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的智慧

 

章嘉大師在晚年我才遇到,我遇到他老人家六十五歲,六十八歲走的,我跟他的緣三年,三年奠定我學佛的基礎,指我這條路,教我出家,教我出家之後要學釋迦牟尼佛。我知道釋迦牟尼佛一生教學,沒有建道場,遊化在人間,最後入滅還在樹林裡頭,不在房子裡頭,在樹林裡面圓寂的。

 

釋迦牟尼佛的教學活活潑潑,活學活用;阿彌陀佛是最究竟、最圓滿的表演,我們要學。頭一個,這基礎是有了,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根本。阿彌陀佛一點都不固執,廣學多聞。極樂世界怎麼建成的?去參訪、去考察、去學習。到哪裡去?十方一切諸佛剎土一個都不漏,每一個佛的佛國土都去學習。

 

人家好的東西記下來,我將來的道場要有;人家不好的地方也記下來,我的道場不能有這個。所以四十八願不是憑空在家裡想像的,不是的,完全是實地考察的總結。不是這樣總結,極樂世界怎麼能超過一切諸佛剎土?它是集一切諸佛剎土裡頭的優點。一切諸佛剎土的缺點它沒有,優點它全有,是這麼來的。

 

我們不能以為我都是最好的,別人最差的,不可以,統統要去學,統統要去看,他不好的裡頭可能有一、二處是好的。所以他是廣學多聞來的,他不是閉門造車,這是符合今天所說的科學精神。不學你怎麼會知道?學了才知道。所以今天我鼓勵宗教,宗教要把心胸拓開,要學別人東西,我的宗教才能夠達得上一流。

 

如果只學我的,不學別的,你的東西有侷限,你不能超過別人。這個觀念是從阿彌陀佛上得來的,他廣學多聞,什麼地方他都去看、都去考察。四十八願是他五劫考察一切諸佛世界裡頭長處跟缺陷的總結,四十八願是總結,他的國土就是依照四十八願這個理想成就的,真正不可思議。

 

往生到極樂世界,成無上道,不用傳統那些方法,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不用那個方法,你看用這麼簡單,真的叫看破放下,這個總的原則沒有丟掉,一切諸佛教人看破放下。他用什麼?他就用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性德的名號,他用性德的名號做為自己的名號。

 

所以我們念這句名號,一定要曉得它的真實義,真實義是念自性,用他的名號引導我們契入自性,這個方法妙極了!我們尊重阿彌陀佛就尊重自己的性德,你看這個意思多好。這是諸佛如來沒想到的,被他想到了。他想到也不是偶然的,他因為考察太多,看得太多,廣學多聞,他的智慧從這來的。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三二四集)2012/5/6 檔名:02-037-032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