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觸光柔軟 慧淨法師著

《觸光柔軟》前言

「念佛人每日誦念思惟」共有十條,前六條為《淨土宗教章》之宗風俗諦,後四條本是慧淨上人為出家眾所加,但大家普遍覺得適用,自然不加區別的流行了,各地蓮友很多也都會背誦。

念佛是我們的真生命,這十條可作為我們日常行為的鏡子。它從阿彌陀佛的慈悲展開,融合了世出世善的精神,貼近於當今眾生的根機,對規範我們的行為,端正我們 的心念,陶鑄我們的性情,提升我們的心境,改善我們的命運,很重要,很受用。比如讀到:「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就會想:「我對他人有恩慈體 貼嗎?自己有謙卑柔和嗎?」這樣一想,設使剛強粗暴的心念,便會立即馴服柔軟一分。經常對照這面慈悲的法鏡,不僅映現出我們的美醜,還有變醜為美的神奇功 效。

凡 夫的心念,不免剛強;人眾的團體,總有不和。即使是念佛人、念佛的團體,也難避免。但念佛人被讚為人中「芬陀利花」、「妙上好人」,念佛的團體喻如白蓮花 之聚會,如果也同於,甚至更遜於世間人、世間團體,個人的心念不讓人覺得慈悲柔軟,團體的氣氛不讓人感到親切祥和,那就需要以此對照,做深切的反省。如果 一個念佛的團體,其成員都能自覺地以此十條規範自我,自然就能顯現一種由法而生、與法相應的精神氣質,而具有無形的感化力量,如時雨潤物一般推展法門,廣 利眾生。所以這十條對於我們團體的道風建設、弘法利生的大業,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更廣泛地說,除個別文字表達,這十條本身並沒有佛教徒非佛教徒、念佛人非念佛人的區別,而普遍適用於各類人群,對於立身處世,自心和平,家庭和樂,團體和順,社會和諧,都有很大的利益。

這 些條文都淺顯好懂,但落實在個人身上需盡一生之努力,同時需要過來人的示範指導。上人對此有幾篇專門的開示,語言平實,充滿慈悲與謙敬,讓人讀來心覺舒 服、平坦、開闊、清涼,而自然升起向上的力量。今取相關文章,集為一冊,名為《觸光柔軟》,普贈有緣,願能常讀、常思、常對照,真正落實「念佛生活化、生 活念佛化」。

經中說,阿彌陀佛的慈光照到眾生的心中,眾生的心就柔軟了,如陽光化冰為水。心有慈愛,心便柔軟,不會冷漠無情,如水潤生萬物;心若謙下,心便柔軟,不會高己慢人,如水常在低窪。感受到彌陀的大愛,心中才有真愛;自覺我身愚劣,自然慚愧低頭。

願所有讀到本書的人,都能蒙受阿彌陀佛的慈光照護,都能擁有一顆柔軟的心。

釋淨宗    謹識
二○一一年八月三○日

一、念佛人每日誦念思惟

慧淨法師

一、對彌陀恭敬信順,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

二、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奉公守法,為世良民。

三、自覺愚惡,過於他人;毫無資格,計較他人。
不說是非,不聽是非,不傳是非,不較是非。
不求人過,不舉人罪,不揭人私,不爭人我。
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懷虛假,不行諂曲。

四、六親眷屬,敬愛和睦;崇德興仁,務修禮讓。
和顏愛語,下心含笑;慈念眾生,加厚於人。
奉行謙敬,不起驕慢;常懷慚愧,仰謝佛恩。

五、給人安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利益。
凡事真心,凡事愛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
凡事守大體、有分寸,凡事為對方設想,凡事肯吃虧不計較。

六、學佛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

七、生活——簡單、樸素。
語言——誠懇、和藹。
威儀——安詳、穩重。

八、諉罪掠功小人事,掩罪誇功眾人事,
讓美歸功君子事,分怨共過盛德事。

九、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
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

十、每見寒士將達,必有一段謙光可掬。
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

 

二、「念佛人每日誦念思惟」略解

淨宗法師

一.對彌陀恭敬信順,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

對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要恭敬地信受順從。
體會到阿彌陀佛的慈悲大愛,對同在三界輪迴的苦惱眾生,要恩慈體貼。
體認到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內心保持謙卑柔和。

二.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奉公守法,為世良民。

謹遵人倫道德,盡到個人職份,約束邪念,常存真誠。奉行社會公德,遵守國家法律,做一個好公民。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父子、夫妻、長晚輩、上下級,有一定的次序及各自的規範要求,必須遵守。不然,社會人心就會混亂,無法生存。

三.自覺愚惡,過於他人;毫無資格,計較他人。

要認識到自己的愚癡過惡超過他人,沒有一點點資格可以計較他人。

.不說是非,不聽是非,不傳是非,不較是非。

處眾常保靜默,不說是非以及閒言碎語。
遇到別人談說是非,默默走開,而不聽。
萬一是非閒言撞入耳朵,到我為止,不更向第二人轉說。
知道別人說我的是非,如同沒聽到一樣,不加計較。

.不求人過,不舉人罪,不揭人私,不爭人我。

不伺求打探別人的過失。
知道別人有過錯,不要公開揭舉,讓他難堪,以至失去改正的勇氣,而要善巧替他迴護,讓他有自新的機會。其實人都是會有過失的。
不要揭露他人的隱私,揭人隱私,最為損德。
不與人爭是非高下,若遇爭執,則抱「你對我錯,你大我小,你高我低,你尊我卑」之心。

.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懷虛假,不行諂曲。

凡事謹慎,深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報應真實不虛,不要違背因果的大法則。
即使做不到一切時處慈悲柔善,至少不要把恨意蓄積在心中。恨如毒素,存一刻便毒害自己一刻,存一天便毒害自己一天。恨如利刃,恨最傷心。哪怕心中只有小小的恨意,也要儘快化解,以恢復我心的平和柔善。
不懷虛假之心。
心懷正直,光明磊落,不存不可告人的私心,更不為此曲意奉迎,心行扭曲。

四.六親眷屬,敬愛和睦;崇德興仁,務修禮讓。

家人親眷,要和睦相處,互相敬愛。與人相處,崇尚修德,發揚仁愛,禮讓為先。

.和顏愛語,下心含笑;慈念眾生,加厚於人。

容貌友善和悅,語言溫暖體貼,心意誠懇謙下,面含微笑;以慈愛的心,站在對方立場來考慮,厚道待人。

.奉行謙敬,不起驕慢;常懷慚愧,仰謝佛恩。

自處在下,敬他為上,克服驕慢心。經常觀照自我,心念不清淨,行為多過失,覺得羞恥,無臉見人;這樣的心行,必然墮落三惡道,仰承阿彌陀佛的慈悲,依然在世為人,而且命終得生淨土,實在是無比的大恩大德。

五.給人安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利益。

與人交道,要讓人有安心,不讓他有恐懼不安。讓人歡喜,不要讓人苦惱。讓人希望不失望。給人利益不損害。
安心、歡喜、希望、利益,人人需要,有時只是一念慈心、一句善軟的話,就可以做到。

.凡事真心,凡事愛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

面對一切人事,都要真心、愛心。不論做什麼,遇到什麼,好壞、順逆,都心存感恩。事不分大小,人不論貴賤,都要認真以待,心懷恭敬。

.凡事守大體、有分寸。

處事掌握根本的原則,知道何事當做不當做,何話當說不當說。同時善於把握尺度,避免過度與不足。

.凡事為對方設想。

凡事站在對方立場來考慮,為對方做周全的設想。

.凡事肯吃虧,不計較。

與人相處,心甘情願吃些虧,不斤斤計較利害得失。
這樣能增長很大的福報,減少很多煩惱。多一分計較,便多一分煩惱。凡事占盡便宜,不肯吃一點虧,最後必定吃大虧。

六.學佛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

學佛大悲心,阿彌陀佛如何包容我,慈悲我,我也儘量去包容人,慈愛人。

七.生活--簡單樸素。語言--誠懇和藹。威儀--安詳穩重。

修行人生活要簡單,不複雜;樸素,不奢華。
語言要誠懇,不虛華;和藹,不急暴。
威儀要安詳穩重,不燥動輕浮。

八.諉罪掠功,小人事;

自己的罪過一推乾淨,他人的功勞占為己有。這是小人所為。

.掩罪誇功,眾人事;

有罪而加以掩飾,少功而加以誇大。這是普通人所為。

.讓美歸功,君子事;

不獨享美好的名聲,不獨佔成功的好處,總要讓一些給他人。這是君子所為。

.分怨共過,盛德事。

眾所怨嫌的惡事、惡名,雖與自己無關,卻主動承攬一些在自己身上,以減輕他人的壓力。這是德行深厚的人所為。

九.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

天地的運行規律,昭示了因果的自然法則,驕傲自滿的人必遭虧損流失,謙虛好德的人必獲助益充滿。鬼神加禍驕傲自滿的人,而擁福謙虛好德的人。人人都厭惡驕傲自滿的人,而喜歡謙虛好德的人。
驕傲自滿的人,天地、鬼神、眾人都厭棄他,他怎麼可能運勢長久而不遭殃禍呢?謙虛好德的人,天地、鬼神、眾人都擁護他,他怎麼可能不發達興起而受多福呢?

十.每見寒士將達,必有一段謙光可掬。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

一個地位卑微的人,就要發達興起之先,必定讓人感受到他有一種謙德的光彩,如同可以雙手捧起來一樣。為人謙德,能納受善教,獲得無窮的利益。

三、念佛人

慧淨法師

一、念佛人常思地獄苦,使心有所畏懼;常思極樂樂,使心有所冀慕。

二、我是個有罪的人,一個罪人心中所想的是:如何才能救贖自己,以免於受那一日的審判和刑罰。

三、地獄之火已經燃燒到了我的腳底,我日日夜夜,心心念念,只有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此外,我無遑旁顧。

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觀經》)

五、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觀經疏》)

六、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 (《觀經疏》)

七、行走白道的念佛人,忘記背後,向著淨土,驀直前進。

八、現生消災免難,增福延壽;臨終預知時至,自在往生。

九、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終生過「憶佛念佛」的生活。

十、一句彌陀念到底,一切妄念皆不顧。

修行人

一、修行人清心寡慾,安貧樂道。

二、修行人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

三、修行人而恥惡衣惡食,非修行人。

四、修行人深信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五、修行人樂天知命,於人無怨,於世無求。

六、修行人以佛心為心,以佛行為行。

七、修行人念念在道,念念不在人我是非、稱譏毀譽。

八、修行人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九、修行人悟萬物一體,自他無別;故忘掉自己,成就他人。

十、聖人不積,既已為人己愈有,既已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老子)

四、出家頌

慧淨法師

把青春生命    獻給佛教讓阿彌陀佛    作我主人
    遙想當年    悉達多太子
    出了東門    遇到老人
    出了南門    遇到病人
    出了西門    遇到死人
    悉達太子    驚嚇恐懼    陷入沉思
    有生必老    有生必病    有生必死
    我與我父我母我妻我子    都將難免
    如何才能不老不病不死

把青春生命    獻給佛教
讓阿彌陀佛    作我主人
    遙想當年    悉達多太子
    出了北門    遇到沙門
    容顏煥采    舉止安詳
    悉達太子    眼睛一亮
    啊    這是解脫者的風采
            這是得道者的表徵
    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他是我們努力的標杆
    他的法
    必能讓我們解脫生死苦
    他的道
    必能讓我們獲得涅槃樂

把青春生命    獻給佛教
讓阿彌陀佛    作我主人
    沙門的袈裟    是光耀的法幢
    引領著太子    走向成佛大道
    從此
    佛光普照三千界
    法水長流億萬年
    從此
    彌陀廣度恒沙眾
    淨土門開永不關

把青春生命    獻給佛教
讓阿彌陀佛    作我主人
    遙想當年    舍利弗尊者
    二百五十弟子    學習外道法門
    為修行而苦    為解脫而苦
    正當步行路上    遇到馬勝比丘
    一襲袈裟披身    安詳寂靜滿足
    啊    這是解脫者的風彩
            這是得道者的表徵
    於是向前請教
    你師父是誰    教你什麼法
    馬勝比丘回答
    萬法因緣生    萬法因緣滅
    我佛大沙門    常作如是說
    終於舍利弗    盡率弟子眾
    齊歸佛陀座下    成為智慧第一大弟子

把青春生命    獻給佛教
讓阿彌陀佛    作我主人
    是一襲光輝的袈裟
    度了悉達多太子
    也是一襲安詳的袈裟
    度了舍利弗尊者
    出家人是法幢    說法能度眾
    出家人是法幢    不說法也能度眾
    出家人是法幢    佛法因你而傳
    出家人是法幢    功德因你而立

把青春生命    獻給佛教
讓阿彌陀佛    作我主人
    荷擔如來家業    紹隆佛種
    光大淨土法門    普度群生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五、出家與個性

淨宗法師

上人說:「出家人最好不要有個性。」

初聞此語,不覺一怔:人怎麼可能沒個性呢?那些有能力的人不都是個性很鮮明的人嗎?

轉而一想,上人說的話實在是妙!妙!太妙了!

個性是什麼?個性其實就是一種自我意識,一個人「有個性」其實代表這個人有強烈的我執。

與個性相反即是共性。一切萬法共性是什麼?就是佛性!法性!空性!

佛菩薩有個性嗎?沒有!他們完全證入佛性、法性、空性。眾生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為男為女,無所不變,又哪裡有個性呢?

出家人最好不要有個性,是鑒於以下理由:

一、 佛法的教理否定個性。佛教以萬法因緣生,並沒有一個獨立的實體,也就是說絕對獨立的「個體」是不存在的。「個」既不存在,「個性」也就談不上了,如龜毛兔 角。以佛法來說,萬事萬物只是緣起性,緣起性即是空性。這是從絕對面上說的。從相對面上說,緣起的萬法,各有差別,不妨說有各自的特性,但這一切都是無常 的,如果執著它、堅固它、強化它,認為實有,就成為虛妄顛倒了。

二、佛法的修行磨滅個性。修行人,不論是聖道門還是淨土門,越來越沒有脾氣,越來越沒有個性,初如堅石,後似柔水,才算正道。修行的過程,就是磨滅個性的過程,直至個性淨盡,佛性全現,圓滿成佛,隨類應化。

三、僧人的儀相削弱個性。俗人為強化個性,往往會在衣服頭髮上做文章,以奇裝異服、古怪髮式標顯自己。出家人一律光頭,統一袈裟,著壞色衣,幾千年不變,一加入這個隊伍就如同一滴水入大海一般失去了原有的自己。外來的人初入寺院道場,見清一色的出家人,真是難以分辨。

四、 僧團的生活淘汰個性。同一信仰,同一修持,同一作息,同一規矩,同一待遇,沒有私產,不懷我心。僧團的同一運作如同大冶爐,正是要汰除個性的雜質,鑄就團 體的精粹。故在大叢林、大道場磨礪久的人,自然顯出一種出家人溫和安詳的氣質,隨遇而安,謙遜有禮,可左可右,能上能下,人們也就很難在他們身上發現張揚 的個性了。

五、 彌陀的名號消融個性。每天念的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真是奇妙!智者愚者、強者弱者、蠻橫者馴服者……男人女人、老人小孩、中國人外國人……不論是誰,一 旦念佛,一旦進入這句名號,他的個性就沒轍了,使不上勁了,泯滅了。大聲小聲、長聲短聲、出聲默聲,一切不論,只要念佛就完全歸入一句名號,任憑這句名號 顯現,個人起不了作用了。不信你試試:你再大聲,它還是一句名號,名號遍滿法界,你聲大能傳多遠?你是孫悟空,一個筋斗雲,十萬八千里,上天入地,翻江倒 海,它還是一句名號,既逃不出,也動不得;你智慧廣大,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它還是一句名號,智慧一點也幫不上忙,一點也派不上用場。愚者、智者,念佛平 等往生。豈不是一入念佛,所謂的個性就通通消融,化為烏有了嗎?因為名號就是佛性,入佛性即滅個性,如光來暗滅,真是不可思議的大奇妙啊!

出家人,出家的念佛人,念佛的出家人,還要強調個性嗎?

沒有個性的人心柔軟。有十分個性,便有十分剛強;消一分個性,便增一分柔軟。

沒有個性的人恆順眾。凡夫眾生誰沒有點自己的個性脾氣?不過站在他人的立場,恆順眾生的需要,不放任自己的個性罷了。

沒有個性的人眾歡喜。沒有個性,並非懦弱無能。耍蠻使性,誰還不會?想一想,團體當中,人緣最好的都是那些沒有個性的人。他們總是在人群中隱沒了自己,從來不出頭招風,但卻深深地獲得大眾的敬愛。

有個性的人多煩惱。因為他時時要照顧他的個性,警惕他人冒犯。

有個性的人難相處。因為說不定惹了他的個性,比觸犯他的親生爹娘還讓他生惱。

有個性的人易惹事。在人群中,沒有個性的人好像一部收拾得乾脆利索的車,行進在大街上,左右無牽掛,出入無障礙;個性強的人,就像一部車橫掛著雜七雜八的長竹杆,行在巷道裡,處處是障礙,而他也一定是嫌人家的電線杆不是位置,衣服架得不是地方了。

話又說回來,如果我們看透了「個性」的虛偽與過患,不隨它轉,不做它的奴隸,用「南無阿彌陀佛」無量光明圈套牢它的額頭,讓它聽命於佛,為我所用,則個性也可成為弘法利生的猛將利器。如此則:

有個性的人有長處。因為個性就是他的長處。

有個性的人有能力。因為發揮他的長處,就能彰顯他的能力。

有個性的人能成事。因為能力發揮出來,就能成就一番事業。

希望我們的出家眾,以及所有的念佛人,為法為眾,好好打磨我們的個性,做一個柔軟的人,慈悲的人,消融個性而恆順眾生的人。

六、為彌陀盡形壽

淨宗法師

二○○六年十月初,慧淨法師在大陸,為諸位法師、蓮友寫下如下勸勉法語。有人問其義,故淺釋之。

慧淨法師勸勉法語:

以和為貴  以忍為高
不以苦為苦  不以難為難
為彌陀盡形壽  為彌陀獻身命
為眾生擋地獄 帶眾生歸故鄉

問:上人是在怎樣的情形或是什麼場合而談到這些法語的呢?

答:主要是勸勉執事及有心弘法利生者,但我想對大眾皆有益。

第一段大眾相處,當「以和為貴,以忍為高」,不以個人意氣行事,而是以團體的和合為重。忍己從人,可謂高明;犧牲個人,顧全大局,堪稱高尚;獲得整體的最大利益,方為高妙。如此之人,品行高貴。反之,分化團體即是賤,個人至上反為低。

第 二段個人歷練,當「不以苦為苦,不以難為難」。身為執事,統領大眾,服務大眾,其苦處及難點,非餘人所知。然而若以苦為苦,無異苦上加苦;以難為難,即是 難上加難,非但於事無補,實則自他俱損。因嘆苦少不蓄怨,畏難必然氣餒,譬如軍中將帥,先已自心無主,意志傾頹,全軍覆沒,可以預斷。如不以苦為苦,則雖 苦亦不覺甚苦;不以難為難,則雖難亦不覺太難,萬法唯心故。

況且我等已蒙彌陀救恩,得免輪迴大苦,已滅之苦如大海,所受之苦似毛滴,思之當自慶。又況且今日之苦,乃是為法門、為教團、為眾生,苦有所值,苦得其所,雖 有苦受而得樂果,則寧願為法門、為眾生而苦,不願為家庭、為個人而樂。世間人,為個人利益,再苦也不覺得苦。佛弟子,果然把法門興衰、眾生解脫當作自己的 事,再苦也不覺得苦,有利可圖故,心甘情願故。

難只是一時,難不會永遠;難只是感覺,難不是事實,難不可得。自古到今的難事,都隨時間而化解,由因緣而改變,何況真心為法門、為眾生,彌陀必助其手,必排其難。

第三段弘揚法門,當「盡形壽、獻身命」。以法而活,為法而活。我們是因為彌陀而活著的,所以也要為著彌陀而活下去,除了彌陀,生命即無意義,活著等於死亡。只要有一口氣,就要為法門呼吸;只要能動一指頭,也要為法門奔走。若無弘法之緣,盡形壽念佛,盡形壽皈命,其功全等。

第 四段利益眾生,當「為眾生擋地獄,帶眾生歸故鄉」。眾生者,實為我之父母,我之兄弟。一切眾生,必赴地獄,能擋眾生於地獄之門者,約時就機,唯淨土一門, 念佛一行,彌陀本願,善導勸囑。我既依善導勸囑,行本願念佛,則是極樂人,則我不擋眾生於地獄者,誰來擋之!我不帶眾生歸故鄉者,誰能帶之!自能生極樂, 豈寧父母下地獄;自能歸故鄉,豈忍兄弟獨飄零。多一人往生,少一父母下地獄;少一人念佛,少一兄弟返故鄉。

以上是我的理解,我也未能做到,勉為其力而已。

七、修行人藉境練心
慧淨法師

我們是修 行人,修行人要藉境練心。聽到別人讚歎恭維,不歡喜;受到別人非禮污辱,也不惱恨。對我們非禮的人,其實是我們的善知識,是來成就我們的忍辱,消除我們的 業障,增長我們的福德的。境界不能過,就是被境界打倒了,人就不會進步。如果沒有境界來歷練,我們就永遠只能在原地踏步,所以要感謝對方。

在業力的推動下,沒有人是故意的;愚者相互指責,智者心生悲愍。對方之所以對我們非禮,是因為他患了無明病,被煩惱所驅使,因此我們要心生悲愍,悲愍他的愚癡可憐,他如果不是愚癡不明事理,何以會如此呢?

修行人,發大乘心,修菩薩道,好的、歡喜的、安樂的、成功的總是讓給對方,壞的、失敗的、沮喪的全留給自己。甚至暗中默默地祝福他,把好處讓給他,只要對方有一絲快樂安慰,我們也感到快樂安慰。

一 切眾生都做過我們的父母。當做我們母親的時候,是如何的關心我,愛我護我,把我們捧在手心,視為珍寶,為我們付出心血,甚至生命。如果不是隔胎之迷,今生 他對我們必然還是這樣的,可是就是因為無明,有了隔陰之迷,他就忘了,不再對我們如父如母了。這不是無明嗎?就是今世也一樣,比如小時候母親很疼愛我們, 可是等母親年老了,有了老年癡呆症,她連認識也不認識我們了,甚至會疑心我們會暗害她,處處提防。面對這樣的母親,我們應該計較嗎?不應該。反而會悲愍, 我的母親是多麼的愛我呀,可她現在成了這樣,我要如何地愛護她,為她治療。如果無法治療,至少念在母恩應盡人子之孝,不應該嫌責計較才對。

做執事的,住持、當家,是一寺之長,要有心量。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就要大人大量,不和一般住眾計較,凡事以大局為重,凡事理性不情緒,凡事慈悲不瞋 恚。如果不能發起悲愍的心,至少不要有計較的心,甚至瞋恨的心。一個團體,一個道場,種種非逆的事都是有可能的,住眾甚至信眾不理解我們,加於我們非禮, 都完全是可能的,可說很正常,因為大家都是凡夫。

體諒對方是凡夫,自己也是凡夫,凡事就要彼此接納,互相包容。

當家也好,執事也好,住眾也好,信眾也好,大家對我們這個法門,對我們的道場,都是有感情的,可說一往情深,本意都是想愛護法門,愛護道場。但人無完人,金 無足赤。人都有缺點。我們處眾的時候要心懷謙下,想到凡事不如人,對方總有比我擅長的地方。我雖然也有一些長處,但缺點更多;對方雖然有不足,但也有很多 優點。這就是孔子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

說到修行,不論聖道門、淨土門在這點上都是一樣的,想到凡事都是我的錯,在自己身上找毛病。不然叫什麼修行呢?差別在於,淨土門的人知道靠自己不能圓滿,所以要靠佛,求生淨土;而聖道修行的人,他認為靠自己能夠修行達到圓滿,所以他不求生淨土。

〈淨土宗宗風俗諦〉,住眾最好能有一個固定時間在一起背誦,分享個人的心得體會,這對團體道場的和合安住會有好處。當然,內容不能說盡善盡美,個人有好的心得感悟,也可以斟酌增減;但大體上來說還是有助益的。比如裡面說到:

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

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

自覺愚惡,過於他人;毫無資格,計較他人。

不求人過,不舉人罪,不揭人私,不爭人我。

和顏愛語,下心含笑;慈念眾生,加厚於人。

分怨共過,讓美歸功。

這些如果涵詠在心中,經常思惟,對於自我心性的提高、團體的和合安住,都會有幫助。

講於彌陀精舍
二○一○年六月二十七日

八、宗風學習五篇開示

慧淨法師

(一)

(僧眾輪流背誦宗風俗諦)

背誦經文以及古聖先賢的嘉言格語,對一個人心性的影響非常的快,所以非常的重要。

在佛陀時代,經文背誦是很稀鬆平常的,因為那個時代還沒有紙筆,所以不可能有文字的記錄,都是靠硬背,然後口傳,經典就是這樣流傳下來的。

我以前在家的時候就有背誦語錄的習慣,出家之後每天也都背很多經文,淨土門或聖道門的,或者是古德的,都會扼要地選擇。每天早上先靜坐念佛,在下座之前就先 在心中默念思惟一遍,因為那時候很純熟,很快,二十分鐘就可以默念完畢。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力也比較衰退,而且因為有些語錄很少應用到,很少用到的就 沒再背,漸漸的,沒背誦的就慢慢忘記了。所以在訂「淨土宗宗旨」和「宗風」的時候,我就想:要怎麼樣訂,才能夠淺顯化、普遍化、生活化,讓大家易持、易 背。

佛 教中,一般最熟悉的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還有五戒、十善,以及淨土門的三福,這些都很好、很重要,也都是佛法的基本。但是我 沒有把這些列進來,我是選擇比較能夠確切落實行持,而且都會使用到的,譬如:「不說是非,不聽是非,不傳是非,不較是非。」人最容易造業的就是這一張口, 因此在十善業當中,口業佔的範圍最廣,所以在宗風裡面,針對口業而訂的內容也比較多,好像繞口令一樣——不說、不聽、不傳、不較。

除了宗風之外,其實很多經文、格言嘉語都非常好,所以大家也可以挑選自己喜歡而且有益身心的來吟詠背誦。不過,背是背,重要的還是要每天思惟,時間最好是在 早上,因為即使背得滾瓜爛熟了,若仍只是大腦的東西,沒有入心,還是不管用,不能成為我們的生命。必須要藉教觀心、藉境練心,使之成為我們的生命,也就是 所謂的「融為骨髓,化成個性」,這樣才有用。

我們身體的骨、肉、血液、精氣,每一天需要靠三餐的飲食才能夠補充營養,才會有體力,如果幾天沒吃沒喝,身體就會衰竭,甚至死亡。肉體的生命尚且要靠物質的 營養,更何況是精神的生命呢?尤其是身體的根源在心(精神),如果精神的營養不夠,身體就會受影響而有病變。所以古德言:「一時不在,如同死人」。可以 說,沒有佛法的精神滋養,就不是一個人了。我們學佛的人,如果沒有持續不斷地吸取佛法的營養,那就不算是一個學佛的人了。

要 如何吸取佛法的營養呢?我們精神的食糧,必須要靠佛陀智慧的真理語言,因此每一天都要背誦佛陀智慧的語言,所以「宗風(二)俗諦.處事之道」,要把它背起 來,而且在一天的開始,都要思惟一遍,將佛陀的語言、古聖先賢的語言,作為我們的生命,作為我們一天為人處事應對的準則。

大 家想想,我們阿賴耶識中所藏的是什麼?無非是生生世世以來所累積的無明,貪、瞋、癡、慢、疑、邪見等六大根本煩惱,累積了很多很多的煩惱、習氣。一個出家 人被尊為人天師範,可是如果心中還是存著以前的煩惱、習氣,沒有佛法內涵的話,那是有愧於成為人天師範的。那要怎麼辦呢?就要時刻思惟佛陀的教法,將佛陀 的教法、智慧的語言、真理的內容經由身體力行,融為我們的骨髓,化成我們的個性,而成為我們的生命,這樣,我們展現的就會是佛陀所講的這些智慧語言的內 容。當然,這個難度很高,不能完全做得到,不過「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斯為下矣」。

宗 風的內容就像一面鏡子,不面對鏡子,就不知道容貌骯髒,也不知要擦拭乾淨。面對宗風這一面鏡子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的習性,發現自己的缺陷,而更加的慚 愧;也因為面對法鏡,愈發感到自己的缺陷,才更加要面對,使自己知所改進,不能百分之百達到,至少可以做到幾分或幾十分。所以希望大家,每天都將之思惟一 遍,落實在生活中,使其融為我們的骨髓,化成我們的生命,使我們的言語行為就如同宗風這些內容一樣。

佛教的精神是「慈悲」,佛教的根底是「無我」。宗風的第一條一開始就說「對彌陀恭敬信順」,彌陀是我們的本尊,是我們生命之所依,阿彌陀佛又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因此首先要對彌陀恭敬信順。

再來,「對他人恩慈體貼」,這是佛教的精神。佛教講什麼?講慈悲心,如果沒有慈悲心,或把慈悲兩個字拿掉的話,那就沒有佛教了。我們對他人雖然還沒有辦法達 到慈悲,但至少能夠恩慈體貼,恩慈體貼就能向著慈悲的目標前進。平時大家要互相慈愛,互相體貼對方的苦處,凡事先站在對方立場為對方考量,給對方恩惠。

單 單有慈悲,如果沒有無我,還有我執的話,這樣也不是徹底的慈悲,不是真正的慈悲,而且會使自己一直在六道裡面輪迴,所以一定要無我。然而無我談何容易,能 夠無我的話就是阿羅漢了。但我們可以儘量減少我執,怎樣減少我執呢?這方面雖也不容易,但可以從謙和待人下手,從心存「謙卑柔和」開始,能夠謙卑柔和就能 夠接近無我,就能夠淡泊我執。

這 個「謙」字對學佛的人來說非常的重要。《無量壽經》說「謙敬聞奉行」,我們宗風裡面有一句「奉行謙敬,不起驕慢」。「謙受益,滿招損」,「謙」可以消業 障,增長我們的智慧,為我們帶來福報,所以宗風最後一句說「每見寒士將達,必有一段謙光可掬」,能夠「謙」下來就會有福報,而且自己就會受益。所謂「謙則 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所以謙不但能增長智慧,而且能接近無我。

「謙卑柔和」中這個「和」是一個很平常的字,毫不起眼,但「和」其實是非常的重要,「和」的境界也非常的高超。一個人如果達到安詳寂靜,心中就會有「和」的心 情展現。佛陀是佛,已經沒有煩惱,沒有無明習氣了,因此祂所展現的就是安詳寂靜,就是一個「和」字。佛陀說僧團要和合,即所謂的「六和敬」。人人若能謙卑 柔和,則家庭和樂,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心中「和」的話,他所面對的事物,一切的境緣,都是滿目春風的,不會有負面的情緒,不會有是非的爭執,不會去計較 對方,抓對方的毛病,所謂「觀功不觀過,觀德莫觀失」。

心 如果不和,心就有煩惱;人如果不和,人就會生病;家庭如果不和,家庭也就不美滿安樂,事業也不會興旺。反之,家庭如果和,家庭就會安樂;社會如果和,社會 就會安定;國家如果和,國家就會強盛。所謂家和萬事興。所以「謙卑柔和」的這一個「和」,含義非常的廣。有「和」就能夠「平」,修行的人,有學問的人,他 就能夠平,所謂「學問深時意氣平」,真的有學問,他的意氣、心性,他的起心動念都是平和的,都是柔軟的,所以說「謙卑柔和」。

「謙 卑柔和」中這個「柔」的學問也非常高,非常令人嚮往。老子《道德經》的最高意境就是柔,所謂「柔能克剛」,剛強是死之徒,柔和是生之徒。所謂「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因為水能夠隨方就圓,水不剛強,不與人爭,沒有想到自己的利害關係,它能夠謙卑的、卑微的處於眾人之下,也因為這樣所以才能夠長久地 利益眾生,滋潤萬物。所謂「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個都必須要有「柔」的內涵跟精神。

所 以,當我們背到第一句——「對彌陀恭敬信順」,就要想到,彌陀是佛,祂把一切眾生當成祂自己,「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地救度一切眾生。當背到這一句的時 候,就會想到彌陀的存在是為了眾生,我們學佛的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豈不是也要為眾生著想?第一句背下來就想到佛、想到眾生、想到慈悲; 第二句--「對他人恩慈體貼」,我現在要面對大眾,要跟大眾相處,談事情也好,共事也好,自然就會希望給他恩慈,體貼對方的心境,讓他感受到溫暖,所以背 到第二句就會想到怎樣當下給對方恩慈體貼;第三句,不論何時何處,面對何人、何境、何事、何物,自己都要「謙卑柔和」。所以宗風的這些內容就像一面鏡子, 也是我們行事為人的一個標準。

又, 後面所講的「諉罪掠功,掩罪誇功,讓美歸功,分怨共過」,我們在面對事情,或者事情過後,可以反省:我是一個諉罪掠功的小人,或者掩罪誇功的一般人,還是 讓美歸功的修行人,甚至是一個分怨共過有盛德之人呢?這幾句也是一面鏡子,讓我們更加發現自己的不足而儘量去充實,以增進我們出家修行的德行。

念到「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就想到,唉呀!寧可吃虧也不要佔便宜的重要性。「人虧天補」,吃虧就是佔便宜,肯吃虧一 分,天就補你十分,甚至百分,這就是天道虧盈益謙。所以背到這一段的時候,就肯忍辱不去計較,甚至心中沒有負面的情緒,不會覺得心中有不平不滿需要去忍。 以後大家聚會的時候,也希望可以互相談談我們學法的心得,包括對宗風的體會。

對於每一天的早晨,我常常講,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所以勉勵大家早晨起來最好是靜坐念佛。晨坐念佛能夠快速轉化、提昇我們的精神、性情、思惟與氣質,因為 早上是心靈最平和、寧靜的時候,這個時候靜坐念佛可以說如同「寒潭映月」,寒潭清澈見底,月亮出來了,月影跟潭水,潭水跟月影,幾乎是一體不離的。以我們 早上寧靜的心,一句一句地來念佛,就跟阿彌陀佛寒潭映月,很能夠消業障增福德,尤其是一句一句的佛號當中比較沒有雜念的時候,就會覺得心中非常的安詳寧 靜,可以說滿面春風,下了座之後,所看到的人事物也會是滿目春風的人事物,不會看到這個人不順眼,看到那個人也要跟他劃分界限,就不會這樣。所以希望大家 能夠晨坐念佛。當然早晨找個時間運動也是有必要的,有時候也可以到我們的後院——象山,去走一走,爬爬山。假日人多比較不方便,可以選平常人少的時段。

大家在這裡都是師兄弟,都像一個家庭的六親眷屬,雖然大家彼此沒有骨肉至親的血緣,很難從內心來接納對方成為我們的六親眷屬,可是我們是為道而來的修行人, 既然彼此皆以道為親,平日相處就要設身處地,從內心把對方看成是我們自己的兄弟姐妹,看成是我們自己的家人,如果能夠這樣,那彼此相處是無諍的,即使有 諍,過後也就好了,就像宗風所講的「不蓄恨意」。

貪、 瞋、癡、慢、疑我們凡夫每個人都有,但這幾樣習氣最容易表現出來的就是「瞋」跟「慢」,尤其是我執比較重的話,瞋跟慢就更容易顯現出來。瞋跟慢大都顯現在 自尊心跟自卑心,因為自尊、自卑是一體的,不是自尊的時候就自卑,自卑過度無形中就會自尊起來,如果沒有自尊也沒有自卑,就會是一種平懷,以平常心看待。 今天即使當下有爭執,事後就忘掉,不蓄恨意。天主教修女就有一條規定說「不含怨到日落」,一個人如果含怨而不願放下,以後就永無寧日,因為會將某時、某 日、某人的某一句話,或某一個行動傷害到我,永遠放在心中,從此劃清界限,就會有一種受了委屈,或保護自己的心態產生,這樣就永遠對立,而不能彼此接納、 互相包容,如果那樣的話就很不好。

淨土宗台北念佛會為僧眾開示
二○一○年一月二十日

九、以誠感人

慧淨法師

第一、以誠感人,以德服眾

「以誠感人」即是不管對任何人、任何事,都要「以誠存心」,言語、舉止,都要出自真誠無妄的心;所謂「誠於中,形於外」。

「以德服眾」即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考量,給對方真實的利益。

任 何團體的領導者,固然要有其領導能力,但重要的還是「以誠感人,以德服眾」。如果不是真誠地站在對方的立場,為對方的「真俗二諦、現當二益」考慮,則容易 引起民怨,不得人心。所謂「俗諦」是現世生活的利益,「真諦」是念佛往生的利益。因為我們是學佛念佛的團體,有別於社會上功利主義的團體,尤其大眾稟承淨 嵩法師為人處事的基本精神,亦即「有情有義」,所謂「是非真假已忘卻,獨留情義落江湖」,這正是我們佛家「慈悲為本,方便為門」的具體表現。

第二、純孝之子,愛敬父母

我們是念 佛的團體,完全屬於淨土法門,淨土法門是庶民佛教,所以一切的作為要平民化、服務化。亦即雖然是領眾或組長,也都是為了服務大眾而設,因此要有義工、志工 的犧牲精神。而且我們是以彌陀為中心的淨土法門,更要如宗祖善導大師所說的要「學佛大悲心」,而阿彌陀佛大悲心的表現,即是《無量壽經》所說的「如純孝之 子,愛敬父母」。「純」是純篤專一之意,阿彌陀佛為了將「不請之法」的「真實之利」,亦即成佛功德,無條件的、白白地惠賜給我們,而把我們愚惡的生死凡 夫,視為自己的父母,而彌陀視自己為純孝之子,來愛敬我們愚惡凡夫。一般人對外人是「無愛無敬」,即使有敬也未必有愛,而對家人則有愛未必有敬;但阿彌陀 佛對我們是既愛又敬,而且純篤專一,不二不變。因此希望我們也以這種精神來對待同修大眾,尤其我們都是信佛學佛者,深信一切眾生都是過去父母,都是未來諸 佛,而且念佛必定往生成佛,可知現前同修大眾,都是即將成佛之人,更應愛敬、奉事。基督教有「基督為信徒洗腳」的典故,而阿彌陀佛有「純孝之子,愛敬一切 眾生」的悲心。

第三、身止苦中,忍終不悔

服務大眾 要有「無我」的精神,才能任勞任怨、無怨無悔,但這談何容易,因此也要「學佛大悲心」。阿彌陀佛的大悲心是金剛不變的,《無量壽經》說:「假使身止,諸苦 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這是法藏比丘在發四十八大願之前向他的師父——世自在王如來表白他為救度眾生的真心。「假使身止,諸苦毒中」意思是,為了完 成極樂世界、完成救度十方眾生到極樂世界的誓願,必須要行三學六度、諸種菩薩苦行,在種種苦行當中即使為眾生到地獄受苦,也要精進不退、堅忍不拔,始終不 會反悔,這才真的是無怨無悔。雖然我們是貪瞋癡、我執具足的凡夫,這樣的境界是絕對做不到的,但是我們都應學習體會阿彌陀佛的大悲心,雖不能至,心嚮往 之。因此,對任何艱難的事情,都要儘量承當,尤其對於任何人的任何批評,都要虛心檢討、歡喜接受。這對我們的能力、修為都是一種增上緣,我們要視之為善知 識。古人說:「聞過則喜,聞善則拜」,亦即對我們善意的勸告要歡喜接受,向指示我們善法的人感謝而拜,因為他們成就了我們的德行,何況古德說:「是非以不 辯為解脫,佛門以無事為興隆。」

以上三點:

第一,以誠感人,以德服眾,

第二,純孝之子,愛敬父母,

第三,身止苦中,忍終不悔。

希望與大家共同勉勵。

南無阿彌陀佛!

第一屆「議事委員會」會議前談話
二○○四年二月二十八日

十、緣苦眾生

慧淨法師

第一、菩薩所緣,緣苦眾生

我們雖是 佛教團體,但不以擁有教團、研究佛學為目的。學佛人不論所學是聖道門或是淨土門,其目的都在於「上求菩提,下化眾生;而上求菩提的目的,是為了容易度化眾 生」。因為一切眾生,都沉溺在苦惱的大海中,可謂眾苦充滿、苦海無邊,有的人茫然無知,有的人恐懼不安,因此都需要法音的喚醒,都需要彌陀的安慰。經典上 顯示彌陀的悲願說:「眾生苦惱我苦惱,眾生安樂我安樂」,又說:「荷負群生,為之重擔」、「一切恐懼,為作大安」。而我們的教團正是以彌陀為中心的淨土教 團,因此,教團的職事幹部都要深刻領悟彌陀的大悲,秉持彌陀的大悲精神,設身處地存念眾生的苦惱,以眾生為念。經典上說:「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諸佛菩 薩,心心念念,都在於苦惱眾生,時時處處都要拔除眾生的苦惱。

人 生很短,在幾十年短暫的人生中,能夠遇到佛法,尤其是遇到阿彌陀佛主動積極、平等普救的法門,進而為這法門「自信教人信」,做彌陀的使者,弘彌陀的大願, 是何等稀有難得可貴,正所謂「百千萬劫難遭遇」。因此,大家應慶幸、珍惜這百千萬劫難遭遇的佛緣,好好使用短暫的人生,為彌陀普救的法門而奉獻,心心念 念、時時處處都以眾生為念,猶如「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如此,假借短暫的生命,作無盡的奉獻,便能獲得人生最高的價值,因為我們為眾生所做的,點點滴滴 都如同彌陀所做的。

當然,我們都是凡夫,往往也會在某種境緣之下,善心冷卻,願心倒退,這時若想到「菩薩所緣,緣苦眾生」、「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則願心便會堅固,善心更能增長。

第二、和顏愛語,下心含笑

「和顏愛 語」出自《無量壽經》,原文是「和顏愛語,先意承問」,這兩句經文是在說明阿彌陀佛因地修行,對眾生親切體貼、柔善謙遜的大悲言行。「下心含笑」出自《地 藏經》,原文是「下心含笑,親手布施」,這兩句經文是佛陀開示一位國王布施時所應抱持的心態與做法。這幾句經文對我們學佛人,尤其身為職事幹部,是很好的 開示,可作為我們為人處事、服務大眾的方針。

「和顏」:溫和的、和藹的,甚至微笑的容貌,給人感覺親切、感覺安心,不會令人見而生畏,甚而覺得拒人千里之外。有句話說:「主婦的笑容,是家庭的光明。」的確,家庭主婦,相夫教子,主掌中饋,如果親切和藹,笑容滿面,會給家庭帶來和氣,帶來溫馨,帶來光明。

「愛語」:體貼、關愛、充滿為對方設想而又柔順的語言,能令對方歡喜、窩心,使得對方感動、感激,容易接受我們的服務,樂意聽從我們的領導。

「先意承問」:設身處地為對方設想,不等對方開口,預先通達其心,了解其意,而主動積極地垂詢對方的需要,解其苦惱,滿其所願。

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學習彌陀「和顏愛語,先意承問」的柔順謙下之德。

「下 心含笑,親手布施」:以謙下柔和的心腸,慈悲關愛的笑容,親手普遍地布施貧窮而又下賤的眾生。凡夫都有貢高我慢心,尤其貴為一國之王;然而國王布施貧困百 姓,不但放下國王的身段,而且用謙卑柔軟的態度,和藹可親的笑容,直接親近百姓,作親手的布施,並且敬重對方,毫無高慢心。這種真心、愛心、謙敬心,不但 令人容易接受,更令人動容、感念、懷念、永誌不忘。謙敬能夠聚德,招來福報,古人云:「人能謙下如谿谷,則德常在不離己。」

又,微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也是人與人最好的溝通橋樑。時常笑臉迎人,必是最有人緣的人。

希望我們職事幹部們為同修、蓮友乃至教團之外的人服務時,都能主動積極,都能「和顏愛語,下心含笑」。

第三、任勞任怨,無怨無悔

任勞不任怨,有功無德;任怨不任勞,有德無功;
任勞任怨,有功有德;不任勞不任怨,無功無德。

學佛人不管是為自己消災解難、增福延壽,或發心為佛門做事、饒益眾生,都要有犧牲奉獻的精神,吃虧不較的心量,因此必須培養「任勞任怨、無怨無悔」的胸襟。本來忍苦耐勞、不計誹譽,是行者本色,因為吃苦即是了苦,忍辱能夠增福;而身為佛門職事幹部,更應如此。

佛陀開示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又說:「欲求無上佛道,先做眾生馬牛。」我們雖是淨土法門,以念佛往生淨土,在淨土證無上佛果為宗旨,然而學佛既為成 佛,成佛本為眾生,則今生現世也應隨緣盡力,為眾生做事,甚至為眾生做馬做牛,只要我們能力所及,便應當仁不讓。尤其我們一方面要穩定教團,服務同修,另 一方面要弘揚本願,廣利群萌,若不耐勞,而心生怨悔,則功虧一簣,功敗垂成。

為 大眾做事,即使做得好,做得圓滿,都會有人滿意有人不滿意,都會受讚美,也會遭批評。身處五濁惡世,彼此都是凡夫,難免如此。但只要經過決議,自己也深思 熟慮、盡心盡力之後,若受讚美,固可欣慰,即遭批評,也不必氣餒,因為已盡心力,而因緣如此。所以主事者,既盡心力,便應隨緣,保持平常心,以恭順無諍的 態度,理性冷靜地面對;若因此而負氣,甚至有情緒反應,則甚為不智。任勞容易任怨難,若能任勞也任怨,則功德圓滿。因此,事無大小,都要理性抬頭,切莫情 緒用事。

服務大眾要能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必須體悟「大悲心」與「空性慧」。

《觀經》說: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華嚴經》說:

諸佛皆以大悲為體,因於眾生而起大悲,
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又說:

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
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華果。

眾生一 體,人我無別,為他即是為自,為自必須為他;能如此體悟,則能任勞,也能任怨,無怨無悔,猶如慈母赴兒,亦如不請之友。何況我們受彌陀無條件的惠施,蒙彌 陀不計較的包容,同渥彌陀大悲之愛,深感彌陀同體之恩;即使遭無根之謗,或求全之毀,也有力量勇於面對,敢於承擔。

為眾生服務,若能以無我心、平等心對待,則其福德不可思量。《金剛經》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何以故?若菩薩無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希望職事幹部們都能深體彌陀大悲佛心,無我不執著、理性不情緒地為人服務,而任勞任怨,無怨無悔。

以上三段法語:

第一,菩薩所緣,緣苦眾生,

第二,和顏愛語,下心含笑,

第三,任勞任怨,無怨無悔。

希望與大家共同勉勵。

南無阿彌陀佛!

第二屆「議事委員會」會議前談話
二○○五年三月十三日

【附錄】

一、修心八頌

朗日塘巴 造

第一頌    視眾勝寶

願我於諸有情眾,視之尤勝如意寶,
饒益滿彼究竟利,恆常心懷珍愛情。

第二頌    視己卑下

願我與誰相處時,視己較眾皆卑下,
從心深處思利他,恆常尊他為最上。

第三頌    觀心斷惑

願我恆常觀自心,正當煩惱初萌生,
危害自己他人時,立即強行令斷除。

第四頌    視惡惜寶

願我目睹惡劣眾,造罪遭受劇苦時,
猶如值遇珍寶藏,以難得心愛惜之。

第五頌    受虧獻利

願我於諸以嫉妒,非理辱罵謗我者,
虧損失敗我取受,利益勝利奉獻他。

第六頌    視害為師

願我於昔曾利益,深切寄以厚望者,
彼雖非理而陷害,亦視彼為善知識。

第七頌    暗取他苦

願我直接與間接,利樂敬獻於慈母,
如母有情諸苦厄,我當暗中自取受。

第八頌    知法如幻

願我所行此一切,不為八法所垢染,
了知諸法皆如幻,解脫貪執之束縛。

【附錄】

二、和光同塵

入世之法,並非和流同污,而是有「和其光,同其塵」之心量。

對別人要有寬恕之量,

對謗語要有忍辱之量,

對忠言要有虛受之量,

對事物要有容納之量。

是故:

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

與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惡賢愚,要包容得。

勿以才能而驕人,勿因困窮而變節,勿當得意而忘形,勿為小事而聒嚷。

凡事聽其自然,便能滅去不少的煩惱;

小理聽其自說,便能滅去不少的辯論。

與眾相處,切記一個「默」字;

與世相處,切記一個「寬」字。

能隨遇而安,方能與人同住;

能隨緣攝化,方能廣結善緣。

在人生旅途上,不要只顧往前走,有時需要回頭看一看,以免走偏了路。而不管遭遇何等的困逆,都要以微笑去迎接它、排解它,因為微笑的四周充滿愉快和安詳。

(摘自網絡    佚名)

【附錄】

三、自己決定別人看你的眼光

葦 笛

美國科研人員進行過一項有趣的心理學實驗,名曰「傷痕實驗」。他們向參與其中的志願者宣稱,該實驗旨在觀察人們對身體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應,尤其是面部有傷痕的人。

每位志願者都被安排在沒有鏡子的小房間裡,由好萊塢的專業化妝師在其左臉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觸目驚心的傷痕。志願者被允許用一面小鏡子照照化妝的效果後,鏡子就被拿走了。

關鍵的是最後一步,化妝師表示需要在傷痕表面再塗一層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實際上,化妝師用紙巾偷偷抹掉了化妝的痕跡。

對此毫不知情的志願者,被派往各醫院的候診室,他們的任務就是觀察人們對其面部傷痕的反應。

規定的時間到了,返回的志願者竟無一例外地敘述了相同的感受——人們對他們比以往粗魯無理、不友好,而且總是盯著他們的臉看!

可實際上,他們的臉上與往常並無二致,沒有什麼不同。他們之所以得出那樣的結論,看來是錯誤的自我認知影響了他們的判斷。

這真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實驗。原來,一個人內心怎樣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樣的眼光。同時,這個實驗也從一個側面驗證了一句西方格言:「別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不是嗎?

一個從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

一個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視的眼光;

一個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

一個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剔的眼光……

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內心世界,就有什麼樣的外界眼光。

如 此看來,一個人若是長期抱怨自己的處境冷漠、不公、缺少陽光,那就說明,真正出問題的,正是他自己的內心世界,是他對自我的認知出了偏差。這個時候,需要 改變的,正是自己的內心;而內心的世界一旦改善,身外的處境必然隨之好轉。畢竟,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別人看你的眼光。

(原載《人間福報》,二○○九年三月三十日)

【附錄】

四、怨天尤人最損福

蓮池大師《自知錄》上說:「怨天尤人最損福,一次減三善。」

當禪宗五祖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六祖惠能恍然大悟:「萬法萬物不離自性!」當即作了個偈子:「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何期」就是沒想到的意思。

他悟到了什麼?他悟到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佛和佛國土,包括所有的眾生和他自己,包括能想像到的和想像不到的,一切都是由自性化現出來的。

正因為我是這樣,所以遇到這樣的父母;

正因為我是這樣,所以遇到這樣的配偶;

正因為我是這樣,所以遇到這樣的子女、朋友、下屬、上司、陌生人;

正因為我是這樣,所以遇到這樣的人、事、物。

抱怨六親、遇到的人、事、物的時候,有沒有找出自己對應的落處而改掉呢?

一個人遇到的父母、妻子、子女、朋友、下屬、上司都是自己的映現。也就是說,惡妻、惡子女、惡父母、惡友、惡陌生人、惡上司,也都是自己,怨誰都是怨自己,不滿誰都是在不滿自己。自己是什麼樣的,自己的世界就是什麼樣的,自己世界裡的人就是什麼樣的。

這 就像自己是一個水晶球,水晶球裡有許多相,把這些相放大很多倍,就成了現實中自己身邊的人事物,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每一樣擁有、遇到,都和水晶球裡的一 個相對應。自己遇到的人事物,就是給自己拍的一張照片,照片裡把自己的每個相都放大百千萬倍,清晰地呈現出來了。自己有某個不好的地方,映射出去,就是遇 到某個不好的人,或者某件不好的事;反過來說,遇到某個不好的人,或者某件不好的事,追根究底,是自己有某個不好的地方。

有同學問道:

打個比方,如果說一個人的老公愛去PUB,但是他老婆很賢良淑德啊,或許夫妻生活也很好,沒有錯。這種情況該怎麼說呢?

這 個妻子必定有一處相關的落處,映現到丈夫身上,就是丈夫愛去PUB;映現到其他人身上,又有不同的表達。也就是說,自己沒有這個缺點,身邊的人也不會有這 個缺點,只是在自己的身上沒有表達成行為和事件,還在自己的水晶球上,但是映射到別人身上,就用行為和事件表達出來了。

「心無邪念,自能降魔」,自己沒有邪念,魔找不到地方住下去;自己現在沒有邪念,不會給過去的惡種合適的環境發芽。

惡報發生是因為過去的惡業嗎?大多數都不全是,是因為你現在的日常生活言行某方面有問題,引動過去的惡業發芽。丈夫是我的相,子女是我的相,父母是我的相,朋友是我的相,遇到的人、看到的人都是我的相,到處都是我自己的樣子。

罵我的人,惡我的人,遇到的每個人、事、物,都是我自己的落處所化現。

我說誰不好,是在說我自己;我抱怨任何事,都是在抱怨我自己。

有一個人曾經問我,他說怎樣才能有一個這樣的孩子?

我想了想,告訴他,觀察一下其他這樣的孩子都有怎樣的父親,如果你也是那樣的父親,那麼你就有這樣的孩子。

為什麼呢?孩子也是自己的一個相映射放大出來的。

當發現別人什麼地方不好的時候,馬上反思自己何處不對,把自己轉了,自己遇到的人、事、物就會是另一番人、事、物。所以佛法裡說:「一切唯心造」,因為我現在是這樣的,所以我現在遭遇的人、事、物就是這樣的,我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都是我自己的映射。

修心最終要落實到細微實際的言行上,因為心的映射,映射到自己身上是自己的言行,映射到外部世界是身邊的人、事、物。

淨宗第八代祖師蓮池大師親手書寫:

怨天尤人,一次削三善。損福祿第一快!

一念瞋恨,摧毀一千個大劫以來積累的善業福德,所以生瞋恨叫做「火燒功德林」。你以為沒有生瞋恨、發脾氣,其實你看不慣、討厭、反感、爭執的時候已經起了瞋,即使針尖大的瞋恨,菩薩也能觀察得清清楚楚。

看到別人邪淫、貪污、貧窮、吵架、討厭,自己也有問題,「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看到別人的過失,就想到和明白這是自己的不清淨心感應出來的:

看到別人邪淫,想到和明白是自己淫心所感,懺悔;

看到別人貪污,想到和明白是自己貪心所感,懺悔;

看到別人貧窮,想到和明白是自己吝嗇所感,懺悔;

看到別人吵架,想到和明白是自己瞋恨所感,懺悔。

各種災害,環境污染,人心不古等等,都是自己感應出來的,都要懺悔!時時懺悔,處處懺悔。先懺悔自己,然後為眾生懺悔。

所以佛門裡有句話:「有福報的人,從來看不到是非、聽不到是非;沒有福報的人,常常看到是非、聽到是非、說是非。」

看別人這裡不好,那裡不對,這說明自己業障重、福德薄、很多地方都不好——共業感召。白話說,就是「物以類聚」,看到、聽到,也是聚的一種。

(摘自網絡    佚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