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計身者,謂執有我身而貪著計度」。計是計畫,度是度量,計度就是天天想著自己這個身,想著自己的念頭。念頭是心,肉體是身,這個東西嚴重的執著,不能放下。佛法的難就難在此地。佛法入門的條件,放下身心世界。你看,身心放下了,一切所有的都不在乎,用什麼心態對它?有很好,沒有也很好,心平了,絲毫計較都沒有。有錢很好,沒有錢也很好,有錢要想著如何把這個財利益眾生,弘傳佛法;沒有錢,好,好事不如無事,更好,隨緣,不去攀緣。做好事要錢,找錢去做好事,錯了,好事不如無事。錢滾滾而來的時候,那就是叫你做好事。

著重,一切著重實在,不重虛華。中國古人建房子,真材實料。以前,因為我們年輕,對這個事情沒有留意。李老師告訴我們,中國古代建房子,用的些材料,至少會保存三百年,才叫建築。做家具,做一張桌子,至少要使用一百年。要達不到這個標準,這個材料下劣,不是上等材料。這叫什麼?省事,一勞永逸。西方人不是這個,他用的東西很好看、很漂亮,很脆弱。為什麼?常常換房子,家具常常換,換新,所以他不需要用好材料,他喜歡常常用新的。不像中國,中國用老家具,年數愈大愈有紀念、愈有意思。觀念不相同,認知不一樣。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放下什麼?頭一個要把我放下,知道這個我是假我,我放下之後,所謂的放下身心世界就不難了。身心世界一放下無比的自在、無比的舒暢,一身重擔終於卸下了,真正得自在。所有的煩惱、業障,還不就是放不下嗎?這放下全沒了。說穿了就是個錯誤的念頭,因為外面境界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放下也是假的,不放下也是假的。就是這個錯誤的念頭惹的禍,一身沉重的擔子,這擔子生生世世都卸不下來。這個身死了之後再去找個身,還是背上這重擔,你看多辛苦!這我們過去不知道,沒人講,六十年大乘經典的薰修終於搞清楚、搞明白,放下就自在。日常生活隨緣就好,隨緣不操心,隨緣沒有牽掛,攀緣就操心,攀緣就有牽掛;攀緣不自在,隨緣就得大自在!所以要有慈悲心,遠離無安眾生心,對於一切眾生沒有關懷、沒有愛護的心,這就不是慈悲心,這個不能有。只顧自己不顧別人,這自私自利,這要遠離。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二三0集)2013/3/24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你有德行、有善意、有善行,會得到別人對你尊敬、對你供養。尊敬,你要是不放下,會生起傲慢;供養,如果不放下,你會生起貪戀。這就是為什麼要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道理在此地,一供養、一恭敬自己就迷惑了。恭敬、供養不接受,永遠不敢當,你才能真正保持清淨平等覺;一惹上,麻煩就來了,時時刻刻要謹慎。所以供養跟恭敬是要有分寸的,那是什麼?那是真有智慧人絕不過分。過分的標準是什麼?是看這個人能承受多少,一供養他就覺得很了不起,就不能再恭敬供養,就要適可而止。人根本煩惱裡面就有貪名貪利、貪財貪色,就有這些東西,外面有緣來誘惑他,他就受不了,就造罪,這個讚歎、供養是讓他墮落,他自己並不知道,真正有智慧、有德行的人看得很清楚。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對自己要特別留意,為什麼?怕自己接受別人讚歎,接受別人供養就壞了,煩惱起現行。所以供養,多餘的趕緊分給大家;恭敬的,成績不是我一個人做出來,大家做出來的,怎麼能歸功於一個人?所以人要永遠保持低調,永遠保持謙虛。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二三0集)2013/3/24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像孔老夫子,學生們讚歎夫子,夫子有五種德行,《論語》上有記載,「溫良恭儉讓」,那夫子就是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他做到了,這三種遠離夫子做到了。夫子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所表現的溫和、善良、恭慎(恭敬謹慎)、節儉、禮讓,處處讓別人,決定沒有跟別人相爭的。夫子一生不跟人爭,表現出來統統是讓。你讓,他也讓,和睦相處,你爭,他也爭,就變成冤家對頭,何苦來?人生苦短,別人要爭的給他,什麼都能夠捨,沒有一樣不能捨,有什麼好爭的?世間最難捨的財物,人家要問你要,給他!給他,自己沒有了,沒有了無所謂。如果命裡有,這個地方給了,那個地方會來;命裡沒有的,你不給人,你自己也保不住。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心平氣和、歡歡喜喜的讓給你。

我們這一生這個事情幹了好多次,結果讓給人怎麼樣?沒有多少天我們的環境愈來愈殊勝、愈來愈好。跟我的這些人對我這個想法、做法就放心了,原來不放心。我們道場給人,我們怎麼辦?真的是古人所謂的掃地出門,帶著幾件衣服、書本、行頭就離開了。每一次這樣的大讓,後頭就有大得,我們所得到的比前面超過殊勝太多了。證明了章嘉大師教導我的,捨得,你能捨你就有得,捨財得財,捨法得聰明智慧,一點都不假。六十多年來我們實驗證明,是真的不是假的,這一生過得多自在,不跟任何人結冤仇。滿別人的願,真正就是滿自己的願,跟別人計較,那個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學佛就懂得這個道理,只有一個純真的心愛一切眾生,這些冤親債主都愛護他,為什麼?他是一時迷惑。他要像我這樣清楚,他不會做出這個事情。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廿一願,專指具有宿惡之眾生,若能悔過,發菩提心,一心專念,亦皆得往生,不更惡道」。我們回顧上面彌陀這幾願,二十一願專對造作惡業的眾生。這個說法讓我們細心去思惟觀察,哪一個眾生不造惡業?具有宿惡的眾生,可以說是六道輪迴裡頭所有眾生都包括了。諸天是善,他有沒有惡業?有。怎麼知道有?壽命到了他往下墮落。這是什麼原因?過去生中造的惡業起現行了。如果沒有過去的惡業,他就沒有惡道的種子,不但他不會墮惡道,惡道不可能在他面前現出來,因為他沒有因。

所以我們就能夠斷然決定,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造惡業的,只是有多少、輕重的差別。說不造惡業的眾生找不到,連釋迦如來在因地上還有造惡業,乃至於成佛之後還有這個業報,世尊有三個月馬麥之報,孔子也有一段時期在陳絕糧,沒飯吃,這聖賢、佛菩薩。為什麼會有這個情形?這都是不善的果,當然就有不善的因。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