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念老舉《俱舍論》,《俱舍論》有個解釋。如《俱舍論廿八》所說的,「依何義故立靜慮名」,為什麼用這個名稱,用靜慮?「由此寂靜能審慮故」。靜慮,寂靜,寂靜也就是世尊在經論上常講的一句話,「止心一處」,停止的止;大乘經上也講「制心一處」,制心是用,用在一處。止心,這個就跟定的意思很接近,把心止在一處,就是定在一處,他能生智慧。這個道理我們要學著會用,一切時一切處把心放在一處。我們修淨土的人把心放在哪裡?放在阿彌陀佛,就止在這一處。

除了阿彌陀佛之外,決定不能有任何東西夾雜在裡頭,這個很要緊,這叫念佛三昧。起作用的時候,別人來向你請教,無論世出世間法,你都能夠對答如流,你沒有一點障礙,為什麼?智慧現前。人家來問你這是緣,沒有這個緣,定不生智慧;有這個緣,定就生智慧。你的解答絕對沒有通過思惟,沒有通過想像,自自然然就答出來了。然後我們就明瞭,釋迦牟尼佛在世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沒有思考過,這一點一定要知道。我們今天人家問我東西,得想一想怎麼答覆他,這是什麼?這是第六意識。佛不用八識,佛用的是四智菩提,四智菩提是性德,也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它就會現前。所以制心一處能生智慧。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三八三集)2013/8/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