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生之目的

人生是什麼

釋尊在《佛譬喻經》中,以一段有名的譬喻,向我們開示「人生究竟是什麼?」這譬喻是這樣的:

在一個寂寞的秋天黃昏,無盡廣闊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蹣跚地趕著路。突然,旅人發現薄暗的野道中,散落著一塊塊白白的東西,仔細一看,原來是人的白骨

旅人正疑惑思考時,忽然從前方傳來驚人的咆哮聲,隨著一隻大老虎緊逼而來。看到這隻老虎,旅人頓時瞭解白骨的原因,立刻向來時的道路拔腿逃跑。

但顯然是迷失了道路,旅人竟跑到一座斷崖絕壁的頂上。在毫無辦法之中,幸好發現斷崖上有一棵松樹,並且從樹枝上垂下一條藤蔓。旅人便毫不猶豫,馬上抓著藤蔓垂下去,可謂九死一生。

老虎眼看好不容易即將入口的食物,居然被逃離,可以想像牠是如何懊惱地在崖上狂吼著。

好感謝啊!幸虧這藤蔓的庇蔭,終於救了寶貴一命。旅人暫時安心了,但是當他朝腳下一看時,不禁「啊」了一聲,原來腳下竟是波濤洶湧底不可測的深海,怒浪澎湃著,而且在那波濤間還有三條毒龍,正張開大口等待著他的墮落,旅人不知不覺全身戰慄起來。

但更恐怖的是依靠救生的藤蔓,在其根接處出現了兩隻白色和黑色的老鼠,正在交互地啃齧著藤蔓。旅人拼命搖動藤蔓,想趕走老鼠,可是老鼠一點也沒有逃開的樣子。而且每次搖動藤蔓,便有水滴從上面落下來,這是樹枝上蜂巢所滴下的蜂蜜。由於蜂蜜太甜了,旅人竟完全忘記自己正處於危險萬分的死怖境地,此心陶陶然地被蜂蜜所奪。

釋尊開示這愚癡的旅人之相,便是所有人類的「人生之實相」。那麼釋尊這段譬喻意味著什麼呢?

釋尊「無常之老虎」的法語,是在開示我們的人生真實之相。

1.孤獨的心靈

旅人:這旅人即是指我們自己。

荒野:無盡而寂寞的荒野是譬喻我們無盡寂寞的人生。

我們從生下來時,就成為旅人而在作人生之旅了。

既是旅人,應知目的地。如今我們是以何目的,而出生到人間來呢?

如若不知,豈不就和這愚癡的旅人一樣了。

秋天的黃昏:秋天的黃昏是譬喻人生的孤寂感。何故我們的人生就像秋天的孤寂?

因為我們是孤獨一人旅行之故。雖說有親屬、家族、朋友,但並沒有可以互相傾吐心中一切,互相理解的心靈之友。即使是夫婦,終此一生也未必能互相理解心中之事。

人生的孤寂,原因就在這心靈的孤獨。難道你未曾有過孤獨的感傷嗎?

白骨:路邊的白骨是指我們人生旅途中,家族、親屬、朋友等的死亡。我們活到現在,應該看到很多白骨,那時我們有何想法?有何感觸?我們可曾注意到緊逼而來的「無常之虎」呢?

老虎:饑餓的老虎所譬喻的即是我們自己的死亡。

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的,因此,我們非死不可。

死,對我們而言是最恐怖的事,所以釋尊以恐怖的老虎作譬喻。

現在這無常之虎猛然向我們逼來,但由於我們以為這是非常恐怖而且不吉祥的事,所以平時不想去思考它。

而且如果我們因為佛教的正視死亡、談論死亡,而感到陰森森,並且厭惡的話,就是對佛教完全誤解了。

我們平生雖然忘記死、逃避死,但死必然會來到,這種逃避的心態並不能解決死的問題。唯有與死正面對決,而獲得解決,才能得到絕對的安心與幸福。因此佛教才提到死的事。

作為旅人的我們,本能地想從死逃開,一有病就到醫院,或以藥物來跟死亡搏鬥,但仍然是逃不掉的界限。

2.無力的松樹

松樹:接著我們攀上崖頂的松樹,松樹是指金錢、財產、名譽、地位等等。這些東西即使擁有再多,在死亡的面前也仍是無力的。像歷史上有輝煌成就的秦始皇、漢高祖,臨終時也不免感到「啊!人生猶如夢中之夢」而寂寞地死去。

我們現在能握著金銀、財產、名譽、地位等,含笑地迎接死亡嗎?瀕臨死亡時,一物也帶不走,因此想要微笑地面對死亡是不可能的。

3.人生是夢

藤蔓:藤蔓所譬喻的是「還不會!還不會!我還不會死」的那種以為還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壽命可依恃,但即使認為「還有十年、還 有二十年可活著」,但你認為到底人壽幾何?想想便知:已過去的十年二十年,也不過是「啊」的一聲之間,便如夢如幻般地消逝了。而今後的十年二十年,也同樣 是「啊」的一聲之間便會過去。

老鼠:不斷交互咬齧著藤蔓的白老鼠和黑老鼠是指白天和晚上。白天的白老鼠和晚上的黑老鼠,互相在縮短我們的壽命。所謂:活了今天一天,便是死了今天一天。即使過年、節日、假日也都一刻不休地在齧著我們的生命。因此最後藤蔓必定被齧斷,這便是「死」。

4.後生大事

人生誰都是過客  相守百年也是夢
世上萬般帶不去  一雙空手見閻羅

作為旅人的我們,此時唯有墮入深不見底的毒龍深海裡。因為在我們死後,必定有「後生一大事」。

深海:深海所譬喻的便是「地獄」。墮入此地獄,必須承受「八萬劫中大苦惱」,這一件事情便稱為──「後生一大事」。

一墮地獄八萬劫  再得人身復幾時

毒龍:顯現地獄之苦的是這三條毒龍,這三條毒龍即指我們心中的貪欲、瞋怒、愚癡之可怕的心。

由於「貪欲」之故,在我們心中不知累積了多少殺、盜、淫、妄的意惡之罪。

由於「瞋怒」之故,在我們心中不知累積了多少對翁姑、朋友、他人「願他快死」等的心殺之罪。

由於「愚癡」之故,在我們心中不知累積了多少對自己不幸的憤懣,對他人幸福的嫉妒之罪。

「善因善果、惡因惡果、自因自果」的因果法則是不會有絲毫差錯的。由自己所不斷造作的罪惡所生出的地獄,最後還是由自己墮入。

教我們解決此後生大事的便是佛教。但作為旅人的我們,忘記了逼在足下的後生大事,此心完全被蜂蜜所奪。

蜂蜜:蜂蜜是指人的五欲:財欲、色欲、名欲、食欲、睡欲。一天之中,我們不斷所想的,持續所求的,無非是為了這五欲的滿足。

然而不斷地舔著蜂蜜,不知不覺地墮下去,豈不是太愚癡了嗎?

我們能否認自己不是這個旅人嗎?

釋尊在此開示我們人生的真實之相── 亦即此「後生一大事」,一刻一刻地逼近著。── 並且向我們說明解決之道。

來吧!莫讓死看到我們的背後,要從正面跟死對決。

唯有解決死,才能真正得到人生絕對的安心與滿足。

能夠打開佛教通往安心之門的唯有我們自己啊!

人生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按語】世人無知,以為一死百了,何有死後世界?豈知死後世界,儼然存在;地獄火車,自然來迎;未出輪迴,難免墮落。詳細請看下文。

死後會怎樣

釋尊以「生死一如」之語說明生與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無論是誰,他的心中都盼望著明朗快樂的人生,但其人生中有無底的不安與黑暗蟠據著,這便是「死」。

所有的人,都非一死不可!若老實地凝視這事實時,我們的人生便會陷入黑暗之中,因此平生儘量地忘懷於死,便是我們的心態。

然而,即使我們能忘記死,而死卻不會忘記我們,且會突然襲擊我們。

而正面跟死接手,獲得死的解決時,也就能夠真正得到明朗快樂的人生。

首先,人死之後,將成為什麼呢?這是一個問題。

1.死後是有是無

死後的世界是有是無,答案是在那一邊呢?

常有人說:「並沒有所謂死後的世界,死了就沒有了,死一次沒有死二次的。」果真這是他的真心話嗎?並非如此。

從遠處眺望死,而說死不可怕,這正如在動物園眺望籠中的老虎一樣,動物園的老虎不會加害自己,因此不會覺得害怕。

反之,即將真正面臨自己的死亡,則猶如在山中突然碰到老虎一樣,只一見,便雙腳癱軟了。

「沒有死後,因此死並不恐怖」,說這話的人,在迎接臨終時,那倔強之氣,便頓時一吹而散。

2.文人學者們臨終之相

平生否定有死後的德國哲學家叔本華(Schopenhauer),在其受臨終之苦的折磨時,呼叫著「啊!上帝呀!我的上帝。」

「先生,在你的哲學中也有上帝嗎?」看護他的醫生這樣問。「親受痛苦的境遇,即使哲學上沒有上帝,也束手無策。我病如能痊癒,將從事完全不同的研究。」叔本華臨死前曾吐露這樣的心聲。

世界性的文學家歌德(Goethe)也在死前說:「啊!眼前一片黑暗,給我光明,給我光明。」

日本自然主義文學的鬥士,田山花袋氏在六十六歲死時,詩人島崎藤村問他臨終時的心情,他以微弱之聲回答著:「想到一個人孤獨而去,真感寂寞。」

夏目漱石氏因胃潰瘍,五十歲即與世長辭,其最後喃喃獨語著:「啊!真苦,現在死,真難過。」

3.火車來迎

《觀無量壽經》云:「以惡業故,應墮惡道,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

釋尊說行惡之人臨終時,必有「火車來迎」。臨終時,此心之黑暗擴大,看到黑暗的彼處有火焰的車顯現而來時,認為「沒有死後的世界」那種逞強的心,便會被吹散。並且真正與「獄火來迎」相遇的人,都會有淒厲驚人的慘叫聲。

法國著名的無神論者華帝爾(Voltaire),臨終時痛苦的掙扎著,最後凝視一處說:「瞧!那邊有惡魔要來帶我。啊!看到地獄了,好恐怖呀!誰啊!救救我吧!」這樣絕叫著死去。

又日本岐阜縣的M青年也因為看到伯父害怕於「獄火來迎」的臨終之相,而努力追求佛法。

平生否定死後,更且污蔑誹謗佛法的M青年之伯父,終於患上了不治之病,其臨終時是在深夜三時頃:「火來啦!火來啦!很熱!很熱!把我藏起來!把我藏起來!」慘叫而死。

M青年從來把「獄火來迎」想成是童話故事,可是在如實目睹可怕的獄火來現之事實後,很清楚的明白佛語之不虛和後生這件大事的可怕。此後他完全變了,開始認真地追求佛法。因為人是有死後的呀!

4.地獄之苦

那麼死了之後,會成為什麼呢?

釋尊說「一切眾生,必墮地獄」。即是開示所有的人都有「後生一大事。」

「後生一大事」是指所有的人「若不念佛往生彌陀淨土,則將來必墮地獄,承受極大苦惱」這件大事而言。印光大師說:「不生西方,必墮地獄。」

唐朝善導大師說:

一入地獄受長苦  始憶人間善知識

受了地獄之苦,才後悔在人世間時未從善知識之處聽聞佛法,但為時已晚。

然而地獄之長苦,是哪種程度之苦呢?

曾有弟子請示此事,釋尊反問著:「早上、中午、晚上各受一百支槍所刺,骨肉碎裂,那樣的苦,汝等以為如何?」弟子回答:「僅僅受一支槍所刺,其苦已難想 像。」此時釋尊拾起一粒小石頭置於掌上而譬喻說:「每日受三百支槍所刺之苦,若譬喻為如此之小石,則真正受地獄之苦,便猶如喜馬拉雅雪山之大了。」

這是怎樣也無法想像的大痛苦。

死的話,必墮地獄,火焰的車是其前兆。

5.自造自墮

但,即使地獄的苦,與火車來迎,都是由於自己的業力所產生之故,自古以來,即有此偈傳誦著:

雖無工匠  製造火車
自己製造  自己乘往

唯有後生這件大事的解決,才是付出人生的全部,也非完成不可的事情。

釋尊四十五年間的說法,歷代淨土高僧的一生,也都是為了開示我們有後生這件大事而不惜勞苦。

關於後生這件大事的解決,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今生現在被阿彌陀佛之本願所救,成為絕對之安心與滿足,此外別無。這即是「念佛往生」

故「念佛往生」,即是人生生存的唯一目的!

切莫輕忽  火車逼來
念佛之外  別無逃路

【按語】如此說來,念佛往生,豈非所有人生存的唯一目的!詳細請看下文。

人生之目的

1.人為何而生存著

人為了什麼而生下來?為了什麼而生存著?為了什麼再怎樣苦也非忍耐活下去不可?

我的一生就這樣地過,這樣地結束可以嗎?

只要是人,不管誰都或多或少,曾經有過這種疑問。實際上唯有深懷這種疑問,才是真正具有宗教性格、具有學佛的根機。同時唯有這種疑問,才是付出一生的代價,無論如何也非了解、非解決不可的「人生根本問題」。

以哲學來說就是「人生究極之目的」。

凡是存在的東西都存有它的目的。

如「筆」是為了寫字;「錶」是為了看時間;「杯子」是為了裝水;「眼鏡」是為了看,「車子」是為了乘坐等等。

任何東西都各自含有其目的而存在著。

那麼「人」又是為了什麼目的而存在的呢?

被稱為「萬物之靈」的理性動物之「人」,若不知人生之目的而活著,無異於「沒有理性」,「放棄人格」,可說失去生存的意義。

若將人生比喻為旅行,那麼我們就是旅行者,每一個旅行者都有其目的,不知人生之目的,就像不知目標的旅人。

如果人生沒有目的,那麼生存也就毫無意義。

壞損的筆與錶、破裂的杯子與眼鏡等,既不能使用,也就失去存在的意義,只有被丟入垃圾筒。

再怎樣高貴的名車,對於不知使用方法與目的的人來講,只不過是一堆廢鐵而已。唯有知其目的與使用方法,才會體驗到名車的可貴。

不知正確的目的與方法,則不知人生存在的難得與價值。

大部份的人,表面上樂觀含笑的過日子,有一天當內心深處突然有「人生空虛」之感,這正是因為他不知「人生究極之目的」的緣故。

但一般人都錯認為「自己擁有生存之目的」。

男人以為努力工作,養家活口是他的目的;

女人以為照顧家庭,撫育兒女是她的目的;

單身貴族,以自由愜意為目的。

同時人生欲望無窮:金錢、名利、地位等等,種類很多,也錯誤地以追求這些為他的人生價值。

2.人生目的之條件

以佛法來講,所謂「人生之目的」的條件是「只要達成,雖死亦可」。

為了某種目的而來到特定的場所時,必須是直到達成目的,否則不會離開。

去市場購物的人,不買到東西不回家,一旦買到了,則什麼時候回家都可以。

又,如同進入飯店,還沒吃飽,不會滿足地離開,一旦吃飽,隨時出來都很滿足。

亦如到駕訓班學開車,必須是一直學到考取駕照,否則不會半途而廢。

像這樣將目的與場所來比照人生的話,帶著某種目的,而投生來到「人道」的我們,目的若是達成,便應有何時離開「人道」都可以的心境,亦即「目的達成,何時死去都滿足」的心情。

釋尊說:

若人生百歲  不知生滅法
不如生一日  而得解了之

雖然活了一百歲那樣長壽,若沒達成人生目的,還不如雖生一日,而已達成目的的人,亦即若能完成人生之目的,雖生一日亦可。

孔子也說:「朝聞道,夕死可矣。」

早上達成人生之目的,雖然到了晚上經過這麼短的時間便死去,也能心滿意足。

那麼人類所追求的,有那些能合乎這條件呢?

錢財、名利、地位,這些如果達成的話,人可以死嗎?能含笑滿足地離開人間嗎?其實這些一樣也不能使我們滿足。不僅如此,而且是「世上萬般帶不去,一雙空手見閻羅」,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所以,釋尊形容一般人臨終的心情說:「大命將終,悔懼交至」。

3.釋尊「誕生偈」

「人生究極之目的」:宣說佛法的釋迦牟尼佛在其誕生時,已經徹底地顯示了。

佛教是宣說「人生之目的」的宗教,這由釋尊的「誕生偈」就可以看出來。

釋尊在約二千六百年前的四月八日,於當時北印度的藍毘尼園誕生。

生下來時,東西南北各走七步,並且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而宣說:

天上天下  唯我獨尊

這在《修行本起經》及其他經典都有記載,也就是有名的「誕生偈」。

此偈可作多種解釋,但其本意是在顯示「人生之目的」。

「唯我獨尊」的「唯我」,並非只是指「釋尊」一人而已,而是指「人道的每一個人」;「獨尊」是顯示「只有一件尊貴的使命」。

所以「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真義是:

「天上天下雖然廣闊無垠,但唯有我們人類擁有唯一的神聖使命,崇高的目的」。

這句「誕生偈」正是有關「人生究極之目的」的大宣言。

那麼佛教所說「受生人道之目的」是什麼呢?「向著四方,各走七步」,就已暗示出來了。

六步加上一步便是七步,「六步」是指長久以來流轉於生死輪迴的六個世界,即是「六道」。而「七步」是從痛苦的輪迴,迷界的六道跨出一步,以完成解脫輪迴,自由自在,不生不滅的生命。

「六道」是:
地獄道:歷經難以計算的漫長時間,遍受無法形容的大苦。
餓鬼道:接受五百世不聞水漿之名的飢渴之苦。
畜牲道:弱肉強食,最後被刀割煎煮之苦。
人間道:人類的世界,五陰熾盛,八苦交煎。
修羅道:瞋恨心強,常爭鬥的世界。
天 道:壽命很久,純粹享樂;但臨命終時,五衰相現,其苦甚於地獄。

我們的生命是從無始曠劫的古昔,一直迷於六道的苦界,未曾解脫。

釋尊常說:「從苦入苦,從冥入冥」,現在的人道是苦,死後的地獄更激烈。

所以釋尊要我們儘早發「出離迷界」的心,尋求覺悟永恆的生命。這便是「出離心」,我們要有此發心。

4.幾兆年一次的絕好機緣

能夠聽聞佛法只有「人道」,所以人道是脫離一切苦惱的場所與絕好機緣。

但是釋尊也說:「人身難得」,能夠生到人間界來是極其不容易的。

在《雜阿含經》中,釋尊以一段有名的「盲龜浮木」的譬喻來說明這困難性。其意是:

「大海之底有一隻瞎了雙眼的烏龜,壽命無量歲,每一百年才有機會將頭浮出海面一次;海中有一片浮木,木的中央有一孔,是否盲龜能夠遇到這浮木之孔呢?這是幾億年幾兆年也非常難的事,但在三惡道中,要轉生人道,比這還難。」

《涅槃經》也說:

墮三惡道者,如大地土; 
受生人界者,如爪上土。

無論從時間上或數量上而言,都確實是「人身難得」。

就這一點,在一千年前,日本有一位高僧──源信上人,開示了一段法語,很貼切的說明得生人身的慶喜:

離三惡道  生於人間  應大慶喜
自身雖賤  不劣於畜牲
吾家雖貧  猶勝於餓鬼
事雖不如人意  難比地獄之苦
世間之難住多憂  即是出世間之緣
身雖卑賤不高貴  亦是入菩提之導
故生人間  應該慶喜

古德也說:「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正是警惕我們,一旦墮入三惡道,則雖經過幾億年幾兆年也未必能再度得生於「人道」。

像這樣已經生到「人道」來的「人類」,擁有這麼大好機緣,怎麼可以過著「不知為了什麼而活著?」「生存很空虛!」「我的人生怎樣都可以!」的灰色日子呢!

出生到「人道」之目的,釋尊已經作了這麼明確的開示與強調,亦即「依靠佛法,出離六道輪迴。」

此生很短,而後生無窮的長,假藉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尋求永恒不生不滅的生命,正是「人生之目的」。

那麼如何依靠佛法,從六道跨出一步,出離六道輪迴呢?這是佛法所要說的重要課題。

釋尊一生所說的教法,分為二門:聖道門、淨土門。在這五濁惡世,又是末法的時代,人劣才闇,聖道難修,淨土易行。不管僧俗、賢愚、善惡、男女、老幼,只要 信順任憑彌陀悲願的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則永遠蒙受佛光攝取。亦即彌陀本願,不論你是善是惡,只看你是信是疑。一旦信願念佛,則不管善惡, 都蒙受佛光攝取。生在彌陀攝取光明中,死入彌陀無量光明土;得無量之壽命與自在之身心;永離輪迴,無諸苦惱,豈不快哉!

【按語】極樂之樂,樂不可喻;地獄之苦,苦不堪言。專稱佛名,必生淨土;若不念佛,將墮地獄。詳細請讀下文 〈佛形容地獄〉、〈瀕死體驗篇〉及〈念佛放光〉、〈念佛往生〉等篇。

佛形容地獄

1.「十方諸佛捨棄惡機」之文

《悲華經》卷六云:

是一千四佛所放捨者,所謂眾生厚重煩惱。
專行惡業,如是眾生,諸佛世界,所不容受。
如是眾生,斷諸善根,離善知識,常懷瞋恚,
皆悉充滿娑婆世界;悉是他方諸佛世界之所擯棄,
以重業故。

(《大正藏》三.二○四)

2.佛說「三業行惡,必墮地獄」之文

《佛說鐵城泥犁經》云:

人於世間,身作惡,口言惡,心念惡;
常好烹煞,祠祀鬼神者,身死當入泥犁中。

(《大正藏》一.八二六)

《佛說閻羅王五天使者經》云:

人身行惡,口言惡,心念惡;
謗訕賢聖,見邪行邪;
其人壽終,便墮惡道,入泥犁中。

(《大正藏》一.八二八)

3.佛譬喻「地獄痛苦」之文

《佛說泥犁經》云:

佛言:「設令惡人,眼如我眼,見惡人所趣殃過考掠之處,惡人即怖心憔破,吐沸血而死。」
佛言:「欲知勤苦,最不可忍者,獨有泥犁。泥犁者極苦不可具言。」
諸比丘長跪言:「願聞泥犁勤苦譬喻。」
佛言:「譬如長吏,捕得逆賊,將詣王前白言:『此人反逆,念國家惡。』王長吏,以矛刺百瘡。明日問之:『此人何類?』白言:『尚生』。王言:『復刺百瘡。』」
佛語諸比丘言:「如此人被三百瘡,寧有完處大如棘葉無?」
諸比丘言:「無有完處。」
佛語諸比丘:「此人被三百瘡,寧毒痛否?」
諸比丘言:「人被一瘡,舉身皆痛,何況被三百瘡。」
佛持小石著手中,示諸比丘:「是石大?太山為大?」
諸比丘言:「佛手中石小,奈何持比山;欲持比山,億億萬倍,尚復不如山大。」
佛言:「泥犁中痛,與矛瘡痛,億億萬倍,尚不如泥犁中痛。手中小石,如三百矛瘡;山者如泥犁中痛。癡人心念惡,口言惡,身行惡,死後墮泥犁中。」

(《大正藏》一.九○七)

4.佛說「盲龜浮木」之文

《雜阿含經》四○六云: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獼猴池側,重閣講堂。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大地,悉成大海;有一盲龜,壽無量劫,百年一出其頭,海中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海浪,隨風東西。盲龜百年,一出其頭,當得遇此孔否?」
阿難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此盲龜若至海東,浮木隨風,或至海西;南北四維,圍遶亦爾,不必相得。」
佛告阿難:「盲龜浮木,雖復差違,或復相得;愚癡凡夫,漂流五趣,暫復人身,甚難於彼。」

(《大正藏》二.一○八)

《佛說泥犁經》云:

佛言:「人在三惡道難得脫,譬如周匝八萬四千里水,中有一盲龜,水上有一浮木,有一孔;龜從水中,百歲一跳出頭,寧能值木孔中否?」
諸比丘言:「百千萬歲,尚恐不入也。所以者何?有時木在東龜在西,有時木在西龜在東,有時木在南龜在北,有時木在北龜在南,有時龜適出頭,木為風所吹在陸地。」
「龜百年一出頭,尚有入孔中時,人在三惡道處,難得作人,過於是龜。」

(《大正藏》一.九○七)

恒嚴法師  地獄見聞

在日本侵華戰爭時,日本飛機亂炸我的家鄉── 湖北省鄂城縣周圍。我年廿二歲,父母帶著我們兄弟姊妹媳孫等,本擬趕到賀勝橋站搭火車至重慶,但母親終因不堪驚恐疲勞於途中而亡!父親離散,我與兄嫂等躲在金牛鄉下,日日思念父母,不知他們身在何處?故于每晚望月對空而拜,思惟如何才能得知父母所在!

三 天后的一個晴朗下午,因思念父母,悲哀愁悶而昏沉!忽見一位莊嚴的出家人,手執拂塵對我說:「走呀!」「去那裏呀?」那位出家長者說:「你不是想看你的父 母嗎?我帶你去呀!」並且叫我前行,我請長者前行,可是長者必叫我先行,我不好再違長者意而前行。只見路兩旁綠草如茵,整潔清新,不久面前現出一城,城門 大且高,要仰頭而望,其鐵門上排列若干碗大的鐵釘釘著。

我 與長者走進去,在門後有個大玻璃窗的房子。長者叫我稍等,他去登記,我問:「為什麼登記?」他說:「你還要回去呀!」在他登記時,我看見一位穿白府綢藍條 對襟開領短衫長褲的青年為之登記,一看那不是姨表兄嗎?我歡喜的叫「表哥!表哥!」奇怪!他為什麼如同不見不聞、不知不覺,若無其事,長者辦好,回頭又帶 我走。

走 不遠,看見一大片草原,臥著牛、馬、豬、羊、鹿等各種四腳獸類,無能計數。在路邊的牛都瞪著牛眼看我,我怕怕,不敢走,長者用拂塵一揚,牛頭就皆轉向裏 面。我心想,這些動物都是活的呀!又往前行,見一片大叢林,樹上有許多各色各類,花色美麗的鳥,樹下則是許多雞、鴨、鵝等兩足禽類。再前行不久,看見姑表 姐光著身體,僅在腰臀之間圍著一塊白布,坐在石頭地上,懷前抱著一個小嬰兒,長發散在背後腰際,面上如同初醒未洗臉的樣子,而眼角仍留有眼屎。我叫「表 姐!表姐!」她也同樣的不聞不知,頭亦不抬。

我無可奈何的又向前行,長者依舊在後。續行不遠,看見一大熱鐵煙囪上,有人緊緊抱著,已經如同石膏人粘在其上。我一看,這不是我們鄰居紀家少爺嗎?他為什麼在這受罪呢?長者答:「他壞了人家的女孩子(即是誘姦女孩子 ),所以受此罪報。」啊!在世上他家是做木材生意的,很有錢,據說整棟倉庫裝的都是銀元,也常接濟窮困的人。那個少爺詩文都很好,為人做事也很灑脫,可是不為人知的色欲惡行,還是要自己接受果報的,可不慎哉?

再 放眼前看,唉呀!青面鬼拿著大鐵叉,叉著人往刀山甩,其人身首破裂,腹破腸流。又有夜叉鬼破人腹的、挖心的、挖眼睛的,有鐵鉤鉤舌頭的,大油鍋炸人的,用 鐵鋸把人從頭鋸開分兩半的,還有把人倒栽在大石磨中,磨得血漿溢流。其中更有叫喚、哀嚎、淒烈慘痛之聲發出,看得我眼睜不開,耳不忍聽,心中直顫抖。我沒 有問長者,自思惟這是作惡眾生在接受慘痛的果報。唉!眾生!眾生啊!可悲可歎!

我 實不願看這些了,正好側面有條路,於是很自然轉過去,走、走,走了一條路,順著長老的指引,走進一棟房屋裏面,啊!赫然看見母親坐在床上,妹妹坐在媽媽身 邊。我歡喜異常,叫著媽媽!奔向母親,想貼著母親坐。可是總是落空,沒有貼上,而母親亦是若無其事,不知不覺。心中很難過,以為母親只愛妹妹,好似沒有我 這個女兒,不知我的思念!

此 時長者又叫我向前走,只好無可奈何走吧!長者對我說:「看你哥哥去。」我問:「他不是在坐牢嗎?」長者說:「他無大過,只是對於妻之不孝沒有加以教導,失 去為夫應盡的責任。」過不久我們到一辦公所在,是棟樓房。心知哥哥在樓上,上了樓梯,即見哥哥坐在桌前撥算盤。我高興的叫著:「哥哥!哥哥!」。可是哥哥 亦如前所見:表哥、表姐、母親、妹妹們一樣,不知不覺,不見不聞,不能通達。

長 者又叫我走、走、走,似乎走了不算短的路程,感覺其境非常清幽廣大祥和,我自己也舒暢自在起來。到了一間黃色光亮的大房子裏,周圍是透明的門窗,只見父親 在其中禪坐。看見我來了,說:「你來做什麼?」尚未答話,長者對父親頷首示意,父親亦點頭領會其意。我對父親說:「我不走了!」隨即歡喜的坐在父親右側, 而父親雖未言語,似已知我的去處。不一刻,長者又示意要我走,無可奈何的又走出來了。

不 久來到一橋前,橋寬約四、五寸,腳才踏上去,又縮回來,怕!怕!長者輕動拂塵,說:「不要怕!」於是我再踏上,似乎橋很堅固,不搖不動,也就向前直行。向 下一望,唉呀!在紅紅的血水裏,有許多分不清楚是男是女的人頭蠢動著,人人都未穿衣,又有蛇纏繞其身,蠕蠕而動。我問長者:「這是怎麼一回事?」長者答: 「這是淫欲、生產、血污池呀!」「那該怎麼辦才好呀?」長者說:「修呀!」我問:「要怎麼修呀?」長者:「不要生孩子!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似乎明白 的「噢」了一聲。又向前走,不久,再看下麵,呀!藍藍的,是水?是天?抬頭仰望,水天一色,就如同萬佛聖城的夏日,晴空萬里,藍而透明。正看得神往,長者 推我一把,我身如皮球滾、滾、滾得心驚肉跳眼睛睜開一看,原來靠在床頭上,衣服給汗濕透了。心還在猛跳!原來是夢,回憶夢境,歷歷如真!

民 國卅四年(一九四五年),中國抗日戰爭勝利,世界和平。我乃返鄉回故居,進入第三重的客廳上,所供的靈牌果然有表兄、表姐、胞兄三個靈位,姑媽和嫂嫂拉著 我的手,哭訴戰爭別後的經過。先是安慰她們,待她們停止哭泣時,我問表兄死時是否穿白府綢藍條子的對襟短衫長褲呢?姑媽緊張的握著我的手說:「孩子你不會 死吧!你怎麼知道呢?」我說:「我看見他們哪!為什麼不給表姐穿衣服呢?」姑媽又一遍的說:「孩子!你不能死,你不會死,神明保佑孩子平安無事啊!」我告 訴他們我去陰間看他們的經過!「已經是兩年多前的事了!我現在不是好好的回來嗎?」姑媽心神稍安,告訴我表兄斷氣時是穿藍條白府綢短衫長褲。「表姐產後十 幾天,天氣很熱,要我給她洗頭擦身。剛洗完頭,將發梳好,正待洗身時,發覺好不對勁,急忙找塊布給她蓋著下體,就在此時斷了氣,過數天后,孩子也死了。不 過裝棺之前,我都給他們穿著壽衣袍,棺內鋪蓋得很好哇!他倆夫妻在同一月中去世的!」

表 兄表姐原來是夫妻,也是姑媽的女兒、女婿,家中雖有錢,可是死後的穿戴、鋪蓋已無益於亡人了!生前雖是夫妻,死後由於業報不同,各居異地,互不相知了!母 親與妹妹好像在陰間過生活。唯有父親生前念金剛經,並且打坐,秉承儒家精神教育女兒──「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寧可人負我,不可 我負人」;「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責人之心責己」等甚多,因受父母之教誨,耳濡目染已成習慣。今日學佛雖無成就,但這些道理皆令我感覺自在,受用無窮。又因 父親生前學佛,故能與我相見相通,此與其他人尤為不同。

又學佛後,念誦《地藏菩薩本願經》,乃知道那水天一色原來就是咸水海,而帶我至陰間探望父母的那位出家長老,同修們都說那就是地藏王菩薩。 (原載於1992.11.10《智慧之源》)

心樂法師  地獄來回

原編者按】此篇係作者心樂法師親身經歷,發生於一九三三年的浙江省睢陽縣。

驀然,竟也匆匆又走過了五十個年頭,埋在底層裡的記憶,已嵌上無數歲月的痕跡;寒暑易逝,卻嘆日子的短暫,而夢裡的一段也是如此……。

一、慈航渡苦

那一剎那,我像一隻蛻不了的蟬,在蟬殼中哀哀的叫,懦弱的蠕動,在窒息的空氣裡掙扎;海水的沖擊、侵蝕,壓迫形成翻騰的波濤。我呼嘯著,嘶吼著耶穌、耶穌來救我,無論我如何的喊叫,卻得不到四周一絲絲的回響……。

路旁觀音菩薩的形象,迅速閃過腦際,我又重新叫出觀音的聖號;隨著叫聲,眼前的海面,出現一艘載有許多不知名菩薩的船。菩薩救我!菩薩救救我!觀音菩薩甩了甩手中的楊柳;霎間,我已來到船上站在菩薩旁,脫離了那場生死的爭奪戰。

二、親歷業海

無形中,我被一個老婆子(我直覺地如此認為),帶進一個周圍如鋁顏色一樣,昏暗濁重的地方,有數不清的隔間,傳來許多苦楚的啼哭聲……斷斷續續,淒涼萬分。

首先,看到一個正方型的大隔間裡,刑人被綁於中央,交替被來自四個角落的尖型刑具撞擊鞭打;身上的肉裂開條條,鮮血斑斑,只聽到無力瘖啞的呻吟。再次看到身體兩邊繫有鐵繩的人,被左右的獠牙鬼差如拔河似的拉,慘聲連連……。

儘管老婆子一直告訴我他們的業報,我卻一句未曾入耳,只感覺心力交瘁,懼怕退縮不敢目睹。緊閉雙眼,深深在心靈烙上一道不可磨滅的痕跡。

三、十殿閻王

睜 開眼睛,不知什麼時候,堂上坐了一位眼神極冷,一付冷酷輪廓的青面閻王。鎮定情緒,我趕忙下拜,求他讓我回去。閻王沒有理我,也沒開口。殿堂的相貌,卻一 殿又一殿輾轉出現在我眼前;我就這樣一殿又一殿一直拜下去。直到第九殿時,殿上閻王開口對我說:「再賜予妳五十年的壽命,回陽後,把妳所見警戒世人。」我 叩頭拜謝之時,突然想起兇悍的嫂子;再抬頭望閻王。閻王似乎洞悉我的心事,又告訴我說:「妳將有一位好丈夫。」此時,我才安心舒了一口氣。

四、登臨淨土

不知不覺中,我又來到一個柔和安詳的地方。人人臉上都掛著微笑。周遭充滿鳥語花香,清流激湍,令人怡然陶醉。聞不到車馬的喧嘩聲,這份寧靜,使我忘了前面的恐懼及震撼。

遙遠望去,眼端出現好多蓮花。蓮花上出現好多各種不同姿態的菩薩。站著、坐著、蹲著……,佈滿了眼線中的世界裡。溪畔垂柳飄揚,翠綠的蓮蓬烘托粉紅的花瓣;菩薩的英姿,色海變幻,天樂繚繞,我已忘了置身何處?

更 有那用七寶飾成的塔,金光閃爍,莊嚴無比,裡面阿彌陀佛的金像,塑立在闊大講堂的前方。我欣喜的叫出──我要在這裡,我不要回去了。聲音的彼落處,出現一 位拿龍頭拐杖的老夫人,說道:「妳!現在還不能留在此地。這裡都是皈依三寶的佛弟子,妳以後再來吧!妳母親還在家裡等妳哪!」聽到母親,執拗不肯的態度才 軟下,低頭默肯。

五、得遇亡父

抬 頭之際,我又躊躇站在一個不知名的地方,正當我滿臉疑惑時,我看到已逝去的父親。爸爸來到我的面前,我們彼此高興寒暄著,也同時遇到許多已逝的親朋好友。 我跟他們講了好多話,覺得又渴又餓,我向爸爸要水及東西吃。爸爸說:「我們這裡沒有水喝,水源有鬼吏把守控制,我們只能飲溝裡的污水,只能吃人丟棄的食 物、祭品,更有時偷取雞鴨及糞屎吃。此地不是妳應該來的,趕快回去吧!」我正想再開口問爸爸時,一位金人對我一指,只覺得眼前一黑,我又回到世間,重拾回 生命的氣息。

六、後語

十 九歲那年,因意外而亡;三天後,我又奇跡似的活過來。其中的轉變,使我把信仰三年的耶穌否定掉!五十年來,也歷經人事滄桑;世間的榮華富貴,榮辱、憂寵也 如船過水無痕跡,遠了!遠了!一切也如鏡花水月的虛幻而不實……。夢中的極樂,促引我剃下三千細髮,放下塵勞求歸佛界。

倚仗佛菩薩的力量,五十年的歲月,雖然已經過去了,但我仍然健健康康活著。感念菩薩的加被,在法味溫馨中,拋掉塵俗的齷齪,心中清淨無垢。願此感言與一切有情,同求淨土,同歸極樂。(一九八三《覺世旬刊》〈七十回首〉心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