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如鏡

 

「於上之語,若能信受,即是蒙佛深恩,為我開智慧之眼,得光明之身」。這個要相信,所以這句佛號能不能念到明心見性?能,念到理一心就明心見性,就大徹大悟,跟禪宗明心見性完全相同,用的方法不一樣。他們是觀心,止觀、參究用這些方法,淨宗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什麼時候明心見性?念到不起心不動念,這原理完全相同,參禪也要到不起心不動念才大徹大悟。

 

不執著、不分別功夫得力了,沒有見性,一定要不起心不動念,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著外面的境界色聲香味觸法,不起心不動念就大徹大悟,就見性。古時候沒有電視,沒有電腦,現在用電腦、用電視,屏幕是個非常好的例子。我們的真心是什麼?屏幕就是我們的真心,所有現相都是真心現的。

 

真心染不染?不染。真心有沒有執著?沒有執著。真心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起心動念。佛的心就像這個樣子,所以古人講佛心如鏡,像鏡子一樣照見。不但不照的時候痕跡沒有,即使正在照的時候也是痕跡都沒有,沒有染污。

 

能常作如是觀,心就不動。然後把這個功夫移在日常生活當中,穿衣吃飯、待人接物都能像電視螢幕一樣,我們事情做得圓圓滿滿,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就是佛菩薩,這在佛門當中就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在世間法裡頭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懂得隨喜,隨著眾生的分別而分別,隨著眾生的執著而執著,在這裡面示現染淨、善惡、業報,示現這些幹什麼?教化眾生,幫助眾生覺悟,幫助眾生回頭。

 

迷得深的幫助他斷惡修善,這對迷得深的人,菩薩也要做出迷的樣子,跟他才能夠溝通;迷得淺的幫助他破迷開悟,根熟的幫助他明心見性;淨土根熟的,就是剛才講他能信、能願、能持名,幫助他念佛往生淨土,也算根熟。因為生到淨土就是阿惟越致菩薩,這根熟,這是淨宗無比殊勝。所以淨宗這個法門稱為寶印,有道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二0四集)2012/2/21 檔名:02-037-02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