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棄捨百為,乃名專念」。其他的什麼都不幹了,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是什麼時候?年歲大了,其他的事情做不到了,讓年輕人去做。像黃念祖老居士,你看他講經教學,在國外也弘法,到晚年完成這部註解之後,來日無多,他給我們做表演,萬緣放下,一向專念,一天十四萬聲佛號。這可以,他這個事情做好了,不是他不做。

「以佛性遍一切處。有棄有捨,不名念佛故」,這是《無量壽經起信論》說的話,重要的意思,不必棄捨百為,百為就是許許多多善事、好事,把這個捨掉叫專念,不是這個意思。佛性遍一切處,有棄有捨這不叫做念佛,遇到真正對社會、對正法有利益的事情,不能捨棄,它不礙一向專念。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苦」,世間苦,尤其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我們真正感到苦受。回想六十年前,二次大戰的時候,生活雖然艱苦,社會人心還是很厚道,看到我們逃難的這些學生,都自動的幫助我們。我們到個生疏的地方找個路,他們可以放下工作帶著我們一起到達,送我們一程。

現在這個社會沒有了,科學技術是發達,人情沒有了,人活在世間沒有人情,有什麼意思?現在我們飲食不安全,自己種植的比較好一點,什麼原因?土壤被污染,水源被污染,乾淨的水找不到了。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以修行,時間不在乎長短,念佛不在乎多少。真心念,清淨平等,真誠恭敬,一天念個十句、二十句不算少;沒有真誠恭敬,心裡頭還有貪瞋痴慢疑,一天念十萬聲也沒有效果。所以蕅益大師勸念佛人,一念十念,必定得生,講求念佛的時候用心。他說,能不能往生在信願之有無;往生到極樂世界品位高下,在功夫的深淺,沒有說多少。

那個功夫就是念佛,念佛功夫的深淺,功夫深的,念一聲、十聲抵得人家念一萬聲、十萬聲,它不一樣。深是什麼意思?真誠心、恭敬心,沒有絲毫懷疑的心,這深心,這個重要!深心也就是真誠的善良心,處事待人接物一心無二心。有人說我念佛用真心,我待人的時候用妄心,人家騙我,我也騙他,那全是妄心,念佛怎麼會是真心?一真一切真。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萬緣放下,專修專弘,就是一部經。肯定這部經是一切經裡頭的第一經,為什麼?它能度我,它對我有作用。其他的經很好,我也講過幾十部,我講還有不少人讚歎,但是我自己心裡有數,我學那個法門決定得不到利益,就是不能開悟。不能開悟就沒有辦法,來生還要搞六道輪迴。

六道輪迴我認識清楚了,我決定不再搞,我的六道輪迴這一次是最後一次,以後不再來了。我到極樂世界去,這個地方我有把握去,我有信心去,我真能去得成,它要的條件我具足了。你們每一個人都具足,就看你自己願不願意。第一個真信,真有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第二個發願,我願意到極樂世界去,絕對不是假的;第三個條件,我念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戒是人師,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我們的行為要能給世人做榜樣、做模範。所以起心動念,想一想,社會大眾要都起像我這個念頭好不好?如果覺得不好、不妥當,這個念頭不能起。

自私自利的念頭不能起,偷盜的念頭不能起,害人的念頭不能起,這個都是戒律所不許可的。戒殺好不好?連小動物都愛,你能不愛人嗎?小動物都不傷害牠,你會傷害別人嗎?不可能。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人人都喜歡,佛家的根本大戒。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