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與求法—求法篇(人間佛教系列6) 星雲法師著

  〈總序〉人間佛教正法久住

  我們生活在人間,人間有男女老少,人間有五欲六塵,人間有生老病死,人間有悲歡離合。在缺憾的世間裡,我們如何獲得歡喜自在?如何發揮生命的價值?如何擁有安樂的生活?這是我們要探討的課題。
  
  佛陀降誕人間,示教利喜,為人間開啟了光明與希望;佛陀依五乘佛法,建立了「五戒十善」、「中道緣起」、「因緣果報」、「四無量心」、「六度四攝」等人間佛教的基本思想。
  
  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我們創辦文化、教育、慈善等事業,提出「傳統與現代融和」、「僧眾與信眾共有」、「修持與慧解並重」、「佛教與藝文合一」等弘法 方向。多年來,以「佛法為體、世學為用」作為宗旨,人間佛教漸漸蔚然有成,欣見大家高舉人間佛教的旗幟,紛紛走出山林,投入社會公益,實踐佛教慈悲利他的 本懷。
  
  二○○四年,我在香港和台北作例行的年度「佛學講座」,三天的講題分別為「佛教的生命學」、「佛教的生死學」、「佛教的生活學」。我言:生命為 「體」,作為本體的生命,是不增不減、永恆存在、絕對、無限、真常的;生死為「相」,每個生命所顯露的現象,是有生有滅、變化無常、相對、有限、非常的; 生活是「用」,生命從生到死,其中的食衣住行、言行舉止、身心活動等等,無一不是生命的作用。因此,體、相、用,三者密不可分。我們既來到世間生活,就有 生命,有生命就有生死,三者是一體的,其關係極為密切。因此,整個人間佛教可以說就是「生命學」、「生死學」、「生活學」。
  
  今後,我預定在世界各地講演〈人間佛教的戒、定、慧三學〉。所謂戒定慧,有謂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由慧趣入解脫,是學佛的次第;在人間生活,更需要斷除煩惱才能獲得究竟的妙智,才能自在悠遊於人間!  
  一九四九年,我從中國大陸來到台灣之後,為了適應廣大民眾的需求,毅然採取面對面的講說弘法。從宜蘭鄉村的弘法,到城市各處的聚會;從監獄的開示,到 工廠的布教。一九七五年,在台北國立藝術館舉行佛學講座,首開在國家會堂講演佛學之風。接下來,我弘法的腳步,由北至南,由西至東,從學校到軍營,從國內 到國外。近二十年來,隨著弘法的國際化,我更是終年在世界各地雲水行腳,奔波結緣。
  
  講演的對象,有一般男女老少的信眾,也有大專青年、企業界精英、教師、警察等特定對象。講說的內容更是包羅萬象,經典方面有《六祖壇經》、《金剛 經》、《維摩詰經》、《法華經》等,也講說佛教的義理、特質與現代生活的種種關係,以及佛教對社會、政治、倫理、經濟、心理、民俗、命運、神通、知見、因 緣、輪迴、死亡、涅槃等各種問題的看法。
  
  三十年前,佛光山的弟子們將我歷年來講演的內容,陸續結集成書,並定名為《星雲大師講演集》,共有四冊,二十多年來不知再版了多少次!許多讀者將此套書視為認識佛教、研究佛學必讀之書,也有不少出家、在家弟子,以此演講集作為講經說法的教材。
  
  這套講演集已缺書好一段時間,不時有人頻頻詢問、催促再版。我重新翻閱,覺得此套演講集講說時隔近三十年,撫今追昔,雖然佛法真理不變,人心善美依 然;環境變遷有之,人事遞嬗有之。因此,決定將此書全新改版,不以演講方式呈現,去除與現今社會略微差異之處,重新校正、修訂、增刪,並依內容性質,分類 為〈佛光與教團〉、〈佛教與生活〉、〈佛法與義理〉、〈人生與社會〉、〈禪學與淨土〉、〈緣起與還滅〉、〈宗教與體驗〉、〈學佛與求法〉、〈人間與實 踐〉、〈佛教與青年〉十冊,總字數一百餘萬字,因內容多與人生有關,故取名為《人間佛教系列》。為保存、珍重歷史,同時又為方便後人參考、查詢,仍將講演 的時間、地點記於每篇文章之後。
  
  我之所以將此套書名為《人間佛教系列》,是因佛陀出生在人間,修道、成佛、說法度眾都在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陀所說,本來就是「人間佛教」!因此,我 依循佛陀的教誨,無論所寫、所言、所行,心中不時繫念眾生的福祉。我出家已超過一甲子,畢生竭力於人間佛教的弘揚與實踐,主要是希望全世界各族群能相互尊 重,人我能相互包容,社會彼此和諧進步。《人間佛教系列》是為我初期弘法歷程,以及一以貫之的人間佛教思想理念的鮮明見證。
  
  這十冊是《人間佛教叢書》第一套的結集,以後尚有第二套,甚至第三、第四套的結集。由於,人的生命在不停地和事業、時間賽跑,我一生也與著作、講說、服務人間在競賽,所以,一切就隨順因緣了!
  
  出版在即,為文略說弘法因緣,並以心香一瓣祝禱人間佛教正法久住,所有眾生皆能身心自在,共生吉祥。
  
  二○○五年七月星雲於佛光山法堂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皈依的意義  
  皈依是「皈」投「依」靠的意思,也含有救濟、救護之義。三皈依是指歸投三寶,依靠佛、法、僧三寶,藉著三寶功德威力的加持、攝護,能止息無邊的生死苦輪,以及能遠離一切怖畏,而得呵護、解脫一切憂悲苦惱。
  
  世間的人,依靠金銀財「寶」,就能獲得物質生活;若能依靠佛法僧三「寶」,就能得到精神昇華的安穩。
  
  《成佛之道》一書說:「眾生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在一生又一世的時間推移過程中,流轉升沈於苦海中,亟需依靠三寶的舟航,才能到達彼岸。但眾生愚癡,不知皈依,有的知道求皈依,卻誤信邪師外道,甚或迷戀世間的財寶、權位、眷屬、生命……等,殊不知財產為五家所共有,逢到大水、大火,遇到盜賊、惡王,或生了不肖兒女,財富隨即就轉眼成空,而崇高的權位也將落空。如《頂生王經》記載:頂生轉輪王統一四大洲,上升忉利天,與帝釋共同治理天宮,終不免墜落人間,憂愁而死。親愛的眷屬,一旦無常來時,也要分離;再者,有生必有死,故生命不足恃,而國家、社會,也總在治亂之中,流轉不已。因此,這一切均不是究竟的皈依處,故有『皈依處處求,三寶最吉祥』之謂。」
  
  《阿毘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三十四載道:「眾人怖所逼,多皈依諸山、園苑及叢林、孤樹制多等。此皈依非勝,此皈依非尊,不因此皈依,能解脫眾苦。諸有歸依佛,及歸依法僧,於四聖諦中,恆以慧觀察,知苦知苦集,知永超眾苦,知八支聖道,趣安隱涅槃。此歸依最勝,此歸依最尊,必因此皈依,能解脫眾苦。」
  
  此之皈依,即由深切之信心,深信佛、法、僧三寶確為真正的皈依處,能因之而得種種功德;既知三寶有此等功德,乃立願做一名佛弟子,信受奉行,懇求三寶的威德加持攝受,將一己的身心歸屬於三寶,從此不再信奉天魔外道。
  
  《大乘義章》卷十說:「歸投依伏,故曰歸依。歸投之相,如子歸父;依伏之義,如民依王,如怯依勇。」
  
  一般而言,皈依是信仰。希願領受外在的助力,從他力而得到救助,這是他力的宗教,佛教皈依固然有此意義,而除此之外,更有不共外教的地方,因為皈依的最深意義、最終目的,乃是皈向自己的自心、自性。即如佛陀在涅槃會上教誡弟子的「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的皈依真義。這明示了弟子應依仗自力,依正法修學,依自己的佛性,自己能成佛故。因此自己身心之當體,即為正法涅槃。能夠有這樣的認識,這才是皈依的真正意義。
  
  二、三寶的意義
  
  三寶者,佛、法、僧也。
  
  佛法僧為什麼要叫三寶?世間財寶解決吾人生活問題,出世財寶,即佛法僧能成長吾人的法身慧命。
  
  佛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故稱為佛。此處指佛教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或泛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其實究竟說佛就是指的我們自己,人人都有佛性,皈依佛就是皈依我們的佛性真心;就像是點亮心裡的燈,好像建設了一座發電廠。
  
  法者,軌持義。所謂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四法寶,能成無上正等正覺之軌道,如三藏義理,故名為法。此處指根本佛法四聖諦、十二因緣、八正道、三法印,或泛指大小乘十二部經等。所謂法就是真理,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自覺法性,也就是不死的法身慧命。皈依法就好像是在我們的生命裡的法海汪洋;好像為自己建設了一座自來水公司,洗淨自己的罪業,消除自己的無謂煩惱,所以法水長流。
  
  僧者,和合義。有事和、理和二義。
  
  事和:見和同解(思想的統一)
  
  戒和同修(法制的平等)
  
  利和同均(經濟的均衡)
  
  意和同悅(心意的和諧)
  
  口和無諍(語言的喜悅)
  
  身和同住(居住的安樂)
  
  理和:能證無為擇滅之理。
  
  由此事理二和,上弘佛道,下化眾生,自度度人,故名為僧。此處指當初跟隨佛陀出家修道的五比丘,和千二百五十五位大比丘阿羅漢,或泛指現前僧眾,以及大菩薩僧眾。僧者乃福田之意。就好像是擁有了大地,擁有了田地;開發了心田裡的土地之後,就可以種植建設,就能對自己的功德深深不移了。
  
  《成實論》卷一說:「佛者,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自相差別,離一切不善,集一切善,常求利益一切眾生,故名為佛;法者,佛陀教化所說真理,是名為法;僧者,出家奉行此佛法真理者,名之為僧。」
  
  簡單地說,三寶就是三種可以幫助我們得度的寶筏:一、佛是導師;二、法是方法;三、僧是指導者。
  
  《寶性論》卷二也舉出六義,說明三寶的意義:
  
  1.希有義:佛法僧三寶,累經百千萬劫,一如世間難得的珍寶;眾生福薄,不能值遇,猶如世間的珍寶,不是貧窮人家所能擁有。
  
  2.離垢義:佛法僧三寶,諸漏淨盡,無有垢染;就像世間的珍寶,內外瑩澈,體無瑕穢。
  
  3.勢力義:佛法僧三寶,具六神通,拔濟眾生,出離苦趣;就像世間的珍寶,除貪去毒,有大勢力。
  
  4.莊嚴義:佛法僧三寶,能以正法嚴飾修行人,令得身心清淨;就像世間的珍寶,嚴飾身首,令人姝好。
  
  5.最勝義:佛法僧三寶,是世間上最殊勝的;就像世間的珍寶,是所有寶物當中最殊勝的。
  
  6.不改義:佛法僧三寶,不為世間法所變易;就像世間的真金,燒打磨鍊,不能變易。
  
  由於上述的六義,可以知道「佛如醫王」,佛能以法救濟眾生;「法如良藥」,法的功用能療病苦;「僧如看護」,僧能代佛宣化,僧的慈悲,能弘護佛法。
  
  因是之故,三寶如苦海的舟航、暗室的明燈、病者的良藥。三寶,有度人濟世之功;有覺世牖民之用,因而稱之為寶。
  
  三、三寶的種類
  
  三寶的種類,古來有很多分法,不外從事相上和理體上說。可分為:三種三寶、四種三寶、六種三寶。
  
  (一)三種三寶
  
  1.別相三寶:又稱階梯三寶、別體三寶,佛陀最初於菩提樹下成道,但示丈六之身,及說《華嚴經》時,特現為盧舍那佛身,是為佛寶;佛於五時所說之大、小乘等經律,是為法寶;最初隨佛出家,秉佛之教法,修因得果的聲聞、緣覺、菩薩等,是為僧寶。此佛法僧三寶又名為最初三寶。
  
  2.住持三寶:指流傳、維持佛教於後世之三寶,即一切莊嚴的佛像,皆稱為佛寶;一切佛說的經典佛書,稱為法寶;出家比丘、比丘尼等稱為僧,是為僧寶。此佛法僧又名為常住三寶。
  
  3.一體三寶:又稱同相三寶、同體三寶,就其意義與本質而言,佛、法、僧三寶,名雖有三,但體性為一。例如,佛從覺者之立場而言,為性體靈覺,照了諸法,非空非有,故稱佛寶;但佛德足以軌範一切,亦即法性寂滅,而恆沙性德,皆可軌持,故亦稱法寶;又如佛為完全無諍之和合狀態,僧團之特質為和合無諍,故亦稱為僧寶。如此,則一寶實具足三寶,故又名理體三寶。
  
  (二)四種三寶
  
  1.一體三寶:是說佛、法、僧三寶,名雖有三,然體性同一。
  
  2.緣理三寶:又作同相三寶、理體三寶,即以一切智五分法身為佛寶,以滅諦涅槃為法寶,以學、無學等諸賢聖為僧寶。  
  3.化相三寶:釋迦如來為佛寶,如來所說之滅諦為法寶,先智苦盡之聖者為僧寶。
  
  另,《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以釋迦如來為佛寶,四諦為法寶,憍陳如等五比丘為僧寶。
  
  4.住持三寶:一切佛像為佛寶,一切經卷為法寶,一切出家比丘(尼)為僧寶。此三寶能流傳、維持佛法於後世也。
  
  (三)六種三寶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記載:
  
  1.同體三寶:即三寶同以淨法界真如法身為其體。
  
  2.別體三寶:佛以三身佛為自性。五蘊之假者及法身義隨其所應,皆名佛寶;法以三乘無漏所攝之教法、理法、行法、果法等為自性;僧以三乘之聖眾,具足理事之和者為僧寶。
  
  3.一乘三寶:謂一乘所有之三寶,即不定種性之方便所修。以究竟之法身為佛寶,一乘之法為法寶,一乘之菩薩眾為僧寶。
  
  4.三乘三寶:謂通於以三乘之三寶為所歸之體。即為三乘者所現佛之三身為佛寶,三乘之法為法寶,三乘之聖眾為僧寶。
  
  5.真實三寶:謂依三乘真實之教旨,而論同體、別體、一乘、三乘等所有三寶之實義。即以三身為佛寶,一切無漏之教、理、行、果為三乘之法寶,一切住向、住果、住道等三乘之聖眾為僧寶。
  
  6.住持三寶:以舍利及佛像等為佛寶,以示住世不絕;以貝葉文字為法寶,即今之大藏經、一切經等,以示住世不滅;以剃髮染衣僧為僧寶,以示佛法之不斷。
  
  三寶的名稱、種類雖多,但歸納起來不外有三:
  
  1.最初三寶:又稱「根本三寶」、「最初三寶」。皈依佛,以釋迦牟尼佛為老師;皈依法,以佛陀所說的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真理為老師;皈依僧,以最初隨佛陀出家的五比丘為老師。
  
  2.住持三寶:禮一切諸佛佛像為佛寶,一切諸法經典為法寶,一切出家僧眾為僧寶。
  
  3.自性三寶:皈依佛,人人皆有如來佛性;皈依法,人人皆有平等無差別的法性;皈依僧,人人皆有般若清淨的身心。
  
  此三種三寶實乃一體,因為有最初三寶,於是有住持三寶;有住持三寶,才知道人人皆有自性三寶。所以,皈依三寶者,其實就是肯定自己、認識自己、依靠自己。所謂「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這才是皈依三寶的真正意義。  
  四、為什麼要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者,如得靈丹妙藥,能夠醫治貪瞋癡的心病;如燈燭星月,能夠指引我們的迷途;如苦海舟航,能夠脫離生死的苦海;如貧人得寶,能夠莊嚴我們的身心。
  
  《俱舍論》卷十四說:「皈依三寶能究竟解脫眾苦。」
  
  《大乘義章》卷十也舉出三點皈依三寶的旨趣:
  
  1.為遠離生死之惡、不善。
  
  2.為求出世涅槃。
  
  3.為利益眾生。
  
  《優婆塞戒經》說:「為破諸苦,除煩惱,受於無上寂滅之樂,以是因緣皈依三寶。」
  
  《般若經》雲:「一切聖人皆以無為法得名,無為即無漏之別因也。由此三寶常住在世,不為世法之所欺慢,因此稱為寶,如世間的珍寶為眾生所重。今此三寶為諸群生,三乘七眾所歸仰。」
  
  《善生經》說:「若人受三自歸,所得果報不可窮盡,如四大寶藏,全國人民七年之中,運出不盡。皈依三寶者,其福過彼,不可勝計。」
  
  《佛說希有校量功德經》說:「假使滿三千大千世界中,諸佛如來,譬如竹葦甘蔗稻麻,彼等諸佛世尊至真等正覺,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二萬歲中,常以一切娛樂之具,衣服飲食床臥湯藥,種種奉施,乃至滅度之後,收其舍利起七寶塔,一一寶塔皆以香華伎樂繒蓋幢幡香燭油燈,種種所須,悉皆供養,實得無量無邊不可算不可數福德之聚。佛言:阿難!猶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淳淨心作如是言: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所得功德勝前福德,百倍千倍萬倍,不可算數,譬喻言辭所不能知及。」
  
  《雜阿含經》雲:「與須達令受三皈,終生天上。有懷妊者為其胎子,受三自歸;生已後有知見,復教三皈。設有奴婢客人懷妊生子,亦如是教。若買奴婢,能受三皈、五戒者,然後買之,不能者不買。乃至乞貸舉息,要受三皈,然後與之。若有施三寶物者,從世尊聞,稱名咒願乃得生天。佛言:善哉!如來有無上知見,審知方便,皆得生天,故知皈依三寶,功德最大,不得不受。」
  
  《法句譬喻經》中有一段記載:「從前帝釋天五德離身,五衰相現,自知命盡,當下要墮入畜生,在一個以冶陶為業的人家受驢胎。帝釋天立刻馳往佛所,稽首作禮,伏地三自皈命佛法僧眾。未起之間,其神識已至陶家驢腹之中。當時,驢因沒有繩索繫縛,行動之間,破壞坯器,主人用鞭責打,驢腹痛,即時傷胎,其神識即刻又還入原來身中,五德還備,復為天帝。當時,佛陀為其說法,帝釋天即知無常之要,明白罪福的變化,瞭解興衰的根本,從此歡喜信受三寶,故再進而得須陀洹道。」  
  又,《舊雜譬喻》卷上記載:「從前佛陀至忉利天為母說法的時候,有一天人,壽命垂盡,他壽終之後,當下生拘夷那竭國,受疥癩母豬腹中作子。當時忉利天人愁憂無計可施,有另一天人告訴他,當往求救於佛陀,天人聽後,即刻往佛所稽禮。佛告天人:『欲脫豬身,應當皈依三寶。』如是三日,天人依從佛陀的指教,朝暮歸依。七日之後,天人壽命已盡,因為已自皈的緣,生維耶離國作長者子。」
  
  從以上所說,我們可以知道,皈依的功德其大無比,所以眾生皆當皈依三寶。藉由三寶的威德加持,淨化身心,感召善因好緣,成辦諸事,並且找回生命的價值,重新認識自我寶貴的清淨本性,開發每個眾生本具的如來佛性、平等的法性以及清淨的真心。
  
  五、皈依三寶的程式
  
  皈依三寶是信佛、學佛的基礎,也是受持一切戒的根本。故稟受三皈依有二種:
  
  1.翻邪三皈:翻從來之邪信而初入佛道受三皈者,名為翻邪三皈。
  
  2.重受三皈:翻邪皈依後,進而受在家或出家戒法時,每次受戒,都要重受三皈依,是名重受三皈。
  
  皈依三寶是在家信徒入道的戒法,所以應從證明師求受。
  
  《阿含經》雲:「於受歸戒前,先須懺悔,然後方可授於三皈。」
  
  《大智度論》雲:「正欲受時,具修威儀,至一出家人前,戒師為說善惡兩法,令識邪正,生其欣厭,開托心神,然後為授雲:
  
  「我某甲(稱自己名)盡形壽,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說)
  
  「我某甲(稱自己名)盡形壽,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說)
  
  前面三皈三遍,是三皈依戒的正授,後面的則為三皈的三結,納受三皈依的無作戒體,即在於正授之際。
  
  依《大名經》及律說:受皈依者,先要懇切懺悔,生恭敬心、清淨心,長跪合掌,在皈依本師前,依師長教,自己立下誓願說--
  
  「我弟子○○○,盡形壽皈依佛,兩足尊;盡形壽皈依法,離欲尊;盡形壽皈依僧,眾中尊。」(三說)
  
  「願大德憶持,慈悲護念,我是優婆塞,我從今者乃至命終,護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說)
  
  另外,關於皈依三寶的儀式程式,依「新集受三皈五戒八戒法式」之律文,受法如左:  
  先教求受三皈者,令禮敬已,在本師前蹲踞合掌,師教雲,汝隨我語:
  
  「我某甲(稱自己名)始從今日,乃至命存,歸依佛陀兩足尊,歸依達摩離欲尊,歸依僧伽諸眾中尊。」(如是三說)
  
  師雲:「奧箄迦(譯雲好)。」
  
  答雲:「娑度(譯雲善)。」
  
  其次,將佛光山皈依三寶儀式程式詳列如後:
  
  (一)禮佛三拜
  
  (二)迎請和尚
  
  (三)唱香讚--
  
  爐香乍爇,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五)誦《般若心經》(一卷)
  
  (六)請聖:和尚鳴尺雲
  
  諸善男子、善女人等,剛才既聞三皈之義,理當從聞生解,由解受持。汝等起立,端秉虔誠,至心奉請三寶龍天而為證護。今隨我迎請,各稱自己名字:()
  
  (引禮呼:一齊起立、合掌)
  
  (和尚起座、拈香、作觀、舉梵,大眾同音唱和。受持者每一請畢,頂禮一拜)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請:
  
  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西方接引,阿彌陀佛;東方世界,消災延壽藥師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惟願,慈光攝照,哀湣下情,滿我所求,證盟皈戒!(三請,下同)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請:
  
  大小二乘,毘尼律藏;五篇三聚,解脫木叉;十二分經,權實教典;八大宗要,開示聖典;離欲真淨,甚深法寶。惟願,真理光輝,照徹我等,謹運一心,歸命頂禮!香花迎,香花請,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請:
  
  觀音、勢至、文殊、普賢、清淨海眾、諸大菩薩;律藏會上,優波離尊者;西天東土,歷代祖師;臨濟正宗上若下舜大和尚。惟願,不違本誓,慈光攝照,光臨道場,證盟皈戒!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請:
  
  光明會上寄位諸天、梵釋四王、天龍八部、韋陀伽藍、土地城隍、諸大護法、護戒神王、金剛力士、幽顯靈祇。惟願,不違本誓,起駕蒞臨,慈悲喜捨,監壇護戒!
  
  (七)宣誓
  
  諸善男子、善女人等,上來迎請三寶,此時三寶慈光攝照汝等身心。汝等今既發心皈依三寶,今在三寶座前宣誓,我有話問汝,汝等應至誠回答。
  
  和尚問:「汝等善男子、善女人,今天自願發心皈依佛,以佛為師,生生世世不皈依外道天魔,汝等能做到否?」
  
  皈依者:「能。」
  
  和尚問:「汝等善男子、善女人,今天自願發心皈依法,以法為師,生生世世不信奉外道邪教,汝等能做到否?」
  
  皈依者:「能。」
  
  和尚問:「汝等善男子、善女人,今天自願發心皈依僧,以僧為師,生生世世不跟隨外道門徒,汝等能做到否?」
  
  皈依者「能。」
  
  (八)懺悔、發願(一句一拜)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九)皈依(和尚念一句,皈依者隨後念一句)
  
  1.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一拜)
  
  2.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生生世世不皈依外道天魔;
  
  皈依法,生生世世不信奉外道邪教;
  
  皈依僧,生生世世不跟隨外道門徒。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一拜)
  
  3.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生生世世永不墮地獄;
  
  皈依法,生生世世永不墮畜生;
  
  皈依僧,生生世世永不墮餓鬼。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一拜)
  
  (十)和尚開示
  
  回向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
  
  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禮謝和尚(頂禮一拜)
  
  禮謝諸師(頂禮一拜)
  
  在《薩婆多論》裡面,有一些特別的指示,如瘖啞不能語言的人,自己不能回答,由人代其回答,也可得受三皈,假如自己能言,而不如上發聲宣佈,不能得受。另外,如求受三皈弟子先稱法,後稱佛,不成三皈,因為三寶位次有差別,不可顛倒。若愚癡不曉,非惡心說出亂次者,不算有罪,並可成就三皈弟子。如果事先知解,而存心倒說,即已犯罪,更不能成就三皈。三皈的對象:趣通五道,皆得三皈。說到皈依的地點,除極重的地獄以外,就算山間樹下,空野海邊,曠野洞穴,輕繫地獄,皆得成就皈依。
  
  在《大集經》裡面說:「如果是妊娠女人,恐懼懷胎不安,或希望胎兒平安,發心先受三皈依者,胎兒必能平安。乃至胎兒出生以後,身心健康,福慧具足,一切善神,皆為擁護。」
  
  六、皈依三寶的利益
  
  皈依三寶的功德利益,可以說在人生中,所得利益總加起來,也不及皈依三寶的功德之大之多。《佛說希有校量功德經》說:皈依三寶所得的功德之大,若具足四事供養,乃至建七寶塔供養舍利的功德,尚不及皈依三寶所獲得的功德之百分之一。「夫三寶者,千生難遇,萬劫難逢,皈依者,福增無量;禮念者,罪滅河沙。譬如靈丹之妙藥,療百病而蠲除。冥冥黑夜中,三寶為燈燭;滔滔苦海內,三寶為舟航;燄燄火宅中,三寶為雨澤。」由此可知三寶的功德。
  
  沒有皈依三寶,即使拜佛燒香,也只能算是佛教的尊敬者,不能算做佛教徒,如果是佛教徒,第一具備的條件就是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究竟有什麼功德利益呢?總結經典中的功德利益有下列十點:
  
  第一、找到了宇宙間第一偉大的聖者釋迦牟尼佛作為老師,成為正式的佛弟子。
  
  第二、經雲:「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畜生;皈依僧,不墮餓鬼。」故一旦皈依三寶以後,立刻可以惡道除名,人天有份。
  
  第三、如頂戴寶冠,身著華服,人身立刻莊嚴;而皈依三寶,則道德、人格、信仰因而提昇。
  
  第四、佛陀指示護法龍天、一切善神,在末法時代,要保護、加被所有皈依的三寶弟子。
  
  第五、能夠獲得世間大眾的尊敬,並以為模範。
  
  第六、消災免難,平安吉祥,一切好事,都會成就。
  
  第七、能積集廣大福德,得大富貴,如為人生前途造了平坦的道路,如苦海茫茫中有了舟航。
  
  第八、減少煩惱,得遇善人為友,到處都能得方便。
  
  第九、有受戒的資格。皈依三寶的人可以受持五戒,參加八關齋戒等。
  
  第十、終有一天,必定得度。即使沒有修行,只要皈依三寶,將來彌勒菩薩龍華三會的時候,也能得度。
  
  七、皈依者應注意的事項
  
  一般人求師證明受皈依後,則稱皈依某法師,其實所皈依者為僧伽,非為某法師。故皈依僧者,一切僧皆為我師也,不管賢愚,皆當尊禮為師,自稱弟子,不可貢高我慢,更不可妄自分別誰賢誰愚,這是皈依者首先應注意的。
  
  其次,一般信佛學佛的人,經常只有一皈,而沒有三皈,如信佛而不聞法敬僧,或聞法而不禮佛敬僧,或敬僧而不禮佛聞法,甚或把佛當神明看待,只是一味求升官發財,求福求壽,這些都算不得是正信的佛教徒,真正皈依三寶的佛弟子,應當親近善知識,聽經聞法,以增長智慧;禮佛敬僧,以培植福慧功德。
  
  皈依三寶的人有下列問題不能不知:
  
  第一、皈依不是素食,不是受戒,更不是出家,皈依三寶只是宣誓終身信奉三寶,誓願不再改變信仰。
  
  第二、皈依三寶可以敬神,敬祖先,敬異教徒,但應知道尊敬不同於皈依,尊敬是禮貌,皈依則是將身心思想信仰完全投入三寶。
  
  第三、皈依三寶不是一時、一次、一皈,皈依是盡形壽的。瑜伽戒本雲:一日不皈依便是犯戒,皈依是皈依佛法以外,更皈依僧伽大眾,不是皈依個人。
  
  故知皈依後,要以佛法來規範身心,堅固信仰,變化氣質,把過去的貪心化為喜捨,把瞋恨化為慈悲、把懶惰懈怠化為勇猛精進,把消極悲觀化為積極樂觀,並進而求受在家五戒、八關齋戒等,來提昇自己的信仰層次,並植下趣向菩提的種子。
  
  八、如何做一個佛教徒
  
  皈依三寶以後,如何做一個佛教徒呢?茲有下列諸事,應當注意:
  
  第一、要正信三寶:做一個正信的佛教徒,首先要對三寶深信不疑,如太虛大師說:皈命者,舉現報之形壽資具,盡投於佛法僧海中,不復執我、我所,從此唯佛法僧為所依之主,為所歸之處,絕不因形壽資具之遷,退轉於佛法僧之信仰。換言之,身可滅,世界可壞,對佛法僧之信仰終不搖奪。蓋佛法僧如海,現報之身如漚,漚有存亡,海無得失,能如是皈命佛法僧,於佛教方成正信。
  
  所謂正信,因為我們深信三寶是真真實實的,是清淨有德的,是有能力解救我人的。皈依者的四不壞信即:
  
  1.對三寶信心不改變。
  
  2.對皈戒信守不毀犯。
  
  3.對三法印信奉不懷疑。
  
  4.對道場信念不動搖。  
  第二、要正見人生:正見是人生入道的要門,《成佛之道》說:做一個三寶弟子,要:
  
  1.正見人生有善有惡。
  
  2.正見人生有業有報。
  
  3.正見人生有聖賢和凡夫。
  
  4.正見人生有前生和來世。
  
  第三、要正語說話:所謂正語就是善良的口業,也就是十善中的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我們的口中藏有一把利斧,說話不當,不但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身為佛教徒,不但不應該惡口傷人,更應該積極的佈施愛語、柔軟語、給人歡喜,如此必結善緣,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所以正語是成佛的一大因緣。
  
  第四、要正命生活:正命就是指正當的經濟生活和謀生方式。譬如開設賭場、酒家、販賣殺生用的釣魚具、獵槍等商店及屠宰場等行業,都不是正命。還有看相算命、計較生辰八字都不應該,甚至扶乩都不應作。
  
  而正當的經濟生活,是除日常生活所需外,還要挪出一部分錢用於佈施,一者為自己多種些福德,同時也幫助需要救濟的人。在《雜阿含經》裡就有一首偈語說:「一份自食用,二份營生業,餘一分藏密,以撫於貧乏。」
  
  在《涅槃經》中,對財富的處理辦法則是,除了生活所需之外,有四分分法:四分之一用以供養父母妻子,四分之一用以補助僕傭屬下,四分之一用以施給親屬朋友,四分之一用以奉事三寶沙門。
  
  因此,佛教徒對金錢要有一套正當的處理方法,若能如經上所說,適量的用來供養佈施,護持佛教事業,不但成為興隆佛教的淨財,同時也為自己廣植福德因緣。但是淨施要在「不自苦、不自惱」的條件下,才算合法。
  
  最後我要告訴皈依三寶者:「一切佛法,皆由善知識力而得圓滿。」因此,皈依三寶後,要時常回到常住道場,親近善知識,聽經聞法。若能常念三寶,自然福慧無量。
  
  附錄-三寶的呼喚
  
  1.皈依三寶可以使人生更多采多姿,更踏實安全。
  
  2.你要豐富人生,必須先要皈依三寶。
  
  3.人生不能沒有信仰,踏出信仰的第一步--皈依三寶。
  
  4.一生的轉捩點,轉迷為悟、轉邪為正、轉惡為善,就是要皈依三寶。  
  5.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大事,就是皈依三寶。
  
  6.皈依三寶是心靈的依靠;皈依三寶是永恆的寶藏。
  
  7.皈依三寶是邁入幸福的捷徑!
  
  8.皈依三寶是走向真理的道路,是認識了自己。
  
  9.皈依三寶,一入佛門即進入佛法的堂奧。
  
  10.皈依三寶是受戒的基礎,是成佛的根本。
  
  11.想不受苦報,便應皈依三寶,相信因果輪迴之理,勿造惡業。
  
  12.信仰,要向好朋友推薦--皈依三寶大家一起來。
  
  13.慎重推薦,究竟皈依處--三寶最吉祥。
  
  14.真正的故鄉--來自三寶;真正的依靠--來自三寶。
  
  15.趨向真理大道--皈依三寶。
  
  16.打開心靈之窗--皈依三寶。
  
  17.重建幸福人生--皈依三寶。
  
  18.找回本來面目--皈依三寶。
  
  19.點亮一盞永恆的心燈--皈依三寶。
  
  20.人間淨土的建立--人人皈依三寶。
  
  21.心靈起死回生的開始--皈依三寶。
  
  22.生命的導航--皈依三寶。
  
  23.放下人生的重擔--現在正是皈依三寶的時候。
  
  24.佛陀親切的呼喚,您還要猶豫多久?趕快回到三寶的懷抱裡。
  
  25.一盞夜路明燈,一艘苦海慈航,一塊上好福田,一位智慧明師。
  
  26.心靈的環保,生命的清流,病患的良醫,那就要皈依三寶。  
  27.來自兩千五百年佛陀的誠摯呼喚--皈依三寶。
  
  28.以慈悲來代替怨恨,以般若來感化邪惡,以施捨來幫助吝嗇,以皈依三寶來淨化自我,淨化社會。
  
  29.您皈依三寶,三寶就會與您同在!
  
  30.圓滿人生,就要從皈依三寶開始!

 

求法的態度

 

一、皈依的意義
  
  做人有做人的態度,做事有做事的態度;同樣地,求學有求學的態度,求法也有求法的態度。具備了求學的態度,才像個求學的人;因此,求法的人,也必須具備求法的態度,才像個求法的人。
  
  佛法是一個原則,是一個指標。如果肯用心思惟四句偈,或三言兩語,必有無限妙用;能夠躬身力行,則受用不盡,獲益無窮。反之,再好的佛法,如果不能在心裡生根,即使再好、再微妙,仍然是無所增長。
  
  求法究竟應抱持什麼態度?最主要的,應該有一顆虔誠、恭敬、莊嚴的心。為了求法,有的人辭去優厚的職業;有的人和家庭作種種的奮鬥,割愛辭親;有的人不惜千里跋涉,遠道而來。雖然方法不一,但是大家所抱持的理想和目標卻是一致的。因此,心懷「為大事也,何惜身命」的志願,為真理而奉獻,為佛教而犧牲,才是求法者應有的態度。
  
  普賢菩薩有十大願,願願都是為了攝受眾生,莊嚴淨土。在此列也舉出十個「求法」的願望,並逐條分析於後:
  
  第一願:要坦誠大方。
  
  第二願:要感恩說好。
  
  第三願:要虛心下問。
  
  第四願:要改過遷善。
  
  第五願:要變化氣質。
  
  第六願:要勤儉忍耐。
  
  第七願:要虔誠禮誦。
  
  第八願:要勇猛正見。
  
  第九願:要求真務實。
  
  第十願:要慈心悲願。
  
  第一願要坦誠大方
  
  大體而言,今日的青年還不夠坦誠,該說的不說,不該說的卻又講很多。常常言不由衷,敷衍了事,也不坦誠行事,不切實檢討,這樣的求法態度,不能獲得實益。另外,態度上也不夠大方,譬如吃飯,佛門有句話說:「放大肚皮吃素菜」,本來他可以大方吃飯的,但是當師長從旁走過,或者與師長同桌共餐時,就顯得靦腆不安,手足無措。有些人讀書時,心裡罣念某些未完成的事情,恐怕遭人非議;做事情時,則又想著功課沒有複習。患得患失的結果,書未讀好,事情也做不好。
  
  所以,一個求法的人,不論待人、處事、讀書、修行,必須認真、專心、坦誠、大方。只要不過分,不目中無人、大言不慚,適度得體,則沒有什麼行不通的。
  
  人與人之間所以有隔閡的產生,主要是缺乏坦誠,《維摩詰經》說:「直心是道場。」《佛遺教經》說:「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宜應質直其心。」俗語也說:「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我們應該具備這種朗朗心胸,做的事,沒有一件不可以告訴人;說的話,沒有一句不可以讓人知道,胸懷坦蕩,態度誠懇,一切問心無愧,磊落大方,這樣的為人處事,求學求法,相信一定能獲益良多。
  
  第二願要感恩說好
  
  求法,首先要感謝三寶恩,因為沒有三寶,我們好像迷失在黑暗中,見不到光明;沒有三寶,我們彷彿漂浮在大海裡,沒有救生艇。三寶的慈悲光明,把我們接引到佛國淨土來,我們怎能不感恩呢?
  
  感謝三寶恩的同時,我們還要感謝師長恩。師長授課,遠道而來,不僅旅途奔波,廢寢忘食,為了上幾個鐘頭的課,還要花幾天的時間忙碌準備。老師們的用心良苦、精神毅力,能不感恩嗎?
  
  往昔求法的人,為了求大德明師指示,千山萬水,不惜長途跋涉,有時抵達目的地,仍不蒙大德開示半句;有的長期勞役,聽不到一句佛法。浮山法遠禪師慈心結緣,卻遭遷單開除;密勒日巴為法建屋,數度遭上師拆除重建。過去的學子,因為知道佛法得來不易,所以登門求師訪道時,都能兢兢業業,珍視愛惜。可是,現在情形不同了,老師熱心教導,希望傳授佛法,學子得來太容易,反而不知珍貴。故凡學法明理的人,都應謹記「飲水思源」、「師恩如山」的古訓。懷著感恩的心,知識才能躍進,也才能得到佛法的樂趣。
  
  在日常生活中一粥一縷,當思來處不易;一磚一瓦,是多少人辛勤血汗的結晶。對於恩惠不知感謝的人,是無法得道的。一般青年最大的缺點就是希望「別人為我」,卻不曉得「我為別人」;只想「社會能給我什麼」,卻從未想「我能給社會什麼」。
  
  今天的時代,國家進步,社會繁榮,民心安定,物質豐富,因此從事慈善工作的人很多,譬如獎學金的設置、各項活動的舉辦。可是,一個真正的三寶弟子,不只是接受別人的佈施,自己也要能夠付出。因為接受別人的佈施,表示自己貧窮;惟有能夠付出,才表示自己富有。
  
  研究佛法,就是要學習為人設想的道理。或許有人說:「我們是學生,功課繁重,那有時間研究如何為人?」事實上,只要你有力量就可以幫助別人。也有人說:「我根本沒有什麼力量,又如何幫助別人呢?」沒有力量沒關係,總該有心吧!人不能沒有心,感恩者,要感恩於心,既有心,凡事就必須用心:如何充實自己,如何推廣社會福利,如何與更多人結緣,如何讓更多眾生得度?
  
  日本宗教家中島先生曾說:「在日本,從小父母、老師,甚至社會長者經常教導我們『緣』的道理,就是人與人之間經常結緣。日本是一個佛教國家,所以佛教的思想很普遍,大家一有機會就想幫助人,與人結緣,因此,緣就越結越廣,越結越深。」
  
  學佛,要學習廣結人緣,佛法講眾緣成就,任何一件事情不可能單獨存在。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對於這個世間上的一切,就不會感到不滿。譬如:當你佇立窗前,微風輕輕吹拂,枝頭上的小鳥宛轉歌唱,庭院裡飄來花香,心曠神怡之際應想到:宇宙自然界多麼地厚待我呀!我所擁有的是這麼的多,能不感恩嗎?時常懷著感恩的心,內心會覺得更富有。
  
  除了要有感恩心,在言語上更要經常讚美說好。俗語雲:「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是傳達感情的工具,若運用不當,則成為傷人的利器,因此,不能不謹慎。一般人說話,常犯幾個毛病:有的人講話「話中帶刺」,喜歡別人稱讚自己,卻常以惡語傷害他人;有的人講話敷衍虛偽,不切實際;有的人講話信口開河,不負責任;有的人講話不經過思考,話不得體;有的人講話東拉西扯,毫無意義。《龍舒增廣淨土文》卷十二中曾列九種譬喻,說明口業的得失:
  
  1.口誦佛名如吐珠玉。
  
  2.口宣教化如放光明。
  
  3.口談無信如嚼木屑。
  
  4.口好戲謔如掉刀劍。
  
  5.口道穢語如流蛆蟲。
  
  6.口說善事如噴清香。
  
  7.口語誠實如舒布帛。
  
  8.口言欺詐如蒙陷阱。  
  9.口出惡氣如聞臭味。
  
  一般人在言語上最大的毛病,是建設性的、讚美別人的話說得太少,而無用的贅語、不滿的言論發表得太多。經上記載:釋迦牟尼佛往昔因中與彌勒菩薩一同修行,因釋迦牟尼佛經常讚歎諸佛菩薩,以此讚歎功德比彌勒菩薩早成正覺。
  
  因此,求法學道,要學習知恩報恩,要隨時讚美說好,心裡常懷著感恩的念頭,口裡常說著讚美的言詞,將我們有限的生命領域擴大,奉獻自己一份熱忱的心力,以期共同完成佛教的使命。
  
  第三願要虛心下問
  
  佛教的教育是重視有疑問的,譬如在禪堂裡,主七和尚要大家提起「疑情」,有時問:「什麼是佛?」「什麼是法?」或者問:「什麼是祖師西來的大意?」「什麼是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來面目?」「念佛者是誰?」一連串的疑問要你自己去參證,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參學中先要有疑問,有了疑問後,再虛心去尋覓答案。
  
  時下有些青年,有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常常來請教問題,用盡種種方法替他解答,卻又不肯採納。譬如:
  
  「老師,我應該怎麼樣才能把書讀好?」
  
  「從最淺近的基礎打起,也要把字練好。」
  
  「老師,我覺得學習英文似乎比較重要。」
  
  「不錯,英文也重要,英文通達了,將來可以到國際弘法。」
  
  「老師,您說得不錯,但是研究佛法應該比學習英文重要。」
  
  他似乎都比你高一等,不管你怎麼說,他總是以「不過…然而…但是…我覺得……」來否定你的意見。
  
  有一次,一位大專學生用電話約好時間,說有問題請教。可是,當我們見了面,他劈頭就說:「大師,我有一個問題請教您,我覺得這個問題……」
  
  劈哩叭啦講了二十幾分鐘,連讓我插嘴的餘地都沒有,只有正襟危坐地聽他發表高論。又過了將近十分鐘,他看看腕錶,忽然訝異地說道:「啊,對不起,今天打擾您了,我還有事情要辦,改天再來請教您,再見!」
  
  「喔,再見!」當我送走他,才想起他是來請教問題的,可是,始終我都沒說過一句話。
  
  學佛,應該注意培養謙虛實證的態度。唯有虛心,才能獲得實益。好比茶杯裡,假如裝滿髒東西,即使再添入甘美的食物,也難以下嚥。如果個人過去舊有的習氣太重,執著太深,那麼,再好的道理,再新的觀念,也無法納受莊嚴。譬如一個人走路,後一步不肯放棄,如何能向前跨進一步呢?因此,具備虛懷若穀的態度,才是增進道德學問的根本。
  
  如果瞭解虛心的道理,平日便要多留意周遭的事物,發掘問題,有了問題,再進一步去尋求解答。所謂「學問」,就是學而能問;學而不問,不算是真正學習。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若沒有疑問,則表示「學問」沒有進步,知識學問就在「學」與「問」中長成。若恥於問人,則疑情永遠不能解開,智慧亦永遠停頓在某一階段,因此不論求學或做事,皆要能虛心,能不恥下問。
  
  大家在思想上、行為上互相切磋琢磨,必須認清自己為什麼學佛?為什麼出家?一個學佛的人,不但能淡泊名利,能斷除煩惱,還能知因識果,能行持精進,如此才能與真理相應,也才不枉入寶山。
  
  第四願要改過遷善
  
  現代的一般青年,普遍有種共通的毛病,就是有過錯不肯改正,尤有甚者,不肯接受批評。如果在大庭廣眾中指正他的缺點,就認為嚴重打擊他的自尊心,使他在大眾面前擡不起頭來。其實,這是一個不懂佛法的觀念。
  
  在佛教中,不論誰有了過錯,必須在二部僧眾面前披露懺悔,一經過懺悔,就能洗清過失,誰也不能再指摘他過去的不是。如果一再地遮掩隱藏自己的過錯,則永遠也沒有澄清的時候。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一個人不怕有過錯,只怕不能改過,語雲:「知過能改,善莫大焉。」修道者彼此相處,應坦誠對待,偶有過錯,互相規勸。把過去的觀念陋習改正,把內心的無明煩惱去除,化心浮氣躁為慈悲祥和,導暴戾無理為柔順有禮。唯有能改過,才能受益,唯有從改過中,才能培養自己偉大的情操。
  
  神仙對森林裡的動物說:「我有神奇的力量,如果你們對自己身上有什麼不滿意,我可以幫忙修改,讓你們長得更美麗。」
  
  神仙問猴子:「滿意自己的相貌嗎?」猴子驕傲的回答:「我覺得自己很美,有許多的仰慕者呢!幫馬大哥修臉吧,他的臉太長了。」
  
  馬聽了生氣地說:「我的臉很有個性,常常有人要我做明星,我對自己感到很榮耀。還是幫象妹妹修修鼻子吧!」
  
  胖象妹漲紅了臉,結結巴巴地說:「我很滿意我的鼻子,吃飯、洗澡都給我很大的方便,我看,孔雀姐姐的尾巴灰灰的,還是請仙人幫她,讓她更動人吧!」
  
  孔雀不好意思地對仙人說:「我的尾巴確實不好看,請您幫我修改修改。」仙人掏出仙丹告訴孔雀:「只要你服下,就會有效果。」
  
  隔天清晨,森林被一陣熱鬧的驚嘆聲吵醒。原來,孔雀服下仙丹後,灰暗的尾巴開成一片絢麗的七彩,深深地吸引所有動物的目光。
  
  人沒有十全十美,事情也不見得都能順利完成,修正、改過是必經的門路。大家進入佛門求法,既然把「色身交給常住,性命付予龍天」,就要蠲除自己的成見,讓師長、善知識來教導你,來雕塑你,學問道德才能增長,慈心願力才能發揚,有朝一日,才能負荷如來弘法利生的使命。
  
  第五願要變化氣質
  
  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要變化氣質。為什麼要修行?也是為了變化氣質。求法、學道,因為天天拜佛、念佛,自然氣質變得高尚清秀莊嚴。
  
  印度波斯匿王有一位面容醜陋的女兒,由於長得難看,國王不得已將她下嫁給貧民窟的一位青年。
  
  婚後,這位青年因為公主實在醜陋而不敢帶她出門,每有盛會都是自己隻身前往。久而久之,大家都奇怪為什麼駙馬從不帶公主出門,於是有幾位跟駙馬交情好的官員決定一探究竟。
  
  被留在家中的公主,傷心自己長得醜陋,使得夫婿在人前擡不起頭來,便天天誠心的在佛前禮拜。當她不斷的懇切懺悔往昔業障後,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原本合掌祈求的粗糙雙手,漸漸變得雪白潤澤;瞻仰佛像的朦朧細眼,也慢慢變得晶瑩明亮。當她向佛陀傾訴心曲,求佛陀寬恕的時候,整個人流露出虔誠高雅的氣質。
  
  那些因好奇、疑惑而前去偷窺公主的官員,個個被公主莊嚴美麗的神態所吸引,紛紛譴責駙馬將美人暗藏深宮,不欲人知,國王、皇后和駙馬得知公主因懺悔功德,容顏氣質為之改變,由衷感恩佛陀慈悲教化,讓他們重享天倫之樂。
  
  學佛,要學習把世間的陋習改變成高尚的氣宇,把懈怠懶散的個性變化成勇猛精進。《維摩經》說「心淨國土淨」,《華嚴經》講「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唯識家則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變化氣質,是要靠自己的修持,靠自己的毅力,每一個人都是改造自己的工程師,自己想成為什麼樣子,一切的取捨都在於自己。
  
  平日的貪欲、瞋恚、嫉妒、自私、偏執、驕傲,要把它改變成慈悲、喜捨、寬宏、中道、溫和、勇敢。唯有能自我反省、自我改造,才能出人頭地。因為要變化氣質,不是別人能夠幫助你的,必須自己有勇氣、有決心、有毅力,切實去實踐,所謂「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就是這個道理。
  
  第六願要勤儉忍耐
  
  佛光山是一個七眾弟子的道場,出家僧眾、在家男女青年都可以前來求法;我們不是為了貪圖學位名利而學道,也不是希望佛教給予我們榮華富貴。佛光山的道風是樸素勤儉、是行解並重、是福慧雙修,到這兒來,要把佛光山優良的道風維持下去,不但要勤於學習、勤於勞動、勤於做人、勤於修行,還要能忍耐、忍辱、忍苦、忍氣、忍難,如此方能見道。我個人曾經從勤儉忍耐中深深體會到很多道理。
  
  我在佛教叢林裡生活十年,十年之中,做了六年的行堂、兩年的香燈、一年半的司水,都是自願發心為常住做事。當時生活簡單,似乎沒什麼事可做,環境很乾淨,也不必時常打掃,幾天才倒一次垃圾,因為沒有東西可倒,大家克勤克儉,絲毫不浪費,因此覺得生活上沒什麼煩瑣的事情。
  
  為什麼當時要做六年的行堂呢?因為我常想:當一日和尚撞一日鐘,吃一天飯做一天事。俗語說:「食人之祿,忠人之事;吃人茶飯,與人擔當。」又說:「得人錢財,與人消災。」百丈禪師也說:「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我既然受惠於佛教,就要感恩圖報,做好一個出家人。
  
  時下有很多僧青年,不要說發心做六年行堂,即使六個月,或六星期都會受不了,甚至於打掃一個星期也會做不下去,想要馬上輪組調換。對於勤勞作務,不能耐煩的人,是不能有成就的。
  
  由於現代物質太豐富,人的欲望也隨著物質在增加。但我個人始終不以為靠物質便可滋養我們的身體,我認為滋養身體須要用佛法,所謂「禪悅為食」,即是最好的證明。佛法雖然沒有禁止我們對物質的需求,但是,佛法告訴我們,對於物質的欲望要適當地節制,因為世間上不可能有喜歡什麼就擁有什麼的如意事,所謂「不如意者十常八九」。所以,求法學道,不要養成浪費金錢、好吃零食的壞習慣,要從佛法中去體會禪味,以代替物質的欲望。
  
  其次,講到忍耐,平時我們觀察一個人是否能成器,往往先看這個人有沒有忍耐力。世界上最大的力量就是忍耐的力量,忍的功夫可以成聖成賢,譬如忍餓、忍窮、忍貪、忍氣、忍苦、忍難、忍魔,這種忍的力量,實為禪定、持戒所不及,因為忍耐的功德很大,可以成就一切。
  
  法遠禪師在大雪紛飛的寒冬,為了求法,千里跋涉至遠方一寺院,到了山門,沒有人理睬他,一直等到夜晚,歸省禪師看他不肯離開,端了一盆冷水朝他身上潑,並且聲色俱厲地趕他走。但是,法遠禪師平靜地說:「大德,我為法不遠千里而來,豈是這一盆冷水就能趕得了的?」
  
  禪師抱著大志大願而來,為了求法,不畏屈辱,終於成為一位偉大的禪師。學佛的人,要時時反省:能忍受工作的繁忙嗎?能忍受身體的飢餓嗎?能忍受天氣的寒冷嗎?能忍受無理的氣憤嗎?
  
  人,是萬能的,只要我們有大願心,有大智慧,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以堅毅不拔的節操去求法,佛道就在眼前了。
  
  第七願要虔誠禮誦
  
  一般社會上的求學只是求知識、謀技能,求法,則必須福慧雙修、行解並重。
  
  有些人到佛門中來,兜一圈又走了,連邊兒都沒沾上一點,原因何在呢?那是因為沒有宗教生活的體驗,也沒有嚐到佛法修持的妙味,因此無法在佛門中生根,猶如水上浮萍,隨風飄盪。如果想在佛教中安身立命,則必須虔誠禮誦,從禮誦中與佛法相契。
  
  一個人每天如果能念佛一支香,則身心能與阿彌陀佛合而為一;如果能禪坐一炷香,則會感到人格在昇華,心胸在擴大;如果能虔誦一卷經,則能感覺飽餐法味,其樂無窮。在這種情形之下,假若有人要你離開佛教,相信你絕對不會離開,因為你已經在佛法修持的體驗中得到寶藏。
  
  另外,佛殿,除了禮佛課誦外,還有什麼功能意義呢?我認為大家可以把佛殿作如下的觀想:
  
  (一)把佛殿當做戰場
  
  有人說:佛殿是誦經禮佛的地方,戰場是敵我廝殺的地方,兩者怎能相提並論呢?殊不知,禮佛誦經是為了消除煩惱,要與妄想魔王作戰,藉著佛法的力量來驅逐煩惱魔王,我們新的生命才能產生。在與魔王廝殺時,不但要勇敢,而且須付出很大的力量,才能把煩惱魔軍驅除,所以說要把佛殿當做戰場。
  
  (二)把佛殿當做學堂
  
  我們進入佛殿,是為了向佛學習,以佛為良師,學佛的慈心悲願。我們要不斷地反躬自問:我們學習了多少佛的德行?所謂「明佛之理」、「合佛之心」、「達佛之境」、「成佛之道」、「感佛之恩」、「敬佛之德」、「滿佛之願」等,究竟做到了幾分?所以我們要像個學生,在學堂裡認真用功,認真學習。
  
  (三)把佛殿當做礦場
  
  一般的礦場裡有金、銀、銅、鐵、錫等能源,我們的內心也有很多智慧的寶藏。在佛殿裡,可以藉著誦經禮佛的功德力,開採出許多智慧的寶藏。所以每個人都應該辛勤努力,做個勤勞的採礦者。
  
  (四)把佛殿當做電力公司
  
  電力公司是一切燈光的來源,電力公司的總開關一開,街市、鄉村各地的電燈都能大放光明。在佛殿裡,從誦經禮佛中開啟佛性的能源,點亮我們心靈的燈光,心靈的燈光一亮,精神的領域裡,即可與外界的電燈一樣光明皎潔。
  
  (五)把佛殿當做自來水廠
  
  自來水廠的水,供給我們日常飲用。在佛殿中誦經禮佛,獲得的甘露法水,不但能洗滌內心的貪瞋愚癡、無明煩惱的污垢,還能滋潤我們的菩提種子,令它發芽成長。有甘露法水的滋潤,自能身心清淨,法喜充滿。
  
  虔誠禮誦能獲得如此的妙處,大家應該好好去修持,從修持中增長道業,令自己的人生觀臻於上境。
  
  第八願要勇猛正見
  
  有些人缺乏正見,道聽塗說,人云亦云,明知道是歪理,卻由於缺乏正見,不能秉公處理,遂讓真理隱晦不明。
  
  學佛的人,都應該具備正知、正見的節操。佛法講八正道,八正道中以正見為首。一個人如果不能具備正見,則無法契入佛法。《華嚴經》上說:「正見牢固,離諸妄見。」《勝鬘經》也說:「非顛倒見,是名正見。」有正知正見的人,對是非、善惡、真偽才能做正確的思惟,發諸於身口意才有正確的行為,長養善念慧命。所以正見對於修學佛道的人非常重要,有人學佛一輩子,仍無法與佛法相應,唯有去除邪知邪見,方能進入佛法的智慧大海。
  
  有的人不信仰佛教,不瞭解佛法的精深奧妙,僅以一己的短見而認為佛教是迷信,這就是缺乏真知灼見;有的人初入佛門,尚未體驗佛法的禪味,僅見到一些佛教中的事情,就認為不過如此,遂生退轉之心,這就是缺乏勇猛精進。因此,我們有了正見之後,更要勇猛向前。《佛說菩薩本行經卷上》說:「居家懈怠,則衣食不供,產業不舉。出家懈怠,不能出離生死之苦。」一個人如果想得到寶物,也要努力去挖掘,何況想獲得珍貴的佛法寶藏,更應盡心竭力,不畏艱鉅。
  
  經上記載:一位年老的比丘,因為掉舉昏睡,墮失正道,轉生為龍,一位年僅八歲的小沙彌,卻因為精進禪定,當生證得阿羅漢果。所以一個人在修行的途中,賢愚長幼的不同,並不重要,主要在於知見是否正確,行持是否勇猛。
  
  在佛教中,一個破戒的人,只要至誠懺悔,仍有重生的希望,而一個破見的人,則如病入膏肓,無藥可救。破戒,是個人行為上的過失;破見,是根本思想的偏邪。行為上的過失,可以醫治,而根本思想的偏邪,則真理無法再進入他的心中,永遠與佛道隔閡。因此,一個修學佛法的人,首先要培養正見;有了正當的見解,才能勇猛精進,深入佛道。
  
  第九願要求真務實
  
  求真務實是人性的本能,也是人性可貴的德行。一個人做人處世要求人格能夠達到真善美,信仰佛教也要求心靈能夠充滿真善美;寫文章的人要求內容富有充實感,繪畫的人也希望描繪的畫面具有真實感;活躍於舞臺上的人物,其理想是「實至名歸」,要求實際表現與名譽能夠一致。總之,這個世間上,無論有形無形,若事若理,求真求實是人類最大的願望。所以,求法也必須要有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精神,按步循序地去發掘知識的真實相。
  
  《百喻經》裡有個故事:有一個富人,看到別人蓋了一座三層樓房,富麗莊嚴,尤其第三層軒窗樓閣,明朗幾淨,心中不禁欣羨起來。回家後,便叫木匠也依樣建築。
  
  當木匠開始丈量地面,堆土砌磚,造起房子的時候,富人看了不明白地問:「你想做什麼?」木匠說:「蓋三層樓啊!」富人叫起來:「我不要下面二層,你只要幫我蓋第三層就好了。」木匠說:「那有這回事,沒有第一層、第二層樓,那裡會有第三層?」富人還是堅持:「不必了,你只要建第三層樓就好了。」所有鄰人聽到了,都笑富人的愚癡。
  
  佛陀說,有些佛弟子,不能精勤努力,踏實修持,懶惰懈怠,卻妄想求得道果,這就像那位富人一樣啊!
  
  我常慨嘆,有人寫了幾年的字,都不能把字寫好;有人讀書讀了幾年,也不能把文章作好,這都是因為不能求真務實,凡事敷衍了事,虛應故事一番。抱著這種心情,不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成功;何況學佛求道這等大事,又豈是敷衍草率就能獲得實益的呢?所以一個求法的人,必須凡事謹慎,求真求實,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
  
  第十願要慈心悲願
  
  慈心悲願是現代僧青年最重要的修養,因為一個人有了慈悲心就不會生起瞋恨心,如大慈彌勒菩薩偈雲:「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任他自乾了;他也省力氣,我也少煩惱。」乍看之下,似覺悲觀消極,其實,這是菩薩的大慈悲。維摩菩薩因眾生病而生病,地藏菩薩因眾生受苦而入地獄,有慈悲心,故能代眾生承擔一切痛苦,把慈悲心建立在般若智的基礎上,自然就能利益一切眾生,真正做到「人我眾生,三無差別」的境界。
  
  佛教中所謂的「慈」,是給予快樂;「悲」,是拔除痛苦。譬如:自己生活物質豐富的時候,會想到貧寒交迫的人;自己身體強健的時候,會想到病苦纏身的人;自己兒女繞膝,享受天倫之樂時,會想到鰥寡孤獨的人。如此推己及人,便是佛教所謂的「慈悲」。平常一般人看到自己喜歡的人受苦時,比較容易生起悲心,但是,看到不喜歡的人得到利益時,則興不起歡喜心。其實,一個修學佛道的人,應該不論歡喜不歡喜,都能予樂拔苦,平等施捨,甚至於對怨家仇人更應施予慈悲,以示修道者的無私風範。
  
  今後大家學習的方向有多種:口才好的學習當教師,將來做一個布教家;文筆好的努力習作,將來為佛教著書立說,以文字弘法;富於慈悲心的人,將來從事佛教的慈善事業,各人盡己所長,擔負弘法利生的重任。
  
  綜觀求法的態度,方法很多,古人有雲:「朝聞道,夕死可矣!」佛陀因地修行,心懷「為聞佛法,不惜犧牲生命」的決心;玄奘大師西行求法,堅持「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回東土一步生」的態度。此外,曇無讖冒險患難的精神,法珍比丘尼為法忘軀、吃苦耐勞的大志,都可以作為我們求法的模範。聞法若能夠擇要而行,則終生受用,學佛求道者,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一心一意去求學,將來必能學而有成,為佛教貢獻出一己才能。
  
  一九七七年八月講於中國佛教研究院

 

學法四依止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得到五祖弘忍的衣缽離開黃梅之後,許多人在後面追趕,希望奪回衣缽。第一個追上的是惠明,六祖知道人已趕來,便把衣缽擺在大石上,自己隱到草叢中。惠明看見石上的衣缽,用手一拿,卻是怎樣都提不動。惠明於是明白,衣缽是傳法的信物,沒有得法,縱然用武力搶奪,也是惡行。於是他大聲說道:「尊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這時,惠能才從草叢中出來對惠明說:「你為法來,我為你說法。」
  
  在佛教大乘經典--《維摩詰經》裡,記載文殊菩薩和舍利弗尊者,率諸菩薩、羅漢們探望示疾的維摩居士的經過。舍利弗與諸聖眾到維摩病室時,舍利弗為探病者沒有床座而掛念。
  
  大菩薩化身的維摩居士知道他的掛慮,於是探問舍利弗:「尊者,你是為法而來?還是為床座而來?」
  
  舍利弗尊者尷尬的回答:「我們是為法而來,非為床座而來。」
  
  今日到佛門求法學道者,猶如昔日惠明不為衣來,而為法來,亦如舍利弗諸聖眾集會在維摩丈室共論佛法,是為求法、求道而來,不為欣賞明媚的風光,也不為貪享美味的素菜,更不是為環境和招待的周全與否而來。因此,修學佛法的態度當依止下列四法為準則:
  
  一、依法學不依人學
  
  依法而學,是說以「真理」為依據,凡事按真理而行事。人之所以不足以為依,因為人的思想、見解各有不同;人有生、老、病、死,時時來去遷流,人事更遞變化,而法(真理)則是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所以學道應依法不應依人。如《華嚴經》說:「以法為依,以法為救,以法為歸,以法為舍。」
  
  佛陀時代,有一天,一位經常跟佛陀到處弘法的弟子對佛陀說:「佛陀,您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老師。」
  
  佛陀聽了這話,絲毫沒有露出喜悅之色,反而問弟子:「你見過世界上所有的偉大老師嗎?」
  
  「沒有。」弟子回答。
  
  「你認識現在活在世界上所有的老師,或未來將出生的所有老師嗎?」
  
  「不認識。」弟子再次回答。
  
  「那麼,你說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老師,這句話毫無意義,因為你沒有辦法知道你所說的話到底是真是假。」
  
  「我只是想稱讚您,因為您的教示這麼高明。」弟子辯白道。
  
  佛陀說:「假如你認為我的教示對你有幫助,那麼實行我的教示,遵循我的教示,這比稱讚我,更能使我高興。」
  
  佛陀接著問身邊的另一位弟子:「如果你要買貴重的黃金,沒有試驗之前,你會付錢嗎?」
  
  「當然不付,因為萬一是假的,那不就白花了冤枉錢。」弟子如此回答。
  
  「這就與我所教的事情完全一樣。」
  
  佛陀繼續說道:「你們不要認為我所說的,就一定是正確真實的。你們應該自己去試驗我的教示,看看是否真實不欺;如果你發現它是真實而有用,那麼就去實行,不要只是因為尊敬我,才實踐我的教示。也不要批評別人所教的,說別人的教示不好,世界上有很多偉大的教師,他們都有幫助別人的辦法。因此,對他們任何一個人都不可心存輕慢,他們教得好不好,這不是你的事,你的事只在使自己離苦得樂,同時幫助別人離苦得樂。」
  
  弟子們聽了佛陀的教示,從此更能以理性、客觀的尊重態度看待任何的人和事。
  
  佛陀明示依法不依人,即是要我們依據佛陀教法「信解行證」,不要因人的優劣改變信仰。身為佛教徒要「護情更要護理、護財更要護道、護私更要護公、護己更要護他、護家更要護國、護身更要護心、護人更要護法、護神更要護佛」。唯有以法為依,才能走上學佛的正道。
  
  有人說,在學校需要接受老師的教導,初學佛法,同樣需要法師大德們的開導,怎麼可不依人而學?師長們的確能教導我們,可是教導者的言教,須要經過自己的體會和認識,才有所得,不是人人可以直接將教導者之言教,取為本身的經驗。
  
  有人問趙州禪師:「怎樣參禪,才能悟道?」
  
  趙州禪師站起身說道:「我要去小便了。」
  
  走了幾步路,趙州禪師回頭對詢問者說:「唉!像這種小事,都要自己去辦才行。」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曾經開示:「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六祖壇經》也說:「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方得解脫者,無有是處。」這都是說明,要相信自己,依靠自己;要相信真理,依靠真理;不可依靠其他。
  
  上自佛陀,下至師長、教授的言教,都是先知先覺者的經驗。他們宣揚真理,引導學子走上真理大道,我們固然敬領其人教言,但是欲得收穫,還是得靠自己親自去體驗。
  
  二、依智學不依識學
  
  智是指「無漏般若」的智慧;識是指有漏的「分別意識」。
  
  為什麼要依智學,不可依識學呢?因為世相虛幻,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所分別、認識的現象,時刻都隨著虛幻的世相變化。所以,以識來分別、認識世間的森羅萬象、千差萬別,畢竟不夠徹底。
  
  舍衛國有一位清道婦,每天清晨就在城內各通衢要道掃地,清除汙穢的水溝和馬路,她無暇顧及自己的身裝,所以總是一副汙穢的模樣。城裡的人遇到她就避開,不敢與她接近。他們忘了這個清道婦替大眾服務的功勞,反而嘲笑她是「臭女」,看到她,不是掩鼻就是吐痰。
  
  佛陀憐湣這位清道婦,便召她到耆闍崛山親自對她說法。城裡的人聽到佛陀為「臭女」說法的消息,紛紛跑到耆闍崛山想要一探究竟。經過河邊時,看見一道不可思議的光輝,光輝下是一位正在洗衣服的女人。
  
  到了山頂,他們問佛陀:「佛陀,您常說清淨的話,為什麼與城裡人人最討厭的臭女交談呢?佛陀,你不感覺有損身分嗎?」
  
  「你們來這裡時,途中有沒有看見一個女人在河邊洗衣?」佛陀問。
  
  「有啊!那女人好像有毫光似的。」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那女人就是你們所說的臭女。她清潔你們的城市,替你們整理市容,給你們清淨,你們卻嫌她汙穢。」佛陀又說:「清潔不在於外表的乾淨與否,要心裡清淨才行。她每日為你們掃穢除垢,心地早就清淨了;你們嫌她汙穢,可見你們心中尚未清淨,光有外表,有什麼尊貴呢!」
  
  所以,《維摩詰經》說:「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心地清淨才是真正的清淨,心地汙穢,徒有光鮮的外表,實在不值得稱嘆。
  
  韓國的鏡虛禪師,有一段時間都帶一名女子回寮,並且關起房門同居同食。弟子滿空怕大眾知道這件事,一直把守門外,只要有人找禪師,便以「師父休息了」來擋駕。
  
  滿空心想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鼓起勇氣敲了師父的房門。才進門,就看見這名女子長髮披肩的躺在床上,身材苗條,師父很自然地在她細白的背部摸著。
  
  徒弟一見非常生氣地大聲問道:「師父!您怎麼可以這樣?您這樣怎麼能算人天師範?怎麼對得起十方大眾?」
  
  鏡虛禪師一點也不動氣,輕言慢語的說道:「我怎麼不可為大眾模範?」
  
  滿空指著床上的女人,以斥責的語氣說:「你看!」
  
  師父卻平和的對徒弟說:「你看。」
  
  這名女子聽到師徒對話,緩緩轉過身來。徒弟猛然一看,只見一張不見鼻子、眉毛,連嘴角也爛掉的臉,正哭笑不清的望著自己。原來,是一名患了痲瘋病的女子。
  
  這時,鏡虛禪師把手上的藥往滿空的面前一伸,泰然的說:「那麼,你來吧!」
  
  滿空跪了下來說道:「師父,您能看的,我們不能看;您能做的,我們不能做!弟子愚癡,請師父原諒。」
  
  世人對於是非好壞,常常自信地說:「是我親耳所聽,親眼所見。」其實由於短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沒有深入瞭解,為六識所矇騙,實是愚癡短見盲聾之徒。
  
  而無漏般若,是本性上的大圓鏡智,可以如實照見世間萬象,又如光明朗照,可以看見自己本來面目。所以,學佛不能從枝末差別來認識世間,必須「轉識成智」,以「無漏般若」,從根本認識宇宙和人生,才不會被世間幻化妄相所迷惑。
  
  三、依義學不依語學
  
  語言文字是使我們獲得知識,幫助我們獲證真理的方便。各國的語言文字,其字形、發音雖有不同,但是所要表達的道理是一致的。所以我們應該把握它的根本,在事物的道理上,分析瞭解,不可只在語言文字上執著不捨,否則只是皮毛上之計較,而把真正意涵給忘記了。
  
  阿難尊者繼承大迦葉的衣缽,為禪門二祖,活到一百二十歲。一天,有個沙彌在路上念著偈語:「若人生百歲,不見水潦鶴;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見之。」阿難尊者一聽,叫住沙彌:「沙彌!沙彌!你的偈語念錯了,應該是:『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能解了知。』」
  
  沙彌回去之後,把尊者的話告訴老師,老師說:「你不要隨便聽信老朽的阿難,他已經很老了,不懂什麼佛法了。」阿難尊者看到佛法的流傳這樣坎坷,不勝感慨,真是翻腔易調。
  
  「世人愛聽人言語」,謊言說上百遍,也變成真理;謠言經過幾個人一再傳說,就完全牛頭不對馬嘴。一架飛機變成九十一架、曾參殺人的事例,都值得我們省思。
  
  在禪宗公案裡,雲門文偃禪師說:
  
  「假如今日我見到釋迦牟尼佛說法,就一棍打死餵狗子吃。」
  
  「什麼三藏十二部教理,把它拿來當抹布!」
  
  祖師如此狂言,好像謗佛、謗法,其實不然,他是要我們超越語言文字的執著,徹悟語言文字以外的真理。
  
  所以,大家在真理的大道上,要把我們的知見、執著捨去,在知見執著外,體會不偏不倚的本來真實面目。
  
  四、依了義學不依不了義學
  
  「依了義學,不依不了義學」,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要依究竟絕對的真理,不依各種方便、不究竟的方法。
  
  《法句譬喻經》中記載佛陀教化弟子依了義的事蹟。當時,僧團中有一位般特比丘,天性遲鈍,佛陀曾派五百個證得阿羅漢的比丘教導他,經過三年,還是一句偈都記不得。佛陀非常憐憫他,便親自教他一首偈語:「守口攝意,身莫犯非,如是行者,得度世時。」  
  般特比丘聽了佛陀的教化後,感激涕零,並證得阿羅漢果。大家對愚鈍的般特比丘突然悟道,非常訝異,紛紛請示佛陀。佛陀告訴大家:
  
  「學道不必貪多,能夠實行最重要。般特雖然只瞭解一句偈的要義,但他能契入佛法的奧義微妙,一心直入,身口意三業無染。可是世間人學得多,卻不究竟,徒然擾亂心神,於道有何益?」佛陀又說了一首偈:
  
  「雖誦千言,不義何益?不如一義,聞行可度。
  
  雖多誦經,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中國歷史上,陳朝後主為了提升佛教素質,想要檢覈當時出家僧尼。與大臣商議,如果考覈落第者,就下令停止修道。天臺智者大師得知,立即上表勸誡皇帝:「提婆達多能誦六萬象所馱經典,不免墮入地獄;般特日誦一句偈,即獲得阿羅漢果。能否得道,不在多誦!」
  
  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教為適應眾生根機,有深淺不一的佛法,在深、淺佛法之中,又依各種法門樹立種種的專修宗派。所以,佛法雖然浩如湮海,但是其修持法門是秩序井然,不致使行者眼花撩亂,不知取捨。
  
  《法華經》中,佛陀說:「吾從成佛以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這是說佛陀所告訴我們的各種修持法門,都是方便法門。方便法門是適應眾生的程度,適應眾生的根機而設立的,但不能把這種適應程度和根機的方便法認為是究竟,最究竟者是與佛心相應,這就是依了義佛心,不依不了義的方便。
  
  《金剛經》雲:「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此段經文告訴我們,好比坐船渡河,到達彼岸的時候,即應上岸而去,不應再執守渡船不捨,若不捨渡船,帶之而行,豈不成了累贅?
  
  無論學習什麼,都要抱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決心,我們求法學道也須如此,不能入寶山而空手回。佛陀雖觀機逗教,敷設各種法門,但唯有謹守四個依止的原則來修學,才能不偏頗、不疑惑,獲得真正的般若智慧。
  
  一九七二年七月講於佛光山大專佛學夏令營

 

如何進入佛法

 

  研究佛學應該帶著什麼樣的心情?以下以四點說明研究佛學的方法:
  
  一、用信心而入佛法
  
  學佛能淨化我們的身心,昇華我們的人格,安頓我們的生命,開展我們的世界,幫助我們找到心靈的主人。國父孫中山先生曾說:「信仰就是力量。」《雜阿含經》卷二十六說:「何等為信力?於如來所起信心,深入堅固。」信心是大道的源流,是功德的慈母。經典裡,也以各種譬喻說明「信」的重要:信如手,入寶山可以挖取寶藏;信如杖,走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以為依靠;信如船,可以橫渡生死大海,到達涅槃彼岸;信如力,有了堅固的信心,自然產生力量;信如財,有了信心的財寶,人生將更豐富。信心可以長養善根,可以成就一切。信心的重要,就像樹木的根本,根部紮實,枝葉自然茂盛。無論做什麼事業,具有信心,才能無所不辦;如果沒有信心,便一事無成。
  
  有一個人失足落井,古井位於荒郊,無人經過,無法求救,如何才能爬得上來?落井的人看著井口,沒有別的念頭,只有一心想著:「我要有輕功、能飛,一飛就可以跳躍上去。」就這樣朝思暮想,精神集中,果然生出一股無形的力量,讓他能夠升空躍出。
  
  信心能產生力量。佛陀時代,舍衛城東南邊有一條大河,河水悠悠,深而廣闊。岸上住有五百多戶人家,他們以捕魚為業,從未聽聞佛法,而且習性剛強,貪利自恣。
  
  佛陀觀察他們的機緣成熟,是得度的時候了,便到河邊的一棵大樹下靜坐著。佛陀的光明,如日月照射全村,溫暖旖旎,村人莫不驚奇,皆來問訊,佛陀讓他們圍坐在樹下,為他們講說五戒十善之法。但是,這些已習慣欺騙別人、不信真言的大眾聽了,心中無法生起虔信奉行的心,仍然剛強頑固。
  
  慈悲的佛陀,見他們不能起信,便化作另一個人從江對岸,雙足越江踏水而來,江水只沒到此人的足踝。
  
  他從容不迫的來到佛前,稽首禮拜。眾人見了,驚怪地問他:「我們從久遠以來就居住在這水邊,從來不曾見過有人能在水上行走,你究竟是何人?有什麼道術,能走在水上而不會下沈?」
  
  那人答道:「我是住在江南那邊的人,我知道我很愚癡冥頑,聽說佛陀在這裡說法,我為了想獲得聞法的喜悅,從南岸預備到這裡。可是河水滔滔,不能過來,我便請問岸上的人,水是否很深,岸上的人告訴我,水只齊踝。我因為相信他們的話,便過來了,並無其他的異術。」
  
  眾人聽說,驚訝不已,這時佛陀歡喜讚歎道:「善哉!善哉!憑著虔誠懇切的心,就可以度脫生死的大海,數裏寬的江面,何足為奇呢?」
  
  於是,佛陀為他們宣說種種法,剛強難化的捕魚人,此時也心悅誠服,不再懷疑不信,並求受三皈五戒,成為在家的佛弟子,而且從此不再捕魚,改營他業。
  
  古人說: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如反掌折枝那麼容易;吾心信其不可行,反掌折枝就難如登天。有了信心,就有力量,只要用虔誠恭敬的信心研究佛學,一定能滿足心中的願望。
  
  二、用疑心而入佛法
  
  佛教和其他宗教不同,除了強調信仰之外,也從另一個角度,主張用疑心研究佛學,用疑心而入佛法。
  
  禪宗叫人要「提起疑情」,就是要生起疑惑的心。它主張青年學子要有問題,所謂:「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佛法如大鐘一般,輕輕撞它,它就響小小聲;你重重撞它,它就大大聲響;你不去撞,它就不響。也就是要提出問題,才能獲得解答。
  
  佛法不怕有問題,佛教經典三藏十二部五千多卷,都是有問而說的,弟子提出問題,佛陀依問題而說法。無問自說的唯有《阿彌陀經》等少數經典,因為《阿彌陀經》微妙難信,眾生不知道,所以佛陀只有自己講說。
  
  又西元前二世紀,支配西北印度的希臘大夏國彌蘭陀王,當時因不信佛法,對那先比丘提出種種問難。那先比丘以車與軸、轂、輻等關係為譬喻,說明人生無常及善惡報應等佛教教義,並且回答了國王的問難。彌蘭陀王聽了以後心生歡喜,深深信服,不僅皈依佛教,廣行佈施,還表示出家意願,最後恭送那先比丘離開王宮,這就是有名的《彌蘭陀王問經》。
  
  譬如,彌蘭陀王曾問那先比丘:
  
  「聽人家說,念佛一聲,罪滅河沙;禮佛一拜,福增無量。為什麼念佛拜佛有那麼大的功德?我不相信。」
  
  那先比丘反問國王:「如果一個人把石子投到大海裡,會不會沈下去?」
  
  「一定會沈下去。」國王回答。
  
  那先比丘再問:「如果把大石頭放在船上,大石頭會沈到水中嗎?」
  
  彌蘭陀王回答:「不會的,大石頭雖重,但是因為有船,所以不會沈下去。」
  
  那先比丘這時回答:「念佛拜佛可以滅罪的意思也是如此。佛法如慈航,一個人雖然曾經做過惡行,但是因為他一念向善,明白善惡因果,生懺悔心,專心念佛,就不會沈淪惡道,就像那石頭,有了大船的承載,就不會沈到水裡。」
  
  彌蘭陀王一聽,心開意解,連聲讚歎說好。
  
  可見佛教不怕人家提出疑問。學佛參禪不要顧慮什麼、害怕什麼,儘管打破沙鍋問到底。佛教禪堂裡,有所謂「提起話頭」,亦即要行者努力參究疑情,如:「父母未生我之前,什麼是我的本來面目?」「什麼是達摩祖師西來大意?」「念佛者是誰?」這些問題叫人莫測高深,難以解答,不是一般常識上的問題,而是要提出疑情,才能有所獲得。自己參究疑情,才是真正自己的體驗。
  
  三、用悟心而入佛法
  
  研究佛學是為了要求覺悟,所以,應用「悟心」來研究佛學。「悟」,不是知識上的理解,一般人在學校念書,求的是知識,學習佛法求的是覺悟,是求身心的體驗。「悟」像心花開放、像茅塞頓開。過去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過去不明瞭的,在剎那間,「啊,我懂了!我明白了!」「悟」不是知識的逐漸增加積累,而是突然間的徹知。  
  怎樣才能獲得悟的境界?有一位初學者問禪師道:「學人初入叢林,什麼都不懂,請大師開示我怎麼樣進入佛法?」
  
  禪師說:「你聽到枝頭上的鳥在叫嗎?蟬在鳴嗎?你看到小溪的水在流嗎?百花在開放嗎?」
  
  初學者回答說:「是的。」
  
  禪師告訴他:「佛法就從這些而入。」
  
  佛法不是玄奇奧妙,它不是離開我們生活,它是活潑潑的在我們生活裡。懂得流水的聲音,那就是佛陀說法的廣長舌聲,看到開放的花朵,那就是如來清淨的法身;悟道的話,穿衣吃飯都是道,睡覺拉尿也都是道。「道」不遠求,「道」就在每一個人的生活裡,「道」在每一個人的心上。
  
  有一位龍潭禪師,到天皇禪師座下參學,一年一年過去,天皇禪師從未向他開示佛法。時間一久,龍潭禪師不耐煩了,他向天皇禪師告假,要求他去。
  
  天皇禪師驚訝的問:「你要到哪裡去?」
  
  龍潭禪師說:「我要到別處求佛法。」
  
  天皇禪師說:「我這裡也有佛法,何必到別處去學呢?」
  
  龍潭禪師回答說:「我來這裡很久了,未曾聽到禪師為我講過一句佛法。」
  
  天皇禪師說:「你可不能冤枉我,你拿茶來,我就喝;你拿飯來,我就吃;你向我合掌,我就跟你點頭。我那一天不對你說佛法?」
  
  龍潭禪師給他這麼一講,低下頭想。
  
  天皇禪師又說:「不要想,想就錯了。要去體會,直下承當。」龍潭禪師聽了,言下大悟。
  
  原來,揚眉瞬目都是佛法,一花一草一木,都含有無限的禪機,平時不知道真理就在我的內心,宇宙萬有是我心中的宇宙萬有,眾生人類是我心中的眾生人類。因此,平時所學都是向外追求,越求越遠。佛法是要我們向內追求,能向內追求,「道」就會和我們很親切、很靠近。
  
  講解的佛法還不是真的佛法,真正的佛法,要靠自己去體悟。
  
  從前有一對以偷竊為業的父子,有一天,兒子問他的父親:「爸爸,你老了,以後我怎麼謀生,您總該傳授我一點祕訣吧!」
  
  經驗老道的父親說:「好啊,今晚就傳授給你。」
  
  夜靜更深,父親要兒子隨他外出,找到一戶人家下手偷竊。他們偷偷的翻牆,進到室內,打開櫃子,父親叫兒子先藏在櫃子裡。忽然間,父親大叫:「有賊!有賊!」主人一聽,馬上驚醒,高喊捉賊。
  
  老賊機警地逃跑,小賊還被關在櫃子裡。他心想,父親真是豈有此理,怎麼把我關到櫃子裡,大聲一叫就跑掉了,叫我怎麼辦呢?
  
  這時候,小賊不能靠老賊,只能靠自己了。有什麼辦法才能脫離這個危難呢?人到緊要的關頭,雖然「山窮水盡疑無路」,也要求得「柳暗花明又一村」。小賊情急智生,在櫃子裡學老鼠「嘰嘰喳喳」叫聲。主人拿著燈找賊,聽到老鼠的聲音,心防鬆懈了,「唉呀,這是老鼠叫,賊跑掉了。」
  
  當他們防守一鬆,小賊往外衝出去,把燈用力吹滅。主人立刻隨後追趕,小賊很是著急,「糟糕,後面有人追上來了。」隨即又想了一個辦法,衝到古井邊,拿一塊石頭丟入井中,主人追到井邊說:「唉,今天出人命了!」說完就走了。
  
  小賊安然脫困。一回到家,就責問他的父親:「你今天怎麼這樣捉弄我?」
  
  爸爸問:「我怎麼捉弄你?」
  
  兒子說:「你把我關進櫃子,大叫『有賊』,差點把我害死。」爸爸問:「那你怎麼出來的?」
  
  兒子如此這般一說,爸爸聽了高興的說道:「兒子,我有傳人了,你悟到這個道理,就知道隨機應變要靠自己,別人是不能傳授我們什麼的!」
  
  進入佛門參學也是要自己努力精進,不管老師舌燦蓮花,說得天花亂墜,自己不體會、不實踐,那麼,佛法也只是一般哲學,一些知識而已。
  
  四、用無心而入佛法
  
  許多人有心求法參學,有心很好,但是學習佛法要用無心學習,而不用有心。因為有心是有分別,有動念,有前後差別,無心才是真心。有些青年朋友,初加入佛學社團,熱心服務,一、兩年後,遇到種種困難,就退失道心。這就是所謂:「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在西天;學佛五年,佛不見了。」
  
  有心而學佛法,是計較心、比較心、分別心;無心來學佛法,才是真心。「無」不是一般有無的「無」。過去,有人問一位禪師:「禪師,您入定的時間很長,請問您是有心入定,還是無心入定?」禪師答道:「我入定既不是有心,也不是無心,我是超越有無對待的心。」
  
  「無心」,是指離有為的心,是超有超無。佛法不是用分別而進入,是用無分別而進入,有分別是知解,是知識;無分別是般若,是觀智。它像一面鏡子,張三來,它還你張三的樣子;李四來,它也還你李四的樣子。它像鏡子沒有分別,可以還給每一個人本來面目。
  
  道樹禪師建了一所寺院,與道士的「廟觀」為鄰,道士放不下觀邊的這所佛寺,每天變一些妖魔鬼怪擾亂寺裡的僧眾,想把他們嚇走。今天呼風喚雨,明天風馳電掣,將不少年輕的沙彌都嚇走了。
  
  十多年過去了,道樹禪師卻仍住在寺院裡,絲毫不受影響。最後,道士所變的法術都用完了,可是道樹禪師還是如如不動,道士沒有辦法,只得將道觀放棄,遷離他去。
  
  有人問道樹禪師:「道士們法術高強,您怎能勝過他們呢?」
  
  禪師說:「我沒有什麼能勝他們的,如果有,勉強說也只有一個『無』能勝他們。」
  
  「無,怎能勝他們呢?」
  
  禪師說:「他們有法術,有,是有限、有盡、有量、有邊;而我無法術,無,是無限、無盡、無量、無邊;無和有的關係,是以不變應萬變。我『無變』當然會勝過『有變』了。」
  
  有一位年輕的法師發心替我開車。剛開始時,他非常仔細用心,連握方向盤都非常用力,可是卻常常出問題,不是碰到這個,就是碰到那個,總會出一點小車禍。
  
  慢慢的,他不再那麼執著方向盤,比較自然一點了。他處處留心,雖然如此,還是常常出問題,不管是轉彎、換車道,都讓人感受到駕駛技術不是很純熟。
  
  再過幾年,慢慢的,他開車可以不用心了,他無心了。在車上,他一邊開車,一樣可以打電話,一樣的發表意見,但是從來沒有一點問題,不讓人覺得他更換車道,車速加快或減慢。到了無心開車,反而沒有錯失。
  
  他的開車過程讓我想到,世間上許多人對於任何事情,最初總是執著、用心,雖然用心、留心,因為有分別、有計較,就容易有差錯。總要等到無心,才能水到渠成,自在無罣礙。無心不是沒有心,無心是自然,無心是物物一體,無心是無所不用心。
  
  無分別,不是沒有是非、好壞;其實,要有強烈是非觀念,要有善惡差別的思想,要有好壞聖凡的等級,那是對世間一般人說的。學佛的境界,必須以無心對有心,無分別對有分別,以般若智慧對一般知解認識。從本性體會的智慧,來照亮一切,觀察一切。
  
  有一位初學者問溈山禪師:「什麼是道?」
  
  禪師回答:「無心是道。」
  
  初學者說:「我不會。」
  
  禪師說:「你去找會的人。」
  
  學者又問:「誰是會的人?」  
  溈山禪師不客氣的回答:「不是別人,就是你自己。」
  
  今日世界人心紛亂,物欲橫流,多少人在煩惱中打轉,究其原因,大都只重物質價值,不重精神價值。我們必須先從心裡建設起來,用「信心、疑心、悟心、無心」來進入佛法,才能真正的無所不辦,無所不勝。其次,修學佛法者也要能從佛像僧容裡,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從花草砂石內,認識自己的清淨本性;從座椅拜墊上,體會自己無限的生命;從夜晚明月中,握住自己的永恆未來。
  
  一九七三年七月講於佛光山大專佛學夏令營

 

從何處下手學法

 

我們學習佛法應抱著什麼樣的態度呢?以下提供四點意見:
  
  一、我們學習佛法-從淡處落眼
  
  社會一般人總以為「多」才是幸福,因此汲汲於名利富貴的追逐,以為不如此,人生就沒有意義。我們若要一心學佛,首先應從名韁利鎖中走出來,從平淡處落眼。
  
  宋朝理學家程顥先生曾經寫過一首〈春日〉詩:
  
  「雲淡風清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
  
  明道先生從淡淡的雲朵中,體會到一個修道者應該有超然物外的懷抱,充分表現他恬淡悠閒的人生態度。在佛教中也有一句話:
  
  「莫嫌佛門茶飯淡,僧情不比俗情濃。」
  
  有人認為佛門太清淡,卻不知道青菜蘿蔔往往最下飯,粗茶淡飯正是養身的佳餚。平日吃了多少油膩的大魚大肉,改換清淡的素食,會覺得更爽口。平淡無味的茶水,能夠消除百病,香馥濃鬱的烈酒,卻會致人於死。
  
  古人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常人交往,總希望能獲得對方的感情,當無法得到同樣份量的回報時,用情越深,煩惱就越多。佛教裡的一切總是淡淡的,看起來好像無情,其實是大慈悲,這就是「情到深時情轉無」的境地。因為從平淡中培養的友情,才能長存,如果感情太濃厚,就好比烏雲密布的天空,暴風雨很快就會來臨。若能將名利心減一分,道念必可增一分;把感情少一分,智慧必能長一分。
  
  「淡」字運用在平常的生活裡,有無限的奧妙。要製造人生的高潮很容易,而要把人生安放在平淡中卻很困難,佛法說:「平常心是道。」這需要一顆「不忮不求」的平常心。
  
  佛陀時代,大迦葉尊者習慣過清淨淡泊的修道生活。佛陀曾經特別告訴他,不要繼續苦行,把糞掃衣脫去,改穿信眾所供養的輕衣,靜靜的養老,不要過度疲勞。
  
  雖然受到佛陀這麼高的慰勞,但大迦葉尊者仍不肯改變他的頭陀苦行,他向佛陀說道:
  
  「佛陀,頭陀苦行在我並不以為苦,反而感到很快樂,我不為衣愁,不為食憂,沒有人間的得失,我只感到清淨解脫的自由。」
  
  聽了這一席話,佛陀讚揚大迦葉尊者,未來佛法得以弘揚,就是因為修道者像大迦葉尊者這樣堅持嚴肅清淡的修道生活,培養自己的德行,便能吃苦,便能忍耐,便能甘於淡泊,一心一德,為法為人,僧團因而得以鞏固,讓真理之光永遠普照著世間。
  
  一代大師弘一法師,他的一生正是「淡」字的寫照。有一次,他的摯交好友夏丏尊,發現弘一大師的毛巾太破爛了,要為他換一條新的。大師說:「不必了,還可以用。」住的地方有臭蟲,他卻能安之若素;粗糙難嚥的米飯,也能甘之如飴,對他而言,再粗陋的物質條件也覺得滿足。從其淡淡的生活中,散發出無限的馨香,這是何等的風範,因此感動夏丏尊親近佛法,成為虔誠的佛教護法。
  
  人生或可燦爛如春花,但是終究必歸於寂靜,我們要從五彩繽紛的花花世界,回歸到平淡而永恆的世界。來到佛門學佛,要把過去的一切習氣、念頭、思想,暫時放下,以清新的心情來接受佛法,才能體會出平淡中的甘美味道。
  
  二、我們學習佛法-從無處著手
  
  平時一提到佛教,許多人有一種感覺,以為佛教是消極的、逃避的、空無的。世俗所謂的「空無」,和佛法所言的「空無」,意義是不一樣的。我們學佛,就要從「空」、「無」入手。
  
  過去,我們所追求的是有形相、有對待的世界,卻不知道這個「有」的世界,是虛幻不實,短暫無常的「假有」與「妄有」。平時我們的眼睛總喜歡看五顏六色,鼻子喜歡聞香的東西,嘴巴喜歡吃甘甜的食物,卻忽略這些物質享受,容易腐蝕我們純潔的心性。
  
  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佛教喝斥的正是這些會染汙清淨自性的色聲香味等塵垢,反對的是人世間的吃喝玩樂;佛教所要「空」的是足以戕害天真的物欲,而嚮往一種真空不變,真實遍在的妙有世界。
  
  這種「真空妙有」的世界,具有無限的悲心,無限的力量,這種「空無」的世界比「妄有」的世界更豐富,更充實。
  
  佛陀住世的時候,有五個國王互相為鄰,常有往來。其中,普安王跟著佛陀修學佛法,最受各國國王尊重。有一天,五王開會時,普安王問四王:「在你們人生之中,認為什麼最快樂呢?」
  
  「在百花燦爛的花園中遊玩,我覺得最快樂。」第一位大王回答。
  
  「我覺得戴著王冠,跨騎銀鞍的白馬,住在金殿玉樓,接受文武百官與全國人民高呼萬歲的時候,最為快樂。」第二位大王回答。
  
  「我認為得到花顏窈窕的美人與聰明伶俐的兒子最快樂。」第三位大王回答。
  
  「我覺得能與父母共長命,和妻子眷屬在一堂,身著綾羅錦繡的美服,口吃山珍海味最為歡樂。」第四位大王回答。
  
  輪到普安王時,他開口說道:「你們說的都不錯,那些的確也很快樂,但那些快樂並不長久。我以為不生、不滅、不苦、不惱、不寒、不暑,所謂解脫的快樂最快樂。」
  
  四王聽到普安王如此說,奇怪的齊聲問道:「你為什麼有這種快樂?哪裡能得到?請你教示我們。」
  
  「在祇園精舍對大眾說法的佛陀,就是教示我們這樣的法門。」普安王說。
  
  五王即時來到祇園精舍禮拜佛陀,請佛陀教示,佛陀慈悲的對五王說法:「眾生暗愚,沒有正智,所以愛著目前暫時的快樂,不知道其中隱藏許多的罪禍。要求永久的快樂,快樂中沒有罪禍,就必須修學正道。」
  
  接著,佛陀教示修學正道的方法,五王聽後,了悟這娑婆世界是五濁充滿,不能求得永久的快樂,希望永遠的解脫與快樂,只有學佛修行。於是,他們廣布德政,感化國內人民奉行佛法,人人安樂和順。
  
  外出讀書工作的人,夜晚了,需要回家休息;四處飛翔覓食的鳥兒,天黑了,便飛回巢裡棲息。同樣的,我們的心,也要有個安置處,心有所安放,生活才能穩定,辦事或做學問才能落實。那麼,我們這顆心要安放在哪裡呢?《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告訴我們要把心安放在「無」的上面,以往我們總是把心放置於外在有形的世間,熙熙攘攘於物欲的追求,這是忽略了滄海桑田,瞬息變幻的可怕。或者把心寄託在感情上,然而自古多情往往空餘悵恨,感情的變化莫測與難以把握,更是致苦的根源。
  
  我們的心中無所企盼,不想獲得什麼,自然就不會有失去的痛苦,這就是「無」的境界。《心經》說:「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菩薩有智慧,所以心中沒有任何執著與罣礙,這才是遠離痛苦的涅槃大道。
  
  「無」的世界,並不是沒有,「無」是「無限」、「無執」、「無累」、「無求」的意思,證悟到「無」,儘管有心、有情、有愛,但是不會受人事的障礙,反而更能體會豐富的內容。好比一面鏡子,拭去了鏡面上的塵埃,能夠將各種東西清清楚楚的顯現出來。
  
  六祖惠能大師聽到《金剛經》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句子時,豁然開悟,他能從「無」中證悟出「有」的無限妙用,這種「無」的世界是遍一切時,遍一切處而存在的;這種「無」的世界是離諸語言文字、超越對待的;這種不住不著的「自性」,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的。  
  《維摩經》描寫維摩詰居士以默然無言的態度,顯示入不二法門的境界,終於獲得文殊菩薩的讚歎,可見「無」不是沒有,而是離開一切戲論的真理世界。
  
  「無」不是否定一切,反而是更肯定一切。「無」本具足一切,不假外求。「無」才能「有」,好比口袋空了,才能裝進更多東西;杯子空了,才能倒進清水。學習佛法,也要抱著「空無」的觀念態度,這樣佛法才能深入心中;也唯有體會「無」的妙用,才能建立新的人生觀。
  
  三、我們學習佛法-從疑處用心
  
  一般的宗教總是要信徒們對教義必須有絕對的信仰,不容許絲毫的懷疑,認為信了才能得救,才能上天堂,否則就下地獄。
  
  佛教當然也講信仰。《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仰是一切善行的根據,我們對佛法有正信,自然能夠依照佛法所指示的去行善,所以正信是一切美德的發電廠。但是,佛教除了正信之外,還有某些與一般宗教不同的特色,那就是佛教還建立在疑情上面。
  
  我們平常說「學問」,即是在不斷的學習中提出疑問,宋朝理學家也說過:「做學問當在不疑處有疑。」我們不斷地提出疑問,然後努力去尋求答案,有一天這些疑問獲得解決時,我們的見地就向前邁出一大步;文明的進展,正是建築在科學家們無數的問號上。儒家說:「學而不思則罔。」「思」,就是要提出問題,也就是禪宗的「參」。
  
  禪宗的大德高僧,在禪堂參禪打坐的時候,最重視的是「提起疑情」。有了疑情,才能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我們學佛也要產生問題,參透疑情。
  
  佛教為什麼要參「話頭」?因為平時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是我們虛妄分別心所產生的虛妄世界,是一種虛幻的現象,而不是真如實相。經過一番大疑,好比倒溯著水流,才能追出它的源頭,參話頭就是要我們抱著疑情去追究生命最根本的來源,經過這一番大疑大悟之後,才能使我們看到天上那輪皎皎的明月-自性,而不是指明月的手指。
  
  不過,這並不是一般世俗的懷疑主義。佛教所謂的「提起疑情」,不是邪見,更不是執著愚昧,疑情必須建立在正信之上,從信仰中起懷疑,譬如參「念佛是誰?」首先要相信有正知正覺的佛,相信之後才能修此法門,不相信,如何能參透自己的本來佛性?如同生重病的人,不信醫生的診斷,即使是靈芝仙草也難救治。
  
  四、我們學習佛法-從拙處力行
  
  我們為何要笨笨拙拙,不要聰明靈巧?古人說:「大巧若拙。」一個有智慧的人,他表現在外表的,往往是笨拙的形態。譬如婦孺皆曉的愚公,發動全家人去移山,大家都譏笑他愚笨,事實上,我們趕不上的,正是他鍥而不捨的愚笨處。
  
  以前印度波羅奈國有個居家學佛的人,名叫優波麴提,他想要修學佛法,卻不知道從何處入門。當時有一位耶貰軻阿羅漢,看他開設販賣種種物品的雜貨店,於是教導他一個修行的方法。耶貰軻阿羅漢說:  
  「你以後就用店裡的黑豆和白豆來修行,如果心裡生起善念,就下一個白豆,生起惡念就下一個黑豆,如果每天都是白豆,那麼你必定是善人,有所成就了。」
  
  優波麴提聽了很高興,每天依教奉行,老實的用黑豆、白豆來計算心裡的善惡念。起初,黑豆多白豆少,漸漸地黑白均等,後來,他的心全繫念在善法上,碗裡裝的全都是白豆,最後,優波麴提證得了須陀洹初果。
  
  我們形容一個最有智慧的人為「大智若愚」,原因是一般人往往自視甚高,以為自己是天下第一等聰明的人,於是貢高我慢,恃才傲物。其實所謂「在涅貴不淄,曖曖內含光」,真正聰明的人是韜光養晦、謙恭平和的人,表面看起來平平凡凡,實際上內在有無限的智慧。
  
  我們都知道,孔子的學生當中,顏回算是最聰明的,孔子卻讚美他「不違如愚」。顏子之可敬處,正是其「愚不可及」之處,因為「不違」良師善言,正是他成聖成賢的主要原因,佛教說「依教奉行」也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學佛要從笨拙處力行,這笨笨拙拙就是要我們踏踏實實、穩穩紮紮守住自己的道業。不取巧、不詭詐,勤勤懇懇的修持。譬如排隊吃飯,循規蹈矩的排隊,一定能吃到香噴噴的白飯。做學問也是一樣,成就是必須靠平常用功,點點滴滴累積而成的。
  
  太虛大師的弟子會覺法師創辦武昌佛學院時,有一次對同學們開示說:「我最討厭自以為聰明的人。」出家人自稱為「老拙」,這種「拙」並不是真的笨拙,而是內在充滿智慧,外表呈現的是一種圓融、隨緣的拙樸。我們學佛並不是以乖異的言行來迷惑大眾,而是抱樸守真,從謙卑學起,用笨工夫腳踏實地的修行。
  
  我們不妨把宇宙看作有五尺高,昂昂六尺之軀,要生活其中,唯有低頭才行,擡頭行走必定寸步難移。尤其今日的學佛者,更應該祛除知識份子的優越感、怠慢心,實實在在做一個笨拙的耕耘者。
  
  有人以為學了佛法,就能具有騰雲駕霧、呼風喚雨的神通;又有人說,學了佛法,能夠仙風道骨,不食人間煙火,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
  
  有師兄弟二人一同修道,師兄不喜好研究佛學,只對神通好奇,於是到處尋師學習神通。師弟不同於師兄,他只是老老實實的在寺院裡研究經文,研讀佛法。
  
  二十年後,師兄真的學會了神通,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可是師弟還是日日讀誦經文。有一天,兩個人剛好有事要共同渡船到江的對岸,而在江邊會了面。
  
  兩個人二十年不見,師兄看到師弟心裡很歡喜,便問:「師弟,你近來學佛法,有些什麼成就嗎?」
  
  師弟說:「我每天研讀《華嚴經》、《法華經》如此而已。」
  
  師兄一聽,心想:「沒有出息!每天只是讀經、讀經,又沒能顯義成文,又沒有神通自在。」他輕慢地的對師弟說:「我真不知道你這麼沒有出息,每天只是讀經,你看看愚兄。」
  
  他立刻走到長江的岸邊,淩波虛步,踏著江水的波浪,用神通橫渡過江,讓岸上的人看得驚奇不已。而在長江的這一邊,師弟則花了一毛五的錢買了一張船票,乘著船,也「搖、搖、搖」的到達江的對岸。
  
  先到對岸的師兄等到師弟渡了江,便對他說:「你看愚兄剛才一個淩波虛渡,神通價值如何?」
  
  師弟卻不急不徐地回答說:「師兄,你看看師弟剛才一毛五的價值又怎麼樣呀!」
  
  這位師弟的意思是,你花二十年學的神通,我卻只要花一毛五分,不是一樣的可以渡過江來了嗎?
  
  我們學佛法,是在於淨化身心,脫離煩惱,對萬世萬物有新的認識。過去我們被紛紜差別的事相迷惑,對自己的本性不能瞭解,執著主觀,騎在牛背上,卻在找牛。學佛之後,應該好好認識、瞭解,不要入了寶山空手而回。
  
  好比一個尋找春天的人,踏破了草鞋,回家偶把梅花嗅嗅,驀然才察覺「春在枝頭已十分」。我們的自性本來具足,捨近求遠,只有離道越遠。
  
  在佛法上如能有證悟的體驗,這時候山河大地已經不是石頭,不是水流,而是如來清淨自性。學佛的目的,就是要證悟這「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道理,能夠如此,才不失學佛的意義。
  
  《維摩經》說:「為佛法而來,非為床座而來。」求法果真能大死一番,從「淡」處、從「無」處、從「疑」處、從「拙」處去下功夫,必定能培養新的人生觀。
  
  一九七五年七月講於佛光山大專佛學夏令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