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紮根教育

 

古人從小就接受紮根教育,紮根教育裡頭最重要的兩個字,「誠敬」,從小培養的。這兩個字可不得了!這是通往聖人門戶的一把鑰匙,我們今天沒有。印祖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就得十分利益。現在人沒有誠敬心,所以只在門口看看,進不去,這真的不是假的。

 

古時候從小就教孝、就教敬,所以從小養成習慣。諺語所謂「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培養,長大了就不行。而且中國的教育從胎教開始,母親懷孕,就知道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會影響小孩。所以古時候懷孕之禮,這十個月一定要遵守,念頭要端正,不能有不善的念頭,不能有不善的思想,不能有不善的言行,處處都要檢點,要為小孩。

 

這個小孩生下來好教,他所稟受的是母親的正念、正氣。《弟子規》不是教小孩念的,《弟子規》是紮根教育。怎麼紮的?父母在家裡做出來給他看的,表演的。父母很年輕,他的父母都在,你看他怎樣孝順他自己父母,小孩看到了。小孩生下來,他就會看、就會聽,就在模仿,就在學習。

 

所以古諺語說「三歲看八十」,你看,從出生到三歲一千天,這一千天的學習就是他的根,這一千天的根紮得正,八十歲都不會改變,一生都不會改變。現在沒有了,現在教小孩什麼時候開始?三歲。已經學壞了,已經一身的麻煩,怎麼教法?古人講的兩句話,「教兒嬰孩,教婦初來」。有道理!

 

婦是娶太太,媳婦娶進門,進門就要教,過幾天不行了。什麼都要開頭,從頭就要教,頭要帶得好,源頭歪了,後頭就麻煩大了。嬰孩一出世,你就不要小看他,你以為他什麼都不懂,他靈光得很,他什麼都懂。

 

要給他最好的榜樣,父母在嬰兒面前要守禮、要端莊,他看到;所有大人見小孩,不能隨便亂說話,表演的全是正面的,負面的不能讓他看到,不能讓他聽到,不能讓他接觸到,這母親把關。三歲這個根紮下去了,大概五歲都不離開母親。六歲有的上學了,最晚七歲上學。上學就交給老師,老師做學生的榜樣,都是做給他看。

 

這個時候要教他為什麼要孝順,講故事給小朋友聽,講古聖先賢的故事。他都記得了,這好榜樣。教他學規矩,教他學做人,他懂事。教他背書,背書的目的一定要曉得,背書是一種手段,目的是不讓他胡思亂想。他不背書,他會胡思亂想。用這種方法,不許可他胡思亂想。

 

那背書的第二個目的,這是附帶的,熟記古聖先賢的教誨。所以不用給他講,他太小了不必講,就是叫他讀、叫他念、叫他背。會背了,背一百遍;稟賦差一點的背兩百遍,加一倍。為什麼?他不會忘記,他不會有邪念。這樣把小孩培養出來。到十二、三歲,智慧開了,再跟他講以前所學的這些典籍,給他講道理,他懂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二八二集)2012/4/9 檔名:02-037-028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