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在人的一生,人一生果報是兩種,引業跟滿業,引是引導你到哪一道去投胎,這個業力叫引業。我們到人道來,人道的,引導到人道的業就是五戒,中國老祖宗講的五常,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字能做好,不會失人身,來生又到人道來。古時候教,從小就教這五個字,父母教,大人教,老師也教,在社會上處處都看得見。每個人都有愛心,每個人都有笑容,都生歡喜心,每個人都懂得尊敬別人、愛護別人,每個人都知道義,都能夠遵守義道。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義,義是問你念頭、言語、行為應不應該。

所以,起心動念要謹慎,不應該有的念頭立刻要放下。淨宗的方法用阿彌陀佛取而代之,念頭起來不善,第二個念頭阿彌陀佛,這個法子好,比什麼都好。第一念是習氣,你沒辦法控制的,它自然會起來,第二念自己可以控制,讓所有不善的念頭,起了它就滅掉了,不得相續。讓這句佛號念念相續,不要中斷,中斷,妄念就起來了。用這一句佛號對治我們的妄念,讓妄念不生,妄念真沒有了,念念都是佛號,這叫功夫得力。我念佛的功夫可以把妄念伏住,妄念沒斷,伏住而已,這樣的功夫就決定得生。為什麼?心淨則佛土淨,你能伏住,清淨心現前,清淨心生淨土,這是一定的道理。別的地方你不會去,你不喜歡,所以你不會去。極樂世界你看到了,這個地方我喜歡,自然就去了。何況阿彌陀佛來接引你,你自己也發願往生。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三二八集)2013/6/1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