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需要三資糧

 

無量法門,只有念佛法門講帶業往生,你可以帶業,離開六道,離開十法界,到極樂世界去了,只有這麼一說,其他的沒有。其他怎麼?統統要斷煩惱,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沒有例外的,這個一定要知道,你要不把這個搞清楚,會誤事,你認為還有別的方法,你把這個方法捨棄了,那你就不能成就。任何方法都需要斷煩惱,就是斷惑證真,沒有帶惑的,唯獨淨宗是帶惑,帶著煩惱去。

   

 但是這個帶惑的時候,它也有條件,這個條件經論上講得很多,「三資糧」,蕅益大師尤其重視,你看他在《彌陀經要解》,序分用信願行,正宗分信願行,流通分還是信願行,這是很多法師講《彌陀經》沒有他這樣講過的,三分都不離信願行,有道理。信,真信,一點懷疑都沒有,死心塌地。願,就這麼一個願望,用現在的話說,我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我親近阿彌陀佛,就這麼一個念頭,這就是本願。行,這一句佛號,抓得緊緊的,絕不放鬆,為什麼?一放鬆,雜念就進來了,心就不清淨。我們為什麼放不下?我們不知道這個法是假的,所以放不下,原因在此地。這個是從前章嘉大師教我,得先看破,然後你自然放下了。看破什麼?萬法皆空。早年,我讀《大般若經》,我結論了十六個字,這六百卷《大般若》講什麼?我也可說用一句話,釋迦牟尼佛講了二十二年,所講的就是「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是六百卷《大般若》。你要是真的明白,你就自然放下了嗎?你不會把這個放在心上了。一切放下之後,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對了。

 

文摘恭錄—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五二卷)  2009/11/4  檔名:12-17-205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