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不是廣學多聞,不是這個意思,也不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它本來就是,換句話說,我目的不在此。功夫全在放下,德能是自然通曉,於世出世間一切法自然就通了沒障礙,自然就曉、就了,了是明瞭,曉是清楚明白,自然的,不要求。要求的是清淨心中一法不立,清淨平等覺裡頭沒有一法,所以你要把它徹底放下,放下得乾乾淨淨,絲毫都不能夠留。留了就是障礙,留了就是病毒,它一發作你就不得了。
我們身體不好確實帶著很多病毒,這什麼原因?我們的念頭不好,我們的言語行為不好,把我們原本清淨健康的細胞演變帶了病毒的細胞,就這麼回事情。記住經上佛說的「境隨心轉」,我們物質的環境身體,身體隨著念頭轉變,念頭清淨善良,百病不生。念頭裡頭有自私自利,有是非人我,有名聞利養,有七情五欲,麻煩了,這些都是不善,這些都是毒害。你能把這個東西放棄,你怎麼會生病?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過頭來再看看我們這個世界,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出現在世間,為什麼不像極樂世界一樣,建築有輝煌偉大的道場,如同人間帝王一樣的宮殿莊嚴,為什麼沒有?世尊講經說法沒有講堂,幾乎都是在野外,在曠野、河邊、樹下,鋪一個草座,坐在地下;所有的學生,菩薩、聲聞,以及出家的比丘眾,在家當然有居士,跟佛一樣,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在我們這世間人心目當中,佛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為什麼不示現這些宮殿莊嚴?我們相信阿彌陀佛無量劫修習的功德成就了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也不是一生、二生修行,跟阿彌陀佛差不多,也是無量劫修學的功德。
為什麼示現給我們看的山林樹下,好像是離樂得苦?他沒有出家他是王子,生長在宮殿裡面,出家之後捨棄了王位,捨棄了宮廷榮華富貴的生活,他變成一個苦行僧,這什麼原因?首先我們要理解,極樂世界,「世」是說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界」是界限,是講的空間,這是隨順我們這個世間人說的,我們有時間、空間的概念,我們受這個拘束。佛法裡面得成就的人,阿羅漢以上就沒有時間空間的概念了,不受時空的拘束。不要說佛的道場,人間阿羅漢的道場,都是人間仙境;說老實話,不但人間不能跟它相比,欲界天、色界天也不能跟它相比,真正是離苦得樂,他真得到了。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什麼能感?我們天天哀求佛菩薩住世,不行,這個沒用處;感是依教奉行,我真幹。劉素雲講的六個字,那就是感,她的六個字,老實,聽話、真幹,我們用這六個字對佛菩薩,佛菩薩的應化身就常住世間。如果這六個字沒有,佛菩薩會走開,為什麼?他緣沒有了。緣沒有的時候,感沒有了,應就不存在。必須要有人真幹,真的依教奉行,他才能常住;不是我天天求他,這個沒用處。
天天看他,看他什麼?向他學習,他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典型。看他什麼?看他放下萬緣,樣樣能放下,這個要學。看他持戒,看他精進,看他忍辱,看他禪定,定在行住坐臥四威儀當中,他如如不動,他不受外面境界干擾。這是我們的榜樣,真肯學,這叫請佛住世;真喜歡聽,請轉法輪,真做到,那是請佛住世。佛法裡頭這些理事總要搞清楚、搞明白,我們知道怎樣成就自己,怎樣幫助別人。幫助別人裡頭,第一殊勝的,就是請轉法輪,請佛住世。緣成不成熟,全在真幹,真學、真幹,前面就是真正相信、真正有願,這才起感應道交的作用。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法華經序品》云:未嘗睡眠,經行林中」,這是菩薩,這不是凡人。我們想想吉祥雲比丘是什麼人?圓教初住菩薩,法身大士,他證得法身。證得法身,他的身體跟我們身體不一樣,他是法性身,我們的身體是阿賴耶的相分,是穢而不淨,法身菩薩的身是清淨身。所以這個般舟三昧,我們準備到極樂世界修,到極樂世界再修這個法門,那就很容易了。我們也可以說,在極樂世界這些菩薩們,沒有一個不是修般舟三昧的,想像當中應該是這樣的。
在我們現前應該怎麼修法?最好學鍋漏匠,諦閑老法師傳的這個方法,我覺得這個方法太好了!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不分晝夜。在念佛堂,念佛堂隔壁就是有個休息的房間,有床鋪,你累了到裡面去躺一下,不要脫衣服,念佛堂都穿著海青,海青不要脫,你就睡去,一醒過來馬上就回去念,不分晝夜。這個方法好,這個方法是我們世間人能做得到的,沒有絲毫壓力。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傳統東西,老祖宗,我相信我們的文化不是五千年,五千年是指有文字記載的,沒有文字記載,不能說它沒有文化。所以我相信,古人講的五倫、五常,至少這兩樣東西超過五千年。印度的古文明有一萬三千年,我們中國不會在它之下,至少也有一萬三千年。教什麼?教五倫、教五常,人人能相信,人人能理解,人人能實踐,把它做到。五倫是道,五常是德,以道德治天下。道是自然的,自然的規律,不是人為的。德是從道延伸出來的,必須要遵守。五倫只有二十個字,我相信傳十萬年也不會傳錯,五常只有五個字。
五倫,第一「父子有親」,親是親愛,這個親愛不是學來的,是自性裡頭本有的,這個親愛是從自性裡頭自自然然流露出來的。你要不相信,你留意,就在眼前,千萬年前人看到,我們今天一樣看到。你看到小孩出生,一百天之內,他沒有受到污染,你細心觀察他的表情,他的歡喜、笑容,他沒有分別,無論什麼人去逗他,無論什麼人去抱他,他都歡喜。一百天之後會認生了,他知道哪個是他媽媽,他已經被污染了,他有分別心,他有執著。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