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聞聞自性,回歸清淨心

 

名號功德,我們前面學過,學了不少,知道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彌陀、世尊教給我們的方法,「執持名號」,就是執著,我們把執著分別都用在名號上,不要去分別別的,不要去執著其他,其他的全放下,不要管了,管不了。管不了就不管,回歸我們的清淨心,在我們面前見如不見。

 

古人講的兩句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能做得到嗎?有功夫的人能做到。觀世音菩薩教給我們,「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自性就是阿彌陀佛,這個法子妙極了。我們回過頭來看,眼睛不往外看,往裡看,反視,反過來我看自性,我不看現象;聽,聽自性,不受外面音聲干擾。

 

這是觀世音菩薩修行證果的方法,在《楞嚴經》裡面告訴我們,他是怎麼修成的。我們怎麼個反法?我們眼看到外面的色,我們第六識就緣外頭的色起分別,第七識緣外面的色起執著。分別執著是第六、第七的事情,眼耳鼻舌身的五識只有了別,就是把信息傳過來,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

 

第七執著,第六分別。我們如何善用六、七?善用六、七就是見相你要曉得性,就轉過來了,相是幻相,性是真性。相,就像彌勒菩薩講的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一彈指有這麼多的變化。一秒鐘我們算五次彈指就一千六百兆,它哪裡是真的!所以相是假的,色相是假的,音聲也是假的,味觸法全是假的。

 

我見相認得性就轉過來,見性不見相;耳朵聽,聞性不聞相,音聲的相不聞,這就是禪宗裡頭所說的,明心見性。明心是什麼?心有智慧不糊塗。著相糊塗,著了相之後就起分別、就起執著,分別執著就引發自己的貪瞋痴慢疑、七情五欲,就造業了。一轉過來不造業,心是什麼?心是清淨的,心是平和的,外面東西清清楚楚,裡面沒有起心動念。所以不生煩惱生智慧。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九十六集)2011/12/23 檔名:02-037-009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