福,這座塑像館剛剛開幕,塑像的彩色非常鮮豔,塑造的技術相當高明,酥油不是塑土,也不像石膏,稍微接觸,就會變形。經過他們的手,酥油便相當聽話了。
  
  據說製作酥油塑像的過程,是先將酥油置於冰櫃,冷凍成為適當的硬度,然後在冰水中用手指捏製,最後著上所需的色彩。製作酥油塑像的目的,是為舉行法會儀式,會後即陳列供養。此在藏傳佛教的僧侶中,是一項需要特別訓練的專門技能。

五七、西藏民族.西藏佛教
  
  西藏民族,自從中國唐太宗時代(西元六二七─六四九年)開始,已與漢民族通婚,並曾於唐玄宗時代(西元七一二─七五五年),一度統治了中國西北的河隴地區。迄今為止,仍有不少藏民生息居住於青海、甘肅、四川等省,在西藏佛教史上,也有好多位大喇嘛,出生於漢地。他們雖有自己的語言及宗教,在政治上一向是受漢族的保護,同時也影響了漢族的文化。可能由於漢族對他們的瞭解、尊重、關懷,做得不夠,故在藏族的若干人士,總以為他們是中華民族以外的一個獨立體。到目前為止,藏族的異議人士,既不接受大陸,也不願跟臺灣接近。
  
  可是,目前居住於西藏地區的藏民人數,只有六百萬,漢人移居西藏的有七百五十萬。雖然要使藏人全面漢化,為時尚早,但是如果不尊重西藏文化,也不大量培養西藏的宗教人才,則於一、兩百年之後的「藏族」,可能僅僅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個名詞而已。
  
  自一九五九年起,流亡於印度的西藏政教領袖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於一九九○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對西藏民族及其宗教文化向世界各地傳播有很大的幫助。

  

  ▲夏河地區的攤販。
  
  西藏民族,信因果明因緣,篤信佛教,愛好和平,僧侶的教育完整。可是地處貧瘠的高原,農產不豐,多靠遊牧,民生物質缺乏,平民的教育落後。故從外界看西藏既可愛又神祕,既是落後地區,又有高度的文化。
  
  雖然現在的達賴喇嘛,在國內外都有極高的聲望,也有極深的智慧,他所能做、當做、而必須努力去做的事,便是如何鞏固並發揚藏傳佛教的信仰。
  
  否則,以國內外不足千把萬人口的藏族,不必說擺進全地球四十多億人口之中,很快會被稀釋,就是跟中國大陸的十一億六千萬人口相處,也會迅速地雪消冰融。
  
  因為西藏的文化就是佛教的文化,雖然跟漢傳的佛教有所出入,基本還是相通。所以,我們對西藏佛教的價值是肯定的。當我們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以來,就已重視西藏語文和藏傳經典的教學與翻譯。第一,希望把西藏優美的語文保留下來;第二,計畫把藏傳的經、論、思想文化及修行方法等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獻翻譯成為中文。以此介紹藏傳佛教,豐富漢傳佛教,利益世界人類,普濟一切眾生。
  
  這次我到甘南的夏河,不僅用心地參觀拉卜楞寺,也細心地觀察了該地藏胞的民居、衣著、食品。發現多半藏民,相當貧窮。他們的房屋簡陋,衣著襤褸,食物粗糙,但他們的臉上都綻放著知足、友善、健康的微笑,因他們擁有佛教的信仰,就是富甲天下的最大財產。物質貧乏,而精神富足,那絕不是一般膚淺之士,僅用「宗教的迷信」五字,可以抹煞的事實。藏胞對於佛教的竭力奉獻,不是出於低級宗教那樣的威脅利誘,乃是發乎至誠的恭敬與感恩。
  
  從這個角度,來看西藏人民與西藏佛教,不禁要說︰他們真是一個最懂得如何來享受幸福的民族。

五八、隴西風土
  
  四月三十日,星期二。
  
  甘肅省在隴山之西,故稱隴西,又名隴右。
  
  四月二十八日的晚上,我們是住在拉卜楞寺附近的「夏河賓館」。該館有西式和藏式兩棟不同建築,為了體驗藏人的生活環境,所以我們選擇了藏式的一棟。發現它和西藏的貴族所住的四合院相同,而且不論牆壁、門窗、天花板,都有西藏式的油彩、壁畫、裝飾,室內也有暖氣,住來應該相當舒適。可是,不知是西藏的風俗,還是旅館為了節省能源的原因,到了晚上六點以後,就停止了暖氣和熱水的供應。可是那晚,室外的溫度雖然未到冰點,已是相當的冷,我只好穿上所有的衣服,蓋著旅館的被子,睡睡醒醒,過了一夜。這使我想到,曾經讀過一部西藏的大修行者,《密勒日巴傳》中所說的密勒日巴,經常赤身裸體在西藏的山區修行,不知他是怎麼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寒冬季節?幸好,我們在夏河僅住一晚,於四月二十九日的下午,又第三度回到了蘭州巿的寧臥莊賓館。  
  四月三十日的上午八點四十分,甘肅省建設委員會主任宋春華、副主任董學奎、甘肅省城巿規畫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趙金銘,三人連袂到賓館相訪。宋先生是甘肅省建設部門的最高主管,他送了我們每人一對酒泉的特產「夜光杯」,一冊《蘭州現代雕塑集》,給我個人還特別增加一份禮物,是武威縣古雷臺出土的「馬踏飛燕」銅雕仿製品。然後他聽說我們還沒有去看蘭州博物館,而且在下午一點,必須趕到蘭州機場,準備飛往廣州,所以把他自己要坐去上班的座車,讓了給我,這份情意使我受之有愧,雖經一再推辭,還是讓我上了車子。
  
  我們在蘭州博物館,雖然是走馬看花,卻已開了不少眼界。
  
  在館內回顧甘肅的歷史,那兒有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許多遺跡。西元前二二○年,秦始皇曾出巡隴西,漢朝開始在甘肅的境內出現了「絲綢之路」,當時隨著「絲綢西去,天馬東來」的商隊來往,也有不少東西方的高僧往來其間。可是西漢有匈奴、羌亂;在魏晉南北朝三百年間,有氐、羌、匈奴、鮮卑,以及河西五涼與西秦,紛紛在絲路之上建國亡國。
  
  從秦漢乃至宋明,為了經略西域,安定邊陲,爭戰連年,往往有之,故有唐人李華寫出〈弔古戰場文〉,開頭就描寫沙場情況︰「浩浩乎平沙無垠,敻不見人。」又說︰「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鋋亡群。」這是說,這個戰場是在西北邊疆,一望無際的沙漠地帶。不見人煙的嚴酷自然環境下,連鳥獸都不見一隻。
  
  這一次我們在那兒所見的黃土高原及沙漠地帶,雖然沒有戰火,自然的環境卻沒有改變多少。記得在去莫高窟的路上,就遇到一股一股的狂風,捲起一陣一陣的黃沙,從車窗向外看,是一幅如霧如雲的景象。在嘉峪關機場起飛之後,也看到一股百多丈高的沙漠雲,灰濛濛地在半空中迅速移動。這種狂風、飛沙、黃雲、灰霧的景觀,遠看果然壯觀,身處其中,豈會好玩?所以在西北地區,縱然蘭州、敦煌那樣的綠洲中,天上的飛鳥也非常稀少。
  
  由於邊亂,故在唐代也出了四位著名邊塞詩人。玄宗開元及天寶年間(西元七一三─七五五年),出了王維、岑參、高適;德宗之世又有李益。他們都在甘肅邊塞,留下了許多名篇。另有一位也是玄宗時代的大詩人王翰,他所寫的〈涼州詞〉,在中國傳誦的最為普遍,那是一首七言絕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跟〈弔古戰場文﹀同樣是反對戰爭、祈望和平的不朽之作。
  
  我們在博物館,也注意到了甘肅的特產。
  
  在隴南的山區,盛產三百多種中藥材,例如當歸、黨參、黃耆、天麻、杜仲等,皆以優異的品質而聞名。
  
  有一樣甘肅的特產,對我們吃素的人來說,非常熟悉,但也相當陌生,那就是「髮菜」。
  
  我們生長在中國南方的人,以及星馬及至海外各地的華人,一般多認為它跟海藻中的頭毛菜,閩南語叫「紅毛苔」是親家,應該是屬於海產。想不到在蘭州博物館,陳列有髮菜的標本,而且說明是產於甘肅沙漠,它的主要產區是靠近騰格里大沙漠的古浪、永昌、景泰、靖遠等縣。這些沙漠荒原上的氣候乾燥,雨量很少,野草稀疏,卻是髮菜的重要產地。
  
  髮菜大多生長在荒野中的草叢間、砂磧旁,夏季遇雨,便是髮菜生長的旺期。
  
  髮菜的確是藻類植物,和海帶、紫菜等相似,不過它是陸生,而且生於沙漠。它的生理構造簡單,卻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據說,每一百公克含有蛋白質二公克左右,鐵質二百毫克左右,還有碳水化合物、鈣、磷、碘等人體所需的養分。對於高血壓、甲狀腺腫、營養不良、佝僂病、產後血虧等病症,具有高度的療效。因為它有清熱、利尿、解毒、補血等功能。
  
  我又在甘肅各地的砂磧之中,經常見到一種灌木科的帶刺植物,類似枸杞,但是它的名叫「沙棘」,這種植物耐寒抗旱,幾乎見土就生,而且繁殖迅速,會結一種小漿果,採收榨汁,加工製造成為一種飲料,名為「沙棘汽水」,有解渴、提神、消暑的功能。
  
  我們所見巿上的奇異果,大家知道是從紐西蘭進口的,想不到蘭州博物館也有它的照片說明。原來它的中國名字叫作「彌猴桃」。在甘肅的隴南山區,氣候乾燥,雨量充沛,是它的盛產地。果實大者供生食,小者製果醬或釀酒。它的別名叫作「軟棗」或「狗棗」,目前全世界有五十四種彌猴桃,中國就有五十二種,在隴南山區多半都找得到。
  
  據說每一百克彌猴桃含有維他命C一百到四百毫克,超過蘋果、梨、葡萄等十幾倍到幾十倍。含有高度的葡萄糖和果糖,含有維他命D、脂肪、蛋白質,以及鐵、鈣、鎂、鉀等礦物質和多種胺基酸。
  
  我在沙漠中另又見到一種叫作「青刺」的植物,在蘭州博物館內也有標本。顧名思義,是一種青綠色的灌木科植物,它的俗名叫作「駱駝草」。它雖滿身是刺,對於在沙漠中旅行的駱駝而言,不論或青或枯,都是美味的食物。
  
  甘肅的特產尚有許多,僅擇其有趣和新鮮者,舉例如上。

五九、逢凶化吉
  
  我們離開蘭州博物館,用了午餐,就揮別了四進四出的蘭州巿,趕往機場。
  
  我們在大陸考察的行程,到此已近尾聲。
  
  團員中的鄭燕和,四月二十日已經離隊,回了臺灣。梅繼恆也於二十五日提前離隊,去了武漢。
  
  陳清香教授五月一日就得回校授課,必須於四月三十日的上午從蘭州搭飛機到北京,立即轉機到香港,而於當夜飛回臺北。
  
  我的下一步行程是,先到廣州,次到香港,各過一夜,然後飛往美國夏威夷,再經科羅拉多的丹佛巿,各做兩場演講,便回到美東的紐約。
  
  其他的人員,也和我同機,從蘭州飛廣州,五月一日自廣州搭乘火車進入香港,五月二日返回臺北。  
  所以,陳教授於三十日上午十點就離了隊,先到蘭州機場,準備飛往北京。
  
  沒有料到,當我們於下午一點到達蘭州機場時,發現陳教授仍枯坐在候機室內,現出一臉無奈的表情。她說︰「預訂自蘭州飛往北京的飛機,尚未從北京起飛,根本沒有可能準時搭上當天自北京飛往香港的班機了。」
  
  我問她︰「打算怎麼辦?」
  
  她說︰「不知道。」

  

  ▲陳清香教授在蘭州五泉山獨自欣賞古建築。
  
  當地的陪同人員以及機場的服務人員,忙成一團,都說情況不明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時候要想請當地人幫助的可能性不大,團員施建昌建議把陳教授帶往廣州再說,以免把她一人留在蘭州這麼偏遠的地方,她會感到孤單無援而產生恐懼。這時王崇忠也贊成施居士的意見,因為他有一位堂妺在旅行界,和廣州的中國旅行社有很好的關係,應該可以幫得上忙。
  
  接下來的問題是她原來的機票,會無償作廢,臨時購票上機又要增加票價,他們問我如何是好?我說︰「只要人平安就好,錢不用計較。」事實上,要在中國大陸臨時買票上飛機,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不知道他們是用的什麼方法,終於讓陳教授搭上了我們的同一班飛機。
  
  很妙的是,當我們魚貫走出登機閘口之時,就聽到機場的廣播宣告︰「北京來的班機已經抵達,於一小時之後,飛回北京。」這明明告訴我們,北京到蘭州的飛機不是沒有起飛,而是遲飛了兩個小時。可是飛機已接近了蘭州的上空,機場的地勤人員還不肯宣布正式的消息。讓我們的陳教授虛驚一場,竟然跟我們到了廣州。
  
  飛離蘭州三個小時之後,到了廣州。下了飛機首先要處理的問題,是為陳教授找到當晚飛往香港的班機機位。經過本團的團員、陪團人員,以及當地的接待人員,多方面接洽商量的結果,先把陳教授送往旅行社,大家再設法為她買機票。
  
  當我們全團候車,而把陳教授孤零零地送走之時,真感心有不忍。畢竟她已學佛二十多年,並且也曾到過大陸,表現得相當沈著,沒有慌亂、緊張,也沒有向誰抱怨。我只有為她默念觀世音菩薩,祝福她順利平安,能於當晚回到臺北。
  
  果然,第二天一早,我們在廣州的「廣東迎賓館」,就接通臺北農禪寺護法會的電話說,陳教授已安抵臺北。
  
  為了此事,就有人跟我說︰「因為我們啟程之日是大凶,所以前前後後都讓陳教授受難。」我說︰「這是逢凶化吉,菩薩道都是在重重的困難中走出來的,陳教授行的是難行道。」

六○、感謝.祝福
  
  中國大陸的確是非常可愛的地方,不管如何,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發源地。故土最芬芳,鄉音最悅耳。
  
  這次的大陸之行,處處受照顧,人人受關懷。接待單位,對我們全力配合,全程服務,使我們得到許多方便。
  
  在交通方面,每到一處,至少會派中型巴士及小轎車各一輛,供我們代步。雖在敦煌之時,幾乎失去了回蘭州的機位而緊張了一陣,結果還是按照原來的行程。
  
  在飲食方面,每餐都讓我們吃得非常開心。由於我們的冉教授是在陜西長大,對於北方的麵食,門檻特別精,到處都會指名點菜,要這要那,有時見大家吃得起勁,還會要了再要。各地餐廳都很友善,只要他們有的,一定搬上桌來。如果要多了吃不完,我便擔任指揮,分配給大家多吃幾口,或者打包,帶著上路當點心。故到離境之時,雖然大家陪我吃了三週的素,倒覺得增加了若干體重。
  
  最最靈活的一面是大陸的行政體系。中國佛教協會為我們給相關各省縣巿分支協會做的通知,帶來許多便利。建設部派了三人陪團,到了各地的建設部門,處處使我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照顧了我們三週的全陪人員:左起武曉蓉女士、屠舜耕先生、李茂坤先生與作者合攝於五臺山。
  
  最使我驚喜又使我驚訝的,是當我們從蘭州飛到廣州機場,一步出機門,便見到我的兩位俗家侄兒,佇立恭迎。在臺灣出發之前,我僅寫信跟他們說,四月中旬有大陸之行,但不準備回上海探親,所以也未把行程告訴他們。事實上,連我自己也是到達北京之後,才將路線與日程確定下來的。我的兩個侄兒,對我飛抵廣州的班機時間,居然摸得一清二楚。所以問他們︰「怎麼知道的?」
  
  「打聽的。」張家生及張雲飛兩兄弟幾乎同時回答。
  
  這倒要感謝大陸的相關單位了。
  
  這一趟的大陸之行,大家都很辛苦,也很愉快。本團的團員相處得十分融洽,大陸的陪團人員,也跟我們合作無間。故於五月一日上午九點,在廣州車站的海關,辦理出關手續之後,發現照顧了我們整整二十一天的三位陪團人員,以及我的兩位侄兒,雜在人群中,還在向我們依依不捨地揮手送別。這幕情景,使我體會到︰我們這個世界,雖然到處都會有黑暗與殘酷的現實,也人人都會有真誠與溫馨的感情。眾生在三界造業受報,所居是熱惱的火宅;菩薩入苦海慈航普渡,所處是清涼的蓮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