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國家、是民族、是人生的大事,頭等大事。教育關係下一代,中國世世代代這些古人,沒有一個不重視教育。希望下一代比我們更好,一代要超過一代,這才是好現象。一代不如一代,那上一代對不起下一代。現在人這個概念淡薄了,也許沒有了,這是非常可怕的現象。下一代沒有了怎麼辦?國家民族走向滅亡。

回頭看看老祖宗,世世代代承傳下來,我們如果是四大文明古國這最後一個,到我們這邊以後沒有了,我們能對得起祖宗嗎?能對得起父母嗎?現在的社會也確實父不父,子不子,這是真正值得憂慮之處。儒釋道沒人講了。這些年來,我們全心全力提倡傳統文化,有影響。現在確實有不少人警覺到了,知道這個東西重要了,這是好事情。有這個警覺心,我相信他們會發心,要認真教學。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有財富想發財行不行?行,要如理如法,要用正當的渠道去求財。正當的渠道是什麼?布施。李嘉誠財富從哪來的?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修財布施,像他這樣的財富,我們一般懂得因果的人,至少是五世以上累積的,一世累積不了這麼多,五世財布施累積的這個因,不是簡簡單單的。你在世界上富翁排名十名、二十名,這樣的人至少是十世,沒有十世他修不到。一個國家領導人,至少也是修十世的善行,他才能有這個命,才能得到,人民選出來的也是命裡該有的,命裡沒有的選不到。這些道理科學不能解釋,宗教能解釋。所以英國湯恩比博士說,「宗教是人類之必需」,不能缺少,許多問題解決不了的宗教能幫你解決。

法布施得聰明智慧,果報是聰明智慧,無畏布施是健康長壽。我在當年,章嘉大師教我這三樣東西,教我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那個時候我年輕,生活非常艱難,剛剛到台灣,人地生疏,找一個機關的小職員,僅僅能夠照顧自己,老師教我布施,我哪有這個能力?老師就問我,一毛錢有沒有?一毛可以。一塊錢有沒有?一塊錢還行。你就從一毛、一塊開始布施,一定要有布施的觀念,有這個心,不能沒有布施的心。這個東西愈施愈多,後頭一句話接著,愈多愈施。財不可以積,財叫通貨,你要是存在那個地方就出麻煩了,那就是罪業。所以要流通,你自己不用的話要幫助別人,愈施愈多。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華嚴經》的梵文原本沒有了,真正失傳了,《華嚴經》保存的翻譯本就在中國。中國譯經可不可靠?現在人懷疑,我們也懷疑。我們最初學佛法的時候,對於翻譯的本子無法避免懷疑。為什麼?我們很簡單做了個實驗,用一篇文言文的古文,我們學校那時候念書的時候,課本裡頭還選的有文言文,讓翻譯得最好的人翻譯,找十個人,翻譯不一樣。十個人翻的不一樣,各人各人翻法,翻的文字、意思能不能翻得完整,全都有問題,這個我們能想像得到的。那佛經的翻譯難道不出問題嗎?

我向方老師請教,方老師告訴我,古時候中國人跟現代中國人不一樣。這一點我們年輕,很難體會,現在能體會得到,那個時候體會不到。老師告訴我們,當時將梵文翻成中文,翻譯的這些大師信心十足,他們的翻譯也是會譯,像開會一樣,最後是以會譯來做決定。翻譯不是一個人,有譯場,是大規模的,國家辦的這個事情,非常隆重,請學者專家幾百人參與。譯出來之後,大家都能肯定,深信不疑,我們翻的,意思沒有翻錯,這是最重要的,意思,文字比梵文原文還要華美。換句話說,中文譯本足以可以取而代之,不要用梵文本了,學佛法用中文本子就夠了。有這樣的信心、這樣的自豪,哪像現在中國人!我們聽了方老師這個解釋,認為也是有道理,可是疑心拔不掉。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舊華嚴經》就是《六十華嚴》,講十忍,十忍第一個「音聲忍」,第二個「順忍」,第三個「無生法忍」,跟此地的完全相同。我們參考資料裡頭第九頁,「十忍」,這是《華嚴經》上說的。這裡面的解釋,「忍,即安忍」,安是心安,沒有懷疑,沒有意見,完全接受,叫安。忍,心住在這個地方。「亦忍可也」,忍可就是同意,承認、認可,忍字旁邊加個言字邊,認可,有這個意思。「謂菩薩既斷無明之惑」,這一句非常重要。

無明惑是什麼?我們現在常講的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是無明,本來明,起心動念就不明了。為什麼本來明?本來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起心動念,這個心像水一樣,沒有波浪,平靜的,沒有染污,沒有動盪,這是真心,這是自性。起心動念,它就有波浪了,我們今天講產生波動現象,波動現象照外面的境界就模糊了,就不清楚了,能照,照不清楚了。如果他再有分別,再有執著,這就被染污了,不但產生波動現象,還產生了染污,於是明就失掉了。這個明失掉了,就是你本來是明瞭的,無論是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外面境界全是實相,真相,因為是自性見。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跟現代科學距離三千年,三千年前沒有科學技術,佛怎麼知道的?佛用禪定。禪定有淺深不同,深,深到究竟的底面,深到最後是什麼?是自性本定,就是惠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這是自性本定。入定定到自性本定出現,一切明達,全通了,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相好全都透出來。你才真正知道,自性裡頭本自具足,具足無量智慧,具足對整個宇宙點點滴滴沒有一樣你不知道,這叫大徹大悟。徹是徹底,悟是明白了,徹底明白了,沒有一樣你不知道的。這個不是學來的,自性裡頭本有的。

於是佛佛的教學,都以這個為教學終極的目標,是開發自性,不是記問之學。教你背書是幹什麼?背書是一種手段。什麼手段?教你意念集中的一個手段,念頭集中就是禪定,換句話說是修禪定的方法。我們這個心定不下來,教你去念一部書,要怎麼念法?從頭到尾一個字一個字念得很清楚,沒有念錯,沒有念漏掉。經裡頭什麼意思不要管,要管什麼意思,你的心就亂了,你就不是一心了。一心專注,不管它什麼意思,我要得定,我不要知道意思。這樣念書能把清淨平等心念出來。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