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感應佛菩薩

 

「大慈悲願」,出現在世間的,「故凡夫得與聖人同居」,能夠跟這些小乘阿羅漢、大乘這些佛菩薩住在一起。「至實聖灰身」,小乘這些聖者,他們壽命到了,我們說往生了;「權聖機盡」,這些大權示現的佛菩薩,他們實在講沒有涅槃,他們在這個世間住的時間長短,是看這個地方眾生的根性有沒有,如果這個地方眾生有可度之機,他住的時間就長一些;這個地方可度之機沒有了,他就走了。

 

可度之機是什麼?就像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具足六個信,就能感動諸佛菩薩大權示現,住在這個世間。這六個信,第一個是信自己,信自己的本性本善,信自己本性是佛,也就是本來是佛,這個要相信。我是迷惑的佛,諸佛是幾近覺悟的佛,他已經圓滿證得自性的這尊佛,我對他要相信,他來幫助我、成就我、指導我回歸自性,這是信他,信自信他。第三個,信事、信理,有事有理;最後信因、信果,六個信。這六個信具足了,佛菩薩自然應現到這個世間來,他要幫你忙!因為這六個信有了之後,你得度的機緣成熟。如果這六個信不具足,換句話說,你在這一生當中,你不可能超越六道,不可能超越十法界。佛菩薩到這個地方來,他主要不是對你來的,你是附帶的,如果你有這個福報,沾上光,種一點善根,他不是對你來的。他要到這個世間來,這世間肯定有幾個,至少有一個。「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一個人有這個根機,他都會來;要是完全沒有的話,他就不來了,這個道理要懂。為什麼有人能見到,有人見不到?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學習的緣不相同。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二十八集)2010/5/3 檔名:02-039-00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