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沒有定力、沒有智慧,小小的挫折就心裡不高興,瞋恚也起來了;小小的利益歡喜,貪戀就生出來了,這是佛菩薩都無能為力,就是幫不上忙。真正幫得上的,他天天反省,天天改過自新,這是幫忙的人最喜歡的。功夫在哪裡?功夫就在生活當中,我看到不順意的我生不生氣?要真不生氣才行。無論是看到聽到,無動於衷,完全用智慧、用善巧方便來處置,那是報恩。這是個冤親債主,他根本就不聽我的,我怎麼勸他?他看見我掉頭就走。
我們在講經裡頭可以勸,教學裡頭可以勸,他有意無意就會聽到,那就是他的緣分。聽到怎麼樣?我們了解,他怨恨心減低了,不再那麼執著。會不會認錯?不見得。為什麼?面子問題,心裡沒事,面子問題。這個面子害不少人,特別是讀書人,帶著有傲慢習氣的人,知道錯了,他也在改,表面上他不承認。有沒有好處?有好處。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年輕的時候,有一段時期在台北講經教學。台北道安老法師,這是我們的前輩,這個人很慈悲,我一生當中就遇到一個,寬宏大量,沒有嫉妒、傲慢。他辦了個大專佛學講座,請我去做總主講。那時候上課的學生有八百人,是台北市附近大專學校的學生。每個星期一天,星期天早晨九點鐘上課,一堂課一個半小時,早晨兩堂,下午兩堂。
我們一共三個老師,道安法師講一堂,還有位智諭法師他講一堂,我講兩堂,每個星期一次。學生聽我課的很多,座無虛席,位子都坐得滿滿的。道安老法師上課,我有一天去看了一下,人數只有五、六十個人,不到一百人。我看到很難過,我跟老法師商量,因為早晨是我上課,他上下午的,我說我們兩個對調一下,你跟智諭法師你們兩個講上午,我講下午。這對調一下之後,他們學生下午來聽課,上午人很少,沒法子。可是老法師完全不在意,真正護持正法,對我們年輕的法師愛護備至。一般人他受不了,他是這個班主任,我們是教員的身分,他是校長身分。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種,「人乘,人者忍也」,要能忍,「於世間違順情境,悉能安忍故也」。現在的人不能忍,安就沒有了;能忍就安,安你才能得到樂。不安得的是苦,哪來的樂?所以對於境界,違境叫違情境,與你自己歡喜的完全相反。我們希望社會美好、社會安定、社會吉祥、人民安樂。不喜歡社會動亂,社會動亂,人活在這個世間沒有安全感,都生活在恐怖之中,這生活很苦。
現在是亂世、是違境。極樂世界是順境,我們所喜歡的,在極樂世界處處都見到,我們不喜歡的極樂世界見不到,沒有。所以環境有順境,有違境、逆境。人事的環境比物質的環境更重要,人事講緣,有善緣、有惡緣。惡緣,這些人處處找麻煩,他為著他個人的利益,障礙一些人做這些公益的善行,他不喜歡,他只知道自利,不知道利益別人。所以順境要忍,逆境也要忍,善緣要忍,惡緣也要忍,統統要忍。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古老的教學法,幾千年以來的人都循著這個規矩,現在人不要了,學西方。西方人求學的目的是知識,中國人讀書的目的是求智慧。智慧跟知識兩樁事情,智慧真能解決問題,沒有後遺症;知識解決問題有侷限性,而且有後遺症。今天我們看得非常清楚,社會亂了怎麼解決?聯合國召集各國的精英專家學者,在一起討論研究,搞了四十多年沒法子,現在這些人對於和平已經喪失信心。我就遇到很多。與會的這些同仁,還一些國家領導人,遇到我的時候都問,這個社會還會有和平嗎?從這個話裡頭,我們理解他對和平喪失了信心,這才是今天真正問題的關鍵。
我們在聯合國大會裡頭發現,以前不知道,怎麼辦?要讓這些喪失和平信心的人,幫助他們恢復信心、建立信心,這個社會才有救。這些人已經喪失信心怎樣幫助他建立?只有一個方法,做出實驗來讓他看到,他才會相信。我們給他做報告,說得很好聽,他沒見到,我們報告完了之後下台在一起聊天,在一起吃飯,就很多人來問我:法師,你講得很好,那是理想不能實現。這就給我當頭一棒,把我敲醒,我發現真正問題之所在,信心,信心危機。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是法界第一等好人,圓滿覺悟,真正把惑業斷得乾乾淨淨,所以他看得清楚、他看得明白。他做出的榜樣,是個什麼榜樣?標準好人的樣子,就是佛。眾生在迷,眾生害他,佛沒有怨恨。毀謗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障礙我的人、陷害我的人,佛有沒有怨恨?沒有。佛對這些人,像自己親兄弟一樣,不但沒有怨恨,真的,還感恩。他為什麼感恩?這些人在考試,佛修學的這六個科目及不及格。
我們要記住,不能忘記,釋迦牟尼佛在作菩薩的時候,沒成佛,修忍辱波羅蜜,大家稱他作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割截身體,把他凌遲處死。他沒有罪過,沒有犯法,是這個暴君不講理,一發脾氣把他殺了。殺還不是讓他好好的死,用小刀片割肉,慢慢把他割死。問他,你能不能忍?你有沒有怨恨心?沒有。再割,一直割到死,他都說沒有怨恨心。最後死的時候告訴歌利王,我將來成佛,第一個度你。歌利王成就忍辱仙人圓滿忍辱波羅蜜的考試,這最後一個考試通過,忍辱仙人成佛了。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