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語錄
《善導大師語錄》代序
淨宗法師
「善導大師語錄」,由淨土宗善導流導師慧淨法師輯錄自大師《五部九卷》(善導大師全集,簡稱「善全」),總含約百餘則法語,及百餘則偈語,大分三篇:「本願篇」、「法語篇」、「偈語篇」。此「語錄」具有以下兩大特色:
一、收錄法語,簡明扼要。收錄善導大師最要、簡明、典型的法語,便於讀者迅速把握善導大師思想精髓。
二、編排組織,渾然一體。巧妙顯示「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之淨土宗根本宗義。
其中「本願篇」之全部,「法語篇」之第一部分、「偈語篇」之第一部分,尤其重要。
多數法語、偈語之前加有小標題,寥寥數字點明當則法義核心,易持易記;每則法語的前後編排,並非偶然,而往往體現了法義展開的次第。這些都是應該細細注目之處。
輯錄「善導大師語錄」 ,自然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要求對每一則法語,乃至對善導大師著作的每一文每一句,必須有如下三個層次的無誤理解:
一、對法語文句本身的無誤理解。
二、結合上下文,在特定的語境中的無誤理解。
三、把握大師根本思想、精神實質的無誤理解。
三個層次,立體交叉,相互融通。在此融會貫通、無誤理解的基礎上,精心選錄法語,加以組織條理化地縝密編排,最終形成《善導大師語錄》,不僅宗旨突出,充分體現善導大師「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之根本思想,而且各則法語法義之間的內在聯繫,頭頭是道,左右逢源,渾然一體。
一、本願篇--本願釋
(善導大師解釋第十八願)
《無量壽經》「第十八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一)對文增減
1.《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全集》第51頁):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2.《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全集》第31頁):
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
3.《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全集》第51頁):
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4.《觀念法門》(《善導大師全集》第354頁):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5.《往生禮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39頁):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二)總顯其義
1.《觀經疏》「六字釋」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50頁):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2.《觀經疏》「唯明專念」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06頁):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3.《觀經疏》「弘願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2頁):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4.《觀經疏》「要弘廢立」(念觀廢立)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17頁):
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5.《往生禮讚》「光號攝化」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479頁):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6.《觀經疏》「二種深信」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44頁):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7.《觀經疏》「正定業」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51頁):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
順彼佛願故。
8.《觀念法門》「造罪回心」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60頁):
一切造罪凡夫,但迴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
9.《觀經疏》「不問罪福」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50頁):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10.《往生禮讚》「念佛必生」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540頁):
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
11.《觀經疏》「念佛延促」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63頁):
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
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
二、法語篇
(一)淨宗大綱
1.《觀經疏》「依教開宗」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0頁):
今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
2.《觀經疏》「要弘二門判」(依宗判教)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2頁):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3.《觀經疏》「要弘廢立」(念觀廢立)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17頁):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4.《觀經疏》「一一願言」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51頁):
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
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
5.《觀經疏》「凡夫入報」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55頁):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6.《觀念法門》「皆乘佛力」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54頁):
若有眾生,得生西方無量壽佛國者,皆乘彌陀佛大願等業力為增上緣。
7.《觀經疏》「溺水偏救」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8頁):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8.《法事讚》「逆謗得生」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83頁):
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
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9.《觀念法門》「凡夫得生」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57頁):
凡夫乘佛願力,定得往生。
10.《法事讚》「善惡皆生」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83頁):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11.《觀念法門》「何況聖人」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60頁):
一切罪惡凡夫,尚蒙罪滅,證攝得生;
何況聖人願生,而不得去也。
12.《法事讚》「凡聖齊同」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76頁):
他方凡聖,乘願往來;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13.《觀經疏》「三定死」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55頁):
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死者!
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
14.《觀經疏》「正念直來」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56頁):
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15.《觀經疏》「願往生心」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57頁):
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
16.《觀經疏》「不顧水火」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58頁):
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
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
捨命以後,得生西方,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17.《觀經疏》「心行具足、平生業成」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59頁):
三心既具,無行不成;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也。
18.《往生禮讚》「專雜得失」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497頁):
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
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
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19.《觀經疏》「雖可迴向」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52頁):
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20.《往生禮讚》「唯攝念佛」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482頁):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21.《觀念法門》「唯攝念佛」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43頁):
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
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
22.《觀經疏》「光攝三緣」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05頁):
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
問曰:備修眾行,但能迴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義:
一明「親緣」:眾生起行,
口常稱佛,佛即聞之;
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
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也。
二明「近緣」:
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也。
三明「增上緣」:
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
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也。
23.《觀經疏》「三經唯明專念」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05、206頁):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讚念佛功能。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十方恒沙諸佛證誠不虛也。
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24.《觀念法門》「三輩唯在專念」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54頁):
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
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
25.《觀念法門》「諸佛舒舌」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60頁):
十方等佛舒舌,定為凡夫作證,罪滅得生。
若不依此證得生者,六方諸佛舒舌,一出口以後,終不還入口,自然壞爛。
26.《往生禮讚》「諸佛護念」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540頁):
若稱佛往生者,常為六方恒河沙等諸佛之所護念
27.《觀念法門》「護念經意」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44頁):
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等佛共來護念,故名《護念經》。
《護念經》意者:亦不令諸惡鬼神得便,亦無橫病、橫死、橫有厄難,一切災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
28.《觀經疏》「二聖影護」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16頁):
專念彌陀名者,即觀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
29.《觀念法門》「廿五菩薩影護」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44頁):
專念西方阿彌陀佛願往生往者,我從今以去,常使二十五菩薩,影護行者;不令惡鬼、惡神惱亂行者,日夜常得安穩。
30.《觀念法門》「諸天影護」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45頁):
專行此念彌陀佛三昧者,常得一切諸天,及四天大王、龍神八部,隨逐影護,愛樂相見;永無諸惡鬼神、災障厄難,橫加惱亂。
31.《觀念法門》「延年轉壽」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40頁):
稱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
現生即得延年轉壽,不遭九橫之難。
32.《觀經疏》「全非比況」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111頁):
十方佛國,並悉精華;欲比極樂莊嚴,全非比況。
33.《觀經疏》「極樂勝報」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112頁):
彌陀本國四十八願,願願皆發增上勝因,
依因起於勝行,依行感於勝果,
依果感成勝報,依報感成極樂,
依樂顯通悲化,依於悲化,顯開智慧之門。
然悲心無盡,智亦無窮;悲智雙行,即廣開甘露;
因茲法潤,普攝群生也。
34.《觀經疏》「無漏為體」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150頁):
彌陀因行周備,致使感報圓明。明淨之義,即「無漏為體」也。
35.《觀經疏》「依正一體、無漏涅槃」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161頁):
諸寶林樹,皆從彌陀無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無漏故,其樹亦是無漏也。
36.《觀經疏》「無生之界」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162頁):
彼界位是無漏無生之界,豈有生死漸長之義也!
37.《法事讚》「彌陀妙果」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465頁):
彌陀妙果,號曰無上涅槃;
國土則廣大莊嚴,遍滿自然眾寶。
38.《觀經疏》「皆說妙法」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00頁):
一切莊嚴,皆能說於妙法。
39.《觀經疏》「無漏為體」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24頁):
淨土之中,一切聖人,皆以無漏為體,大悲為用。
40.《觀經疏》「聖眾莊嚴」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7頁):
聖眾莊嚴:即現在彼眾,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
41.《般舟讚》「淨土常居」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592頁):
凡夫生死,不可貪而不厭;
彌陀淨土,不可輕而不欣。
厭則娑婆永隔,欣則淨土常居。
隔則六道因亡,輪迴之果自滅。
因果既亡,則形名頓絕也。
42.《觀經疏》「見十方佛」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09頁):
既見彌陀,即見十方佛也。
43.《觀經疏》「佛心者」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07頁):
佛心者,慈悲為體,以此平等大悲,普攝一切也。
44.《般舟讚》「慈悲父母」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543頁):
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種種方便,發起我等無上信心。
45.《般舟讚》「常懷慚愧」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593頁):
努力努力,勤而行之,常懷慚愧,仰謝佛恩。
(二)要義集粹
1.《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全集》第23頁):
佛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弗測所窺;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
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
唯可勤心奉法,畢命為期;捨此穢身,即證彼法性之常樂。
2.《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全集》第27頁):
「觀」者,照也。常以淨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輝,照彼彌陀正依等事。
3.《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全集》第28頁):
辨釋宗旨不同、教之大小者:
如《維摩經》以不思議解脫為宗,如《大品經》以空慧為宗,此例非一。
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
言教之大小者:
問曰:此《經》二藏之中何藏攝?二教之中何教收?
答曰:今此《觀經》,菩薩藏收,頓教攝。
4.《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全集》第30頁):
定善一門,韋提致請;散善一門,是佛自說。
5.《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全集》第41頁):
但此《觀經》,佛為凡說,不干聖也。
6.《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全集》第43頁):
初不遇善,獄火來迎;後逢善故,化佛來迎。斯乃皆是彌陀願力故也。
7.《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全集》第43頁):
又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章,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
8.《觀經疏》〈序分義〉(《善導大師全集》第85頁):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刀不厭利,日不厭明,
人不厭善,罪不厭除,賢不厭德,佛不厭聖。
9.《觀經疏》〈序分義〉(《善導大師全集》第107頁):
真心徹到,厭苦娑婆,欣樂無為,永歸常樂。但無為之境,不可輕爾即階;苦惱娑婆,無由輒然得離。自非發金剛之志,永絕生死之元;若不親從慈尊,何能免斯長嘆。
10.《觀經疏》〈定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151頁):
帶惑疑生華未發,合掌籠籠喻處胎;
內受法樂無微苦,障盡須臾華自開。
耳目精明身金色,菩薩徐徐授寶衣;
光觸體得成三忍,即欲見佛下金臺;
法侶迎將入大會,瞻仰尊顏讚善哉。
11.《觀經疏》〈定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159頁):
修因正念,不得雜疑。雖得往生,含華未出,或生邊界,或墮宮胎 ;或因大悲菩薩入開華三昧,疑障乃除,宮華開發,身相顯然,法侶攜將遊於佛會。
12.《觀經疏》〈定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157頁):
欲得捨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惡道苦等,聞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為說之。若得一人捨苦出生死者,是名真報佛恩。何以故?
諸佛出世,種種方便勸化眾生者,不欲直令制惡修福,受人天樂也。
人天之樂,猶如電光,須臾即捨,還入三惡,長時受苦。
為此因緣,但勸即令求生淨土,向無上菩提。
是故今時有緣相勸,誓生淨土者,即稱諸佛本願意也。
若有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如不聞,見如不見;當知此等,始從三惡道來,罪障未盡,為此無信向耳。佛言:我說此人未可得解脫也。若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即悲喜交流,身毛為豎者,當知此人,過去已曾,修習此法,今得重聞,即生歡喜,正念修行,必得生也。
13.《觀經疏》〈定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180頁):
彌陀應聲即現,證得往生。
14.《觀經疏》〈定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181頁):
彌陀在空,但使迴心正念,願生我國,立即得生也。
15.《觀經疏》〈定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181頁):
問曰:佛德尊高,不可輒然輕舉,既能不捨本願,來應大悲者,何故不端坐而赴機也?
答曰:此明如來別有密意。但以娑婆苦界,雜惡同居;八苦相燒,動成違返;詐親含笑,六賊常隨;三惡火坑,臨臨欲入。若不舉足以救迷,業繫之牢,何由得免?為斯義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機也。
16.《觀經疏》〈定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182頁):
韋提實是垢凡女質,不足可言;但以聖力冥加,彼佛現時,得蒙稽首。
17.《觀經疏》〈定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193頁):
言「法界」者,有三義:
一者心遍故,解法界。
二者身遍故,解法界。
三者無障礙故,解法界。
正由心到故,身亦隨到,身隨於心故,言「是法界身」也。
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眾生界也。
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諸佛身也。
言「入眾生心想中」者,乃由眾生起念,願見諸佛,佛即以無礙智知,即能入彼想心中現。
18.《觀經疏》〈定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195頁):
或有行者,將此一門之義,作唯識法身之觀,或作自性清淨佛性觀者,其意甚錯,絕無少分相似也。既言想像,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豈有相而可緣、有身而可取也?然法身無色,絕於眼對,更無類可方,故取虛空以喻法身之體也。
又今此觀門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明無相離念也。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如似無術通人,居空立舍也。
19.《觀經疏》〈定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231頁):
言「如意」者有二種:
一者如眾生意,隨彼心念,皆應度之。
二者如彌陀之意,五眼圓照,六通自在,觀機可度者,一念之中,無前無後,身心等赴,三輪開悟,各益不同也。
20.《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242頁):
經云:「一者、至誠心」。「至」者真,「誠」者實。
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
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蝎。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
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縱使苦勵身心,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炙頭燃者,眾名雜毒之善。欲迴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
21.《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244、245頁):
又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讚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
又決定深信《彌陀經》中,十方恒沙諸佛,證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
又深信者,仰願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佛遣捨者即捨,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佛願,是名真佛弟子。
22.《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246頁):
唯可深信佛語,專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薩等不相應教,以為疑礙,抱惑自迷,廢失往生之大益也。
又深心深信者,決定建立自心,順教修行,永除疑錯;不為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之所退失傾動也。
23.《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252頁):
迴向發願願生者,必須決定真實心中迴向願,作得生想。
此心深信,由若金剛,不為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等之所動亂破壞。
唯是決定一心,投正直進;不得聞彼人語,即有進退,心生怯弱,迴顧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24.《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254頁):
若欲學解,從凡至聖,乃至佛果,一切無礙,皆得學也;
若欲學行者,必藉有緣之法,少用功勞,多得益也。
25.《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255、256頁):
當時惶怖,不復可言,即自思念:「我今迴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死者,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
作此念時,東岸忽聞人勸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
又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
26.《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258頁):
言「東岸聞人聲勸遣,尋道直西進」者,即喻釋迦已滅,後人不見,由有教法可尋,即喻之如聲也。
言「西岸上有人喚」者,即喻彌陀願意也。
27.《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259頁):
又言「迴向」者,生彼國已,還起大悲,迴入生死,教化眾生,亦名「迴向」也。
28.《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271頁):
言「七日」者,恐此間七日,不指彼國七日也。
此間逕於七日者,彼處即是一念須臾間也。應知。
29.《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273頁):
若深信生死苦者,罪業畢竟不重犯;若深信淨土無為樂者,善心一發,永無退失也。
30.《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274頁):
以上諸善,似亦無功,唯發一念厭苦,樂生諸佛境界,速滿菩薩大悲願行,還入生死,普度眾生,故名「發菩提心」也。
31.《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275頁):
行者雖睹靈儀,疑心恐不得往生,是故聖眾同聲告言:「我來迎汝。」
32.《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281頁):
彌陀與比丘眾來,無有菩薩。由是小乘根性,還感小根之眾。
33.《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296頁):
問曰:何故聞經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稱佛一聲,即除罪五百萬劫者,何意也?
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來逼,善人雖說多經,餐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輕。又佛名是一,即能攝散以住心,復教令正念稱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
34.《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297頁):
行者正稱名時,彼彌陀即遣化眾,應聲來現。
35.《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297頁):
所聞化讚,但述「稱佛之功,我來迎汝」,不論聞經之事。
然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
如此經及諸部中,處處廣歎,勸令稱名,將為要益也。應知。
36.《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302頁):
善人為說,彌陀功德。罪人既聞,彌陀名號,即除罪多劫。
37.《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305頁):
非業不受其報,非因不受其果;因業既非是樂,果報焉能不苦也。
造惡之因既具,酬報之劫未窮。
38.《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305頁):
問曰:如四十八願中,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不得往生。今此《觀經》下品下生中,簡謗法,攝五逆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義仰就抑止門中解。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慞,無由可出。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 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謗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捨令流轉,還發大悲,攝取往生。然謗法之罪未為,又止言:「若起謗 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業而解也;若造,還攝得生。雖得生彼,華合逕於多劫。此等罪人,在華內時,有三種障:一者不得見佛及諸聖眾。二者 不得聽聞正法。三者不得歷事供養。除此以外,更無諸苦。《經》云:「猶如比丘,入三禪之樂」也。應知。雖在華中多劫不開,可不勝阿鼻地獄之中,長時永劫受 諸苦痛也。此義就抑止門解竟。
39.《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308頁):
罪人死苦來逼,無由得念佛名。
善友知苦失念,轉教口稱彌陀名號。
40.《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308頁):
臨終正念,即有金華來應。
41.《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310頁):
下輩下行下根人,十惡五逆等貪瞋,
四重偷僧謗正法,未曾慚愧悔前愆。
終時苦相如雲集,地獄猛火罪人前,
忽遇往生善知識,急勸專稱彼佛名,
化佛菩薩尋聲到,一念傾心入寶蓮。
42.《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315頁):
但聞三身之號,尚滅多劫罪愆,何況正念歸依,而不獲證也。
43.《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316頁):
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
若能相續念佛者,此人甚為稀有,更無物可以方之,故引芬陀利為喻。
言「芬陀利」者,名人中好華,亦名稀有華,亦名人中上上華,亦名人中妙好華;此華相傳名蔡華是。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勝人也。
專念彌陀名者,即觀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也。
今生既蒙此益,捨命即入諸佛之家,即淨土是也。到彼長時聞法,歷事供養,因圓果滿,道場之座豈賒!
44.《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319頁):
竊以真宗叵遇,淨土之要難逢,欲使五趣齊生,是以勸聞於後代。
45.《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320頁):
某今欲出此《觀經》要義,楷定古今。
46.《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322頁):
願使含靈聞之生信,有識睹者西歸。
此義已請證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減,欲寫著一如經法。應知。
47.《觀念法門》(《善導大師全集》第342頁):
罪人得病欲死,遇善知識,教稱彌陀佛名十聲,於聲聲中,除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48.《觀念法門》(《善導大師全集》第361頁):
釋迦出現,為度五濁凡夫,即以慈悲,開示十惡之因,報果三塗之苦;又以平等智慧,悟入人天,迴生彌陀佛國。
49.《觀念法門》(《善導大師全集》第364頁):
過去諸佛,持是念阿彌陀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成佛。現在十方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作佛。未來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作佛
50.《法事讚》(《善導大師全集》第383頁):
諸 佛境界,唯佛能知;國土精華,非凡所測。三身化用,皆立淨土,以導群生;法體無殊,有識歸之得悟。但為凡夫亂想,寄託無由;故使釋迦諸佛,不捨慈悲,直指 西方,十萬億剎,國名極樂,佛號彌陀,現在說法。其國清淨,具四德莊嚴;永絕譏嫌,等無憂惱。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何意然者?乃由彌陀因地,世饒王佛所,捨位出家,即起悲智之心,廣弘四十八願。以佛願力,五逆之與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51. 《往生禮讚》(《善導大師全集》第474頁):
「深心」:即是真實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
52.《往生禮讚》(《善導大師全集》第474頁):
問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也。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53.《往生禮讚》(《善導大師全集》第479頁):
問曰:一切諸佛,三身同證,悲智果圓,亦應無二;隨方禮念,課稱一佛,亦應得生。何故偏歎西方,勸專禮念等,有何義也?
答曰:諸佛所證,平等是一;若以願行來收,非無因緣。然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是故釋迦,及以諸佛,勸向西方,為別異耳。
54.《往生禮讚》(《善導大師全集》第479、480頁):
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何以故?乃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繫念不相續故;憶想間斷故; 回願不慇重真實故;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無有慚愧懺悔心故;(懺悔有三品:一要、二略、三廣,如下具說,隨意用皆得。)又不相續念報彼佛恩故;心生輕 慢,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人我自覆,不親近同行善知識故;樂近雜緣,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何以故?余比日自見聞:諸方道俗,解行不同,專雜有異。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仰願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已能今身,願生彼國者,行住坐臥,必須勵心克己,晝夜莫廢,畢命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終,後念即生彼國。長時永劫,常受無為法樂,乃至成佛,不經生死,豈非快哉!應知。
55.《往生禮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38頁):
《十往生經》云: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又如《觀經》(意)云:若稱禮念阿彌陀佛,願往生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復與前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圍繞行者,不問行住坐臥,一切時處,若晝若夜,常不離行者。今既有斯勝益可憑,願諸行者,各須至心求往。
三、偈語篇
(一)念佛勝易
1.《法事讚》「念佛最親」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398頁):
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
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
2.《法事讚》「稱名入報」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37頁):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3.《往生禮讚》「念佛光攝」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28頁):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4.《般舟讚》「唯覓念佛」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76頁):
相好彌多八萬四,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為餘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
5.《般舟讚》「照覓念佛」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47頁):
一一光明相續照,照覓念佛往生人;
欲比十方諸佛國,極樂安身實是精。
6.《法事讚》「無過念佛」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50頁):
如來出現於五濁,隨宜方便化群萌;
或說多聞而得度,或說少解證三明;
或教福慧雙除障,或教禪念坐思量;
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7.《般舟讚》「不如專念」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70頁):
一切善業迴生利,不如專念彌陀號;
念念稱名常懺悔,人能念佛佛還憶。
8.《般舟讚》「念佛最尊」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76頁):
萬行俱迴皆得往,念佛一行最為尊;
迴生雜善恐力弱,無過一日七日念。
9.《法事讚》「直入涅槃」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378頁):
十方恒沙佛舒舌,證我凡夫生安樂。
佛使二十五菩薩,一切時來常護念;
畢命直入涅槃城,直心實行佛迎來。
10.《法事讚》「念佛佛現」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22頁):
彌陀名號相續念,化佛菩薩眼前行;
或與華臺或授手,須臾命盡佛迎將。
11.《法事讚》「終時正意」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39頁):
終時正意念彌陀,見佛慈光來照身;
乘此彌陀本願力,一念之間入寶堂。
12.《法事讚》「慇勤呼喚」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63頁):
四十八願慇懃喚,乘佛願力往西方;
無問罪福時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13.《法事讚》「願力平等」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46頁):
彌陀願力皆平等,但使迴心華自捧;
一念逍遙快樂國,畢竟常安無退動。
14.《般舟讚》「至死為期」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54頁):
一切時中相續作,至死為期專復專;
一到彌陀安養國,畢竟消遙即涅槃。
15.《般舟讚》「但使迴心」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55頁):
莫論彌陀攝不攝,意在專心迴不迴;
但使迴心決定向,臨終華蓋自來迎。
16.《般舟讚》「利劍名號」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47、589頁):
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謗法闡提行十惡,迴心念佛罪皆除。
17.《般舟讚》「普勸眾生」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75頁):
普勸眾生護三業,行住坐臥念彌陀;
一切時中憶地獄,發起增上往生心;
誓願不作三塗業,人天樂報亦無心。
18.《般舟讚》「普勸有緣」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92頁):
普勸有緣常念佛,觀音大勢為同學;
若能念佛人中上,願得同生諸佛家。
19.《般舟讚》「人人有份」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65頁):
忽爾思量彼快樂,人人有份不須疑。
20.《法事讚》「乘佛願力」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377頁):
三界火宅難居止,乘佛願力往西方。
21.《法事讚》「同至菩提」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32頁):
有識含靈皆普化,同因同行至菩提。
22.《法事讚》「入涅槃門」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00頁):
念念迴心生淨土,畢命入彼涅槃門。
23.《般舟讚》「念佛涅槃」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84頁):
念佛即是涅槃門。
(二)極樂超勝
1.《法事讚》「果得涅槃」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31頁):
果得涅槃常住世,壽命延長難可量;
千劫萬劫恒沙劫,兆載永劫亦無央。
一坐無移亦不動,徹窮後際放身光;
靈儀相好真金色,巍巍獨坐度眾生。
十方凡聖專心向,分身遣化往相迎;
一念乘空入佛會,身色壽命盡皆平。
2.《觀經疏》「西方寂靜」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149頁):
西方寂靜無為樂,畢竟逍遙離有無;
大悲薰心遊法界,分身利物等無殊。
或現神通而說法,或現相好入無餘;
變現莊嚴隨意出,群生見者罪皆除。
3.《往生禮讚》「超諸佛剎」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23頁):
觀彼彌陀極樂界,廣大寬平眾寶成;
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剎最為精。
4.《法事讚》「淨土湛然」之偈(《善導大師全集》422頁):
歷劫以來未聞見,西方淨土寶莊嚴;
此是彌陀悲願力,無衰無變湛然常。
5.《往生禮讚》「十地自然」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29頁):
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
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
6.《法事讚》「真淨報土」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29頁):
彌陀佛國真嚴淨,三惡六道永無名;
事事莊嚴難可識,種種妙微甚為精。
7.《法事讚》「證得法身」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27頁):
既見華台心踴躍,從佛逍遙歸自然;
自然即是彌陀國,無漏無生還即真;
行來進止常隨佛,證得無為法性身。
8.《法事讚》「生即不退」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35頁):
娑婆極苦非生處,極樂無為實是精;
九品俱迴得不退,阿鞞跋致即無生。
9.《法事讚》「六識自悟」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35頁):
四種威儀常見佛,行來進止駕神通;
六識縱橫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10.《法事讚》「無明自亡」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33頁):
到彼華開入大會,無明煩惱自然亡;
三明自然乘佛願,須臾合掌得神通。
11.《法事讚》「明通皆具」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64頁):
直入彌陀大會中,見佛莊嚴無數億;
三明六通皆具足,憶我閻浮同行人。
12.《法事讚》「唯佛獨閑」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50頁):
九十五種皆污世,唯佛一道獨清閑;
出到菩提心無盡,還來火宅度人天。
13.《法事讚》「誓到安養」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19頁):
誓到彌陀安養界,還來穢國度人天;
願我慈悲無際限,長時長劫報慈恩。
14.《般舟讚》「自慶今身」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51頁):
自慶今身聞淨土,不惜身命往西方;
西方快樂無為處,天上人間無比量。
六天相勝億萬倍,不及西方人一相;
三十二相通自在,身光遍照十方界。
15.《般舟讚》「身紫金色」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52頁):
新往化生紫金色,與諸大眾無殊異;
或入寶樓眾中坐,大眾見者皆歡喜。
種種莊嚴不可識,內外相看無障礙;
停足須臾受法樂,三昧無生自然悟。
16.《般舟讚》「相好同佛」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60頁):
佛與聖眾身金色,光光相照心相知;
相好莊嚴無殊異,皆是彌陀願力成。
17.《般舟讚》「身心皆悟」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90頁):
身心毛孔皆得悟,菩薩聖眾皆充滿;
自作神通入彼會,憶本娑婆知識恩。
18.《般舟讚》「忽憶地獄」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75頁):
忽憶地獄長時苦,不捨須臾忘安樂;
安樂佛國無為地,畢竟安身實是精。
19.《般舟讚》「獨超三界」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57頁):
普教眾生常念佛,自他功德並須迴;
安心定意生安樂,獨超三界出煩籠。
20.《般舟讚》「我法王家」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60頁):
普願有緣同行者,專心直入不須疑;
一到彌陀安養國,原來是我法王家。
21.《般舟讚》「不出三昧」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58頁):
四種威儀常在定,不出三昧作神通;
一一神通到佛會,會會聽法證無生。
22.《般舟讚》「一入即證」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46頁):
一日七日專稱佛,命斷須臾生安樂;
一入彌陀涅槃國,即得不退證無生。
23.《般舟讚》「畢竟逍遙」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54頁):
一到彌陀安養國,畢竟逍遙即涅槃。
涅槃莊嚴處處滿,見色聞香罪障除。
24.《般舟讚》「畢竟不退」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49頁):
一念之間入佛會,三界六道永除名;
三明六通皆自在,畢竟不退證無為。
25.《般舟讚》「念念證悟」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91頁):
一入涅槃常住國,徹窮後際更何憂;
念念時中常證悟,十地行願自然成。
26.《般舟讚》「一到即受」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68頁):
一到即受清虛樂,清虛即是涅槃因。
27.《般舟讚》「超證常倫」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79頁):
極樂眾生見聞益,超證常倫諸地上。
28.《般舟讚》「如此逍遙」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78頁):
如此逍遙快樂地,更貪何事不求生。
29.《觀經疏》「勸眾發願」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19頁):
道俗時眾等,各發無上心,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
共發金剛志,橫超斷四流,願入彌陀界,歸依合掌禮。
30.《觀經疏》「歸去來」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150頁):
歸去來,魔鄉不可停,
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
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
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
31.《往生禮讚》「唯須十念心」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14頁):
濁世難還入,淨土願逾深;
莫謂西方遠,唯須十念心。
32.《往生禮讚》「欲得無生果」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14頁):
欲得無生果,彼土必須依;
願生何意切,正為樂無窮。
33.《往生禮讚》「繫念必往生」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17頁):
於彼心能繫,當必往非賒。
淨國無衰變,一立古今然。
34.《往生禮讚》「發心功已至」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19頁):
發心功已至,繫念罪便消;
但欣行道易,寧愁聖果遙。
35.《往生禮讚》「樂多無廢道」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20頁):
樂多無廢道,聲遠不妨聞;
如何貪五濁,安然火自焚。
36.《往生禮讚》「疑多邊地久」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21頁):
疑多邊地久,德少上生難;
且莫論餘願,西方已心安。
37.《往生禮讚》「六根常合道」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21頁):
六根常合道,三塗永絕名;
寄言有心輩,共出一苦城。
38.《往生禮讚》「彌陀智願海」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91頁):
彌陀智願海,深廣無涯底;
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
39.《往生禮讚》「至彼嚴淨國」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95頁):
至彼嚴淨國,便速得神通;
必至無量尊,受記成等覺。
40.《往生禮讚》「若人無善本」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95頁):
若人無善本,不得聞佛名;
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
41.《往生禮讚》「宿世見諸佛」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96頁):
宿世見諸佛,則能信此事;
謙敬聞奉行,踴躍大歡喜。
42.《往生禮讚》「其有得聞彼」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96頁):
其有得聞彼,彌陀佛名號;
歡喜至一念,皆當得生彼。
43.《往生禮讚》「設滿大千火」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96頁):
設滿大千火,直過聞佛名;
聞名歡喜讚,皆當得生彼。
44.《往生禮讚》「萬年三寶滅」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97頁):
萬年三寶滅,此經住百年;
爾時聞一念,皆當得生彼。
45.《往生禮讚》「佛世甚難值」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97頁):
佛世甚難值,人有信慧難;
遇聞稀有法,此復最為難。
46.《往生禮讚》「自信教人信」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97頁):
自信教人信,難中轉更難;
大悲傳普化,真成報佛恩。
47.《觀經疏》「淨宗迴向偈」(《善導大師全集》第20頁):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三)慈悲勸誡
1.《法事讚》(《善導大師全集》第388頁):
久住娑婆常沒沒,三惡四趣盡皆停;
披毛戴角受眾苦,未曾聞見聖人名。
憶此疲勞長劫事,誓願捨命見彌陀;
眾等身心皆踴躍,手執香華常供養。
2.《法事讚》(《善導大師全集》第398頁):
慚愧釋迦大悲主,十方恒沙諸世尊;
不捨慈悲巧方便,共讚彌陀弘誓門。
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
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
一切迴心向安樂,即見真金功德身;
淨土莊嚴諸聖眾,籠籠常在行人前。
行者見已心歡喜,終時從佛坐金蓮;
一念乘華到佛會,即證不退入三賢。
3.《法事讚》(《善導大師全集》第401頁):
曠劫以來居生死,三塗常沒苦皆逕;
始服人身聞正法,由如渴者得清泉。
念念思聞淨土教,文文句句誓當勤;
憶想當時流浪苦,專心聽法入真門。
淨土無生亦無別,究竟解脫金剛身。
4.《法事讚》(《善導大師全集》第420頁):
人天大眾皆圍繞,傾心合掌願聞經;
佛知凡聖機時悟,即告舍利用心聽。
一切佛土皆嚴淨,凡夫亂想恐難生;
如來別指西方國,從是超過十萬億。
七寶莊嚴最為勝,聖眾人天壽命長;
佛號彌陀常說法,極樂眾生障自亡。
5.《法事讚》(《善導大師全集》第422頁):
三界眾生無智慧,惛惛六道內安身;
諸佛慈心為說法,聾盲觝突伴不聞。
忽爾無常苦來逼,精神錯亂始驚忙;
萬事家生皆捨離,專心發願向西方。
彌陀名號相續念,化佛菩薩眼前行;
或與華臺或授手,須臾命盡佛迎將。
6.《法事讚》(《善導大師全集》第428頁):
極樂莊嚴出三界,人天雜類等無為;
法藏行因廣弘願,設我得佛現稀奇。
或使鳥身能說法,或現無請能應機;
或使微波出妙響,或使林樹讚慈悲;
或使風光相應動,或令羅網說音辭。
一切莊嚴聲遍滿,恒沙天樂自依時;
為引他方凡聖類,故佛現此不思議。
我等聞之身毛豎,碎骨慚謝阿彌師;
一受專精不惜命,須臾即到豈為遲。
7.《法事讚》(《善導大師全集》第434頁):
釋迦如來告身子,即是普告苦眾生,
娑婆六道非安處,冥冥長夜闇中行。
聖化同居不相識,動生瞋毒鬥無明;
為此無明繫六道,愛憎高下何時平。
既無善業排生死,由貪造罪未心驚;
犯此人皮裹驢骨,三塗自入不須爭。
我等聞之心髓痛,誓願頓捨世間榮。
8.《法事讚》(《善導大師全集》第437頁):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七日七夜心無間,長時起行倍皆然;
臨終聖眾持華現,身心踴躍坐金蓮。
坐時即得無生忍,一念迎將至佛前;
法侶將衣競來著,證得不退入三賢。
9.《法事讚》(《善導大師全集》第446頁):
十惡五逆多疑謗,信邪事鬼餒神魔;
妄想求恩謂有福,災障禍橫轉彌多。
連年臥病於床枕,聾盲腳折手攣橛;
承事神明得此報,如何不捨念彌陀。
彌陀願力皆平等,但使迴心華自捧,
一念逍遙快樂國,畢竟常安無退動。
10.《法事讚》(《善導大師全集》第451頁):
世尊說法時將了,慇懃付囑彌陀名;
五濁增時多疑謗,道俗相嫌不用聞。
見有修行起瞋毒,方便破壞競生怨;
如此生盲闡提輩,毀滅頓教永沉淪。
超過大地微塵劫,未可得離三塗身;
大眾同心皆懺悔,所有破法罪因緣。
11.《法事讚》(《善導大師全集》第460頁):
劫欲盡時五濁盛,眾生邪見甚難信;
專專指授歸西路,為他破壞還如故。
曠劫以來常如此,非是今生始自悟;
正由不遇好強緣,致使輪迴難得度。
今日今時聞要法,畢命為期誓堅固;
堅固持心不惜身,慚愧釋迦諸佛恩。
12.《往生禮讚》(《善導大師全集》第487頁):
恒願一切臨終時,勝緣勝境悉現前,
願睹彌陀大悲主,觀音勢至十方尊,
仰願神光蒙授手,乘佛本願生彼國。
13.《往生禮讚》(《善導大師全集》第488頁):
人間匆匆營眾務,不覺年命日夜去;
如燈風中滅難期,忙忙六道無定趣。
未得解脫出苦海,云何安然不驚懼;
各聞強健有力時,自策自勵求常住。
14.《往生禮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04頁):
自從無始受身來,恆以十惡加眾生;
不孝父母謗三寶,造作五逆不善業。
以是眾罪因緣故,妄想顛倒生纏縛;
應受無量生死苦,頂禮懺悔願滅除。
15.《往生禮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05頁):
歷劫以來懷嫉妒,我慢放逸由癡生,
恒以瞋恚毒害火,焚燒智慧慈善根。
今日思惟始惺悟,發大精進隨喜心。
16.《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45、546頁):
般舟三昧樂,三界六道苦難停,
曠劫以來常沒沒,到處唯聞生死聲。
釋迦如來真報土,清淨莊嚴無勝是;
為度娑婆分化入,八相成佛度眾生。
或說人天二乘法,或說菩薩涅槃因,
或漸或頓明空有,人法二障遣雙除;
根性利者皆蒙益,鈍根無智難開悟。
瓔珞經中說漸教,萬劫修功證不退;
觀經彌陀經等說,即是頓教菩薩藏。
一日七日專稱佛,命斷須臾生安樂,
一入彌陀涅槃國,即得不退證無生。
萬劫修功實難續,一時煩惱百千間,
若待娑婆證法忍,六道恒沙劫未期。
貪瞋即是輪迴業,煩惱豈是無生因,
驗此貪瞋火燒苦,不如走入彌陀國。
彌陀因地發心時,頓捨王位求菩提,
饒王佛所落髮鬚,出家修道名法藏,
四十八願因茲發,一一誓願為眾生。
17.《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47頁):
一切如來設方便,亦同今日釋迦尊,
隨機說法皆蒙益,各得悟解入真門;
門門不同八萬四,為滅無明果業因,
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18.《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48頁):
佛教多門八萬四,正為眾生機不同;
欲覓安身常住處,先求要行入真門。
門門不同名漸教,萬劫苦行證無生;
畢命為期專念佛,須臾命斷佛迎將。
一食之時尚有間,如何萬劫不貪瞋,
貪瞋障受人天路,三惡四趣內安身。
19.《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50頁):
微塵故業隨智滅,不覺轉入真如門;
大小僧祇恒沙劫,亦如彈指須臾間,
如此逍遙快樂處,更貪何事不求生。
縱使千年受五欲,增長地獄苦因緣;
貪瞋十惡相續起,豈是解脫涅槃因。
不畏三塗造眾罪,破滅三寶永沉淪;
不孝父母罵眷屬,地獄安身無出期。
20.《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50頁):
曠劫已來沈苦海,西方要法未曾聞;
雖得人身多有障,不受佛化反生疑。
六方如來慈悲極,同心同勸往西方;
長病遠行不計日,念佛即道無功夫,
如此之人難化度,無明被底且長眠。
21.《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51頁):
得此無生寶國地,皆是彌陀願力恩;
大眾同心厭此界,乘佛願力見彌陀。
忽爾思量心髓痛,無窮之劫枉疲勞;
自慶今身聞淨土,不惜身命往西方。
22.《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55頁):
道里雖遙不足到,彈指之間入寶池;
唯恨眾生疑不疑,淨土對面不相忤。
莫論彌陀攝不攝,意在專心迴不迴;
但使迴心決定向,臨終華蓋自來迎。
23.《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57頁):
菩薩聲聞將見佛,禮佛一拜得無生;
彌陀告言諸佛子,極樂何如彼三界。
新往化生俱欲報,合掌悲咽不能言;
得免娑婆長劫苦,今日見佛釋迦恩。
24.《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58頁):
普勸同生知識等,同行相親莫相離。
父母妻兒百千萬,非是菩提增上緣,
念念相纏入惡道,分身受報不相知,
或在豬羊六畜內,披毛戴角何時了。
慶得人身聞要法,頓捨他鄉歸本國,
父子相見非常喜,菩薩聲聞亦復然。
25.《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63頁):
十方如來舒舌證,定判九品得還歸。
父子相迎入大會,即問六道苦辛事,
或有所得人天報,饑餓困苦體生瘡,
爾時彌陀及大眾,聞子說苦皆傷嘆;
彌陀告言諸佛子,自作自受莫怨他。
26.《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74頁):
不孝父母罵三寶,終時獄火自相迎;
毀辱六親破淨戒,亦墮如是泥犁中。
殺害眾生食他肉,直入泥犁火聚中;
見聞方便處分殺,如前受苦未何央。
劫盜三寶眾生物,一墮泥犁無出期;
偷劫父母六親物,亦入如是泥犁中。
27.《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75頁):
欺誑三寶眾生類,死入泥犁無出期;
惡口兩舌貪瞋慢,八萬地獄皆周遍;
論說他人三寶過,死入拔舌泥犁中。
普勸眾生護三業,行住坐臥念彌陀,
一切時中憶地獄,發起增上往生心,
誓願不作三塗業,人天樂報亦無心。
忽憶地獄長時苦,不捨須臾忘安樂,
安樂佛國無為地,畢竟安身實是精。
28.《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75頁):
淨土莊嚴無有盡,十方生者亦無窮,
千劫萬劫恒沙劫,一切去者不相妨,
十方眾生未曾減,彌陀佛國亦無增。
29.《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76頁):
彌陀願力隨心大,四種莊嚴普皆遍,
三明六通常自在,遍入眾生心想中。
佛身相好依心起,隨念即現真金佛,
真金即是彌陀相,圓光化佛現人前。
30.《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84頁):
若是釋迦真弟子,誓行佛語生安樂;
不得悠悠信他語,隨緣治病各依法。
31.《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84頁):
若聞此法稀奇益,不顧身命要求得;
若能專行不惜命,命斷須臾生安樂。
32.《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87頁):
下品上生凡夫等,具造十惡無餘善,
增長無明但快意,見他修福生非毀,
如此愚人難覺悟,良由知識惡強緣。
唯知目前貪酒肉,不覺地獄盡抄名,
一入泥犁受長苦,始憶人中善知識。
罪人臨終得重病,神識昏狂心倒亂,
地獄芬芬眼前現,白汗流出手把空。
如此困苦誰能救,會是知識彌陀恩。
手執香爐教懺悔,教令合掌念彌陀,
一聲稱佛除眾苦,五百萬劫罪消除,
化佛菩薩尋聲到,我故持華迎汝來。
33.《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88頁):
地獄猛火皆來逼,當時即值善知識,
發大慈悲教念佛,地獄猛火變風涼;
天華旋轉隨風落,化佛菩薩乘華上。
34.《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91頁):
普勸十方生死界,同心斷惡盡須來;
一入涅槃常住國,徹窮後際更何憂。
念念時中常證悟,十地行願自然成;
地地慈悲巧方便,以佛為師無錯悟。
35.《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91頁):
定善一門韋提請,散善一行釋迦開;
定散俱回入寶國,即是如來異方便。
36.《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72頁):
慎莫輕心縱三業,業道分明不可欺。
37.《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90頁):
寧合金華百千劫,不能地獄須臾間。
38.《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62頁):
何期今日至寶國,實是娑婆本師力,
若非本師知識勸,彌陀淨土云何入。
39.《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70頁):
得免娑婆長劫難,特蒙知識釋迦恩;
種種思量巧方便,選得彌陀弘誓門。
40.《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54頁):
不因釋迦如來力,彌陀淨土若為聞。
41.《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90頁):
若非釋迦勸念佛,彌陀淨土何由見。
42.《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57頁):
得免娑婆長劫苦,今日見佛釋迦恩。
43.《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52頁):
遇值往生善知識,得聞淨土彌陀名。
44.《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88頁):
若非知識教稱佛,如何得入彌陀國。
45.《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87頁):
如此困苦誰能救,會是知識彌陀恩。
46.《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62頁):
不蒙彌陀弘誓力,何時何劫出娑婆。
47.《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51頁):
得此無生寶國地,皆是彌陀願力恩。
48.《般舟讚》「感恩偈」(《善導大師全集》第807頁):
得生淨土報師恩 相續念佛報慈恩
特蒙知識釋迦恩 唯知慚賀釋迦恩
碎身慚謝釋迦恩 碎身慚謝報慈恩
長劫讚佛報慈恩 長時長劫報慈恩
報佛慈恩心無盡 念報慈恩常頂戴
49.《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44頁):
生盲信業走,隨業墮深坑;
縱此貪瞋火,自損損他人;
長沒無明海,遇木永無緣。
50.《往生禮讚》(《善導大師全集》第490頁):
時光遷流轉,忽至五更初,
無常念念至,恒與死王居,
勸諸行道者,勤修至無餘。
51.《往生禮讚》(《善導大師全集》第490頁):
人生不精進,喻若樹無根;
採華置日中,能得幾時鮮。
人命亦如是,無常須臾間;
勸諸行道者,勤修乃至真。
52.《往生禮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05頁):
流浪三界內,癡愛入胎獄;
生已歸老死,沉沒於苦海。
我今修此福,回生安樂土。
53.《往生禮讚》(《善導大師全集》第506頁):
願捨胎藏形,往生安樂國;
速見彌陀佛,無邊功德身。
奉覲諸如來,賢聖亦復然;
獲六神通力,救攝苦眾生。
虛空法界盡,我願亦如是。
四、就行立信文
(《觀經疏》〈散善義〉「就行立信」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51頁)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
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
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
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
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
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
是名為正。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
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
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五、二河白道喻
(《觀經疏》〈散善義〉「二河白道喻」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54頁)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為行者,說一譬喻,守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何者是也?
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
忽然中路,見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
二河各闊百步,各深無底,南北無邊。
正水火中間,有一白道,可闊四五寸許。
此道從東岸至西岸,亦長百步。
其水波浪交過濕道,其火焰亦來燒道;水火相交,常無休息。
此人既至空曠迥處,更無人物;多有群賊惡獸,見此人單獨,競來欲殺。
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見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見邊畔,中間見一白道,極是狹小。二岸相去雖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
正欲到迴,群賊惡獸,漸漸來逼。
正欲南北避走,惡獸毒蟲,競來向我。
正欲向西,尋道而去,復恐墮此水火二河。
當時惶怖,不復可言,即自思念:「我今迴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死者,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
作此念時,東岸忽聞人勸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
又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
或行一分二分,東岸群賊等喚言:「仁者!迴來,此道嶮惡不得過,必死不疑;我等眾無惡心相向。」
此人雖聞喚聲,亦不迴顧,一心直進,念道而行。
須臾即到西岸,永離諸難,善友相見,慶樂無已。
此是喻也。
次合喻者:
言「東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
言「西岸」者,即喻極樂寶國也。
言「群賊、惡獸詐親」者,即喻眾生六根、六識、六塵、五陰、四大也。
言「無人空迥澤」者,即喻常隨惡友,不值真善知識也。
言「水火二河」者,即喻眾生,貪愛如水,瞋憎如火也。
言中間「白道」四五寸者,即喻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也。乃由貪瞋強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
又「水波常濕道」者,即喻愛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
又「火焰常燒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燒功德之法財也。
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迴諸行業,直向西方也。
言「東岸聞人聲勸遣,尋道直西進」者,即喻釋迦已滅,後人不見,由有教法可尋,即喻之如聲也。
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賊等喚迴」者,即喻別解、別行、惡見人等,妄說見解,迭相惑亂;及自造罪退失也。
言「西岸上有人喚」者,即喻彌陀願意也。
言「須臾到西岸,善友相見喜」者,即喻眾生久沉生死,曠劫輪迴,迷倒自纏,無由解脫。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以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