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敬就是傲慢,就是自以為是,抬高自己,貶低別人,這是錯的。如來證得究竟果位,對一切眾生謙虛,為什麼?毋不敬是性德,他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為什麼要敬?一切法不離自性,自性是一切法的理體,他相不好,他性是好的,相有好醜,性沒有好醜。佛從自性上看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本來是佛就從恭敬當中見到了。但是佛說得很清楚,凡夫,六道眾生,煩惱習氣太重了,傲慢是與生俱來的。我們自己要承認自己傲慢,承認你才會改;不承認,不知不覺,傲慢在起作用,破壞我們所有的功德。

讀書人都知道,孔子說的,這個人「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周公是古時候的大聖人,三千二百年前,周朝,孔子心目當中最佩服的一個人,孔子就是學周公。孔子說,這個人的才華像周公一樣,但是他有兩個毛病:一個驕,一個吝嗇,「使驕且吝」,夫子說「其餘則不足觀矣」,你就不必看了,全是假的,他不是真的;換句話說,他決定不能成就,這個成就是成聖成賢,不是其他的。也就是說,他不是聖人、他不是賢人,表演得再好,假的。在佛法裡面講,成佛、成菩薩、成阿羅漢都做不到;換句話說,他的佛學得再好、戒律持得再好,苦行令人敬佩,依舊是凡夫。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八十七集)2012/12/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