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法華》、《楞嚴》三部經引導歸淨土

 

「聞名得福,故能生淨信之心」,就能夠生清淨心。「清淨心者,無疑之信心也」,這個難得。我們今天對極樂世界相信,對阿彌陀佛相信,對念佛往生也相信,可是就去不了。什麼原因?這信心裡頭有疑,這個東西沒去掉。為什麼沒有去掉?對極樂世界了解不夠深刻、不夠透徹,當然有懷疑。

 

我學佛,對西方極樂世界,可以說最初的三十年懷疑,我學佛六十多年了。最初的五、六年,對淨宗有誤會,認為是釋迦牟尼佛對一些沒有知識的人方便說的方法,所以對淨土就看輕了,沒重視它。到我辭去工作專求佛法,還是居士身分,在懺雲法師茅蓬住了半年。

 

懺雲法師叫我讀了幾本書,這半年當中。讀了一部《印光大師文鈔》,正編跟續編四冊,讀了一部蓮池大師的《彌陀經疏鈔》,蕅益大師的《要解》,幽溪大師的《圓中鈔》。我在他那個地方住了半年,讀了這幾部書。特別是印光大師的《文鈔》,對淨土宗起了尊敬的心,知道有個大概,以前那種輕視的態度轉過來了。但是沒有想學這個法門,不容易!

 

心裡頭好高騖遠,總要目標在大經大論,像《華嚴》、《法華》、《楞嚴》,這是嚮往的,淨土沒有擺在眼裡,現在不反對了。老師勸我學淨土,我也很感謝老師,但是沒有接受。我跟諸位同學都講過,我是怎麼信淨土的?學了《華嚴》、學了《法華》、學了《楞嚴》這才相信淨土。為什麼?《華嚴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菩薩當中,心目當中最仰慕的是文殊、普賢,在《四十華嚴》第三十九卷裡頭看到一段經文,文殊、普賢都是發願求生淨土的。我看到這個經文就寒毛直豎,怎麼這樣的菩薩發願求生淨土?再把《華嚴經》從頭仔細去看一遍,服了。這才知道古人的話沒講錯,《華嚴》、《法華》是引導我們歸淨土,我是被《華嚴》、《法華》、《楞嚴》三部經引導歸淨土,這個歸淨土就死心塌地了。

 

我要不是這三部大經,什麼人勸我修淨土我都很難接受。這三部經都講過,《楞嚴》講過七遍,《華嚴》沒講完,講兩遍,兩遍都沒有講完,分量太大,尤其後面這一次,講得也很詳細。依照我這個細講的方式,一部《華嚴經》估計需要兩萬個小時。這在大學裡頭沒這個課程,兩萬個小時是一萬個學分,哪個課程有一萬個學分?真正不可思議。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三二五集)2012/5/6 檔名:02-037-03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