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若有所思 何懷宏

《若有所思》自序

 

 這些隨感大部分是從我過去十年的日記和一些筆記中選錄出來的,而只有小部分是後來作勢要弄一本小書時寫下的,因此,可把這書看成是我個人內心生活經曆的某種供狀。雖然我覺得它是真誠的,但也清楚地知道這真誠的性質,知道這真誠畢竟是一種當時的真誠,曆史的真誠。一位詩人在對一位女性說他要終生愛她時是真誠的,後來對她喊:"我討厭你,給我走開!"時也是真誠的。我不是詩人,但這本書裏同樣可能有前後抵牾之處。十年來,我自覺雖然有一些大的東西沒有變,但畢竟有些想法還是改變了。不過,我基本上仍然不動它們,甚至在修辭、風格上也不動。我想,讓思想保留著  正如克爾凱戈爾所謂的"原始的臍帶"、原始的悸動,可能更有意義。

 

  至於取"若有所思"為書名則有兩層意義,首先,"若有所思"可以指一種神態,即"似乎在想什么",也可以指一種結果,即"似乎想到了什么"。本書作為一種成品,自然是指後者,但卻又不敢肯定自己是否真的想到了什么值得拿來發表的東西,因此,就在"所思"前加上"若有"二字,以抽去一些肯定,增添一些懷疑,給"所思"裹上一層仿仿佛佛的色彩,玩弄的手法有點類似於以姓氏"吳"使後面的名字"德"轉為反面,"賈"使後面的 "寶玉"失去價值,而"何"則給後面的無論什么都打上問號。但說實話,我私心也是頗有點喜歡這種不敢肯定的態度的。

 

  第二層意思則跟我對 "思"字的偏愛有關,我倒不覺得愛思就會成為一個思想家,愛智就是一名智者或哲學家。何況現在玩弄思想也可以賺錢,一本書有時不僅可以給作者飯吃,而且給許多人飯吃。因為思想有時可以貶低到這一地步,以致使一些真正的思者寧願使自己俗化,而把頭銜奉獻給另一些人,於是象跟人說"寫作這門手藝"、"音樂這個活兒"、"繪畫這個行當"一樣,說"哲學這個飯碗",或者說"我什么都是,唯獨不是哲學家"。但思畢竟是值得嘗試的,在我的詞典裏:"思,絲也。"思乃我生命的遊絲或觸須,在風中試探,試試看能抓住什么。思乃對生命的執著和對死亡的抗拒。活著,就意味著思考。進一步,也可以說,思考的人是有尊嚴的人,人在思考時最能表現出他的特性。

 

  最後,抄錄梭羅的一段話:"年輕人搜集材料,預備造一座橋通到月亮上,或者也許在地球上造一座宮殿和廟宇,而最後那中年人決定用這些材料造一間木屋。"因為它正好代表了我此時此地的心情,我也已近造木屋的年齡了,活了三十餘年,最大的一個收獲就是知道了自己的平凡;知道了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而本來能做的一些事也隨著時光的流逝和機會的錯過而成為不可能做到的事了。

 

  1987年11月於南昌

 

《若有所思》苏醒(1978)

 

前記

 

  從一九七八年的二月二十一日到七月十六日,我是在天津城區與渤海之間的北京軍區空軍軍糧城五七幹校裏勞動學習,當時四周是一望無際的原野,默默地躺著,耐人尋味地荒著,只散落著幾處海洋石油基地勘探隊的活動板房,我還記得到達之後第二天的日出時間是6點58分。

 

  在白晝逐漸加長的這一段時間裏,我很快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晚飯後必定出去快走一個小時,姿勢在一個目擊者看來,就象"一頭脫網而逃的野獸"。從我拿著一根隨手檢來的棍子,沿著坑窪處結了薄冰的廢渠抽打路邊幹枯的柳條起,一直到渠中溢滿了水、野草豐盛得幾乎高過頭頂的時候,我都住在那裏。我目睹了草木的泛青和轉成深綠,凝視過蜘蛛的結網和捕捉,咀嚼過樹林裏的槐花,沐浴過突如其來的暴雨,聽見過青蛙的齊鳴和其中一只突然被蛇扼住脖子的怪聲,那時我每一天都有這沉浸的一小時,這一小時就構成了一天生活的靈魂。於是,我生活的一切方面就都帶有了一種快的節奏,在這快節奏中又有一種常駐的東西。

 

  那麼一大塊原野為什麼荒著?至今我也不是太清楚。但在那年夏天打馬草時我稍微明白了一點,原野上長著豐盛的草,那時的馬草一毛錢一斤,比種高粱還合算。

 

  那時也正是我生命的第二個年輪即將結束的時候,我的腳力不錯,在疾行中,思想也似乎活躍起來,對自然界的敏感也漸漸地蘇醒了,達到了我青春最好的狀態。白天讀規定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等功課,晚上演算自己找到的數學習題直到深夜,而這傍晚的一個小時疾走就使兩者得到了一種恰當的平衡,時代也恰好走到舊的一個結束、新的一個開始的門檻上,一切都在變動思想、情緒、感覺,一切都在蘇醒肌肉、大腦、心靈。

 

  就這樣,年青的生命、遼闊而荒蕪著的原野、一年裏最有希望的季節、正醞釀著曆史性變化的時代、從繁忙的日常工作逸出而突然獲得的大量閑暇、對真理和美的渴求、朦朧初生的愛情、面對突然出現的機會自身卻被緊束的處境,等等、等等——這些就構成了現在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東西,它們都是當時的原始記錄。我幾乎原封不動地把它們從當時的日記中摘錄出來,僅以時光大致分類,從而使它們至少有一種個人心靈自然史的意義。

 

《若有所思》早春

 

想念南方

 

  春天,這是春天,然而在大地上還沒有春的信息。

 

  這兒柳絲還沒有發芽,下過幾次雨之後,地下的鹽堿翻上來了,白白的一片,象下過小雪一樣。

 

  這兒柳絲還沒有發芽,這兒,發芽了嗎?

 

  想念南方。

 

  在南方的田野裏,有大片大片的紅花草,開花的時候,在微風中,似乎一閉眼,它們就會"叮叮當當"地敲出聲音來,象精巧的鍵盤,大自然的手在彈奏著它。

 

  現在,當紅花草只在夢裏搖曳的時候,有人從南方給我寄來了一幀梅花。

 

  我題上了兩行字

 

  "在冬天裏開放,

 

  但她卻屬於春天。"

 

  想念南方。

 

  視線不受障礙

 

  現在,我站在這裏,無論向東、向南、向西、向北,都是坦蕩無垠的原野。

 

  在任何一個方向,我都可以看到地平線,無論向東、向南、向西、向北。

 

  我可以知道日出日落的准確時間了,世界對我從沒有如此慷慨。沒有任何障礙,沒有任何圍牆,沒有任何穿制服、戴標記者,我可以放開步子走去,無論向東、向南、向西、向北。

 

  以真誠的態度去追求真理

 

  倒又不是疲懶無力,我的力很旺盛,但似乎要尋求一種什么形式來滿足。

 

  因為春天快到了,這裏的風很溫暖嗎?因為寂寞,因為想到了遠方,想到了可以談論,甚至可以把頭枕在她的膝上說出自己的一切苦惱、憤激、軟弱之情的人嗎?

 

  或者還是在於,我有點不在乎了,真理是躲著的,人不相信真理也可以活著,一個人是無能為力的,探討沒多大必要了。

 

  我並沒有細究,就很自然地認定一個真理,這是源於一種可惡的耐性和懶惰?……

 

  我們對生活中許許多多的明顯的自相矛盾竟然熟視無睹,這也是一種不自覺的虛偽?一種最可惡的虛偽?

 

  首先要以一種真誠的態度去追求真理。

 

  難道我可以因為"它是事實,因而它是必然的"來背對真理嗎?可以嗎?背對真理還可以找到一些什么心靈庇護所?……

 

  我想現在我的主要任務是積累材料、整理材料,我還不可能明確地確立自己的思想,當然宣布自己確定了是容易的,但那只不過是兒戲,在實踐的壓力下很容易又轉向反面。我可以寫下一些感想,但主要是做大量的摘錄,大量的原文摘錄,自己只按它們的內在聯系稍稍整理歸類。

 

  要不,你寫下的思想不過是人家嚼過而唾出的渣滓。

 

  到時候,有一代人的叫喊肯定是無疑的,但什么時候,喊出什么來呢?我並不奢望那時我還是年青人,我只希望到那時我的心靈是年青的,就夠了。

 

  永遠不是次者

 

  我還沒讀過大學,卻已經在想報考研究生了,假如有人問我能不能考上,我將怎樣回答?

 

  我將說,我問了很多次自己,我如果成為一個研究生,我能不能勝任,我會屬於較差的一類嗎?如果不行,如果我是因為別的原因作此嘗試,我還不如現在就停止一切,如果我覺得行,我有勝任的決心和自信,那么我為什么要費神於考得上考不上呢,我只是去迎擊困難,去擊碎它!我總是這樣問自己,中午、晚上睡不著覺,而我每次的回答都是肯定無疑的。

 

  主啊,他是這樣一個人,你不斷把他放進更高尚、更智慧、更有力的人群裏,他都不會是次者。

 

  精神的饑渴和恐懼

 

  我感到極度的精神饑渴,沒有書讀,沒有談者,我為到處碰到庸俗和淺薄的言論和行為而感到透不過氣來,我把棉襖脫下來蒙住頭睡覺,這只是更增添了悶氣——陷入了來此地後第一次深沉的憂鬱。

 

  我仍然讀著自己帶來的書,可是這不會維持很久的。

 

  我如果有自己的房間至少也好多了。集體討論——無非是用一些概念去模糊另一些概念罷了,我真是見鬼了!而人們還津津有味。

 

  我擔心我會變得很平庸,很平庸,很平庸,現在我感覺到自己特殊,而再過十年,我就不會再感覺到這一點了——為什么我要現在在這裏使自己感到特殊,感到驕傲呢,我寧願不要這種驕傲、自豪,我寧願使自己感到平常,馬上到使我能感到我不特殊,我很平常的環境裏去,如果我驕傲的話,我也不因為自己而驕傲,而為一群人驕傲!

 

《若有所思》晚春

 

槐花

 

  正是蓬蓬勃勃的春天。

 

  吃過晚飯,我到外面去散步,獨自一人沿著水渠走,渠岸長了一排不高的槐樹,有剌的枝幹,光滑呈園形的葉子,小時候常拿它卷成圓筒來吹的,葉子中間剛剛長出一小串、一小串的槐花,散發出淡淡的清香,樹越來越密,空氣中到處有這樣一種清香了。太陽下去了,天還是亮著,青蛙叫起來了,收音機裏在引用高爾基的一段話最偉大、最崇高的職務就是在這世上做一個人。

 

  我記起了故鄉蓮塘的河,在兩座橋的中間有一段高崗,長著矮小而茂密的槐樹叢,七二年也是在槐花開的時候,我和一位朋友每天長跑十多公裏歸來,總是來到這坡上練習啞鈐。跑完步,流出的汗水已把草綠色的解放鞋濕透,但還是要鼓起最後的一些氣力來完成這一晨課。後來,那位朋友走了,再後,我也走了,走得更遠。聯系的線索斷了,至今卻仍記得要鑽進那些樹叢得碰一臉露水,把褲腿打濕。

 

  月光上來了,槐樹林似要朦朧入睡,它的花兒也似已融入月光,融入夜氣,香味更醇正,更廣大了,並且總是那么淡,那么淡。

 

  想起列維坦苦苦要繪出的俄羅斯月夜原野上的小白樺樹,那么——今夜,這裏是我的槐花。

 

  我苦於不能夠表現自己

 

  在這靜靜的時刻,我的心又發抖了,剛剛還在作習題,苦於幾遍都得不到正確答案,然後躺在床上聽外國樂曲,我的腰仍然疼,脊骨似乎支持不住身軀,我的身子總有些抖,也許還因為冷的關系。

 

  我苦於不能夠表現自己,親愛的人們,你聽到了我輕輕的呼喚嗎?六年集體營房的生活,我抵抗住了一陣陣平庸的浪潮,我曾經被沒過頭頂,曾經被沖得站立不穩而跌倒過,可是只要有一個聲音、一本書、一件不大的事、一次靜靜的時刻,我就又站起來了,我為孤獨而痛苦,我為二千多個夜晚幾乎沒有一個傾心交談的朋友而憂鬱,我為沒有一點機會表現我的智力、我的體力、我的堅強、我的膽量、我的瀟灑、我的風度而沉悶,我賦予平常的日子以快的節奏,在這種節奏中斷的時候,我就昂起頭來四望,遙遠的一點呼聲我都可以抓住,我從生命的角度盡了最大努力,我甚至可以把手搭在朋友肩上說"我歇一會兒",可是我做出了什么啊?沒有。

 

  難道注定要演一場庸俗的悲劇?

 

  外面,就在窗前的操場上演電影,我不想看,奉命就在家裏躺著,不得開燈,我用耳機聽收音機,我在虛度光陰,"把失去的時間奪回來",說得好笑。敗葉會封住一眼清泉嗎?我還聽得到"嘩嘩"的聲響嗎,難道上天讓我降生只是選定了我來演一場悲劇,而且不是偉大的悲劇,而只是小人物的庸瑣的悲劇,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大量發生的悲劇,是我們已經司空見慣、熟視無睹的悲劇,是主人公不再覺得悲哀而別人也不會憐憫的悲劇?

 

  深夜的邀請

 

  傍晚我散步回來,洗腳,倒開水喝,發現我的玻璃杯子破裂了一大塊下來,於是就高興地用它倒了兩次水,喝幹了,而且想著,等明天中午再買一個杯子之前,還得留住它 明天早晨好刷牙。我帶上書包去已經空空蕩蕩的飯堂裏讀書,規規矩矩地把文具盒、練習本、數學教材拿出來,先讀完一節,真正讀懂了,就做習題,然後用另一個練習本做讀書筆記,最後用紅筆給自己打分。錯了的就在後面做出訂正,接著轉到下一節內容。我很高興今天得了兩次一百分,這本美國人的數學教材寫得真不錯,毫無廢話,可惜的只是沒有幾何的內容。

 

  夜深深地入靜了,就顯得自來水管子老響了,好象裏面有一個怪物,真正的傾心交談往往是在半夜之後,然而找誰呢?也許邀請水管中的怪物?我把食指和中指並攏再曲起來,然後敲敲水管,它在水管中回應似地發出了一陣"咕隆"聲,然而,畢竟是不肯出來。我想了想,又擰開龍頭,沒有水出來,卻好象出來一股氣,然後就一切都安靜了。它現在站在我的面前了嗎?我伸出手,做出了邀請的姿式"你好!"我覺得是它點了點頭,因為連著燈泡的電線輕微地晃了兩晃。它是不需要坐的,於是我坐下來,想說點什么,然而馬上意識到了自己的荒唐,於是收拾起飯桌上的東西,回宿舍睡覺了。

 

《若有所思》初夏

 

黑夜裏升起一顆星

 

  吃過晚飯,我又出走,和劉走三十分鍾後到了大路邊的水閘,劉跑到槐花叢裏去和摘槐花吃的小孩子談天去了,我把黑毛衣解下來,放在水閘邊的石牆上,躺下來,枕著夾著信的書。

 

  太陽已經下去,一彎新月在明淨的天空中正對著我的眼睛。

 

  剛剛坐著讀完了那三頁信,心裏就還在想這些事,我已經不小了,我還能稚氣地對待愛情嗎?或者是朦朧地感到一種神秘和純潔,或者又是莊嚴地暫時否定它、激烈地要忘掉它嗎?

 

  我想,我已經不會輕率地談到愛了吧,是沒有了狂熱,但也堅定一些、理智一些了。愛當然也要為生活計,要有點基礎,現實會強迫你去考慮這點,而這並不是說,講到這種感情就必須總是和這一點聯系起來,恰恰相反,這點是最缺乏意義的部分。我們只是暫時樂意去忍受它罷了。

 

  我也不小了,我也可以有愛了,以前就感覺過這一點。我為什么遲遲不讓愛的陽光射進我的心房,為什么不讓呢?以後只會更努力的,而且這種努力也為著她了,無疑,我已經感受到幸福、溫暖、撫慰、相與的快樂了。我應該感謝上蒼在我的生活中給我揭示了我的道路和我的伴侶。世界因你而存在,因你而放光呢!

 

  你,難道不是我生活中的一顆星,我可以因你而變得更好、更美、更強、更善良,我呼喚著你的名字,我為什么不使自己的天空升起一顆最明亮的星星呢?你將永遠照耀著我,我將永遠不會墮入到一團漆黑中去。

 

  我知道。

 

  憂鬱

  插秧結束了,在這兩天"徹骨的疲倦"中,我好些了嗎?

 

  洗幹淨腳上的泥,同伴們的高興心情傳染了我,快走到門口,我想到也許今天來信了,但是沒有。——剛吃完晚飯,該死的頭疼立刻到來了,我躺在床上想了一會兒晚上給自己規定做一個省份的數學高考題,做完才休息,這樣也許會好些吧!

 

  愛情總是在前進狀態嗎?毫不停頓,一步緊過一步,一步快過一步,也許有些人是從那種不確定狀態中得到滿足,而我盼望的卻是心心相印,直到永遠。我需要確定,不確定才痛苦呢。

 

  而我的心情又確實很憂鬱,兩架完全能夠共鳴的、走得很准的鍾,也許就因為錯過了那一刻——上弦的一刻而永遠走不到一起去。

 

  一邊是規定的作業、緊張的准備,一邊是不確定的慌亂、憂鬱和期待;一邊是嚴格地循序漸進,一邊是不定的飛揚跌宕;一邊是解出道習題的興奮,一邊又是遙想默念的神往;一邊是遇到挫折時的苦思冥索,一邊又是長夜的輾轉不能成眠啊!

 

  主啊,他說我不把幸福賜你,我怕你因此而忱於安逸,你必須給我一個證明。他撫摸了我的頭孩子,你必須完成你的使命。

 

  在平常的事情上也做得好了

 

  淩晨四點起來,打馬草。

 

  吃過早飯,上午接著幹,我背著一大捆馬草從荒野裏歸來時,感到累了,抬不起頭,汗直往下淌,走到一個高土墩前,我稍稍蹲下,把草捆移放到土墩上,然後扶著它喘氣。背回到操場,一個人說:"我遠遠看到,還想那一大捆草怎么自己會動呢?"我心裏很愉快,感覺自己已達到了某種平衡,即人們從平常的角度上也贊美我了,我在平常的事情上也可以感到自豪了。打靶在區隊最好,勞動割草割得最多,也不再劃破手了,兩次評教評學被評為先進,尤其重要的是,在某些我最討厭人的事情上也可以心平氣和,在某些我最討人厭的事情上也可以獲得人們的原諒、甚至同情和幫助了。

 

  被人重視與自棄於人,有時會存於一念之間,記得剛來到這裏時,就很有走向另一條路的危險。越來越被人重視了,也就重視別人,自愛自重起來,雙方也就越來越一致,但也可能在開始僅僅因為一兩件小事鬧僵,而走向對立情緒的路。

 

  而我的一切求異的努力,主要都是發生在我的心裏。我當然不能以常人成功的標准作為我自己的成功標准,十個人裏也許有八個會羨慕我的地位,有一個會安於這種地位,還有一個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不會安於它,那怕我因此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萬分之一!

 

  你必須在眾人之中而又出眾。

 

《若有所思》盛夏

 

 "天下亮了"

 

  走到這雨後的白楊樹下讀書特別愉快,尤其在洗淨身子以後。不知是誰說"天下亮了",烏雲的聚集使人們原先覺得這場黃昏的雨會把白天和黑夜連在一起,而下完了雨,卻令人驚奇地發現天還不黑呢,"天反而下亮了"。我小心地把穿著布鞋的腳放到下過雨的地上,讀起《安娜•卡列尼娜》來,時時喚起對七二年讀這本書時的零星記憶來,例如,"在敵意的海洋中愛的孤島"一節。

 

  放下書,記起來這裏的路上看到一大片蜻蜓在溝裏的草叢上飛舞,是不是它們(大概有幾百只)就要在這兒棲息一晚了?還注意到鳥在歸林,蛐蛐的長鳴,想起昨晚夕陽從雲層中突然鑽出來,你本來還以為它已經落下去了呢,結果田野、人、房屋都似乎染上了一層金黃色,象是走到一幅油畫裏去了。還想起了樹杈上一窩還未生毛的小麻雀突然掉落地上……。

 

  心靈印象

 

  傍晚去散步,一只黃兔迎我走來,瘦伶伶的,我開始還以為是沒尾巴的大鳥跳著走過來了,它突然站住在五十米遠的地方,似乎從"哇喇哇喇"的喇叭聲裏聽到了含有某種威脅的腳步聲,於是,扭頭跑到草叢裏去了。蘆葦正從割過的茬子上抽出來,我的眼睛本來一直看著正前方的,不自覺的一次斜瞥卻使我扭轉了自己的身子,很難一下說出我所看到的情景所造成的心靈的那一瞬間的印象象淡淡的紅雲,一條條浮在深綠的禾苗中間,這些長在田埂上的"樹花",它的枝子是要折裂才能斷的,它的花朝上的一面透著紅,是那種未全熟的草莓的紅,背面是白的,風吹起,紅白相間,我折了幾枝走回去,這時收音機正播著《梁祝》協奏曲。

  病也不肯隨眾

 

  紛紛病了,班裏一下病倒三個,全隊腹瀉、發燒成危機了。我好著,看來連我的病也不隨眾,要病一個人悄悄地病著。

 

  剛剛出去走了一會兒,靜靜的溝渠旁仍然顯得很亮,是遠處的燈光映照使然,扭轉手腕,看表,快11點了。現在頭好受多了,數學的興趣在恢複,又借來一本新書。

 

  慢慢走著,回憶著自己的生活,走過的路。

 

  那樣一個苦夏,還有秋天,狂風撲門的秋天,腳尖冷得發疼的冬夜,還有風沙彌漫的春天。

 

  記起了很多很多,

 

  總會有說起的時候。

 

  美的饑渴

 

  我在這兒寫東西,外面放映著電影,我把電燈放到蚊帳前。只是映出幾個舞蹈時,站出去看了一會,我不禁想到了前幾年,久久地注視著一本畫報封面上偶然出現的一張照片,在歡迎西哈努克親王的隊伍裏,穿著白襯衣藍短褲的男孩子正拿著鮮花跳躍,我的心都溶化了,我不自覺地感覺著,激奮著、悲哀著,我們那時候是多么渴,多么渴啊!

 

  小澤征爾

 

  晚上在電視裏看小澤征爾指揮中央樂團交響樂隊的演奏,有《羅馬狂歡節》、《二泉映月》、勃拉姆斯的一個弦樂曲和最後熱烈鼓掌之後增加的一段《伐木曲》。

 

  小澤征爾的指揮使我想到了做任何事都所需要的熱愛和沉浸。且不說他在指揮《伐木曲》時那些在胸前簡短、明了的手勢,不說他在旋律突然迸放成強有力的高音時手的呼喊。他佝僂著腰,耳朵在傾聽什么,有時候,兩只手就象兩條突然從懸崖上跌落下來的驚惶的蛇,他全身都在動作,尤其兩只手臂,柔婉時象沒有了骨節,激昂時又似乎整個手臂在瞬間僵住了,他的手指在動作,手腕在動作,小臂在動作,大臂在動作,肩關節在動作,在謝幕時,他的嘴張開喘著氣。

 

  關鍵的念頭

 

  有時覺得好象總會在一些關鍵的時刻冒出一些關鍵的念頭,象塘裏偶然冒出的氣泡那樣隨意,但是過後卻覺得這些念頭對我一生是十分必需的,不能錯過的,這時我就會暗暗感激冥冥之中的引導者了,天啊,好象他在神秘地暗佑我似的。

 

  受傷

 

  晚上出去散步,看見一片血跡,又一直滴了幾十米遠,大概是一個小動物受傷了。

 

  沒有信來。

 

  我歎了口氣,我的青春不象春天,我感到孤獨,我希望愛的陽光能照亮我的道路,我的天空。

 

  害怕

 

  早晨去打草,站在臭水中(不遠處有一條工業廢水河),撥開茂密的草叢,最可怕的並不是腐爛在水中的草,不是蛇,或腳突然踩住了什么活的東西(青蛙?),而往往是發現了一張爛報紙,一塊破布片,半截拐杖這樣一些與人類生活有關卻已死去的痕跡。腐朽——最可怕的是曾經活過的東西的腐朽。

 

  乏味的輔導

 

  上午聽輔導,乏味極了,"馬、牛、羊、刀、手、口",我還會再有耐性把那些東西當做知識來學嗎?

 

  中午讀到列文和吉提在樹林中走的一節,平靜、幸福,互相之間很直率,而又充分地理解每一點暗示,不是有意的暗示,那么美的一幅畫,寫得真美。

 

  可是下午聽"提示",這就是那些上過著名大學的人,解釋了半天"序幕"就是一個戲前面的一場,後面還有一幕一幕的,而這是第一幕前面的序幕",他還不讓休息,好象人家都很愛聽似的,而最後也真有暴風雨般的掌聲,我的天!

 

  看來昨天我還是低估了那"呱呱"地叫著飛去,叼著一點東西回來要喂給那張口待哺的雛鳥的老鳥的雄心和驕傲了,也低估了那些張開大嘴的"小雛"們的胃口。老鳥誇耀說"只要你們喜歡,我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叼來塞給你們吃呢"這句話引得小東西們努力地一個一個地試作跳躍欣喜狀,發出一片的喊聲"要!要!多多!多多!"

 

  也許我快走了,就挑剔起來了。辦什么事,很好的事,看來都得依賴於辦這些事的人們的教養和心理態度。

 

  好笑之餘

 

  剛才聽到一件事挺好笑,一個只有一個兒子的父親對另一個生子很多的父親說"我買一條黃瓜,他一個人就吃一條,你怎么分呢?"對方的回答是"我死了一個兒子,還有好幾個兒子,你死了那一個,你那條黃瓜給誰吃呢?"然而,笑完之後卻感到一種令人震驚的殘忍和深深的悲哀。

 

  期待重要的思想

 

  傍晚,帶著收音機和書出去了,又一只黃色的野兔竄出來,追了一百多米,它沒入草叢看不見了。

 

  坐在廢棄的水渠的破閘上,周圍是樹木、田野。村莊都在很遠的地方,我看一會書,又坐著聽一支英文歌曲《永遠不改變》,只聽懂了一句,那是唱了四遍的

 

  除了你,

 

  我誰也不愛,

 

  你難道還是不明白?

 

  天上有"嗡嗡"的聲音仰起頭,一只鐵鳥映照出夕陽的光,但我坐在這兒卻已經看不見那落日了。

 

  讀到《悲慘世界》那三個小孩在古堡中,第一次在情節演進中高興有那么一段靜謐、沉思的描寫。我讀著,暮色在暗下去,風涼爽起來,熱氣在消褪,夜鳥在歸林,這一切都是好的。

 

  我突然放下書,期待著一些重要的思想,也許會來到。

 

  但是,並沒有什么,沒有什么,我站起身,摘下一片樹葉,拉斷一根柳絲,都丟到溝裏去了,一只鷓鴣突然叫著飛過,我注視著它隱沒在遠處的夜色中。

 

《若有所思》道路

 

 1

 

  以仿佛你即將赴死和永遠不死的方式生活,以仿佛你一無所知和無所不知的方式思考,以仿佛你是庸才和你是天才的方式寫作。

 

  2

 

  在兩極中把握中道,並使這兩極如大鵬之雙翼。

 

  3

 

  我贊美達於兩極的中道,在對極端的洞察和理解中,達到一種豐富、深刻的中道。

 

  4

 

  遠大的目標不可能具體(不容易確定,不容易堅持),有時不妨只滿足於確立一種原則:即每過去一天,就懂得一點什么;或者說:既然來到了這世上,就不要白走一遭。

 

  5

 

  使自己有多種多樣的期待是防止期待變成一種折磨的良策。

 

  6

 

  人至少從外表看,是相當對稱的:兩眼、兩耳、兩手、兩足,而只有一個的器官則處在中線:如鼻子、嘴、肚臍,因而可以均勻地從中線把人一分為二。這引導著人們把和諧對稱視為美,把中庸之道視為善。

 

  7

 

  驚人的淵博往往要以驚人的無知為前提。

 

  8

 

  那些天生使自己對社會新聞和小道消息不感興趣的人是幸運的。

 

  9

 

  把握真正的中道是很困難的。

 

  討厭的是往往在爭論之初就出來個第三者說,你們兩方各有幾分道理,但又不全有理,各有對的地方,也各有錯的地方。他這樣說也許沒說錯,可等於什么也沒說。

 

  10

 

  我們總是說要限制我們自己的精力,我們卻總是走上一條又一條岔路。

 

  11

 

  誰也不敢說自己一生走過的道路最適合於自己。

 

  12

 

  成功就是當洋溢的生命力突然沖決堤壩而彙入了一條合適的渠道。

 

  13

 

  願天底下愚蠢的考試不淘汰聰明人,可是當聰明人參加那種考試時卻也是愚蠢的。

 

  14

  想先寫一批通俗作品掙錢再來寫純文學作品的人,或先到印度做生意再回英國本土寫作的人,總是要面臨手段成為目的的危險。

 

  15

 

  我們的起點常常就是我們的終點,但我們不能也不會固守這一點,我們必須兜開去才能豐富自己,並且兜的圈子越大越好,但是我們很可能兜不回來,生活中的一條分岔把我們引入另一條分岔,除非我們借助某種超越或飛升。

 

  16

 

  在一座名山的道路上人群從早到晚總是絡繹不絕,而離開道路僅僅幾米的灌木林卻成為人跡罕到的地方,是道路禁錮了人們。

 

  17

 

  處在海的底部,倘若不是一顆強力的深水炸彈怎能撼動波瀾於表面,否則就得甘心忍受那黑暗的寂靜和寒冷。

 

  18

 

  人們常常譴責悲觀主義者,可是往往譴責者還不如被譴責者做出那樣多有益的工作。

 

  19

 

  生態環境、資源保存的問題可納入代際正義的范疇,此即所謂"要對得起子孫後代",乃至"即使不久於人世,也要栽種樹木"的精神。然而,不僅僅在社會層面有代際正義的問題,在個人和家族的延續上似乎也有這個問題。有的偉人後代之猥瑣、之碌碌無為,簡直令人懷疑他們的精力和才華被他們的父輩占奪盡了。還有客觀上的遮蔽,有的兒子自暴自棄只是因為其父親太光輝燦爛,他怎樣努力也超不過去,人們說到他永遠只是說他是"×××的兒子"。因此,我們在使用和發揮自己的才能時,有時不免會猶疑:也許這裏不僅有我們先人的遺留,還有我們後代的一份。因而就要像節省地球上的資源一樣,也不讓我們的才華和名聲張揚過份。

 

  20

  學術界成名的一個標志就是:越來越多地在自己預先不知道的情況下被人引用,也就是說,自己的作品和名字越來越不屬於自己。

 

  21

 

  我們一生能做多少事呢?做不了多少事。生命已經立秋,馬上會有果實掛在枝頭,但也會有黃葉飄零。

 

  22

 

  到了一定的時候,你就必須用你的寫作來說話、來交往、來回答門鈴、來舉起詢問可否進港的小旗。

 

  到了一定的年紀,你也要漸漸學會說"不",並讓人知道你開始說"不",知道你不僅對他,對其他人在同樣情況下也是說"不"。

 

  而到了最後,你就注定只能以沉默來表示你的存在。

 

  23

 

  驕傲常常不是要對別人發生影響。實際上,在熟人中間,很少有人會相信那些驕傲地說出來的話,很少有人會相信驕傲者的自我評價,這時,驕傲就主要是對自己發生作用,是要確立和強固自己的信心和行動能力。

 

  24

 

  一個人的才能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你必須選定一個你最擅長的方面來用足你的力氣。

 

  25

 

  老子深沉而無需好鬥,王充好鬥而欠深沉,孟子是又深沉又好鬥的,帕斯卡爾與尼采也都是深沉而又好鬥的。

 

  很喜歡這兩個形容詞:即深沉又好鬥。

 

  如果兩者可以去一或必須去一,那么當然是去掉好鬥。再沒有比淺薄的鬥士、嗶眾取寵的鬥士、胡亂咬人的鬥士更讓人討厭的了。

  然而,命運和時代有時使一個深沉的人注定也要成為一個好鬥的人。

 

  這時,我們對一種冷冰冰的博大精深也就不無微辭了。

 

  26

 

  我們很難判斷現在對我們發生的事情是好是壞,很多事是好是壞只有在我們結束生命的那一刻才能做出判斷,因為只要活著,壞事就可能被利用,苦難就可能使之變得有意義,而好事也可能引起消極的後果,一個一直順遂的人可能因這順遂鑄成一個使他最後受盡折磨而死的錯誤,那怎么能說他幾乎一生的順利是好事呢?同樣,一個默默地在平凡生活中度日的人,卻可能因他在這種平凡中鍛煉成的一種高貴品質而有一個輝煌的結束。這一輝煌像落日一樣使他平靜一生的天空煥發出奇異的光彩!

 

  27

 

  人生的真諦要從下面往上看,而這觀看者最好又是從上面落下來的。

 

  28

 

  我們一生中有多少發展不了的才能?!要發展任何一個人的潛在才能都不是一輩子能完成的事,因此,我們必須從另一方面得到補償:即在一個自由聯合體中,我們從我們所喜愛的別人的巨大才能中得到滿足和快樂,那種才能本來是我們也可以發展,但因為我們選擇了別的幼芽而使其萎縮了,所以,人的全面發展需要從人類整體的意義上去理解。

 

  29

 

  首先是生活,首先是行動,然後才是其他。趁著我們還年輕,我們還來得及,我們前面還有明天的時候就行動。因為我們會有來不及的時候,會有最後一個明天無可挽回地變為今天、並永遠結束明天的時候,當計算機輸出的紙帶上最後打出"end"字樣的時候,我們是否能說前面的程序不是一個無意義的零呢?

 

  30

 

  當一件事做過之後不是問"你是否取得了很大成功?"而是問:"你是否盡了最大努力?"這將使我們在體面的失敗時心地泰然,在偶然的勝利時不盲目陶醉。

 

  31

 

  但願我們在晚年變得像大河一樣寬容平緩,可是這也許就要求我們的青年像湍急跌宕的溪流,然後我們才能沖出局促的峽穀,容納和彙入其他的精神之流。

 

  32

 

  有保存自己的義務,也有延續人類生命的義務。但由於大多數人都會去生兒育女,而且想多生,所以一個人或可免去自己使人類延續的義務。

 

  33

 

  成功的一個秘訣就是與眾不同,就是出眾。

 

  34

 

  是的,應當有一種對功名心的超脫,但最好在有能力取得或已經取得功名時說這番話才有意義。

 

  35

 

  限制造就成功,不僅是自己限制自己,使自己的精力集中到一個方向上來,而且社會的限制亦未嘗就無有益的一面:它戒除浮躁,使人們轉向深沉紮實的努力。

 

  36

 

  憔悴是可以恢複的,衰老卻不會恢複。

 

  37

 

  時常有失望,但不要絕望;時常有灰心,但不要死心。在這方面我們依憑的不是理智,而是我們的生命力。在失望時最好的辦法是使自己的生活依照原有的習慣行進,在鐵錘般枯燥和機械的一下下敲打中,慢慢又會產生出新的希望的火星。

  38

 

  要使一件事取得最大成就,常常要以一種認為他所做的這件事是世界上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事的信心投身其中,就像一個生物學家在與另一個人談話時所感到的那樣:天哪,他竟然不知道草履蟲!

 

  39

 

  當一個人志得意滿時,可以不去接近他,哪怕他曾經是你的朋友。尋求刺激也不要,我指的是那種使自己發憤的刺激,因為你尋求到的常常是有意無意的輕蔑和難以忍受的降尊汙貴,你如果感受多了這輕蔑,以後得志時也許會照此辦理的。

 

  40

 

  我們應該重新去感覺那種克制自己的快樂,在這裏同樣可以找到通往人的真實存在的一條道路,同樣可以保證自己不被官僚化和庸俗化,甚至同樣可以使自己在學術或文學上取得比瘋狂的熱情更大的成就:我們要為喚回自己的意志和毅力而快樂。

 

  41

 

  我們能責備一個不名於世、卻是力竭而死的人嗎?

 

  42

 

  驕傲必不可少。用軟弱的謙虛、羞怯的內向來保證自己不致庸俗化還不如用內在的驕傲。是的,內在的驕傲,心靈的自豪!如果我們不驕傲,我們還能做點什么呢?!

 

  43

 

  由靜入動難,由動入靜亦難。啟動難,停止亦難。善於靜默和退出是人生一種偉大的藝術。

 

  44

 

  當在田野裏汗流滿面、泥沒腿肚時,很難醞釀出一種陶淵明心情,倒是在腦海裏浮現出上帝對犯原罪後的亞當所說的話來。

 

  45

 

  正在換毛的小鵝那粗聲嗄氣的聲音和斑駁混雜的羽毛都是不討人喜歡的,然而,不經過此,就不能變成一只偉岸、威風的大鵝。

 

  46

 

  目標遠大、志向高遠,同時又不拒絕一切凡俗的快樂,此即所謂"立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吧。

 

  47

 

  一種是對社會民族的巨大責任感,一種是認為自己才配得上的個人使命感,這兩種情感結合在一起就產生巨大的行動力量。

 

  48

 

  太早的成功妨礙著真正的成功。

 

  49

 

  青年人不會用老年人的口吻說話,他們的血液還沒有冷卻到這個程度。

 

  喝酒放蕩是因為志向太高,退隱山林是因為現實感太強,勇敢常因為背過"怯懦"的名聲,謙虛也許因為曾經驕傲。

 

  50

 

  成功給一個人的思想定向、行為定勢;成功使天平決定性地向一方傾斜而不再擺動,這是好事,但也可能是壞事。它消除了徬徨,但也可能遮掩了最值得也最適合你做的事情。

 

  51

 

  真正能有成就的人是善於把激動和興奮轉變成一種持久的努力的人。

 

  52

 

  學術之道就是限制之道,不斷地接近目標就意味著不斷地限制自己。

 

  53

 

  庸才也常常感到懷才不遇。

 

  54

 

  後一代人肯定是要超過我們的,但讓我們的努力能使我們有權這樣說:是的,他們是要超過我們的,然而這是就整體而言,從個人來說,只有少數人,甚至很少數人能超過我們。

 

  55

 

  想想自己是什么樣的地方走出來的,在這外在的世界裏,就沒有什么真正值得害怕的東西了:大不了我再回到那裏去。

 

  56

 

  當有一個最大的英雄的時候,誰都別想成為英雄。

 

  57

 

  我佩服一切勤奮工作、一切靠自己的氣力  無論體力還是腦力掙錢養家的人。

 

  58

 

  一方面是對成功、對榮譽的渴望,另一方面是害怕鬥爭、潔癖、對血和汙穢的厭惡,我這與生俱來的矛盾啊!

 

  59

 

  朋友說現在的人都喜歡看極端的東西,我說,"如果溫和到極端呢?"朋友說:有溫和到極端的東西嗎?我說:"我們不是有時會說某某是一個極其溫和的人嗎?"

 

  我確實喜歡這樣的性格:極其溫和而堅定。

 

  60

 

  我常常想,我所達到的地位和名聲已經超過了我的天賦和努力本來應得的,這可能是由於處在一個轉換年代的原因。

 

  61

 

  拿事業與職業比較,我們也許可以說,事業是相對於個人而言,是你自己想做的、而且是比較大的、也許你一生都在追求的事情;職業則是那些得到社會承認的、可以交換勞動、可以帶來收益、比較穩定的事情。

 

  並不是所有的事業都能成為職業,甚至可以倒過來說,那少數最偉大的事業差不多都不是職業。

 

  62

 

  人活著就是因為:他願意活著。這就是人生的意義,或者說不必再去追尋什么意義。……很多事都是因為我們的願望。我們期望愛情就得到愛情;期望成功就得到成功。期望生——這就是生的最大秘密。

 

《若有所思》理性與激情

 

1

 

  因動蕩不安的情緒失掉了許多寶貴時間的人將因他們由此而獲得的寶貴靈感得到補償。

 

  2

 

  有些道理是通過腦子來接受的,有些道理是通過心靈來接受的,而有些道理則必須通過皮膚來接受。

 

  3

  我們的理智使我們一次次看透人生,我們的激情又使我們一次次重受蒙蔽。

 

  4

 

  情感如果總是能找到自己名字的話,它就不成其為情感了。

 

  5

 

  上帝對人類所開的一個大玩笑就是把大地造成一個圓球,因為,按人的本性來說,他們總是會設法走到世界盡頭的。所以,當麥哲倫的船員們完成第一次環球航行之後回到他們的出發點時,人類不知道應該是悲是喜。此後許多年,他們就只能望著星空浩歎了。

 

  6

 

  自從科學讓我們知道了月球的真相,知道了太陽系和銀河系的真相之後,我們失去了多少!讓我們充滿遐想的星空被"脫魅"了。科學是人類理性的幫手,卻是想象力的殺手。

 

  艾滋病使人感覺是一種神秘的黑暗的力量,就像鼠疫的發生常常是對縱情狂歡的古羅馬人的一個警告,艾滋病的發生是對現代人的一個警告。我們還不知道它從何而來,也不知道它怎樣去。

 

  7

 

  當一種自然災難悄悄退去時,人類往往自炫是他們戰勝了它,其實是它自己退去的。值得人類驕傲的只是他們在這一戰鬥過程中表現出的一種勇敢和友愛的精神。

 

  8

 

  9

 

  人常常是這樣,要自己用刀子劃破一點皮也不幹,流一點血也怕得要命,而碰上突然的事故,斷上一只手,血流如注,也達觀地忍受了。

 

  10

  我們白天有太陽,太陽給我們溫暖和光明,可是太陽黑夜裏不出來。於是古時候的人們尋求火。

 

  火作為溫暖的源泉,對應於我們的欲望,具有物質的、實用的意義,成為一種有效的自我保存的手段。

 

  火作為光明的源泉,對應於我們的情感,具有精神、象征的意義,成為一種熱烈的崇拜的對象。

 

  11

 

  讓我們同時認識到人與人關系的悲劇性質和愛與同情的偉大價值。人與人之間有一種永恒的沖突,在愛人之間尤甚;人與人之間又有一種偉大的愛和同情,在愛人之間尤甚。以為愛與同情能完全消解沖突是可笑的,而因為沖突就認定愛與同情沒有價值則是可悲的。

 

  12

 

  有時需要:在探索人類的一段曆史時同時想到人類的誕生和人類的毀滅,在凝思我們的地球時同時想到其他無數個星球,這時,我們也許就不會狂妄自大到以為"人"字到處和始終都是大寫的,這是一種考察問題的有用角度。

 

  13

 

  人最害怕的是他自己,因為他只要活著就不知道自己會做出什么舉動來。

 

  14

 

  我們往往能夠拯救別人,卻不一定能夠拯救自己。有一個人讓別人不瘋了,自己卻瘋了。有一個人說服了別人不自殺,他自己卻自殺了。

 

  15

 

  生命力的沖動無疑是一生物學的事實,沒有這種沖動,也就沒有生命的存在了。這種沖動在動物那裏是無意識的、不自覺的、盲目的、不由自主的;即使在有意識和有某種意志控制能力的人那裏,它仍然有一大部分沒入我們尚不知曉、無力駕馭的黑暗之中。

 

  16

 

  人的心靈、意識、情感,人的一切非物質、非肉體的東西遠遠不是我們所估計的那樣簡單,對它的全部複雜性、豐富性我們領略的太少了。這可以鼓舞一些人,因為它可能預許著人與人的巨大差別和超凡脫俗的靈感;但也可以使一些人泄氣,因為他們竟然只能看著自己的情感沖動甚至任意馳騁而無能為力;但無論如何,人的心靈尚有許多奧秘未被揭示。

 

  17

 

  經常總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念頭支配我們的行動。如果我們正要行動的話,這行動常常並不是憑我們全部思考的結果,憑其重要性和緊迫性來決定的,而是憑離現在的我最近的一個念頭行動的,於是就有"正義沖動"和"激情犯罪"之說。

 

  18

 

  當著我們以為自己是大徹大悟的時候,我們往往是在墮入新的蒙昧。

 

  19

 

  只有人,才會把龍命作踐成蛇命,這是他可悲之處,也是他可自炫於其他動物之處。

 

  20

 

  我們有多少次這樣說自己:"以前真笨",然而過後我們還是不聰明。

 

  21

 

  永遠不要對人估計過高,既不對人類個體估計過高,更不對人類群體估計過高。

 

  22

 

  假設亞當或其後裔受夠了對原罪的懲罰之苦,假設哪一天上帝突然發了慈悲,因而讓其後代重新回到伊甸園,他會安分一陣子,但最後還是會想去吃那禁果。他會一直轉這個念頭,覺得天堂的其他一切都索然無味,他會為自己尋找一個恰當的理由,一個似乎上帝可以接受但實際上不會接受的理由——這是他的進步,然後,再去吃那禁果。

 

  23

 

  我們總以為自己現在最聰明,愚蠢只屬於過去,盡管這種認識常常是使行動有信心和有力量的必要條件,但有必要提醒一下我們自己,即我們自以為最聰明的時候常常是最愚蠢的時候。

 

  24

 

  人類的博物館、紀念館多為紀念人類的功績和成就的,還應該多有一些博物館和紀念館來展覽人類所幹下的蠢事和暴行。

 

  25

 

  對於那些向你抱怨自己的徬徨、不安、不滿、不快的人們,有時不妨給一頓鞭子,而過後他們將要因此而感激你。

 

  26

 

  一個有力量的人常常並不是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人,而倒是一個自我感覺不好的人。

 

  27

 

  "惡夢醒來是早晨"還好,如果"美夢醒來是黑夜"呢?

 

  28

 

  理智的冰冷並不妨礙情感的熾熱。

 

  29

 

  無論精神上還是肉體上的疾病,總是突然地來臨,而悄悄地退走的。所以我們常常清楚地記得我們什么時候得病,而說不准我們是什么時候痊愈的。

 

  30

 

  一個人改變自己的主意並非總是由於道理。

 

  31

 

  在一種大的行動渴望產生之後,我常常把它放一段時間不想它,並美其名為"冷處理"。

 

  32

 

  在誇父逐日、愚公移山、精衛填海三個神話中,最具荒誕意味和悲劇內涵的是誇父逐日。我們不太清楚誇父的目的,但肯定那不是功利性目的;他也不是象普羅米修斯那樣為人類盜火  那樣就使自己置於神的地位;他感到口渴,他最後失敗了,棄杖化為鄧林。

 

  33

 

  酒可以獨飲,可以共飲,可以使我們微醉,可以使我們大醉,而每種飲都各有其妙,每種醉都各得其趣。酒使我們哭,使我們笑,使我們靜默,使我們長嘯,酒是我們歡樂和憂愁時都需要的東西。酒使我們嘔吐,在嘔出穢物的同時也嘔出了積怨和宿愁,酒使我們忘掉貴賤和成敗,酒泯滅等級身份的差別,酒把我們托到空中。也許,從遠古起,酒就是人生命的一個要素,身體的一個要素,人們體內呼出的空氣中有酒,血液裏有酒,骨髓裏亦有酒。無酒無醉的人生不值得活。

 

  34

 

  一個人的外表可能非常寧靜,一個人的行為可能循規蹈矩一如常人,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內心經曆著怎樣的騷亂和革命。

 

  35

 

  當我把一個人想得很神秘時,他卻老是向我做出些平凡的事情;當我把一個人看得很平常時,他卻向我露出神秘的一隅。

  36

 

  人生難測是因為人心難測,心態不佳是因為生態不佳。

 

  37

 

  我們還不致於窮得連一個夢都沒有。

 

  38

 

  想到一種"按不住的力量",凡成大器者或多或少都有那種力量:甚至看起來相當溫和者也有那種力量。這真是奇怪的邏輯:做一個好學者要有人們公認的學者氣質,然而學者中最好的幾個,卻必定有一些非學者,乃至一些與學者氣質相沖突的東西。

 

  39

 

  當我們以為我們最正確的時候,就是我們最可能對某些事犯錯誤的時候;當我們以為我們最正義的時候,就是我們最可能對有些人犯下不義的時候。

 

  40

 

  寬容的人是看到並理解兩方的人;不寬容的人是只看到或理解自己一方的人。

 

  41

 

  天生就有兩種性格氣質的人:一種是溫和冷淡,一種是熱情偏執。許多觀點的爭論追溯到最後,最後都是兩種氣質的沖突。前一種人的好處是溫和、寬容,不好處是冷淡乃至冷漠;後一種人的好處是熱情、積極,不好處是偏執乃至偏激。

 

《若有所思》道德之維

 

 1

 

  忠實於自己,然後才能忠實於別人。然而,最大的困難也就在這裏。要防止那些對人說出的謊言,首先要防止在自己思想中潛行的謊言,而這難乎其難。於是,我們又不妨從忠實於別人開始。

 

  2

 

  向著崇高的努力是一種巨大的努力,也是一種微小的努力。一些人本能的傾向於達到的狀態,卻要使另一些人奮鬥許多年。

 

  3

 

  當人們不能以高談闊論引起人們的誇贊時,他們常常以沉默來引起人們的注意。

 

  4

 

  比起忍受偽善來,人們有時寧願忍受赤裸裸的惡,那樣至少更痛快些,至少不會有一旦醒悟的痛苦和絕望。

 

  5

 

  容易受騙常常不僅不是一個不讓人討厭的缺點,而是一個常常使人覺得可愛的優點。

 

  6

 

  也許我們不可能在一切事情上保持真誠,那么讓我們在詩中保持真誠;也許我們會敷衍許多東西,但願我們不要敷衍對真心愛我們的人的感情。

 

  7

 

  完全真誠是多么難,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借助於較大的自由度,真誠將比較容易一些,越是不自由,偽善越多。

 

  8

 

  最高的道德水平總是在個人而非社會那裏達到的。他們與一般道德水平的差距就跟天才與一般智慧水平的差距一樣令人瞠目結舌。

 

  9

 

  最深的痛苦和屈辱莫過於在突然發覺自己朋友身上的汙點的同時也看到自身宿命般的不潔。

 

  10

 

  用語言道歉的人有時是因為他不准備用行動道歉。

 

  11

 

  對於多數人來說,作惡與行善一樣困難,需要同樣大的勇氣。在他們那裏,行善如上坡(困難)、作惡如下坡(容易)的比喻應該換成這種比喻:欲行善者站在穀底面臨一陡峭的石壁,而欲行惡者卻是立在峰頂面臨一黑暗的深淵。雨果的冉阿讓令人難於置信,薩特的葛茨也只是一種戲劇的虛構。

 

  12

 

  天真的人能得到他們的天真的保護,心直口快的人能得到他們的心直口快的保護,只要他們確實使別人相信了他們的這種品質,造成了他們具有這種品質的名聲。

 

  13

 

  虛偽使一切的德行變味,而真誠使惡行甚至也幻出一層光彩。

 

  14

 

  我們讀過、今天我們的孩子還在讀的小學課本中的一課是:放羊的孩子幾次說謊,叫喊"狼來了",結果最後一次被狼吃了。這還不是從道德的角度,而是從功利的角度反對說謊,然而"文革"時批判這個故事說它是汙蔑勞動人民,卻可一笑。

 

  15

 

  最惡劣的私心有時可以表現為一種最無私的激動。

 

  16

 

  有時社會壞到了這一地步;做了件好事竟會使自己害羞和別人感到意外。這時,行善真是需要巨大的勇氣。

 

  17

 

  在一些陰晦的、處於道德低潮的年代裏,少數特立獨行的人就像陰雲中一角晴朗的天空,像漆黑雨夜中的一顆星  就這么一點點光芒,也會使人們提高許多許多的。它將給同時代人一種希望,給後來者一種指引,使某一在人類中延續的線不致中斷。

 

  18

 

  有的人願意充當一個鷹犬的角色,並頗以自己嗅覺靈敏而自鳴得意。

 

  19

 

  把人們實際上奉行的道德原則揭露出來,常常會引起眾人的憎厭。人們寧願這樣做,卻不願這些原則被公開主張,這使人很懷疑他們是要從隱瞞這些原則中得到好處,正像一個反對說"自我設計"的人所說的:"那誰來掏糞呢?"這說明:第一,他對人性實際上抱有一種很陰暗的看法(而他還以為他在反對這一看法呢);第二,他希望不是由自己來掏糞,而是幹幹淨淨地坐在辦公室裏。

 

  20

 

  什么時候可以對人性信任到這種程度呢,說:真誠就是我們的道德。

 

  21

 

  "能"言"善"辯  古希臘"能"即為"善","能""善"結為一體的意義一直影響到當代。

 

  22

 

  會有一些以非道德主義者面目出現的人自豪地宣稱:我非難人們一切所謂德性恰恰是依憑真誠的德性  這是所有德性的靈魂。但這裏還要注意:一個理論上的非道德主義者並不等同於一個實際上的道德敗壞者(甚至按照常規的標准),人們做出各種惡行往往是因為他們的性格、氣質而非他們的思想、觀點。

 

  23

 

  人們是多么愛好虛榮啊,即使他們明明知道那是言不由衷的贊揚,卻仍然愉快地接受它們。

 

  24

 

  在幾乎擺脫了一切缺點的人那裏,我們卻看到他也擺脫不了虛榮;不過使我們聊以自慰的是:虛榮倒也促成了許多善。

 

  25

 

  在人面前的嚴厲的自責,有時僅是一種試探,看是否別人也如是看自己;而當別人表示哪怕自己明知是虛假的異議時,他就甚感寬慰,似乎自己的過錯已不再是過錯。

 

  26

 

  一些人老覺得自己遇到好人,一些人老覺得自己碰著壞人;其實他們碰到的人可能是差不多的,問題在於他們自己的內心和性格是容易引出別人的善還是別人的惡。

 

  27

 

  大人們常常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自私,但常常是禮節上的不自私。

 

  28

 

  把我們沒做到或無能力做到的事情說成是我們不願做或不屑做的事情,是我們欺瞞自己和別人的一種慣伎。

 

  29

 

  人不僅會因無緣無故地傷害別人而感到快樂,還會因無緣無故地傷害自己而感到快樂。

 

  30

 

  有學匪是因為有學閥。

 

  31

 

  笛卡爾說:"誰在隱居中生活誰就過得最好",但隱遁也可以成為一種博取名聲的努力。

 

  32

 

  聰明的奉承差不多是百發百中的,而笨拙的奉承也能擊中許多人。

 

  33

 

  在很大程度上,我們是為別人的看法活著。許多美德是來自這一點,許多惡也來自這一點。

 

  34

 

  太多的顧及別人使別人膩味和自己疲累,重要的是保持一種敏銳的正義感,不要錯過一生中不站出來就會終生後悔的時機。

 

  35

 

  一種自制和平衡的生活也同樣顯示著人的意志的力量。

 

  36

 

  人往往要在處於某一道理的受惠者的地位時才明白和堅持這一道理。例如應尊重和善待自己的父母的道理往往要到老年才懂得,只有這時他才深深體會到老年人特有的孤獨和淒涼及其與世界的隔膜和對溫情的渴求,然而,他再嘮叨這些道理卻又常常只能讓人生厭,因為他已經不處於可以自己履行這些道理的有利地位了。

 

  37

  在道德上,比起對於何為得體不得體的一種精細辨別力來,更寶貴的是一種不拘小節卻深明大義的品質;比起一種謹小慎微的癖性來,更寶貴的是一種見危授命的氣度。

 

  38

 

  我們很少有權利糾正別人,別人那樣做有他那樣做的道理,而那道理也許還是我們達不到的。

 

  39

 

  我們習慣於把一切現實的東西看成是必然的,然後又把必然的東西看成是合理的,最後又把合理的東西看成是道德的。

 

  40

 

  在打死了那吸我們血的蚊子之後,我們可以減輕我們被咬的疼痛。

 

  41

 

  在做任何事情時不妨先檢查自己的動機,不去做那些動機是討人歡心或嘩眾取寵的事情。

 

  42

 

  有一些人認為別人的幫助是理所當然的,是別人應該對他們盡的義務,當別人不願如此做時就譴責別人是自私或小氣。

 

  43

 

  有一種降尊汙貴的恭維,如果不得到加倍的回報,馬上就變成怨恨。

 

  44

 

  不要老是對你做過的錯事加以解釋,我們意識到自己錯了時只需改變自己的行為。

 

  45

  我們很容易感到別人對我們的妨礙,卻很難覺察我們對別人的妨礙。

 

  46

 

  在痛苦的人面前談論你的快樂是十分殘忍的。

 

  47

 

  我們很容易忘記別人的恩惠,卻死死記得別人給予我們的侮辱。

 

  48

 

  任何沒有經過誘惑的人都不能說他是純潔的,任何沒有遭受過拷打的人都不能說他是堅強的。因此,人啊,不要太匆忙和苛刻地譴責那些有失足和變節行為的人們。

 

  49

 

  人們常常以一種使人們不使受惠的方式來施惠,因而使受惠者拒絕這一恩惠,而這可能正是施惠者潛意識中所向往的。

 

  50

 

  自欺者最能欺人,因為欺騙能生效,往往是因為其中有真誠在,而且是巨大的真誠。

 

  51

 

  能夠達到愉快地分享朋友和他人的成就和才華而不摻雜一點嫉妒是不容易的。

 

  52

 

  事後人們解釋自己做某些事的動機都是有條有理的,可是你不要相信這就一定是他開始做這些事時所想到的。

 

  53

 

  不要輕信我們當時的許願。當我們真心地感激某人時,我們想以後報答他,可是這許諾的報答以後大半會無形中勾消的,只要後來並無新利益的牽導。

 

  54

 

  貧苦的聖徒,極少有的;而且即使現在處在貧苦中的聖徒,也大都是從高貴溫柔之鄉中毅然掙脫出來的。

 

  55

 

  我對於人格的理想純粹是形式的:即一種豐富而又單純的人格。

 

  56

 

  理想的作用在於牽導而非允諾。

 

  57

 

  在我看來,樸素是對一部作品最高的贊辭,也是對一個人最高的贊辭。

 

  58

 

  責備  責人就有求備之意;

 

  責難  故君子不敢輕易責人。

 

  59

 

  一個人的利己主義有時可以用另一個人的利己主義來醫治,但正像任何藥物一樣,這並不總是靈驗。

 

  60

 

  一個人隨意品評別人往往有損其德;而一個組織卻使品評別人成為"正當"的了,乃至於使之成為一種"義務"。

 

  61

 

  在有些時候,至少對有些人來說,德行不在勤於為善,而在懶得為惡。

 

  62

 

  "大人與小人"的區別在今天可能比"好人與壞人"的區別更為重要,因為現代人已經變得越來越小號了。

 

  63

 

  壞人經常不是被好人打敗的,而是被別的壞人打敗的。惡惡相克即為善,或即無惡,世界上比起善惡相爭來更多的是惡惡相爭,而惡惡相爭有時也能爭出善的效果。善不必與惡爭,或至少不必死爭,即便"人而不仁"也不要"疾之已甚"。"

 

  我這裏說的是"惡人",對人我們總還得溫存一些,這還因為對人並不是能很快、很准確地判斷;但當明明白白的"惡行"與你遭遇時,你卻不能不挺身而抗。

 

  64

 

  有關"好人與壞人"的另一點觀察是:一般的好人可能確實比一般的壞人多,但十全十美的好人卻肯定要比十惡不赦的壞人罕見,甚至可以說人世間沒有,而人世間確有我們在有生之年對之絕望的壞人。

 

  65

 

  只有"付出"、"給予"才能留存。"得到"是自己得到了,吸收了,所以隨自己的消失而消失;而"給予"是給別人,所以自己消失了,依然能在他人那裏存在。

 

  66

 

  不能以似乎小的不義反對大的不義;不能以自己的後發的不義反對別人的已發的不義;不要存一勞永逸地消除不義之念。

 

  戰爭頻繁的一個原因,就是人們老想發動"最終結束戰爭的戰爭"。

  67

 

  首先是"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然後才是"見危授命,見利思義"。

 

  而大多數人可能就停留在第一步,對一個社會來說,這大概也就夠了。

 

  68

 

  告密,尤其是鼓勵告密,是最傷害一個社會道德的東西。

 

  69

 

  對於人,我想我們大概不可能比帕斯卡爾說得更好:人是一棵脆弱的蘆葦,但是是一棵會思想的蘆葦,這思想就在於他意識到自身的脆弱和必有一死。

 

  正是這種意識使人比其他動物高出一籌。我願意在這一意義上承認"人是萬物的靈長"。

 

  但我也許還要補充一句:多數人在多數時候可能並不具有這種思想和意識,尤其是現代人。

 

  70

 

  人是一種脆弱、有局限性的存在,而我們的道德義務也就泰半來自對於此一事實的認識:因為自己的脆弱,所以必須有義務的鞭策;因為他人的脆弱,所以有必要善待他人。

 

  71

 

  人的尊嚴並不在於狂妄,而是在於他是否懂得在弱勢中也可以有尊嚴地做正當的事情,並在抗爭之後,服從那些對他發生的,無論是來自人還是來自自然界的不可避免的事情。

 

  72

 

  社會倫理的世界基本上是一個理性的世界,這樣的世界運轉起來比較平穩,人們在其中能行之久遠,然而,這一世界卻無論如何需要一種感情來啟動並不斷注入活力。

 

  73

 

  道德看不見的一端連著宗教精神,看得見的一端則連著法律。

 

  人們的價值觀念及善惡的具體內容在不斷變化和推陳出新。然而,在各種文明的廢墟之下,卻還是有著共同的道德地基,沒有這種地基,任何人類的建築都不可能穩固。

 

  現時代正使我們面臨這樣一種處境:最小范圍內的道德規范需要最大范圍內的人們的同意和共識;最底限度的道德約束呼喚著最高精神的支持。

 

  74

 

  我看到一位母親細聲慢語地在跟她弱智的孩子說話,看到一位父親對著他美麗、但卻有殘疾的女兒微笑。

 

  不,這已經不是道德,這已經超出了道德。

 

《若有所思》幸福與痛苦

 

 1

 

  那在黃昏時痛苦地擠壓著自己的前額的人,往往在清晨第一個向著太陽快樂地呼喊。

 

  2

 

  無論如何,各種幸福之間的差別畢竟小於各種痛苦之間的差別。每一種痛苦都是獨特的,個別的。所以,從一個人的痛苦比從一個人的幸福更能了解一個人。

 

  3

 

  在繁忙的瑣事之後我突然感到了寧靜的幸福、深沉和愉快,多么好啊!寧靜致遠,寧靜使人超凡脫俗,哪怕不多的一會,也使我得到了休息,獲得了繼續生活的力量。

 

  我所說的寧靜是一種真正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的狀態,真正的donothing。

 

  4

 

  成年人的夢幾乎總是那么陰鬱、曖昧、緊張、凶險,莫非這就是潛意識向我們提供的一個人生可悲的證據?

 

  5

 

  錢花得不夠  有時一個人為花去的錢懊惱是因為他錢花得還不夠,他為零錢不夠而苦惱,而如果他再動用一張大票,他就會有許多零錢了。我們生活中總是有許多零碎的考慮,零碎的支出,我們常常為入不敷出而苦惱,可是卻忘記使用我們一直就有的一張大票。

 

  6

 

  生活是嚴峻的,生命是痛苦的。一切幸福都具有轉瞬即逝的性質,而痛苦卻會長久地占據一個人的心靈。

 

  7

 

  人在幸福中也常有一種憂傷:覺得上帝不公平,幸運總是繼續來到已經幸運的人們那裏,有時候希望自己受一次懲罰。

 

  8

 

  書就是朋友,書就是書日。

 

  然而,在這句話裏卻含有許多只有我自己知道的苦辛。

 

  9

 

  一場偶然的不大的火災,馬上在周圍吸引了一大批興高采烈、眉飛色舞地加以談論的人們,使人不免傷心地覺得:他們平時的生活一定是很乏味的。

 

  10

 

  人們常常把"命運"一詞與某種必然性聯系起來,而我卻傾向於把"命運"看成是我們不可改變的偶然的東西。偶然的東西很多,但很多是可以改變的,而"命運"卻指那不能改變的過程;"必然"意味著理由和根據,而"命運"是沒有理由和根據的。

 

  11

 

  我們經常不是在快樂與痛苦之間進行選擇,而是在痛苦與痛苦之間擇其小者。

 

  12

 

  有些痛苦是只能一個人默默吞咽的。

 

  13

 

  我不知道別人是怎樣理解幸福的,我只是把我生活中某些時刻記錄下來,並在我的詞典中簡單地稱之為:幸福。這樣,我發現,對於"幸福"一詞的詞義解釋是最多的。

 

  14

 

  有些不幸是在一個美好完善的社會中也避免不了的,可是,我們稍稍留意一下周圍就會發現,還有許多完全可避免的、純屬自我作踐的不幸。我總是在想:如果變換一種安排,改變人的觀念,即使不增加什么東西,人們的歡樂也會增加許多,至少不幸會減少許多。

 

  15

 

  金錢的最重要意義對於我們來說還是能買到時間,換來閑暇。亞當•斯密、叔本華、克爾凱郭爾都會告訴你有錢從而有閑的好處。另外還有思想所需要的一定的身體的舒適和輕松。一個人用自己的雙腳,在下山時要比在上山時想到的東西多一些。正午負著沉重的背囊在塵土飛揚的公路上行走的人,不如在似水的月光或晨光中徜徉於林中小徑上的人想得多。這些閑暇和舒適都是需要金錢去購買的。然而,過此卻不能奢求。

 

  16

 

  我們的滿足很少是因為欲望得到實現,而是因為欲望被排除或降低了。

 

  17

 

  我喜歡契訶夫《帶閣樓的房子裏》的那位藝術家,他坐在台階上,他總是慢吞吞的,懶洋洋的,他似乎在心裏說:我什么都經曆了,我有的是閑功夫,還有什么痛苦呢?可是我卻感到有一種更深沉的憂鬱在他那裏跑不掉。

 

  18

 

  我們在荒謬的偶然性面前感到痛苦,感到命運的可怕和神秘,同時,我們又感到這種痛苦的價值,感到它的偉大和莊嚴,感到從這種神秘的痛苦中正在逐漸地升起什么東西。

 

  19

 

  時間對囚徒最慷慨。

 

  20

 

  時間  一分鍾有時也是一個天文數字。壽命只有一分鍾的細菌也許它們的感覺和我們的不一樣,它們能感受到毫秒、微秒……這樣,它們的生命也可以說是漫長的。

 

  21

 

  時間在痛苦的期待中變慢,在縱情的歡娛中變快。由於時間就等於是我們生命的搏動,委身於快樂實際上就等於縮短自己的生命。

 

  22

 

  一切都會過去,我們期待的事情會過去,不期待的事情也會過去,離我們現在很近的事情會過去,離我們現在很遠的事情也會過去。

 

  23

 

  "性格是每個人的守護神"。使一個人幸福的主要是他的性格,而非他的外在生活條件。用古希臘人的話說就是,"幸福"(eudaimonia)即意味著有"好的神靈"(eu,"好的"+daimon,"神靈、守護神")。因此,你要使你的兒女幸福嗎?就要更多地致力於培養他們好的性格和品質  樂觀、自信、放得開、不計較……而不是把他們今後的生活環境安排得盡量優越。

 

  24

 

  怨恨的人常發現披著羊皮的狼,好心的人常發現披著狼皮的羊;樂觀的人發現還有半瓶水,悲觀的人發現另一半是空的;厭世者發現太陽也有黑子,達觀者發現烏雲也鑲著金邊。

 

  25

 

  哀莫大於心死,樂莫大於死灰複燃。

 

  26

 

  人的偉大就在於他的靈魂,然而,肉體決不是不重要的,尤其是肉體的痛苦。

 

  甚至在那具有偉大的靈魂的人那裏,人也是可以通過肉體被打敗的,只要對這肉體打擊得足夠狠,禁錮得足夠久,折磨得足夠重,這靈魂很可能就會扭曲或者俯首稱臣。

 

  意識到這一點並不是要為自己在事先找借口或者事後作辯解,而是要努力去諒解、乃至心疼那些在這種處境中放棄抵抗的別人。

 

  並且,意識到這一點,我們才會努力去為所有具肉身的靈魂爭取一個較好的環境;才會不致於輕輕放過那迫害者卻嚴厲地譴責屈服者;我們自己也才不致於動輒以英雄自炫自居  我們自己其實並沒有置身過那些屈服者的邊緣處境。

  27

 

  我們的性格常常就是我們的命運。我們一生的幸福更多地依賴於這種內在的性格而不是外在的境遇。

 

  然而,我們究竟具有那一種性格不也是一種命運?

 

  28

 

  人們都追求快樂與安逸,總是想直接得到它們,最後卻發現人生最具有意義的快樂和安寧,還是一種戰勝痛苦的快樂和一種喧囂之後的寧靜。

 

  人生確實沒有多少賞心樂事,無數良辰美景,也都要"付與斷壁殘垣",但還是很值得活一次,人生的首要意義就在生命本身。

 

《若有所思》友誼、愛情與婚姻

 

1

 

  對友誼和愛情的哪怕是一種自欺的相信也有助於鞏固它們。

 

  2

 

  防人之心比算人之心使一個人更快地失去自己的朋友。

 

  3

 

  酒越久越醇,友誼越久越真,當一個人到達某個年齡,會覺得自己幾乎不再需要新朋友了。

 

  4

 

  保持舊友遠比結交新友困難。

 

  5

 

  朋友之所以成為朋友,不在於大家都做同樣的事情,有時倒在於大家各自做不同的事情。

  6

 

  談論友誼也是友誼的一個組成部分。或者是:談論我與他的友誼,以邀請你與我的友誼。

 

  7

 

  熱情也許能使你得到較多的朋友,但遠不如冷靜更能使你保持朋友。

 

  8

 

  朋友常常必須隔開一段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才能友好地相處。

 

  9

 

  你首先要表示出你看重那一份友誼,別人才會跟你發展那一份友誼。

 

  10

 

  所謂坦白,並不只是為了證明友誼,更重要的是使自己卸下心靈的重負。

 

  11

 

  如果說我們每個人身上都還存有一點使人幸福的能力的話,那就是愛的能力。並且,只有愛是在給予別人時不僅毫不喪失,而且是增多了。

 

  12

 

  對於某些不幸者,例如愛情上的失意者,我們有時只能憐憫和同情,我們知道這種憐憫和同情的無力,知道它甚至會被某些受苦者感到是一種侮辱,但我們確無他策,我們希望這種憐憫有一天會達到被憐憫者的心裏,我們的憐憫絲毫沒有優越感,因為它也是對我們自己的憐憫。

 

  13

 

  把愛情與性欲結為一體的要求是有文明但又還不夠文明的時候提出來的。

  14

 

  對於有些人來說,愛情的意義就是能躺在愛人的懷裏傾訴自己一切的軟弱和憤激之情。必須不時有一次完全的敞開才能卸下心靈的重負;必須不時有一次徹底的放松才能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氣。不然,在這個世界上活著就太艱難了。

 

  14

 

  光是人們在愛著,這件事本身就是美的,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什么人。愛著,連一個罪犯的愛也是聖潔的!

 

  15

 

  個人生活中的任何一種美都會浸染、傳送到其他方面,而這裏面最高、最富有感染性的一種美就是愛。

 

  愛不僅使一個人的外貌變得美麗起來,也使一個人的內心變得美麗起來。

 

  美不是互相排斥的,美增加美,愛增加愛。

 

  16

 

  一個追根究底的女人是不可愛的,無論是理論上還是生活上的追根究底。

 

  17

 

  愛情意味著互相關心,但在大多數的婚姻裏仍然是一方關心自己甚於關心對方,然後才是關心對方甚於關心其他一些人。

 

  18

 

  男人在愛情中幾乎總是達不到女人所達到的深度,他只能說:"在我面前,還有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19

  男人需要孤獨和自由,女人保持他們的愛情的一個秘密就是至少讓他們覺得他們擁有自己的孤獨和自由。

 

  20

 

  即使是兩顆軟弱的心,合在一起也會產生巨大的力量。

 

  21

 

  愛情使人變傻:情話是一堆傻話,情書是傻話連篇,情人則是一個個小傻瓜。

 

  22

 

  我在愛情中尋找的不僅是一般的溫情和友誼,而且是一個可以把內心的全部秘密相互托付的人。

 

  23

 

  有時不敢做一件事是因為愛得太深、期望太重而不敢擔那份風險,不敢看到那可能的毀滅。沒有也就坦然,從無也就心安。

 

  24

 

  我們常常發傻,不知道腦的需要也會引起心的需要,對理解的渴望也會轉化成對愛情的渴望,我們常常劃不准異性間友誼與愛情的界限。

 

  25

 

  女人多愛她崇拜的人,男人多愛崇拜他的人。

 

  26

 

  愛情是一種不斷的發現,不斷地發現對方身上新的特性,新的優點。有時我們以為已經非常了解對方了,但是突然又發現了新的東西,這就給愛情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有些女性那裏,愛情是一口汲不幹的深井,她們能使對方對寧靜和探險的渴望同時得到滿足。這樣的女子是罕見的。

 

  27

 

  默默的、近乎絕望的愛,僅僅這一點就是讓人感動的。

 

  28

 

  愛情到處都是一樣的,我們也許可以從只屬於自己一次的愛情中體會到它的全部意義。

 

  但愛情又不是一樣的,它在任何兩個愛著的人那裏,都有自己的獨特形式。

 

  全部價值就在於一次性。

 

  29

 

  在一起,看到她在看我,分開時,想到她在想我  這是令人幸福的事。

 

  30

 

  如果我痛苦得還不夠,那是因為我愛得還不夠。

 

  31

 

  愛情難是因為平衡難。我真想看看平時總是行為得體、各方面關系處理得非常周到的人是怎樣走愛情這一綱絲的。但也許他們並不是通過愛情來達到和維持婚姻的。

 

  32

 

  夫妻常常只是意味著一個可以隨時擁抱的身體的一顆可以隨時放松的心。

 

  33

 

  如果說青年時期對身體的欲望主要在於快樂,晚年對於身體的欲望則主要在於溫暖。

  34

 

  熱烈的戀愛並不是婚姻穩固的基石:結婚是第一次大的顛簸,生孩子是第二次大的顛簸。有幸經曆過這兩次大的顛簸的人仍不免喃喃自語:我們已經走了那么遠,可是還有那么遠。

 

  35

 

  婚姻生活的一個最重要藝術是懂得怎樣妥協。

 

  36

 

  婚姻和家庭的一個重要意義在於給人以一個沙漠中的綠洲,一個海洋中的小島。當我們厭倦了那海浪的呼嘯,厭倦了那可怖的沙暴,我們就來尋求這溫煦和寧靜。可是不多久,我們可能又會渴望那外面的高原或彼岸。但願我們有一條結實的船,才不致在往返中迷失。

 

  37

 

  夫妻間的糾葛是說不清楚的,一大通的解釋往往顯得多餘,而一個吻、一個清早的太陽就解決了問題。重要的是不要使夫妻間的糾紛變成別人的事。

 

  38

 

  人生難得一知己,人生更難得一愛人同時是妻子和知己。

 

  39

 

  關系就是關系。對於它們,比如說婚姻關系,你可以把它看成鎖鏈,也可以把它看成項鏈,你可以覺得是一種痛苦的忍受,也可以覺得是一種愉快的享受。

 

  40

 

  有時一個女性具備了一切在事業上成功的主客觀條件,但依然一無所成的唯一原因是:她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41

 

  在婚姻生活的幸福之中,最動人的一幕也許還不是最初的那種如醉和癡的愛情,而是最後那種心心相印的相互依戀和理解:一起坐在菩提樹下,不說一句話,卻什么都已知道,安靜地攜手告別這世界。

 

  42

 

  當婚姻生活中遇到愛情解決不了的一段泥濘路時,義務感就出來拖著我們走,直到它可以重新交班給愛情為止。

 

  43

 

  有時依然保持著婚姻形式的唯一原因不是別的,而只是:我們互相已經是那樣了解。

 

  44

 

  一個人有時可以對自己穩固的婚姻這樣說,不是我怎么樣,而是對方太好了。

 

  45

 

  愛情能夠作加、減法嗎?甲的美貌+乙的地位+丙的財富+丁的什么=理想人兒。或者說甲倒很好,但必須減去他的貧窮,加上財富。

 

  不應該這樣,應該愛一個人,愛他的全部人格,愛他區別於別人的東西_:一些是你覺得可熱愛的優點,另一些是你感到可憐憫的弱點。

 

  "不要見木不見林"嗎?而愛正是見木不見林的!

 

  46

 

  再高尚的情愛也有它世俗的一面,再庸俗的作愛也有它脫俗的一面。

 

  47

 

  "我愛你",這句話說過億萬遍了,但還是引起一次次的心跳過速和血壓上升。

 

  48

 

  人總是在最需要和最渴望愛與友誼的時候才會發現:有些人幾乎注定是要孤獨的。

 

  能否孤獨、或者說能否承受孤獨,也就成為鑒別極少數和大多數的一個標志。

 

  49

 

  中國人的性曾經被政治掩蓋,我們曾有一個至少表面上看不到性愛的年代。

 

  然而,性愛、婚姻將越來越成為未來的焦點。男女關系中發生的變革,將是人類關系中一場最深刻的變革,一切都將在這種變革中受到考驗,主要的快樂和痛苦都源於此,而人類最大、或許也是最後的希望也在這裏:人與人是否能通過愛達到契合無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