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想往生到極樂世界,除了念佛之外,一向專念,還要記住一句話,發菩提心。發菩提心裡面包括意思就廣了。菩提心簡單的說,第一個是真誠心,真誠心是菩提心的體,是菩提心的根本。從真誠心生出來深心跟發願迴向心,這兩種心,深心是自利,迴向是利他。在《大乘起信論》裡面,沒有說至誠心,說直心,直心就是至誠心,真誠到極處。自利也講深心,利他是講大悲心,所以大悲心就是迴向發願心。我們早年在美國,總有二十到將近三十年了,我為大家說明菩提心,這個深心不好懂,古人的註解是好善好德,講得很籠統。那個時候我們已經在學習《無量壽經》的會集本,就是夏蓮老這個本子,我介紹大家菩提心,這個深心就用經題上五個字,非常具體,「清淨平等覺」,這就是深心。真誠心對自己是清淨平等覺,真誠心對別人是大慈大悲。可見得這個裡頭意思很深、很廣、很圓滿。

淨宗學會第一個會正式成立在美國,當時我寫了個緣起,在緣起裡面提出五科,五個科目,希望我們修淨土的人統統能夠做到,這五個科目是戒律。第一個科目是淨業三福,是世尊對淨宗同學最高的指導原則,一定要遵守。第二,六和敬。三福、六和要從自己做起,不要求別人跟我和,主動要求自己要跟別人和。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恆順、隨喜裡面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成就自己。具體表現出來的就是落實在六和敬,六和敬六條,第一個見和同解。我們認真修學這五個科目,這就是見和同解,務必要把它做到。

我們淨宗同學,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這一生當中決定要去,有堅定的信心,我們就會有成就。第三個科目,三學,戒定慧三學,循序漸進,不能躐等。戒,這五科就是戒,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就是定,尤其是古大德教導我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讀經可以,念佛也可以,聽講也可以。讀經只讀一部《無量壽經》,聽講也只聽這一部《大經科註》的講記,只聽一樣,遍數愈多愈好。我們用這個方法得念佛三昧,得念佛三昧就是定成就。定成就之後不能捨棄,每天不間斷,認真的修,不定什麼時候豁然開悟。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一八六集)2013/2/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