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教看經的祕訣

 

「故云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非語言,離言說、離名字、離心緣,就是《起信論》上所說的。教導我們聽教看經有聽教看經的祕訣,祕訣就是用真心,不能用妄心。真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也沒有妄想,就這樣子看下去,或者聽下去。這種聽經跟修禪定沒有兩樣,所以他會得三昧,他會開悟。

 

我們一般人不懂這個道理,這個祕訣不知道,我們聽經用心意識,我們看經也用心意識,所以得不到三昧,也不能開悟。得到什麼?得到知識,從文字表面上這一層知識,文字裡面的含義不懂,看不出來。這是佛法的奧祕。有懂得的人,還是得不到這個德用,這什麼原因?雖然懂得,他做不到。就是說他不能離心意識,心意識用成習慣了,無始劫以來用成習慣,不自覺的還是用心意識。這樣子聽教聞法,再長的時間也沒有辦法了解如來真實義。

 

其實如來真實義就擺在面前。這怎麼回事情?經教是如來當年說出來,以後弟子們把它寫成文字。如來當年說出來,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那就是真實義;寫成文字流傳後世,這些文字裡頭也沒有分別、也沒有執著、也沒有起心動念,所以它的確是真實義。我們要怎樣對待它?也要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它的真實義就浮出來了。

 

如果我們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真實義就隱沒,不現前了,所現前的是我們的意思,那不是如來真實義,是我們自己的意思。怎麼會是這樣的?這是阿賴耶識裡面起來的。阿賴耶識是妄心,不是真心,阿賴耶識裡面有煩惱、有習氣、有無明,它怎麼會解如來真實義!它能夠把這些名言記下來,記憶是阿賴耶的,分別是阿賴耶的,執著是阿賴耶的。

 

佛法難,難在這裡。對誰不難?對上智、對下愚不難。上智,他可以做到用清淨心、平等心來聽經、來讀經,這上智。聽教看經他不起心、不動念,那不是修定嗎?下愚亦如是,下愚他聽經,他也不起心、不動念,他也不分別、不執著,聽懂了就懂了,聽不懂就算了,想都不想它。一堂經兩個小時,聽懂一、二句他很歡喜,不懂的他不問,他也不需要懂,這種叫老實。

 

他聽懂的他一定會做到,雖然聽得不多,但是完全表現在生活,表現在處事待人接物。學會一句他就做一句,學會兩句就做兩句,沒聽懂的他不理會。這種人也了不起,就是他不用妄心,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動念,就是不用妄心,他用真心。當中這一股不上不下,所謂知識分子,他們用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來聽經、來研究經教,論述一大堆,非常豐富,是他自己聽經的見解,這個道理我們要知道。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二四四集)2012/3/14 檔名:02-037-024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