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決疑 釋龍舟、小粟栖、楊仁山

《淨土決疑》編者序

此書乃楊仁山居士(一八三七 ~ 一九一一 )與日本淨土學人往覆辯論淨土教理的原稿內容。

楊仁山學宗《大乘起信論》,行歸淨土,並發大心,振興佛教,於南京設「金陵刻經處」,作為流通經書,弘法布教之處。其與日本佛學大家南條文雄博士交往,得 博士之助,從日本寄回很多唐朝前後中國失傳的經論典籍,並少許日本高僧的大著;楊氏對這些書籍大多刊印流通,可說對近代佛教的貢獻頗鉅。

按楊氏雖修淨土,然對淨土教理並不專精,且於善導流的淨土思想涉獵不多,又不知法然上人為何等人物;當楊氏初閱法然上人開宗立教之《選擇本願念佛集》及近 代淨土學人小粟棲所寫《真宗教旨》時,未加深研,便以為此二書之內容有些部份與淨土經義相違,因此就其所謂相違之處加以評語,郵寄日本,並言「陽似辯駁, 陰實資助」。小粟棲亦針對楊氏之評一一提出答辯,其文名為〈陽駁陰資辯〉及〈念佛圓通〉。楊氏不能釋懷,又對此〈陽駁陰資辯〉、〈念佛圓通〉之部份內容加 以眉批駁斥。此時小粟棲已經年邁,而由署名「釋龍舟」其人撰寫〈陽駁陰資辯續貂〉及〈念佛圓通續貂〉二書,就楊氏駁斥之文逐條加以論釋,糾正楊氏之非,以 解其惑;而楊氏經此〈續貂〉之後,則不曾再辯。

此諍論之文收錄於楊仁山之遺文中,題為《闡教篇》,但不完整,頗能斷疑解惑之〈續貂〉兩文,未被其編輯者列入,所收〈陽駁陰資辯〉、〈念佛圓通〉亦非全文,只是選擇性地將自己所厭惡所駁斥之文刊登之,而其他弘宗演教之深文奧義,則被刪除。

於十四年前閱讀楊氏之《闡教篇》,便覺《選擇本願念佛集》所言甚有道理,而《真宗教旨》亦不無可取。反觀楊氏之評,有恃才傲物、固執強辯之感,且或許各自護教心切,故彼此於字裡行間,略見意氣之爭。

一九八九年於日本京都之大谷大學圖書館發現到〈陽駁陰資辯〉、〈念佛圓通〉之原稿,並〈闡教篇〉未收入之〈陽駁陰 資辯續貂〉、〈念佛圓通續貂〉等。此諸資料專門闡述淨土教理,並解答通途法門之學人對此淨土法門之疑;尤其〈續貂〉二篇俱是簡易精到,鞭辟入裡,而作者之 溫良恭讓,溢於言表;誠懇之情,躍然紙上。為利於淨土行人,乃將此等文獻匯為一冊,姑名曰〈淨土決疑〉。

淨土宗    釋慧淨    謹識
佛曆二五四四年四月八日

評《真宗教旨》

十餘年前,獲《真 宗教旨》一卷。悉心研究,覺與經意不合處頗多,遂參注行間,以備芻蕘之採。真心論道,不避忌諱,所謂個中人方談個中事也。近時泰西各國,辦理庶務,日求進 益,總不以成法為足。貴宗廣布佛教,勢將遍於地球,伏願參酌損益,駕近古而上之。故不憚繁言,陽似辯駁,陰實資助,祈大雅鑒之。

極樂淨土,由彌陀願力所成。彌陀既發大願,勤修聖道,方得圓滿。經云︰「住空、無相、無願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此即聖道之極則也︰以聖道修成本願,若云 捨聖道,則是違本願矣!因果相違,豈得往生?經云︰「深信因果,不謗大乘。」良有以也。

以淨土為入聖道之門,生淨土後,則一切聖道圓修圓證。若在初修時,唱言捨聖道,便是違背淨土宗旨矣!淨土門以三經一論為依,切須體究經論意旨,方名如來真子也

《真宗教旨》第一號云︰「第一祖龍樹菩薩,祖其作《易行品》,而不祖其講布華嚴、中論。」

存上句,刪下句,可免掃拂聖道之弊。龍樹作《易行品》,祗分難易,不顯立掃。今真宗立淨土而掃聖道,與論意不符。龍樹說難行易行二道是活法,於聖道中開出 淨土一門,接引後學,此為同中別也。利根於現生中得念佛三昧,即證入聖道門;鈍根於往生後華開見佛,亦證入聖道門,此為別中同也。闡揚聖教者,須將死法說 成活法,不得將活法說成死法。佛教命脈,僅如懸絲,可不懼哉?

又 第二號云︰「本宗名淨土真宗,據『念佛成佛是真宗』之語。以親鸞上人為始祖,大織冠鎌足公之裔,而藤原有范公之男也;夫人玉日氏,攝政關白兼實公之女也。 初,源空大師倡淨土宗,風靡海內,門人三百餘,上人實為其上足。關白歸大師為大檀越,一日曰︰『大師持戒而念佛,弟子噉肉畜妻而念佛,無乃有勝劣耶?』大 師曰︰『同一念佛,何差之有?』曰︰『弟子有女,屈一上足為婿,以斷天下後世之疑。』大師以上人應,上人辭不可。是為開宗之緣由。」

於佛教門中,專重淨土,於淨土門中,專重他力信心,可謂簡而又簡,捷而又捷矣!此法在家二眾行之相宜。出家五眾自有清規,若一概效之,則住世僧寶斷矣!末法萬年儀表,不可廢也。

又 第三號云︰「以聖道、淨土二門判一代教,大小半滿權實顯密為聖道門,是係此土入聖之教。《大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是係往生淨土之教。又聖道門中有豎 出、豎超,法相、三論為豎出,華、天、密、禪為豎超。淨土門中有橫出、橫超,以諸行往生為橫出,是係自力;以念佛往生為橫超,是係他力」。

聖道為十方剎土解脫之門徑,生西方淨土之人,亦由聖道而證妙果。修諸行者,若不念佛回向,亦不得往生。

又第四號云︰「方今係佛滅度二千八百二十五年,人劣才闇,不能踐聖道而登大果,是所以聖道不振也。以不可行之法,強於不能行之人,迫雞入水,豈理哉?」

道綽逼雞入水之喻,為留形穢土之人而說,非為修聖道者說也。迫雞入水,即遭淹沒,未聞修聖道而墮落者。蓋聖道雖難速證,亦作淨土資糧,與彌陀因地同一修途,自然與果位光明相接也。

專修淨土之語可說,不修聖道之語不可說。蓋淨土亦是聖道無量門中之一門,修淨土即攝一切聖道入一門。所謂他力信心者,廢自顯他也。不許自他相對,即成絕待 圓融法門矣!克實論之,信心者,自心所起也;他力者,自心所見之他力也。除卻現前一念,復何有哉?自他皆是假名,廢假名之自,而立假名之他,妙用無方。以 龜毛易兔角,幸勿執為實法也。

又 第六號云︰「於四十八願中,以第十八願為真實,其所被之機為正定聚,生真實報土。十九、二十為方便。十九之機,回向諸行,止至化土,故為邪定聚。二十之 機,或進入第十八,或退墮第十九,故為不定聚。開說第十八為大經,開說第十九為觀經,開說二十為小經。大經機教俱頓,觀經機教俱漸,小經教頓機漸。」

生淨土者,蓋入正定聚,絕無邪定及不定聚,經有明文,處處可證。右以觀經所攝,判為邪定聚,則是聚九州鐵,鑄成一大錯矣!

觀經被大機最極圓頓,一生可證初住位,與善財龍女齊肩,於觀中蒙佛授記是也,何得判為機教俱漸。

又第七號云︰「大經係真實教,無隱顯義;觀經係方便教,故有隱顯。以顯見之,為日想水想之觀;以隱取之,為觀佛本願之觀。一文兩義是為隱顯。」

觀經從第三觀以去,皆是極樂妙境,無一非佛願力所成,不待隱取,方為觀佛本願也。

又第八號云︰「方今居大叢林,稱大和尚,外標賢善,內實貪吝,被綢緞、坐氈氈,尊大養望,瞞人自欺,豈稱君子?」

不但此等人非正修行,即終身修苦行,衲衣一食,科頭洗足,晝夜不眠,或處禪堂,或居山洞,言負修行,不肯虛心看經學道,但以除妄念為功,日久功深,一念不起,便謂證道,殊不知恰成就一個無想外道,離佛法懸遠矣!功行淺者,命終之後,隨業輪轉,豈不哀哉?

又 第九號云︰「信心從他力而發,名他力信心。佛力為他力,明信佛智為信心。祖師曰︰歸命之心,非從我生,從佛敕生,故名他力信心。自力之徒,修雜行雜修,他 力之徒不修之。自力之信有九品,所生之土亦有九品,經曰胎生;他力之信,一相無別,所生之土,亦一無量光明土,經曰化生。」

經云︰「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發此三心者,仍係自力也。若云從他力生,他力普遍平等,而眾生有信不信,豈非各由自力而生信乎?倘不仗自力,全 仗他力,則十方眾生皆應一時同生西方,目前何有四生六道,流轉受苦耶?能領佛敕者,自力也,故仍從自心生。

所云不修者,如禪宗之無修無證乎?抑如世俗之隨波逐流乎?下文俗諦,非雜行雜修而何?

九品之中,上品上生者,立刻見佛,得忍受記,以下諸品,均無胎生之事。大經所說之胎生,以疑惑無智所感,與上品之超越,中品之純篤,大相懸殊矣!

又第十號云︰「真俗之名,有重重之義。本宗假以安心門為真諦,以倫常門為俗諦。本宗既開許畜妻,不能無五倫。既有五倫,不能不履其道,是為俗諦。凡夫之罪雖大,較諸願力,不啻滄海一粟,所以不問 肉畜妻也。眾生之善為有漏,彌陀之報土為無漏;有漏之善,不可以生於無漏土。」

第十號所說,盡是雜行雜修,何以前文力掃諸行,豈所掃者是出世行,而不掃者是世間行乎?夫世間行長生死業柒而出世行逆生死流。孰正孰反,必有能辨之者。

倫常門是世善,世善尚不廢,何為偏廢出世善耶?一切世善,均在菩薩萬行中攝,但能回向淨土,則成往生業,否則人天果報而已。發菩提心者,一切世善皆成無漏;不發菩提心,雖修五度,總屬有漏。

又第十一號云︰「諸式入社之後,口授面稟。」

華地時有外道邪宗,祕密傳授,不令他人得知。貴宗卷尾有口授面稟之語,令人見而生疑。似宜編輯成書,入社之人各領一冊,以便遵行。

貴宗所奉者大經第十八願,今先錄願文,隨後解釋。經云︰「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此中有乃至二字,可見七日持名,減至一日,又從一日減至十念,是最少最促之行也,向下更無可減矣!大經下輩生者,正是此機;其上輩者,是十九願所被之機。

今云十八願為正定聚,十九願為邪定聚,此即大違經意。十八願末言五逆謗法不得往生;凡與經意相違者,均是謗法。觀經下品下生,十惡五逆回心即生,未收謗 法。蓋謗法者,與彌陀願光相背也。今判十八願所被之機,生真實報土;十九之機,止至化土。此等抑揚,未知何所依據,請將經文確證,一一指出,以釋群疑。

評《選擇集》

貴宗道友惠贈「七祖聖教」,已將《往生論注》、《安樂集》、《觀經疏》,刊板流行。頃承心泉大師囑刊全書,因逐一檢閱,見得此集與經意不合處頗多,略加評語,就正高明。倘不以為然,請逐款駁詰可也。

本集第一云︰「道綽禪師立聖道、淨土二門,而捨聖道正歸淨土。」

此一捨字,龍樹、道綽皆不說,說之則有病。蓋聖道與淨土,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本集第一又引道綽《安樂集》上云︰「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故《大經》云︰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縱令一生造惡」,經文中無此六字。

本集第二引善導《疏》云︰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也。」

此說是比量,屬依他性。

本集第二又云︰「眾生口不稱佛,佛即不聞之;身不禮佛,佛即不見之;心不念佛,佛即不知之;眾生不憶念佛者,佛不憶念眾生。彼此三業常相捨離,故名疏行也。」

如是翻對,是世俗見,即是非量,屬遍計性。以彼此之界,揣度如來,十萬億佛土,如何得去?

佛以無緣大慈攝化眾生,平等普遍,無親疏之別。而言親疏者,屬眾生邊事。若佛因眾生而有親疏,則亦眾生而已矣!烏得稱為佛耶?

本集第三云︰「《無量壽經》上云︰『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觀念法門》引上文云︰「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往生禮讚》同引上文云︰「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兩段引文,皆作下至十聲,可見十念是至淺之行。而真宗教旨,反以此行駕九品之上,何也?

本 集第三又云︰「《壽經》云︰『...(中略)於是世自在王佛即為廣說二百十一億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麤妙,應其心願,悉現與之。時彼比丘,聞佛所 說嚴淨國土,皆悉睹見,超發無上殊勝之願。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一切世間無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阿難白佛︰彼佛國土壽量幾何?佛 言︰其佛壽命四十二劫。時法藏比丘,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清淨之行...』(中略)經意亦有選擇義,謂云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清淨之行是也。選擇與攝 取,其言雖異,其意是同。」

攝取專屬取而不言捨,選擇則有取有捨,語意不同。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清淨之行,從上文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語來。法藏比丘當時聞說二百一十億諸佛 剎土,一時融入心境,迨永劫修行之後,一時發現,非如世俗造作,須選精美者作模樣,方能成就也。譬如春蠶食葉,大小老嫩一概食盡,及其吐絲,變為一色,非 復桑葉形樣矣。

本 集第三又云︰「夫約四十八願一往各論選擇攝取之義者...(中略)乃至第十八念佛往生願者,於彼諸佛土中,或有以布施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持戒為往生行之 土...(中略)及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等種種之行,各為往生行之國土等...或有專稱其國佛名為往生行之土...(中略)如是往生之行,種種不同,不可具 述也。即今選捨前布施持戒乃至孝養父母等諸行,而選取專稱佛號,故云選擇也。」

以選擇取捨之心,測度彌陀因地。彌陀因地,果如是乎?

般若為諸佛母,般若現時,命根意根俱不相應,即證無生忍,不但不起淨穢二見,即佛見法見,亦不起也。

菩提心為因果交徹之心,諸佛極果,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集並菩提心而捨之,不知以何為佛也。

本集第三又云︰「念聲是一,何以得知?觀經下品下生云︰『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今依此文,聲即是念,念即是聲,其意明矣 !」

念者,心念也;稱者,口稱也。今云聲即是念,念即是聲,誤矣!觀經之文,明明可考。經曰︰「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 佛。」可見念與稱有別也。下文具足十念之念字,是稱名之時,一心專精,無他念間雜,唯有稱名之念,十念相續,即得往生。此人苦極心猛,命根斷時,前後不 接,金蓮明耀,忽然在前,心力佛力,皆不思議也。

本集第四云︰「上輩之中,雖說菩提心等餘行,望上本願,意唯在眾生專稱彌陀名。而本願中更無餘行,三輩俱依上本願,故云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也。一向者,對二向三向等之言也。...(中略)雖先說餘行,後云一向專念,明知廢諸行唯用念佛,故云一向。」

此段所論一向之言,甚違經意。經中所說菩提心及諸功德,皆是念佛行門。良以一切法入一法,一法攝一切法,方見純雜無礙妙用,即得名為一向專念也。若如此中 所說,為廢諸行歸於念佛而說者,則經中有自語相違之過。何以故?經衣冠文物明一聯說下,絕無廢歸之意也。且著衣吃飯,亦是雜行,便利睡眠,亦是雜行,必須 不食不眠,一口氣念到死,方合此集引證一向之言也。佛經何等深妙,而以淺見測之,豈不貽誤後人哉?

本集第十一云︰「凡九品配當,是一往義。五逆回心,通於上上;讀誦妙行,亦通下下。十惡輕罪,破戒次罪,各通上下。解第一義,發菩提心,亦通上下。一法各有九品,若約品即九九八十一品也。」

五逆以下三行解說,若約懺罪猛鈍,修證淺深,則可以九品互通。此中說解第一義,發菩提心,亦通上下者,除非中途退墮,作諸惡業,臨終回心,如經文下品中說。如此三行,未免令初心人無所適從,所謂矯亂論議也。

本集第十三引善導《頌》云︰「極樂無為涅盤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七日七夜心無間,長時起行倍皆然;臨終聖眾持華現,身心踴躍坐金蓮。坐時即得無生忍,一念迎將至佛前;法侶將衣競來著,證得不退入三賢。」

善導此頌,重日夜精持,一心無間。下文得無生忍,入三賢位,皆是證聖道也。

本集第十四云︰「何故六方諸佛證誠,唯局念佛一行乎?」

局字大錯。蓋佛法雖無量門,而修習者必從一門深入,方得通一切佛法。譬如一室四面開門,欲入室者,必從一門。若擬從東入,又 欲從西,或兼南北,則終無入室之時矣!

本集第十六云︰「選擇讚嘆者,上三輩中,雖舉菩提心等,釋迦即不讚嘆餘行。唯於念佛而讚嘆云︰『當知一念無上功德』,故云選擇讚嘆也。」

菩提心即正覺心也,成正覺方名佛。今重念佛而輕菩提心,大違教義。念佛有多門︰念佛名號、念佛相好、念佛光明、念佛本願、念佛 神力、念佛功德、念佛智能、念佛實相,隨念一門,即攝一切門,方入十玄法界。若存取捨之見,則全是凡夫意想,與佛界懸遠矣!

本集第十六又云︰「善導《觀經疏》者,是西方指南,行者目足也。」

《觀經》所說十六法門,無一不是念佛。此文所判,似專局乎持名也。

此集專以持名念佛,而觀想等法,均判在念佛之外,非經意也。

陽駁陰資辯

 

小粟栖    辯

仁者曰

近時泰西各國,辦理庶務,日求進益,總不以成法為
足。貴宗廣布佛教,勢將遍於地球,伏願參酌損益,駕近
古而上之。故不憚繁言,陽似辯駁,陰實資助,祈大雅鑒
之。

辯曰

歐美各國之所以致其富強,據其君臣深信宗教,冠婚
葬祭,必依宗教,兵隊軍艦,必置教師。故見死如生,是
所以致其富強也。
        聞貴國黃衣派挾天威,而恣尊大,毫無學問之志。其
青衣各派,乃甘卑屈,而視國家之興敗,如秦人於越人肥
瘠,故政府亦處之度外,棄而罔顧也。僧寶之處世,豈有
如是薄情者哉。
        貴君深信佛乘,為我真宗竭其心力,豈可不鳴謝哉。
今得其《陽駁》之言,深感其濃意,是所以我輩之吐露赤
心也。

仁者曰

貴宗來支那宏教,實為末法津梁,因檢得十餘年前所
獲《真宗教旨》一卷,悉心研究,覺與經意不合處頗多;
遂參末議,以備芻蕘之采。鄙人直心論道,不避忌諱,所
謂個中人方談個中事也。

 

箇中人談箇中事,餘情戀戀,足知貴君之濃情。至與
經意不合之言,余輩亦直心論道,不避忌諱也,請諒之。

仁者曰

末法時人,業重障深,修習聖道,難進易退,盡人而
知之矣;但形諸語言文字,祗可隱含,不可顯露。若直言
捨,則違聖教,違聖教便障往生矣。

辯曰

本宗之視一代教,有二門︰一差別門,二平等門。
        差別門︰則聖道門之外,別立淨土門。
        平等門︰則淨土門之外,別無聖道門。一代八萬四千
門,盡為念佛之門戶也。
        此土入聖,為聖道門;淨土往生,為淨土門。此土之
成佛,與他土之成佛,天淵遙別。以此差別門施化內外,
勢不得不捨聖道而入淨土也。
        末法重障,此土入聖則難,淨土得生則易,本宗捨其
難而就其易也。斷斷乎顯露於言國文字,據老婆心切也;
若葬之曖昧模糊之中,末代幼稚,喪失其方針矣。

仁者曰

貴宗於佛教門中,專重淨土;於淨土門中,專重他力
信心。可謂簡而又簡,捷而又捷矣。

辯曰

貴君既知之,何用下《陽駁》?然此文表面褒之,而
至下刺沖皮肉,吾輩亦不得不舉骨髓而示貴君也。

仁者曰

龍樹說難行易行二道是活法,於聖道中開出淨土一門
,接引後學,此謂同中別也。利根於現生中,得念佛三昧
,即證入聖道門;鈍根於往生後,花開見佛,亦證入聖道
門,此謂別中同也。闡揚聖教者,須將死法說成活法,不
可將活法說成死法。佛教命脈,僅如懸絲,可不懼哉!

辯曰

龍樹之開難易二道,非難中開易也,非聖道中開淨土
也;聖淨二門,井井區別矣。天親之《淨土論》,正明淨
土;而龍樹之《易行品》,傍明淨土耳。
        同中別者,佛教中見二門也;別中同者,二門雖異,
其所證之真如一也。
        佛法無死法,盡皆活法。若強以死活目之,則與時機
合者為活法,不與時機合者為死法。
        方今聖道之一門,不合時機;獨我真宗,何肉周妻,
為國家奔走。不啻說出離之法,並亦說忠君愛國之事,毫
不剩坐深山,而照法性之餘力也;單依佛力而往生淨土耳

 

仁者曰

存上句,刪下句,可免掃拂聖道之弊。

辯曰

於淨土門中有二門︰一諸行往生,二念佛往生。彌陀
本願不取諸行,獨取念佛。故以念佛為宗,不許雜修諸行
。教人者要其明明白白,決不可插摸棱之言也。
        本宗有二門︰一學門,二行門。約學門,則一切經可
學也,不學一切經,則不可解淨土之法門也。若約行門,
則單據念佛之一行,豈攘排一代佛教乎?貴君其體之。

仁者曰

道綽迫雞入水之喻,為留形穢土之人而說,非為修聖
道者說也。

辯曰

道綽已引《大集經》曰︰「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
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是了然示聖道之不可修也,
貴君其味之。

仁者曰

逼雞入水,即遭淹沒,未聞修聖道而墮落者。蓋聖道
雖難速證,亦作淨土資糧,與彌陀因地同一修途,自然與
果位光明相接也。

辯曰

穢土成佛為聖道門,正像之時可作此事,至末代則不
可作此事;捨利弗六住尚逢乞眼,況末代下根。
        聖道之行為淨土資糧可矣,《觀經》序正二分說定散
二善,是引聖道之機,而入於淨土念佛也;流通可見,善
導之判,皎然照人。

仁者曰

專修淨土之語可說,不修聖道之語不可說。蓋淨土亦
聖道無量門中之一門,修淨土即攝一切聖道入一門。所謂
他力信心者,廢自顯他也;不許自他相對,即成絕待圓融
法門矣。克實論之,信心者,自心所起也;他力者,自心
所見之他力也。除卻現前一念,復何有哉?

辯曰

貴君膏肓之病在此一段︰一者不知聖道之外有淨土門
,二者不知自力之外有他力也。
        此土入聖為聖道門,他土得生為淨土門,歷歷區別矣
,不可一混也。聖道即淨土,何用往生十萬億之西哉?
        本宗談絕待圓融有二途︰一者彌陀本願一乘之外,無
大小顯密之法門,大小顯密之萬德,皆收於彌陀名號中焉
,謂之絕待圓融。二者二門雖異,所證之真理一也,是為
絕待圓融也。
        本宗談自力他力之信︰從自心發起者為自力信,從佛
力發起者為他力信。
        唯識宗不許以他心為自心也。華、天以上許十界互具
,生佛無礙也。真言宗之談加持,與本宗他力信酷肖,佛
之三密加行者為加,行者三業持佛三密為持,是謂入我我
入也。
        本宗非佛之三密涉入行者之三業也,彌陀佛之信入行
者之心中,是為他力信也。眾生心如水,佛心如月影,佛緯
心之現於眾生,為他力信。知此道理,則知現前一念得佛
心耳。

仁者曰

此喻不確,宜刪。

辯曰

貴君膏肓之病,在混淆聖淨二門也。末法不可以聖道
取佛果,道綽已明白示之,夏裘冬葛,何誤之有。

仁者曰

此章宜全刪。

辯曰

四法三願,本宗之元首也,命脈也;若刪之者,是斷
本宗之頭也,褫本宗之命脈也,或放逐本宗,而不許五洲
之布教也。貴君之信佛而尚作此薄情殘酷之語,悲哉!
        各宗祖師之開宗,必有偉大之判︰天台以五時八教,
釋一代教。嘉祥以二藏三輪,釋一代教。賢首以五教十宗
,釋一代教。慈恩以有空中三時,釋一代教。
        天台以法華為真實教,嘉祥以三論為通申論,賢首以
華嚴為稱性本教,慈恩以深密為真實了義教。
        若使彼等全刪此章,則彼等肯之否?
        本宗以二門之判,判一代教︰曰聖道門,曰淨土門。
        於淨土門有二門︰曰正明淨土教,曰傍明淨土教。
        於正明淨土教有二門︰曰真實教,曰方便教。真實教
者,《無量壽經》是也;方便教者,《觀無量壽經》、
《阿彌陀經》是也。
        何故以《大經》為真實教?《大經》曰︰「欲拯群萌
,惠以真實之利。」釋尊已以《大經》為真實教,本宗之
判據之。
        釋迦佛出世之本意,單在說彌陀之本願,例如天台以
《法華》為本懷之經。
        何以《觀經》、《小經》為帶方便之教?《觀經》說
定散諸行,定散諸行,非彌陀本願,以定散諸行願生淨土
,是為方便。
        《小經》以諸行為少善根,以念佛為大善根。然《小
經》之念佛,以自力回向之,自力回向非本願之正意也,
故為帶方便之教。故三經之中,單取《大經》為真實也。
        聖道諸教,有教行證,淨土門亦有教行證。淨土門以
《大經》為真實教,以彌陀名號為真實行,以三信為真實
信,以必至滅度為真實證。
        真實行出於第十七願,曰「稱我名者」,真實信出於
第十八願,曰「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真實證出於第十
一願,曰「必至滅度」。
        釋迦諸佛說《大經》,是為真實教;《大經》之中說
本願名號,是為真實行;十方眾生,聞之而信,是為真實
信;未來必往生淨土,是為真實證。
        願成就曰︰「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即得
往生,住不退轉。」「其」者真實教也,「名號」者真實
行也,「聞信」者真實信也,「住不退轉」者現生正定,
現生正定,必至滅度,是為真實證。
        貴君虛心平氣,玩味此章,必得知我祖意之所在。

仁者曰

生淨土者皆入正定聚,絕無邪定及不定聚,經有明文
,處處可證。若以《觀經》所攝,判為邪定聚,則是聚九
州鐵,鑄成一大錯矣。

辯曰

《起信論》以十信以前為邪定聚,邪者三惡道也。以
十信為不定聚,或進入初住,或退墮三惡。初住已上為正
定聚,正者聖也,必進得聖果也。諸經論判三聚不一也。
        本宗之釋三聚,以順本願者為正,以不順本願者為邪
。第十八不以諸行為往生之因,單以念佛為往生之因。善
導曰︰「一心專念彌陀名號,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順彼佛願,必得往生,是為正定聚。《觀經》定散諸
行不順佛願,是為邪;以邪而願生,故為邪定聚也。
        此邪之言,顯非本願之行耳。如天台之以小乘為邪見
,小乘佛教豈邪乎?望之圓教得邪名耳。
        本宗單以念佛為正,對此正得邪名耳;定散諸善豈三
惡之因乎!
        本宗之三聚立之現生,得他力信,而行他力念佛,是
為正定聚。以自力信而回向諸行,是為邪定聚也。《彌陀
經》之機,以自力而行念佛,在正定邪定之中間,是為不
定聚也。
        本宗立現生正定,據《易行品》也,曰︰「人能念是
佛,無量力功德,實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此「即時
」之言顯現生正定聚也。
        淨土無邪定不定,三尺之童知之,本宗三聚立之現生
。咫尺黑暗,作九鐵鑄錯之大惡口,何不反省之甚!

仁者曰

《觀經》被大機,最極圓頓,一生可證初住,位與善
財龍女齊肩,於觀中蒙佛授記是也,何得判為機教俱漸!

辯曰

一部《觀經》,以天台見之,心觀為宗;以善導見之
念佛為宗。善導楷定古今,為「上來雖說」之判,是千古
之確言,非夷之可撼者也。
        淨土無九品為真實報土,有九品為方便化土也。定散
諸行非本願之行,以非本願之行願生淨土,必得九品之往
生也;從此化土一轉往生真土,故判「觀經往生」為「機
教俱漸」也。靜坐蒿目,仔細玩索,必覺妙味津津無盡焉

        《大經》以本願之行,願生報土,報土也者,一種真
妙而無九品之差別,往生即成佛;無一轉入報之迂迴也,
是「機教俱頓」也。

仁者曰

《觀經》從第三觀以去;皆是極樂妙境,無一非佛願
力所成,不待隱取方為觀佛本願也。

辯曰

善導以《觀經》為「一體兩宗」。「兩宗」者︰曰「
觀佛為宗,亦念佛為宗。」「一體」者︰曰「一心回願往
生淨土為體」。觀佛為宗是顯義,念佛為宗隱義也;顯說
乎要門,隱說乎弘願;觀佛要門,而念佛弘願也。
        依「觀佛三昧」見淨土依正,其所見之土,非報土是
化土也。此化土亦願力之所成,懈慢界可以見。依「念佛
三昧」得往生,是報土非化土也;報土即是願力所成,非
定善自力之可得往生焉。
        若以隱義會之,觀門所見之淨土,即為報土。
        貴君之病,在不知「弘願」之外有定散「要門」也,
又在不知「念佛往生」之外有「觀佛往生」也。

以第十八願為弘願,以定散為要門,善導之釋皎然如
日星。定散非本願,單念佛為弘願,善導流通,照人顏色

仁者曰

不但此等人非正修行,即終身修苦行,衲衣一食,科
頭洗足,晝夜不眠,或處禪堂,或居山洞,自負修行,不
肯虛心看經學道,但以除妄念為功,日久功深,一念不起
,便謂證道;殊不知恰成就一個無想外道,離佛法懸遠矣
!功行淺者,命終之後,隨業輪轉,豈不哀哉!

辯曰

貴君之言是也,支那僧大抵不學佛書,多見坐禪,或
頭陀者,一念不生,誠為佛果。然至此一念不生之域,難
矣!不至此域,而便謂至此域是為增上慢,去佛道遠矣。
若誠至此域者,非是無想外道。
        功業淺者,命終之後隨業輪轉,貴君之言是也。自力
之行,難得其成就,道綽捨其難,而取其易,乘托彌陀佛
力,而願往生,百即百生,貴君其取之。

仁者曰

自他皆假名,廢假名之自,而立假名之他,妙用無方
,以龜毛易兔角,幸勿執為實法也。

辯曰

末法凡夫,不指方立相,則不能立其信也。有彌陀焉
,有淨土焉,在十萬億之西;有七寶樹,有八德水。因位
永劫思惟修行,成就本願名號,而攝取眾生,眾生信之,
願生淨土,未可從始容易入離言之妙境。
        聖道諸教,則以自力進,以一切假名,為龜毛兔角。
淨土門不然︰五劫思惟非龜毛也,永劫修行非兔角也;本
願名號攝取眾生,非龜毛兔角也。信此實法,乘托佛力而
往生淨土,始得詣無生之妙境。貴君勿混聖淨幸甚。

仁者曰

《經》云︰「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發此三心者,仍係自力也。若云從他力生,他力普平等
,而眾生有信不信,豈非各由自力而生信乎?倘不仗自力
,全仗他力,則十方眾生,皆應一時同生西方;目前何有
四生六道,流轉受苦哉?

 

辯曰

貴君膏肓之病,在不知彌陀佛之願力焉。善導曰「乘
彼願力」,又曰「正由托佛願」,又曰「大願業力為增上
緣」。我等往生,托此願力,不可以自力到焉。劣夫騎驢
,不能登空;陪輪王輿,可飛行乎四天下。凡夫之往生,
可乘托彌陀佛力。
        本宗釋第十八願之三心,為他力回向之信。名號成於
第十七願矣,眾生聽而信之,所聞之名號為能聞之信。大
師曰「三心以名號為體」,名號之入眾生心中,是為他力
信也。
        得此信者,據宿善焉;宿善者三恆值佛也,過去修習
念佛也,闕此宿善,則不能信。貴君不知願力之回向,不
知宿善之有無,故妄為一時同生之難也。

仁者曰

能領佛敕者自心也,故仍從自心生。

辯曰

凡心如水,佛心如月。凡夫之心,不能生信,如水之
不能生月。佛心之入凡心而作信心,如月影入之水而與水
一體。

仁者曰

九品之中,上品上生者,立刻見佛得忍受記;以下諸
品,均無胎生之事。《大經》所說之胎生,以疑惑無智所
感,與上品之超越,中品之純篤,大相懸殊矣。

辯曰

貴君不知以《大經》為真實教,以《觀》、《小》二
經,為帶方便之教,至筆筆哭其窮途也。

《觀經》九品之信,係自力之信,故上上品之信,生
上上品之淨土;乃至下下之信,生下下之淨土。
        《觀經》之九品,係淨土之化土,彌陀以方便之願,
成此九品之化土,以應九品自力之機;此機往生此化土,
而後一轉入一種真妙之報土也。
        《觀經》不說胎生是也,然善導曰︰「雖得往生,含
華未出;或生邊界,或墮宮胎。」則與《大經》胎生一般。
        本宗以自力之信為屬疑部,蓋自力之信,知我力生淨
土,而不知據佛力生淨土,是疑佛力也,故屬疑。
        龍樹曰︰「若人種善根,疑則華不開;信心清淨者,
華開則見佛。」「疑」者不了佛智也,「信心清淨者」明
信佛智也。不了佛智,自力信也;明信佛智,他力信也。

仁者曰

下文俗諦,非雜行雜修而何?

辯曰

貴君毫不知雜行雜修為何物也。雜行正行之名出自善
導焉︰以諸善萬行回向淨土,為往生之因,始得雜行雜修
之名;不回向之,則不得雜行雜修之名。
        五倫五常,人生之所必由,而寸刻不可缺之,本宗不
以之

為往生之因也;如吃茶吃飯,豈以之為雜行雜修哉?

仁者曰

倫常門是世善,世善尚不廢,何為偏廢出世善耶?

辯曰

世善與出世善,回向之為往生之業,則違佛願故可廢
,不回向之何用廢!

仁者曰

第十號所說,盡是雜行雜修,前文何以力掃諸行,豈
所掃者是出世行,而不掃者是世間行乎?夫世間行長生死
業,而出世行逆生死流。孰正孰反,必有能辨之者。

辯曰

第十八願不以諸行為往生之因,單以念佛為因;契願
者為正,不契願者為雜。貴君不知其順不順、稱不稱,故
妄為顛倒之說也。
        聖道門以出世善回向菩提,淨土門之他力,出世善尚
不回向,況世善哉!

仁者曰

支那時有外道邪宗,祕密傳授,不令他人得知。貴宗
卷尾有口授面稟之語,令人見而生疑,似宜編輯成書,入
社之人各領一冊,以便遵行。

辯曰

此言得矣,余輩要編輯之。唯此一小冊,示大海之一
滴耳,豈得備記日用之行事哉!
        《論註》曰︰「若必須知,亦有方便,必須口授,不
得題之筆點。」是非外道邪宗祕密傳授也,鸞師之意,皎
如明鏡,可知。

仁者曰

貴宗所奉者《大經》第十八願,今先錄願文,隨後解
釋。《經》曰︰「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
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
正法。」此中有「乃至」二字,可見從七日持名,減至一
日,又從一日,減至十念,是最少最促之行也,向下更無
可減矣。大經下輩生者,正是此機,其上輩者,是十九願
所被之機。

辨曰

從七日持名,減至一日,從一日減至十念是可也,是
最少最促之行也,向下更無可減矣,是貴君之知一不知二
也。
        「乃至」者一多包容之言也。
        善導曰︰「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非上盡七
日下至十念也。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念亦得往生也。
        又曰︰「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
,必得往生。」
        以是觀之︰上盡一形,亦可往生;下至十聲一聲一念
,亦可往生,何得言十念之外無可減乎?
        《大經》下輩生者,正是此機;貴君之眼,未徹紙背
也。第十八願有「十念」之言,下輩亦有「十念」之言,
然不可轍以此為下輩之十念即十八十之念也。
        十八之十念,單取念佛;下輩之十念,傍取餘行,曰
發菩提心。廢此餘行,而單行念佛,始可得與十八念佛同
也。
        本宗釋三輩菩提心有二門︰一者以為聖道自力之菩提
心,是可廢也,第十八願不許自力菩提心故也。二者以為
他力之菩提心,第十八之三心是也,三輩之菩提心即至心
信樂欲生也。
        既以下輩菩提心為三心,則下輩十念,即十八之十念
,而可以下輩生,為十八之機也。
        本宗以第十八願為真實願,以十九願為方便願。第十
八願不許諸行,是為真實;十九願許諸行,是為方便。三
輩明十九願之成就也,故說諸行,諸行中之念佛不免自力
也;已帶自力,則不可轍判為十八之念佛。
        本宗以輩品為開合之異,三輩已說諸行,九品亦說諸
行;以三輩為十九成就,則九品亦不能免為十九之相也。
        要之,《觀經》「序正」開十九願也,至「流通」而
廢諸行,單囑念佛,始與第十八同其歸也。貴君之眼未能
徹其紙背,一片之婆心,促君反省。
        其上輩者,是十九願所被之機,是亦未徹紙背也。舉
上中下,皆是十九願所被也。十九願許諸行,非彌陀本意
也,《觀經》「付屬」之釋,了然明矣。三輩皆許諸行,
何單以上輩屬十九哉?

仁者曰

今曰︰十八願為正定聚,十九願為邪定聚,此即大違
經意。十八願末言五逆謗法不得往生,凡與經意相違者,
均是謗法。《觀經》下品下生,十惡五逆,回心即生,未
收謗法,蓋謗法者,與彌陀願光相背也。今判十八願所被
之機,生真實報土;十九之機,止至化土。此等抑揚,未
知何所依據,請將經文確證,一一指出,以釋群疑。

辯曰

各宗祖師之開一宗,出於其法眼之所照,豈尋常膚淺
之所窺知哉!慈恩之立法相宗,以有空二教,為不了義教
;以深密等,為中道了義教。他宗豈許哉?然以慈恩之見
,則不得不然也。
        天台之立一宗,以爾前之經,為方便教,單以《法華
》、《涅槃》為真實教,他宗豈許之?然以四十餘年未顯
真實,則不得不然也。
        密教祖師弘法大師,開真言宗,以顯經為妄言,單以
金胎兩部,為真實語。他宗豈許之哉?然以密眼判之,不

得不然也。
        見真大師之開淨土真宗,以法然上人為師,法然依善
導立一宗。善導作《觀經》,楷定古今之誤,法然之眼,
深知其意之所在,斷斷乎立念佛一宗,使末代眾生,入念
佛往生之門。嗚呼!深仁濃澤,舉天下後世,可不謝其恩
乎!
        善導五部九卷,並明念佛觀佛,使初心不知其所歸;
法然探其意之所在,筆之於文章,使天下萬世,知唯念佛
之可依焉。
        善導曰︰「一心專念彌陀名號,是名正定之業,順彼
佛願故。」又曰︰「雜行雜修,千中無一;專修專念,百
即百生。」又曰︰「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
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第十八願不許諸行,唯以念佛為正因,順此願者,百
即百生。
        知此善導之意,我法然而已;微法然則念佛成佛法門
落地。
        第十八願之十念,諸師誤為理念意念;善導揩定之,
為口稱之稱名,彌陀之本意,皎然於天地之間。法然依之
,見真依之。膚淺之學,偏見之徒,豈得此至妙之理哉!
        本宗以順本願為正,不順本願為邪也;非三惡為邪也
。以三願配三機,如前已說。
        《群疑論》二曰︰「金剛般若經云︰『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如何今日作有
相觀佛行於邪道,而願往生?釋曰︰《般若》《觀經》,
俱是聖教;相無相並非凡言,互說是邪,深有旨趣,不可
依其《般若》毀彼《觀經》。」

今以十九願為邪,依其行諸行也。
        善導〈散善義〉以別解別行喻群賊,據其以諸行障往
生之行也。別解別行是係聖道門,豈是賊耶?今以妨害念
佛,貶之為賊耳,君其思之。

念佛圓通

小粟栖    辯

 

清儒楊仁山與書南條文雄,以《選擇集》及《真宗教
旨》為違經旨。

曰︰「夫菩提心為往生正因,今欲往生淨土,而唱言
捨菩提心,是南轅而北其轍也。」

又曰︰「若相違則不得謂之釋迦教,即謂之黑谷教矣
!」

又曰︰「以世法論之,五伯之子孫豈不能學三王?三
王之子孫豈不能學二帝?以出世法論之,聲聞之門徒豈不
能學緣覺?緣覺之門徒豈不能學菩薩?此理不待辨而明矣
,必守成法而不許通,則地球各國亦不能有維新之氣象矣
!」

又曰︰「三時有互攝之義,於末法內亦攝正像,是在
根器不同,亦因時無實法耳!」

又曰︰「西方淨土佛力所成,順佛意則往生易,違佛
意則往生難。」

又曰︰「鄙人護持正法過於身命,故不避忌諱,冒昧
陳言。」

已上舉其大要耳。

案楊居士護持正法過於身命,我輩可不感謝哉!而其
視我《選擇集》及《真宗教旨》精而細,其心中所疑者,
逐條筆之,無復餘力,我輩豈可不致我之誠而應其需乎?
試開四門辨之︰

第一舉源空上人小傳,世以上人為大勢至菩薩化身,
故命此解為「念佛圓通」。

第二示選擇本願為宗。第三明菩提心差別。見此二門
則足知非南轅北轍,又非黑谷教矣。五伯之比況不倫矣,
五伯三乘之喻取從劣進勝也;本宗以念佛為大乘無上之法
,勢不可降喬入幽也。曇鸞捨三論歸念佛,道綽擱涅槃入
淨土,江漢秋陽,不可復加焉。源空上人去天台入弘願,
是不守成法而能變者,望居士之豹變於淨土易行矣。念劫
融即,一即一切,是約理也;若約事則不得不踐三時之規
則也。

餘至第四科隨難別解,而後吐露一片之赤心,請幸諒
之。

四門分別

一、舉源空上人傳,二、示選擇本願為宗,三、辯菩
提心差別,四、隨難別解。

第一、舉上人小傳

上人父時國,母秦氏,夢吞剃刀而有孕,長承二年四
月七日生於作州稻岡。頭圩而眼有光,五歲坐必向西,口
必稱南無阿彌陀佛。保延七年,父時國為定明所殺,上人時
九歲,放小箭射之,中其眉間,時人異之。菩提寺觀覺乞
為弟子,聞一知十。覺送之叡山源光,曰「進上大聖文殊
像一軀」。光送之皇圓,時年十五,剃髮受戒,十六歲學
三大部。

久安六年十八歲,從黑谷叡空稟密乘及大乘律。凡大
藏經律論,他宗章疏,無不該通。法相藏俊、華嚴慶雅,
皆嘆其所造詣焉。

暗夜見書,無燈而室明,信空見之而驚。曾讀華嚴,
大龍現青蛇之形。又修法華三昧,白象現場。

上人在黑谷閱大藏五遍,視善導四部般舟讚未來之書,
前後八遍,至散善義「一心專念」之文,豁然有得,曰「
彌陀法王為我選定此念佛之大行矣」,是為開宗之權輿,
時承安五年,四十三歲也。從是去黑谷移吉水,日稱名六
萬遍,四方靡然歸之。

叡山顯真請上人說淨土教於龍禪寺,三論明遍,天台
證真、智海,法相貞慶皆臻焉。上人懇懇切切說之,顯真
感泣,把香爐繞堂,三百餘人和而念佛者三日。後顯真補
天台座主,乃選十二僧,創不斷念佛之法要。

上人曾在靈山寺,三七日行不斷念佛,無燈而有光,
大勢至菩薩介乎大眾行道之間,眾奇之。

後白河法皇敕上人說菩薩戒,並講《往生要集》;上
人之誦「夫往生極樂之教行,濁世末代之目足;道俗貴賤
,誰不歸者」之文,吐音清越,深入心肝,君臣上下,悲
喜並臻。法皇敕隆信寫上人之真影,藏之於蓮華王院。攝
政關白大政大臣兼實,深歸上人,後剃髮號月輪圓照。乞
上人作《選擇集》,《選擇集》之作應兼實之乞也。元久
二年四月一日,上人說法於月輪殿,其歸兼實拜之地,上
人之頭現圓光,中有寶瓶,兼實驚喜,以知其勢至之化身
,自此舉國益歸上人。

建久九年正月二日,水想觀成矣,七日琉璃地現,二
月水想、地想、寶樹、寶池、宮殿皆現。正治二年二月地
想等五觀隨意皆現。元久三年正月四日彌陀、觀音、勢至
現,五日又現。餘案非是入定而得之,稱名念佛之力,自
然感此好相也。

建永二年三月,竄讚州,蓋據南北之讒,居五年得赦

建曆二年正月,在大谷得疾,見佛菩薩真身。二十五
日寂,紫云降焉。年八十,臘六十六。

上人之閱一代教,非貪博學之名也,單探出離之要路
也。其去黑谷而移吉水,在以其所得之要路,而自利利他
耳。曰︰真言、止觀、三論、法相之教,道幽理邃,利智
聰明之者可以行焉。方今暗於三密,而登遍照之位;乏於
戒律,而居持律之職,是謂虛假,虛假非以可出離也。末
代眾生,唯有念佛往生之一耳。

第二、示本願為宗

本宗立三願、三經、三往生之判。

「三願」者︰十八、十九、二十也。

「三經」者︰大經、觀經、彌陀經也。以第十八願為
真實,以十九、二十為方便。開第十八願者為《大經》故
,以《大經》為真實教。開第十九願者為《觀經》故,以
《觀經》為方便。開第二十願者為《小經》故,以《小經
》為方便也。

第十八願單以三信十念為往生因,是為真實。第十九
願以發菩提心等諸行為往生因,是為方便。第二十以念佛
為往生因,然係自力念佛,故為方便也。

問︰何以知第十八願為真實?

答︰「依善導」也。〈定善義〉曰︰「如《無量壽經
》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法事讚》上
曰︰「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人能念佛佛還
念,專心想佛佛知人。」念佛必得親、近、增上之三緣,
說此念佛為本願中之王,第十八願是也。

問︰第十八願如何?

答︰「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但以三心十念為生
因,不取餘行也。

問︰單曰十念,不知其心念語念,何以知其為口稱念
佛哉?

答︰「據善導」也。《觀念法門》曰︰「若我成佛,
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十聲稱名」釋「乃至十念」
,是掃雲霧而見青天者。

 

《往生禮讚》曰︰「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
,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
,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是亦以
「十聲稱名」釋「乃至十念」。十念之非心念意念者,皎
如白日。

第十八願單取念佛為生因,故不得以餘行往生焉,餘
行者定散諸善也。

問︰何以知餘行非本願?

答︰據「善導」也。〈散善義〉曰︰「上來雖說定散
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定散非本願也,單以「一向稱名」為本願,非本願之行不
許往生。

〈散善義〉曰︰「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
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

順本願者得往生,不順本願者不得也。本願唯選取乎
念佛之一行為正因,不許餘行之回向也。

問︰彌陀選擇之相如何?

答︰《大經》曰︰「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
,清淨之行。」《大阿彌陀經》曰︰「曇摩迦便一其心,
即得天眼徹視,悉自見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中,諸天人民
之善惡,國土之好丑。即選擇心中所願,便結得是二十四
願。」《經》中攝取之與選擇,其意一也。捨其粗惡,取
其善妙;捨其難行,取其易行。四十八願中,攝取其易行
生因者為第十八願,故「攝末歸本」,目第十八願為「選
擇本願」。

問︰彌陀因位選取易行為生因之相如何?

答︰諸佛國土中,有以布施為往生行,有以持戒為往
生行,有以忍辱、精進、禪定、智能為往生行。或以菩提
心為生因,或以六念為生因,或以持經持咒為生因,或以
起立塔像、飯食沙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為生因,或以
稱名為生因。菩薩因位選捨六度等行,而唯選取稱名之一
行,是為選擇。

問︰何故選取念佛一行?

答︰餘行是劣,念佛是勝,名號是萬德之所歸。又曰
︰餘行是難,念佛是易,男女貴賤,行住坐臥,修之不難

本宗廢餘行而獨取念佛,據上來之義也。

第三、辨菩提心差別

問︰《選擇集》廢菩提心,而《和語燈》取之,如何

答︰廢之據善導,取之據曇鸞。

問︰善導廢菩提心如何?

答︰本宗以第十九願為方便,以其取菩提心等行也。
此十九之成就為三輩,三輩皆舉菩提心;十九之菩提心自
力,則三輩之菩提心亦自力也;不可以自力行往生他力淨
土也,故善導廢之。開十九為《觀經》,以十九為方便,
則《觀經》亦方便也。三輩九品,開合之異,三輩菩提心
自力,則九品菩提心亦自力也。散善有二︰一者三福,二
者九品。此三福九品亦開合之異也,九品菩提心自力,則
三福菩提心亦自力也。三福者世、戒、行也,行福中有發
菩提心;上下品有發無上道心。十九、三輩、三福、九品
,一切屬散善之行,非本願之行,故善導廢之曰︰「上來
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
佛名。」稱名是本願之行,故《選擇集》以定散非本願之
行,故廢之。

《選擇集》之廢,據此善導。自力菩提心有多種,天
台有四教菩提心,藏、通、別、圓是也。真言有三種菩提
心,勝義、行願、三摩地是也。華嚴、三論、法相,各有
菩提心。

蓋四弘誓願有二種︰一緣事,二緣理。緣事者︰一、
眾生無邊誓願度,二、煩惱無盡誓願斷,三、法門無量誓
願知,四、無上菩提誓願證。二緣理者︰一切諸法,本來
寂靜,非有非無,非常非斷,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一色
一香,無非中道;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翻一一塵勞
門,即是八萬四千諸波羅密。但一念心,普皆具足。如如
意珠,非有寶,非無寶;若謂無者即妄語,若謂有者即邪
見,不可以心知,不可以言辯。普於法界一切眾生起大慈
悲,興四弘誓,是名順理菩提心也。已上拔出《往生要集
》。

末代凡夫,豈得發此菩提心哉?彌陀因位捨之,據其
難修也。

〈序分義〉曰︰「三、發菩提心者,此明眾生,欣心
趣大,不可淺發小因;自非廣發弘心,何能得與菩提相會
。唯願我身,身同虛空,心齊法界,盡眾生性。我以身業
,恭敬、供養、禮拜,迎送來去,運度令盡。又我以口業
,讚嘆說法,皆受我化,言下得道者令盡。又我以意業,
入定觀察,分身法界,應機而度,無一不盡。我發此願,
運運增長。猶如虛空,無所不遍;行流無盡,徹窮後際。
身無疲倦,心無厭足。又言菩提者,即是佛果之名。又言
心者,即眾生能求之心,故云發菩提心也。」

如是菩提心,亂想凡夫,豈能發得哉?

問︰若不發願者,不得往生歟?

答︰古來有二義︰淨影、天台、慈恩等,不許無發心
而往生也。曰︰九品往生,皆發菩提心。其中品人,本雖
是小乘,後發大心,得生彼國,由彼本習,暫證小果。其
下品人,雖退大心,而其勢力猶在得生。

此義出於淨影《觀經》疏末,中品小乘者約初,後發
大心者約臨終;雖臨終發大心,依其本習,暫證小果,後
入大乘也。下三品《觀經》不說發大心,淨影以為退大心
也。

一義許無發大心而往生,〈玄義分〉以上品為遇大凡
夫,以中品為遇小,以下品為遇惡。中品遇小之機,豈發
大心乎?況下品惡人,唯知作惡,只有依佛力往生耳。《
要集》曰︰中下品但由福分生,上品具福分道分。福分者
餘行也,中攝念佛;道分者無上菩提也。憬興、龍興之意
亦同之。

二雙四重菩提心

源空上人之寂,在建歷二年正月二十五日。越十一月
二十三日,華嚴宗高山寺明慧作《摧邪輪》及《莊嚴記》
,大駁《選擇集》,甚於居士之論《選擇集》數等;而古
人之辯其訛謬者久矣。

一言以辯之,彼知自力菩提心,而不知有他力菩提心
也。《選擇集》之廢,廢自力菩提心也;《和語燈》之立
,立他力菩提心也。姆尾高辨,唯視《選擇集》,不觀《
和燈》,誤以上人為廢一切菩提也。

見真大師立二雙四重菩提心,高辨若見,應謝罪於源
空上人之墓。

問︰二雙四重如何?

答︰一者豎出︰法相、三論,歷劫迂迴菩提心也。二
者豎超︰華、天、密、禪,即心即佛之菩提心也。此二重
為自力聖道菩提心矣。三者橫出︰十九願之自力菩提心也
。四者橫超︰十八願他力回向之信樂也。豎者自力,橫者
他力,出者迂迴,超者頓證也。三論、法相,自力歷劫,
故為豎出。華、天、密、禪,自力頓證,故為豎超。十九
願自力菩提心,生乎化土,深自悔責,轉入真土,故為橫
出。十八之信樂,順次往生,證大涅槃,故為橫超。此中
《選擇集》之所廢在豎出、豎超及橫出之菩提心也,《和
語燈》之所立在橫超他力之大菩提心也。

問︰他力橫超菩提心據何經疏?

答︰據《論註》也,據《大經》也。《論註》下卷曰
︰「三輩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此
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
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是故願生彼安樂
淨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

《大經》三輩,以黑谷見之,菩提心可廢,自力故;
以玄忠見之,菩提心可立,他力故。黑谷以善導疏通視之
,故菩提心為散善,行福之一故,廢之。玄忠以三輩為第
十八願之相,故取其菩提心與念佛為往生之正因正業。正
因者三心也,正業者十念也。既以為淨土之大菩提心誰敢
廢之?二師各據一義,並不相違。

既以菩提心為報土之因,則高辨所引一切經菩提心為
因之文,悉具於淨土菩提心之中焉。

故《安樂集》卷上︰「《華嚴經》云︰譬如有人,用
師子筋以為琴弦,音聲一奏,一切餘弦悉皆斷壞。若人菩
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煩惱,一切諸障,悉皆斷滅。
亦如有人,構取牛羊驢馬一切諸乳,置一器中,若持師子
乳一渧投之,直過無難,一切諸乳,悉皆破壞,變為清水
。若人但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惡魔諸障,直過
無難。」不遑詳記。又曰︰「凡欲往生淨土,要須發菩提
心為源。菩提者無上佛道之名也,此心廣大,遍周法界;
此心究竟,等若虛空;此心長遠,盡未來際。」

他力回向之心,得具此無量之功德也。高辨之切齒扼
腕罵黑谷者,卻成謗法之大邪見耳。

上來三門畢。

第四、隨難別解有二十一章

第一章

居士曰︰貴宗道友惠贈七祖聖教,已將《往生論註》
、《安樂集》、《觀經疏》刊板流行。頃承心泉大師囑刊
全書,因逐一檢閱,見得此集與經意不合處頗多,略加評
語,就正高明;倘不以為然,請逐款駁詰可也。

解曰︰居士已刊 《論註》《安樂集》《觀經疏》,護
法之志,利生之舉,我輩再拜謝居士之濃意。從今以後,
貴地之法運,復於曇鸞、道綽、善導之古,慶哉!
        以《選擇集》為不合經意,已於前第二門、第三門辯
之,不再贅焉。居士之難,頗肖高辨,然高辨極其讒謗;
居士之言,從容不迫,不失其為仁人君子也。
        均是一代經也,天台以之為五時八教,不可罵之為違
教也。華嚴以之為五教十宗,不可罵之為違教也。法相以
之為有空中三時教,不可罵之為違教也。真言以之為顯密
二教十住心,不可罵之為違教也。道綽以之為聖道淨土,
不可罵之為違教也。
        均是《觀經》也,天台以之為心觀為宗,實相為體,
不可罵之為違經也。善導以之為念佛觀佛為宗,往生淨土
為體,不可罵之為違教也。本宗依善導,誰以善導為違教
乎?好相感見之所證,而一僧指授之所錄,須尊信之如佛
經也。

第二章

《選擇集》曰︰「道綽禪師立聖道淨土二門,而捨聖
道正歸淨土之文。」

居士曰︰此一捨字,龍樹道綽皆不說,說之則有病。
蓋聖道與淨土,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解曰︰此「捨」一字,上人之所以開淨土宗於聖道各
宗之外也,若除此一字,則本宗之教義,埋沒於聖淨混淆
不明不了之際矣。以此一字,使天下萬世,知標準之所在
也。
        龍樹之判難易,時屬像之始,尚有能行難行,故聖道
之傍明淨土耳。道綽之時,屬末法之始,聖道難行,不可
行也,故斷斷乎捨之。
        《安樂集》曰︰「聖道一種,今時難證。乃至《大集月
藏經》曰︰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
得者。」是道綽之捨聖道者。
        又曰︰「當今末法,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
通入路。」是道綽之取淨土者。取捨之義,皓照兩瞳,非
盲者必見之。欲開一宗風動天下者,必須鮮明其旗幟,而
令知其方針。
        聖道與淨土,一而二,二而一,是語可也。善導曰︰
「諸佛所證,平等是一。」論其所證,則聖道之所證亦真
如,而淨土之所證亦真如,是為二而一。然能證之門異也
,此土入聖為聖道,他土得證為淨土。是為一而二。善導
曰︰「若以願行來收,非無因緣。」雖諸佛所證平等是一
,然諸佛誓願,各各別矣,不可以藥師十二願為彌陀四十
八願也。
        我輩乘彌陀之願力,往生淨土,而後證真如法性也。
        若混淆聖淨,朝聖暮淨,二三其操,則此土亦不得,
他土亦不得,沉淪三途耳!

 

 

 

 

 

 

第三章

居士曰︰縱令一生造惡,經文中無此六字。

解曰︰余以居士為信道綽,今則以道綽為違教,余不
知居士之意在何處!
        道綽以《觀經》下下品釋《大經》第十八願也,是道
綽之為萬歲開凡夫往生之大道者。
        《大經》「十方眾生」之言,不知何等眾生,道綽以
為下下品之機。《大經》「十念」之言,不知其心念語念
,道綽以為稱念。是道綽之為天下後世彰彌陀願王之本意
也。居士之欲削去者,非閉塞凡夫往生之大道者乎?
        我輩起惡造罪,如暴風駛雨;微此道綽之釋,則永劫
喪出離之大益。蓋居士以聖道自居,而見淨土之書,故為
此薄情之言。

第四章

善導曰︰「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
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
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

居士曰︰此說是比量,屬依他性。

《選擇集》曰︰「眾生口不稱佛,佛即不聞之;身不
禮佛,佛即不見之,心不念佛,佛即不知之。眾生不憶念
佛者,佛不憶念眾生,彼此三業,常相捨離,故名疏行也
。」

居士曰︰如是翻對,是世俗見,即是非量,屬遍計性
。以彼此之界,揣度如來十萬億佛土,如何得去?

解曰︰居士以善導為比量,為依他,以集主為非量,
為遍計,居士以唯識視淨土門乎?遍計空,依圓有,居士
以集主之言為龜毛兔角乎?
        善導從表面釋之,是為正釋;集主從裡面釋之,是為
翻顯。表釋是則裡釋亦是,裡釋非量則表釋亦非量,集主
遍計則善導亦遍計。
        順彌陀本願為親行,不順本願為疏行。本願但取三心
十念,不取雜行也。以不順之行,要往生淨土,故不得親
近之益也。稱、禮、念之三業,出於憶念之心,故感見、
聞、知之益。稱、禮、念即能感,而見、聞、知即所感。
水月升降,感應道交,非本願之行,不能感此益也。
        彼此三業,以善導言之則是,而以集主言之則非乎?
善導釋其親,集主釋其疏,其揆一也,豈有一去一不去之
理乎?

第五章

居士曰︰佛以無緣大悲,攝化眾生,平等普遍,無親
疏之別。而言親疏者,屬眾生邊事。若佛因眾生而有親疏
,則亦眾生而已矣!烏得稱為佛耶?

解曰︰居士單知有平等門,而不知有差別門也。無緣
大悲,平等普遍,是為平等門。若以願行來收,非無因緣
,以三心十念為往生之因,是為差別門。據此差別門開淨
土之一門,據此一門,逆惡回心得往生焉。《彌陀偈經》
曰︰「發願逾諸佛,誓二十四章。」是彌陀本願之所以超
諸佛也。
        順其本願為親行,不順其本願為疏行也。以水為能感
,以月為所感;月豈不照外物哉!然非水則不能感月影也
,親疏之行可以知矣。

第六章

居士曰︰兩段引文,皆作下至十聲,可見十念是至淺
之行,而《真宗教旨》反以此行駕九品之上,何也?

解曰︰居士之痼疾在焉,集主初引第十八願,次引 《
觀念法門》,次引《往生禮讚》,是以善導釋第十八願也
。本願之十念,古師以為心念意念,善導揩定之,為十聲
稱名。「下至」者對「上盡一形」也,上盡一形之念佛亦
可往生,下至十聲一聲之念佛亦可往生焉。
        諸師以十念為理念意念之念,彌陀大悲本願為之閉塞
,凡夫入報之大道為之斷絕,善導振力掃攘之,以為十聲
之稱名,彌陀之大悲,皎然朗照也。
        居士以十念為至淺之行,何其破法之甚!彌陀因位,
五劫思惟,永劫修行,以稱名一行為凡夫入報之因。居士
以之為至淺,是非破毀五劫永劫之大悲哉!
        居士以十聲為淺,以九品為勝,是知聖道而不知淨土
也,知自力而不知他力也,知諸行往生而不知念佛往生也

        若以聖道論之,則定散勝矣,十聲劣矣;若以淨土論
之,則第十八願不以定散為生因,單以念佛為生因。
        善導曰︰「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
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以此觀之,〈序正〉之「定
散」非彌陀本願,〈流通〉之「持名」是為本願也。善導
又曰︰「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定散九品不順佛
願,十聲稱名順佛願也。不順之行,不可以往生焉。
        居士知有「定散」之釋,而不知有〈流通〉之釋,善
導一代之大勛,在〈流通〉之釋。
        故要知彌陀大悲本願,順從《選擇集》入善導,以善
導流通之釋入第十八願,則彌陀之本意,了然有如觀火矣

第七章

居士曰︰攝取專屬取而不言捨,選擇則有取有捨,語
意不同。

解曰︰有取必有捨,三尺之童知之。集主以《大阿彌
陀經》之選擇釋《大經》之攝取,是以異譯釋本經,誰敢
非之!居士之單取攝取,豈非抹殺《大阿彌陀經》選擇文
字乎?無稽亦太甚矣!

第八章

居士曰︰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清淨之行,從上文
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語來。法藏比丘當時聞說二百
一十億諸佛剎土,一時融入心鏡,殆永劫修行之後,一時
發現,非世俗造作,須選精美者,作模樣方能成就也。譬
如春蠶食葉,大小老嫩,一概食盡;及其吐絲,變為一色
,非復桑葉形樣矣。

解曰︰居士之所嫌,唯在選擇二字,集主之開一宗,
唯在取選擇二字。取者與嫌者相反,不必望居士之隨我也
,唯祈居士捨彌陀所捨之行,取彌陀所取之行,而往生真
實報土。
        《大經》曰︰「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
國土之粗妙。」《大阿彌陀經》曰︰「二百一十億諸佛國
土中,諸天民眾之善惡,國土之好醜。」粗妙之與好醜意
同。
        既有善惡,須捨其惡取其善;既有粗妙,須捨其粗取
其妙。故《大阿彌陀經》曰「選擇心中所願」,《大經》
曰「起發無上殊勝之願」。五劫思惟,在捨其粗惡而取其
善妙。永劫修行之後,其精妙之物,集而成彌陀淨土,是
彌陀淨土之所以超出於諸佛淨土也。《觀經》之「光臺現
國」,韋提但取彌陀淨土者,出於彌陀選擇之使然也。
        春蠶吐絲之譬,亦不外於風流人之假想也。《大經》
曰︰「其心寂靜,志無所著」。菩薩以無著之心,作無選
擇之選擇,豈有物可擬乎?《大經》曰︰「所修佛國,恢
廓廣大,超勝獨妙,建立常然,無衰無變。」八功德水,
七寶樹林,豈一色蠶絲之可擬者耶?

第九章

居士曰︰般若為諸佛母,般若現時,命根意根俱不相
應,即證無生忍,不但不起淨穢二見,即佛見法見亦不起
也。

解曰︰集主之言般若者,信第一義也,是因行而非般
若現時也,六度中般若波羅密是也。初地菩薩以無漏智照
真如,尚屬因行;等覺果滿,始證真如全體。集主今舉因
行,居士為果,誤矣!

第十章

居士曰︰菩提心為因果交徹之心,諸佛極果,名為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集並菩提心亦捨之,不知以何為佛
也。

解曰︰此集菩提心者因行也,非佛果也,居士以發菩
提心為佛果耶?誤矣!
        集主之所廢,係聖道自力之菩提,而非淨土他力之大
菩提心也。明慧《摧邪輪》罵集主為惡魔者,據不知聖淨
二門菩提心有差別也,如前已辯。

第十一章

居士曰︰以選擇取捨之心,測度彌陀因地,彌陀因地
果如是乎?

解曰︰攝取之與選擇,眼目之異。選其粗惡,取其善
妙,取捨之義,赫如杲日,非盲者必現之。彌陀以無著之
心,建超世無上大願。《大阿彌陀經》曰︰「諸佛中之王
也,光明中之極尊也。」以此選擇之本願,感最尊第一之
淨土。居士之抹殺此「選擇」文字者,使彌陀如來不能成
就此無上、無等、無比、無倫之淨土也,噫!悲哉!

第十二章

居士曰︰念者,心念也;稱者,口稱也。今云聲即是
念,念即是聲,誤矣!《觀經》之文,明明可考。《經》
云︰「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
者,應稱無量壽佛。」可見念與稱有別也。下文具足十念
之念字,是稱名之時,一心專精,無他念間雜,惟有稱名
之念,十念相續,即得往生矣。此人苦極心猛,命根斷時
,前後不接,金蓮明耀,忽然在前,心力佛力,皆不思議
也。

解曰︰念有心念口稱之異,古師以十念為心念,善導
楷定之為口稱,「下至十聲」之文明矣。下下品「不能念
彼佛」者之念,心念也;「應稱無量壽佛」,口稱也;「
具足十念」之念,亦口稱也。
        以聖道觀之,理念勝矣;以淨土觀之,口稱勝矣。彌
陀本願不以理念為因,以口稱為因;故雖有千金不可入禁
門,一片之券可以入禁門。此券也者,萬乘之所敕;十聲
之念佛,法王之所誓。居士其體之。

第十三章

居士曰︰此段所論「一向」之言,甚違經意。經中所
說菩提心及諸功德,皆是念佛行門。良以一切法入一法,
一法攝一切法,方見純雜無礙之妙用,即得名為一向專念
也;豈必口誦佛名,聲聲不斷,而始謂一向耶?若如此中
所說,為廢諸行歸於念佛而說者,即經中有自語相違之過
。何以故?經文明明一聯說下,絕無廢歸之意也。且著衣
吃飯,亦是雜行,便利睡眠亦是雜行,必須不食不睡,一
口氣念到死,方合此集引證一向之言也。佛經何等深妙,
而以淺見測之,豈不貽誤後人哉!

解曰︰居士以聖道之見見淨土門,故作此妄破盲難也
。聖道門中,華、天以上皆觀圓融無礙之理也,淨土門不
用之。善導曰「指方立相」,西方十萬億土有淨土,有阿
彌陀佛,以本願名號,攝化十方眾生;十方眾生,聞其名
號,信心歡喜,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以得往生焉,
而後證圓融無礙之理。若一混聖淨,作一即一切之觀,願
生淨土,此土亦不證,他土亦不生,至乎進退維谷矣!
        集主就「一向」之言,設廢立、助正、傍正之義,而
取廢立為正,是據善導也。善導以「專為百生」,以「雜
為千中無一」。居士以集主為違教,是以善導為違經也。
        居士以著衣吃飯便利睡眠為雜行,如小兒之譫語;豈
讀書知字者,可為此譫語乎?善導設解行二門︰解門則不
妨大、小、顯、密、正法、外道,一切學之也;行門必據
「有緣之行」也。余輩願生淨土,必據「本願之行」,念
佛是也。順佛願故,百即百生;諸行不順本願故,千中無
一。
        以是觀之,解門許六度、十度、內外一切學之也;若
以此學回向淨土而擬往生之因行,則得名雜行也,不擬則
不得雜行之名也。我輩旦夕講華、天、密、禪,不是雜行
也,是屬解門也;華、天、密、禪之學,猶不名雜行,何
況著衣吃飯哉?
        聖道之機願生淨土者,以其日別善行回向之淨土者有
矣,誰人以著衣吃飯便利睡眠有回向之者哉?佛者之口氣
,須禁此不祥之語矣!
        「一向」之釋,集主之所發明,如天台於十如立三轉
讀相,玄忠立「他力回向」之義也。以此空前絕後之妙解
,為違經意,佛祖神明其謂是何?

第十四章

居士曰︰五逆以下三行解說,若約懺罪猛鈍,修證淺
深,可以九品互通。此中說解第一義,發菩提心,通上下
者,除非中途退墮,作諸惡業,臨終回心,如經文下品中
說。如此三行,未免令初心人無所適從,所謂矯亂論議也

解曰︰居士已許修證淺深矣,解第一義,發菩提心,
豈無淺深差別乎?居士以般若為般若現時,以菩提心為佛
果故,嫌惡其通九品也,矯亂論議卻在居士之上矣!

第十五章

居士曰︰善導此頌,重日夜精持,一心無間。下文得
無生忍,入三賢位,皆是證聖道也。

解曰︰「極樂無為涅槃界」者︰隨順法性,不乖法本
,第一義諦,妙境界相故,言「無為涅槃界」。「隨緣雜
善恐難生」者︰雜行少善根也,少福德也,不可往生焉。
「故使如來選要法」者︰五劫思惟,選擇念佛一行為往生
因,是多善根也,多福德也;順此願故,得往生焉。
        本宗以隱顯二義見《小經》,前「極樂無為涅槃界」
者是隱義也,真實報土無品位階級,舉往生人皆證大涅槃
,與彌陀同矣。「證得不退入三賢」者是顯義也,淨土中
化土有品位階級故,往生得三賢之階次也。
        本宗以信心歡喜之一念為無生忍,善導曰︰「因茲喜
故,即得無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
無生者佛果也,信喜之一念,信忍必得無生之生故,名無
生之忍。
        善導曰︰「是十信中忍,非解行已上忍也。」「十信
」之忍者,凡夫之信也,非十住、十向、十地之忍也,十
住以上一分證真如也。

第十六章

居士曰︰「局」字大錯。蓋佛法雖無量門,而修習者
必從一門深入,方得遍通一切佛法。譬如一室四面開門,
欲入室者,必從一門。若擬從東入,又欲從西,或兼南北
,則終無入室之時矣!

解曰︰第十八願之生因,唯取念佛;《觀經》之付囑
,唯取念佛;《小經》之證誠,唯取念佛。「局」字何錯
之有?
        一室四門之譬可也,法相、三論、華嚴、天台,各從
其所信之一門,而得入涅槃之真理;已入真理,則無復一
門四門之差別也。釋迦如也,彌勒如也,一如無二如也,
居士已知之;何故嫌從念佛一門入涅槃之妙境耶?

第十七章

居士曰︰菩提心即正覺心也,成正覺方名佛。今重念
佛而輕菩提心,大違教義。

解曰︰菩提心之事,如前已辯。

第十八章

居士曰︰又念佛有多門︰念佛名號、念佛相好、念佛
光明、念佛本願、念佛神力、念佛功德、念佛智能、念佛
實相。

解曰︰念佛多門得矣,今以善導觀第十八願之十念,
則非心念也,非理念也;十聲之「稱名」也。非唯《觀經
》付囑持名,《小經》亦然。善導曰︰「世尊說法時將了
,殷勤付囑彌陀名」,是順佛願故。
        十念之念,口念也。善導曰︰「望佛本願,意在眾生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止觀輔行》二之一曰「念法華
文字」,《六祖壇經》曰︰「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
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酉陽雜俎》七曰︰「荊州法
性寺僧恭惟,三十餘年念《金剛經》,日五十返。」以念
為稱,不遑一一。北京兒童念《大學》,念《中庸》,念
《論語》,念《孟子》,皆以讀為念也。以十聲釋十念,
何疑之有?
        彌陀因位,五劫思惟,選取易行之至極,以念佛為入
報之因,豈非無蓋大悲哉?
        善導曰︰「見有修行起鎮毒,方便破壞競生怨,如此
生盲闡提輩,毀滅頓教永沉淪。」悲哉!

第十九章

居士曰︰隨念一門,即攝一切門,方入十玄法界。若
存取捨之見,全是凡夫意想,與佛界懸遠矣!

解曰︰華嚴之宗賢首,立「十玄緣起」,則天不解之
,賢首指金獅子喻之︰一即一切,「獅子」也;一切即一
,「金」也。舉一全收,一多無礙。是非凡夫之可證也,
本宗以之為果地融通矣,念佛而往生,而後證此十玄之妙

        本宗以名號為萬德之所歸︰天台之十界三千,華嚴之
六相十玄,攝之名號中,無復遺餘,是謂一即一切。我輩
凡夫,非知此一即一切之理而往生也,單以稱名感光明之
攝取耳。
        《大經》曰「其心寂靜志無所著」,又曰「設我得佛
」,又曰「若不生者」。法藏菩薩已無我執,又無生執。
我者無我之我也,生者無生之生也;是約佛邊言之也。
        若約眾生,則唯信阿彌陀佛救我也,唯信去穢土而生
淨土也。此我之與生,不妨淨土之往生也。《論註》下卷
曰「言生者是得生者之情耳」。又曰︰「如冰上燃火,火
猛則冰解,冰解則火滅。彼下品人,雖不知法性無生,但
以稱佛名力,作往生意,願生彼土。彼土是無生界,見生
之火,自然而滅。」「冰」者眾生貪鎮煩惱中也,「火」
者能生清淨願往生心也,「冰解火滅」者,已往生淨土,
則煩惱之冰解,而願生之火亦滅,得無生之證也。

第二十章

居士曰︰此集專以持名為念佛,而觀相等法均判在念
佛之外,非經意也。

解曰︰以持名為念佛,如前委辯。

第二十一章

居士曰︰觀經所說十六法門,無一不是念佛。此文所
判,似專局乎持名也。

解曰︰然矣。集主以念佛為持名,據善導,如前已辯

        善導曰︰「今此觀經,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
昧為宗;一心回願往生淨土為體。」
        本宗解之,用隱顯之義︰觀佛三昧為顯宗,念佛三昧
為隱宗也。《觀經》十六觀說定散二善,是為觀佛為宗;
流通之持名,是為念佛為宗。
        以此隱義開會乎助正,則助正定散盡為念佛三昧之文
也。
        《觀無量壽經》之名︰約之顯義,則觀彌陀淨土之依
正二報也;約之隱義,則觀者信也,如《淨土論》「觀佛
本願力」之「觀信」《無量壽經》四十八願攝受我也。
        一文兩義︰顯則觀佛為宗也,隱則念佛為宗也。「亦
」字示其體,別觀佛之外有念佛,故點亦字也。
        古師有以念佛為觀佛故,十六觀盡攝於念佛中也,居
士依之;本宗依善導,置念佛於定散之外也。
        上來二十一章,為居士之來難,吐露我輩之赤心畢。

明治三十二年(一八九九)五月三十日起草,六月七
日卒業。

陽駁陰資辯續貂
楊仁山  駁
釋龍舟  辯

僧俗二眾,佛有遺規。僧則守出家律儀,不干世務;俗則依在家道理,致君澤民,二者不相濫也。

按出家持律,緇衣所當然也。是以從上諸祖,在 貴邦則曇鸞、道綽、善導、懷感諸師;在東方則源信、源空兩祖,皆持律精嚴,威儀無缺,而皆無妨為往生之先達也。
        但雖戒德共高,不挾以為往生之業因耳。


        不識佛法開合之妙,見聖道淨土,判然兩途,不得不改變經意,以合於自宗也。

按    高見似乎以聖道為總,而欲開淨土於其中者。抑聖淨之判,昉於道綽矣,《安樂集》云︰「依大乘聖教,良由不得二種勝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為二?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淨土。」是判然兩途,非自聖道中開淨土者也,我輩所祖述在焉。
        又《安樂集》所引《大集經》及《大經》文,二門之意了然,非改變經意者也。


        天親《往生論》,於依正莊嚴之後,攝入一法句,明淨土不外於聖道;曇鸞釋之甚詳。

按玄一曰︰「真如一法之句,故言一法句,」一法句者,即真如也。則於依正莊嚴之後,攝入一法句者,以二十九種,攝之一真如也。與曇鸞上文所謂此淨土,隨順法性,不乖法本,其義一也。然 高見欲以二門相攝擬之,吾甚惑焉!


        真如即是聖道,既知同證真如,奈何唱言捨聖道耶?

按真如是所證之理,聖道是能證之因, 高見無乃一混能所乎?


        悉達太子捨金輪王位,入山修道,為後人模樣。我輩雖不能學,而心常羨之。今知貴宗如是存心,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

按脫俗入道,美則美矣,我輩奚不羨之;但時衰機劣,神山瑤宮,奈可望而不可就何!


        四十八願,普攝諸行,何云不取耶?

按棲師所謂彌陀本願者,即正指第十八願也,語稍泛爾。高見以為兼四十又八,故有此疑。
        本宗所見,四十八願中有真實有方便,第十八願為真實,如第十九則假也。其義棲師於下辯之,對看則可。


        不學下三十五字,恰合我意。

按善導曰︰「行者當知︰若欲學解,從凡至聖,乃至佛果,一切無礙,皆得學也;若欲學行者,必藉有緣之法。」(散善義)
        「有緣之法」者何也?曰「本願念佛」也。故又曰︰「諸佛所證,平等是一,若以願行來收,非無因緣。然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禮讚)此本宗所以分學門行門也。
        故我輩一切經,雖云學焉,非回向以為往生之業也。函丈辨涇渭則幸矣。


        棲君非但不知聖道,亦復不知淨土。大凡闡揚淨土者,須知淨土因何而成。既以《大經》為真實,豈不見法藏比丘白佛言「我發無上正覺之心」,非菩提心而何?發 大願後修行文中,自行六波羅蜜,教人令行。經文彰彰可考,證知彌陀淨土皆因修行聖道而得成就。奈何定要捨聖道,判修行者為邪定聚,生於化土;不修行者為正 定聚,生於報土?顛倒謬亂,莫此為甚。豈日日持誦經文,循行數墨,全不解義耶!

按    高見以法藏之發心修行為聖道,無不可者。然更求其本,則我輩下劣,不能修聖道至聖果。法藏之慧眼能知之,是故五劫思惟,永劫修行,能成超世之願,而後以其 所修之行,攝之念佛中,回施於眾生。我輩當乘其願、憑其力、生其土,而至聖果也。不要修自力之行依聖道之門也,此之曰捨,乃不要之義也。
        三聚之說,棲師於下文辯之。然    高見但謂以不修行者為正定聚,修行者為邪定聚,故有顛倒謬亂之疑。本宗之意則不然,信佛智,順佛願,而修他力之行者,為正定聚;不了佛智,不順佛願,而修自力之行者,為邪定聚。正之與邪,乃褒貶之辭耳。


        既以俗見測佛經,自然以俗見測人情,無怪乎作此粗弊語也。

按文意簡約,未詳其要領;若以四法三願之說為無據,則否 !元照曰︰「大覺世尊,一代之教,大小雖殊,不出教理行果。」此與我教行信證,其趣一也。但聖道則主理,故次教以理;淨土則依事,故略理而開信。四法既定,教是能詮,餘三則所詮,以所詮之三法,配之本願,則不可無三願之說也。非俗見也,於理於文,當然也。


        從上諸師,開宗判教,必將所依之經,全體透徹,方能破立自由,縱橫無礙。未有將本宗之經,任意掩抑,令前後文意,不相聯屬者。如貴宗以《無量壽經》為主,而此經中三輩往生之相,則判為自力,棄而不取,以致全經血脈不能貫通矣!

按此種疑點,起於宗意未透 高懷矣。蓋本宗自他力之辨,重重相別。先以聖淨論之︰聖道是自力,淨土是他力。三輩九品亦仗佛力而往生,固是他力也,然眾生機類,本來不一,故佛之接引, 不得膠柱守株。於是乎十八之後,別立十九二十之兩願,接引不能直入十八之機也。謂之方便,乃雖仗佛力,猶帶自力者。而經中三輩一段,正說其十九願成就相, 則不得不謂之自力焉,乃他力中自力也。是全經血脈,本願次第,所當然也,何謂任意掩抑乎?


        《觀經》是佛說,何云不順佛願?尊善導而慢釋迦,是何居心?

按《觀經》是釋迦佛說定散諸行,乃開第十九願者;而所謂佛願者,指第十八本願也。十九既方便,定散諸行,不順第十八願意,故為邪耳。


        若照此本判斷,僅云大錯,猶不足以盡之。

按本宗三聚之辨,與他家不同,乃教門之褒貶也。
        嘉祥以小乘攝之邪(三論玄義 )。台家貶別之初地,為圓之初住。褒貶之辨,諸家自在焉,何得漫謂鑄大錯乎?


        不顧佛經之本意,強作一解,以合於自宗,苦心思索而得之,此所以津津有味也。

按現下彌陀是報佛,極樂是報土,綽導二師既言之, 函丈必知之。然細論之,則能生之因不一,有諸行,有念佛,有純他力者,有帶自力者;因既不一,果亦自別。於是本宗,於報土中,更分真實報土、方便化土二 種。化土則修諸行而願生者生焉,報土則憑他力專念佛者生焉,是二土之辨也。故經中或說「咸同一類形無異狀」,或示「九品之別」,若不分真假,則此等矛盾, 如何會之?本宗此解,乃所以顧佛之本意也。


        判他力信心者,駕九品之上,往生即成佛,《大經》內無此義,猶如空拳誑小兒。

按淨土真假之別,前節粗言之。《觀經》既開十九願,三輩亦說其成就相,則三輩與九品相同,但開合之異耳。而十九是方便,十八是真實,則十八之信心,必駕九品之上,理所當然也。
        《大經》云「升道無窮極」,又云「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唐《經》云︰「若當生者,皆悉究竟無上菩提。」此等諸文,明指無上菩提,何得言空拳乎?


        釋迦佛何故說此懈慢界,教人往生;此真可謂謗佛謗法矣!

按懈慢界者,諸行之機所生之土也,為不能直入真土者所成就也;與《法華》「化城」似矣。貶假褒真,諸宗皆然,言之謗法,則誣矣!


        善導落筆時,不料後世人有此等執見也。

按〈玄義序題〉曰︰「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言弘願者,如《大經》說。」是與〈散善義〉結文,來龍過脈,首尾相應。廢定散要門,立弘願念佛之意顯然,何必後人摸捉乎!


        判誠至一念不生者,非是無想外道,何其見之淺也!且不知無想定與滅盡定,差之毫厘,謬以千裡。外道生無想天,自謂證大涅盤,不知報盡決定墮落也。

按「一念不生」者,誠證真理,而一念妄想,永不生起也。無想外道,但以有漏定力,暫防心心所令不生起耳,其別霄壤。
        又無想定者,外道以出離想之作意所入也。
        滅盡定者,聖者以止息想之作意所入也。學佛之徒,誰不知之。


        此言成就我宗。宿善是自力所作,尊意只許生之自力,不許此前生之自力,誠不解其何義也。

按「宿善」則遇法之緣耳,未要論自他力也。
        本宗自他力之說,正於得生之因而言之。
        蓋緣宿善而遇善知識、聞本願、得信心,而成往生之益。
        此信心者因他力而起,因他力而往生,非由自力而往生也。


        經中實無此語,或貴國所傳之本,與支那現行本不同歟?

按九品化土,《經》中實無此語,然細心玩味,則其義自存。《經》云「坐金蓮華,坐已華合。」 上下品 「坐蓮華上,蓮華即合。」上下品 「蓮華之中,經於六劫。」下中品此等諸文,皆說蓮華合相,是與《大經》胎生宮殿之說,其相何異?故二經相對則以九品比胎生,誰謂不然。而《大經》「化生、 胎生」並說,則一是真土,一是化土,亦自然之勢也。於是乎本宗報土中,分真假二土,以九品屬報中之化焉。但經本則東流本,固與    大邦現行本無異。


        四宏誓如錠子金,三心如葉子金。乃諄諄誨人曰︰錠子金不可用,必須用葉子金。豈知錠子金與葉子金,體本無二,用亦無二也。

按    高見以四宏誓與三心為一,故有斯譬。
        四弘誓是自力,三心是從他力而起,體元不同,喻況恐不合也。
        菩提心廢立,幸於《念佛圓通》辨知之。


        第十八願既為真實,佛又何故要說第十九願之方便,令人捨易而行難,既往生而更須轉進,方入十八之真實也?若方便易而真實難,佛則令人從易進難;豈有從難進易,以為方便乎?總之,以立異為高,不立異不足以動人也。

按    高見欲以難易判方便真實,無乃拘於一乎?
        方便者入真之楷梯也,故真實方便,其次不一。
        如來成道,為普賢文殊等,先說《華嚴》本經,後為聾啞者,遂說餘經,乃真實方便次第也。
        《法華》以前,先說三乘,調熟根機,後演一乘妙法,乃方便真實次第也。
        今阿彌陀佛本願,第十八願真實為先,第十九願方便為後,是為難直入真實者,別開方便門也,何捨易行難者乎?
        且    高見所謂難易,專就修行言之,然《大經》云「易往而無人」,又云︰「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小經》云︰「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抑!易往而無人者何?乃以是法難信也,於是乎彌陀不可不開十九於十八之後焉,釋迦不可不說《觀經》於《大本》之後,即真實方便之次弟也。

夫聖道淨土二門相對,則聖道難行而易信也,淨土易行而難信也。十八十九相對,則十九易信也,十八難信也。
        賢首曰︰「既超三乘,恐難信受,故舉三乘,對比決之。」彌陀於十八之後,別開十九願,庶幾焉哉!


        尊目力徹紙背,所以能作反語;拙目不徹紙背,故祗作正語。古人云︰「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同魔說。」彼此各坐一邊病,若二邊不著則無病。

按《觀經》〈正宗〉分,並說觀佛念佛,而〈流通〉分則曰︰「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苟使釋尊其意在念觀並存,則不可不更付觀佛焉;而其語如此,佛意非既廢諸行而立念佛者而何?
        故善導釋之曰︰「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經釋炳焉,謂離經談義,則誣矣!


        此是不滿善導之處,證知法然並非全宗善導,乃取善導之片言而文飾之耳。

按善導廢觀佛取念佛之意,躍然於〈散善義〉「付囑」之釋矣,其科曰︰「已下正明付囑彌陀名號,流通遐代。」其釋曰「上來雖說云云」,一正一反,本意躍然,法然所祖述,蓋在於此。孰謂片言不可折獄乎?


        小彌陀經專主持名,唐以前已盛行矣。

按《大經》「十念」,淨影、嘉祥,皆以理念釋之;善導以「十聲」釋之;棲師唯言之耳,非直指《小經》者也。


        經中以諸行資助往生,斷無障往生之理。

按以諸行資助往生,在化土則為然,至真土則不然。《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石經》云︰「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善導曰︰「極樂無為涅盤界,隨緣雜善恐難生。」由是觀之,諸行不足資往生也,棲師所言是耳,幸審思焉。


        善導所說,別解別行,退失往生之業者,喻之群賊。若以菩提心及諸功德,喻之群賊,則本疏中自語相違矣。

《選擇集》釋善導此語曰︰「此中言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者,是指聖道門解行學見也,其餘淨土門意。」棲師之說基於此,乃直指其體而為賊者,但以其不利往生,貶而言之耳。


        佛說接引往生,皆是顯他力之教,三輩九品,皆仗佛力而得往生。若全仗自力,必至圓初住,別初地,始能十方世界,隨意往生。故知淨土三經,勸進往生,全仗他力,而仍以自力為階降之差。我佛慈悲,所以誨人者,至為圓妙。若以三輩九品,為自力往生,則失經意矣。

按本宗自他力之辨有兩重,若聖道淨土相對,則聖道全是自力,淨土全是他力,三輩九品亦仗佛力而往生焉,殆如    高見矣。
        然細判之,則淨土他力中,復有帶自力者,三輩九品之往生是也;有純他力者,真土之往生是也。詳於此,則必無失經意之疑焉。

念佛圓通續貂
楊仁山  駁
釋龍舟  辯

勢至念佛,都攝六根;源空專主口念,意根且不攝,遑及眼耳鼻身乎?以圓通目之,恐不稱也。

按空師念佛,固主口念,然口念亦非不由心意而起者。
        故〈二行章〉選擇集,以下曰某章者,皆選擇集也引善導《疏》曰︰「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
        《楞嚴》云︰「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此云「憶佛」者,意根所動也;云「念佛」者,舌根所現也。而舌根念佛,能攝六根,此之謂圓通焉。則栖師辯空師之書,題以圓通,何妨?


        閱至此處,乃恍然曰︰「我過矣!我過矣!」彼直欲駕佛經而上之,立義在三藏教典以外;而我方以遵崇佛語相期,豈不令人嗤笑哉!

按空師祖述三經一論,既見於其首〈教相章〉,何敢於三藏教典以外立其義乎?但其微旨未達 高懷,故有此言,再思則幸。


        夢吞剃刀,即是割斷聖道之兆也。

按栖師此傳太略,故意或不通。具傳云︰「父母患無子,祈佛神者久矣。一夜母秦氏夢吞剃刀,而如有妊者。乃告之父,父曰︰所妊必男子,長而出家,為一朝之戒師;出家之後,朝野歸仰。」果如其言,    高倉    鳥羽二帝,    上西    修明二後以下,禮師受圓戒。


        猛利念佛,亦恐涉於自力。

按信之與行,由佛力而起,謂之他力;從凡心而生,謂之自力。
        故六萬稱名,回以為往生之業,則自力也;明信佛智,而後稱之則他力也。
        自力他力,但就其所以起而言之。空師固是明信佛智之人,何有涉於自力之嫌哉!


        今而後方知釋迦教外,別有勢至之教流傳人間,深自愧其見 聞之不廣也。

按    高見以空師為違經,故有斯說。幸了微旨,則必無斯言,亦不敢辯。


        余案下二十餘字,恐其涉於雜修雜行,所以作此出脫之言。而稱名念佛,仍不免自力也。

按空師自記《三昧發得記》一篇,猶存於《漢語燈錄》中漢語燈錄一書,空師漢文法彙也。,中曰 ︰「建久九年正月朔,予赴法橋教慶之請。歸庵之後,七日依例別時念佛,初日光明少現,中略七日復琉璃地現。中略顧我平生課念佛六萬遍,不退勤修,由此,今 此等相現歟。」栖師語本於此,乃示空師之德業耳,何為雜行雜修,作逃避之地耶?
        抑雜行者︰以非淨土之諸行,回為往生之業者也;雜修者︰混修助正二業,以為往生之因也。
        苟信佛智,順佛願,知佛恩之後,則讀誦固所當務也,觀察亦所當修也,禮拜、稱名、讚嘆、供養,皆所當行也,於是乎善導有五正行之說焉。
        但明信與不了,順與不順,知恩與不知恩,此自他力之辨也。
            高見著於此,則定意將迎刃矣。


        假令有佛現於空中,放光說法,倘不與修多羅合,亦不足信也。

按鄙見亦如此。若空師之見,實闡金口之微,則從之不亦可乎。


        將來親見勢至,當問此事。若真勢至化身,仍須切實辯論過於此番之言百千萬倍,請彌陀釋迦並十方諸佛證明。

按祖師曰︰「彌陀本願誠在,則釋迦說教,不可虛言;佛說苟真,則善導之釋,不可虛言;善導之釋既真,則法然之言何虛乎?」其然,彌陀、釋迦、勢至,必證空師之說無疑。雖然,此種事餘輩不好辯緇朱也。


        佛還念,及專念想佛等語,可見善導以念字通於心口。貴宗判定屬口稱,亦不合善導意也。

按此等念字,固屬意業;但本願之十念,古師以觀心解之,善導獨以十聲釋之,易行之微始顯,本宗主張在焉。


        稱名本在念佛之內,若執定念佛必局於稱名,則於經意不貫。

按四種念佛,近出圭峰《行願疏》中,弟亦知之。然獨以稱名一行,選為往生之正業者,我彌陀五劫所思惟也,善導楷定在焉。


        此段願文,須查考梵本,若原文仍屬意業,即不得從善導改作口業。譯師尤慎重,不許任意竄改也。

按竺土法運不振者久矣,大乘經典,多付龍宮,所存只小乘之一部耳,痛哭何已。近載三五貝葉,雖出於壁中,大率與華譯諸本,不合符節,未足信憑也。幸我兩邦,五千卷猶存,吾輩欲窺先佛微意,捨此焉由?鄙見如此, 高懷果何如?
        導師十念,就稱名言之,但釋之耳,何改之乎!


        若口稱與心意無涉,則口稱佛名,心念五欲,心口兩歧,尚得入彌陀願海乎?偏邪之見,至於此極,何足與辨。

按願曰︰「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此三心與十念,二而 一。有心而行生,猶水與波。本宗何謂口稱與心意無相涉乎?十念與三心對,故善導以稱釋之,曰十聲。然非口稱實離心意而獨存也,念字心口相涉,聲字重在口業 上,是故單言十聲,則有口稱離心意而獨存之嫌,故以十念譯之,是必譯者所三致意也。
        既言十念,後人解以為觀想觀像之念,則失易行之所以為易,背彌陀五劫思惟之本意,未可知也。故以聲釋之,亦善導之所致意也。二者相得,願意愈昭。本宗之見如此,幸諒焉。


        善導實無廢菩提心之語,真宗強指其廢菩提心,借疏末一句用之費,盡無限心力,亦可哀也。

按廢菩提心,疏中實無其語,然何無其義乎?〈散善義〉末節,明廢定散兩門,立念佛一行。其定善者乃十三觀也,散善者三福九品也,而發菩提心在其行福中,則菩提心非所廢而何乎? 高眼唯見定散之文在前而繁,廢立之說在後而約也,遂有斯說。幸於全疏行文之斡旋,再注其眼焉。


        謂《觀經》之定義,《大經》之三輩,不順佛願,是謗釋迦。謂彌陀因位,捨菩提心,是謗彌陀。吾不知栖君是何等人也。

按〈玄義序題〉云︰「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中略言弘願者,如《大經》說。」據此則釋迦於《觀經》正所說者,定散二門也;弘願者,彌陀第十八本願也。
        謂「定散不順佛願」者,《觀經》之定散,與彌陀第十八本願不相應也。釋迦與彌陀自別,何謗釋迦哉?
        又「彌陀因位捨之」云者,我等下劣難發大心至大果。彌陀久遠,照而能知之,故大悲外己,發願修行,令我等不發大菩提心,不修聖道之行;唯順佛願,發信心,而得生彼土,至大菩提,此之謂捨。
        栖師語太簡,故有謗彌陀之疑,幸諒焉。


        此是善導所說,何得判其廢菩提心?

按善導此文,正釋《觀經》三福中行福,而示菩提心相者。栖師為示菩提心之難而引之,勿執以謂善導不廢菩提心焉;若以疏末一節反照,則明是所廢中之物也。


        凡夫定是凡夫,攝歸淨土,如何化導?蓋凡夫之本心,與諸佛無二無別,所以佛接引,即脫輪回之苦也。

按悉有佛性,孰有異辭?所謂菩提心,由自力而發之,唯難焉云耳,何云不可發乎?唯其難矣,故不可不由他力而發之,生彼土而至大菩提也。栖師曰「豈能發得乎」,語有與奪, 函文求其意而可。


        此判大違經意,經文第十八願,普攝群機也,如法華「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者是也。第十九願,別攝上品機。今抑十九為化土,揚十八為直證大涅盤,一切經內,皆無此義。

按第十八願,既曰「十方眾生」,固攝群機。然其「十念」,以《觀經》下品相照,則專念彌陀一佛者也,與《法華》泛爾歸諸佛者自別。
        第十九願,為猶帶自力之情,不能信第十八願他力之義者說之;故令修諸功德,回以願往生,不必上品機也。乃所以報土中更分化土,他力中別開自力也。
        此義他經恐無之,乃彌陀別願所以超諸佛也。本經云「我建超世願」,《彌陀偈經》曰︰「發願逾諸佛,誓二十四章」即是也。


        曇鸞之意,甚合經意。

按鸞師所謂菩提心,即橫超他力之菩提心也,而非豎超自力聖道之菩提心也,此義栖師已辯矣。 高見若看做自力聖道之菩提心,則非鸞師意也,亦非經意也。


        此中強辯,實無道理。
        此中所引,甚合道理。
        黑谷之意,皆與二師不合。

按菩提心,語則雖一,義則不一,故不可無廢立也;高見渾然為一,故有強辯不合之難矣。抑三一諸宗,菩提心不一之義,空師於〈付屬章〉辯之,再閱則可。
        《陽駁陰資辯》第六紙,已申明此意,茲不重出。


        以疏輔經,不以疏掩經,慎之!慎之!

按本宗固以疏輔經,何以疏掩經乎?
        《觀經》本是指方立相之教,以事為歸,與聖道諸經以理為歸者,其揆不一。抑天台以《法華》視《觀經》,以事入理,無乃以《法華》掩《觀經》乎?唯善導則以淨土視《觀經》,故毫發無掩經意之累焉,乃所以楷定古今也。經意由善導而始顯焉,何掩之云乎?


        暗藏滅法之機。

按為廢立之說者,不啻淨教也,諸宗咸有焉。華嚴之五教,唯取圓教;天台之四教,先廢三教;慈恩之三時,貶前二時,為不了義。設使空師廢捨字,藏滅法之機,則天台、慈恩、賢首亦滅法之嚆矢也,恐無此理。


        既不能行,又何言捨。

按既不能行,不捨何為?


        此等語句,均是活機,策勵後學之言也。

按《大集經》中素無斯文,綽師取五五百年之意,節而引之者也﹝藕益小經要解亦然,文小異而意全同。﹞。 而其全文引在集第一大門〈教興所由〉下,而其前云︰「若教赴時機,易修易悟;若機教時乖,難修難入。是故《正法念經》云︰行者一心求道時,當觀察時方便, 若不得時方便,是名為失不名利。何者?如鑽濕木以求火,火不可得,非時故;若折干薪以覓水,水不可得,無智故。」此等諸文,前後相照,則綽公本意,在論機 教應否也明矣,何策勵之語乎。    高見唯在聖道,而罔顧淨土,故有斯說。更回顧一番,通看聖淨,以領佛意則幸。


        不顧經意之所在,只圖動人之觀聽。欲出新奇,其途甚多,支那境內,且有數十種,而未已也。

按綽師豈罔顧經意而出新奇者乎?抑二門興廢,已躍然於金口矣,《大經》〈流通〉告彌勒曰︰「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
        《安樂集》第六大門釋之云︰「末法萬年,諸經悉滅,如來悲哀痛燒眾生,特留此經,止住百年。」此釋與第三大門引《大集經》處,前後相應。空師所謂「末法萬年後,餘行悉滅,特留念佛」之意,皎然如燃燭。乃綽師隨經取捨而已,何與後世妖邪之見,可一視哉?


        栖君實未嘗知聖道淨土同別之源,語語以此土入聖為聖道,他土得證為淨土,所知盡於此矣。豈知聖道者,十方三世同行之道,娑婆極樂,均如是修證。佛說淨土法 門,是防退之法,仗彌陀願力,往生西方,永無退緣,必至成佛道。是以專修淨土,即得圓成聖道門,若唱捨聖道,即是捨淨土,蓋淨土由彌陀修聖道而成也。如來 善巧方便,或說自身,或說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而以世俗情見,固執不解,欲入佛界,不亦難哉!

按聖淨二門之相關,《陽駁續貂》粗辯之,不復贅焉。 高見復以淨土為防退之法,恐未免廬山之一面也。
        道綽云︰「問曰︰菩提是一,修因亦應不二,何故在此修因向佛果,名為難行;往生淨土,期大菩提,乃名易行道也?答曰︰諸大乘經所辨,一切行法,皆有自力他 力,自攝他攝。中略在此起心立行,願生淨土,此是自力;臨命終時,阿彌陀如來,光台迎接,遂得往生,即為他力。」﹝安樂集第三大門﹞ 
        此文問以難易二行,答以自他二力,答問相配,則難行是自力,易行是他力也。而自力中有願生淨土之語,何也?
        蓋有人于此,苦於在此立行之難也,欲生彼土而成之。
        又有人,專願淨土,欲托佛力而成大果。
        前者雖願淨土,猶未免在聖道難行之範疇焉;後者乃真淨土易行道也。    高見唯在前者,不及後者,故以防退為往生之要;以聖道為總,欲開淨土於其中,恐未足論廬山之全也。
        末節如來善巧,說自說他云云,在良醫則當然,若病者謂皆是藥也,吐下一齊服去,則無乃揠苗之類乎?
        故吾儕或聖或淨,各由有緣之一法耳。鸞師云︰「如似置草引牛,恆係心槽櫪,豈得縱放,全無所歸!」鄙見如此,書以就正焉。


        道綽於願文內,加此六字,開後人放肆之門,不可不辨。豈有刻其書而不檢其過耶?即如南岳《大乘止觀》引《起信論》之語,添一惡字,蓮池已舉其錯。敝處刻藕益書甚多,亦時時論其錯處,不能為之迴護也。
        第十八願末,明言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道綽加六字於願文之中,顯違經意。遵經乎?遵道綽乎?

按雲棲宗華嚴,故不滿於南岳,未可知也。但其全書未東傳,不能檢之。
        道綽既有「縱令」字,何開「放縱」之門乎?惡人往生,《觀經》下品有明文,誰其疑之?但與第十八願,唯除逆謗相違,是以古人通之甚勞矣。
        鸞師《論注》以謗罪有無會之,善導〈散善義〉約未造已造通之,懷感《群疑論》、憬興《大經讚》費;亦列多說。善導《法事讚》又曰︰「謗法闡提,回心皆往」,說得簡約。
        由是觀之,逆謗之往生,釋迦已開於王宮中矣。蓋彌陀智願海,唯佛與佛知之,而其言如彼,惡人往生何妨。
        故據《觀經》而回看《大經》,則雖加六字,何不可之有?
        綽公非違經也,不有綽公,則佛之悲懷,不顯於末季也;遵綽公則所以遵經也。


        心常念佛之語,與口常稱佛,一耶?二耶?

按云心云口,云念云稱,不可謂一;然口從心起,不可謂異;故曰「體一而相二,非一亦非異。」


        此中微細分別,心粗氣暴者,何足以知之。

按行者之稱、禮、念,由佛力而起,故佛能見、聞、知之;則親疏之翻對,其理易見。而 高見非之,無乃為無差之見解為掩乎?


        以三心十念之因,為差別門,正屬眾生邊事。下文水月喻,恰成就我宗。如因眾生而佛有親疏,則佛應無邊眾生之機,應有無邊親疏之別。有心則不普,無心則不 差,請細思之。《觀經》云︰「光明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又云︰「以無緣慈,攝諸眾生。」此兩句須善融會,若執定一邊,則互相違矣。
        水清則月明,水濁則月暗。明暗在水不在月,是以親疏屬眾生邊事。

按諸佛有權實二智,或謂之根本智、後得智。
        根本實智,照法性之理,諸佛平等,無有親疏。
        後得權智,則照俗諦之事,隨緣差別,豈無親疏乎?
        眾生之機無邊,佛之應同亦無邊,故或服瓔珞細軟之衣,或現丈六弊垢之身。善導曰︰「諸佛所證,平等是一;若以願行來收,非無因緣。」栖師之辯基於此,乃就後得智而言之。
        然    高見但以親疏屬眾生邊事,謂佛無親疏;佛無親疏,則但實智足矣,不要權智也。
        高見復割《觀經》「攝取不捨」、「以無緣慈」兩文,一為差別,一為平等。
        抑平等者,實智所照也,實智照平等時,無生佛,無迷悟;既無生佛,亦無迷悟,拔苦與樂之想,由何而生?既云慈,為權智上事也明矣,但以「無緣」冠者,權智本從實智而垂也。
        水月喻一分,不敢辯也。


        前第三章引道綽釋十方眾生,以為下下之機,則道綽亦破法矣!

按願文既言「十方」,五乘咸在,何局下下乎?但為示本願之勝益言之,猶《法華》會二乘,而一乘之用益昭也。五乘已攝,何云至淺乎?〈讚嘆念佛章〉,請參看焉。


        誠如此言,則善導疏《觀經》,數萬字大可不必;即佛說三部經法,亦屬虛設,單說第十八願一條足矣。

按一目之網,不可得鳥;故彌陀於第十八之後,更起十九二十之兩願,以逗不能直入十八之機,乃兩願之所以為方便也。彌陀已然,釋迦不得不然。於是乎《大經》之後,更說《觀》、《小》二經;猶《華嚴》之後,說《阿捨》、《般若》諸部,遂歸《法華》乎。誠如    高見,則三藏十二部,皆為故紙矣,何啻二經而已哉!


        漢譯吳譯,皆用選擇;魏譯唐譯,皆用攝取。因古之二譯,字句未能妥恰,是以重復譯之,俾成善本。若後譯不能勝於前譯,當時亦無庸此筆舌矣。細味二字,義理深長,請以梵文證之。

按青藍冰水,後譯必勝於前譯,則窺《大經》者,必不可不由宋譯也。然從上諸師,多從魏譯者何也?蓋梵音多含,彼此相燭,以鉤佛意,亦所不可已也。龍舒會輯,雖未盡善,四譯並取,亦可以證焉。然    高見一是新之從,不亦太拘乎?


        彌陀所捨者,無明煩惱也,我亦捨之;彌陀所取者,菩提涅盤也,我亦取之;彌陀以三輩九品,攝受眾生,我亦願往生焉。

按設從    高見,則四宏誓足矣,法藏何要發四十又八願乎?饒王何必現二百一十億乎? 高見論總願,而略別願,予甚惑焉!


        法藏比丘見果知因,思惟修行,因圓果滿,自然顯現淨土國土。豈以精妙之物,集而成土,如世俗造作之相耶?

按法藏比丘,五劫思惟,永劫修行,自然顯現彼妙土,固非世俗造作之相焉,誰有異辭。
        然其所謂「思惟」者,實睹見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人天之善惡,國土之粗妙矣,非思所以成之則何為?既云善云妙,云惡云麤,選擇之義自在,不待照古譯也。栖師文中「精妙之物」云云,物字稍粗,故    高明有此疑,然泛爾之言,略其言求其意而可。


        春蠶喻以為不確,復以作文喻之。譬如聰慧之士,讀盡古今書籍,欲作一篇大文章,必由自己胸中流出,絕不踏襲陳言,方成妙文。若一一采自他書,縱將一切佳句采盡,祗成一片碎錦,豈得稱為妙文?彌陀淨土,亦復如是。

按昌黎云︰「沈浸醲郁,含英咀華」,是文家之秘訣也。
        沈浸醲郁,所謂睹見也;含英咀華,所謂攝取也。而云英云華,去粗就精,乃選擇在中。既讀萬卷書,節作一篇文字,不去粗而何妙?彌陀淨土,亦復如是。


        以六度中般若波羅密為淺,是全不知般若,亦並不知波羅密。非般若現前不名六度,以其不到彼岸也。支那禪宗古德,專學般若,其造詣之深,豈門外漢所能知耶?

按天台曰︰「六波羅密,即是菩薩正行之本。」《法華》云︰為求菩薩道者,說六波羅密。」菩薩是因分之名,則六波羅蜜之為因行明矣。其言到彼岸者,可由以到彼岸云耳,乃因中說果也。    台邦古德學般若,未到佛地,亦因地耳,益足證其為因行矣。然    高見單屬果分,不亦偏乎?


        無因如何得果,以菩提心之正因,方能契無上妙果。句義且不能通,何能論佛法。

按    高見嘗以菩提心,為因果交徹之心,無句義未完乎?
        菩提是果,心是因,因地是心,上求菩提之果,故名菩提心。
        菩提之心,依主釋也;又有菩提之心,一分有財釋也。則菩提心者,於因位名之明矣。而菩提心中,有聖道自力之心,有淨土他力之心,栖師已言之。聖道自力之菩提心,雖曰廢之;淨土他力之菩提心猶立。由此心生彼土,而到大菩提,亦因果之理也,何不通之有?


        何不曰具足十稱,而曰十念耶?蓋猛利稱名之時,心亦隨之,以口攝心也;必欲掃除心念,是障往生之路矣。

按本宗非欲掃除心念,只欲示選擇易行之本意耳,故以稱釋之。念稱相關之義,前節及之,不再贅焉。


        宗門參禪者每云︰除吃飯便利是雜用心,律中在著衣吃飯睡眠上製戒數十條。何謂佛者不應說,豈不聞粗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乎?

按〈二行章〉云︰「依善導和尚,往生行雖多,大分為二︰一正行,二雜行。」二行之目,就往生因行分之;而其廢立望第十八本願言之。
        然則雜行者非指著衣吃飯等雜作也,與律文等,其趣自別。
        又粗言細語,歸第一義者,《涅槃經》中語,蓋為人悉檀也,恐與今不相關。


        發菩提心,解第一義,亦通下下之語,拙評已說明;除非中途退墮,方落下下,以其退菩提心,失第一義也。十惡五逆,亦通上上者,除非作實相懺,徹證罪性本 空,方能超升上上也。故此互通之義,皆須轉機,轉則失上而趣下,失下而趣上;若不失仍不互,當以經文為正也。台教後人說橫說豎,說逆說順,祗逞鋪排之富 麗,往往語中有病,而不自知耳。

按集主「九品相通」之義,於行法談之,非獨就轉機論之,乃九品之機,各修九品之行,故八十又一之數生焉。 高見單看經文一往之配屬,而不見刻實之別,故有斯說。若更用此意,再閱集文,則必有了然於心目者。


        不祥之語,莫大於違經意。

按墜緒之茫茫,獨搜而遠紹。此善導、源空諸師所苦心也,未審高明緣何發斯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