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是智慧,幫助眾生要契機契理
下面說少欲,「少欲者,不多求也」。人要學無求於世,一切都聽其自然,有很好,沒有也很好,這個人就得自在。有,不需要太多,吃飽穿暖,有個小地方可以遮蔽風雨,足了,就非常滿足,知足常樂,樂在其中;不知足者永遠是苦,他沒有樂。這個道理是真的,不是假的,叫真理。「知足者,所得雖少而不惱恨」。
我們身體在這個世間,足以能養身夠了,絕不多求,多求就怎麼?多求苦就來了。有多的趕快布施,不多求。用心要用智慧,不能用情識,智慧的觀照就不會有差錯。幫助人是好事,可是沒有智慧,叫幫倒忙,不但人得不到利益,他反受其害,那就錯了。
怎樣是不受其害?你看他有智慧、他很快樂,這就對了;如果他有疑、有顧慮、有苦惱,這個忙幫錯了。特別在這個時代,真妄、邪正、是非很不容易辨別。過去有聖賢教育,這個社會善多惡少,如果沒有聖賢教誨,肯定是惡多善少,幫助眾生這就相當不容易。
我們雖然遠離外緣,求得心的一點清淨,可是講經與大家在一起分享,如果社會狀況一無所知,那我們的講經只契理不契機。契理不契機,那叫講廢話,為什麼?聽的人沒聽懂,沒有受用,白講了;契機不契理,那是魔說,那不是正法,是邪法,這方方面面都要顧及到。
所以有幾個好的同學,每個星期,把這個星期發生的事情,大標題節錄下來給我看看,我也能了解一些,這是契機。了解之後,知道我們這個經怎麼個講法。經、註解都是活的,從不同角度去觀察就有不同的講法,有不同修學的方法,這是佛法無比殊勝之處,它不是一個法,它不是定法。今天我們需要什麼,在經典裡面幾乎字字句句都可以找到,所以它是智慧,比知識還要豐富。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二二0集)2012/3/1 檔名:02-037-022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