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是往生淨土的根本

 

這境界從哪裡來的?境界全是從妄心裡頭產生出來的。實際上妄心是把真心裡面的德能,把它變質了,真心裡面有智慧,把智慧變成煩惱,它會把它變質,把德能變成分別、執著;把相好,原來的相好是實報莊嚴土,是一真法界,把相好變成六道輪迴,變成十法界。所以心能現,識它能變,如果沒有識就不變,那就永遠顯現出來的是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裡頭沒有識的作用,所以它永遠沒有變化,一切萬物都是永恆的,也就是像我們所說的沒有四季。四季有變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它有變化。極樂世界是法性土,沒有變化,跟我們這個世界完全不同。也就是極樂世界的人,沒有人再用心意識,就是沒有用妄心,全是用真心。真心是法性身,真土是法性土,是清淨的,是決定沒有染污的;是平等的,決定沒有高下。一切萬物微妙殊勝,我們無法想像。

 

菩提心是往生淨土的根源、根本。「故知,若不發此心,縱然勤修,亦似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終不能往生也」。你沒有發心,沒有信願,佛號念得再好不能往生。為什麼?沒有源頭的水,沒有本的樹木,它怎麼能生長?長江、黃河它有源頭,沒有那個源,怎麼可能有江河?念佛不能往生,多半都是沒有發大心,不能放下,原因在此地;真發大心,就能放下。

 

「云何以下,申明其義」,把這個意思說清楚、說明白。「蓋菩提者」,什麼叫菩提?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覺悟的意思,就是「覺也,無上覺即佛也,是故菩提即無上佛道之名」。這是把名詞術語講清楚、講明白。不發菩提心,怎麼能成無上道!「發心作佛,即發起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心」。這真重要!是心是佛,意思就是你本來是佛,現在你發菩提心就是發心作佛。本來是佛,現在又發心作佛,當然能夠滿願。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三三四集)2012/5/12 檔名:02-037-033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