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阿彌陀經要解》略註 智隨法師著

序一

        淨土法門是一代時教之特別法門,乃至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到彼無殊,齊同不退。極簡極易,至頓至圓。其力用超越一代時教,是以「諸經所讚,多在彌陀。」然專說淨土,彰彌陀本願不可思議功德者,唯淨土三經。

        《大經》廣說彌陀發願、成佛之因果,彰「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本弘誓願,倡「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之宗旨。

        《觀經》初則廣開淨土之要門,顯說十三觀之定善及三福九品之散善,以收萬機;最後於〈下品下生〉章中,藉「五逆十惡,但稱佛名,下至十聲,往生淨土」之 事,顯彌陀超世悲願,暢如來度生本懷。此即以極惡最下之機,顯彌陀名號為極善最勝之法,故於流通文中,廢定散諸行而特別付囑持名一行。

        《彌陀經》則顯彰《觀經》「廢、立」之深義,獨說念佛一行。少善難生,則是所廢;執持名號,則是所立。凡執持名號者,彌陀攝受,諸佛護念;臨命終時,即蒙 佛與聖眾,現前攝受,心住正念,而自在往生。此稱名一行是五濁惡世一切善惡凡夫唯一出離之道,因其易行易往,反成極難信之法,為破種種疑情,故六方諸佛悉 皆舒舌證誠,勸信求往。

        三經雖文有詳略,義無增減;似三實一,唯顯「稱佛名號,必得往生」之本願。故善導大師言三經「唯明專念名號得生」。若知此一貫宗旨,淨土宗旨,一目了知。自然心無旁依,寶此一行。

        三經以《大經》為根本,詳說彌陀本願,彰念佛往生根源。然流通最廣者,則在《彌陀經》,以其簡明易持故。習淨土者,多以此為定課。然誦此者多,知其義者寡,甚而曲解者亦不少。世人誤解此經義者,論其根本,約要有三:

        一、經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多以為發菩提心、廣行眾善為多善根多福德,不知「唯稱佛名,是多善根多福德」。

        二、經言:「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多以聖道法門之觀點,曲解淨土特別法門「一心不亂」之真義,以為必斷惑至一心,方可得生。不知「執持名號」即是「心信 彌陀救度,口稱彌陀名號」;而「一心」即是「不二心」,不二即是「專」;「不亂」即是「不雜亂」,不雜亦是「專」;是故善導和尚解釋「執持名號」、「一心 不亂」謂之「念彌陀專復專」。故但能盡其形壽(若一日若二日之意),專念彌陀名號者,則乘佛願力,莫不皆往,此外別無玄義也。

        三、經言:「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多以為臨終必須有正念,方能感得彌陀接引。不明「因佛現前而住正念,非住正念而佛現前」,所謂「慈悲加佑,令心不亂」 也。蓋「平生專持佛名故,臨終佛必現前;因佛現前故,自然心住正念而不顛倒」,此兩重因果,經文分明,祖釋顯然,宜細著眼。

        以上三點,若未明瞭,雖於《彌陀經》常誦不絕,因不知「稱佛名號,諸佛護念,住不退轉,必得往生」之大事,心中必存種種疑慮,甚至於惶恐不安,憂往生一事。此實非善持經者,以不明經義故。

        又,《彌陀經》雖為一部完整的經典,但與《大經》、《觀經》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若能相互會通,則更易明瞭此經大義。然涉及三經要義者,行人亦多有難明之處。其難明處,大致亦可歸結為如下幾點:

        一、《彌陀經》所言「執持名號」,與《大經》所言「乃至十念」,是一是二?

        二、《大經》「乃至十念」,與《觀經》「臨終十念」,是一是二?

        三、《大經》言:「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觀經》言:「五逆十惡,十聲得生。」兩經有違,如何會通?

        四、彌陀四十八願,一一誓願皆為救度眾生,何以古德獨尊第十八願為本願王?其意義究竟何在?

        五、《觀經》既廣說三福九品、定善散善等,何以《彌陀經》貶少善不生,而唯標稱名一行?又,三經所說內容甚廣,何以三經唯明專念名號得生?

        六、《彌陀經》言往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大經》言:「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 德。」此皆顯往生無品位之別。然經中又言:往生有三輩九品之差別等。如何領會此義?古大德所判各有不同,有主報佛報土者,有主「報、化」二土者,有主四土 者,有主是同居土而又圓具四土者。眾說不一,當依何說?

        以上種種疑問,是學淨土者最難決了之事。若不正依經論祖釋,辨明此義,心中必懷種種偏邪之見。或妄執私心我見,或別依他宗異見異解。如此修學淨土,知見不 正,心行不純,縱使急走急作,眾名虛假之行,雜毒之善,與彌陀願力不相應,多是不如實修行。因宗旨不明,致使「易行易往」的本願大道,隱而未彰,故常聞有 「淨業難成」之感嘆。

        古之註疏中,於如是眾疑剖析最精要、最詳細者,無如善導大師《觀經疏》及蕅益大師《彌陀要解》,而尤以善導《觀經疏》為最直捷明瞭、最應今時之機。

        善導大師上承龍樹、天親、曇鸞、道綽之法脈,集淨土大成,於《觀經疏》中,攝三經大義於一體,圓彰「凡夫乘願,直入報土;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之淨土宗 旨。淨宗心髓,一覽無餘。此是淨宗正脈寶典,處處楷定宗義,彰彌陀至極大悲。可謂字字放光,耀人心目。古德讚其為「彌陀直說」,尊之如經,足見其尊高。惜 乎中土失傳千餘年,至清朝末年方從日本請回,而重放異彩。唐宋後弘揚淨土諸大祖師,雖慕其高德,卻罕有詳睹其文義者,唯印光大師得睹全貌而盛讚大師巍巍高 德。其讚言:

        世傳師是彌陀現,提倡念佛義周贍;
        念佛出光勵會眾,所說當作佛說看。

        宋朝以後,淨土正依論釋,如曇鸞大師《往生論註》、道綽禪師《安樂集》、善導大師《觀經疏》等一系之寶典,皆失照於中土。後之弘淨土者,失此依怙,多傍附 他宗而著疏。或以禪釋淨,或以台釋淨,或以賢釋淨,故宋朝後之淨土思想多具融混性。蕅益大師《彌陀要解》則是諸宗融混中,最精最妙之淨宗要典,直將《彌陀 經》義,和盤托出。杜盡一切偏邪知見,破除一切自力心執,唯顯「五濁惡人,但持名號,徑登不退」之無上心要;彰淨土一法仗他力故,不憑修證,唯稱佛名而 已。《要解》雖融攝諸宗義理,卻別彰淨土不共宗旨。於中土《彌陀經》之註疏中,可謂最簡潔、最明瞭、最透徹。印光大師讚其為古今第一註,理事各臻其極,自 有由來也。受持《彌陀經》者,若能深明其旨,自然心開意解,而甘死盡偷心,寶此一行。然此寶典,雖為世人熟知,因其權借通途教相巧說淨土宗旨,若不善具擇 法眼,則難知其旨歸。

        愚初習淨土時,於《要解》亦曾略有涉入。因障深慧淺,又無明眼善知識引導,故不明其開權顯實之用心。或迷於玄妙之理,或執於事理一心。於大師直指心要之 言:「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無籍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同居眾生,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淨四土,圓受諸樂」等,卻茫然無知。故雖 聞大師力讚淨土一法最方便、最了義、最圓頓,可「方便、了義、圓頓」究竟何在,仍不得而知。雖大師剖心瀝血,勸歸淨土,寶此一行,然因法義未徹,偷心難 死,故總有未甘。幸有緣得遇曇鸞、道綽、善導一系之淨土思想,了知「稱佛名號,順佛本願,直入報土」之要義,始於淨宗「至簡至易、至頓至圓」有所驚悟。方 知持名一法乃「不斷煩惱得涅槃」之無上妙法,是如我之生死凡夫即身解脫之唯一要道。自此,方死盡偷心,安心淨土。不再彷徨,不再狐疑,不再癡迷於有名無實 之玄理,而甘心作一愚夫,任憑於彌陀救度,一向念佛。後再回觀《要解》,始窺知其言之所指,意之所歸,方歎其言近意遠之不可思議。可謂「曲徑通幽處,悠然 示坦途」也。

        綜觀兩位祖師的淨土思想,可謂各有千秋,如春蘭秋菊,各擅其美,競放異彩。一者如一清流,純而不染,專倡淨宗心要,明往生正定業,唯在念佛。眾生稱念,必 得往生。一者則圓攝諸宗義理,顯名號功德獨勝。但持名號,徑登不退;一聲稱念,圓轉五濁;不涉施為,唯信乃入。雖風格不一,大義無二。能相互對參,自可深 明淨宗肝要。種種疑難問題,皆可迎刃而解。

        淨業行人,若未得遇此二寶典,多如盲人無導。雖念念在茲,期生淨土,亦未免心有怯怯,恐不得生。今不揣庸愚,別參善導大師之法要,及餘經論等,權為《要解》略加註釋,拋磚引玉。期研習《要解》者,能深入其中,明淨宗心要。

        良由淨土法門為一「特別法門」,故於略註中,多於其特別之處,細加參究,釋人所疑。使念佛行者,能的信「稱名必生」之本願而安心念佛。其他通途教理,無助於認識淨土,無助於往生大事者,則或簡或略。欲詳知者,可自閱有關書藉。

        《要解》言簡義深,宗教具攝。自知乃一垢障凡夫,煩惱障眼,難盡其幽微。但於應時契機處,略述其本懷。所未徹處,或不當之處,只有乞大師於寂光中,放光加被,消我罪愆。亦願同仁,深入原文,以窺其要,則可免吾之失也。

釋智隨    謹序 
佛曆二五四七年(二○○三)二月

 

序 二

        蓮宗九祖,蕅益大師,作《要解》疏釋《彌陀經》,自其問世以來,淨業行人率皆奉為依准,近代印光大師讚為自有此經以來之第一註,其地位影響可知。

        《要解》一部的宗旨是什麼?《要解》是寫給哪些人看的書,要達到什麼目的?亦即「要解」二字,「要」在何處?「解」為何人?大師在正釋之前,開章即做了說 明:《要解》之宗要,即是「信願專持名號」,此即淨宗根本義。《要解》是寫給「初機淺識」,也就是初涉佛法,初學淨土,智慧短淺的人所看的書,以令他們易 生信願,專持名號,同生極樂。

        但翻開《要解》,其說實相、說心性、說理體、說四土、說事理一心等處,亦復不少,這些很難說皆是為「初機淺識」;又乍見之,與「信願專持名號」也似嫌稍 遠;更何況有人見此、迷此,以心性、實相為高妙,反而不知《要解》一部易行宗要,不能老實專稱佛名,甚違大師初心。何不專依淨宗獨立教相體系,意義更為明 顯?這是因為我國之淨土宗,大約經唐武宗會昌法難,及周世宗毀佛事件以來,承緒曇鸞、道綽法脈,而大成淨宗獨家教判體系之善導和尚《觀經疏》等淨宗根本教 典便已失傳,致使後來大德即使疏釋淨宗經典,也因失去本宗教判依據,故不得不借用或天臺、或華嚴等通途教相;今《要解》亦不得不然。不過大師之意,乃是借 通途教相顯淨土超勝,挽通途教門入淨土別益;這是必須注目的。為便讀者理解,略作四點分析:

一、善依通途教說,巧妙挽入淨土。

        如「實相」、「心性」,乃佛法大本,諸宗共談,大師亦談之。然他宗所談,意在令行人薦取自心,證悟實相;大師所談,意在令吾等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所談似同,談意迥別。
        於玄義「辨體」一章,先通言:「大乘經皆以實相為體」,語似無奇;接下來辨三重實相之義,意最幽玄。

        第一重:從「吾人現前」至「強名實相」,明眾生位實相,亦即性具實相。是即諸宗教門,極力令人悟取者。然以我等,雖有性具之德,而無修顯之功,則非但不能乘此超升,反而乘此造業沉淪,可不哀哉!

        第二重:從「實相之體」至「名應化身」,明諸佛位實相,即是證滿實相。三身圓證,萬德俱顯,聖中之極,故名為佛。然於我 等下凡眾生,諸佛境界,遙隔懸遠,何可企及?是以無量無邊諸佛,雖皆盡已成佛,番番出世,種種教化,而我等至今仍自虛然流浪;業深罪重,於一體無障實相法 中,自成隔障,譬如朽木頑石,不蒙潤化,復成哀哉!

        第三重:從「寂照不二」至「之所印也」,明彌陀位實相。大師以四不二、二無、六作、七能所、二印詳釋之,是即舉法界體所作之「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以有此「南無阿彌陀佛」故,諸佛讚之,大悲方為窮滿;吾人依之,性體方得全彰。可慶倖哉!

        此彌陀名號,亦可稱「究竟實相」,以雖諸佛證顯實相,必入此位方能究竟滿足度生大悲故。亦可稱    「作他實相」,以舉體作自復作他故。亦可稱「利他實相」,以正施罪凡「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故。亦可稱「授生實相」,以「光壽名號,本眾生心而建立」,「以 此果覺全體授予濁惡眾生」故,是即「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大誓成就也。亦可稱「能破實相」,以「一聲阿彌陀佛,圓轉五濁」故。亦可稱「能滿實相」,以 「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善根福德同佛」故。亦可稱「能度實相」,以一聲阿彌陀佛,能於「五必不能度中,橫超度越」故。亦可稱「能護實相」,以稱 彌陀名號,即為諸佛所護故。亦可稱「能印實相」,以「能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佛功德」、「必皆一生成佛」故。亦可稱「急救實相」,以五逆十惡,臨終地 獄相現,一聲十聲稱名,當即往生極樂故。亦可稱「來迎實相」,以「彌陀聖眾現前,即是本性明顯;往生彼土,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故。亦可稱「所讚實 相」,以六字名號普為六方諸佛所稱讚故。當知窮劫讚之,不能盡也!

        要之,淨土宗義,全以彌陀修德實相(名號果覺全體),而顯眾生性德實相(授予濁惡眾生),全不談眾生自修自證,此是大師所以談實相也。

        大師辨體,正在此重;一部《要解》,此為本源。五乘眾生,盡歸於此,言:「上上根不能逾其閫,下下根亦能臻其域」;諸大菩薩,亦必歸此,言:「菩薩萬行之 司南」;一切法門,盡歸於此,言:「華嚴奧藏,法華秘髓」、「圓收圓超一切法門」、「教海所不能收」;十方國土,盡歸於此,言:「十方佛土,無此名相,無 此階位,無此法門」、「剎網所不能例」;十方諸佛,亦歸於此,言:「諸佛釋迦,皆以阿彌為自」。而況凡夫,誰不歸哉!

        三重實相,貫徹無礙;入名號位,以為極歸。彌陀因中,乘眾生性,超發悲願:「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已成佛, 自證自居名號之位,獨稱佛中之王,光中極尊;普令諸佛讚其名號,普令眾生聞名往生。諸佛以讚名號功德故,入名號位,滿足大悲。眾生以聞諸佛所讚,信願持名 故,入名號位,究竟解脫。六字之中,眾生、彌陀、釋迦、諸佛,平等平等,一味一味。嗚呼,誰之功哉!誰之恩哉!其猶有不老實稱名者,亦復何言!

        又大師時代,積弊時久,有人謬解「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以念佛求生西方為心外求法,阻礙念佛;為破邪顯正,建立淨宗,《要解》亦多涉心性,大義有三: 一、心性廣大,含十方界,念佛求生,並非心外求法。二、十方國土,皆吾自心,然娑婆乃自心穢,理當厭離;極樂乃自心淨,理當欣求。三、心無外故,十萬億 土,不出吾心,更仗佛力接引,最易往生,正當速求。由上「非外」、「厭欣」、「易往」三義,不僅所有謬見煙消雲散,正爾引人熾燃求生,真可謂慈悲善巧,智 辯無礙。

        可知大師談實相為顯名號,談心性為勸往生,此正所謂:「以實相理,念佛求生」;念佛求生,即實相理也。即雖不解實相,不知心性,但能老實稱名,悉符實相之理;若以為持名念佛外,別有實相心性可證可悟者,全背往生之道。

二、借用通途名相,賦以淨土別義。

        如大師借用天臺四土說相,亦以凡夫往生之極樂為「凡聖同居土」。但一般所判凡聖同居土很低,而大師依《彌陀經》判極樂同居:「橫具四土」、「剎網所不能 例」、「一切俱非,一切俱是」;凡往生者「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淨四土、圓受諸樂、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一切俱非,說明極樂並非 常途所說同居等;一切俱是,說明極樂只是順常途說為同居等。這實際上消融了通途四土名相差別,有融四土為一土之意,如經言:「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可知大 師所說之「凡聖同居」,不僅不是最低,反而顯其特勝,如大師言:「極樂最勝,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其意亦可深思矣!

三、比對通途教相,顯明淨土超異。

        大師雖說四土,而結歎言:「唯極樂同居,一切俱非,一切俱是。十方佛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此皆教網所不能收,剎網所不能例。」而推其因, 言:「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勳,彌陀之大願,何以有此!」又歸極為彌陀願力稱名,言:「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信持名,方能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 議」。正由心性雖不可思議,若無彌陀本願名號,徒然曠劫輪轉。這實際上是說通途教門,不足說明極樂淨宗;極樂淨宗之超勝,必須從彌陀願力才能得到合理的解 釋。淨土一宗獨超諸宗,持名一法獨超萬法,極樂淨土獨超十方,彌陀大願獨超諸佛之義,躍然而出。可說已經突破通途教相之限礙,直探淨宗之源,幾將近於善導 和尚所判:「極樂乃彌陀別願所成之報佛報土」。亦可知大師不滿足於通途諸宗教判,故於此等通途教相名言,也只是能借者借之,不能借者不借之。惜乎大師不曾 見善導和尚依彌陀本願所立之淨宗特別教判,所謂:「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故亦只點到為止,未能更作進一步深釋,致使我等眼迷之輩,若不藉善導和尚教判照 明,難窺大師真意。

四、隨他方便,說通途教義為誘引;隨自本意,顯淨宗別旨為結歸。

        如經文「一心不亂」,隨他意釋為:事理一心,不為見思、二邊所亂;隨自意釋為:信願一心,不為觀想、參究等亂。「心不顛倒」,隨他意釋為:行人事理一心, 不起三有二見顛倒;隨自意釋為:彌陀現前慰導,故得無倒,自在往生。「聖迎往生」,隨他意釋為:隨事理一心,感變化受用佛身來迎,往生次第四土;隨自意釋 為:持名念念即佛,無餘無欠,其所感佛、所生土,往往勝進,亦不一概。

        因淨土一法,唯是諸佛境界,若不暫隨他意,善加調誘,未熟之機,乍聞真義,未免駭怪,因駭怪而不敢信受,因不信而背棄大道,長淪苦海;恰如窮子,駭父逃 逝。大師層層善誘,及至經尾,釋言:「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予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 界,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信願持名一行,不涉施為,圓轉五濁,唯信乃入,非思議所行境界。」末後一錘定音,自意全體呈露。此中更談何事持、理持?談何事 一心、理一心?談何四土也哉!

        上來所說,若初學人,缺乏指導,難免有所不明;雖讀《要解》,難得《要解》真髓;雖尊大師,或誤大師本意;乃至錯認門路,不得歸家,真太可惜。

        今吾友智隨法師,深入淨宗,愍傷時眾,為《要解》更作《略註》,凡普通易惑之處一一為之釐清,而淨土特別宗旨處處為之詳明;法門要旨一目了然,蕅祖悲心全體呈露,誠可為修學《要解》之最佳指導。

        其《略註》大要有以下四特色:一、詳略得當。二、論證精確。三、引導有方。四、通入善導。

       一、詳略得當。凡於通途教理處皆略,乃至不著一字;凡於信願持名處皆詳,乃至不惜千言。大師著作《要解》原因之一,即因前人旁附通途教理,「文富義繁,邊涯莫測」,致使「初機淺識,信願難階」,今《略註》專致力於令行人易行易信,不涉玄妙,可謂順法門特色,應時人根機,深符蕅祖原意。

        二、論證精確。先就《要解》當段原文釋明要義,使除疑惑,信願專稱;不止如此,更引前後之文,以貫通《要解》一部之義, 使除疑惑,信願專稱;又不止此,更引大師別部相關之著,以明大師一貫思想,使除疑惑,信願專稱;又不止此,更引諸餘淨宗祖師著述,以明祖祖同心,毫無二 致,使除疑惑,信願專稱;又不止此,更證以彌陀化身善導和尚著述,及淨土三經等,使除疑惑,信願專稱。重重慈悲,淋漓盡致;立論精確,不可動移。

        三、引導有方。以《要解》思路為線索,引經論祖釋為明證,並一一加諸按語,釋顯要義;循循善誘,層層展開,由淺入深,由 表及裏,由通義到別義,極彰佛力易行,導歸本願專稱,所謂:「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此最後之結歸,與開章「信願專持佛名」,正爾前後貫 徹,首尾呼應。又由悲心深重故,往往一義,前後互說,再再點示,誠欲令人隨時易悟佛心,隨處易入信願;讀者固當善觀,庶不致以普通文章平論而或嫌其繁累 也。

        四、通入善導。拋開通途教理框架,直接以善導和尚所楷定之「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淨土宗骨、淨土宗眼,堅實之,照明之; 更見《要解》立論之不可動移,盡顯《要解》含蘊之無盡寶藏。揭淨宗不共之秘義,示法門特勝之緣由,所謂:「阿彌本願勝故」!使淨宗義理從通途教相中迥然脫 露,亦見蕅祖剖心瀝血之苦心的在於斯。此是《略註》根本特色,亦顯隨師超人見識,固非依文解義、撥弄名相者所可比擬。

        一部《要解》,若不依善導和尚教判為眼,悉不免朦朧。譬如山有美景,或迷於幽谷,或障以繁枝,或遮以雲霧,則美景皆不能見。今《要解》得《略註》,坦途悉 通,枝葉悉除,雲霧悉消,奧義盡現;如臨最高之頂,群峰盡收眼底,勝境一覽無餘,其心境、意致,自非迷於溝壑者所能比。於此而後知:《要解》所以為古今第 一註,善導所以稱彌陀佛化身,吾人所以能稱名必得生也。

        善導和尚出於隋唐佛法盛世,以彌陀化身之資格,為淨土宗之開祖,立於彌陀本願,直顯淨宗本源。其開示宗義,乃極樂純音,了無雜韻;建立法門,於法界獨步,楷定古今。所謂: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回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
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句句作法界經緯,字字放無量光明。聲之所及,聾者復聰;光之所至,盲者得眼。起死回生,轉凡成聖;敞極樂道,閉地獄門。大矣哉,本地之弘誓!至矣哉,垂跡之金言!誰不喜哉,誰不歸哉!

        蕅益大師降生明清佛法衰際,淨土宗義久已被諸宗教義所混沒,又不見善導和尚之釋,獨立欲排諸宗之混融,欲立淨宗之基柱,欲破積久之時弊,欲遣行人之疑惑, 是豈易哉!非具超人之器量、悲智,何克此任?由今大師悲心深遠,神智超邁,往往玄通善導楷定教旨;《要解》縱橫自在,與奪無礙,於千年借通途教相顯淨土別 意諸著疏中,可謂登峰造極之作。誠希有難得哉!

        今《略註》於大師玄通善導和尚處一一指示,使見祖祖悲心無二,古聖光照後賢,誠可謂大有功於《要解》,亦大有功於時人;知其必獲二祖相視會心,極樂光中, 同予加持!唯願讀者,以《略註》為階,得《要解》真義,順佛本願,一向專稱,直超極樂,頓證無生。亦願來賢,承聲接響,推波助瀾;復淨宗獨立本旨,慰大師 悲心苦志;大暢如來本懷,廣度苦惱群萌。

 釋淨宗    謹序
佛曆二五四七年(二○○三)二月十八日 

 

八不道人的歸宿
——蕅益大師簡介

      蕅益大師(一五九九—一六五五):蓮宗九祖,號智旭,字素華,別號「八不道人」,晚稱「蕅益老人」。母金氏,夢大士送子而生。俗姓鍾,江蘇吳縣人。

        大師七歲茹素,少好儒學,誓滅釋老,開葷酒,著論數十篇而破之。十七歲時,偶閱蓮池大師《自知錄》及《竹窗隨筆》,有所省發,乃不謗佛,並焚毀所著辟佛論等。

        二十歲時,註釋《論語》,至「天下歸仁」,不能下筆,廢寢忘食三晝夜,大悟孔顏心法。後聞《地藏經》而信佛。

        二十二歲,專志念佛,盡焚所著稿二千餘篇。

        二十三歲時,發四十八願,自名大朗優婆塞。聽《楞嚴》時,至「世界在空,空生大覺」處,對何故有此大覺不明了,遂決意出家,體究 生死大事。次年一月之內,三次夢見憨山德清。時憨山大師住廣州,因路遠不能從,而就憨山門人雪嶺師剃度。後往雲棲,聽古德法師講唯識 論。一聽了了,疑與《楞嚴》宗旨有矛盾,不得決疑。叩問之,得「性相二宗不許合會」之答。大師甚怪之,覺佛法豈有二也?並於「身從何來」不能明瞭,以至大 汗淋漓,遂上徑山坐禪。一日,身心世界,忽皆消殞。悟知此身,從無始來,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但是堅固妄想所現之影,剎那剎那,念念不住,非從父母所生。 從此,性相二宗,一齊透徹。知其本無矛盾,但是邪說大誤人耳。是時一切經論,一切公案,無不現前。旋自覺悟:解發非為聖證,故決不語一人。久之,則胸次空 空,不復留一字矣。

        二十六歲,大師受菩薩戒,遍閱律藏,方知舉世積訛。知末法時代,徒為名字比丘。亦深感自身煩惱厚重,於諸戒品,說不能行,遂拈鬮而退作菩薩沙彌。蓋以為今 比丘則有餘,為古沙彌則不足,甯捨有餘企不足也。後又多次禮七,欲求清淨輪相以得戒體。然屢求不得,並於禮懺時,煩惱習氣現起,更覺異常,故發決定心,盡 捨菩薩、沙彌所有淨戒,但作一三歸弟子而已(時年大師已四十六歲,後因見相好而稍感心慰)。

        大師二十八歲時,母病篤而無力救,痛切肺肝。葬事畢,焚棄筆硯,往深山閉關。於關中大病,始知功夫不得力,尤痛感無常迅速,遂發意西歸,求生淨土。

        三十歲時出關,隨雪航師學律。後盡諳宗門近時流弊,乃決意弘律。

        三十二歲時,欲註《梵網經》,不知依何宗?後作鬮問佛:一曰宗賢首,二曰宗天臺,三曰宗慈恩,四曰自立宗。頻頻拈得台宗鬮,於是究心台部,然不肯為台宗子孫。

        三十七歲後,宏化諸方,居無定所,隨緣著述各種經論疏解。晚年安居浙江靈峰,五十七示寂,世稱「靈峰蕅益老人」。

        大師平生厭棄名利,以念佛為本,以閱藏著述為業。終身未嘗放下筆硯,故著述頗多,共計四十餘種,近二百卷。而大師自言:

註盡十二部經,不曾增減一字;
講盡八萬律儀,不曾行得一事。
釋迦如來喚作不肖丑兒,彌勒世尊訶為癡頑傲弟。
獨有阿彌陀佛藏垢納污,金手接向下品蓮花安置。

        蕅益大師初以宗乘自負,苦參力究數載,深有所得。後盡諳宗門流弊,乃決意弘律。三閱律藏,深研戒律。並會通大小律儀,詮釋開遮持犯,欲救時弊。力求五比丘共住,擬扶正法。後因求五比丘不得,亦深知持戒之難,故棄而歸淨,力弘持名一法。

        大師於律解雖精,然深知「唯佛一人持淨戒,其餘皆名破戒者」。尤知自身煩惱習強,躬行多玷,說時似惺惺,用時仍顛倒。不是生西方,便是墮地獄。曾自言: 「二十四歲出家,真為生死大事。只因藏身不密,為一二道友所逼,功用未純,流布太早,遂致三十年來,大為虛名所誤。直至於今,髮白面皺,生死大事,尚未了 當。言之可羞,思之可痛。所以平生誓不敢稱證稱祖,犯大妄語;誓不敢攝受徒眾,登壇傳戒;邇來並誓不應叢林請,開大法席。蓋誠不肯自欺自誤故也。」(三業 未淨,謬有知律之名,名過於實,此道人生平之恥。)

        大師意欲匡救三學內訌之弊,而倡禪、教、律「三學一源」之說。認為:

禪是佛心,教是佛語,律是佛行,未有有心而無語、無行,有語而無行、無心者。即此三,雖三而實一。若不了此旨,各分門戶,內訌為事,不能自利利他矣。欲知佛教,一以貫之,禪即教即律,乃至律即禪即教,三學本為一源。
如來所制大小律儀,皆為斷除現在未來有漏,直下安心,亦是至圓至頓;如來所說一代時教,皆是破除我法二執,直下安心,亦是至圓至頓。
祖師千七百則公案,皆是隨機設教,解粘去縛,斬破情關識鎖,直下安心,亦是至圓至頓。
若不能斷有漏法,即不知戒意;不能破我法二執,即不知教意;不能斬破情關識鎖,即不知祖師西來意。
既不知戒意、教意、祖意,縱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性業遮業,悉皆清淨,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縱三藏十二部,無不淹貫,談說五時八教,權實本跡皆悉明 瞭,只是貧人數他寶,身無半錢分;縱公案爛熟、機鋒轉語、頌古拈古、上堂普說等,一一來得,只足長慢飾非、欺誑人天,皆所謂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故《圓覺 經》云:「末世眾生,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此之謂也。諸仁者,出生死事,大不容易。

        此即蕅益大師對「三學一源」之精要闡釋,觀此,則可明禪、教、律三學之大義。

        雖三學一源,然末法眾生,善根淺薄,心眼未開,多得其?,不得其神。豈能盡曉三學之旨?一學尚不知,況三學也?時逾下,機逾劣,法逾衰。大師雖極力道破,欲力挽其道。然時久弊深,豈是人力所能挽回也?

        大師生平常言三學衰敗之原因曰:

漢宋註疏盛,而聖賢心法晦,如方木入圓竅也!
隨機羯磨出,而律學衰,如水添乳也!
指月錄盛行,而禪道壞,如鑿混沌竅也!
四教儀流傳,而台宗昧,如執死方醫變症也!

        故大師於舉世之若儒、若禪、若律、若教,無不視為異物,疾若寇仇。嘆言:「法運日訛,老成凋謝,獸蹄鳥?,交於中國;乳臭小兒,競稱宗主,拈花微旨掃地。 至此,不唯可悲,亦可恥矣!」觀此,可見大師有感於法道衰微之無奈與痛心。後因明了禪教律三學,於末法眾生,無一堪能;唯持名一法,普應群機。故盡捨他 法,一意西歸,專宗持名,並以此自行化他。

        大師一日對成時法師言:吾昔年念念思復比丘戒法,邇年念念求西方耳。

        成時法師大駭,認為何不力復佛世芳規耶?久之,始知大師在家發大菩提願以為之本,出家一意宗乘。徑山大悟後,徹見近世禪者之病,在絕無正知見,非在多知 見;在不尊重波羅提木叉,非在著戒相也。故抹倒「禪」之一字,力以「戒、教」匡救。尤志求五比丘,如法共住,令正法重新。後決不可得,遂一意西馳,冀乘本 願輪,仗諸佛力,再來與拔。

        有禪者曾問師:作何功夫?

        師曰:念佛。

        禪者又問:念佛為何?

        師復答言:求生西方。

        禪者嗤言:何不薦取「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用是妄念妄求為?

        師答曰:汝謂阿彌陀佛在性外,極樂國土在心外耶?心性亦太局隘矣。即汝所謂不念不求者,非惡取空耶?

        古來他宗行人,偏尚玄理,一涉淨土,多將「西方淨土、無量光壽」等,一一消歸自心,好言「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而自心又只是徒執其名,未證其實。如此執理廢事,弄巧成拙,求升反墮,自失誤他,為害非淺。蕅益大師深斥其弊,力辨其非,言:

本具性德,蠢動皆爾,非關修證,殊未稀奇。而昧者一迷緣影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自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所現物。是故西方極樂世界,即唯心淨土;現在樂邦教主,即自性彌陀。

        大師欲補偏救弊,以事扶理,彰事理無二之旨,並作「淨土唯心偈」言:

西方即是唯心土,得見彌陀始悟心;寸土不存非斷滅,堂堂相好寂光身。
西方即是唯心土,欲悟唯心但念西;舌相廣長專為此,更求玄妙抑何癡?
西方即是唯心土,擬撥西方理便乖;極樂一塵同剎海,假饒天眼未知涯。
西方即是唯心土,土淨方知心體空;一切境風猶掛念,云何妄說任西東?
西方即是唯心土,白藕池開不用栽;一念頓教歸佛海,何勞少室與天臺?

        大師雖學貫群經,宗教具通,因知淨土痛快直捷、廣大簡易,圓收圓超一切法門;高超一切禪教律,統攝一切禪教律;知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 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是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是故不參禪、不學教、不談玄、不說妙,盡捨一 生修學,而專持名號。

        有人曾問修學之心要,大師言:「心要莫若念佛。」

        大師初則諸宗並闡,應機設化,欲救時弊。後知時久弊深,力所不及。唯淨土一法:至簡至易,至頓至圓;無罪不滅,無機不攝。只要願生淨土,無一不生。不論功 夫深淺,不論智慧大小,不論罪福多少,現生發願持名,臨終定生淨土。故一生專修淨業,偏弘淨土,力倡「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之無上心要。

        末法眾生,捨淨土一門,別無出路;捨持名一法,別無方便。於五濁惡世,若謂更有別法可出生死,則皆是戲論,無益於生死。唯深知其甚難,方堪死盡偷心,寶此 一行。但能相續稱名,必得往生。此法不涉施為,不論修證,信心稱念即可。他宗行人,多附以種種理論,闡釋「念佛」之義,使簡單易行的淨土法門,蒙上一層玄 學色彩,讓人捉摸不透;或則視其簡單無奇而不願修學。大師有感於此言:

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深信、力行」為要耳。
可惜今人,將念佛看做淺近勾當,謂愚夫愚婦工夫,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終日悠悠,淨功莫克。設有巧設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動以參究誰字為向上。殊不 知一句所念之佛,本自超情離計,何勞說妙談玄?只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五萬、三萬,以決定不缺為準;畢此一生,誓無變改。若不得往生 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一得往生,永無退轉;種種法門,咸得現前。切忌今日張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尋章摘句;遇宗門人,又思參究問答;遇持律 人,又思搭衣用缽。此則頭頭不了,帳帳不清。

        蕅益大師深感輪迴之苦,生死可怕,雖願大不遺塵界,卻膽小怕墮地獄,故一心求往。誠如其自言:「念念思歸極樂鄉,心心只畏娑婆苦。」又深悟淨土一法「凡夫例登補處,超盡四十一因位」之殊勝奇功,是故縱雖下品往生,亦自心甘。自言:

只圖下品蓮生,便是終身定局。
豈敢大言欺世,致使法門受辱!

        大師之修學,由博而約,由理而事;由聖而淨,由雜而專。最後盡捨一切,唯一佛名獨存於心。其自像讚,可謂對自身修為之最好說明:

不參禪,不學教,彌陀一句真心要。
不談玄,不說妙,數珠一串真風調。
由他譏,任他笑,念不沉兮亦不掉。
晝夜稱名誓弗忘,專待慈尊光裏召。
懸知蓮萼已標名,請君同上慈悲[舟*造]。

        大師曾自述其心路歷程言:

信 釋迦之誠語,悟法藏之願輪,始知若律若教若禪,無不從淨土法門流出,無不還歸淨土法門。予初志宗乘,苦參力究者數年,雖不敢起增上慢自謂到家,而下手工夫 得力,便謂淨土可以不生。逮一病瀕死,平日得力處,分毫俱用不著,方乃一意西歸;然猶不捨本參,擬附有禪有淨之科。至見博山(元來)後,稔知末代禪病,索 性棄禪修淨,雖受因噎廢食之誚,弗恤也。於今專事淨土,復逾三載,熾然捨穢取淨,與不取捨元非異轍,較西來祖意,豈不更直捷耶?

        觀大師一生,初學儒,然覺儒非出離之要道,乃出家修禪,期依修禪解脫生死;待熟知禪者之流弊後,不願久專於禪,更究律學,有興律之志;及見律家之流弊後, 不欲久留律門,又研習天臺,於教乘深有所得;待透徹其宗見後,知近世教下之流弊,又不屑為台宗子孫。即既不敢以「古」之「儒、禪、律、教」以自許,又不屑 以「今」之「儒、禪、律、教」而自命,故自號「八不道人」。

        印光大師讚蕅益大師言:

宗乘教義兩融通,所悟與佛無異同。
惑業未斷猶坯器,經雨則化棄前功。
由此力修念佛行,決欲現生出樊籠。
苦口切勸學道者,生西方可繼大雄。

【壹】五重玄義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譯
清西有沙門蕅益智旭 解

【要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
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即心即佛、至圓頓即佛即心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
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不簡機務、至穩當不假方便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
是故淨土三經並行於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豈非有見於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尤為不可思議也

【略註】

        蕅益大師於《要解》中,首即標明修行最直捷、最圓頓、最簡易、最穩當、最方便者,唯持名念佛。此即從一代時教中選出淨土一門,於淨土門中選出持名一行,以 示修行徑路。何以持名一行最方便、最直捷、最了義、最圓頓?若觀大師最後所言:「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則可深明此義。一部《要解》,即圍 繞此義而闡揚淨土宗義。能以此眼目縱觀全文,始知一部《要解》,自始至終,字字句句皆歸念佛一行,千言萬語無不在說念佛。

        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廣開八萬四千法門,皆為眾生了生脫死。唯稱名念佛,求生淨土一法,最直接,最圓頓,最簡易,最穩當。通觀《要解》則知:

        「至直捷」者:念佛之人,但稱名號,即生淨土而證佛果。不經迂曲,無諸繁瑣。是為至直捷也。

        「至圓頓」者:念佛之人,善根福德同佛,當下圓明,無餘無欠。一聲稱念,即圓轉五濁。雖是凡夫,卻高登補處,光壽同佛。是為至圓頓也。

        「至簡易」者:唯稱佛名,無須觀想、參究等。簡單易行,人人可依;乃至日念一聲,但終身不替,便決定橫超。是為至簡易也。

        「至穩當」者:有願必生,稱名必生,萬不漏一。已願已生,今願今生,當願當生。現生發願持名,臨終定生淨土。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是為至穩當也。

        《要解》即圍繞此四點而敷演其義,以彰本願名號不可思議功德,以導眾機歸稱名一行。

        持名一法,雖極簡易,卻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圓收圓超一切法門。簡易穩當,直接圓頓,尤為不可思議。古大德有鑒於此,故於淨土三經中獨尊《彌陀 經》,列為每日必修之功課,良以三經雖通說念佛,然《彌陀經》最簡易明瞭,易於受持故。古德著疏亦多註解此經,以彰持名一行,共暢如來度生本懷。

【要解】

古來註疏,代不乏人,世遠就湮,所存無幾。雲棲和尚著為《疏鈔》,廣大精微。幽溪師伯述《圓中鈔》,高深洪博。蓋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
特以文富義繁,邊涯莫測。或致初機淺識,信願難階。
故復弗揣庸愚,再述要解,不敢與二翁競異,亦不必與二翁強同。譬如側看成峰,橫看成嶺。縱皆不盡廬山真境,要不失為各各親見廬 山而已。

【略註】

        自古以來,《彌陀經》著疏雖多,今流通於世為世人熟知者,多為《彌陀疏鈔》、《圓中鈔》及《彌陀要解》。

        蓮池大師《彌陀疏鈔》,廣大精微,旁攝諸宗,多涉玄理。傳燈大師《圓中鈔》,高深洪博,多涉台宗妙觀。以上二書,因其內容龐博,義理繁雜,故使初機淺識, 難得其要。稍有智識者,雖有涉入,亦多迷於理,而忽「信願必生」、「稱名必生」之淨宗要義,以至「信願難階」也。蕅益大師有鑒於此,再著《要解》,擇繁就 簡,握其大要,唯彰「信願持名,必生淨土」宗義,特顯五濁惡人,但稱佛名,現生住不退轉,往生高登補處之殊勝。並極盡善巧,導引一切眾生,當死盡偷心,專 稱佛名。

        觀此序說,知《要解》正為攝初機淺識之輩、執理廢事之人,同入信願之門,同歸稱名一行。

        《彌陀經》著疏除以上三種外,另有善導大師《法事讚》,以偈頌彰《彌陀經》義,極盡奧妙。古德盛讚之,言:「今經末疏,漢和數十家。就中《法事讚》其最要 也。雖非解釋,詳其讚意,巧妙深玄,含蓄無盡。實是大心海中之洪潮音也。豈可不參訂窺經之微意哉!」如此寶典,流失千餘年,近世方重現於世。此《法事讚》 於淨土行人大有裨益,可惜世少流通,知者甚少。

        今於略註中,旁參諸釋,窺測淨宗心要。使有緣見聞者,知淨土一貫宗旨,而安心念佛。

第一、釋名

【要解】

將釋經文,五重玄義。
第一釋名:此經以能說所說人為名。
佛者:此土能說之教主,即釋迦牟尼。乘大悲願力,生五濁惡世。以先覺﹝自覺﹞覺後覺﹝覺他﹞,無法不知,無法不見者也﹝覺行圓滿﹞。
說者:悅所懷也。佛以度生為懷,眾生成佛機熟,為說難信法,令究竟脫,故悅也。
阿彌陀:所說彼土之導師,以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眾生生極樂世界,永階不退者也。
梵語阿彌陀:此云無量壽,亦云無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化度,一一無量也。

【略註】

        蕅益大師教宗天臺,故於釋文前依天臺「五重玄義」略彰一經要義。所謂玄義者,即一經大義。五重者,即名、體、宗、用、教相。因名詮體,因體會宗,依宗明力用,藉名體宗用顯教相。若知五重玄義,則可通明一部《要解》大義,玄知《彌陀經》心要。

        首釋經名,此經名曰《佛說阿彌陀經》。

        佛即能說教主、歸勸導師釋迦牟尼,先覺名號,披弘誓鎧,乘大悲願,生於五濁惡世,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令眾生得究竟安樂,故特說易行易往之法。

        所謂「先覺覺後覺」者:依通論,即自覺覺他。若依淨土一門之義釋之,其自覺者,即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覺他者,亦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如《要解》 言:「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先覺。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覺後    覺。」此即釋迦本師自信教人信之不可思議功德,亦唯有徹知此義方堪稱「無法不知,無法不見」,方堪稱「無上正等正覺」。以此法全體是佛境界,非九界自力所 能信解故,唯佛與佛乃能徹知此義。故「無法不知,無法不見」雖通攝一代時教,實唯有徹知淨土一法,方能圓顯此義。

        私案:若觀六方諸佛證誠之文,知此經亦乃十方諸佛通說、十方世界普流行之經典,故「佛」亦可通指「十方諸佛」。

        釋迦、諸佛說此經典,又秉承於彌陀「諸佛咨嗟」之誓願,故知此經亦是釋迦諸佛,代佛﹝彌陀﹞揚化,彰彌陀本願,勸稱名求往。則此經亦可謂彌陀自說之經,「佛」亦可別指「彌陀」也。如《要解》言:「釋迦諸佛,皆以阿彌為自。」

        佛是三界導師,四生慈父,視眾生若自己、若父母、若獨子,故欲急急救拔。此是一切諸佛出世的共同心願、本懷。阿彌陀佛示居淨土,以四十八願攝念佛眾生歸於 淨土,令究竟解脫而暢本懷;釋迦如來權現娑婆,以勸歸淨土而暢本懷;十方諸佛,則以證誠勸信而暢本懷。兩土導師,一遣一喚;十方諸佛,共同護念,莫不共暢 度生本懷。此經所說稱名一行,即彌陀世尊、釋迦如來、十方諸佛所共暢之本懷,故善導大師言:「誓生淨土者,即稱諸佛本願意也。」

        阿彌陀佛即所說、所讚之接引導師,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其「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誓願,已圓滿成就,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釋迦如來見此﹝我見是利﹞,知 眾生成佛機緣已熟,故為「五濁惡人」說此「究竟解脫」之法,令一切多障有情,信受佛願,執持名號,得究竟安樂。大師言:

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眾生,生極樂世界,永階不退。

        此即是對彌陀本願的開顯,顯「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義。善導大師釋「阿彌陀」即直言:「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蕅益大師此釋彰四十八願之力用在第十八願,隱顯一一諸願悉歸第十八願義,善導大師開顯此義則透徹明瞭,言:

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眾生,生極樂世界,永階不退。」此即《彌陀經》宗旨,與《大經》宗旨無二無別。《要解》中處處顯彰此義,略引一二,以明其要。

一、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
二、了此,方能深信彌陀「願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
三、若非持名之奇勳,彌陀之「大願」,何以有此?
四、信願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願,定不唐捐。

        如是通觀,知《要解》雖多攝通途教相,宗旨唯在彰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念佛眾生往生淨土之超世本願。

        阿彌陀佛有無量功德,經中所言依正莊嚴即略顯此功德,最後以無量光壽二德總攝一切。若廣言之,則智慧神通道力等一一皆無量也;略言則收攝在一名號。所謂 「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法然上人彰此義言:「彌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等一切內證功德,及相好、光明、說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在彼 佛名號之中,故名號功德最為勝也。」此義正文中處處有釋,容後再論。

        此「釋名」玄義中,實亦通餘四重玄義。阿彌陀佛功德無量即顯其「體」,「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眾生」即彰其「宗」,「生極樂世界,永階不退」即彰其「力 用」。「眾生成佛機熟,為說難信法,令究竟脫」即顯其「教相」。故知五重玄義,互攝互融,可謂一義具無量義也。

【要解】

一切金口,通名為「經」。對上五字,是通別合為題也。教行理三,各論通別,廣如台藏所明。

【略註】

        經有「通、別」二題,凡釋迦佛所說,皆稱為「經」,為「通題」;此經別名「佛說阿彌陀」,為「別題」。

        經為修學指南,古人於「經」義釋之尤多,諸宗皆有細說,蕅益大師只略提其要(凡無關淨土宗義者,大師多略之,此正《要解》之特色)。今略引淨宗祖師之釋,以略知一二。

        《圓中鈔》言:「由聖人金口所宣,故言經也。經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三世不易。」

        曇鸞大師言:「經者,常也。言安樂國土,佛及菩薩清淨莊嚴功德,能與眾生作大饒益,可常行於世,故名曰經。」

        善導大師言:「經能持法,理事相應,定散隨機,義不零落。能令修趣之者,必藉教行之緣因,乘願往生,證彼無為之法樂。既生彼國,更無所畏。長時起行,果極菩提。法身常住,比若虛空。能招此益,故曰為經。」

        此經所說持名一法,即十界同遵,三世不易之無上心要。能與眾生作大饒益,能令眾生得究竟解脫。凡信受奉行者,自可乘願往生,證無為之法樂。此即佛說《阿彌陀經》之用意所在。

        此經原本名為《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鳩摩羅什大師譯此經時,別以佛名為經題,以名彰德,以名顯體,以名標行,簡潔明瞭,直顯一經所宗。古大德無不讚此,並對此題名皆有細論,綜觀之,約有四義:

一、上符經旨:以此經唯示持名方法,故以此為題。
二、下契眾機:彌陀佛名,眾所樂聞,故以此為題。
三、義無不攝:佛名攝無盡義故,佛功德海,言名便周。諸佛稱讚護念,亦任運自攝其中,故以此為題。
四、語從簡要:令後世誦持易稱道,故以此為題。

        彌陀萬德洪名,是十方三世一切眾生之所喜樂,上至諸佛讚歎,下至鬼畜歸依;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一稱佛名,速獲大利,正是不可思議功德。羅什大師以名號為經題,正顯此經要義。

第二、辨體

【要解】

第二辨體:大乘經皆以實相為正體。
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學者須如此深研痛氣拶,不可徒落在語言作道領過;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別有自性。要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強名實相。
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又照寂強名法身,寂照強名報身。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寂照 名報身。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應化身。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應不二,無非實相。
實相無二,亦無不二。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說釋迦所說彌陀,能度佛所度生,能信心所信法,能願欣厭所願極樂,能持三業所持名號,能生三資糧所生四淨土,能讚釋迦諸佛所讚彌陀依正,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

【略註】

        第二辨體。大乘經皆以實相為體,故蕅益大師依通論判此經以實相為體。其文有三義:一、明眾生心性本具性德。二、通明諸佛(別指彌陀)修德證顯。三、別明彌陀修德能利眾生。

        一切眾生本具性德,所謂「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也。此性德一體多名,或言實相、或言佛性、或稱真如。諸大乘經論於實相性體多有闡釋,所謂實相無相而 無不相,則是其大要。(其言「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彰心性正義,破內外分別之執。執西方在心外者,當善思於此。)
        實相有「性具」與「修顯」二義,心性本具如來智慧德相謂之「性德」,藉修而顯此德相謂之「修德」。性德雖生佛無別,藉修方顯。顯則為成佛,隱則為眾生。故 雖生佛平等,然因修德不一,而於無差別中顯十法界之差別相也。故生佛宛然,自他有別。正是「實相無二,而無不二」也。

        大師論修德時,雖意通諸佛,別在彌陀。以諸佛為能讚,彌陀為所讚所歸故。故言:「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讚所讚,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

        眾生被煩惱所障,被業力所縛,但有性德之名,而無其實。彌陀稱性所發之超世悲願,即欲攝一切眾生同歸性海、同證性德;其兆載永劫積植菩薩德行,即藉修德顯 性德,並以此功德回施於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此即「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也。故淨土一法處處彰顯彌陀不可思 議功德,此即以彌陀修德,施與十方眾生,攝入無漏性海。若論其理,此即性相一如、空有不二、理事無礙、自他不二之至極玄妙處。故大師言:「舉此體作依作 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

        舉此體「作依作正」者:即彌陀以「修德實相」作極樂之依正二報,藉修顯性,以相攝眾,令生欣慕。其依報就其相言為無漏報土、就其體言為無為涅槃界。正報雖義通三身,別在「法、報」二身,故下但言「作法作報」。

        作依作正亦是廣言,略言則統攝於六字洪名中,所謂「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舉此體作彌陀名號」也。
        舉此體「作法作報」者:即以此實相之體作彌陀之法身報身,顯性修不二義,並顯凡聖同居一土、與佛同證無量光壽義,所謂「念念即佛」也、「圓淨四土,圓受諸樂」也。此即同入報土同歸性海深義,善導大師判為報佛報土正在於此。

        舉此體「作自作他」:即彌陀以實相之體自覺作自覺他作他,如曇鸞大師所言:為實相身作自、為為物身作他也。 「作自作他」顯彌陀之正覺與眾生之往生一體不二,亦是彌陀內證外用上之自他不二義,與聖道自修自證之自他不二理性迥別。淨土一法果徹因源,因即是果。彌陀 已成正覺故,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故大師廣言:「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讚所讚,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

        未覺之凡夫,有彌陀實相正印印之,故使回心皆往,同入報土。所謂「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也。故信實相、願實相、行實相,則信即實相信心清淨則生實相、願即實相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行即實相念念即佛。是以「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蓮生」,此即淨宗「當下圓明,無餘無欠」義。

        「舉此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之義,廣說則無量無邊,如大師對法報化三身及一一諸相無非實相之種種細說;略說則入一法句,一法句者,即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曇鸞大師將此二義歸為「法性法身」與「方便法身」,其《往生論註》言:

諸佛菩薩有二種法身:一者法性法身,二者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此二法身,異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是故廣略相入,統以法名。菩薩若不知廣略相入,則不能自利利他。

        佛之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性德,即法性法身;極樂之依正莊嚴,佛之三身四德等,即方便法身修德。此二法身,非一非二,總攝佛之體、相、用等一切功德。

        極樂世界即二法身之總顯,既為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又為無量功德之方便法身。一一諸相,無非實相。如大師所言:

一一名字皆詮如來究竟功德,當體即是阿彌陀佛三身四德,毫無差別。

        此即淨土一法以相顯實相之妙義,當相即道,即事而真。聖道一門,從理入此,大倡「一花一葉,無非如來」義(自力處,凡夫絕份)。淨土一門,從事佛德入此,依相而求;其所求所得,即無上佛果、實相妙體(他力處,五乘齊入)。此無上佛果、實相妙體,全攝於一佛名之中。彌陀光壽之名號,即法界體,即實相體。以名召德,攝無不盡,故曇鸞大師言:「釋迦牟尼佛在王捨城,及舍衛國,於大眾之中,說無量壽莊嚴功德,即以佛名號為經體。」善導大師承曇鸞大師義,判三經唯明專念名號得生,亦可謂彰三經皆以名號為經體也。

        蕅益大師融通聖道之理判實相為經體,意顯信願持名,妙契實相宗旨。曇鸞、善導二祖則純就淨土,直判佛名為經體。《要解》正文中亦有此義,言:「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又言:「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是知:若依通論,此經以實相為經體;若純就淨土而言,則此經可謂以佛名為經體也。言異義同,以佛名即實相故。此即「廣略相入」之理。

        實相之理,理深難解,凡夫難知,未作細論,只略彰其大義而已。如善導大師言:「真如廣大,五乘不測其邊;法性高深,十聖莫窮其際。」 淨土一法,藉事顯理,理在事中,不可捨事以求理。縱然於實相之理一無所知,但能信有西方,信有阿彌陀佛,信「願生必生」,信「稱名必生」,由是而一向稱 名,自然暗合道妙,得生淨土,非必須明瞭實相之理方可得生。縱然能一一明瞭,若未實證,亦屬戲論。淨土以持名為最勝方便,故不必執於實相之理。以凡夫知 見,妄測實相,未免愈推愈遠,不如老實念佛。能常稱佛名,則自契於實相,以能持所持無非實相故。如印光大師言:「即此持名,原是實相;一生淨土,直契寂光。」蕅益大師順通途教相詳說實相,意在建立淨土一法與實相不相違背,稱名求往,正是實相正印,所謂「依實相理,念佛求生」也。故知大師談實相,與他宗談實相,意趣迥別,旨在指歸名號,信願專稱。其言:

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此即實相全顯,亦是對實相的究竟指歸處。其《靈峰宗論》言:

一聲阿彌陀,無論解與不解,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念念都是成佛真因。

        能著眼於此,自能體悟淨土超然獨立之處,自可不執名相而獨宗持名。此經不談玄理,但言持名,正在於此。

第三、明宗

【要解】

第三明宗:宗是修行要徑,會體樞機,而萬行之綱領也。提綱則眾目張,挈領則襟袖至,故體後應須辨宗。
此經以信願持名,為修行之宗要 。
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
經中先陳依正以生信,次勸發願以導行,次示持名以徑登不退。
 」則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
 」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略註】

        修學佛法須明瞭修行要徑,如法修行,始能與法相應,入實相之體。故明體之後,自須辨入體之宗。

        宗者,宗旨、宗要。淨土宗要,有別於他宗之戒定慧學、六度萬行等,但以信願持名為根本。信者信本願,願者願往生,行者行稱名。此即淨土宗綱要、指南、目 足。前於〈辨體〉章言「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今判「信願持名為宗」,宗體相符;念佛往生,自成法爾自然之事。如《大經》所 言:「自然之所牽,往生安樂國。」

        信願持名之宗旨,究其根源,源於彌陀「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之本願。三經宗旨,皆不離此。《大經》倡「一向專念」,即彰「念佛往生」之本願。 《觀經》言「持無量壽佛名」,此經言「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同彰此義。故此經亦可謂以「一向專念」為宗,即如善導大師之判:「以念佛三昧為宗」也。自古 即稱此經為《大經》略本,雖文有詳略,而義無增減。

        持名一法,是如來自選的「最勝最易」之行,善導大師言: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彌陀五劫思維選擇持名之要法,為往生之淨業,確定了淨土宗旨。信者即信此,由信而?願、而導行。非信則不足以啟願,非願則不足以導行,非持名妙行,則難以 滿所願而證所信。前導後,後攝前,三者一體不離。有信則願生,願生則自然執持名號,稱名則自然乘佛願力,往生淨土,滿所願證所信也!

        大師將信分為「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詳見於後),此六信皆源於極樂之依正莊嚴,經中首標極樂依正,反復言:「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 嚴」,即為啟人信心,令欣慕求往。此即彌陀成就依正莊嚴,招喚十方眾生:「欲生我國」。「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此即諸 佛勸信處。

        若於極樂深生信仰,則願生之心自然而起(「信受即願故」)。願即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經言:「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又言:「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此即釋迦本師勸願處。

        信願既生,則行自起,以滿往生之願,以證所信之果。行即「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所謂「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即安心於本願,一心專念彌陀名號。一心即信願一心,不亂即不被他種雜緣所亂,唯信佛語,唯憑本願,一心念佛,別無他法繫於心懷。如大師所言:「死盡偷心,寶此一行。」

        信願行三中,最易誤解即行。此行與他宗有別,唯以稱名為要,非從斷惑而論。但信佛願,願生淨土,如是而稱佛名號,上盡一形,下至一聲,自然乘願往生。其所 「行」之念佛,乃仰仗他力乘願之義,非同他法六度萬行、斷惑證真之「行」。若思「乘船」與「步行」之別,自可領會此義。一向專稱,即專仗佛力,非以念佛作 為修證之方法。如大師所釋,以信願之心稱名,方為正行。如是則「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善導大師於此義言之甚明,其《觀經疏》言: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是知:淨土法門是以阿彌陀佛之願行,作為眾生往生之行業。彌陀願行於十劫之前,已圓滿成就。今以其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其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稱彼 名號,自然攝佛之願行為自己往生之行體,故善導大師判稱名為正定業:「眾生稱念,必得往生。」若不知淨土為特別法門,則難明此義,難免與他宗相混而曲解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義,容後再論。

        觀信願行三之大義,可謂三者一體不離。而其歸宿則在稱名,以稱名方能滿願故。信願為導歸淨土,稱名則為淨土正行。若信而不願往生,則非真信;願生而不稱 名,則成虛願。信願若生,必稱佛名。若稱佛名,則信願自彰。此三一一相依,而又一體不二。如《靈峰宗論》言:

淨土之訣,在信願行。此三非三,三只是一;此一非一,一必具三。

        觀此,則知:信願行,似三實一。只是從不同角度而言其內涵,以彰顯淨土行者之心行。如《要解》所言:

依「一心」說「信願行」,非先後,非定三;信願行三,聲聲圓具。

        善導大師即將信願行三融為一體,言:

仰唯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
唯可勤心奉法,畢命為期,捨此穢身,即證彼法性之常樂。

        故知:信願行三,三而非三,一而非一,不離一心。無先後,無次第,當下圓滿,聲聲圓具。能將《要解》前後對照,自可明瞭此深義。今略提大要,於後再細究此義。

【要解】

「信自」者:信我現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團,亦非緣影學者須從這裏死盡偷心,不可草草。豎無初後,橫絕邊涯。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
我雖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以心性為自。
「信他」者:信釋迦如來,決無誑語;彌陀世尊,決無虛願;六方諸佛廣長舌,決無二言。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志求生,更無疑惑,是名「信他」以教為他。

【略註】

        前總述信願行義,今一一分述。首釋「信」義,大師將信開為「自他、因果、事理」三對六信。首標信自、信他,以彰信之根本。

        「信自」有二義:一、信自性廣大,遍含十方國土;二、信我雖迷倒,一念回心,決定得生。大師先以理言「信自」,彰極樂雖在西方,亦不在心外,乃真心本具。 即如常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及「萬法唯心」之理,以此彰求往生非心外而求,正是返歸真心本體之還源妙術。故就「機」而言:

我雖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決定得生。

        所謂「我雖昏迷倒惑」,即顯淨土正機為凡夫眾生。雖是昏迷、顛倒、迷惑之凡夫,若回心願往,則決定往生,以極樂本在心中故。此即「信自」的根本,亦可謂修 學淨土之根本。了知種種義理,即為成就此事。其所言內外一如之理,即為顯彰「回心即往、願生必生」義。其理性凡夫無由得證,但仰教生信則可。能信「一念回 心,決定往生」,則理自在其中,此正所謂攝事理以無遺也。

        所謂回心,即回心向佛。回心即生,一則因心無內外故,二則因有彌陀攝取不捨之誓願故(此為根本)。彌陀已圓證自心本體,圓彰萬德於極樂之依正莊嚴中。但以 酬願度生,而示居西方。我雖生死凡夫,顛倒迷惑,散亂不淨,若回心向佛,願生淨土,則順佛本願,蒙光攝取,決定往生。能深信於此,則一切擔憂疑慮,自然消 除。此是學修淨土之真實受用處,歷代祖師皆極力道破此事,令求生者,當信自己決定往生,安心念佛。諸祖為絕眾疑,對此皆有闡釋:

        徹悟禪師言:

信願生即生。

        曇鸞大師言:

願往生者,皆得往生。

        善導大師言:

以佛願力,回心皆往。

        故知,信自己一念回心,決定往生,蓋全憑「信他」故,以回心即入他力攝取也。故「信自」必待「信他」方能成就,一念回心,即是入於「信他」之處。

        「他」即指釋迦、彌陀、及十方諸佛,全以佛為立信之本,不涉菩薩聲聞之輩(即如善導大師「就人立信」義)。於釋迦、彌陀、諸佛中,以信彌陀為主,釋迦、諸佛為輔。一為能說,一為所說故。

        「信他」者:即信釋迦於此經中所說一日七日執持名號,決定往生。此是釋迦真語、實語,決非虛誑妄語。因有彌陀決定不虛之誓願故,其願言:「乃至十念,若不 生者,不取正覺。」故回心念佛,決定往生。大師言:「多障有情,依斯徑登不退。」此即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乃極難信之法,為令眾生無疑無慮、信受奉 行,故一佛說之,而諸佛證誠。眾生稱念,若不生者,則彌陀即虛願,釋迦即誑語,諸佛即二言。善導大師彰此信他義更直接明瞭,其言:「當知本誓,重願不虛, 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信自、信他,皆因佛力而起。有釋迦之真語,彌陀之誓願,諸佛之證誠,則信心自生。如《大經》言:「聞其名號,信心歡喜。」故淨土所言之「信」,全由聞知彌陀願力而生。所謂聞「他力」可乘,則「信心」自生也。

        此「信他」,是淨土核心、肝要,千言萬語,皆為此信。蕅益大師雖廣言「六信」,若無此信,則一切皆成泡影;因有此信,念佛往生始乃真實不虛。廣說三經,可謂皆為成就此信也。

【要解】

「信因」者:深信散亂稱名,猶為成佛種子,況一心不亂,安得不生淨土?是名「信因」。
「信果」者:深信淨土,諸善聚會,皆從念佛三昧得生。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亦如影必隨形,響必應聲,決無虛棄,是名「信果」。

【略註】

        「信因、信果」可合參,以因必有果,果不離因,一體無二故。所謂「諸善聚會,皆從念佛三昧得生」也。大師因果並舉,以因顯果,以果證因。

        一代佛法,不離因果,然有世間因果,有出世間因果。善惡之業,感三界輪迴之果,為世間因果。修戒定慧,斷貪瞋癡,廣行六度萬行,圓滿無上菩提,是為聖道豎出解脫之因果。念佛往生,念佛成佛,則為淨土橫超之無上因果。

        極樂世界已往生者,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皆由念佛而生,所謂「同以無漏不思議業,感生聚會一處為師友,同盡無明,同登妙覺」也。

        大師所言:「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淨四土,圓受諸樂。」即總攝因果於一體,此即淨土「念佛成佛」之無上因果,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般自然法爾自然。故信因則果自在其中,所謂「舉因則果必隨之」也。所謂「信因、信果」,即總攝於信「念佛必生,生即不退」之中,此正所謂「實相正印之所印」也。

        「散亂稱名」者:指平生偶聞佛名,隨口而出,未能相續稱念者,即「一聞佛名,永為道種」之類。此等眾生,雖未能信受奉行,一向專稱,然一稱佛名,已為成佛種子,終必以此因緣得以度脫畢竟不退。

        「一心不亂」者:即守志不二,一向專稱,終無改變者,必得往生。如大師言:「現生發願持名,臨終定生淨土。」「下至日念一聲,終身不替,便決定橫超。」能如是深信,是名真實「信因」,自爾則果在其中矣。

【要解】

「信事」者:深信只今現前一念不可盡故,依心所現十方世界,亦不可盡。實有極樂國在十萬億土外,最極清淨莊嚴,不同莊生寓言。是名「信事」。
「信理」者:深信十萬億土,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一念心外,以吾現前一念心性實無外故。
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生眾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遍,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是名「信理」﹝以法界為理﹞。
如此信已﹝此下明願﹞,則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淨,理應欣求。

【略註】

        學修淨土,當深信:「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此是釋迦之真語、實語。故大師言:「實有極樂國在十萬億土外,最極清淨,不同莊生寓言。」能如是信,是為「信事」。有事自有其理,故大師將「事、理」攝為一對,顯事理無礙之義。

        若以理言,西方雖在十萬億佛土外,亦不出心外;求生西方,亦非心外而求,以心本無內外故。若執自心為內,西方為外,則為凡夫顛倒之見。

        所謂「自心」、「我心」等,非指凡夫虛妄攀緣之心,乃指一切含靈本具之真心、佛性。極樂淨土,即此真心、佛性之顯現,以彌陀心淨,故其國土清淨,無有眾苦,故當欣求。而我今自心,顛倒迷惑,污穢不淨,故感得娑婆種種不如意事,而常受眾苦,故當厭離。

        厭娑婆之穢,即棄捨虛妄不實之自心。此心污穢不堪,不可作為出離之道,不可依憑,故當捨離。

        欣極樂之淨,即欣慕彌陀已圓滿成就之功德。極樂種種莊嚴,能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圓證無上菩提,故當欣慕。

        若能以萬德洪名而莊嚴自身,常稱佛名,即是捨穢取淨之徑路﹝全修即性﹞。一字不識、一文不知之輩,但能稱名求往,則欣厭自在其中,自然暗合道妙,得生彼 國,所謂「即事持達理持」也。故淨土一法,不在知與不知、解與不解,但能執持名號,則一切事理盡在其中,非捨事而別有理。大師雖論事理,實則意在以理輔 事,以除執理廢事之偏。

        念佛求生淨土,因往生而證無生,藉事而成就理,是淨土至極方便處。《彌陀經》處處言極樂莊嚴,顯淨土一法以信事為本。若執理廢事,言極樂在自心中,即未知淨土一門「指方立相、全事即理」之深意。蓮池大師即破此偏執言

著事而念能相繼,不虛入品之功;
執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禍。

        是故,善根淺薄之我等凡夫,寧可執事而老實念佛,莫徒好於理而反遭落空之禍。

        蕅益大師攝諸宗教理,廣釋「信」義,以收群機。其事理、因果,多傍通途教理而論,欲攝他宗門人歸於淨土。然對淨土行者而言,當於「信自、信他」處著眼。深信佛願,一念回心,決定得生,此即淨土信仰之心要。大師於後言:

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圓轉五濁,不涉施為,唯信乃入,非思議所行境界。

        能信於此,則「事理、因果」自攝其中。淨土一法「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即在於此,故大師言:「持名一法,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知此,則可安心稱名也。能安心稱名,則六信自然攝在其中。

        細觀六信之釋,知前後互有潛通。如「信自」所言「一念回心」,即攝「信他」義。「一念回心」即是「因」,「決定往生」即攝「果」。一念回心,即生極樂,即通「事」;回心往生,光壽同佛,即顯自心性德,即攝「理」。

        六信雖互攝,亦有主有從,以「信他」為本,餘即是從。但得其本,則六信皆攝。其因果一對,要在信因。為強化信因﹝我今持名必得往生﹞,而說信果﹝他持名者 已往生故﹞。以有執理廢事者,故說信事,破其邪倒。以廢事之理,理亦不圓,故說圓理,破其偏執。故知事理一對,乃權宜之法,對待之藥。又所謂自他、因果自 含事理,故知六信三對,含於自他、因果二對;二對又攝於信他信因中;此二信實為一信,在彌陀果覺說為「信他」,在眾生因心說為「信因」,正是自他不二、果 徹因源義。信他者:即信彌陀本誓,重願不虛;信因者:即信我今稱念,必得往生。故知六信,唯是信:稱名必得生(因),依佛本願故(他)。此即六信之根本。 《要解》雖廣言六信,然自始至終,處處顯彰「信他」深義,於信因、信果、信事亦略有涉及,而於信自、信理處則彰之甚少,多巧攝理於事中,挽信自於信他中, 故知六信歸極於一信:即信「一聲稱念,圓轉五濁」,信「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簡言之,即信「稱名必生」也。故已修淨土者,但宜專稱佛名, 深信「稱佛名號,必得往生」則足。其「事理、因果」亦自攝其中。若捨稱名而執於心性(信自)、理體(信理),反失根本,而有負大師廣釋信義之良苦用心。若 未深歸淨土者,則可藉此六信以除疑,而安心稱名也。

        善導大師論信心時,即?開他宗理論,純依淨土宗旨,言機法兩種深信: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此兩種深信,簡潔明瞭,直顯淨宗心要,攝「機、法」於一體,實為淨業行人之目足、指南。其義可與蕅益大師所言「信自、信他」互通,而其事理、因果,亦盡顯於「法」之深信中。

        能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則偷心自死,萬慮自息,自然一心歸命彌陀。

        能深信「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則疑慮冰消,擔心自除,而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具此「兩種深信」,自不會被一切流俗知見,異端邪說,及他宗之「異見、異學、別解、別行」等之所破壞,而自安心不動,盡形稱名也。

【要解】

厭穢須捨至究竟此即事之理,方無可捨;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故妙宗云:「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即是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若達全事即理信    ,則取願    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故次信而明願也。

【略註】

        此節詮釋「願」義。

        願者即「願往生心」,此即信受之相,亦即一念回心處。但有真實願生心,即順釋迦之勸化、諸佛之證誠,順彌陀接引之誓願,決定往生。

        願有「欣、厭」二義,厭即厭離娑婆,欣即欣求極樂。娑婆之苦,即是厭離之啟示;極樂之樂,即是欣慕之導引。真為生死者,知無常迅速,知生死可畏,感自身無力,自然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凡夫在貪瞋煩惱心、無明業力海中,能生願往生心,即是宿善顯現之時,即是與彌陀願力感通之時,即是淨業成就之時,亦即往生決定時。此願心如污泥中所生之蓮 花,與斷煩惱無關,善導大師言:「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故知願心與煩惱共成,與業力並在。雖有願生心,業力亦常相侵濕。凡夫之願心與無始 以來的業力相較,實在微乎其微,縱有切願,亦難敵無始業力。善導大師於「二河白道喻」中,將貪瞋煩惱比之如深廣無邊之水火二河,將凡夫願生心,比之如四五 寸之白道。所謂「貪瞋強故,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也。水火常交過濕道、燒道,即彰凡夫心中,常起貪瞋煩惱,污染願往生之善心、燒功德之法財。如 此眾生,唯賴彌陀願力攝護,乘彼願力之道,得以渡過水火之難。乘彼願力之道,即不顧水火,正念直來,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故凡夫之心唯置於彌陀誓願中,始可 安度彼岸。此即彰願生心於乘佛願力、一向專稱中。

        一切皆虛,唯佛是真,歸命彌陀,一向專稱,即是真實願生相。此即欣厭取捨至極之道。所謂「厭穢須捨至究竟」者:即徹底看破自身現是生死凡夫,身心皆虛妄,不可依憑,當捨之盡淨。

        「欣淨須取至究竟」者:即一心歸命彌陀,全托佛力,全信名號功德,而專稱佛名。

        能徹底捨棄自我,歸命彌陀,即取捨至極義。大師於最後言:「唯深知其甚難,方肯死盡偷心,寶此一行。」即深彰取捨至極之義。

        取捨與不取不捨同為成就無上菩提,殊途同歸,故古德言:「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然淨土一法,與他宗不同,欣厭取捨,熾然所求。但能取捨至極, 則即事成理,全他成自,如是取捨與不取捨大異其趣。雖異而猶同,同為成就無上菩提故;雖同而猶異,其方便力用迥異故。

        不取不捨之理,瑩智慧之極,唯聖者有份。多障凡夫,唯依取捨之道成就法身慧命。究實而言,唯佛一人絕於取捨。如印光大師言:

夫未證妙覺,誰離取捨。三祇煉行,百劫修因,上求下化,斷惑證真,何一非取捨之事乎。須知如來欲令一切眾生速證法身,及與寂光,所以特勸持佛名號,求生西方也。

        觀此,知自佛以下,無不取捨。然如禪宗之聖道,多喜自證佛果,故好不取不捨之理;淨宗偏依強緣,故獨唱取捨之道。二門宗旨迥別,須善簡別,不至以不取捨之理廢淨土取捨之道。印光大師對此言之甚詳,其言:

言 取捨者,此約究竟實義為難(難者,反詰問也),不知究竟無取無捨,乃成佛已後事。若未成佛,其間斷惑證真,皆屬取捨邊事。既許斷惑證真之取捨,何不許捨東 取西、離垢取淨之取捨?若參禪一法,則取捨皆非。念佛一法,則取捨皆是。以一屬專究自心,一屬兼仗佛力。彼不究法門之所以然,而妄以參禪之法破念佛,則是 誤用其意。彼無取捨,原是醍醐。而欲念佛者,亦不取捨,則便成毒藥矣。夏葛而冬裘,渴飲而饑食。不可相非,亦不可固執。

        善導大師上順佛心,悲憫於苦者,著眼於凡夫,更明彰此取捨之要益。其《般舟讚》言:

凡夫生死,不可貪而不厭;彌陀淨土,不可輕而不欣。
厭則娑婆永隔,欣則極樂常居。
隔則六道因亡,輪迴之果自滅。
因果既亡,則形、名頓絕也。

        淨土諸祖對難易二道(聖淨二門)、要弘二門、正雜二行等之詳細分判(見後),皆顯取捨肝要。所謂捨穢土歸淨土,捨難行取易行,捨自力歸他力,捨雜行歸專修,皆是取捨。而種種取捨,皆為順從佛願。善導大師言: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故知,取捨之義,願生之心,盡顯於「一向專稱」中。古今祖師,深知此要,故莫不取捨至極,而一向專稱彌陀佛名。蕅益大師初以宗門自負,後因病而歸心淨土, 然猶不捨參禪,以附「有禪有淨」之言。後遇知識,得識病根,純粹棄禪歸淨,覺熾然捨穢取淨,比之禪宗不取不捨,更為直接痛快。是故不參禪,不學教,不談 玄,不說妙,唯事持名而已。

        淨業行人,雖欣厭熾然,志在往生。然於自身禍福好壞、壽命長短,無須強求,一切任彼前業。但隨世緣念佛,命終自得往生。如印光大師言:「修西方人,今日死 也好,再活一百二十歲也好,一切任彼前業,不去妄生計較。尚信願真切,報終命盡,便即神超淨域,業謝塵勞,蓮開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記矣。」

【要解】

言「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信則便信 ,擬議則不堪。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也。

【略註】

        此節詮釋「行」義。

        所謂「散稱」者:即前面所言「散亂稱名」。「執持」者:即畢命為期,一向專念。佛名具無量德,能一向專念,仗佛名之德,則自然登不退。

        經言「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即聽聞名號功德、領受於心、一向專念。能一向專念,自然佛力攝取,住不退轉。不受他法所惑,自始至終,一心信向,一向專 稱,心自安住不亂。縱雖煩惱熾盛,然知佛力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不顧煩惱厚重,唯一    念佛,決不捨此而別求他法,如此持而不捨,畢此一生,即「執持名號」。此執持即是「一心」。 《要解》最後顯彰此義即直截明瞭,言持名一法「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觀此,知「一向專念」即淨土所言「一心不亂」。蕅益大師釋為「信願專 持名號」、「死盡偷心,寶此一行」等。善導大師釋為「一心信樂」、「一心願生」、「一心專念」等,天親菩薩則釋為「一心歸命」。雖言說不一,其義無別。世 人則往往如印光大師所言:「以無信願之一心,與有信願之一心,敵體同觀。」無信願之一心,以斷惑為準,如事理一心。有信願者,無論斷惑與否,一向專稱,即 是一心。

        此就「信、行」而顯「一心」,若就心性而言,則別有「慈悲加佑,令心不亂」之深意。此義容後再論。

【要解】

然諸經示淨土行,萬別千差,如觀像、觀想、禮拜、供養、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淨土。
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故釋迦慈尊,無問自說,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謂方便行經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教經, 圓頓理經中最極圓頓。故云:「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古人圓極語
信願持名,以為一乘真因;四種淨土,以為一乘妙果。舉「因」則「果」必隨之,故以信願持名為經正宗。其四種淨土之相,詳在《妙宗鈔》,及《梵網玄義》,茲不具述。俟後釋依正文中,當略示耳。

【略註】

        淨土法門雖以淨土三經為正依經典,然傍涉淨土之經典甚多,是故論及往生之業,亦自不同。有主念佛者,有主觀想者,有主修諸功德者。雖一一行成,皆生淨土。 然唯有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能令多障凡夫,依此徑登不退,故為最方便、最了義、最圓頓之無上妙法。

        「收機最廣」者:上至等覺菩薩,下至五逆十惡,無不攝取。一代時教,唯此一法普被群機,遍透機宜,所謂「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也,故其收機最廣。

        「下手最易」者:良由此法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但持名號,徑登不退。無論上智下愚,無論在家出家,人人皆可遵行。有口即能稱,有心即能念。不分時節,不分地點,故其下手最易。

        古德將佛名比之如清珠,言:「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清珠投於濁水,濁水自然清淨,此乃全憑清珠神力。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亦自成佛,此即全憑名號功德之力。意顯淨土一法,不憑自己修為,全憑名號功德,故使凡 心頓同佛心。此即是一乘真因,自感一乘妙果:「圓淨四土、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但持名號,徑登不退,此即是淨土易行橫超之處,迥異諸宗,橫超諸法。一 部 《要解》,即彰此一乘因果,顯「念佛成佛」之妙義,故大師判「信願持名」為經正宗。若捨信願持名而別涉他宗他義,則非此經所宗,非淨土正義。

        :往生淨土,雖有種種行業,古大德歸結為二:一諸行往生,二念佛往生。雖一一行成,皆生淨土,然蕅益大師獨讚持名一法最方便、最了義、最圓頓。特別從眾行中拈出持名一行,欲使一切眾生捨諸行,而專稱佛名。以持名一法「下手最易、收機最廣」故,超越一切法門。故大師言:

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接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
於一切念佛法門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也。

        徹悟禪師亦言:

一切行門之中,求其最易下手,最易成就,至極穩當,至極圓頓者,則無如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矣。且以念佛求生之因,必感見佛往生之果。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念佛一法,古德將其大分為四種:

        一實相念佛,二觀想念佛, 三觀像念佛,四持名念佛。

        此四種念佛,大多視實相念佛為最高,視持名念佛為最下。然實相之理,甚深難解,難契眾機,高則高矣,而於凡夫眾生難得實益。所謂「機教時乖,難行難入」 也。持名一行,看似淺顯,唯口稱佛名而已。然佛名即實相,佛名即清淨法體,佛名即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一稱佛名,萬德齊彰,自契實相,自歸法體,當下圓滿, 念念即佛。其行極易,而其利無窮。故似為最下,實為最上。蓮池大師對四種念佛之優劣有細辨,觀其大義,自可捨餘行而專持名號。其文言:

念 佛復有多門,如實相念佛四種,乃至萬行回向等。實相之佛雖云本具,而眾生障重,解悟者稀;下此數門:觀像,則像去還無,因成間斷;觀想,則心粗境細,妙觀 難成;萬行,則所作繁多,重處偏墮。唯此持名一法,簡要直接,但能繼念,便得往生。古人謂「既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則不期實相而實相契焉。故念佛為修 行徑路,而持名又念佛中之徑路也。

        集淨土大成之善導大師,將「諸行」與「念佛」歸結為「要門」與「弘願」,顯諸行自力與念佛他力之別,使淨宗心要徹彰無遺。其 《觀經疏》言: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回斯二行,求願往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此「要、弘」二門,是善導大師對整個淨土的細判。「要門」即 《觀經》十三定觀,及三福九品之散善;廣而言之,含攝聖道八萬行門。「弘願」則指彌陀四十八願;細言,則別指一切眾生念佛往生之本願王∣第十八願。

        「要、弘」二門,攝盡淨土種種行業。然「要門」一途,多仗自力,其行猶難,攝機未普,雖可回向得生,未彰如來度生本懷,未顯彌陀超世悲願,故釋迦如來於 《觀經》中,藉此要門,別顯弘願。於流通文中,則捨方便要門,付囑持名(弘願)一行。善導大師教眼洞徹,深通佛心,彰其旨言:

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要門);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弘願門)。

        此即「要、弘廢立之文」,徹彰淨宗心要,揭示出淨土的真正歸宿在弘願念佛,即「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其文雖短,可謂筆力萬鈞,朗徹大千;淨土宗義,如撥雲 見日,朗然獨耀。此「一向專稱」之義,即是善導大師對「弘願門」所言「善惡凡夫乘佛願力」之結示,亦是對第十八願「乃至十念」之詮釋。觀此,知「一向專 稱」即是「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歷代諸祖弘揚淨土,皆不越於此「要弘二門」大義。或偏於「要門」,倡萬善同歸,攝聖道眾機齊歸淨土;或別彰「弘願」,倡「一向專稱」之正義。

        雖「諸行」與「念佛」皆得往生,然行有難易,利有遲速,攝機有廣狹之別。且諸行非本願行,與彌陀願力疏遠;念佛則是彌陀本願之行,與彌陀親近,偏蒙攝益。乃至十念,莫不皆往。故善導大師言:

一切善業回生利,不如專念彌陀號;
念念稱名常懺悔,人能念佛佛還憶。

        又言:

萬行具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為尊;
回生雜善恐力弱,無過一日七日念。

        善導大師基於「要弘二門」之義,將往生行業分為「正行」與「雜行」;並將「正行」細分為「助業」與「正定業」,為淨土宗楷定了行業標準,為淨業行人指明了修學方向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其《觀經疏》言: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
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    
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
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
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
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
是名為「正」。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
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業,順彼佛願故」。
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
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回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此正雜二行分判,明瞭往生正定業唯在念佛,讀誦、觀察、禮拜、讚歎供養四種為助業,自餘諸善,則悉為雜行。常修正行者,順彼佛願,心常親近,憶念不斷,是 為無間之業,必定往生。若行雜行,則不順佛願,心常間斷,必須回向,方可得生,故為疏雜之行。為深顯正雜得失,善導大師 《往生禮讚》言:

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順佛語故。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何以故?乃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繫念不相續故;憶想間斷故; 回願不殷重真實故;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無有慚愧懺悔心故;又不相續念報彼佛恩故;心生輕慢,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人我自覆,不親近同行善知識 故;樂近雜緣,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何以故?餘比日自見聞:諸方道俗,解行不同,專雜有異。
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此二行得失,如前已辨。仰願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已能今身,願生彼國者,行住坐臥,必須勵心克己,晝夜莫廢,畢命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終,後念即生彼國。長時永劫,常受無為法樂,乃至成佛,不經生死,豈非快哉!應知。

        觀此,知專修正行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也;捨專修雜業者,則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三五往生者。學淨土者,豈可捨萬修萬人去之正行,而執千中無一之雜行?當捨雜行歸正行,藉助業入正定業。

        善導大師判稱名為正定業,源於「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本願。此願唯以「乃至十念」為往生之行,故唯有稱名「順彼佛願」,與彌陀「親、近」。其 餘眾行,則非本願行,不順佛願故,雖可迴向得生,然與彌陀「疏、遠」。讀誦、禮拜等助業,雖非正定業,卻能顯彰、達成正定業,故亦稱為正行。若歸於正定 業,助業自然攝於其中。此經貶少善不生,唯標稱名一行,即純彰正定業。故知 《彌陀經》即為開顯、流通第十八願,諸佛護念證誠者,亦即護念證誠第十八願也。

        第十八願是「本願王」(亦稱「王本願」),是彌陀肝心,諸佛教眼;是三經之指歸,淨土之眼目,往生之證據。廣說三經,即為導歸於此。善導大師玄心獨悟,透徹佛心,可謂獨步千古。印光大師盛讚善導和尚及其專修之旨,言:

善 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其弘闡淨土,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實處,教人修持。至於所示「專、雜」二修,其利無窮。「專」修謂身業專禮,口 業專稱,意業專念。如是則往生西方,萬不漏一。「雜」修謂兼修種種法門,回向往生。以心不純一,故難得其益;則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 誠言,千古不易之鐵案也。

        自古以來,論淨土者常多,唯善導大師於正雜二行辨之最為明細。觀其「正、雜」二行之得失,自然歸於正定業,專稱彌陀名。偏依善導之法然上人便依此而大倡「一向專稱」之法要,言:

欲速離生死,二種勝法中,且擱聖道門,選入淨土門。
欲入淨土門,正雜二行中,且拋諸雜行,選應歸正行。
欲修於正行,正助二業中,猶傍於助業,選應專正定。
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

        此義甚契善導大師專修之旨,常醒於耳目,自可除無始見網,消種種疑慮,而歸於一向專稱之光明大道。
        自善導大師開啟一代宗風以來,莫不視持名為淨土正行。雖諸宗齊歸淨土,並各以自宗理論詮釋淨土,使淨土一宗於神州四野遍地開花,競放異彩。然持名一法,可 謂一枝獨秀,薪傳不絕。田野鄉村,無處不聞嘹亮清爽的念佛聲。誠如天親菩薩所言:「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也。

第四、明力用

【要解】

第四明力用:此經以「往生、不退」為力用。
往生有四土,各論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
若持至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則生方便有餘淨土。
若至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則生實報莊嚴淨土,亦分證常寂光土。
若無明斷盡,則是上上實報,究竟寂光也。
「不退」有四義:
一、念不退:破無明,顯佛性,徑生實報,分證寂光。
二、行不退:見思既落,塵沙亦破,生方便土,進趨極果。
三、位不退:帶業往生,在同居土,蓮華托質,永離退緣。
四、畢竟不退:不論至心散心,有心無心,或解不解,但彌陀名號,或六方佛名,此經名字,一經於耳,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如聞塗毒鼓,遠近皆喪;食少金剛,決定不消也。
復次,只帶業生同居,淨證位不退者,皆與補處俱;亦皆一生必補佛位。
夫上善一處﹝根據了了﹞,是生「同居」,即已橫生上三土。一生補佛,是位不退,即已圓證三不退。如斯力用,乃千經萬論所未曾有﹝從來未經道徹如此﹞。較彼頓悟正因,僅為出塵階漸,生生不退,始可期於佛階者,不可同日語矣﹝鐵案﹞。宗教之士,如何勿思?

【略註】

        佛法之妙,貴在功用,故辨宗後明其力用。此經力用有二:(1)往生,(2)不退。凡念佛者,必得往生;一得往生,即圓證三不退。

        觀淨土經論及大師後文,知「往生、不退」各有二義:即「當下往生」與「臨終往生」,「現生不退」與「往生不退」。此義於正文中有明示,今略提其要,容後再論。

        為顯往生不退之殊勝,大師先以通途教理論四土的次第差別,以顯斷惑之深淺,此就自力修證而論。若仗阿彌陀佛願力,則往生不退別有深意。大師言:

夫上善一處,是生同居,即已橫生上三土。一生補佛,是位不退,即已圓證三不退。如斯力用,乃千經萬論所未曾有。

        大師初順常途略論四土次第、四種不退(隨他意),今一轉而釋「上善一處」乃「橫生四土,圓證三不退」,「如斯力用,乃千經萬論所未曾有。較彼頓悟正因,僅 為出塵階漸。」此即大師捨通途教義,顯此經力用,揭示淨土正義(隨自意)。淨土一教之利益,獨出諸宗諸教之上,於此可見矣!此亦淨宗難解難信之處,故極力 勸言:「宗教之士,如何勿思!」

        《要解》處處言及通途「次第四土」與極樂「圓具四土」之別,研習《要解》,當於特別之處細加著眼,方能明瞭淨土不共之旨。

今略引其言,以明其要:

一、今云「極樂世界」,正指「同居淨土」,亦即橫具上三淨土也。    
二、同居眾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淨四土,圓受諸樂。
三、今同以無漏不思議業,感生俱會一處為師友。同盡無明,同登妙覺。
    是則下凡眾生於念不退中,超盡四十一因位。
四、持名者,光明壽命同佛無異。
五、嗟乎!凡夫例登補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
六、唯極樂同居,一切俱非,一切俱是。十方佛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

        觀此,可明極樂淨土有別於十方諸佛淨土,乃十方佛土所無。故不可以通途四土之義,論極樂淨土。如此殊勝利益,全仗彌陀大願。故大師言:

非持名之奇勳,彌陀之大願,何以有此?

        持名一法,行極平常,益極殊勝,故難知難信。大師言:

同居一關,最難透脫。唯極樂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
了此,方能深信彌陀願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

        讀《要解》者,能知此義,方能不執通途四土之義,而深信「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天臺四土之說,流傳既久,故多依附其義而論淨土,此即諸宗融混所生之弊。大師於 《靈峰宗論》中將四土細分為「橫、豎」二門,方還淨土本源。其文言:

然此四土,有「橫」有「豎」:
若以自修行力,斷盡見思,方出同居而入方便;斷盡塵沙,兼破無明,方出同居、方便,而入實報;斷盡無明,方出同居、方便、實報,而入寂光;即名為「豎」。
若仗阿彌陀佛願力,未斷見思,即能出娑婆穢,生極樂淨;既生極樂,即於彼土,得證「方便、實報、寂光」三種淨土,不必捨身受身,然後證入,故名為「橫」也。
是故:若依自修行力,則四教並名「豎入」。
唯依阿彌陀佛願力,始可「橫超」也。

        以此眼目觀 《要解》,則於「橫、豎」四土義,可了如指掌矣。

        通途法門,但憑自力而豎出,依自身修為深淺而有四土差別。

        淨土法門,依彌陀願力而橫超,圓證四土,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如此殊勝力用,乃千經萬論所無,唯淨土一門獨有。宗門、教下雖有頓悟之因,然猶須漸次斷除 無明煩惱,生生不退,方可期於佛果。理雖頓悟,事則漸修。故聖道之頓教與淨土相比,猶為漸教也。明瞭橫豎四土義,方能從融混中揀別出淨土宗義。故大師言:

具論四種淨土,必先明「橫、豎」之致:豎則土土相殊,橫則土土相即。
唯其殊也,故見思未盡,不離同居;塵沙未盡,不離方便;無明未盡,不離實報。
唯其即也,故九界眾生,應念能睹佛境;圓滿妙覺,時時應現十方。

        淨土一法,力用超絕,但只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即圓轉五濁。念念是佛,念念圓明,無餘無欠。圓頓直接,無過於此。蓮池大師亦彰此經力用言:

一念頓超,片言即證,力用之妙,何可思議?
其餘法門,或浩博而難持,或幽深而罔措。今但片言名號,便入一心。既得往生,直至成佛,即方便而成圓頓。神功勝力,不歸此經,將誰歸乎?

        一代時教,法門雖多,唯持名一法,使凡夫而登補處,超盡四十一因位。知此,方知此經力用之不可思議。如印光大師言:

若知自是具縛凡夫,通身業力,匪仗如來宏願力,決難即生定出輪迴,方知淨土一法,一代時教,皆不能比其力用耳。

第五、明教相

【要解】

第五教相:此大乘菩薩藏攝;又是無問自說,徹底大慈之所加持。能「令」末法多障有情,依斯徑登不退。故當來經法滅盡,特留此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阿伽陀藥,萬病總持,絕待圓融,不可思議。
《華嚴》奧藏
願王,《法華》秘髓成佛,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欲廣歎述,窮劫莫盡,智者自當知之。

【略註】

        古來諸祖判淨土宗之教相,因所宗不同,各有特色,若能通觀,則能從不同角度瞭解淨土之教相,而對淨土之認識則會更明瞭、透徹。為易於瞭解 《要解》脈絡,易於把握念佛「至直捷、至圓頓、至簡易、至穩當」之大義,今略將淨土判教之源流同述於下,前後通觀,以明淨宗教相之綱要。

        淨土判教之始,源於龍樹菩薩。釋迦如來一生說法雖多,龍樹菩薩歸結為「難易二道」。其 《易行品》言: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
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

        龍樹菩薩言難行道勤行精進,修「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易行道則但以「信」為方便,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其易行之根源,則因有阿彌陀佛本願故。

        龍樹菩薩後,曇鸞大師繼承「難易二道」判,並大彰其義。 《往生論註》言:

謹按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云:菩薩求阿毗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
「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毗跋致為難。此難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義意: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賴 惡人,破他勝德。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如斯等事,觸目皆是。譬如陸路,步行則「苦」。
「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曇鸞大師於難行道所以難,釋之雖詳,其根本原因則在:「唯是自力,無他力持。」易行道所以易,則因有彌陀本願力故:「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此易行道乃「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故 《往生論註》最後即總結其指歸言:

愚哉!後之學者,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曇鸞大師「難易二道」判釋,為中國淨土宗判教之始,首次確立了淨土宗有別他宗之特有獨立的地位,為中國淨土宗之形成與發展奠定了深厚基礎。後之弘揚淨土者,大多以此為指南而闡揚其義(下 啟天臺、西河、長安等)。或彰難行道之難而導歸淨土,或顯易行道之易而直指心要。千開萬閉,皆不離於此。繼承曇鸞大師判教者,首即西河道綽禪師。道綽禪師私承其法脈,將「難易二道」別判為「聖淨二門」,顯彰其義。其 《安樂集》言:

問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遠劫以來,應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輪迴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聖教,良由不得二種勝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為二?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淨土」。其「聖道」一種,今時難證:一由去大聖遙遠,二由理深解微。是故 《大集月藏經》云:「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

        道綽禪師之判,彰末法眾生,唯一出離之緣,只有念佛求生淨土。一代時教,法門雖多,道綽禪師言:「若教赴時機,易修易悟;若機教時乖,難修難入。」故道綽禪師根據時代與根機而選擇教法,在其 《安樂集》中引用大量經證,為末法眾生選出唯一可行之道,即是稱名念佛。

        道綽禪師親傳弟子善導大師,集淨土大成,楷定古今謬誤,闡揚淨土正義,大開宗風。其德行與思想,萬代之下,猶能感發人之信心。功蓋萬世,窮劫難讚。大師判其餘法門為「漸教」,淨土一門為「頓教」,言:

纓絡經中說漸教,萬劫修功證不退。
觀經彌陀經等說,即是頓教菩薩藏。

        聖道八萬四千法門,皆以「自力」了生脫死,乃釋迦本師隨機施教之法。誠如善導大師所言:

佛教多門八萬四,正為眾生機不同。
門門不同名漸教,萬劫苦行證無生。

        淨土一門,則別仗「佛力」而橫超,但稱佛名,即登不退。易行疾至,千穩萬當,一生成就。故善導大師言:

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善導大師在「難易二道」判的基礎上,除有頓漸之判,更將淨土一門細判為「要門」與「弘願門」,使淨土宗旨更為明朗。此是善導大師對淨土的卓越貢獻,厘清了 三經脈胳。以自力修諸功德回向求往,是為「要門」;憑彌陀願力,專稱佛名,乘願往生,則為「弘願門」。此「弘願門」即龍樹、曇鸞所判之他力易行道,是淨土 行人之真實歸依處。釋迦如來廣開「要門」,即旨在顯彰此真實「弘願」。所謂:

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要門),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弘願門)。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即淨土宗旨,亦為善導大師開宗之宣言。故善導大師力擎「一向專稱」之法炬,輝耀古今,遠近霑益,無不歸向。

        善導大師集淨土大成,對淨土之判教周詳、完備,其「要弘二門」、「正雜二行」之細判,是入淨土門之金剛正眼。藉此開顯,淨宗要義,一目了然。淨土宗因善導 而成熟,故被尊為淨土宗之實際開創者,更有尊為「高祖、吾家、宗祖」者。唐宋以後,因諸宗融混,各宗教理競相滲入淨土;又因曇鸞、善導等之著疏失傳於中 土,故後來祖師判教則多傍依通途教下,有依天臺,有依賢首。因傍附於教下,故其淨土思想中多涉他宗教義,以釋他宗行人對淨土之誤解,並藉此巧攝禪教而歸淨 土。學淨土者,須善知此義,方能甄別唐宋以後諸祖施化之方便,及真實之歸趣。

        蓮池大師對一代時教之分判,不出龍樹菩薩難易二道。因未見曇鸞、善導之註疏,故於難易二道未有詳細發揮。其思想多傍依賢首宗十玄門之理,彰淨土不可思議之處,判此經為「菩薩藏攝,又為頓教所攝,復兼通前後二教終圓二教。」其言:

通「前、後」者:以一切眾生念佛,定當成佛,即定性闡提皆作佛故。
攝於「頓」者:蓋謂持名即生,疾超速證,無迂曲故,正屬於頓。以博地凡夫,欲登聖地,其事甚難,其道甚遠。今但持名,即得往生;既往生已,即得不退。可謂彈指圓成,一生取辦。如將寶位,直授凡庸,不歷階級。非漸教迂迴屈曲之比,故屬頓義。

        蕅益大師將一代時教分為「橫、豎」二途,於「橫、豎」二義中,亦自攝「難易、頓漸」等義。其 《靈峰宗論》言:

出三界火宅,有「橫」、「豎」兩途:
以「自力」斷惑超生死者,名「豎出」三界,事「難」功「漸」。以「佛力」接引生西方者,名「橫超」三界,事「易」功「頓」。
遠祖云:功高易進,念佛為先。經云:末世億億人修行,罕一成道。唯依念佛,可得度脫。如乘船渡海,不勞功力。

        蕅益大師此說,與曇鸞、道綽二祖所判之難易二道、聖淨二門,同一意趣。顯淨土一法別仗佛力橫超之義。此 《要解》即全顯此義,言淨土一法:「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

        蕅益大師初習禪、教、律,最後歸心淨土,方體悟淨土一法,比禪宗更為接痛快。是故盡捨一生修學,而寶此念佛一行。其對此經的教相判釋略與蓮池大師不同,大師依天臺判此經教相純為無問自說之大乘菩薩藏,此「大乘」即絕對圓融之一乘圓教, 《華嚴》奧藏,《法華》秘髓,皆不出於此。大師所判,彰天臺之純圓,乃至賢首之全圓,皆不出此經之外。可見此經正是全圓、純圓;非但至頓至圓,而又至簡至易,可謂「頓中頓、圓中圓」也。故大師言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也。

        蕅益大師雖依天臺判教,實暗顯淨土「方便、易行、橫超」之不共宗旨。此實有別於天臺圓教義,天臺乃豎出難行道之圓教,淨土則為易行橫超之圓教也。一豎一橫,力用迥別。知此,始能明瞭其判教的特別之處。 《要解》處處涉天臺教義,一則權借通途教相釋淨土法義,一則示通途教理之難知、難行、難證,而歸向淨土。大師最後即吐露其心聲,言:

唯深知其甚難,方肯死盡偷心,寶此一行。

        研習 《要解》,須前後通觀,尋其脈絡,方能了知「難易二道」交相輝映之趣。捨難取易之義,則了然可知矣。

        近代印光大師判一代時教大抵同上諸說,可謂融攝了諸師之義,只是又別言為「通途」與「特別」二門,略引一言以明其大義。其言:

仗「自力」者,名「通途法門」;
仗「佛力」者,名「特別法門」。
由茲,捨去「自力」,注重「佛力」,冀娑婆具足惑業之含識,現生同赴蓮池。

        觀諸大德之判教,雖各有所宗,但無不彰顯淨土易行橫超之旨,彰彌陀本願不可思議功德。大抵皆不出頓圓之旨,蓮池大師雖有「華嚴全圓,此經分圓」之論,然 《疏鈔》廣通《華嚴》之十玄門,論淨土事事無礙之理,亦可謂隱彰全圓之義。只因其「《疏鈔》之作,正當狂禪風靡之際,故不得不權宜善巧,俯就群機,而作方便之談。所謂大權菩薩,曲被當機。應病與藥,時節因緣應爾也。」

        細究淨土頓圓之旨,實與他宗所言頓圓有相同與不同之處。若論其理,同為頓圓(相同處);若論力用,則餘法皆漸,唯淨土至頓(不同處)。以其他聖教,但憑自 力,雖具圓融之理,淺陋根機,莫明其旨,難得其益。故法雖圓頓,但以行人機淺,頓法成漸,圓法成偏。淨宗則不然,全仗佛力,人人能行,但信願稱名,皆得真 實之利,不勞斷惑,橫超三界;乃至萬年三寶滅後之機,若聞此法,亦可得度。如善導大師言:

萬年三寶滅,此經住百年,
爾時聞一念,皆當得生彼。

        如此力用,非餘法能及。誠知,淨土實為頓中之頓、圓中之圓也。善導大師判餘法總為漸教,唯淨宗為頓教,其義深遠矣。

        一代時教,不出「難、易」二道。一仗自力,一仗他力。仗自力故難,仗他力故易。能明瞭此義,再研習 《要解》,則知《要解》自始至終,將「難、易」二道無不貫穿其中。善加體會,始能了知其義之所歸。

        現將淨土諸祖之判教大義,列表如下,以供參酌。

    

        問:大乘佛法,以自利利他為本;修淨土者,厭苦趨樂,似專自利,何以稱此法為大乘菩薩道?

        蓮池大師言:「求生淨土,正為見佛聞法,得無生已,還來此世,救苦眾生。是菩薩行,非聲聞道。」

        淨土一法,以三根普被圓頓妙法廣利眾生,以自利成就而得利他成就。無論上中下根,凡求生淨土,皆能疾速圓滿無上菩提,成就自利利他功德,所謂「自利即能普利一切」也。故 《大經》言: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無量壽佛名號,發一念信心,歸依瞻禮。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凡夫入菩薩位,位臨佛果,乃通途教理所無,唯極樂淨土獨具。然知此者甚少,大多視淨土為一方便之法,非究竟之道,不知此法乃即方便而達究竟,故不願修持。如印光大師言:

淨土法門,乃如來一代所說諸法門中之特別法門,不得以一切法門之修證相比而論。現在許多大聰明人,視淨土為小乘,不但自不修持,且多方辟駁,破人修持。不知此法乃凡聖同修之法,將墮地獄之業力凡夫,能念佛名,即可直下往生。
大矣哉!淨土法門也。可憐哉!不唯不修持,而復辟駁之大聰明人。幸矣哉!愚夫愚婦,信願持名,得與觀音勢至清淨海眾同為伴侶。

        八萬四千法門,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獲益最勝,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故釋迦如來,特留此法,普利一切。

        《大經》言: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
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法滅經》言:

首楞嚴經先滅,以次諸經,悉皆滅盡;獨留無量壽經,度諸眾生。

        《疏鈔》云:

今謂諸經悉滅,此法獨存,念佛一門,廣度群品。則諸經已滅而不滅,即是以「一」存「餘」,流轉無盡,正總持之謂也。

        觀此:知淨土一法是一代教法之終極指歸,正法永住,唯賴淨土。可謂根機愈劣,稱名愈盛;時機愈下,淨土愈昌。能深明此殊勝力用,始知「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故印光大師言:「一代時教,皆念佛法門之註腳。」

【貳】正釋經文

【要解】

入文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三名「初善、中善、後善」解中判「爾時」下三十九字為別序,六方佛為流通。與古不同,故科釋之。「序」如首,五官具存。「正宗」如身,臟腑無闕。「流通」如手足,運行不滯。故智者釋《法華》,初一品皆為序,後十一品半皆為流通。又一時跡本二門,各分三段,則法師等五品,皆為跡門流通。
蓋「序」必提一經之綱,「流通」則法施不壅,關係非小。後人不達,見經文稍涉義理,便判入「正宗」,致「序」及「流通」,僅存故套,安所稱「初語亦善,後語亦善」也哉?

【略註】

        五重玄義已明,下面正釋經文。

        古德將一經大分為三: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序分」是一經綱要,如人之首,五官具存;「正宗分」乃一經正所宗向,是一經主體,如人之身,臟腑無 缺;「流通分」則法施不壅,如人手足,運行不滯。此經宗向即信願往生也,序者序此,流通者亦流通此。三分並彰一經妙旨,或略提其要,或廣彰其義,或流通而 彰其用,語語皆善。蕅益大師基於此,故於《彌陀經》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之分判與其他祖師不同,故引智者於《法華》之判以為佐證。

        從「如是我聞」至「今現在說法」為序分。

        從「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至「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為正宗分。

        從「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至經末為流通分。

        細觀大師對三分正文之釋,自可領悟其所言「初語亦善,後語亦善」之義,則於其分判之特別用意,自可明瞭。

壹~一、    序分

貳~一、    通序

參~一、    標法會時處

【要解】

(甲)初序分二:初通序,二別序。
(乙)初中二:初標法會時處,二引大眾同聞。
(丙)今初

【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要解】

「如是」標信順,「我聞」標師承,「一時」標機感,「佛」標教主,「舍衛」等標說經處也。
實相妙理,古今不變名「如」;依實相理,念佛求生淨土﹝悟此者少 ﹞,決定無非曰「是」。
實相非我非無我,阿難不壞假名,故仍稱「我」。
耳根發耳識,親聆圓音,如空印空名「聞」。
「時」無實法,以師資道合,說聽周足名「一時」。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人天大師名「佛」。
舍衛:此云「聞物」,中印度大國之名,波斯匿王所都也。
匿王太子名「祇陀」,此云「戰勝」。匿王大臣名「須達多」,此云「給孤獨」。給孤長者布金買太子園,供佛及僧。祇陀感歎,施餘未布少地,故並名「祇樹給孤獨園」也。

【略註】

        經之序文分「通序」與「別序」,「通序」是諸經所共有,「別序」則彰一經之發起因緣。今首釋「通序」。

        通序分六種成就:即信成就,聞成就,時成就,處成就,主成就,眾成就。蕅益大師一一有說明,今簡言之:

        如是:即信成就。「如是」即「信順」義,即信順彌陀之本願,信順釋迦之付囑,信順諸佛之證誠,而執持名號。經文最後言「歡喜信受」,即與「如是」首尾呼 應。大師順實相之理釋「如是」義,顯念佛求生,冥符實相,揭示「辨體章」之內涵。故知,持名念佛即是實相,非離此而別有實相也。誠知:稱名為古今不變之 理,為十方諸佛共說之道,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決定無非,故稱「如是」。

        我聞:即聞成就。持名即得往生,是阿難尊者親聞於世尊,真實不虛。若能信此一法,亦同親聞於釋迦。能如是聞,則如是信,如是行,而持佛名號。

        一時:即時成就。「一時」古人多附以種種義理,究其本,即「說、聽」此經,機法相應之時。

        佛:即主成就。此經是佛親口所說,非菩薩天人說,亦為十方諸佛所證誠,顯念佛往生乃諸佛證定之言,真實不虛。此經自始至終,唯佛一人自說。誠乃持名一法, 唯佛與佛乃能知其無窮妙義,九界眾生,皆無能以其自力信解,故唯佛一人獨自發起,獨自宣說;十方諸佛為決眾疑,令生正信,故盡皆舒舌證誠。菩薩羅漢天人 等,欲速疾圓滿無上菩提,唯有信受奉行而已。

        祇樹給孤獨園:即處成就。

        下面所言「大眾俱」:即眾成就。眾成就分「聲聞眾,菩薩眾,天人眾」。

參~二、    引大眾同聞
肆~一、    聲聞眾

伍~一、    明類標數

【要解】

(丙)二引大眾同聞三:初聲聞眾,二菩薩眾,三天人眾。
聲聞居首者,出世相故,常隨從故,佛法賴僧傳故。
菩薩居中者,相不定故,不常隨故,表中道義故。
天人列後者,世間相故,凡聖品雜故,外護職故。
(丁)初聲聞眾又三:初明類標數,二表位歎德,三列上首名。
(戊)今初。

【經文】

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要解】

大比丘:受具足戒出家人也。
「比丘」梵語,含三義:
一、乞士:一缽資身,無所蓄藏,專求出要。
二、破惡:正慧觀察,破煩惱惡,不墮愛見。
三、怖魔:發心受戒,羯磨成就,魔即怖也。
僧者:具云「僧伽」,此翻「和合眾」。同證無為解脫,名「理和」;身同住、口無諍、意同悅、見同解、戒同修、利同均,名「事和」也。
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葉師資共千人,身子、目連師資二百人,耶舍子等五十人,皆佛成道,先得度脫,感佛深恩,常隨從也。

伍~二、    表位歎德

【要解】

(戊)二表位歎德。

【經文】

皆是大阿羅漢之位,其德為,眾所知識。

【要解】

阿羅漢亦含三義:一應供,即乞士果;二殺賊,即破惡果;三無生,即怖魔果。
復有慧解脫、俱解脫、無疑解脫,三種不同。今是「無疑解脫」,故名「大」。
又本是法身大士,示作聲聞,證此淨土不思議法,故名「大」也。

從佛轉輪,廣利人天,故為「眾所知識」。

【略註】

        今標聲聞之德、位。「大」彰其位,「眾所知識」彰其德。

        淨土一法,純一大乘。凡信受淨土者,即非小乘,以定性聲聞不聞他方佛名故。今聲聞眾非實聲聞,乃法身大士方便示現,以示「回小向大」之義,欲導一切聲聞歸於淨土,不可得少為足,自局其分。

        淨土法門,別仗佛力故,以信為能入;但能生信,則無不解脫。雖為大阿羅漢,有「慧解脫、俱解脫」,然欲入淨土,亦以信為首。以阿羅漢但證小果,唯是自利, 仍屬少善根少福德。若憑自力,不能得生淨土。唯依佛願,方可得生。故蕅益大師特標此為「無疑解脫」,顯「大」阿羅漢,皆深信佛力,深信名號功德,以此方顯 其「大」。

        觀大師言,知淨土法門不憑智慧解脫,唯憑佛力得度。聲聞尚依佛力而得往生,凡夫豈可執自己的修為而不捨?淨土一法,純是彌陀大願業力所成就,於十劫之前,即已圓滿成就一切眾生往生功德,隨意所願,皆可得度;若不信者,則自局其分也。故蕅益大師言:

一切罪中,疑罪為最;
一切功德,信為其首。

        聖道一門,以慧解脫,憑自力故;淨土一門,以信解脫,仗佛力故。然聖道一途,於今時眾生,不堪依行。一則去大聖遙遠,二則理深解微。又「唯是自力,無他力持。」是故「億億人修行,罕一得者。」

        淨土一門,理雖甚深,唯佛能知,九界難測。然行之甚易,瞥爾起信,隨口稱念,則直入寶所。所謂「稱名自歸,即入必定」也。是故凡信受淨土、一向稱名者,順佛本願,自得往生。故法然上人言:

聖道一門,極智慧了生死;
淨土一門,還愚癡生極樂。

        生死凡夫,極智慧未能,還愚癡則易。若信憑佛願,一向專稱,生死自可一生了辦。故古德力弘淨土,皆不在智解上下手(以法門深高,佛智難測故),唯論佛力,以令人聞「他力」可乘,而生「信心」,歸心念佛。

        龍樹菩薩言:

若人種善根,疑則華不開;
信心清淨者,華開則見佛。

        天親菩薩言: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
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善導大師言:

彌陀智願海,深廣無涯底,
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

        法然上人言:

生死之家,以疑為所止;
涅槃之城,以信為能入。

        以上諸言,一脈相承,皆深顯《大經》之義。《大經》言: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此偈即淨土總綱、源流,信此,自然一心歸命彌陀,專稱佛名。凡未專修淨土,及修而多疑者,皆由不知此義而信不具足故。若知「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之誓願,則疑心自除,信心自生。

伍~三、    列上首名

【要解】

(戊)三列上首名

【經文】

長老舍利弗此云身子、摩訶目犍連大采菽氏、摩訶迦葉大飲光、摩訶迦旃延大文飾、摩訶拘絺羅大膝、離婆多星宿、周利槃陀伽繼道、難陀喜、阿難陀慶喜、羅睺羅覆障、憍梵波提牛(口司)、賓頭盧頗羅墮不動利根、迦留陀夷黑光、摩訶劫賓那房宿、薄拘羅善容、阿少兔樓馱無貧,如是等諸大弟子。

【要解】

德、臘俱尊,故名「長老」。
身子尊者:聲聞眾中,智慧第一。
目連尊者:神通第一。
飲光尊者:身有金光,傳佛心印為初祖,頭陀行第一。
文飾尊者:婆羅門種,論議第一。
大膝尊者:答問第一。
星宿尊者:無倒亂第一。
繼道尊者:因根鈍,僅持一偈,辯才無盡,義持第一。
喜尊者:佛之親弟,儀容第一。
慶喜尊者:佛之堂弟,復為侍者,多聞第一。
覆障尊者:佛之太子,密行第一。
牛(口司)尊者:宿世惡口,感此餘報,受天供養第一。
不動尊者:久住世間,應末世供,福田第一。
黑光尊者:為佛使者,教化第一。
房宿尊者:知星宿第一。
善容尊者:壽命第一。
無貧尊者:亦佛堂弟,天眼第一。
此等常隨眾,本法身大士,示作聲聞,為影響眾。今聞淨土「攝受」功德,得第一義悉檀之益,增道損生,自淨佛土。復名當機眾矣。

【略註】

        以上十六大上首弟子等,常隨於佛,親聞法音,示作聲聞,為影響眾,助佛攝化,勸一切聲聞大眾回歸淨土。雖為影響眾,其自身亦因彌陀大願攝受功德而成就第一義諦,故亦名當機眾。

        十六大弟子,各有所長,如舍利弗智慧第一,阿難多聞第一。大師只略述其長,今亦不繁述。

肆~二、    菩薩眾

【要解】

(丁)二菩薩眾

【經文】

並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此云妙德法王子、阿逸多菩薩此云無能勝,彌勒菩薩之名、乾陀訶提此云不休息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要解】

菩薩摩訶薩:此云大道心成就有情,乃悲智雙運,自他兼利之稱。
佛為法王,文殊紹佛家業,名法王子,菩薩眾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實智,不能證解淨土法門,故居初。
彌勒當來成佛,現居等覺。以究竟嚴淨佛國為要務,故次列。
不休息者:曠劫修行不暫停故。
常精進者:自利利他無疲倦故。
此等深位菩薩,必皆求生淨土。以不離見佛,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乃能速疾圓滿菩提故事是大因緣,理是秘密藏,不可忽過。

【略註】

        此處標菩薩眾。文殊、彌勒等深位菩薩,皆求生淨土,速疾圓滿無上菩提。如文殊偈言:

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
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

        普賢菩薩亦有偈言:

願我臨於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國。

        文殊彌勒普賢等,皆是等覺菩薩,居因位之極,為速成正覺,尚求生淨土,況凡夫乎?

        聲聞菩薩,皆為當機眾,為影響眾,有二義:一自求往生,疾成正覺。二啟人信心,導歸淨土。

肆~三、    天人眾

【要解】

(丁)三天人眾

【經文】

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要解】

釋提桓因:此云「能為主」,即忉利天王。
等者:下等四王,上等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色、無色,無量諸天也。
大眾俱:謂十方天人、八部、修羅、人、非人等,無不與會,無非淨土法門所攝之機也唯廣大故微妙。「通序」竟。

【略註】

        前彰淨土上攝菩薩羅漢等聖眾,今顯淨土下攝天人,乃至人與非人等凡夫,彰淨土一法,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但稱名者,無不攝取。若論攝機之普,唯此一法,最 為廣大。法界有情,統攝無遺。如《大經》言:「地獄鬼畜生,亦生我剎中。」《要解》亦處處彰淨土攝受之機廣大無邊,言:

一、十方天人、八部修羅、人非人等,無不與會,無非淨土法門所攝之機也。
二、普攝十方三世一切凡聖,令往生也。
三、極樂攝法界機。

        觀此,可知淨土一法「收機最廣」矣。欲明淨土攝機之普,若旁參諸祖師之言,更易明瞭彌陀之廣大悲心。

        法照禪師言:

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

        蓮池大師言:

大眾者:諸天而下,人及修羅,盡六道一切眾生也。
諸餘法門:高之則下機絕分,卑之則不被上上根。
唯此一法:上下兼收。可謂萬病癒於阿伽,千器成於巨冶。豈不慈門廣大,普度無遺?

        又言:

淨土法門,一切收攝。如大本云:其上輩者,捨家離俗,而作沙門;亦有不捨家離俗者。即出家五眾、在家二眾也。但念佛者,俱得往生,是通緇素。
又蓮分九品,上該盛德菩薩,下即悠悠凡夫,乃至惡人等。但念佛者,亦得往生,是通利鈍。
又鬼畜地獄,雌雄牝牡,亦可均名男女。但念佛者,俱得往生,是通一切眾生也。

        印光大師言:

如 來大法,撫育群萌,如天普蓋,似地均擎。森羅萬象,無一能出其外,不在其中者。如日月麗天,普照萬國,雖生盲不見光相,亦蒙其照;如時雨普潤萬卉,大根大 莖,小枝小葉,悉皆向榮,縱焦芽敗種,亦復平等沐澤;如大海普納百川,大江大河亦入,小溝小渠,乃至一勺一滴亦入。既入大海,則與大海,同一鹹味,同一深 廣;失彼故名,得此海號。故知:佛法鈞陶化育,了無棄物。為諸法之本源,作眾生之恃怙。如太虛之無不包容,如陽春之無不化育。

        為顯彌陀超世悲願,普攝無遺,蕅益大師又以最下之機,顯彰此義。言:

一、「多障」有情,依斯徑登不退。
二、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
三、諸眾生,別指五濁「惡人」。

        大師以最下之惡人為當機眾,舉惡攝善,舉下攝上,顯淨土一法「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之義。彌陀「大悲為凡」之悲心,盡彰無遺。凡論淨土者,為顯彌陀悲心,為應下凡有情,皆著眼於此。使見聞者,不論何人,皆能深信自身即是彌陀所要救度的正機。

        蓮池大師言:

豈獨平處普度,亦偏度彰難故。

        曇鸞大師言:

一切外凡夫人皆得往生。

        道綽禪師言「一生造惡」之機:

常能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善導大師則大彰「淨土一法,本為凡夫」之義,處處顯淨土攝受之機為:一切善惡凡夫,一切造罪凡夫。言:

以佛願力:
五逆十惡,罪滅得生;
謗法闡提,回心皆往。

        又言: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
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善導大師對此義辨之甚詳,今略提其要,於後再論此義,以知淨土一法,別為五濁惡人之深意。

貳~二、    別序

【要解】

(乙)二別序:發起序也。淨土妙門,不可思議,無人能問,佛自唱依正名字為發起。
又佛智鑒機無謬,見此大眾應聞淨土妙門而獲四益,故不俟問,便自發起。如《梵網》下卷自唱位號云:「我今盧舍那」等,智者判作發起序,例可知也。

【略註】

        前是「通序」,今是「別序」,敘一經緣起。此經別序不同他經,無有人問,而佛自發起,言:「從是西方…有佛,號阿彌陀。」餘者大多判此為正宗分,唯蕅益大師判為序分,此亦是大師之獨見。
        此經無問自說,私窺其義,約有三義:

        一、法門深妙難知,無人能問。如大師言:「淨土妙門,不可思議,無人能問,佛自唱依正名字為發起。」良以持名一法,圓收群機,圓超諸法。全體是佛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知之,非九界自力所能測,故無人能問也。

        二、大悲所催,欲拔眾生急出苦海,故不待人請,便自發起。如大師言:「佛智鑒機無謬,見此大眾應聞淨土妙門而獲四益,故不俟問,便自發起。」蓮池大師亦 言:「良由此經,救世最急,不俟請故。末世眾生,根鈍障重,解脫禪定,甚難可得。佛以大悲,出此一門,橫截生死,急救眾生,唯恐不及,故不待請。譬如有 人,卒患惡瘍,命在呼吸;比有良方,依之修制,延緩日時,藥未及成,命已先殞。現有成藥,入口即活。有仁心者,即應速與,尚何俟其禮聘殷勤,然後投濟?佛 救眾生,意亦如是。」又言:「現前眾生,樂著生死,不求出離,自能發起佛之大悲,說此經也。」

        無問自說,深顯佛之大悲。誠如《大經》所言:

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於諸眾生,視若自己。皆度彼岸,悉獲諸佛,無量功德。

        蓮池大師彰佛悲心言:

佛說此經,略而計之,大悲有三:

一者:佛在世時,憐此五濁,說難信法,是為第一重大悲憫念眾生。

二者:佛滅度後,福慧日淺,罪障益深,故說此經,咸令未來雖不見佛,佛滅法存,但有信者,速超生死。是為第二重大悲憫念眾生。

三者:如《大本》言,佛滅久遠,當來之世,經道滅盡,獨留此經,住世度生,最後方滅。則知滔天之際,尚作慈航;大夜方沈,尤稱法炬。是為第三重大悲憫念眾生也。

使知如來不憚劬勞,備歷艱苦,為我等故,行難中難,一至於此,聞斯難者,皆應悲喜交集,思報佛恩。欲報佛恩,不越二事:一者自利,二者利人。
自利者:於此惡世,力行此道,因得往生,亦云為「難」。
利人者:於此惡世,復勸諸人,共行此道,同得往生,是則亦云「難中難」也。

        佛之悲心,旨在救度苦惱眾生,故善導大師言:

欲得捨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惡道苦等,聞即信行者,不惜生命,急為說之。若得一人捨生死苦者,是名真報佛恩。何以故?
諸佛出世,種種方便,勸化眾生者,不欲直令制惡修福,受人天樂也。人天之樂,猶如電光,須臾即捨,還入三惡,長時受苦;為此因緣,但勸即令求生淨土,向無上菩提。是故今時,有緣相勸,誓生淨土者,即稱諸佛本願意也。

        三、欲彰出世本懷,故特說此法。釋迦一生說法四十九年,初說一實大教《華嚴經》,後隨機施教,廣演權實之法。法華會上,又會三歸一,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彰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皆可成佛之義,顯出世之本懷。《華嚴》、《法華》雖開佛知見,彰一乘之法,唯上上根人,方可入一乘之道,中下無分,是以五百比丘自離法 位。若不宣說淨土一法,則釋迦出世普渡眾生之本懷,仍有鬱而不彰之憾。是故釋迦於諸經中,處處指歸淨土,並特說淨土三經,彰本懷中之本懷。如《大經》「出 世本懷文」言: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今《彌陀經》言:「我見是利,故說此言。」又言:「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又言:「如我今者,讚 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此等即為本經彰本懷之處。皆為惠以眾生真實之利,令一切眾生究竟解脫。

        淨土一法,旨在惠以眾生真實之利;其真實之利,即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此義於《大經》與《觀經》中互顯其益,《大經》開一實之教一乘頓教,《觀經》顯一 實之機善惡凡夫,如此互為表裏,深顯善惡凡夫,乘佛願力,共入報土之殊勝力用。諸佛度生之本懷,藉此得以徹彰。今釋迦無問自說此《彌陀經》,結示淨宗大 義,唯在持佛名號;但稱佛名,則入佛知見,趣涅槃城。由此而顯一代時教之指歸,彰出世本懷唯在說「執持名號」。並以慈悲哀愍,特留此法,懸收萬代有情。且 引六方諸佛之證誠,以顯諸佛出世,亦皆以此為本懷也。

        此義於《大經》雖有明示,然因於《大經》後又說《觀經》,為實施權,廣開方便之「要門」,以攝眾機歸於淨土。其文雖有隱彰「弘願」之意,但義不明顯,若不說《彌陀經》,則弘願之意難以顯彰,淨宗歸宿難以明瞭。故今無問自說此經,廢諸要門﹝少善不生﹞,獨彰真實弘願﹝一心持名﹞,不帶方便,唯顯真實,如花落蓮成。至此,《觀經》幽隱之意得以顯彰,淨宗心要得以明瞭。釋迦悲心,大智巧設三經,收放自如,力顯淨土之殊勝。知此,則可明三經佈局,乃為圓彰彌陀本願,圓顯彌陀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若欲詳知淨土之根源、發起之端緒,則可參閱《大經》。

        《大經》言:

今日世尊,諸根悅豫,姿色清淨,光顏巍巍,如明鏡淨,
影暢表裏,威容顯耀,超絕無量,未曾睹見,殊妙如今。

        阿難因睹斯奇瑞,故發問言:

今日世尊,住奇特法;
今日世雄,住佛所住;
今日世眼,住導師行;
今日世英,住最勝道;
今日天尊,行如來德。
去來現在,佛佛相念,
得無今佛,念諸佛耶?
何故威神,光光乃爾?

        因此一問,而開顯出稀有難聞的超世悲願。一切含靈,皆因此問而得度脫。此是釋迦如來光闡道教最舒心、最暢懷之時,冥與十方諸佛心心相念、光光相照,更與彌 陀威神光明融為一體,是故「諸根悅豫,姿色清淨」。大地眾生,得聞要法,慶喜得度,亦莫不為之歡喜雀躍。今《彌陀經》別傳彌陀救度之福音:「稱我名號,決 定往生。」無絲毫奇瑞,只是悲心彌加,頻頻呼喚舍利弗等:

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兩經對照,相得益彰。《大經》顯本願超勝,故現五德奇瑞;此經顯持名簡易,故平凡無奇。然無奇尤大奇,故為極難信之法。

        奇特歸於平淡,超勝顯於簡易。故此經不言他事,唯標稱名一行;上順佛願,下契眾機。要而又要,徑而又徑,彰《大經》心髓,顯淨土肝要。

【經文】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娑婆世界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要解】

淨土法門,三根普攝,絕待圓融,不可思議,圓收圓超一切法門從未道破,甚深難信,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無疑也可見正智庸愚兩不思議。
「西方」者:橫亙直西,標示現處也。
「十萬億」者:千萬曰億,今積億至十萬也。
「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為一佛所化。且以此土言之:一須彌山,東西南北各一洲,同一日月所照,一鐵圍山所繞,名「一四天下」。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千小千名「中千世界」,千中千名「大千世界」。過如此佛土十萬億之西,是極樂世界也。
問:何故極樂在西方?
答:此非善問妙答。從來答者反添戲論。假使極樂在東,汝又問何故在東,豈非戲論?況自十一萬億佛土視之,又在東矣,何足致疑?
「有世界名曰極樂」:序依報國土之名也。
豎約三際以辨時劫,橫約十方以定疆隅,故稱「世界」。
「極樂」者:梵語「須摩提」,亦云「安養、安樂、清泰」等。乃「永離眾苦,第一安隱」之謂,如下廣釋。
然佛土有四偽謬悉正,各分淨穢。凡聖同居土,五濁重者穢,五濁輕者淨西方是同居淨以凡夫例聖故;方便有餘土,析空拙度證入者穢,體空巧度證入者淨西方是方便淨以小乘回心故;實報無障礙土,次第三觀證入者穢,一心三觀證入者淨西方是實報淨以所證圓頓故;常寂光土,分證者穢,究竟滿證者淨西方是寂光淨以受用同佛故。
今云「極樂世界」,正指「同居淨土」,亦即橫具上三淨土也。(此論「修德」,不論「性德」,性德則一切微塵,法爾具足四種淨穢佛土。今約信願行三,彌陀名號不可思議故,能令凡夫所感同居極樂,最極清淨也。此則十方佛土所無,極樂同居獨擅,方是極樂淨土宗旨。下明義處皆然。)

【略註】

        此節有二要義,一顯淨土法門圓收圓超一切法門,唯大智方能信受。二是蕅益大師對極樂淨土獨特的判釋:「今云極樂世界,正指同居淨土」。

        淨土一法,即淺即深,圓收圓超一切法門,甚深難信,唯有大智方能直下無疑,故《大經》以一生補處之彌勒菩薩為對告眾,此經則以智慧第一之舍利弗為對告眾; 兩經並顯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無疑也。然《觀經》則以垢凡女質、造罪凡夫為對告眾,大開庸愚往生之門。故知,無論智愚,但能直下無疑者,悉皆第一智慧者 也。正所謂「正智庸愚,兩不思議」也。然此法門「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故無論智愚,皆以仰信佛言為信入之本,非僅憑智 慧所能信解也。

        三經並參,知此法門非以行人之智愚論能信不能信,而以行人之信不信論其智愚也。信者,皆是智者,雖一文不識,亦名智者;經言「明信佛智,蓮花化生」。疑者,皆是愚夫,雖博通經教,亦名愚夫;經言「疑惑佛智,生彼邊地」。

        為顯淨土圓收圓超之義,蕅益大師判極樂為同居淨土,而又橫具上三淨土。其先依天臺四土之義釋通途教理,至「今云極樂世界」,即轉釋淨土,別顯淨土宗旨,彰淨土殊勝。一順他意,顯自力深淺;一順自意,彰佛力圓超。

        天臺所判四土為:一凡聖同居土,二方便有餘土,三實報莊嚴土,四常寂光土。此四土通於十方諸佛國土,皆以自力所感。故次第分明,四土不相融;且依其修證深淺而各有淨穢之別﹝同居土有五濁輕、重之別,方便土有析空、體空之別;實報土有次第、一心之別,常寂光土有分證、究竟證之別﹞,皆與極樂淨土不同。

        極樂世界有別於諸佛淨土,大師判極樂為同居淨土,顯凡夫與聖人,居同一淨土。如經言:「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此同居淨土,與天臺所言同居土其義不同。 此同居土乃「圓淨四土、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之清淨佛土。且全指修德,不論性德。即極樂淨土,修德圓滿,性德全彰。如大師所言:「凡夫例登補處,超盡四 十一因位。同盡無明,同登妙覺。」如此方是極樂淨土宗旨。如是利益,全仗彌陀之大願,持名之奇勳,故使往生淨土者,受用同佛。

        大師之判,顯極樂同居,最極清淨,無有四土之別而具四土之德﹝橫具四土非由漸證﹞。一如經言:「極樂國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此義印光大師亦有明言:

        由「同居」而頓證「寂光」,撩起便行,阿誰無分?書此愚忱,敢告同人。

        成時法師言:

唯極樂同居,橫具四土。是故有情,以凡夫而例一生補處。法法圓融,塵塵究竟。教海無一名相可詮諦,法門無一因果可比擬。

        極樂國土有如此不可思議功德,全由彌陀名號不可思議故,能令凡夫所感同居極樂最極清淨也。此最極清淨土,乃十方佛土所無,唯極樂同居淨土獨具。良由彌陀大願,超絕無比,故所成就之國土,亦超勝諸佛國土,如《大經》言:「國土第一,而無等雙。」

        蕅益大師雖教宗天臺,然其論淨土則不局於通途教理,唯依淨土,判極樂國土,凡夫往生,圓淨四土,圓受諸樂。然因《要解》為引導方便,一往分別四土差別,故 其歸宿難明。若旁參善導大師之判,則於極樂淨土宗旨,可通徹明瞭。善導大師判極樂國為「報佛報土」,為「無為涅槃界」。凡夫乘願,直入報土。永絕譏嫌,等 無憂惱。到彼無殊,齊同不退。兩相對比,可知蕅益大師所判亦類同於善導大師,只因其借通途教相明淨土別義,故易與通途義理混淆,善導大師所判則獨宗彌陀本 願,直接明瞭,不與他宗相混,一目了然。

        自古以來,各宗祖師競相註釋淨土經典,弘揚淨土一法。然對極樂淨土之判法,多依其自宗理論而判之。唯曇鸞、道綽、善導等相承祖師,純依淨土經典,判極樂國 為「報佛報土」。如此教判,最為精要,直顯淨宗心髓。蕅益大師未能得睹曇鸞、善導等祖師之著疏,故無此論。然觀大師之淨土思想,多與善導一系之教法有不謀 而合之處,只是論述不同而已。

        執於四土之說者,當於此「同居淨土」細加參酌,方能真正把握淨土心要,了知淨土一法超勝獨妙之所以然。大師於此略顯此義,後有詳釋,容後再論。

【要解】

「有佛號阿彌陀」:序正報教主之名也,翻譯如下廣釋。
佛有三身,各論單、複。
法身「單」:指所證理性。報身單:指能證功德智慧。化身單:指所現相好色像。
法身「複」者:自性清淨法身,離垢妙極法身。報身複者:自受用報身,他受用報身。化身複者:示生化身,應現化身;又佛界化身,隨類化身。
雖辨「單、複」三身此論性德,實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縱橫,不並列。離過絕非,不可思議。今云阿彌陀佛此論修德,正指同居土中生化身以是同居土中所見故,仍復即報、即法也以佛身隨橫四土現故。
復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義四悉檀:的標實境,令欣求故;誠語指示,令專一故;簡非乾城陽焰非魔,非權現曲示,非緣影虛妄非邪,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權小故非權,破《華嚴合論》之訛;非邪,破末世積迷之習。此二料簡,尤大有關係。;圓彰性具,令深證故。
「今現在說法」者:簡上依正二有,非過去已滅對此土釋迦不久住,未來未成彌勒未生。正應發願往生無現可依,親覲聽法,速成正覺也。
復次,二有現在,勸「信」序也。世界名極樂,勸「願」序也。佛號阿彌陀,勸持名妙「行」序也。
復次,阿彌序「佛」;說法序「法」;現在海會序「僧」;佛法僧同一實相,序「體」;從此此字指一體三寶起信願行,序「宗」;信願行成,必得往生,見佛聞法,序「用」;唯一佛界為所緣境是真指南,不雜餘事,序「教相」也,言略意周矣。初「序分」竟。

【略註】

        經言:「有世界名曰極樂,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此即淨土「指方立相」之處,顯極樂國土真實不虛,彌陀誓願不假。既非過去已滅,亦非未來未成,正顯 現在實有。言其「有」者,大師言有四義:(1)令欣求。(2)令專一。(3)顯極樂真實非虛;非陽焰,非緣影,非偏真涅槃。(4)令一切眾生深證無生,與 佛無二。

        「有世界」顯依報,「有佛」彰正報。先言依報,令欣慕;後言正報,令歸命。其依正莊嚴,總攝於「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中 。所謂「以名召德,罄無不盡」也。亦如蓮池大師言:

極樂依正,言佛便周。
佛功德海,言名便周。
一名才舉,萬德齊圓。

        經文「別序」中總標依報正報,為勸信勸願,勸持名往生。信願行成,必生淨土,見佛聞法,速成正覺。五重玄義,皆總攝於此序中,故序分雖言略而意周。蕅益大 師特判此段文為別序,即總彰一經綱要。於正宗分中,即大彰此義,顯「極樂世界」之高妙殊勝,顯「阿彌陀佛」之光明攝取。唯以佛界、佛名為所緣,不雜餘事, 但稱名而求往。知此,則知一部經文前後相通,語語皆善,字字放光。如來悲心,處處流露無遺。

        所謂「緣之所在,恩德洪深。」依報正報,即「緣」之所在﹝自受用﹞;令歡喜信入,而深證佛果,則是「恩德」所在﹝他受用﹞。如經言:「若人但聞安樂淨土之名,欲願往生,亦得如願。」此即淨土一門,以國土名字作佛事之不可思議處。故經中處處言國土之依正莊嚴,言名號之無量功德,藉此以攝有情回願往生。末法眾生,障深慧淺,難以自證佛果;唯此一門,托佛依正,可通入路。如道綽禪師言:「凡夫智淺,多依相求,決得往生。」

        大師對三身闡釋,乃常識教理,知與不知,皆無大礙;且無智我等,難盡其奧,故略而不釋。可自參原文,及有關書籍。究其實,三身功德,全在一句名號中;能念佛往生,則三身圓彰,自然「圓見三身」。

後    跋(蕅益大師跋)

【要解】

後跋

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嗚呼!今正是其時矣。捨此不思議法門,其何能淑吐心吐膽
旭出家時,宗乘自負,藐視教典。妄謂持名,曲為中下。後因大病,發意西歸現身說法。復研《妙宗》、《圓中》二鈔,及雲棲《疏鈔》等書,始知念佛三昧,實無上寶王。方肯死心執持名號,萬牛莫挽也言有不獲已者。吾友去病,久事淨業,欲令此經大旨,辭不繁而炳著,請余為述要解,余欲普與法界有情,同生極樂,理不可卻言有不獲已者。舉筆於丁亥順治四年(一六四七)九月二十有七,脫稿於十月初五,凡九日告成。
所願一句一字,咸作資糧字字道實果然果然;一見一聞,同階不退。信疑皆植道種,讚謗等歸解脫。仰唯諸佛菩薩攝受證明,同學友人隨喜加被,西有道人蕅益智旭閣筆故跋。時年四十有九。

【略註】

        「後跋」是大師自述其著《要解》因緣。初引經證,明淨土一法最應末法時機,所謂「捨此不思議法門,其何能淑」也。後敘《要解》緣起,因友人(去病)所請而 述一經大旨,亦應眾生所需而開甘露之門,欲普與法界有情,同生極樂。並自述其修學經歷,以身說法,導人死盡偷心,老實念佛。最後以此功德回向法界,同階不 退,等歸解脫。九日成書,豈可思議!

        大師初以宗乘自負,藐視教下,更不屑於淨土,後因大病而不能作主,始知業力不可思議;並深感無常迅速,遂發意西歸,窮研淨宗(機深信)。待深明淨宗心要, 方知持名一法,至簡至易,至頓至圓;乃最勝方便,無上寶王,是出離之津要(法深信)。故棄捨一生修學,死心執持名號,萬牛不能挽回﹝信願堅固﹞。《要解》可謂其心之流露,辭簡而理暢,言約而義豐。以真佛眼,徹彰佛智;以大悲心,傳佛心印。人中芬陀利花,令人敬仰。

        大師處於諸宗融混的時代,故於《要解》中,處處涉他宗之理,又一一消歸淨土,別彰淨土圓收圓超一切法門之義。雖圓攝種種義理,卻融而不混,聖淨分明。於法 衰微之際,大悲於苦者,故不惜眉毛拖地,種種教?,別彰淨土宗旨,開顯彌陀本願,可謂用心良苦。深沐慈恩,感悅徹髓。

        「一句彌陀無註腳,歸依即是大慈航。」今於《要解》妄加註釋,畫蛇添足;唯念佛恩深,不恥人倫嘲。雖千言萬語,亦覺意猶未盡;而一言佛名,猶感美善兼備。 著筆於此,彌感佛力難思,佛恩廣大,縱出廣長舌,窮劫讚揚,亦難道其萬一。唯願一句一字,咸作資糧;一見一聞,同階不退。信疑皆植道種,讚謗等歸極樂。
        南無阿彌陀佛!

附錄

念佛往生實例

按:持名一法,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不擇智愚,不論貴賤,不簡善惡,稱念必生。其力用超絕,非思議能測。然此一法,行之極易,信之甚難。故念佛之人,往往自抱疑惑,不能釋懷。今輯錄幾則往生實例,藉事輔理,以作念佛往生之鐵證。使見聞者,就此放心,安心念佛。
所選之人,多是下劣凡夫,愚癡之輩。其行業多疏,遇緣尤遲。然乘托大悲願力,皆得往生。大悲為凡之旨,盡彰無遺。今選如此行人,非此等人行業可讚,乃彌陀 名號可尊。蓋不以此最下之機、最少之時,難顯極善、最勝之法。十地菩薩雖亦念佛往生,然凡夫之人,往往以人視法,望而興嘆,以為非如彼不能往生。由此而怯 步不前,失往生大利。是為可悲也!思及末法眾生,誰不貪瞋具足?誰不惡業纏身?然彼最劣之人,臨終十聲一聲,尤得往生;平生遇緣,常念佛者,如何不滿所 願?故以此啟人信心,使人有希望之喜,無絕望之嘆。
凡見聞者,切勿以人而輕法,宜當深生慶喜:彼既往生,吾亦有份也。如是則自然歡喜信受,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南無阿彌陀佛!

一、販雞惡人    異香滿堂

        長安,張鍾馗,殺雞為業。命終見緋衣人驅群雞至,唱言啄啄,即四向上啄,兩目血流,痛不堪忍。有沙門弘道,見之,為設像,勸令念佛;忽覺香氣滿室,群雞散去,即端坐化去。(《佛祖統紀》)

二、殺牛屠士    見佛來迎

        長安,張善和,殺牛為業,臨終見牛數十來云:「汝殺我」。張善和告妻,急請僧,即為說《觀經》:「若有眾生,作不善業,應墮惡道;善友告令至心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善和大叫云:「便入地獄也」!即以左手擎火,右手撚香,轉身向西,厲聲念佛,未足十念,即云「佛來也,已與我寶座。」言訖而終。(《佛祖統紀》)

按:鍾馗與善和,一生多作惡,
臨終果報現,恐懼莫奈何,
得聞知識教,稱念阿彌陀,
喜蒙佛來迎,得生安樂國,
惡人尚如此,誰不生極樂,
願諸念佛人,信受莫疑惑。

三、打鐵念佛    兩相無礙

        宋.黃打鐵,本軍中人,打鐵為生。每打鐵時,念阿彌陀佛不絕聲。一日無疾,託鄰人寫頌印行,廣勸人念佛。

        頌云:「日夜叮叮噹當,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即化去。

        此頌廣行湖南,人多念佛。(《龍舒淨土文》)

按: 不論時處諸緣,不論時節久近,不論罪福多少,但能上盡一形,下至一聲,乘佛願力,莫不皆往。吾人身處塵世,業事纏身,難以棄捨一切專修念佛,當如黃打鐵於 繁忙中而自稱名,世出世法兩無礙,必得往生。誠乃念佛不礙世事,世事何妨念佛!人說事忙難念佛,黃公自亦非閒人。但能如彼常稱名,一生自然不空過。

四、還俗屠沽    合掌而去

        宋·吳瓊,先為僧,後還俗。前後兩娶,生二子。屠沽無所不為,常與人作廚子,每殺雞鴨等物命。以手持起叫云:「阿彌陀佛子,好脫此身去。」遂殺之,連稱佛 數聲。每切肉時,一面切肉,一面念阿彌陀佛,常念佛不輟。教村中人念經修懺,及勸人念阿彌陀佛。後眼上生瘤,如雞子大,乃憂怖。造一草庵,分散其妻子,晝 夜念佛修懺。

        紹興二十三年秋,告村中人云:「瓊來日戍時去也」,人皆笑之。將用碗缽鍋子盡與人。次日晚,報諸道友行婆云:「瓊去時將至,盡來與瓊高聲念佛相助。」將布衫當酒飲了,即寫頌云:「似酒皆空,問甚禪宗,今日珍重,明月清風。」

        端坐合掌念佛,叫一聲佛來,即化去。(蓮池大師《往生集》)

按:吳瓊雖出家,無力成道業;
還俗破眾戒,持刀念彌陀。
把酒迎清風,念佛生極樂;
佛力匪所思,凡愚豈能測!

五、破戒道人    念佛往生

        唐.惟恭,住法性寺。慢上淩下,親狎非類;酒徒博侶,交集於門,暇則念佛。寺僧靈巋者,同惡相濟。

        里人為之語曰:「靈巋造惡,惟恭繼?,地獄千重,莫厭雙入。」

        恭聞曰:「我雖積業,罪無所逃。然賴淨土教主,憫我愆尤,拔我塗炭,豈復墮惡道耶?」

        乾寧二年病革,巋自外還。見伶人數輩,少年麗服,問所從來?

        答曰:「西來,迎恭上人耳。」一人懷中出金瓶,瓶中蓮花,其合如拳,俄頃增長如盤盂,光彩交映,望寺疾馳,而忽不見。巋至寺,聞鐘聲,恭已逝矣。(蓮池大師《往生集》)

按:惟恭破戒僧,行業多乖疏,
慢上又淩下,親狎非類徒,
平生渾是短,一長唯念佛,
仰蒙大悲恩,喜迎歸淨土。

六、八八兒念佛    口生蓮花

        有人養一鴝鵒,俗名八八兒,見僧念佛,亦學念佛,遂捨與僧,此僧常教念阿彌陀佛。後八八兒死,僧為小棺埋之,墓上生蓮花一朵,開棺看其根,自口中生。人為偈云:

        有一飛禽八八兒,解隨僧口念阿彌。

        死埋平地蓮花發,我輩為人可不如。

        蓋以阿彌陀佛有誓願云:「眾生念我名號者,必生我國。」凡言眾生者,上自天人,下至微細蟲蟻之類皆是。以此觀之,則此八八兒必生極樂世界為上善人矣。人而不知,人而不修,可痛惜哉!事在潭州城外,因此而名其城門。(《龍舒淨土文》)

七、鸚鵡學舌    念佛往生

        唐貞元中,河東裴氏畜鸚鵡,常念佛,過午不食,臨終十念氣絕。火化之,得舍利十餘粒,炯然耀目。僧慧觀者,用陶甓建塔以旌其異,成都尹韋皐為之記。(蓮池大師《往生集》)

按:鴝鵒鸚鵡,學舌念佛,
身出舍利,口吐白蓮,
頓脫異類,直歸西天。
畜牲念佛,尚得往生,
靈而為人,豈得不生,
當效於彼,常稱佛名。

後 記

        仰蒙佛祖之恩,知識之教,得聞彌陀本願,得知稱名必生,慶喜難得法緣。今藉《要解》,略彰其旨,願共聞於十方。乞諸善友、 知識,慈悲指正。

        本書所引用、參考之書甚多,故未一一列舉。能有此書,全賴他人之功,今蒙其恩而未彰其名,只有隱彰其德矣!

        於註釋中,蒙諸位法師、蓮友的賜教、關愛、支援,並喜捨淨資,資助流通,深為感激!特此誌之!

        南無阿彌陀佛!

釋智隨 二○○二年二月

再版說明

        《彌陀要解略註》一書初由上海佛學書局出版,因字型較小,排版緊密,不利閱讀。淨 法師為令行人閱讀方便,特費心思,另加排版,並細加科目、邊註,完善此書,欲再流通,以利時人。同時,常蒙指教的善友知識淨宗法師,為此書提了很多寶貴的 修改、補充意見,並添作一序,顯一部《要解》玄義,彰淨宗正脈傳承,直揭蕅祖苦心及善導宗風。精要透徹,補吾之愚,堪為閱讀《要解》及《略註》的指南。

        借此再版之際,對《略註》作了一些修改,並將成時法師之案語一一標示出來,以利參閱;同時添加淨宗法師之〈序〉,以餉行人,共霑法喜。書名則更改為《阿彌陀經要解略註》,特此說明!

        南無阿彌陀佛!

釋智隨    二○○三年四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