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對社會的貢獻

 

學校是家庭學校,就是私塾。那個時候這些秀才們,考中秀才國家就給你一份俸祿,給你生活費用,你就安心教學,安心讀書,這就是你的工作,將來再參加高等考試。秀才是縣考,這是第一個國家考試的;再參加第二個層次的,省考,省考舉人,考中了就是舉人。

 

舉人就有資格做官,接受政府的任命,可以做個縣市長,舉人。再更高的國家考試叫殿試,主考官是皇上,考取了叫進士。進士大概外放做官,最低的都是像現在國家講的市長,他要管好幾個縣,管十幾個縣,在從前叫道臺、府,就是知府。這是國家考試取人才,來用你。

 

書是你自己念,國家不辦學校,學校是家庭辦。所以中國從前的家對社會的貢獻太大了!人民,誰教好的?家把他教好了。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弟將來能夠出人頭地,做聖人、做賢人,光大門楣,我這一家出聖賢。聖賢人哪有不發達的?做大官的很多;他有智慧,他能夠經營事業,所以發大財的也很多,稱為世家。

 

家裡面的家長都把自己的子弟教好了,社會上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所以從前三百六十行,做官最舒服,每個讀書人都想做官。做官怎麼樣?地位很高,待遇也不錯,沒事情辦,沒有案子辦。都是好人、都是好事,哪有案子辦?一個月有三、五件案子很多了,你怎麼有這麼多的事情?當時地方官員只是拜訪這些大家,就是家管得非常好的,表揚他們、鼓勵他們,讓別的家都向他學習。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三二四集)2012/5/6 檔名:02-037-032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