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淨土三經一論大意 慧淨法師、淨宗法師著

編者序

《淨土三經一論大意》及所附《念佛問答》,根據慧淨法師一九九九年七月在天津所演講之弘法錄音帶記錄整理。

所謂「淨土三經」,即是:一、《佛說無量壽經》,二、《佛說觀無量壽經》,三、《佛說阿彌陀經》;「一論」,即是天親菩薩的《往生論》,由曇鸞祖師為之作 註,即《往生論註》;「大意」,也就是宗旨、眼目、精髓、秘要的意思。「念佛問答」,是就信眾所提修學淨土的種種疑問,依據經論釋所作的回答。

淨土宗教理,由此「淨土三經」及《往生論註》等相承祖師論釋而得成立。任何有心修學淨土法門欲往生極樂世界的人,皆必須瞭解此「三經一論」的宗旨,並依教奉行。否則,即是盲修瞎煉,極樂之生,恐成泡影。

但是,此「淨土三經」所標示的淨土法門的教理究竟如何?與聖道諸經教理有什麼差別?又,於淨土門內,此三部經宗旨是同是異?如果不同,何以能同稱「淨土三 經」?如果完全相同,一部就夠了,釋尊又何必說三部?或說:有同有異,那麼,同在何處、異在何處?遇到不同的地方,又怎麼抉擇?

又,此「淨土三經」,歷代備受關注,諸宗學者競相註疏,闡釋經義各有不同,究竟以何人的解釋為標準?

對於以上這些問題,如果理路不明,必然含混籠統。或以聖道,曲解淨土;或執雜行,自力迴向。縱欲強令此心老實念佛,也必不能老實,因為心中諸疑梗塞故。

現在修學淨土的人很多,但是能夠瞭解把握淨土真實義趣、心如直弦、不旁不騖、一向專稱、直入寶所的人,實在太少了。每每見到有人先學淨土,後又改轉它門;或 形似專修,心實多疑,終日修行,終日惶恐,心中不免悲傷哀嘆:為什麼寬展顯露、易行安樂的阿彌陀佛救度大道,在許多自稱修學淨土的人心中,竟是那樣的彎彎 曲曲、撲朔迷離、崎嶇難行呢?回顧自己的心路歷程,知道這實在是缺乏明眼善知識指導的緣故啊!

今 有慧淨法師,應邀做《淨土三經一論大意》講演,融會貫通,深入淺出,言辭淺顯,平實簡潔,安穩中正,不偏不倚。釋迦悲心,坦然徹露;彌陀本懷,更無餘遮。 如入龍宮,直取寶藏,利益世人,無窮無盡。讀之、思之,信之、行之,不知不覺名號寶珠已然在握;不祈不求,往生業事悄然決定。

此《淨土三經一論大意》,無論是為自求往生決定,還是為了透徹淨宗幽微,握其綱要,廣利群生,皆不可不讀!

由口語錄音轉成文字,有其一定難度,必須分加標點句逗、標明起止段落。口語體之種種語氣、前後語義的銜接關聯,在文字體中也很難表現,所以在記錄整理過程中,往往推敲再三,力求準確無誤地傳達慧淨法師的本意。同時,為了使讀者更加容易明瞭,特別編加了類似科判之目錄。

但由於記錄整編者水平有限,又未經慧淨法師本人審閱,其中不甚準確、甚至錯誤之處在所難免,除向彌陀及慧淨法師祈恕,亦請廣大蓮友原諒。

從中我們也體會到,古德對於經典「一字一句不可加減」的嚴訓是多麼的重要。

參加記錄整編此《淨土三經一論大意》的諸位法師、蓮友,皆深沁彌陀救度之法水,喜沐善知識教化之恩光,所以都以純潔信仰、無我感恩的心,從事此項工作而不願彰名,在此深表敬意與感謝。

本 來,所謂「序」,當對著作者之德及本著之優,作如實的介紹,以發起讀者的信心。但,日月之高,不可以山喻,強以山喻,雖言其高,恰成其低。此《淨土三經一 論大意》對於現時淨土行人的重大指導意義,以編者之淺智拙筆,雖欲讚之,唯恐愈掩其美,還是留置十方諸佛及淨土大會眾菩薩異口同音出廣長舌,窮劫讚之,廣 為流布吧!

請從慧淨法師著作思想中,去細細體味清幽微妙的念佛之香吧!

南無阿彌陀佛!

釋淨宗 謹序
西元二○○○年七月十日
佛曆二五四四年七月十日

【編輯部附記】

《淨土三經一論大意》初版於佛曆二五四四年(西元二○○○年),今年西元二○一○年二月,本書在既有架構下,略加整編,發行新版;目錄亦重新編輯,以簡單明了為主。謹此補述。

西元二○一○年二月

壹、《無量壽經》大意

一、序說

淨土宗經典依據

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

今天跟大家談談《無量壽經》大意。
《無量壽經》是淨土宗最主要、最根本的經典。各宗各派必須都有它的經典依據。這個宗派講的再高深、玄妙,再有感應、動人,能夠吸引廣大的人眾聚集,但如果 沒有依據經典,不合乎佛說,那麼這一個法就是外道。我們淨土宗,完完全全是依據經論的,有經典的依據,也有祖師的傳承。我們依據的經典就是「淨土三部 經」,也就是: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觀無量壽經》
《佛說阿彌陀經》

今天介紹《佛說無量壽經》的大意,明天介紹《佛說觀無量壽經》的大意,後天介紹《佛說阿彌陀經》的大意。

淨土宗祖師傳承

淨土宗,祖師的傳承、著作主要就是:

一、龍樹菩薩的《易行品》
二、天親菩薩的《往生論》
三、曇鸞祖師的《往生論註》
四、道綽禪師的《安樂集》
五、善導大師的《觀經疏》

這五位祖師雖然出生的地方和時間各自不同,但是共同的,都通通依據淨土三部經,尤其是《無量壽經》的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發揮開展淨土宗義。

這五位祖師這方面的著作,開展出去的,以及收合回來的,都是依據第十八願。

二、正說

經眼

《無量壽經》從頭到尾,經文字句即使再廣泛,它都有一個大意,這個叫做「經眼」——一部經的眼睛。

我們誦讀經典要抓住經眼。人如果沒有眼睛,即使進入寶藏,也認不清哪個是最重要的寶物。這樣的話,進去了還是等於沒進去。一部經即使誦了幾千遍,但是不曉得經眼,可以說只有誦讀的功德,而不能獲得這部經的利益。

大經五文

《無量壽經》的大意,它的眼目,在於「大經五文」(《無量壽經》簡稱《大經》,大經五段經文)。這五段經文如果能夠掌握,能夠融會貫通,可以說整部《無量壽經》已經掌握了。

第一段就是釋迦牟尼佛「出世本懷文」: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
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
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這段經文在《無量壽經》的最前面。《無量壽經》主要在說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在沒有宣說四十八大願之前,就已經顯明這部經所要說的四十八大願是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的目的。

「大經五文」的第二段文,就是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三段文就是「第十八願成就文」: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
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至心迴向,願生彼國,
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是第十八願的解釋。

第四段文就是「付囑流通文」,即釋迦牟尼佛付囑彌勒菩薩,要彌勒菩薩將念佛往生的法門流通千年萬年,一直流通下去的一段經文: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
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
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第五段文就是「特留此經之文」: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
我以慈悲哀愍,
特留此經,止住百歲。
其有眾生,值斯經者,
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第十八願最重要

這五段經文,在《無量壽經》裏面,就好像五根柱子一樣,支撐著整部《無量壽經》的教理。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我們都知道的第十八願。如果沒有第十八願的話,就沒有《無量壽經》,也沒有極樂世界、沒有阿彌陀佛、沒有我們的往生得度。

開展出來是五段文,約略來講,就是第十八願。

這五段文的道理,我們雖然不盡瞭解,可是,掌握第十八願,所有的也就掌握住了。因為佛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第十八願念佛往生。

(一)出世本懷文

我們看第一段,「出世本懷文」: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
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
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如來以無盡大悲」:這個「如來」指的是誰?當然指的是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既然出現在這個世間,當然就要說阿彌陀佛的念佛往生願。同時,因為阿彌陀佛的念佛往生願是度盡十方眾生的,這個度盡十方眾生的超世弘願,是十方諸佛所沒有的;十方諸佛出現的目的,就是為了度盡眾生,因此,十方諸佛出現,就一定要說能度盡十方眾生的念佛往生願。

所以,近的來講,「如來」是指釋迦牟尼佛;遠的來講,是指十方三世諸佛。

如來為什麼會宣說阿彌陀佛的念佛往生願呢?這也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一——第十七願所成就的。

第十七願說: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
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也就是 說,阿彌陀佛為了以名號來廣度十方一切眾生,必須使名號能夠普遍弘傳於十方法界,盡虛空遍法界,遍滿整個大宇宙。十方法界有十方國土,十方國土都有佛在度 化眾生,所以,必須使得十方國土的每位佛都來宣揚淨土法門,才能達到阿彌陀佛救度十方眾生的功能和目的。因此,阿彌陀佛必須在四十八願裏面,發一個使十方 諸佛都能來讚歎祂的名號功德、同時來稱念祂的名號的願,這就是第十七願。

第 十七願如果沒有成就的話,不只是十方諸佛不可能來讚歎彌陀名號、稱揚彌陀名號,同時第十八願也不能完成,我們的往生也通通沒有希望。也由於四十八願完成 了,當然第十七願也就成就了;由於第十七願成就了,因此十方三世諸佛如來出現世間,一定會宣揚彌陀的名號功德,同時,以宣揚彌陀的名號功德作為十方三世諸 佛唯一的本懷。

所以,這一段是釋尊「出世本懷文」,釋尊是憑著第十七願的力量來宣說彌陀的名號。

「如來以無盡大悲」:這個「無盡大悲」,就是指第十七願。

十方三世諸佛是憑著這個第十七願的無盡大悲,來宣說彌陀救度的。

「無 盡」就是無限量,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大慈大悲是無限量的。怎麼無限量?因為祂所發的願是救度十方眾生。十方眾生——上至彌勒菩薩,下至阿鼻地獄眾生,都是 十方眾生。阿彌陀佛如果僅僅能使清淨、會修行(上根)的人往生極樂世界,而不能使不清淨、不會修行(下根)的人往生極樂世界的話,就不能算是「無盡大 悲」。阿彌陀佛必須同時使造下了阿鼻地獄之業的眾生,甚至已經墮落阿鼻地獄、受無盡痛苦的眾生,也能往生極樂世界,才算是無限的、無盡的大悲。無窮無盡、 不可限量、諸佛也不可能推測的大悲,叫做「無盡大悲」。

「無盡大悲」,另一種版本說是「無蓋大悲」,「無蓋」跟「無盡」大同小異,不過「無蓋」有另一層意義,就是:阿彌陀佛的這種大悲是覆蓋十方諸佛,同時是十方諸佛所不能覆蓋的;尤其是一切眾生沒有不受彌陀大悲的庇蔭覆蓋的,所以叫做「無蓋大悲」。

釋 迦牟尼佛以阿彌陀佛的無蓋大悲為大悲,來宣揚彌陀救度的法門。像我們的法師、蓮友,弘揚阿彌陀佛的慈悲誓願,等於是以阿彌陀佛的無蓋大悲作為自己的大悲。 雖然我們都是凡夫,沒有真正的大慈悲,可是弘揚這個法門,就有那種「無盡大悲」、「無蓋大悲」的氣氛,因為我們背後有阿彌陀佛,祂的功德、能力在醞釀、在 安排、在推動。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矜哀」,以我們能理解的,就是憐憫、同情、愛護;「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
雖然悲心以三界為對象,但可說是以我們苦惱的眾生為正客,為主要的對象。佛陀所救度的三界眾生,是指我們這一種苦苦惱惱的眾生。

這種苦惱的眾生之所以苦惱,是因為感受到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六道輪迴痛苦不堪。三界、六道的解脫,必須假借人身。現在既已得到人身,如果不把握,一旦失去人身,就不曉得還要等待幾劫之後了。

雖然曉得要把握人身、聽聞佛法、發修行的心,可是偏偏發覺自己有心修行、無力修行,這樣就會產生苦惱,產生煎熬折磨。
不知道三界六道輪迴,不知道善惡報應,不知道善是善、惡是惡的人,他是悠悠乎乎地在過日子;我們知道的人,就會有所不安。這種有所不安,有時候是沒有辦法形容的,越是知道佛法,就越有那種「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的那股道心。
生死是一件大事。為什麼是大事?所謂「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人身難得,既失人身,就必定墮落三途。墮落三途那種苦,不等待面對,即使現在一想,就令我們冒冷汗,所以「生死事大」。

「無常迅速」:無常就是死亡。生跟死本來是一體的,就好像一張紙的兩面,一口氣不來,當下就是死。所以,我們生存在世間,是跟死住在一起的,過一天就減少一天、面對死亡一天、接近閻羅王一天。何況,本來死對我們來講,是危機四伏,充滿在我們四周的。

真正學佛的人,是無常心深厚的人;無常心深厚的人,才是真正學佛的人。

有了這種無常心,他就會發起修行的願,經過一段時間,他更會發現,原來自己是一個十足的凡夫,善根很少,福德很薄,沒辦法修行。那個時候,他就會尋求一個不必假借自己的力量就使自己能夠解脫得度的法門。

那麼,阿彌陀佛的慈悲誓願,是他最後的希望,是他絕處逢生、柳暗花明的救度法門。

所以,雖然「矜哀三界」,三界中,是以我們這種苦惱的眾生為正客。所謂正客,就是宴會的主要對象。如果其他的人通通都來了,但是正客還沒有到,這桌宴席就不能開始;正客如果不來,今天這桌宴席就白辦了。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出興於世」,表示釋迦牟尼佛是為了說這個法,為了度這種眾生,才出現在世間的,以這件事為祂出現世間的目的。

「光闡道教」:「光」,光大;「闡」,闡揚;「道教」,就是正道、佛教,也就是八萬四千法門。

「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所說的法是一個鋪路的過程,因為最後的目的是為了救度一切眾生,送給他們真實的利益,所以「光闡道教」的目的是「惠以真實之利」。

「惠以真實之利」是什麼意思呢?「惠」就是恩惠、惠施的意思,就是惠施阿彌陀佛救度我們的第十八願,使每個眾生都能念佛往生,這就是「真實之利」。

真實是跟權假方便相對的。既是真實,就不是權假的,而是直接了當的,直下能夠達到目的的,也就是必定能夠解脫生死、往生成佛的。

這一種利,在「流通文」是說「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這個「大利」就是「無上功德」。

所以,這一段文闡揚了這部經的重要性。

本懷中的本懷

如果論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的本懷,以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代經教來講,有兩部經是祂的本懷。

眾 所周知的就是《法華經》。《法華經》說:「佛以一大事因緣出興於世。」因為這段經文是在《法華經》,就這段經文來講,《法華經》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所 謂「開、示、悟、入」,使三乘——聲聞、緣覺、菩薩,都歸入一乘佛果,所以,《法華經》在引導三乘進入佛果,證入佛的果位,這叫「導三歸一」——引導三 乘,歸入一乘,這是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懷。

另一部本懷經,就是我們現在要學的《無量壽經》。不過,如果以這兩部本懷經來講,哪一部是本懷中的本懷呢?就是《無量壽經》。

因 為《法華經》所引導的,是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三乘都已經是證果的人,證果的人畢竟是少數;《無量壽經》所要救度的,不只是三乘,而是五乘,除了聲 聞、緣覺、菩薩之外,還有人乘、天乘——就是人間的眾生跟天界的天人,所謂「五乘齊入」。既是五乘齊入的話,真的就如同第十八願所講的,是「十方眾生」 了。

《法華經》只是引導三乘進入佛的果位,可是《無量壽經》是救度五乘,使他們共同證悟佛果,而且跟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無量光、無量壽是一樣的證悟,所以,如果論真正的本懷,那《法華經》就不是本懷了,《無量壽經》才是本懷中的本懷

(二)第十八願

這一部本懷經所要說的內容,就是「惠以真實之利」。「惠以真實之利」就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是《無量壽經》的核心: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無量壽經》有上卷跟下卷,上卷主要宣說四十八願,下卷主要宣說四十八願成就文。

在 四十八願當中,譬如第一願是無三惡道願,第二願是不更惡道願,第三願悉皆金色、第四願無有好醜等等。四十八願雖然個個願都非常殊勝,不過,其中以第十八願 為最殊勝,是願王,是根本願。因為如果沒有第十八願,也就沒有十方眾生的往生;沒有十方眾生的往生,剛剛所講的第一願無三惡道、第二願不更惡道、第三願悉 皆金色等等這些願,憑什麼能夠成就?就不可能成就了,甚至極樂世界的建立,也沒有意義了。所以,

四十八願是以第十八願為根本願

善導大師釋:每一願都在述說第十八願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玄義分》裏解釋四十八願說:

《無量壽經》云:
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所,行菩薩道時,
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
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本來四十八願,每一願、每一願各有不同的內容,也有不同的願名,可是善導大師在這裏,並不就每一願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名稱去述說。這四十八願,每一願都是:「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是第十八願的解釋。等於說,每一願都在述說第十八願,要義就在這裏!願雖有四十八,可是卻以第十八願為根本願。

因本與根本

所謂本願,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因本,一種是根本

因本,就是這位菩薩在因地所發的每個願,都算是本願。

因地雖然發種種的願,其中一定有一個是祂最根本的願。有了這個根本,才能生長枝葉花果。四十八大願的根本願,就是第十八願,唯有第十八願才有「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其他的願並沒有說到「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其他的願都是為了第十八願而有的。

通願與別願

十方諸佛因地要成佛都必須發願。十方諸佛的願有兩種:

一種叫做「四弘誓願」,就是: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這四弘誓願是每一尊佛都有的,所以叫做通願,通於十方諸佛。

另外一種願叫做別願,就是只有這一位佛有、而其他的佛不一定有的。譬如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藥師佛十二上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這是每尊佛特有的,叫做別願。

超世願——別意之弘願

阿彌陀佛的別願——四十八願,叫超世願,是超越十方三世諸佛的,十方三世諸佛沒有、獨有阿彌陀佛有。不只是阿彌陀佛自己發願說:

我建超世願,
必至無上道,
斯願不滿足,
誓不成等覺。

釋迦牟尼佛也是這樣介紹、這樣宣揚的,因為這段經文就在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無量壽經》裏面。

也唯獨因為有了這第十八願,四十八願才可算是超世願。因為四十八願中,有的願是其他諸佛也有的;其他諸佛所沒有的,就是第十八願。

第十八願能夠使十方眾生平等、無條件地往生極樂世界。

十方眾生,何等的廣大!其他淨土的眾生固然也是屬於十方眾生,我們這五濁惡世的眾生,卻跟其他淨土的眾生非常不一樣。

不一樣在哪裡?就是煩惱罪業比較深重,是其他諸佛所沒有辦法救度、而被十方諸佛所捨棄的。

其他諸佛不能救度,阿彌陀佛能夠救度,這個願豈不是超世願?

所以,善導大師才稱讚這一願說是:

別意之弘願。

有別於十方三世諸佛,不同的、特殊的、殊勝的願。

無盡地下化眾生

菩薩到達成佛都有兩種心願:一種上求菩提,一種下化眾生。上求菩提的目的,無非是下化眾生。菩薩發菩提心,祂就是以救度眾生為目的,所以,上求菩提是為了廣度眾生。祂能夠有那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能夠有那種無盡的智慧、願力、方便、善巧來度眾生。

十方諸佛雖然都發上求菩提的願,可是能無盡地下化眾生的,卻只有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

所以,《無量壽經》的大意就是:

釋迦牟尼佛以阿彌陀佛的第十七悲願示現在這個世間,來宣講阿彌陀佛救度十方眾生的第十八願,來讓我們瞭解有一尊阿彌陀佛,這尊佛的出現是為了救度十方眾生。

為什麼要五劫思惟?

為了救度十方眾生,在兆載永劫之前,不必經過我們十方眾生的祈求拜託,阿彌陀佛(法藏菩薩)就預先主動地為我們,以五劫的時間來思惟,發下了這四十八大願。

思 惟四十八大願何必要費五劫那麼長時間呢?因為祂的心願非常廣大,所以思考的時間也必須非常漫長。祂不只是要讓出家人能夠往生,也要讓在家人能夠往生;不僅 使善人往生,也要使惡人往生;不僅使人間的眾生往生,也要使阿鼻地獄眾生同等往生,所以才需要考慮那麼久。要使出家眾到那裏得到無量光、無量壽的果位,也 要使在家眾到了極樂世界,也同出家人一樣得到那種果位;要使善人到極樂世界得到無量光、無量壽的果位,也要使一生都遇到惡緣而造惡多端的眾生到了那裏,跟 善人一樣證得無量光、無量壽的果位;甚至地獄、餓鬼、畜生道的眾生,到了極樂世界,也跟其他有修行的、清淨的眾生,同樣得無量光、無量壽的果位。所謂「佛 心平等」,為了平等救度眾生、平等使眾生證到佛果,必須考慮那麼久的時間。

兆載永劫修行,圓滿誓願

四十八大願的藍圖雖然建構完成,可是實際完成這些願,卻必須以兆載永劫的時間去積植菩薩無量德行,然後這四十八願的內容才實際地成就。

極樂世界成就了,我們十方眾生就有了生命的歸宿,也有了成佛的道場。

娑婆、極樂,何者才是我們所擁有的?

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為我們每一位眾生所建設的,極樂世界有我們每一位眾生的名份在那裏,等於那裏的主人就是我們每一位眾生。

這 個娑婆世界,沒有一樣東西是我們所擁有的。來的時候,雙手空空而來;去的時候,雙手空空而去。其實,不是空空而去,是帶了滿身的罪業到閻羅王那裏,跟閻羅 王對質,受閻羅王審判。所以,我們十方眾生,生生世世都是滿身的罪業在輪迴,沒有一件功德,沒有一件真實,沒有一件是永恆不滅的。

唯有我們的極樂世界才是我們所擁有的,可以給我們解脫。世間上的一切,都是一時因緣的和合。再恩愛的夫妻、再恩重的父母,都一定會離開,將來如果不往生極樂世界,都隨各自的業力東西南北輪迴而去,不能再相聚。

只有極樂世界,才是我們所擁有的,才是真正不毀壞的、不消滅的,因為極樂世界的功德是真實的。而我們三界六道的種種都是虛假的,虛假的當然是會生滅、會變化的。只有極樂世界三世常住,永遠不變化、永遠不消滅。

所以,極樂世界是我們的,是阿彌陀佛預先為我們建設的。

往生的資糧在哪裡?

我們到極 樂世界的資糧,也是阿彌陀佛為我們完成的。完成在哪裡?在第十八願裏——「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既然已取正覺,已經成佛十劫,已經把 涵蓋全部果地功德的六字洪名惠施給我們,豈不是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我們真正的故鄉,不必要求我們自身具備了生脫死的功德力量?因為阿彌陀佛已經通通完 成了,一點都沒有缺少。

為什麼說往生極樂不憑我們的功德力量?是因為我們沒有功德力量!我們只有造業輪迴的力量,哪有脫離輪迴、往生淨土的功德力量呢?所以我們不能、同時也不必,因為阿彌陀佛已經預先為我們完成了。

淨土法門的特色

所以,淨土法門的特色,就是救度的法門:阿彌陀佛救度我們;也是信順的法門:我們信順彌陀的救度;也是真正念佛的法門:此後,就一向專念彌陀名號,不假造作。

無量劫生死業債由誰來償還?

同時,我們生生世世、無量劫所欠人家的業債:殺生、偷盜、邪淫、妄語、五逆、十惡、謗法、闡提,這一些罪可以說是無量無邊,充滿整個宇宙。我們今天要離開,如果有一點點不還清的話,是決不能離開的。

好像從這個國家移民到那個國家去,你必須結清在這個國家所應該繳納的種種稅,還有應該還的種種債,有一點不還清就不能離開。

一樣的,我們在娑婆世界所欠的種種業債不還清的話,是不能到極樂世界的。

那麼,是我們還,還是阿彌陀佛為我們還?點點滴滴都是阿彌陀佛為我們還。

我們沒有功德,《地藏經》說:

南閻浮提眾生,
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

我們起心動念都是在造業,念念都是在造罪,所以,過一天就增加一天的罪業;出生於世,就累積一世的惡緣,哪有功德能夠脫離呢?

這件事情,阿彌陀佛在主動為我們發四十八大願的時候,已經考慮周全了。祂如果不能還清我們的債務、使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話,當然也不能成佛,也就是說,祂的力量功德還不夠。

全憑彌陀救度

連我們生生世世所欠人家的種種債務,也是阿彌陀佛為我們承擔、為我們償還,所以,淨土法門是救度的法門,是全憑彌陀救度,是絕對任憑彌陀救度,所以叫做絕對他力、完全他力。

三界六道就是苦海,每一位眾生都在苦海裏掙扎、喝水、痛苦,沒有力量游泳,沒有力量到岸上來。是阿彌陀佛親自跳下大海,呼喚我們,把我們抱上岸來。

在水中掙扎的人,即使一支草根都想要去抓,何況大願大力的阿彌陀佛親自來救我們!我們當下獲得大安慰,當下完全投入阿彌陀佛的擁抱。

所以,淨土法門就是隨順彌陀救度的法門。這種內涵叫做信,信彌陀的救度,沒有半點我們的功德力量。因為我們本身沒有真正的功德,沒有脫離三界的力量。

彌陀已成正覺,為什麼我們還在這個地方?

第十八願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既然阿彌陀佛成正覺了,我們往生就有希望了,那麼,我們怎麼現在還在這個地方呢?

阿彌陀佛已經成正覺了,那就表示在這十劫當中,我們都沒有那個福份,沒有那個宿善來遇到彌陀救度的法門;或者即使遇到了,但是當下並沒有真正信順,所以一直輪迴到這個時候。這個時候再不把握的話,同樣還會繼續輪迴下去。

末法時代,人身難得,一旦輪迴,極難為人;即使得到了人身,在這個末法時代是否能遇到佛法,機會是很渺茫的。

十方眾生怎樣被救?

那麼,十方眾生怎樣被救?就是第十八願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至心信樂」就是信,「欲生我國」就是願,「乃至十念」就是行,就是稱名。

所以,這段話的內容有「信」、「願」和「行」。

信也好、願也好、行也好,都非九界眾生自力所能發起,都是阿彌陀佛願力所成就。

「至心信樂」:真正信順彌陀救度

「至心信樂」:真正信順彌陀救度。知道阿彌陀佛必能救度自己,而有喜樂之心。

世間之事尚須真誠,何況往生極樂這麼重要的事,若不真心信受彌陀救度、不真心願生彌陀淨土、不真心專稱彌陀佛名,那怎麼能往生?所以「至心」擺在第一位。

「至 心」就是真實心。凡夫本來沒有真實心,是阿彌陀佛以真實心完成真實功德,並將此真實功德迴向給我們,使我們離開娑婆,往生淨土成佛。當我們瞭解這一點,被 阿彌陀佛的慈悲所感動,就會覺得阿彌陀佛的救度是我們唯一所需要的、非要不可的,這樣真實領受,必定會「一切恐懼,為作大安」,必定會歡喜踴躍稱念佛名。

「欲生我國」:真正願生彌陀淨土

「欲生我國」:真正願生彌陀淨土。信知娑婆是苦,信知極樂是樂,必能厭離娑婆、欣慕極樂,不再希求人天福報,真正發起願生之心。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中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勸導眾生「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這是就眾生一方而言。

就佛方而言,「欲生我國」是阿彌陀佛的真實呼喚。阿彌陀佛救度我們,是主動積極而來,不因祈求拜託,不問對象,不講條件,在我們還不知不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於兆載永劫之前為我們發願、修行,從一開始就把祂點點滴滴的功德,都時時刻刻地迴向給我們,並且呼喚著我們。

阿彌陀佛從西方淨土,傳來「欲生我國」的呼喚之音;我們在東方娑婆,應以「願生彼國」的懇切之心。

「乃至十念」:一生專稱彌陀佛名

如果聽到阿彌陀佛救度我們的悲心呼喚,我們原本不安的心就會得到安慰,苦惱、恐懼、缺憾當下解除,所謂「大安心、大滿足、大安慰」,自然生起信樂之心。

有了這個信樂之心,自自然然地發展為「乃至十念」。此後,就會從我們內心發出「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的一種憶佛念佛來。

既然是「乃至十念」,就不只是十聲念佛而已,因為是「乃至」。「乃至」是一種彈性的形容詞,跟《阿彌陀經》「若一日……若七日」的「若」是一樣的。也就是說,盡我們的生命,此後就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同時,合乎這個人的根器,這個人的根器一天能念十萬聲,就念十萬聲;一天能念一萬聲,就念一萬聲;一天能念幾千聲,就念幾千聲;乃至《觀經》下品的眾生臨終聞法,十聲、一聲亦可得生,所以叫做「乃至」。

信願行都是阿彌陀佛送給我們的

《無量壽 經》主要是在宣說阿彌陀佛的救度,阿彌陀佛真實呼喚我們讓祂救度,這個真實救度,觸動我們的內心,而成為信心,所以,信心不是我們自力去發的,是聞說彌陀 真實的呼喚、真實的救度,除去我們內心對生死輪迴的苦惱不安,相信接受彌陀救度必定往生。所以,淨土法門是信佛救度——信順的法門。

阿彌陀佛使我們相信祂的救度(「至心信樂」),呼喚我們願生祂的淨土(「欲生我國」),使我們自自然然地稱念祂的名號(「乃至十念」)。

所以說,信心(信)、願生心(願)、稱名(行)都是阿彌陀佛送給我們的。

信願行一體

同時,信、願、行又是一體的。信受的當下,自然發起願生之心,自然會從內心「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註:「南無」即歸命,此處專指歸命的心態),從而會以稱念這句名號來表露自己領受彌陀救度的心情。

信、願是無形的,存在於內心,然,誠於中必形於外,就會顯露出「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外表這個行出來。所以,這段願文就會很自然地說「乃至十念」。

(三)第十八願成就文

「第十八願成就文」說: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
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至心迴向,願生彼國,
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信受、願生、稱名的當下,就具足往生的身份、往生的功德、往生的能量。因此說「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所 以,當我們聲聲稱念這句名號的時候,其實聲聲都具足往生,不是等臨終的時候才具足往生,不是「等臨終正念的時候念這句名號,阿彌陀佛示現,才覺得往生有份 了,那個時候才得到安心」,不是這樣的。即使面對臨終,躺在病床上,病苦侵襲我們全身,使我們不能憶佛念佛,但是當下也是大安心的,因為曉得自己永遠都在 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當中,不會因為身心痛苦、念不出佛號而心有不安、心有懷疑、心在焦急,不會的!因為在這之前,我們已經聞信彌陀救度了,所以不會在這時 候又重新生起惶恐不安。

曇鸞祖師釋:業事成辦

所以,我 們淨土法門的特色,就像曇鸞祖師在《往生論註》中所說的,是現在就已經成就了,所以叫做「十念業成」。也就是說《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 以及《觀經》所講的「至心稱念名號十聲」那個「十聲」,不表示僅是十聲,是表示往生之業在當下已經成就了,所以說:

經言十念者,
名業事成辦耳。

往生之業成辦了,已經是決定往生的身份了。

不過我們還是煩惱具足的凡夫,還有貪瞋癡;雖然有貪瞋癡,但是往生沒有障礙,一旦坐上了蓮花台,貪瞋癡即刻轉為清淨的佛心。

要知道,這不是由我們的力量,都是由彌陀的力量。所以,淨土法門是本於彌陀的惠施、恩救。

破地獄偈

《無量壽經》有一首偈,形容第十八願,就是:

其佛本願力,
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
自致不退轉。

「其佛本願力」:阿彌陀佛本願之力,使聞名的人——聞說阿彌陀佛以名號救度眾生的人,能夠發起往生極樂世界的心,所以說「聞名欲往生」。

這種眾生:

「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使他們都能夠到極樂世界,自自然然地能到極樂世界,而且自自然然地能夠不退轉,和阿彌陀佛同樣無量光、無量壽。這是自自然然的,毫不勉強的,毫不假借其他功用的。所以,我們淨土法門可以說是自然功能的法門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這一首偈也稱為「破地獄偈」。有一段典故:

大概在唐朝以前,有一位玄通律師,他是一個學戒的人。這位律師行腳參方,有一天晚上到某個寺院去掛單。當天晚上,他所住的隔壁房間,有人在讀誦剛剛那首「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他聽到了,並跟著念了兩三遍,此後,就沒有再念,也忘記了。

後 來,他因為犯了戒,死的時候就到了閻羅殿。閻羅王把驚堂木一拍,問他說:「你是出生在佛法傳佈的地方,如果你學過什麼法門的話,請你現在就登高座,為我們 宣講。」閻羅王很威嚴地這樣告訴他。玄通律師一面登高座,一面回想在陽間一生所學的法門。可是,什麼也想不起來了,就只有這首偈文還記得。也很奇怪,以前 已經忘記了,現在記得。所以,他就念出這首偈文:「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哎!這首偈一說完,閻羅王立刻就向他敬禮,說:「這首偈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總功德之文,憑著這種功德,你可以免除地獄惡果,返回人間,陽壽延長。」

這首偈文能夠使墮落地獄的人離開地獄,是阿彌陀佛總功德之文。

其實,阿彌陀佛總功德就是六字名號,我們不一定要記住這首偈文。一個人在世,即使學問、智慧再怎樣高深,懂得的再多,面臨死亡的時候,那些大部分都忘光了,記不起來了;能夠讓我們記得起來的,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彌陀的救度。

有 人聽了這個故事之後就在想:「那我要好好把這首偈文記在心中,以備將來面對閻羅王時來使用。」其實不必!我們信受淨土法門,是不經過閻羅殿的(經過閻羅殿 就危險了),而且是使閻羅王向我們恭敬的。如果我們信受彌陀的救度,我們就已經不是娑婆世界輪迴的苦惱眾生、已經是極樂世界的聖眾之一了,所以,不只是護 法龍天來保護我們、讚歎我們,十方諸佛也來圍繞我們、保護我們、讚歎我們。

六字名號更能破地獄

玄通律師在地獄念這首偈文使他離開地獄,如果他在地獄稱念這句六字名號,就能救度地獄的眾生。

有一段典故,發生在古代的印度:

有 一個婆羅門,這個婆羅門很愚癡,可是他的太太卻很聰明,而且是學佛念佛的人。婆羅門先生愚癡而且喜歡殺生、吃肉,他太太勸他念佛學佛,他說他沒有那種智 慧,念不來。但這位婆羅門對他太太卻是百般疼愛,所以他太太就借這種機會說:「我們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先來念佛,之後才睡覺。」並說:「我要你跟我學佛, 你不答應,那麼你要求我的,我怎麼好答應你呢?本來夫妻就像比翼鳥,要同心、同願、同行。」所以她的先生就不得不在她每天晚上睡覺以前,打銅器一起念佛。

過 了三年,這個愚癡的婆羅門因為造惡業的緣故,墮落到地獄去了。剛好,地獄的鬼卒手拿鐵棒打地獄鬼魂的時候,無意中打到油鍋的邊緣,「噹」的一聲。這個婆羅 門聽到這一聲,不由自主念出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因為生前聽到銅器聲就念佛,形成一種習慣了)。這聲佛號一念出來,附近的鬼魂一聽到,立刻就離開地獄, 往生極樂世界,當下驚動了閻羅王,閻羅王就把他放回陽間。

這個婆羅門回到陽間述說這件事,大家都非常驚訝、讚歎,所以當地念佛的人就非常多。

這 個婆羅門回陽來,還念了一首偈說:「若人造多罪,應墮地獄中,才稱彌陀名,猛火為清涼。」意思是說:一個人在陽間造了種種罪業,當然就會墮落地獄。在地獄 中,如果有人稱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或者聽到這一聲「南無阿彌陀佛」,當下地獄的猛火,甚至刀山、劍樹、油鍋這些痛苦,立刻變成清涼,立刻從地獄解 脫。

所以,能夠破地獄的,使地獄眾生(他們沒有稱名,單單聽聞)當下離開地獄的,就是這句名號,而憑藉這句名號往生淨土,就是第十八願之義。所以,剛剛那首偈文說「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地獄的眾生單單聽到這句名號就到極樂世界去了。

名號的功能:使聞名、稱名的人自然往生

為什麼有這麼不可思議的功德力量呢?

因為這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體,這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本身;阿彌陀佛的本體、阿彌陀佛的本身,是涅槃的境界,涅槃就是不生不滅、非有非無的。名號不經過造作,而且有功能,能夠使輪迴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

這句名號不只是阿彌陀佛的本身,也是極樂世界的本身。以阿彌陀佛來講,依報跟正報是一體的,阿彌陀佛的本身跟極樂世界是一樣的境界。

在 我們這個世間,正報就是我們的身體,依報就是我們依附的環境、居住的地方,它們是各自分開的,不一樣的,而且互相隔礙,不能自由。譬如這個房間,如果沒有 門,四周都是牆壁的話,就不能出去,這是我們凡夫的境界。但是阿彌陀佛,佛的境界卻是融通無礙的,依報就是正報,正報就是依報。

這句名號能夠使聞名、稱名的人自自然然地進入極樂世界。所以,我們聽聞彌陀的救度,稱念彌陀的名號,就能自自然然地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名號的功能。

好比水的功能本來就是止渴,可以濕潤東西;火的功能本來就是燃燒東西。燃燒東西是火的功能、火的自性,本來就是這樣的,你要它不燃燒也不可能。你口中說「不要燃燒」,心中想「不要燃燒」,它還是照樣繼續燃燒。

我們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若不往生極樂世界,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自己抗拒,不想往生。但既然抗拒、不想往生,也不會稱念這句名號。

如果真正稱念這句名號,而且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一輩子都不改變,那他肯定知道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同時曉得稱名必定往生。彌陀的救度在於「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一念」的念佛,隨順彌陀的救度就必定往生,阿彌陀佛的誓願就是如此。

我們依照這樣去做,無形中就進入彌陀願海,所以,我們往生的功德力量,不在我們自己,完全在彌陀本身。這個就是《無量壽經》的大意。

(四)付囑流通文

所以,在《無量壽經》的結尾,釋迦牟尼佛就把阿彌陀佛的名號、稱念彌陀名號的法門付囑彌勒菩薩: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
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
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歡喜踴躍地稱念這句名號,就得到最大的利益,具足了無上的功德。所謂「無上功德」,就是成佛,因為沒有比佛更上的了。

我們念佛,佛的功德就跟我們一體不離。

(五)特留此經之文

唯有淨土法門才是釋迦牟尼佛本懷中的本懷,即使將來所有的法都滅了,宣說釋迦牟尼佛本懷的這部《無量壽經》不會滅,會繼續留在世間度眾生。

佛 法流通在我們這個世間有四個時期:第一時期叫做正法時期,第二個叫做像法時期,第三個叫做末法時期,第四個叫做滅法時期(沒有法了)。我們現在就是末法時 代,末法時代有一萬年的時間,一萬年的時間過了,所有其他經典就自自然然地消失掉了,沒有消失的就是這部《無量壽經》。

「大經五文」第五段就是「特留此經之文」。釋迦牟尼佛說: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
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
其有眾生,值斯經者,
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其他經典都逐漸消滅了,但是釋迦牟尼佛還以祂的大悲心,為了救度眾生而使這部《無量壽經》繼續留在世間;雖說是一百歲,其實就是無盡的時間,《無量壽如來會》言:「我今為大囑累,當令是法,久住不滅。」

如果沒有這一部經,沒有經典宣說彌陀的救度,那時的眾生就沒有希望了。為了使那些眾生有希望、救度那些眾生,至少也要將這部經留下去。何況這部經是度盡十方眾生的,是佛本懷中的本懷,留下這部經,等於留下彌陀的名號,所以到最後,還是名號度眾生

既然名號度眾生,那個時候經典都沒有了,佛法僧三寶都沒有了,大家都不曉得有因果報應、六道輪迴,等於不曉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都是為非作歹的多,那時都能依名號得到救度,何況我們現在三寶住世的時代?依這句名號就更容易往生極樂世界了。

三、總結

總之,《無量壽經》的大意,離不開這五段文,約略來講,就是第十八願——彌陀的救度。

彌陀的救度是我們所有學佛人最後的希望。我們努力一輩子,到最後一檢討:脫離輪迴有把握沒有?沒有!自己的貪瞋癡降伏了沒有?沒有!那時就絕望了。能夠使我們絕處逢生的,只有淨土法門。

弘揚淨土法門,等於也是以阿彌陀佛第十七願的悲願來莊嚴自己,作為自己的悲心。

《無量壽經》大意就講到這裏。南無阿彌陀佛!

貳、《觀無量壽經》大意

一、序說

《觀經》與《無量壽經》大意一致

今天我們 講《觀無量壽經》的大意。《無量壽經》也好,《觀無量壽經》也好,都是淨土法門的正依經典,都是講阿彌陀佛主動、平等、無條件的救度。既然是淨土法門的正 依經典(主要依據的、根本依據的),那麼,它們的大意始終都是一致的、一貫性的,不可能有不同、有差別、有矛盾。

這部《觀無量壽經》,它的大意、它的宗旨,跟昨天所講的《無量壽經》是不會有差別的。

方式不同

只不過是各部經所開展的方式不一樣,有的從方便進入,有的直接從真實來顯揚。

這部《觀無量壽經》,它是採用從方便而進入真實這種善巧引導的方式。

二、正說

(一)十六觀入第十八願念佛

我們知 道,《觀無量壽經》從經文的文面來說,是在講說十三種定觀和三福九品的散善,也就是一般所講的十六觀。表面上雖然是在講十六觀,可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意卻不 在這十六觀,而是在傳承阿彌陀佛第十八願「乃至十念」(註: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十聲)的念佛之法。

釋尊本意在於持無量壽佛名

所以,這部《觀無量壽經》講完之後,最後要作個結論,並將這個結論交待阿難尊者,流通於世世代代,一直流通下去。

釋迦牟尼佛講《觀無量壽經》的本意,交待在最後那一段經文,也就是《觀無量壽經》「流通分」所講的:

佛告阿難:
汝好持是語,
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點睛結穴喻

這段經文雖然簡短,可是力量非常重。每部經都有它的經眼,那麼,這段文可以說是《觀經》的經眼。

畫一條龍,活躍、輝煌、燦爛,可是到最後如果不點睛,這條龍就不能真正活躍起來,所以畫龍最後要點睛。

這條龍即使遠遠地從千里而來,但它總要有一個歸宿,總要找一個龍穴來安居。所以說:千里來龍,必須結穴。

這 部《觀經》從頭到尾,雖然先講定——定就是要入禪定三昧,才能觀到極樂莊嚴以及彌陀的身相;後來又講九品,即一般的散善,即不必入禪定,以一般心理狀態去 行善積德。雖然講的很多,定啦、散啦,可是最後釋迦牟尼佛的本意,卻不流通定散二善,祂的本意不在這裏,祂的本意是要我們「持無量壽佛名」,也就是持名念佛——就是以口業,以我們的嘴巴來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所以,這部經的千里來龍,就是在這一段經文結穴。

可以說,看經有了經眼,就好像有眼睛進入到寶庫裏,隨意可以拿寶出來;如果沒有眼睛,即使進入了寶庫,也不曉得寶物放在哪個地方,結果還是空手而歸。

這段經文不只是《觀經》的核心、《觀經》的結晶、《觀經》的重點,也是整個淨土法門的方針、宗旨,是淨土法門的眼睛、淨土法門的雙腳。

有了這段經文,我們眼睛亮起來了,我們曉得目標,也懂得方法,所以,這段經文對我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它跟《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的根本願、願王,也就是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註: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十聲)是一致的。

《觀經》的本意:方便引入稱名念佛

這段經文等於是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說:前面所講的十六種觀,不是佛的本懷,而是一種方便。接引聖道門的眾生信受彌陀的救度,這才是釋迦牟尼佛宣說十六種觀的目的。

十六種觀的目的,不是讓眾生去觀極樂的依正莊嚴,而是要眾生瞭解極樂的依正莊嚴,產生欣慕願生之心,之後就一向稱念彌陀名號,這就是釋迦牟尼佛宣說《觀經》的本意。因為非常明顯地,釋迦牟尼佛在這裏所強調的、所交待的、所要我們依教奉行的,是「持無量壽佛名」。

四種念佛反顯持名最勝

我們知道,念佛有四種念法,一般認為最高境界是實相念佛,其次是觀想念佛,再次是觀像念佛,最後是稱名念佛。

這是依聖道法門的教理來分判的,如果依淨土法門來講,這種分判是錯誤的,剛好是相反的。

真正最高的境界,而又最容易、最簡單、最安全,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就是稱名,就是持名念佛。既不是觀像、觀想,更不是實相念佛,正好相反。

因 為,就像這部《觀無量壽經》,如果釋迦牟尼佛的本意是為了讓眾生作定觀,入定,進入禪定三昧,去觀想佛身、觀想極樂世界的話,那麼,「流通文」就不是說 「持無量壽佛名」,應該說是:觀無量壽佛身。可是釋迦牟尼佛不說「觀無量壽佛身」,而是「持無量壽佛名」,意義非常明顯,前面所講的是一種方便接引。

權實廢立

因此,這部經如果從它的展開順序,到最後流通分來講,就有一種廢、立的意味。

什麼叫廢、什麼叫立呢?「廢」就是要捨掉的,「立」就是要奉行的。

廢在哪裡、立在哪裡呢?如果依古代大德用三種方式解釋廢立過程的話,就是所謂的:「為實施權」、「開權顯實」、「廢權立實」。

一、「為實施權」。「實」就是真實,「權」就是方便。為了真實的法門,而施設、開展、宣說方便的法門。

既然是為了真實的法門,為什麼不直接說真實的法門呢?因為我們眾生被貪瞋癡無明覆蓋著,一下子說真實,大家都聽不懂,所以必須要有一個過程。

好比要到第五層樓,這是大家的目的,可是如果沒有下面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層樓的話,大家就上不來。

同樣地,真實是我們的佛性,我們的佛性被覆蓋著,不能一下子顯現,所以,必須有一個步驟、有一個階梯讓我們上來。那個步驟、階梯,就是方便。

能夠懂得真實,很不容易,所以為「實」必須施「權」。

二、「開權顯實」。「權」就是方便,既然方便宣說出來了,在方便之中必須顯現真實,如果不顯現真實的話,就永遠在方便裏邊,就不曉得有真實、不知道如何進入真實了,所以說「開權顯實」。

三、「廢權立實」。既然接近了真實,那麼,就必須將方便捨掉,而完全投入真實。

好比我們從此岸到彼岸,是坐著船,在還沒有到的時候,當然靠這隻船;既然已經接近彼岸,就要捨船登岸,不可能留戀在船上,永遠都在船上而不登上彼岸(那就永遠不能達到目的地了),所以最後要「廢權立實」。

妙蓮喻

念佛人就是「妙好人」,「妙」就是指妙蓮花,所以,淨土法門又稱為「蓮宗」,念佛人稱為「蓮友」。

我們之所以念佛、之所以有信心、之所以往生極樂世界,都是靠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阿彌陀佛的救度,就像一朵蓮花,使我們開信心的蓮花,往生蓮花之中而蓮花化生。所以,《觀經》就讚歎說:「念佛人就是一朵妙蓮花。」

這朵妙蓮花的開展過程,也跟前面三種階段一樣。所以有:「為蓮故花」、「花開蓮現」、「花落蓮成」三個階段。

為蓮故花」:就是說,我們是為了蓮子才來培養這朵蓮花。

花開蓮現」:當蓮花開了的時候,裏面是有蓮子的。如果花開而沒有蓮子,就只是裝飾品而已,不能得到蓮子這個實物。

花落蓮成」:蓮花的花瓣掉落了,所獨獨呈露出來的,唯一展現在眼前的,就是蓮子,蓮子是目的。所以到最後,就是要以蓮子為主要對象,而有廢權立實、花落蓮成的那一種相貌。

如何掌握整部《觀經》

《觀經》的「流通文」:

佛告阿難:
汝好持是語,
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也就是花落蓮成、廢權立實的地方。

整部《觀經》,不論它再怎麼深奧,我們再怎麼愚癡,不能瞭解那麼深奧的教理,可是我們如果掌握住釋迦牟尼佛交待阿難的話,而依教奉行,那整部《觀無量壽經》我們就通通掌握到了。

反之,即使定散十六觀從頭到尾都非常透徹,也能講,甚至也能觀想,但是釋迦牟尼佛最後所交待的這段經文忽略掉了,那可以說,等於沒有看過《觀經》,不知道《觀經》。因為宗旨不明、核心不知,真實的地方沒有吸收到,所吸收的只是方便,等於是還在半途。

可見,懂得這段話是多麼的重要。

三經皆講持名念佛

「汝好持是語」這個「好」,有一種尊重、恭敬、不輕慢的含意,有一種專心一意、無二、無我、不旁雜、不間斷的那種含意,所以說,汝「好持」。

「好 持是語」:好持這一句話。這一句話是哪一句話呢?就是「持無量壽佛名」,就是這一句話。持名,持名念佛,持無量壽佛名,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跟第十 八願「乃至十念」是一致的,同時,也是跟《阿彌陀經》所講的「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是一致的,若一日、若七日、若七年、若七十年、盡一輩子,都去執持 名號。

這裏講的「持無量壽佛名」,《阿彌陀經》所講的是「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不只是文字上一致,內容也是一致的。所以,這一段話非常重要。

以善導大師為標準

讀《觀無 量壽經》,我們不可以用自己的思想去解釋它,必須有祖師的傳承。自古以來,最被崇奉的解釋《觀無量壽經》的祖師,就是善導大師。善導大師所寫的《觀經四帖 疏》是解釋《觀無量壽經》的標準,任何對《觀無量壽經》的解釋,都不可以跟善導大師所寫的《四帖疏》不一致,甚至相反。

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所示現的,所以,善導大師的語言,就像佛說的。因此,《觀經四帖疏》被崇奉之尊高,就好像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典那般,既不可增加,也不可減少。

善導大師怎麼樣說,就要怎麼樣去理解、怎麼樣去奉行。

定散二門入一向專稱

那麼,善導大師是怎樣解釋的呢?

善導大師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
望佛本願,
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這一段文很短,意義非常顯明,而且是斬釘截鐵。善導大師在這裏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上來」就是前邊,前邊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十三種定觀,以及三福九品,總共十六觀,這叫做「定散」。這「定散兩門」,是前面所說的,依照這個去修,都有利益,迴向也能往生。

可是,比這更有利益的,而且是絕對利益,又是阿彌陀佛的本心、本意、本懷的,不在這定散兩門,而是在「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所以,善導大師說:「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前面雖然說定散兩門的十六觀,可是如果從阿彌陀佛的本願、根本願——念佛往生願來看,阿彌陀佛的心,是要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所以,「望佛本願」就是「一向專稱阿彌陀佛名」。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就是阿彌陀佛根本的願。離開了根本,枝、幹、花、葉都會枯萎。有根本才能生長,根本是一切發展、成就的來源。

(二)定善觀中說念佛攝取

在《觀經》十三定觀的第九觀裏面有一段經文,顯示「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的功德利益。

雖然十三定觀通通在講入定觀想——息慮凝心,觀想阿彌陀佛以及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可是裏邊卻透露出稱名念佛的功德利益。

這一段文最明顯的就是: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唯有稱名蒙受彌陀心光攝取

這一段文初看好像是定觀,入禪定三昧去觀佛、觀極樂世界所獲得的利益——但並不是。從釋迦牟尼佛交待阿難的「流通文」來看,這裏的「念佛眾生」所行念佛,不是觀想念佛,而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是「持無量壽佛名」的持名念佛。所以,「攝取不捨」也就是稱名念佛所得的利益。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阿彌陀佛的光明遍滿整個大宇宙,沒有一個地方照不到,任何地方都有彌陀的光明。現在我們這個五層樓上,阿彌陀佛的光明依然遍照。

同時,不只遍照,而且攝取,所以下面說「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遍照的光明,跟攝取的光明,是有所不同的。

遍 照的光明是自自然然的,充滿整個大宇宙,深入到每一個角落去,目的是要栽培我們。好像陽光普照大地,沒有不受陽光利益的。陽光普照大地,如果以花果來比喻 的話,向陽的花木,就成熟得比較快;如果不是向陽的花草樹木,成熟得就比較慢,受到陽光普照,時節因緣一到,它也能花開果熟。

所以,這裏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是花開果熟之前的一種方便,培養的階段,預備教育的階段;「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這是攝取的光明。雖然光明遍照,但未必攝取,而唯有念佛的眾生,不但蒙受遍照光明的利益,而且蒙受攝取不捨的利益。

雖然每一位眾生都蒙受阿彌陀佛遍照的光明,可是唯有念佛的眾生才可以獲得攝取不捨的光明。所以「遍照」、「攝取」有這些差別。

這 並不是阿彌陀佛內心有差別、不平等,不是的。阿彌陀佛的悲心始終是平等的、毫無差別的,只是眾生根機有不等。所謂不等就是:有的眾生宿善比較深厚,聞說阿 彌陀佛的救度,立刻、或者不久就能領受;而有的眾生領受比較慢,甚至不是這個根器,轉而去修別的法門,甚至連佛法的基本教理,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 迴都不相信了。

眾生根機有差別,使得彌陀攝取眾生也各有前後不一樣。

總之,我們如果依照剛剛所講的「持無量壽佛名」、「一向專稱彌陀名號」,自自然然地就受彌陀光明攝取不捨的利益。

稱名與佛心光相應,因此攝取不捨

這有它的原理。

一般說,佛的光明有兩種:一種是身光、一種是心光。身光,就像遍照光明一樣,遍照著十方世界整個大宇宙,但是如果不念佛的話,就不能跟彌陀的心光相應,不能蒙受彌陀心光的永遠攝取、永不捨離。

「攝取」,就是現生來保護他,臨終時使他進入阿彌陀佛的世界,這就叫攝取

阿彌陀佛的本體就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這句名號之外,你要去找阿彌陀佛找不到。因為這句名號是祂的本體、是祂的本身;除了祂本身之外,你要去找這「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也找不到。所以,六字就是祂的本體,祂的本體即是六個字。

我們稱念這六個字,無形之中,祂的本體就在我們的心內,我們這愚癡、五蘊之身也在阿彌陀佛的心中,所以跟祂的心光是相應的。因為這六字名號,就是第十八願所完成的,合乎祂的度生本懷。

六字名號是阿彌陀佛的本身,同時,祂的本身又是涅槃的境界,涅槃就是極樂,就是淨土,因此,我們稱念這句名號,現生跟彌陀的心願、心光相應,臨終時自自然然地也就進入涅槃的極樂淨土,所以都是非常自然的、不加勉強的。

所以,淨土法門是一個自然法門。稱念名號,自然受名號功能的攝取而進入名號的世界。

證同彌陀

名號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是名號。極樂世界是佛菩薩所居住的環境,可是佛的環境(依報)跟佛的本身(正報)是一體的,沒有兩樣的,同樣在一起的。極樂世界的依報是彌陀所顯現的,我們稱念正體的南無阿彌陀佛,自然能進入阿彌陀佛的依報——無量光明土,同時證悟跟阿彌陀佛一樣的無量光明、無量壽命。

既然證悟跟彌陀一樣的無量光明、無量壽命,那麼,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不可思議功德,我們也能擁有、也能獲得、也能證悟。阿彌陀佛要讓我們往生,不是給予我們次等的,是給予我們最上等的無上功德,不是跟祂兩樣,而是跟祂一模一樣的。

我們到了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有的,我們也擁有,毫無缺少,完全具足,圓圓滿滿具足。我們往生極樂世界,自然會倒駕慈航,就像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倒駕慈航,到十方世界救度眾生。

所 以,淨土法門是真真正正的大乘法門,不是小乘法門,是「自利就是利他、利他就是自利」的法門。現在我們雖然是五蘊之身(五蘊:色、受、想、行、識),愚 癡、五欲、五蘊之眾生,內心有貪瞋癡,外境都是趨向五欲的境界,可是信受彌陀的救度,身雖然還是三毒之身,可是已不是輪迴的凡夫,已經是極樂世界的聖眾之 一了。

淨土法門既容易又殊勝

所以,淨土法門稱為「易行道」。「易」,是安易、簡易。「安易」,就是安全、平安、安穩,沒有什麼險難,沒有什麼不安全。「簡易」,就是簡單、容易,沒有什麼困難。

有的人會認為說:凡是簡單的,都不是很殊勝、很高明的;如果是殊勝高明的話,它就不是隨隨便便能完成的。

淨土法門正好相反:既是易行道,同時也是殊勝的法門,是無上道,因為所得的是最高境界,是無量光、無量壽的佛的境界。短短幾十年過完了之後,我們到極樂世界,立刻就證悟了無量壽、無量光。

《無量壽經》說: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壽同彌陀,所以壽命是無量;光也同彌陀,所以身心之光明,也是無量光;那麼智慧,智慧也一樣高明;神通,神通也一樣洞達。可以說都是一樣的,沒有兩樣的,都是「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雖然極樂世界有聲聞、菩薩、人、天這些名稱,但其實內容都是一樣的。有這個名稱,也只不過是為了其他世界的眾生有那種名稱的習慣,為隨順其他世界眾生的習慣,才說天人、菩薩、聲聞。其實雖有那個名稱,但沒有那個內容,內容都一樣。

這個我們看《無量壽經》就知道了。

第十二願光明無量——結緣導入稱名

雖然每位佛都一樣發救度眾生的「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可是如果這個眾生跟這位佛沒有緣,這位佛要度他就比較困難。

阿 彌陀佛的慈悲,祂的目的是要救度十方眾生,所以祂必須先跟十方眾生結緣。為了跟十方眾生結緣,阿彌陀佛就在四十八願當中發下了「光明無量願」,以光明普照 十方世界,來跟十方世界眾生結緣,引導他進入持「無量壽佛名」——「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的第十八願。為此,阿彌陀佛發下了「光明無量願」:

設我得佛,光明有限量、
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
不取正覺。

第十七願諸佛稱名——以身示範稱名

同時又以名號為因,來引導眾生進入極樂世界。為了使每位眾生都能聽到這句名號,阿彌陀佛在祂的四十八願中的第十七願,發下了「諸佛稱名願」。

第十七願: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
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阿彌陀佛發願,祂如果成了佛,必須自然地能使十方三世諸佛到處普遍地、深入每個角落地去稱揚、弘揚、讚歎「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去稱念這句名號,作為眾生的模範,使眾生也能知道這句名號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議,而像十方諸佛那樣地去稱名。

所以我們看,第十七願是「諸佛稱名願」,十方諸佛都在稱念彌陀的名號。十方諸佛稱念彌陀的名號,目的是為了以身作則,引導我們,跟祂們一樣去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選擇稱名念佛

十七願接下來就是第十八願,所以第十八願就是:使眾生聽到無量諸佛稱名之後,也跟無量諸佛一樣地來稱名。

「乃至十念」的慈悲救度

十八願說「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只要「乃至十念」(註: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十聲),「乃至十念」非常容易,因為是「乃至」。

既 然是「乃至」,就是不只十念,也可以十一念、二十念、一百念,千念、萬念,若一日的念、若七日的念,若七年、若七十年、盡一輩子的念,這是指壽命較長的。 如果壽命比較短,甚至當下就要臨終的眾生,才聽聞到這個法門,他就乃至十念、乃至九念、乃至五念、一念,照樣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乃至十念」給了我們最大的方便,使每個人都能做得到,所以叫「乃至」。

這 是從稱名數目來講,表示沒有限定數目的多少。只要你稱念彌陀名號,即使是將要斷氣的人,他念一聲,照樣往生,跟念一輩子的人一樣往生;即使到最後嘴巴硬 了,舌頭不能動了,他起這個心,動這個念,心中念「南無阿彌陀佛」,或心中想到佛的救度,照樣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就是「乃至」。

乃至十念,皆得往生。我想:慈悲,沒有比這個更慈悲了。

兆載永劫積植德行,完成眾生往生功德

慈悲的背後,必然有智慧。單有慈悲沒有智慧的力量,那是不能達到慈悲的目的的。這個慈悲,背後當然有阿彌陀佛的智慧力量。

在哪裡呢?在阿彌陀佛為我們五劫思惟發下四十八大願之後,又經過「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就是在這裏。

為 了救度十方眾生,使十方眾生通通到極樂世界成佛——十方眾生,無量無邊,其中有罪業比較少的眾生,甚至沒有罪業的超凡入聖的聖者;同時又有罪業比較深重、 深重到將墮阿鼻地獄或已墮阿鼻地獄的罪人。這些聖人跟凡夫、跟極惡罪人,都要讓他們平等往生極樂世界,這非同小可啊!所以,要能救度十方眾生的功德,可以 說是不可思議的大、不可思議的多、不可思議的深廣,因此要經過兆載永劫,替我們積植無量德行。

阿彌陀佛之所以讓我們「乃至十念」就能夠往生,是因為祂事先為我們完成了往生的功德啊!

我 們累生累世以來,所欠人家的債無量無邊,超越三千大千世界,我們以自己的力量要還掉這三千大千世界的業債、離開娑婆世界,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每天都在 造業,不是在累積功德,可以說惡多善少,甚至毫無真實之善。這些,阿彌陀佛都知道,阿彌陀佛要救度我們,就必須先為我們還清這些債務。為了為我們還清債 務,祂必須經過長久時間去賺「錢」,所以,於兆載永劫積植無量德行,目的就在這裏。

同時,祂要讓我們在一個清淨的環境中不退成佛,也必須為我們建設這樣一個環境,這個環境就是極樂世界。這個極樂世界之廣、之莊嚴,是十方世界所不能比的。能夠完成這樣的淨土,所需要的時間必須比十方諸佛的成佛時間還要長,功德還要多。

同 時,從娑婆世界要到極樂世界的資糧也要為我們完成。就好像我們出外旅行,必須準備錢、衣物、食品,這些資糧如果不夠,就不能出外了。要去的地方越遙遠,所 準備的資糧就必須越多,在古代,千里之行,需要三個月的糧食。從娑婆世界到極樂世界的資糧(按照一般的觀點,要具備信願行三資糧,就是念佛的功夫要深、積 累的功德要多),其實也是阿彌陀佛為我們完成的,阿彌陀佛通通為我們準備好了,不假借我們眾生的方便。

如果需要我們眾生去累積的話,那我們不能往生了,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也就沒有人了,祂所發的「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願,也就是虛假的。如果要我們累積,誰敢保證說「啊!我累積到能夠往生的水平了」?沒人有把握說他水平已經到了。所以也是阿彌陀佛為我們完成的。

我們離開娑婆,是阿彌陀佛為我們還清生生世世的債務;我們要到達的極樂世界(也就是我們的歸宿),也是阿彌陀佛預先為我們完成好的。

從這裏到那裏,從此岸到彼岸,這個資糧,這條願船,也是阿彌陀佛為我們完成的。

我們只要「乃至十念」(註: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十聲)地信受稱名,就已經在願船上了。即使貪瞋癡還沒有斷,習氣還沒有改,煩惱重重,雜想妄念無邊,只要不離開願船,即:對彌陀救度信心不失,對往生極樂願心不退,一生專稱彌陀佛名,就不會再度落入六道苦海了。只要壽命一到,自自然然地就在彼岸了。

無限的安慰、最後的希望

所以,淨土法門給了我們修行者無限的安慰,也給了我們最後的希望。淨土法門是所有修行者最後的希望。

如果靜下心來反省、檢討自己一輩子的修行是否達到解脫的標準,那時才會發現是不夠的。那時必定會苦惱,會不安,會不敢睡覺,把睡覺的時間也要挪來修行,希望能夠因此達到標準。可是,最後還是失望的,還是痛苦的,到最後陷入絕望。

絕處逢生的法門,就是阿彌陀佛的救度。不管在家、出家、會修行、不會修行,同樣蒙受救度,所以,淨土法門太不可思議了!令我們無限的歡喜、安慰!所以,這個法門是易行道,也是安樂道,使我們心中安穩下來了,不苦惱了,有歡樂了。

易行的法門、安樂的法門、橫超的法門

淨土法門是易行的法門、安樂的法門、橫超的法門。

自力修行的話,從一樓到頂樓,必須一層一層爬上來。但淨土法門是超越的,不必經過這些中間階段。因為大部分人都沒有力量經過這些中間階段,是阿彌陀佛的力量使我們從最低層立刻到最高層,所以叫超越。

所謂中間一層一層,就是一般聖道門所講的,要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總共有五十一個階位。

阿彌陀佛讓我們立刻到達五十二的階位,所以叫橫超的法門。

龍 樹菩薩以坐船來比喻。比如說,從臺灣到大陸來,如果沒有船隻的話,必須游泳了。即使會游泳,恐怕游不到一半,就沉溺下去了,因為很漫長。從凡夫到成佛果位 也很漫長,但如果有船隻的話,坐在船上,就非常安逸了,不假借我們有力、無力,會游泳、不會游泳,男女老少,即使連腿腳不方便的人,也同樣能夠到大陸來! 所以,坐船的法門,是安樂的法門,是易行的法門,而且靠船的力量不久到彼岸——是橫超的法門。

當然,現在有飛機,一登上飛機,不久就到彼岸了。

世上的船隻或飛機都有危險性存在,可是阿彌陀佛的願船、阿彌陀佛的「飛機」是絕對安全的、絕對舒適的、絕對可靠的。

名超十方,救度眾生

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沒有一個地方不蒙受光照。十方諸佛又到處讚歎、稱揚阿彌陀佛的名號,沒有一個地方沒有阿彌陀佛的名號在弘傳。這都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成就的。

所以,阿彌陀佛發下四十八大願之後,又發了「三重願」,也叫作「三誓願」,其中就說:

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
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祂既然成正覺了,「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聲自然就超越十方世界。超越十方世界的名聲,不是阿彌陀佛好名、喜歡人家稱讚祂,不是的,目的不在於此,目的在於救度眾生。救度眾生之前,要先讓眾生聽聞到這句名號的生起本末、這句名號的救度原理,然後領受阿彌陀佛的救度。

好比公司推出新產品,這個新產品跟以往的產品不一樣,每個家庭、每個人只要用了這個產品,他一生就能獲得幸福。這個產品既是對每個人這麼重要的話,必然要去營銷,去打廣告,讓天下人都知道。

為阿彌陀佛營銷這個佛力救度法門的,就是十方諸佛,這也是阿彌陀佛願力的作用。所以,是光明名號在救度眾生。

我們既然聽聞了這個法門,稱念彌陀的名號,就在光明攝取之中,不應懷疑阿彌陀佛的救度。

第十三願壽命無量——稱名法門永住

阿彌陀佛為了使淨土法門不只是在空間上救度各個角落的眾生,同時在時間上要救度盡未來世的眾生,又發下了一個願,就是「壽命無量願」,這就是第十三願:

設我得佛,壽命有能限量、
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
不取正覺。

意思是,壽命即使有限量、有範圍,但如果最低最低不到百千億那由他劫的壽命,祂就不取正覺。百千億那由他,那等於超越時間、永恆存在的。這個願叫作「壽命無量願」。「無量」,沒有限量的,沒有時間限制的,沒有範圍的,在時間上是一直延續下去的,超越時間的。

光明無量,是指空間上攝取十方一切眾生;壽命無量,是指在時間上救度盡未來際的眾生。

彌陀攝取,佛光圍繞

稱念這句名號,如剛剛所講的「念佛眾生攝取不捨」——蒙受彌陀光明攝取不捨,這有什麼利益呢?

也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這個人就已經在阿彌陀佛光明百重千重的圍繞保護之中。

所以,念佛人身上都有佛的光明。既是彌陀光明來攝護、攝取我們,也從我們內心散發出彌陀燦爛的光輝。

念佛放光的故事(一)

在這裏我引用一兩個例子,來作為實證、見證。

這 本《淨宗講義》,總共分為十一章,其中第十章就是「念佛放光」(註:已編入《念佛感應錄》第一集),也就是說,只要稱念名號的人,身上就會放出彌陀的光 明。第十章分為幾個段落,其中的「心念彌陀,身有光明」,作者是明朝末年的蓮池大師,鼎鼎有名的淨宗祖師,他所寫《竹窗隨筆》有這樣一段記載:

海昌村有位老太太死掉了,雖然肉體死掉了,靈魂不死。這個老太太靈魂能附在家人身上,講說一些事情,說陰間報應,受地獄苦刑的種種苦狀,每次都說得非常清楚,而且非常靈驗。因此,她一附身出來說話時,不僅家人,連左鄰右舍通通過來好奇地聽。

一次,聽眾中有一個人突然在專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因為他在心中念,不在口中念,別人當然都不知道,可是鬼魂就知道了,立刻就講:「某某啊,你如果常常這樣的話,不怕不會成佛啊!」

那個人反問她:「哎?你怎麼這麼說呢?」

鬼魂說:「因為你心中在念南無阿彌陀佛啊。」

那個人又反問說:「我心中念佛,你怎麼會知道?」

鬼魂說:「哎呀,知道得很清楚,因為你身上有光明的緣故啊!」

蓮池大師說:這個村民是個文盲,不認識字。不認識字的村民,只是當下專心念佛,就能使鬼魂向他如此恭敬、讚歎,何況是修持念佛已久的人呢!蓮池大師說:「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這個人一字不識,可以說是愚癡的人,但只要心中專心念佛,就有光明。鬼神不但不敢害他,而且敬重他,甚至保護他。

要多念佛,轉不好的光明成為佛的光明

我們身上其實都有光明(這本書也有例舉),善人有善的光明,惡人有惡的光明,當下起什麼念頭就有什麼光明,智慧、福報大與小,光明都是不同的。

不管智慧、福報是大是小,我們只要念佛,身上都有佛光。不然的話,如果論我們自身的光明,可以想像的到,我們的光明不會使鬼神敬重,因為我們都是雜想妄念、自私自利、貪瞋癡重重,哪有那種可被恭敬的光明呢?所以很慚愧。因此我們要多念佛,轉不好的光明成為佛的光明。

念妄想也是念,念佛也是念,但妄想總是不好,造罪造業,鬼神看見就討厭。那為什麼不把同樣是「念」的妄想用在念佛上呢?同樣都是念,不念佛一定是念妄想。

我們身上都有光明,用肉眼看不見,有陰陽眼的人就看得到,鬼神也都看得到。陰陽眼、鬼神都還是凡夫,都能看的到,諸佛菩薩、護法龍天,就更看的到了。

所以,我們只要心中念佛,護法龍天就會來護持,諸佛菩薩就會百重千重環繞在身邊保護我們、讚歎我們,這是《阿彌陀經》所說的。阿彌陀佛「光中化佛無數億」——無數億的化佛;同時,「化菩薩眾亦無邊」——無邊的菩薩。化佛、化菩薩也同樣是百重千重圍繞在我們身邊保護我們。

我們二六時中都在彌陀、諸佛、菩薩、護法龍天的擁護當中,這豈不很讓我們感到安慰、安全而喜樂呢!

念佛放光的故事(二)

再來說一則《念佛感應錄》第一集七四頁。這是從陳海量居士所寫的《可許則許》中引用過來的。

陳海量是近代一位鼎鼎有名的在家居士,他家是佛化家庭,專修淨土。

陳 海量在這本書中說:「當我二十九歲時(一九三七年),跟我的太太,名叫遠信,住在赤城山。這時遠信二十五歲,在某一天早晨,她下山去,行走在田野間,沿路 專心地在念佛。這時,太陽剛剛上山,早晨太陽的光輝照滿了大地。她太太偶然看見自己的影子,發現頭頂上有一圈圓形的光環,直徑大約有二尺,跟肩膀一樣寬。 這個光環散發出燦爛的光輝,就像佛像上的圓光一樣美妙,不可形容(我們看佛像的頭上都畫有光環,有顏色,不過我們所看到佛像頭上的光環,總不會比遠信看到 的真實,因為她親自看到了嘛)。她心裏覺得奇怪,還是繼續一邊走一邊念佛,並且時時注意她的影子。這圓形光環依舊煥發著璀璨美妙的亮光。她知道這是念佛所 得到的景象,於是,為了試試看,她就停止念佛,轉而念世間的雜事,同時,又看看影子,咦!光環已沒有了。」

陳海量在這裏說:「因此,就可知道,念佛最能發揮我們本有的光明,消除業障的黑暗。」

陳 海量的太太遠信,二十五歲,論年齡還很年輕,既不是老和尚,也不是修行很久的人,只是因為她念佛,就會有光環出現;不念佛,光環就消失。可見,念佛的人雖 然不知道、不祈求,卻有光明。念其他事情,同樣是念,可是光明就沒有了。那麼,就可以知道,這光明不是從她本心所產生的,是外來的。

有名號的地方就有光明

這句名號就是光明名號,有這句名號的地方,就有光明

在 臺灣,這句六字名號貼在電線杆上,貼在牆壁上,貼在曾經有人溺水的水池或海邊,或曾經發生過車禍的危險路段。貼上六字名號後,哎!那個地方車禍減少,甚至 沒有了;有的水域經常有人淹死,結果六字名號貼到水邊,就不會再有人淹死了。這句名號就在那裏放光,消除當地受災受難眾生的業障,就使他們離開了,不會在 那裏阻礙行人,甚至找替身(冤死的往往會找替身)。

我們不要說:「哎呀!人家是遠信,才有頭上的圓光。」不僅遠信有,每個人都有,一念佛就有。

因為我們的心很狹小、愚癡,有雜念、有煩惱、不清淨,我們也沒有很高深的智慧,以為「像這樣的我即使念佛,也沒有什麼吧!之所以會放光,應該是心很清淨,經藏很深入,很有修行的」,大家都這樣認為吧?其實不是!

我 們這一念心雖然狹小,也是遍滿三千大千世界的。我們起一念或發一句語言,都會繞遍全宇宙,又回到我們身邊,時時刻刻都是因果響應的時候。我們平時的影子看 不到光不光的,可是如果時空配合好,心裏狀況也剛剛好,就會出現那種現象。如是因,如是果,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要有那個光環,也要因緣和合。可以知道, 人,甚至畜生(因為畜生心裏也有心念)只要心念轉到念佛來,自然會產生那種現象。所以,不只是遠信,任何人,如是因,如是果。好像電視,轉到哪個頻道,那 個頻道的節目自然就映現在螢幕上。你不轉,因緣不具足,那個果就不會產生。所以光明是每個念佛人都有的。

佛光照耀,最根本的利益是消除臨終業障

阿彌陀佛光明照耀念佛眾生,有很大的功德利益。這功德利益很多,其中最根本的,是消除我們臨終的業障。因為當我們臨終時,身體受病痛的折磨,內心受種種不安的折磨,可以說內外煎熬,既有病痛,又有執著。

世人臨終時的三種愛(執著)

一般人到臨終時有什麼樣的執著呢?一般有三種愛,愛就是執著。

境界愛——第一種執著就是境界愛,對環境的執著。

我 們活了一大把年紀,應該看過好多人的死亡。沒有學佛的人,他的死亡,最後的執著,第一顯現出來的,就是對環境的愛。所謂環境,就是我們的家,我們的親人, 我們所住的地方,還有我們的名呀、利呀、地位呀,這些執著。因為想到「哎呀!我即將離開了」,所以依依不捨,跟親愛的人依依不捨,跟一生辛勞所建立的家 業、名位依依不捨。

但是,再怎麼執著都非離去不可,到最後這一切全部都要離開,無可奈何。

自體愛——第二種執著就是自體愛,即對自己身體的執著。

或 許大陸比較樸素,臺灣都講究種種保養的化妝品。只要是女眾,她們的化妝品都很多,有洗澡時用的,有洗澡前用的,有洗澡後用的;頭髮也一樣,皮膚也一樣,衣 服也一樣,琳琅滿目。所以在臺灣,女人的錢最好賺。電視廣告往往都是女人用品,漸漸地,臺灣男人也開始這樣,也去美容,甚至割眼皮,要他的眼皮像某位男明 星一樣,這就是自體愛。

在生時,執著這個身體,死時也是執著這個身體。因為他沒有學佛,只曉得這個身體是他唯一的、最真實的,而不曉得這個身體也是假的、因緣和合的、一時擁有的、最後非離開不可的,所以第二種就是自體愛。

當生愛——最後的執著,就是當生愛,當生就是未來。

因為身體也是無可奈何、非離開不可了。好了,離開身體之後,糟糕了,要到哪裡去啊?到底有沒有死後的世界?是苦,是樂?他最關心的,最後就是這個了。

在生時認為人死成灰,好像燈滅了,什麼都沒有了,很頑固。到最後才慌張起來:「糟糕!以前我認為人一死就一了百了,現在不一定是這樣,萬一有死後世界的話,那將怎麼辦?那到哪裡去?去接受快樂還是去接受痛苦?」那時他才懊悔起來。《無量壽經》講:

大命將終,悔懼交至。

在 生時,沒想到死後這件事情,將一生的青春奉獻在兒女身上,浪費在貪圖五欲之上,都沒有為自己的生死大事來準備、來計畫,通通沒有,要死了才懊悔起來,所以 說「大命將終,悔懼交至」,內心既懊悔,又懼怕。但懊悔也來不及了,因為不可能回到人間繼續過生活啦,一離永離了,跟情深意重的父母、先生(太太)、兒女 永別了,所以非常悲傷。

同時,懊悔過去人家勸他學佛,他一口頂回去,說:「沒有因果報應,沒有天堂地獄,沒有善惡,學什麼佛!心好就好了嘛,還學什麼佛!」所以這時懊悔了。「悔懼交至」,就是指這種臨終人的心態。

善根的發露

我想,我們在座各位,不至於說大命將終時才悔懼交至吧?懼怕,就要現在懼怕,不要等到將來懼怕,現在懼怕還來得及,將來懼怕來不及了。

我們學佛的人,其實就是有一種懼怕的心才來學佛的。昨天晚上淨良法師說,他從小就有一股無以名狀的寂寞感,那種恐懼,又不曉得是有什麼不安的那一種感覺。

其 實,那種心理狀態是善根的發露。因為我們內心雖然有光明朗照的佛性,可是無始劫來,這個佛性被我們的貪瞋癡無明重重覆蓋著,這無明的影子,偶而會散發出 來,讓我們看到它,感到它的存在。雖然正體看不到,可是影子看到了。看到影子時的那種心理狀態,就是想嚎啕大哭。嚎啕大哭為了什麼?不知道,莫明其妙;或 者是寂寞襲上心頭,好像一種淒涼的、寂寞的、感覺缺少什麼的那一種心理狀態。有那一種狀態就是善根發露,就會踏上宗教的領域。

就像釋迦牟尼佛,祂雖然貴為王子,四周都有護衛,一出門都是到風光明媚、繁華熱鬧的地方去,可是祂並不快樂,祂好像缺少什麼,祂喜歡靜靜地坐在樹下思惟。可是,缺少什麼,祂不知道;所思惟的,應該從哪個方向去,祂也不知道。

所 以,一個踏上宗教領域進而修行的人,都是事先有那種心路歷程。我本身也有,我想是這樣。淨良法師說他也是這樣,我們都會有那種心。如果能遇到佛法,那太好 了;如果不能遇到佛法,就會悲哀地過一輩子,甚至走上自殺的道路。所以,很多大文學家、大哲學家到最後都自殺,因為他苦悶的心中,找不到滋潤的甘露啊!黑 暗的心中沒有光明照射進來呀!

普行此願,為作大安

如果找到彌陀的救度,他的心就安了,無名的心中充滿了光明了。

為什麼?阿彌陀佛的存在,是為了消除我們的不安嘛。所以《無量壽經》說:

吾誓得佛,普行此願,
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阿彌陀佛說:祂要在宇宙當中成為救度十方眾生的救主;十方眾生的一切恐懼,祂要給他安,給他消除,令他大安,安穩不恐懼——這就是第十八願。

佛教的價值觀

沒發現心中有苦惱的人,這個人不能算是幸福的人。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安樂,是建立在超越生死、解脫生死上的。

即 使再怎麼富貴、有權位,但不曉得有生死一大事,沒有解決自己的生死大事,這個人可以說是不幸的人、愚癡的人,他再有學問,都是愚癡的人、不幸的人;反之, 再怎麼大字不認識三個,而且非常貧窮,睡在地板上,但他曉得有人生的大事,知道稱念救度我們的彌陀名號,這個人是宇宙當中第一幸福的人、第一有智慧的人。 所以,以佛教的眼光來看,價值觀就是這個樣子。

佛教的價值觀不是以外在的五欲作標準,是以內在知不知道生死一大事、知不知道彌陀的救度這件事作標準來衡量的。所以,人生觀、價值觀永遠跟世間是不一樣的。我們的人生觀在這裏,價值觀也在這裏。

臨終除障,自然往生

所以,現在雖有恐懼,這個恐懼被阿彌陀佛消除以後,就永遠不再有了。即使臨終躺在病床上,身體再痛,但心不痛(不然會身心交迫),由於阿彌陀佛的光明百重、千重圍繞,使我們沒有世俗人那些執著和恐懼。

同時,我們生生世世以來都曾跟人家結冤、結仇,這些冤魂,自從我們出生之後,就在找我們;找到了,就在我們附近等待機會報復。

那麼,我們平常身體健康,心理正常,他們不能接近。如果身體不健康或心理不正常,就能夠接近。所以,一些身心不健康,甚至發瘋了的,很容易受鬼魂的干擾。

一個人儘管身心健康,可是面臨將死的那一刻,陽氣漸漸渙散,他的心已經是一半在看世間的景色、一半已經可以看到陰間,看見他將要去的地方。那時,累生累劫的冤家債主就要來報復了。

阿彌陀佛的光明,就在這個時候發揮非常大的作用,使一切冤家債主通通不能接近,這就是攝取光明的利益。

善導大師解釋攝取光明有三種緣:親緣、近緣、增上緣,第三增上緣就說到了這一保護的功能。

(三)散善觀中說念佛信心

《觀無量壽經》也說到「三心」,這是重點:

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

這好像有三個心,而且各不一樣。可是呢,通通包含在「深心」裏面,一個「深心」就具足三心了。

至誠心——內外一致的心

首先說「至誠心」。「至誠」就是真實的意思,善導大師說:

至者真也,
誠者實也。

所以,至誠心就是真實心。

那麼,什麼叫做「真實心」呢?也就是說,我們內心真實地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這是真實的;我們口中稱念這句名號,也是發自內心的、實實在在的,不是表面上做給人家看的。

表面上讓人家知道我在念佛、我在信佛、我想往生極樂世界,可內心卻不是真正信靠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這樣就不是真實了。

所以,信佛、念佛,相信有極樂、有彌陀,這都是發自內心的,這樣內外一致,就是真實。

深心——深信的心

深心」,善導大師解釋「深心」就是「深信之心」。

第一信「機」:深信自是凡夫

深信什麼呢?

第一信「機」:深信自己是罪惡深重的凡夫,有心修行,無力修行。若 靠自力,不僅今生今世無力解脫,而且盡未來際也不能解脫,「無有出離之緣」。這種眾生,一想到這裏,真的是趴在地上嚎啕大哭啊!因為「無有出離之緣」嘛。 無有出離之緣,是不是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一直地、一直地在娑婆世界?那人身難得,豈不是都要墮落三惡道呢?所以,一想到這一點,那種不可形容的恐懼就會 產生在心頭,一定的!

深信這一點,深信我們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善導大師說到深信「機」,宗教名詞的這個「機」就是指我們的根性、根機)。

第二信「法」:深信念佛必生

二信「法」:也就是深信阿彌陀佛的救度。第十八願說:「乃至十念稱我名號的人,我都必定使他往生極樂世界;稱我名號的人不能往生,我就誓不成佛!」依靠阿彌陀佛的誓願,必定能夠往生,深信這一點。

兩種深信入一向專稱

前面深信 「機」,機是罪惡深重的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這種眾生也可以說是五逆、十惡、謗法、犯四重、闡提的眾生(如果不是這種眾生,就有出離之緣、就不是無出 離之緣啦),這種無有出離之緣——五逆、十惡、謗法、闡提的眾生,不管他對阿彌陀佛的救度瞭解的深、瞭解的淺,他只要稱念彌陀名號,就必能往生,他深信。

信自己(機)無力出離,信念佛(法)必定往生,這就是「機法兩種深信」。

那 麼,如果以剛剛提到的,釋迦牟尼佛付囑阿難流通下去的「持無量壽佛名」,以及善導大師所解釋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來講,沒有談到信和不信的問題,只是說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那豈不是你信、疑,到了稱名那裏——比如說信也有深淺,疑也有種種,這一些不管,你只要稱名,必能往生,豈不是信也在裏面了?所 以,《觀無量壽經》的歸結就是在「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就是《觀無量壽經》的大意。

迴向發願心——自自然然回家的心

迴向發願心」,簡單講就是厭離娑婆、欣生極樂。

也 就是說,對娑婆不留戀,甚至厭倦它,因為它讓我們造罪造業、受苦受難,我們還會喜歡它嗎?而且,這個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說就是「三界火宅」——著了大火 的房屋,我們怎麼會喜歡它呢?所以厭倦娑婆;極樂世界那麼莊嚴、殊勝、清淨、安樂,我們怎麼不想去呢?何況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為我們建設的,是我們的家 (戶長是我們,每個人都是極樂世界的戶長)。回到自己的家,非常自然的啦。今天上班去,一到下班時間,自自然然回到自己家裏。「迴向發願心」就是這個樣 子。娑婆世界的一切,不管是善哪、惡呀,任何事情都想到極樂世界,不會認為「我的這些功德能使我再世為人,或者上生天堂」,都不會這麼想,都是迴向發願往 生極樂世界。

這「三心」,都在「深心」裏邊:知道靠自力不能脫離六道;知道這種不能脫離六道的眾生,只要稱名念佛,必定往生極樂世界。

三、總結

《觀經》的大意,以釋迦牟尼佛的本意來講,就是:

持無量壽佛名。

那麼,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對這句經文的解釋就是:

望佛本願,
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觀經》雖然談到「三心」,可是「三心」就在「深心」裏邊。而「深心」即是深信,剛剛所引用的經文,以及善導大師的解說,這些內容,就是深信的意義。也就是說,信「無有出離之緣的罪惡深重眾生,只要稱念六字洪名,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觀無量壽經》的大意。

參、《阿彌陀經》大意

一、序說

何謂大意

前 面講了《無量壽經》大意、《觀無量壽經》大意,今天繼續簡介《阿彌陀經》大意。這三部經是淨土法門正依經典,淨土法門的教理講得再怎樣高深玄妙,或者簡單 容易,都不可違背這三部經的宗旨,如果有所違背,稍有偏差,就不是淨土法門了,甚至是外道了,所以,我們對這三部經的大意,一定要很明確地掌握。

所謂「大意」,古德用兩句話來形容,也就是:

囊括始終,
冠戴初後。

這八個字初看不是很能明瞭,但是詳細地想一想,就容易體會了。

「囊 括始終」:所謂「囊」,就是布袋、布囊。桌子上的東西非常多,我們如果用手一樣一樣去拿,不好拿;如果通通把它們放在布袋裏面,布袋口用繩子一綁,手一 抓,桌上的東西就通通拿起來了,很簡要,所以說「囊括始終」。「始終」即所有的,「始」即開始,「終」即終了,從一開始到最後,當然包括中間,通通在布袋 裏面,所以叫囊括、含括、概括。

「冠戴初後」:「冠」即帽子,帽子往頭上一戴,我們的頭髮就不會散亂、向外露出來,就通通在帽子裏面了,所以,一頂帽子能夠含蓋所有散亂的頭髮。不論最初的,還是最後的,也就是所有的,通通在帽子裏面了,這叫做「冠戴初後」。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一樣的。

把握大意的重要

「大 意」,一部經從頭到尾,好像份量很多,長篇累牘、不厭其煩,非常詳細,高深玄妙地講了很多,可是,它主要講的是什麼?在哪一段經文裏面?如果能夠把這一段 引發出來,加以解釋,即使這部經從頭到尾不能夠完全瞭解,可是也等於知道了、掌握了,因為,這部經著眼點無非就是在談這個宗旨。

二、正說

《阿彌陀經》就是《觀經》的流通分

我們講這部《阿彌陀經》大意,自古以來都認為:《阿彌陀經》就是《觀經》的流通分。

因 為《觀經》長篇累牘、不厭其煩地講了十六觀,可是到了最後,釋迦牟尼佛好像天地大反轉一樣,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不流通、不付囑十六觀,卻是付囑、流 通稱念彌陀名號。這與前面那麼長的經文所講的十六觀完全不一樣,可見,講十六觀的目的不在於十六觀,而是在於稱名念佛。那麼,這一個轉彎就與《大經》的宗 旨——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註: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十聲)相吻合了。
《阿彌陀經》就是《觀經》釋迦牟尼佛付囑阿難尊者流通下去的「稱佛名號」的流通分。因為在《觀經》,那一段文講得很簡要,沒有詳細地說明。詳細說明的地方在哪裡?就在這部《阿彌陀經》。

大意三點之一,讚極樂依正

《阿彌陀經》的大意有三點。

第一點,讚極樂依正。《阿彌陀經》最初在講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正報莊嚴。

目的是為了什麼?為了讓我們產生欣慕、嚮往的心;產生欣慕、嚮往的心,就有一種求生淨土的願。所以,目的在於讓我們發願求生極樂世界。

就好像《觀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講十三種定觀以及最後的三福九品,目的不是要我們去作十三種定觀,也不在三福九品裏面,目的是為了使我們欣慕極樂世界的莊嚴而最後去執持名號。

《阿彌陀經》也是一樣,一開始講了依報莊嚴、正報莊嚴,目的是引發我們對極樂世界的嚮往心、歡喜心,使我們求生極樂世界。

大意三點之二,示往生方法

好了,我們將來的目標、歸宿是極樂世界,目標定下來之後,最重要的就是方法了。目標再怎樣殊勝莊嚴、清淨安樂、微妙香潔,可是,你沒有辦法到達,那也只是一種理想而已,跟我們完全沒有關係。所以,這個方法最重要。

第二點,示往生方法。《阿彌陀經》第二個大意就是在說:往生極樂世界的方法。

要往生極樂世界,如果依我們在這裏所修的,都是屬於少善根、少福德因緣,這個不能往生;要往生那種高妙的報土,唯有執持名號。聞說阿彌陀佛之後,而執持名號,這個就是往生的方法,也就是《阿彌陀經》大意的第二點。

大意三點之三,六方諸佛證誠

第三點,六方諸佛證誠。《阿彌陀經》大意第三點,就是後面的六方諸佛證明、讚歎。

因為,這部《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所宣說的,釋迦牟尼佛怕我們十方眾生疑心很重,單單祂一個人所講的,我們不能信任,所以又舉出六方(六方即是十方)諸佛來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講的,以勸導我們信受,不要懷疑。

《阿彌陀經》大意就是這三點,當然,最重要的就在於「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

(一)讚極樂依正

下面對這三點,略微加以解釋:

第一點:讚極樂依正。

這部《阿彌陀經》一開始,釋迦牟尼佛無問自說地告訴舍利弗尊者說:

從是西方,
過十萬億佛土,
有世界名曰極樂。

在這個世界西方,有世界名叫極樂,這是指的方位。

彼土有佛,
號阿彌陀。

這是指出那個世界的主人。這就有了方位(地方)、有了主人這個形相。所以,淨土法門最初建立在「指方立相」上,與一般聖道門所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截然不同的,這在《阿彌陀經》一開始就顯現出來了。

何故名為極樂

那個世界為什麼叫做極樂呢?所以,釋迦牟尼佛又問舍利弗說:

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這個國家為什麼以「極樂」為名呢?為什麼稱為是「極樂」呢?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故名極樂。

很簡略地解釋極樂國名的意義。

「無 有眾苦,但受諸樂」:我們如果不細細體會這八個字的內涵,就會將前面的「極樂世界」以及「阿彌陀佛」忽略過去,不認為是那麼的可貴、重要,不認為跟我們有 關係。如果細加理解,我們就會覺得「哎呀,太好了!太難得了!太令我們感覺無比慶幸、歡喜了!」為什麼?「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佛教的目的,無非是在拔 苦與樂,我們學佛的目的,也是為了解脫自己以及他人無量無邊的痛苦,達到究竟涅槃、安樂。我們再怎樣修行,即使是老修行,都不能達到這個目的。現在,阿彌 陀佛的國土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地方,所以,我們只要是真正體會「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這種欣求極樂之心,就永遠不會退轉。

「無 有眾苦」,這個「苦」,簡單說有三苦、五苦、八苦,推廣起來,有無量無邊的苦。一般都是以「八苦」來解說。「八苦」,我們都知道:生、老、病、死、愛別 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這八種苦,在極樂世界是完全沒有的,沒有眾苦的,相反地,不但沒有這些苦,而且受無邊的喜樂。

極樂世界沒有生苦

以下略解八苦:

生苦:極 樂世界都是蓮花化生,所以,沒有像我們娑婆世界一樣的「生苦」,在母胎裏面十個月,母親吃冷的東西,就感覺到寒冰地獄之苦;母親吃熱的東西,就感覺到熱火 地獄之苦。一出生的時候,雖然都忘記了,可是在當時,一呱呱墮地,就受寒風所吹,也是苦的。何況從生到老無不是苦,所以,人生是苦。釋迦牟尼佛一開始說法 就說「苦集滅道」,「苦」擺在第一位。

極樂世界沒有老苦

老苦: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永遠都像二十歲左右年輕健壯,不會衰老。我們這裏有衰老之苦,那裏沒有衰老之苦,《無量壽經》說: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都是:

顏貌端正,容色微妙,
非天非人。

既不是天上的天人,也不是我們人間的凡夫相。

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是 自然的「虛無之身、無極之體」,表示他們的身體不像我們這樣,有幾尺高、幾寸寬、重量有多重,都已經超越了,等於是身體盡虛空、遍法界。虛空、法界有多 大,他們的身體就有多大,盡虛空、遍法界都在他們的身心之內。所以,即使用神足通,來來去去,都不足以形容他們這一種在虛空中的廣大與自由無礙,「皆受自 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所以,極樂世界的眾生沒有老的現象。

極樂世界沒有病苦

病苦:沒有老,當然也沒有病,《無量壽經》說: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
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不取正覺。

身體堅固如金剛,力氣強大如那羅延神。所以,生、老、病在那裏是沒有的。

極樂世界沒有死苦

死苦:死也是沒有的,因為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就跟阿彌陀佛一樣,都是無量壽,是超越時間的,是永恆存在的。

六 道中最快樂的,就是天上的天眾,但天人還是會死,壽命即使再長,時間一到,還是會死的,因為他不是無量壽,他的壽命不是真正永恆的、超越時間的。當他要死 的時候,就有所謂天人的五衰相現。而極樂世界「非天非人」,既不是天,也不是人間,所以,那裏根本沒有這五衰相現,生老病死在極樂世界通通沒有。

在座各位有一些都是上了年紀的人,上了年紀的人就會逐漸感受到衰老之苦,多少都會想到:「我若再年輕一點,如果沒有病,能多活幾年,那是多麼幸運啊!」可是,這個是沒辦法的,唯有往生極樂世界,不求而自得。

極樂世界沒有愛別離苦

愛別離苦:再來,愛別離苦。往生極樂世界的,自然沒有生離死別,也就沒有愛別離苦。

而且,往生到極樂世界,這一顆心都超越了,不會執著種種愛恨情仇、得失成敗,而且也根本沒有這些現象,所以,自然沒有愛別離苦。不僅如此,往生極樂世界都是與諸上善人同聚一處,即使到十方世界去度眾生,也好像並沒有離開一樣,所以沒有愛別離苦。

因此,如果說夫妻恩愛、父子義重的話,我們就要告訴對方:

我 們往生極樂世界,才能永遠相處,這種親情才能夠永恆長存。不然的話,都是各自隨業流轉,沒辦法永遠在一起,因為每個人過去的業不一樣,現在的業也不一樣, 一旦離開這個世間,就永遠不可能再回頭、再過世間的生活了;家庭再溫暖,社會地位再高,人際關係再好,都不可能再回來了,這個世間一切的一切永遠地離開 了,毫無關係了。就好像夢,既然是醒了,夢中的苦樂都已經沒有了。夢是幻化的,回想起來,世間也是一場大夢,也是幻化的。

《無量壽經》就說: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
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當行至趣,苦樂之地,
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這幾句話很簡短,但說明了世間的實相。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人與人之間,誰沒有那種執著的愛欲呢?所以說「人在愛欲之中」,心有愛欲,面對的也是五欲的環境。

「獨 生獨死,獨去獨來」:古德解釋這句話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分開固然是孤獨的,即使相聚一處也是孤獨的。這個很有意思、很奧妙。人即使同處一堂、住在 一個家裏,但是彼此都是各自孤獨的。因為我的心意,對方不能理解;對方的心意,我們也不能理解,不能與他感同身受。所以,從生到死,沒有不孤獨的。死了之 後,當然又各個隨業流轉去了,就更加孤獨了。所謂的一時相聚,只不過是一時的因緣聚合而已。因緣總有離開的時侯,因緣離開,一切也就幻散了,不存在了。所 以,從根本來講,這個世間是一種空相,所謂「有」也是空相,因為這個「有」是一時的因緣;一時因緣,就不是本來就有的東西,就不可能在這期間不會變化,就 不可能永恆存在。

唯有往生極樂世界,才沒有這一切掛礙。所以,極樂世界沒有愛別離苦。

極樂世界沒有怨憎會苦

怨憎會苦:再 一個即是怨憎會苦。不想見面的人,偶然碰面了,就會不舒服,但這樣還好,如果不想見面的人,卻是偏偏在一個屋簷下要相處、要過日子,那可想而知,日子很難 過。可是,極樂世界就沒有這種怨憎會的現象,到了那裏,一顆心自然化解了瞋恨、嫉妒,都變成充滿慈愛的心、毫無執著的心、為對方設想的心、疼愛對方的心。 所以,要離開種種愛恨情仇,只有往生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沒有求不得苦

求 不得苦:極樂世界更沒有求不得苦。人生的願望無量無邊,但是往往都不能達到。各人福報不一樣,有福報的人不求而自得,沒有福報的人你怎麼樣地追求,到最後 還是徒嘆奈何、失望而歸。因為世間的一切,都是過去的業所帶來的、所形成的。你出生在哪個國家、生為誰的孩子、面貌是好看不好看、有智慧沒智慧、將來跟誰 結婚、生幾個孩子、事業發達不發達、家庭美滿不美滿,都跟過去世有百分之百的關係。所以,釋迦牟尼佛說: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

要想知道我們過去是善還是惡、有沒有修行,就檢點我們這一輩子所受的是苦還是樂、有沒有接近佛法、有沒有學佛、學佛的道心是濃厚還是淡薄,這麼一檢點就知道了。那麼,未來我們將往哪裡去?就看我們這一輩子所做的是善事多還是惡事多。那即使善事多,還是在六道裏面輪迴。

如果我們一輩子都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信受彌陀救度的話,那就已經知道我們未來不是娑婆世界輪迴的凡夫,而從現在開始就已經是極樂世界聖眾之一了。

極樂世界沒有求不得苦,極樂世界都是如意的境界,我們的心意想什麼,就會顯現出什麼來,我們想要吃的、穿的、用的,想要任何東西,心念一動,自然就出現了,所以,極樂世界是如意的境界,沒有求不得苦。

極樂世界沒有五陰熾盛苦

五陰熾盛苦:這 八苦最根本的,就是最後的五陰熾盛苦。之所以有前面七苦,就是因為有這個根本的五陰熾盛,如果五陰不熾盛的話,就不會感覺到前面的七苦。到極樂世界,每個 人都證入涅槃,沒有色受想行識的障礙來干擾我們的內心,因為都已經離開這五蘊的污染了,每個人、每個人都證入涅槃,都證入我們空無一物而又能夠隨意自在的 佛性了,佛性就立刻現前了,所以說「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樂是與苦相對的,既然沒有苦,也就沒有所謂樂、不樂,這個「樂」也只是用來形容那種狀態了,所 謂「極樂世界」,就不得已在「樂」之上加一個「極」。
極樂世界約略來說,那個地方的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所以名為極樂。從環境上來講,《阿彌陀經》一開始就說,有寶物所形成的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 重行樹,都是種種寶。《阿彌陀經》雖然說是四寶,但其實是無量寶、不可思議的寶;而且都有七寶池,池中都有各種顏色的蓮花;同時,上有七寶樓閣,下面是黃 金鋪地。我們世間的黃金是硬的、冰冷的,可是極樂世界的黃金是軟的,而且是溫暖的。
極樂世界又是「常作天樂」。「天」即殊勝、自然的意思,天樂是一種梵音,也就是說,我們一旦聽了這個音樂,就能夠煩惱消除、證悟菩提。不像我們世間的流行 歌曲,或者輕音樂,有的是一種靡靡之音,不能使人安詳,只能使人更加的動盪、浮燥。如果是佛門音樂的話,就可以逐漸地讓我們煩燥的心安定下來,讓我們體會 到自性的一種寂靜。佛門的梵唄聽起來好像枯燥無味,但卻是其味無窮,所以,能欣賞佛門梵唄的人,很容易跟自性接近。

極樂世界二六時中都有天花散落,同時又有各種奇妙雜色之鳥,在宣說妙法。即使風吹樹動,也是說法。極樂世界的環境,沒有一樣不好的。從地面一直到天上,都是種種寶物莊嚴,而這些寶物莊嚴,使我們見色聞聲,都能消除煩惱,都能證悟佛性。

依報就有這一種功能,而極樂世界的依報環境無非也是阿彌陀佛的悲願所顯而成的。

光明無量,故名阿彌陀

接下來釋迦牟尼佛就介紹極樂世界的主人——阿彌陀佛。

這尊佛是怎樣境界的佛呢?(《阿彌陀經》從頭到尾只不過一千八百五十八個字,無論是介紹依報、介紹正報,或者是介紹往生的方法,都是簡潔扼要的,所以,在這裏仍然是簡潔扼要的。)

阿彌陀佛是光明無量之佛,是光明佛,充滿光明的,而且這個光明是無量的,這個無量的光明是無所障礙的。

前幾天,淨宗法師就給我講說,這個光明所以能夠無量,必須是有無礙之德,如果有所障礙的話,怎麼能說是無量呢?就有限量了。我一聽,覺得淨宗法師的體悟非常好,真的是深入佛心了,阿彌陀佛光明無量,而且無所障礙,所以叫做阿彌陀佛。

善導大師是這樣解釋無量光、無礙光的彌陀光明之德的,善導大師說:

彼佛光明無量,
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故名阿彌陀。

無量、無礙的光明,只是在尋找念佛的眾生,同時,保護他、救度他、永不離開他,一直到他臨終,一定要使他進入無量光明土——這就是「阿彌陀」的意義。

由這段話,我們可以知道,阿彌陀佛的存在,是為了什麼而存在的呢?祂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救度念佛之人,「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修其他八萬四千法門的,就不在彌陀光明的攝取之中,唯有稱名念佛者,才在祂光明的攝取之中。

初看這種結論,似乎很狹隘、很狹窄,可是卻有它的深義。因為彌陀的名號跟光明是一體的,所以,你稱念祂的名號,自然跟祂的光明接觸,在祂的光明之中,彼此互相溶入。

你既然不稱祂的名號,當然就離開祂的光明了。所以,這就是很有意思的,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我們是要離開彌陀的光明,還是要在彌陀的光明保護當中?

如果要在彌陀的光明保護當中的話,我們就要專稱彌陀名號。

壽命無量,故名阿彌陀

釋迦牟尼佛又介紹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也就是說阿彌陀佛是長壽佛。

這個「長壽佛」的「長」,不是長短的長,祂是無量的長,無量的長是絕對的長,超越時間的長,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佛。

單單地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佛,還不是真正阿彌陀佛的意義,而是:凡是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也同樣是無量壽,這就是阿彌陀佛的含義。

如果單單只是阿彌陀佛是無量壽,而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以及剋念往生、尚未往生的眾生不能同樣得無量壽的話,那也不能成為阿彌陀。今天祂能成為阿彌陀,就是祂本身是無量壽,而往生去的人,以及將要往生去的人,也都是無量壽。

所 以,雖然《阿彌陀經》裏說「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似乎是極樂世界的人民,但詳細推想起來,是含蓋著將往生的人民。因為將往生的人,他 一旦此世報盡的話,就不在六道裏面受分段生死的果報。因為他是一個必定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所以從現在算起,他已經得到了無量壽的身份了。

當然,每個人、每個人,他的果報體(亦即阿賴耶識)是沒有生滅的。沒有生滅,可是顯現了生滅的現象,所以有分段生死,就是有生有死,不能證悟無生無死、不生不滅、三世常住的境界。

阿彌陀佛超越諸佛

阿彌陀佛本身以無量光與無量壽的無量,來含蓋所有的無量。諸佛都有無量德,這無量德,阿彌陀佛以無量光壽就完全含蓋了。

同時,諸佛有的,阿彌陀佛都有;阿彌陀佛有的,諸佛未必有。譬如說:救度十方眾生,使十方眾生平等往生成佛,這不是十方諸佛所有的,這唯有阿彌陀佛有。

所以,成為其他的諸佛,那是容易;成為阿彌陀佛這尊佛,就很困難。因此,阿彌陀佛的成佛是經過五劫思惟、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而成的,道理就在這裏。

極樂聖眾

同時,往生極樂世界的聲聞阿羅漢以及菩薩眾,也同樣是無量無邊阿僧祇,數不清、算不完的多,這表示說,極樂世界都是聖人的境界,沒有惡人,沒有讓我們學習壞習慣的那種可能。

雖 然極樂世界有這些羅漢、菩薩的名稱,這是為了使我們容易瞭解,才說有羅漢、有菩薩,其實,極樂聖眾都獲得跟阿彌陀佛同樣的無量光、無量壽,那豈不是極樂世 界人人都功德同佛?為什麼阿彌陀佛才稱為佛,而其他的不稱為佛呢?因為一個世界只有一尊佛,其他聖眾只能示現菩薩之身來莊嚴極樂世界。所以說,往生極樂世 界的眾生都是一生補處,而且這一生補處也是無量無邊阿僧祇的多。因為往生的眾生多,當然一生補處就多,往生有多少,一生補處就有多少,每個人都是一生補 處。

既然是一生補處,就是表示他有佛的資格、佛的德能,只是沒有那個位子而已。

《阿彌陀經》這樣簡潔地介紹了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

(二)示往生方法

極樂世界既然這麼殊勝、莊嚴、美妙、安樂,沒有人聽到而不想往生的,人人都想往生。那想往生,問題就來了,怎麼樣才能往生?

第二點:示往生方法

先明少善不生

大家對怎麼樣才能往生,一直煩惱著,而受了這個障礙,可是《阿彌陀經》已經非常清楚明白、簡單扼要地告訴我們說: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意思即是說:以我們凡夫在娑婆世界所修的八宗裏面、八萬四千法門當中,無論你修哪一宗、哪一個法門,只要是依靠你自己的力量所修的,都是少善根、少福德,這個不能往生。

所以,不是靠我們在這裏所修的功德來祈求往生,不是的!那麼,在哪裡呢?下面一句即是解答。

次示持名得生

釋迦牟尼佛說: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
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
一心不亂。

這就是往生的方法。

只是有人看了這段經文,往往誤解了它的意義,那麼,即使釋迦牟尼佛說得再清楚,也等於沒說,我們看了再多遍,也等於沒有看到。

什麼叫做「聞說阿彌陀佛」

什麼叫做「聞說阿彌陀佛」?

「聞」,有兩個層次:

一個層次是以我們的耳朵,或者是以我們的眼睛來接受這個教理叫做聞。比如說以我們的耳朵聽聞法師或錄音帶講這個教法就是聞;我們不只是耳朵聞,眼睛看這個法門的經書、教理也是聞。

「聞」, 聞什麼?是聞人家所說的阿彌陀佛,那「阿彌陀佛」四個字,不只是聽他講了這四個字,而是這四個字的原理。聽他講阿彌陀佛的生起本末、來龍去脈,為什麼會有 這四個字、為什麼會有阿彌陀佛的存在、祂是為什麼而存在的、存在的目的是什麼、祂的存在與我們有什麼關係,聽聞了這些道理叫做聞。

「聽聞」,或許有的人只是一種觀念上的理解,而沒有真正納入內心。所以,第二個層次的「聞」,是:阿彌陀佛的慈悲,進入內心,打破我們長久以來的疑心,這個就是聞,這種聞才是真聞。

第一個聞是浮淺的,眼根看書,耳根聽講座,六根對六塵而生六識。

第二種聞也可以說深入內心第八阿賴耶識,成為我們永恆不變的種子,打破阿賴耶識裏面存在的疑情、疑心、二心。所謂「疑情」、所謂「疑心」、所謂「二心」、所謂「自力」,名詞雖有不同,意義都是一樣的。第二種聞是真正的聞,這種聞就是信

所以,這一段話跟《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成就文所說的「聞其名號,信心歡喜」意思一樣,文字也差不多。「聞說阿彌陀佛」就是「聞其名號」;「執持名號」就是「信心歡喜」。

什麼叫做「執持名號」

阿彌陀佛的慈悲真正體悟在心中的那一種狀態,就是「執持名號」。聞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名號領納在心中,就是「執持名號」。

這個「執持」,如果是東西,我們就要用手去拿(所以「執持」有提手旁),可是,阿彌陀佛是無形、無相、無顏色、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手抓不到,像這一種,我們要以心去領受。

以 心去領受的時候,才會知道,我們時時看到阿彌陀佛、聽到阿彌陀佛,可是從來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從現在才曉得,阿彌陀佛十劫以來都在呼喚我們,都在我們 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可是我們都不知道),迷而不悟,疑而不信,所以,經典上說這種人是「無眼人」,是「無耳人」。我們自古以來,十劫當中都是無眼人、無耳 人。

所以,真正的「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就是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就是「執持名號」,就是「聞說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要救度我們的那一種主動、平等無差別的悲心,觸動我們的內心,當下我們內心的疑雲消除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了,疑心成為信心了,成為彌陀慈悲了,這種叫做「執持名號」。

什麼叫做「一心不亂」

我們領納名號於心中,而執持名號,這一種心理狀態是一輩子都不會消失的,貫徹到臨終的。因此《阿彌陀經》就說:若一日、若二日、若三、四、五、六、七日,後面應該是若一年、若七年、若七十年,盡一輩子,這一種心不會再動亂、再改變了,所以叫「一心不亂」。

領 納阿彌陀佛的慈悲在心中,即使人家說「這個法門好,那個法門高妙,當下有某種靈驗」,你不會稀奇了,因為你體會到阿彌陀佛的慈悲,宇宙當中諸佛雖多,法門 雖不少,唯有阿彌陀佛這一法,才是真正能救度自己的,是自己的生命,是自己所最需要的。你不會因為人家外面說什麼,你就亂了、有二心了,就想去學了。所 以,「一心不亂」就是信心不動亂的意思。

自 己煩惱來了,不應該想的想了,不應該說的說了,不應該做的也做了,煩惱來了,「糟糕了,我這種心怎麼會往生呢?阿彌陀佛怎麼會救我?」不會有這種念頭,所 以,不受內心煩惱之動亂。曉得:「阿彌陀佛之存在,本來就是要救度我這種眾生,這種眾生有這種念頭,阿彌陀佛本來是知道的,也因為知道才要救度,我有這種 心也是凡夫的無奈。」所以,不會因為有這種心而對阿彌陀佛的救度產生懷疑,有懷疑就不是「一心不亂」了,就亂了,就有二心了。

只 是,我們這種煩惱眾生起了不應該起的念頭的時候,內心並不是沾沾自喜,向人家自傲地說:「因為有阿彌陀佛的救度,我可以任性為所欲為。」——絕不是!倒是 有一種慚愧的心、感恩的心、柔軟的心。因為我們學佛必定是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要棄惡行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可是反觀自己,行善有心,但是行善無 力,修行有心,力不自由。好了,問題就擺在眼前了。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如果現在一口氣不來,豈不是誤此大事而墮落地獄!

最後的安慰、最穩的靠山

善導大師以「二河白道」 形容我們每一位的內心。我們每一位每一位的內心無非是水、火二河的現象。水,洶湧澎湃;火,燃燒猛烈,我們的貪瞋癡也是這個樣子。能夠不受這個水、火所影 響、所牽引的,就是阿彌陀佛的救度。我們既然內心聽聞到了彌陀的呼喚,聽聞到了彌陀的保證救度之聲,納入心中,我們就不會因為有這個水、火而產生惶恐了。 如果沒有彌陀的救度、沒有彌陀的保證,我們時時刻刻都在惶恐不安,常常在懺悔,又常常在犯,犯了又懺,懺了又犯,到最後無可奈何,不曉得要怎麼辦了。我 想,修行人都有這種心路歷程吧。

所以,阿彌陀佛是我們最後的安慰、最穩的靠山。阿 彌陀佛像一隻拐杖,讓我們扶持;阿彌陀佛像侍者,在旁邊伺候著我們,看護著我們;阿彌陀佛像一條船,讓我們從此岸到彼岸;阿彌陀佛像黑暗中的光明,照亮我 們的前程;像十字路口的指南針,指引我們的方向;像一隻寶劍,斬除我們的疑惑;像一位猛將,破除我們心中的地獄果報。所以釋迦牟尼佛才說,要「聞說阿彌陀 佛,執持名號」,這個是往生之因。

什麼是「少善根少福德」

如果依我們在這裏所修的諸善萬行、三學六度等,跟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來比,那就是少善根、少福德。

人與人來比,就有誰修行高、誰修行低,誰有功德、誰沒有功德,可是如果把這些與阿彌陀佛名號相比,就不足為論了。

好比在黑暗的房子裏面,我們如果有一支蠟燭,就覺得很光亮了;可是現在都有日光燈,日光燈一點,蠟燭的光就消失了;但是面對太陽,日光燈的光也就沒有了;太陽的光明一碰到阿彌陀佛的無量光,太陽的光明又會怎麼樣呢?

《無量壽經》形容說:

日月之光,
猶如聚墨。

好像凝聚在一塊兒的黑墨一樣,沒有了光明——並不是沒有了光明,是因為阿彌陀佛的光明太亮了,使它好像看不見了,當下融入阿彌陀佛的光明之中。

所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就是:我們在世間所累積的種種功德,來跟阿彌陀佛相比就少了。

「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多善根福德、大善根福德、殊勝的善根福德、絕對的善根福德、圓滿的善根福德。

善導大師釋「少善根福德因緣」

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名號所示現的,那我們不依據這句名號,怎麼能夠進入祂名號的國土呢?

因為這句名號是涅槃的,祂的國土也是涅槃的國土。因此,善導大師就用一首偈子來解釋《阿彌陀經》這段經文。善導大師解釋「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同時解釋「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是怎樣解釋的呢?

偈云:

極樂無為涅槃界,
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
教念彌陀專復專。

極樂是「無為涅槃」的境界

善 導大師解釋說:極樂無為的境界是個涅槃的境界。「無為」就是離開人的造作。「涅槃」,「涅」即不生,「槃」即不滅,不生不滅,也就是無為的意思。有造作, 就有生滅,有生滅,就不是真理,因為涅槃即是不生不滅,所以叫真理。凡有生滅的,就不是真理。若有一個東西存在,這個東西一定是因緣和合的。

所以,涅槃離開我們人的盤算、籌量、計度,這種涅槃境界是不可思、不可議、不可稱、不可說的。

「隨緣雜善」不能往生

我們要往生這種不可思議、不可稱說的境界,如果依我們自己所修的,怎麼能夠進去呢?因果不相吻合。我們所作的修行,如果不是三輪體空,那通通是有漏的,善導大師名之為「雜毒之善、虛假之行」,不能說是真實的。

那真實在哪裡?「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的本身就是真實

「極 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什麼叫做「隨緣」呢?各人隨他自己的緣份,就叫隨緣。譬如說,學密宗的,把學密的功德迴向往生,這就是隨學密宗的緣;學 禪的,就以禪的境界迴向往生;學天臺的,以一心三觀迴向往生;學華嚴的,以一念十法界觀迴向往生;學唯識的,以五重唯識觀迴向往生。你隨各宗各派所學的種 種法,都是「雜」,因為各不一樣,所以叫做「雜」,這叫「隨緣雜善」。善導大師說,要往生涅槃的極樂世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恐」,即不可能的意思,是不可能往生的,因為因果不相吻合

勸專念名號往生

那要怎麼樣才能往生呢?

「故 使如來選要法」: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裏開示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最根本的法,叫做「要法」,就是「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也就是「故使如來選要法, 教念彌陀專復專」:釋迦牟尼佛勸導我們要稱念彌陀的名號,稱念彌陀的名號要專。所謂「專」,即一心。「專復專」:專,又再專。

「專復專」的第一重意義:殷重叮嚀

「專復專」有三重意義。

第一重意義,就是殷勤之義,即是:因為這件事情非常重要,恐怕你忘記,恐怕不夠周詳,所以一次不夠,還要第二次,第二次不夠,還要第三次,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嚀,非常殷重。

「專復專」的第二重意義:捨雜歸正

第 二重意義,前面這個「專」,表示你要捨去五種雜行,要專修五正行,這叫「專」。然後,「復專」的「專」字,是五正行之中要你專依正定業,專稱佛名。其他的 四種助業,是讓你專依正定業而開展、施設的,目的不在這四種助業。這四種助業開展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能夠體悟一向專念彌陀名號而設的。如果已經體悟到應 該一向專念彌陀名號,豈不是這四種助業都融入稱念名號當中了?所以,後面這個「專」,就是擱置四種助業,而依正定業的稱名,就有這種含義。

什麼叫做「四種助業融入正定業」呢?就是說,我們平常的時候都會規定自己誦經,要誦幾部,要靜坐觀想極樂世界,同時要禮拜,要作幾拜,同時時常作讚歎供養,可是現在知道說:「哎呀!原來單單稱念六字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往生的正因,沒有什麼缺少了。」 我們即使讀經(當然還是要專依淨土三部經),而這淨土三部經在說什麼?在說「乃至十念」的稱名念佛,那我們依教奉行之後,豈不是就要去「乃至十念」——即 是去一心稱名?所以,誦經的當下,也會說「來念佛吧」,而想到念佛。同樣地,觀想、禮拜、讚歎供養都一樣,來念佛吧!所以,都融入這一句名號之中了。

所以,「專復專」就有一種捨雜行、歸正行,擱助業、專正定業的意思。

「專復專」的第三重意義:一心一行

第 三重含義,前面的「專」,即專於一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後面的專,即專於一心,一心無二心。這個一心無二心,即信心不懷疑。稱念這句名號,不論你 是平生聞法,上盡一輩子的稱名,還是臨終聞法,下至十聲、五聲、一聲、一念的稱名,都絕對往生極樂世界,這種信心叫做「專復專」。

所以,第三重含義,有「一行一心」的意思。

同時,又有「一心一行」的意思。前面的「專」,就是信受彌陀的救度不懷疑,領受彌陀的救度在心中,之後即是像善導大師所講的: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所以,最後就專於這一行。最後專於這一行的話,甚至是超越了前面所謂的信疑、迷悟、自力他力,二六時中,一出口即「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以前所謂的信疑、自他二力,都是初門初機、最初階段,現在二六時中就是一句名號,何況信願行等,六字名號裏面無不具足。

所以,「專復專」就有這麼深妙的意味。

善導大師是彌陀化現,開示淨土法門總是有重重無盡的含義。

善導大師這樣解釋「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就很合乎第十八願的內涵。

稱名念佛是彌陀本懷、往生正因

善導大師解釋說:

弘誓多門四十八,
偏標念佛最為親。

意 思是說:阿彌陀佛所發的廣大誓願有四十八願,但是其中的第十八願是與阿彌陀佛本身最親近的,不疏離的。第十八願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這 「乃至十念」的念佛是第十八願,與阿彌陀佛最親最近,是阿彌陀佛的本懷,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所以說「偏標念佛最為親」。四十八願當中,只有第十八願是 舉出念佛,其他四十七願並沒有提出「乃至十念」的念佛。

善導大師又說:

唯有念佛蒙光攝,
當知本願最為強。

只有稱名念佛的眾生,才受到阿彌陀佛慈悲光明的攝護,如果不是稱名念佛,就沒有。所以說:「唯有念佛」。

「唯有念佛蒙光攝」,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呢?因為「本願最為強」,念佛往生的本願是個強緣——最大的、最有力的緣。

上面所講的就是《阿彌陀經》大意第二點:往生之方法。

(三)六方諸佛證誠

第三點:六方諸佛證誠。我們疑心很重,單單釋迦牟尼佛所說,或許還不能相信,現在十方諸佛都伸出了廣長舌,覆蓋了三千大千世界,殷勤懇切地證誠此事。

善導大師釋諸佛證誠

善導大師在《觀念法門》裏面,對六方諸佛來讚揚、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真實不虛,這樣說:如果我們念佛而不能往生極樂世界,那就表示十方諸佛所證誠的也是虛假的,如果是這樣的話,現在十方諸佛的舌頭都要爛掉。

佛無虛言,佛因為無有虛言,所以,舌頭才能覆蓋三千大千世界,現在佛所證明的「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卻是虛假的,那這個舌頭還能存在嗎?

疑之罪

這 樣推演開來的話,如果我們懷疑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眾生稱念,必得往生」的執持名號,那我們不只是懷疑釋迦牟尼佛,而且懷疑阿彌陀佛的誓願,同時也是懷疑十 方諸佛的讚歎、證明。這樣的話,等於是把十方諸佛的舌頭看成是爛的。所以,我們懷疑釋迦牟尼佛的話,等於是拿一把刀,割斷了十方諸佛的舌頭。

信之德

反 過來,我們如果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這個法門,那不只是信受彌陀救度,而且也是信受十方三世諸佛所說。既然是相信十方三世諸佛所說,也就是相信一切的法。 因為一切的法都是十方三世諸佛所說的,一切的法都引導我們來信受彌陀救度。既能相信一切的法,也就能相信一切的菩薩,那等於是相信一切三寶。

所以,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即得往生」的法門,這種信心非常的廣大。

三、總結

三經一致,念佛往生

《阿彌陀經》很短,它的大意有三點。

第一點:經文最初開示極樂依正莊嚴,引起我們欣慕、嚮往、求生的心。

第 二點:既然引起我們欣慕、嚮往、求生的心了,那求生的方法在哪裡呢?求生的方法,先告訴我們不能往生的是什麼,再告訴我們能夠往生的又是什麼:不能往生 的,就是我們每一個眾生在此娑婆世界自己所修的三學六度、諸善萬行。簡單來講,就是《觀經》前面所講的定善散善,這個不能往生。能夠往生的是什麼?就是:一向稱名念佛,就必定能夠往生。

第三點:十方諸佛都出來證明。十方諸佛之所以出來證明,背後有種種原因,不過主要的,是要消除我們的疑問。

《阿彌陀經》的大意就是這幾點,最重要的就是第二點:執持名號。執持名號,就是《觀經》所講的「持無量壽佛名」,善導大師所解釋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同時也是《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

不可誤解「乃至十念」

「乃至十念」,有人誤解為只要十聲念佛、不用十一聲;如果念了九聲,那也不行,缺少一聲。這是完全錯誤的,完全忽略了上面的「乃至」兩個字。

因為是「乃至」十念,並不是說固定十念、唯有十念,並不是這樣。所以「乃至」與「若一日……若七日」的「若」字一樣的意思,乃至十聲、乃至五聲、乃至一聲一念;乃至十一聲、乃至二十聲、乃至百千萬億聲,也就是說:從你信順願生的當下,一直到臨命終時,都是稱名念佛,這就是「乃至十念」。

中陰身也救度

這種眾生已經在阿彌陀佛光明的保護攝取當中,臨命終時就一定往生極樂世界,不經過中陰身。

前 幾天也解釋過中陰身是什麼現象。念佛的人,平生信受彌陀救度,或者臨命終時斷氣的那個時候才信受彌陀救度,都當下往生極樂世界,不經過中陰身。既然經過中 陰身的話,表示他還沒有往生,之所以他還沒有往生,就是生前沒有信受彌陀救度,或者是沒有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所以才經過中陰身。

那麼,經過中陰身,阿彌陀佛是不是就不救度他了呢?不是的,阿彌陀佛要救度十方眾生,十方眾生當然也包括中陰身了。
那如何使中陰身有這個緣來接受彌陀救度呢?這要靠在生的人把握中陰的時期,為他開示阿彌陀佛的救度法門,同時,在他的身邊稱念這一句名號,讓他能夠聽聞到,這樣的話,照樣也能往生極樂世界。

三經一致——稱名念佛,往生極樂

淨土三部經所講的,稱名念佛是一致的。並不是說這部經講這個法門,那部經講那個法門,那就有差別、不一致了。

所以,我們淨土法門是一致的法門。通通在講彌陀的救度、我們的信念——信受救度,稱念名號。

《阿彌陀經》大意簡要解釋到這裏。

肆、《往生論註》大意

一、序說

淨土的一貫宗旨及祖師傳承

各位法師,各位蓮友:

南無阿彌陀佛!

我們講解了《無量壽經》大意、《觀無量壽經》大意以及《阿彌陀經》大意,這就是所謂的淨土三部經。淨土三部經的教理,並不是各別不同,而是相同的、一致的,都是在講救度的法門,不是在講修行的法門。救度的對象就是我們現前每一位凡夫,每一位煩惱深重的眾生。

罪業深重的煩惱凡夫,如果不依靠彌陀願力的救度,就不能出三界六道輪迴,更何況成佛度眾生呢!

淨土三部經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淨土宗義理的傳承、發揮,是由祖師完成的。

傳承淨土法門最有名的祖師,第一位就是龍樹菩薩。龍樹菩薩寫了一部《十住毗婆沙論》,裏面有一章叫做《易行品》。《易行品》的目的在於宣說《無量壽經》的第十八願——阿彌陀佛主動、平等、無條件的救度。

接下來是天親菩薩,天親菩薩繼承龍樹菩薩的思想,寫了一部《往生論》,是以龍樹菩薩的思想為基礎,來看淨土三部經的宗旨,而加以發揮。

龍樹菩薩跟天親菩薩都是印度人,印度的菩薩;那麼,在我們中國,傳承這一思想的祖師,就是南北朝時代的曇鸞祖師,以及隋朝時代的道綽大師,集其大成者,就是唐朝的善導大師。我們中國有這三位祖師繼承龍樹、天親的思想,發揮淨土三部經的要義。

《往生論註》簡介

今天我們接著講解《往生論註》大意。

《往生論註》,就是我們中國第一位傳承祖師——曇鸞祖師的著作。曇鸞祖師這部《往生論註》,是將龍樹菩薩的《易行品》和天親菩薩的《往生論》統合在一起,加以發揮。

自古以來,都把《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和《往生論》相提並論,所謂「三經一論」。

淨土三部經裏所說的阿彌陀佛的救度、他力的思想,是由於有我們中國第一位祖師——曇鸞祖師註解《往生論》,才得以顯明,弘傳開來。如果我們中國沒有這位曇鸞祖師的話,《無量壽經》乃至淨土三經所說的阿彌陀佛的救度,以及龍樹菩薩、天親菩薩所傳承的淨土思想,恐怕就埋沒了。

畢竟阿彌陀佛的願力不可思議,隨著眾生的機緣,淨土法門是隨時會顯現的,今天我們就是要講《往生論註》大意。

曇鸞祖師簡介

在講解大意之前,先來略微介紹一下曇鸞祖師這個人物。

他 出生在南北朝時代,也就是隋朝之前、晉朝之後。那個時代有一位信佛最虔誠、甚至幾次捨身出家(短期出家)的皇帝,就是梁武帝。這位梁武帝,時常向北方頂 禮,頂禮誰呢?就是頂禮曇鸞祖師,同時尊稱曇鸞祖師是肉身菩薩,稱為「鸞菩薩」。北朝,也就是魏朝,北魏的皇帝稱曇鸞祖師為「神鸞」。一個人受到皇帝的重 視還不算什麼,可是被皇帝尊稱為不可思議——「神」就是不可思議,北魏的皇帝稱曇鸞祖師為「神鸞」——不可思議的人,梁武帝稱「鸞菩薩」,這是非常不容易 的。如果曇鸞祖師的道德、學問、修行未達到某種水平,怎麼會如此地深受帝王尊崇恭敬呢?曇鸞祖師一定有他過人之處,超越平常人的地方。

何況這部《往生論註》,我們一看,就會驚訝作者學問廣博、思惟敏捷,對淨土法門可以說融會貫通。所以,自古以來對這部《往生論註》,甚至與經典同論,價值好像與佛說的經典一樣。

《往生論註》的失傳與回歸

這部《往生論註》,唐朝就已經失傳了。失傳的原因有幾種,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所謂「三武一宗」之難。

在我們中國佛教史上,曾經有四位皇帝,以他皇帝的威勢破壞佛教,把寺院拆了,把佛像毀了,把經書燒了,出家人逼令還俗,這就是「三武一宗」之難。

再加上當時中原地區到處都有戰爭,社會非常的混亂。那個時代,流通書籍不像我們這個時代這麼方便,一次印刷可以幾千冊、幾萬冊,可以用電腦打字,都非常方便。當時是要用毛筆,磨墨、沾墨去寫的,可以說很不方便,因此書籍並不那麼普遍。

那 麼失傳了,到哪裡去了呢?傳到日本去了。因為在隋唐時代,日本天皇曾經派了很多出家人到我們中國來取經。為什麼派出家人,不派其他人呢?因為在當時,日本 有學問、值得信賴的人大多去出家,在佛門裏面。這些出家眾,在隋朝、唐朝時代,來到中國向我們取經,將我們佛教經典和修行方法通通引用過去。不止如此,連 我們的政治、文化、藝術,只要是他們沒有的,只要是對他們政治、民生有好處的,他們都通通學習過去了。你看他們今天京都街道的規劃,都與當時長安的規劃完 全一樣。

當 時的日本佛教是由天皇擁護的。天皇以政府的經費,每一縣市都建立一座大的寺院,其他小寺院也不少。同時,天皇出家、念佛往生的也有好幾位。可以說日本從古 到明治維新這段時間,是佛教的國家。在政府的保護之下,寺院不會被拆毀,經典不會被焚燒,出家人都能夠身安道隆,去辦他的修行道業。所以,他們從中國抄寫 回去的經典,一直保存著,而且在研究,發揚光大。

這部《往生論註》,在唐朝就已經失傳了,那在什麼時候回歸到我們中國來的呢?是在清朝末年,有一位楊仁山居士,跟日本的一位教授非常熟悉,就請對方將我們這裏失傳的經、律、論通通寄過來,於是,這部《往生論註》重回祖國懷抱,這大概是在一百年前。

可是,一百年來,我們中國近代史可以說是眾生災難重重: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侵華,到最後國共戰爭,所以沒得安寧。這一部《往生論註》即使回歸中國,也沒有人研究,還是被束之高閣。

最近,可以說眾生的機緣到了,這部《往生論註》重新編排、分段,非常容易閱讀、容易明瞭。目前所出版的有《往生論註分段對照》本,也有《往生論註要義》。

二、正說

直示二處大意

《往生論註》總共有上下兩卷,它的大意在哪裡呢?

有兩處,一處是在最前面的地方。這部《往生論註》一開始,就將龍樹菩薩《易行品》的宗旨,跟天親菩薩《往生論》的思想結合在一起,而標示在最前面,就是它的大意。

另外一處就是在最後的地方。最後的地方跟最前的地方的意義是一致的,只是加以強調,來勸導我們,可以說是前後呼應。

(一)顯易行極致

那麼,最前面的大意,內容是什麼呢?

謹按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云:
「菩薩求阿鞞跋致,有二種道:
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
難行道者:
謂於五濁之世,
於無佛時,求阿毗跋致為難。
此難乃有多途,
粗言五三,以示義意:
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
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
三者無賴惡人,破他勝德;
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
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
如斯等事,觸目皆是,
譬如陸路,步行則苦。
易行道者:
謂但以信佛因緣,
願生淨土,乘佛願力,
便得往生彼清淨土,
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
正定即是阿毗跋致,
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此無量壽經優婆提舍,
蓋「上衍之極至,不退之風航」者也。

這段文是在最前面,也就是它的大意。這段文有三層意義:

第一、說明難行道之所以難的原因。

第二、解說易行道的內容、易行道之所以易的原因。

第三、讚歎易行道是大乘佛法之中最高的境界,也是達到不退轉的快速方法。

總判難易二道

龍樹菩薩的《易行品》將釋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三百餘會所說經律論中的一切修行法門,通通歸納起來,歸納為兩種法門:一種是難行道,一種是易行道

易行道就是指《無量壽經》的第十八願,阿彌陀佛的救度法門叫易行道

除了這個易行道之外的各宗各派、種種修行方法,都叫做難行道

「難」是指困難,也是指險難。也就是其他法門修行起來既困難又有墮落的危險,所以叫做難。

易行道之「易」,這個易就是簡單、容易,同時也是安全、安逸,沒有險難。它之所以易,不是靠我們的修行力量,不是在我們本身,而完全都是由於彌陀的力量,有彌陀的力量的話,就很簡單,就一切安全。

難行道之所以難,是因為唯是自力

曇鸞祖師在《往生論註》最開頭,把龍樹菩薩易行道和難行道的內涵稍微解說,同時作了一個結論說,難之所以為難,就是因為:

唯是自力,
無他力持。

會困難,會有險難,因為都是靠我們的力量,靠我們的力量要脫離六道生死輪迴,是很困難的。

同時,即使說有那種能脫離六道生死輪迴的人,可是他要成佛也不容易。為什麼?因為恐怕會退轉下來,所以有這種險難。他是只靠自己的力量,「唯是自力,無他力持」,這個「他」,就是指阿彌陀佛。

沒有阿彌陀佛力量的救度,就是難。

易行道之所以易,是因為信佛因緣

那麼易行道呢,什麼叫做「易」呢?曇鸞祖師在這裏加以發揮,解釋說:

但以信佛因緣。

這句話非常重要。「但」就是唯有、獨有、唯一、獨一,這個叫做「但」。沒有第二個,也沒有第三個,唯一這個「信佛」。「信佛」是指信阿彌陀佛。

為什麼要信阿彌陀佛呢?因為十方三世諸佛之中,阿彌陀佛發了救度十方眾生的願,十方眾生若不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祂就不成佛。這個願在十劫之前就已經成就了,所以,阿彌陀佛這尊佛顯現在宇宙之間,呼喚我們,救度我們,已經有十劫了,所以,我們信佛就是信阿彌陀佛的救度。

我們信佛,阿彌陀佛發願要救度我們,我們又有願往生之心,這樣的話,因緣和合,就必定能往生。

如果說阿彌陀佛要救我們,而我們呢,不知道,或者不想被救,不想往生,那因緣不合,不能往生。或者說我們想往生一個淨土,而那個淨土還沒有完成,那尊佛的力量有所不足,這樣一來,雖然我們想往生,也不能往生,因為這個緣不具足。所以,以我們信順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為因,加上阿彌陀佛的救度強緣,因緣和合,就可以達到往生的果。所以說:

但以信佛因緣,
願生淨土,
乘佛願力,
便得往生彼清淨土。

所以,我們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都是由於阿彌陀佛的願力。這個願力,具體說就是第十八願的力量,威神功德不可思議之力。

同時,由於阿彌陀佛對於願往生的人加以光明攝護——光明永遠在他四周保護他,這一種結果就是入正定聚。「入正定聚」就是已經必定往生了,往生必定成佛,所以,必定要成佛的眾生是「入正定聚」,所以:

佛力住持,
即入大乘正定之聚。

因 為淨土法門是大乘法門,大乘法門是以救度眾生為目標的。儘管我們在娑婆世界心志很狹小,根性很低劣,可是一旦到了極樂世界,就沒有我執,沒有法執,轉而以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為我們的心願。所以,到了極樂世界,自自然然地,這一顆心就會擴大起來,跟阿彌陀佛同樣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回到十方世界去救度眾 生。

所以,不愁我們不會說法度眾生,只怕我們不成佛;不怕我們不成佛,就怕我們不往生極樂世界;不怕我們不往生極樂世界,就怕我們不認識阿彌陀佛、不信順祂的救度。一旦信順祂的救度,那麼,往生、成佛、度眾生,就在一個信心當中完全具足了。因此曇鸞祖師才在這裏說:「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只是「信佛」一個。

淨土易行道的超越性

信佛這個法門,不只是易行道,而且是一個大乘法門。所以,曇鸞祖師在這一段文的最後,就作了一個結論,說:

此無量壽經優婆提舍,
蓋上衍之極至、不退之風航。

也就是說,這一部《往生論》之尊高,「上衍」就是大乘;「極至」就是沒有比這更高的;「不退之風航」,不退轉法門中的一個快速法門,就是這個易行道。

同樣都是大乘,法華、華嚴、禪宗、密宗都是大乘,我們這個易行道的淨土宗也是大乘,不過我們這個淨土宗易行道確實是大乘之中最高的境界。

有的人認為「其他法門或許也有不退的法門」,可是,這個不退,是緩慢前進不退轉呢,還是快速前進不退轉?我們這個易行道的法門,曇鸞祖師在這裏解說是「不退之風航」——不退法門裏面的順風的船。順風的船,那就又輕鬆又快速。

譬如說要到深圳吧,如果我們走路,不曉得要走多久,恐怕也走不到,因為中間有各種險難。可是如果有一條河,我們坐在船上,又加上是順風,這樣就不必用步行的力量,安逸地坐在船上,順風順水,一日千里。

所以龍樹菩薩說,易行道的淨土法門,就好像坐船一樣——坐船很容易、很快速、又很安樂,所以叫做安樂道。

其他的法門,龍樹菩薩譬喻為步行,非常的辛苦,同時,又要準備很多資糧,而且遇山要爬山,逢水要涉水,又怕有虎狼、土匪、盜賊,有被劫、殺身的危險,所以非常困難。

總之,難行道步行非常危險,而易行道坐船安全又快速。

當然,這是在古代,沒有飛機的時代,如果是現在、有飛機的時代,或許會用飛機來譬喻吧。不過譬喻總歸是譬喻,因為有的人會說「飛機有空難,坐船有海難」,阿彌陀佛的願船是絕對安全的,不可能有任何災難。

這是《往生論註》大意之一。

(二)勸他力信心

大意之二,就是在最後面,下卷結論的地方,曇鸞祖師說:

愚哉!後之學者,
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
勿自局分。

意思就是勸勉我們說:「哎呀!後來的修行人,如果聽說阿彌陀佛的救度,聽說這個他力的法門(他力就是指阿彌陀佛的力量,不是指其他十方諸佛),就應該生起信心,而不應該把自己局限。」

怎 樣局限呢?有的修行淨土法門的人,來念佛了,可是對往生沒有把握,認為說「我雖然念佛,但是罪業很重,煩惱很深,妄想很多,像這樣恐怕不能往生吧」;或者 認為「我雖然念佛,但是不能達到事一心,即使功夫成片、夢寐一如,也看不到影子,這樣恐怕不能往生吧」;也有的念佛人認為「我雖然念佛,想生淨土,但是念 佛的時間不多,因為,為了家庭,為了事業,時間很緊,恐怕這樣不能往生吧……」

其實這都是錯誤的,這都把自己局限起來了,都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來看,絲毫沒有站在阿彌陀佛的立場來看。

阿 彌陀佛要救度的眾生,本來就是我們這樣的生死凡夫,又是事業繁忙,又是念佛不能清淨,又是煩惱業障很多。阿彌陀佛要救度的對象,正是這種眾生,所以,祂沒 有一個條件說「你一定要煩惱淡薄,念佛能得禪定一心,甚至把事業放掉,專心念佛」,並沒有這個條件、這個規定。祂是說:

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十方眾生裏面,有能出家、能修行,或許功夫能成片、煩惱能淡薄的;同時也有業障重、事業忙、念佛不能禪定一心的。阿彌陀佛對十方眾生是平等救度,而且你是哪一種根性,就原原本本以這種根性來得救。

平等救度

平等救度到極樂世界以後呢,是不管會修行的出家人,還是不會修行的在家眾,通通得到平等的果位——同樣是無量壽,同樣是無量光,同樣是相貌端好,沒有這個好看、那個不好看的,同樣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是講經說法跟阿彌陀佛一樣的,沒有兩樣啊。

有兩樣,是我們這些娑婆眾生,各各隨過去的宿業,因此今生今世各有不同。但到極樂世界之後呢,就通通與佛沒有兩樣了。

好像地面上的水,有乾淨的,有骯髒的,可是到了大海,就通通離開了骯髒、清淨的分別,跟大海的水同一味道、同一內容了。

前後呼應一貫宗旨

大意雖然有兩點,其實是一點,一個思想,一個宗旨,沒有兩個宗旨,只不過它是前後呼應,一開始舉出這個宗旨,到最後也是這個宗旨,始終不變。

「機」——救度對象包括逆謗眾生

我們再來談《往生論註》所講到的易行道所救度的根機。

剛才約略說到阿彌陀佛所救度的是十方眾生,不管會修行、不會修行,通通包含在內。

《往生論註》上卷最後的地方有「八番問答」,就是八個問答。這八個問答就是在顯明易行道——淨土法門,彌陀救度的對象是哪一種眾生呢?就是我們這樣的眾生。那我們這一種眾生,也就是五逆謗法都包含在內的眾生。

攝外凡夫人

八個問答,第一個問答舉出《無量壽經》第十七願和第十八願的成就文,然後曇鸞祖師作了個結論說,依照十七、十八願以及十七、十八願成就文來看,一切凡夫都能往生極樂世界。

凡夫有兩種,一種是外凡夫,一種是內凡夫。

內凡夫就是上根利智的人,他能夠不犯五戒,同時能修十善,這叫內凡夫

那種可能犯五戒、不能修十善的人,叫外凡夫

曇鸞祖師說,所有的外凡夫人,都能往生極樂世界,一切外凡夫人都是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

這是第一個問答。

攝五逆人

接下來的問答,曇鸞祖師提出《觀無量壽經》下下品的眾生,是犯五逆的眾生,犯五逆的眾生也能往生極樂世界,證明一切外凡夫人都能往生極樂世界。

攝謗法人

這裏只講五逆十惡能往生,是不是謗法的眾生不能往生呢?曇鸞祖師說,謗法的眾生只要他回心轉意——什麼叫回心轉意呢?就是自覺以前誹謗佛法是邪知邪見,是錯誤的,現在轉而來信受了,那麼,他同樣往生極樂世界。

曇鸞祖師是在《往生論註》的下卷,觀佛八種莊嚴功德成就的第三「莊嚴口業功德成就」中,說明這一個理論。

他 說,眾生在過去因為驕慢的緣故,所以誹謗正法。誹謗正法一定倍受種種痛苦,誹謗正法的人墮落到地獄,要被割掉舌頭;即使出離地獄,到人間也會得啞巴的苦報 (因為前世以嘴巴謗法,所以就得到嘴巴不能說話的果報);輪迴到下下輩子,他離開啞巴的果報,會說話了,可是他說的話,不大有人相信,而且往往是受人侮辱 的多,不會受人稱讚,有種種痛苦的果報。

可是,如果他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必定往生極樂世界,這一切果報當下就消除了。

以前誹謗正法,只要回心轉意,照樣往生極樂世界,誹謗正法的果報也就消除了。

願往生者,皆得往生

因此,在這八番問答裏面,曇鸞祖師說:

願往生者,
皆得往生。

只要我們眾生有願往生的心,必定能夠往生極樂。

曇鸞祖師在《往生論註》的「莊嚴妙聲功德成就」中說:

若人但聞彼國土清淨安樂,
剋念願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此是國土名字為佛事,安可思議?

意 思是說,如果有人單單聽到極樂世界是個殊勝莊嚴、清淨安樂、微妙香潔、令人嚮往的地方(而與「極樂」相對的是「娑婆」,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是污穢的、濁染 的、罪惡的、顛倒的,讓我們造罪造業、受苦受難;當他聽到「極樂世界」的那個時候呢),厭離娑婆,而欣生極樂,這種心很懇切,就叫做「剋念願生」。這樣的 眾生:

「亦得往生」:也同樣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即入正定聚」:還沒有往生,在這個地方已經入正定聚了。

曇鸞祖師說這是:

「國土名字為佛事」:也就是「極樂世界」這個名稱可以救度眾生,所以說「國土名字為佛事」。

「焉可思議」:這怎麼可以想像的到啊!這怎麼可以用我們眾生的淺智推測的到啊!

佛的境界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到的。經典說:

二乘非所測,
唯佛獨明了。

阿彌陀佛的境界只有佛與佛才能推測的到。「二乘」,也就是聲聞、緣覺,根本想像不到的。在《阿彌陀經》裏面,十方諸佛都勸導我們說:

汝等眾生,
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

阿彌陀佛的功德、威神,十方諸佛都稱讚為「不可思議」,所以,我們不可以用凡夫心去懷疑、去揣測,因為這是十方諸佛所稱揚讚歎的。

甚至《無量壽經》更說:

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
諸佛光明所不能及。

十方諸佛的光明與阿彌陀佛的光明不能相提並論。

什麼叫光明呢?智慧的外相就是光明(本體是智慧,外相是光明)。智慧包含著慈悲,包含著救度眾生的力量。那十方諸佛的光明既然不能跟阿彌陀佛相比的話,表示十方諸佛的智慧、慈悲、救度眾生的力量都不如阿彌陀佛。所以,《無量壽經》異譯本裏就說:

諸佛中之王也,
光明中之極尊也。

也就是說,阿彌陀佛是十方諸佛中的王,祂的光明、智慧、慈悲力量是「最尊」的——「最尊」表示最高,已經沒有比這個更高的了。

所以,我們今天所信的這一位佛,是諸佛中之王的阿彌陀佛。

阿 彌陀佛本來發願要度十方眾生,十劫以來,都伸著手等待著我們,呼喚著我們,甚至時刻在我們面前合掌,要求、拜託我們讓祂救度。所以,阿彌陀佛本來就是要救 度我們,我們不知道往生、甚至不想往生,祂都在要求著我們;我們一旦有了願往生的心,豈不是必定往生!一方面我們願往生,一方面彌陀發誓要救我們,這樣因 緣和合,就一定往生,所以「願往生者,皆得往生」。

罪業和名號輕重比較——三在釋

「八番問答」當中第六,說明罪業跟名號輕重的比較。

有 的人會認為說:「我們眾生的罪業不只是今生今世造十惡、犯五戒,而是從曠劫以來累積五逆十惡的罪業,可以說這些罪業無量無邊、充滿宇宙,怎麼可能在今生這 一輩子,甚至在臨終的時候,聽到善知識的解說、勸導,而在稱念幾句名號的當下就能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呢?曠劫以來的罪業是非常重的,而當下的幾句名號應該是 很輕、很少,怎麼就能免除曠劫以來那麼重的罪業,而離開六道輪迴、到極樂世界去成佛呢?」有人有這種疑問。

曇鸞祖師說,所謂輕、重,並不是這樣來論的。曇鸞祖師用三點來論,所謂「三在釋」。

三在」就是:

在心、在緣、在決定。

「三在釋」,或許大家不容易明白。簡單講,就是:阿彌陀佛這六字名號是真實的,我們曠劫以來所積累的罪業是虛假的,千虛不如一真,再多的虛假都是等於零,一千個零也是零,一萬個零也是零;「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是真實的功德,所以不能相比。

我們的罪業是從曠劫以來就開始造,一直到現在,固然是無量無邊,但是,阿彌陀佛這六字名號也是從兆載永劫以來就在「積植菩薩無量無邊德行」。「無量德行」就是所謂三學、六度、萬行,這些功德,通通累積、容納在這六字名號裏面。

好像一張支票,雖然不是人民幣,可是卻寫著百千萬億的數目,這麼一張支票,敵得過所有銀行裏的人民幣,能還清一切債務。同理,這張六字名號的支票,可以勝過我們曠劫以來所積累的種種罪業。稱念這句名號,所有罪業通通消掉。

何 況三界六道,依我們的眼光來看,認為是真實的,可是以佛的眼光來看,我們三界六道本來就是虛假的,好像夢一樣,所以《金剛經》就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 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有為法,什麼叫有為法?三界六道裏面的眾生,起心動念、言語行為都是有為法,這些都是虛假的,如夢幻泡影。

我 們做夢,還沒有醒的時候,夢中的任何事情,點點滴滴都是真實的。是苦,在夢中受苦;是樂,在夢中受樂。可是,以沒有睡覺的人來看,它是虛假的啊,不是真實 的啊。因為他所夢的境界,這個世間並沒有,只是意識心所顯現而已。如果他醒過來了,夢中即使經過了千年、萬年的苦樂,當下就消除了。如果他不睡覺的話,連 那場夢也沒有了,何況千年萬年的夢?所以,在醒的境界當中,沒有夢,只有做夢的人,才有那個夢,而那個夢又不是真實的。

我們人生,曠劫以來,都是一場大夢,從來沒有醒過,即使我們現在在這裏,還是個夢。只是,學佛的人,他從夢中往醒的方向前進。那沒有學佛的人呢,他是從這一場夢入那一場夢,沒有醒過來的機緣,徒然承受夢中的苦樂——人生當然是苦多樂少,所以徒受夢中之苦。

這 句名號是阿彌陀佛長劫以來所熏修的功德,是真實的。念一聲兩聲,能勝過我們千百億劫所造的罪業。即使念一聲兩聲,當下信受、當下命終的話,當下就往生;曠 劫以來的生死輪迴,就在當下停止了。所以今後,我們什麼時候信受彌陀的救度,什麼時候曠劫以來的生死輪迴就畫下了休止符,就停止了;曠劫以後的生死輪迴, 當下就斷了,不再輪迴下去了。什麼時候命終,就什麼時候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不可思議。

這是《往生論註》上卷最後的八番問答,顯明易行道的「機」。

不斷煩惱得涅槃分

《往生論註》下卷,在解釋「莊嚴清淨功德成就」的地方,曇鸞祖師解釋這種「機」說:

有凡夫人,煩惱成就,亦得生彼淨土。
三界繫業,畢竟不牽,
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
焉可思議!

也就是說,我們這種凡夫人,就是煩惱成就,本質就是煩惱,好像木炭的本質是黑的。我們一生下來,就有眼睛、鼻子、耳朵,離開了眼睛、鼻子、耳朵,不像個人一樣;我們一生下來,內心就全部是煩惱,離開這些煩惱就不是凡夫了,所以說「煩惱成就」。

這種眾生充滿了煩惱,一點也不清淨;這種眾生也能往生極樂世界,三界六道輪迴的繩子綁他不住。在不斷除煩惱的當下,已經獲得了涅槃的成份了,這個真不可思議!

不思議在哪裡呢?在阿彌陀佛願力的救度。易行道沒有比這個更容易的吧!

圓、頓、簡、速

所以,曇鸞祖師將難行、易行擺在最前面,而且,強調這個易行道,就有一種含義:表示這部《往生論》,就是淨土法門,就是彌陀願力救度的法門;是易行道,不是困難的;同時,不但是易行道,而且是大乘最高的境界,是不退法門中最快速的法門,也就是:「圓、頓、簡、速」。

「圓」,什麼叫圓?一法具足一切法叫圓。

「頓」,什麼叫頓?今生修今生證得叫頓。

當然,淨土法門是信心的法門、是稱名念佛的法門,在信心稱名當中,雖然沒有修行,可是有大功德,所以,不修等於有修了,所以是「圓、頓、簡、速」,簡單而又快速。這個在剛剛那段文,開宗明義,「難易二道判之文」就顯現出來了。

「法」——疾速成佛皆緣彌陀願力

剛剛講的第一點是「難易二道判」,然後講的是易行道之「機」,接下來要從《往生論註》來看易行道之「法」。

我們這個「易行道」的法門,就是阿彌陀佛的救度法門,這是約略地來講。《往生論註》加以邏輯性地分析,在《往生論註》下卷最後的地方,說明「易行道」這個法,就是:「易行道」之所以為「易」,道理在哪裡呢?

曇鸞祖師首先以問答的方式說:「有什麼因緣可以使這個易行道『快速』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

覈求其本,
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曇鸞祖師自問自答地說:「之所以快速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推求它的來源,是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並不是以我們的修行為增上緣)

所以,這「易行道」快速的法門之所以快速,它的根本就是在阿彌陀佛的力量,不是在我們修行的功夫。

曇鸞祖師又說:

凡是生彼淨土,
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
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

也就是說: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以及已經往生到極樂世界的菩薩,這些菩薩所做的救度眾生的事情,都是依靠阿彌陀如來的本願力。

曇鸞祖師又設問說:

何以言之?

為什麼這麼講呢?什麼原因呢?

曇鸞祖師接著自答說:

若非佛力,
四十八願便是徒設。

是因為有佛力,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的力量,四十八願便是虛設。

那麼,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願到底為了什麼?就是為了使我們煩惱凡夫,不斷煩惱就能得到往生極樂世界的身份。

今的取三願,
用證義意。

曇鸞祖師就說:「現在來引用三個願,證明剛剛所講的是真實的。」

接著就引用了三個願:第十八願、第十一願、第二十二願。

緣第十八願,乃至十念往生

第十八願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乃至十念」就能往生極樂世界。

當 然,這十念是「乃至」的十念,並不是說唯有十念。「乃至十念」這幾天都解說了,「乃至」就是說:聞信彌陀救度之後,盡此一生念佛,有的人十念、五念、一念 (臨終聞信之機),有的人千念、萬念、若一日、若七日、若一年、若七年、若七十年的念(平生聞信之機),這個都是「乃至」。

也就是因為眾生根機各個不等,有年輕的時候就遇到淨土法門,有一輩子沒有遇到這個緣、一直到臨終躺在病床上、將斷氣的時候才遇到這個法門。

年輕的時候遇到這個法門,從此之後他就是稱名念佛,不假借其他功夫,這種人就是「乃至一輩子」的念佛。

至 於說一生都是遇到惡緣,使他造惡多端,不曉得有因果報應,不曉得去行善積德,到了臨終病苦躺在床上,才遇到有緣的人請善知識來給他講「有因果報應、作善而 為人、作惡會墮落地獄」,他才恐慌起來,才開始尋求解脫之道。這個善知識再告訴他說:「你罪業那麼重,不是隨便就能解脫的。在所有法門當中,只有這個法 門,就是靠阿彌陀佛的救度,才能解脫。」那麼這個人可以說再也沒有其他方便了,只有領受阿彌陀佛的救度。

何況阿彌陀佛的救度是所有法門當中最快速、最殊勝,下手容易又成功高超。他當下信受,當下稱念,當下命終,就往生極樂世界了。那麼,他就是乃至十念、乃至五念、乃至一念而已。

這就是「乃至十念」的含義。

第十八願「乃至十念」的念佛,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一旦往生極樂世界,便免除了三界六道的輪迴;沒有輪迴,在極樂世界又是無量壽,一生補處,所以能夠快速地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第一個證明——第十八願。

緣第十一願,必至滅度成佛

第二個證明就是第十一願:

設我得佛,
國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滅度者,
不取正覺。

依靠第十一願彌陀的力量,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在這裏已經是「住正定聚」,所以到極樂世界「必至滅度」,也就必定成佛,沒有回轉的災難,所以很快能夠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怎 麼說沒有回轉的災難呢?如果靠自力修行的話,從離開娑婆世界,到初地的果位,要一個大劫。從初地到七地又要經過一個大劫,這樣就要兩個大劫了。如果在七地 不再前進的話,就會退墮下來。由於有阿彌陀佛的力量,住正定聚,到極樂世界入滅度,也就得涅槃,悟無生法忍成佛,所以超越。沒有經過初地、二地、七地,當 然也就沒有退轉的危險,所謂「無諸回復之難」。

緣第二十二願,橫超諸地度眾生

第三個證明就是第二十二願。往生極樂世界,依阿彌陀佛第二十二願來講,都是:

超出常倫諸地之行,
現前修習普賢之德。

這兩句話的含義就是:純正的淨土法門是個橫超的法門,不是豎出的法門;是依靠阿彌陀佛力量的法門,不是依靠我們自己力量的法門。

如果依靠我們自己的力量,必須自己破見惑、思惑,「初信」然後到達「十信」;又從「十信」進入「十住」;「十住」完了「十行」;「十行」完了「十回向」;「十回向」又進入「十地」;這樣一級一級地往上爬升。

可是我們淨土法門是橫超的,超越這五十一個階位。所以二十二願說:

「超出常倫諸地之行」:超越一般的,一地、二地……的修行。

「現前修習普賢之德」:「普賢之德」就是救度眾生的行為。

阿彌陀佛為我們發下四十八大願,其中第二十二願就是:「使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往生的當下就超越了五十一個階位——也就是超越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的階位,而到達妙覺的階位。」所以說「超出常倫諸地之行」。

這不是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靠阿彌陀佛的力量,祂的力量顯現在哪裡?顯現在第二十二願。

曇鸞祖師在這裏引用三願:十八、十一、二十二願,來證明「易行道」是個快速成佛的法門。

(三)名號功能,破疑滿願

《往生論註》還有一個扼要的地方,就是下卷開頭的「讚歎門」,舉出修行的現象,有「如實修行」、有「不如實修行」。

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然有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而不滿所願者,何者?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

云何為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

又有三種不相應: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餘念間故」。

剛剛講,淨土法門「非修不修」——不是講修行的,講稱名。稱名,比一般修行,既容易又超越。

曇鸞祖師在這裏說: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能夠破除我們的無明,能夠滿足我們的願望。但是有一種人,現在已經在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可是,無明並沒有破除,他的願望也沒有達成,這是什麼原因呢?曇鸞祖師在這裏就有解說。

我們先來解釋「無明」跟「滿願」。

「無明」,有「總」和「別」兩種:總即是「癡無明」,別即是「疑無明」。

「癡無明」就是貪瞋癡等各種煩惱,這個叫做無明。一切的無明都涵蓋在「癡無明」裏面。

「疑無明」是指懷疑阿彌陀佛的救度,就叫做「疑無明」。

總而言之就是貪瞋癡的一切無明,別而言之就是「疑無明」。

那麼,只要懷疑阿彌陀佛的這個「疑無明」破除的話,也就是只要信受彌陀救度的話,即使貪瞋癡無明還存在,也沒有妨礙。因為往生到極樂世界,貪瞋癡一定斷。

阿彌陀佛這句名號能夠破除我們的無明是最先破除我們的「疑無明」。只要「疑無明」一破,貪瞋癡煩惱不破,到時候一定破,所以先破「疑無明」,而且,主要破的就是「疑無明」

以淨土法門來講,嚴重的無明不是貪瞋癡,而是疑。因為我們懷疑阿彌陀佛的救度,使我們繼續在這三界六道裏面造罪業、受苦報;有了輪迴,就免不了五逆十惡、弱肉強食。這樣講起來,豈不是懷疑阿彌陀佛的這個「疑無明」的罪業,比殺人放火、五逆謗法的罪業還重?

所以,懷疑阿彌陀佛的救度,懷疑佛智、不信救度,罪業比殺人放火都重。因為由於懷疑而不能往生,而繼續輪迴;輪迴就有機會去造十惡五逆謗法了,任何的罪業都可能造了。

「疑」,懷疑彌陀的救度是一切罪中最大的罪

「滿願」,願也有「總」和「別」。「總」,就是我們人生的願望非常的多,又要這個,又要那個,又希望這樣,又希望那樣,願望很多。「別」,就是願生極樂世界,這個願生之願。

其他的願雖然多,只要願生極樂世界這個願滿足的話,其他的願也能達成。因為只怕不成佛,不愁成佛不能滿願。成了佛,就有智慧、有神通,能夠如意自在,要怎麼樣便能怎麼樣,應以何身得度,便能顯現何身而為說法。

所以,滿願先滿往生的願。往生的願是一切願的根本,只要這個願滿足了,其他的願都能滿足。

為何稱名不滿所願

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能夠破除我們的無明,能夠滿足我們的願望,可是,還有稱名的人,無明還沒有破除,而願望還沒有滿足,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不如實稱名

曇鸞大師就總的加以解釋說:

由不如實修行,
與名義不相應故也。

我們雖稱名,可是這種稱名不是如實的稱名——只要有疑心,就不是如實的稱名。如果具足信心的話,那就是真真正正的稱名。

二不知:不知是實相身、是為物身

這句名號既然能夠破除我們的疑心,使我們起信;一起信,往生就有希望了。可是為什麼不能破我們這個「疑」、使我們起信呢?

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
是為物身。

是由於我們不知道阿彌陀佛本身就是實相身、為物身

也就是不知道這句名號的原理,來龍去脈、生起本末。如果能知道的話,那個「疑」就會破除,就會得到信心。

什麼叫做「實相身」,什麼叫做「為物身」呢?

「實 相身」:也就是阿彌陀佛的報身、成佛之身。阿彌陀佛第十八願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個「實相身」就是阿彌陀佛已經成佛的自利之 身。自己已經成佛了,這個叫「實相身」。如果還沒成佛的話,他還是菩薩。既然還是菩薩,我們就不能滿願斷疑了。如果成佛了,我們往生的願望就能夠滿足了。 為什麼呢?往生的資糧、往生的功德,都在阿彌陀佛成佛時的這句名號上啊!所以,一旦阿彌陀佛成了佛、是實相身的話,那名號就出現了,而名號的本身就有我們的信,名號的顯現就能破除我們的疑。所以說,「實相身」是彌陀自利之身,也就是「設我得佛」的那種已取正覺的「正覺」。

為物身」:「物」,就是眾生,「為物身」就是救度眾生之身。阿彌陀佛本身的存在就是要救度十方眾生,而且能夠救度十方眾生。如果不能救度十方眾生,祂根本不能存在,根本不能成佛。祂既然成佛了,就能救度十方眾生。

由於不明白阿彌陀佛已經成為這一實相身之佛、為物身之佛,所以我們的疑心不能破除。

不知實相身,不知為物身,這叫「二不知」。

三不信

因「二不知」,就顯現為「三不信」,也就是:

第一、信心不淳,若存若亡。

第二、信心不一,無決定。

第三、信心不相續,餘念來間斷。

第一、信心不淳。也就是說,你既然不知道阿彌陀佛成佛是成為實相身、為物身的佛,既然不知道,那麼,你內心這個「信」也就不淳。不淳就是跟原來的樣子不一樣,這叫「不淳」。

「若存若亡」:有時候覺得沒有把握,有時候覺得有把握。

「淳」,一般的解釋,好像一塊原木,原原本本從山上運下來,還沒有經過雕刻,沒有經過顏色的彩繪,這個叫做淳。也就是說,阿彌陀佛(實相身)救度眾生(為物身)的悲願,原原本本領納在我們心中,不加我們自己的盤算、自己的見解、自己的籌量計度進去,這個信心就淳了。

所以說,信心淳,就永恆性地破除疑。信心不淳,那就還有疑。

第二、信心不一。阿 彌陀佛是這樣子救度我們(只要專稱名號、願生淨土,即得往生),我們往往不認為是這個樣子,而認為:「雖然阿彌陀佛要救度我,但我應該這個樣子、應該那個 樣子才能被救」,或者是「雖然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可是我要往生,哪有那麼容易啊?我要累積這一點、累積那一點,修這個、修那個(註:除了念佛之外的 修行),才能夠往生」——不一。

因為不一,這顆心往往在那裏晃動,「專修念佛怕不行吧?應該這樣、應該那樣」,永遠沒有決定。都是在那裏「或許這樣、或許那樣,加上這個、加上那個」,好多種,沒有一個決定性,這就是「信心不一」。

第三、信心不相續。既然不一,就不可能永遠一個樣子下去,所以就不相續。煩惱來的時候,就覺得沒有把握了。或者是人家講說別的法門很殊勝,就轉到別的法門去了。不能一直信受彌陀、稱念名號,不能永恆不變地持續下去。

信心與稱名之一致

由於有「二不知」,所以有「三不信」。如果「二知」的話,就是「三信」。

「三信」是從三個角度來解說的,其實,「三信」就是一個信心,因此,真正的稱名念佛在哪裡呢?在於一個信心。你有了這個信心,自然會稱名,這種稱名就是如實的修行、如實的稱名。如果沒有這個信心,就不是如實的稱名。

不 過,這都是就我們這一方講的。如果就阿彌陀佛本身來講,祂救度的是十方眾生,不管你知道不知道,信與不信,祂都要救度。只怕因不知道、不信,所以跑開了; 如果能夠不跑開,永遠在那裏,就是說,永遠稱念這句名號不改變,那就定得往生。因為這無形中,信也就在裏面了;無形中,這句名號在那裏運作。

曇 鸞祖師在前面一方面說「願往生者,便得往生」,一方面又說「要有三信,才能如實修行」,那豈不是互相矛盾嗎?其實也不矛盾。這種一輩子都保持願往生心的 人、一輩子都保持稱名念佛的人,信心自自然然就在裏面了,不然他怎麼能夠這樣呢?如果他能夠這樣的話,就說明他宿善成熟,無形中信心就在裏面了。

殷勤付囑

好,我們又回歸到原點。剛剛講《往生論註》的大意在開頭和最後的地方,其實這開頭跟最後是首尾相呼應的關係,本質上是一個。所以在最後,曇鸞祖師就勸導我們說:

愚哉!後之學者,
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
勿自局分也。

就像《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在講完《無量壽經》的時候,就將念佛法門交待彌勒菩薩:

佛告彌勒: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
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
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將念佛能得大利、具足無上功德的法門交待彌勒菩薩,要他傳承下去,因為彌勒菩薩是當來成佛的,他當來成佛,最終還是要宣講這個法門,所以就交待彌勒菩薩。

這也像《觀經》,釋迦牟尼佛將「持無量壽佛名」交待阿難尊者,要讓他傳承下去:

佛告阿難:
汝好持是語,
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是持名,而不是觀佛像或觀佛身。

這也像《阿彌陀經》,釋迦牟尼佛將念佛法門付囑舍利弗尊者,說:

是故舍利弗,
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這部《往生論註》跟前面三部經一樣,勸導後之學者說:

「後之學者,聞他力可乘」:「後來修學淨土法門的人哪,既然聽到剛剛所講的他力(也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可以救度,好像船一樣,可以坐上去,那我們就要領受」,所以說:

「當生信心」:而不要認為自己不夠資格——「勿自局分」。

《往生論註》的大意就是這幾點。

三、總結

現在來做一個總結:

我們淨土法門,就是「易行道」。因為龍樹菩薩在《易行品》中談到,曇鸞祖師在《往生論註》中也引用在最前面。

我們這個「易行道」,是講阿彌陀佛的他力救度,不是講我們眾生要如何來修行,然後迴向給阿彌陀佛、拜託祂來救度我們,不是這樣的。所以,是講阿彌陀佛的他力救度,也是講眾生信順、信心念佛而被救,所以是一個圓、頓、簡、速的法門。

我們每一個眾生,內心都含有五逆謗法的煩惱,這種煩惱的凡夫依靠阿彌陀佛救度的「易行道」,就能夠原原本本、在不斷煩惱的當下得涅槃,這就是所謂「不斷煩惱得涅槃」。所以,既然如此,我們「聞他力可乘」,就「當生信心,勿自局分」。

《往生論註》的大意,簡單講到這裏。

伍、念佛問答

一、關於信心與念佛

1問:請問法師,在《大經》、《小經》和《觀經》中都談到稱名的問題,也談到信心的問題,那麼請您談一下信心和一向專稱名號的含義好嗎?

答:阿 彌陀佛的救度是沒有條件的,白白地送給我們的,現在就完成的,這個就是「信」。所謂「白白送給我們」,現在就已經完成,在哪裡呢?在於你聞信之後只要相續 稱名,短在十聲、五聲、一聲、一念,長在百聲、千聲、萬聲,若一日、若七日……,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都必定往生極樂世界,這叫做「乃至十念」。這個 「念」自然含「信」與「行」。「信」,就是信彌陀救度;「行」,就是稱彌陀佛名,就這樣。所以說沒有任何條件的。

沒 有時間的人,你就少念,若有時間的人,你就多念。甚至現在要斷氣了,要死了,現在才聽到彌陀的救度,這個時候,嘴巴、舌頭都僵硬了,嘴巴不能念,而心中 念,照樣往生極樂世界。那最短最短沒有比心中這麼一念更短的吧,這一念是最短的了,「乃至一念」就是這麼最短的時間,當下死、當下往生極樂世界;如果壽命 延長的話,自自然然地就會憶佛念佛、稱名念佛,這個時候,就演變為乃至一日、乃至一年、乃至一輩子的念佛,就會這個樣子。

為 求往生,除了稱念這句名號以外,不會再修其他的。如果聽人家說「你還要念往生咒,還要念觀音、念地藏……」,也不會跟隨他們。若跟隨他們的話,那就是善導 大師說的「隨緣雜善」(即人家告訴你念往生咒,就隨人家告訴你念往生咒的這個機緣;人家告訴你稱念觀音、稱念地藏、稱滅定業真言、稱什麼什麼的,因為有那 個緣,就又隨他的緣去修,這個叫做「隨緣雜善」)。如果是那樣的話,就沒有體悟阿彌陀佛的救度,就是沒有機、法兩種深信。

所以,始終以稱名念佛為正定業,不會再念別的什麼。何況其他都是少善根、少福德,不是大善根、大福德。

所以,真正懂得的人,如果有時間、有精力,他就以那些時間、精力去稱念這句名號,不會在這句名號之外間雜其他的修行法門。

淨土法門講專——專修,講唯一——獨一無二。 十方諸佛獨有阿彌陀佛是王,獨一無二。阿彌陀佛「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最」、「第一」,就是獨一。淨土法門是獨一的法門、無二的法門。我 們的本尊是阿彌陀佛,我們所拜的對象也是阿彌陀佛,我們所稱念的,也唯有「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我們所信受的,也只有阿彌陀佛的救度,一切的一切都歸 向阿彌陀佛,一切的一切也都以阿彌陀佛為根本。

「雜善」(註:就往生這一目的而言有專有雜)就是諸善,因為「雜」就是種種,種種諸善,也叫做「萬善萬行」,略講就是三學六度,廣說就是八萬四千法門。

2問:請問師父,很多人都非常關心信心決定的問題,那麼,怎樣才算信心決定,或者怎樣才算往生決定呢?

答:如果沒有體悟到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那就是信心還沒有決定性,還沒有統一性,所以就會有二心、三心,種種心都出來了,就會想:「我應該修這個法,應該修那個法,除了念佛以外,還要念好幾個佛菩薩名號,還要念幾個咒語……」二心、三心等等心都會出來。

那麼,在還沒有體悟彌陀救度之前,應該先肯定:往生極樂世界就是要像善導大師所講的,要捨掉其他的行門,而專稱這句名號。今天有一分鐘,就以這一分鐘的時間稱念名號,有一個鐘頭、兩個鐘頭、十個鐘頭,就以這個時間去稱念這句名號。

同時,去體會什麼是機、什麼是法,因為在體會機、體會法當中,阿彌陀佛的悲心,會在某種情形之下納入我們的心中。

不 過,你如果能夠肯定「專稱佛名必定往生」而一生念佛下去,百分之百往生,必定往生!因為這個法門是他力法門,我們不知道求往生的時候,阿彌陀佛都在我們面 前合掌,十劫以來都在要求我們了,何況我們有厭離娑婆、欣生極樂的心而稱名號?自自然然這句名號的功能就在運作,使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從這一點來 講,已經拋開自力他力,已經拋開是信是疑了,自自然然地信就在裏面。

自自然然——這就是一種彌陀的運作,就是一種他力。因此,到最後善導大師就說: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名號,都是強調「一向」,也就是要專。法然上人說:一向專稱名號,自然具足「三心」。即使你不知道,自自然然地就具足「三心」,為什麼?因為「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本身就有這種功能。

3問:請問師父,為什麼說「信從聞生」?

答:剛剛解釋了這個聞的內涵,真聞就是真信。信心的內涵就是體悟彌陀的救度,內心體悟彌陀的救度才是真正的聞,這個大家想一想就可知道。

4問:很多人在念佛的時候用觀想,或者是坐禪悟道,還有修密宗持心咒、修頗瓦法的,看他們都是人人信心十足,那麼,他們的信心與第十八願的「信樂」是否有所不同?

答:當然這有很大的不同。第十八願的「信樂」是隨順彌陀救度,而且是現在已經獲得往生的身份,命終的時候就進入報土,蓮花化生。其他法門就不是這樣,如果想往生,必須迴向才能往生,而且是胎生。

所以,我們信受淨土法門,就是專稱這句名號,不必坐禪,不必觀想,不必修學密宗的三密相應,不必的。

剛剛講了不必坐禪,可是如果有人喜歡打坐,那也可以,就以靜坐的方式稱念這句名號,當然你不是執著你的功夫。

5問:請問師父,信心決定的念佛,與有的人認為「我信名號,我就能往生」,這兩種念佛有什麼區別?

答:信心決定的念佛,以及信名號的念佛,這兩種是一種。因為信心決定的內容,就是這句名號。這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阿彌陀佛的願力完全顯現在這句名號中。

信心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是信機,一方面就是信法。這兩方面實際上是一個內容,只是分開來解釋而已。

信機:「機」就是我們自己,我們自己到底是怎麼樣的人呢?自己對自己要有體悟,善導大師說要深信,而且要決定深信

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
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
無有出離之緣。

體悟到自己是一個罪惡深重的凡夫,生生世世、盡未來際都不可能有力量出離三界六道。

好比一個人在茫茫的大海中,沒有力量游泳,也不會游泳,一直沉溺其中,永遠不可能以自己的力量游到岸上來。

六道就是苦海,我們眾生都沉溺在苦海中。沉溺,就是沉入水中、溺入水中,沒有浮上來。

像我們這種眾生,必須靠人家跳入海中把我們抱到岸上。

能夠跳入水中、有力量把我們抱上岸的,就是阿彌陀佛。所以,進入第二種,法的深信——信法:

二者決定深信,
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
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這兩種深信是一種體悟性的內涵。剛剛講的,譬如我們溺在水中,阿彌陀佛親自跳下水把我們抱起來,我們心中充滿了阿彌陀佛救度的真實,消除了苦惱和不安。這是一種實際體悟。

6問:我沒有那種信心開發那一時刻的體驗,我只信知「稱名定往生」,不論時節久近,不論行住坐臥。請問師父,這種感受是否符合第十八願?

答:這 都符合第十八願。因為,你既然是一向專念彌陀名號,不問時節久近,行住坐臥,念念不捨,這樣無形中就在第十八願裏邊了。因為往生並不是在我們眾生這裏講說 「要這個樣子、要那個樣子」,不是的!往生本來就是彌陀名號的功德力在運作。所以,稱念這句名號的人,不管他知與不知、求與不求,自自然然有那一種往生的 功能潛在其中。如一個念佛的人身上有佛光、頭上有毫光,這是自然的。儘管他不知道、沒有看到,可是自然會有這種功能,因為名號的功能、名號的自性就是這個 樣子。

好像火的功能就是燃燒,一旦點火就必燃燒,不管你知道或不知道,甚至你在口中或心中認為它不會燃燒,要它不燃燒,它也必定燃燒,除非你不點火,一點火就必定燃燒,因為燃燒就是火的功能。

這句名號本身能使我們往生,所以,我們稱念這句名號就能往生。我們知道這一點去稱念,信就在裏面了,儘管對這個道理瞭解得不是很充分,可是能夠一直稱念下去,也必定往生,因為有阿彌陀佛在運作。

有 記載信心開發過程、而且歷歷在眼目的,就是法然上人,法然上人有這個記載。法然上人說他一直到四十三歲才得到念佛的信心。法然上人說,他為尋找出離生死輪 迴的法門,翻閱經藏五遍,「到底哪一部經所解釋的那個法門才是適合我,也適合任何人,能夠解脫生死輪迴呢?」——法然上人在當時被稱為智慧第一,可是智慧 第一的法然上人為了尋求解脫之道,還是一部經典、一部論典一直地翻、一直地看,總共五遍,最後才發現,善導大師所寫的《觀經四帖疏》裏面有記載,稱念名號 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是每個人能做得到的,簡單快速。於是,其他經典都不看了,專門針對這部《觀經四帖疏》再度看了三遍。第一遍看完,雖然 大意重點還沒有抓到,可是已經覺得很歡喜了。再看第二遍,更加得到安慰。再看第三遍,正當看到: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
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
念念不捨者,
是名正定之業,
順彼佛願故。

看到這段法語的時候,法然上人眼睛一亮,心頭的石頭當下落了下來。

他 所體悟到的是什麼?體悟到的是:原來我們往生這件事情,阿彌陀佛已經在十劫以前為我們預備好了,祂所預備好的,就是這句名號,往生這件事情就在這句名號裏 面,只要稱名,就一定往生。因為這裏所講的「念念不捨」是「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意思就是說:我們只要稱念這句名號就好,行也好,住也好,坐也好, 臥也好,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情形下,都沒有關係,都沒有限制,只要稱念這句名號,修行時間長、修行時間短,都有資格往生,所以說「不問時節久近」。 這樣的話,豈非救度是沒有條件、白白地送給我們的?而且是擺在這裏,我們隨時發現隨時來拿,隨時就擁有。既然是這樣念佛的話,誰不會啊!都會。並沒有限制 一天念十萬聲、要念幾千萬,沒有。也沒有限定是出家、在家,男眾、女眾,要深入經藏、不深入經藏,都沒有限制,只要我們稱念這句名號。我們是什麼樣的身 份,就以這樣的身份來稱念這句名號。如此說來,只要稱念這句名號,往生與否,不在於我們有如何的功夫境界,不在於我們要這樣地念、那樣地念,不在我們這一 邊,而完全在阿彌陀佛那一邊 ,阿彌陀佛發願救度念佛眾生,眾生念佛必定往生!

所以,法然上人看到這段法語的時候,當下感動了,眼淚流下來了,當下就高聲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那個時候已經是晚上了,沒有人,他就大聲地念佛。「原來阿彌陀佛救度我,在十劫以前已經定下了救度的方法」,這是法然上人信心開發的過程。

至於善導大師,善導大師是去見到道綽禪師,道綽禪師給他講《無量壽經》的時候,善導大師心中的疑惑就斷除了,其他法門也就放棄了,一心稱念這句名號。

有人追求「一念的信心」,又體悟不到,於是放棄稱名,一直要追求那個信心的境界。但是,人生無常,現在死了就輪迴去了。所以,你只要稱名。何況在稱名當中,信心就在裏邊了。所怕的是,你一方面稱名,一方面認為不夠,結果修其他法門去了。

那怎麼辦呢?必須環繞在善知識的旁邊聽,同時,信仰相同的蓮友常常相聚研討。

至於見解不同的蓮友,我們要避開,免得被絆倒,因為我們都很軟弱,容易跌倒。所以,要跟同修、善知識常常討論,常常在一起,因為人生沒有比這個更大的事情了。

7問:有句話說「信心必具名號,名號未必具真實信心」,請師父開示。

答:也就是說:信受彌陀救度的人,一定會稱名念佛。因為在他的心中,最重要的以及最值得感恩的,就是阿彌陀佛,所以自自然然會「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念佛下去,這就是「信心必具名號」。

那麼,「名號未必具信心」, 是說:稱名的人,即使他稱名,可是不一定有那個信心。因為稱名的人很多,大家都在念佛,可是不一定瞭解彌陀救度的原理。這樣的話,很可能他一方面念佛,一 方面會認為不能往生。最糟的情形是半途而廢,人家說這個法門好、那個法門好,也就隨著修別的法門去了,不能貫徹到底,是有這種現象。

所 以,有信心必定是伴隨著稱名,如果有信心而不稱名的話,這種信心就不是真信。如果有人說「我已經信了,我可以不用念佛了」,那是虛假的信心。真正信受了, 他會把信心融入念佛之中的,並不是說念佛有什麼辛苦,或什麼著相,不是的!稱名念佛,念在心中也好,念在口中也好,高興起來,歡喜跳躍地念也可以,這個會 自自然然在心中產生的,「聽聞彌陀本願力,歡喜不覺稱佛名」,會不知不覺念出這句名號來。

不 過,固然不瞭解信與不信的內容到底怎麼樣,乾脆把它們擺到一邊,你只要相信:「即使不信的人,阿彌陀佛也要救度。」這樣,信就在其中了,之後就稱名。今天 有一天的時間,就稱一天的名號,這一天過完了,壽命到了,自然往生極樂世界。若是有兩天,你就稱兩天,若是有七天,或者是兩個七天、七個七天,或者七年、 七十年,你就用這些時間一味地去念佛。不會說:「我時間那麼多,我來修這個、修那個……」不可能會這樣的。

8問:請問師父,唯有信願念佛的人才蒙受彌陀心光攝取,而沒有信願念佛的人只是蒙光照耀,而不被攝取,故不能往生,這是什麼道理呢?

答:佛光有兩種,一種是身光(身上放出來的光),一種是心光。 身光也好,心光也好,其實都是一體的,都普照十方世界。既然普照十方世界,就像太陽一樣,太陽一出來,地面上的任何動植物都在陽光的普照當中。同樣的,阿 彌陀佛的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任何眾生,不管善人、惡人,甚至地獄眾生也受彌陀光明的普照。只是,能夠念這句名號的人才能蒙光攝取,因為這句名號是阿彌陀佛 的本體,能夠念這句名號,自自然然就受彌陀心光的攝取,與彌陀的誓願相感應。

彌陀的心願展露在這句名號中,要度稱念名號的人,我們稱念名號,符合祂的心願,無形中就是受祂的光明照攝,與祂的心相感通。

如同電視臺發射出來的電波,發射到各個角落,沒有一個角落沒有電視臺的電波。可是,你如果不轉到那個電視臺,當下沒有與那個電視臺互相感應、連接在一起,就不能接收到信息。

同樣,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可是我們不稱名,與祂的心光不感應。唯有稱名才是阿彌陀佛的心願。

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本身,就是這句名號,名外無體,體外無名,因此,信受彌陀救度而稱念彌陀名號的人,自然在祂的心光攝取當中而得往生;不稱名者,就沒有光明攝取的利益。

9問:請問師父,信受彌陀救度的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答:信受彌陀救度的人,他當然是對彌陀有信心、有恭敬心,對自己有良心、有慚愧心,對別人有愛心、有包容心。為什麼?因為他體會到阿彌陀佛對他的愛心,體會到阿彌陀佛對他的包容心。當他體會到阿彌陀佛的大愛的時候,就慚愧自己是一個罪惡的人,因此對自己有良心、有慚愧心,一旦有什麼言語行為上的過失,立刻會受自己良心的譴責,反省比以前更加深刻。

阿 彌陀佛對我們的愛心,對我們的寬諒,可以說非常的廣大,論我們的話,我們是罪惡深重的人,累生累劫造了無窮無盡的罪業,今生今世反省自己,自己無時無刻有 意無意都在得罪他人,所以,不是我們去忍耐別人、寬諒別人,而是要請別人來寬諒我們。不寬諒我們的話,被他碎身萬段也不足以償還。

我們是這種不能被寬諒的人,而阿彌陀佛來寬諒我們!我們被阿彌陀佛的大寬諒所感動,對眾生也會有寬諒的心。所以,彌陀的生命在我們裏面作為我們的主人,監視著我們,我們的反省力就會更加的敏銳。

10問:請問師父,念佛的人也有苦惱,平時說念佛法喜,苦惱時念佛還法喜嗎?他的心中有些什麼轉化?

答:一般人沒有聽聞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告訴他念佛是好的,他也接受。可是逆境來了、煩惱來了、病痛來了,這句佛號就飛到三十三天之外了。

如 果聞信了阿彌陀佛的救度、聞信這句名號的原理的話,煩惱來了,他會有法喜,苦惱得念不出聲,也會有安慰;逆境來的時候,也會甘於承受,會這樣的。煩惱來 了,就不以煩惱為煩惱;痛苦來了,也不以痛苦為掛礙,這句名號即使念不出來,心總是安穩的。同時,他如果能念佛的話,就會停止原來很苦的「哎喲、哎喲」 聲,代之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會這樣念。

還有,聞信阿彌陀佛救度的人,心性會轉化。因為我們體會到彌陀救度我們,而彌陀救度我們,祂不但不跟我們計較,反而是大大地寬諒我們。大大寬諒我們的時候,使我們感動,也會去寬諒別人、不跟別人計較。

阿 彌陀佛救了我們,不但救起了我們的生命,使我們不再繼續六道輪迴,而且是給我們無量壽的生命、無量光的生命,是給我們「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生命,給我 們佛的智慧的生命。可以說,不但是給我們生命,而且是給我們那麼豐盛的生命,同時給我們極樂世界。你看,這些東西多麼的豐富、多麼的高貴,我們剎那之間擁 有了這一切,可以說,剎那之間雍容華貴起來。那個時候,我們面對其他的人,看到他們所需要的,我們有,我們就會儘量付出,幫助他、滿足他,就像彌陀來幫助 我們、布施給我們、滿足我們一樣,就會有這些轉化。

這 些轉化,其實是不容易的,我們要去寬諒一個人,這個人如果是個好人,他做錯了,我們去寬諒他,這是很容易的。但是,不容易寬諒的人,我們也去寬諒他,這個 必須從我們內心有一種力量,這個力量來自阿彌陀佛。為什麼?別人不可寬諒他,我們可以寬諒,是因為阿彌陀佛寬諒了我們、阿彌陀佛包容了我們。

我們想一想,我們是怎樣的眾生?這顆心可以說是很卑賤、很污穢、很骯髒、不可告人、無地自容的,阿彌陀佛一點都不計較。如果體會到阿彌陀佛這種慈悲的話,所有的人,我們都會去包容他、原諒他。

當然,這並不是一個標準,因為十方眾生各不一樣,可是轉化的功能是存在的,是有那個可能性的。

所 以,我們信受淨土法門,這顆心會柔軟下來。柔軟下來就顯現一種不太計較、能夠寬諒包容,同時對所有人都好,懷著一種抱歉的心、對不起的心。因為,永劫以 來,我們曾經欠了眾生不曉得多少的債,都沒能償還,而且,一直都不知道,現在被阿彌陀佛的光明照觸,「我原來是這一種眾生!」

所 以,淨土法門跟自力法門之所以不一樣,也就在這裏。自力法門要自己去修六度萬行,自己去修布施、修忍辱。我們不是,我們是自自然然地去付出,即使付出了, 也不認為我們是在修布施,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知道自己所做的功德都是有為有漏,都是虛假的心、有代價的心,有功利心存在,一點都不是真實的 奉獻;唯有彌陀將極樂世界奉獻給我們,將成佛的功德布施給我們,使我們自自然然也想付出,而且付出卻沒有那種祈求回報的心,因為,最大的功德阿彌陀佛已經 給我們了,我們不須再來祈求功德了。

以 忍辱來講,以前都是要自己忍辱、忍辱,忍辱別人對不起我們的事情,忍辱一切逆境,忍辱人家誹謗、打罵。但現在不是了,現在是祈求對方忍辱我們。我們曠劫以 來欠人家的、侮辱人家的,甚至今生今世都不知不覺有對不起他們的地方,所以請求他們的原諒、忍耐,不是我們去原諒、忍耐他們——就會有這一種轉變。

第 十八願的內容就是信機、信法。「機」就是十方眾生,「法」就是彌陀的救度。十方眾生就是五逆謗法的眾生,十方眾生就是罪惡深重、無有出離之緣的眾生(罪惡 滿身,所以才「無有出離之緣」)。如果沒有罪業的話,那就是聖人、完美的人了,他們才沒有罪業,而且還有力量脫離三界,在這個世間,只有人家受他們的恩 惠,他們沒有欠人家;人家受他們的熏陶感化,他們沒有侮辱人家。可我們不是啊!既然我們罪惡深重、沒有出離之緣,就是有意無意、知與不知之間都虧欠了人 家,所以要請求人家原諒。心情就會有這種轉化。

這當然不是一個標準,眾生各不一樣,習氣比較重的人,突然面對某種狀況,霹靂啪啦,自己的慣性都出來了。但是,事後立即會反省,因為畢竟我們是深信機、深信法的人,機法在我們內心很深刻、很敏銳,所以,即使當時沒有發覺,事後也會發覺的。

11問:剛才聽師父講,《觀經》的眼目就在「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稱名定往生,但是,這種稱名,它和有一種理論解釋的,就是要稱到什麼樣子才能獲得不退,是否一樣?請師父再把這兩種稱名具體的含義解釋一下。

答:剛剛我沒有說清楚,應該就「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的這個「稱名」再加以解釋,以及有幾種的稱名、那幾種稱名的內涵、性質又是怎麼個樣子。

稱名,分為自力的稱名和他力的稱名

自力的稱名, 就是一般通途的稱名。什麼是自力呢?也就是「他力中的自力」。「他力」就是指彌陀的救度,本來彌陀的救度是彌陀的力量,通通具備了,可是我們不曉得那個原 理,以為阿彌陀佛雖然要救我們,可是祂高高在上,遠在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低低地在這裏頂禮,遠遠地在這裏祈求。雖然要求往生,卻認為必須積功累德,或累積 稱名的功夫、功德,這樣迴向才能與阿彌陀佛的救度相應。認為說「雖然阿彌陀佛要救度我們,可是我們如果沒有具備某種條件,是不能被救度的」,這是「他力中 的自力」,以為阿彌陀佛是有條件的。這不是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的稱名念佛。

他力的稱名,就是第十八願的稱名念佛,就是真正的「乃至十念」的念佛,也就是善導大師所解釋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的念佛。這種念佛,完完全全是沒有條件的,完完全全是領受彌陀救度的念佛,念佛的本身沒有盤算,沒有籌量、計度。

如 果認為「應該念到『事理一心』,不能『理一心』也要『事一心』,否則的話,至少功夫成片、夢寐一如、淨念相繼,這樣的話,臨終的時候就更有把握了。不然, 現生如果沒有那個功夫,臨終怎麼會有正念呢?所以,平時先培養『不亂』的功夫,等到臨終,就會有正念,那個時候,佛就會來迎接,否則,臨終沒有正念,佛就 不會來迎接……」,這種就是自力的觀念,這是完全不瞭解六字名號的原理、彌陀的救度。這種觀念,等於是拿一把小刀插在阿彌陀佛的胸膛上。因為阿彌陀佛的本 意完全不是這樣的(如果是這樣的話,十方眾生能夠達到這個標準的很少很少),阿彌陀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祂是把我們看成祂自己,而且救度我們的功德已經 完成好了,只求我們讓祂救,祂怎麼會給我們提出這種條件呢?

如果阿彌陀佛給我們立下某種條件的話,十方眾生就不可能往生了,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的智慧心中難道不知道,而會硬要立下某種條件嗎?這是不可能的!

慈 愛的爸媽,早年失去了最疼愛的幼子,現在發現了兒子的住所,這個兒子在那裏受風受雨、受苦受難、三餐不濟,慈愛的爸媽一看就心疼,所以,巴不得趕快把兒子 接回家裏,免除他的貧窮困苦。但是兒子一直愚癡,心性低劣,以為爸媽所擁有的榮華富貴,自己沒有資格,要能夠回去的話,起碼要怎麼樣怎麼樣才能回去。所 以,兒子在外面待久了,自會有一種卑劣的想法,不能體會父母的悲心,那樣的話,就會使父母更加心疼。
所以,我們不接受彌陀的救度,對彌陀懷有的那一種觀念,等於是拿一把小刀插在彌陀的胸膛上。那是一種自力的念佛心態。

他 力的念佛一概不講那一些,就是以我們本身這種根性去念佛,不管念得能一心、不能一心,都不管。因為,不是以這個為目標、為標準的,是領受彌陀的救度而去稱 念這句名號的,因為彌陀的功德寶珠在我們的心中,聲聲佛號念出來,都是這顆寶珠所放出的光明。並非這一聲是這顆寶珠,那一聲就不是了,不是的,聲聲都是這 顆寶珠的光明。往生是這顆名號的寶珠使我們往生,而不是我們口中稱念的功夫使我們往生。只是說:既然我們心中有彌陀名號的寶珠,我們就會時時刻刻流露出稱 名這個現象出來;雖然這樣流露出來,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心中並沒有一種要累積功夫,或者要達到「事理一心」的那種觀念,因為曉得 自己是已經被阿彌陀佛救到的人了,已經是決定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了,現在的念佛,就是內心那一顆明珠所散發出來的光明,是自自然然的。

所以,善導大師在解釋「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的時候,他所解釋的是:

行住坐臥,
不問時節久近,
念念不捨。

我 們在「行住坐臥」當中,這顆心是散亂的。因為是「行住坐臥」,並非只是靜靜地坐在蒲團上,在那裏靜坐念佛,而是行走的時候也念佛,站在那裏也念佛,躺在那 裏也念佛,而且又說「不問時節久近」,不管你修行時間長短,念了一年,或者十年、二十年,「時節久近」,這個都不管,這個才是真正「乃至」的意義。

「乃 至」就是:不管你是出家、在家,善人、惡人,男女,老少,智愚,賢不肖,這個都是「乃至」。如果不是「乃至」的話,阿彌陀佛如果限定說:「要出家發菩提 心,乃至十念」,糟糕了,出家的人少,而且發菩提心,幾個眾生發得起來?但是「乃至」,連身份上也是「乃至」,數目上也是「乃至」,心情上、心理上也是 「乃至」,所以這個「乃至」的含義非常的廣。

因為有「乃至」兩個字,使我們安心了。所以,我們的念佛就是這種「乃至十念」的稱名念佛。而「乃至十念」的稱名念佛,本來就已經領受阿彌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本願之故啊。

這就是自力、他力念佛的不同意義。

二、有關經釋之解釋

12問:師父能否解釋一下法照大師「彼佛因中立弘誓」的偈子?

答:好!整偈是這樣的:

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迴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

這一首偈就是在解釋第十八願的。因為第十八願阿彌陀佛要救度的對象就是十方眾生,那十方眾生就包括得很廣了,沒有一個眾生不在十方眾生之內,為了表達這個意義,大師用這一首偈來解釋。

「彼佛因中立弘誓」:「彼佛」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因地的時候立下了四十八大願,其中最弘廣的就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是廣度眾生的。第十八願說:「聞名念我總迎來。」

「聞名念我總迎來」:「念我」就是「乃至十念」,使「乃至十念」的眾生往生極樂,是阿彌陀佛的本願。阿彌陀佛說:「稱我名號的人,如果不讓他往生極樂世界,我就不成佛!」這就是「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所謂「聞名念我總迎來」。

那麼,就十方眾生來講是:

「不簡貧窮將富貴」:「簡」,簡別,捨棄。不簡別、不捨棄貧窮的人,而迎接富貴的人——不是重富貴輕貧賤的。「富貴」、「貧窮」,只要他稱念彌陀名號,就通通救度;只要是信受彌陀救度的人,就通通往生,不分別的。

「不簡下智與高才」:「下智」就是沒有智慧、不認識字的人,愚癡、愚劣的人;「高才」即上根利器。上根利器也好,下根愚鈍也好,都平等救度。

「不簡多聞持淨戒」:深入經藏、多聞的人,或者持戒清淨的人,以及受戒而犯了戒,甚至罪惡多端的人,只要他迴心的話,通通要救度。

「但使迴心多念佛」:只要回心轉意——「我以前所作的罪惡,原來是有果報的,不應該的,我錯了」,那想要解除這種果報,怎麼辦?只有信順彌陀的救度,所以叫做「迴心」。此後多念佛,這個「多」就是「乃至十念」的「乃至」,此後有時間就只管稱名

「能 令瓦礫變成金」:「瓦礫」就是被人家遺棄的磚塊、石頭等東西。「瓦礫變成金」,所謂「變鐵成金」、「轉凡成聖」,就是只要你迴心念佛,就能轉凡成聖,就能 變鐵成金,也就是說必能往生成佛。本來輪迴受苦受難的生命,現在往生去了,成為佛身了,超凡入聖,進入清淨的、不污染的涅槃境界。

瓦礫與金,天差地別,迴心念佛即可變鐵成金,這就是名號不可思議的功德。

13問:《觀經》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有一種解釋將它解釋成自性清淨的佛性,請師父對這種解釋開示一下。

答:自 力修行的人,他不把極樂世界當成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也不把阿彌陀佛當成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而是把祂當作「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他認為清淨的 佛心,清淨的當下,就是阿彌陀佛的本身,他清淨的時候所看到的一切都沒有苦樂、好壞、美醜等這些相對性的分別觀念,那他當下就感覺到自己在淨土裏面了。這 是修自力法門的人,以心中的佛性為彌陀,以心中的清淨為極樂。「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理解為這種含義。

這 種理解是唯識觀,認為「萬法唯識,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即使是極樂世界,即使是阿彌陀佛,也是從他心中所產生的,唯心的。那是自力的法門,必須依自己的 力量來修成佛,在這娑婆世界修行,最終證悟佛果。他一旦證悟佛果的話,山河大地對他來講,沒有不是淨土,都是淨土,因為超越淨與穢,哪有什麼淨土、穢土的 分別?

但是淨土宗不做這樣的解釋,我們始終是建立在「指方立相」上,極樂世界有方位,「從是西方」即是方位,阿彌陀佛有形象,唯指西方阿彌陀佛,所以稱為「指方立相」。

當然,究竟來講,極樂世界廣大無邊際,阿彌陀佛也沒有形、沒有色。可是,那是聖人的境界,我們不一定要去追求那個境界,我們只要追求有方有向、指方立相的淨土的阿彌陀佛便可以,因為到了那裏就自然能夠證悟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所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意思是:是心念佛,是心是佛。這個「作」是作什麼?就是念,對我們來講就是稱名念佛、信受彌陀救度,所以說「是心念佛」,這個「念」包含信與行,「是心念佛,是心是佛」。

不可以離開阿彌陀佛之外去尋求佛,去尋求見佛,如果那樣的話,又是聖道門自力的範疇了。

所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是「是心念佛,是心是佛」。

14問:請師父解釋一下「實相身」與「為物身」。

答:你即使不知道「實相身」是什麼、「為物身」是什麼,可是你只要相信彌陀的救度,那就在裏邊了。

只要相信彌陀救度、稱念彌陀名號,就像剛剛所講的,「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去念念稱名,那實相身、為物身就在裏邊了。

若簡單解釋,「為物身」就是救度眾生之身,「實相身」就是成佛之身。

實相身是從阿彌陀佛的自利圓滿方面來講的,如果自己自利成佛的話,那取正覺了,成就實相身了,必能使眾生往生,所以,同時又是為物身。

實相身是就自己自利圓滿來講,這個自利圓滿並不是為了自利,阿彌陀佛不是為了自己本身,阿彌陀佛之所以成佛,是為了救度眾生的。所以,為物身是從「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利他圓滿來講的,是這樣的。

實相身是從彌陀本身來講,是彌陀的自利;為物身是從救度眾生方面來講,是彌陀的利他。

實相身、為物身都是指阿彌陀佛,也就是指報身。因為這兩個都是由於法藏菩薩發下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成就了,就成就了阿彌陀佛。所以,實相身成就了,為物身也達到了,這個叫報身,叫做阿彌陀佛,也叫做無礙光如來。唯有成就了實相身、成就了為物身,才成為阿彌陀佛。

所 以,要成為十方諸佛的那一種佛,還比較容易(當然,成佛都是困難的,不過,與阿彌陀佛的願比較起來,都是容易的),而要成為實相身、為物身的阿彌陀佛就不 容易,為什麼?因為為物身就是救度眾生之身,這個救度眾生之身,就是救度十方眾生到極樂世界成佛之身,這種身不完成就不能成佛。也就是說,十方眾生有一個 眾生阿彌陀佛沒有力量救他,那麼,阿彌陀佛就還不能成佛。豈不是等於說,成就十方三世的任何一佛都還容易,可是成就實相身、為物身之阿彌陀佛就不容易?

當 然,十方諸佛都發願度眾生,可是阿彌陀佛的願是超世願,超越十方三世諸佛之願。也就是說:十方眾生,有的眾生其他的佛能度,像我們沉淪在娑婆世界的眾生, 由於貪瞋癡很深重,十方諸佛都不能救度,所以,只好搖首嘆氣,無可奈何離開了。唯有阿彌陀佛,祂不放棄,祂為我們發願,修行功德來承擔我們的罪業,來償還 我們的罪業,使我們能夠到極樂世界去。所以,阿彌陀佛才是實相身、為物身的佛,唯有祂才有救度十方眾生的「超世願」,所以,十方三世諸佛之中如果沒有阿彌 陀佛,我們就沒有得救的機緣。不靠阿彌陀佛的話,我們只有繼續沉淪了。

實 相身、為物身,我們只是稍微理解的知道了,真正要去體悟實相、體悟為物的話,那是佛的境界啊。所以,不管我們知道或不知道,你就這樣做,不知道、不求當中 功德自然就來到了。其中的原理,說深奧非常的深奧,無底的深奧,所以,我們只能領受簡單容易就可以稱念的名號,我們就去稱名。

15問:請問師父,信順佛的教導,稱名念佛,如實修行是什麼樣子,有沒有規定?

答:對往生沒有懷疑,對阿彌陀佛的救度沒有懷疑,那個就是如實稱名。無疑的念佛,就是如實修行。

16問:請問師父,「入生死園、煩惱林,遊戲神通」,那是不是往生以後再回來的事?

答:那 是往生之後乘願再來的事。因為剛剛講過,淨土法門是大乘的法門,往生成佛之後就會到十方世界度眾生,到十方世界就叫「入生死園、煩惱林」。不是現在的事。 現在我們只是隨緣、隨份、隨力、隨根器去「自信教人信」而已,還不能達到自在,真正達到自在,是往生極樂世界以後。所以,我剛才講,不怕不會說法度眾生, 只怕不往生;不怕不往生,只怕你懷疑彌陀的救度;不怕懷疑彌陀的救度,只怕不稱名。稱名念佛,必定往生。

往 生自然能成佛,不管你想成佛、不想成佛,都一定會成佛。就像水既然流入大海的話,你說不與大海同一個味道,可能嗎?不可能的。眾水到最後一定非入大海不 可,因為它們的歸宿就是大海啊!在地面上的水,有的乾淨,有的不乾淨,有酸有甜,各不一樣,就像我們眾生的根器,善惡程度、煩惱程度各不一樣,但是到了極 樂世界,就通通是一樣的了,心是無量光明,命是無量壽命,自自然然,你不想要也一定得到,而且是歡歡喜喜地自在其中。不會想到「哎呀,我到極樂世界,只是 要離開六道輪迴,只是要到那裏享樂而已,我不到其他地方去救度眾生,我沒有那個能力,我也沒有那個志向……」,不會這樣想的。到那裏自自然然你就有那種開 闊廣大的心量,而且會有那種力量去救度眾生的,是自然而擁有的。

17問:請師父解釋一下「四偈三選」。

答:法然上人《選擇集》最後說:

欲速離生死,二種勝法中,且擱聖道門,選入淨土門。
欲入淨土門,正雜二行中,且拋諸雜行,選應歸正行。
欲修於正行,正助二業中,猶傍於助業,選應專正定。
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

這四首偈,等於是《選擇集》的一個總結,《選擇集》各章的含義都在裏面。

第一首:

「欲速離生死」:就是發心想快速離開六道生死輪迴,以免生生世世都在造罪造業,彼此結怨仇。

「二 種勝法中」:他必須依靠佛法才能達到目的。所以,要離開六道生死輪迴,在這個宇宙當中,在這個世間當中,宗教雖多,只有佛法才能達到我們離開生死的目的, 只有佛教才談到六道生死輪迴的因果,以及脫離六道生死輪迴的因果。佛教裏面又有聖道與淨土,所以說「二種勝法中,且擱聖道門」。

「且擱聖道門」:我們要把聖道門暫時擱在一邊,不要去修聖道門,因為聖道門是難行道。

「選入淨土門」:因為淨土門是易行道,因此我們要捨難行道、入易行道。

第二首:

「欲入淨土門,正雜二行中,且拋諸雜行,選應歸正行」:也就是說,現在進入淨土門裏邊了,專求往生極樂世界,可是淨土的法門也有兩種,一種是五正行,一種是五雜行,那麼,就要拋種種的雜行(五雜行,就是種種的雜行),「選應歸正行」,要選擇歸入五種正行。

五種正行」就是:讀誦正行、觀察正行、禮拜正行、稱念正行、供養讚歎正行。

第一,讀誦正行:並不是漫無目的地讀各種經論,不是。是只讀誦淨土三經,這叫做讀誦正行。離開淨土三經,就是讀誦雜行。不過,這也有廣義的解釋,就是讀誦淨土祖師的論著,能夠瞭解淨土三經,這也算是讀誦正行;不懂得因果,去看因果的教理,具備起碼的因果觀念,這也可以納歸於讀誦正行裏面。

第二,觀察正行:你若想像,只可想像極樂世界,因為極樂世界是我們未來的歸宿,我們想像極樂世界的殊勝莊嚴、清淨安樂、微妙香潔,產生欣慕之心,這就是觀察正行。

第三,禮拜正行:我們禮拜的對象是阿彌陀佛,除了阿彌陀佛以外,我們不禮拜,這個就是禮拜正行。為了求生極樂世界,如果其他的諸佛菩薩都禮拜的話,豈不是禮拜雜行嗎?

第四,稱念正行:為了往生極樂世界,稱念就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不稱念其他諸佛菩薩。

第五,讚歎供養正行:為了往生極樂世界,只是讚歎供養阿彌陀佛,不讚歎供養其他諸佛菩薩。

這是五種正行,其他的是雜行。要拋雜行、修正行。

至 於布施、忍辱等,甚至孝順、友愛,這些到底是正行還是雜行?這些是我們理所當然要做的,敦倫盡分的善事,本應該做的,並不屬於什麼雜行不雜行。只是說雖然 這樣做了,我們並不以這些善事功德迴向往生極樂世界,曉得:我們即使這樣做,但是心是有漏的心、有執著的心,做這些都不圓滿,也不是百分之百,我們要瞭解 到這一點。

第三段:

「欲 修於正行,正助二業中,猶傍於助業,選應專正定」:那麼,已經進入這五種正行、專修這五種正行了,可是五種正行有四種是助成的,是引導作用的,另外一種是 最主要的。那麼,我們就暫時把那四種放在旁邊,而專依那個最根本、最主要的,那個就是稱名。意思就是說:你之所以讀淨土三部經,目的不在讀誦,目的為了瞭 解經義,明瞭這部經的目的所在,我們依教奉行。那麼,淨土三部經,乃至剛剛講的《往生論註》,都在教導我們:依靠彌陀的願力,念佛必定往生,我們依教奉行 之後,就一輩子地稱名念佛,這是正定之業。

所 以,五種正行都是為了瞭解正定業,為了歸入正定業。如果懂得這一點,四種助業就融化在正定業裏面了。怎麼講呢?以前有時間就是讀經,現在曉得經義,目的就 是要我們念佛,所以我們現在就來念佛;觀察正行——想像極樂世界莊嚴也是一樣;禮拜正行——禮拜阿彌陀佛也是一樣,都把它們融入在稱名當中,轉成為稱名 了;讚歎供養也都是這樣。因為稱名最容易,二六時中都可以稱名,不管你到哪個地方,都可以稱名。不然的話,你要供養,只能在大殿裏邊了;你要禮拜,只能在 有佛像的地方,那沒有佛像怎麼供養禮拜呢?可是稱名就不是這樣了,沒有佛像,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念佛,所以要專於稱名正定之業。

第四段:

「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同時,這個稱名正定之業就是順阿彌陀佛的本願,其他的都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善導大師說:

弘誓多門四十八,
偏標念佛最為親。

阿彌陀佛廣發四十八大願,其中只有第十八願的稱名念佛是最根本的,而且與阿彌陀佛沒有離開的,所以說「最為親」。同時又說:

唯有念佛蒙光攝,
當知本願最為強。

只有稱名念佛才蒙受彌陀光明的保護、攝取,為什麼?因為這是祂的本願(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是一切因緣當中最有力、最能夠救度我們的一個強緣,所以說「當知本願最為強」。

我 們知道,「念佛往生」是四十八願裏的第十八願,所以,第十八願就是「本願」,就是「稱名」。善導大師說,唯有這個第十八願的稱名念佛才蒙受光明的照攝、保 護。因為名號就是光明,名號離不開光明,光明離不開名號。所以,現在我們以心、口來稱念這句名號,我們的心、口與彌陀的名號結合為一體,就在彌陀的光明裏 邊了。

善導大師又說:

眾生起行,
口常稱佛,佛即聞之;
身常禮拜佛,佛即見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
彼此三業,不相捨離。

所以,念佛的人與阿彌陀佛三業都在一起,不相捨離。

那我們是要與彌陀親近呢,還是要與彌陀疏遠?當然與彌陀親近啦,與彌陀親近,現在就已經具足往生的身份了;與彌陀疏遠,就要繼續輪迴。

這四首偈子主要強調的是:我們要稱名,因為這合乎阿彌陀佛的因中誓願。

其中有「三重廢立」:

第一重,「內外廢立」。所謂「內」就是佛教,「外」就是外道。我們要離開生死的話,要捨外道入佛教,這是第一重的「內外廢立」。

第二重,「聖淨廢立」。雖然選擇佛教了,可是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略講有八宗,那我們就要捨掉其他的修行法門而選擇淨土法門,這就是「聖淨廢立」。

第三重,「正雜廢立」,也稱為「信疑廢立」。淨土法門也有其他雜行的,也有專稱名號的,我們就要捨其他雜行而進入專稱名號,所以,這個也可以說是「正雜廢立」,也可以說是「信疑廢立」。

18問:有人對《觀經》講的「發三種心,即便往生」,認為這是只有願、沒有行,請師父開示。

答:我們所稱念的六字名號當中,是信願行通通圓滿具足、毫無欠缺的。

剛才問的「唯願無行」,那是唐朝之前學習《攝大乘論》的學者,以《攝大乘論》的觀點來解釋《觀經》,善導大師為了糾正這個錯誤觀點,就在《四帖疏》第一〈玄義分〉裏面詳細地說明,他主要的說明是對這六字名號的解說。他解說這六字名號就是具足信願行的: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就是歸命,歸命就是,歸順於彌陀救度之敕命,信順彌陀的救度,所以,「南無」就是信順,就是歸命。同時,也是發願迴向, 所以「信」與「願」都在裏邊。「阿彌陀佛」這四個字,就是歸命者的行,也就是歸命者的功德。意思就是:阿彌陀佛發願修行,將這功德完全容納在「南無阿彌陀 佛」裏面,使我們眾生能夠發出「南無」的心,一旦發出「南無」的心,阿彌陀佛本身就以祂的功德迴施給這種眾生。那麼,功德在哪裡呢?都在「阿彌陀佛」這四 字裏面。所以「南無」的眾生,自然有「阿彌陀佛」在裏面。這麼來講,信、願、行就通通具足了,有願、有行,所以沒有一個缺少,因此必定往生。

所以,「乃至十念」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不是靠我們,是靠六字洪名。如果沒有這六個字的話,我們隨便念一個東西的名號,能往生嗎?不能往生。

19問:請問法師,古德說:第十八願是王本願,十九願、二十願是方便願,那麼,請您給講一下,十九願、二十願與第十八願是什麼樣的關係呢?

答:阿彌陀佛的根本願就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的對象就是十方眾生,平等的救度。而十方眾生有十方根性,有的即使聽到了第十八願,也會產生懷疑,而有的根本連第十八願也聽不到,那麼,這兩種眾生還是要救度啊,那怎麼辦呢?就在第十九願與二十願裏面。

第十九願屬於三輩九品,三輩九品及修持的方法,各個都不一樣。

因為不曉得第十八願,如果曉得第十八願的話,他就不是那種身份,也沒有修行各種法的那種執著的心,就通通歸入第十八願「乃至十念」的念佛。雖是出家,也不執著出家身份;在家,也不執著在家身份,就通通是第十八願的「十方眾生」了。

如果不能體會這一點,就會產生種種品位、階級出來。譬如「上輩」的人就是出家而發菩提心;「中輩」的人沒有出家,但是能夠發菩提心,修種種善事功德;還有的人既不能出家,根器也很低劣,同時又很貧窮,不能修種種行,也沒辦法作種種善事功德,這種就是「下輩」。

「三 輩九品」以自己所修的各個不一樣的法門,迴向往生極樂世界,還是能夠往生,彌陀還是要救度這些眾生。只是由於不合乎第十八願,因為第十八願是天性自然所顯 現的,是彌陀涅槃的名號之願,唯有這個願才能進入涅槃的世界。第十九願當然就不能得到那個果,在於胎生,而非化生。所以,有三輩九品的差別。

十八願、十九願屬於「當生願」,今生往生極樂世界。

二 十願屬於「結緣願」。有的人雖也念佛嚮往極樂(所謂「聞我名號,繫念我國」),但願生心不懇切,而今生未往生,然與彌陀結了緣(所謂「植諸德本」--已經 植下種子,等待未來結果),彌陀即以此機緣,使其未來世必定往生(所謂「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故二十願名「繫念定生願」,亦名 「三生果遂願」。古德比喻此願說:「猶如吞鉤之魚,在水不久。」

三、釋普通疑惑

20問:請問法師,很多學佛人都非常關心因果報應的問題,那麼信受彌陀救度的人,他的因果報應的情況是怎麼樣呢?

答:信受彌陀救度的人,就是具足「機深信」與「法深信」的人。

具足「機深信」就是體悟到:自己是個罪惡深重的生死凡夫,以自己的修行不能解脫自己的生死輪迴,不能還清自己所欠的業債,一定會墮落地獄。這種體悟叫做「機深信」。

「法深信」就是體悟到:像我這種罪惡深重的眾生,只要稱名,必定往生,當下聞信阿彌陀佛的無條件救度,當下決定往生。這種叫做「法深信」,善導大師的解釋是「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有這兩種決定深信的人,他的因果怎麼樣呢?

佛法是建立在因果上的,任何法門都不可能違背因果。

只是自力門(即聖道門)是「自因自果」。亦即自己所作的,自己承受:自己作善因,自己承受樂果;自己種惡因,自己承受苦果,這叫做「自因自果,自作自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自己要承擔的。

淨 土他力法門就不是這樣的,是「自作他受」,我們累生累劫以來,自己所欠的殺人的債、偷盜的債、邪淫的債、妄語、惡語的債、五逆十惡種種債,我們沒辦法還 清,所以一直在輪迴受苦。阿彌陀佛悲愍我們,為我們承擔,為我們累積功德,替我們償還,所以是「自作他受」。我們的罪業的果報,阿彌陀佛替我們承擔,替我 們償還;阿彌陀佛自己所作的功德我們來分享,來擁有。所以,《無量壽經》就說:

荷負群生,
為之重擔。

阿彌陀佛把我們的重擔一肩挑起,作為祂的重擔。祂要去負擔,要去償還,所以說「荷負群生,為之重擔」。又說:

為眾開法藏,
廣施功德寶。

為十方眾生完成能夠離開六道、往生極樂的「法藏」,也就是六字名號,所以說「為眾開法藏」,廣施這六字名號的功德之寶,而且:

常於大眾中,
說法獅子吼。

常常在十方世界當中,宣揚這六字名號的救度法門。所以這個是「自作他受」。

我們淨土法門,還是在因果裏面。

那麼,信受彌陀救度的人,是否就可以洋洋得意,對別人驕慢?不可能這樣的!因為我們本來就知道有善惡報應嘛,所以才要棄惡行善。只是因為棄惡無力、行善無能,才蒙受彌陀的救度。

因 此,我們既然有因果觀念、有善惡觀念,就不會去為非作歹,反而會因為彌陀包容、寬諒我們,我們受了大包容、大寬諒,我們即使不能大包容、大寬諒,也會去寬 諒別人、包容別人。因為像我們這種不能被寬諒、被包容的人,不能脫離六道輪迴的人,阿彌陀佛居然來包容、寬諒我們,我們多多少少也會去包容、寬諒別人。

同 時,阿彌陀佛賜給我們生命,這個生命不只是脫離六道輪迴的生命,而且是無量壽的生命,具足與阿彌陀佛同樣的無量壽、無量光,智慧同等高明,神通同樣洞達, 願力同樣無量無邊,可以說不只獲得今生,而且獲得豐富的永恆生命。同時,阿彌陀佛將極樂世界白白地、不講條件、免費送給我們,那麼,我們受了這種熏發,也 會去布施他人。他人有需要,我們去主動為他說法,就像阿彌陀佛主動來為我們,不經過我們的祈求、拜託、要求等等,這完全是彌陀的悲心。我們領受彌陀的悲 心,彌陀的悲心在我們的心中熏染、發酵,我們怎麼會反而去對別人驕慢、不同情對方?反而會吝嗇?反而會任性地為非作歹、放浪自己的習性?不會的!

同時,從佛的立場來講,佛救度我們是悲愍我們無力解脫,但是佛的心中還是希望我們勤守戒善,在世間做一個敦倫盡分的人,在佛法裏面做一個遵守佛教戒規的人。

就 好像父母愛護兒女,兒女不管是賢能還是愚劣,父母的慈心都是平等地愛護他們。即使是兒子在外面犯錯了,甚至犯下滔天大罪,父母如果富有,且有地位,父母就 會用財富與地位去排解這個滔天大罪。這個兒子平安地回來了,那麼,他難道會認為說:「我即使造下了滔天大罪還是平安,所以我可以任性地再犯,沒關係。」他 會這樣嗎?不會的!父母固然對這個兒子是骨肉般地疼愛,但父母的心中是希望他能夠堂堂正正地立足社會,做個奉公守法的有道德的人。兒子如果孝敬父母,就會 順從父母的心意。

所以,體會到這一點的人,就不會說:「我得到了,你們都沒有得到。」驕慢對方,然後自己惡劣的根性本來能夠改的,反而不想改了,甚至更加誇大。這樣放縱惡業的話,就是沒有體悟到機法兩種深信。

淨土法門本來就是站在罪惡觀上,曉得有善惡報應,從而會對惡謹慎。

21問:很多人對迴向、發願這兩個問題還不明了,請法師開示一下。

答:淨土法門不是講我們迴向給阿彌陀佛,不是的!是顛倒過來,是阿彌陀佛迴向給我們。阿彌陀佛將祂真實的功德迴向給我們,使我們離開娑婆的輪迴,使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去得到真實——成佛。是阿彌陀佛將功德迴向給我們,不是我們將功德迴向給阿彌陀佛。

一 方面因為我們沒有真實的功德,我們所修的,都是有漏、雜毒之善,虛假、不實之行,與阿彌陀佛涅槃的真實境界不相應,所以,不可能有功德迴向——既不能,也 不必:我們不能修出真實的功德,所以不能;同時,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已經完成了,所以不必。這是不必單獨迴向,也是不用特別發願的——我們之所以信受彌陀 的救度,就是有一種願生心。從願生心這一點來講,也是屬於一種發願的內涵。本來已經具有這種內涵了,所以不必每天都再發願。

只是說,如果我們在做早晚課的時候,最後就連貫著念一遍「發願文」,這個「發願文」就是《迴向偈》。在我們每本書的後面都有這首善導大師所作的《迴向偈》,這首《迴向偈》與一般的迴向發願不一樣,這首《迴向偈》是: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這首《迴向偈》完全是彌陀迴向。

「願以此功德」:是指彌陀的悲願,以祂所累積的功德。

「平等施一切」:平等布施給十方一切眾生。

「同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而往生就能成佛,所以,願往生淨土的心,就是淨土法門的菩提心。淨土法門不必另外再去發菩提心,聞信彌陀救度、回心轉意願往生,這種心就是我們的菩提心。

「往生安樂國」:使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是個安穩、快樂、沒有六道輪迴、「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國土,所以說是「安樂國」。

早課、晚課後面就念這首偈,其他沒有特別需要念的迴向文,也不需要另外發願往生。我們本來就有這個願,就是要往生極樂世界。我們領受彌陀的慈悲,不必總是重複地告示自己:「我要這樣,我要這樣!」如果這樣的話,表示還是在最初階段,還沒有領受彌陀的慈悲。

領受彌陀的慈悲就是信機、信法。

信機、信法這種信,是很深刻的信,叫做「深信」,深信就是決定性的信。

因此,善導大師才說:「一者決定深信」,「二者決定深信」。

這個信是深信,而且是決定性的。既然決定了,就永恆決定了。在機方面已經決定深信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所以才「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這樣的話,已經信願行通通具足了。

你 只要時時刻刻稱名,念念之中都是在發願,都在迴向。所以,每句名號裏面,都是在流露彌陀迴向給我們的功德,呼喚我們讓祂救度,也都是在流露自己隨順、信順 彌陀的救度,領受祂的功德,願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聲聲名號都是在表達這種心,所以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一般要迴向龍天護法,要迴向什麼什麼的。其實,在念念稱名當中,不祈求、也不知道,自然就有那種功能。不必我們迴向,龍天護法自然就來護我們的法,保護我們。

所 以,淨土法門是:只要專稱彌陀佛名,自自然然就是在「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我們學佛的人,不能忘掉父母恩、師長恩、國土恩、眾生恩,要報這四重恩, 就只有稱念彌陀名號。稱念彌陀名號,你不知不求,自然就能超度祖先,就能庇蔭兒孫。我們的心雖然沒有想到報答不報答,但是佛力的緣故,自自然然就會有報答 的功能。

22問:請問師父,念佛有四字念法與六字念法,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念呢?

答:信受彌陀的救度,執持二字、或者四字、或者是六字,都離不開彌陀的救度,因為彌陀的救度不是以文字的多寡論。同時,從彌陀本身來講,二字也是祂本身,四字也是祂本身,六字也是祂本身,都是互相融通包含的。

只是我們如果稱念的話,是以稱念六字——「南無阿彌陀佛」比較完整。那為什麼?合乎第十八願!

第十八願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這個就是信願,也就是「南無」;「乃至十念」——這個就是四字,就是「阿彌陀佛」。所以,第十八願的本身就是信願行,就是「南無」,就是「阿彌陀佛」。

「南無」是指我們眾生,「阿彌陀佛」是指救度的本身。所以,第十八願裏就有「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因此,「南無」的十方眾生,與已成正覺的「阿彌陀佛」,在第十八願一體成就。

所以,我們稱念這句六字名號合乎第十八願,是完整性的。

同時,善導大師也解釋:「南無」就是信與願,「阿彌陀佛」就是信願者的功德。從這個解釋來講,我們都稱念六字名號。

如 果六字名號在某種情形之下稱念不完整,當然也沒有離開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因為它是互相融通的。如果在某種狀態下想稱名,而覺得六字名號在那種情理之下比較 不順,那麼稱念四字、二字也一樣。甚至不稱名,當下的那種心理狀態也可以。因為不離開彌陀攝取的光明。所以,道綽禪師的《安樂集》就引用佛經說:一個臨終 的人,在臨終的時候不能念佛,可是知道有極樂世界、有彌陀的救度,這種眾生照樣往生極樂世界。

有 的人臨終念「南無阿彌陀佛」,「南」念出來,後面的字還沒念出來,他就往生了;有的人在臨終危急的時候,念「阿彌陀佛」,「阿」的聲音剛出來,下面三個字 還沒有念出來,立刻就逢凶化吉了。所以,二字、四字都是阿彌陀佛本身,因為你還沒有念的時候,阿彌陀佛就知道了,「口雖未言而佛已知」,我們還沒有要求的 時候,就已經為我們準備好,我們還不知道的時候,就已經送給我們了。

在臺灣,與人家打招呼,或者是打電話,往往都是四個字,因為在臺灣,招呼或者電話什麼的,都是念四個字,比較平常,所以,我也以平常人的習慣念四個字。可是,我自己念,是念六個字,靜坐也好,走路念佛也好,都念六個字。

不過「彌陀」本身兩個字就是六個字,四個字也是六個字,兩字、四字通通是彌陀本身,不可思議就在這裏。

舉 一個例子來講:以前有一個師父叫做法礪法師,他很貧窮,當要建設精舍的時候,缺少茅草,聽說山上某某人有,就向他化緣,要了一牛車的茅草。回家時走到半 路,他很累,就躺在那裏睡著了,剛好附近發生火災,而且他的車就在下風,火已經快燒到了,他一醒過來,已經來不及了,因為他平時是念觀世音菩薩的,他趕緊 念觀世音菩薩,「觀」才出口,火就停止了。

我 們曉得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慈悲的顯現,觀世音菩薩的存在是要救苦救難,而能夠絕對性地救苦救難,就是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所以,觀世音菩薩的存在,等於 是方便地接引我們去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來讓阿彌陀佛救度,不然的話,觀世音菩薩生生世世、世世生生都要為了我們而聞聲救苦,在那裏救苦救難,那不徹底 呀。我們應該知道:觀世音菩薩是彌陀慈悲的展現,我們瞭解這個感應之後,我們就會不改變念「南無阿彌陀佛」。

23問:請問師父,既然我們現在蒙阿彌陀佛救度,那我們現在到底是凡夫還是聖人?

答:我們現在還是凡夫。只是說,凡夫而具有菩薩的格位,古德說是「凡夫菩薩格」。

因 為我們雖是信受了彌陀的救度,但是還有貪瞋癡的習氣,甚至還會有自私自利的劣想。可是,這種眾生已經不是六道輪迴的眾生,已經是極樂世界的一分子了,所以 說是「正定聚」,這個「聚」就是極樂聖眾。我們已經必定地進入聖眾裏面,所以說「即入正定聚」;極樂聖眾就是必定成佛,所以正定聚也是必定成佛。這種眾生 叫做正定聚的眾生,所以在格位上來講,我們不是凡夫。

可是肉體存在的一天,就是凡夫存在的一天。因此我們不能驕慢地說:「我是菩薩。」我們是凡夫,不能這樣講。

我們是凡夫,難免會有驕慢的心,這個時候怎麼辦呢?還是念佛,所謂「念念稱名常懺悔」。

有 的人在寫自己名字的時候,都寫上「常懺悔」、「常慚愧某某」,或者是「慚愧某某」,認真說起來,我們其實連慚愧都沒有,能夠稱為「常慚愧」的,印光大師他 就夠格,印光大師是祖師的根性。而我們是沒有的,所以我們要有這一種認知。不然的話,就會以凡濫聖,把凡夫隨便稱為聖人。

24問:請問師父,信受阿彌陀佛救度,就必定往生。那麼,現在是凡夫身,以後往生到凡聖同居土呢,還是到佛住的常寂光土?

答:善導大師是講報土,極樂世界是報土。

至 於說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那不是淨土宗的判釋,那是依天臺教來分判極樂世界。這種分判是錯誤的,極樂世界不是那樣的國土,是報 土。所謂報土,就是阿彌陀佛發願修行成就的國土,叫做報土。所以,我們到那裏都得到阿彌陀佛的果報,阿彌陀佛的果報是無量光,我們就無量光;阿彌陀佛的果 報是無量壽,我們就無量壽;阿彌陀佛的果報是三十二相,我們就三十二相,都跟阿彌陀佛一樣,這就是報土。所以,淨土法門既簡單而功德又殊勝。

因 此,遇到這個法門,我們應該很慶幸(當然也不必強調很慶幸,真正知道,自然就會很慶幸),而想到要報佛恩。因為,我們這個法門與其說是「我們去信」,不如 說是「讓我們信」。我們沒有力量去信的,沒有這個信的力量,沒有自力。是聽聞彌陀的慈悲之後,納入心中,依彌陀的慈悲,作為我們的信。

好像天空的明月,映在一潭池水之中,這一潭池水,你說,是它去取領明月呢,還是明月來入池潭?

當然,如果沒有池水的話,也沒有月影。如果沒有我們這個心性的話,阿彌陀佛有慈悲也不能進入了。可是信心的來源確實來自外面,那就是彌陀本身。彌 陀十劫之中都在運作,在呼喚我們,彌陀使得十方諸佛都來稱讚名號,為的就是要打破我們種種的疑心,將這個功德進入我們內心。所以是彌陀的慈悲觸動我們的內 心,使我們當下成為信心,不得不信——不用說信不信,當下就是了,所以,「信」也是形容那種狀態。其實,那種狀態就是那種狀態,如是如是。

25問:請問師父,《觀經》下品下生「十念往生」,是屬於散善中的念佛,那麼往生到極樂世界是證涅槃,還是看它的顯義是蓮花胞胎?

答:「下品下生」的往生是在蓮花中十二大劫,還是立刻花開見佛、悟無生忍?這個有顯義與隱義。

顯義的話,是在十二大劫裏面,隱義的話是花開見佛悟無生,與其他的人一樣。可是它這裏為什麼要說十二大劫?因為他是犯五逆謗法之人,他如果不犯五逆謗法,就不會說住十二大劫了。

我們以這一段來印證第十八願的「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為什麼說要「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呢?因為他是五逆謗法,所以才加上「唯除」兩個字,如果他不是五逆謗法,就不加「唯除」了。

十方眾生是哪一種根機呢?有沒有包括五逆謗法呢?十方眾生本身就包括五逆謗法,甚至就是五逆謗法,極樂世界就是能夠使五逆謗法的人也到那裏成佛的,所以,十二大劫與唯除五逆謗法從隱義來講是一樣的,那是什麼含義呢?有三種含義:

一是因為五逆謗法非常的重,所以給你講說「唯除」。「十二大劫」嚴厲地告訴我們,這種罪業太重,不要去做!

可是我們仍然會犯,那如果犯了怎麼樣呢?

最後說:即使五逆謗法,迴心念佛也能往生,就像下下品的眾生,也能往生極樂世界,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六道輪迴當下就截斷了。

雖然下品下生說到五逆、沒有說到謗法,可是五逆裏面有謗法,因為五逆當中就有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這就是謗法,若不是謗法,則不會這樣做。所以,另一個含義就是這種眾生也要救度。

再一個含義就是說:十方眾生的本性是哪一種眾生呢?就是有五逆謗法根性的,會造作五逆謗法的眾生,以這個五逆謗法來顯十方眾生。

有人懷疑說「唯有祖師大德才能往生,唯有菩薩才能往生」,那我們就自卑沒有份了。怎麼辦呢?阿彌陀佛就以我們這種有可能會犯五逆謗法的眾生為救度的對象,這樣愈能顯明十方眾生是哪一種眾生,所以後面加上了「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總括這三點來講,這個「五逆謗法」是讓我們知道:所有一切眾生都要救度,沒有一個眾生不在救度的範圍之內。

那麼,從顯義來講有十二大劫,從彌陀的報土來講,沒有十二大劫。究竟是有十二大劫還是沒有十二大劫呢?這個要到極樂世界才知道,我們在這裏不知道。

從它的本質來講,沒有十二大劫,但如果講沒有十二大劫,有人會驕慢,所以給你講十二大劫,那到底有沒有?這一點我們不必多加談論,到極樂世界自然不問自知。

26問:請問師父,我現在信心歡喜,知道自己能往生了,喜歡聽別人講,也喜歡給別人講,可是有人說:你沒受菩薩戒,不能給別人講。不知未受菩薩戒能不能給人講?

答:不管有沒有受戒,甚至有沒有皈依,只要懂得阿彌陀佛的慈悲,就可以隨緣、隨份、隨力去給人家講,把我們的法喜與別人一起分享,讓彌陀救度的光明也普照到他們身上。

只是要注意的是:我們也要瞭解對方的根機,知道怎麼講對方才能信受,因為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講而講,而是為了他能夠進入彌陀願海,能夠信受彌陀救度。這樣的話,方便善巧非常重要了,怎樣才能使他接受,這個就是我們所要注意的。

我們是為了對方接受,不是為了名利。至於對方怎樣的評論,我們不會被左右的。

而且,在這之前,我們要瞭解對方的根性,講起來才不會產生爭執,不然到最後面紅耳赤、不歡而散,這樣沒有達到效果,反而結了惡緣,所以要先瞭解對方。

27問:請問法師,聽說機也有三種,有黑機、暗機、白機,請師父具體開示一下。

答:黑機」,就是指我們每個人的本性,不管信與不信,我們的本性都是貪瞋癡,污黑的,你再怎樣洗都洗不白的,只有到極樂世界,自然就轉了。這種機就是「黑機」,每個人都一樣。

暗機」,是指有疑心的人,懷疑彌陀的救度這一種狀態是黑暗、無明,因為有懷疑嘛。這種機就是「暗機」。

白機」,是指信受彌陀救度的人,叫做「白機」。因為他必定往生極樂世界,雖然還有黑,但是這是短暫的,不是永遠的,所以,信順之心叫做「白機」。

28問:有人依據《阿彌陀經》「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這段經文,在念佛的時候先發願,之後迴向,並且還給天龍八部、各國領導人等迴向……

答:其 實,不必這樣,我們念佛的目的,就是為了往生極樂世界,同時,這六字名號就已經具足了信願行,不必另外再刻意地去發願。《阿彌陀經》裏面所說的「若有人已 發願,今發願,當發願」,這是說明願往生、稱名號的人必定往生的道理,並不是要你現在念佛就先發個願,等一下念佛又要發個願,不是這樣的。

發願迴向,有從佛那一邊來講,有從我們這一邊來講的。

從 佛那一邊來講是:阿彌陀佛在我們都不知道,甚至還在造罪造業、不曉得輪迴到哪裡去的那個時候,就主動為我們發願,要為我們成就一個極樂世界,把極樂世界送 給我們。好像世間父母親發願,要為兒女完成什麼什麼事情。所以,阿彌陀佛是在為我們發四十八大願,完成極樂世界,同時,把所有功德納入六字名號當中,然後 將這句名號迴向給我們,作為我們的功德。這個「迴向」,就是恩賜,就是「給」的意思。

我們沒有善、沒有修行、沒有功德,阿彌陀佛將六字名號功德迴向給我們,使我們有了這個功德,無形中就有了大善、大修行、大功德,所以,從彌陀來講,是彌陀將六字名號發願迴向給我們。

從我們這一邊來講,是我們蒙受彌陀的救度,隨順彌陀,願生極樂,這一種隨順願生的狀態。從我們這一邊來講,是我們這裏的迴向發願,這種功能通通具足在六字名號裏面。

彌陀的發願迴向與我們的發願迴向通通具足在六字名號裏邊,所以,信願行通通在裏邊了,我們不必另外再迴向。

即 使迴向發願,與一般人的迴向發願也不一樣。一般人的迴向發願是:自己去念佛,累積念佛的數目、功夫,迴向給阿彌陀佛,或者是累積其他的善行、功德,通通迴 向到極樂世界去。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是自力的,是不曉得這句名號的原理,不懂得彌陀的慈悲,等於是拿一把刀插在彌陀的胸膛上,讓彌陀傷心。因為你這樣做的 話,要往生就困難了,就必須迴向才能往生。而且,不懂得彌陀的慈悲,來念這句名號,跟彌陀就不相感通。
那麼,我們還念《迴向偈》嗎?還念《迴向偈》。那是早晚做功課的時候,最後念: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這首偈子是善導大師所寫的,意思是在傳播彌陀的迴向。

29問:請問師父,念佛人凡心佛心成為一體,當下往生決定,那我們現在肉體存在之間就叫做帶業往生嗎?是不是臨終以前中陰已經沒有了?還有沒有死苦的折磨?

答:阿 彌陀佛的存在是為了承擔我們累生累劫的罪業,償還我們累生累劫的債務,阿彌陀佛所發的願,兆載永劫所累積的菩薩德行在哪裡?就是在這裏,祂的功德,就是要 償還我們的罪業,如果祂不能償還我們生生世世欠人家的業債,我們怎麼能夠離開娑婆?所以,在這之前,阿彌陀佛一定要先為我們償還,我們信願稱名之中,累生 累劫的罪業,就被阿彌陀佛償還了。

如果肉體還存在,自然就有貪瞋癡,還會造其他的業。可是這些業已不是往生的障礙了。

譬如說,大雪如果下在陸地,就越積越厚,可是如果下在太平洋中,有等於沒有,淨土法門就是如此。

那 這樣到底是消業還是帶業?我們在這裏論帶業也好,論消業也好,這個都是一種初級理論上的講法,到極樂世界自然就知道。不過徹底講起來,淨土法門是消業的法 門,如果業不消,你怎麼能離開輪迴?比如說你殺了一個人,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你命不償、錢不還怎麼離開呢?所以要先償還,就這個償還的情形來講,就是 消。

那我們還有沒有業?還有,因為我們未斷貪瞋癡,有時候脾氣爆發起來,跟人家起無明,事後,儘管再怎麼反悔,已經跟人家結了怨了。可是不障礙,照樣往生。

同時,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有一種作用,就是使我們臨終的時候,跟人家結的怨業不來障礙,所以,《印光法師文鈔》裏好多地方都在談帶業往生,但這不是印光大師的本意,有一個地方印光大師就說:在這裏說是帶業,到那裏就沒有業了。到那裏業到哪裡去了?通通被阿彌陀佛消掉了。

臨終之前是不是中陰已經往生呢?不是這樣的,我們還存在的話,就不算中陰身。前天也講過,我們已經轉生為人,生命的肉體叫做現陰;死的那一剎那叫做死陰;那麼,由死到轉胎這一段時間,叫做中陰;到去轉生的話,叫做生陰。我們生命體的過程分為四個階段:現陰、死陰、中陰、生陰。

一個現生信佛念佛的人,是不經過中陰身的,一斷氣就到極樂世界去。

一 般人死後,阿賴耶識離開肉體,離開這個死陰,還沒有轉生,這個叫中陰身。那中陰身能往生嗎?也能往生!因為「十方眾生」嘛,「十方眾生」,任何眾生沒有不 包括在裏面的,中陰身也是眾生啊,只是他是在中陰的眾生而已。我們在人間,就是人間的眾生;在天上,天上的眾生;在地獄,地獄的眾生,都是「十方眾生」。

如果一個人死了,我們曉得他在生沒有學佛念佛,他死了已經好幾個小時,甚至一兩天了,也要把握這個中陰的機會,在他旁邊為他開示念佛法門,然後大家一起念佛,因為這個時候再不把握,就要到地獄啊,現在因緣和合,也能往生極樂世界。

前 幾天也講過,信願法師在臺灣中部常常為人家助念,其中有一個是已經死了八小時,面貌都已經烏黑難看,去給他開示彌陀的光明,當開示到第三種「無礙光」的時 候,一剎那之間,亡者的臉相突然間變得紅潤而圓滿。他說這種轉變不是逐漸的,而是當下的。一般我們給人家助念,面相都會轉變的,但都是逐漸逐漸地轉變,可 是這個是突然轉變,一剎那之間就轉變的。

他 還說:有一個死後眼睛睜得很大,嘴巴張得也很大,臉和身體烏黑的,已經死了半個月才請他去;家裏的人沒有一個學佛,還在燒金銀紙箔,整個房間都烏煙障氣。 信願法師在亡者旁邊開示念佛,逐漸逐漸,亡人的眼睛合起來了,嘴巴也合起來了,面相也轉為紅潤好看,時間也只不過一個半小時。她的女兒回來就問了一句說: 「那個是誰?會是我媽媽嗎?」你看,十五天了,還會轉變,好像她的神識依然在那裏聞法,那不可思議啊!當然這是比較特殊的例子。

30問:請師父開示一下有關放生的問題。

答:放生的行為,動機是非常好的,因為他發慈悲心,不忍弱肉強食,不忍讓一隻活生生的生命就這樣被宰割。但是運用這個慈悲要有智慧。要怎麼樣才能達到真正的放生,這個是比較重要的,所以,在方法上就必須考慮。

放生之前,我們最好先發吃素的願,我們一天不吃素,一天就有人為我們而殺生,所以,唯有真正吃素,才是真正放生。殺生有兩種殺生,有直接殺、有間接殺。

即使不能吃素,也應該吃三淨肉,因為我們都是學佛弟子。

一般的寺院都有定期的放生,為了放生而放生,等於是在做那種形式——定期的放生。人家知道他是定期的放生,所以預先就去抓了(不定期放生還好,他就不去抓,定期放生他就特意去抓),本來這些生物在那裏還活得好好的,因為你要放生,所以就被抓來了。

所以,定期放生,如果放生的精神內涵不能保住的話,等於是流於形式了。

還有,你所放生的地方如果不適當,那等於所放的不是生,不久牠就死了,而且還污染環境。所以,放生的方法就要考慮。動機如果是見其生不忍見其死的話,那真的是學佛菩薩的心腸,但是方法上總是要考慮。

同時,如果真正要放生的話,定期也可以,但是要默默地進行,最好是到市場或者是有殺生的地方,馬上就要被殺的,可以立刻把牠買下來。如果先讓人家知道,人家就會故意去抓了。所以,放生本身是很好的,但是在運作上就要考量。

那 放生可推行不可推行呢?它是有推行價值的。因為,一個眾生被殺,想像起來是非常的痛苦,活生生地被放進油鍋熱湯裏面。如果以我們來講,實在難以忍受,手指 頭被針紮到或者被一滴熱水燙到就會苦了,何況全身?真是苦不可言,所以,放生本身是應當提倡的,只是要儘量達到沒有副作用,讓副作用減到最低。

我們把眾生放生,使本來要被殺的、夭折的生命能夠繼續延長。而阿彌陀佛救度我們,等於把我們放生到極樂世界去,不只是離開六道,而且成了無量壽。

我們放生,當然跟一般放生的儀規是不一樣的,我們給牠開示阿彌陀佛救度的道理,然後給牠念佛。

古代曾經有一匹馬,這匹馬死了之後就托夢給他的主人,在夢中這匹馬現出家身,告訴主人說:「我因為在生的時候,接受你的勸導,領受彌陀救度,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現在已經往生極樂世界了,我現在來向你通告感謝。」一匹馬,畜生,牠也能夠聽懂人的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我們如果放生的話,還是給牠講說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然後就念佛,讓牠能夠一入耳根永成道種。

天下最貴重的就是生命,世間最悲慘的就是被殺,有一句話說得很好,「粒米必珍,福之本也」,就是說:即使一粒小米也要珍惜,因為這是福報的來源。同樣,「微物必惜,壽之源也」,意思就是說:即使一隻微小的動物也要愛護,因為這是壽的來源。

當然,我們不向彌陀之外去求福求壽,福與壽都在阿彌陀佛的願中,不過,這是我們一種惜福與慈悲的流露。

31問:請問師父,陀羅尼被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答:陀羅尼被本身所印的都是經咒,這些經咒有消除業障、增長福慧甚至令人離開三途六道的功能。

使用的方法:如果是土葬,就蓋在身上,然後入棺,跟棺木一起下葬。如果是火葬,就先放在棺木上,等火化完了,骨灰放入骨灰缸裏面,陀羅尼被再折好,放在骨灰上,然後再蓋起來。

我們學習淨土法門,是不可以依賴陀羅尼被的。如果我們的親屬往生了,不曉得他將來如何,所以給他蓋張陀羅尼經被,以防萬一,那這樣是可以的。

不過,如果遇到有人壽終,真正的陀羅尼被就是給他講說淨土法門,幫他稱念六字名號,讓他聽聞,借助阿彌陀佛的功德,脫離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

我們沒有神通,不曉得他的果報怎麼樣,但盡我們的力量去做臨終關懷。

一 個人要臨終了,如果他在世信願念佛還好,如果在世沒有這個法緣,此時豈不就是上升或下沉的關鍵了?這個時候再不把握,就沒有機會了。彌陀的真正大悲,也就 顯現在這個時候。他現在就要墮入地獄了,這個時候能夠救他的,只有阿彌陀佛,所以,大慈大悲就顯現在這裏。如果不能顯現在這裏,使這種眾生也能得到救度, 「大慈大悲」就不能稱為「大」,就有限了。所以,這個時候給他講解阿彌陀佛的救度,為他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往往會有不可思議的效果,即使他已經斷 氣了三天、四天、一個星期或半個月,也往往會有好的效果。

所以,最好的陀羅尼經被就是念佛

在 古印度,有一位比丘死掉了,不知是生重病還是什麼原因,總之非常痛苦。有一位婆羅門,在他還沒死的時候從門外經過,聽到這位比丘病痛哀嚎的聲音,這位婆羅 門(是沒有學佛的人)去寫了一段咒語在紙上,然後把它掛在這位比丘的脖子上。後來這位比丘斷氣了,然後埋葬了。到了地獄,由於有這個陀羅尼咒掛在身上的原 因,結果,地獄有緣的眾生,因為陀羅尼咒放光的威力,就離開地獄了,這位比丘也就還陽了。可見咒力的威神功德。

而這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本身,而阿彌陀佛又是諸佛之王,這句六字名號具足八萬四千法藏,所有百千陀羅尼通通在這句六字名號裏面。所以,古德稱六字洪名為咒王。

那麼,掛六字洪名的陀羅尼,與其掛在身上,不如掛在心中、掛在阿賴耶識裏面,這個永遠不會掉落,永遠不會消失,遇到時節因緣就顯現出來,顯現出來就放光,自然會度脫四周的有緣眾生。

32問:請問師父,我和我丈夫同修,但是他就是斷不了葷腥,這樣影響不影響往生?順便再問一下,什麼叫幽冥戒?

答:吃 肉和不吃肉都不是往生的條件,往生沒有規定你要吃肉或者要吃素,這個都沒有規定。十方眾生各各機緣不一樣,你能夠不吃肉的話,那就不吃,但是非吃肉不可的 話,那就吃。但是你的吃肉並不是說:「哎呀,好啊!我有阿彌陀佛救度啦,所以可以盡情地吃啊」,不是這樣的,心中自然會有慚愧。

因 為阿彌陀佛是要救度十方眾生,那麼,現在桌上擺的這塊肉,是不是阿彌陀佛救度的十方眾生之一?是啊!而我們卻把它加以殺、吃,所以,我們就會有慚愧心。我 們不是故意要去殺它、吃它,是我們的環境不許可,有一種慚愧的心。如果還是非吃不可,那只有念佛——「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之後就是延續的「乃至十念」 的念佛,不然怎麼辦?

阿彌陀佛說「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善導大師也說「念念稱名常懺悔」,所以,念念稱名之間,無形中就是懺悔我們心中種種的不安。理解這個道理的時候,我們就不會有掛礙,現在我們曉得,原來念念稱名,就是在懺悔,因此應一向專念彌陀佛名。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們吃肉就有吃肉的果報,如果不是阿彌陀佛來救度的話,果報非償受不可,這一點要瞭解。

所以,想到我們這一種眾生,無可奈何,原來是殺了無數眾生、吃了無數肉才使我們生存的啊!非彌陀的救度不可,不然的話,還要還債給牠們。想到自己的無可奈何,想到自己的業障深重,才更非信受彌陀的救度不可;而彌陀的救度原來就是要徹入這一種眾生的心中,使他得到安心。
幽冥是指陰間,我們代替死去的人受五戒,因為他已經死了,不能來受戒了,那我們代替他受,這個叫做受幽冥戒。

33問:請問師父,我知道佛的救度,本來不應該幹一些對不起佛的事,應該幹一些報佛恩的事,可是有時候不知不覺就造了業,造這些業,是不是就受影響了?阿彌陀佛能不能給我們消除這些業?

答:如果論我們眾生,何時不在造罪造業?《地藏經》說:「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尤其是我們之所以能夠生存,是靠著吃眾生肉而來的——誰生下來沒有吃過肉?所以,我們都曾造殺生的業,不是自己殺,就是人家為我而殺,起心動念都是業、都是罪。

我 們起心動念都是貪瞋癡,都是自私自利,把自己考慮在第一位。今天要照相了,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儀容;等相片出來了,第一眼先看的一定是自己。所以,自自然 然地,我們都把自己考慮到第一位。人家如果對我稍微好一點,對我稍微讚歎一兩聲,心中就會很快意;如果稍微說我們一兩句壞話,或者是背後竊竊私語,我們就 會不喜歡;受到侮辱、誹謗,則更加不愉快。所以,貪瞋癡時時存在於我們心中,到死都消不掉,即使我們信受彌陀救度了,也仍然如此。

阿彌陀佛正是要救度這種眾生。阿彌陀佛救度的條件,就是「你只要稱名念佛就可以了」,這樣的眾生就已經給救到了。

這 句名號如果是一艘船,或是一架飛機的話,你稱念這句名號,就已經在船中或飛機上了,你懂得這個道理的話,自然會一生不變地稱名念佛,因為像我們這種眾生, 唯有以阿彌陀佛為我們的本尊、為我們的救主、為我們的主人、為我們的生命,再也沒有第二個本尊、第二位救主可以讓我們依靠,因此,我們佛堂只要供一尊阿彌 陀佛,頂多西方三聖就好。

善 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裏說:我們如果稱名,就一心專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禮拜,就一心專拜阿彌陀佛;觀想(這個觀想不是《觀經》的十三種定觀,而是 想像我們未來所要去的那個美好的家園,這個想像),也是只想像我們的家園,不想像其他十方佛國;供養讚歎,也只供養讚歎阿彌陀佛。這一顆心始終都是專一 的,好像上了高速公路,只能前進,不能後退,一旦停下來,就到了目的地了,沒有岔路。所以,使我們不會再回到六道輪迴去。不上則已,一上就必定到極樂世 界。

我 們這種造罪造業的眾生,領受彌陀的救度、稱念這句名號是否就自驕自滿、洋洋得意呢?不會,反而會去體諒別人,因為阿彌陀佛體諒我們,為我們預先發願,為我 們預先修行,祂的願、祂的行是為我們而發、為我們而修的,祂把所發的願、所修的行,原原本本地白白送給我們,不要我們一毛錢,一點點的回報都不要,祂的目 的是說:「你只要到極樂世界來,你只要隨順我的救度」,就這樣而已。

譬 如為人母親的人,專心為兒女付出,不求回報,兒子生下來,就有一種心:「我要以我的生命來保護這個嬰兒。」這是天性。孔子說:「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 沒有人會說「我要嫁人了,我要先去學習養兒育女的心與方法」,沒有,也不必,因為只要兒子生下來了,自自然然就會天性地去愛護他、養育他。

阿彌陀佛救度我們,也是天性。祂的天性,祂的存在,就是要救度罪業的眾生。

好比一個富有而又慈悲的人,他既然錢拿出來了,就是要給沒錢用的人,如果對方有錢,他就不用給他。他有愛心,而且富有,他即使拿再多的錢出來,對他來講,一點損失都沒有,因為他太有錢了。他拿錢出來,不是給有錢的人,而是給沒錢而又需要錢的人。

阿彌陀佛既然伸出金色的手,等待我們十劫了,祂所要接引的、呼喚的對象,不是聖人,而是我們凡夫。我們不是覺得自己會修行、自己非常安樂,而是覺得自己不會修行、自己正在苦惱當中,正在為自己的生死輪迴懼怕,我們這種人就是彌陀呼喚的對象。

我 們既然體悟到佛心,我們怎麼可能說:「哎呀!你看我已經被救了,你呀,你該下地獄」——不會這樣,反而會去體諒別人,而且認為:我跟阿彌陀佛有什麼關係? 沒有吧!阿彌陀佛竟把我看成祂的親人,看成祂自己,發願為我修行,甚至為了將念佛往生的法門告訴我,把我當成祂的父母來孝敬,目的就是讓我體悟祂的救度, 從而免除我的痛苦,這純粹都是彌陀的大悲心。

領受彌陀的大悲心之後,我們就會散發這個悲心去體諒別人,包容、寬恕別人。我們領受彌陀給我們這麼多的東西,就會拿去給別人。

阿彌陀佛給我們的是起死回生。我們重生,不但得到了生命,而且得到成佛那樣豐富的生命。

阿 彌陀佛給我們的不是金銀財寶,而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寶,地面上都是黃金。我們這裏的房子是磚塊砌成的,極樂世界的磚塊是黃金;最豐富的就是給我們無量 光、無量壽,給我們與阿彌陀佛一樣的四十八大願——是給我們這些東西啊!那個時候,我們就會感受到:「我太富有了,不應該有、卻有那麼多東西。」今天,我 們拿出這麼一點點給人家,還會吝嗇嗎?今天人家欠我們一點點,我們一定要苦苦地追討回來,會這樣嗎?不會了,這些已經不計較了。心就會轉化。

所以,淨土法門雖然不強調六度萬行,只強調一向稱名,可是六度萬行就會在懂得一向稱名的人的內心自然流露出來。

而 自力修行者,未布施以前要強調布施,而且布施的時候,會在心中盤算「我布施了多少,有了多少功德」,甚至盤算:「我現在要布施,我要拿出多少錢,這些拿出 去,必須是不影響自己的家境、生活,不影響自己的事業;如果有影響的話,那就要斟酌。」忍辱也是一樣,今天受人家批評謾罵,就會在心中說:「要忍呀、要忍 呀,要有修行。」

但 是,領受阿彌陀佛的救度就不同了,對方真正需要的話,甚至不考慮自己,因為我們所得的太豐富了嘛;受到人家謾罵、侮辱,以前是忍辱,現在反而要求他來原諒 我們。哪一個人不是我們欠他的?哪一個人沒有受到我們的謾罵、侮辱(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就容易解脫了,就不是「無有出離之緣」的人了)?能夠體悟到這些道 理,我們的心自然就會軟化,所謂「觸光柔軟」(即稱念這句名號,就會觸到彌陀的光明,就會變得身心柔軟)。

不過,稱名既然有自力稱名和他力稱名,而他力稱名總要去瞭解六字名號的原理、真義。那麼,我們今天所講的,都是六字名號的原理,瞭解六字名號的真義,無形之中就是在受彌陀光明的攝護,就在觸光,就會有所改變。

34問:剛才法師所講的,就是世尊囑咐阿難尊者,好好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我理解法師所講的:領受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威神功德利益,是不是就像您所說的,我現在就是「乃至十念」的稱念,就已經華落蓮成?這樣,就我這個樣子,現在就已經被救了,是這個樣子嗎?

答:是,願生稱名,當下領受,當下被救,何時都是被救之時,何地都是被救之地。

35問:剛才聽師父講,要是現在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就蒙受無量壽佛攝取不捨的利益,現在就決定往生,那麼與一般人所說的臨終往生有什麼區別?

答:當 下信受彌陀救度而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永不改變的那種眾生,他的往生是在他當下接受的時候決定下來的,不是等到臨終那個時候才決定的。臨終即使躺在病床上身心 痛苦、念不出佛,也照樣往生,而且內心也安穩,不會因為念不出佛就有恐懼、掛礙、不安什麼的,不會。否則,表示當初所聽聞的是聞不足,信也不足。

所以,淨土法門要瞭解阿彌陀佛救度的原理。

不過,有的人原理瞭解了,但是心仍不安,即便如此,阿彌陀佛也時時刻刻在加被我們、排除我們的障礙、使我們心安。所以,我們只要一向稱名,自有彌陀的加被,其他那些掛礙不用去擔心。

36問:剛才趙居士講的,一個是即得往生,另一個是臨終往生。我認為這是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他信受以後就決定往生了,第二個問題是在臨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他的問題好像就是臨終的時候往生,請師父再講一下臨終往生的問題。

答:好!這等於是兩種機。第十八願「乃至十念」,曇鸞祖師說:

經言十念者,
明業事成辦耳。

也 就是說:經中所說的「乃至十念」的「十念」,是在顯明這種眾生往生之業已經辦好了,往生之業在「乃至十念」的當下已經成就了,不必等待臨終那個時候才說 「我能往生」,不是要臨終的時候保持正念現前、看到佛菩薩來迎接了,這個時候才證明「我往生已經成就了」,不是那個時候,是「乃至十念」的時候。

那麼,第十八願這種「乃至十念」的根機,並沒有說一定要平生,或者說一定要臨終。既然是「乃至」的話,既包含平生的根機,也包含臨終的根機,意思是說:你在平生遇到彌陀救度之緣,而發心盡此一生信願念佛,那個時候就是平生業成。

如 果一個人一輩子都沒有佛緣,既不學其他法門,也沒領受淨土法門,甚至不但一輩子沒有佛緣,反而造了很多罪業,甚至無惡不作、無作不惡,到臨終即將斷氣了, 才遇到善知識給他講解這個法門;或者是因為一生造惡多端,所以臨終的時候地獄之火已經燃燒過來了,他才恐懼,這個時候遇到善知識開示阿彌陀佛的救度,他當 下信受,便往生了——這就是臨終之機。

「業成」有平生、有臨終,當然,如果是平生業成的話,它是貫穿到臨終的,既是平生業成,當然也就更是臨終業成了,因為他的往生,不是臨終那一時刻才決定的,是在平生信順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的同時就決定了。所以,不是臨終那個時候才決定往生,他的念佛是每句佛號都決定往生,念念都決定往生。

37 問:剛才聽您開示這麼多,我確實深信臨終的時候會蒙佛的加被,去西方極樂世界。作為一個凡夫,一是深信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另外,面臨一個弘法的問題, 像我這個人,挺愚癡的,表達能力也差,修行各方面都談不上,可是我想:自己要再進一步修行,有什麼方法進一步增加智慧,是不是有矛盾?請師父開示。

答:這個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自信教人信」。

領受彌陀的救度,不知不覺就會自信教人信,那個時候才會感覺到自己的缺乏,那怎麼辦呢?要多看曇鸞、道綽、善導一系淨土思想的書,同時多聽闡述這些思想的錄音帶,能夠加以思惟。領會阿彌陀佛救度的道理之後,再給人家講就比較有內容。

另一方面還要觀察對方的根性,他能不能接受、接受的可能性有多少?如果覺得對方完全不能接受,甚至會誹謗,那麼我們就要斟酌了;如果覺得對方是可以接受的,那用什麼方式才能使對方接受呢?我們的目的是要使他接受,所以這個時候就要有種種的善巧方便。

總 之,要充實自己,唯有會游泳的人,才能去救沉溺在水中的人;如果自己不會游泳,不僅談不上救人,反而需要人家來救。所以,我們自己必須先受益,受益之後, 有時候不必刻意,自自然然就會影響到別人。「自利利他」,唯有自利,才能利他。唯有自己信受之後,才能使人信受。如果自己信受的程度非常膚淺,要讓人家信 受,當然不是不可能,只是成分會很低的。所以,一切要先從自己做起。

38問:請問一下師父,如果有的人往生以後,他不想再回來,就是願意在極樂世界住著,這種屬於小乘的人對吧,這種人能不能見到阿彌陀佛?

答:不管什麼人往生,一定會見到阿彌陀佛,因為極樂世界是大乘法門,不往生則已,一旦往生,就會改變小乘的根性,自自然然會發起廣度眾生的願。

好像路面上的水千差萬別,有的乾淨,有的不乾淨,有杯中的水,也有黃河的水、長江的水,各不一樣,可是一旦流入大海,就跟大海一個味道,自自然然地,不必勉強。極樂世界能夠轉小乘的心量為大乘的心量,所以,我們儘管往生,到那裏自有佛的調攝。

39問:沒進佛門的人,念佛能否往生?

答:沒 有進佛門的人、沒有三皈的人,如果他一生都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也一定往生,比有三皈而沒念佛、沒往生的功德利益還要大得不可思議。因為他一輩子念佛, 即使不知道,已經在願船裏邊,照樣往生。所怕的是:他雖然念佛,但不曉得彌陀救度的原理,然後又起了一種想要到天上或人間的那種心,那就不定了。

40問:師父講的公案,就是地獄眾生聽到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即得往生。我們人間是不是也有聽聞而往生的,請師父開示。

答:地 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是那位婆羅門親眼看到的,看到他們離開地獄乘坐蓮花而去。那麼,我們這個世間是不是有聽聞而往生的呢?應該是有的。如果有的話,應該 是臨終的時候。他這一輩子有沒有學佛是另一回事,但臨終的時候,是聽這句名號而往生的,因為名號本身的功能就是使聞信者都往生極樂世界。

現在引用幾個例子:

臺 灣台中縣沙鹿鎮,有一位身患癌症的病人,沒有學佛,進入醫院,住在加護病房(病情最嚴重的,必須要護士二十四小時觀察)。他得的癌症已經是末期了,末期的 癌症都很痛苦,所以有時會哀叫,不哀叫也會呻吟。他的家屬請心觀法師去探望他,心觀法師去時帶了一部念佛機,同時向他介紹極樂世界的莊嚴、阿彌陀佛的慈 悲。講完了就將念佛機放在那裏,開著佛號讓他靜靜地聽。這個患者雖然身心痛苦、念不出來,但一聽到佛號就不那麼痛苦了,安靜下來了。好像經過一天一夜,就 安詳地斷氣了。

當然,我們沒有神通,不曉得他這麼一斷氣是往生了還是到哪裡去了。不過從這裏我們可以知道,單單聽佛號的聲音,可以解除身心的痛苦,而不必拖延時間,很快就走了。

再 一件:一九九五年底,我有一位親戚在台南住院。一天下午,我去看望這位親戚,進入病房的時候,後面也跟進一位住在隔壁病房的患者,是女眾,四十歲,但看起 來好像有五六十歲了,眼睛四周都是黑的,而且面貌很憔悴,講話有氣無力,走起路來很緩慢,好像奄奄一息的樣子。她進來,人家就拿椅子給她坐。她告訴我說, 她整整一星期都沒有睡了,因為不能睡,睡不著,所以覺得很痛苦。又生病、又沒有睡覺,當然很虛弱,好像奄奄一息的樣子。

我就跟她說:「你要念佛,你念佛就能睡著。」

她說:「像我這個樣子,怎麼能夠念呢?」

我就對她說:「你不能念沒關係,等一下我去請一部念佛機,你聽佛號的聲音,就能入睡了。」

我很快去請來念佛機,交待她躺在床上就放念佛機聽,然後我就回去了。

隔 天的下午,我又去探望我的親戚,一進門,隔壁房的那位患者已經事先坐在那裏,而且跟大家有說有笑,氣色面貌也跟昨天大不一樣了,非常好看,也有精神。她感 謝我,跟我說她昨天躺在那裏,因為怕吵到別人,所以將念佛機的耳機塞在耳朵裏,不知不覺就睡著了,睡了好久,一醒過來精神就很好了。

你看,七天睡不著,不能睡,一聽佛號就睡著了。

從此,她每天躺在那裏就是聽佛號,睡覺也聽佛號,所以無形中病情好轉得很快,沒有幾天就出院了。

我們可以來討論討論:如果這個病人當下要是斷氣了,那很可能也會借著這句佛號的功能往生極樂世界。

因為她業報之身還未盡,所以就使她能夠入睡,而且病情很快好轉,繼續活下來;如果是應該壽終正寢的,豈不是就有解脫的可能?因為名號的功能本身就是那樣的。

我們這個身體,是業報之身,業報就是過去的業。所以,我們這一輩子出生在哪個地方、身有多高、有沒有智慧、將來會讀到哪個學校、甚至所做的事業、所領的薪水是多少、跟誰結婚、生多少個孩子、健康不健康,這個跟過去世都有百分之百的關係,都是延續過去世而來的。

好比我們銀行的存款簿,已經記滿了,要換一個新的存款簿,這個新的存款簿的數目,一定是延續舊的存款簿下來的。現在我們的身體,就好比一個新的存款簿,也是延續過去世的存款簿而來的。

那位患者之所以有病,之所以睡不著覺,是過去的業,甚至是過去的冤親債主在她旁邊干擾,使她睡不著。那麼佛號一聽,無形中那些業障就消除了,甚至如果有冤親債主在旁邊,也會化解冤親債主的業。

聽 跟念其實是一樣的。當我們念的時候,雖然嘴巴念,但是必須是意業出來的,即使不是從內心很至誠懇切地流露出來,可是我們只要念,至少就會在我們的第八阿賴 耶識裏種下一顆種子。念是口業,是舌根;聽是耳根,都是六根之一。六根從哪裡來?就從我們根本的阿賴耶識來,所以,我們所聽到的一定會進入我們的阿賴耶 識;所講的話,講善言、惡言,好與壞,種種的語言,也會成為一顆種子在我們的阿賴耶識裏面。

好 了,這句名號是涅槃的主體,萬善的功德通通在這句名號裏面,阿彌陀佛累生累劫所修的點點滴滴的功德,都容納在這句名號裏面。宇宙當中什麼功德這句名號沒 有?所以,這句名號有驚人的大功德、大力量。這句名號的大功德、大力量一句一句地貫入我們的阿賴耶識裏面,便能轉我們的業。因為業的體在哪裡?在阿賴耶識 裏面。業本身其實是虛假的、幻化的,而這句名號的功德卻是真實的。再多的虛假都不如一點點的真實。所以,這句名號一入耳根、一入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裏面所 存有那些虛假的業障自然消除。

還 有一則故事,是《印光法師文鈔》裏面談到的。他說:最近無錫念佛風氣很盛,有一個廚師,是做素食的,每逢寺院舉辦法會或者打佛七的時候,人家都請他去當廚 師。他在廚房料理,沒有直接到大殿跟隨大眾去打佛七。可是在寺院裏面,人家念佛的聲音卻會聽到。他一方面在廚房工作,一方面耳朵聽到的都是念佛的聲音。

有一天,這位廚師的兒子要死了,臨死之前跟他說:「爸爸,爸爸,我現在要離開世間了,但是我不能夠去好的地方。你有很多佛,如果你的佛給我,我就能去好的地方。」

他爸爸說:「我又沒有念佛,我哪裡有佛?」

兒子說:「有啦,你的佛很多!只要你給我,我就能夠去好的地方。」

他爸爸說:「要多少你儘管拿去。」

這話一說,他的兒子就安詳地斷氣了。

事後他請教人家說:「我兒子說我的佛好多,我平常很少念佛,佛是從哪裡來的?」

真正懂得的人就告訴他說:「你幫人家做菜,在那裏聽七天的佛號,每一聲每一聲聽進去,都是你的,都存在你的阿賴耶識倉庫裏面。佛號本來就是彌陀的本體,彌陀累生累劫,兆載永劫所累積的六度萬行通通在裏面,當然功德就很大。你是無意在聽,如果有心聽,功德就更大!」

佛 號利益大,是因為這句六字洪名本身就是所有功德的結晶——「功德聚」(所有功德聚集的地方,叫做功德聚),也就是摩尼寶珠,能吐生種種的寶物,這句名號也 是一樣。不像經文,後面的經文跟前面的經文各不一樣,你即使專心地聽人家誦經,也不曉得誦到哪裡、在誦什麼內容,不知道。這句名號,百句、千句都是「南無 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你再怎樣無心地聽,還是能聽清楚這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名號簡單容易,而功德卻非常 之大。像這類的故事很多。

41問:請問師父兩個問題:第一、過去早上念《無量壽經》四十八願,晚上念三十三至三十七品,再念佛號,有定課,現在的定課怎麼做?第二、到了極樂世界,還要回來度眾生,不如現在趕緊多學,到極樂世界還學,這種想法不知對不對?

答:定課因人而異,有時間誦《無量壽經》也可以,或者誦四十八願也可以,或者誦《阿彌陀經》也可以。不過你如果瞭解教義之後,不必誦經,你專門念佛就可以了,早晚課都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其他經典不用念。

經 典主要是讓我們瞭解意義、依教奉行的,主要不在讀誦。讀誦如果不懂經義,得到讀誦的一點點功德而已。像《無量壽經》在說阿彌陀佛的救度,可是我們誦了幾千 遍,還不曉得彌陀救度是什麼,這句六字名號的來源、它的原理通通不懂得,枉費了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懷,也辜負了阿彌陀佛五劫思惟、兆載永劫的苦行啊!阿彌 陀佛都在那裏傷心流淚了。祂站在那裏十劫,手伸了很久,就是為了呼喚我們、救度我們。

所以,早晚可以通通念佛,其他時間再去看《無量壽經》,或者看闡述淨土法門教理的著作。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淨土法門是來回票,到極樂世界一定自自然然會到這個世間救度眾生。

而你那個觀點認為:我們到極樂世界還要再學,與其到那裏再學,不如我們在這裏先學一點,這有點不正確,不是這樣的。

淨土法門是點鐵成金的法門,儘管我們在這裏很愚癡,甚至不認幾個字,可是往生之後立刻佛性現前,無量的慈悲、智慧、願力、辯才,百千陀羅尼、三明六通,通通具足,不假借你現在要學什麼、累積多少,不用。

你現在有時間就念佛,或者看這方面的教理,然後自信教人信,這就是最大的報佛恩。

我剛才說,隨各人的根機,有時間的人多念一些,沒有時間的人少念一些。念佛是被阿彌陀佛救度,信心的流露,救度的法喜。

比如說,我們吃了一粒妙香丸在肚子裏,一呼出來的口氣就有香味,從早呼吸到晚,呼出來的香味就很多,可是沒有離開肚子裏的香丸。

名號就好比香丸,我們每一聲稱名,就好比呼出來的一口香氣,千萬次呼吸的香氣也就是這一粒香丸,千萬聲的稱名就是這句名號,就是這個名號香丸讓我們往生。名號香丸顯現出來就是稱名。

不是說我們裏面空空的,然後才靠我們今天念了多少聲、滅了多少罪、增長多少功德、對往生有多少把握,不是這樣的。

當然,信受彌陀救度的人,對他來說,天下最重大的事情就是彌陀的救恩,所以他會自然地去憶佛念佛,其他的事情就會淡了。

有句語說:「道念濃厚,俗念就淡薄;世念濃厚,道念就淡薄。」所以,信受彌陀救度的人自然會憶佛念佛。

42問:原來總有些擔心:誰也不敢保證臨終正念念佛。痛苦還可以克服,要是迷糊了,那這一生可就白念佛了,所以心裏很焦慮,請師父開示。

答:淨 土法門是現在獲得彌陀的救度了,臨終即使病痛、念不出佛來,甚至昏迷,但是永遠在彌陀的救度裏面,在彌陀的光明攝取當中。一方面是已經被救了,所以臨終昏 迷不昏迷、念佛不念佛,已經不是緊要的了,已經不看那個了,往生決定了嘛!所以,即使在那種情形之下斷氣,也立刻往生極樂世界。

所 謂被彌陀救度,是彌陀真實的救度,打破我們內心的懷疑不安,使我們從信受的那個時候開始,就在彌陀的光明裏面,攝取不捨,即使昏迷,還是攝取不捨。同時, 彌陀的生命也就在我們的心中,沒有離開,我們跟阿彌陀佛就是一體的,所以,你什麼時間、什麼地方、什麼情形之下斷氣,都是往生極樂世界。

如果認為說,昏迷了不能念就不行,必須是靠臨終念佛,那是「他力中的自力」——靠自己念佛的功夫、功德來祈求彌陀迎接,來迴向往生。那就不是我們淨土法門的內涵了。

所以,淨土法門是現在就決定往生,現在就跟阿彌陀佛一體。一方面是阿彌陀佛的生命在我們的心中,另一方面是我們的生命在彌陀的心中。
彌陀的心就是光明嘛!阿彌陀佛的光明「照十方國,無所障礙」;那無所障礙的無量光明是攝取哪一種眾生呢?攝取念佛的眾生。凡是稱名念佛的眾生,都永恆地處在彌陀攝取的光明裏面。所以,現在在祂的光明中,一斷氣就在祂的無量光明土。

唯有淨土法門才是我們今世可學得來、可擁有的,同時,它是八萬四千法門當中最高的法門。所以,淨土法門是一個圓頓的法門。六字名號具足一切功德,就是「圓」;當下信受、當下修持,當下決定往生,就是「頓」,所以是圓頓的法門。而且下手容易、成就很高、萬修萬人去的,就是這個淨土法門。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就不是淨土法門了。

你是再怎樣低劣的眾生、再怎樣無能的眾生、再怎樣不會修的眾生,都能夠獲得阿彌陀佛的救度!而且本來阿彌陀佛的救度就是要救度這種不會修行的眾生嘛!

大 家會修行嗎?不會修行。我們這裏修持最好的,應該是淨安法師。他曾經達到淨念相繼、功夫成片、夢寐一如,可是對往生還是心中不安,直到聞信阿彌陀佛的救度 才踏實下來、安頓下來,真正是「安」了。所以「淨安」,以這兩個字作為他的名字是最好的了——當然,這個名字對每個人來說都同樣恰當,因為阿彌陀佛事先要 我們大安心,祂說:

吾誓得佛,普行此願,
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令我於世,速成正覺,
拔諸生死,勤苦根本。

「我要快一點成佛,趕快拔除十方眾生生死苦惱的根本。」

我們眾生最大的恐懼是什麼?就是無常的恐懼。無常一到,就要墮落到地獄去——世間有什麼比這更恐懼的?但是,阿彌陀佛要給我們「安」,要消除我們的恐懼。所以,對一切恐懼來說,唯有淨土法門才能給我們大安心。

43問:請問師父,信心不變的人,已得彌陀不斷光明的攝取不捨而當下決定了往生的身份,不必等到臨終,也不必看臨終的善相、惡相、如何死去,這樣的人臨終還須助念嗎?還須囑咐家人臨終事項嗎?

答:當然,信願念佛的人往生已經決定了,不必等待助念,不必依靠助念。

我們念佛的人,經常親近師父、蓮友,在臨終的那個時候,應該是熱熱鬧鬧的,不可能是獨單一個人。那個時候,蓮友相約,來作最後的告別,而臨終的人這個時候一定也感到:蒙受彌陀的救度,這個恩德非常的重大,所以,肉身存在的一分一秒,要多念幾句佛號報答佛恩。

臨 終之時,蓮友如果齊聲念佛,也是一件很殊勝的事情。而且往往人在臨終的時候會有不可思議的瑞相產生,那個時候,如果很多蓮友聚集在那裏,慶祝他的往生,在 瑞相當中,容易使一些沒有相信的人產生信心。一個瑞相往往比講經好幾年還有效果,講經好幾年人家不一定信,當下顯現一個瑞相就不得不信了。

44問:師父講的公案,就是一個婆羅門和他的妻子一起念佛,為什麼他念佛還會墮到地獄?請師父開示。

答:這或許他雖然稱念,但卻是一種勉強的念、應付式的念。

雖然他墮落地獄了,但畢竟他念過佛,這句名號就會在某種機緣下顯示它的功能,所以它的功能也顯現出來了,雖然沒有即刻往生極樂世界,但是功能顯現出來了。

或許這也是彌陀的安排,使他到地獄去,借這句名號度更多的眾生,同時又讓他還陽來,告訴世人這一則典故,使凡是聽到的人都感動,都去稱名,然後又傳佈出去。

他的事蹟就是很簡要地這樣述說而已,至於其他的前因後果,並沒有交代,所以,我們只能這樣推論。

我們知道,這句名號能夠使稱念的人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婆羅門不能往生,那有種種原因。

能夠往生的,當然都是一生專稱佛名的人,一生專稱佛名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他之所以專稱佛名,當然有他的動機、目的,他的動機、目的無非是厭離娑婆、願生極樂,然後才會去稱念這句名號。至於說他有了這個動機而稱念這句名號的時候,他對於彌陀的救度是否有充分的瞭解,那已經無關緊要了,往生是必定的,因為,他已經合乎往生的條件了——厭離娑婆,願生極樂,專稱彌陀佛名。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往往會半途而廢,就像有的人,告訴他這句名號非常好,只要稱念,就能消業障、增福慧,可是他生死心不切,一遇到病痛、逆境,就不念了;那不念了,似乎這個緣就斷了,就減少了。《阿彌陀經》說:

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
是諸善男子、善女子,
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意 思是說,現在有真正的願,現在就決定往生。如果沒有決定,是因為因緣不具足。現在不往生,將來發願也會往生。所以經文就說「是諸人等,若已生,若今生,若 當生」,已發願的已經往生,不然的話,就現在發願往生,不管早與晚,都會往生,所以說「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就「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不怕不 往生,就怕沒有這個願,厭離娑婆,願生極樂,自然就會稱名。

那臨終病痛念不出佛號也能往生嗎?照樣往生!曇鸞祖師曾經說過:

若人但聞彼國土清淨安樂,
剋念願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曇 鸞大師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有人「但聞彼國土」,只是聽到極樂世界這個國土是一個清淨安樂的國土,「啊,有那麼好的地方啊,那我也要去」——「剋念願 生」,「剋念」就是切實有願生的心;「剋念願生,亦得往生」,這種眾生也能往生極樂世界。同時,「即入正定聚」,已經是必定成佛的身份了,叫「正定聚」。 所以,這種願生已經是含有信在裏邊了,因為他相信有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願、有信,行也就在裏邊了,因為,行是阿彌陀佛兆載永劫所累積的功德,是要送給這 種願往生的眾生。願往生的眾生,在第十八願來講是經過彌陀所呼喚的眾生啊!

剛剛講的這種眾生,無形中也是經過彌陀所呼喚的,為什麼?阿彌陀佛的呼喚,是隨時隨地都在呼喚我們,有情無情都在為我們說法,祂以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來吸引我們,只要能引起我們願往生的心,阿彌陀佛呼喚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