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三寶就是皈依自性

 

所以佛法裡三寶一定要認識清楚,不是皈依別人,是皈依自性。我們看《六祖壇經》,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惠能大師他跟信徒傳授三皈,已經不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不講這個。他改了,他說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這《壇經》上講的。我在六十年前看這部經我感到很驚訝。

 

為什麼他要說覺正淨?應該是那個時候佛法傳到中國來七百年了,時間也很長了,時間久了往往就會變質,就會讓大家產生誤會。所以他不說佛法僧,說覺正淨,覺正淨是自性三寶,是真正皈依處。他有解釋,他說「皈依覺,覺者佛也;皈依正,正者法也;皈依淨,淨者僧也」。

 

佛法僧是代表覺正淨,覺正淨是自性三寶,佛法僧是住持三寶。你一定要回歸到自性三寶你才管用,才真的叫三皈了;如果只皈依住持三寶,不懂得自性三寶,你沒有皈依,你搞錯了。佛法教學是提升你的靈性,你搞到住持三寶你迷了,你沒有覺悟。

 

傳授三皈是太重要了,他剛剛入佛門,傳給他什麼東西?傳給他一生修學最高的指導原則。你把他指錯了,他就一輩子錯掉了。佛法這種方法跟中國傳統可以說完全一致,你看釋迦牟尼佛教眾生,頭一句就是告訴你,「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就告訴你。你修學什麼?修學終極的目標就是成佛,因為你本來是佛,你當然可以成佛。

 

儒家教學,第一句話先告訴你「人性本善」,你看《三字經》上頭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告訴你,你本性本善。教育的目的?是從習性,習性不善,從習性回歸到本善,教育成功。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是本善,回歸到本善,這個人就是聖人、是賢人,所以聖賢教育。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二二五集)2012/3/3 檔名:02-037-02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