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讀《善導大師全集》
《善導大師全集》與淨土宗之命運
在人類文化史上,因為承載某一種文化的重要典籍失傳,致使此種文化衰落;也因其典籍的再現,引起此種文化的復興。此種現象,屢見不鮮。
佛門宗派的興衰,與其祖典的傳續與否,更是密切相關。譬如宋初,因受五代戰亂的影響,智者大師《法華玄義》等「天臺三大部」在中國一度失傳,遂使名盛一時的 天臺宗一時陷入寂寞慘澹的境地;後由義寂法師從高麗請回「天臺三大部」,才有了後來宋代天臺宗的復興。又如南山律宗,因唐道宣律祖的「南山三大部」及宋元 照律師有關疏釋的失傳,致使此宗長期蕭條,明蕅益大師以天縱之才、奇穎之悟,欲弘律宗,重振佛教,也不得不半途中止。直到清末,道宣、元照二大師著作從日 本回流,才略見民國至今的復甦之氣。而對照蕅益大師《重治毗尼》與「南山三大部」,間有乖違,也實屬正常,畢竟祖典不傳,法脈中斷之故。
在歷史的長河中,淨土宗則是另一番命運;經歷著鼎盛、失傳、回歸、復興的漫長過程。
一、鼎盛(隋唐)
先由北魏 曇鸞大師撰《往生論註》,繼有道綽大師述《安樂集》,終至唐善導大師以彌陀化身之資格,念佛出光之現證,撰《觀經四帖疏》,楷定古今諸師異解;復撰《觀念 法門》、《法事讚》、《往生禮讚》、《般舟讚》,規範淨業行儀。淨土一宗巍然確立,大放異彩,教化之盛,如日中天,竟使當時皇都長安,滿城斷肉,遍地佛 聲。此後由承遠、法照、少康諸大師續承法流,法化無窮。
二、失傳(宋明)
然而,約 於五代戰亂之後,直至近代千餘年間,曇鸞、道綽、善導三大師的著作,除《往生禮讚》被唐朝智升法師編纂於《集諸經禮懺儀》之中,得以保護之外,餘盡失傳。 致使後來高僧大德自修淨土或弘揚淨土,因缺乏這一法脈教典的依據,只好依據本宗的教理來解釋淨土。因而形成了雖然有人在弘揚淨土法門,卻沒有傳承淨土宗的 特異歷史現象。
諸宗共弘淨土,有其歷史上的積極意義:
一、保證了淨土法門的存續及壯大。
二、強化了淨土法門普攝群機的功能。
三、最終形成諸宗匯歸淨土的大一統局面。
一、淨土教理混雜。時下一般行人的淨土觀念,其實是宋明以來形成的以天臺為主,並混雜諸宗觀念的淨土,與隋唐時期曇鸞、道綽、善導大師所開顯的純粹的淨土宗有著很大不同。
二、彌陀本願隱而不彰,釋尊本懷鬱而不暢。此種諸宗混雜的淨土觀,多談心性不二之理,對彌陀本願救度的宗旨闡發甚少,對普通人來說,不免談玄說妙,難起真實皈依。致使釋尊出世,以普救一切苦惱眾生,齊得往生、皆共成佛之本懷,鬱而不暢。
三、凡夫入報之路塞而不通。「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為善導大師思想的精髓,淨土宗教理的核心,但諸宗皆無此義,雖弘淨土,囿於自力觀念,不許凡夫直入報土。
四、 習久不察,正雜相倒。善導大師是淨土宗的創立者,善導大師的淨土教說方是純正的淨土,自是公允之論。但受一千多年來諸宗觀念的影響,時人一說到淨土,已經 有了固定的觀念:往生必須諸善助行回向,念佛必須達到清淨不亂,往生必存四土高低;聽到善導大師「專仗彌陀本願,專稱彌陀佛名,凡夫直入報土」之說,反而 覺得詫異。
不知宋明以來一千多年間,中國有的只是天臺宗、華嚴宗乃至禪密諸宗混合的淨土法門,獨獨沒有純粹淨土宗的淨土法門。其原因就是淨土宗賴以開宗立教的根本祖典,善導大師《 觀經四帖疏》等失而不傳。
三、回歸(清末)
一百年前,曇鸞大師《往生論註》、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等祖典從日本再度回流本國,這是淨土宗史上具有標誌意義的重大事件,也是整個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標誌著淨土宗將再度復興,億億萬萬眾生升起得救的希望,古老的佛教將在末法衰微的背景下,再度大放光彩,普照寰宇。
但 正如日復出,初露晨曦,大地依然黑沉沉,人們依然在夢鄉,只有少數早起的人才看到東方地平線上一絲曙光。由於普遍受到宋明以來諸宗混雜觀念的嚴重影響,善 導大師祖典的回歸,並沒有在教界引起普遍的重視和熱烈的反響。除了民國時代的印光大師有所關注,力讚善導之高德,並印行流通《觀經四帖疏》《往生論註》之 外,很少有人提倡弘揚。
恰如早起的行路人,一聲輕輕的咳嗽,不足驚醒群屋下的夢中人;日光尚未大明,行人步履已過,夢中人縱然初醒,旋復入夢。所以隨著印光大師示寂,人們似乎也忘記了還有祖典回歸這麼一回事。這也難怪,對於一般的淨土行人來說,一千多年的夢實在是太深太沉了。
四、復興(現代)
然而太陽 的升起,畢竟不會因此而停住腳步。在眾生的沉睡中,它越升越高,越來越發出耀眼的光輝,佈滿大地,推開千家萬戶緊閉的門窗,驚醒沉夢者蒙朧的雙眼,催動人 們來到戶外沐浴陽光。故有慧淨法師,使命所牽,願力所使,慧眼見真,悲心利物,高挑本願之旗幟,獨樹善導之法幢。知此時代,唯有將善導大師教法徹底顯彰, 否則,眾生將永難安心,佛法恐一衰再衰。故數十年來,窮心竭力,一門深入於善導大師淨土思想,雖隨緣教化,著作等身,而以編述相關祖典為第一要務,尤其致 力於《善導大師全集》編述之偉業,數年前已競其功,廣泛流通於海內外,見者莫不歡喜。
如果有一本書,直接關切著現代千萬億眾生解脫的命運,這本書就是《善導大師全集》。
如果有一本書,直接影響著淨土宗復興的命運,這本書就是《善導大師全集》。
如果有一本書,直接關係著二千多年中國佛教的命運,能否開闢出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能否為眾生帶來永恆的希望、真實的利益?能否在益加濁染的時代,保持佛法持久不衰的旺盛生命力?這本書就是《善導大師全集》。
如果有一本書,直接關係著中華民族復興的命運,為之提供無盡的福祉、永恆的安慰;舒緩其發展的巨大壓力,消解其時代的種種污染,這本書就是《善導大師全集》。
如果有一本書,能夠光耀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為世界民族之林提供豐富的精神營養、永恆的安樂依止,這本書就是《善導大師全集》。
還望有緣遇此寶典,隨緣提倡,輾轉印施,人人念佛,人人和善,人人快樂,人人幸福,人人往生,人人成佛。轉濁世為淨土,化災厲為吉祥。如《無量壽經》言:
佛所游履,國邑丘聚,靡不蒙化。
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
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
《善導大師全集》編述說明
數年前,筆者忝蒙師命,參與《善導大師全集》有關編校工作,受教良多,獲益匪淺。今於弘願寺印行流通《善導大師全集》之際(按:台灣版由淨土宗文教基金會、淨土宗出版社於2003年出版),將有關編述用意作一說明,期望有助於讀者更好地理解這一部偉大的祖典。
《善 導大師全集》編述工作分為「編」和「述」兩大部分。編,主要是對善導大師原著及記述祖師行德的歷史文獻進行編排整理。述,是對善導大師教著之根本思想進行 述義解釋。除了二篇序文,及「《觀經四帖疏》綱要」、「四部五卷概說」共四篇屬於述義部分之外,其餘皆是編的部分。這樣,有編有述,編述結合,目的在於幫 助讀者瞭解大師之崇高行德,把握大師之思想精髓。
茲分點說明之:
一、 頁面古人因為受紙張、雕版、印刷等多方面條件的限制,書頁往往滿版文字,句讀不明,很少分段,視覺上頗覺逼迫而不便閱讀。現代電腦排印技術,變化無窮,隨 心所欲。若圖省事,墨守成規,將增讀者疲勞,有礙佛法流通;耗社會資源,損自己福報。故此次編印《善導大師全集》,充分利用電腦排印技術,花了大量的人力 心血,內容展現上力求盡善盡美,形式效果上力求整潔、美觀、清爽、輕鬆。
二、目錄因全集內容豐富,卷帙浩繁,編排時採取了兩級目錄制,即第一級為「總目錄」,示其總概;第二級為「細目錄」,詳其細節。
三、編次善導大師現存教著共有五部,即《觀經疏》四卷、《觀念法門》一卷、《法事讚》二卷、《往生禮讚》一卷、《般舟讚》一卷,稱「五部九卷」,具體著述時間前後固不可考,茲據內容定其編次。
《觀經四帖疏》為大師立教開宗之著,標誌著淨土宗教理的成熟圓滿,為淨土宗根本依據的祖典,楷定古今,第一要故,置於五部之首。其餘四部皆此部之流韻,故隨後。
又此部闡釋淨土一宗之教理,理論指導實踐,故置首;其餘四部開展淨土一宗之行儀,實踐依於理論,故隨後。
餘 四部中,《觀念法門》之表意、形式與《觀經疏》都最接近。形式上都屬於長行體。表意上,「觀」者,觀佛法門;「念」者,念佛法門。由「觀佛法門」導入「念 佛法門」,是「觀念法門」題名給我們的直接啟示;而這正是善導大師依《觀經》建立淨土宗教理根本框架,楷定諸師誤解的大根大本之處。由同一「觀」字,可知 兩部釋義關係之近密。故緊隨《觀經疏》之後。
又此部雖然也屬於行儀,但其理論闡發特別是〈五種增上緣義〉一卷,對諸部行儀實踐有普遍的指導作用,故置四部行儀之首。
剩下三部形式上都是偈頌體,聚為一類。其中《法事讚》是以讚偈的形式解釋《阿彌陀經》,屬讀誦正行,列五正行之首;又為重經故,故置三部之首。
《往生禮讚》屬禮拜正行,五正行之次,亦是尋常行法,故次之。
《般舟讚》主要屬讚歎供養正行,五正行之末,以示法喜充溢,慚謝佛恩,依教奉行,專勤不怠,故殿後。
更摘錄五部九卷之要點,編成〈五部九卷摘要〉、〈善導大師法語〉二篇。
以上皆祖師原著,為全集之正卷,編訖。
此下為附錄,附屬於正卷,服務於正卷,以述明祖典之精義,此為述;仰讚祖師之高德,此為編。各如其次。
四、標點採用現代標點,不僅順乎現代人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效率,也能加深對相關法義的理解。
有少數因句讀不同而意義不同之處,即詳審日本古版句讀及有關古德釋義,綜合上下文意及善導大師一貫思想之精神,而予確定。
關於引號,除了通常引用句式之外,有必要特別點醒之處也加引號;如《觀經疏》每段分科皆有「正明……」,這「正明」之後的內容皆是大師對當段經文的科判,特別關鍵故,加以引號。
如一一二頁第一行
七、從「我今樂生彌陀」以下,正明夫人「別選所求」。
「我今樂生彌陀」是引文性質,加引號;「別選所求」即是當段科判,寥寥數字顯明大師對當段經文意義的判定,特別重要故,也加引號,以期能引起讀者注意。
順便一說,經文全句是:「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大師引文並不連續為「我今 樂生極樂」,而是跳躍式地從「我今樂生」直接到「彌陀」二字,也即是以正報「彌陀」代替依報「極樂」;這並非一時疏忽,而是別有深意。即:有意隱去國土之 名,刻意突顯主佛之稱,以彰顯彌陀願力為極樂莊嚴之根本,韋提別選之內因;佛德自攝國土德,往生只在稱佛名。同時也說明韋提別選之國,乃是依報(極樂)同 於正報(彌陀)、依正一體的涅槃報土,而非化土。
這從隨後釋文「此明彌陀本國四十八願,願願皆發增上勝因,依因起於勝行,依行感於勝果,依果感成勝報,依報感成極樂……」等來看,尤為明顯。「彌陀願勝,因行果感,報成極樂。」一切歸根於彌陀願力,是大師一以貫之的思想。為表達此等深意,所以在引文時特別從當段經文中挑出「彌陀」二字。
類似的句式,屢屢可見。或有以為是後人抄誤,或有以為係大師隨便著筆,或有以為乃所引經本有所不同……此皆不知大師身為彌陀化身,所說即是佛說,引文釋義,確然不移,絕非隨便平常,所謂「欲寫者一如經法,一字一句不可加減。」
大師分文有兩種格式:一、「從……下至……以來」。二、「從……以下」。前一種格式,經文分段起始、終結都很明確,說明相關意義在當段已表達完整。
第二種格式,不用「以來」而說「以下」,則經文分段終點不明,表明相關意義在當段表達尚未完全,而是一直貫穿到此後更遠的地方。
如夫人從諸佛國土中特別選擇求生極樂,她的意願在當段經文中並沒有完全地表達出來,而是貫穿到下段經文:「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才算完整。所以大師就用「我今樂生彌陀以下」這樣的句式。
這又有什麼特別的深義呢?如果夫人的意願在「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一句中已經表達完全,而不貫穿於「教我思惟正受」,就成了唯願無行,說說而已;可是夫人並非如此,她求的是必生不可,有願還必須有行,所以必然地生發到下 段的「教我思惟正受(行)」。也就是說,夫人發願的時候就已經內含了行,不是空願,而是願行一體,願行具足;願行具足故,必得往生,非別時意。這便與〈玄 義分〉「會通別時意」遙相呼應,而又毫無痕跡,譬如天衣無縫。
「會通別時意」中願行具足,是具足於一句名號;此處夫人願行具足也是具足於一句名號,所以經文說「阿彌陀佛所」,祖師引文專門挑出「彌陀」二字。
為什麼凡夫單以稱名,便願行具足,必得往生?結合〈玄義分〉「六字釋」及當段釋文,明顯可知:乃是因為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因、行、果、報」,結為名號,成為凡夫所有物之故。
又夫人是凡夫的代表,她這樣發願,求生極樂,我們也這樣發願;她因彌陀願力而願行具足,我們也願行具足;她必得往生,我們也必得往生。
看似簡單的引文,顯示出大師的釋義是多麼的深遠微妙,智慧是如何的廣大無邊,又是如何地慈悲至極啊!實在令人感動,佩服得五體投地。
五、分段本全集的分段比較明細,頁面留空較多;一是通過分段使大師的思想儘量明細化,二是有較好的視覺效果。仍舉《觀經疏》為例。
見一二五、一二六頁。
大師分科、釋義,有其一貫次第及格式。
先是分科。格式為「從……至……以來(以下),正明……」
接下來總釋,即總略地解釋當段經文的主要意義。格式為「此明……」。
接下來別釋,有二種
一、「別引釋」。即分別地引用經文當中有關語彙,加以解釋。格式為「言……者……」。
二、「分節釋」。不一一引用經文,而是將當科經文分成若干小節,分別加以解釋。格式為「即有其(若干),(一)……(二)……(三)……」。如一八○、一八一頁:
仍然是分科、總釋、別釋。
不過總釋用的是「斯乃……」的格式,這也是大師慣用的語式。比較起來,「此明」的格式,釋義比較淺明一些;而「斯乃」的格式,有更深層探究的意味。
特別就一八○頁第九行:
言「說是語者」,正明就此意中,即有其七。
雖然引用的是當段經文冠頭「說是語者」四個字,但接著詳列七點,解釋的卻是全段經文。其中(一)是解釋「說是語者」一句,(二)是解釋「無量壽佛」一句,(三)是解釋「佇立空中」一句,乃至(七)是解釋「百千閻浮檀金,不得為比。」
看上去引用的部分與所釋的部分完全不吻合,難道是哪裡出了差錯嗎?不是。大師這樣的引文、釋義,表明七節內容完成在同一時間,同在「說是語時」的當下。正當釋尊對阿難及韋提說「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之時,阿彌陀佛即時現在空中,放大光明,證明:一切凡夫人,只要回心正念,願生我國,立即得生。一切都在當下,釋尊佛語在當下,彌陀應現在當下,眾生往生在當下。故此引釋,亦為兼破「別時意」。
這再一次地顯明,彌陀化身的大師釋義是如何的精妙深遠,我們拜讀大師的著作務必要有十二萬分的謙恭,特別看到迥異尋常之處,更要具十二萬分的審慎,而不要隨便看過,甚至粗心浮慢地懷疑:是不是大師的教著哪裡出了錯誤。
通過這樣的分段,瞭解大師的釋義次第,對我們理解大師的思想會很有幫助。
六、字體《觀經疏》採用經疏合刊,經文用大粗黑體。全集祖師釋文皆用宋體(台灣華康中明體),偈頌用楷體,重要法句加黑突出。
這樣不僅排版清爽可觀,讀者對於重要法句也能一目了然,可以細細多思惟幾遍,不致隨眼一帶而過,抓不到要點。
七、眉註祖師思想宏博浩瀚,五部九卷文淵義豐,初學者往往望洋興嘆,無處摸索。若能將祖典加以條理性的展示、要點性的提醒,提供一條可資依循的線索,實有莫大的幫助。這便是眉註的必要。為此,編者對祖師教典進行了全面疏理,共加眉註約三千條。
眉註主要有兩大功能:一、顯示科判。二、提示要點。讀者若能善用這些眉註,拜讀大師著作時,便如同進入一座宏偉的城市,有各種指示路牌及重要場所標示一樣的便利。
八、邊註任意翻開一頁,一看邊註,便可立知當前在何部、何章、何節、何段,前後次序井然,於研讀極為便利。
九、 摘要法語以上雖然作了標點、分段、字體、眉註、邊註等種種編排工作,但以五部九卷,浩若煙海,諸義交絡,真實與方便並呈,正業與助業通顯,不少人皆看前而 遺後,看後又忘前,才執片段即失全體,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前後踟躇,左右茫然。所以,如能將全集中祖師最精要直截的法語單獨摘出,編輯成章,更為直觀明 瞭。因此編有〈五部九卷摘要〉。
祖師教著雖然宏豐,其所確立之淨土宗教理架構,一言以蔽之,即是「四二抉擇」:要弘二門、念觀二宗、正雜二行、正助二業;以「藉要門入弘願、由觀佛入念佛、捨雜行入正行、旁助業專正定」為其旨歸。
「摘要」即是摘錄能夠極顯「弘願」、「念佛」的法語,按全集中五部九卷之編次,並各條法語在祖著中本來先後次序而編。
這樣的摘錄,每部祖著中各有哪些重要法語,以及其前後位置都很明瞭,形同五部九卷之精華濃縮本,但各則法語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相對幽隱難顯。故復將祖師相關法語按法義展開之次序,聚類編排,遂成〈善導大師法語〉。
兩相比較,〈摘要〉更精簡,不重複;〈法語〉有系統,更廣泛,為顯義之需要,有所重複。
十、述義如果只有編,而沒有述,即使編的再精細,一般的讀者還是很難直接從原著中把握祖師的思想核心,所以必須有所述義說明,以直接點出祖師思想之核心眼目,編述結合,才算圓滿。
述義共四篇。
〈全集編者序〉指明祖師思想之核心在於「本願稱名,凡夫入報。」〈觀經疏編序〉指出《觀經疏》之兩處眼目、兩處心要。這都是直截根本而常人難識、常眼易迷之處。
〈觀經四帖疏綱要〉則是系統闡釋《觀經四帖疏》教理的論文。〈四部五卷概說〉概要說明其餘四部祖著之思想。
二篇序文及一篇綱要為述義之主體,從略至廣,〈全集編者序〉義理最簡約,最核心;〈觀經疏編序〉居中;〈觀經疏綱要〉最廣。
十一、圖表因為直觀、明瞭,釋義之功非文字所能比,一個好的圖表,往往令複雜的結構頓時清晰,幽深的教理一目了然。
本全集共插列釋義圖表約四十幅。
十 二、祖師傳記、年表中日歷代善導大師傳記共二十八種。當代慧淨法師所述〈善導大師略傳〉,共三十七章,最為詳實。其立於廣闊的時代背景,及深厚的歷史淵 源,依據事實,廣泛顯揚祖師盛德,最能激發後人崇仰歸命之情;因參考多種歷史文獻故,具有訂偽正訛之功。如舊傳大師自投柳樹而終,今由〈略傳〉知為誤引。
大師年表,縱涉上下一千六百餘年的歷史空間,博及中日兩國各時代與佛教、淨土宗密切相關的重大事件,可謂千年巨變,縮於一紙;萬千人事,盈於目前。令讀者不禁感嘆歷史的滄桑,而興起時代的使命。
十三、索引最後,根據眉註,編列索引,約二千條。
可知此《善導大師全集》之編述、排版、校對,為方便讀者,力求完善,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今值全集出版之際,向他們表示深深的感謝。但最好的感謝,莫過於讀者拜讀這一部《善導大師全集》時的輕鬆法喜。
要說此全集編述工作還有哪些有待改善之處,我想有少數眉註需要進一步完善,再可增加幾張主要的科判表。另考慮將來出簡體版之《善導大師全集》。
最後誠請讀者,若發現本全集有何錯誤之處,歡迎來信來函告知,以便再版時一併改正。
《善導大師全集》怎樣研讀
善導大師為淨土宗的實際創立者,善導大師的教著思想即是淨土宗教理的標準、權威,淨土宗行人的指南、生命。今由無量殊勝因緣,《善導大師全集》得以印行流通,普贈有緣,值此機會,想就「怎樣讀《善導大師全集》」發表一點個人的看法,以供有心者參考。
應 該說,要想通達大師全集,一線貫穿,了然無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鑒於每個人的接受能力不一,為顧全所有讀者,本文將《善導大師全集》研讀課程,按從淺 至深、由略至廣的次第,分為三個階段。每一階段皆可畢業,也可繼續前行;甚至每一階段當中的任何一步、任何時間點,也皆可停頓或繼續前行,皆由讀者自行決 定。
茲將《善導大師全集》研讀方法列表如下:
階 段 | 目 標 | 分 步 |
第一階段 | 掌握一個核心——本願稱名,凡夫入報。 | 1. 先讀〈全集編者序〉,三遍。 |
第二階段 | 貫穿一條主線——從「要弘分判」,到「要弘廢立」。 | 1. 先讀〈觀經四帖疏編序〉,三遍。 |
第三階段 | 由核心、主線,輻射到全面。 | 1. 尋讀《觀經四帖疏》,四遍。 |
事先說明三點:
一、拜讀祖師教著必須與念佛同步,解行並進,學修相資。
二、研讀大師全集必須專心致志,在此期間,除弘願寺流通的淨土宗系列叢書(繁體版叢書由台北淨土宗文教基金會印行),可根據需要以相資佐之外,其他宗派經論著作,包括有關淨土方面的言教,暫時統統放下,以免受到異學異見、別解別行的干擾,影響習讀效果。
三、上述課程為弘願寺將來開班講解《觀經四帖疏》等善導大師著作時,對聽課學員之預備要求。一般讀者,自行參考加減。
第一階段
為初機讀者所設。重點是掌握〈全集編者序〉所明大師教法之核心。以通讀善導大師五部九卷(《觀經四帖疏》四卷、《觀念法門》一卷、《法事讚》二卷、《般舟讚》一卷),及〈摘要〉、〈法語〉,對大師原著有一個初步感性的瞭解,即為功課圓滿,而不論究竟讀懂多少。
又分為若干步。
第一步,先讀〈全集編者序〉三遍。
此序由慧淨法師所撰,總十二頁,大分三節:
一、從開始至第三頁第二行「年表等文」,說明全集主要內容組成及編述緣起。
二、從「大師是」至第五頁第三行「推重如此」,簡略讚歎大師之行德。
三、從第五頁第四行「大師依據」至最終,說明大師所確立淨土宗教理之核心為「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此為序文之重點,指示全集「教眼」所在之處,特別關鍵,應當反復詳讀,至少三至五遍,以了然於心。
所謂「教眼」,就是一本教著的眼目、孔道,必由這裏才能看明全著,必由這裏才能汲取教法之乳。在經則稱為「經眼」,在論則稱為「論眼」,各宗祖師的教著也都有其教眼。不獲此眼,總是茫然;一獲此眼,全體透達。這是一定、自然的道理。
這讓我想起吃椰子的經驗。
第 一次捧著又大又實的椰子,簡直不知道從哪下手。椰子有一個很硬的腔殼,椰汁就貯在當中。如果笨手笨腳地用刀硬劈,往往一片狼籍,椰汁潑灑一地。其實只要順 著椰子結蒂的地方,用刀切下去一小片,便會露出三隻天然的小孔,用吸管插進去,順勢一汲,清涼甘美的椰汁立即盈滿口中,源源不斷。但是如果沒有人指點,任 誰也想不到那裏會有幾隻天生的小孔。
龍樹、天親、曇鸞、道綽、善導諸祖師的教典,也正如這神奇的椰子一樣。文句精巧,收羅眾義,如同椰殼;法味充足,如同椰汁;自具教眼,源源流現,如同椰孔;不遇明人,難知難識,如喝椰汁需人指點。
相 信很多人,亦如筆者當初,拜讀祖師教著,根本不知道還有什麼「教眼」,只不過一馬籠統地讀過去。如果只是在文字上通讀一兩篇,便自以為瞭解了祖典的內涵, 這和捧著椰子左右把玩一陣,然後放下,便誇口說自己已經喝到了甘美的椰汁,又有什麼區別呢?也有人花了大力氣,摸索文句,條分縷析,能說能解,但如果不知 教眼之所在,不順教眼看祖著,即使說來口沫橫飛,寫來字如山積,也是空費精神,一無所獲;如同花大力氣,砸碎椰子,椰汁遍地,未嘗一滴一樣的可惜。
如同椰孔一樣,教眼是一部完美的教著本來自具的,後人是強安不得的。知道教眼的人自然知道,天然妙成,不假人為;不知道的人以為那只是你個人的看法。你有你的看法,我還有我的高見。不知其所謂的高見,言而無義,乃至曲解祖意,恰如椰殼上畫出的孔是吸不到椰汁的。
慧淨法師所寫的〈編者序〉便起到了指示教眼、提供吸管的功能。
一般人,往往不會重視到此〈編者序〉,上來便興沖沖地要去研讀原著,他們的想法是:
一、我要讀的是祖師原典,又不是要讀後人寫的東西。
二、以我的智慧與能力,完全可以自己讀原著,不必受他人指手畫腳。
三、序文皆是一般性的介紹,沒有什麼實質的內容。
四、若看別人對善導大師思想的闡釋,可能會影響我的獨立思考。
這些不是出於驕慢心,就是因為淺薄無知的緣故,往往到頭來不是弄得一頭霧水,興致全消,就是執其只鱗片爪,以為全得。筆者也曾犯此毛病,故奉勸有緣諸君,最好能虛心靜氣,從研讀此〈全集編者序〉開始,便會有一個很好的線索。果有真知灼見,只會越磨越光,斷不致被他隱沒。
還需說明,人很少能做到不先入為主的,故讀此序文及祖典,最好是將我們原先所學,徹底放空,以一種空蕩蕩、不評斷的心來讀,保持心平氣和,做到理性客觀,才不會被所知障所障,不會下意識地逢迎或抗拒。
第二步,通讀「五部九卷」一遍。
第一步完成後,最好休息一兩天,加強念佛,以便讓大腦有一個緩衝的時間。
第一部祖典是《觀經四帖疏》,在前面慧淨法師也寫了一篇非常精妙的〈觀經疏編序〉,如果有興趣有能力可以讀,如果興趣能力稍弱,也可跳過,後面接下來幾張組織圖表也是一樣。我們就直接從十九頁〈觀經玄義分卷第一〉開始。
初讀祖師原著,不要抱太大的希望,想要有多麼深入的理解,一定要理解多深,收穫多大。實在說,我們不是那個根機。這種不切實際的躁妄心,要麼會導致因噎而廢食,要麼會產生許多誤解。
具體來說,有幾點:
一、書頁上面所標眉註,暫不理會。
二、黑體字的部分,多加注意。
三、逐字逐句,心平氣和往下讀,遇到讀不懂的、覺得費勁的文段,忽略而過。要知道這是初讀必然會出現的現象,不必沮喪。
四、讀到法喜處,稍作停頓思惟,慢慢涵養。
五、覺得大腦累了、滿了,隨時休息,加強念佛;等大腦恢復空靈有力,再續前讀。
六、《觀經疏》一遍讀完,可翻至前第十四頁,幾張組織圖表看一下。五部全部讀完,翻至最前面扉頁,將五部九卷組織圖表看一遍。
必須說明,整個全集的研讀過程都是和念佛相交織的。善導大師思想的最終歸結就是「一向專稱」,所以只要一向專稱,念念不捨,自然合于大師思想。
祖典甚深,佛意不測,欲憑自己的蠅頭小智摸猜祖意,那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一方面虔敬於念佛,一方面謙恭於誦讀,則彌陀光明自然加持,法語入心自會發酵,積習溫熏,如佳釀然,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會有醇鬱的法香飄出。所以不能急,也不必急。
第三步,背誦〈五部九卷摘要〉。
當第二步完成,五部九卷都通讀一遍之後,一般來說都會覺得法喜,但具體也說不出來到底是法喜什麼;會覺得很有收穫,但也說不出是什麼收穫。總之,朦朦朧朧的法喜、收穫。這就已經很好了。
我 們確實有理由歡喜,要知道祖師這幾部偉大的教著,可是一千多年來多少高僧大德,乃至弘揚淨土的大師都無緣拜讀到的,今天我們讀到了,這要多大的福德因緣 啊!難道不值得歡喜麼!但如果有人說:「我並沒有覺得什麼法喜收穫。」那也沒關係,也不是白讀,一樣的有功效,只是還沒有立即顯現而已。
終於將善導大師五部祖典通讀了一遍,我們可以為自己小小的慶賀一下,暫停七至十天,讓大腦放鬆一下,不增加思惟負擔,只管念佛。
接下來拜讀〈五部九卷摘要〉。
〈摘 要〉共六十六條法語,有些我們覺得會熟,有些依然不熟悉。現在可都要全面熟悉了,反復讀誦,力爭能夠全部背會;即使不會背,至少也要讀到爛熟。因為這些都 是祖師最重要的法語,最精華的部分,屬於結晶性質,而且很短、很好懂、很好記,很美、很有力量;在編排時分成若干的小段,讀起來又不累。
可以抽一段時間,專門當作早晚功課來讀誦,讀完就念佛。你會越讀越歡喜,越讀越覺得有力。
讀得比較熟了,就翻看各條法語在原著中是哪一段,再就其前後意義看一看,想一想,但也不必太著力,因為現在還不是火候。著力過多,恐不免穿鑿。
第四步,熟讀〈善導大師法語〉。
第 三步〈摘要〉讀得熟了,有些人會有不再想往下看的感覺,因為太好了,太美了,他想在那裏多停一段時間,那自然是可以的。不過,〈法語〉與〈摘要〉屬於同一 性質,只是編排形式不同,不會沖淡讀〈摘要〉的法喜,不會打閑岔,反而會從另一個側面增加你的法喜與受益。如同手持一顆美麗的鑽石,愛不釋手是自然,但轉 一個角度,看看另一面的光彩,不是很好嗎。
〈摘 要〉按祖師著作分成五部分,編排按其在全集的先後順序;其中的每條法語,也是按其在原著中的先後位置。所以〈摘要〉相當於大師五部九卷的濃縮本。〈法語〉 按法義性質總分八類,根據法義展開的次第編其先後。也就是將祖師原著法語次序打亂,按其性質進行分類,同一類別的合集在一起,再按法義展開的次第,及各法 語間的相互關聯度,進行重新編排,使之形成一個整體。
比如「一、彌陀本願力(本願)」總收十九條法語,這十九條法語分佈于祖師所有五部九卷之中,屬於異部異處,同時宣明「彌陀本願力」這一主題,這樣就會給我們極大的信心,也給我們提供了對比可參的極大方便。
〈摘要〉主要是「誦讀」,多讀誦,少思惟,讀久讀熟,其義自現。〈法語〉主要是「參讀」,邊讀邊參,邊參邊讀,切磋琢磨,義更明朗。所以〈法語〉必然列在〈摘要〉之後,有了熟讀〈摘要〉的基礎,才有可能參讀〈法語〉,也有必要以讀〈法語〉而形成較為系統的法義認識。
不過,直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是初讀者,所謂的參讀,也是各就自己的思惟力而已,不可能有多麼深入的,大致有這樣的觀念就可以了。
第五步,重讀〈全集編者序〉一遍。
相信現在重讀感覺完全與前面不一樣了,如果說前面還有強記硬背的感覺,現在就覺得親切自然多了。
所以要重讀〈全集編者序〉,就是要把前面我們學讀的內容作一個歸攏總結,使不致於太散漫。
第六步,聽〈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講法光碟一遍。
這 一步,也可稱為「附加步」,我們換一種稍微輕鬆的學法方式,即前面都是用眼讀的,這一步用耳聽的,即是將我所講的〈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共43碟,從頭到 尾聽一遍,不管以前聽過沒有。即使聽過,我們有了第一階段的學讀基礎之後,再聽效果是不一樣的。可能有人手邊沒有光碟,可以向弘願寺索取,免費結緣。
這 一步的重要性,在於將自己看書所理解的與光碟中所講解的進行融和;有所融會貫通,自然會有提高。如果只是聽光碟,而沒有自己看祖典;或只是自己看,而沒有 聽光碟講解,可能都會顯得有些單薄。〈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雖然不是全面講解祖師的原著,但祖師最重要的法語思想都有講到,對於我們理解祖師的思想會很有 幫助。
此後,如果你覺得自己年齡較大,記憶力、理解力都差,不想瞭解更多文句,只想念佛,那正好可以安心念佛。如果有好的善法欲,想更進一步研讀祖師著作,聽一遍〈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講法光碟,也會堅固第二階段聞法的基礎,如同給莊稼預下底肥一樣。
第一階段到此為止,需要熟讀熟記的是〈摘要〉或〈法語〉,如果嫌太長,理解〈全集編者序〉中「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八個字,納入腦海,就算畢業。
第二階段
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重點研讀《觀經四帖疏》,將這部開宗立教的祖典義理初步貫通。也分若干步。
第一步,先讀〈觀經疏編序〉三遍。
此 〈編序〉結構、釋義都非常明朗,應該說多讀幾遍自會明白。但由於大師教著失傳千年,整個佛教界對大師思想都太陌生,我們初次接觸,會感覺與原來對淨土的認 知體系差別巨大,有人可能不自覺地有所抵觸,一時難消。畢竟,熟悉的事物會讓人覺得安全、可靠,陌生的事物往往讓人覺得不安全、不可靠,這在環境、居處方 面如此,在精神、思想方面更是如此。如〈編序〉所舉大師「要弘分判」之文、「要弘廢立」之文、「二種深信」之文、「正定業」之文,皆是千年來所有弘揚淨土 的典籍中見所未見、時人聞所未聞的,所以更應當心懷謹慎:我們正在接近一個我們自以為非常瞭解,但其實完全陌生的領域——純正的淨土宗教理。它可能震盪乃 至顛覆我們原來的認知,而展現出一種全新的面貌。
〈編 序〉將《觀經疏》一部所說,簡略地結為四大支點,即上面所列四條要文,而以「眼目」,「心要」兩股教行交絡之線說明之,最後收束為「信彌陀本願之救度(本 願——教),稱彌陀本願之名號(稱名——行),生命與彌陀成為一體(入報——證)」之「一理」。也就是先收為四,再收為二,再收為一——本願稱名,凡夫入 報。
所 謂「眼目」,是用來看的,屬於「教」,也就是理論。真理永遠是一,不可能是二。所以真正的眼目不可能有彼此相分的「二」,這裏說二,不過是為了表達的方 便,因為有二文,分別處在疏的不同位置,故說二處。其實說的是一件事,如指同一物體,而說有始終兩端一樣,雖有始終兩端,終究還是一物。這二處眼目也一 樣。
「要 弘二門判」之文,處於全疏開宗明義的地方,正是起始;「要弘廢立」之文,處在全疏歸宗結頂之處,正是終結。分判之始,已經指向廢立之終;最後廢立,正由當 初分判而來。如此首尾呼應,一線貫穿,則全疏文文句句,無量妙義,旋開旋收,無盡轉折,無不賅羅無餘。如魚之脊骨貫穿首尾,所有支骨身肉無不盡攝。以魚為 譬,由「要弘分判」至「要弘廢立」便是全疏的脊骨,十三定觀、三福九品便是支骨分節,所有文句便如全體身肉。這是我們欲通達全疏教理必須掌握的關鍵線索。
教是能詮,行是所詮。所謂「心要」,即是將如上教理落實在行人心中的要害之處,故屬於「行」,也就是實踐。落實「要弘分判」,故有「二種深信」,由要門磨礪而建立「機深信」,由弘願攝受而建立「法深信」;落實「要弘廢立」,故有「稱名正定業」,順彼佛願故。
眼 目雖說二處,最終落點在要弘廢立之一向專稱,宗旨所歸故;心要雖說二處,最終落點在一心專念之正定業,事理無遺故。「要弘廢立」之文與「正定業」之文,所 說全是一事。或說「一向專稱」,或說「一向專念」;或說「望佛本願」,或說「順彼佛願」。因中凡夫稱名,成正定業,生命與彌陀一體;果上報土往生,入正定 聚,光壽與彌陀齊同。可知,「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為全疏最終結點,亦為淨土宗教理的核心。
此〈編序〉至少讀三遍,時間不宜太快,每天或隔天讀一遍。
第二步,將「《觀經四帖疏》組織圖表」暗記心中。
此表暗記於心,對我們下一步的閱讀非常有幫助,易取事半功倍之效。如一時記不全面,則能記多少算多少。
第三步,讀《觀經四帖疏》三遍。
前面讀〈觀經四帖疏編序〉及背記組織圖表,都是預備階段,因尚未熟讀祖師原著,免不了會有人有疏離感,不夠親切。所以,下面接著就要直接讀《觀經四帖疏》三遍。
第一遍,直接讀過去,如同第一階段讀「五部九卷」之法。讀畢,再將〈觀經疏編序〉及組織圖表溫習一遍。
第二遍、第三遍與第一遍同,皆先讀《觀經四帖疏》,再溫習編序及組織圖表。
三遍讀完,應該對《觀經四帖疏》心中有了一個大體的輪廓,隨著對祖著原文的熟悉,思惟理解力也會漸漸加強。
第四步,順逆各讀《觀經四帖疏》一遍,共二遍。
所謂順讀,即是有意識地以〈觀經疏編序〉所指示的二處眼目、二處心要為線索來讀,特別注意黑體字的部分,及其上面的眉註,目的在貫穿全著血脈。
所謂逆讀,即是有意識地對〈觀經疏編序〉所揭示的眼目、心要,抱懷疑甚至否定的態度,特別從祖典中尋找反面支持的論據,就是俗話說的「找茬」。
通過順逆二讀,相信每一個人都會有特別深的感悟。
到此,我們對《觀經四帖疏》這一部祖著已經讀了六遍,雖然還說不上多麼深的理解,但已經不算陌生了,可以進入第五步。
第五步,將附錄《觀經四帖疏綱要》讀三遍。
先讀一遍〈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
〈綱要〉三遍讀完,我們來做幾道習題。
第一題,先翻到前面目錄十四頁,將〈綱要〉共十三條目,看上二三遍,看自己是否有些整體感。
第二題,接著細看每一條目時,是否能記起本條目下的內容,如果比較模糊,就按條目下的頁碼翻到正文,稍微對照以提醒;接著再回到目錄下一條目,如是十三條目逐一細看完畢,然後再將十三條目總看一遍。
第三題,題名是〈觀經四帖疏綱要〉,為何內容第一條及最後第十三條,要牽涉到「五部九卷」?是否文題不相應?
第四題,思惟此十三條目前後次第關係,如果將十三條目次第替換會如何?
第五題,能否將此十三條目畫出一張組織關係圖表?
第六步,重溫〈觀經四帖疏編序〉一遍。
我們已經將《觀經四帖疏》及〈綱要〉讀了多遍,腦中有了一大堆的收穫,正像搬家一樣,搬來了一大堆東西,需要簡潔化地規整一下。這是我們重讀〈編序〉的必要,也如同練功之收功一般。
到此為止,你對《觀經四帖疏》及善導大師思想的瞭解,已經有某種程度的定見,具有了一定的鑒聞能力,即如果有人講說善導大師著作、思想,你能聽出來他是否講在了點子上;不再會隨人附和,或心中不定。這實在是值得恭喜的!
下面修整一段,加強念佛,再接再厲。
第七步,分別各讀「四部五卷」每部及相關〈概說〉二遍。
方法是,先將每部前面的組織圖表暗記心中,然後也如第一階段直讀原著,讀完再翻到附錄〈四部五卷概說〉,去看這一部的概說。比如欲讀《觀念法門》,先記前面的組織圖表,然後直讀,讀畢,即看〈觀念法門概說〉。每部這樣,皆讀兩遍,有關概說也看二遍。
第八步,通讀〈四部五卷概說〉二遍。然後根據八○四頁「具疏之要點」所作的提示,將《觀念法門》「攝生增上緣」及《往生禮讚》「前序」、「後序」再重看一遍。其餘感興趣的要點,也可隨時翻讀。
第九步,重溫〈摘要〉、〈法語〉,及〈全集編者序〉;隨興閱讀祖師〈傳記〉、〈年表〉。
第十步,再聽〈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講法光碟一遍。
此次再聽講法光碟時,你會發覺:怎麼原來很多疑問光碟中都有解釋,而我上次竟然沒有聽到呢?
這說明你的思惟、理解力大有提高,以前沒有注意到的,現在注意到了;以前不明白的,現在明白了。
人 就是這樣,初讀、初聞我們不熟悉的,我們腦中會自然有一個「篩選屏障」,它只選擇我們能接受、能理解的部分,而將大部分暫時還不能接受、不能理解的部分, 自然屏閉,如同不存在一樣。其實它原本就存在在那裏的。只是因為我們對新思想消化吸收能力很弱,如同營養食品進入胃中,因不能消化吸收,怎麼進來又怎麼出 去一樣;我們雖然從頭到尾地讀了、聽了,其實吸收的只是一小部分,很大部分漏失出去了。這是大腦下意識的功能。甚至有些所知障特別強的人,他怎麼讀也只能 讀到他腦子中原來有的東西,而絲毫不能接受新思想,所以在他讀來,「善導大師的思想與一般淨土教說是一樣的」,也就不足為奇了。不然怎麼說「充耳不聞」、 「視而不見」?又不然怎麼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特別是祖師的教著,義理深蘊,沒有明眼善知識的指導,沒有堅定的信心、長期的熏習、慎密的思惟、念佛的加持,所知所見,皆是皮表浮淺,不足為論。
通 過前面兩階段的學讀,可能有人覺得很滿足了,認為我對於善導大師思想的瞭解已經很深入了。其實深入還談不上,不過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相對於時下絕大多數 淨土行人來說,能通過上面兩階段的學讀,還是不多的。遇有別解別行、異學異見之人來相妨難,雖未必有智辯力摧伏,但已有信心力自守,誠屬難能可貴矣!
第三階段
第一階段是「點」的掌握,這個點就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
第二階段是「線」的貫穿,這條線就是「要弘分判——要弘廢立」。
第三階段是「面」的展開,把第一階段的點、第二階段的線分佈延展到祖師全集的各個方面。這樣由點而線,由線而面。
第三階段,也分若干步。
第一步,尋讀《觀經四帖疏》四遍。
所 謂「尋讀」,即是懷著某種目的,搜尋式的閱讀,而不是一字一句的閱讀。前面兩階段已將此疏敬讀過六遍,相信有關文句、組織應基本熟悉。此番尋讀,乃是就 〈觀經四帖疏編序〉中所列四要文——要弘二門判之文、要弘廢立之文、二種深信之文、正定業之文,以之為線索,而在全疏中從前至後搜尋與其意義相同、相近的 法語,目的在貫穿全疏法義血脈,如同打通人的周身經絡一樣。
比 如,第一遍,以「要弘二門判」為線索,我們會注意到,念觀二宗、正雜二行,其實與要弘二門屬於同一性質,不過表達角度不同而已。另外,全疏中或單說要門, 或單說弘願,或要門、弘願合說,或表面說要門,內裏說弘願;或抑要門而揚弘願,或順要門而入弘願;總之,你能看的越細越好。
接下來,分別以要弘廢立之文、二種深信之文、正定業之文為線索,看三遍。由於這四條要文,其內在義理的一致性,所以疏中很多文段,都有四條要文的共同含義,也都可以從四要文的各自角度來解讀,這不會讓我們感到重複無味,反而會覺得法喜重重。
第二步,重讀〈觀經四帖疏綱要〉,一遍。
第三步,重溫〈觀經四帖疏編序〉。
第四步,尋讀「四部五卷」四遍。
通 讀〈四部五卷概說〉一遍。方法如上尋讀《觀經四帖疏》。為什麼《觀經四帖疏》中的四條要文也可以拿來在「四部五卷」中尋讀呢?因為《觀經疏》是善導大師建 立淨土宗教理的根本性著作,其思想是貫穿於所有「五部九卷」的。這樣讀來,我們會覺得尤為親切,「五部九卷」教理之一致性也得以更加鮮明。
第五步,重溫〈摘要〉、〈法語〉及〈全集編者序〉。
所謂重溫,都有復習、總結、提高的作用,並非可有可無,也非貿然安排;是到了一定的時候,就需要重溫,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所謂溫故而知新。所以,不要有「我 已經讀過了,知道了,不必再看了。」這樣的想法。真正會讀書的人,不怕重複,也不覺得有重複,因為一遍有一遍的作用,反復讀也會有新的收穫。
第六步,讀〈善導大師全集編序說明〉。
第七步,依眉註,細讀《觀經四帖疏》三遍。
通過讀〈全集編述說明〉,我們會知道這一部《善導大師全集》的編序是用了很多心血的。如標點、段落、字體,尤其是眉註,有其特別的作用,它為我們提供了讀解 大師全集很好的工具,如果不知善加利用,那真是太可惜了;如果善能利用,理解祖著就會十倍、百倍地加強。如同現在的電腦排版軟體,有很多工具可以用,會用 的靈妙無窮,不會用的就顯得很笨拙。
前面,我們一直沒有強調使用眉註等編排工具,因為還不是時候,可能不會用,反而徒生纏繞。現在,對祖師著作的文句、結構、主要思想都有了相當程度的熟悉,這時候應用眉註來細化深入瞭解,正是時候。
比如二四頁,善導大師解釋經題「無量壽」三字,根據眉註很清楚地知道有二種解釋:
1. 所念之名(標在二四頁正文第九行上面)。
2. 所觀之境(標在二五頁正文第四行之上)。
「所觀之境」四字為疏原文,「所念之名」為根據疏文之義所加。因為疏文當中說「此地漢音」、「西國正音」,又特別舉出「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當然是稱念佛名而有音聲,故與「所觀之境」相對應,標以「所念之名」。
這樣的眉註,顯明大師從「無量壽」三字當中解出二種三昧,「所念之名」為念佛三昧,「所觀之境」為觀佛三昧。雖含兩種三昧,但大師意以念佛三昧為主,所以經 中雖然觀佛三昧說在前,念佛三昧說在後,但大師此處將念佛三昧放在最先,而引文也是正式性的解釋,即「言……者,乃是……」的格式。下面的觀佛三昧,不僅 次序上在念佛三昧之後,引釋的文體上也是轉述性的解釋,即「又言人法者,是所觀之境。」是從上面解釋念佛三昧「人法並彰」一義當中,轉而釋出觀佛三昧之 義,所以加一個「又」字,表示本有一義,此又一義;也可知觀佛三昧從念佛三昧而開,必當歸入念佛三昧。
這不僅與下面〈宗旨門〉所說觀佛、念佛兩三昧相應,也與前面〈序題門〉要門、弘願分判相應。觀佛即是要門,念佛即是弘願。可說承上啟下。本來「序題門」的含 義就是:序說《觀經》一部的主題,內容及緣起等。《觀經》一部所說盡在經題之中,如果經題中不含要門、弘願,觀佛、念佛雙重含義,祖師又是依據什麼做出要 門、弘願的分判呢?
再看「所念之名」下更列三重眉註:
(1)六字正音
(2)名義一體
(3)人法並彰
「六字正音」表明念佛以稱六字為主,發音以不加翻譯的梵音為正,即是「南無阿彌陀佛」。如《觀經》下品下生,知識教勸的時候,譯者為表意明朗,用此地漢音說「稱無量壽佛」,實際稱念的時候,則是用的梵音六字,「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
「名義一體」是說明:「南無阿彌陀佛」名號與「歸命無量壽覺」的意義是一體不分的。即使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不一定懂得這六個梵音翻譯的意義,但只要他念 這尊佛名,自然具有「歸命無量壽覺」的意義在當中,而自然獲得往生。如同下品生的人,善知識未必有時間詳細講解六字梵音的含義,只讓臨終者稱念就好了。我 們在現實助念中往往遇到這樣的情形,即被助念者一點不知「南無阿彌陀佛」梵漢翻譯的意義,但念佛也往生,而且瑞相昭著。
「人法並彰」:人即是阿彌陀佛本人,也就是佛身、佛體;法是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法,也就是無量壽名號之法。人法並彰,是說阿彌陀佛這尊佛,是「名號即是佛身, 佛身即是名號」這樣一尊佛,是「稱佛名號,即被佛救;欲獲佛救,只需稱名」這樣一尊佛。人不離法,法不離人。佛身全體顯現為名號,名號具備全部救度功能。 經言:「我若成正覺(人),立名無量壽(法);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人法並彰)。」
人法並彰故,第十六觀下品眾生一聲稱名,阿彌陀佛應聲即現,迎接此人得生淨土。人法並彰故,第九觀阿彌陀佛真身相好、無量光明,唯攝取稱名念佛眾生而不捨。 人法並彰故,第七觀中,釋尊正說「我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之時,無量壽佛即時佇立空中,顯明:佇立空中的無量壽佛本身(人),即是除一切眾生苦惱 的法。韋提夫人,當下安心,證得往生。
故從眉註,清晰地知道,將「無量壽」解釋為「所念之名」有三重含義:一、如何稱念佛名?六字正音故,稱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二、稱此佛名有何意義?名義一體故,自然成為「歸命無量壽覺」。三、歸命此人,有何作用?人法並彰故,自然契入無量壽法,得不死之生命,獲無生之往生。
「所觀之境」下也列二重眉註:
(1)依報。其下又二:①總列三嚴 ②別就觀門
(2)正報。其下又二:①總列主眾 ②別就觀門
則大師釋義甚為明顯,即是將整個極樂所有依報、正報,一部《觀經》十三定觀,統統收在無量壽覺之「人法」,也就是阿彌陀佛名之下。則從念佛開出一切極樂依正之觀,亦從十三定觀歸入念佛,意義就非常明顯了。
因為眉註字少,又因為一般人對善導大師思想教理比較陌生,遇有些眉註不太好懂,那就要結合眉註下面的正文,再由前後眉註之間的關係,多看幾遍,也能明白。
如果善用眉註的話,會感受到祖典的內容頓加豐富數倍,如同廣大的殿堂展示在面前,內含無盡的寶藏。
所以要讀三遍,因為依據眉註、讀解原著是一種新的形式,第一遍主要是一個熟悉過程,第二遍比較上手,第三遍較為順暢。
第八步,依眉註,細讀「四部五卷」,二遍。四部五卷相對部卷份量較小,組織結構也比較簡明,比較容易掌握一些。但《般舟讚》讚偈很長,本身無明顯分段,要整體掌握可能較費力一些。
第九步,〈善導大師語錄〉、〈淨土宗之特色〉、〈淨土宗經論釋要文〉及相關〈導讀〉等,隨意讀之。也就是在一個更廣大的背景下,來理解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此後,若弘願寺有開班詳細講解善導大師的著作,即可聽有關講法錄音。若無,唯賴個人專心精研。
研 讀祖著,並非以尋文摘句、鑽研學問為目的,而是以落實專修、自信教他為目的。從個人念佛來說,善根淳厚的人,哪怕讀懂一句,從此專心念佛,往生也是不增不 減、絲毫不受影響的;但以化他勸信來說,深入祖師教理會更殊勝。又就一般人堅固信心、專修不怠來說,深入祖師教理也是強大的力量來源。
南無阿彌陀佛!
願以此功德 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 往生安樂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