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我們心有所念,這個念是妄念、是雜念,無論是念人、念事、念物,對我們的修學統統產生障礙,必須要捨離。就像修.藍博士所說的,要把心裡面所有一切的記憶,過去的,你還記得的,這叫雜念,要把它清除乾乾淨淨;對於未來的會想像,想像我們明天怎麼辦,怎麼做法,下個月怎麼做法,明年怎麼做法,這叫妄想,它還沒到,這些統統要清除。

不善的要清除,善的也要清除,為什麼?因為你有念著,你有這個念頭,你執著了,這個妨害我們的清淨心。心裡頭惡的東西是染污,善的也是染污,清淨心裡頭善惡都沒有,平等心裡面染淨都沒有。所以清淨心是阿羅漢、辟支佛的境界,平等心是別教三賢菩薩的境界。為什麼要捨?因為它障礙我們見性,見性是大道,是我們所希求的,所以必須要把這個東西放下。

心,我們念佛法門比較上特殊,比他們容易好修,他們是要捨得乾乾淨淨,真的是一念不生,這個難,真難。我們念佛法門把它對換,把所有這些念頭都換成阿彌陀佛,許我們有阿彌陀佛這一念,除這一念之外別無二念,那就方便多了,真正做到無念我們做不到。無念還是一個念頭,那個無想定就是這麼修成的,所以它不是究竟的。有念不能有,無念也不能有,它是障礙,就是自性清淨心裡面沒有這些東西,有念、無念都沒有。

我們今天不是用這個方法明心見性,我們今天是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完全要依靠阿彌陀佛。我們的條件要記住,決定相信有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在西方,我們就相信西方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這在前面經文裡面都介紹得很清楚,極樂世界怎麼來的?阿彌陀佛是怎麼成就極樂世界的?這些歷史前面都學過。生到極樂世界之後,接受阿彌陀佛的教誨,再進一步求明心見性。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三四七集)2013/3/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