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離三業之苦,謂究竟解脫

 

『解脫』,「解惑業之縛,脫三業之苦」。「解」我們念「謝」,念去聲,當動詞用,就是把它解開,不是名詞,是動詞,把它解開。解開什麼?迷惑,就是破迷開悟,解惑是破迷開悟。迷就像繩索一樣,把你捆縛住了,你不能動彈,你不能自由,現在把這些繩子給你解開,是這麼個意思。「惑業」兩個字包含的範圍很大,惑是迷,迷了你才造業,造業就受報,那個縛就是受報。把你的迷惑、惡業解開,你才能夠脫三業之苦。三業是什麼?身、口、意。三業之苦就能夠離開。

 

「《唯識述記》曰:解謂離縛,脫謂自在。」跟前面意思都相同,解是離開繫縛,脫是脫離三苦,你得自在。「又曰:解脫者,體即圓寂。由煩惱障縛諸有情,恆處生死。證圓寂已,能離彼縛,立解脫名。」這是解脫兩個字的意思,有淺深不一樣,淺的是講你斷煩惱、開智慧,深的來講是了生死、出三界,再深的意思是破無明、證菩提,那是究竟解脫。大乘教裡面講阿羅漢、辟支佛,於三德祕藏,他只有一個解脫,解脫叫半個解脫,就是一半解脫一半他還在,其餘的法身他沒有證得,般若沒有證得,只有解脫得了一點點。這是什麼?阿羅漢、辟支佛,為什麼?他沒有能力超越十法界。只有超越十法界的人,這個三德祕藏他統統得到,法身證得,般若證得,解脫證得,這三個都證得。這三個是屬於自性的性德,一切眾生本來有的,只要你把障礙去掉,障礙就是三種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在《華嚴經》裡面這三個名詞不是這麼說法的,《華嚴經》上講妄想、分別、執著。執著就是見思煩惱,分別就是塵沙煩惱,妄想就是無明煩惱,是一個意思,但是名詞不一樣。兩個名詞合起來看,意思就更清楚,我們能夠體會得到。

 

這也是《唯識述記》裡所說的,說得比較深。解脫,體就是圓寂,圓寂是自性,圓是圓滿,寂是寂滅。什麼東西圓滿?一切都圓滿,沒有一樣不圓滿。舉個例子來說,佛常常用三種東西,一個是智慧,一個是德能,一個是相好,這三個全包了,智慧圓滿、德能圓滿、相好圓滿。寂是什麼?寂是寂滅,煩惱都滅掉,見思煩惱寂滅了,塵沙煩惱寂滅了,無明煩惱也滅了。所以寂是從滅來說,寂滅。所以叫圓寂,煩惱習氣統統沒有叫寂,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統統現出來叫圓。我們看這底下講,煩惱障縛諸有情,煩惱障礙了。這個煩惱,三種煩惱都在裡頭,見思、塵沙、無明都是煩惱。「縛諸有情」,有情是六道眾生,六道眾生統統都有這三種煩惱,而且非常嚴重。所以「恆處生死」,恆是講永恆,他在六道裡搞生死,他沒有辦法出頭,無量劫來生生世世脫離不了六道,那叫苦不堪言。六道裡面搞什麼?都搞的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報恩報怨,恩又會變成怨,怨又會變成愛,攪和得你自己都搞不清楚。不要說你一生,你就一天,你好好想想,你那個念頭,喜怒哀樂在那裡頭翻滾。佛看到這個現象叫可憐憫者,你在裡頭煎熬。這是講六道眾生。「證圓寂已」,這是講修行證果,真正證到圓寂,證到圓寂是法身菩薩,「能離彼縛」,這就是你三種煩惱都離開了,這叫解脫,這是究竟的解脫。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九九集)2011/7/17 檔名:02-039-049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無阿彌陀佛 的頭像
    南無阿彌陀佛

    大崗山吉祥精舍佛陀教育影音圖書館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