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聲錄 黃念祖老居士述

黃念祖居士主講

以一九八九年講於北京廣濟寺念佛七道場錄音為基礎

淨宗心要

(一)世尊唯說彌陀願海

中國可以說是一個淨土宗的國家。信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夠理解淨土宗的殊勝的,還是很希有。中日共尊舉世敬仰的善導大師有兩句話:「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是說世尊為什麼出興於世,到人間來說法,來度眾生,開演種種的教化,其唯一的原因就是要說彌陀如來的本願。這兩句沒有什麼特殊的名詞術語。就是佛所以興出世,唯一要說的是彌陀的本願的海嘛,都能懂。但真能懂得,確實十分希有。大家想想看,佛說這麼多法,怎麼說就是說彌陀本願海呢?這裏就不好懂了。所以佛經語深。我們一輩子把這兩句話能夠真正明白了,就沒有白來一趟啊!這話只有像善導大師這樣的水平才能說得出。所以蓮池大師說:善導大師人稱是彌陀化身,縱然不是彌陀,也是觀音勢至文殊普賢的同等人物,所以才能說出這樣的話。我能聽到這樣殊勝的開示,深感佛恩。由於感恩故想報恩,所以今天抱病來到這個念佛道場,為彌陀本願大海敬申供養淨宗心要。

佛法是傳心之法,心法的綱要稱為心要。淨土三經中《阿彌陀經》稱小經,《無量壽經》稱大經。有的竟當作一部經,《阿彌陀經》稱小本,《無量壽經》稱大本。所以我們就從這兩部經研究淨土宗要。因為《無量壽經》稱為淨宗第一經,《阿彌陀經》則是流傳最廣天天念誦的經。

(二)阿彌陀經宗要

《阿彌陀經》的綱宗是什麼呢?蕅益大師說得最好,蕅益大師寫的《彌陀要解》,近代淨宗大德印光法師說:這個《要解》是此經一切註解中最好的。釋迦牟尼佛自己來寫也不能超過。小本宗要是信願持名,我們研究小本,我們就遵蕅益大師。蕅益大師說小本綱宗是「信願持名」。信願行稱為三資糧。我們出去旅行要預備錢這是資呀,要帶糧票這是糧,所帶乾糧那更是糧了。信、願、行這三個是三種不可少的資糧。今天大家都成為居士,還能說不信嗎?來參加這個念佛道場當然知道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也是信,而且是很殊勝的信,但是蕅益大師在他的《要解》裏對於這個信字舉出六樣,今天簡單說一點。信是六信,剛才我說的,信有極樂世界,信有佛,這信的是事,這是些事相。在事上你能信,你就可得分。應知有不少專研究佛學的人,在這方面不信。信有阿彌陀佛,那是他佛,這是信他。六信之中信了事信了他,最多是信心的三分之一。而六信裏頭跟事相對的還有理,所以信事還要信理。與他相對的是自,信他還要信自。這樣子。例如金子打一個戒指,是個圓圈,打個環子又是一個樣子,打條項鏈又是一個樣子,你只認識這個戒指,耳環同項鏈,只認得事相,不認得都是金。金就是這些耳環戒指的本體。本體是金,是平等的,沒有差別的。所以理體,這個本體是不變動的,無生無滅的,他可以出現一切形相。金子可以打出任何形相的東西,但是金子沒有固定的式樣,究竟是長是方的?不一定。根據鑄造的情況能出生一切相。金子不因打成戒指而出生,它是本來就有的,也不會把它熔化了,就消滅,金子全部都在。

理和事,我們能信事還要能信理。理就是法身佛了。法身佛遍虛空盡未來,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理與事應同信,若有欠缺便不是深信。自與他也是同樣,信他之外還要信自,這是密宗的根本道理。很多人都想學密,不知道這是密宗的要領。只是去受灌頂,修法是得不到殊勝法益的。密宗殊勝之處在於自己就是本尊。禪宗說什麼是佛?「清潭對面就是」。你一看清潭的水,清潭對面,你自己就在水中現出來,就是自己啊。《觀經》中,「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你在念佛,就是是心在作佛,你作佛的這個心,他本來就是佛。這跟禪宗和密宗完會是一味的。所以信他還要信自。再有信因信果,現在先說一般的因果,很多佛教徒都把它忘了,要真信因果他還敢做惡事嗎?那他這個人就變了。這是一般說的因果,信得也很不夠。但是這個六信的因果更深一步,不只是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當然得信,但這不是深信。深信呢,就信:你是個凡夫,信願持名一生念佛,臨終還在念,你就成為阿鞞跋致。你本是凡夫,有信有願專念阿彌陀佛,就這麼一句一句的念,沒有什麼另外的巧妙,你現生所得的果,決定成佛。證了不退轉,那不就決定成佛嗎?這個信願持名的因得無上菩提的果,很多人恐怕不見得能信。一般人總想再修點這個,修點那個,東求一點,西求一點,不能相信這個殊勝的因果。所以我們要具有六信,要能具有六信這已經是很深的智慧了。如果還沒有具足的話,那就一點一點去增加嘛。現在從信事信他開始,我們需要不斷地深入,不斷地發展。生了病不相信我念佛就能好,要找個氣功師給你治病,那你就認為氣功師的力量比你這個佛號的力量大呀。你這個信心應該打個問號!所以都是要深入,要深信。信有六個方面,這六個方面都要深信,這就是心要。

念佛念得多念得少,念得有妄想沒妄想,那不是往生的關鍵。關鍵就在於你有沒有深信切願,所以蕅益大師說:「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願:「欣慕極樂,厭離娑婆」。看來這事很容易,實際並不容易。尤其是「厭離娑婆」這四個字很不容易。多少修行人還在爭名啊,爭利啊。這個名利不都是娑婆世界的東西嗎?還不是在留戀嗎?總想生活改善一些,生活不更是娑婆世界的東西嗎?兒女呀,夫婦這些感情,唯恐自己的對方對自己的愛不真啊,計較我對你很真,你對我不真,很傷心!這些感情極樂世界沒有。極樂世界都是男人。這些東西正是娑婆世界的纏縛,就是這些東西使得本來是佛的你,墮落成今天這個樣子。所以要真正的厭離,對於這一切都不留戀。不是說都要出家,許多出家人他身出家而心在家,他又爭佛教中的地位與名聞,他又有新的關係,有和他相親的,又有相疏的,不知不覺形成幫派,團結一派打擊別人。出家而在家,還是留戀娑婆。居士們最好是在家出家。先從淡開始,漸漸發展到真實厭離,毫無留戀。信心堅定,欣願極樂,老實持名,三資糧就圓滿了,這是小本《阿彌陀經》的宗要。

(三)大乘無量壽經宗要

大本宗要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發菩提心不僅是淨土宗單獨注重的。任何一個大乘法門,不管你是參禪,你是學教,尤其是密宗。密宗之所以殊勝,所以成就快成就大,唯一的原因就是特別重視菩提心。看經看教種種都不能離開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心呢?也就相當於剛才六信都深信,對於娑婆毫無留戀,一心只願同眾生都到極樂世界去精修。所以小經的信願也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三個一體,這樣的心。不是一般的智慧,是大智慧,是般若,大慈悲和大願,這樣的心才稱為菩提心。這個在密宗稱為行願菩提心,勝義菩提心。顯教也一樣稱為順事菩提心或者是順理的菩提心。或者叫做世俗菩提心,勝義諦菩提心,總之可分為兩種。兩種具足的那才是真正的發起了菩提心了。唐朝有個新羅僧人元曉法師在《無量壽經宗要》中說:「無上菩提心一是順事發心,二是順理發心。」隨事發心呢,就是咱們的四宏誓願:「煩惱無邊誓願斷」,這就是斷德,能把無邊煩惱一齊斬斷是斷德。「法門無量誓願學」,這是智德,你能修佛這麼多法,這麼多法是大智慧是智德。斷煩惱就要有智慧呀。「眾生無邊誓願度」,是恩德,對於眾生有恩,那麼這三個合起來就成佛了,「佛道無上誓願證」。所以真正發起四宏誓願,也就是發起了一部分菩提心,叫做隨事發心或者叫做世俗菩提心。密宗叫做行願菩提心。發起這個心功德不可思議。

進一步呢,順理發心了,順理發心就不好用言語來說了。勉強來說,實際這個心,就是自己本有的真心,覺悟的心。菩提就是覺悟。覺悟什麼?覺悟自己自心就是佛,自己本來是佛。這個大覺就言語道斷。言語這條道路斷了,在無可說中勉強來說:一切法皆如幻夢。這個不但是破人我這個執,法執也破了。《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許多人,經是天天念,但對這些內容如聾如盲。很多人天天練功,把練功當作真實的事。這和《金剛經》的差距就太大啊!一切有為法,有為嘛,想幹個什麼,想得到什麼,鍛煉個什麼。你把這個臭皮囊不要了,換成不壞之體,九轉丹成,羽化脫胎種種,還都是如夢如幻呀!所以一切事(與理相對)法,不但上面說的法是幻夢,就是阿羅漢的出世法也一樣。阿羅漢沒破法執,他還是有煩惱可斷,有阿羅漢可證,這成了法執了。應知是非有非無,事理無礙。

「佛說諸法空,為除諸有故」。佛告訴你諸法空是因為你著了有了。破你這個有啊!底下就要提防啊!你倘若著在空上了,那更壞了。「若復著於空,諸佛不能度」啊!佛教的殊勝高妙也就在此。順理菩提心,理是實際理體,簡稱本體,它是非有非空,空有不二,從容中道。你著有著空都是背離了本體,都落在二上。空是對有說的,就二了。二就不是「不二法門」了。《維摩詰經》就是講的不二法門。很多修行人,就在這二上打轉,這離成就很遠啦。先應離言絕慮,離開言說,所以言說無非是指月的標,指路的路牌。例如到頤和園,路上有塊指路牌上寫頤和園,你按牌子所指方向,自然會找到園子,但許多人以為牌子所在之處就是頤和園,那就大錯特錯了。又例如室內有燈我指一指,並說這就是燈,我這麼一指,一伸手,你認為這個手是燈。現在人們錯就錯在這兒,尤其是學者。這是燈,我的話沒錯啊!這個是燈,他不知道順著我手所指去看燈,他認為我這個手是燈。離言,言也不是不要,經也不是不要,但你要是執著,你就是抓住了手指或這個指路牌了。所以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心的行處沒有路了。所以禪宗之開悟,密宗的大圓滿大手印,都是到這個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火滅灰寒之後,冷灰中突然爆出一顆熱豆。從這樣的悟解發起廣大心。從這個地方出發,這樣來發心。不見有煩惱跟善法作對,但仍是斷煩惱修善法,這才是中道。有人聽到煩惱善法也平等,那我也不必去修善了,也不必去斷煩惱了,煩惱與善法平等了,真能平等嗎?吃烤鴨與黴麵包一樣嗎?如不能一樣,還是要修善法斷煩惱,雖然是修善法斷煩惱,而煩惱善法平等。對於度眾生,要度無量無邊的眾生,沒有能度所度之心。《金剛經》上說:「我應該如是如是滅度無量無邊眾生,而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就是這個意思。我願終日度生,而終日沒有一個誰是能度誰是所度的念頭。所以佈施講三輪體空,我把一萬美金送給這位朋友,內不見能給美金之我,外不見接受美金之他,中不見這一萬美金,就稱為三輪體空。我們佈施供養修一切福都應該體會這三輪體空。那你的功德就大一萬萬倍、一萬億倍、一億億倍,就可以無限大。因為你一執著就成為有為法,有為法就有限量,無為法是無限量的。順理發心就沒有退轉,如是發心功德無邊哪!諸佛窮劫演說,說其功德猶不能盡。

《維摩詰經》說:「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提心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簡稱)即是出家。」有很多人想出家,不過常有困難,例如父母不答應也是不行。你發菩提心就是出家,你一個在家人有出家人一樣的功德。《維摩詰經》又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具足。」一切功德你已經具足了,你不再欠少什麼。所以我們這個修行,要抓住這個根本哪!一切具足。還有《毗婆沙論》(註1)中說:「此法門是諸佛之父。」此法門即是發菩提心,這是一切佛的父親。「諸佛之母。」看見沒有,諸佛完全是從發菩提心生出來的。又說:「是諸佛之眼。」諸佛要普度,要能照見一切,什麼是眼呢?菩提心是眼。「是無生法忍之母。」我們都是花開見佛入無生,見了阿彌陀佛,花開見佛了,入了無生法忍,無生法忍的母親是什麼?是發菩提心。你在花開時為什麼證無生,因為你曾真正發起了菩提心。「是大慈大悲之母。」常常修習功德無量啊!無邊哪!讚歎發菩提心的殊勝啊!佛的父佛的母。花開見佛入無生,這是無生之母。再有《大般若經》(註2)裏頭說:「如以箭射物。」拿箭去射靶子,那你就可能射中或者射不中。但是你往地下射,誰都中。這就是說,你發菩提心就像拿箭射地,絕對中的。這是發菩提心的功德。底下講一下密宗的菩提心功德,那就更深刻。所以人們往往是捨本求末。最根本的東西你把他扔了。密宗經典《菩提心義》(註3):「菩提之心,成佛之本。」這個菩提的心呀,是成佛之本呀!本源呀!是大事因緣,佛出現於世是大事因緣,「大事因緣莫過於此」,大事因緣沒有再超過發菩提心了。底下更說明「若人求佛慧」,你如果有人要求佛的智慧,佛就是智慧,轉八識成四智,就是智慧。涅槃三德是法身、般若、解脫,得解脫,恢復本有的法身,都全憑般若妙慧。欲求佛慧就須「通達菩提心」。通達了菩提心就可「即身成佛」。父母所生的身,就在這個身中得證大覺果位。禪宗是即心成佛,密宗是即身成佛。即身成佛的關鍵在於徹底通達菩提心。但現在所遺憾的,不管是顯教是密宗,真正明白什麼是菩提心的人已不多了。尋枝摘葉者多,著重根本者少。《菩提心論》(註4)還說:「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這個菩提心就包括了含藏了一切諸佛的功德之法。「若修證出現。」所以這相當於開悟啊,開大圓滿解,大圓滿見,然後契入大圓滿。這就跟禪宗一樣啊!五祖跟六祖說:「不明自心,不識本性,學法無益。」不明白自己的心,不明白自己的本性,學法沒有什麼好處。「若明自心,明自本性,即是丈夫天人師。」你就是佛,衣缽就給他了。一個沒有出家受戒的人得衣缽,這是千古第一奇事。所以當時廟裏人想不通,怎麼佛的衣缽讓一個廟裏做工的人拿走了,所以追呀。這不是為名利去追。大家要知道這是太想不通了。

上一句「為一切導師」是覺他,自覺則「一切導之歸本」。所發的心不是向外馳求,而是返究心源,回心達本。本者,本源,本覺。如珠發光(發心)還照珠體(是歸本)。《淨修捷要》說:「始本不離,直趨覺路。」始覺合本覺就不離覺悟。再者,「本」就是密嚴國土。密嚴佛土即是極樂世界。淨宗有「先送心歸極樂」之說。這話是指雖然自己身在娑婆,可是神棲極樂,自己心神不離彼土。這是初步解釋,進一步心土不二,若自心與極樂常寂光土相應,自身當下便是法身大士。所以你當下「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不用起座,一切佛事都圓滿成辦。這是圓頓教的教旨。若能理解,有極殊勝的功德。縱是不能理解,一經於耳根,都有永劫不消的法益。因為都是金剛智慧,佛的真正心髓!要成佛,要種佛的因。佛是覺悟,覺什麼?平等法。自心佛心平等。釋迦牟尼佛成佛時第一句話就是:「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一切眾生,蒼蠅螞蟻也一樣都有如來的智慧德相。但因有妄想執著,就不能出現,成了凡夫。怪誰呢?只怪自己。

前面講了發心的殊勝功德,若問不發怎樣呢?可從兩面說《涅槃經》,佛在涅槃時說:「雖信別相」(對於差別的能信)「不信一體無差別相。」(不信自性是一切一體,本無差別之相)。這叫做「信不具。」現在大家具信不具信,大家自己根據《涅槃經》的話考慮考慮,信不信這個一體無差別的本體!若不具足,經中說:由於信不具足故,所有境界亦不具足。這話分量很重。因為信不具足,你雖然認真持戒,不殺生不飲酒不什麼什麼,你的五戒仍不具足。「雖有多聞亦不具足。」你雖聽得很多,但對這最重要的不理解。古德還說:「無菩提心,三歸五戒亦不成就。」這就說到根上了。三歸五戒都不成就,那就慚愧了。所以我們要真正明白什麼是順理菩提心。為什麼三歸五戒不成就啊?佛法的根本義你不明白。

華嚴更有一句話,大家聽了應該記住,你發過菩提心你忘了。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業。」你做的善事也成了魔的事業。所以到底是學佛還是學魔,這個地方很多人還是搞不清楚。很多人自己以為是在學佛,不知道已是在魔隊裏頭上班。在佛堂念發心文,出了佛堂忘得一乾二淨,煩惱照舊生,火氣依舊旺,學法無益。不明根本只行小善不能出魔。所以希望大家輾轉勸說,要明這個根本。否則沒有歸依就不是佛教徒呀。

上面所說順理菩提心比較深刻。現在我們淨宗初機行人怎麼做?引用曇鸞大師《論注》(註5)中的話,他說:「無上菩提心即是願做佛心。」不求聲聞緣覺,不是想生天,想有個好死,來生富貴,這都不行了。要發願做佛的心。「願做佛心即是度眾生心。」不是我自己要成佛,佛教的偉大就是不為我。為什麼要成佛?要度眾生。怎麼度眾生?即是「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攝受眾生到有佛的國土去的心。《大乘起信論》上說:「眾生如弱鳥纏枝。」小鳥剛會飛離開樹枝不行。沒有成就的人,離開佛不行。怎麼度眾生,讓眾生生到有佛的地方去,「是故願生彼安樂國土要發無上菩提心。」「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為樂故願生,必當不得生也。」不是為了普度一切,為了利他,只是自己能夠幸福,學法但求一切吉祥,沒有苦惱,不但今生這輩子要好,我死了下輩子還要好,整個是個人打算,就不是大乘心。極樂世界往生的都是大乘,其中稱為聲聞緣覺者,是指斷惑的程度,若論發心,都是發了大乘心。《往生論》說:「二乘種不生。」二乘種性的聲聞緣覺不能往生。所以淨土大法,不要把他看淺了。

大經宗要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蕅益大師說:一句佛號即釋迦牟尼佛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阿彌陀如來在因地上,發了種種大願,多少劫的修行成了佛,他這是無量種種功德的果實。這句阿彌陀佛名號,是無量劫來多少功德所成就的,所以名號是功德的果實,所以名號中自然含有無量的一切功德。現在把佛的這樣一個果地覺悟的果實,作為我們縛地凡失,生死苦海中眾生在因地中修行的初心。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具有萬德,我念阿彌陀佛,我的心就是這句阿彌陀佛,這句就有阿彌陀佛的萬德,就成了我的心了,所以我的心召來了阿彌陀如來的萬德。直接了當不可思議。淨宗妙用可從蕅益《要解》中摘錄兩句:「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成佛心」。事持人人能行,從這裏開始,漸漸垢淨功純,暗合道妙,達於理持。這是凡心已在不知不覺超凡成聖,成了佛心。咱們開始就這麼一句句念去,所以很多老太太老修行得到往生。福建有一個八十多歲老太太,她幾十年吃素念佛,臨終一直八天不吃飯,端坐念佛,死後還是端坐,搭扣都不亂,還很莊嚴。八十多歲了。她從事持不知不覺地暗合道妙趨向理持。你念時,世間事都不貪戀,萬緣就放下了。心中只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一念單提。事持若能一切放下,就無所住。《金剛經》宗要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這一句佛號明明朗朗,不斷不滅就是生心。這無住生心本是登地菩薩才做得到的事,但是凡夫老實念佛,不知不覺,暗合道妙,不住萬緣,生心不息,你就等於地上菩薩了。所以你念佛功德不可思議(持咒也如此)。從事持到理持,於是這個事持的凡夫之心,就當下成為佛心。即凡心成佛心,即心成佛,直接了當。所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再有《觀佛三昧經》打個殊勝譬喻,一個窮人偷了王子的金瓶子,這是寶貝。大家就追他,他就上了樹。追趕者把樹弄倒了,窮人掉下來。可是這個時候,他把金瓶這個寶貝吞下去,他終於摔死了,後來身體都壞了,可是那個瓶子還在放光,那些毒蛇都嚇跑了。這是個佛說的譬喻。佛又告阿難:「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壞,亦復如是。」你住於念佛的人,他的心印不壞。就跟這窮人吃這寶貝之後,都摔死了,四肢都壞爛了,這寶貝金瓶還在心中放光,還把蛇都嚇跑了。所以你這念佛者應知心中老有這句佛號就是心印不壞。心印者,佛就是以心傳心,以心印心。以心為印,印證萬法。傳法,傳的是什麼?傳的是心。怎麼給你印證?是拿心來印證。印就是印鑒,你這印鑒對了,人家銀行就付款。印鑒不對,你本人的錢從銀行取不出來。「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壞」是《觀佛三昧經》的經文。不壞就是常照,就是放光。禪、密、淨土有很多相通之處。

(四)先師虛老開示淨業心要

一九三一年福建功德林居士念佛七,中國近代三大高僧(諦老印老虛老)中的虛老(虛老是接我入佛門的第一位恩師),正好有事在當地,聽說有念佛七,他就去了。功德林居士們正在念佛,聽說虛老來了,很多人出去迎接禮拜。誰知虛老大加呵斥,責怪他們說:「你們都是居士,參加念佛七,學佛好多年了。今天是佛七道場,你們怎麼倒插法幢呀!倒著插呀!為什麼跑出來給我磕頭。」這樣大家就都回來了,坐好聽講。這樣虛老就接著講:「念佛打七貴在一心。」(虛老之意:身在道場就是要一心一意地修,如果不是一心一意,東看西聽,有人還要聊點天,這麼參加念佛七,念到彌勒下生,還是業障纏身,不但現在不成就,念到彌勒菩薩再來的時候,你還是業障纏身。應當從頭到尾的綿綿密密,一句緊跟著一句,一字一字,一句一句不要亂。不是說證到一心不亂,就是你念這一句別亂,一會兒想吃餅,一會兒又想去看電視,一會兒又想家裏爐子上還有水壺,這心就亂了。在道場裏這些都放下,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佛來也這麼念,不用說虛老來了,佛現前,還是這麼念,魔來也這麼念。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不受外頭的干擾,才有成功的日子。佛是什麼?佛就是覺悟。佛者覺也。魔是什麼?魔是魔惱。魔者惱也。魔是惱亂,讓你煩惱。佛就叫你覺悟,佛是覺者。所以你覺的時候就是見佛的時候。覺心朗照清清楚楚就是見佛。生了煩惱,你在惱害人,或者被人惱害,那樣的時候就是著了魔了。)虛老又開示:「剛才佛七道場有很多人就坐著不動。不管誰來還是念佛,這些人都見佛了。」「那幾位來磕頭接我的你們接到了什麼?虛耗時光,白白地浪費了時間。」(所以我們大家都儘量珍惜時間,時間就是生命。)「那豈不是因為我而惱亂了你們的大事呀,你們在念佛,我來,你們就不安心,出來接我。是我干擾了你們,也就是你們把我推到魔的旁邊去了。」這真是極殊勝的開示,許多學佛的人都顛倒了,怎樣才是尊敬三寶,怎樣才是如法修持,怎樣才能免於自欺欺人。再有幾句談到神通方面的事情,「一般不明佛法,未忘名利求通求變,存此妄想非邪即魔。」一般人不明白佛法是什麼?名利之心根本未忘,念念之間所盤算的是如何爭奪佛教中的名位與權利。學法之後就想得神通,就想能變化,存在著這種妄想不是邪徒就是魔的眷屬,非邪即魔。須知心外無法,一切法是在自己心內。剛才說自信,要信自心本來有如來智慧德相,不可心外求法。剛才說我們念阿彌陀佛,那不是在心外求,你要信自,都在你自心之內,你的心跟佛的心一樣遍滿一切處,不但阿彌陀佛在你心內,沒有一個佛不在你心內。虛老又說:神通豈可起心希求,有此用心,豈能證無住真理。《金剛經》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先有一個要求得通的心,就有所住,怎麼能夠相契無住的真實道理。「此類人們」,佛就稱他們為「可憐憫者」!

虛老的開示妙意無窮,其中殊勝之處是呵責離座迎接頂禮之人為「倒插法幢」,而站在原座不動之人是「念佛見佛」。這同當年釋尊升天為母說法後回到人間,呵責來迎的比丘尼,而不來迎接的須菩提,如同一轍。這位比丘尼有神通,化現為轉輪聖王,於是排在迎佛隊伍前首第一位,果然她第一個看見佛,佛一見便責備她為什麼站到大僧的前面,她說「想早見佛」。佛說「你沒有看見我,倒是須菩提第一個看見我」,這天須菩提在林間靜坐,動了一念,今日世尊回來是否去接?繼而想到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佛無來去,何須迎送。就繼續靜坐。可見禪門是傳心之法。世尊的心就傳到現代的虛老。心心相印,一味無差。從此公案的啟示,什麼叫做見佛,如何才能見佛,都不必再問了。

同時對於淨宗也是極寶貴的開示,大力宣示,「念佛貴在一心」。佛來魔來一切不管,只要老實專念,前後相繼。呵斥迎接者是「倒插法幢」(顛倒,毀法)。讚歎繼續持念不動之人為「念佛見佛」。淨宗警語「念佛時即見佛時」,可見虛老的話,正是當代禪宗第一大德對淨宗的寶貴印證。或有人說:你錯會了,虛老的重點在「不動」而不在念佛。我說:念佛的重點正在「不動」。淨念相繼,正是「如如不動」。

末後補足所引淨宗妙句「念佛時即見佛時,見佛時即成佛時」,作為本文結語。

一九九一年歲在辛未春整理於北京蓮舍

註1:《毗婆沙論》:「此法門是諸佛之父,諸佛之母,諸佛之眼,無生法忍之母,大慈大悲之母。常常修習,功德無量無邊。」

註2:《大般若經》:「如以箭射物,或中或不中,以箭射地,無不中者。」

註3:《菩提心義》:「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緣,莫過於是。」「若人求佛慧,通達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

註4:《菩提心論》:「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若歸本則是密嚴國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

註5:《往生論注》:「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是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是故願生彼安樂國土,要發無上菩提之心也。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生也。」

蓮宗妙諦—淨語三則

 

《淨語》是先師夏蓮居老居士的淨土詩集,原名《歡喜念佛齋詩鈔》。五十年代初,大量增補新篇,改名《淨語》。夏老之詩,乃一代時教之醍醐。從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滴滴自然精妙,開人心眼。今名《淨語》,彌符其實。淨者,淨宗也。語者,警語也。故名《淨語》。又淨者,清淨本然也,當生清淨心也,無量清淨覺(彌陀名號)也,淨念相繼也。語者,言為心聲也,故《淨語》者,清淨心之顯露,清淨覺之開示,欲復清淨本然,但當淨念相繼也。

《淨語》直指當人自家寶藏,敬選三則,供養大眾。

(一)在極樂庵念佛道場作 四首

其一

念佛最忌 精神渙散 字句模糊 先快後慢

既無音節 又不聯貫 心不應口 聲不攝念

輕忽養識 古德所歎 如此念法 永難成片

其二

聲和韻穩 字正音圓 懇切綿密 沈著安閒

聲合乎心 心應乎聲 心聲相依 妄念自清

其三

佛號如珠 念頭如線 分則各離 合則成串

心不離佛 口不離念 如線貫珠 相續不斷

其四

未能一心 先求專念 未能不亂 先學成片

真勤真專 功效自見 無須問人 還請自驗

第一則共四首,是夏師甲申(一九四四)年在念佛道場中所作。夏師領導佛七,十分嚴格如法,正式參加者,都是閉關念佛,這四首正是關中所作,啟發大眾,認真修持。所說皆大修行人從真實履踐得來,修淨業者當依為指南,故莫因未見驚人之語而忽之。

第一首先講念佛的人容易發生的主要偏差,是要防止的。頭兩句是「念佛最忌,精神渙散」。念佛的時候,思想不集中,提不起精神來。心情低落,意志消沈,無精打彩,雜念無窮,不是昏沈便是掉舉。這個是最忌了。還忌諱「字句模糊」。這一句佛號,聲音出來是模模糊糊的。別人聽不清,自己也聽不清。故云「己尚不聞佛豈聞」。「先快後慢」,一上來念得很快,越念越慢,越慢越沒勁。「既無音節」,音節指音聲的節奏,共修念佛時用的魚磬,統一大眾的音節,保證了大眾所念共同的內容。個人念同樣可用魚磬,不用魚磬同樣要有音節。音節調適,念佛容易攝心,法益加大。相反,一句佛號中六個字,不論某個字所占的拍子,時而一拍、半拍、1/4拍、1/8拍,那麼整個佛號每句在變,念得亂成一片,還談什麼攝心。不但時間上每個字安排得很好,聲音的高低輕重也合節奏。節奏很重要,普通的舉臂抬腿,若合節奏,便成舞蹈。所以念佛若有節奏,就像流水潺潺,自然合韻,念佛易於成片。

無音節已不好,加之以「又不聯貫」就更差了。後句不接前句,念佛最重要是「淨念相繼」,若不聯貫怎麼能相繼。「心不應口」,嘴裏念的是南無阿彌陀佛,心裏頭盤算著另外一件事,某某真對我不起呀,我對他那麼好,他對我就這樣呀。或者惦記買部彩電。你多盤算這些事,心口怎能相應。至於另外一種情況是:在念佛時雜念紛飛,不知從何處來這麼多的雜念此起彼伏,無法排除。這不用擔擾,這是念佛過程中必然的現象,不要去管它,「任它妄念紛飛,聽我念佛分明」,這是要訣。關鍵是提起這一句佛號。「聲不攝念」。「聲」,指念佛時嘴裏發出的念佛聲,這聲音有很大作用,淨土法門的關鍵,也可以說是密訣呀,就在於自念自聽。所念的是「南無阿彌陀佛」,所聽的也是「南無阿彌陀佛」。所以「都攝六根」,首先就把舌根、耳根都攝住了。你這時聽的是佛號,念的也是佛號,想的也是佛號,意根也攝住了。手持念珠(身),眼看佛像,鼻中所聞是供佛所燃的香,所以這三根也都攝住了。都攝六根,關鍵在於聽。一般我們自修,以金剛持最好,就是剛剛有一點聲音在嘴唇跟牙齒之間,不是很大。這樣念既有聲音又養氣,叫金剛持。默念也可以聽,不過默念聽起來要累一點。聲音大小可以靈活,散亂的時候,煩惱來的時候,你可以大聲念,用聲音攝住念頭。如果你念得很清淨,就可以小聲地念,金剛持或再小一點都可以。要有聲,要聽這個聲。這聲音就能攝你的念。這是念佛法門特別殊勝之處。古人說:「以音聲作佛事。」極樂世界是法音宣流,聽到的人自然念佛念法念僧。一個人聽到寺廟中鐘鼓梵唄之音,自然內心清淨。你念的這聲佛號就是法音,如果你念得既有節奏又相連貫,你念時懇懇切切,清清淨淨,你所念的這一聲,就是妙德音聲,所念是萬德莊嚴的佛,其聲自然是萬德莊嚴之聲。這樣殊勝無上的妙聲又從耳根流入心地,加持自心,自感自應微妙難思。關鍵之處在於自聽。

「輕忽養識」。如果念時自心煩雜散亂,所念之聲,必然嘈雜難聽。心不專注雙耳也就失靈,所念之聲自然毫無攝念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焉有都攝六根的作用。能引起的反是有害的惡果——輕忽養識。這是佛教裏一個常用的成語。你很輕率地念,你不是轉識成智。你是在培養識。咱們的修持就是轉八識成四智。咱們念佛就是把分別的意識轉成妙觀察智。要使他轉呀。你這麼去念,又無音節,散亂。精神渙散,又不連貫,自己心裏想的跟嘴裏念的不一樣,所念聲音也攝不住心。這種念法不是轉識是養識。識在那兒休養了,這正是「古德所歎」呀。就這樣念太可惜了。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佛法難聞,淨土難信,你還肯念。但是你就這樣念哪,所以古德很歎惜呀。這樣念就「永難成片」。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很難,首先須達到念佛成片。我們要念到成片,少則十幾句,多則三十句,五十句,再多你有一串、二串,這個裏頭心不跑動,自始至終南無阿彌陀佛,這就叫成片。自己的水平是什麼,自己完全可以知道。所以像上頭這種念法,就「永難成片」。這是不好的,是要避免的。要避免易生偏差的地方,而集中精力面向著光明。

第二首:前一首指出念佛所禁忌,力加排除。下三首相反,指出應遵循的道路。下面的第二首正是針對前一道而說的。「聲和韻穩」。「聲和」指念佛的聲音和諧、和美、安和。聲音很有關係,念得很尖躁嘶啞,聲音不和。人聽到美妙清淨莊嚴的聲音,自然心曠神怡身心安和。相反,令人心亂,焦躁不安。「韻穩」韻是和諧的聲音,又指高雅的神韻氣度。穩是安定妥貼之義。韻穩是指音聲安和沈靜,氣韻高雅。自然而然有一個韻調。「字正音圓」,字音要念正,阿彌陀佛四個字就有許多人念得音不準了。最主要是阿字,應讀作國音字母中的丫(啊)字。初念的人如不準,把字念正,久修的人已經念慣了,改不過來,你就照常念吧,不要改了。但是你要知道,念阿彌陀佛是正音,你不要勸別人把阿字改成你念的音就好了。如來悉知悉見,知道你念的是佛。但是只從音聲方面對你身心的好處來說,就要求你字音念正呀,並且聲音要圓。圓的對立面,尖劈嘶啞等等,這類聲音一觸子耳當下心中痛楚難過,精神不適,圓和善雅之音使你聽後,心裏歡喜舒暢、安靜、清淨。音樂很重要,感人很深。古琴和現代搖滾樂聽了之後,反應絕對不一樣。好的古琴跟一般的古琴又不一樣,好的古琴彈奏入妙之時,你聽幾聲,當時就妄心平息。聲音關係很大,所以自己念佛的音聲要圓和。

「懇切綿密」,懇切,懇懇切切。我念佛就如在佛前,或如在大海驚濤駭浪之中乞求佛菩薩的救度。這樣每念一聲,都是從至誠的內心發出來的,是在呼叫,是在求救,懇切懇切:南無阿彌陀佛。要一句跟一句,這就是綿密,也就是淨念相繼。在已有定課的人,首先要求在定課之中很綿密,這時候不要打閑岔。再進一步的話,那就不僅僅是在定課之中是綿密,要能貫徹到隨時隨處,都要常常提起這一句。這個事情難不難呢?事實上誰阻止你不准你念?你要念就念嘛,完全自由自主,所以說不難。可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十分希有。隨時隨地都有一句佛號,要能到這樣,成片也就沒問題了,那就快要事一心了。淨土法門好就好在這裏,世人能夠做到,不是高不可攀的。要你開悟,那就難了,不是人人都能的,你也有可能性,但要做到就千個萬個難得一個半個,恐怕一億之中也難得一個半個。在中國你能數出十個開悟的人嗎?念佛往生就不是這樣了,誰都可以念。要綿密,老有這一句,事情是可以做到的,問題是自己不肯念。煩惱一來,人就不肯念了。生氣,著急是煩惱,歡喜也是煩惱,我很高興呀,今天來了很多賓客,大家狂歡呀,談得很好呀,這就是煩惱。它打你的閑岔。其實煩惱中照舊可以念,只是自己不肯念,若能綿綿密密,懇懇切切地念下去,自然會成片。所以念佛往生的事例時時可以聽到。

「沈著安閒」。這句話直指目前許多修行人的病處。有人用功,但是有急躁情緒,恨不得很快就要有所成功,於是很緊張,很著急。這就是有求的心了。念佛的殊勝就在從有念暗合無念,從有求而契到無求,從往生證無生。要沈著,沈著鎮定,沒有那些憂慮徘徊患得患失,焦慮不安的情緒。而且要安閒,有的人努力,但由於急躁情緒而陷入緊張、忙亂、焦急之中,與聖教背道而馳。「安閒」兩個字又進一層,不但鎮定,而且是萬緣都一齊放下了,無取無求,所以是天地間一個大閒人。心中只管念佛,一句聖號朗朗現前,既無掛礙又不顛倒,所以寂然心安。可見安閒兩字十分重要。相反若有急躁情緒,想見佛見光,想有瑞相,這樣去念,念出毛病來了。並不是念佛念出毛病來了,是你那個急躁情緒出的毛病。我們很安閒,為什麼能安閒?信心哪!有信心你就很安。有人說我怎麼還念不好,還有妄想,還有什麼什麼,就往生無分了。這是他自定的規章,不是佛的意思,蕅益大師講得好,「往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你有沒有深的信心,你是不是真的發願,真的不留戀這個娑婆世界,欣慕極樂願求往生呀?實際上很多人還是留戀,儘量想多活幾年呀,聽說那裏有點氣功,自己馬上想去練一練呀。想長生不老,正是留戀這個世界。所以欣慕極樂,要發大願。這多劫以來曾做過自己親眷的一切眾生都在苦海中等待我去救度。但我怎麼才能度眾生呀,我還是在苦海中掙扎的一個人,當下毫無能力救度別人,只有往生之後,乘佛的加持力,我就有神通智慧來救度亟待我救度的這一切有親的人。是這樣的心情,這樣的大願力呀!有信有願自然會念,就一定往生。所以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大家想往生的話,大家先在信願上下功夫。六信,我這六信是不是具足了,我這願是不是真切。信願切的話,你決定是往生,你再念的話,心裏就不會急躁而自然安閑了。

「聲合乎心,心應乎聲」。從誠懇清淨心中發出的念佛聲自然和諧寧靜,妙善高雅。這句微妙的念佛音聲,經歷自耳而達本心,所聽正是所念。所以自然相合,聲合於心。這個聲音是萬德莊嚴的佛號,也就是萬德莊嚴的音聲。這個聲音從耳根而入,是自心所念。自心念佛,自心是佛,所以自心必與所聞之聲相應。聲合心,心應聲,故云:「心聲相依。」簡淺說來,我念佛,念佛有聲,聲音又幫助了我。由我發聲,聲又助我,所以說是相依。這樣念下去,用不著排除妄念,「妄念自清」。

第三首:「佛號如珠,念頭如線」,你如果不念的時候,這珠子一顆一顆都散了,這是「分則各離」。一念呢,拿線一穿成了一串。所以念佛就是把佛號穿成串,這是「合則成串」。「心不離佛」,這就要求能隨時隨地心中不離這句佛號,這事並沒有任何人攔著你,沒有任何人干涉你,就看你自己肯不肯呀,要做到心不離佛,先須「口不離念」。口念比較容易,口裏念時,心不見得在佛上,心在佛時則口裏必能念佛。嘴裏頭老念這一句,「如線貫珠」,像是用線穿珠子,就是一句跟一句,「相續不斷。」

第四首:「未能一心,先求專念,未能不亂,先學成片」。這是末後一首,指出了當前修淨業行人中存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人們看到秦譯(羅什大師譯)中,一心不亂,於是個人體會,就認為:不念到一心不亂,就沒有資格往生。但能念到一心不亂的人極少,念了幾乎一生還沒念到一心的人,就悲觀失望,消極苦悶。實際上這並不是釋尊教法的原意。這一點《無量壽經》的功德最大了。《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所要求的根本條件只是一向專念。老念,專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沒有要求你一心不亂。而且「一心不亂」是只見於秦譯。玄奘大師所譯是:「繫念不亂」。這句是你念的時候很專心,沒有胡思亂想,這就是繫念不亂,比較容易做到。若指出一心呢,就有事一心、理一心。念到事一心,你的見惑思惑自然全消失了。念到理一心,那至少要破一分無明(無明共四十二分)。先不談無明,只說見思二惑,見惑有十樣,是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貪、嗔、癡、慢、疑。思惑是更細的貪、嗔、癡、慢、疑。誰能把這些都去掉?事一心,還有貪、嗔、癡、慢心、疑,你就沒到事一心。例如:貪心,總想得點好東西,不但貪物質,貪人家恭敬,貪名呀,貪威信。我要有地位,要有什麼呀,都是貪啊,你都能去掉嗎?再者嗔心,人家批評你,說你不好,你能不能不生氣呀。孩子很不聽話,做壞事,你不生氣呀。婆媳之間好多矛盾,嗔恨呀。舉個三十年代突出的實例,一位做過將軍(相當於現在的軍區司令員)夫人的老修行,後來與兒媳失和,她在念佛,但也壓不住心中的嗔恨,決心殺死兒媳,她就下座找刀,但當她看到自己手中念佛珠時,才壓住這顆殺人的心。癡,更厲害了,眾生整個在癡裏頭,愚癡呀。還有慢,我慢貢高,妒嫉障礙,己是人非,老子天下第一,也是根深蒂固。貪嗔癡慢都破完了,這才是事一心,這很難呀。阿羅漢斷見思惑得漏盡通,斷人我出生死,稱為豎出三界,稱為難行道。如果念佛法門同樣也要斷見思惑,那不與豎出三界是同等的難度,為什麼還稱之為易行道,是捷徑中的捷徑呢?既稱為易行,當然不須達到斷見思惑,證阿羅漢的水平。也就是說,往生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不須達到事一心的水平。能達到當然更好,就可往生方便有餘土。若證理一心,破一分無明,就證一分法身,生實報莊嚴土(菩薩所居的國土),部分證到常寂光土。

我們根據玄奘大師所譯「繫念不亂」,與《無量壽經》的「一向專念」,可以肯定一向專念是往生的必備條件,「專」字有專一不變與專心持念兩方面的意義。既是專心在念,即是唐譯的「繫念不亂」。

當然,達到一心不亂往生西方上三品是更好,但是未達到一心,先須要專念。專一不變是針對見異思遷的人說的。一山望見一山高,總是不能安於自修的法門,今天想參禪,明天又想學密,念了兩天佛,又羡慕外道的氣功,這樣的人學什麼都是白費事。我們是佛子,當依本師釋尊的慈悲教導,末法修行,唯有念佛法門可以解脫,應該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未能不亂,先學成片」。達到一點都不散亂做不到,先叫他成片。我不能整個不散亂,但我有幾十句能成一片,在這幾十句中沒有雜念了。這都是真實用功人的情況。那天我碰到一個人,他說他自己要能找兩句念得清淨的都沒有。我說你這是實話。可見不容易,所以應該咬定牙根,腳踏實地,先學成片。「真勤真專」,要真正的勤。「若非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不到極冷的時候,梅花怎麼會開撲鼻的香?由於「寒徹骨」呀。這不是件小事,我們多少劫來在生死中流浪,釋迦牟尼佛說:光說變白狗,我的骨頭都有須彌山那麼高。六道中輪轉,無量的生死,現在要在這一生中,把他扭轉,不再輪迴了,這是我們不能不解決的一件大事。真正是自己本身的一件大事,別的都是兒戲,都是肥皂泡,如夢幻泡影。再好再好也是肥皂泡,非常好看,但它必定馬上就要破。我就快八十了,轉眼就要破了,一切苦空無常。所以要真勤真專呀!專一呀!最不好是十八般武器樣樣會弄,件件稀鬆,刀槍劍戟樣樣能耍,可是要殺敵制勝,哪件都不管事。有人是什麼都修著一點,既在打坐又想參禪,既修淨土又學密宗。又要念阿彌陀佛,又要念地藏王菩薩,還要念點觀音菩薩,再加一點黃財神法,這不是真實修行,是在開玩笑。「真勤真專」,必有功效自然可見,故云:「功效自見。」「無須問人,還請自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二)深妙禪偈

有大福德始念佛 發菩提心修十善

佛說無上深妙禪 淺人當作淺法看

四儀莊嚴三業淨 堅守重戒勿少犯

打破人我是非關 放下生平閑知見

談玄說妙不相干 三字真傳老實念

只此即是長夜燈 苦海慈航斬魔劍

要拔多劫生死根 直拼此身作呆漢

五宗八教一句收 切莫念外覓方便

過緩過急同是病 強想一心心愈亂

志堅如鋼氣如綿 不間不雜自成片

因心果佛互感應 根身器界潛轉換

煩惱未伏念不一 習氣不除佛不現

千萬句如一句時 何愁不見彌陀面

此事非易亦非難 三昧全憑信行願

第二個內容是深妙禪。怎麼又談到禪了,這是《大集經》的話:「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不但是禪,而且是深的禪,妙的禪,而且是無上的深妙的禪。中國舊日的知識份子(士大夫階級)欣賞禪宗,鄙視淨土,認為唯有禪宗才是高深玄妙之法,至於淨土只是愚夫愚婦的行徑,其實他本人正墮在顛倒見之中,如大富盲兒身在寶中為寶所傷。另外一種,目前有許多人,久修無功,

產生消極情緒,自認什麼都不行,我看經不能深入,參禪更不是根器,學密還有許多懷疑的地方,我什麼也不行。所以我沒有辦法就只好念念佛吧!這個說法,表示這個人雖然習淨,但對於淨宗缺乏正確的信念與認識。《大集經》說「但念阿彌陀」,就是只念、專念、唯念阿彌陀,這就是無上的最深的最妙的禪。

這裏所說的無上深妙的禪,是指六度裏的第六度,是般若。一般所說禪定,是在前五度裏面。兩者雖都用一個禪字,可是差別極大。經教中說,前五度如盲,般若如目。這就是說,禪定等前五度都像瞎子要到第六度才有眼睛,才能照見天地萬物。《淨語》談「深妙禪」並不是提倡大家再去參禪,而是要你知道你現在念佛啊,你已經是參了深妙之禪。

「有大福德始念佛」。第一句就像獅子咆哮,震驚百獸。普告一切輕視淨土的人,不要認為齋公齋婆愚夫愚婦都能修淨土,就輕視淨土。修淨的人更不可認為自己根器低下,沒有水平修其他法門,沒有辦法,只好修淨土。應知:唯有「大福德」的人才能信受念佛法門。你才會念佛啊。所以我們要增加信心。《大乘無量壽經》說: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你不是在過去的多生多劫裏頭修了福修了慧,對於這個法門你想暫時聽一點都不可能。所以第一句就很好,「有大福德始念佛」。你應當鼓起勇氣,振作精神。我們應充分自信,這個極殊勝的法門我們現在能遇到了,自己也應該珍重自己。

「發菩提心修十善」。《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每輩都須「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在《淨宗心要》之中講得比較詳細。這裏簡單介紹一下:菩提心粗說就是一個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三結合的心,《華嚴經》說這三方面如同供佛的油燈,必須有燈油、燈炷和光明,三者缺一不可,這就是說菩提心是燈,智慧、慈悲與願力三方面結合,組成供佛的燈。我們常念的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順事發心。順理發心呢,那就是《金剛經》的話,度無量無邊的眾生,而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這便把法執也破了。你終日在度生,而沒有自己度生的相。要發起這樣深具智慧的大菩提心。

「修十善」。釋尊的教法,全面說來,於三乘外再加天乘人乘,成為五乘。這才是全部的教化。決沒有任何人是覺悟日增,作惡照舊。那就說,他說覺悟是謊話。人都做不好,想要作佛,那是笑話。修行是善男子善女人的事,所以人人都止惡行善。持五戒可得人身,修十善可生天界。十善的對立面是十惡,身三:殺、盜、淫。口四:妄語、綺語、兩舌、惡口。意三:貪、嗔、癡。十善要把十惡都加上一個不字,這是止惡,例如不殺生還放生,不貪還要布施,才能生天。可見十善生天談何容易。因為這完全是仗自力。至於念佛願求往生,有佛力加被。但也不能說,我念佛啊,我這個善事就可以不做。這是錯誤。不肯行善利他,還有菩提心嗎?沒有發心還能往生嗎?所以還是要修善。念佛是正行,我們還要種種的輔助。《無量壽經》裏頭講得特別多,咱們這個世界有五惡五痛五燒。有五種惡,殺盜淫妄酒(開廣即十惡)。那麼就現生受惡報是五痛。來生還要入地獄是五燒。不斷的告誡,所以勸導人們要修十善。

「佛說無上深妙禪,淺人當作淺法看」。佛說念阿彌陀佛是無上深妙禪。可是許多人與佛相反,偏說念佛是淺法。到底是什麼淺呢?正是這個認為念佛是淺法的人,是他淺,他正是淺人。由於他自己淺,就把念佛當成淺法。所以我們在座的都應該發希有之心哪,能夠聞到如此之法,能夠相信這個法,是多生多劫的善緣哪。我們要很珍重,要一氣呵成,趁熱打鐵。把這個趁還有餘輝,太陽還沒有落山,趕緊走到家。

「四儀莊嚴三業淨,堅守重戒勿少犯」。「四儀」,就是行住坐臥四種威儀。我們念佛的人要在這四種威儀之中端正身心莊重嚴整。「三業」,是身口意,都清淨無染。「堅守重戒勿少犯」,首先是這戒裏頭的重戒,先要護持住不可違犯。在犯戒之中最厲害的是謗法。例如整個佛法是假的,這種謗法我們不會做了。但是我們還是會傍法呀!你跟隨別人的話說某個經典是假的。明明某人是善知識,有人誹謗,你隨聲附和說他缺德。這都是屬於謗法呀。故意說得過度了也不好。誇張不如實是增益謗,存心說得不夠是減損謗。謗法罪很重,尤其是受了戒的人要做壞事就比不受戒的人慘重多了。不受戒的人殺了個人,殺了張三,將來張三殺了自己這就了了,受戒的人可不行,你犯了殺戒。破四重戒是地獄罪。你被他回殺那是必然的,但是你還要入地獄、上刀山下油鍋。所以我們受了戒不可不研究戒,不可不瞭解戒。要遵守不能犯。戒要破了,你是漏器。這個碗是漏的,裝上什麼水一會兒就都漏完了。所以「堅守重戒」這幾個字要牢記心頭。

「打破人我是非關,放下生平閑知見。」有人我就有是非,有是非就有愛惜取捨。種種差別對待,無非妄自分別。於是煩惱萬千,無人出得,所以叫做關。劃地為牢,自身是始作俑者,諸惡源頭只是一個我字。有我就有人,永無出身之路,故稱為關。這些是非無可逃避,有人出家,誰知廟裏這些是非何曾比廟外少。就說,哎呀,早知這樣咱們還不如不出家了。這個人我是非不但在家人有,出家人也有。這個關哪,就是你不對我對,己是人非,是是非非打不破,就不能很好地修持。再進一步,「放下生平閑知見」,一些沒有用的閑知閑見裝滿一個腦子,自以為有學問,其實只是一些邪見。都把它放下,打掃乾淨吧。必須在捨字上下功夫。捨字就是要捨這閑知見。但捨字很不易,捨身容易捨見難。夏老詩偈中所指都是救命的基本。

「談玄說妙不相干,三字真傳老實念」。口談玄而心實未明,語高妙而行為卑劣,縱然口若懸河,著作傳世,喚得佛學大師光榮稱號,於人於己有何實益。對生死大事一絲毫也不相干。所知愈多,理障愈深。這比煩惱等事障更難排遣。總之是作繭自縛,欲升反墜。真實履踐的人,必不肯這樣務虛,而是奮發無上菩提之心,稟遵釋尊慈教。於彌陀願海之中,唯修念佛。在念佛妙法,唯修持名念佛。在持名念佛之中,唯有老老實實單念一句名號。不求一心,不除妄想,不貪淨境,不參是誰(以上四者稱為念佛四大秘訣)。只是南無阿彌陀佛一句接一句,這就是無上深妙禪。這才是釋迦牟尼佛的真傳,善導大師說:「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蕅益大師說:「一句佛號是釋尊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唯有老實念佛才是一代時教的真傳。

「只此即是長夜燈,苦海慈航斬魔劍。」只有老實念是眾生長夜黑暗中的明燈,出苦海的慈航,斬除魔障的金剛王寶劍。關鍵在於老實,老實平常,世人輕忽。《淨語》云:「道在平常中,惜君未曉此。」

「要拔多劫生死根,直拼此身作呆漢」。我們能得人身,能聞佛法,能信淨土法門,實因多生的修持才有今日。我們既然多劫修行,為什麼現在仍墮輪迴,在生死海中頭出頭沒?就因為多劫的生死根本極難撥除,所以我們今生要奮發大志,決定在這一生之中,拔除多劫以來生死根本。這是沖天的大志,是多劫以來空前的壯舉,是真要自覺覺他的大心。所以要排除萬難奮不顧身,就像在敵人重重包圍之中殺出一條血路。這是你(業力)死我(真心)活的戰鬥。要用真刀真槍,不再是表演戲臺上的花拳繡腿。所以要拼這一生當個呆漢,不做賣弄聰明的人,他們是心心念念都在投機取巧,看風使舵,結交權貴,盜名欺世,不惜用盡種種機關,到頭來受害者只是自己。真實欲同眾生出生死海的人,必然根除這些行徑,任憑舉世之人都說自己是個呆漢而無悔。宋高峰禪師(元中峰國師之師)為參「睡眠中無夢時,主人翁在何處安身立命」,自誓曰:「拼一生做個癡呆漢,決要這一著子明白。」五年後果大徹大悟。

「五宗八教一句收,切莫念外覓方便」。「五宗」是禪宗「一花開五葉」所分出的臨濟、曹洞、偽仰、雲門、法眼這五宗。「八教」是教下,天臺宗所立,化法四教,藏、通、別、圓;化儀四教,頓、漸、秘密、不定,共八教。禪宗的五宗,教下的八教都收在這一句佛號之中。蕅益大師的話:這三藏十二部經論,一切戒律,禪宗一千七百則公案都在這一句裏頭。還說一切禪定也在這一句裏頭,可見這一句佛號具足一切功德,即是總持陀羅尼。所以絕對不要在念這一句之外還要找什麼竅門,找什麼更方便的道路,那只是庸人自擾。

「過緩過急同是病,強想一心心愈亂」。前一則指出念佛的音聲的大小、節奏,不要間斷。這裏指出:念的速度不可太慢和太急。「過緩」就給妄想留機會,造成輕忽養識的毛病。「過急」引起緊張,耳朵可能聽不清楚,這就受極大的影響。所以過快過慢都不相宜,應把速度調節合度。行之有效的辦法,是開始時稍緩一點,漸漸地不知不覺地增加速度,等到快得念不成時,便頓然停住,再從頭念起。念時不除妄想,不求一心,這是念佛四大秘訣的主要內容。唐張拙秀才有名詩句「欲斷妄想重增病」,因為「欲除妄想」,正是「去一添兩」。同樣的道理,不求一心,正當念佛,又在希求一心,或蔔度分別計較自己念得是否一心,這早已不是「老實念」,而是有為法了。

「志堅如鋼氣如綿,不間不雜自成片」。誓願應堅定,如鋼似鐵,彌陀因地中發願說:「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這就是給我們示範的「志堅如鋼」。志要鋼,而心欲虛。若固執己見,則成為剛強難化之人,禍莫大焉。《大乘無量壽經》中,極樂國人「身心柔軟」。氣如綿正表柔軟。心意柔和,自然易受教化。在念佛時,不要間斷與散亂,「不間不雜」自然容易念佛成片。若達一心不亂,則得念佛寶王三昧。

「因心果佛互感應,根身器界潛轉換」。咱們念佛是在因地中修行,我們現在念佛的這個心,就是我們因地的心叫做因心。我們念的是阿彌陀佛,是已經得了果覺,叫做果佛。我們念佛時,我們的因心就與阿彌陀果佛互相感應。我們心裏就包括阿彌陀佛的萬德。還有,佛的心遍滿一切處,我在念佛,是在佛心裏頭念,如來悉知悉見,沒有一點可以弄虛作假的。再者,我們的心跟佛心是一樣的遍滿一切處。所以佛也是在我心中。為什麼我們能念佛呢?正因為佛在念我呀,佛在攝受我呀。佛不攝受,我們就被煩惱牽纏,念不了佛。我念佛時即佛念我時。因心果佛互感互念,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於是使得內而根身(眼耳鼻舌身意)外而器界,在不知不覺之中潛移默化,暗自在轉化變換,所以說:「根身器界潛轉換。」器界是一切東西,大地山河,桌椅板凳,大到世界,小到微塵。這些東西在我們念佛的時候不知不覺暗暗地就轉變了。這就比自己身心隨著自心與他佛的互感而起變化難懂很多。應知自心與外物也是不二。《華嚴經》說:「知一切法皆是自心。」《起信論》說:「三界虛偽,唯心所作。」《唯識樞要》云:「諸境無體,隨執而生,因自心生,還與心為相。」這都是說明心物不二,物我一如的道理。古禪師說:「盡大地是沙門一隻眼。」就是說,整個地球是和尚的一隻眼。茫茫大地只是自身一隻眼睛,念佛時是因心與果佛相感的時候,因心中所包括的日月星辰男女老少焉能不受感化。所以真用功的人,世界萬物一切一切都在往好方向變,變得更適合於你,更適合於你的修持。假如別人和你是怨憎會,你念來念去那人就變得不再可怨可憎了,我們要知道一個地方有人用功,這一方都得益。我們千萬不要以為念佛只是消極自了。一個念佛用功的人造福一方;不但造福一方,他造福地球啊;不但造福地球,他造福法界呀。這一切沒有不可轉換的。所以大家有什麼煩心的事,就歸到好好念這一句就對了。那為什麼他老跟你作對呀?因為你用功不得力,你要得力了,他就不跟你作對了。自身他身,世界一切都會潛移默運發生變化。所以古代參訪的人到一個地方,怎麼能知道這個地方有沒有大德,就看這個地方的山水樹木。如果有得道之人這一切都不一樣了。

「煩惱未伏念不一,習氣不除佛不現」。煩惱因多劫積累,堅強難破,未能斷除,應先伏煩惱。譬如一盆濁水過分混濁,不能飲用。那麼就靜靜地等它沈澱,濁垢沈到盆底,上面都是清水,應可以喝了。清水是譬喻心念專一。濁垢還未全部沈澱,譬喻煩惱未伏。自然之理就是這樣,不能勉強。習氣者,煩惱的餘習,叫做習氣。例如舍利弗嗔惑之種子都斷了,還是易於發怒,這就是習氣,夏老師有兩句寶貴開示說:「持戒念佛看經教,察過去習毋自欺。」可見去習是十分重要。全除習氣唯佛一人能做到。所以這裏所說的除習氣,不是除盡之意,而是要求積極地除習氣。佛者覺也,這裏所說的佛現,既可指見佛見光之類,一般所說的佛現;而更重要的是指朗然大覺的心。不去除習,朗然大覺的心就無由顯現了。

「千萬句如一句時,何愁不見彌陀面」。上一句有兩種解釋:(一)念一千一萬句佛號,就同只念一句時一樣清清楚楚,沒有雜念。念一句念得很清楚,念佛的人都有這個時候,但是延長到一千句一萬句都是同樣清淨,自然往生極樂,花開見佛。還發什麼愁,怕見不到彌陀呢?(二)千句萬句,如同一句。所念一句,如同千句萬句,打破數量。一多相即(一就是多,多就是一),超情離見,不可思議。既然不可思議,我當然擱筆,不再畫蛇添足。

「此事非易亦非難,三昧唯憑信行願」。唐代龐居士全家,禪林崇仰。龐公說:「難難難,十擔油麻樹上攤。」龐婆說:「易易易,百草頭上祖師意。」其女靈照說:「不難亦不易,饑來吃飯困來睡。」老實念佛,即是無上深妙禪,「棒打石人頭,曝曝論實事」。誰和你說難道易,若論難易,古佛過去久矣!「三昧」指念佛三昧,乃一切三昧之王,故又稱寶王三昧。入此三昧,但須信願行三資糧。信須深信,如蕅益大師的六信,如截流大師的正信。願須切願,欣厭懇切。行就是老實念。

(三)老實念

但只老實念 不必問如何 莫管同與異 休論自與他

只貴願力強 那怕妄想多 散亂固成病 分別易入魔

境緣無好醜 佛號一掃過 句句念能真 決定出娑婆

前則偈云:「三字真傳老實念。」故以《老實念》偈緊接於後,須在箭靶紅心裏面射中紅心,方是承受聖教真傳的好手中的好手。

「但只老實念,不必問如何」。「老實」很平常,但確甚希有。唐代有位婆婆,人問台山路怎麼去?她只是回答:「驀直去。」任何禪宗巨匠都勘她不破。「驀直」正與此處之「老實」同樣平常,同樣是甚極奇特。妙就妙在不給你留下思議之處。才有所思,不是了也。念佛參禪,都是如此。所以開口第一句,直說,「但只老實念」,絕對唯一的老實念佛。不可再問這問那,若還在東問西問,早是不老實了,所以宗門說:「不問如何與若何。」

「莫管同與異,休論自與他」。華嚴宗依六相而談法界事事無礙之義。六相是: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這六相是從體相用三方面來討論平等與差別的涵義。同異二相是相上的平等與差別。例如磚瓦木料雖形相各各不同,可是可以合造成一間屋子,顯示了同相。在一個屋子裏面,磚瓦木料各有自身之相,這是異相。以相上的同異為例可以推想體上的總別與用上的成壞。所以這裏就以同異為代表。「自他」,自是自佛,他是他佛。又自身為自,別人為他。又身心為自,萬物為他。所以同異包括一切體相用的平等與差別,自他攝盡一切人我心物的對立與統一。一概是不管不問。只是一句孤伶伶的阿彌陀佛,聲聲相繼,自然孤明歷歷。

「只貴願力強,那怕妄想多」。《彌陀要解》:「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可見願力是前承信念,後導妙行的關鍵。又云:「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若信願緊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又曰:「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這就是說,一個修淨的人能否往生,全憑他有無信願。若有深信(六信與正信)切願,不怕平日念佛妄想多,決定往生。相反,縱然念得風吹不入,雨打不濕,若沒有信願,就不能夠往生。往生的條件決定於信願。往生後品位的高低才決定於念佛的水平。可見蕅益大師無上殊勝的開示,正與夏老師這兩句一「只貴願力強,哪怕妄想多」的偈語,是一個鼻孔通氣。夏師還有偈句:「由他妄想紛擾,我只字句分明。」對於妄想,任其自來自去,自生自滅,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進一步說,於自心外實無妄念,所謂妄念只是自心妄動,如水生波。請問波是什麼?波只是水。可見妄想也正是自心,妄想不斷,只因自心習於散亂,若能老實念去,久久功純,熟處變生,妄念自然不起。

「散亂固成病,分別易入魔」。多劫的心猿意馬,曾無一刻的專一寧靜,散亂成習,當然是病,但人過中年,多少有點病也是常事。但若墮入魔網,定招地獄之報,那就嚴重億萬倍了。「散亂」如有人患近視眼,「入魔」就像誤入敵人的特務組織,下場就悲慘了。所以不要總是在「分別」好了一點還是壞了一點?這樣修好還是那樣修好?時而歡喜,時而焦慮。無時不在分別之中,處處不離有求之念。於是無上殊勝的無為法變成有為法,故夏師有句曰:「分別即是魔網。」念來念去句句都染上有為有求的色彩,焉能老實念。

「境緣無好醜,佛號一掃過」。一切世法與出世間法的好與醜種種分別,在這浩浩蕩蕩,包涵虛空的佛號聲中,如秋風掃落葉,一掃而空。由心發聲,聲是佛號,名具萬德,圓攝萬法,即此音聲體具萬德萬法。具有無上功德力,無邊法力,故能掃盡分別散亂種種虛妄而無剩餘。聲入自耳,流入自心,如珠發光,還照珠體。心光佛聲,相融相攝,互為增上,直趨究竟。

「句句念能真,決定出娑婆」。這兩句中,須解釋的只是一個「真」字。所念句句都「真」,決定出離娑婆,往生極樂。怎樣叫做「真」?現從最平常處解釋,若要念得真,只要真的念。不是偽裝欺人,不是走走形式,不是另有目的,不是妄求非份,不是形存實亡(所謂扛空槍)。懇懇切切,老老實實信願持名,就是真念。再簡單一點,這一句你自己清清楚楚全部聽到了,就是真的念了。

以上《淨語》三則,全顯蓮宗妙諦,末後再恭錄其中《直念去》一則,淨、密、禪之奧妙,均在其中,念祖不再畫蛇足,敬請自參。

直念去

彌陀教我念彌陀

口念彌陀聽彌陀

彌陀彌陀直念去

原來彌陀念彌陀

一九九一年四月於北京蓮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