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經教裡面告訴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以及在往生正因裡面教給我們的修十善業,十善業講得很清楚,又給我們講五念門,天親菩薩給我們做榜樣,依教奉行都是屬於真供養。
在對外,弘護淨宗,這是真實的大供養,我們真供養裡頭要表現出來。現在我們遇到的機緣,可以說是無比的殊勝,別人沒遇到。
佛在經教裡面告訴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以及在往生正因裡面教給我們的修十善業,十善業講得很清楚,又給我們講五念門,天親菩薩給我們做榜樣,依教奉行都是屬於真供養。
在對外,弘護淨宗,這是真實的大供養,我們真供養裡頭要表現出來。現在我們遇到的機緣,可以說是無比的殊勝,別人沒遇到。
佛告訴我們,末法時期有五種緣,佛法會滅掉。哪五種?第一個比丘,出家人,當然也包括在家的受過三皈、五戒、菩薩戒的佛弟子,對三寶不恭敬,不敬佛、不敬法、不敬僧,不持戒,不修清淨心。原文是不修定,我把它換兩個字,不修清淨心,佛法就會滅了。
有五種方法可以讓正法久住,第一個就是「尊重正教」。正,反面不是偏就是邪,對於偏邪也看得很清楚,一點不迷惑。今天我們廣大的社會,真的不尊重正教,我相信不是這個,真正原因是什麼?正教沒有了,沒有人講,也沒有看到,誰做到了?所以不相信。
「當行放生之善」,不但不殺,我們學放生。放生隨緣隨分。現在我們看到佛教徒很多放生的,去買魚、去買鳥,預先通知他,叫他多抓一點,我來買來放生。
這個對於放生的意義完全喪失掉了,你不買,他不去抓,他抓了他賣不掉。這是鼓勵殺生,這樣的放生能有功德嗎?那些被抓的鳥、被抓的魚怨恨你,錯了。
所以,有智慧的人,一生當中決定不跟人結怨。如何能夠不跟人結怨?太難了!為什麼?有時候是無意,無意結怨。你說話是無意,別人聽到是有意,麻煩就大了。所以,言語要謹慎,佛制定不妄語、不兩舌,而且還不綺語、不惡口,四種。四種口業你都不犯,你才不會跟人結怨,有一種都會跟人結怨。
口業是最容易造的,尤其有很多人,養成習慣了,遇到事情他喜歡講,與自己不相干的也要批評。有沒有想到,你的批評人家聽到的時候有什麼反應,有沒有想到這些?縱然你批評是正確的,要考慮別人的感受,自己不敢說話了,念佛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