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與心對話:向活佛學放心 嘎瑪仁波切

內容簡介

  如何善待受之父母的生命?如何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場?如何將人生所得回饋周邊?如何實現心靈的豁達與寧邃?   放下我執,從容應對人生無常,淡看名利得失,舍得所有,安頓心靈,嘎瑪仁波切從親身體悟出發,深入淺出,闡述了生命循環規律、人生要義和開啟心靈智慧的方便法則:只要經常洗心、靜心,就會順心、安心,就會有積極快樂、圓滿充實的人生通途。

作者簡介

  嘎瑪仁波切,(祖古顏班),1968年生。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人,藏族。自幼聞思修之學習速度與圓滿異於常人,獲大堪布土登·曲吉紮巴仁波切頒授堪布之稱號,又被寧瑪巴噶陀寺莫紮法王認證為玉劄寧波之轉世、噶陀寺祖師旦巴德協三大聞法頓悟弟子之一希熱將參的轉世。現任寧瑪巴昌列寺(位於馬爾康)住持。著有《大圓滿前行釋論》《法音宣流》《法界心髓》《解惑之智》《妙寶菩提心》《佛法與生活》《妙離世間》等。

前 言

  現代社會發展迅猛,許多人急功近利,有人希望所有事情都能速成,有人希望少付出而多收獲;這就導致這樣的局面:在交往中大家對彼此的要求變得特別高,而很少有人能認真理解彼此的想法。漸漸地,人與人之間相互溝通得越來越少,相互關心得也越來越少,以前所具有的親情、友情、關懷也越來越淡薄。與此同時,我們對生活的渴望也超出了自己真正所需,要尋求的東西太多了。

  發達的媒體和周邊人際關系都在暗示,我們的需求就是"你需要什么";因此我們的需求和情緒,隨著不斷變化的資訊在轉。在這個時候,我們非常需要能反觀內心,從心靈深處去尋找自己的真正需要。而這方面的研究和實踐,佛教是最完整的,也是流傳最廣的。

  因為佛教已經有兩千多年的傳承曆史,它的一些術語對現代人來說已經很生疏,所以我用白話的形式把佛學名詞作了一些解釋,希望這些解釋能夠給現代很少能靜下來觀察自己"我現在需要什么"、"我到底是誰"的人一些簡單的答案和啟發吧……

因果無處不在

  "因果"這個詞很簡單,就是種子跟果實的關系、原因與結果的關系,而且因果是不定時地在回轉。

  很多人說,我不信因果。為什么不信呢?因為沒有昨天的你,就不會有今天的你,這就是因果。我們一生中每天都在做這樣的重複,而很多人卻認為這種重複不存在。

  為什么不相信自己會重複呢?仔細想想,昨天的你、今天的你和明天的你,每到一個時間點都會重複很多事情,即便是在一天當中,我們也在重複做著很多事情。比如我們的某些念頭會反複出現,有些事情甚至會在我們的一生中重複無數次。這樣的重複也叫輪回,也就是說,現在的這一秒鍾對下一秒鍾會產生效果。因為有輪回,所以,我們必須負責任,做好自己眼前每一秒的事情,因為,沒有前一秒的付出就不會有後一秒的收成。

  究竟什么叫因果呢?其實就是說,種子會對果實產生作用。我們講因果報應,實際上是對自己所做的事,比如肢體動作、言語、內心的所思所想,必須要負責任。從這裏我們可以延伸很多,比如,我們對十個人笑,十個裏有三個人會對我們笑,我們就是大賺,因為我們付出了一,收獲了三。我們對他們付出愛心和慈悲心,他們反過來又願意把愛心獻給我們,這對我們來說就是很多倍的收入。我經常在講,這樣的投資回報率是最高的。更何況,我們一個人面對的不只是十個人,而是千千萬萬的人。

成功最妙的途徑

  談到"輪回",必須承認剛才的那一秒鍾對現在會產生影響,現在的這一秒鍾對下一秒鍾也會產生影響,由此導致不同的循環。

  很多時候我們想要的是快樂,但由於我們對自己的行為不負責,當下的行為成了痛苦的來源,對別人也造成了傷害,這樣,快樂又能從哪裏來呢?所以,我們要把現在的所作所為變成以後快樂的種子,這就是輪回。輪回的這種循環,是促使我們每個人在撒播種子的每一個當下就要思考到將來應該怎么去呵護種子的成長。

  我們的生活就是如此,不停重複著相同煩惱,除非有巨大的痛苦或極度的快樂偶爾會改變一下秩序,來感受生命更深一層的體認,其他大部分時間都是迷迷糊糊過日子。這些都是輪回的表現。

  我們的每一天,早上醒來刷牙洗臉,穿衣服上班,一日三餐,晚上再睡覺--從小到老,每天的行為大體如此。習慣,經過十天、二十天乃至更長時間,慢慢養成,以後慢慢變成一種自然,融入生活。在這種輪回重複中,有些人在文化方面投入比較多一些,所以他的文化層面越來越突出了。一個專家,一個人對某一領域的精通,實際上是他對這些事物進行了比別人更多次的重複,變得熟練,變成習慣,成了這方面的能人。在這種重複中,我們進入了一個更高的文明,也越來越進步。也就是,將前人在重複中所悟到的精華拿來用在自己身上,繼續發展,這就是進步。

  我小時候常聽老人們講一個故事:在清末,藏區有個很有名的高僧,和我的名字一樣,也叫嘎瑪堪布,他到過印度、英國這些地方。回來以後,他告訴家鄉的人,在那些遙遠的國度有種像兩個鍋蓋一樣的東西,人只要坐在上面,它就可以帶著你到處跑,不用給它喝水,不用給它吃草,這是體積比較小的,叫做鐵馬。還有一個體積比較大的,是一個個小房子連在一起的,下面有兩條鐵做的線,小房子就在上面跑,可以從東邊跑到西邊,從西邊跑到南邊,裏面可以塞幾千人。

  人們聽了就議論說,大師歸大師,他講如此的謊言誰會相信啊--鐵馬還不用吃草,不用喝水,一個房子裏面可以載幾千人,幾十個房子連在一起還可以到處亂跑,天底下誰有能力帶那么長的房子到處亂跑?大家都沒法相信他說的這些話。

  因為好奇,我們就開始尋找,找到後我們也開始慢慢利用,利用之後把別人積累的經驗又發展了。後來大家知道了,所謂國外的鐵馬就是後來的自行車。現在不但有自行車,還有汽車、火車。用水的力量也可以發電了,可以用電燈泡照明了。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我們也進入了新的文明時代。所有這些,就是在重複前人經驗的過程中不斷進步的結果。

  《佛經》裏有一句話叫:輪回之法皆重複,重複之中看誰能讓它更殊勝。經商是如此,我們學習科學、學習高科技的東西也是如此。學文字更是如此。曆代學人、賢人把文字發揮得淋漓盡致,後人又去模仿運用,這當中我們越來越精通文字,用文字可以表達我們要表達的一切。而我們通過文字又學會了溝通,學會了數學,學會了運用現代文明中的高科技東西。在這些過程中,我們不停地努力付出,很多奇跡就是在這種重複又重複的過程中實現的。

  如果一件事情不停地重複就可以讓我們變成專家,那么在做一些心靈修養功課時,每天從內心深處一遍遍地反省,我們也會成為修複心靈的專家。很多人在修行時對自己缺點毛病的改變不用心,看不到自己的毛病,當他發現修行的改變並不很大時就會放棄。然而,他在尋找別人的缺點毛病時卻是用心良苦,經常重複地尋找。如果我們把這種認知力用於自身,那么在輪回當中改變自己命運的能力就會變得很強。

  很多人希望通過算命知曉自己的命運,有人怨天怨地,怨父母沒有給他足夠的教育,還怨社會,怨學校。而成功者卻在對某一件事的執著當中學會了刻苦用心,一邊模仿,一邊提高。為什么佛教會強調"輪回"這個詞,就是怕人們在模仿重複中選到誤區:你希望得到的是快樂、幸福與平安,卻選擇了讓你痛苦沮喪、一直有磨難的方式和方法。走入這樣的誤區,結果自然是相應的。所以,先要觀察,看清真正的循環輪回是什么樣,然後我們的靈魂就該起主導作用了。

理應頓悟,事須漸修

  你想要成功,要改變自己命運,通過後天培養自己的福報就可以實現。一個人沒有恒心,沒有意志力,是不能成功的。《楞嚴經》裏有句非常有名的話,叫"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講道理實際上每個人都會,道理大家都懂,但事情須漸漸地修為才能完成--做事的時候一再重複,重複當中去尋找精華,再去運用。這種精華應是先從自己的靈魂中來的。要先讓自己的靈魂純淨,再由純淨的靈魂發展出高尚品德,再發展出良好的習慣。

  我們還需要對社會負責任地付出,讓社會感受到我們存在的價值。人生在這種過程中就像一個車輪,本是在凹凸不平的山地裏面滾動,到最後它越走越快,像走高速公路。讓自己的生命從剛開始的坎坷走向最後的平坦,在這種循環中再對別人產生非常大的作用,為社會奉獻,為別人付出,在這當中自己也受益了。從來沒有人在付出當中光是別人受益、自己不受益的。佛陀就是最典型的:他永遠想到的是為別人付出,最後成佛的正是他。

  眾生如果永遠只想著自己,在輪回當中只能越滾動越往下坡走。佛陀是越滾越往上走,這種往上的力量是來自於他對眾人的付出,從付出當中他得到了眾生的回饋,這也就是他後天努力得來的福報。所以,要讓生命在循環中變得越來越珍貴,我們必須從生活中尋找真正的價值,盡量為社會多付出。

  我們需要有個比較明確的認知:人是因為自己的負面的力量--也就是自己營造過的這種力量和身體、言語、行為所產生的力量,又叫業力--而不由自主地循環旋轉的,這個過程就是輪回。

  我們經常說,就像一只蜜蜂掉在瓶子裏,它靠自己的力量盲目地飛,往上飛,往下飛--飛不出去的蜜蜂就是在輪回,一直重複著在裏面繞。而當一個人被我執無明的情緒掌控時,不由自主地隨著自己的情緒滾動,就解脫不了。等有一天人像蜜蜂一樣飛出瓶口,掌控了自己的情緒,就解脫了輪回。

  當輪子剛開始轉動時,我們知道它是從那個方向開始轉的;當轉動得很迅速後,就看不清楚真實的真相了。直到有一天,我們才悟到,造成這種不停循環輪回,是因為"我執"。下決心破除我執,才有可能出離輪回的樊籠。只要還有我執存在,就會不停地輪回。

  我希望,每個人能做到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由此出發,重複去做能夠給自己帶來快樂的善事。給自己帶來快樂了,就會對自己有意義;對自己有意義,就會對別人有意義,也一定會給別人帶來快樂。這種循環就是一種積極的輪回。

無法選擇的命

  人來到世間,是無法選擇的。所以,每個人就會有自己不同的命運。

  我們是否相信前世和來世有一個"我",實際上並不重要;只要承認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無法自主選擇父母的就夠了。誰來養育我們,我們沒辦法選擇;身體健康與否、智商是不是夠用的,也沒法選擇。所有這些,不是我們今天可以選擇的,而是從昨天帶來的。如果不是這樣,健康的父母就該生個健康的小孩,殘障的父母就該生個殘障的小孩;為什么殘障的父母可以生健康的兒女,為什么健康的父母有時候會生殘障的小孩,這就是我們沒有辦法選擇的原因。命是沒辦法選擇的。所以命必須得認。

可以改變的運

  承認了命的存在,那我們能不能去改變它呢?當然可以。

  因為我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通過父母親對我們的無私奉獻,通過老師對我們的文化道德教育、親朋好友對我們的關愛和呵護,是可以改變我們命運的。這種改變就像在土壤裏面播種,播什么種子是既定的,但種子要長出來時怎么開花結果,我們就可以管管它了。如果剛長出來就結兩三個果,因為我們有很好的呵護,它能結出來的就是一百個果、一千個果了。所以,人最後能不能成功,要看周邊共同的業力對它產生的影響。

  這就得講到"緣分"了。緣分是多種力量綜合起來的,我們遇到的任何一個人、任何一件事都可能改變這個過程。而這裏最重要的還是念頭,也就是自己要相信"心想事成"。心只要去想一定會做成事情,心想不一定成功,但不想絕對不能成功的。

  我們如果有一個念頭,又遇到一個正面的老師,老師就會把我們的思想變成正面的部分。一個小孩,如果從小充滿著悲觀,有個好的老師就可以改變他的念頭,讓他樂觀地看待生活,樂觀地面對社會--周邊的力量給予他什么,他就有可能受什么影響。這是無數事實已經證明過的。

被佛像"收藏"

  為什么很多人容易執著於欲望而無法放下呢?最主要是,人們會認為任何東西自己占有後就會永遠不變。所以,擁有之後,人們就為這個不想失去而不斷地想一直擁有,讓自己的內心掙紮。

  其實,我們知道這些東西誰都擁有不了,但從來不會說服自己那是會失去的東西,很多人還是想方設法去占有。

  以前窮的時候,經常想一日三餐能吃飽就很滿足了,多一頓消夜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能買幾件新衣服就已經非常滿足了。然而,有了這個能力後,衣服越來越多,根本穿不完,還是會去買。

  以前貧窮的時候,人們的欲望就是以後有皮鞋穿,有好衣服穿,或者有小車可以坐,有一間房子就非常好了。等到房子有了,車子有了,什么都有了,經濟能力增強了,新的欲望就又來了--想辦法讓房子越來越大,衣服越來越貴,都是名牌才好。到最後,不是為了穿衣服而買衣服,是為了買衣服而買衣服。到商店看到名牌衣服,這也要那也要,打包拿回家,掛在衣櫃裏;很長時間後,一看,衣服還掛在那裏,連標簽都沒有摘掉,更不用說穿在身上了。

  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當我們剛開始擁有兩件衣服,剛開始買得起一部車,買得起第一個名牌包包的時候,我們會很高興的。就像一個企業家擁有第一桶金,那是非常歡喜的,那種歡喜會保持比較久。再到以後就比較多餘了,像銀行的存款,第一筆存款是真實的,從沒有存折到上面有數字,以後就只是後面的零加多少的問題了。這就是欲望一直膨脹、占有欲有增無減的結果。如何控制這種占有欲,如何在擁有後再放下,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西方很多有名的企業家,生長在有信仰的家庭裏,從小父母告訴過他們,一切都是從百姓那兒來的,擁有財富後要懂得回饋社會。把這種觀念實施出來,西方許多富豪如洛克菲勒、福特、比爾·蓋茨、韋爾奇等,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他們的信仰有效地對他們的行為起了規范作用,使得他們在事業中能夠誠實經營,在生活中克己節儉,不忘在擁有之後奉獻社會。

  東方人,特別是我們中國人,很少正規受過回饋社會的慈善心理教育,只想把自己的錢財等有形財產留給子女,或者瘋狂收藏一些所謂的寶物,這種收藏很多時候僅僅是為滿足個人的占有欲而已。我認識一個人,很愛收藏古董,每次收藏到一件寶貝就會打電話告訴我,我每次都說很好。他收藏得太頻繁了,有一天我就跟他講:"你收藏這些東西有什么用呢?無非就是拿回去放到家裏,要么就放到銀行裏,或者買保險箱放在裏面鎖上,這個跟你沒有擁有、埋在地底下有什么差別?最多也就是你拿出來看一看,你有兩三件、十來件的時候你可以經常拿出來,看一看欣賞欣賞。當你擁有幾百件後還怎么看?看也看不過來,自己擁有什么東西只是看一下清單而已。"有一天他又告訴我說收藏了一尊唐朝的佛像,我就說:"你要搞清楚,你在這個世界上能活多少年呢?你50歲了,我祝福你長壽一點,你最多能再活40年,也就是說這40年的時間,看起來是你收藏那尊佛像;從唐朝到現在,佛像已經存在一千多年了,你才多大年齡,是你收藏佛像嗎?佛像暫時收藏你幾天還差不多。你要搞清楚你到底是幹什么的,你在這個世界上不過是曇花一現,佛像是古董,就是因為它已經在這個世界上這么久了,你不是收藏家,它才是收藏家,你還搞不清楚……"我說你醒一醒吧,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到這裏。

  我們的欲望就是在這種過程中不斷輪回,形成了習慣。如果這個過程帶給我們的都是快樂,那是一件好事,但是大多時候帶給我們的是不快樂。有人喜歡購物,購物的快樂是短暫的,大概只存在於選東西和刷卡的時候,等刷完卡看到賬單實際上就開始後悔了,放在衣櫃裏穿不了更是後悔。買來的東西其實無用,會增加心靈的負擔。我經常跟人開玩笑說:一件衣服掛在商店裏,我們在外面看時最多就是覺得那件衣服好看而已,當我們確定要買這件衣服時突然有個人過來把那件衣服要買走,我們這邊就開始想了--那件衣服是我要買的,因為已經被我的欲望占有了。當我們付完錢出來,如果有服務員不小心把咖啡倒衣服上面了,我們就會心疼,因為你的東西被侵犯了,就會覺得難過。這種難過就是負擔。

  現在很多人買車子,車子放在展廳裏面,那是人家的車,我們交了定金後就不一樣了。買了新車,如果有人用鑰匙刮了一下車子,就如同刮到我們心了,痛得不得了。房子也是一樣,我們沒有交錢的時候人家敲敲打打根本不關我們的事,我們交了那一筆錢,占有欲就開始有了,再有人對房子敲敲打打就會讓我們火冒三丈。

  人有占有欲,並不是說完全就不好。人來到這個世界,從一個軀殼開始,到珍惜我們的身體,到有個充實的生活,然後讓身體在生活中滿足必需,那是必須的。而在超過後就變成額外的了,如果想做到不讓外在的東西來掌控自己,這種靈活就很重要了。

放下欲望,解脫自己

  佛教認為,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解脫自己,應該是來快樂地過日子的。但是,因為我們的欲望太大,占有欲太強,總是想方設法去拼命占有。賺錢到最後就成了一種遊戲,多一個零我們就高興,欲望滿足了,然後我們拼命為了後面再多個零而去努力。還在乎自己的名聲,即使當面聽不到別人說什么,也要想方設法去打聽別人是如何傳播自己的。所有這些,都是占有欲在作怪。

  一個人隨著能力的增強,占有欲會越來越強。一個人做平凡人的時候他是平凡人的樣子,而做了名人,他的欲望就不一樣了。從小員工到小白領,到做老板,甚至做領袖,在這個變化過程中,他的欲望和思考問題方式都在變化。如果他能夠不受周邊環境創造出來的這些物質的困擾和指揮,就是件好事,很多人正是被這些外在的東西所左右。就像我們講的賺錢方式,一個人有能力去賺錢那是好事情。我們有能力讓一堆員工、我們的親朋好友過上好日子,讓大家都能夠有一個祥和的家庭,都是好事。就怕我們把很多物質占為己有後,就被欲望給駕馭住了,然後人變成物質的奴隸,被物質所掌控。被物質掌控我們還有辦法解決,可以從物質裏面逃脫;如果被欲望掌控,那是看不見的,要想從中解脫會很難。

  我有一個好朋友,他一直買別墅,擁有很多別墅。他給我打電話說又看上了一棟別墅,我說:"你幹什么呢?你買這個很歡喜還是怎么樣?那么多別墅你要怎么住?""你沒有發現,你變成你們家最大的傭人了嗎?每天為了你買的這些東西去打工,一個月就有幾天在家裏,而你們走了,你們家傭人卻可以蹺著二郎腿在家看電視,看完電視去遊泳,一應俱有。

  一個星期你最多就星期六晚上回來睡個覺而已。只有一天時間你家的傭人才是真傭人,其他時間他才是主人,讓他住在豪華的屋子裏面,你要給他工資,給他交電費,把所有的開銷都給他。五六輛車子你一個月能坐幾輛?大部分時間還得讓車子停在那裏,還要給車子保養,交各種費用。你有沒有好好想過,你到底是老板還是傭人?我倒覺得你是傭人。你能擁有的很多了,因為你能力很強。但是你能用的有多少?一天三頓飯,大吃大喝吃膩了,五穀雜糧就已經讓你很滿足了。你也要學學人家比爾·蓋茨,到了這把年齡了,想想怎么回饋社會才是正事……"

  有一些東西該放下就要放下,要不然就放不下了。

  有個人開公司專門生產一種在國際上很名牌的摩托車,我經常跟他講要休息。剛開始做公司的時候,他說占有幾個國家的市場就行了;他的摩托車特別好,從占有幾個國家到占有歐洲市場,最後變成占有全球市場了。我說你生意已經做到全世界了,你也沒有那么多精力,快六十歲的人了,要多休息。他信佛,我說你就偶爾把這些工作放一放,念念經,然後把自己的這種欲望稍微降低一點。你下面有很多很優秀的人才,他們能繼續把這個品牌做到全世界去--他們可以做,你已經創出了品牌,應該學會讓自己緊繃的大腦稍微停一下。他每次都說好,過陣子就好好休息。說完了,還繼續老樣子,不停地工作。後來聽說他審核報表時猝死在辦公桌邊,人很壯實,才五十六七歲。

  所以,人要在適當的時候知道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欲望,而不被欲望所控制,要學會放下,這樣才能活得從容自如。

最好的安心劑

  "放下"實際上有兩個部分:一個要從物質層面放下,再一個要從心靈層面放下。

  我們談的大部分都是物質層面的,但是真正"放下"還是要從心裏放下。我對"放下"的理解是,不要受"我"這個外在物質的約束--佛教叫空性,空性並不是說沒有,而是叫"無我",就是說不要執著於一個永恒不變的"我"。

  從我們生下來之後,在長大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很大的欲望,我們實際上是活在強烈的欲望或者說是希望裏。一個人生到這個世界上,即使他自身條件非常不好,也有自己美好的希望。比如,沒有讀書的時候就希望能夠像哥哥姐姐那樣去讀書,讀書後上大學,想能夠讀博士那更好,接下來就希望擁有一個美滿的婚姻……人就是在這種期待當中過日子。這種期待,佛教裏叫"願力"。實際上,有的希望根本不會到來,也有可能因為人的想法而到來。

  這些美好的想法促使我們因此而付出很多。在這種付出中,我們感覺很快樂。而有時候我們付出所得到的結果,不是我們所希望的那樣,這個時候就要學會去放下自己曾經的希望,面對現實。所以,放下就是要學會在自己為了希望付出的過程中,如果努力了得到了自然好,如果得不到也要懂得適可而止,平衡自己的心態。

  我們老家的同學,好多人小時候讀書讀得比我好,後來有的當了農民,有的當了工人,有的當了企業家。當年班裏幾十個人,每個人都有美好的願望,都希望長大後能有個好工作、好的事業,而最後每個人的願力造就了形形色色的果。但是,如果努力了,上大學畢業後被安排的工作不一樣,即使是沒有考上大學成為農民了,也應該對自己的付出不後悔,都要正確對待,對現在所擁有的感到滿足,這就是放下。

  放下,是要從心裏面去放下。放下,如果得法,就是我們最好的安心劑。

讓過去隨風而去

  讓人放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我自己的人生經曆中也有很多放不下的時候。

  在1993年出國之前,我的夢想就是做一個傳教者,我要學會十種語言,所以世界上流傳最廣的語言--英語,我肯定要先學好。出國前我就開始背單詞。因為有個師兄是美國人,我跟他學了一些簡單的對話,英文單詞也背了很多。我的准備工作都做好了,沒想到一出國,接觸的全是華人。還有一個原因,我的第一個英文老師講的是有印度口音的英文,我當時還瞧不起人家,覺得我跟他學會學不准,就很排斥跟他學。這種排斥的心態,就是心裏沒有放下偏見;這種放不下造成的結果,就是我到現在為止英文都不行。這個不行不是別人造成的,是我自己造成的。有沒有遺憾?有遺憾,現在要學還來得及;但我最大的理想從1993年直到現在已經過了十多年了,還沒有實現。我不會因為這次沒有實現就有什么內疚感,只是覺得沒學就是自己的錯,錯了有機會改就改,沒機會改那就算了吧。我的母語是藏語,起碼我把漢語學會學好了。我只讀過小學,我現在漢語講得還很不錯--雖然另外一邊我損失了,但是我把漢語給補回來了。

  後來,有個朋友問我為什么不好好去學英文反而學漢語了,我告訴他,全世界中國人最多,華人最多,信佛的大部分人是講漢語的,所以我要先把漢語學好。對我來講,如果我是個推銷產品的人,我的客戶大部分還是以中國人為主啊。

  我雖然英文不好,但是我把我們廟裏的很多喇嘛都送到美國去讀大學、傳教。他們的英文很好了,用另外一種方式把我的遺憾補過來了。

  所以,要學會不要因為暫時的阻礙而困擾自己。在願望沒有達成時可以變通一下,用別的方法。我已經努力過,不是沒有努力。如果沒有努力,那還是遺憾。

  佛教的思想是這么認為的:任何事情都是無常的,沒有任何東西永恒存在,每一時每一刻過去後就得學會放下。哪怕是一秒鍾之前剛剛發生的事,對現在的我們來講都已經是回憶。既然沒有一個永恒的存在,那么執著於它幹什么,就讓它隨風而去吧。

  過去的事情,對我們現在來講,只是起到一個參考的作用。過去的事情,不論是正面還是負面,都要正確對待;拿得起放得下,負面的就反省檢討,正面的就把它作為一個我們未來要做的事情、繼續要努力的方向來看待。這樣,兩者產生的效果就會非常好:隨時可以放下,放下過去的每一秒鍾,把握當下。

人生真正的快樂源

  我剛到新加坡的時候,很多住別墅、開豪華車的人說自己又窮又苦,我就覺得很奇怪。我說,你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開好車,你苦什么?我們總是認為人家住的高樓大廈是他的,擁有這些,他應該是富有了;後來發現紅塵世界所有這些東西都是虛假的,多少人外表光鮮靚麗、身份崇高,但心靈卻煩惱,甚至痛苦得不能自拔,旁人難以想象。

  到底這個世界怎么了?經常聽到各種各類人說的都是自己的煩惱,擁有錢財也不代表就擁有了快樂。更大的問題是,很多人忽略了內在的真正需求,忽略了應該放下"我執"的道理。太過執著,擁有的東西越多,帶來的困擾和煩惱也越大;加上很多人都希望從他那裏分一杯羹,他為了保護所擁有的這一部分所投入的精力比積累這些時的投入還要多。

  人生活得簡單,快樂的來源才會越來越多。

  藏區非常偏遠,然而人們的快樂源特別多。有人講個小小的笑話大家就會開心很久,大家一起吃一頓飯會很開心,娛樂一下跳跳舞也很開心。如果你家忽然變成窮人了,大家會送一點財富給你,你就馬上擁有了,大家就很開心。

  融入紅塵社會就不是那么簡單了。每個人的快樂都太過短暫。也許是人口太多的原因,為了生存強烈競爭,產生出巨大的壓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跟鋼筋水泥變得很像了,越來越冷漠,有苦也沒地方訴,發泄不了心中的煩惱。

  根本原因,還是對心靈的需求和信仰的關注太少。很多時候我們如果過度注重外在的環境、外在的名利,就會忽略了精神層面的東西。佛陀成佛的時候就講: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一個苦難的世界,痛苦的原因在於我們放不下心裏的貪、嗔、癡、慢、疑。要放下這些,總是要學會方法,方法要通過受教育而來。而我們尋常受教育,沒有人專門告訴我們應該怎么去調整心態,我們受的教育很多都是教導我們怎么去向外占有和掠奪。如果能夠好好學習佛教裏講的放下的方法,尤其是學習把"我執"放下的那些方法,就很容易從簡單中產生快樂。這種快樂還是可以保持很久的。

  要學會放下,還是要從實際修行當中體驗,在現實生活中去修是最快的,也是最有效的。當人面臨金錢、權力和贊美時,很容易被這種"法執著"給迷住了,就不清楚自己真正生存的價值到底來自哪裏,於是就把這些擁有當成是生存的價值,那么慢慢就發現實際上你為這些所謂的擁有付出了很多,生命也在這個過程中消失了。等發現最珍貴的是自己靈魂層面的需要時,暫時擁有的那些物質也應該是還給大自然的時候了,包括親人也會離開自己了--這個時候就已經晚了。

  所以佛陀說,過去世不可得的,未來世更不可得,當下才是最重要的,每一秒鍾的當下才是真正的"恒"。永恒的"恒"存在就是每個"當下"連著下一個"當下",它是連貫的。對下一個"當下"來講,現在的"當下"都是過去不可得的東西。要把握住當下,讓當下為未來創造正面的力量。

  如果要讓當下為未來創造力量,我們現在要把握住它,就得把過去給放下。很多時候,我們放不下過去的任何東西,包括我們曾經擁有過的身份、地位、面子,還有學問等等。我們經常會被曾經接觸過的環境、習氣捆住自己。

  現在我們藏族人很多到內地,還用藏區的模式來生活,就是讓自己以前的習慣給套住了。很多中國人到西方去也是被習慣給套住,與西方的生活格格不入--習慣了用筷子,不願意用刀叉;喜歡喝綠茶,不喜歡喝咖啡。

  我們內心中的保留當然重要,不管生長在哪裏,這是對自己的民族、生長的地區和文化的尊重;但是,當我們離開某一個環境,就應該把前面的那些先放下,學會別人的東西,讓別人認同我們,然後再把自己的東西推銷出去。每個階段實際上都是一種放下。在佛教裏叫做放棄"我執",把它放空,叫"無我"。當外在的環境影響約束捆綁我們,我們就可以從裏面讓自己解脫出來。

  我們可以使用它,就是擁有它所有的使用權,但是千萬不要認為它就是永恒的,歸我們了。產權所有者不是我們,沒有任何人是其產權的擁有者,我們可以盡量使用它,那么用完了就應該放下。就好像用洗手間:當我們需要用馬桶時,它是一個很可愛的東西,是全世界所有人最大快樂的來源;但當我們解放完以後,就可以完全放下了,不再會認為它是可愛的東西,甚至很多時候我們會認為它是個肮髒的東西。實際上,大部分最享受的快樂就是從它那裏產生出來的。當我們需要它的時候,我們又覺得它很可愛、它很好了。這種分別不是外在的,都來自於我們心裏面。

  最後,我們慢慢會發現,這一切實際上是很自然的事。有一天,我跟幾個弟子在看國外一個片子,片子裏有個鏡頭,是幾個韓國人戴著手套在洗馬桶、便鬥。弟子們說洗馬桶還這樣用手去洗,為什么不拿刷子刷呢?我說,這種事情我幹過,幹著幹著就覺得很快樂。為什么呢?所有人最放松的地方就是那兒,不管三教九流,職位高低,就像我們藏族人所講,連國王都要屈服的唯一地方就是這個地方。有了這種心態,就覺得洗手間是最和諧的地方,猶如肥料和水果蔬菜之間的和諧關系。

美語一句三冬暖

  "舍得"在佛教中叫"布施"。布施出去,將會得到更多的收獲,也就是先舍後得。舍得,要看你舍得什么了。一般我們大家一聽到布施這個詞都會想到我應該擁有財富,才可以去做布施。其實未必如此。

  言語的舍得,得到的收獲最大。言語是表達人與人之間情感最好的方式。

  言語的表達方式有很多種,在不同階層生活的人,溝通的言語方式都不一樣。那么,什么樣的言語讓對方能夠產生歡喜呢?

  很多時候我們把人與人在彼此溝通過程中產生的讓對方歡喜的語言就叫做"美語"。"美語",沒有固定模式,因人而異。對學者,用非常嚴謹的語句來跟他講話,他覺得特別動聽;如果用這樣的語言跟一個比較沒有文化的人來講,他會覺得非常別扭,不覺得這是美語,覺得很刺耳。

  溝通是從言語上開始的。從言語的表達當中,我們擁有了所該擁有的一切。所以,言語的付出,也就是舍。透過善的言語表達,發展出去後,從別人那裏就會得到善的回報;惡語相對,得到的就是惡報,互相帶來的就是痛苦。

  言語表達必須通過學習。學習某種文化是最能讓人得到想要得到一切的來源。我們說先要學會舍得,這就叫有智慧。這種智慧就是先放下自己的一切,學會尊敬別人擁有的文化,再把這個文化加以傳播,慢慢就會得到了。

  我們學別人的語言,也要舍很多東西。你本來會講自己的語言,現在得放下自己的語言,然後很尊敬地去學別人的語言。學的過程中,當你把對自己語言的執著與對自己環境的適應放下以後,學到越來越多的是對方語言和對方文化。學到了對方文化,學到對方語言,你可以很容易把文化、思想用適合對方接受的方式傳播出去,在傳播的過程中就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得到想擁有的。

精神扶貧

  我一直認為,真正的舍得,最多的應該是文化布施、知識布施。

  有一個領導,每次見面都會問我來北京幹什么。有一次我跟他講:"領導,我扶貧來了!"他說:"只聽說過發達地區的人到你們貧窮山溝裏面去扶貧,沒有聽說過山溝裏的人到發達的京城來扶貧的。"我說:"領導你搞錯了,都市發達地區有很多人的心靈是貧窮的,他的知識充足、物質充足、社交充實,但是他精神是貧窮的,所以需要我們給他們做'精神扶貧',所以我來做 '精神扶貧'。"

  一般人認為,擁有物質後人才活得快樂。而有信仰的人則認為,先要有精神層面的豐富,人才能快樂。這時,我們先不談誰對誰錯,從中可以知道物質和精神這兩種財富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我們佛教裏叫"資糧",也就是人活著時需要的糧食。佛陀最早就說,有兩種糧食可以讓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一個叫福德資糧,一個叫智慧資糧。福德一般是指什么呢?人的長壽、人的健康。然後才是人的名利,就是我們習慣叫的福祿壽,這兩者加起來就叫福德。

  真正的智慧資糧,是指一個人靈魂上不會經常自私地執著於他自己;經常能夠放空自己,達到無我境界的方法,在佛教裏叫智慧。智慧如何產生呢?智慧是需要去從聽、想、行中產生出來,我們叫聞思修。

  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是人活在世界上的兩個真正依靠,一個是精神層面的,一個是物質層面的,兩者缺一不可。

  舍得就應該在這兩個層面上進行。尤其是,精神上面我們能夠舍,得到的更多。我們做老師的教學生,舍一點自己的時間,就能夠把我們所學到的佛法知識傳播出去;我們布施的時間雖然很短,對別人產生的效果卻很大。用這種傳播方法,一個老師帶十個二十個學生,這二十個學生將來又能帶一百個學生。也就是說,當一個人有善的念頭,不去斤斤計較,願意把自己的精神、思想布施出去,這些思想漸漸就會傳播得很廣。

  到現在為止,佛陀的教育維持了兩千多年。剛開始是佛陀一個人發展,如果佛陀不花幾十年的時間來弘法利生,就不可能有現在的佛教。再者,佛陀如果當時舍不得自己的王位,舍不得自己的軍隊,舍不得他所享受的特權,而不去苦行六年,那么佛教就不可能作為一個偉大宗教延續這么久。佛陀就是舍得的典型。

  我們經常說,"舍得"小小的種子,很快就會得到回報。最不用成本的"舍得"是願意舍出愛心與慈悲心。在這方面佛陀做得也非常好。佛陀從偉大的無我境界中發出去的舍得,舍去他的享受,付出了很多辛勞,他傳教的四十餘年是很辛苦的,但他把佛教傳播出去了。佛陀的一代代弟子也為此付出了很多。並不只是佛陀這一個老師,所有的老師都是這樣的。一個老師實際上一生也很短暫,但他教出了一批批的學生,這些學生有的去經商了,有的去搞教育,有的當醫生了,他們在方方面面又給社會帶來了很多貢獻,所以在這種舍中,他們得到的是無止境的快樂。

  生活中也是一樣的。農民舍得春天時間,舍得他可以吃的糧食,把種子種到地裏,然後再舍幾個月的時間翻土地、澆水撒肥料,秋天就會有收獲。也就是說,他布施了春天的時間,就會得到秋天的收獲。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我們對事業的投入上,也都是這樣。如果你付出得多,得到的回報也一定是加倍的;如果你沒有付出,得到的肯定就沒有多少。所以,舍不得種子想等到果實是不可能的。很多人想做的就是空手套白狼,自己什么都不願意付出,光等著天上有珠寶掉下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欲成就者小貪

  精進者能壓垮山。這種說法有些像愚公移山,似乎有點誇大,其實一點也不。其實我想說的是:人如果有堅定而不退轉的信念,用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產生巨大的力量。

  在我們從小到大的人生曆練中,任何一件事情包括牙牙學語、走路、吃飯、讀書等等,都需要一種努力的態度和精神,努力面對任何挫折。精進,就是我們要努力追求自己想達到的目標和願望。精進,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專注。

  很多人認為佛教是一個消極的宗教,主張任何事情都不追求,都隨緣。這個觀點是錯的。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信仰幾乎是"貪"到不能再"貪"了:一個是世界大同的社會,那裏沒有壓迫者和被壓迫者,沒有剝削者和被剝削者;再一個就是佛教講的極樂世界,沒有人是官,沒有人是民,眾生都是平等的,人不需要去累積財富,財富就在那裏放著,大地鋪滿黃金,到處都是金銀財寶,沒有痛苦沒有煩惱沒有憂愁。佛教追求的極樂世界,這種"貪"是非常大的"貪"。而這種大貪心理就是精進的表現。

  連佛陀都講"菩薩欲成佛者小貪"。佛經講的這個"貪"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願",跟我們世人講的貪婪有很大差別。這個"願"是個非常美好的願望:一個人努力工作,就是為了讓他一家人過上好日子,每一個家庭成員都和諧,這些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在這個努力過程中,他需要承受挫折、困難、痛苦等等。如果他能夠不離不棄地堅持努力,那么他的家庭就會圓滿。一個家庭逐漸圓滿的過程,是可以讓整個社會和國家都去效仿的。如果效仿,整個社會和國家都會改變。

  人要精進,就是要努力追求一個目標。比如,為了身體的健康,努力讓自己的身體經受各種鍛煉,或是讓自己的心靈接受一些淨化的訓練。鍛煉身體、淨化心靈都需要精進努力,堅忍不拔,才會有收效。

  我們在工作中或是在與人相處中,需要把自己最美好、最善良、最努力的那一面展示出來,這些是用精進的態度努力付出後才能做到的,在彼此付出的過程中才會產生良好親密的關系。

  有人把精進比喻成像一頭很饑餓的牛吃草,嘴裏吃著草,眼睛還一面看著四周,不停地尋找下一棵草在哪裏。

從心開始成功

  我們無始以來就是以自我為主,所以常常習慣說"你這裏不對,那裏不對"、"這我沒有興趣,那個我很有意願"等,這些都是以我為主,所有的煩惱通常是圍繞著自己在打轉。

  有什么方法可以從自我這個籠套中解脫出來呢?當然是有的。我們要能換個角度,常常替別人設想。這種心態最好是從自己親人開始發起,慢慢往外,愈發愈廣,愈大愈好,讓我們形成這種習慣,就會成為我們常說的"發菩提心"。

  我們在發菩提心的當下,就會解脫本身的自我。要想在"自我為主"的牢籠中解脫出來,唯一的方法就是發出菩提心來先度自己,然後達到度化別人、利益大家的目的。能發出菩提心就是一個大善巧的法門。

  佛經故事:有個船長,遇到強盜要殺船上的500個商人。船長明白這500個商人都是修行者,都快要成羅漢了,他們有能力殺掉強盜。可這是殺生啊!接著他又想到,如果強盜殺掉500個快要成就的羅漢,那他會在地獄受無盡的痛苦……不如我來下地獄好了,我殺一個人還比較早一點脫離地獄之苦,他殺500個即將成就羅漢果位的人就要等很久才會解脫。因此,船長由對強盜產生很大的慈悲心而殺了他。佛祖後來說,這位船長要花三十劫時間累積的資糧,在那一刹那間就累積完了。

  船長當時針對強盜發出了菩提心,得到這么多的功德;如果我們針對所有天下眾生發菩提心,力量更是不可思議,未來的功德更會往上增長。

  有人說,我現在沒有能力利益眾生,這樣發菩提心是不是說空話了呢?其實不是。釋迦牟尼佛對阿闍世王說:"你身為國王,忙於國事,沒有很多時間修法,只要你從今以後,時時刻刻心裏想為眾生究竟解脫而利益眾生、度盡眾生,雖然沒有辦法實際去做,但這種福報之大,用虛空做的容器也無法容納。"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先從一個願望和一種發心開始的,先想才能做。

惜福是防止貪念的良藥

  貪婪的最嚴重後果,就是讓人無止境地去想別人為我付出了多少。這樣容易被所謂的成功沖昏頭腦,變得不理智。

  我認識一個公司的管理者,他每天思考的問題就是:別人到底給我創造了什么?作為一個員工,在我這裏上班,你給我創造了什么東西?你作為一個主管,你在這兒給我創造了什么東西?他不是客觀地想:作為這個公司創始人,我為自己創造了什么東西?公司能有現在的規模是大家創造的財富與價值,我只是一個暫時的保管者、臨時的使用人,我怎么把這種使用權跟員工分享?他從來沒有去想這些,只想到"我是永久所有者,你們只不過是在我的恩惠施舍之下生存的寄生蟲而已"。他為這種想法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當然,通過反省與修行,他也懂得了應該感恩大家,因為沒有大家不可能有他的輝煌。

  在家庭裏,很多夫妻也是如此。如果先生很願意付出,太太可能就知道索取,而且挑三挑四找毛病。所有人都認為她先生已經完美到不能再完美了,但在她眼中永遠全部是缺點。為什么?因為先生能做到的,對太太來講已經習以為常了,太太現在只看先生做不到的,而且總希望把先生改變成她想要的樣子。這就可能導致先生在忍無可忍的情形之下離她而去。這就像一個球,彈一會兒,慢慢把它放地上就可以了;如果你用腳去踢它,它肯定會離你遠去。這時很多人才發現--啊,他以前是多么的好--這才開始反省自己。

  有的先生對太太也是如此,要求一切盡善盡美,希望在家裏太太是個傭人,出門時是可以炫耀的花瓶,生意上最好是得力的助手,就像孫悟空七十二變,什么時候都能變成他想要的人。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欲望,而且總希望在最快速的時間內讓對方變成自己想要的那樣。如果願望沒有滿足,內心的不滿足就會因此帶來後遺症,導致人與人之間失去尊重和感恩。

  所以,人需要讓自己內心變得充實,這種充實是通過感恩得來的。我們從小就被父母告知,糧食是農民在田地裏付出勤勞才得來的,所以不能浪費一粒米。我們就是這樣做的,到現在,一粒米飯掉地上都會把它撿起來吃掉。不是做作,是因為我們從小有良好的習慣--知道惜福,知道感恩。

  我經常對寺裏的喇嘛們講,每個人下午要固定修一小時的佛法,這一小時是屬於感恩時間,要懂得感恩。我說,你們可以在這么漂亮的寺廟裏修行,有美麗的山川圍繞,溫飽沒問題,這是多少信仰你們的人付出的辛勞,讓你們在這裏好好地為佛法做事。所以要感恩,更好地學佛法,更好地弘法利生。

  我們寺廟經常會有人來,有遊客,有朝聖的信徒。我教導喇嘛們:對所有的人都要一樣看待。不管來人的官位大小,來的是富豪還是窮人,既然願意來,就表示他對這個地方是認同的。你就要感恩,他們來了,必須做好服務。什么樣的人來了,你都應該好好地照顧他們。沒有好吃好住沒關系,有簡單的地方可以住,有簡單的食物可以提供。這樣,每個來寺廟的人就會感覺到這裏沒有銅臭味,可以帶給人祥和。我們寺廟的喇嘛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傳播愛心,傳播對社會的感恩之心。來寺廟的人離開的時候,就會把這種興奮帶回到他的家庭、所住社區,這也是一種回饋。

  人們願不願意為你做奉獻,那是他的心態;你不能因為自己做了什么,馬上就要求回饋,那是一種貪念。如果有人到寺廟來拜佛,是很正常的;如果他不是來拜佛,只是來旅遊,你用想讓他掏錢的這種心態來為他服務,那么宗教就是失敗的。這就跟凡人開旅館做旅行的場所沒有什么差別。你是個修行人,要讓來到廟裏的人神閑氣定。修行的地方就是能淨化心靈的地方,先讓自己的心淨化好,然後才有資格告訴別人不要有太多的欲望。所以,宗教場所應該成為讓人放松身心、淨化心靈的地方,也是培養無限大愛的地方。

  當然反過來講,因為這樣,我們得到的就會更多。當人家發現這裏值得尊敬,我們所得到的是最高的。

掌控情緒法

  我們為什么把禪定叫"平等、放下"?

  簡單來講,就是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這種管理必須要做嚴格的訓練才可以做到。口頭講講很簡單,實際做起來並不容易。

  怎么把情緒分段落呢?要學會一些方式方法。佛教認為,人的所有動念是透過身體的脈搏跳動,隨著氣在身體裏流動,使思想產生波動。所以有一個著名的講法:身體直,脈就直;脈直,氣就直,氣直心就直。所以講禪修,很多人就會教導你要先學會打坐。

  打坐的坐姿非常重要。佛教的禪修坐姿就是毗廬遮那佛七支坐法,也叫"金剛跏趺坐",這是所有諸佛的法相之一。

  第一,左右兩個腳要打盤腳,如果雙腳可以雙盤就盤上,無法雙盤的話,單盤也可以。不是每個人一定要盤坐,沒有辦法盤腿的,用一般的坐姿端坐,也沒有關系。

  第二,腰背要挺直。平常我們坐著的時候,背部習慣稍微彎著,現在則將脊椎骨一塊一塊疊起,腰背伸直,就像把銀元一個個疊起來一樣。這時,可以試著在座位上放置座墊,身體坐在座墊上,背部就能自然挺直。

  第三,頭部稍微往下傾一點點,下巴往內縮。在下巴與胸部,喉嚨中間要有兩個手指的寬度,這是比較標准的。也就是說,當我們的背很直時,頭要稍微往下低一點,這樣看起來才會變成直線;要不然往後仰,就不是一條直線了。

  第四,手的位置也很重要,上下對稱。這代表平等,要平等看待。雙手要結等持印。就是雙掌相疊,右手掌在左手掌上,左右拇指相扣,放在雙腿根部及小腹前。兩肩和兩臂要自然放松垂下。

  第五,舌頭一定要頂住上齶上牙齒的齒根,預防口水流出來,這樣對健康有幫助。

  第六,在嘴唇中間留個火柴一樣的細縫,方便吐氣納氣。

  第七,我們眼睛是沿著鼻尖往下的地上看。我們看到很多佛像都是瞄著鼻子的前方,所以就有半睜眼半閉眼的感覺,打坐就是這種樣子。

  有了這些姿態,人的氣就變得很順了。一般我們彎腰駝背的時候,呼吸大概就只到肺部;當我們身體拉直,呼吸就會到丹田了。我們的氣很順,雜念自然而然就沉澱下來了。有些人很喜歡在這個時候聽音樂,把注意力轉移到音樂上,讓雜亂的情緒融入音樂裏,用音樂趕走我們當下的胡思亂想,在感受音樂的過程中用快樂代替悲傷。

  佛教並不是一開始就提倡把思想轉移到音樂上面的打坐方法,因為把思想轉移到音樂上面,它還並不是真正的禪定。讓思想進入冥想的狀態,是現代瑜伽的做法。在進入禪定的狀態中,沒有聽音樂的機會,也不太可能。

就在一呼一吸間

  學習禪定,從哪兒開始呢?學習呼吸是個方法。

  首先要學會控制我們的"氣"。氣是很特殊的一種元素,它是我們真正生存源。我們說人活了或人死了,實際上就是看人有沒有氣在運作。人體裏有所謂下行氣,排泄功能就是靠這個下行氣,上吐氣是往上運作的。

  另外,就是要平衡我們內在的氣,使內髒不會混亂了這個氣。還有就是,要保護我們的生命之氣。心髒最開始起跳的生命來源與最後離世時停頓下來的氣,就叫生命氣。

  人的生命就是以上吐氣、下行氣、平衡氣和持命氣這四個大氣為主。

  我們身體的這些氣,就像車裏循環吐納的油,長期在那兒運轉,會髒。所以,當濁氣隨著我們的呼吸從外面進到身體,就說明我們需要新鮮空氣。當我們的氣息渾濁,它對我們的情緒就會散發出比較多的負面力量。如果我們吸收過多的塵蟎、灰塵等,那種濁氣,包括我們平常生的悶氣,如果不能通暢地散發,就會使身體產生疾病。

  所以,佛教有一個方法,通過數呼吸的方式來練習氣息--

  慢慢吸氣,把氣吸到丹田,再吐出來,一進一出為一次。這樣一二三四往上數。氣本是我們看不見的,但感受得到,所以我們要感受氣的存在,一進一出,一直數到十五。到十五以後,為了防止頭腦中產生雜念,使剛剛整理的思維變亂,可以回過頭來數,從十五開始往下數,十四、十三……又回到一。如此訓練氣的吐納,是初級學習禪定的方法。

  數到十五時,讓自己進入平等放下的狀態。好的思維和不好的思維,這一切在呼吸的時候都平等地放下了。放下以後,讓你進入另外一個狀態,這種思維狀態就是情緒管理。

  這種呼吸訓練,是一種非常好的保健方法,可以把外面的新鮮空氣從鼻孔吸納過來,通過大腦,一直把養分送到丹田,再把丹田裏的濁氣吐出來。

  換氣很重要,可以或左或右、或雙鼻孔換氣。

  我們每天一大早起來,應該想一想我今天該做什么,重點是要把平常雜亂的念頭清理一下;當這些雜亂的情緒沉澱後,我們才知道該怎么處理自己的情緒。把這樣的習慣長期保持下來,慢慢地就會發現,隨著我們不斷地把氣吸進來和呼出去,大腦就再也沒有時間去想別的了。

預防在先

  除了生老病死這些自然規律帶來的痛苦,我們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投資遇到失敗、生活中情感發生問題等都是可以提早深思熟慮,並加以預防的。另外,我們要明白更重要的是什么。

  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單靠自己的力量很難去解決生活中的危機。很多時候我們面臨挫折、痛苦和心靈上的困惑時,很難平靜地想辦法去解決。就像一盆水,裏面有泥土將它汙染,我們一直舀這個水,舀來舀去,只會讓水越來越渾濁,而看不清楚水下到底有什么東西。唯一的辦法就是放在那兒別去動它,讓它裏面的泥土慢慢沉澱下去;之後,你會看清楚,渾濁的水會變成幹淨的水。我們的心也是如此。

  遇到逆境的時候,人容易沖動。人的這種恐懼感、無助,會帶動我們的負面情緒,其中雜念會非常多。很多時候雜念是不理智的,它就像那渾濁的水,怎么舀也是渾濁的。你越想越多,反而會給我們造成更大的困擾。這個時候不是不能解決問題,而是我們由於有過多的妄念,就會故作聰明地去預設,等於是給自己預設了很多如泥沼般的誤區--也許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因為我們現在預設了,最後把自己套進去了。

  就像兩個人爭吵,爭吵是突然發生的危機,兩個人也都想很快地解決這個問題,很多人就來不及沉澱,來不及靜下來,馬上就想去解釋剛才的誤會。由於剛才火氣還沒消,越解釋對方越會不領情;對你的解釋,他越會反駁。如果你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你就很容易變得沖動,因此發脾氣。有時候,兩個人在很快速的沖突當中想解決問題,是解決不了的;只會讓那個沖突一再地加大,越來越大。

金錢不是孝順的全部

  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那種關懷不是用金錢可以代替的。

  我有一個老鄉,全家都到了美國,就把媽媽一個人丟到藏區。有一天鄰居打電話說,你媽媽希望你們偶爾回來一下。他們就想:媽媽是不是缺錢呢?我們寄一些錢給她好了。第二次媽媽又托鄰居打電話說,媽媽再希望你們回來一下。過了兩三年,子女們還是不回來,他們總說自己沒空,認為媽媽那邊需要什么我們就寄錢回來,請鄰居幫媽媽買點東西。等後來他們打電話給鄰居,得知媽媽已經往生了。媽媽去世了,他們也回來了,個個哭喊連天,說自己有罪,說自己沒有孝敬好媽媽。鄰居就很不屑地對他們說:"你們不要在這兒哭啊,你們媽媽不會相信你們現在的眼淚了。她活著的時候三番五次求你們回來看一看她,卻沒有一個人回來;現在你們回來在這裏哭只會讓你們媽媽更生氣。我也不相信你們的眼淚,你們媽媽肯定也不會相信,你們不用在這哭了,她的後事我們會幫她做好的,不缺你們那幾個錢,你們回去吧!"

  這家的女兒就很難過,來找我問該怎么辦。我說能怎么辦,多做一點功德吧,做點布施吧,起碼讓人家說你以前想寄錢給你媽,雖然對你媽沒有用,但是現在還是對有些人有用,你做這些事情補償一下你的愧疚感,以後會好受一點。

  盡孝要趁早。對父母最大的孝順,不是給多少錢,而是要讓父母在精神上達到最大的快樂。這種快樂是給父母多少錢都達不到的,需要做兒女的用心給父母。

孝就是互相感恩

  很多時候我們講的"孝",看起來是僅僅針對自己的父母。佛教裏提倡這種關懷要延伸到所有眾生,因為眾生在這個世界上是相互依靠的。

  我們要生存,我們需要一個家庭、一個社區、一個城市、一個強有力的國家,一個和諧的地球,相互依賴,相互依存。我們必須知道自己存在這個世界上的重要性。

  我們要懂得感恩。每個人要懂得奉獻,懂得感恩社會,不論是看起來當下對你有用的人,還是對你沒有用的人,都應該一視同仁。你怎么知道今天他對你有用,明天他對你就沒有用呢?今天他對你沒有用,或許明天就會變成你的大恩人。

  在感恩每個生命體的過程中,才能知道自己身邊最需要珍惜的人是誰。

  我經常教我的弟子怎么發菩提心,告訴他們要為天下一切眾生積德行善。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願望和美好理想,而這是天上飄著的雲朵和彩虹,很漂亮,但是摸不著抓不到。在現實中我們腦子裏要經常想的是普天下一切眾生,就像宋代范仲淹所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但是實際生活中,我們還是要從自己周邊的人開始,盡自己所能為他們做點事情。

  如何對待自己身邊的人呢?作為長輩,對待自己的孩子,該為他們付出的時候就要付出,也不要想讓孩子必須來感恩自己。反過來,做子女的對父母也應該這樣。如果整個社會中,父母和子女之間、丈夫和妻子之間,再擴展到朋友之間,如果都能用感恩的心彼此相待,這種良好的效應就會形成一連串的傳遞,就是社會和諧的真正來源。

  在大家共同生存的環境中,每個人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曆史文化,如果彼此尊重,我們就會很快樂。有了尊重、理解,才會真正知道別人為自己付出了多少。我們無法在這個世界上單獨存在。

  一個人在世界上生存,要有很多人付出勞動。就像我們經常講的白開水是如何開的一樣。自來水廠工人要接很長的水管,要把水過濾消毒,過濾當中又有很多工人要付出,做這些水管也需要有多少工人,送到你家又需要多少工人付出,這樣才有我們杯裏的水;有了水還得倒入茶壺燒開,才能喝到嘴裏。一杯開水而已,卻要經過很多的人努力才能有!

  我們吃碗米飯看起來很簡單,這也是農民經曆千辛萬苦才有的收成。農民付出的辛勞我們沒看到,如果從來不去想這些事情,我們就覺得自己有能力花錢買米--花錢很簡單,可多少人為了那點小錢付出了很多。他為了錢,你為了米,他感恩你的錢,你感恩他的米。所以,我們互相感恩應該是發自內心的,不是虛偽的,應該知道這些恩情是沒有辦法回報的。

  因為知道了真的沒有辦法完全回報,所以,我們只能用自己的點滴能力,身體力行去做。這樣去做以後,不光是對父母要孝順,對兒女也要負責,漸漸就形成了家庭中的相互感恩。這種感恩彼此循環,上行下效,家庭氛圍就會越來越和諧了。

執著於充滿希望的生

  我們一直深信不疑的就是有一個所謂的"我",一個人一生下來就覺得"我"是在這個世界上,我明天要幹什么,我後天要幹什么,我現在要幹什么,長大了以後我要幹什么。這就是在"我執"上有了個強大的幻想,我們把它叫做"希望"。我們很多人就為了這個"希望"而生存。

  人在沒有宗教信仰時,就建立在飄忽不定的希望上。我們總是用夢境來搭個巢,畫個圖像出來。比如說等我長大一點我就要去上小學了,再大一點又要上中學、大學了,大學畢業後就開始談戀愛了,找自己的伴侶,找工作,這些都找到了,又該有小孩了,然後又為小孩開始准備;小孩生下來又開始想,我的小孩哪一天長大,天天等著他長大,他長大了以後會怎么樣……有一天我們會發現,在等待的過程中自己的頭發已經全白了,我們把自己一生全部投資到了一個希望中。

  很多人就在這樣等待的過程中消失了。有的福報不好,來不及降生到這個世界上,在娘胎裏就沒有了;有的來到世界上兩三天,歡喜一場就沒了。而有福報的人,慢慢長大了。所以,我們總是說,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健康長大,一直正常地老,直到死亡。

恐懼一定會來的死

  我們忽略了一個現實:在我們死亡過程中,從病痛開始,到最後生命結束,每個人必須獨自走。

  我們很多時候執著於自我,執著於自己的身體,執著於周邊的物質,比如"我的車子"、"我的房子"、"我的名"、"我的利",有一大堆,卻從來沒有想到我們對這一切只是擁有短暫的使用權。我們總說自己是擁有者,都想爭取擁有權。那么房子有擁有權還是使用權?如果有人告我們,你沒有擁有權,只是使用權,只有70年。我們一定覺得不行,要想辦法搞成擁有權。你已經三四十歲了,再給你70年,活到100多歲--我們有那么大福報嗎?沒有。可我們不會這樣想,覺得自己一定要先擁有才可以。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就為了追求讓它屬於自己,而不會思考我們能不能使用它。

  還有爭官場上的權力,覺得這個位置應該是屬於自己的,自己是不能放下的。有的人官位升遷了,忙得精疲力竭,然後退休了。以前門庭若市,突然間沒有人上門來,天天等著有沒有人來敲門;沒有人敲門了,每天都愁眉苦臉的,很快自己就鬱悶死掉了。

  官場也好,物質也好,哪個人死的時候能夠帶走一毛錢的?沒有。財富哪能帶得走,什么都帶不走,連身體也只是暫時"一輩子"使用,所謂一輩子,長則八九十年,短則一二十年,甚至幾天都有可能。既然是這樣,人就會對必然要面對的死亡而心生恐懼,原因是現在沒有培養自己。就像我們不工作,不去賺錢,家裏米沒了,肉沒了,菜沒了,錢也沒了,什么都沒了,你晚上睡覺怎么睡得安呢?

從容地為死亡做准備

  死亡也是要准備的。我們把錢准備好了,米缸裏是滿滿的米,菜也准備好了,就會踏實。沒准備菜和米,起碼把錢准備好了,我們睡覺也會踏踏實實的,明天醒來去買米買菜就行了。這就是佛教裏講的累積福報。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做什么善事,也講不出自己一輩子問心無愧的事來,他做了很多的虧心事來不及淨化,就像今天一點錢財都沒有准備就去面對明天一樣。

  有些人沒做什么好事,但也沒做什么壞事,面對死亡,就是沒准備好,所以沒有准備的那種恐懼就像不知道明天該怎么辦一樣。就像從國內到國外去,我們從這邊買機票乘飛機到另一個國家,語言也不通,身上又沒錢,完全陌生,那種恐懼感就跟死亡是一樣的。

  如果都准備好了,我們活著的時候做了很多善事,不管明天在不在,起碼我們今天死之前會說"如果明天還在的話,我是坦蕩蕩的,我的功德做完了"。

  我曾經跟一個教授聊天。我講了很多輪回存在的道理給他聽,他說:"你怎么講我也不會相信,我是徹徹底底的無神論者。"我說:"教授,我沒有想要說服你相信輪回,我只是想說,我寧願這樣相信,我今天做很多的善事,死的時候我心裏坦蕩蕩,如果明天還在,我已經准備好了,明天不在了,我也沒有任何損失。可你的損失大了!如果照著你的方式,沒有明天,你也沒損失,但如果有明天呢,你怎么辦?現在問題是,我們誰都不知道明天會不會來,就像今天晚上我們兩個都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死。如果我們都知道今天晚上會死,就都不用為明天做准備,但是我們都不確定。如果明天真的到來,我們兩個是不是今天都得做准備?明天總該活得很快樂吧?我准備好了,你什么都沒准備,那你明天該怎么去面對?"

  他說:"你這樣講,我也覺得有點道理。"

  我說:"很多事情只要一涉及宗教,有人就有抵觸感,就想排斥。只要我相信下一秒鍾存在,這一秒鍾就要為了下一秒鍾做准備;而死亡時,下一秒鍾就是跟你現在的下一秒鍾一樣,如果你今天睡覺,明天醒不來,那就是下一輩子。下一輩子沒有那么遙遠,就那么一秒鍾的時間而已。"

  明白了任何事情都是這樣一個過程,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把握住今天,而不是來世。

  把握住現在,在今天這個時間點上就應該為明天做好准備。今天該准備的錢財物資都要准備,心靈要快樂也要准備好。隨時隨刻准備面對明天,有沒有明天不重要了,大家都沒有損失--心境應該是這樣的。

  由此來看,一個人把今天努力的部分准備好,明天會不會到來、明天會不會繼續當富豪,那是明天的事情。

  有些事情不可能永久維持,任何一件事的每一階段都是無常的--我們現在認為永恒的,一秒鍾後它又變成過去了。這實際上就是佛教講的"如夢如幻",不要把過去當成現在,現在當成未來。

  很多人放不下官位,放不下財富,他總認為今天的自己會持續到未來,實際上那是不可能的。就像我們都希望自己青春永駐,而我們的青春分分秒秒都在老去,一刻不停。這就是規律,青春會在無常中一直消失。

  比如我們看一條河流。有人說,去年就是這條河沖走了我某某朋友,他從這裏掉下去的。實際上沖走你朋友的河水早不知道流到什么地方去了,眼前看到的已經是從山上流下來的新水--因為同樣是水,水的樣子太像了,就把它當成去年河裏的水了。我們的身體也是如此,每秒鍾它都在變化。我們周遭的環境也如此,而前面跟後面一定有因果關系在連接著。

  我們只要隨時面對著,知道它是會改變的,不是永恒的,我們就都有能力應對。當親朋好友面臨死亡,我們很多人不甘願這種折磨會降臨到自己身上--為什么偏偏是我們家人遭難?有個人跟我講:"我造了個什么孽啊?怎么不是別人家的小孩,為什么是我的小孩往生?為什么這種事情偏偏降臨到我的頭上?"我說:"你搞錯了,像你兒子這么大的孩子全世界一天不知道死了多少個,你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你的心態也不對,為什么降臨到別人頭上沒有降臨在你的頭上你就高興,降臨到你的頭上你就不高興。如果你說'我的兒子很可憐,希望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要有這樣的災難',這就是更好的想法。"無論是親情友情,任何事情隨著時間的無常都會永遠失去,不可能永恒。

  最後,就是我們最珍愛的自己的身體了。我們說要愛別人、愛社會,其實愛的還是自己。連最愛的自己都必須要放下的話,世間上其他東西就都可以放下。所以,看待死亡需要做充足的准備,因為人是孤零零地走,這時候別人承擔不了我們的病痛折磨,要獨自經曆恐懼,唯一可以幫我們承擔的是心靈的信仰和所做的善事。如果我們知道積德行善對生命輪回有幫助,那就像我們為了明天准備錢財一樣,我們有足夠福報,就不需要擔心和恐懼死亡了。

  無常隨時都存在,所以人也不必為無常而執著。不論我們現在享有多少名聲與財富、多少溫情與快樂,無常該到來時必到來,或許頃刻之間一切就會改變。如果明白無常是這么迅速又無法避免,就要常常提醒自己:現在擁有的一切只是暫時的,我們不值得為擁有財富與權勢而傲慢,也不要過度沉溺在世間的幸福與快樂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