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再說第二種,「言報身菩提者,備修萬行,能感報佛之果。以果酬因,名曰報身。圓通無礙,名曰菩提」。這是往生到實報莊嚴土,《華嚴經》圓教初住以上、天台的別教初地以上才是報身,生實報土。備修萬行,備是具備、具足,修菩薩道。萬行是行門的展開,任何一門都能把它展開來為八萬四千法門、為無量法門。一切法門也能歸一門,《華嚴經》上說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就這個意思。
如果這個意思我們一下還體會不過來,我們舉一個例子。譬如我們今天修念佛法門,我們只取一句阿彌陀佛。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從早到晚對人、對事、對物,這一天起多少個念頭,做多少事情,無論起多少念頭,無論做再多的事情,統統是一句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沒有第二個雜念。這就是從一念裡面展開為萬行,備修萬行,一句阿彌陀佛就是萬行,就是一切。一切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一切統統歸一句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淨土宗跟這個非常貼切,靠得很近,我們就把它用阿彌陀佛代替。彌陀聖號具足無量功德,用它好,統統歸到阿彌陀佛,不起心不動念則已,起心動念就是阿彌陀佛。行住坐臥,我站在那裡,心裡頭阿彌陀佛,我坐在那裡,心裡頭也是阿彌陀佛,我走著也是阿彌陀佛,躺在那裡還是阿彌陀佛,這是淨土宗的修行人。功夫得力,將來往生你是什麼品位?這個經上說的,上輩往生,你不在中下,你功夫得力了。所以什麼都放得下,就對了。
遍法界虛空界是自性變的,說起來大家都知道,聽得耳熟了。自性裡面什麼都沒有,自性空寂,但是能生萬法。萬法是虛幻,不是真實,跟作夢確實很相似,佛常常用這個做比喻,夢幻泡影。夢幻泡影全是假的,那是什麼?那是整個宇宙、法界虛空界全是假的,你必須看破。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跟這個法門,有這個善根、有這個緣分,為什麼?我們現在能相信、不懷疑,願意求生,這就是緣分,這個緣分非常非常殊勝。而且三個條件不難,我們必須把障礙三個條件這些緣放下,專修淨業。註子裡面雖說兼修許多經跟咒,我的想法,那些對我們多多少少都還有些干擾,不如完全放下,就一部經、一句佛號。
我們這部經,就是這部經的科註,《無量壽經科註》,一句阿彌陀佛,保送我們平平安安往生極樂世界,我們想什麼時候去就能什麼時候去。劉素青居士給我們做的表演,給我們透出這種方法,她還有十年壽命,不要了,真誠發心給念佛人做好樣子,這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啟發念佛人的堅定信心。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綜上二經,則知修諸功德正指奉行六度」,這是漢譯本跟吳譯本裡面所說的,以奉行六度為主。六度,布施,布施就是放下,萬緣放下。念佛堂的堂主常常提醒的話頭,就是放下身、心世界,這就一切都放下,提起正念,正念就是一句阿彌陀佛。
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個經註裡頭講得非常清楚,我們也用了很長的時間來學習。有沒有學到?那就看你有沒有做到,你做到就學到了;你沒有做到,你沒有學到。你做到了,我相信你會很歡喜,為什麼?往生有把握。沒有做到,往生沒把握。由此可知,往生的把握不在外面,完全操在自己的意念。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越六道輪迴必須要把見思煩惱斷掉,輪迴就沒有了。輪迴是假的,是一場夢,既然知道是假的是一場夢,你還有放不下的嗎?自然就放下,再也不會留戀了。不但輪迴是夢,十法界也是一場夢,都不是真的。什麼才算是真的?諸佛如來的實報土才算是真的。實報莊嚴土,那是法身菩薩證得的,沒有明心見性的人見不到,見都見不到,你怎麼能去?必須先見到,然後你才能夠去得了。這是我們真正認真去思惟,我們做不到。
做不到時很幸運遇到淨土法門,這是不幸當中的大幸,用信願持名的方法往生極樂世界,不走八萬四千法門那個道路,我們走另外一條道路,叫橫超,從這條道路出去。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就等於到了實報土,這個成就太高了,所以很少人相信,天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我對這個法門三十年才相信,所以經上講難信之法,我同意這個說法。我自己學習三十年才相信,五十年才接受,真正接受,最近這十年才專修,把大經大論放下了。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