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修所成地 玅境老和尚

講記前言

作者‧譯者

《瑜伽師地論》為彌勒菩薩所說,原為梵文,後由唐朝玄奘法師譯為漢文。

從《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上看,玄奘大師到印度取經,主要就是為學習《瑜伽師地論》。玄奘法師到印度從戒賢論師聽聞這部論,有一個故事。

戒 賢論師原患有風病二十餘年,時常發作。在玄奘大師抵達那爛陀寺前三年,病發時尤其痛苦,於是想要自盡。這樣動念以後,夢見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彌勒菩 薩,其中文殊菩薩對他說:「你以前做國王時虐待老百姓,所以現在受此果報。你現在若自殺,這個罪業並沒有結束,死了還是要受苦。你應該要發大心弘揚佛法, 才能消滅罪業。現在從支那國來了一個出家人,正在路上,你要等他來,為他講《瑜伽師地論》。」夢醒之後,風病即漸漸痊癒。當戒賢論師見到玄奘大師時,問 他:「從你的祖國到這裡來,前後需要多少時間?」他說:「三年。」與夢兆相符。由此可見,玄奘大師到印度學習《瑜伽師地論》,有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彌 勒菩薩的因緣,勸請戒賢論師不要自殺,而專為玄奘大師講《瑜伽師地論》。戒賢論師為玄奘大師講解此論,一共講了三遍。

《瑜伽師地論》的特點

趣 向三乘的修行者,希求轉凡成聖,趣證涅槃或無上菩提。彌勒菩薩大慈大悲,教化人間凡夫轉凡成聖之道,以漸次教授的方式,從我們能領解、能做到的地方說起, 讓我們發道心,知道應該如何起步,既能符合佛的法印又能契機,下手處不會說得太高。《瑜伽師地論》共一百卷,內容由淺而深、有略有廣,它不是佛法概 論,而是全面而詳細的、深刻而有次第的開示了全體佛法。論中闡明一切凡聖的因果 -- 生死的緣起及涅槃的緣起;開示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修行的道次第,將由凡轉聖的過程、條件及方法做了完整詳細的說明,完備地介紹了修行的次第,就如同 一張道次第的詳細地圖,若能循此路徑,則可避免歧途,安全地到達解脫的目的地。所以,本論為有心於聖道者之所必學!

雖 然我們是尚未成就聖道的凡夫,但是學習《瑜伽師地論》能建立符合佛意的正知正見,對於一切修行的法門,可以此聖教量作為量尺,不會隨著別人的舌頭轉。若 依此起修,即能開展正確的修行,這件事非常希有難得!若是能夠認識《瑜伽師地論》這樣的重要性,即便用多年的時間去學習,也是值得的!

近 年來,漢傳佛教徒歡喜靜坐的風氣漸盛,可是不容易取得正確的、圓滿的習禪知識。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入手:第一就是學習天台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 蜜》、《摩訶止觀》、《小止觀》。第二就是學習《瑜伽師地論》,尤其〈聲聞地〉中對於靜坐修奢摩他的教授,說得非常詳盡,為其他經論所不能及。其中說到色 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以及慈、悲、喜、捨四種三昧等,這是現今我們漢傳佛教徒特別需要努力的部份。所以,歡喜靜坐的人尤其應該學習《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對於聖道次第、禪法等的開示全面而深入,源頭來自於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等覺菩薩,是修學聖道已經成功的大聖人,他對我們開示了這個修學聖道及習禪的法門,我們應該百分之百的相信!想要坐禪、成就聖道,應該從這裡開始學習!

論題略釋

「瑜伽」,是印度語,翻譯成中文是「相應」義。相應者,相合也;通說三乘的境、行、果、教中,都具有相應的道理。

(一)境瑜伽:心所緣慮的一切染淨境界,都具有不顛倒的第一義諦真理。佛應機而宣說的教法,能恰如其分地說明諸法實相,與真理不相違背;依之修行,能順向第一義諦,能到達涅槃彼岸。故知境與教理、修行、果證,都是相呼應、相契合的。

境瑜伽通於一切境界,諸佛聖者為契理應機,而對境瑜伽有種種異說。其中可以用觀待、作用、證成、法爾四種道理,去貫攝通達教理行果,令境與行果、行與果法得以相應。

(二)行瑜伽:佛法中一切修行的法門都是相互隨順的,都是向於第一義諦的,都是符順佛的教導的,都是進趣大般涅槃的。因此,行與證也是相隨順的。

行 瑜伽通於一切修行法門,諸經論中或以三十七道品為瑜伽,或說止觀雙運為瑜伽,有以菩薩五地或八地以上之悲智雙運為瑜伽。從初發心修止觀,到止觀雙運、悲智 雙運次第漸進,佛所宣說的一切修行法門都能更相隨順,稱正理、順正教、趣正果,如是相應。但依《瑜伽論釋》的解釋:「正取三乘觀行,說名瑜伽。」意指此處 主要擇取三乘觀行為相應之正義。三乘行者依符合佛陀聖教義理之法門不斷地進修止觀,即可獲得殊勝的三乘道果。由此可見,以修止觀為瑜伽,是符合正義的。

(三)果瑜伽:修三乘聖道所成就的果德,也具有相應之義。小乘初果乃至四果、辟支佛、三明六通等;大乘十地菩薩乃至佛果、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一切有為、無為功德,此一切果皆更相隨順,與因位的行修相應,亦與第一義諦真理相應,都是符合佛陀正教的。

(四)教瑜伽:佛由大悲心的推動,為眾生宣說其所覺悟的法性真理,這清淨法界等流能恰到好處地顯示真理,與第一義諦相合。若隨順佛教,亦能契合於修行,引發聖道,成就三乘殊勝果位。因此,教理也有相應之義。

總說相應義,若以智慧貫攝通達三乘的教、理、行、果,則能緣心在一切境界上活動時有方便善巧,其所對境即皆成為清淨無染的佛法,是名相應。

「師」,具巧便慧,能適時應機契理的調化弟子,為眾弟子所仿效者之美稱。《瑜伽論釋》有二解。一、三乘行者次第串習聞思修,行久功深,漸次成就三慧,自行滿足,又能展轉饒益同梵行者,是名瑜伽師。此瑜伽師之程度,通於內凡之加行位及聖位之聲聞四果,乃至十地菩薩。

二、諸佛如來圓滿成就一切功德,用無量無邊的法門,能隨眾生根性所適宜的,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調化一切凡夫乃至入聖位之弟子,能隨時隨地有次第的、恰到好處的教令諸弟子修習正行,是名瑜伽師。這是已經成就佛果位了,是最圓滿的瑜伽師。

「地」,生成住持義。《瑜伽師地論‧本地分》從〈五識身相應地〉開始,乃至到〈無餘依地〉,凡聖因果統無不備。若能隨順學習此論,依之起修,則能生成、住持三乘聖道而不失壞,猶如大地,有生成住持萬物之功。

「地」 的含意,《瑜伽論釋》又有四解:一、境界義:〈本地分〉之十七地,是瑜伽師所活動的範圍與處所。二、所攝義:此十七地攝屬於一切瑜伽師。三、所依義:依, 是依止。諸瑜伽師依止十七地的教授範圍而修習,即能增長功德法,無漏聖道因此得以現行。四、所行義:行,指心的活動。凡夫捨棄世間五欲,修學佛法而未獲成 果,此時是很艱難的。但是,當修學十七地成就聖道時,即可於大自在的境界中受用法樂。如是次第昇進達於佛果位時,清淨平等的無分別智即常與離一切 名言相的、不住生死與涅槃的境界相應。此說第一義諦是瑜伽師的心所活動的範圍。

始從凡位直到佛果,隨其修行的淺深,十七地是屬於一切瑜伽師的,而一切瑜伽師也攝屬在十七地之中。

「論」, 《俱舍論》:解教誡學徒,故名為論。《瑜伽論釋》:用問答的形式,簡擇觀察諸法的體性與相貌,名之為論。或說「論」是以言語讚歎、訶斥的意思。在本論中, 彌勒菩薩是以訶斥生死的苦惱、讚歎聖道的功德,開示我們發菩提心、學習《瑜伽師地論》,也就是勸導我們學習教、理、行、果,修習止觀,以成滿瑜伽 師的功德。

論綱簡介

《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共為五分。

一、〈本地分〉:《瑜伽師地論》依〈本地分〉立名,內容是說明三乘瑜伽行者必備的條件與知識,其餘四分則是解釋〈本地分〉的。由以此第一分為根本,故稱之為〈本地分〉,共有五十卷。

〈本 地分〉之十七地,分別為:〈五識身相應地〉、〈意地〉、〈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 地〉、〈無心地〉、〈聞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有餘依地〉及〈無餘依地〉。

二、〈攝決擇分〉:解釋十七地的深隱要義,有三十卷。

三、〈攝釋分〉:分類統攝四部阿含的經義,通說一切《阿含經》的內容,有二卷。

四、〈攝異門分〉:《阿含經》中以不同的名相,表達相同內容的解說,有二卷。

五、〈攝事分〉:解釋三藏之要義。其中大部份是解釋《雜阿含經》的修多羅,少部份解說毘奈耶及論議。有十六卷。

《瑜伽師地論》的內容大要,可分為兩大部份。第一部份:介紹小乘,共有三十四卷。第二部份:介紹大乘佛教,從三十五卷開始到第五十卷。由五十一卷的〈攝抉擇分〉開始,就是解釋前面的五十卷,其中也包括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教義。

小 乘佛教的部份:〈五識身相應地〉中學習什麼是心,〈意地〉說到六道輪迴;會合二地大意,即教授苦諦義。什麼是苦?就是你的虛妄分別,另外沒有苦。其後〈有 尋有伺等三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無心地〉等,使我們明白世間是苦,教我們厭離;又說到禪定,更是我們所需要的,應該學習的。 進而正式介紹小乘佛教,有〈聞所成〉、〈思所成〉、〈修所成〉三地,乃至〈聲聞地〉;從初入佛教開始,一直到最後得阿羅漢,將小乘學者修行的方法及次第, 說得非常完整而微細。其中〈修所成地〉是〈聲聞地〉的縮影,更精簡地說明轉凡成聖的方法。所以,佛教徒希望掌握修行次第的精要,應該學習〈修所成地〉。

從 三十五卷開始到五十卷是大乘佛法,內容大要是以發無上菩提心為始端,次後修六波羅蜜,得無上菩提。此中解釋六波羅蜜之禪波羅密、般若波羅蜜,特別深奧。第 三十六卷的〈真實義品〉,詳細解釋唯識三自性--遍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及大乘唯識的殊勝觀行--四種尋思、四如實智,這是大乘佛法所修 的聖道,一定要在奢摩他中作如是觀,借重定來加強心的力量方能悟入,這在大乘佛法中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註解

玄 奘大師從印度回到中國,翻譯《瑜伽師地論》以後,有很多人學習這部論,所以當時與此論有關的著作非常多。但是,現在我們在藏經裡能看到的注解中,完整無缺 的只有唐朝新羅的遁倫法師編集的《瑜伽論記》,他是匯集各家注解來解釋這部論的。另外,有窺基大師的《瑜伽師地論略纂》,只解釋到〈本地分〉的五十卷。此 外,還有一些殘缺的著作,其他都佚失了。印度也有大德注解《瑜伽師地論》,即最勝子的《瑜伽師地論釋》。在《瑜伽論記》上提到,它原來有五百卷,但玄奘 大師只譯出一卷。

近代還有一部注解,是清末民初北京三時學會的韓清淨居士所編著的《瑜伽師地論 科句披尋記彙編》。可惜此書當初打字印刷時,校對有問題,內容略有缺漏。韓清淨居士是有名的唯識學者,對於唯識非常熟悉,他將《瑜伽師地論》詳細分科,使 論文的綱領次第井然,義理容易顯現。又有《披尋記》將論文前後互相印證以解釋《瑜伽師地論》的文義,對於學習者的理解很有幫助。所以,我們學習《瑜伽師地 論》時,可以採用韓居士的科判,並參考《瑜伽論記》、《瑜伽師地論略纂》及《披尋記》。

編者按

玅 境老和尚於一九七三年在美國加州奧克蘭成立法王寺後,開始深入研習《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等唯識經論,有感於《瑜伽師地論》對修行的境界與理論說得 詳細,在創辦法雲寺禪學院時,即帶領學眾深入研讀此論。而其中第二十卷的〈修所成地〉是〈聲聞地〉的綱要,精簡完備地開示了修行的次第。若有新生入學,和 尚即囑付應先學習〈修所成地〉,令其能儘早理解修道次第,能於日用中起行。其後台灣、美加等地,凡依止老和尚所成立之《瑜伽師地論》研討班,亦皆依教 示從〈修所成地〉研習起。〈修所成地〉在《瑜伽師地論》中、及在聖道的聞思修學上之重要性,由此即可略見一斑。

老和尚曾三次宣講〈修所成地〉。其中,第一次在法雲寺禪學院的正式課程中為學眾所宣說者,以及最後一次於二○○二年在台中清涼寺禪七中為禪眾所宣講的版本,最為完整。此講記即依據此兩次的宣講編輯而成。講記前言則依老和尚在學院講述《瑜伽師地論》時的「初發論端」,以及二○○二年七月在美國加州聞思修居士林宣講「《瑜伽師地論》概說」的相關內容,綴輯成文。

以涅槃為上首,學習經論確立正見,依正見起止觀正行,進期轉凡成聖;這是聞思修習佛法的目標與常軌。敬祈同行願者,在學習了〈修所成地〉,掌握道次第要義後,還能進一步學習《瑜伽師地論》,依教起行,乃至成就聖道,令教法、證法由是得以久住世間!

修所成地卷二十

丙九、修所成地 丁一、結前生後

已說思所成地。云何修所成地?

〈本地分〉的第二科「別廣地攝」,將十七地分成十四科,分別作詳細的說明,現在是第九科〈修所成地〉。

「已說思所成地」,前面已經講過〈聞所成地〉、〈思所成地〉了,這是結束前文。「云何修所成地」,什麼是〈修所成地〉呢?這是生起後文。

「修」,是指修止觀。若論一般的修行,也通於聞、思二慧;現在專指修慧,則是超越了聞、思的境界,以奢摩他為依止修習毘缽舍那,能成就世間、出世間的一切功德,所以名為「修所成地」。

丁二、標釋一切 戊一、標列 己一、四處攝 庚一、標

謂略由四處,當知普攝修所成地。

應當知道由四處──四種境界,即簡要而普遍地賅攝了〈修所成地〉全部的內容。

庚二、徵

何等四處?

是那四處呢?

庚三、列

一者、修處所。二者、修因緣。三者、修瑜伽。四者、修果。

這是列出四處的名字。

第一、修處所,就是修止觀成就聖道的處所,包括內外等十種生圓滿。

第二、修因緣,諸法皆是由因緣所生的,所以修止觀也要有因緣。

第三、修瑜伽,是說明正式修學止觀後,所遇到的障礙及能對治的方法。

第四、修果,修止觀有成就了,或證得世間清淨的禪定,或出世間清淨的聖道,名為修果。

我們中國佛教已經很久都不談修止觀了!在南北朝時代,的確是修止觀的;其實修止觀就是修禪,但是後代禪宗轉變為看話頭,就不修止觀了。而本來學習聖教的人就應該要修止觀的,但後來也只是學教而不修止觀了。所以,止觀這件事,已經很久沒有人提倡了,但本論中是說修止觀的!

己二、七支攝 庚一、標

如是四處,七支所攝。

前面用修處所、修因緣、修瑜伽、修果四處簡略介紹〈修所成地〉的內容,現在是將四處發揮為七個部分,而七支又攝屬於四處,這就是由略述而廣說了。

庚二、徵

何等為七?

是指那七支呢?

庚三、列

一、生圓滿。二、聞正法圓滿。三、涅槃為上首。四、能熟解脫慧之成熟。五、修習對治。六、世間一切種清淨。七、出世間一切種清淨。

先把七支的名字列出來,配屬於四處中。「生圓滿」是修處所,「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能熟解脫慧之成熟」三支是修因緣,「修習對治」是修瑜伽,「世間一切種清淨」、「出世間一切種清淨」二支是修果。

庚四、結

如此四處、七支所攝普聖教義,廣說應知依善說法、毘奈耶中,一切學處皆得圓滿。

上述四處或七支,已含攝了一切聖教義。若是把這四處和七支廣博地宣說,應當知道,這即是依佛所開示的法與毘奈耶中,將一切佛弟子所應該學習的學處──戒、定、慧乃至到成佛的境界,皆圓滿地表達了。

佛所宣說的聖道分兩部分:一是法,二是毘奈耶。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法就是經,毘奈耶就是律。二、經上通常把法與律一併包括在法裡邊,毘奈耶則翻為滅。我們能隨順學習佛的法和律,就能滅除一切苦惱,這是學習法和律的作用,名為毘奈耶。

《披 尋記》:如是四處七支所攝普聖教義等者,〈聞所成地〉說,攝聖教義相,略有十種。謂有能修習法、有所修習法、有有過患法、有有染汙法、有障礙法、有隨順 法、有真如所攝法、有勝德所攝法、有隨順世間法、有得究竟法(陵本十三卷二十一頁)。即此中說四處七支所攝普聖教義。依此修習,於善說法毘奈耶中,一切學 處皆得圓滿。

「攝」是以略攝廣,用少數的文字能夠包括廣大的義理,名為攝。「普聖教義」,就是一切的聖教義都包括在內了。在〈聞所成地〉中說:「攝聖教義相,略有十種」,佛為我們所宣揚的妙法是很廣博的,但簡略地說,用十種義即能包括一切的佛法。

一、 「謂有能修習法」:我們的色受想行識是很苦惱的!因為感覺生死是苦,希望能夠修學佛法改善它、能夠離苦得樂,這是有願,當然也要有信心。信、願是怎麼現起 呢?要在佛法裡經過長時期的學習!對於聖道有信心,願意學習用修行來解決生死的問題,而你的身體也能配合,就是「能修習」。若是有信心,也想修行,但若不 知道怎麼修行也修不來,所以一定要經過學習。

二、「有所修習法」:佛在一切經律論中所教導我們的戒定慧,就是修習的法門。在什麼地方修習呢?就在身、口、意業上,主要是我們的一念心。這一念心裡有很多染汙,必須長時期修習佛法的戒定慧,才能轉染還淨,所以說「有所修習法」。

三、 「有有過患法」:我們的色受想行識五蘊是有過患的。這個臭皮囊的生命體,是前生業力所得的果報,我們能在人間做人,沒到三惡道去還算不錯,應該要知足了。 這個身體有什麼過患?不吃飯不行,只是吃一餐、兩餐還不行,要吃三餐,而吃得不滿意也不行。另外,還有老病死的問題。譬如我現在年輕力壯,但是轉眼間老病 死就來了。有什麼辦法對治?就是要修學佛法,以戒定慧來解決。說「有過患法」這句話,是用來增上我們的道心!你要常常憶念這個身體是老病死法,隨時有苦 惱,是有過患法的。

四、「有有染汙法」:我們這一念心很容易生起貪、瞋、高慢、疑惑等,很多很多的煩惱。煩惱是最染汙的!所以我們要常常反省,自己心裡有煩惱的染污、而臭皮囊又有老病死等諸多苦惱,以憶念「有有染汙法」,來增上自己的道心。

五、 「有障礙法」:「障礙」是什麼?就是「我」!「我是最第一,你們都不如我!」「我」就是障礙。年輕小孩子也是有我,但還不是那麼大,隨著年紀漸漸增長,我 就更不得了!總是「你一定要服從我,我要領導你。」有這樣的分別心就是障礙,會有很多問題。最重要的,有「我」就障礙你不能得聖道,所以是「有障礙法」。

六、 「有隨順法」:「隨順」的意義比較多。譬如我們現在的身體雖然不一定很健康,但是我們拜佛、靜坐時,身體不抵抗、不反對,能隨順我們去修學戒定慧,就是 「隨順法」。若老病來了,想要修學聖道就有困難,身體不隨順了。另外,我們學習經律論,能隨順修學戒定慧,而學習戒定慧,就能隨順得涅槃,如是展轉地隨 順。若是不學習佛法,你叫他修學聖道可以嗎?他沒有學過,不可能發心靜坐,也難以修行。所以,學習經論也是「有隨順法」。

七、 「有真如所攝法」:「如」是彼此無差別。譬如屋子有房蓋、樑、燈光,有的地方有光明,有的地方沒有光明;說這是地面、這是桌子、桌上還鋪上黃布,各式各樣 情形,都是有差別的,所以不是如。但是有差別的境界都是畢竟空的,那就是「如」了。色、受、想、行、識都是有差別的,但是色、受、想、行、識都是畢竟空, 「如」義是無差別的。何謂「真如」?「真」是讚歎「如」是真實不虛的。一切有差別的境界皆是無常!可能現在很健康,但轉眼之間就不健康了,都是無常敗壞之 法。但是,若證悟了如的境界,則永久不會敗壞,沒有老病死無常的問題,是真實不可破壞的境界。譬如說發心布施,在人間做種種功德,將來的果報能生到欲界頂 天──他化自在天,享受一萬六千年的安樂境界。雖然比人間長久,但果報有時間性,剎那剎那間就過去了,終究還是無常。若是出家人學習佛法,修戒定慧,深入 「如」義,成功以後得到的大自在,沒有時間性的限制,是永久地安樂自在。

有人說:「出家人剃光 了頭,穿上和人家不一樣的衣服,只能吃素不能吃肉,這種生活有什麼意思?」是有意思的!出家是為了成就聖道,不再生死流轉,永久不受苦惱,這是有意思的。 但是出家以後,要學習佛法,還要修行成功了才可以。若是沒有成功,又不肯學習佛法,還是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怎麼修行,那還是流轉生死的境界,還是有問題 的。

這裡說「有真如所攝法」,是指經論裡所說的苦、集、滅、道四諦中的滅諦。而前面所說的「有過患法」就是苦諦,「有染汙法」、「有障礙法」屬於集諦,而「有隨順法」就是戒定慧的道諦。

八、 「有勝德所攝法」:「勝德」是殊勝的功德。一般人總是感覺有神通很好,這雖然也是勝德,但就算有了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若沒有成就聖 人的漏盡通,還是凡夫境界。凡夫的神通,一轉眼間無常,就失掉了;若成就漏盡通,那是聖人境界,是值得尊重的殊勝功德。在凡夫的境界上說,能持戒清淨、成 就禪定,乃至聖人能證得無漏的智慧,都是勝德,名為「勝德所攝法」。

九、「有隨順世間法」:這是指我們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它本身沒有決定性,能隨順你的意願去行、住、坐、臥,或者做世間的善法、惡法都可以,故名隨順世間法。

十、「有得究竟法」:雖然這個身體是有漏的臭皮囊,不是個好東西,但是你若能有大智慧領導它修學聖道,就能得涅槃,能得究竟法。

前 述〈聞所成地〉中所說的「十法攝聖教義相」,就是本文說的「四處七支所攝普聖教義」。「依此修習,於善說法毘奈耶中,一切學處皆得圓滿」,若依此四處所攝 的七種法去修學聖道,對一切佛法中所應該學習的,都可以成功了。「一切」者,即非單獨指持戒或禪定,乃至智慧、解脫、解脫知見的功德,而是無量的功德都圓 滿了。這是《披尋記》引〈聞所成地〉的文解釋「一切學處皆得圓滿」。

戊二、隨釋 己一、生圓滿(初支) 庚一、徵

云何生圓滿?

生圓滿是什麼意思呢?

庚二、標

當知略有十種。

生圓滿的含意,是約有情而論,簡要說有十種差別。

庚三、列

謂依內有五、依外有五,總依內外,合有十種。

「依內」即是依受教化的人本身說,有五件事;「依外」則是依據外邊的助緣說,也有五件事。合起來一共有十件事,名為生圓滿。

庚四、釋 辛一、依內 壬一、徵

云何生圓滿中,依內有五?

什麼是受教化的人本身有五種圓滿呢?

壬二、列

謂眾同分圓滿、處所圓滿、依止圓滿、無業障圓滿、無信解障圓滿。

這是列出依內的五種生圓滿。

壬三、釋 癸一、眾同分圓滿

眾同分圓滿者:謂如有一,生在人中,得丈夫身,男根成就。

「眾同分圓滿」,是說這一位補特伽羅生在人趣中,感得丈夫身,具足男根。

《披尋記》:眾同分圓滿等者,〈聲聞地〉說,善得人身。謂如有一,生人同分,得丈夫身,男根成就,或得女身(陵本二十一卷四頁)。即此所說眾同分圓滿義。然此唯說男根成就,不言或得女身者,約勝為論,略未具說故。

「善 得人身」的「善」字有二義:一是能,能得人的果報;二是好,得人身是最好的。「同分」是大家都有共同之處。譬如以人來說,大家都有相同一類的五蘊之身,名 為「人同分」。〈聲聞地〉中說,若有人在人同分中得一個丈夫身或女身,皆名眾同分圓滿。但本文中唯說男根成就,沒有說得女身,這是因為男身比較殊勝,故把 女身略去,實在也應包括女身在內。

癸二、處所圓滿 子一、標

處所圓滿者:謂如有一,生在人中,又處中國,不生邊地。

這位有情不只是得生為人,並且出生在中國,不是生在邊地。

子二、釋 丑一、舉生處

謂於是處有四眾行。謂苾芻、苾芻尼、近事男、近事女。

「處所圓滿」,是指這個地區有比丘、比丘尼、近事男、近事女等四眾的佛教徒,在弘揚佛法、修學聖道。我們能生在這裡,就是最理想的地方。

「行」 就是心的活動。開始學習佛法時,我們的心不能夠離開經論,應該在文和義上面活動。譬如讀《金剛經》時,我們的心就在《金剛經》的文句上活動,而文裡邊的道 理,也就是義,讀經時心也在義上行。初果以上的聖人,他的心有時候有分別住,有時候無分別住。若無分別住時,就是入於第一義諦;契入第一義諦,心是離一切 文字相的,也就是行於聖人的殊勝境界。

通常說有佛法的處所,是指這個地區有佛教徒在這裡學習佛法。如果佛教徒內心的思想沒有經律論的文,也沒有義,能說有佛法嗎?因為佛教徒肯學習佛法,就能由有文字的佛法入於無文字的境界,故名「有四眾行」。那麼這個地方,就是最圓滿的處所。

丑二、簡不生

不生達須、蔑戾車中。謂於是處無四眾行,亦無賢聖、正至、正行諸善丈夫。

「簡不生」,還要簡除所不生的地方。若是我們來到人間做人,還要不生在「達須」、「蔑戾車」中,才能名為「生圓滿」。

「達須」譯為下賤種類,「蔑戾車」譯作樂垢穢,表示這些地區都是下賤種類,是垢穢的人。不生在這些地方,是因為沒有凡夫的四眾,也沒有賢聖的四眾在這裡弘揚佛法。前一段文只說「有四眾行」,但在這一科裡就分出凡聖的不同。

四 眾弟子中,能夠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具足這樣的條件,就可以稱之為「賢」。「近善知識」是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是聽他為我們講解 經律論的佛法,教授我們學習聖道。聽善知識講解佛法之後,內心裡還要「如理作意」,隨順經律論所說的道理去思惟、觀察。我們要在內心裡一再地思惟,才能通 達經文中的深義、才能契入佛法的第一義諦,不只是聽聞就沒有事了。若不如理作意、不深入思惟,對於佛法的理解不多,很容易忘掉,和沒有聽聞佛法是一樣的。 譬如說叫你學習戒定慧、不要有貪瞋痴,你能做得到嗎?我看做不到。做不到怎麼樣呢?就老是平平常常的,不能夠有更好的成就。「法隨法行」者,「法」是涅 槃,「隨法」是八正道,「行」是為了得涅槃而修學八正道。先經過了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後,而能修學八正道,就有希望可以得聖道。雖然還沒得聖 道,和一般的凡夫也不同了,能調伏自己的身口意,三業不是那麼汙穢,能逐漸減少煩惱,乃至無有煩惱。能達到這個境界,才名之為賢,也名之為佛教徒。

「聖」, 是指這位修行人不斷地法隨法行,能斷除煩惱,心裡再也沒有貪瞋癡了。貪瞋癡有兩類:一是在我們的身口意上活動出來的煩惱;二是煩惱雖不活動,但內心裡還潛 藏著貪瞋癡的功能,有因緣時它還能生出煩惱。聖人是把潛藏的貪瞋癡也徹底消滅了,他的心究竟清淨,故名之為聖。在小乘佛法,就是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 三果阿那含,到四果阿羅漢。大乘佛法就是初地、二地,乃至第十地菩薩。這些都是聖人。

「正至」 者,「正」是指內心沒有錯誤,三業隨智慧行。已經學習了佛法,從中得到智慧以後,能令身口意隨著智慧活動而不隨煩惱,那實在是聖人的境界。「至」就是到, 從凡夫的境界到第一義諦那裡去了。不管是苾芻、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我們初來到佛法中,只是聽說苦、集、滅、道和第一義諦的名字,但是第一義諦怎麼回 事,還是不明白。就像一個人有朋友,他只是聽說朋友的名字,朋友長什麼樣子還不知道,現在見到這個朋友了,就叫「至」。所以,經過長時間修行戒、定、慧而 見到第一義諦的聖人,他完全知道第一義諦的相貌,沒有煩惱、心清淨了,所以叫做「正至」。

「正行」,是指能不顛倒地隨順佛法的智慧而行,也就是聖人滅除一切煩惱,內心清淨的相貌。其中有一點差別,就是聖人到了第一義諦時,內心是無分別的境界;但他不一定常入在無分別的第一義諦裡,當他的心在活動、作種種的分別時,三業皆隨智慧行,都是清淨的,所以叫做正行。

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皆可名之為正至。「正至」是約聖人契入無分別的第一義諦說,而「正行」則是約聖人在世俗諦上以清淨心行說。

《披 尋記》:處所圓滿等者,〈聲聞地〉說,生於聖處。其義正同。言苾芻、苾芻尼者:謂具足別解脫律儀眾同分,是其自性。於其形色勤精進故,怖畏惡趣自防守故, 攝無損故,名為苾芻。如〈攝釋分〉說(陵本八十二卷十一頁)。言近事男、近事女者:謂能親近承事苾芻、苾芻尼眾故。言賢聖者:此復二十七種,謂信勝解,乃 至不動法阿羅漢,如《集論》說。(《集論》七卷八頁)。言正至者:謂已趣各別煩惱寂靜故。言正行者:謂於有情遠離邪行,行無倒行故。如〈有尋有伺地〉說 (陵本八卷十四頁)。

癸三、依止圓滿

依止圓滿者:謂如有一,生處中國,不缺眼、耳隨一支分,性不頑囂,亦不瘖啞,堪能解了善說、惡說所有法義。

「依止」是指我們的生命體。我們造罪要依靠身體,做功德也要依靠身體;若沒有身體,沒有眼、耳、鼻、舌、身、意,什麼事情也做不成。所以身體是我們的依止處。

「依 止圓滿」是說,這個人生在有佛法流行的地方,他的生命體不缺眼、耳、鼻、舌、身、意任何一部分。「性不頑囂」,他的心性能受教化,不是愚蠢頑固的。「亦不 瘖啞」,亦非不能言語。「堪能解了善說、惡說所有法義」,這個人除耳識能聽聞外,還要意根正常,能辨別什麼是善法、什麼是惡法,並且能夠學習佛法。

《披尋記》:依止圓滿等者,〈聲聞地〉說,諸根無缺。其義正同。由不缺眼、耳隨一支分,能於善品精勤修習;由性不頑囂,亦不瘖啞,有力能了善說、惡說所有法義。

癸四、無業障圓滿

無業障圓滿者:謂如有一,依止圓滿,於五無間隨一業障,不自造作、不教他作。若有作此,於現身中,必非證得賢聖法器。

「無 業障圓滿」是說這個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是圓滿具足的,而對於會墮落無間地獄的五種業,隨任何一項,他沒有以邪智慧去造作,也不教別人去作。若是有人一 時糊塗做了這五種惡事,在現在的生命中,他不會做正式的佛教徒,就算來到佛法裡,也決定不能成為賢聖,因為他不是載法之器。

「五無間業」就是殺害自己的父親、母親,殺害阿羅漢,破和合僧、破轉法輪僧,惡心出佛身血。這五種罪業,會令人墮落到無間地獄,而且不是現報──現在這一生受報,也不是後報──未來的生命中受報;是順次生受報──這一生結束後的下一期生命中得果報,所以名為五無間業。

依 《俱舍論》說,「破和合僧」分成兩種:一是破羯磨僧,指出家人彼此有了不同的意見,住在同一個寺院的大界內,卻分成兩處誦戒及做羯磨,破壞了僧伽的和合。 這至少要八人以上的僧團。二是破轉法輪僧,就是出家人有邪知邪見,忍可師長所宣揚異於佛說的法,並且主張在佛法外另外建立一種「聖道」,隨順宣揚如是邪 法,離間聽聞佛陀正法的和合僧。譬如,提婆達多就曾經建立五種邪法,想與佛陀的正法對抗,但沒有成功。所以,若是有佛及聖僧在世,破轉法輪僧是不可能成功 的。又律上說到,破轉法輪僧的人不是在家居士、也不是比丘尼,一定是比丘,而且不是破戒比丘,一定是持戒清淨、有威德的比丘,才可能辦到這件事。若是出家 而不肯學習佛法,也做不到。因為不學習佛法,也不知道什麼是聖道,一定是學習了佛法,而又特別有一點邪慧的人,才會放棄佛法的聖道,自己另外建立一個。

五種無間業中的惡心出佛身血,一般也不可能發生,佛在世時,只有提婆達多曾做過,之後再也沒有第二個了。

《披尋記》:無業障圓滿等者,〈聲聞地〉說,離諸業障。其義正同。言非證得賢聖法器者:謂於現法障般涅槃生起聖道故。

癸五、無信解障圓滿 子一、離邪解行

無信解障圓滿者:謂如有一,必不成就五無間業,不於惡處而生信解、不於惡處發清淨心:謂於種種邪天處所,及於種種外道處所。

「無信解障圓滿」,是佛教徒決定不造作五種無間業,對於邪見的諸天或不符合真理的外道等「惡處」,也不生信解、不發清淨心,名為無信解障圓滿。因為,有罪過的地方,卻認為它有功德、是清淨的處所,會使令你對於佛法信解有障礙。

為 什麼說沒有犯五無間業,卻可能有信解障的問題呢?就是因為不願意學習佛法,無法從佛法裡增長智慧,卻願意學習其他的事情。既然出了家,做了比丘、比丘尼, 還歡喜修習非佛法的事情,從那裡得到一些知識,認為是好東西,就容易「於惡處而生信解」、「於惡處發清淨心」。若是肯學習佛法,對於佛法生了信解,發清淨 心、有大智慧,就不可能於惡處生信解或發清淨心了。

「邪天」就是諸天。佛在世時,有很多的天神接受佛的教導,歸依三寶,乃至得證聖道。但也有不相信佛法的諸天,具種種邪知邪見,說出來各式各樣的道理,令人於惡處生信解、於惡處發清淨心。

「種種外道處所」,就是佛法以外的其他宗教。外道也有能令人生信解的地方,那也是於惡處生信解、於惡處發清淨心的因緣。

子二、起淨信解

由彼前生,於佛聖教、善說法處修習淨信,長時相續;由此因緣,於今生中,唯於聖處發生信解、起清淨心。

為什麼這個人對於佛法能生信解、對於惡處不生信解呢?因為他前一生乃至多生以來,對於佛所說的聖教、佛所開示的圓滿佛法,曾經長時期地相續學習,如理作意、法隨法行而生淨信。由於這樣的因緣,此人於現在生中,只對於佛所說的聖教生起信解、發起清淨心。

可見一個人對於佛法能有清淨的信心,是前生努力栽培過的,不是無緣無故、不須努力就對佛法有信心。如果前生沒有栽培,今生也不栽培,來生就更靠不住。現在身體還算健康,眼耳鼻舌身意也都正常,但是不歡喜學習佛法,光陰就這麼虛度了,可惜不可惜?

「修 習淨信」:我們是經過學習以後,由解而信,才對佛法建立起堅強的信心。若是沒有學習佛法,就算有點信心,這樣的信心不強也不堅固。如果你不明白什麼是佛 法,但卻說對佛法有信心,可能你相信的不是佛法!若是相信了佛法,又能逐漸由淺而深地學習,智慧慢慢增長,所通達的佛法和一般的迷信不同,會知道什麼是染 汙、什麼是清淨,就能夠由染而淨,逐漸地清淨自己而得淨信。

實在來說,得聖道才名為淨信。沒得 聖道的時候,我們心裡面多數還是信疑參半的。譬如說我們願意念阿彌陀佛、求生阿彌陀佛國,你相信你能決定往生嗎?這就與你對於佛法的理解和修行的程度有關 係。如果理解得深,修行的功夫也深,就可以說:「我決定相信能往生阿彌陀佛國。」但沒到那個程度時,能往生嗎?不一定!有可能無法往生卻認為能往生,犯了 種種錯誤。所以,要「長時相續」地在佛法裡面學習,才能使令自己的信心清淨,身口意三業清淨。

由於過去生在佛法裡建立了信心,而又長時期地學習,由此因緣你在今生唯獨對佛法能發生信解、起清淨心,沒有信解障,將來就能得聖道了。

《披尋記》:無信解障圓滿等者,〈聲聞地〉說,勝處淨信。其義大同。此中初說離邪解行,彼所未說,由是名為無信解障。

辛二、依外 壬一、徵

云何生圓滿中,依外有五?

什麼是生圓滿中,依外助緣的五種圓滿呢?

壬二、列

謂大師圓滿、世俗正法施設圓滿、勝義正法隨轉圓滿、正行不滅圓滿、隨順資緣圓滿。

這先列出來五種圓滿。

《披尋記》:謂大師圓滿等者,〈聲聞地〉中說,他圓滿有其五種:謂諸佛出世、說正法教、法教久住、法住隨轉、他所哀愍(陵本二十一卷五頁)。此五圓滿,隨應當知。

壬三、釋 癸一、大師圓滿

大師圓滿者,謂即彼補特伽羅具內五種生圓滿已,復得值遇大師出世。所謂如來、應、正等覺、一切知者、一切見者、於一切境得無障礙。

這位在生死裡流轉的補特伽羅,本身具足了五種生圓滿後,又進一步栽培了深厚的善根,能夠遇見佛出現世間。佛是為了一類應以佛身得度的有情,化現佛身而為說法。

「大師」即是佛,從律典上看,唯佛能稱為「大師」。相對於此,你的親教師就稱為小師。

「補 特伽羅」翻譯為數取趣,就是數數地得果報,又數數失掉果報,然後再去得果報。譬如現在得到人的果報,頂多活一百歲,死後又再得個果報;可能得天的果報,可 能是三惡道的果報,也有可能再到人間來。生到天上去可以不老、不病,壽命比人間長,但是幾百年、幾百萬年轉眼間過去,還是要死,再隨著過去所造的善業或惡 業去受生。這樣的眾生叫做數取趣,就是數數得果報的意思。

「如」是平等無差別的意思。佛有大智慧,覺悟了第一義諦,名為如;佛又有大慈悲心,因此從如那裡又來到這個世界教化眾生,名為「來」。具足大智慧與大慈悲,才名「如來」,如果只有智慧而沒有慈悲,就不來了。

「應」,雖然來到眾生的世界,佛還是和如如理相應的,名為「應」;又佛斷盡一切愛見煩惱,堪受世間供養,亦名「應」。

「正等覺」,佛正確平等地了知一切真理,正覺諸法如,通達第一義諦,也通達世俗諦,等覺一切法,所以名為「正等覺」。

「一 切知者、一切見者」,我們凡夫的境界,眼了別色名為見,耳了別聲名為聞,第六意識了別境界叫做知。但是凡夫境界都是很淺薄的,眼見有限、耳聞有限,第六意 識能知的也有限。佛有大智慧,於一切法中,見、聞、覺、知都是無量無邊的,知是一切,見也是一切,所以稱之為「一切知者、一切見者」。

「於一切境得無障礙」,佛在一切境界上,所見、所聞、所覺、所知,都沒有障礙,無一事不知。

這就是「大師」,值逢佛出世,名為大師圓滿。

《披尋記》:於一切境得無障礙者,此顯大師所知障斷,於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智無礙轉故。

癸二、世俗正法施設圓滿

世俗正法施設圓滿者,謂即彼補特伽羅,值佛出世,又廣開示善不善法、有罪無罪,廣說乃至諸緣生法,及廣分別,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緣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及與論議。

「世 俗正法施設圓滿」,佛陀為我們宣說的正法,分成兩類:第一類是世俗正法,第二類是勝義正法。有生有滅、無常變異,即名「世俗」,即是語言文字的佛法,從語 言文字上學習,可以轉凡成聖,故名「正法」。但它是無常的,沒有人發心繼續住持,它就破壞、消失了,所以叫做「世俗正法」。若是得了聖道以後,成就了勝義 正法,當然沒有無常的問題,盡未來際不可破壞。所以,這裡簡別世俗的佛法雖然是無常可破壞的,但是非常的重要,沒有世俗正法,我們無法學習聖道。「施設圓 滿」,就是安立得很圓滿。佛陀以語言文字開示正法,又有佛弟子將之記錄下來,展轉流傳。因為佛陀和佛弟子的大慈悲,才能有佛法的出現,所以叫施設圓滿。

「謂即彼補特伽羅,值佛出世」,即這位補特伽羅遇見佛出現世間。或者,雖然沒有遇見佛,但仍有世俗正法的流傳,也就是有佛出現世間。

「又 廣開示善不善法」,佛出現世間,就是為了廣博詳細地開示善法、不善法。因為眾生沒有智慧,不明白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需要有大智慧的人來講解才會明白。 「善法」就是這件事你若能發心去做,將來能得到安樂的果報。反之,若是這件事你歡喜去做,但將來有苦惱的果報,就叫「不善法」。

「有 罪無罪」,佛也開示有罪過、無罪過的事情。善法就是無罪的,不善法就是有罪的,這是一種解釋。另外,若是內心有貪瞋癡慢疑等分別心,種種的煩惱令心不清 淨,那就叫做有罪。譬如我們做善事時,可能也有多少貪心才做,希望將來能得到安樂的果報。這一念心不就是貪心嗎?但是做了這件事對他人有利益,所以佛還是 讚歎。現在不是說表現於外的行動,而是說內心有貪瞋癡的煩惱,有我、我所的煩惱,那就是有罪的。若心裡沒有貪瞋癡、我我所這些分別心,那就是無罪。這是更 深一層的解釋。

世間的人不學習佛法,也會反省自己。若是佛教徒不檢查自己的行為是善、是惡,不 觀察自己的心有罪、無罪,清淨、不清淨,這樣的佛教徒是有問題的。「開示善不善法、有罪無罪」,這是略說;中間還要加上一句:善法無罪法是應該學習修行 的,你不要做不善法,不要造作有罪的事情。你若是造作不善法、造作罪法,將來受到惡果報的時候,是很苦惱的。

「廣 說乃至諸緣生法」,就是佛廣說十二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是 顯示眾生生死流轉的相貌,這一切法都是因緣生的,不是自然有的。其中一個重要的思想──一切法是你自己創造的。佛教不相信有一個上帝給你惡果報、給你善果 報,善惡果報都是自己造的,而得善惡果報的主要原因就是愚癡。這件事很重要!如果我們不想辦法把愚癡清除出去,那麼善不善,有罪無罪的事情不能結束,還會 無窮無盡地相續到未來。唯有消滅內心的糊塗,消滅內心的無明,這件事才能根本地解決。

有些出家 人也發好心要弘揚佛法、勸人為善。當然勸人為善是對的,但只是行善,還不能解決內心無明的問題,就會用貪心、瞋心去做善或造罪。佛教徒相信了善惡果報,只 是解決一個問題,就是「我不做惡,我要做善,將來得好果報!」但因為內心的無明還沒解決,終究有一天糊塗了,就會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去傷害別人,將來就會 得惡果報,所以一定要根本地消滅內心的無明。但這件事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誰能做到?只有出家人能做到這件事。出家人如何做到?出家人不從事生產,用全部 的精神去修止觀,才能破除無明。結果,出了家不做這件事,那問題還是不能解決!

一切法是因緣有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緣就是你的心。無明就是你的心,不關別人的事。心要做善、要做惡,根本原因在於你,不要說那個人是壞蛋,愚弄我。你不要怨別人,主要就是自己糊塗。

「及廣分別」,世俗正法若廣泛詳細地分別,就是十二分教。若要更深刻地了解善不善法,有罪無罪的事情,還是要學習佛為眾生宣說的一切佛法才可以,一般的善書說不到這裡。佛陀來到世間開示的佛法,分成十二個部分:

「契經」,「契」是契合道理,佛所開示的一切法,是契合佛的大智慧所覺悟的道理。當然,佛的大智慧也觀察眾生的根性,所開示的佛法能契合眾生的程度。契理又契機,就是佛說的經。

「應頌」,又名重頌,是由四字、五字或七字組成一句。它與契經中長行所說的道理相合,但用不同的方式把契經的佛法重講一遍,就叫應頌。或者說應頌是略標所說義,用簡單的幾個字把要義標出來,叫做應頌。

「記別」,聲聞地中的解釋是「謂諸經中,記諸弟子命終之後,生處差別,及諸經中顯了義說」。就是佛弟子死後到什麼地方受生,佛就說他到那兒去了,叫做記別。另外,記別也可以說是廣說所標義;頌裡邊沒有說明白的,佛再把它明白詳細地的說一遍,叫做記別。

「諷頌」,也是偈頌的方式,以五字、六字或七字組成一句,用固定文句說出佛法的道理,但不是重複前邊長行已說義,所以又名為孤起頌。

「自說」,是沒有人請問,佛的大智慧認為這個時候需要講這樣的佛法,雖然沒有人請問,佛自己就宣說了,故名自說。例如《佛說阿彌陀經》,沒有人請問,佛主動地宣說淨土法門,即屬自說。

「緣起」,是有人請問,佛才宣說這個法門,故名緣起。其次,出家人的戒律也是由緣而起,一條一條的戒,都有其因緣,佛才如是制定,叫做緣起。

「譬喻」,佛宣說這樣的法後,再說一個譬喻來顯示這個道理,使令我們更容易明白。如《法華經.譬喻品》中的火宅譬,就是很好的例子。

「本事」,是記載佛的弟子們,過去生栽培什麼樣的善根,因為什麼樣的因緣,所以今天得聖道。說到佛弟子過去的事情,就叫本事。

「本生」,是說明佛於過去世中,發無上菩提心、行菩薩道、廣度眾生的事情。

「方廣」,是廣大無邊的意思,即是指菩薩道。菩薩發無上菩提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中有甚深的法義,名為方廣。

「希法」,佛或者佛弟子現出種種的大神通,這是很希有的事情,故名希法。

「論議」,就是佛對於甚深的佛法再加以解釋,使我們容易明了,名為論議。

這一共有十二分,故名十二分教,或名十二部經。這樣全面的佛法,就名為「世俗正法施設圓滿」。

《披 尋記》:又廣開示善不善法等者,〈有尋有伺地〉緣起差別中說:無罪故名善,有罪故名不善;有利益故名應修習,無利益故名不應修習;黑故名有罪,白故名無 罪;雜故名有分(陵本九卷十八頁)。是謂於因所生諸行無知差別。此中廣說,應如是知。所餘行支,乃至老死,各多差別,即此中說乃至諸緣生法。十二分教,名 廣分別,以於此中宣說真實苦、集、滅、道,無量法教分別開示,解其義趣故。言十二分教者,謂契經等,乃至論議。〈聲聞地〉中一一別釋應知(陵本二十五卷六 頁)。

癸三、勝義正法隨轉圓滿

勝義正法隨轉圓滿者,謂即大師善為開示俗正法已,諸弟子眾依此正法,復得他人為說隨順教誡、教授,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得沙門果,於沙門果證得圓滿。又能證得展轉勝上增長廣大所有功德。

「勝 義正法隨轉圓滿」,是說佛大智慧、大慈悲,善巧地為眾生開示了種種語言文字的佛法,一切佛弟子能夠依此正法努力學習,又得到善知識隨順佛法的教誡而持戒清 淨,並教授與定、慧相應的一切佛法,修學四念住乃至八聖道分等三十七種成就菩提的因,因此證得第一義諦、初得須陀洹果。之後又於勝義諦中繼續努力,次第證 得二果、三果、四果。得到四果後,若是慧解脫阿羅漢,還未得四禪八定、滅盡定,因此要繼續努力修行,令功德展轉殊勝,直到證得四無礙辯、三明六通及無諍三 昧等廣大的功德。此即勝義正法隨轉圓滿。

「勝義正法」,本指超越語言文字的第一義諦是離文字相的境界,但由於學習語言文字的世俗正法,逐漸地提昇、逐漸地前進,終於轉凡成聖,得到清淨無分別智,就見到這超越假名的勝義正法。從初果開始,乃至四果阿羅漢的聖人,皆是見到勝義正法了。

「復得他人為說隨順教誡、教授」,學習語言文字的佛法,也需要有善知識隨順佛說的正法,為你講解說明。內容分為兩類:「教誡」是教導警惕我們不要放逸,「教授」是講解佛陀的法語,令你能隨順地去修學聖道。

「三十七菩提分法」,包括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菩提」是佛弟子修學聖道成功了,有了聖人觀一切法空無我的智慧,名為菩提。「分」是因義,就是學習三十七種法門,能令你得聖道,所以名為菩提分。內容說明如下:

一、 「四念住」,先決條件是要學習佛法,用佛法的智慧修止觀,破除我們在身、受、心、法上,執著常、樂、我、淨的煩惱。小乘佛法即是依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 心無常、觀法無我的次第去修行。大乘佛法中,或者先修不淨觀,調伏內心的欲貪煩惱,然後修畢竟空觀,觀身、受、心、法畢竟空,心無所住。《金剛經》說: 「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就是大乘四念住。(詳見附錄:如何修行四念住)

二、 「四正勤」,是精勤修習四念住,常觀察身受心法畢竟空,使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增長,未生惡法令不生、已生惡法令斷。何謂善法?佛法有「信、進、念、 定、慧」五種善法。信心是經過學習以後才發起的。於佛教所說的善惡因果、凡聖差別,世俗諦、第一義諦的道理,信其有實、有德、有能,名為「信」。相信有聖 人、有聖道,就會發起歡喜心、有希求聖道的志願。但是有願、有信,還要實際上精「進」地用功修行才可以。「念」是明記不忘的意思。例如,學習淨土法門的 人,在心裡不斷地重覆顯現阿彌陀佛的名號,即「念」佛名號。學習經論以後,明白了佛菩薩所開示的無常、無我,乃至一切法畢竟空的道理,將之在內心裡清清楚 楚地顯現出來,也是「念」。「定」包括了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以及出世間聖人所得的無漏定。「慧」是通達一切法無常、無我,乃至諸法畢竟空寂的智慧。

上述這五種善法,若尚未生起的,應該把它建立起來;已經生起的,應該要使令逐漸地增長廣大。這就是正精進。

何 謂惡法?我們遇見什麼境界都是虛妄分別,貪、瞋、癡的煩惱常常出現,在內心裡活動,就是惡法。惡法有時出現、有時不出現,就是有已生、未生的差別。但是還 沒得聖道前,染汙的事情都是會出現的,所以要用功修習四念住調伏這一念心,已生的惡法要斷滅它,未生的惡法令它永不生起。

三、 「四如意足」,也翻譯作「四神足」。「神」就是如意、自在的境界。我們凡夫因為內心有煩惱,所以在欲的境界裡不自在。若是得了襌定,於定中修觀斷除煩惱、 證聖道後,有欲、無欲的境界無差別,能得大自在的境界,所以名為「如意」。「足」,是堪能行走的意思,表示從不自在到自在的境界,從凡夫到聖人的境界去 了。

前面勤修四念住偏於修觀門,是故為加強禪定的力量,佛接著再宣說欲、勤、心、觀四種如意 足,即是修定的法門。「欲」是對於佛說的定有歡喜心,想要得禪定。「勤」是因為有得定的願望,而發起精進加行的行動。「心、觀」是得定的方法,其實就是 止、觀。「止」是停止一切散亂、虛妄的分別;「觀」是隨順教授學習經論後,知道什麼是欲界定、未到地定、四禪八定,什麼是無漏的空、無願、無相三昧,然後 不斷地努力觀察、思惟,就可以得禪定了。

四、「五根」,前面以四念住修觀慧,以四正勤精進用功,以四如意足修定。智慧力、定力都增強了,成就信、進、念、定、慧五種功德,就名為「根」,即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成就五根時,雖然還沒得聖道,但是有自信能得聖道!

五、「五力」,「力」者力量,就是有不可屈服的力量。譬如天魔外道顯現種種神通威力,想要讓這位成就五力者對佛法退失信心,雖然此人還沒得聖道、還有煩惱,但是你不能屈服他的道心,也不能破壞他信、進、念、定、慧的力量。

前面四念住乃至五力,是修學聖道的因,以下七覺支、八正道是所成就的果。七覺支就是得到初果須陀洹了,但此時聖道仍未圓滿,仍須繼續修學八正道,次第地證二果、三果,乃至到阿羅漢。

六、「七覺支」就是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覺支,一共是七種。

(一) 「念覺支」,就是修行人在行、住、坐、臥中,常保持正念。譬如一個守門的人,好人則容許他進來,若是壞蛋就不准他進來。修行人應該時時看守自己的這一念 心,如果有貪、瞋、癡的煩惱,就停止它不令得入;若屬於戒、定、慧的善法,就容許它繼續地增長廣大。能有這樣的作用,就名為「正念」。成就七覺支的正念, 是已得初果的聖人,所以正念力特別有力量。

(二)「擇法覺支」的「擇」,是觀察無我的智慧。觀察五蘊、六入、十二處是無我的,都是剎那剎那生滅變化,是無常、老、病、死法,其中沒有常恒住的我。修無我觀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觀察我們的臭皮囊,有色、受、想、行、識,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差別,都是念念生滅無常,裡邊沒有常恆住、主宰性的我。尤其是觀察識──這一念心,也是剎那剎那生滅變化的,若執以為常,那就是執著有我了。

第二部分觀察我們在語言上、在思想上習慣使用的「我」,只是假安立的名字,沒有真實體性。

印 度有些佛法以外的學者,認為在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裡,有個常恒住、不變異的「我」。他們認為身體雖然會老、病、死,但「我」是常存不變的。這個 「我」住在色、受、想、行、識裡,但身體死亡以後,「我」還存在,可能到天上去,或者再來人間,也可能到三惡道去。這是有我論者的思想。但是釋迦牟尼佛否 認有我論,只有色、受、想、行、識而已,假名稱之為「我」,這個「我」沒有實體性。說話時用「我」字是可以的,這樣的假名我,佛法中雖然承認,但是這個 「我」沒有真實的體性。

可是在生死裡流轉的凡夫,久遠以來就執著有我。我們理智上相信了佛的法 語,認為身體裡面沒有「我」,但還是執著有我。所以,一定要修無我觀來破除我的「執著」。初果聖人有了無我的智慧,才不執著有一個真實體性的我。但是初果 的無我慧尚未圓滿,還要繼續努力,到了阿羅漢位,無我的智慧才算圓滿。小乘佛法說修學聖道,就是要斷滅我的執著,這件事非常重要!

(三)「精進覺支」,修無我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要長時期不懈怠地用功。由於不間斷地用功,經過煖、頂、忍、世第一,由凡而聖就是得初果了。

(四)「喜覺支」就是喜樂。修無我觀成功,得到初果的時候,心裡歡喜,不再是以前處處執著有我的情形了。

(五)「輕安覺支」,得了初果的聖人,感覺身體有若無,特別的輕快安樂。

(六)「定覺支」,初果聖人有輕安覺支,是因為有定的關係。得初果者,最低限度應該要有未到地定。

(七) 「捨覺支」,「捨」就是沒有憂慮,是修行得到的利益。社會上貧苦的人有憂愁,特別得意的人也有憂愁,就怕自己的成就失掉了。世間上的人不論在家、出家,不 修學聖道的人,沒有「捨覺支」,都不能沒有憂愁。得初果的人,成就的聖道一得不失。他有時候乞食可能托到空缽,也有可能徒弟不聽話,但他一入定、無我觀現 前,心裡沒有憂慮,一切境界都不在乎。

在家居士雖然有妻子兒女及事業,但是若肯努力修行,也可能得初果,成就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七覺支。出家人沒有家室,若得初果,應該是比在家居士清淨得多。

七、「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得初果以後,繼續用功修行的項目。

(一)「正見」,是初果聖人的無我智慧。地、水、火、風和合的生命體(色法),是剎那剎那生滅變化的,而受、想、行、識的心法,亦復如是。聖人觀察色、受、想、行、識無我,不執著五蘊是常恒住不變異的,無我義就是他的正見。

(二)「正思惟」,初果聖人入定以後,內心可以在無我義上無分別住,是止的境界。當他於定中修觀時或出定後有分別住時,即是思惟無我義、無常義、苦義,空義,名為正思惟。

(三)「正語」,初果聖人若有事說話時,皆是宣說苦、空、無常、無我的法語,正知如實而說,不說虛妄語。

(四)「正業」,初果聖人於行、住、坐、臥,乞食、往來,若睹、若觀等所有一切日常的行動,都是正知而住,內心清淨無染。

(五)「正命」,聖人是實實在在少欲知足的人,所以是正命。他不說謊話,缺衣服就乞衣服,沒有飯吃就乞食,臥具、醫藥亦復如是。他說的話都是真實不虛的,以清淨老實的心存活。如果說的話和內心的意圖不一致,欺騙了人,那就是邪命。

(六)「正精進」,得到初果者聖道還沒圓滿,當然要繼續精進地修學戒、定、慧。在定方面,得初果時最少有未到地定,還要繼續由未到地定進步到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也可能修滅盡定。在慧的方面,也還沒圓滿,必須繼續地修智慧。

(七)「正念」,得到初果以後繼續修行,內容還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他能把無我的智慧時時顯現於心,不會忘失。

(八)「正定」,指佛教徒所得的襌定,和非佛教徒有所不同。非佛教徒肯用功,也可以得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但是聖人得的是無漏定,有殊勝的功德,不執著我、我所,不會有高慢心,所以聖人成就的定是正定。

我們最初由凡夫開始用功,長時繼續不斷地修行這三十七道品,成就了初果、二果、三果,就是「得沙門果」。最後證得阿羅漢道,是沙門果的圓滿,故云「於沙門果證得圓滿」。

「又能證得展轉勝上增長廣大所有功德」,慧解脫阿羅漢,是在未到地定中證得的,他種種禪定神通的功德還沒有圓滿,所以要繼續修禪定、修神通。或者要為人說法,沒有無礙的辯才,所以要繼續學習種種的功德才可以。但是,聖人想要成就任何功德,都是很容易的。

《披尋記》:勝義正法隨轉圓滿等者,此即〈聲聞地〉說:法住隨轉。謂證正法者,如其所證,復為他人隨轉隨順教授、教誡。由是他能證沙門果及諸功德,是名勝義正法隨轉圓滿。

勝義正法隨轉圓滿等者,即是〈聲聞地〉中所說的「法住隨轉」。成就正法、覺悟無我義的聖者,如他所證的無我義,以慈悲心隨順佛意,依照弟子的程度,為他講解教授、教誡。因此其他的眾生隨順這樣的教授、教誡修行,也能證得沙門果及眾多的功德,名為勝義正法隨轉圓滿。

癸四、正行不滅圓滿

正行不滅圓滿者,謂佛世尊雖般涅槃,而俗正法猶住未滅,勝義正法未隱、未斷。

「正 行不滅圓滿」,簡單說就是世界上還有人能學習佛法,能得智慧通達第一義諦。雖然佛的變化身已入於涅槃,但是佛所宣說語言文字的佛法,仍然在世間流傳,即是 「俗正法猶住未滅」。語言文字的佛法能顯示第一義諦,而佛弟子肯努力去學習,就能夠得到清淨光明的智慧、見第一義諦,這是「勝義正法未隱」。能證第一義 諦,就能使第一義諦繼續流傳世間,令其他眾生也有希望成就清淨正智而得聖道,「勝義正法」就能繼續流傳而「未斷」。若是語言文字的佛法雖在,卻不願意學 習,勝義正法就隱藏起來,也就是中斷了。

學習佛法的人沒有見第一義諦,是不能離苦得樂的。若是我們有病,求觀世音菩薩救助使令病苦消除,病痛雖然好了,但是不能究竟地離苦得樂。因為我們的心裡還有我執、法執種種的煩惱。一定得要自己努力修學戒、定、慧,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所 以,世俗正法猶住未滅,非常重要!只要肯努力學習,從文字佛法的聞、思、修而見到第一義諦,「勝義正法」還能顯示出來。因此,不可以棄捨語言文字的佛法! 不可以離文字相!離文字相是已見第一義諦聖人的境界,我們沒有聖人的無分別智,若沒有語言文字的幫助,憑什麼能見第一義諦呢?所以,世俗的正法還在流傳就 會有希望,能相續地有人得聖道,也就是聖道「未隱、未斷」。換言之,還有希望相續地有人得聖道。

《披尋記》:正行不滅圓滿等者,此即〈聲聞地〉說:法教久住。正法言教,名俗正法。不於其中生顛倒想:法謂非法,非法謂法。經爾所時,名住未滅。若即於彼真實作證,是名勝義正法。諸聖弟子皆乘此法而得出離,是名未隱;展轉為他宣說稱讚,是名未斷。

正行不滅圓滿等者,即是〈聲聞地〉中所說的「法教久住」。「俗正法」是語言文字的佛法,我們可以從這裡開始學習。

「不於其中生顛倒想」,要尊重佛法,也就是要愛護文字的佛法,因為沒有文字的佛法就不能離苦得樂,所以不能生顛倒想。「法謂非法,非法謂法」,是佛法認為不是佛法,不是佛法卻認為它是佛法,這就是顛倒了。

「經爾所時,名住未滅」,尊重世俗正法不生顛倒想,經過長遠的時間,都有人繼續在學習,就是世俗正法仍流傳世間而未滅。

「若即於彼真實作證」,佛弟子若真正用功,從聞、思、修得無生法忍,證悟了文字所顯示的離言勝義,「是名勝義正法」。

「諸聖弟子皆乘此法而得出離」,一切修行成功的聖者、聖者的弟子,都是依賴勝義正法,而能出離生死大苦。「是名未隱」,這就是勝義正法沒有隱沒。

「展轉為他宣說稱讚」,不斷地有善知識宣揚稱讚世俗正法,而佛弟子也能繼續地學習,「是名未斷」。

癸五、隨順資緣圓滿

隨順資緣圓滿者,謂即四種受用正法因緣現前,受用正法。

「隨順資緣圓滿」是指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等,這一切生活所需資具圓滿。出家人能夠聞、思、修如來的正法,名為「受用正法」,但是要這四種資具現前作因緣,才能受用正法。

諸有正信長者、居士、婆羅門等知彼受用正法而轉,恐乏資緣,退失如是所受正法,是故殷勤奉施種種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

「知 彼受用正法而轉」,「轉」者現起義。是於佛法具有清淨信心的正信長者、居士、婆羅門,因為知道比丘、比丘尼等出家人現在正努力地聞思修、學習聖道,恐怕他 們因為缺乏四種資養生活的條件而不能學習正法,因此很殷勤地以恭敬、尊重的心,布施種種衣服、飲食、坐臥具、醫藥及供身資具,使令他們能如法相續不斷地修 學聖道,這就名為「隨順資緣圓滿」。

《披尋記》:謂即四種受用正法因緣現前者,此說資緣有其四種,所謂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如是四種,隨順淨命,正修梵行,是名受用正法因緣。他奉施時,是名現前。

「資 緣」,別說有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四種,「供身什物」即是總說一切所需等物。出家人真實是有所缺乏時,以正當的方式如法獲得這四種資具,沒有欺 騙虛誑,隨順清淨的生活,即是「隨順淨命」。由於生命得到資養,能夠修學聖道,即是「正修梵行」。由如法得到資具的因緣,能安心地修學聖道,就名為「受用 正法因緣」。由於正信長者們的奉施這四種資具,出家人受用正法這件事才能出現,故說「他奉施時,是名現前」。

庚五、結 辛一、名修處所

如是十種,名依內、外生圓滿。即此十種生圓滿,名修瑜伽處所。由此所依、所建立處為依止故;證得如來諸弟子眾所有聖法。

如上所說依內和依外等十種事具足,聖道才能現起,名為「生圓滿」。即此十種生圓滿,名為佛弟子修學止觀、成就聖道的處所。佛的一切弟子眾,由此十種因緣現前時為所依止,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聖道,就能由此處建立起來,因此名為「修處所」。

《披尋記》:由此所依、所建立處等者,此中所依,謂生圓滿。所建立處,謂修處所。支、處攝別,故作是說。

論文中的「所依」是指生圓滿說的,「所建立處」則指這十種圓滿是聖道建立的處所,所以名為修處所。「支、處攝別,故作是說」,如前文說,有七支和四處的差別,現在把七支中的生圓滿,配屬與四處中的修處所,以作結語。

辛二、料簡聖法

如是聖法略有二種:一、有學法;二、無學法。今此義中,意取無學所有聖法,謂無學正見,廣說乃至無學正智。

「聖 法」是沒有貪瞋癡的道法;學習戒定慧的道法,即可斷滅貪瞋癡的煩惱、成就聖道,故名之為「學法」。簡略地說可分為兩種:一、初果乃至三果的有學聖法。二、 阿羅漢的無學聖法。在小乘佛法來說,阿羅漢就是究竟圓滿了,所以名為「無學」。現在簡別聖法的意義,是取無學所有聖法,即指無學十法而說。

無學十法,就是八正道再加「正解脫」、「正智」,一共十種。因為阿羅漢學習七覺支、八正道,斷滅了一切愛、見煩惱,故名正解脫。又阿羅漢斷滅了一切煩惱之後,消滅生死流轉的因緣,不再生死流轉了,名為正智。

何以故?由諸有學,雖有聖法;而相續中,非聖煩惱之所隨逐,現可得故。

為什麼唯取無學十法,而不取有學聖法呢?因為一切有學聖人的身口意中,雖然有無漏的戒定慧,但在他們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中,還有未斷除的煩惱隨逐,還會現見有煩惱活動。因此,這裡不說有學聖法。

「相續」是指色受想行識,就是我們的生命體。從無始劫來,前一個果報老、病、死結束後,下一個果報又出現了,如是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相續不斷,所以稱之為「相續」。

「非 聖煩惱之所隨逐」,得了聖道的初果、二果,還沒成就色界四禪;雖然是聖人,但還沒有離欲。這位聖者,可能是在家居士,也可能是出家聖者,但都還是有煩惱。 經論上舉出例子,出家的聖者收了徒弟,徒弟不聽話,聖者師父的心情也會不快樂。有學聖者雖然有無漏戒定慧,但是還有煩惱種子隨逐。

「現可得故」,在現實的觀察中,可以知道有學聖人還有煩惱未消滅,所以這裡的聖法不取有學聖人。

《披尋記》:謂無學正見等者,此說十無學法:謂無學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有學相續雖有八支聖道,然未無餘永斷諸結,是故說言非聖煩惱之所隨逐。

初 果、二果、三果的聖者,雖然有無漏的八支聖道,但還有剩餘的煩惱未斷,故名「未無餘永斷諸結」。煩惱有見、愛二種;見是我見,即我、我所的執著,愛則是 貪、瞋等煩惱。初果聖人雖然斷了分別我執的煩惱,但還有任運現行的俱生我執在,也有愛煩惱。這一切的愛、見煩惱都能繫縛人令不解脫,故名為「結」。要繼續 修無我觀,依次第由淺而深、由粗而細,逐漸逐漸地斷除,直到四果阿羅漢才斷盡。雖然聖人出定時可能會有煩惱出現,但他無漏的定力和智慧現前時,煩惱是不動 的。所以,聖人和凡夫的煩惱不一樣。

辛三、明普攝義

如是初支生圓滿,廣聖教義,有此十種。除此,更無餘生圓滿若過若增。

前面依內五種圓滿、依外五種圓滿兩大段文,乃是以廣博的聖教義來說明「生圓滿」有這十種因緣。除此之外,更沒有其他的生圓滿了。所以,生圓滿不能超過這十種,也不能再增加了。

己二、次三支 庚一、別顯 辛一、聞正法圓滿 壬一、徵

云何聞正法圓滿?

「生圓滿」,是七支中的初支。「次三支」,就是「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能熟解脫慧之成熟」。什麼是聞正法圓滿?

壬二、釋 癸一、略標

謂若正說法、若正聞法,二種總名聞正法圓滿。

若說法的人以正確的動機與態度來宣說佛法,而聽聞佛法的人也能具足聽聞正法的條件,這二種合起來名之為「聞正法圓滿」。

癸二、廣辨 子一、正說法 丑一、標

又正說法,略有二種。

簡略地說,正說法有兩種內容。

丑二、列

所謂隨順,及無染汙。

第一、要隨順佛法而宣講,所說的法義與佛法沒有衝突。第二、說法的人沒有貪、瞋、癡的染汙,不為名聞利養而說法。

丑三、指

廣說當知有二十種,如〈菩薩地〉當說。

「隨順及無染汙」,是略釋正說法的相貌,若要廣博地說,正說法有二十種相貌,將在〈菩薩地〉中廣說。

《披 尋記》:又正說法略有二種等者,〈菩薩地〉說:菩薩為他說正法時,依二種相應為他說。一者、依隨順說應為他說;二者、依清淨說應為他說。隨順說中有十五 相,所謂以時,乃至順眾。清淨說中有五種相,所謂慈心,乃至不依利養恭敬讚頌。如是廣說有二十種(陵本三十八卷十六頁)。

〈菩 薩地〉說,菩薩為他人宣說正法時,要符合兩個條件:第一、要隨順正法而宣說;第二、內心不要有染汙。「隨順說」中有十五種相貌。一者、以時;二者、重法, 說法的人對法要尊重;三者、次第;四者、相續;五者、隨順;六者、歡喜;七者、愛樂;八者、悅豫;九者、欣勇;十者、不擯;十一者、應理;十二者、稱順; 十三者、無亂;十四者、如法;十五者、順眾。「清淨說」也有五種相貌:一者、慈心,為人說法要有慈悲心;二者、利益心;三者、哀愍心;四者、不自讚毀他; 五者、不依利養恭敬讚頌。若有希圖名聞利養的心,那就不清淨了。

在〈菩薩地〉中廣博地說明,菩薩為眾生說法分為兩類,有這二十種相貌。

子二、正聞法 丑一、標

又正聞法,略有四種。

另外,「正聞法」簡略地說,也有四種相貌。

丑二、列

一、遠離憍傲。二、遠離輕懱。三、遠離怯弱。四、遠離散亂。

一、「遠離憍傲」,聽法的時候不要有憍傲心,感覺自己的程度很高。二、「遠離輕懱」,不應該輕慢說法的人。三、「遠離怯弱」,不輕慢自己,以為自己程度太低聽不懂,而生怯弱心。四、「遠離散亂」,聽聞正法的時候要專注諦聽,心不要散亂,不要打妄想。

丑三、結

遠離如是四種過失而聽法者,名正聞法。

能夠遠離以上四種過失而聽聞佛法,就名為「正聞法」。

丑四、指

當知廣說有十六種。亦如〈菩薩地〉中當說。

若詳盡地解釋正聞法,則有十六種。這也將在〈菩薩地〉中解說。

《披 尋記》:又正聞法略有四種等者,〈菩薩地〉說,菩薩無雜染心聽聞正法。謂聽法時其心遠離貢高雜染,其心遠離輕慢雜染,其心遠離怯弱雜染。又說:無散亂心聽 聞正法。是即此中略有四種應知。無雜染心聽聞正法中,由六種相其心遠離貢高雜染;由四種相其心遠離輕慢雜染;由一種相其心遠離怯弱雜染。無散亂心聽聞正法 中,復由五相。如是廣說有十六種。一一相別,如彼列釋應知。

菩薩以無雜染心聽聞正法,有三種: 一、其心遠離貢高的雜染,此中又開出六種相。二、其心遠離輕慢的雜染,此中開出四種相。三、其心遠離怯弱的雜染,此中開出一種相。再加上無散亂心聽聞正 法,此中開出五種相。如此,正聞法的相貌略說則有此四種,廣說就是十六種相。這十六種的差別相,在本論的〈菩薩地〉將有解釋。

辛二、涅槃為上首 壬一、徵

云何涅槃為上首?

什麼是涅槃為上首呢?

壬二、釋 癸一、辨聽法 子一、略標

謂如來弟子依生圓滿轉時,如先所說相而聽聞正法,唯以涅槃而為上首。唯求涅槃、唯緣涅槃而聽聞法。不為引他令信於己,不為利養恭敬稱譽。

「謂如來弟子」,即佛陀的弟子,也就是一切三寶弟子。「依生圓滿轉時」,「依」是「隨順」的意思。這個佛弟子,如前生圓滿所說的十種條件都具足現前了。

「如先所說相而聽聞正法」,「如」也是隨順的意思,又能如前文所說聽聞正法的相貌,去學習佛法。

「唯以涅槃而為上首」,以涅槃為最重要、最殊勝、最第一的,故名為「上首」。聽聞正法的目的是什麼?是希望成就一切聖人所成就的最第一、最殊勝的涅槃,以此樂得涅槃的意願而學習佛法。

「唯求涅槃、唯緣涅槃而聽聞法」,「唯求涅槃」是果,即是滅諦;「唯緣涅槃」,「緣」者念也,憶念涅槃,就是修四念處、修三十七道品等道諦,即是得涅槃之因。為了得涅槃而聽聞佛法,受持淨戒,之後還要學習定、慧,由修涅槃因而得涅槃果,這就叫做「唯以涅槃而為上首」。

一切在家出家佛弟子都應該深刻體認,這是學習佛法最重要的事!當然,必須經過一段時期的學習,才能達到這樣的認識。若是比丘、比丘尼能有這樣的思想,一定能得聖道!

「不 為引他令信於己」,佛弟子聽聞正法的目的,不是為了引導他人相信自己。若學習佛法是為了做大法師,希望「引他令信於己」,這是我、我所心,是增長煩惱了。 「不為利養恭敬稱譽」,他也不是為了名聞利養、希求財富,或是為了求得他人的恭敬和稱譽。因為,這些事情與貪瞋癡相應,是不能得聖道的。

《披尋記》:如先所說相而聽聞正法者,前說聞法略有四種,廣有十六,是名先所說相應知。

子二、廣釋 丑一、標十法轉

又緣涅槃而聽法者,有十法轉,涅槃為首。

又一切佛教徒緣念涅槃而聽聞佛法,會有十種功德次第現前,這十法都是緣念涅槃以為上首的。

謂依止有餘依涅槃界,及無餘依涅槃界。當知,依止有餘依涅槃界,有九法轉,涅槃為首;依止無餘依涅槃界,有一法轉,涅槃為首。

「有 餘依」的「依」,是指生命體說的。修學聖道的比丘、比丘尼得了阿羅漢道後,沒有愛、見煩惱,身口意都是清淨的。他入定時,內心和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相應, 但有漏的生命體還在,所以叫「有餘依涅槃界」。阿羅漢的身體雖然還在,但是隨壽命長短,時間到了,有漏的生命體也就結束了。這時候,他完全入於清淨無漏的 涅槃境界,名為「無餘依涅槃界」。得到涅槃的聖者,多數不會立刻入無餘涅槃,所以他所證的涅槃有這兩種不同:一是有餘依,一是無餘依。

「依止」的「依」是緣的意思,即緣念涅槃。「轉」,是現起、成就的意思。這位發心修行的佛教徒,所緣念的涅槃,就是有餘依及無餘依這二種。應當知道,緣念有餘依涅槃界,會有九種功德生起,是以涅槃為上首;緣念無餘依涅槃界,會有一種功德現前,也是以涅槃為上首。

丑二、出二所依 寅一、依有餘依 卯一、明次第轉 辰一、起三信解

謂以聞所成慧為因,於道、道果涅槃起三種信解:一、信實有性;二、信有功德;三、信己有能得樂方便。

「道」 者道諦,即三十七道品,是涅槃的因;「道果」者滅諦,是修道所得的涅槃果。佛教徒最初學習佛法,成就了聞所成慧,以聞所成慧為因緣,對於道及道果這二種殊 勝功德,能生起三種信解:一、信實有性,相信道與道果真實是有;二、信有功德,相信道與道果能令人得大安樂、大自在的殊勝功德;三、信己有能得樂、方便, 相信自己有堪能性能得涅槃,有修習聖道的能力。

《披尋記》:於道、道果涅槃起三種信解等者:道,謂道諦。道果涅槃,是即滅諦。若起信解,道真是道,滅真是滅,是名信實有性。若於道諦:道、如、行、出,及於滅諦:滅、靜、妙、離,起信勝解,是名信有功德。信己有能得涅槃樂及道方便,是名信己有能得樂、方便。

「起三種信解」,這個佛教徒成就了聞所成慧,對於佛法真實建立起三種信心。

一、 信實有性:「若起信解道真是道」,我們學習佛法,認識到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是苦,雖然現在尚未得涅槃、苦也還在,但相信三十七道品及戒定慧真實是道,能令 你通到涅槃那裡去,涅槃那裡沒有苦。相信一切佛、菩薩、大阿羅漢,經過長時期地修行聖道都得了涅槃,涅槃是真實有的。有這樣的信解,心情會快樂,也決定能 發起堅定的志願修學戒定慧的聖道。現在的佛教徒就是缺少信心,雖然承認自己是佛教徒,但是對於聖道及聖道所成就的涅槃,信心不夠!

「滅 真是滅」,相信得到涅槃時,能滅掉生死苦,是真實不虛的。初果聖人在未到地定中修無我觀,無分別智現前時,即是入於第一義諦的境界,是中沒有生老病死及種 種苦的感覺。而阿羅漢究竟證悟「滅真是滅」,那是更殊勝的境界。在聞所成慧時,雖然還是凡夫,但是對於苦、集、滅、道四諦有信心,名為「信實有性」。

二、信有功德:道諦有四種功德:道、如、行、出。

「道」者,通行義,中間無有障礙、能通往目的地的道路。修學戒、定、慧,有力量破除一切惑業苦的障礙,能通至涅槃。此約斷惑說。

「如」者,契正理也。行者修止觀時,能契合緣起的正理,及不生不滅的諸法實相。此約證真說。

「行」者,正趣向也。我們若能一直地如理作意、一直地修止觀向前進,即能趣向涅槃。

「出」者,能永超故。若繼續地修學戒、定、慧,就能永久地超越生死苦惱。

道、如、行、出四個字,主要是讚歎道諦的作用。若是一直地修學聖道,就能解脫生死的苦惱、成就涅槃的功德。如果此生起信解,就是「信有功德」。

「滅 諦」,即是滅除一切煩惱,證得涅槃之意。經論上解釋斷煩惱的次第,是先斷見煩惱,然後斷愛煩惱。我們通常認為,心裡有了貪、瞋是煩惱,但是對於我、我所的 執著,卻不感覺有什麼問題。實在來說,我、我所的煩惱,反倒是更嚴重!若能先斷我、我所的見煩惱,愛煩惱就容易斷了。在欲界來說,欲貪就是愛煩惱;得了色 界定後就沒有欲了,且身量、能力都比欲界的人大,也有禪定能發神通。所以,色、無色界天的人如果不信佛,對於佛法是看不在眼內的。這顯示他們的「我」很 大,也可能發出來種種邪見,這是見煩惱;他們雖然沒有欲,但對於所成就的定有愛著心,這是愛煩惱。愛、見煩惱未斷,即使有高深的禪定,還是凡夫。但是得了 色、無色界定的人,若肯相信佛法,他們不需要修不淨觀,直接修無我觀成就時,愛、見煩惱就都斷了,一下子就得三果或阿羅漢。不像欲界的人,要按次第得初 果、二果,然後才是三果、四果。

滅諦亦有四種功德:滅、靜、妙、離。

「滅」,是佛教徒證得涅槃後,生死流轉就結束了。未入無餘涅槃前,在有餘涅槃時只要一入定,就沒有生死苦惱之事;而除了最後這一身,再也不流轉生死了,名為滅。

「靜」,就是苦惱都停了,心靜意寂。當然,要入無餘涅槃,苦惱才完全息滅;但在有餘涅槃時,若入了定,所餘生命體的苦惱也都能停止,所以名為靜。

「妙」, 是好的意思,指涅槃是最殊勝、最微妙的境界。欲界、色界的人都有色、受、想、行、識;無色界天的人沒有色,但有受、想、行、識,這都名為「行」。行主要是 心行,心在境界上活動就是行,而行就是苦。得了涅槃的人,入無漏定時,一切行都寂滅,這是最微妙的境界,故名妙。

「離」,是佛教徒修無我觀成功,得了涅槃以後,永久也不會再退回來生死流轉。不像非佛教徒,雖然得了色界定、無色界定,多少萬劫都在天上享受禪定的快樂,但壽命到了果報就結束,又回到欲界受苦,就不能叫做離。

對於上述道諦道、如、行、出,及滅諦滅、靜、妙、離的功德,能夠生起更實際、更深刻的信解,就名為「信有功德」。

三、 信己有能得樂方便。「樂」就是涅槃,這是一個大安樂、大光明的境界。「方便」,戒、定、慧是得涅槃的前方便,也就是涅槃因。「信己有能」,相信自己有堪能 性:「我能得涅槃樂!我能修學聖道!」一定要有這第三個信心,否則即使相信實有涅槃、也相信涅槃有大利益,但不相信自己能得涅槃,還是不能成就。具足這三 種信心,就會精進努力地修學聖道了。

辰二、趣入思智

如是信解生已,為欲成辦思所成智,身心遠離憒鬧而住,遠離障蓋、諸惡尋思。依止此故,便能趣入善決定義思所成智。

建立了以上三種信解後,有了成就聖道的願望,進一步為了要成辦思所成慧,必須「身心遠離憒鬧而住」,遠離憒鬧的地區,到寂靜處居住,這是身遠離。雖然居住在寂靜處,表面上沒有憒鬧,但是還要遠離內心的蓋障,以及諸惡尋思,這是心遠離。

「障蓋」,障就是蓋,通常說有五蓋。

一、「貪欲蓋」,就是貪著色、聲、香、味、觸的五欲,能障礙修學聖道,所以要去掉。

二、「瞋恚蓋」,通常說要放棄貪欲蓋,才能夠去寺廟上出家修學聖道。但是內心有瞋恚,一不如意就忿怒,對同梵行者有瞋心,那也不能修學聖道。

三、「昏沉睡眠」,睡覺睡得多,或靜坐時常常惛沉,也是問題。

四、「掉舉惡作蓋」,散亂是對一般事的虛妄分別,「掉舉」則是常常憶念自己所歡喜的境界。「惡作」是對於所做的惡事或善事,心裡感到後悔;若時時對於做過的事後悔,心裡就不寂靜住,也不能修止觀。

五、「疑」,對於所學習的法門信心不定,那也不行。這五種蓋消除了,才能修學聖道。

「惡尋思」,包括前面說的五種障蓋,還有欲、恚、害,乃至國土、親里等尋思,各式各樣的妄想都必須遠離。

「依 止此故,便能趣入善決定義思所成智」,「趣入」是進步之意,「善」者能也,「決定」是分明肯定、沒有猶豫之意。以身遠離、心遠離為基礎,在寂靜處修習止 觀、專精思惟,能深入其義,對於佛所說的法門,能夠信解無疑、分明肯定,內心沒有一點猶豫,即名「善決定義」,也就是「思所成智」。在這個階段中,多少能 夠調伏煩惱了。

《披尋記》:善決定義思所成智者,〈思所成地〉說,自性清淨,謂九種相應知。乃至廣說。由此九相,名為清淨善淨思惟,是名善決定義思所成智。由此決了一切所知義故。

在〈思所成地〉中說:「自性清淨,謂九種相應知」。「自性清淨」是指思所成慧的自性有九種相貌:

一者、謂如有一,獨處空閑,審諦思惟,如其所聞,如所究達諸法道理。

如這位修學聖道的人,在空閑的地方住,能隨順從善知識所聽聞的佛法,深入學習而明了諸法,在閑靜處深入思惟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

二者、遠離一切不思議處,審諦思惟所應思處。

遠離一切不應該思惟的事,譬如雜染的事不要思惟,認真地去思惟應該思惟的,如苦、無常、無我的道理。

三者、能善了知默說、大說。

因為隨順所聽聞的佛法進一步深入去思惟,智慧就會增長,能知道什麼是默說、什麼是大說。「默說」就是不了義說,佛為聲聞人說的道理,有部分隱藏未說。「大說」就是了義說,即佛為大乘人所開示的正法。因為常常思惟這二種善說,智慧增長了,就會對佛法的真實義決不動搖。

四者、凡所思惟,唯依於義,不依於文。

我們學習佛法最初是依據文句,從文句的顯示才明白佛法中的道理。但是在聞所成慧之後,若能深入思惟,就能超越文句達到「唯依於義」而「不依於文」的程度。所以,成就思所成慧的人,不依文句也能明白道理,能於有分別的心中,明白無分別的第一義諦。

唯 識的道理顯示,我們的心都是在文句名言所安立的事情上活動,作意思惟時,也是按照名言所安立的義去思惟。然而,一切名言所表示的義,都是沒有體性的。譬如 今天中午吃飯吃得很可口,吃完後心裡還在想這飯菜怎麼怎麼地好吃,但事後所思惟的飯菜,完全是沒有體性的,也可以說是空無所有的。這是日常生活中常常經驗 到的事,但是我們不能覺悟它是畢竟空的。

又譬如我們與人有了衝突,事情過去以後,心裡還在思惟這個人真可恨。其實這時候所思惟的境界,只是把那件事的影像在心裡面重新顯現出來而已,所顯現的那個影像是畢竟空的,實在已經沒有那麼回事了。

進一步說,不僅已經過去的事情不真實,就在事情發生的當下,所見的境界也是畢竟空的,不是真有那件事!內心的思惟分別是名言,用語言文字表達,也是名言。當我們這樣思惟分別時,雖然那個境界就在我們心裡明白顯現,但它的體性是空無所有的。

前 說「唯依於義,不依於文」,依於文時,有能顯示的文、有所顯示的義;我們的內心一分別,就是虛妄的境界。若是不依於文,沒有能顯示的文、也沒有所顯示的 義,明白點說就是無分別的境界了。思所成慧原來也是依據種種文句去思惟種種義,但是經過長時期的專精思惟,有止、也有觀,從思成慧進步到修所成慧,最後就 能達到離一切文句、離一切名言的無分別境界。若要覺悟這離文字相的境界,一定要學習經論,經過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三個階段,然後才能得聖道。若 我們不能深刻學習佛法,就不會有思所成慧,更不能發起修所成慧。那麼,從經論上的開示來看,漢傳佛教已經開始滅亡了。

五者、於法少分唯生信解,於法少分以慧觀察。

我們學習經論時,有的地方不是完全明白,想要深入思惟法義也有困難。此時就暫時停下來,只是生信心:「這是佛菩薩的境界,我慢慢地學習。」但對於可以深入去思惟的部分,則應該以智慧加以觀察。

六者、堅固思惟。

堅固的思惟就是數數作意,思惟所應思惟的道理。譬如對於經中所說的無常義、無我義,應該數數思惟、堅固思惟,逐漸地我們對於佛法的信心會堅固,不易動搖。

七者、安住思惟。

在寂靜處數數修習思惟觀察道理時,先寂靜住,然後再思惟,慢慢地會使令你開大智慧。

八者、相續思惟。

相續不斷地去思惟法義,對於佛法的理解能更深刻,而且記憶力會加強,不容易忘失。

九者、於所思惟能善究竟,終無中路厭怖退屈。

對於所思惟的道理,一定要有始有終貫通,不要中途停止。從聞所成慧到了思所成慧,還不是很理想,若成就了修所成慧就不同了。

具足這九種清淨相,就是「清淨善淨思惟」,這樣叫做「善決定義思所成智」。

辰三、趣二方便

依止此故,又能趣入無間、殷重二修方便。

「無間」是不間斷、不懈怠;「殷重」是深刻、周遍、詳細而不緩慢。成就了思所成慧以後,還要努力修行,要以無間、殷重二種方便繼續用功修止觀,向前進步。

辰四、趣證修智

由此次第,乃至證得修所成智。

由 於能依無間、殷重二方便的次第,不斷用功修止觀,就能成就修所成智。修所成慧就是先修奢摩他的止,令心寂靜住,漸次由欲界定進步至未到地定,乃至色界四禪 或無色界四空定,在此有漏的禪定中修毘缽舍那觀。譬如修習四念住,不僅在一切時不間斷地修習止觀,還要周備、圓滿地修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 無我。漸次地,有定也有慧,成就了修所成智,能斷煩惱、得聖道。得聖道時成就了無漏的智慧,定也變成無漏定了。

《披尋記》:無間、殷重二修方便者,當知此說二種精進。一、無間精進,謂一切時修加行故。二、殷重精進,謂能周備修加行故。如〈菩薩地〉說(陵本四十二卷十八頁)。

一、 「無間精進」,就是「一切時修加行」,指長時間努力修行,長時期地用功靜坐,一坐二十四小時或七天是很平常的事。長時修行的人,若是得了色界四禪,可能五 天或七天才吃一餐,精神仍比一般人旺盛,即使沒有修習神通,還是能有很多異能。若是進一步學習神通而發神通,他的能力就更厲害了。

二、「殷重精進」,就是「能周備修加行」,指這位無間修加行的人,常學習大小乘經論,因此能非常詳細而完備地用功,修止又修觀、修觀又修止。

依止此故,見生死過失,發起勝解;見涅槃功德,發起勝解。

這 位修行人依止於聞、思所成智,及無間、殷重二方便用功修行,有定也有慧。「見生死過失,發起勝解」,對於生死是過失的、是苦惱的境界,能發起深刻而有力量 的認識。「見涅槃功德,發起勝解」,雖還未證得涅槃,但是因為奢摩他與毘缽舍那的力量,他對於涅槃是大安樂、大自在的境界,有深刻的理解與信心。若真正成 就修所成慧,就有大智慧了。

一般人以為得了聖道的人很風光、很走運,不會有倒楣的事情。其實, 聖人也可能有不如意的事,但是聖人的內心恆時與第一義諦相應,是大自在的境界。凡夫若是前生有點良心做了一些功德,今生得果報時,可能會有很多風光的事 情,但這都是凡夫境界,都有貪、瞋、癡的染污,沒有什麼值得讚歎的。值得讚歎的,只有聖道!

辰五、趣入見道

由串修故,入諦現觀;先得見道,有學解脫。

「諦」者,真實義,佛說的四諦理是真實不虛的,名為諦。四諦是所觀察的境界,能觀察的是無漏的智慧。「串修」是連續不斷的修行。由於連續不斷地用功修行,依次成就聞、思、修三慧,能觀的智慧與所觀的苦集滅道四諦相應,得初果須陀洹,名「入諦現觀」。

什 麼是苦諦?我們這個臭皮囊雖苦,實在這一念虛妄分別心才是苦諦。常常靜坐的人自然會明白,身體的感覺實在就是虛妄分別。這一念虛妄分別沒有決定性,若能修 大乘空觀,覓心了不可得,苦諦就是了不可得的。現在說小乘佛法修無我觀、無常觀,得到初果須陀洹時,斷除了我見、分別我執,無我智慧現前、見到第一義諦, 是無漏的境界。

「先得見道」,小乘佛法入聖道分為見道、修道、無學道三個次第,其中最先成就無我的無分別智、見第一義,名為「見道」。見道時名為「有學解脫」,達到這個程度時,種種順逆境界不能障礙他,名為「解脫」,但是無我的無分別智還不圓滿,還要繼續用功修學,故名「有學」。

辰六、數習修道

已得見跡,於上修道由數習故,更復證得無學解脫。

成就聞思修三慧入諦現觀,名為見道,也名為「見跡」。見道以後還有修道位的境界沒有成就,因此還要繼續精進,以無間、殷重二方便數數修習,就能夠由見道進步到修道,最後成就無學道。

卯二、結名所依

由證此故,解脫圓滿。即此解脫圓滿,名有餘依涅槃界。

證得無學道時,滅除了三界的見煩惱及愛煩惱之繫縛,就是證得了「解脫圓滿」。但是壽命未盡以前,色、受、想、行、識的果報體還在,所以名為有餘依涅槃界。

《披 尋記》:先得見道有學解脫等者,〈攝事分〉中說,有真實、究竟解脫。謂畢竟解脫,及一切解脫;即是見道果,及此後所得世出世修道果。此中見道果,由畢竟 故,得名真實,而非究竟;於一切解脫猶有所應作故(陵本八十五卷四頁)。當知此中解脫若真實非究竟,是名見道有學解脫。若真實亦究竟,是名無學解脫;由究 竟故,亦名解脫圓滿。

在本論〈攝事分〉中說,解脫有兩種:一是真實解脫,一是究竟解脫。凡夫內 心執著有我,是一個很重大的繫縛。若修無我觀斷除分別我執,見無我義證初果,就是「見道果」,能畢竟遠離三惡道苦,名「真實解脫」、「畢竟解脫」。初果聖 人已經消滅了分別我執,但俱生我執還在,愛煩惱也還沒有斷,還不是「究竟解脫」。見道位以後,還必須繼續在奢摩他裡修無我觀,由初果、二果、三果漸次除遣 俱生的我執,並斷除愛煩惱,使令自己在色、聲、香、味、觸上沒有繫縛。所以初果、二果、三果又名為「有學解脫」。

到了阿羅漢位,斷盡一切愛見煩惱,成就了「修道果」,才是圓滿的「真實亦究竟解脫」、「一切解脫」,又名「無學解脫」。

見、愛二種煩惱中,我見煩惱為生死的根本。若能夠解脫了分別我執,就算這位聖人不精進用功,最多七番生死,也可以得阿羅漢道。從這裡看出來,解脫愛煩惱反倒是容易,但是解脫見煩惱不容易。

即此涅槃以為上首,令前九法次第修習而得圓滿。

因為想要得涅槃的願力很誠懇、很深刻,即以得涅槃的願望為前導,依前面所說的九種次第,先生起聞所成慧的三種信解,趣入思智,趣二方便,趣證修智,趣入見道,數習修道等,逐漸地修習成功,就得涅槃了。若是沒有涅槃為上首的願,那麼九法也就難以成就。

寅二、依無餘依

當知即此解脫圓滿,以無餘依涅槃界而為上首。

雖然得到了有餘依涅槃,但還不是最後的成就。於此有餘依涅槃解脫圓滿的境界,還要有得無餘依涅槃界的願望,繼續前進修行,終於入了最殊勝的無餘依涅槃界。

《披尋記》:令前九法次第修習而得圓滿者,此中九法:謂如前說信解為三;思所成智為一,無間、殷重方便為二;修所成智為一,見道、修道為二。如是次第說九法轉應知。

修行人以涅槃為上首而修學佛法,有九種功德能夠次第現前。這九法的內容:如前面所說,於聞所成慧所建立的「信解」為實、德、能,「思所成智」是一種,「無間、殷重方便」為二,「修所成慧」是一種,加上見道、修道兩種。依上述的次第,這九法能成就、能現前。

癸二、顯勝利 子一、標

如是涅槃為首聽聞正法,當知獲得五種勝利。

前面第一科「辨聽法」,說明聽法的重要性。這是第二科「顯勝利」,說明聽法有五種功德。能以涅槃為第一、最殊勝的願望,因此而聽聞、學習佛法,就能夠成就五種殊勝的功德。

子二、徵

何等為五?

是那五種殊勝功德呢?

子三、列

謂聽聞法時,饒益自他;修正行時,饒益自他;及能證得眾苦邊際。

五 種殊勝的功德是:能以涅槃為上首而聽聞佛法,對於自己、他人都有利益。聽聞佛法後開始用功修行,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他人。修行到最後得無餘涅槃,到了苦 的邊際,所有一切苦都結束了。證得有餘涅槃時,雖然滅除了很多的苦惱,但是身體還在,難免有一點苦。阿羅漢也會有老、病的苦惱,最後究竟入無餘涅槃,眾苦 才完全結束。「能證得眾苦邊際」,就是成就了無餘涅槃。

子四、釋 丑一、聽法 寅一、饒益他

若說法師,為此義故,宣說正法,其聽法者,即以此意,而聽正法;是故此時名饒益他。

若是宣說佛法的法師,是為了希望聽法的人獲得涅槃的利益安樂而宣講正法。而聽聞佛法的人,也能以涅槃為最殊勝的目的而聽聞佛法。這樣能令說法者得到饒益,名「饒益他」。

《披尋記》:為此義故宣說正法等者,說正法時應安處他,令現能證利益安樂,名為此義。其聽法者,即以能證利益安樂而聽正法,名以此意。由是令說法者不徒廢己業,不虛設功勞,名饒益他。

說 法的人在宣揚正法時,應該明白地開示聽法的人,使令他對於現在能修學聖道得到利益,將來能得無餘涅槃的安樂有信心,這就名「為此義」。如果聽法的人,也有 這樣的思想,就使令說法的人「不徒廢己業、不虛設功勞」,就是沒有白辛苦,不會白說法,名為「饒益他」。這是指說法者而言。

寅二、自饒益

又以善心聽聞正法,便能領受所說法義甚深上味,因此證得廣大歡喜。又能引發出離善根,是故此時能自饒益。

又 聽法的人能有涅槃為上首的意願,而來聽聞正法,他便能領受所說正法中的正義、甚深義及領受最殊勝的法味,成就廣大的歡喜心。這其中,當然是對於生死苦有認 識,而後才感覺到聽聞佛法有大利益,因為佛法能解決生死苦惱的問題。若是我們對於生死苦沒有認識,那麼聽聞佛法就沒有意思了。

若是我們有解脫生死苦的意願與信解,就會引發出離生死苦的善根,就是開始修行信、進、念、定、慧了。這就是聽法者的「自饒益」。

《披尋記》:因此證得廣大歡喜等者,由彼聽聞以無量門稱讚涅槃眾多功德,是故證得廣大歡喜。又彼聽聞以無量門訶毀生死眾多過失,故能引發出離善根。言善根者,謂信等五善根應知。

聽 法者所得到的廣大歡喜,是由於他聽到說法者有大智慧,從許多方面稱揚讚歎涅槃的眾多功德,深感六道輪迴是苦,而自己無法解脫苦惱,現在聽聞涅槃可以超越眾 苦,這就好像身處牢獄的人,有了釋放的希望,所以心生歡喜。又因為聽到說法者從很多立場,訶斥生死輪迴的眾多過失,所以有出離苦的意願,開始修學戒定慧, 也就栽培了信、進、念、定、慧等五種出離生死的善根了。

丑二、修行 寅一、饒益他

若有正修法隨法行大師,為欲建立正法,方便示現成正等覺。

「法」 就是第一義諦,「隨法」就是佛的無分別智能契合第一義諦;「正修法隨法行」是指大師說,也就是佛的境界。「正等覺」是正覺、等覺;正覺是實智,等覺是權 智,權實二智圓滿,名之為佛。現在說,若十方世界中有一位修行圓滿的佛,已經成就了無分別智、契合第一義諦,斷除煩惱障、所知障,圓滿成正覺,這是佛的真 實智慧。由於大悲心的緣故,為了在眾生的世界弘揚正法,所以方便示現出生、出家、六年苦行,乃至菩提樹下觀緣起證聖道,成就無上正等菩提,這是佛方便示現 的權智。

云何令彼正修行轉。

佛以大慈悲心、大智慧,方便示現為眾生宣揚佛法的時候,先觀察眾生的根性,思惟要怎麼樣能使令眾生也能夠法隨法行、得成聖道。

故彼修習正法行時,即是法爾供養大師。是故說此名饒益他。

所以,當這個眾生能如佛所願,隨順佛的聖教開始修習四念住、八正道等法隨法行時,就已經是任運地以法供養佛,也就是滿了佛的願望,因此名為饒益他。

《披尋記》:即是法爾供養大師者,〈菩薩地〉中說,有正行供養。謂於一切蠢動有情修習慈、悲、喜、捨俱心;於一切行修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於其涅槃修勝利想;於佛、法、僧波羅蜜多修習隨念,乃至廣說,是名菩薩於如來所正行供養(陵本四十四卷五頁)。此應準知。

在 〈菩薩地〉中說到了正行供養,就是要對一切在生死流轉中有情識的眾生修四無量心,讓自己的心隨時與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一起活動。眾生雖然多,可以分為 三種:一種是無苦無樂的有情,一種是有苦的有情,一種是有樂的有情。無苦無樂的有情,希望得到安樂;有苦的有情,希望消除一切苦惱;有樂的有情,則希望永 久的安樂自在。對於無苦無樂的有情,要修慈俱心法門。「慈」就是與樂,給與安樂的果報。怎麼能給予眾生安樂的果報呢?就是教他修學善法,修學善法是因,就 會得到安樂的果報。對於有苦惱的有情,要修悲俱心的法門。拔除他的一切苦惱,就是「悲」。「喜」是隨喜,隨順對方的歡喜。對於已經成就安樂的眾生,隨喜他 能永久的安樂自在。「捨」是棄捨,修四無量心的菩薩,希望上述三種有情都能獲得饒益,令已得安樂自在的人棄捨貪心,令有苦惱境界的人棄捨瞋心,令無苦無樂 的人棄捨愚癡,名為「捨俱心」。

「於一切行修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於其涅槃修勝利 想」,除了修四無量心,還有以下的法門,第一個是修無常想。「一切行」,就是一切有為法;有為法都是由無而有,由有而無;觀察一切有為法都是變化無常,名 為「無常想」。因為無常,所以要修「無常苦想」,雖然我們有很多如意的事情,也會由有而無,那時候就苦惱了,所以叫做「無常苦想」。因為苦,而修「苦無我 想」,苦惱的境界來了的時候,心情不自在;不自在是不能主宰的意思,就是「無我」,所以名為「苦無我想」。

「於其涅槃修勝利想」,若是修學聖道得涅槃時,永久沒有無常苦的事情,這是最真實、最殊勝的利益,所以名為於其涅槃修勝利想。能在奢摩他裡做如是觀,就會知道佛教徒希望得涅槃的原因了。

「於佛、法、僧、波羅蜜多修習隨念」,這是修習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波羅蜜多隨念。

「佛隨念」,現在的佛教多數弘揚念阿彌陀佛名號的法門,這是佛隨念的一種。但是此處所說的佛隨念法門,是念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等佛的功德。只是念佛的名號,也是一種法門;但念佛的功德,會比單是念佛名號更深刻。

「法隨念」,是念佛所說的正法。對於正法,我們能夠信、解、行、證,就能得聖道。

「僧隨念」,「僧」指聖僧,凡夫僧有什麼值得念的呢?聖僧成就了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功德,所以念僧就是念聖僧的功德。

「波羅蜜多隨念」,是念六波羅蜜多的功德。

「乃至廣說」,還有很多很多的修行法門。你能隨順這些法門去修學聖道,「是名菩薩於如來所正行供養」。

我們學習了《瑜伽師地論》,會知道很多修行的法門。但是現在的佛教徒,多數是念咒、或念佛名號、或是看話頭,就算是修行,這裡說的隨念法門,並不流行!

寅二、自饒益

因此正行,堪能證得寂靜清涼,唯有餘依涅槃之界,是故說此能自饒益。

佛教徒能夠修行上述所有正行,乃至四念住、三十七道品,就有能力息滅生死苦、證得寂靜,能消除一切煩惱的動亂、獲得清涼,證得有餘依涅槃。

「寂 靜」,就是不動亂。心在境界上活動就,就是動亂、苦惱的境界。若能夠修持三十七道品的法門,使令解脫生死苦,遇見一切境界心裡面不動亂,名為寂靜。「清 涼」是對熱惱說的。貪、瞋、癡就是煩惱火,燃燒著念念的分別心。若能夠修學三十七道品法門,能斷滅煩惱,使令內心清涼。

「唯有餘依涅槃之界」,雖然證得了寂靜、清涼,但是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還在,是有餘涅槃的境界。因為修學聖道能證得有餘依涅槃,所以名為「自饒益」。

《披尋記》:堪能證得寂靜、清涼等者,〈決擇分〉說,諸無漏識,隨其次第,有學解脫,名為寂靜。無學解脫,名為清涼(陵本五十四卷三頁)。如是二義,差別應知。

佛教徒修學戒定慧等三十七道品,斷滅見煩惱、愛煩惱之後,心轉為清淨,沒有煩惱了,名為「諸無漏識」。依本論〈決擇分〉所說,隨修學所證的次第,初開始得到初果、二果、三果都是有學解脫,「名為寂靜」。到了四果阿羅漢無學解脫,「名為清涼」。

丑三、證苦邊際

若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時,名為證得眾苦邊際。

若是阿羅漢入無餘依涅槃時,把身體棄捨了,到此為止一切眾苦完全結束,這是一切苦的邊際,是究竟解脫了。

這 位聖人在有餘依涅槃時,生命體繼續存在,還在有為的、凡聖同居的世界中生活。凡夫心隨境轉,生起很多的煩惱;聖人也會遇見如意或不如意的事,但是他的內心 能夠寂靜、清涼,和凡夫不同。阿羅漢雖然有一點苦,但是內心不動、沒有煩惱,那就是「有餘依」;「若無餘依」時,這一切苦事統統結束了。

子五、結

是名涅槃以為上首,聽聞正法所得勝利。

要有得涅槃的堅定意願去聽聞正法,就能得到這五種殊勝利益。

壬三、結

如是名為涅槃為首,所有廣義。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這就是「涅槃為上首」最詳細的解釋。除了上述的內容以外,再沒有可以超過或增加的了。

辛三、能熟解脫慧之成熟 壬一、徵

云何能熟解脫慧之成熟?

如何解釋「能熟解脫慧之成熟」呢?

壬二、釋 癸一、釋得名 子一、總顯二支

謂毘缽舍那支成熟故,亦名慧成熟;奢摩他支成熟故,亦名慧成熟。

「總顯二支」,總說開示奢摩他與毘缽舍那這二支。這位修行人成就了毘缽舍那支,就名為慧成熟;成就了奢摩他支,也名為慧成熟。

「毘 缽舍那支成熟故,亦名慧成熟」,「毘缽舍那」譯為觀;觀「成熟」,就是修毘缽舍那的力量有堪能力達到聖人的境界去,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道,或依大乘佛 法即是得無生法忍。小乘的毘缽舍那觀,主要是修無常觀和無我觀。若是有欲心,應先修不淨觀破除之,欲貪不破,能障礙修學聖道。修不淨觀破除欲心以後,就沒 有障道的因緣,然後修無常觀、修無我觀,容易到達聖境。

「奢摩他支成熟故,亦名慧成熟」,「奢 摩他」譯為止,就是這一念心在所緣境上安住不動。毘缽舍那觀能通達無常義、無我義,所以是智慧;觀成熟的時候,名為慧成熟。奢摩他是修止、不是智慧;但是 奢摩他成熟的時候,也可以名之為慧成熟。因為,依止於奢摩他而修毘缽舍那,觀察無常無我的道理,觀察苦集滅道的道理,能斷除煩惱、生起清淨的無分別智故。

《披尋記》:云何能熟解脫慧之成熟者,此中慧言,通說毘缽舍那支及奢摩他支。由此能令信等諸根成熟,趣證現觀,乃至得般涅槃,是名能熟解脫慧。又復此慧是所成熟,十法漸次為其因緣是能成熟,是名慧之成熟。

「能熟解脫慧」的「慧」,通於毘缽舍那支和奢摩他支說。由於能放下世間虛妄的事情,長時期不斷地修毘缽舍那、奢摩他,身、心就起了變化,能使令信、進、念、定、慧五種善根有力量,是名「能令信等諸根成熟」。

「趣」者,向前進也。因為常常修奢摩他、毘缽舍那觀,成就了信等五種善根,能夠通達勝義諦的境界,成就清淨無分別的智慧、證得初果,名為「趣證現觀」。

「乃至得般涅槃」,再從初果經過二果、三果、四果向,成就阿羅漢道,也就是得了般涅槃,是名能熟解脫慧。

「又 復此慧是所成熟,由十法漸次為其因緣是能成熟」,依著十法次第逐漸地學習,是能成熟的因,解脫慧則是所成熟的果。此中應有二重能所:一、奢摩他與毘婆舍那 是能熟的智慧,解脫是所成熟的果;二、止觀的智慧是所成熟的果,十法漸次是能成熟的因。修行的因及所得的果,合起來名為能熟解脫慧之成熟。此中十法的內 容,將在下面「辨次第」作詳細的解釋。

子二、隨難別釋

所以者何?定心中慧,於所知境清淨轉故。

「隨難別釋」,是隨這一段文中不容易明白的道理,特別地解釋一下。

奢 摩他成熟也名為慧成熟的理由是什麼呢?「定心中慧」,定是奢摩他,慧是毘缽舍那,就是於定中修觀的意思。我們凡夫虛妄分別的心,總是和貪瞋癡一起活動,沒 有定也沒有慧,所以不是清淨轉。最初接觸佛法,聽人講解苦集滅道四諦,奢摩他、毘缽舍那,第一義諦等所有佛法,內心還是散散亂亂的,沒有力量。若是得了奢 摩他──最低限度要未到地定,最好是色界四禪──在定中修毘缽舍那的慧,當能觀的智慧在所觀的諸法實相上活動時,內心是清淨而無汙染的,就是「清淨轉 故」。

得到未到地定時,欲界的煩惱輕一點,但煩惱未斷,還是有欲。若得色界四禪就是離欲了,在 色聲香味觸上沒有染汙心,定的力量強大,在此定心中修毘缽舍那,智慧的力量也是強大的,強大的智慧在諸法無我的所緣境上活動,就是「清淨轉故」。如果用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上的話來說,就是有所得和無所得的差別,有所得是染汙,無所得是清淨,即是聖人真實地見無我義了。

誰 能見無我義呢?要有無我的智慧才能見無我義,但是智慧需要有奢摩他的幫助才行,所以佛教徒應該修奢摩他的止。修止的目的,是因為定有力量,能幫助修無我的 智慧,通到第一義諦去,不是為了生色界天,也不是為了得輕安樂。得了輕安樂,如果不繼續用功,還是會失掉;而生色界天,即使有幾萬劫的享樂,壽命到了也是 要墮落。若只是修奢摩他、不修毘缽舍那,即使得了禪定還是生死凡夫,不能夠到聖人的世界去。所以,佛所說的戒、定、慧,都要學習、缺一不可。

有 人提出來問題:「究竟是定內修觀?或者是定外修觀?」主張定內修觀者云:「因為初禪是有尋伺的,二禪以上沒有尋伺了,所以不能定內修觀。」若按此說法,則 初禪因為還有尋伺,可以定內修觀,二禪以上則因為是無尋無伺,所以就不能定內修觀了。但依本文的開示:「定心中慧,於所知境,清淨轉故。」很明白的指出是 定內修觀,而且沒有簡別是初禪、二禪或三禪、四禪,換言之,也就是完全可以定內修觀了。

彌勒菩 薩大慈悲,在《瑜伽師地論.有尋有伺等三地》中把這個問題說明白了。初禪有尋、伺、喜、樂、心一境性五禪支,其中的尋、伺是修不淨觀的意思。修行人得到未 到地定時,雖然超過了欲界定,入定的境界很殊勝,但是內心還是有欲,所以要繼續修不淨觀。修不淨觀破除欲以後,就超越了未到地定進到初禪了。得到初禪的這 位禪師,還要常常修尋、伺以對治欲,也就是修不淨觀,所以初禪有尋、伺、喜、樂、心一境性這五支。二禪以上已離尋伺欲,可以不修不淨觀了,所以沒有尋、伺 二禪支,但是並不表示二禪以上的人內心沒有尋、伺的活動。依彌勒菩薩的意思,不僅是初禪、二禪,乃至到非想非非想定,都還可以有尋、伺二心所。但這時候的 尋、伺,不是為了對治欲而修的不淨觀,包括修無我觀、一切法空觀等其他的法門,都可以有尋有伺的。

這樣說,「定心中慧」表示上二界定都可以修觀。當然,一般是除去了非想非非想定,因為這個定中的心想太微劣了,不能作為修觀的依止定。

如 果認為二禪以上沒有尋、伺心所,就不能定內修觀,那麼,二禪以上都是寂靜住,而不能有分別了。其實,不管多深的禪定,定內都是有止也有觀、有觀也有止。佛 為一切眾生說法時要先入定,入定作什麼?就是觀察眾生的根性,才為他說法。觀察也就是尋、伺了,所以定內是可以修觀的。

何謂定外修觀?一、沒得定的人,內心有尋也有伺,當然可以修觀。二、成就定的人,在沒有入定時,心裡也可以有正憶念,思惟諸法無常義、無我義、畢竟空義,這也是定外修觀。但是當他入定時,還是可以修觀的,並非定內不能修觀。

《披尋記》:所以者何等者,此唯釋前奢摩他支成熟,名慧成熟所以,應知。

癸二、辨次第 子一、善友為依

又毘缽舍那支,最初必用善友為依。

「辨次第」,就是學習止觀,其中有十法次第。第一,就是要有善友為依。

最初開始修習毘缽舍那時,要謙虛地去親近善知識,依靠善知識的幫助與教導,才能明白什麼是毘缽舍那、如何觀察諸法實相這件事。

子二、尸羅攝受

奢摩他支,尸羅圓滿之所攝受。

另外,還要修習奢摩他,能幫助修毘缽舍那觀;而修定,需要持戒清淨的幫助,清淨的戒功德能支持定的成就。

止, 就是使令我們這一念心不要打妄想,安住在所緣境上明靜而住。很多歡喜坐禪的人告訴我,使令這一念心明靜而住很難做到。現在這裡告訴我們的方法:「尸羅圓滿 之所攝受。」就是要持戒清淨,奢摩他才能夠成功。如果說:「我不歡喜學習戒,我管那個事做什麼?」有這樣的心情,奢摩他修不好!現在彌勒菩薩告訴我們,要 持戒清淨,奢摩他才能成就,就能夠明靜而住。

子三、覺真實欲

又依善友之所攝受,於所知境真實性中,有覺了欲。

另外,憑藉著善知識的教授與護念,對於一切法的真實相發起覺了的願望,這個願望能領導你不斷地學習。

「所 知境」,即世間生死緣起是無常、苦、空、無我,及出世間聖道是殊勝利益安樂的道理。若能明白世間的緣起──苦、集,就應該會有厭離心;若能明白出世間的緣 起──滅、道的道理,也應該會有成就聖道的願。事實上,要對生死苦有厭離心、對於得聖道有歡喜心,還不容易!要隨順善知識的教授,才發起這樣的覺了欲。當 然,也有的出家人沒有善知識教授,就有厭離生死、欣得聖道的意願,但這樣的人不多。

《披尋記》:於所知境真實性中有覺了欲者,謂於真實苦、集、滅、道無量法教,樂欲思惟、稱量、觀察故。

「稱量、觀察」,就是對十二分教法,樂欲思惟、樂欲稱量、樂欲觀察。如果依四諦的道理來分別,就是樂欲思惟苦集的過失、思惟生死是苦,樂欲稱量滅諦的功德,以及樂欲觀察道諦的功德。

子四、堪忍譏論

依尸羅圓滿之所攝受,於增上尸羅毀犯淨戒,現行非法壞軌範中,若諸有智同梵行者,由見、聞、疑,或舉其罪,或令憶念,或令隨學;於爾所時堪忍譏論。

雖 然受了戒,有持戒清淨的意願,但是在你的行為中,偶爾對於殊勝的戒法有所毀犯,破壞了戒法的軌則。一同修習梵行的有智慧者,或者是見到了你的錯誤行為,或 是聽聞別人說你犯戒,或者疑惑你有不合戒法的地方,因此舉發你的過失。如果你因為忘記了這件事而不承認,他就會要你憶念自己是否有犯戒的行為。若是你對戒 法上有所不知時,他就要你勤加學習。從初學到成就那麼長的時期內,若上述種種情形發生時,你要能忍受得住,否則聖道因緣就不能具足。

「尸羅」就是戒,「增上」是讚歎戒有強大的力量能幫助你成就定,所以名為「增上尸羅」。我們初開始學習戒法時,這一念分別心狂妄不老實,就有毀犯清淨戒法的情形。身口意上表現出來的行為不如法,名為「現行非法」;因此就破壞了佛為我們安立的軌則,名為「壞軌範」。

「若 諸有智同梵行者」,若很多位有智慧、一同共住修學聖道的人。「由見、聞、疑」,根據他親自看見、或聽人說、或他疑惑你犯了那一條戒。「或舉其罪」,由於上 述三種情形,而舉發你犯了某某戒。「或令憶念」,假使你已經忘記了,同梵行者就會舉出那件事,令你憶念。「或令隨學」,若是你沒有好好學戒,因為無知而犯 戒時,這個有智的同梵行者,就幫助你學習戒律的止作、開遮、持犯、輕重等。

「於爾所時,堪忍譏論」,初開始學習戒法,因為煩惱強,當同梵行者舉發你的罪,不要說:「你憑什麼指責我?」要懷著慚愧的心情,容忍他的訶責議論,慢慢地就能持戒清淨。因為持戒清淨,奢摩他也就容易清淨。

《披尋記》:由見聞疑或舉其罪等者,開悟現前所犯眾罪,名舉其罪。開悟過去失念所犯,名令憶念。開悟一切所應學處,名令隨學。彼於爾時,於他譏嫌及所論議,信順曉悟,是名堪忍譏論。

「開 悟現前所犯眾罪」,告訴你現在所發生的過失,令你明白,名為「舉其罪」。「開悟過去失念所犯」,過去所犯已經忘記的,他令你憶念,這名為「令憶念」。「開 悟一切所應學處」,教導你戒律上所有應該學習的事情,名為「令隨學」。「彼於爾時,於他譏嫌及所論議,信順曉悟,是名堪忍譏論」,因為若不堪忍,過失不能 改正,戒很難清淨。

子五、樂聽聞等

又依所知真實覺了欲故,愛樂聽聞;依樂聞故,便發請問;依請問故,聞昔未聞甚深法義。

因為有通達第一義諦的願望,所以愛樂聽聞正法;因為歡喜聽聞正法,就能常在法義上思惟觀察,因此能夠提出問題來請問;由於數數請問,就能夠聽聞到以前從來沒有聽聞過的甚深法義。

子六、法義淨等

數數聽聞無間斷故,於彼法義轉得明淨;又能除遣先所生疑。

由於一次又一次不間斷地聽聞正法,理解甚深法義的智慧增長了,名為「明」;原來不明白卻自以為明白的誤解沒有了,又能令三業清淨,名為「淨」。

對於佛法的學習不應該間斷,要相續地學習。由於一次又一次不間斷地學習,對於苦、集、滅、道四諦義,生死、涅槃的緣起等甚深道理,就能展轉地開發出智慧。因為智慧明淨,心裡原有的疑惑就化解了。

子七、厭離盛事

如是覺慧轉明淨故,於諸世間所有盛事,能見過患,深心厭離。

「盛 事」是什麼?在出家人來說,某個團體請你做住持,或者你要出家,有人勸你不要出家,要你去選做總統或者去拿博士學位……,我們可能認為這些都是盛事。「如 是覺慧轉明淨故」,現在說經過一個時期的學習佛法,智慧增長了以後,「於諸世間所有盛事,能見過患」,才能看出那些盛事裡面,還有令你苦惱的事情。

佛 在世時,有一天看見一個老乞丐。佛對諸比丘說:「如果這個老人年輕的時候出家,能得阿羅漢;若不出家,在社會上肯努力,也是一個大富翁。但是這個人懈怠, 結果一無所成,只好做乞丐了。」從這裡看出「事在人為」這一句話是對的。世間上的財富名位也好,出了家在佛法裡修學聖道也好,不會自然的就得聖道,也不會 自然的就發財,都是要靠自己努力的。

印順老法師遊心法海六十年,就是拿出全付時間用在佛法的學習上,所以能深刻理解佛法。不論是自己用功修行,或是為別人講解,這兩件事他都能勝任。所以,一定要全心全意地學習佛法,經過認真的學習之後,想做大法師弘揚佛法,或是自己想修行得聖道,才可以成辦。

「深心厭離」,就是經過長時期的學習,由於覺悟正法的智慧,展轉增長明淨的關係,對世間所有的興盛事這一切虛妄的境界,能夠看到裡邊隱藏的種種過患,因此深刻地生起厭離世間生死的願望。

子八、不樂世間

如是厭心善作意故,於彼一切世間盛事,不生願樂。

修行人有厭離心,對於世間的過患常能深入觀察,對於一切世間的盛事不生歡喜,經常如此作意的緣故,出離的願力於是更加堅定。

子九、願斷惡趣

彼由如是於諸世間增上生道無願心故,為欲斷除諸惡趣法,心生正願。

「世 間增上生道」就是人、天善法。「為欲斷除諸惡趣法,心生正願」,這位佛教徒由於深見世間生死的過患而心生厭離,所以對於有漏的人天殊勝果報,沒有希願之 心。又怕因為錯誤的思想行為,臨命終時一剎那間,就可能到三惡道去受報了。因此,這位佛教徒,為欲斷除三惡道的因緣,發起追求聖道的正大願望。

《披尋記》:於諸世間所有盛事者,謂若族姓、色力、壽量、財富、安樂、名稱、辯才等增上,是名世間所有盛事。

世 間人所喜愛的盛事是什麼呢?「族姓」,生在貴族或富貴人家;「色力」,氣色好、身體健康;「壽量」,壽命長也是人所欣樂的;「財富」,是人所希求的;「安 樂」,如果族姓、色力、壽量、財富都是令人滿意的,心情就能夠安樂;「名稱」,有好名譽,為許多人所讚歎;「辯才」,有好口才也是人們所欣羨。「增上」, 這些都是世間人認為最殊勝的好事。這裡沒有說斷惑證真,因為這是屬於出世間的事。

子十、願證聖果

又為修習能對治彼所有善法,修習一切煩惱對治所有善法,為欲證得彼對治果,亦為自心得清淨故,心生正願。

「彼 對治果」,成就須陀洹的初果聖人,決定不墮惡道。就算他臨命終時不念阿彌陀佛,也不會到三惡道受生,可能生到天上,或者再來人間。他有什麼本事能做到這個 程度呢?他修四念住故,主要是修無我觀。無我觀修成功時,能斷分別我執,能斷三惡道種,因此四念住是「能對治彼所有善法」。

「為自心得清淨故」,雖然得了初果,但是還有愛煩惱及俱生的見煩惱沒有斷,所以還要繼續修三十七道品等所有善法,令心究竟清淨,證得阿羅漢果,所以說「修習一切煩惱對治所有善法」。

「心生正願」,這位於世間盛事不生願樂的佛教徒,把世間上的盛事都放棄了,為了證得彼對治果──須陀洹果,也為了自心得清淨──阿羅漢道,因此發起正大出離的願望,修行四念住及三十七道品一切菩提分行。

《披尋記》:又為修習能對治彼所有善法等者,此說見道名能對治彼所有善法,諸惡趣法名為彼故。又說修道名一切煩惱對治所有善法,三界諸結名一切煩惱故。初預流果永斷惡趣,是名證得彼對治果。乃至最後阿羅漢果證心解脫,是名自心證得清淨。

「能對治彼所有善法」,主要是修無我觀;「諸惡趣法名為彼故」,到三惡道的因緣,名為「彼」。修無我觀能夠對治這件事。

「三 界諸結名一切煩惱故」,欲界的煩惱,欲界的人會知道;若是色、無色界天的煩惱,從經論上看,就是愛著他所成就的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乃至非想非 非想處定。其中非想非非想處定執著最厲害的是什麼?就是執著有我!因為他已離欲界欲,也不愛著色界四禪、無色界空無邊處乃至無所有處的境界。他沒有物質性 的身體,在禪定裡只有受想行識的一念心現前,就執著那是我,也就是我執還在。所以,成就非想非非想定的人,若見佛聞法、相信了無我義,立刻就是三果阿那含 或阿羅漢。但若我執不能去掉,就還是生死凡夫。

常靜坐的人,不管在什麼時候、什麼境界,心裡面 有一點染汙,立刻會驚恐;因為警覺到自己內心裡面有問題,所以心驚。若是不修止觀的人,心裡有煩惱,多數忽略它,不算一回事。現在我們學習經論,明白心裡 貪、瞋、癡的煩惱一動,就是到三惡道的因緣。不用等到去三惡道,應該現在心裡一有煩惱動時,就要驚恐、害怕了。

癸三、結十種

如是十種,能熟解脫慧成熟法,如先所說,漸次能令解脫圓滿。

如前所說的十種法,若按照其次第去用功學習,漸次地能令你成就阿羅漢得解脫。

《披 尋記》:如是十種能熟解脫慧成熟法者,謂毘缽舍那支善友為依,是為第一;奢摩他支尸羅攝受,是為第二;於真實性有覺了欲,是為第三;於舉罪等堪忍譏論,是 為第四;愛樂聽聞及與請問,聞昔未聞甚深法義,是為第五;法義明淨及除遣疑,是為第六;厭離世間所有盛事,是為第七;於彼盛事不生願樂,是為第八;為斷惡 趣心生正願,是為第九;為修善法及證彼果,是為第十。如是名為十種能熟解脫慧成熟法。

這裡列出來十種能熟解脫慧成熟法。在這十法中特別提出「厭離世間所有盛事」,是什麼意思?因為我們已經學習多少年佛法了,卻拿出寶貴的時間去學習「盛事」,為這些虛妄的事所誤而不修學聖道,所以這裡特別提到「厭離世間所有盛事」來警惕我們。

庚二、總結 辛一、明普攝義

又隨次第已說三支。謂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能熟解脫慧之成熟。

前面文中,隨所標列次第,解釋了「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能熟解脫慧之成熟」三支。要言之,「聞正法圓滿」是由聞而起信解,也就是對佛法先建立信心;「涅槃為上首」就是願,有想要得涅槃的願望;「能熟解脫慧之成熟」就是修行。總此三支,就是信、願、行。

如是三支廣聖教義,謂十種。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如此三支普攝一切聖教的道理,又攝納於「能熟解脫慧之成熟」的十法之中。除了這十種次第之外,不可能再超過或再增加了。

《披尋記》:如是三支廣聖教義謂十種者,此中十種,即前十種漸次應知。由能熟解脫慧成熟支,總攝前二支故。

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能熟解脫慧之成熟,如是三支廣聖教義,最後的能熟解脫慧成熟支有十種次第,可以總攝前二支。

辛二、名修因緣 壬一、標

又此三支,當知即是修瑜伽因緣。

在四處中有修因緣,現在把七支與四處相攝的部分配屬一下。七支中,有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能熟解脫慧之成熟這三支,應當知道,就是四處之中的修瑜伽因緣。

壬二、徵

何以故?

什麼理由這樣配屬呢?

壬三、釋

由依此次第,此因、此緣,修習瑜伽方得成滿。謂依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能熟解脫慧成熟故。

佛教徒若肯隨順前面所開示的道次第,以此為因緣,修學瑜伽止觀才能夠圓滿成就。也就是先依聞正法圓滿,然後有證得涅槃的願,就能修行使令能熟解脫慧漸次成熟。另外,也可以說毗婆舍那觀──是因,戒、定等為緣。

《披尋記》:又此三支當知即是修瑜伽因緣者,〈聲聞地〉說:修瑜伽者,略有四種瑜伽所作:一、所依滅;二、所依轉;三、遍知所緣;四、愛樂所緣(陵本二十八卷十三頁)。此修瑜伽義應準知。

修止觀的人所做的事是什麼?在本論〈聲聞地〉中說有四種瑜伽所作。

一、「所依滅」,「所依」就是我們的身體──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從佛法來看,不修止觀的人,內心有種種的分別,時時都是煩惱的境界,這種境界名為粗重。若能用功修習止觀,內心中的諸多妄想及諸多煩惱就漸次而滅,這名為所依滅。

二、「所依轉」,因為常常修止觀,使令色、受、想、行、識轉變了。什麼轉變呢?感覺身體有若無──雖然是有、又好像沒有,這就是輕安樂,輕而感覺到安樂、自在。雖然還是有種種分別,但沒有那麼多煩惱,心裡多數是清淨的,這叫所依轉。

三、「遍知所緣」,「所緣」就是所緣境,也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修行人用功的時候,不向外攀緣,而注意這一念心,使令它清淨、明靜而住。時時的觀察所緣境,名為遍知所緣。

四、「愛樂所緣」,愛樂所緣就是止觀。修行人愛樂止、愛樂觀,其他的事情他不注意。

這一段是說你若能修止觀,在得聖道之前,就有「所依滅、所依轉、遍知所緣、愛樂所緣」的境界。若不修止觀,心常常在煩煩惱惱的境界裡活動,那有什麼好呢?

己三、修習對治 庚一、徵

云何修習對治?

發心以「涅槃為上首」的人,應該怎樣修習止觀以滅除三業的煩惱雜染,而證悟真理呢?

庚二、釋 辛一、略說 壬一、總標

當知略說於三位中,有十種修習瑜伽所對治法。

簡略地說,應當知道於三個階位中有十種事,是修習瑜伽的人所要對治的。

壬二、別釋 癸一、三位

云何三位?一、在家位;二、出家位;三、遠離閑居修瑜伽位。

什麼是三位呢?一是在家位,二是出家位,三是遠離閑居修瑜伽位。

「位」,是階段的意思。最初階段在家位,開始接觸佛法、學習佛法;第二個階段是已出家,受了出家戒;第三個階段是遠離憒鬧,在寂靜的地方修習止觀。

癸二、十所治法 子一、徵

云何十種修習瑜伽所對治法?

修習瑜伽的人,所對治的十種事是什麼呢?

子二、釋 丑一、初二種 寅一、出所治 卯一、在家位

謂在家位中,於諸妻室,有婬欲相應貪;於餘親屬及諸財寶,有受用相應愛。如是名為處在家位所對治法。由此障礙於一切種不能出離。

佛 教徒居在家位、受用妻室,因此有婬欲相應貪,這是第一個應該對治的問題。對於其餘父母、兄弟、姊妹等親愛的眷屬,彼此相互照顧,並受用種種財寶資具,因此 有眷屬財寶相應愛,這是第二個應該對治的問題。因為這兩種貪愛,能使人陷於一切的苦惱中不能出離,所以若想要得聖道,這兩件事一定要對治。

《披尋記》:於一切種不能出離者,謂於居家迫迮所生眾苦不能出離故。

「於一切種不能出離」,就是在家受用婬欲、親屬財寶等事,能逼迫人生出來很多的苦惱,不能出離。

卯二、出家位

設得出家,由此尋思之所擾動,為障礙故,不生喜樂。

假設這位在家居士能夠出家,離開了世俗的煩惱家,雖然外表現出家相,但是內心還有尋思煩惱的擾亂,由於多尋思能障礙得襌定,就不能有襌定的喜樂,同時也會障礙修學聖道。所以,對於出家修行聖道這件事,就不生喜樂心。

《披尋記》:由此尋思之所擾動等者,此中尋思,謂親屬尋思、國土尋思。謂因親屬及因國土或盛或衰、或離或合,發欣慼行,心生籌慮等,是名親屬及與國土尋思。由是因緣,生憂戀心,惡作追悔,此於出家障生喜樂。

雖 然這個人出家了,但是還想念自己的國土與親人,對於國家的政治、經濟繁榮、或衰退,自己的親人或是相聚、或是離別,都能使令他的內心生出喜悅或是憂愁,而 有種種的思惟分別,這就是親屬及與國土的尋思。由於這樣的虛妄分別,心中有種種的憂愁及顧慮。「惡作追悔」,或者後悔自己出家了。「此於出家障生喜樂」, 出家學習佛法本來是能夠很快樂的,結果因為這些尋思,還是不能生喜樂。

寅二、明能治

如是二種所對治法,隨其次第修不淨想,修無常想,當知是彼修習對治。

前面在家位有兩種應該對治的事,主要的就是貪愛,應當知道對治的法門而次第修習。修不淨觀以斷除婬欲相應貪;修習無常想,思惟一切世間法都是無常的,不能永久如你所願令你滿意,以破除對於親屬財物的受用相應愛。

出家人如果不學習經論,不知道對治煩惱的方法,又收了徒弟。當徒弟因煩惱犯過失了,只是呵斥:「你不可以這樣子!不可以那樣子!」這話說了等於沒說。無始劫來的熏習,就那麼一句話會有效?不可能的事!佛菩薩大智慧,明白開示了方法,依著去修習,才能有效對治煩惱。

《披尋記》:如是二種所對治法等者,如前所說淫欲相應貪及與受用相應愛,是名二種所對治法。由修不淨想故,能正對治淫欲相應貪。由修無常想故,能正對治受用相應愛。當知是名二種能對治法。

丑二、次四種 寅一、舉四所作 卯一、略標

又出家者於出家位中,時時略有四種所作。

另外,已經出家的佛教徒,出了家應該做什麼事呢?每一天、每一月,乃至年復一年,從早晨起來到夜間,晝三時、夜三時,除了中夜之外,其餘所有的時間,應該做以下四種事情。

卯二、列釋 辰一、常修善法所作

一、常方便修善法所作。謂我於諸法常方便修為依止故,當能制伏隨愛味樂一切心識,又能如實覺了苦性。

第 一件出家人應該做的事,是常常善巧地運用智慧修習禪定。由於能夠常常修學止觀,止觀的力量強大了,就能夠制伏無始來在五欲六塵上追求樂的一切愛著心。又能 如實地、深刻地覺了色受想行識是苦,除了苦苦、壞苦外,還能了知一切有為法都是剎那剎那變壞的行苦。能覺知行苦,就名為如實覺了苦性。

「常方便修為依止故」,出家是為了成就聖道,而修習聖道要以止觀為依止,所以必須長時間用善巧的智慧,去修習奢摩他。

「愛 味樂」,無始時來我們的心識所愛著的,是色聲香味觸等五欲樂的滋味。若能學習佛法、常常修習止觀,止觀的力量強大,就能制伏種種貪瞋癡的虛妄分別和一切尋 思。同時智慧也會增長,能真實覺了世間上的有為法都是苦惱,而不是快樂,厭離心會增強,就能精進的修學聖道,使令自己在佛法上逐漸進步。若是出了家,不修 學聖道,老是在色聲香味觸上虛妄分別,貪瞋癡繼續在活動,智慧不能增長,那麼你能知道生死是苦嗎?我看完全不能。這樣,出了家又有什麼快樂?所以出家人要 反省自己。

《披尋記》:常方便修善法所作等者,此中善法,謂定心品。無間修習加行故,名常方便修。於 此修中,觀一切行皆是無常,了知自心於長夜中由妙五欲積集長養,故於諸欲隨生愛樂;觀見此已,心生厭惡,不隨彼轉,是名制伏隨愛味樂一切心識。又觀無常故 苦,修習苦想,故能如實覺了苦性。

「此中善法,謂定心品」,簡單地說,是修奢摩他的一切心心所 法,令心寂靜,實際上就是修止也修觀,令心不再虛妄分別。精進無間斷的修學止觀,名「常方便修」。「觀一切行皆是無常」,在奢摩他裡觀察世間一切色聲香味 觸法、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無常,是剎那剎那生滅變化的。「了知自心於長夜中」,經過一個時期地用功修行,就能明了由於自己無始以來,在無明黑夜中一直是愛著 妙五欲的,不斷地積集長養熏習無量的貪愛種子,所以愛著心很有力量,不需要別人勸導,任運地就於諸欲「隨生愛樂」。

「觀 見此已,心生厭惡,不隨彼轉」,我們的阿賴耶識中,無量劫來集聚貪瞋癡各式各樣的雜染種子,本是大苦聚,但一般凡夫散散亂亂的,不能反省到這裡。成就高深 襌定的人,前五識都不動了,唯一念明了心湛然獨立、明靜而住;如果沒有深入學習佛法,也不能覺悟到那還是凡夫境界,反而誤以為這就是佛性。故云:「無量劫 來生死本,癡人認作本來人。」佛教徒學習了佛法,在奢摩他裡思惟,觀察自己從無始劫來種種顛倒迷惑的錯誤愛著,心裡生起厭惡、不歡喜的思惟,希望自己從此 以後不再糊塗,不要隨貪瞋癡而活動了,是名「制伏隨愛味樂一切心識」。

「又觀無常故苦」,又能 常常修習止觀、修四念住,觀察無常的變化令人苦惱。若觀世間,福德小的人常常在苦惱中,而有大福德的人樂多苦少,但本來的福德境界若忽然間變化消失,苦惱 就更厲害了。現在這位修行人,在奢摩他裡觀察無常故苦、「故能如實覺了苦性」,對於世間是苦,真實能覺了。

辰二、信樂涅槃所作

二、於無戲論涅槃信解愛樂所作。謂我當於無戲論涅槃心無退轉;不生憂慮,謂我我今者何所在耶?

第 二件出家人時時要做的事,是由於深刻地學習了佛法,又常常修止觀,對於無虛妄分別心的無戲論界,及遠離一切相的涅槃境界,生起信解、愛樂心,願意向著涅槃 的方向去努力修行。由於信解而生起的愛樂,有信心能成就涅槃,就不會向後退轉,也不會因為涅槃的境界是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受想行識、一切法都無有,而生 起我我今者何所在的憂慮:「還有我嗎?我在什麼地方呢?」沒有這樣的憂慮!

《披尋記》:於無戲論涅槃 等者,於無餘依涅槃界中,若異不異、死後當有或當無等一切戲論不能說故,名無戲論涅槃。於此愛樂,是故心無退轉;於此信解,是故不生憂慮。由依世俗建立差 別,說聖者我及異生我;若依勝義,決定無有二真實性。勝義伽他作如是說:我我定非有,由顛倒妄計(陵本十六卷七頁)。若於無戲論涅槃生信勝解,便無如是顛 倒妄計,是故不生憂慮,謂何所在。

修行人於證得涅槃時,完全斷除了貪瞋癡,心中只有清淨的戒定 慧,但還有色受想行識的五蘊身在,故名有餘依。「無餘依涅槃界」則是把清淨的色受想行識也滅了,是離一切相的境界。「若異不異」,在有餘依涅槃界時,聖人 與聖人之間,各個生命體很明顯的有差別;但若同是入了無餘依涅槃界的聖人,他們彼此之間還有差別嗎?到底是「異」還是「不異」呢?或者說,無餘依涅槃界與 有為法是有差別的?是無差別的?是離開了有為的色受想行識,另外有一個無餘依涅槃?或是即色受想行識就是無餘涅槃?

「死 後當有或當無等」,阿羅漢入了無餘依涅槃,他們是有色受想行識,還是沒有色受想行識呢?或者說離色受想行識另外有無餘涅槃,那麼死後色受想行識火化後,還 剩下一個無餘涅槃,名為「當有」。若即色受想行識是無餘涅槃,那麼死後色受想行識沒了,就連無餘涅槃也沒有了,名為「當無」。這些問題,都是由我們與貪瞋 癡俱行的虛妄分別心所思惟的,一切都是戲論。入無餘依涅槃的境界,實在不能用名言戲論去表達,「名無戲論涅槃」。

「於此愛樂,是故心無退轉」,因為有愛樂心,信解無餘依涅槃是大安樂處,心裡歡喜,所以能向前進而不退轉。也由於對勝義諦離一切相的境界有信解心,因此不會有「入了涅槃就沒有我了」的憂慮恐怖。

「聖 者我、異生我」,凡夫各有不同生命體的差別,而各別執著自己的色受想行識為「我」,名「異生我」。聖人已證無我義,但是還有五蘊身,所以也藉世俗諦假名說 「我」,名「聖者我」;凡夫也虛妄分別聖者間生命體的差別,而說這是舍利弗尊者,那是目犍連尊者……。「若依勝義,決定無有二真實性」,這二種我都是假名 安立的,從聖人的無分別智來看,決定沒有這兩種我的真實性。得聖道的人是無我的,沒得聖道的人所執著的我,也還是無我的;可以容許有假名的我,而實在我的 體性是沒有的。

在《瑜伽師地論.思所成地》中「勝義伽他」引經說:「我我定非有。」已得聖道的聖人沒有我執,未得聖道的異生所執著的我,也決定是沒有的,只是虛妄的執著而已。「由顛倒妄計」,由於無始以來虛妄分別錯誤的執著,認為有一個我而已,實在是沒有我的。

「若於無戲論涅槃生信勝解,便無如是顛倒妄計」,若願意努力學習經論,對於佛所開示的涅槃道理有深刻的認識,便無如是顛倒執著。「是故不生憂慮,謂何所在」,不會憂慮得了涅槃以後,我在那裡呢?不會有這樣的虛妄分別。

辰三、遊行乞食所作

三、於時時中遊行聚落乞食所作,謂我乞食受用為因,身得久住,有力調適,常能方便修諸善法。

第 三件出家人應作的事,因為出家人自己不生產,日日要到聚落中遊行乞食,內心要作意觀想:我因受用向施主乞來的飲食,生命體才能繼續生存。有了飲食滋養四 大,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有了力量,就能修學戒定慧等種種善法,亦能調適自己的身口意,使令與聖道相應。所以,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披尋記》:身得久住有力調適者,〈聲聞地〉說:謂飲食已,壽命得存,是名存養;若除飢羸,是名為力;若斷故受,新受不生,是名為樂(陵本二十三卷十六頁)。此中久住、有力、調適,如次應知。

本 論〈聲聞地〉說:要受用飲食,壽命才能存在,叫做「存養」。除滅了飢餓羸瘦,就有體力去做種種事,叫做「有力」。「若斷故受,新受不生,是名為樂」,則是 解釋「調適」。譬如我們相信了佛法,並長時期地修學聖道,但在未得聖道前,心裡仍有苦、樂、不苦不樂等種種受。無論那種受的感覺,剎那間就滅了,剎那間新 受又生起。譬如你現在罵我一句,我很苦惱,但是你又讚嘆我,我心裡又歡喜了。苦惱的受滅了,樂受來了;樂受滅了,苦受又來了……。故受斷了,新受立即生 起,修行沒有成功的人,都是這樣子。但是修行四念處、無我觀成功,離一切相得了聖道,就能「斷故受,新受不生」。他的心一剎那間入了第一義諦時,不受一切 法,世俗諦的境界都是寂滅相,沒有虛妄分別了,能受、所受皆不可得,是無受的涅槃界,次一剎那再沒有任何覺受了。

「是 名為樂」,表面上看,那位修行人也是有老病死,但是他的內心沒有老病死的苦惱,安住在第一義諦的無分別境界,是大安樂自在的。這也就是經中所說「諸行無 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的聖人境界,我們可能認為程度太高了,我辦不到!但是,若我們的思想一直不改變,第一步不踏出去,就老是停留在末法時 代不能進步,永遠不可能轉變末法成為正法。什麼是正法?就是佛所說的法,在你的內心能發揮降伏煩惱的力量。什麼是末法?就是你根本不學習佛法,或是學習了 佛法,仍舊是煩煩惱惱的,貪心來了就是要貪,瞋心來了就是要瞋,所學的佛法在你的內心完全不能發生任何作用,這就是末法!

辰四、安住遠離所作

四、於遠離處安住所作。謂若愛樂與諸在家及出家眾雜居住者,便有種種世間相應,見聞、受用諸散亂事;

出 家以後應作的第四件事,就是安住寂靜處所修學聖道。若是出家人歡喜和其他的出家人或在家人一起住,而這些人都不修行,會有什麼事情呢?他到街上買了便宜的 東西,要和你講一講、給你看一看;今天看見報紙有什麼新聞,大家議論一下、表示表示意見。彼此所見、所聞、所受用的事情,大家一起談論;但這都不是出世聖 事,是能使心散亂的世間事。

勿我於彼正審觀察心一境位,當作障礙。

這位修行人能夠思量,自己修學聖道時,若和這樣的人共住,就會受到擾亂,於是自己內心就這樣思惟:「我不要和那個人在一起住!因為我不希望我正審觀察第一義諦時,或正欲趣心一境位入襌定時,他用見聞、受用諸散亂事來障礙我入定,障礙我修習止觀。」

寅二、顯四所治

於此四種所作事中,當知有四所對治法。於初所作,有懶惰懈怠;於第二所作,有薩迦耶見;於第三所作,有愛味貪;於第四所作,有世間種種樂欲貪愛。

出 家人在以上四種所應該做的事中,若有四種障礙就不能成辦,所以應當要對治這四種過失。在第一「常修善法所作」時,應該對治懶惰懈怠的過失;在第二「信樂涅 槃所作」中,應該對治薩迦耶見的過失;在第三「遊行乞食所作」時,應該對治愛味飲食的貪著心;在第四「安住遠離所作」中,應該對治世間種種欲樂的貪著心。

寅三、明四能治

如是四種所對治法,如其次第,亦有四種修習對治。一、於無常,修習苦想。二、於眾苦,修無我想。三、於飲食,修厭逆想。四、於一切世間,修不可樂想。

以上四種應該對治的過失,隨它的次第,另有四種能對治的方法,總說也就是修習四念住觀。

一、「於無常,修習苦想」,觀察人命無常、一切法無常,無常故苦,修習苦想,以對治懶惰懈怠,常常努力修止觀以解脫苦。

二、「於眾苦,修無我想」,眾生由於薩迦耶見,而於無戲論涅槃不能信解愛樂,故應觀色受想行識為苦,苦故無我;修無我想,能對治薩迦耶見,而欣樂涅槃。

三、「於飲食,修厭逆想」,於遊行乞食所作,入聚落後,不得撿擇貧富好壞,沿著一家家次第乞食,不容易得到自己滿意的飲食。於此應該修厭逆想,作此為良藥療形枯想,為成道業方受此食想,不貪求美味,就可以對治對飲食的愛著。

四、「於一切世間,修不可樂想」,就是應時時觀察世間多諸過患,於一切世間修不可樂想,而對治不願遠離世間的過失,就可以閑居靜處、安住遠離所作而修止觀了。

丑三、後四種二寅一、舉所治三卯一、標

又於遠離閑居方便作意位中,當知略有四種所治。

我們能夠發心修學聖道,已遠離憒鬧,於遠離處安住、修習止觀時,應當知道還會有四種過失,是需要對治的。

卯二、徵

何等為四?

是那四種過失呢?

卯三、列

一、於奢摩他、毘缽舍那品,有暗昧心。

第一種是發心修習奢摩他、毘缽舍那時,反觀自己有暗昧心。

《披尋記》:於奢摩他毘缽舍那品有暗昧心者,〈三摩呬多地〉說:由不如實知諸法故,於去來今多生疑惑,於佛法等亦復如是。此中無明及疑,俱名黑暗(陵本十一卷七頁)。此說有暗昧心,義準應知。由下自釋,為法光明之所治故。

暗昧心就是無知!對於佛法學習得不夠,不能明白生死的緣起、涅槃的緣起,不能真實地了知一切緣起法,修止觀就有困難了。

暗 昧心有二種:一是無明,對於過去、未來、現在生死流轉中,集是因、苦是果不明白;對於佛所說涅槃的緣起中,道是因、滅是果的事也不明了。二是疑惑,對於三 世生死流轉及修道得寂滅涅槃的緣起都疑惑。懷疑死後還有生命嗎?流轉的因果道理是真的嗎?修戒定慧能得涅槃是真的嗎?此二都名之為黑暗。〈三摩呬多地〉中 所說黑暗,與本文所說的暗昧心,文義相同。

此暗昧心必須以法光明來對治。若學習佛法,成就了現 見苦集滅道的智慧,就能對治暗昧愚癡和疑惑的過失了。這也正是我們現在的佛教徒所應該努力的地方!若不歡喜學習佛法,修止觀就修不來;止觀不能修,就不能 得聖道;不能得聖道,該怎麼辦呢?只好念阿彌陀佛!如果阿彌陀佛也不念,那麼出家做什麼?

二、於諸定,有隨愛味。

第 二種過失,是對於自己所成就的定,生起愛味戀著。「諸定」,是指欲界定、未到地定,色界四禪和無色界四空定。歡喜坐禪的人,若不學習經論,不知道禪定仍是 生死凡夫的境界,得少為足,少有成就即生執著心,容易有增上慢。譬如,得到欲界定九心住就感覺自己很了不起,得到未到地定就不得了了,若得到色界四禪,執 著心更強。若是隨著所成就的定而生愛著,就不能向上更進一步,也無法得解脫了。

《披尋記》:於諸定有隨愛味者,〈三摩呬多地〉說:愛味相應靜慮等定,由唯得聞初靜慮等所有功德,於上出離不了知故,便生愛味,戀著堅住(陵本十二卷三頁)。此應準知。

本論〈三摩呬多地〉說:「愛味相應靜慮等定」,成就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後,所得的輕安樂是非常微妙、非常殊勝的,因此堅固執著於愛、見、慢等煩惱相應的禪樂味,就是世間的有漏禪。

「由 唯得聞初靜慮等所有功德」,由於最初不願意廣博地學習佛法,只知道色界四靜慮等所有的功德,少少學習了一部份,其他的事情不知道!因而有些異能時,就感覺 自己很了不起。「於上出離不了知故」,只是成就了世間禪定,就堅固地戀著愛味,以為是最殊勝、最究竟的。對於超越世間的出世間禪,在四禪裡修四念處、解脫 生死得聖道,這件事不明白,因為沒有學習過,所以不明白出世間禪的殊勝功德。

三、於生有,隨動相心。

第三種過失,是由於不能思惟所見聞的一切境界是無常、是苦惱、是欺誑性,壽盡時,死有一剎那後,中有位現前,由於對後有心生希願,就隨所見的境界動了欲心而去投胎了。

新 的生命體最初開始生起的一剎那,也就是阿賴耶識入在母體中,與父精母血和合的時候,名為「生有」。從生有開始有了新的生命體,到死亡之前,這一期生命名為 「本有」。本有生命體的最後一剎那,死亡了就是「死有」。死有以後、生有之前,中間是「中有」。中有又叫做中陰身,是下一個生命開始之前的身體,但它不是 正式的生命。譬如這個人要往生人趣,他的中有身就化現像人的樣子,也有眼耳鼻舌身意,乃至阿賴耶識;但是中有是化生,無而忽有。如果這個眾生要去做牛的 話,他的中有就像牛的樣子,如果來生做老鼠,中有就像老鼠的樣子。

「於生有隨動相心」,如果下 一個業力是要生在人趣,人是胎生的,在中有的時候就一直地想要去投胎。若看見父母結合的境界,欲心就動,這個時候就投胎了。如果我們肯努力修學禪定,得到 初禪、二禪乃至四禪,雖然現在的生命體還是人間的果報,不能到色界天上住,但入定以後,可以到天上去。若壽命終後,化生的中有出現了,在中有位時,隨禪定 樂歡喜心一動,天上的果報身就出現,即是生有。無論生存時得到色界四禪,或是死後往生色界天,皆是很深妙、殊勝的境界,不像欲界這麼卑陋。但是,在佛法的 立場上看,這還不究竟。

《披尋記》:於生有隨動相心者,謂於五取蘊生,不能思惟無常及苦,故於後有心生希願,由是隨相擾動其心故。

「謂 於五取蘊生,不能思惟無常及苦」,「取」就是煩惱、就是執著;因為有煩惱才會有色受想行識,有了色受想行識又會引起煩惱,所以名為五取蘊。有了五取蘊就會 有苦受、也可能有樂受,而身體沒有大病時,不感覺苦也不感覺樂,就是不苦不樂受。但是三種受都是苦惱,應該修無常觀、修苦觀。

若 不思惟無常也不思惟苦,「故於後有心生希願」,就在死有之後中有位時,希望再得一個生命體。由於你歡喜有一個生命,「由是隨相擾動其心故」,隨你即將受生 的境界出現,心就動了,所以不能不受生。若是修止觀的人,能觀察身體是無常老病死法,不願再得一個老病死法,即能正念觀察不生不滅、入於第一義諦,不再受 生死苦了。

四、推後後日,顧待餘時,隨不死尋,不能熾然勤修方便。

第 四種過失,是本來應該靜坐修止觀,但把修行的事推到明天,今天姑且做別的事情。而明天又有明天,一直地向後推,等待其他的時間再修,不知道死亡一剎那間就 到來了,隨順自己放逸的心情,認為自己還不會死,不能勇猛精進地勤修止觀。雖然已經預備好了,但還是向後推,顧待餘時,這就是懈怠。

《披尋記》:推後後日顧待餘時等者,此說不死尋思。〈攝事分〉說:心懷染汙,攀緣自義,推託遷延,後時望得,起發意言,隨順隨轉,是故說名不死尋思(陵本八十九卷十頁)。

本 論〈攝事分〉說:「心懷染汙,攀緣自義」,心裡有貪瞋癡的煩惱,而攀緣貪瞋癡,做自己歡喜的事情。「推託遷延」,總是有藉口說現在沒空,把修止觀的事情往 後推移。「後時望得」,希望移後,將來再去修止觀。「起發意言」,由染汙心發出懈怠的思惟、懈怠的語言。「隨順隨轉」,隨順自己的煩惱任意懈怠活動,而不 肯努力精進。所以,名為「不死尋思」。

寅二、明能治

如是四種所對治法,當知亦有四種修習對治。

這四種過失也有四種能對治的方法,可以修習對治。

一、修光明想。

第一、於奢摩他、毘缽舍那品有暗昧心時,應修習光明想來破除。「光明」就是大智慧;經、律、論中所開示的法義,即是大光明的境界。我們若肯學習經、律、論的佛法,並修習止觀,就能破除我們的無知黑暗、破除很多的疑問,開大智慧。所以,「修光明想」能破除暗昧心。

二、修離欲想。

第 二、於諸定有隨愛味的過失時,應修離欲想。佛教徒初開始學習止觀,應該明白修禪定的目的,是為了修毘缽舍那觀,以定幫助慧觀去見第一義諦。因為定有增上的 作用,所以要修習禪定。當你成就定的時候,會享受到輕安樂的功德,但若因貪著愛味而停留在這裡,就不能見第一義諦。反之,若不忘失原意,就不會有過失。

《披尋記》:修離欲想者,謂於離欲界中,觀見最勝寂靜功德,修習離欲想故。

「於 離欲界中」,欲界的人有欲,色、無色界天人也有欲,即是為愛味禪定的煩惱纏所繫縛。雖然成就上二界禪,有寂靜的功德。「觀見最勝寂靜功德」,但是若能見到 出世間的無漏禪定,是最勝寂靜的功德,就能在禪定中修習四念住,離上二界欲,對治於諸禪定有愛味的過失,解脫生死苦而得聖道。

三、修滅想。

第 三、對治於生有隨動相心的過失,要修滅想。就是在禪定中,觀察所見的境界都是因緣有,都是畢竟空的。色自性空,自性空中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也是自性空,自 性空中受想行識也是不可得,因此無相可見,畢竟空寂,令心無所住。能如是修滅想,於下一期生有之前,無論看見什麼境界,就不會動心了。

《披尋記》:修滅想者,此說滅界,即無餘依涅槃應知。

修滅想就是修「滅界」,阿羅漢捨壽時,前一念的色受想行識滅後,下一剎那,不再有色受想行識相續生起,入於不生不滅第一義諦的境界。所以,應該知道這就是「無餘依涅槃」。

總 而言之,若不修「滅想」,於中有位看見境界現前,心就隨之而動,那時生有就現前了。從文上看,好像只說臨命終的時候修滅想,其實在生存的時候,就應該這樣 修。怎麼修呢?一種情形是不靜坐時,前五識和外五塵的境界接觸時,第六意識應該觀察,一切境界都是無常、無我、畢竟空的。第二種情形是靜坐入定時,還是專 注這一念心觀察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都是無常、無我、畢竟空寂。當內心由虛妄的世俗諦觀察到第一義諦,還是繼續地這樣修止觀。平時常常這樣修行,臨 死時照樣可以修,就沒有於生有隨動相心的問題。如果平時不修,臨命終能修嗎?

四、修死想。

第四、懈怠的過失,應修死想來對治。

《披尋記》:修死想者,謂所得自體,是死法性故。

先 世業力所引得的果報,就是這個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雖然現在還生存著,有時健康、有時軟弱,有時有病、有時無病,就是這麼一個苦苦惱惱的境界。應該觀察: 一剎那間生命就會死的,不一定能活到明天,什麼時候死不一定,但是決定會死,所以是「死法性」,不應該向後推。修死觀,能破除去「推後後日,顧待餘時」的 問題,就會精進修行了。

在修習瑜伽的過程中,有在家、出家及閑居處修止觀的三個階位,這三個階位中有十項過失,會障礙修學止觀,所以必須要對治。上文已說明能對治過失的十種方法,以下廣辨三種想中,進一步詳細地說明不淨想、無常苦想、光明想,及所對治的過失。

辛二、廣辨 壬一、廣三種想 癸一、不淨想
子一、舉所治 丑一、標列

又不淨想,略有二種:一、思擇力攝;二、修習力攝。

欲界的人因為有欲,所以障礙得定;若不離欲、不得禪定,想要得聖道就有困難。所以,想要成就聖道,初開始一定要修不淨想來對治欲,除去得禪定的障礙,然後在定中修觀,才有可能得聖道。

「淨」是清淨、美妙的意思;將原來是汙穢的事執著為清淨,所以生出來欲。現在修習「不淨想」,思惟觀察它是不美妙、是汙穢的,如此學習就是智慧了,能破除淨妙想的欲。

又 在修行不淨想的次第上,簡略地說有兩種:一是「思擇力」所攝的不淨想。「擇」是決擇,即思惟觀察的智慧。初開始學習奢摩他,還沒有得定,用散亂的分別心修 不淨觀,即名為思擇力攝。二是「修習力」所攝的不淨想。這是已經成就未到地定、但還沒有成就色界初禪的人,內心還未離欲,所以仍然須要修不淨想。但此時他 是在定中修不淨想,與前不同,故名為修習力攝。

《披尋記》:思擇力攝修習力攝者,〈攝事分〉說:略於一切現法、後法諸惡行中深見過已,能正思擇息諸惡行、修諸善行,名思擇力。乃至廣說由此為依,能正修習四念住等菩提分法,當知此修名修習力(陵本九十八卷十頁)。此二差別,義應準知。

「現 法」指現在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後法」指將來的色受想行識生命體。所有欲界的凡夫,因為貪著欲,內心時常散亂、放逸,從身口意做種種惡事。而佛教徒聽聞 了佛法,才能深深地覺悟到,若自己的身口意不清淨造作了惡行,不但於現在的生命體中有過患,在將來的生命體還會有種種不如意的果報。

「深見」是對淺薄說的。知道不對,但是不能改變、照樣放逸,名為淺見。若能看見上述的過患,又下定決心要改變、轉染為淨,不願再流轉生死,就是深見了。

「能正思擇,息諸惡行、修諸善法」,能夠依佛法的智慧觀察,正確思惟因果,看見自己的過失,決定停止一切錯誤的行動,並且努力修一切善法──受持三歸五戒,修學十善法,名為「思擇力」。

「由 此為依,能正修習四念住等菩提分法」,由思擇力作依止,修學四念住、四正勤乃至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菩提」譯為覺,指修學聖道成功的阿羅漢、辟支佛、佛 等三乘聖人所成就的清淨智慧。「分」是因,「菩提」是果,由如是因得如是果;就是修學四念住等三十七道品,能得聖人的無漏智慧,故名「菩提分法」。

「思擇力攝」是在聞、思的階段修不淨想,只能調伏煩惱的現行。「修習力」是修位階段,最低限度得未至定,在禪定裡修不淨觀,並廣修三十七道品,具有斷煩惱的力量。雖然是有差別,但是思擇力能為修習力作依止,所以還是很重要的。以上所說,在本論〈攝事分〉中有詳細的解釋。

丑二、隨釋 寅一、思擇力攝 卯一、標

思擇力攝不淨想中,當知五法為所對治。

在修習思擇力所攝能對治的不淨想中,應當知道有五種過失是所對治法。

卯二、徵

何等為五?

那五種事呢?

卯三、列 辰一、欲貪

一、親近母邑。

第一個所對治的過失是欲貪。「邑」指女人,「親近母邑」則指男人由於內心有欲貪的關係,歡喜親近女人。彌勒菩薩的文意是在訶斥男人,但應該也包括女人在內。

辰二、失念

二、處顯失念。

第二個所對治的過失是失念。處在大眾之中,內心失去正念,名為「處顯失念」。

《披尋記》:處顯失念者,謂往村邑、聚落、亭邏巡行乞食,於彼母邑殊勝幼少,盛年美妙形色,能壞梵行,能障梵行,能令種種諸惡不善尋思現行,應住正念及與正知,密護根門,不應觀視。與此相違,隨觀淨妙,是名處顯失念。

「處 顯失念」是說,比丘到村邑、聚落、亭邏(聚落的一類)去巡行乞食的時候,若去觀視那些特別殊勝而引人注目的,或是幼少、或是盛年、或是形色美妙的女人,容 易引生染汙心,能破壞出家人的清淨戒法,並障礙得禪定、修學聖道。「能令種種諸惡不善尋思現行」,能令這個比丘生起各式各樣染汙的分別心。

「應 住正念及與正知,密護根門,不應觀視」,「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這六根就是六個門,外面的事都是從此六門入到心裡的。所以要安住正念正知,很嚴密地 守護六門,不要去觀視這些破壞梵行的美妙形色,應該轉染還淨。若是已經出了家,不能正念正知而住,又不能密護根門,守護這一念心令它清淨,反而隨貪瞋癡去 觀察外邊塵勞的境界,生起清淨美妙的顛倒想,這就叫做「處顯失念」。

辰三、放逸

三、居隱放逸。

第三個所對治的過失是放逸。「居隱放逸」,是居住在閑靜、隱密的地方,但是內心放逸,不精勤修習不淨觀的法門對治貪欲,反而去尋思淨妙的形相,名為「居隱放逸」。

《披尋記》:居隱放逸者,謂閑居時,於淨妙相不正思惟,不勤對治,是名居隱放逸。

辰四、串習

四、通處隱顯,由串習力。

第四個所對治的過失,就是這位修行人不論居住在閑靜的地方、或是在大眾中,「由串習力」,由於無始劫來不斷地放逸,所熏成的煩惱種子很有力量,使令他不能住於正念正知。

《披尋記》:通處隱顯由串習力者,若處隱時,於淨妙相多所思惟;及處顯時,於淨妙相欣樂觀視;當知此由串習所作,非暫失念及與放逸。此串習力通處隱顯,故與前別。

「串 習所作」,於居隱時對於淨妙相多思惟,或處顯時欣樂觀察淨妙相,是因為久遠以來俱生的虛妄分別,不斷地熏習成了習慣。「非暫失念及與放逸」,不是暫時地失 掉正念,也不是暫時地放逸。「此串習力通處隱顯故與前別」,由於成了習慣自然地就「失念」與「放逸」,此與先前所說,由作意去虛妄分別的情況是有差別的。

辰五、錯亂

五、雖勤方便修習不淨,而作意錯亂。謂不觀不淨,隨淨相轉。如是名為作意錯亂。

第五個所對治的過失,是雖然能精勤修習不淨觀,為得聖道的前方便,但是所修的不淨觀不如法、有錯誤。這位比丘在修止觀時於所緣境上不觀察不淨,而隨順放逸的思想認為它是淨妙的,心裡面顛倒亂想,這就是「作意錯亂」。

寅二、修習力攝 卯一、標

修習力攝不淨想中,當知七法為所對治。

在修習力所攝不淨想的修習中,應當知道有七種應該對治的情形。

卯二、徵

何等為七?

那七種過失呢?

卯三、列 辰一、心散亂性

謂本所作事心散亂性。

這位修行人已經開始修行修習力所攝的不淨觀了,名為「本所作事」。雖然一直地修學不淨觀,但是心裡面散亂,失掉了正念。

辰二、趣作用性

本所作事趣作用性。

這位修行人在修止觀時心不調順,不能隨智慧的指揮安住所緣境,反而有十種相顯現,心就隨順貪瞋癡在十種相上活動,名為「趣作用性」。

《披尋記》:本所作事心散亂性等者,謂瑜伽師修習瑜伽所作,是名本所作事。心未調順,色等十相令心流散,是名心散亂性。復由其相,令心作用遽務,是名趣作用性。色等十相者,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相,應知。

這 個修行人的內心開始修止觀,名為「本所作事」。「心未調順,色等十相令心流散」,雖然發道心要修不淨觀,但是心還沒有調順,不能令心清淨、順於正念,而於 色等十種相上流動散亂。其實,內心所緣慮的十種相,是心所變現的影像,而心主動地又在自己現起的影像上加以尋思分別。所緣境本身沒有主動的力量令心不清 淨,是心自己流散了,名為「心散亂性」。

「復由其相,令心作用遽務」,又因為心在十種相上活動,特別地匆忙擾動,名為「趣作用性」。

「色等十相」就是色、聲、香、味、觸外邊的五種境界,加上貪、瞋、癡、男、女五種,合起來是十種相。

辰三、不善巧性

方便作意不善巧性;由不恭敬勤請問故。

初開始修不淨觀時,由於對善知識沒有恭敬心,又不精勤地去請問修四念住、修止觀的方法,所以沒得到善巧的智慧,也不能通達所修的法門。「方便作意」,是指得聖道的前方便,就是修四念住。

《披尋記》:方便作意不善巧性等者,謂觀青瘀、或觀膿爛,廣說乃至觀骨、觀鎖、或觀骨鎖勝解作意,是名方便作意。依瑜伽行初修業者,應詣善能通達修瑜伽師,恭敬請問,勤求教誨,方能成就心善巧性。〈聲聞地〉中廣辯其相(陵本三十二卷七頁)。翻此,應知方便作意不善巧性。

「觀 青瘀、或觀膿爛」,青瘀、膿爛,是不淨觀中最初的二個觀法,此外有爛壞,膨脹、食噉想、異赤、分散,廣說還有觀骨、鎖、骨鎖等次第差別。「觀骨、觀鎖」, 是不淨觀最後的白骨觀。白骨觀分成三種:一、骨想,是觀一段一節的白骨。二、鎖想,可能是兩節、三節,或者四節骨頭連在一起。三、骨鎖想,就是觀察完整的 骨人,由頭至足完整地連在一起。

「勝解作意」,因為有奢摩他的幫助,對於骨、鎖、骨鎖的觀察非 常有力量,入定以後,不僅骨鎖的相貌可以很分明地顯現出來,還可以隨著修行者內心的作意,而有各式各樣的顯現。譬如,可以觀察骨人行、住、坐、臥,也可以 觀所有的人都是白骨等。得到如是勝解作意的程度,是能對治欲的,所以又名為「方便作意」。

「依瑜伽行初修業者」,想要修學止觀的人,最初開始學習時,要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應該謙讓一點,到真實能夠通達修瑜伽法門的善知識那裡,恭敬的請求教誨。「方能成就心善巧性」,還要真實地努力學習,就能夠善巧地通達如何修習四念住、不淨觀的方法了。

在本論〈聲聞地〉中,廣博地解說了方便作意的善巧相貌。而本文說「方便作意不善巧性」,也就是沒有善巧性,與上面所解釋的善巧正好相反。

辰四、尋思擾亂

又由不能守根門故,雖處空閑,猶有種種染汙尋思擾亂其心。

又因為這位修行人,不能夠用戒、定、慧來守護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雖然住在寂靜處、沒有塵勞的擾亂,但是內心裡有各式各樣的染汙分別,使令他的心不寂靜住,不能令心清淨。

辰五、身不調適

又於飲食不知量故,身不調適。

不知道自已的身體應該取用多少飲食才是適量,或吃得太多不消化,或吃得太少而羸弱,使令身體不調適。

辰六、不樂內定

又為尋思所擾亂故,不樂遠離內心寂靜奢摩他定。

這位比丘內心常常尋思雜染的境界,使令自已的心受到擾亂,所以不歡喜在寂靜處住、也不歡喜遠離雜染分別,對於修奢摩他調伏內心、令心明靜而住這件事沒有好樂心。如果修行人常習慣於塵勞的虛妄分別,忽然間違背了長久的習慣,當然不歡喜寂靜住。

辰七、不善修觀

又由彼身不調適故;不能善修毘缽舍那,不能如實觀察諸法。

由 於上述的六種過失:一、心散亂性:失掉了正念。二、趣作用性:心不調順,不能安住所緣境。三、不善巧性:沒有善巧的智慧,不能通達所修法門。四、尋思擾 亂:不能守護六根,而內心有各種染汙分別。五、身不調適:飲食不適量,使身體不調適。六、不樂內定:不歡喜在寂靜處住,不能勤修奢摩他。使令身心都不能調 適,就無法真實地觀察思惟諸法不淨、諸法無常、諸法無我的道理了。

丑三、總結

如是一切所對治法,當知總說一門十二,一門十四。

以上「不淨想」所對治的內容可以攝為兩門:或是說有十二法,或總說有十四法。「一門十二」,思擇力所攝的五種所對治法,加上修習力所攝的七種所對治法,合起來有十二種所對治法。「一門十四」,將所對治十二種法,加上能修對治的思擇力、修習力,合起來共有十四法。

《披尋記》:當知總說一門十二等者,五法、七法為所對治,總說十二,是第一門,是名一門十二。又復十二所對治法,二力所攝,總說十四,是第二門,是名一門十四。

子二、成能治

又即如是所對治法,能治白法還有爾所。於修二種不淨想中,當知多有所作。

前面說所對治的過失法有十二種,而能對治過失的白法也有十二種。若能修習思擇力與修習力所攝的兩種不淨想時,能引發許多的作用,能生起一切對治法來對治種種的過失。

《披尋記》:於修二種不淨想中等者,二不淨想,如前已說,謂思擇力、修習力攝。多有所作,如下自釋,謂有三法隨逐一切對治修故,名多所作。

若能修習二種不淨想,會引發三法:一、表示有願望斷欲,能發起對治過失。二、欲現前時,心能不染著,或很快滅去。三、由於長期修習,就把一切所應對治的過失滅除了。所以,此名為「多有所作」。

癸二、於無常所修苦想 子一、舉所治 丑一、標

又於無常所修苦想,略有六種所對治法。

三種想的第二種是「苦想」,即觀察無常、無常故苦的作意,簡略地說,可以對治六種所應對治的過失。

丑二、徵

何等為六?

是那六種所對治法呢?

丑三、列

一、於未生善法最初應生,而有懶惰。

第 一個要對治的是懶惰。這裡所說的善法,是指能對治惡行、能對治五蓋、對治煩惱的方法。對於尚未生起的善法,應該努力讓它生起。當然,這裡應該先要有「我要 得聖道」的強大願力來發動此事。譬如,我們最初開始修不淨觀想要對治欲的過失,就應該時時努力,將不淨觀的法門很分明地顯現於心。若不肯精進努力,反而懶 惰,就不能生起善法。

《披尋記》:未生善法等者,若惡對治、若蓋對治、若結對治,是名善法。若未和合,未現在前,說名未生。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九卷一頁)。於此未生應生善法,無猛利欲,不具起發,名有懶惰。

「若 惡對治」,「惡」是指前六識在色聲香味觸等五塵上活動時,從身行、語行、意行造作種種的惡業;若要對治身語意惡行,名為惡對治。「若蓋對治」,是指獨處閑 居時,第六意識放逸而生起貪欲、瞋恚、惛沉睡眠、掉舉惡作、疑五種蓋;若要消滅這第六意識的染汙,名為蓋對治。惡對治和蓋對治,都是對治現行的煩惱活動。 「若結對治」,就是現行的煩惱剎那生、剎那滅之後,在內心裡熏習成染汙的種子──包括愛、恚、慢、無明、見、取、疑、嫉、慳九結;這些染汙的種子攝藏在阿 賴耶識中,若要修對治,名為結對治。常常修四念住、三十七道品,就能對治惡、蓋、結,就叫做「善法」。

「若未和合,未現在前」,若因緣不和合,善法還沒有出現,名為「未生善法」。這一段文是本論〈聲聞地〉中所解釋的。

「於此未生應生善法,無猛利欲,不具起發」,為了對治惡、蓋、結三種染汙,本來應該修四念住、三十七道品的,但是不能發起修學聖道強大的願力,因此也不能夠發動修學止觀,名為「有懶惰」。

二、於已生善法應住不忘,修習圓滿,倍令增廣,所有懈怠。

第二個要對治的是懈怠。開始修四念住時,已經生起了止觀的善法,但之後還應該繼續努力修習,使令善法不忘失,並且加倍地增長廣大乃至到圓滿。若不能這樣作,就有懈怠的過失了。

《披 尋記》:於已生善法等者,善法如前說。若已和合,已現在前,說名已生。謂此善法已得不失,已得不退,是名應住。於此善法明了現前,無暗鈍性,名應不忘。於 此善法已得現前,數數修習,成滿究竟,名應修習圓滿。義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九卷三頁)。由不策勵、不發精進,不能於已生善倍令增廣,是名倍令增廣所 有懈怠。

若有猛利的願望,各種條件都具足時,善法也能夠現前,名為「已生」。善法成就後而不失 去,繼續修而不退,名為「應住」。「暗鈍」是不明了又遲鈍,也就是忘失。心能明利,使令善法分明地顯現在心裡而不忘失,名為「應不忘」。若於此善法能夠一 次又一次地修習,使令「成滿究竟」,就名為「應修習圓滿」。如果不能用無常來警策自己、勉勵自己,就不能發動精進力,也不能使已生的善法倍令增廣,此即名 之為「懈怠」。

三、於恭敬師長往請問中,不恆相續。

第三個要對治的是不恆相續恭敬請問的過失。自己對於所修的止觀善法不熟悉,就應該向通達修行止觀的師長請教,但是有時雖然能恭敬請求教誨,有時卻疏怠而不去求教,恭敬心與勤勉心不能恆常相續的生起,這也要修無常想來對治。

四、於恆修善法常隨師轉,遠離淨信。

第四個要對治的是對法不生淨信。這位修行人雖然能依止他所敬信的師父,隨順教誨的止觀法門而修行,但卻又遠離了對法的淨信,這也是所應對治的過失。

《披 尋記》:由恆修善法常隨師轉等者,〈攝異門分〉說:於一切事現正隨從,故名信順;若即於彼補特伽羅處所而起,故名為信;聞彼功德及與威力殊勝慧已,即於彼 法處所而起,隨順理門,故名淨信(陵本八十三卷二頁)。此中常隨師轉,即彼名信;唯於補特伽羅處所起故,非於彼法處所而起,故名遠離淨信。

「於一切事,現正隨從,故名信順」,這位初開始修止觀的人,對於修學法門所關涉的一切事,正隨順師長的教授而用功,名為「信順」。這是總說,下面是別說。

「若即於彼補特伽羅處所而起,故名為信」,若是這位初修業者對於師長生起信心,這是因人而生信:「那位是我的剃度師父,或是教授我佛法的師長,他們對我好,所以我就對他有信心!」這是因彼此間建立了感情,而對師長生起信心。

「聞 彼功德及與威力殊勝慧已,即於彼法處所而起」,若初修業者聽別人說這位師長有道德、有修行,有威力強大的殊勝智慧,就對他生起信心,這是因法而有信心。或 者聽聞他所開示的法門有種種功德、威力,可開發殊勝的智慧,因此對佛法生起信心。「隨順理門」,是因為有智慧力,能不顛倒地隨順勝義道理而生起信心,是名 「淨信」。

「常隨師轉」,只是對人有信心,不是因為師長有清淨的戒定慧莊嚴而建立信心,也不是因為在法門上生起不顛倒的智慧。雖然是信,但不是淨信,這也是一種過失。

五、由遠離淨信,不能常修。

第五個要應對治的是不能常修的過失。由於未能在法上生起清淨信心,所以不能深入第一義諦,使令自己的智慧不具足,就不能常精進修習。

六、於內放逸,由放逸故,於常修習諸善法中,不恆隨轉。

第六個應對治的是內心放逸。這位修行人即使對法有清淨信心,但是放縱自己的貪瞋癡,不發動精進力,因此不能長時期地令所修善法現前。

《披尋記》:由遠離淨信等者,〈攝異門分〉說:言常恆者,謂即於此正加行中,能常修作、能不捨軛。又說:不放逸者,謂得信已,於樂出離障礙法中,防護其心,恆常發起善法修習(陵本八十三卷三頁)。翻彼,當知此所說相。

「常 恆者」,正勤力加行修習止觀的人。「能常修作」,能夠不論天氣冷或熱,身體健康或有病痛,都不受影響,恆常用功修止觀。「能不捨軛」,「軛」是車衡上的曲 木,套在牛馬的脖子上,牛馬一走,車就跟著走,使令牛馬很辛苦。在經論上是譬喻眾生的惑業苦,就像軛似的加在身上,令我們苦惱不能解脫,名為不捨軛。但是 這一段文中解釋能不捨軛,是指內心不失掉修止觀的法門,身口意不棄捨善法,常能在內心裡發生作用。

「不 放逸者,謂得信已,於樂出離障礙法中,防護其心」,對於佛法已有清淨信心,發起得聖道的願,歡喜修學戒定慧以出離惑業苦的障礙,常能防止一切染汙,保護內 心的清淨。「恆常發起善法修習」,常能發起用功修習止觀,就是不放逸。「翻彼,當知此所說相」,與這兩段文相反,就是不恆隨轉的放逸相貌了。

子二、成能治

如是六種所對治法,還有六法能為對治,多有所作。與此相違,應知其相。

常如是修習能對治的無常苦想法,能引攝許多的功德來對治上述這六種過失。還有六種法是能為對治的,就是與六種所對治法相反,應當知道就是六種能對治法的相貌。

癸三、光明想 子一、指多種

又光明想,緣多光明以為境界,如三摩呬多地中已說。

第 三種是光明想。修習光明想時,於奢摩他中可以用日月星辰等多種光明作所緣境,詳細的情形,在〈三摩呬多地〉中已經解釋過了。「緣多光明以為境界」,其中取 光明想,就是夜間睡覺閉上眼睛時,思惟白天的光明,作如是觀後再睡覺。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光明,譬如拜佛時,觀想所拜的佛菩薩具種種相好、放大光明,是 名緣多光明以為境界。

子二、簡今義 丑一、標

今此義中,意辯緣法光明以為境界,修光明想。

但是現在〈修所成地〉中所說的光明想,是以法光明為所緣境而修光明想。

丑二、釋 寅一、釋名

謂如所聞已,得究竟不忘念法,名法光明;

聽 聞善知識教授佛法以後,對於所學習的法義,能夠分明地顯現於內心而不忘失,名為「得究竟不忘念法」。當內心憶念佛法的文義時,由於法有光明的作用,能使令 智慧增長、消除一切顛倒妄想,這是念法的威力,名為「法光明」。「念」是明明了了地將學習的法門顯現於心。譬如念佛法門,依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小本《阿彌 陀經》,是說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而大本《無量壽經》所說的,則不只憶念名號,還要能將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以及如來、應供、正遍知等種種的功德顯現於 心。若是我們能念佛的功德,不只是念佛的名號,就和大本《無量壽經》所說的念佛法門是一樣的了。

總之,無論是念佛法門,或者唯識、中觀、天台、華嚴等各種經論,學習圓滿以後,還要能將所學習的法分明地顯現於心,就是法光明了。

與彼俱行、彼相應想,應知名光明想。

當我們的心在憶念法的時候,心就與法光明在一起活動。雖然心是剎那剎那生滅的,但是心有取相的作用,在剎那剎那的相續前進中,心想法光明的相貌,也就是心與彼法光明相應。取到法光明的文、義相了,應該知道這就名為光明想。

寅二、顯義

何以故?真實能令心暗昧者,謂方便修止觀品時,於諸法中所有忘念。與此相違,當知即是光明。

為 什麼呢?因為真實能令內心暗昧的,就是正在修止觀時,佛法的文義不能明了顯現於心。止觀品的文義就是光明,但是在修止觀的時候忘了憶念,就是沒有光明了。 與闇昧、忘念相反的,若是修止觀時文義能夠顯現──修止時心能明靜而住;修觀時能觀諸法實相,應當知道這就是法光明現前了。

《披尋記》:謂如所聞已得究竟不忘念法等者,多聞、思、修所集成念,名如所聞已得究竟不忘念法。由此念故,隨其所受、所思、所觸觀察諸法,或復修習隨念佛等,名法光明。想與彼念,同生住滅,名彼俱行。同一所作,展轉相攝,名彼相應。即由是義,名光明想。

從 多聽聞佛法、常專精思惟、在禪定中深刻地思惟觀察,集聚眾多念力才能成就的,名「得究竟不忘念法」。由於具足了不忘念,又隨順聽聞而領受經論中的文義,也 能專精思惟,內心真正觸及到文義了,就能用智慧思惟決擇諸法的道理。或者又修習各式各樣不同的法光明,如隨念佛的功德,隨念法的光明,隨念一切聖僧── 四雙八輩、得無生法忍的大菩薩等功德,皆名為法光明。

「想與彼念,同生住滅,名彼俱行」,「念」是把所念的法光明顯現在心裡面,再以「想」思惟觀察法光明的文義。想和念都是心所法,在時間上都是剎那生、剎那滅的,但剎那剎那相續不斷,皆與心王同在一起活動,名為「俱行」。

「同一所作,展轉相攝」,心王、心所是個別不同的,但是大家共同地做一件事,心王與念心所、想心所都同緣法光明的文義為所緣境,能緣的心心所與所緣的法光明彼此互相攝持,名為相應。由此思惟觀察,所以是「光明想」。

丑三、廣 寅一、舉所治 卯一、總顯二種 辰一、標

又第一義思所成慧及修所成慧俱光明想,有十一法為所對治。

又為了成就第一義聖道,思所成慧及修所成慧俱光明想,有十一種所應對治的過失法。專精思惟佛法與法光明俱行相應,就是思所成慧;於禪定中修習止觀也與法光明俱行相應,就是修所成慧。

辰二、徵

云何十一?

所對治的十一法是什麼?

辰三、釋

謂思所成慧俱光明想有四法;修所成慧俱光明想有七法。如是所治,合有十一。

思所成慧俱光明想所應對治的,有四種過失法,修所成慧俱光明想所應對治的,有七種過失法。如此,應該對治的,合起來有十一法。

卯二、隨標別列 辰一、思慧俱法 巳一、列

思所成慧俱光明想,有四法者:

思所成慧俱光明想所對治的有四法。

一、不善觀察故,不善決定故,於所思惟有疑隨逐。

這位修行人在栽培思慧的時候,對於緣起及四聖諦的道理不能深入觀察,對於所觀察的義理心裡不決定,有疑惑隨逐。

修習止觀光明想,就是要把佛法所說的無我義及苦集滅道的十六行觀等,很明了的顯現在內心,如理作意思惟觀察。若是對佛法的道理學習不夠,猶有疑惑,就障礙光明想現起。

《披尋記》:不善觀察故等者,謂於三世諸行疑我為有為無,是名不善觀察;於苦等諦生惑生疑,是名不善決定。

「謂於三世諸行疑我為有、為無」,對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中所得的色受想行識生命體中,疑惑到底是有我、還是無我。不能肯定無我,就是「不善觀察」。

「於 苦等諦」,苦是世間的果報,集就是愛煩惱、見煩惱以及所發動的業力,是苦惱果報的因。造如是因得如是果,得果以後,集還會出來活動,於是又再造因、又會得 果……,無始劫來,這樣地展轉相續。佛出現世間,告訴我們修學無漏的戒定慧,能滅除苦集的染汙法,成就滅道的清淨法,得出世間的涅槃。「生惑、生疑」,若 是對於苦等諦不了知,或者不究竟明白,名為「不善決定」,也就是疑惑的相貌。

二、住於夜分,懶惰懈怠故,多習睡眠故,虛度時分。

這位修行人由於懶惰懈怠,夜間有想要多睡覺的習慣,不能生起善法勤修加行,不願意修學止觀,把光陰空過了。

三、住於晝分,習近邪惡食故,身不調柔,不能隨順諦觀諸法。

修行人在白天的時候,歡喜吃一些令人容易生欲心、瞋心,以及惛沉等邪惡的食物。由於不善簡別食物,身體不調柔,使令惛沉睡眠、貪瞋癡等煩惱浮動,障礙止觀的修習,不能隨順正確地觀察諸法實相。

四、與在家、出家共相雜住,於隨所聞所究竟法,不能如理作意思惟。

這位修行人歡喜與出家人或在家人共相雜住,散心雜話,障礙了止觀的修習,所以對於所聽聞的佛法,就不能如理作意思惟。這裡所說的,是指不願意學習佛法、不知道怎麼樣修學聖道的在家居士或者出家人;與這樣的人共住,就障礙修學聖道。

巳二、釋

如是疑隨逐故;障礙能遣疑因緣故;此四種法,是思所成慧俱光明想之所對治。

這位修行人由於內心還有疑惑,對於佛法的義理不能善觀察、不善決定,又因懶惰懈怠、習近邪惡食,以及歡喜與在家出家共相雜住,而障礙了排遣疑惑的因緣,當然就難以修習止觀。若成就思所成慧俱光明想,就能對治這四個過失。

《披尋記》:障礙能遣疑因緣故者,此即總說前四法中後三種法應知。

所謂「障礙能遣疑因緣」這句話,就是總說前面四法中的後三種法:「住於夜分懶惰懈怠」、「住於晝分,習近邪惡食故」、「與在家出家共相雜住」。這三種過失是障礙除遣疑惑的因緣,令不得修止觀故。

令思所成若智、若見不得清淨。

四種過失能使令思所成慧的智或見皆不得清淨。

《披尋記》:令思所成若智、若見等者,此中智、見有多差別,〈攝事分〉中廣辯其相,隨應當知(陵本八十六卷九頁)。

本論〈攝事分〉中,說明智、見的差別,約有三義。第一、約時間上的差別說,能夠通達現在一切法的智慧名為「見」;能通達過去、未來不現見的一切法名為「智」。

第二、觀察無我義、法空義能斷煩惱,不受一切法的智慧名為「見」;斷除煩惱以後,能證悟解脫的境界名為「智」。

第三、約法說有自相、共相的差別。「自相」是每一法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有不同於其他法的相貌,亦名「別相」;「共相」是在各式各樣不同的法中,有其共通的相貌,亦名「總相」。能通達一切法的自相,名為「智」;能了知一切法的共相,名為「見」。

「令思所成若智、若見,不得清淨」,因不能消除疑惑,使令能成就思所成慧的智、見不得清淨,一切愛煩惱、見煩惱難以斷滅,就一直停留在凡夫苦惱的境界裡。

辰二、修慧俱法 巳一、徵

何等名為修所成慧俱光明想所治七法?

什麼是修所成慧俱光明想,所對治的七種過失?

巳二、列

一、依舉相修,極勇精進所對治法。

這 位修行人在修止觀時,內心若是惛沉了,應令心高舉來修對治,勇猛精進地思惟光明來策勵己心,把低沉的心發動起來,使令止觀的所緣境明了顯現於心。但是,修 習舉相要注意適可而止,若是舉的力量過大、過於勇猛,反而令心浮動,成了掉舉。靜坐的時候本應安住於修止觀,但是卻在歡喜的境界上虛妄分別,名為掉舉。惛 沉和掉舉,都是靜坐時的過失。

《披尋記》:依舉相修極勇精進所對治法者,謂唯一向修習舉相極作功用,是名極勇精進。由是令心掉舉,成所對治故。

修止觀時,為了對治惛沉,就修習舉相把所緣境提起來。但在修舉時,卻因用力過大,反而令心變成掉舉。本來是用舉來對治惛沉,結果這反而成了所應對治的過失。

二、依止相修,極劣精進所對治法。

在修觀時用力太猛令心掉舉了,此時應當修止把心寂靜下來,不作種種的分別。但是這位修行人逐漸沉靜下來後,心過於羸弱,失去明了性而墮入惛沉或沉沒的狀態,又成為過失,名為「極劣精進所對治法」。

沉 沒和惛沉有點不同。惛沉者,依《俱舍論》和《成唯識論》說,就是身、心都很粗重暗昧,止觀的所緣境已經完全失去,心裡和睡眠相似,沒有堪能修止觀了,是名 「惛沉」。沉沒是應該修止時不修止、也不修觀,所緣境沒有了,像魚沉到水底一樣,但又不是惛沉,明了性沒有完全失去,心裡也沒有其他的妄想,是名沉沒。惛 沉和沉沒這二個過失,是以警覺自心為對治法。在修習的過程中,如果不警覺自己的心,就是極劣精進。

一般未得禪定的人,心是不容易調伏的,太過了就掉舉,不及就惛沉或沉沒,這是修習禪定的兩大障礙,應該要用方法調伏。

《披尋記》:依止相修極劣精進所對治法者,謂唯一向修習止相不作功用,是名極劣精進。由是令心惛沉,成所對治故。

三、依捨相修,貪著定味與愛俱行所有喜悅。

在 靜坐中用功調心,若調得不惛沉也不掉舉時,就不須要特別加上力量,持心任運相續明靜而住,名為「捨」。這也就是成就了欲界定,或者是未到地定、乃至初禪以 上的境界。成就定的人,在定裡面會有如意的覺受,愛著就隨之而來,貪著禪定的滋味,名為「愛俱行」。捨的境界本來是好的,但內心又生愛著,就有了染汙不清 淨的過失。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說,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功用住性,名為捨。在靜坐中有 時惛沉、有時掉舉,這是不平等。現在由於自己的努力,滅除去惛沉和掉舉,令心明靜而住,名為「心平等性」,這是一個值得歡喜的境界。初開始出現,很容易失 掉;若是長時期地努力,平等性顯現之後,十分鐘、一個鐘頭或者幾個鐘頭,能任運相續一直地平等住,名為「心正直性」。

剛成就心正直性的人,要時時地保護令心正直性不失掉,用功久了又進一步,不須要特別注意,也就任運相續地平等正知而住,名為「心無功用住性」。

任運繼續依止平等、正直、無功用住,成就未到地定後就有輕安樂,於定味易生貪愛。若是初禪也成就了,內心涌出更多的喜悅,因此出現與愛俱行的境界。

《披尋記》:依捨相修等者,謂唯一向修習捨相不求出離,於所得定愛味相應,或復於彼不知過患,發喜悅意,由是成所對治法。

依 佛法的立場而言,無論任何人,若只完全修捨,唯歡喜長期地入定,不希求成就出世間的空、無願、無相三昧、得出世間的聖道,就是不求出離。這樣的人會一直地 愛著所得的定味。「彼不知過患,發喜悅意」,因為不知道只是成就世間禪定,只是離欲界欲而已,所有煩惱的種子都在,無量劫的罪業還沒有消滅,還是煩惱俱行 的生死凡夫,反而誤以為這是安樂的住處,所以感覺很滿意、很快樂。「由是成所對治法」,由於這個原因,應該用佛法般若波羅蜜的慧劍來對治煩惱賊。

四、於般涅槃心懷恐怖,與瞋恚俱,其心怯弱,二所治法。

「般」 者,入也。約無餘涅槃說,是前一剎那五蘊滅,後一剎那五蘊不生的境界,名「般涅槃」。這位佛教徒雖然修無我觀,但對於入涅槃後無我無我所、無生無滅、畢竟 空寂的境界心生恐怖,繼而生起瞋怒。由於恐怖、瞋怒而生怯弱,退失了進趣涅槃的勇氣,不願意入涅槃了,這就是過失。

《披尋記》:於般涅槃心懷恐怖等者,謂於涅槃不了知故,怖我斷滅,是名心懷恐怖。及於涅槃心生厭背,不愛樂故,不發精進,是名與瞋恚俱,其心怯弱。

這 位佛教徒最初學習佛法,對於佛說涅槃是無我的境界不能理解,所以等到自己修行的時候,對於無我就不能忍受。佛法主張無我,是令通達根本沒有我的事實,而不 是要我們消滅「我」。但凡夫由於無始劫來虛妄分別,執著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裡有我,修行主要是要消滅這個虛妄分別的執著,不是色受想行識裡面原來有我,而 後把這個我消滅了。因為對於涅槃的境界不了知故,就害怕我斷滅了,名為「心懷恐怖」。

「及於涅槃心生厭背」,因為內心恐怖、厭棄涅槃法,不歡喜入涅槃,當然就不願意修學聖道,也不能發精進心了,是名「與瞋恚俱,其心怯弱」。

五、即依如是方便作意,於法精勤論議決擇,於立破門多生言論,相續不捨,此於寂靜正思惟時,能為障礙。

這 位修行人在思、修階段,已能隨順佛法的十二分教,思惟觀察雜染的緣起、清淨的緣起,為了深入佛法的究竟義,能夠精勤學習、與人論議,深入觀察決擇。但是, 他對於戒定慧應該成就、貪瞋癡煩惱應該破除,因為經過長時期地深入思惟分別,就生出許多的言論;或者為人演說,或者寫文章發表,或者為了建立自己的見地, 評破對方的看法,一來一往相續對論而不能停止。不斷從事多思慮、多言論的活動,就沒有時間修習禪定了,這對於寂靜住修止、正思惟修觀來說,是一個障礙。

《披尋記》:即依如是方便作意等者,〈三摩呬多地〉說:或多言論,或久尋思,令身疲勞,心不得定。如是多言,與定為難(陵本十二卷十四頁)。此應準知。謂依論議決擇立破言論方便作意,相續不捨,能障寂靜故。

本論〈三摩呬多地〉說:在學習佛法時,若是言論說的過多了,或尋思的時間太長了,會消耗體力而且精神疲勞,使令靜坐不理想,就不能得禪定。「如是多言,與定為難」,所以多言論、多尋思,會成為修定的困難。由〈三摩呬多地〉這一段文,可以準知本文大義。

六、於色聲香味觸中,不如正理執取相好,不正尋思,令心散亂。

不靜坐時,前五根接觸到外面色聲香味觸的境界,第六意識不能如理作意,觀察是不淨、是無常無我,而隨順愛著心虛妄分別去執取相好,於是有種種不正尋思,使令內心散亂,而影響修止觀。

七、於不應思處,強攝其心,思擇諸法。

對於九種不應該思惟的事,勉強攝持其心思惟抉擇,就成為過失。

《披 尋記》:於不應思處強攝其心等者,《顯揚論》說:有九種事不可思議:一、我;二、有情;三、世間;四、業報;五、靜慮者境界;六、諸佛境界;七、十四不可 記事;八、非正法;九、一切煩惱之所引攝(《顯揚論》十七卷七頁)。如是九事,應知名為不應思處。若強攝心方便思擇,障入現觀故。

指初修業的人煩惱沒斷、智慧還不夠時,應該在所學習的範圍努力用功,對於不應學習的事不須多用心。《顯揚聖教論》說:有九種事不可思議:

一、「我」,是總說,即是執著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裏,有一個常恒住的我。依佛法的道理,這個我是畢竟空的,不應該執著有我。

二、「有情」,是我的別名,鳩摩羅什法師舊譯為有情,玄奘大師新譯為眾生。就是執著即色受想行識中的識是我,眼識乃至身識是我的體性所發出的作用。實在色受想行識皆是因緣和合而有的,是自性空的,而自性空沒有體性就是無我;若執著有我,就是顛倒了。

此二為什麼不應思惟?因為「無自性故」,我和有情本來就沒有體性,也沒有自己的相貌,思惟什麼呢?

三、「世間」,就是有情所居住的世間。對於廣大世間,山河大地等,很現成的、可以共同了知的事,不要去思惟。若是得了聖道,有了根本智、後得智,自然會明白一切世間事;現在若妄加推測計度,容易有錯誤。

四、 「業報」,是我們所造作的善法或惡法,會形成一種不會失掉的潛藏力量,這個力量成熟現行時,就能感得生命體的果報。佛法說造善業往善趣、造惡業往惡趣,但 是還有過去世的淨不淨業等種種不可思議的因緣,使令業果不決定。業報中有甚深的道理,這是我們的智慧不能盡知的,現在先不要思議。

五、「靜慮者境界」,成就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的境界有甚深義,這也不應思議。

六、「諸佛境界」,佛的境界更是特別深奧,是不可思議的,初修業者不要妄計多思惟。

七、 「十四不可記事」,有十四種事,若去請問佛,佛不會回答,我們也不應該去思惟。《俱舍論》說十四不可記是:世間常,世間無常,世間亦常亦無常,世間非常非 無常;這是第一個四句,約過去世說。世間有邊,世間無邊,世間亦有邊亦無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這是第二個四句,約現在世說。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無,如 來死後亦有亦非有,如來死後非有非非有;這是第三個四句,約未來世說。此外,加上命身一──「命」就是我,我與五蘊是一;還有命身異──我與五蘊是異,這 樣加起來一共十四句。十四不可記是外道諸師所討論的,能引無義利而且不如正理,因此不應思議。譬如有人問:石女兒是黑是白?這件事不可以思議,因為石女無 兒,說黑、說白都是戲論。

八、「非正法」,非正法即非佛法,是外道的邪知邪見,去思惟反而引發無義,沒有價值也沒有功德。

九、「一切煩惱之所引攝」,一切煩惱的境界也是能引無義,會生種種過患,所以也不要多思惟。這九件事名為不應思議處,不應該思惟,若強用心思惟,會障礙入現觀、成就聖道。

巳三、釋

如是七種,是修所成慧俱光明想所對治法,極能障礙修所成慧俱光明想,令修所成若智若見,不清淨轉。

如前面所列的七種法,都是修所成慧俱光明想所要對治的過失,它們極能障礙修所成慧俱光明想的成就,能令修所成慧的智或見,不得清淨。

寅二、成能治

此所治法,還有十一與此相違能對治法,能斷於彼;當知亦令思、修所成,若智若見,清淨而轉。

如 前面所舉出的所治法中,思所成慧俱光明想有四種所治法,修所成慧俱光明想有七種所治法,合起來共有十一種。還有與這十一種所治法相違的,就是十一種能對治 法,能斷除這十一種過失。應當知道,這十一種能治法就是法光明想,能夠令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的智、見更加清淨,乃至於證得聖道。

壬二、釋多所作 癸一、釋義

又正方便修諸想者,有能斷滅所治法欲。又於所治現行法中,心不染著,速令斷滅。又能多住能對治法,斷滅一切所對治法。

又 這位修行人若能依思擇力、修習力,精勤善巧地修習不淨想、無常故苦想、光明想的話,有三種所作的功德:第一、表示他有修學聖道的願望,要斷除所應對治的過 失。第二、表示他對於顯現於前而有過失的事,心不染著,因為不染著的緣故,所以能令過失很快地消滅。第三、由於他常常修習三種想,多住於能對治法的止觀 中,就能把一切所治法完全滅除出去。

《披尋記》:又正方便修諸想等者,此中諸想,謂前所說修不淨想,於無常所修習苦想及光明想。言斷滅者,謂於所治法令不現行應知。

癸二、結名

如是三法,隨逐一切對治修故,名多所作。

如能具足以上所說的三法,對於現行而有過失的事中,心不染著,希望能滅除這些過失。又能勤加修習三種想──不淨想、無常故苦想,及光明想,就能斷滅一切所對治的過失法,使令它不現前、不活動。因此,修習能對治法門,就名為「多有所作」,能有很多的功德。

庚三、結 辛一、名修瑜伽

如是名為修習對治。此修對治,當知即是修習瑜伽。

上述所說,應當知道就是七支中的修習對治,也即是四處中的修習瑜伽。

辛二、明普攝義

此第五支修習對治廣聖教義,當知唯有如是十相。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總 結此處所說,屬於第五支的修習對治。其中廣泛地含攝一切聖教中所說的,修習能治的十種想以對治十種過失障礙:一、淫欲相應貪,二、受用相應愛,三、懶惰懈 怠,四、薩迦耶見,五、於飲食有愛味貪,六、世間種種樂欲貪愛,七、於止觀有暗昧心,八、於定有隨愛味,九、於生有隨動相心,十、顧待餘時隨不死尋思。除 了這能治、所治十種相之外,更沒有其他可以超過或增加的了。

己四、後二支 庚一、辨二清淨 辛一、世間一切種清淨 壬一、徵

云何世間一切種清淨?

怎麼樣名為世間的一切苦惱、染汙都完全清淨?

壬二、標

當知略有三種。

簡要地說,有三種不同。

壬三、列

一、得三摩地。二、三摩地圓滿。三、三摩地自在。

第一是得三摩地,第二是三摩地圓滿,第三是三摩地自在。

壬四、釋 癸一、得三摩地 子一、辨障治法 丑一、舉所治 寅一、標

此中最初有二十種得三摩地所對治法,能令不得勝三摩地。

想要成就世間清淨得三摩地,應該辨別什麼是得三摩地的障礙,及對治的方法。「勝」是讚歎三摩地的殊勝尊貴。當中最初有二十種的障礙要先對治,因為這二十法能障礙我們得殊勝的三摩地。

寅二、徵

何等二十?

是那二十種呢?

寅三、釋 卯一、列過失 辰一、別列二十 巳一、由伴無德

一、有不樂斷同梵行者為伴過失。

雖然有意願修習三摩地,但是在一起修習梵行的道友中,有人不歡喜斷欲、斷煩惱。和這樣的人為伴,就會障礙修習三摩地。

《披尋記》:有不樂斷等者,謂於世間諸衰損事能令苦惱,諸興盛事亦是無常,故應厭離,喜樂於斷。義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二卷二頁)。翻此,應知名不樂斷。

本論〈聲聞地〉中說:世間衰損的事使人苦惱,而令人如意歡喜的興盛事也不能常住,當它變化時也是會令人苦惱的。所以,對於衰損的事要厭離,對於興盛的事也要厭離,應該斷除於此二事上所生諸欲。若不歡喜斷滅這二種令人苦惱的事,就是「不樂斷」。

在《大般涅槃經》上佛說了一個大功德天與黑闇女的故事。一天,有人來敲門,主人去開門的時候,看見一個美女,就問她叫什麼名字。

她說:「我叫大功德天」。

主人問:「妳到我這兒來做什麼呢?」

大功德天說:「我給你送來很多的財寶,令你心裡快樂」。

「喔,若這樣子,歡迎妳進來。」

大功德天進來,剛要坐下,又有人敲門。主人又去開門,看見來了一個非常醜陋的女人。

主人問:「妳叫什麼名字?妳到我這兒來做什麼呢?」

醜女人說:「我叫黑闇,來這裡叫你倒楣。」

主人說:「那我不歡迎妳。」

黑闇女說:「你這個人愚癡!你知道嗎?剛才進來的那個女人是我的姊姊,我是她的妹妹。她到那裡我就到那兒,我們是形影相隨,分不開的啊!所以你若歡迎我的姊姊,也就要歡迎我,你不歡迎我就是愚癡。」

這時候主人回頭問先來的女人:「門口這個女人這樣講,她說得對不對?」

大功德天回答說:「是的,她是我的妹妹。她到什麼地方都給人帶來苦惱,而我到什麼地方就給人帶來快樂,但是我們兩個分不開的。」

主人立刻說:「若是這樣,我兩個都不歡迎,請妳們都走!」

於是兩姊妹到另外一戶人家敲門,也是一樣的次第,但那個主人說:

「我因為愛妳的姊姊,她能帶給我財富與快樂,所以也勉強接受妳,請妳們都在我家住。」

從 這個故事看出來,第一家的主人是佛教徒,而第二家的主人就是非佛教徒。佛法告訴我們世間一切事都是無常的,大功德天能帶給人如意的盛事,但是當盛事衰損時 能令人苦惱,這就是黑闇女所帶來的苦惱了。所以,大功德天和黑闇女兩姊妹是分不開的,有了如意的興盛事,必然會有衰損的苦惱隨後而來。應該發厭離心,斷除 世間的興盛事及衰損事,名為「喜樂於斷」。如果佛教徒不深入學習佛法、不深入修習止觀,就算是得了禪定,仍然會歡迎這兩姊妹在你家住的,名為「不樂斷」。

巳二、由師無德

二、伴雖有德,然能宣說修定方便師有過失。謂顛倒說修定方便。

雖然同梵行者都有高尚的品德,有樂斷世間欲樂的願望,但是所依止的善知識,在講解修三摩地的方法次第中有了過失,所說的修定方法是顛倒錯誤的。

《披尋記》:謂顛倒說修定方便者,謂若宣說取厭離相、取欣樂相,由是能令始修業者最初觸證,於斷喜樂心一境性,是名宣說修定方便。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二卷一頁)。與此相違,名顛倒說。

什 麼是修習三摩地的正方便呢?首先要能離欲,厭離世間衰損及興盛事。為了離欲,應該先取厭離相,觀欲是不淨,並且把不淨相顯現在心。另外還要取欣樂相。約世 間禪說,對於離欲界欲之初禪乃至四禪的微妙、清淨、莊嚴、安樂的境界,能心生歡喜並明了顯現於心;約無漏出世間禪而言,對於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的道 理,要歡喜學習,心中要能取得欣樂相。

若善知識能如此宣說,就能令初發心修定的人不白辛苦,能 得「最初觸證」,也就是初開始證得初禪,於斷除一切欲界欲後,能專注於心一境性的禪定中,心裡生出來很多的歡喜與安樂。如此,這位善知識所宣說的方法,就 是「修定方便」。善知識若教你去求世間的名聞利養,把修行的方向搞錯了,也就是「顛倒說修定方便」了。

彌勒菩薩在〈聲聞地〉中,將修禪定的方法解釋得很詳細。若想用功修行,要好好學一學〈聲聞地〉,不然,學了很久結果白辛苦,是很可惜的。

巳三、由無聽欲

三、師雖有德,然於所說修定方便,其能聽者欲樂羸劣心散亂故,不能領受過失。

所依止的善知識品德高尚,也能宣說得定方便,但是學習者想要得定的意願羸弱。雖然善知識辛苦講解修行次第,但是弟子的心情散亂紛馳,不能領受修定方便。

《披尋記》:欲樂羸劣心散亂故者,於斷滅苦無猛利欲,是名欲樂羸劣;於所宣說音韻差別不屬耳聽,名心散亂。

世界上的眾生為了追求欲受很多苦,但是不能了解世間是苦,對於離欲斷苦沒有勇猛的意願:「你說苦?我感覺不苦!我感覺很快樂!為什麼要離欲?為什麼要斷欲?」這樣的思想,名為「欲樂羸劣」。所以,當那位禪師教授修定方法時,也不能專心諦聽,是名「心散亂」。

巳四、由覺慧劣

四、其能聽者雖有樂欲,屬耳而聽;然暗鈍故,覺慧劣故,不能領受過失。

若這位有意願成就禪定的人雖能屬耳專注諦聽,但是他的第六識暗鈍不明,覺悟的智慧力薄弱,雖然是聽了,但是聽不懂。這是不能得定的過失。

「屬」是連繫,即是用耳識去接受並了別音聲。第六識不能直接聽到聲音,要由耳根發耳識取到聲境,第六意識才能分別。現在說耳根雖然與音聲相接,但是第六意識暗鈍,不能領受。

「暗鈍」的相貌,就是覺慧羸劣。一般人在欲的境界上活動沒有什麼困難,但是禪定乃是超越了欲的境界,要有特別的智慧才能領會。因此,若是智慧不夠,修習禪定會有困難。

巳五、由多貪求

五、雖有智德;然是愛行,多求利養恭敬過失。

「愛行」就是指歡喜在五欲上活動的人,希求令人滿意的色聲香味觸。這位修行人雖然智慧很高,有能力領受修禪的方法,但是他是一個愛行者,愛欲心重,歡喜向外和護法居士攀緣,希望得到許多利養恭敬。這也是修定的障礙。

巳六、由無喜足

六、多分憂愁,難養、難滿,不知喜足過失。

這 位修行人心常在憂愁中,因為對於自已的處境不滿意。憂愁什麼呢?他不肯動手做生活中的雜事,需要人為他燒飯、作衣、服侍……,這是「難養」。他所受用的衣 服、飲食、醫藥、臥具要特別多、特別好,得到了,還想要有更好的,這是「難滿」。生活已經過得去了,但他總是不能滿足,就是「不知喜足」。多分憂愁的人也 是愛行人,但因為求不到所以心裡憂愁,這樣的人也不能修習三摩地。

《披尋記》:多分憂愁難養難滿等者,〈聲聞地〉中「沙門莊嚴」說,有易養、易滿,及與喜足。翻彼,應知此所說相。

巳七、由多事務

七、即由如是增上力故,多諸事務過失。

多 求利養恭敬的人,由於難養、難滿的強大煩惱,使令他們有很多事要做,而沒有時間坐禪,因此不能得三摩地;這是把前面兩種愛行人的過失加起來合說。第五種過 失,是為了多求利養恭敬,就要同很多人來往,雜事煩多;第六種過失,是他不滿足現在的生活,想出來很多的計劃求取利養,所以就有很多事情做,而不能靜坐 了。

如果現在的佛教徒都能學習《瑜伽師地論》,就能知道得定的障礙以及修定的對治法門,有可能不去多求利養恭敬,也不會難養、難滿、不知喜足,就不會整天有很多事務,令心流散了。

《披尋記》:多諸事務過失者,謂由愛樂種種所作事業,彼彼事中,其心流散故。

巳八、由捨加行

八、雖無此失,然有懈怠懶惰故,棄捨加行過失。

雖然不是愛行人,不多求利養恭敬,也不憂愁,也不難滿難養,但是心性懈怠,不能發起精進力;即使發起修行,然又懶惰,遇上一點點困難就棄捨修禪的行動。

《披尋記》:然有懈怠懶惰等者,謂如為性懈怠,執睡為樂,執倚為樂,執臥為樂,由是不能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故。

懈怠懶惰的相貌,就是執著睡覺──或者靠著睡覺,或者躺下來睡,心情快樂。因為睡得多,頭惱不容易清醒,使得止觀修不好。「由是不能初夜後夜常勤修習」,因為懶惰懈怠了,所以初夜、後夜二分,就不能精進修習止觀。

印 度計算時間,是將一天二十四小時分成晝夜兩分。夜分的十二小時分成三個時段:中夜四個小時睡覺,初夜、後夜各四個小時,則要靜坐用功。若再加上白天的十二 個鐘頭,就是二十個鐘頭。這二十個鐘頭內,你要經行、靜坐,靜坐、經行……,這就是出家人的功課表。不過,在〈聲聞地〉也說到,若靜坐、經行太辛苦,可以 「解勞睡」,少少休息一會兒是可以的。

巳九、由他障礙

九、雖無此失,然有為他種種障礙生起過失。

這位修行人並沒有懶惰懈怠的毛病,但是他的身體有各種障礙生起,或是外面的環境使令他不能修習三摩地。

《披 尋記》:然有為他種種障礙等者,謂常疹疾困苦重病,風熱痰珢數數發動,或有宿食住在身中,或被蛇蠍、百足、蚰蜒之所蛆螫,或為人、非人之所逼惱,又不能得 衣食、臥具、病緣醫藥及餘什具,如是等類,應知一切名加行障。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五卷十一頁)。此中種種,應如是知。

「常 疹」,是常常有病痛,有時候還有重病。或者「風、熱、痰、珢」等──風、熱、痰是身病,珢是心病,這些病常常發作。或是先前飲食住在身體裏面沒有消化,或 被蛇、蝎、百足、蚰蜒等類的毒傷害,或被人或鬼神逼惱,或是不能得到生活所需的資生具。如此種種不同的因緣生起,想要努力靜坐就有障礙。

巳十、由無堪忍

十、雖無此失,然有於寒熱等苦,不能堪忍過失。

這位修行人沒有前述種種障礙,但是不能堪忍寒熱,酷寒惡暑都令他不能靜坐修習止觀。

巳十一、由不受教

十一、雖無此失,然有慢恚過故,不能領受教誨過失。

這位修行人沒有前述的過失,但是很高慢,脾氣也很大。因為慢、恚,不能敬信師長的教誨,若師長糾正他時,他立刻就憤怒。這也是修禪定的障礙。

《披尋記》:然有慢恚過故等者,謂由慢、恚不信順他,由是不能領受教誨。

因為有慢、恚,對他人就不相信,不能生信也就不隨順他人的教授了。這是不能領受教誨的過失。

巳十二、由倒思惟

十二、雖無此失,然有於教顛倒思惟過失。

這位修行人雖然沒有慢、恚的障礙,但是把師長教誨的禪定方法搞錯。

《披尋記》:然有於教顛倒思惟過失者,謂於殷勤教誨方便次第,不如所說正修加行,及於諸法過患功德,不如所說善取其相故。

雖然善知識很慈悲,殷勤地教誨靜坐的方法次第,但是學習者不能如法地隨順教授,努力去修學靜坐。對於善知識所教授的有過患法、有功德法,也不能夠善巧地領解所開示的正義,這樣子也會有問題。

巳十三、由忘失念

十三、雖無此失,然於所受教有忘念過失。

這位修行人雖然沒有顛倒思惟的情形,但是他有忘念的障礙,記憶力不好,聽聞師長教授時雖然很清楚,實際上修行時,對於怎麼修止、怎麼修觀,卻忘失了。

巳十四、由相雜住

十四、雖無此失,然有在家、出家雜住過失。

這位修行人雖然記憶很好,但是歡喜與出家人、在家人在一起共住,而且不能分離,天天散心雜話,使得修習三摩地有困難。

若是在家人與出家人住在一起,大家有志一同修學聖道,應該不算「雜住」,雖然是在家人,但是思想與出家人一樣,也是修學戒定慧,對於出家人是沒有障礙的。這裡所指的應該是在家人歡喜五欲的生活,與出家人的思想行為不一樣,這就會成為障道因緣。

巳十五、由住處障 午一、列

十五、雖無此失,然有受用五失相應臥具過失。

這位修行人雖然沒有與不修止觀的在家、出家人共相雜住,但是受用五種過失相應的臥具,也使令他不能得禪定。

午二、指

五失相應臥具,應知如聲聞地當說。

《披尋記》:然有受用五失相應臥具過失等者,如下說言處所不隨順性,是明受用五失相應臥具。〈聲聞地〉說,處所圓滿略有五種,翻彼後四,應知五失相應。

五種過失相應的臥具,當知即是如〈聲聞地〉中所說的「處所不隨順性」,指發心修禪定的人,若所住的地方不理想,不能隨順修止觀,就會障礙用功修行。〈聲聞地〉中說,處所圓滿略有五種,若是與其中後面四種相反的情形,就是現在文中所說的五種過失相應。

一、「或於晝分,多諸諠逸」,白天的時候,居處附近諠鬧,很多放逸的事情。如此居處環境不適合修習禪定,當然會影響靜坐。

二、「於夜分中,多蚊虻等眾苦所觸」,夜間的時候,不論是靜坐或睡覺,有很多蚊蟲或蛇蠍等毒來觸惱你,為眾多苦惱所逼迫。

三、「又多怖畏、多諸災癘」,居住的地區有很多恐怖的事情,如惡獅、虎豹、怨敵盜賊、非人等等,或有大地震、大風、大雨等等事情。

四、「眾具匱乏,不可愛樂」,日常所需的飲食、資生眾具、衣物等缺少。

五、「惡友攝持,無諸善友」,居住的地區有惡知識威脅,沒有同修梵行的朋友,所以對於善法不能領解。這五種是居住處所的障礙,也就是五種過失相應臥具。

巳十六、由邪尋思

十六、雖無此失,然於遠離處不守護諸根故,有不正尋思過失。

雖然沒有前面所說的過失,但是他在寂靜處時卻不守護諸根,第六意識作種種虛妄分別,因此有不正尋思的過失。

保護諸根,就是保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使令貪瞋癡的煩惱不現起,也就是不應起不正尋思之意。現在這位修行人雖居寂靜處,但是內心不能如理作意,還在思惟色聲香味觸等雜染法,因此不能得定。

巳十七、由身沉重

十七、雖無此失,然由食不平等故,有身沉重,無所堪能過失。

這位修行人雖然沒有邪尋思,但是他的飲食不平等,因為吃得太多,或吃了妨礙修止觀的食物,使得六根遲鈍、身體沉重,沒有堪能修習止觀。

「平等」就是四大調和,所受用的飲食,使令生理組織很調和、很健康、沒有病痛,這就是平等。若是受用的飲食容易令你生貪欲心、生瞋恚心,這樣的食物就必須注意避免。所以,修止觀的人對於自己一天吃什麼菜要作記錄,對於這一天的生理反應也應該作記錄,漸漸就能飲食調和。

巳十八、由多睡眠

十八、雖無此失,然性多睡眠,有多睡眠隨煩惱現行過失。

這 位修行人雖然飲食平等,但卻貪愛睡眠,因多睡眠生出許多煩惱,障礙了止觀的修行。多睡眠能隨順不如理作意,引生出來很多的煩惱。我們從經論上佛菩薩的法語 看出來,常如理作意就沒有煩惱,能生起很多的功德;是否能如理作意,就在於有沒有智慧。譬如有人現在正在罵我,或者在讚歎我,若不如理作意,很容易就瞋恨 或高興,因而引起很多很多的煩惱。

《披尋記》:有多睡眠隨煩惱現行過失者,〈三摩呬多地〉說:順生煩惱,壞斷加行,是惛沉性;心極昧略,是睡眠性(陵本十一卷四頁)。為彼纏擾,發身麤重,發心麤重,名多睡眠隨煩惱現行過失。

「順 生煩惱」,就是睡眠隨順不如理作意,能生煩惱。煩惱現前時,「壞斷加行,是惛沉性」,它能破壞靜坐斷修止觀。譬如靜坐時修奢摩他,惛沉來時若隨它去,修奢 摩他的心就中斷了。但此時若能轉修毘缽舍那,把心提起來作意思惟觀察,就能把惛沉破除去。「心極昧略,是睡眠性」,因為惛沉過重了令心極暗昧,不能夠思惟 所緣境,就是睡眠性了。

我們不能夠破除睡眠的煩惱,就被睡眠煩惱所纏擾。「發身麤重,發心麤 重」,因為惛沉睡眠多了,心的明了性就暗鈍,任由這兩種煩惱心所纏擾,就會引發身麤重性及心麤重性,無有修習止觀的堪能性,名為多睡眠隨煩惱現行過失。睡 眠是不定心所,不是根本煩惱,但是它跟隨貪瞋癡而順生煩惱,名為隨煩惱現行,能障礙得定。

巳十九、由不樂止

十九、雖無此失,然不先修行奢摩他品故,於內心寂止遠離中,有不欣樂過失。

雖然沒有貪多睡眠的過失,但是因為以前沒有修習奢摩他的經驗,對於調伏自己的心,滅除一切散亂、掉舉,令心遠離一切虛妄分別住於寂靜,他不欣樂,因此也不能得定。

巳二十、由不樂觀

二十、雖無此失,然先不修行毘缽舍那品故,於增上慧法毘缽舍那如實觀中,有不欣樂過失。

雖然沒有不欣樂修定的情形,但是因為以前沒有專精思惟過,對於能夠增強智慧的毘缽舍那,不歡喜修。這也是障礙止觀的過失。

「毘缽舍那品」就是如理作意,如經論所說的道理去思惟觀察;按照次第說,應該先學習經論。譬如說學習過「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心裡要先明白這句話的道理,然後在寂靜處經行或靜坐,內心依法句的文義專精思惟觀察,名為毘缽舍那。

我們最先學習佛法,是聽人講解文字的佛法,或自己讀過,這是聞慧;但是還要進一步專精思惟,成就思慧。現在說「增上慧法」,能夠增上智慧的就是佛法。「毘婆舍那」是內心觀察,成功了就是強有力的智慧。「如實觀中」,修毘缽舍那時,是按照佛法所說一切法的真實相去觀察。

如 果已通過聞所成慧,到達思所成慧以後,內心就會有順於佛法的思想,若是遇見不如意、不順心的苦惱境界時,會按照佛法的道理去觀察思惟。《金剛經》說:「一 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譬如,有人毀辱我,做種種令我苦惱的事情,觀察一切法都是如夢如幻,似有而不真實,這是一種觀法。再進 一步,觀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這也是一種觀法。能觀察一切法是如夢、是畢竟空,名為「如實觀」。

「有不欣樂過失」,若學習佛法之後不能作如實觀,就會隨順凡夫的虛妄分別,而有貪瞋癡的活動,就是有過失了。

這二十種過失中,若學習佛法只是成就了小小一點聞所成慧的人,都有最後兩種過失。

辰二、總結

如是二十種法是奢摩他、毘缽舍那品證得心一境性之所對治。

前面所舉的二十種過失,是想要修習止觀、成就禪定的人,所要對治的障礙。

「心一境性」是心住一境,明靜不動,也就是三摩地。若想要成就三摩地的功德,必須滅除這二十種障礙。成就心一境性,最初要選擇一個所緣境,將心安住於所緣境,若能夠達到心專注在一個境界上,任運相續安住不動了,就是定。

初 開始修奢摩他,多數是以因緣事作所緣境。譬如修入出息念,是依四大中的風大為所緣境;或者是以光明、水、或者一塊土也可以作所緣境。各式各樣的所緣境,都 是因緣事,因為一開始程度不夠,不能以第一義諦作所緣境。但是繼續以地、水、火、風作所緣境,同時也要依法修毘缽舍那,慢慢地思惟觀察法義。修觀的時間不 要太久,觀後還要修奢摩他。如此長時期地止而又觀,觀而又止之後,對於法義有了勝解,就可以依第一義諦修觀,也可以止於所觀的第一義諦上明靜而住。此時, 所觀察的是相似的第一義諦,還不是真實的第一義諦。見到真實第一義諦,那就是聖人了!雖然,不可能那麼快就得聖道,但是可以這樣學習。

卯二、顯障因 辰一、標

又此二十種所對治法,略由四相,於所生起三摩地中,堪能為障。

若綜合前面所舉的二十種所對治法,簡略地說有四種障礙因,在得三摩地的修習當中能為障礙。

辰二、徵

何等為四?

是那四種障礙因呢?

辰三、列

一、於三摩地方便,不善巧故。

「善巧」就是智慧;因為沒有智慧,不明白修習三摩地的方法與次第,這是障礙得三摩地的原因。

二、於一切修定方便,全無加行故。

雖然有智慧能通達修習三摩地的方法,但是完全不採取行動,因此也不能得定。

三、顛倒加行故。

雖 然實際去修定,靜坐可以一坐八個鐘頭,但是內心卻顛倒加行,用功的方法有錯誤,也不能成就三摩地。譬如經論上說,為除散亂應修數息觀,當然你就應該修數 息。但是若常常修數息觀,注意力集中在頭部久了容易上火,可能會頭昏腦脹,或者是牙疼等等,若不知道調整,繼續這樣修就愈來愈嚴重,或者誤會是著魔,其實 就是四大中的火大太強了。又譬如經上說到靜坐可以觀臍輪,天台智者大師則是說可以觀丹田,但是這種觀法對女人不宜,若是方法搞錯了,就變成障礙。

四、加行縵緩故。

已經採取行動修習三摩地,方法也正確,但是加行的速度太緩慢。本來一天應修止觀八個小時、十個小時,但是只靜坐半個小時,一樣不能得三摩地。

丑二、成能治 寅一、例相違

此三摩地所對治法,有二十種白法對治;與此相違,應知其相。

前面已舉出了得三摩地的二十種所治法,應當知道也有二十種白法是能對治的。若加以思惟就能夠明白,與二十種障礙相反的相貌,就是能治的白法。

寅二、辨能得 卯一、住心

由此能斷所對治法多所作故,疾疾能得正住其心,證三摩地。

隨時生起能對治的白法,又能時時努力修習,就是「多所作」。這位修行人有修學聖道的願望,能反省到自己的過失,不染著這些所對治法;又能長時期地修習,安住於能對治障礙的止觀中,所以能迅速對治滅除過失,令心不惛沉也不散亂。因此,很快能夠明靜而住,成就三摩地。

卯二、位攝

又得此三摩地,當知即是得初靜慮近分定,未至位所攝。

這位修行人終於能夠住心不動、成就三摩地了!但應當知道,這時候所得的定,是已經超越了欲界定的階段,臨近色界初禪邊,但還不到初禪,名為未到地定。

《披尋記》:又得此三摩地等者,最初獲得色界定地所攝少分微妙作意,當知此名得三摩地。猶未證得根本靜慮,是故說言初靜慮近分定未至位所攝。得作意相,〈聲聞地〉中廣釋應知(陵本三十二卷十九頁)。

「作意」,是指定說的。在一般的虛妄分別心中時常作意修定,得正作意時,也就是得到定,所以說名得三摩地。三摩地,是平等攝持義。平等,是不惛沉也不散亂,持是保持,保持平等的境界,即是等持。雖然得到等持,還沒成就色界的初禪,是名初靜慮的近分定,又名未至定。

「根本靜慮」,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佛教徒若成就了色界四禪,在四禪中可以修得神通,乃至得無漏的聖道,成就種種的功德,所以名為「根本」,也就是能建立、能成就的意思。

子二、明普攝義

又此得三摩地相違法及得三摩地隨順法,廣聖教義,當知唯有此二十種。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前面所說障礙得三摩地的相違法,以及能成就三摩地的隨順法,在廣大的佛法中所開示的義理,當知已普遍收攝在這二十種當中,再也沒有可以超過或增加了。

由此因緣,依初世間一切種清淨,於此正法補特伽羅得三摩地已善宣說,已善開示。

「於此正法補特伽羅得三摩地」,就是佛教徒依佛所開示的正法,成就了未到地定。當然,非佛教徒若能將塵勞的事情放下,專心在山裏寂靜住,也能成就未到地定。現在文中所說,是指有聖道願的佛教徒。

由於以上的因緣,彌勒菩薩依世間一切種清淨,也就是得三摩地的法門,宣說了二十種障礙,以及二十種能對治的白法。在此,已經為有崇高意願的佛教徒,完備地說明了得三摩地的方法,對於如何除遣障礙,也已經圓滿地開示了。

《披尋記》:已善宣說已善開示者,〈攝異門分〉說:宣說者,謂因他請問而為記別;開示者,謂他展轉所生疑惑皆能除遣(陵本八十三卷十二頁)。

「宣說」,是別人請問時,能為他解說教理;「開示」,就是能夠展轉地除遣別人所生的一切疑惑。

癸二、三摩地圓滿 子一、辨圓滿相 丑一、列十相 寅一、起勝求願

復次,如是已得三摩地者,於此少小殊勝定中,不生喜足,於勝三摩地圓滿,更起求願。

此下開始說明三摩地圓滿的十個相貌。

得三摩地是修行的第一關,這是最困難的。這位佛教徒經過不懈怠的修行,成就了未到地定以後,反省自己不過成就微小的功德而已,心裡並不滿足,對於更殊勝圓滿的色界四禪,再次發起希求的願力。

《披尋記》:於此少小殊勝定中等者,未至定中,獲得少分微妙作意,由是說名少小殊勝。從此已上,證入根本,名三摩地圓滿。

為 什麼說定又名為「微妙作意」?定,是超越一般色聲香味觸五欲的境界,不是容易成就的,所以要時時地警覺自己,作意將心安住一境,從欲界九心住進步到未到地 定的時候,終於獲得少分的輕安樂,名為「少小殊勝」。從未至定以後再向上進步,成就色界四禪,名為「根本」定。色界四禪對未至定來說,是更圓滿、更殊勝 了,所以名為「三摩地圓滿」。

寅二、見勝功德

又即於彼見勝功德。

又因為知道,色界四禪有未到地定所不及的功德,不僅定力非常強大,所得的喜樂沒有間隙地遍滿全身,又可以在禪定中修習神通,這些都是比未到地定更殊勝的境界。

《披尋記》:又即於彼見勝功德者,謂證最初根本靜慮,加行究竟果作意轉時,離生喜樂遍諸身分,無不充滿,無有間隙,乃至廣說離生喜樂。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三卷七頁)。彼勝功德,如是應知。

「加 行」是努力地修習禪定,「轉」是現起義。努力用功修行是因,成就色界初禪是果;初禪現前時,名為「加行究竟果作意轉時」。未至定雖然已接近色界初禪,但仍 屬於欲界的定,所以不同於色界初禪,主要就是得未至定的人還有欲。若是成就色界初禪以後,一定是沒有欲了。這是未至定與初禪的差別。

「離生喜樂遍諸身分,無不充滿,無有間隙」,成就色界初禪就遠離了欲界的欲,有更殊勝的輕安樂。此時禪定的喜樂普遍充滿全身,當中沒有空隙。色界初禪超過未至定的殊勝功德,應該知道如〈聲聞地〉中所說。

寅三、住勤精進

又由求願見勝功德,為求彼故,勇猛精進,策勵而住。

由於這位修行人有成就禪定的願望,又能見到色界靜慮有殊勝功德,遠比散散亂亂的苦惱境界好得多,因此為了求得禪定,常常警策自己、勉勵自己,安住在勇猛精進中,就不敢懈怠了。從文上應該感覺到,想要成就殊勝的功德是很辛苦、很忙的,不是悠閑自在的。

寅四、名非得勝

又彼於色相應愛味俱行煩惱,非能一切皆永斷故,名非得勝。

「愛」是煩惱心所,眼見到一切色相時,第六意識隨著所見的外境而虛妄分別,並生起貪愛的執著,心王和愛心所一起活動,名為「於色相應愛味俱行」。依照佛法的道理,愛著境界的滋味,是錯亂顛倒的,所以是「煩惱」。

「非 能一切皆永斷故」,於色相應愛味俱行的煩惱,有各式各樣的情形。雖然已經得到未到地定,也時時策勵自己持續精進,但是出定時,他的眼耳鼻舌身五根,仍然會 在色聲香味觸五境上活動,看到令人滿意的美色,還是可能會有愛欲與心一起活動。而入定時,第六意識也會有虛妄分別而生起煩惱,不能一切時、一切處都斷除欲 界的貪欲心,故名為「非得勝」,還不是殊勝的禪定。

《披尋記》:又彼於色相應愛味等者:謂未證入根本靜慮,未能究竟離欲界欲,亦未遠離一切惡不善法,是名於色相應愛味俱行煩惱,未能永斷,由是於彼名非得勝。

能得未到地定雖然是很好,但是還沒達到色界初禪,不能夠究竟離欲,也不能遠離一切惡不善法──即貪欲、瞋恚、惛沉睡眠、掉舉惡作、疑等五蓋。因為只是少分離欲,內心貪瞋癡等煩惱還在,所以六根接觸六境時,就從身口意發出來惡行,所以說並不是圓滿的殊勝禪定。

寅五、名他所勝

又非於彼諸善法中皆勤修故,名他所勝。

已得未到地定的修行人,尚未能於一切的禪定善法勤加修行,也還不能全面地斷除欲界煩惱。「他」是指煩惱;由於還有欲界煩惱的活動,欲煩惱戰勝了這位修行人,故名「他所勝」。

《披尋記》:又非於彼諸善法中等者,〈聲聞地〉說:一切煩惱對治作意已得生起,是名加行究竟作意。從此無間,由是因緣證入根本初靜慮定(陵本三十三卷七頁)。由是當知加行究竟作意若未轉時,名於善法非皆勤修。猶未能捨所有下品煩惱,是故名他所勝。

〈聲聞地〉中說,修習初禪的人,已經生起對治一切欲煩惱的作意,能夠對治欲界諸欲了,「是名加行究竟作意」。從此加行究竟作意中,精勤不間斷修不淨觀,修習圓滿了,就證得色界初禪。

在未到地定裡修不淨觀,是為了斷除欲的煩惱。若把欲界煩惱分為三品,初開始是斷除最有力量的上品煩惱,其次斷中品煩惱,剩下微劣的下品煩惱,是在加行究竟作意現前時才消滅。

應當知道,若加行究竟作意還沒有現起,就是修習善法還不夠精勤,還不能棄捨所有下品的煩惱,所以為「他所勝」,即是自己被欲煩惱所戰勝,也就是失敗了。

為了從未到地定進步到初禪,必須修習七種作意:

一、了相作意:「了」是明了,明了欲界是特別苦惱的境界,欲界的有情,不管是天、人、鬼,乃至地獄的眾生都有病苦、災難、疫癘等諸多過患。另外,也要明了色界有情是特別安樂自在、寂靜的境界,沒有欲界的苦惱。因此,才能發心修止觀,希望得到禪定。

二、 勝解作意:「勝」是有力量;強而有力的認識,名為「勝解」。勝解是由修習止觀而得到的。了相作意還是聞、思慧的階段;勝解作意,是開始修習止觀了,主要是 修不淨觀,觀察欲確實是苦惱,超過了欲的禪定確實是安樂自在。由於久遠以來欲的習氣還沒有調伏,貪欲心仍在,因此要常作如是觀,以不淨想讓欲心漸漸微弱、 漸漸停息。

三、遠離作意:由於常能作不淨觀,欲的煩惱就漸漸停下來了。欲煩惱分為上、中、下三品,在遠離作意時,不淨觀的力量能滅掉上品的欲煩惱。

四、攝樂作意:斷除上品欲煩惱時,心裡感覺到快樂,所以「愛樂於斷」。此時會歡喜斷欲,歡喜勤修止觀,也就斷除去中品的欲煩惱。這個階段名為「攝樂作意」。

五、 觀察作意:斷除了中品欲煩惱的修行人,在日常生活中,若行、若住,若往、若來,或在寺廟裡或在聚落中,看見男人或女人,心自然不會波動的。此時,還應當觀 察自己是否還有欲想,要刻意地主動思惟微妙的欲境來考驗自心。如此觀察,明白自己仍會動心,因為還有下品欲煩惱未斷,就不會有增上慢的過失,名為「觀察作 意」。

六、加行究竟作意:由於觀察的結果,發現自己還有微細欲心,於是更加努力修行不淨觀。此時,一切煩惱對治作意已經生起,終於能夠斷除下品欲煩惱,把欲界煩惱全部息滅。

七、加行究竟果作意:欲界下品欲煩惱斷除以後,由斷欲的因緣,便能一剎那無間證得初禪。

寅六、無沉沒等

又於廣大淨天生處無有沉沒。

「淨天」,意指色界四禪天。成就色界四禪的人,死後生到色界天去,有廣大的功德──身量高大、壽命特別長、禪定也很高,有特別美好的喜樂。但是,這位佛教徒學習過佛法,雖然還未成就色界定,但對於成就色界定、生到色界天並不執著,不被殊勝的境界迷惑,名為「無有沉沒」。

若 是比丘、比丘尼,平時能常常靜坐,雖然沒得色界定,也沒得未到地定,但是有一點寂靜住的功夫,由於欲心還沒有完全消滅,但是有點道心,死後就生到欲界的空 居天。生到天上後,還願意繼續地修禪定,就可能由欲界天死後,再生到色界天上去。若是在人間做了種種善法而不學習靜坐的人,死後也可能生到欲界天,在天上 享受五欲樂,就不可能用功修學禪定,所以現在學不學禪定的人,未來還是有差別的。

《披尋記》:又於廣大淨天生處無有沉沒者,謂不愛味定地喜樂灌灑其身故。

得 了禪定死後生到色界天,的確是有許多殊勝之處,所以不會愛味定地的喜樂。譬如我們人間的這個臭皮囊,不久就老了,常常有病、多諸苦惱。得到初禪以後,入定 時定地裡的喜樂如水灌灑,身心遍滿。而且死後生到色界天,不老、不病,永久是年輕健康的,常時地喜樂。但是,這位佛教徒學習過佛法,對於色界天這種美妙的 境界並不羨慕,所以不會愛味定地的喜樂,名為「無有沉沒」。

又彼無能陵懱於己,下劣信解增上力故。

雖然色界四禪有廣大的功德,特別莊嚴殊勝,但是對於這位佛教徒來說,禪定境界怎麼好也不能威脅他。因為他有殊勝的智慧信解,明白色界禪還是生死凡夫的下劣境界,不能與涅槃相比,所以不會被它的殊勝功德所迷惑。

《披尋記》:又彼無能陵懱於己等者,彼,謂色界廣大淨天。由墮有求受用喜樂,是名下劣信解。己則不爾,一切皆為求無漏界,故彼無能陵懱於己。

「彼」,指「色界廣大淨天」。這位色界天人原來在欲界時,是以有所求的心態修定,目的是要得到色界的輕安樂。從佛法的態度來看,沒有求涅槃的願望,都是生死凡夫的下劣境界,故名「下劣信解」。

「己 則不爾」,學習過佛法的人就不是這樣的,他對於世間上的榮華富貴以及色界禪的喜樂不會羨慕,知道這還是生死苦。「一切皆為求無漏界」,他所有修學布施、持 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努力,皆是為了求無煩惱的第一義諦,而不是求會敗壞的老病死無常法。所以,色界廣大淨天不能夠威脅他。

寅七、隨法相轉

又彼如是心無沉沒,於定所緣境界法中。

這位已得未到地定的佛教徒,內心不於色界靜慮的喜樂上生愛味,所以內心正念分明,住於修初禪乃至四禪的所緣境中。

「所 緣境界法」者,當中有多種差別。起初或以「出入息」等為所緣,長期精進修止觀而成就欲界定、未至定,繼而以經論上所開示的「不淨觀」(七種作意)為所緣, 破除欲界欲、成就初禪──離生喜樂地。為成就二禪,應以「尋伺」為所緣,觀察其令心不寂靜的過失,觀而後止、止而後觀,以滅除初禪的尋伺欲,成就二禪 ──定生喜樂地。進一步再以二禪的「喜」為所緣境,觀察喜的過失,依舊是止而後觀,觀而後止地用功,滅去喜的覺受,成就三禪──離喜妙樂地。之後,以三禪 的「樂」為所緣境,觀察樂的過失,止而後觀、觀而後止,破除樂受而成就了四禪──捨念清淨地。

即先所得止舉捨相,無間殷重方便修故,隨順而轉。

先前修習止觀時,是修止、舉、捨三相而得未到地定。現在已得未到地定,想要得初禪乃至四禪,還要長時期精進,懇切專一地隨順上述所說方法,修習色界四禪的所緣境界,繼續修止舉捨。

「止」是將心停止下來,其中有止也有觀。觀與舉是不同的;觀是觀察所緣境的過失,「舉」是把心振奮起來,使令精進不懈怠。當止和觀都修得很成功的時候,內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就名為「捨」;此時不管是止或觀都恰到好處,可以任運地向前進步,成就色界四禪。

《披尋記》:又彼如是心無沉沒至隨順而轉者:謂時時間作意思惟止舉捨相,而不一向為欲對治沉掉等故,是故隨順而轉。

「謂時時間,作意思惟止舉捨相」,這個階段修定的方法,不要完全是寂靜住,時時地於所緣境中隨順止舉捨相,作意思惟。

「而不一向為欲對治沉掉等故,是故隨順而轉」,「一向」是全面的意思。現在不是全面地為對治惛沉睡眠、掉舉惡作等而修止舉捨,乃是為了向上進步,時時隨順修定的所緣境界作意思惟,而修止舉捨相,所以名為「隨順而轉」。

寅八、請問正法

又彼如是隨法相轉,數入、數出。為欲證得速疾通慧,依定圓滿,樂聞正法故,於時時中殷勤請問。

又那位禪師隨順善知識所教授的法門用功修行,成就色界四禪後,又數數地入定、數數地出定,希望進一步成就「速疾通慧」。所以,他特別地歡喜聽聞佛法,有適當的時機,就一次又一次地向善知識請教。

「速疾通慧」有二義:一、「通」指神通,能敏捷迅速地發出天眼通、神足通、宿命通等神通境界的智慧。二、「通」是讚歎「慧」的意思,指能無礙地通達第一義諦的智慧。若依第二義,就是有志願想要迅速成就漏盡通。

「依 定圓滿,樂聞正法故」,想要成就聖道、得漏盡通,必須依賴色界四禪的定圓滿,在此圓滿的定中修毘缽舍那;而毘缽舍那則一定要學習通達佛法之後,才能夠成 辦。所以,這位禪師特別地歡喜聽聞佛法,為了聽聞佛法,雖然數數地入定,有時也要出定,才能時常殷重精勤地向善知識請教。

在未到地定也可以修學聖道,但是會辛苦一點!若成就了色界四禪、得了定圓滿,一修無我觀,很容易就超越初果、二果,直接得三果或四果。若是發無上菩提心的人,得了色界四禪,在定裡邊修性空觀、修唯識觀,很容易得無生法忍!

《披尋記》:又彼如是隨法相轉等者:隨定所緣境界諸法,修止舉捨應時加行,是名隨法相轉。隨其所欲,入、出自在,是名數入、數出。無有滯礙漏盡智通,是名『速疾通慧』。為證此故,依定圓滿及聞正法、殷勤請問,由得正定,方能如實知見,乃至證無所作究竟涅槃故。

「應時加行」,修止舉捨在時間上要相應。常常修止觀,會知道什麼時候合適修止,什麼時候修舉或捨,能很合適地隨順所緣境,如法相應地作意思惟,即名「隨法相轉」。

「數入、數出」,這位修行人為了成就速疾通慧,長期地訓練自己數數入定、數數出定。久而久之就隨著他的歡喜心而入出自在,想出定、想入定,都沒有障礙。

「無有滯礙漏盡智通」,「漏」是煩惱;煩惱完全都消滅時,沒有障礙地就成就了迅速通達第一義諦的智慧,名「速疾通慧」。

若 是佛教徒想要證得無漏的智慧,最好在色界四禪中修,所以要依止定圓滿;又要殷勤請教善知識為說四聖諦、四念處等正法,由此修學可以獲得正定,能正確地見到 諸法的真實相。得了初果的聖人,就能真實見一切法無我,乃至到阿羅漢「證無所作」,證得無漏無為的境界,就是究竟涅槃了。

寅九、愛樂遠離

又依如是三摩地圓滿故,於正方便根本定攝內心奢摩他,證得遠離、愛樂。

成就色界四禪時,依止於四禪根本定所攝的正方便,內心寂靜,證得遠離愛樂的境界。

「依」可以做兩個解釋:一、是隨順,隨順圓滿的三摩地。二、是住,這位禪師內心安住於圓滿的三摩地,此時已經得到色界根本靜慮,名為「三摩地圓滿」。

「正 方便根本定攝」,也有二釋:一、色界四禪名為根本定,此正方便屬於根本定所攝。二、讚歎根本定是成就聖道的方便。「內心奢摩他」,屬於這個根本定所攝持 的,就是內心裡的寂靜住。「證得遠離愛樂」,初禪遠離欲界欲,二禪遠離尋伺,三禪遠離喜,四禪遠離樂。對於色界四禪這種遠離煩惱擾動、內心寂靜住的境界, 心生愛樂。

寅十、愛樂觀察

又證得法毘缽舍那,如實觀察、熾然明淨所有愛樂。

若 約先修禪定而未證聖道的人來說,他修色界根本禪時,同時也修毘缽舍那,觀察欲、尋伺、喜、樂的過失,名為「如實觀察」。這樣的觀慧,就像黑暗中燃燒的猛火 能清楚照物一樣,名為「熾然」。於初禪時破除欲,二禪除尋伺、三禪離喜、四禪離樂,這都叫做「明淨」,成功時,就可以說是「證得法毘缽舍那」。能令修行者 的內心光明清淨、遠離煩惱,是名「所有愛樂」。

若是約在未到地定中先得聖道,然後才修根本靜慮 的人而言,「法毘缽舍那」就是要觀察我不可得、色受想行識不可得,觀察苦集滅道等法。依照佛所說的真實相,觀察色受想行識不是真實的、是空無所有的,名為 「如實觀察」。如實地觀察到很分明,名為「熾然」。內心沒有煩惱的障礙了,名為「明淨」。他先證得現觀或正修現觀方便,依止未到地定如實觀察諸法,之後繼 續用功,漸次地成就了色界四禪,名為「證得法毘缽舍那」、成就「所有愛樂」。

前面說出十個相貌,實在是由未到地定開始發心希求色界初禪,乃至證得色界四禪的次第。

《披尋記》:又證得法毘缽舍那等者,能緣四聖諦法毘缽舍那,名法毘缽舍那。於四聖諦如實知見,是名如實觀察、熾然明淨。由是愛樂觀察諸法,是名證得。

「法」指四聖諦,「毘缽舍那」是觀,觀察四聖諦,名為「法毘缽舍那」。

「熾 然」是特別勇猛、力量強大的意思。初開始學習止觀,很明顯的現象就是煩惱力量大、止觀的力量小,止觀的正念力常被煩惱的虛妄分別降伏、破壞了。現在這位成 就聖道的人,「如實觀察」苦集滅道、真如法性,煩惱不能夠覆蓋侵略他,因為「如實知見」第一義諦了,名為「熾然明淨」。又由於「愛樂」修習「觀察諸法」正 方便,入於根本三摩地,是名「證得」。

丑二、結圓滿

當知齊此已能證入根本靜慮,如是名為三摩地圓滿。

到此為止,這位修行人已經能證得色界根本靜慮,這件事他完全成辦了,色界四禪完全成功了,名為「三摩地圓滿」。

子二、明普攝義

又此三摩地圓滿,廣聖教義,當知唯有如是十相。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在廣大的聖教義中所說的三摩地圓滿,應當知道就是這裡所說的十相。除了這十相以外,再沒有可以超過或增加的了。

癸三、三摩地自在 子一、辨得自在 丑一、釋 寅一、善觀察 卯一、略標 辰一、舉諸瑕穢

復次,雖已證得根本三摩地故,名三摩地圓滿;其心猶為三摩地生愛味、慢、見、疑、無明等諸隨煩惱之所染汙,未名圓滿、清淨、鮮白。

修 習世間一切種清淨的修行人,雖然已經證入根本的色界四禪、得「三摩地圓滿」,但這還不是所作已辦,因為其中還有一些缺點:一、他對於自己所成就的三摩地, 感覺微妙而生「愛」著;二、他覺得自己能得色界四禪很了不起,內心高舉瞧不起別人,生我「慢」心;三、他在思想「見」解上,會認為「我」能成就三摩地圓 滿,三摩地圓滿是「我所」成就的;四、他對於世間是常、是無常還不能決了,有所「疑」惑;五、他對於緣起的道理不明白,就是「無明」。雖然得到色界四禪 了,內心還為很多的煩惱所染污,所以不能說是真的「圓滿」,也不能叫做「清淨」或是「鮮白」。

《披尋 記》:其心猶為三摩地生愛味等者,〈三摩呬多地〉說:愛上靜慮、見上靜慮、慢上靜慮、疑上靜慮,是名三摩地生愛、慢、見、疑之所染汙。如彼別釋應知(陵本 十二卷二頁)。又於彼定諸煩惱斷,猶未證得,故為無明等諸隨煩惱之所染汙。爾時,其心於入、住、出未能隨意自在,未名圓滿;未得自性解脫,未名清淨;未得 相續解脫,未名鮮白。

在〈三摩呬多地〉中說:愛上靜慮、見上靜慮、慢上靜慮、疑上靜慮,是名三摩地生愛見慢疑之所染汙。其中都有個「上」字,就是尊貴的意思。

「愛上靜慮」,認為三摩地很尊貴,所以愛著它,而不知道有漏的禪定還有過失。

「見上靜慮」,得到了色界四禪之後,會有邪知邪見。什麼邪知邪見呢?得了三摩地的人,自然有異能,能憶念過去、未來很多劫的事情,因此知道人並不是死了就斷滅,就以為我及世間都是常住的,有此邪執不捨的思想。

「慢上靜慮」,就是有高慢心,唯我能得禪定,其他人都不能得,所以就輕慢他人。

「疑上靜慮」,雖然得到美好的靜慮,或由於心暗鈍,不善學習四聖諦,所以還有很多疑惑,猶豫不定。

「又於彼定諸煩惱斷」,成就了禪定之後,還會有不如理作意、有很多的煩惱現起;唯有佛教徒聽聞佛法,能把這些煩惱消滅,才名「煩惱斷」。但是此時「猶未證得」,還沒有修佛法的四念住觀,還沒能斷煩惱,所以仍為無明等諸隨煩惱之所染汙。

「爾 時其心於入住出未能隨意自在」,雖已得三摩地圓滿,但是對於入定、住定、出定,還沒能隨意自在,故「未名圓滿」。「未得自性解脫」,也還沒能解脫煩惱,內 心仍是不自在的境界,所以「未名清淨」。「未得相續解脫」,有時煩惱不動,但有時煩惱又動了,並不是相續地解脫煩惱,因此「未名鮮白」。

辰二、思所應作

為令如是諸隨煩惱不現行故,為練心故,為調心故,彼作是思:我應當證心自在性、定自在性,於四處所,以二十二相應善觀察。

「為練心故」,「練」是對治,在煩惱未起時,常常地修止又修觀、修觀又修止,數數入定、住定、出定,不斷修練。

「為調心故」,當煩惱一現前,立刻能覺悟到有愛著心、有高慢心了,馬上要調伏它。這位得三摩地圓滿的修行人,為了制伏愛、慢、見、疑、無明等隨煩惱的活動,還要常常修習止觀加以對治。一旦發現煩惱現行活動,能立刻覺悟、馬上調伏。

「彼 作是思」,這位修行人在內心作意思惟:「我現在雖然得了色界四禪,但是心還不自在,定也還不自在。為了證得心自在與定自在,我應該善巧地於四個處所,以二 十二個相應的善法來加以觀察,斷除愛見慢疑等隨煩惱,令心不為煩惱所繫縛。煩惱調伏後,心就得自在了;心沒有煩惱作障礙,就能證得四禪、四空定乃至滅盡定 入、住、出自在,也就是定自在了。」

卯二、廣辨 辰一、總標四處

謂自誓受下劣形相、威儀、眾具;又自誓受禁制尸羅;又自誓受精勤無間修習善法;若有為斷一切苦惱,受此三處,應正觀察眾苦隨逐。

「禁制尸羅」,就是願意出家受戒,受持很多禁制中的戒條。「修習善法」是為了改善自己的習氣、毛病。若有人問:「你為什麼出家?」回答:「我想要得聖道!」實在來說,就是因為認識到自己過去造作了很多錯誤,所以要出家修學聖道,徹底改變自己。

這 位修行人為了得到三摩地自在的殊勝境界,不怕人家瞧不起,把自己的形相、威儀及生活所需的眾具降到最低,決定領受「下劣形相、威儀、眾具」而修行,是第一 處所。又決定秉受戒法,對於戒法中禁制不可做者,決定不做,是第二處所。又誓願決定接受佛陀的教誨,精勤無間地修習善法,來對治自己身口意的惡法,是第三 處所。若是想要斷除一切苦惱,決定領受前面三種境界以後,應該學習佛法的智慧,觀察許多苦惱隨逐著自己,是第四處所。以下再詳細說明。

辰二、別釋諸相 巳一、初處觀察 午一、釋 未一、下劣形相

由剃除鬚髮故,捨俗形好故,著壞色衣故,應自觀察形色異人。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形相。

發心證得三摩地自在的修行人,剃除鬚髮、捨棄世間所認為美好的形相、穿著壞色的衣服離俗出家。做了出家人以後,應該觀察自己的外貌形相已經不同於世俗之人了。這就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形相」。

未二、下劣威儀

於行、住、坐、臥、語、默等中,不隨欲行;制伏憍慢往趣他家,審正觀察遊行乞食。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威儀。

在行、住、坐、臥、語、默等一切身語行的威儀中,都不放任自己的心,不隨順欲的活動。前往施主家時,隨時觀察制伏自己的驕慢心。雖然不是在禪堂裏靜坐,而是處在大眾中,不論是遊行或乞食,內心常應如理作意、審正觀察,不可以棄捨正念,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威儀」。

《披 尋記》:於行住坐臥語默等中不隨欲行者,〈聲聞地〉說: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正知而住,於彼諸業正念所攝、不放逸攝,是名不隨欲行。應隨 月喻,往施主家,具足慚愧、遠離憍傲、盪滌身心,是名制伏憍慢往趣他家。遊行乞食,或有應往或不應往;及於往時觀見眾色,或有應觀或不應觀,是名審正觀察 遊行乞食。如是諸義,〈聲聞地〉中廣辯其相(陵本二十四卷十三頁)。

「正知而住」,雖然威儀中有各式各樣的變化,但因為常常修止觀,使令內心保持清淨,若內心有一點染污,容易警覺,立刻地把過失消滅掉,名為「正知而住」。

「於彼諸業正念所攝,不放逸攝,是名不隨欲行」,無論自己在做任何的事情,都要保持正念,不要放縱這一念心,讓它在貪、瞋、癡的境界去活動。不論在任何情況下,最重要的是保護自己內心的清淨。

「應隨月喻,往施主家,具足慚愧、遠離憍傲、盪滌身心」,若是出家人到施主家乞食,應該像《月喻經》所說,要不破威儀,有慚愧心、遠離憍傲,心不散亂、保持清淨,好像虛空的滿月,光明遍照,清淨無障礙。

如何能清淨無礙?第一、「具足慚愧」,出家人不做世俗的事業,目的是為了成就道業。現在就算沒有貪瞋癡的煩惱活動現前,但是未得聖道之前,都應該有慚愧心,何況還有貪、瞋、癡活動沒有滅除呢?

第二、「遠離憍傲」,到在家人那兒去乞食,在家人肯慈悲供給資生所需,要生感恩心,不應該憍傲。

第三、「盪滌身心」,要用戒定慧的法水、般若波羅蜜的法水,盪滌身、口、意行的汙垢,使令身心清淨。這樣去乞食,名為「制伏憍慢往趣他家」。

「遊行乞食,或有應往、或不應往」,乞食的時候,要酌量情形,到那個施主家,應該在合適的時間,不合適的時間不應該去,應該去如法的地方,若是非法的地方就不應該去。

「及於往時觀見眾色,或有應觀、或不應觀,是名審正觀察」,在前往乞食的途中,有些事情應該看,有些事情不應看,名為審正觀察。出家人遊行乞食有種種應注意的事情,在本論〈聲聞地〉中有詳細解釋。

未三、下劣眾具

又正觀察從他獲得,無所畜積諸供身具。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眾具。

還要審正觀察:「我所用的衣食、臥具、醫藥等供身什物,都是從施主那裡所獲得的,我不應該畜積,只要能夠維持生活就可以了。」當然,施主也可能給你名貴的資具,但是自己不要作意希望求得好的東西。能夠如此觀察,名為「觀察誓受下劣眾具」。

「無所畜積」,就是不要畜積很多的東西。律上規定,出家人除了三衣之外,在需要的情形下,還可有「百一眾具」,就是每一種資生之具只能有一份,不能同樣的東西畜積很多份,應該少欲知足、安心辦道。

午二、結

由此五相,當知是名初處觀察。

由這五種相去觀察,就名為於初處善巧觀察。

《披尋記》:由此五相當知是名初處觀察者,下劣形相有三:謂剃除鬚髮、捨俗形好、著壞色衣;下劣威儀、眾具各一,是為五相應知。

「下劣形相」有剃除鬚髮、捨俗形好、著壞色衣三相,加上「下劣威儀」、「下劣眾具」二相,隨順這五種相去觀察,就名初處觀察。

巳二、第二處觀察 午一、釋 未一、初一相 申一、標

又善說法毗奈耶中諸出家者所受尸羅,略捨二事之所顯現。

「善說法」是善於宣揚諸法的真理,「毘奈耶」則是律儀。佛以大智慧所宣揚的法及律,能最恰到好處的對治永斷一切煩惱,因此名為「善說法毘奈耶」。依照佛所宣說的法及律而出家的人,簡略地說,就是由能棄捨下列二事,而顯現出來他們所受持的戒律。

申二、列

一者、棄捨父母、妻子、奴婢、僕使、朋友、眷屬、財穀、珍寶等所顯。

第一件事,先要能夠棄捨父母、妻子、奴婢、僕使、朋友、一切眷屬、財穀、珍寶。由此顯現出,出家能割捨所有的恩愛。

出 家人為什麼要棄捨父母?為什麼要修學聖道?依一般世俗的想法:「我的身體很健康,環境很好,福報也很大,智慧很高明,何必辛苦修行呢?」沒有修學聖道的 人,臨命終的時候,有可能一下子就到三惡道去了。若是能夠觀察到三惡道的苦,還願意到三惡道去嗎?應該是不願意去。雖然不願意去,但是不學習佛法的戒定 慧,一念心錯了,就到三惡道去,不能避免!

《賢愚經》裡說到,佛在世時,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是晝夜三時都入定,在定中觀察有沒有可度的眾生。這一天,他入定一看,很遠的曠野裡有一隻狗,腿被打斷了,非常地飢餓,幾近垂死。舍利弗尊者就去乞了一缽 飯,乘著神通頃刻間來到狗邊,將這缽飯施給狗吃,又為牠說了佛法,這隻狗就帶著歡喜心而命終了,之後投胎到一位大長者的家裡。

有一天,舍利弗尊者經過這位長者家,長者看見舍利弗尊者來了,問舍利弗尊者說:「阿闍黎的年紀已經不小,為什麼沒有沙彌給你做侍者?」

舍利弗尊者說:「是呀!你有沒有小兒給我做沙彌呢?」

長者說:「我有個兒子叫做均提,但是年紀太小,等他稍大的時候,可以布施給長老做侍者。」

到了均提七歲這一年,舍利弗尊者又到長者家來,向長者說:「現在你的兒幾歲了?可以給我做侍者了吧?」

長者說:「我的兒才七歲,不算大。但是你若不嫌棄,可以送給你做徒弟。」

舍利弗尊者於是就帶走均提收做徒弟,善巧地加以教化,他很快就證三明六通、得阿羅漢果。七歲的沙彌均提證俱解脫阿羅漢後,入定觀察知道自己前生是隻餓狗,因為當時師父慈心憐愍,從老遠來為他送飯、說法,今生方得人身並獲道果。於是他發願不受大戒,終身為舍利弗尊者做侍者。

阿難尊者請問佛:「均提沙彌以何因緣,做了什麼惡事而受狗身?做了什麼善事而得道果?」

佛 開示說:「在過去迦葉佛時,有一位年少比丘音聲清雅,善於梵唄,很多人都喜歡聽他讚誦。又有一位老比丘也歡喜梵唄,但是因為年紀老了喉嚨濁鈍,聲音很不 好。年少比丘就訶斥他說:『你自己感覺你的聲音很好,其實還不如狗吠!』老比丘說:『你這樣惡口,要知道我不是平常的比丘,我是阿羅漢啊!』這位年少比丘 聽了心驚毛悚,就趕緊向老比丘懺悔。雖然是懺悔了,由於這位年少比丘自恃好聲,犯了惡口,而且所毀罵的人是阿羅漢,罪過太大了,所以五百世得狗身的果報。 但由於他歡喜梵唄,也是持戒清淨的人,所以今世得以見佛、成就道果。」

這個故事的啟示是:沒得聖道前,還不能調伏自己的煩惱,隨時會有惡口,或者其他的貪、瞋、癡煩惱。若不用功修行,不能夠增長戒、定、慧的力量,隨時會犯錯,就有可能會到三惡道去。

為 什麼要棄捨父母、妻子乃至珍寶?就是要修學聖道!棄捨恩愛的人,來到寺廟裡修學戒定慧,內心常能保持正念,若得到初果,就決定不到三惡道去了。而且得了初 果以後若不精進,天上、人間最多七番生死,就得阿羅漢果。如果精進,可能這一生得阿羅漢,若迴小向大,就是大菩薩了。此時修行決定成就以後,再回來報父 母、報眾生恩,回來圓滿一切世間事,才是真實的自利利他。

二者、棄捨歌舞、倡妓、笑戲、歡娛、遊縱、掉逸、親愛聚會種種世事之所顯現。

第二件要棄捨的事情,是不再觀聽歌舞、演戲、遊戲、男女之間的歡娛、觀賞風景,以及一切掉動放逸、親朋聚會的活動。從捨棄這些世間事中,可以觀察出已經受持出家人的戒法。

《披尋記》:又善說法毘奈耶中諸出家者,所受尸羅等者,此說最初所受具戒。由捨二事,於善說法毘奈耶中名出家者。一、由捨攝受事;二、由捨諸欲事。如文可知。是為第一所觀察相。

棄捨兩件事,就名為已於善說法毘奈耶中,受出家戒法的出家人。一、「由捨攝受事」,就是第一段文中所說,棄捨彼此關心的人與事。二、「由捨諸欲事」,棄捨歌舞倡妓、戲笑,等欲事。這是第二處所中,應觀察的第一相。

未二、次二相

又彼安住尸羅律儀,不由犯戒私自懇責,亦不為彼同梵行者以法訶擯。有犯尸羅而不輕舉。

安住於律儀還有以下兩個相貌:

第一,因為持守淨戒,沒有犯戒,所以不用私底下誠懇地訶責己心或者向人發露懺罪,更不會被一同修學聖道的共住者訶斥或驅擯。

第 二,雖然自己持戒清淨,但若有共住的同梵行者發生違犯戒律的情形,不要輕易地去舉發他。出家人的戒律上規定,必須具五德──知時不以非時、如實不以虛妄、 利益不以損減、柔軟不以麤獷、慈心不以瞋恚,才能舉發別人的過失。為什麼呢?因為怕舉錯而冤枉他人,也是希望被舉罪的人容易接受勸諫而改正過失。

《披尋記》:又彼安住尸羅等者,此說安住具戒有其二相:一、自無毀犯;二、不輕舉他。如文可知。是為第二、第三所觀察相。

這一段文說安住具戒有兩種相貌:一是自己沒有毀犯;二是不輕易舉他人的罪。如文中所說,可以知道,這是第二處所中,所應觀察的第二及第三相。

未三、後二相

若於尸羅有所缺犯,由此因緣,便自懇責。

假設自己犯了戒,對於戒法沒有守護清淨,有所虧損時,便應該向同梵行者發露懺悔,誠懇地訶責自己,並決心不再違犯。

若同梵行以法訶擯,即便如法而自悔除;於能舉罪同梵行者,心無恚恨,無損無惱,而自修治。

若 是犯了戒卻覆藏隱瞞,後為同梵行者所發現,他人以慈悲心、柔軟語舉發其罪,如法地以白四羯磨法予以訶責或將之驅擯,應該立刻地依戒律的軌則,如法悔除其罪 以恢復清淨。對於舉發他的人,心中不存憤怒,過後也不怨恨,決定不會因此而傷害對方或觸惱對方,應該感恩並修治自己所犯的過失,令心還復清淨。

午二、結

由此五相,是名於第二處觀察。

由觀察這五種相貌:一、棄捨父母等以及棄捨歌舞等。二、不由犯戒私自懇責,亦不為同梵行者以法訶擯。三、不輕舉他。四、若有缺犯,自懇責、自悔除。五、堪忍他舉,心無憤恚。就名為於第二處中,自誓受禁制尸羅的善巧觀察。

《披尋記》:若於尸羅有所缺犯等者,此說具戒,犯已還淨有其二相:一、自懇責,或自悔除;二、堪忍他舉,心無憤恚。如文可知。是為第四、第五所觀察相。

此段文說明了受具戒後,犯戒而又懺悔清淨的情形。違犯戒法如何能懺悔清淨?有二相:一、自己懇切地訶責自己,或如法如律地懺悔除罪。二、能忍受別人舉罪,而且心無憤恚。這是第二處觀察中的第四、第五相。

巳三、第三處觀察 午一、釋 未一、標

如是尸羅善圓滿已,應以五相精勤方便修諸善品。

「精勤」是不懈怠,「方便」是用功修行,此為得聖道的前方便。「修諸善品」,就是戒、定、慧。這位修行人能夠受持並安住禁戒,若有毀犯速能懺悔清淨,這是能圓滿地受持禁戒了。但是,還應該進一步以五相為方便,精勤修一切的善法。

未二、列

謂時時間諮受、讀誦、論量、決擇,勤修善品,如是乃應受他信施。

第 一、「諮」是請問,「讀」是展讀,「誦」是默誦,諮受其義,讀誦其文。「論量」是討論研究,「決擇」是觀察思惟。因為學習佛法不是自己就能懂,因此先要時 時向人請問法義、接受教誨,時時讀誦文句、研究討論,時時觀察思惟其中的道理,並且採取行動修習止觀。若肯這樣學習,當一些對於佛法有信心的人,願意布施 衣食住所需給你時,你才有資格接受。

又樂遠離,以正方便修諸作意。

第二、要能歡喜遠離憒鬧,到寂靜處正式採取行動修習止觀,也就是修習七種作意,此名為「正方便」。

又復晝夜於退分、勝分二法,知斷、修習。

第 三、修行人於白天三分、夜晚三分中的初夜、後夜二分,都要精進地用功修行。對於修學戒定慧的功德是「退」、是「勝」,應該要很清楚,並且要「知斷修習」。 若是用功修行沒多久就不繼續精進,使令道業退步了,應該知道要迅速「斷」除此「退」法,令心精進。若是能夠勇猛地排除一切修學困難向前進,使令道業增長殊 「勝」了,則應該繼續「修習」,令不退轉。

又於生死見大過失。

第四、對於因煩惱造業而在六道中輪迴生死,要知道其中有很大的過患。一般人的看法,認為生在三惡道或是做人貧苦都是不好,但相信榮華富貴還是可愛的。現在說「生死見大過失」,就是能對於榮華富貴也見大過失。

又於涅槃見勝功德。

第五、思惟涅槃是不生不滅、永久安樂、沒有生死苦惱的境界,又能引發廣大神通慧、廣度眾生等殊勝功德。

午二、結

由此五相,是名第三處觀察。

由這五種相,就名為修行人於第三處「自誓受精勤無間修習善法」,所修習的五種相應善巧觀察。

《披 尋記》:應以五相精勤方便修諸善品等者,此中五相,如文可知。又此善品,謂定資糧。如戒律儀、根律儀、於食知量、初夜後夜悎寤瑜伽、正知而住,乃至沙門莊 嚴,皆資糧攝。言諮受、讀誦、論量、決擇者,謂於正法。言樂遠離者,謂於處所圓滿、威儀圓滿、若身遠離、若心遠離,總攝為一,名樂遠離。義如〈聲聞地〉說 (陵本三十卷六頁)。言修諸作意者,謂定地攝了相等七作意應知。言退分勝分者,謂諸善品暫得還失,是名退分;後後勝進,是名勝分。於退分法,應知應斷;於 勝分法,應正修習。

「勤修善品」,是指定的資糧說的。能親近善知識,請求教誡教授修定的法門,就是定的資糧。但是定資糧不止於此,還有:

「戒律儀」,如果受了戒卻不守護戒律,就沒有定資糧。不要誤會以為受了戒之後,因為犯戒而沒有定資糧,那就不願意受戒;要知道若不受戒,而做種種放逸的事情,也是沒有定資糧。

「根 律儀」,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不取相、也不取隨好。不取相,是守護前五識不要執取外面的五塵。但是,通常前五識了別境界只有一剎 那,它沒有隨念、計度分別,也不生貪瞋癡。不取隨好,是守護第六識不要隨順前五識剎那所取的相,去執取是好、是不好,不生貪瞋癡,這就是守護根律儀。

「於食知量」,是對於受用的飲食,要知道合適的數量,不要吃很多,也不要太少。一般而言,食量能夠減少一點,靜坐比較容易相應。

「初夜、後夜悎寤瑜伽」,白天自然是要經行宴坐,修學止觀。中夜可以休息,但是夜間的初夜、後夜中,仍然應該要「悎寤」,也就是要覺醒自己,精勤修止觀。

「正知而住」,於一切時要住於正念。若不小心失念時,要趕緊迴轉過來,令正念現前。

「乃至沙門莊嚴」,〈聲聞地〉中說,出家人的莊嚴中,最重要是愛樂正法。出家人對於佛法要有歡喜心,有了歡喜心就會學習、會修行,內心有佛法的氣氛,乃至成就聖道,才名為沙門莊嚴。

「皆資糧攝」,以上這些都是修學聖道的資糧,因此而能成就聖道,所以名為資糧。

「諮受、讀誦、論量、決擇」,對於正法要時時去請問、展讀、默誦、討論、思惟觀察,不去戲論一些世間上無義利的事。

「樂遠離」,應該住阿練若的寂靜處,晝三時、初夜、後夜,經行宴坐、正知而住、修學止觀。若身能遠離憒鬧,心遠離貪瞋癡的染污,總攝為一,名為「樂遠離」。

「修諸作意」,此處說修習種種作意,是指「定地」說的,包括了相、勝解、遠離、攝樂、觀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等七種作意。

「謂諸善品,暫得還失,名為退分」,修習定資糧時應該注意,若是得到一點定,稍微一疏忽很容易又失掉了。只是暫時得到,但是很快定又沒有了,名為退分。

「後後勝進,名為勝分」,若是肯努力,也不犯過失,今天有一點成就,接著明天、後天日日還能不斷地進步,就叫做勝分。為什麼會有退分、勝分?修行者應時時反省,若發現自己退失了,要趕快斷滅退步的原因;若是勝進了,就應該不斷努力正修習,繼續向前進。

巳四、第四處觀察 午一、釋 未一、辨四苦 申一、標

如是精勤修善品者,略為四苦之所隨逐。

這位修行人已經能夠於三處精勤觀察,又能在清淡的生活中修學聖道,但還有問題應該注意。簡略地說,在尚未成就聖道前,有四種苦惱恒相隨逐。

申二、列

謂於四沙門果,未能隨有所證故,猶為惡趣苦所隨逐。

第 一種苦惱是惡趣苦。修行人雖然能得未到地定乃至色界四禪,但是隨四沙門果中任何一個果位都沒有成就,也就是還沒得聖道的話,仍然為三惡道的苦所隨逐,就好 像有三個怨賊拿刀隨時要殺你一樣。若是還沒有得到禪定,就更危險了。因為未入聖位、又沒有禪定的功夫,不能調伏愛煩惱、見煩惱,隨時就有因緣,能引發你到 地獄、餓鬼、畜生三趣去受苦的。

《披尋記》:謂於四沙門果等者,謂若證諦現觀,便不顛墮惡趣及不復造 諸惡趣業感彼異熟,由是不為惡趣苦所隨逐。又證現觀補特伽羅有多差別:若於欲界未離欲者,初證現觀得預流果;若於欲界倍離欲者,初證現觀得一來果;若已離 欲界欲者,初證現觀得不還果。翻此,應知於沙門果未能隨有所證,故為惡趣苦所隨逐,是為第一所觀察相。

「諦」, 是苦、集、滅、道四諦,「現觀」,是成就了無我的智慧;證得初果,能如實現見四諦真理,名為「證諦現觀」。〈聲聞地〉中說到,初果聖人已斷見煩惱,但是愛 煩惱仍在,有時候也會失念,但煩惱出現的時間很短,譬如熱鍋上的一滴水,立刻就乾了。因為當煩惱起時他能警覺,立即如理作意以正念消除煩惱,所以在他臨命 終時,正念決定現前,心不顛倒,決定不會墮落到三惡道去受苦。再者,初果聖人知道一切法是如幻如化而不真實,所以對於一切法皆不執著,心裡是清淨莊嚴沒有 罪垢的,一定不會再造作嚴重的罪過,當然就不會感得惡趣的業果。所以,得聖道後不會為惡趣苦所隨逐。

「又證現觀補特伽羅有多差別」,成就聖道的人,有種種不同的情況和差別。

「若 於欲界未離欲者,初證現觀得預流果」,這位修行人雖然已經證初果了,但他還沒有遠離欲界欲。怎麼能說得了聖道卻沒有離欲呢?佛教徒初開始修四念處,第一個 就是觀身不淨。而修不淨觀只是調伏欲,並不能斷欲,所以欲仍然隱伏在心裡,只是沒有現行而已。所以,修不淨觀實在還是沒有離欲,是「未離欲者」。但是因為 他修四念處、修無我觀的關係,就能斷除見煩惱,斷除我見、戒禁取見、疑等三結,初證現觀、參預聖流、得須陀洹果。所以雖然沒有離欲,他已經是個聖人了。

「若 於欲界倍離欲者,初證現觀,得一來果」,欲界所繫、修道所斷的煩惱,共有九品思惑。若是成就禪定的人,已經先斷除了欲界六品煩惱,貪瞋癡煩惱的力量薄弱 了,所以可說是加倍地遠離欲界欲了。後來再修四聖諦斷見煩惱,則初證聖道時,一下子就證得斯陀含果。他還會再來欲界受生一次,故名為「一來果」。

「若已離欲界欲者,初證現觀,得不還果」,若是這位修行人得了四禪八定,斷除了欲界欲,也就是完全斷除了欲界的九品煩惱,他之後再修習四聖諦,證入聖道時就是超越初果、二果,直接得阿那含果。他不會再來欲界受生,故名為「不還果」。

若是與前面所說的情形相反,沒有得初果乃至四果,所有的見煩惱、愛煩惱都具足,業的力量很大,你無法迴轉業力不得果報,那就是為三惡道苦所隨逐了。這是第一種所應觀察的相貌。

體是生、老、病、死法故,為內壞苦之所隨逐。

第二種苦惱是內壞苦。雖然沒有墮三惡道,而是生在人間,但是所得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是無常法,有生、老、病、死等眾苦,是內身變壞所引來的,只要有生命體存在,就有此內壞苦跟隨著。

《披 尋記》:體是生老病死法故等者,一切有情所得自體,是無常法,生老病死眾苦可得,名內壞苦,內身變異之所引故。有此自體,即有如是眾苦之所隨逐。此中生 苦,乃至死苦,各由五相應可了知。〈決擇分〉中,一一別釋(陵本六十一卷十四頁)。是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所觀察相。

一 切眾生所得的身體都是不堅牢的、有變化性的。因為有變化,其中就有生、老、病、死,引來眾多的苦惱,名為「內壞苦」。此處說,有了身體就有眾苦隨逐,生苦 乃至死苦,各由五種相貌觀察就會明白。現在引本論〈決擇分〉中所說,生苦乃至五取蘊苦的原文,一一來分別加以解釋。這就是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種所應觀 察的相貌。

◎生苦

云何生苦?當知此苦由五種相:謂眾苦所隨故;麤重所隨故;眾苦所依故;煩惱所依故;不隨所欲離別法故。

云何眾苦所隨故苦?謂生那落迦及一向苦餓鬼趣中,若於胎生、卵生生時,種種憂苦之所逐,故名眾苦所隨故苦。

我 們沒得聖道以前,因為沒有斷煩惱,一剎那間一口氣不來,就隨著煩惱和所造的業力去受果報,或者生到地獄、或者生到餓鬼道,完全是苦。在餓鬼道中沒有水飲、 沒有飯吃,如果在人間的人沒有水、沒有飯,就會飢渴而死,但是餓鬼不會死,就是一直地受用苦果。除了一向陷在苦惱中的地獄、餓鬼道眾生,胎生的人道及卵生 的雞鴨等畜生道,當他們的業力引生果報時,也有種種憂苦隨逐而來,所以名之為「眾苦所隨故苦」。

云何麤重所隨故苦?謂三界諸行,為煩惱品麤重所隨,性不調柔,不自在轉,由此隨逐三界有情諸行生起,故名麤重所隨故苦。

三界中的一切有為法是行,眾生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乃至色聲香味觸法等也是行。於中最重要的是,眾生的內心活動,名為心行;無色界雖然無色,但有受想行識,也還是有心行。

而 此心「為煩惱品麤重所隨」,「麤重」就是煩惱的種子,因為煩惱的體性不調柔,所以名為麤重。譬如遇到可瞋的境界來觸惱你,你不能夠不受,就隨著那個境界起 瞋心。若遇到可愛的境界出現,貪愛心立刻就生出來。無論心隨順可意或不可意的境界而動,都是不自在,所以煩惱熏習成種子、種子生現行的時候,都是「性不調 柔,不自在轉」。

三界的有情,由於無量劫來一直都是這樣地熏習,隨著色受想行識起身語意行,栽培了各式各樣的種子隨逐在阿賴耶識裡面,有因緣的時候就生現行,所以說煩惱種子「隨逐三界有情諸行生起」。因為有那麼多的煩惱種子一直跟隨著,那正是令你受苦的因緣,所以是「麤重所隨故苦」。

從現實上觀察知道,我們的心都是隨境而轉的,外面的境界一現心就動,不能夠不受外面境界的影響。主要原因是,內心裡有煩惱種子隨逐,使令心沒有堪能性。若是能長時期地修止觀、修四念住等三十七道品,學習般若波羅蜜,正念有力,就能調伏煩惱,令煩惱不起。

云何眾苦所依故苦?謂衰老等眾苦差別之所依故。

「所依」是指已得了色受想行識的果報體,雖然現在很健康,不老又不病,但是隨時就會有病,又會漸漸的衰老乃至死亡,有很多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出現。前面說「眾苦所隨」指由業力所引生的果報,其中有眾苦隨逐;這裡則是指只要一有生命體,就會有很多不同的苦惱依於此身而出現。

云何煩惱所依故苦?謂受生已,於愛境愛、於瞋境瞋、於癡境癡。由是因緣,住不寂靜,惛蕩身心,不安隱苦,故名煩惱所依故苦。

前面所說的「麤重所隨」,是指煩惱種子說的;這裡說「煩惱所依」,是指煩惱現行。當煩惱出來活動時,就是苦!

因 為有了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得到了眼耳鼻舌身意以後,遇見可愛的境界,心和貪愛的種子一起現行活動,就去愛著所緣境;忿怒的境界出現時,就是要忿怒;對於 能誑惑人的境界,因為愚癡的關係,就受它的欺騙。其實,這一切的境界都是虛妄的!如夢中境、如水中月,實在是不真實的,但是我們卻認為是真實,所以生起貪 愛、忿怒。貪、瞋裡面,都有愚癡。或者雖然不貪也不瞋,但不知道一切境界是如幻如化、是畢竟空,還執著以為真實;有所執著就是有所得,有所得就是被欺騙 了,這就是愚癡,所以說「於癡境癡」。

由於內心有貪瞋癡的緣故,心不能寂靜;若心住於第一義諦,離一切相,沒有貪瞋癡的活動,就是寂靜的。現在不能夠達到第一義諦,因為內心有無明,被貪瞋癡所愚弄,使令身心老是動亂,無法得到寂靜樂。所以,不能安隱也是苦惱,名為「煩惱所依故苦」。

云何不隨所欲離別法故苦?謂諸有情生者皆死,生必殞沒。所有壽命死為邊際、死為終極。如是等事,非其所愛,由此因緣,唯受眾苦。是以不隨所欲離別法故,說生為苦。

凡是有生,必定要死!不管是人間、天上,長壽、短壽,所有的生命都是以死為最後的邊際。死亡就是「離別法」,這件事不是我們所歡喜的,但死亡非要來不可,縱然不想死,也別無辦法,只有受苦了。而死是因為生而來的,所以「說生為苦」。

一切眾生都有這五種生苦相。約人來說,就是在母腹裡結胎、住胎、出胎,成就身體的時候就有生苦,也就是有這五種相。

◎老苦

云何老苦?當知亦由五相,謂於五處衰退故苦:一、盛色衰退故;二、氣力衰退故;三、諸根衰退故;四、受用境界衰退故;五、壽量衰退故。

什麼是老苦?從五個地方有衰退的情形,會令人感覺到苦惱。

一、「盛色衰退故」,「盛色」就是健康!身體健康是我們所歡喜的,但是到了老年,身體就會衰退,使令我們心裡不歡喜。雖然不歡喜也沒有辦法,就是要衰退。

二、「氣力衰退故」,年輕人氣力很強,老的時候氣力就減弱了。

三、「諸根衰退故」,眼耳鼻舌身意諸根的能力,都衰弱退化了。以前眼睛很好,現在要是戴上眼鏡,也不一定看得清楚;耳朵也不行,就是聽不清楚;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統統都衰退了,也是苦。

四、「受用境界衰退故」,以前吃三碗飯、很快就消化了,現在連吃一碗飯都很勉強,胃口也變差了。所受用的境界衰退,也就是享受減少了,這也是苦。

五、「壽量衰退故」,譬如有一百歲的壽命,假使現在才五歲,就還有九十五年可以活,若是七十歲,則剩下三十年的時間。隨著年紀漸漸大,壽命逐漸減少,是老苦的相貌。

◎病苦

云何病苦?當知病苦亦由五相:一、身性變壞故;二、憂苦增長多住故;三、於可意境不喜受用故;四、於不可意境非其所欲強受用故;五、能令命根速離壞故。

一、「身性變壞故」,身體的體性敗壞了,不是原來健康的樣子了。這句是總說。

二、 「憂苦增長多住故」,有病的時候心裡憂苦,因為病苦增長,憂苦也隨之增長,那就長時間住在憂苦裡。若是出家人可以修止觀如理作意,能令心在第一義諦上安住 不動,病苦就能減少。若不修止觀,就為病所苦,無可奈何。貧苦的人有病,可能想:「死了很好,就可以不再受貧窮苦了。」但富貴的人可不是,有病的時候放不 下享樂的境界,苦惱更多更大了。

三、「於可意境不喜受用故」,有病的時候,對於可愛的境界不能受用,心裡也不歡喜。

四、「於不可意境非其所欲強受用故」,雖然不願受用不歡喜的境界,但不受也得受。打針、吃藥,躺在床上不能動,都違背自己的欲願,都是苦,但勉強還是要受。

五、「能令命根速離壞故」,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病能令你的命根很快地破壞了。我們的身體是由壽、煖、識三事所合成的,身體還有溫暖、八識尚未離身,壽命未斷,即假名「命根」。一旦有病,命根就有被破壞的危險,如果壽、煖、識三者分離了,就是死亡。

◎死苦

云何死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一、離別所愛盛財寶故;二、離別所愛盛朋友故;三、離別所愛盛眷屬故;四、離別所愛盛自身故;五、於命終時備受種種極重憂苦故。

一、「離別所愛盛財寶故」,一旦死亡時,原來在銀行的存款就不屬於你的了。

二、「離別所愛盛朋友故」,本來很多好朋友在一起很快樂,死亡時要同好朋友分離了,這也很苦!

三、「離別所愛盛眷屬故」,和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這些可愛的眷屬也都分離了,當然是很苦!

四、「離別所愛盛自身故」,最可愛的是自己的生命體,死亡的時候也同這個身體分離了。

五、「於命終時備受種種極重憂苦故」,這句總說死苦。〈意地〉說,臨命終時有解肢節等情形,會受很多很多的痛苦憂惱。

◎怨憎會苦

云何怨憎會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一、與彼會生憂苦故;二、治罰畏所依止故;三、惡名畏所依止故;四、苦逼迫命終怖畏所依止故;五、越正法惡趣怖畏所依止故。

一、「與彼會生憂苦故」,和憎恨的人遇在一起,心裡很憂苦。

二、「治罰畏所依止故」,以前的怨家要來處罰你、苦惱你,這也是令人害怕的事。「治罰」的恐怖,是因為怨憎會苦而有的。

三、「惡名畏所依止故」,怨家常常在外面說你的壞話,令你害怕名聲被破壞。

四、「苦逼迫命終怖畏所依止故」,怨憎會的苦惱逼迫,有可能破壞所依止的身體,乃至喪命,所以怖畏命終死亡的憂苦。

五、「越正法惡趣怖畏所依止故」,怨憎會時,因為害怕怨家會殺掉你,你也可能拿著刀、槍、或者武器殺掉對方,這就是違「越正法」的不善業。由於怨憎會,就有怖畏造做違越正法的不善業因果,死後墮到三惡道去的憂苦。

◎愛別離苦

云何愛別離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謂不與彼會,生愁惱故;由此因緣,生怨歎故;由此因緣,身擾惱故;念彼眾德,思戀因緣,意熱惱故;應受用等,有所闕故。

一、「謂不與彼會,生愁惱故」,若和所愛的人別離,或不與所愛的人聚會,心裡都會不舒服,生出憂愁苦惱。

二、「由此因緣,生怨歎故」,由於不能與所愛的人在一起,因此發出哀怨感歎的聲音。

三、「由此因緣,身擾惱故」,由於和所愛的人分離,身體也感覺苦惱。

四、「念彼眾德,思戀因緣,意熱惱故」,思惟你所愛的人是多麼的可愛,他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都好,身相也好,心腸也好,越念越苦惱,心裡就生起熱惱。

五、「應受用等,有所闕故」,和可愛的人在一起,有很多歡喜的事情,現在可愛的人不在,這些事情都做不成,所以是苦惱。

◎求不得苦

如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當知亦爾。

如愛別離有五種苦惱的相貌,求不得苦也和愛別離苦一樣有五種。

◎五取蘊苦

云何五取蘊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謂生苦器故;依生苦器故;苦苦器故;壞苦器故;行苦性故。

「蘊」是色受想行識五蘊,「取」是煩惱。因為煩惱的執取而有此五蘊的生命體,有了生命體後,又繼續地執取、繼續地煩惱,所以名為「五取蘊苦」。

一、「謂生苦器故」,「器」是指生命體,此生命體如同器具,裡面盛裝了許多苦惱。因為有生命體,就會生出很多的苦惱,所以說五取蘊是生苦之器。

二、「依生苦器故」,有了生命體就必定有生苦,隨後又能生出來其餘的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等六苦,這七苦合起來就是五取蘊苦,所以名為依生苦器故。

三、「苦苦器故」,此生命體生出來的種種令人苦惱的事,是苦苦。每一件事現前時,都有生、住、滅三種相貌,而苦苦是苦惱的事正現前時令人苦,存在時也令人苦,滅去的時候就不苦了。所以,苦苦有兩個苦,一個生苦、一個住苦。

四、「壞苦器故」,此生命體也會創造出來令人快樂的事,快樂的事現前或存在時是很快樂,但是破壞時也就苦惱了,所以名為壞苦。

五、「行苦性故」,有時會感覺不苦、也不樂,但是不苦不樂的覺受不會永久不變,不久之後不是遇見苦苦就是遇見壞苦,所以也是苦。這是五取蘊苦的五個相貌。

一切所愛離別法故,為愛壞苦之所隨逐;

四種苦惱中的第三種,是愛壞苦。人生雖然也有如意的事情,但是這些令你感覺可愛的事情,仍然是無常變化的,終究有一天會與你分離、令你生苦惱,所以說「愛壞苦之所隨逐」,即是上文所說的愛別離苦。

《披尋記》:一切所愛離別法故等者,此說愛別離苦,是為第六所觀察相。

前面「惡趣苦」是第一,「生、老、病、死法」,是二、三、四、五,「愛別離苦」就是第六種所應觀察相。

自業所作故,一切苦因之所隨逐。

第四種苦惱,是五取蘊苦。現在所得的生命體,是前生所造有漏業力所感得的果報,有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苦的苦因跟隨在此五蘊身中,就是五取蘊苦。這是第七種所應觀察相。

我 們的生命體,不論如意不如意,美麗或醜陋,皆是由自己以前所創造的業力而生,不能怨任何人。如果前生的慈悲心非常的強,今生的相貌就會莊嚴些;今生的相貌 醜陋,是由於前生瞋恨心多。所以,從今生所得的生命體,可以推知過去栽培了什麼樣的因,才會得到現在的果報。這是佛法的可貴,告訴我們什麼都是自己創造 的,所以從今以後不要再發動貪瞋癡,要歡喜學習戒定慧,學習大慈悲,將來就會得到可愛的果報。

「一切苦因之所隨逐」,過去生有可能造了很多的善法利益他人,也可能造了很多有過失的事去傷害他人。事情雖然過去了,但是還沒有結束,那些惡業的種子還潛藏在阿賴耶識裡,隨逐這個身體不捨離,這就是苦。

《披尋記》:自業所作故等者,此說五取蘊苦,是為第七所觀察相。

這裡說「自業所作」而有的苦,指五取蘊苦,即是第七種所應觀察相。

未二、攝七相

彼為如是四苦隨逐,應以七相審正觀察。

未得聖道的修行人,有惡趣苦、內壞苦、愛壞苦,及五取蘊苦等四種苦,跟隨著你不能捨離。這四種苦開為七相:三惡道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壞苦、五取蘊苦;應該以這七種不同的相貌,仔細而正確的思惟觀察。

午二、結

由此七相,是名第四處觀察。

若能夠善巧的修習觀察,三惡道苦乃至五取蘊苦等七種相貌,就名為第四處觀察。

寅二、正思惟 卯一、舉作意

彼於如是四處,以二十二相正觀察時,便生如是如理作意:謂我為求如是事故,誓受下劣形相、威儀,及資身具;誓受禁戒;誓受精勤常修善法。而我今者,於四種苦,為脫何等?

這 位修行人能於四種境界,以二十二相──前三處各有五相,第四處有七相──審正觀察時,就能夠發起如理的思惟,自我省察:「我為了得到三摩地自在,而決定領 受下劣的形相、不隨欲行的威儀、最低標準的資身用具,決心受持佛制的禁戒,也決心精勤修習一切相應於三摩地自在的善法。但是,在惡趣苦、內壞苦、愛壞苦、 五取蘊苦等四苦中,我解脫了那一苦呢?」

卯二、顯精勤

若我如是自策自勵,誓受三處,猶為四苦常所隨逐,未得解脫;我今不應為苦隨逐、未於勝定獲得自在,中路止息,或復退屈。

又 這樣思惟:「假若我自己能夠這樣地鞭策自己、勉勵自己,誓受三處,雖然出了家、受了戒,修學戒、定、慧,卻仍然為惡趣苦、內壞苦、愛壞苦、五取蘊苦之所隨 逐,還不能解脫其中任何一苦。那麼,我更應該加倍精進,不應該在還有四苦隨逐,在未得更殊勝的三摩地自在之前,就於中途停止休息,何況更於上定中退失、屈 於下定,或者就此失去了禪定?」

卯三、結名想

如是精勤如理作意,乃得名為出家之想,及沙門想。

能夠如此精進的依法如理作意,觀察自己、反省自己,就可以稱之為具有出家思想,以及沙門思想的出家人了。

「沙門」翻為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外道的出家人也叫做沙門,佛法的修行人也名為沙門。若是出了家沒有得沙門自在,也沒能得勝三摩地,或者連未到地定也沒得,能叫作沙門嗎?但是若能夠如前文所說,以涅槃為上首,為成就聖道而精勤如理作意,就可以算是出家人了。

《披 尋記》:乃得名為出家之想及沙門想者,〈聲聞地〉說:又若自能出離身中所有一切惡不善法,當知是名真實出家(陵本二十九卷二十頁)。又〈攝事分〉說:依第 一義所有沙門,安立如是八支聖道為沙門義。為此義故,於善說法毘奈耶中假名出家,受沙門性(陵本九十八卷十八頁)。此名出家想及沙門想,義應準知。

本論〈聲聞地〉中說,出家人若是能夠努力出離所有的惡不善法,出離一切愛煩惱、見煩惱,就名為真實出家了。

另 外,在本論〈攝事分〉說,出家的目的是想要得聖道,要見到我空真如、法空真如的第一義諦。但是第一義是沒有名言的,佛陀的大慈悲、大智慧,隨順眾生,以名 言為眾生安立聖道的法門,即是八支聖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為沙門義」,此八支聖道是沙門應該學習的法門,依止此 八正道修行,就能得聖道。

若是依三十七道品的次第,七覺支是得了初果,得了初果以後,再學習八支聖道,斷除去剩餘的煩惱,就能進步到二果、三果,最後得阿羅漢了。

「為 此義故,於善說法毘奈耶中假名出家」,為了成就八支聖道,也就是為了見到我空真如或法空真如,來到佛法中出家。初開始是假名字出家,並沒能真實地成就出家 的實義,但假名字出家也還勝過不出家。出家以後「受沙門性」,能夠接受佛法的教導,有想成就聖道的思想,才可以名之為出家及沙門。

寅三、修方便 卯一、舉依止 辰一、樂斷

彼於圓滿修多方便以為依止,由世間道,證得三摩地圓滿故;於煩惱斷,猶未證得,復依樂斷,常勤修習。

這 位修行人為了得到三摩地自在,依止所證得的未到地定,勤修能得三摩地圓滿的加行,觀察色界是微妙安樂、欲界是苦,依世間道證得三摩地圓滿。此時他並沒有修 苦集滅道四聖諦,唯用世間道的方式修習禪定,因此還不能斷除愛、見、慢、疑、無明等煩惱。現在,為了成就三摩地自在,還要精勤努力修行。

「復 依樂斷,常勤修習」,佛教徒因為學習過經論,就會知道雖然是得了根本禪,有了高深微妙的禪定樂,但是因為沒有成就聖道,還有很多煩惱。「復依樂斷」,又為 了成就三摩地自在,依止三摩地圓滿為方便,意樂斷除愛、見、慢、疑、無明等煩惱的障礙,所以在禪定中常常勤力修習觀察。

辰二、樂修

又彼已得善世間道,數數為得三摩地自在故,依止樂修,無間而轉。

這位修行人雖然已經成就色界靜慮,得到了世間增上生的善道。但是,為了更進一步成就心自在、定自在的功德,以得三摩地自在的願望為依止,歡喜毫不間斷、不懈怠地努力修行。

辰三、心無貪恚

又於正信長者、居士、婆羅門等,獲得種種利養恭敬,而不依此利養恭敬而生貪著;亦不於他利養恭敬,及餘不信婆羅門等對面、背面諸不可意身業、語業現行事中,心生憤恚;又復於彼無損害心。

這 位修行人已得三摩地圓滿,為了得到三摩地自在勤修加行時,一切的生活所需,是依賴對於佛法有正信的有德長者、富有的居士,以及相信梵天的婆羅門來供養的。 雖然這些人恭敬地供給種種生活所需,但是他並不因此而心生貪著。對於他人所獲得豐厚利養及恭敬,也不生嫉妒煩惱。若是有不信佛法的婆羅門,當面對他有所訶 斥或背後對他有所詆毀,乃至於以行動來毀辱他,對於這種種不可意的身業、語業的出現,他心裡沒有任何憤恨惱恚,對於那些毀辱他的人,也沒有任何報復傷害的 念頭。

不論在生活中有可意的或者是不可意的境界,這位得了色界四禪的禪師都不會生分別心。雖然 尚未成就聖道,內心還有貪、瞋、嫉妒等煩惱,不過比一般散亂心的凡夫要輕微多了。另外,得到色界四禪以上的人,若是內心有想傷害人的念頭,那是很厲害的! 對方不論是國王、大臣還是長者、居士,就要有倒楣的事了。所以,彌勒菩薩在此特別開示不要動心。

辰四、正念現前

又愛、慢、見、無明、疑惑,種種定中,諸隨煩惱不復現行,善守念住。

這位修行人由於勤修觀察,不論長者、居士恭敬或不恭敬他,他的內心沒有貪恚等煩惱。又進一步省察,自己原先在禪定中有愛味、高慢、邪見、無明、疑惑等種種隨煩惱,現在因為能在禪定中善巧地將心安住於四念住,所以這些隨煩惱不會現行了。

隨煩惱有二義:一、根本煩惱也就是隨煩惱。二、由根本煩惱流出的其他輕微煩惱,也名為隨煩惱。

《披尋記》:善守念住者,此中念住,謂四念住。應知於四念住安住正念,所作應作,離不應作,是名善守念住。

「於四念住安住正念」,修習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心就安住於正念中。努力地修習四念住,修學所應作的聖道,遠離煩惱染汙等不應作的事,就叫做「善守念住」。

辰五、離增上慢

又非證得勝奢摩他,即以如是奢摩他故,謂己一切所作已辦,亦不向他說己所證。

雖然已經成就三摩地圓滿,並且能夠安住正念,但是這位修行人自己知道只是得了色界四禪,還不是殊勝的三摩地自在。因此,他不會以為:「一切所作的事情我都辦好了,我現在是阿羅漢了!」也不會向人講說自己所證得的禪定。這就是善修方便,而遠離增上慢。

卯二、明正行 辰一、少欲喜足 巳一、舉於衣服

彼由如是樂斷、樂修、心無貪恚、正念現前、離增上慢,於諸衣服,隨宜獲得,便生喜足。

這位修行人能夠樂斷煩惱、樂修三摩地自在,內心沒有貪恚,並安住於四念住中,常時正念現前,又能遠離增上慢的過失。對於所受用的衣服,隨順布施者供養他的,無論好壞,便生歡喜滿足之心。

巳二、例餘一切

如於衣服,於餘飲食、臥具等喜足,當知亦爾。

如於衣服能生喜足,對於其餘的飲食、臥具等什物,也是隨所獲得的都不挑剔,一樣是歡喜而滿足。

辰二、正知受用

又正了知而為受用。謂如是等諸資生具,但為治身,令不敗壞、暫止饑渴,攝受梵行,廣說乃至於食知量。

在受用所獲得的資具時,心裡要正知而受用。也就是這位修行人在得到衣服、飲食、臥具等維持生命存在的資具時,應正念觀察受用的目的是為了調理身體,使令身體不敗壞而正常存在,暫時停止飢渴,能有精神修學聖道,廣說乃至於攝取適量的飲食等等,也都是為了成就道業。

《披尋記》:但為治身令不敗壞等者,〈聲聞地〉說:為身安住,食於所食;為除飢渴,受諸飲食;為攝梵行,受諸飲食。此中三相,應準彼知。復說:由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蕩,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是名廣說乃至於食知量。

為了使身體四大調和地安住而食用飲食,為了暫時止息飢渴而受用飲食,此二相──為治身體令不敗壞、暫止飢渴,其意同於臨齋五觀中的「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攝梵行是第三相,就是五觀中「為成道業,應受此食」之意。

〈聲 聞地〉中復說:「由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蕩」,「倡蕩」就是唱歌、跳舞、淫蕩等事情;不是為了受用這種種欲事而吃飯。「不為憍逸」,不會因為吃的比別 人好而生憍慢、放逸。「不為飾好」,不是為了裝飾自身,穿的衣服要比別人美好。「不為端嚴」,也不是為了端嚴自己的相貌。這些飲食、衣服、臥具等,乃至於 食知量,總而言之,都要正知是為了成就聖道而受用的。

寅四、獲自在

彼由如是正修行故,於三摩地獲得自在。依止彼故,其心清白、無有瑕穢、離隨煩惱,廣說乃至獲得不動,能引一切勝神通慧。

這 位修行人經過了善觀察、正思惟、修方便,長時期調練自己的心,終於成就了三摩地自在了。當他依止於三摩地自在的禪定中時,內心是捨念清淨、性善無穢鮮白 的,遠離了愛、慢、見、無明、疑等隨煩惱的現行,乃至廣說能夠成就第四靜慮的不動功德──即以四禪的強大定力為依止,引發五種殊勝的神通和智慧。

《披尋記》:廣說乃至獲得不動等者,此說第四靜慮,名為不動。其心清淨鮮白,周遍一切散動不能侵故,由是能引一切勝神通慧。此中神通,謂五神通應知。

「不動」是指色界第四禪。因為初禪有尋伺、二禪有喜、三禪有樂,而第四禪已息滅所有的動亂,心裡是捨念寂靜而住的,所以名為不動。

「其心清淨鮮白」,是說第四禪唯與捨念清淨相應,不再有愛味等煩惱現行,稱喻善性名為鮮白。「周遍一切散動不能侵故」,一切動亂的境界不能侵犯,所以第四禪是最殊勝的。「由是能引一切勝神通慧」,在第四靜慮中修學神通,很容易成就殊勝的五種神通智慧。

丑二、結

是名三摩地自在。

這個階段就名為成就了三摩地自在。

子二、明普攝義

此三摩地自在廣義,當知唯有如所說相。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於聖教中所開示三摩地自在的法義,應當知道,全部已包括在此處所說的「善觀察」、「正思惟」、「修方便」、「獲自在」之中。除了這些,再沒有可以超過或增加的了。

壬五、結簡外道

又先所說得三摩地,若中所說三摩地圓滿,及今所說三摩地自在,總名無上世間一切種清淨。當知此清淨,唯在正法;非諸外道。

在 「世間一切種清淨」中,最初說明「得三摩地」,次說「三摩地圓滿」,現在又解釋了「三摩地自在」,這三個階段總名為「無上世間一切種清淨」。「世間一切種 清淨」主要指的是色界四禪,本來共於外道,但現在佛法中所講的,是超越了外道的境界而為外道法中所無,在一切世間清淨中是最殊勝的,所以名為「無上」。

應 該知道,唯獨佛法中圓滿開示了這三種清淨,不是外道的修行人所能講解、明白的。外道雖然也有人成就四禪八定,但是不如佛法的清淨莊嚴。因為佛法中教導我們 遇見一切色聲香味觸的境界,乃至得到色界四禪,不可以執著有我、我所,亦不應有種種貪瞋癡的煩惱。由於佛法中如此開示,這位佛教徒雖然尚未斷除煩惱種子, 但是煩惱不現行了,這就是超越了外道。

辛二、出世間一切種清淨 壬一、徵

云何出世間一切種清淨?

什麼是出世間一切種清淨呢?

「出」,是超越的意思;超越世間的清淨,那就是佛法特有,能得涅槃的一切清淨法了。

壬二、釋 癸一、辨諸清淨 子一、標

當知略有五種。

出世間一切種清淨,簡略地說有五種。

子二、徵

何等為五?

那五種呢?

子三、列

一、入聖諦現觀;二、入聖諦現觀已,離諸障礙;三、入聖諦現觀已,為欲證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諸歡喜事;四、修習如所得道;五、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

這裡先列出五種清淨,以下解釋。

子四、釋 丑一、入聖諦現觀 寅一、徵

云何入聖諦現觀?

「諦」 是苦、集、滅、道四諦。我們凡夫及三惡道的眾生,雖然在苦惱的境界裡也感覺苦,但並不是真實明白苦;聖人則能如實知苦、如實知集、如實知滅、如實知道。所 以,苦集滅道是聖人的境界,故名為「聖諦」。「聖諦現觀」就是以無分別的清淨智慧,現見四聖諦的真理。當清淨、無漏、無分別的智慧現前時,能夠沒有間隔地 與聖諦的真理契合,故名為「現觀」。

「入」,悟入、通達的意思。「入聖諦」,就是通達聖諦,有 兩種不同:第一種是解悟,能從語言文字上的解釋,理解佛法中的道理。第二種是證悟,經過一番修行後,成就了清淨的無分別智,悟入離言的聖諦,即是證入。解 悟的時候,還是凡夫境界;成就無分別的智慧悟入聖諦,就是聖人了。

寅二、釋 卯一、辨入現觀 辰一、辨 巳一、明漸次 午一、由正知

謂有如來諸弟子眾,已善修習世間清淨。知長夜中,由妙五欲積集其心;食所持故,長養其心,於彼諸欲生愛樂故,而於諸欲深見過患。

入聖諦現觀並不是頓然間成就的!要依次第逐漸地加行,最後才成就。聖諦現觀的漸次有二:一、由正知,即建立深見諸欲的過患,及於上勝境見寂靜德的正知見;二、由厭離,厭離戲論界。有了這兩個條件,才可能入聖諦現觀。以下詳細說明。

以 佛為導師的一切佛弟子,能夠放下世間的名聞利養,安心修學禪定,並且已經能「善修習世間清淨」,成就了三摩地自在。「知長夜中,由妙五欲積集其心」,由於 學習了佛法,有智慧能明白凡夫從久遠以來,於無明的長夜中從來沒有智慧的光明,不能解了色聲香味觸五欲是雜染苦惱的,反而認為是清淨美妙的。於是前六識隨 逐外境的妙五欲,生起貪瞋癡的現行;而煩惱的活動又熏習自心,積集了無數貪瞋癡的種子在阿賴耶識裡面,形成一種潛在的功能。

「食所持故,長養其心,於彼諸欲生愛樂故」,欲界的生命體需要靠食的資養,又由攝受四種食──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而長養身體,令身體強壯、心力也強盛時,又繼續去追逐五欲的種種快樂,任令貪、瞋、癡相續地活動,因此造作種種的罪過,再受種種的果報。

「而於諸欲深見過患」,因此,他深深地體見到五欲的過患,知道五欲是眾多煩惱的根源,而世間的榮華富貴,隱藏著許多災患與苦難,所以不為五欲所迷惑。

《披尋記》:食所持故長養其心者,如契經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謂依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能令諸行相續而住,名食所持。令無色蘊相轉增勝,名長養心。

「如契經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一切色受想行識的眾生,都要靠食才能生存,沒有食的資養是不行的。依照佛法說,有四種食:

一、「段食」,就是我們每天所食用的,一段一段的飲食。

二、 「觸食」,亦名悅意觸食,指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時,內心生起喜悅,這種歡喜心也有長養生命的力量。若天天接觸的都是苦惱的境界,對健康是有傷害 的;一定要有悅意觸食,令內心喜悅,才有長養的作用,名為觸食。所以,人與人之間要儘量地和悅相處,不要隨便觸惱別人。

三、「意思食」,「意」指第六意識。對於一些事物,經過第六意識的觀察思惟之後,雖然還沒有得到,但內心感覺到有希望,就有了長養生命的力量。譬如,計劃做生意能賺到一億美鈔,實在錢還沒拿到手,但內心感覺到有希望,即名意思食。

四、 「識食」,「識」是指阿賴耶識。前五識是有間斷的;而睡覺不做夢時,第六識也停止作用了。此時是誰在任持這個生命體呢?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不間斷 的,長時相續地長養此生命體;這個生命體能夠存活,就是因為有阿賴耶識的執持與保護。前六識的種種活動,完全要靠阿賴耶識的支持,沒有阿賴耶識,前六識也 不能存在。阿賴耶識執受生命體的力量最強,所以唯有它是「識食」。

「能令諸行相續而住」,依此四種食使令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乃至色聲香味觸法等諸行,能相續地存在,所以名為食所持。

「令無色蘊相轉增勝,名長養心」,「蘊」分為有色蘊與無色蘊;有色蘊是眼耳鼻舌身等色法,無色蘊就是受想行識等心法。因為有諸識的長養,使令受想行識等無色蘊的力量展轉地強大起來,所以名為長養心。

於上勝境見寂靜德。

「寂 靜」是對浮動說的。有煩惱心就不能寂靜,貪欲、瞋恚、疑惑、高慢等種種的煩惱一動,心就不安,都是過患。「上勝境」指涅槃,是遠離一切煩惱的擾動,具有 「生滅滅已,寂滅最樂」的寂靜功德,最殊勝微妙的境界。這個修行人,對於超越三界的涅槃,已經建立起正確的知見,故名「於上勝境見寂靜德」。

總之,想要入諦現觀,先要建立正知見:第一,是能夠認識到此世間,包括欲界人天乃至色、無色界天的禪定,都是苦惱的境界,才能發起厭離心。第二,是能夠認識到出世間的聖道,是最殊勝微妙的,才能發動求證上勝境的願望。

《披尋記》:於上勝境見寂靜德者,謂於斷界、離欲界、滅界,觀見最勝寂靜功德故。

「上勝境」,有斷界、離欲界、滅界三種差別。

一、「斷界」就是修四念住、無我觀,斷除我見。佛教徒初開始修學聖道,學習四念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為什麼要觀身不淨呢?是要調伏欲!因為欲是障道的因緣。在家居士可能聽人說,坐禪令心寂靜住,可以使身體健康。其實,佛法中說修禪,目的不是為了身體健康,但是常常坐禪,心裡寂靜住,也能幫助身體健康。這是搭便車,是順便得到的功德,不是目的。

坐 禪的目的是什麼?主要是修四念住、想得聖道。佛菩薩的大智慧,開示我們煩惱有兩種:一種是活動的煩惱,即是現行;一種是潛在的煩惱,即是種子。初開始應該 先去除障道因緣,修觀身不淨調伏欲、令不現行。但是欲煩惱的種子還在,為了斷除它,還必須修習無我觀。若成就了無我的智慧,即能根本地斷除現行與種子二種 煩惱,成就涅槃寂靜的功德,此即佛教徒修習禪定的目的。

當然,修四念處觀,其中也要有止,止觀二門都要學習。若是在未到地定裡修無我觀,能斷我見,把執著有我的煩惱消除了,得了初果,名為斷界,就是寂靜德。

我們若不學習佛法,不見得明白貪瞋癡是煩惱,更別說知道「我」是煩惱!若是願意多讀經論,又能從事實上去觀察,就會明白「我」的煩惱比貪瞋還厲害。如果出家人能修學無我觀,出家人容易和合。若我的煩惱不能調伏,六和敬的和合僧很難成就,何況是一般社會上的人!

什 麼時候能夠斷除我的煩惱?依據《俱舍論》、《瑜伽師地論》,至少一定要先成就未至定,以定為依止而修無我觀,才能發生伏斷煩惱的力量。如果沒有定作依止, 就算能夠思惟無我,還是不能斷煩惱。持戒清淨能幫助修得禪定,禪定能幫助證得智慧,而成就了智慧就能得涅槃。這是所謂的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的次第。

二、 「離欲界」,得了初果之後,還有欲界的煩惱,要繼續修四念住,把欲界欲、色界欲、無色界欲全部消除,究竟得阿羅漢道。欲界的人貪著五欲樂,但得了色界四 禪、無色界四空定的人還有愛著禪定的欲,也是煩惱。所以,得初果後要繼續修奢摩他、毘缽舍那,止觀不斷的進步,乃至把上二界的欲也消除了,名為「離欲 界」。此時是得到更圓滿的阿羅漢道了,這也是「寂靜德」。

三、「滅界」,得了阿羅漢的聖人,正 念一提就到了第一義諦。《阿含經》說,第一義諦就是我空真如,我空的境界就是第一義諦。證得阿羅漢後,色受想行識還在,還會有老病死的事情。當阿羅漢壽 盡,色受想行識滅了,入無餘涅槃、究竟寂滅,不再流轉生死,一切有漏的過患完全消滅了,名為「滅界」。

「觀見最勝寂靜功德故」,已善修習世間清淨的佛教徒,成就了色界四種靜慮後,由於有佛法的智慧,能夠看見得初果、阿羅漢道乃至入無餘涅槃,是最殊勝的寂靜功德。

午二、由厭離

彼於戲論界易可安住,謂於世間一切種清淨;於無戲論界難可安住,謂於出世間一切種清淨。是故於彼厭惡而住,非不厭惡。

這 位已經成就了未到地定乃至四禪的佛教徒,雖然很容易地就能入定安住,但是所安住的境界,還是凡夫虛妄分別的戲論界。因為他還沒有證得清淨的無分別智,無法 安住在超越假名、無諸戲論的清淨世界中。唯有佛教徒具有正知,明白出世間清淨的道理,因此對於自己所成就的得三摩地、三摩地圓滿、三摩地自在等境界並不歡 喜,反而有厭離心。

「彼於戲論界,易可安住」,這位佛教徒從初開始得未到地定,再進步到色界四 禪或者無色界四空定,又在四禪中訓練成就了入住出自在;依這樣的次第修習,他現在已經很容易地就安住在禪定中。雖然有這樣的能力,但是他知道這還是在世間 的戲論界,因為凡是可以用名言文句表達的,就是心識的分別,名為戲論,還不是特別殊勝美妙的境界。

「於 無戲論界,難可安住」,聖人入定時,與第一義諦相應,內心是無分別的,所以沒有戲論。可是佛菩薩為了教化眾生,也隨順眾生的習性,方便安立語言文字開示涅 槃的境界。雖然是語言文字的佛法,若真實依此教法用功修行,就能從有分別入無分別,達到涅槃無戲論的境界。現在,這位成就色界四禪的人,因為還沒有成就無 我的無分別智,所以無法安住在涅槃的清淨境界。

「是故於彼厭惡而住,非不厭惡」,因為知道色界四禪不是永久的安樂處,所以厭惡住在色界四禪,並非耽著禪定樂而不生厭惡。當然,這是指佛教徒而言,若是非佛教徒得到色界四禪時,他們內心是感覺到歡喜安樂的。

《披尋記》:於無戲論界難可安住者,滅有為法,證得涅槃,是名無戲論界。與有為法不應說異不異,唯內所證,非所戲論故。

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有為法」。成就了色界四禪,還是屬於有分別的境界,所以是有為法。若是滅除一切有為法,證得無生滅的涅槃境界時,不可以用意識分別,所以名為「無戲論界」。

「與 有為法不應說異不異」,涅槃是無為法,無為法與有為法是怎麼樣的關係呢?「不應說異」,不應該說離開了有為法,另外有個無為法,也不應該說離開了無為法, 另外有個有為法,不應說兩者是別異的。「不應說不異」,也不應該說有為法就是無為法,無為法就是有為法,不應說兩者相同。

「唯內所證,非所戲論故」,這是經過一番修行,內心成就無我智慧後才能證悟的,不能用有所得的虛妄分別心去推究,所以名為無戲論界。

巳二、明趣入 午一、善修治 未一、標列厭患

又此住正法者,於無戲論涅槃界中,心樂安住,樂欲證得。由闕沙門果證增上力故,於己雜染相應,心生厭患;於己清淨不相應,心生厭患;於己雜染相應過患,心生厭患;於己清淨不相應過患,心生厭患;於己清淨見難成辦,心生厭患。

以下說明如何能趣入聖諦現觀。分為二部分:第一、善修治,第二、善安住。現在先說善修對治,以除遣過患。

又, 這位對於佛法有深厚信心的禪師,有意願在無戲論的涅槃界中安住,內心歡喜三乘聖者所證得的涅槃,懇切地希望自己也能夠證得。雖然,他還沒有栽培好能證得須 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四「沙門果證」的強大無分別智,但因為有道心,所以對於自己的心,相順於流轉雜染而活動,認為是一種災難、深感厭惡。

又, 對於自己的心,不能隨順清淨的戒定慧去修行,心生厭惡。對於自己的心,隨順於貪瞋癡煩惱而活動,必會招感將來的惡果,心生厭惡。對於自己不能與出世間的戒 定慧相應,來世依然難脫生死過患,心生厭惡。雖然加倍努力,但是於止觀修習中,總與出世清淨不相應,深感無漏的戒定慧難以成辦,心裡還是厭惡。

什 麼是「雜染相應過患」?譬如成就了色界四禪,認為安住在禪定中是和平安樂的,就是「雜染相應」。雖然安住在色界四禪心情很快樂,但是其中有過患,也就是有 後遺症。有什麼過患呢?若是非佛教徒,肯放下世間上的五欲到深山裡面修行,也能得到色界四禪。但是因為他沒有聽聞過佛法,會認為四禪是安樂的地方,就一心 安住在所成就的禪定中。得了禪定的人,壽命比一般人長,但終究還是要死的,死了以後即隨他所成就的定,生到色界初禪天乃至第四禪天。色界頂天的壽命是一萬 六千大劫,在這麼長的壽量中安樂住,也未必有人告訴他佛法,他也可能不相信佛法。等到壽命盡了,死了以後有可能生到欲界天,或者再生人間,也可能直接到三 惡道去……,這就是後遺症!

對於無戲論涅槃界,是不是能發起樂欲證得的願望呢?貪心、瞋心、愚 癡心來了,心裡歡喜不歡喜?內心與戒定慧相去甚遠,有沒有感覺這是災難呢?一般人任由自己的心與貪瞋癡、殺盜婬妄相應,於五欲上恣意活動,看不到過患,也 不歡喜學習佛法,對於用佛法來沐浴內心的汙垢,不覺得有此必要!但是,佛教徒應該深信因果,知道其中有過患,不歡喜聽任他的心與雜染一起活動。

未二、別釋其相 申一、雜染相應 酉一、標

此中略有三種雜染相應。

前面說「於己雜染相應,心生厭患」,什麼是雜染相應呢?簡略地說有三種。

酉二、列

一、未調未順而死,雜染相應。

第一,是生雜染相應。因為沒有用戒定慧來調伏自己的身口意行,所以不可能與無分別智相應。生存的時候不調、不順,在欲上虛妄分別,死的時候也是糊糊塗塗的。

「調」是因,就是修學四念住、三十七道品,用聖道調伏貪瞋癡、調伏我我所。「順」是果,調伏成功了,清淨無分別的智慧生起,就與第一義諦相契合,思想上、身口意上皆能順於第一義諦,名為順。

現 在流行一種想法,認為臨命終時要靠助念,靠別人念阿彌陀佛,送你到極樂世界去。這件事若再想一想,如果平時生存時不念阿彌陀佛,心裡面老想著:「我沒有占 到便宜,不行!」這樣,臨終時助念是無效的。因為,人在生存時候的心情,和死亡時的心情,是相似的等流性。死亡時的心情,和生存時一樣地相順相似。活著的 時候老想著要賺鈔票、發大財,死亡時內心一樣還是想著鈔票、發財。但是死亡一來,任何想要的都不能再拿了,心裡很苦惱;別人來念佛的時候,還嫌吵、嫌煩!

你 不要說:「我不用修行,我臨死的時候請一個助念團來助念。」無效!做不來。不要說臨命終,就是在生存時,若是不發道心,念佛都念不來,何況臨死時加上病 痛,心裡更是煩躁,助念能有效嗎?若是平常很有道心,有一點放下,能夠修學戒定慧、也願意念佛的人,他臨終時有人念佛,才可能是相應相順的。

《披尋記》:未調未順而死雜染相應者,〈意地〉中說:不清淨、不解脫死者,名不調善死(陵本一卷十五頁)。此說生雜染相應當知。

本 論〈意地〉中說:內心有貪瞋癡相應,名為「不清淨」;心被貪瞋癡的煩惱所繫縛,為欲所繫縛,名為「不解脫」。生存的時候完全不學習佛法,心不清淨、不解 脫,當然是不調不順,死亡的時候也一樣是不清淨、不解脫,名為「不調善死」。本文中「未調未順而死」就是生雜染。「生雜染」,是生存的時候,心常與貪瞋癡 的煩惱相應。

二、死已當墮煩惱大坑,雜染相應。

第二,是煩惱雜染相應。煩惱就是貪瞋癡,最主要的就是無明,無明是雜染的根本。生存時沒有修止觀,壽盡時未調未順而死,死後就會墮入煩惱的大坑中,不能出離。

《披尋記》:死已當墮煩惱大坑等者,煩惱大坑,謂即無明,普於一切雜染能作因緣,根本依處故。此說煩惱雜染相應當知。

從時間的相續而說,因為生時未調未順,因此死已墮煩惱大坑。

「煩惱大坑」就是無明,即是不明白生死的緣起,也不明白涅槃的緣起。一切染汙都以無明為因緣而生起,無明是一切雜染的根本依止處;不論是生存時或是死時,都是墮在無明大坑中。

「明」就是智慧,亦即般若;沒有般若,就是沒有智慧。若是現在沒有生出貪心,也沒有生出瞋心、高慢心、疑惑心,都沒有這些煩惱的現行活動,但是對於所看見的境界,認為是真實的,不能知道是畢竟空寂、如幻如化的,就是有所執著,還在無明大坑中出不來。

經上有四句話:「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皆如幻事等,雖有而非真。」怎麼會知道一切法如幻如化呢?要見到真如、見到一切法畢竟空!若沒有見到真如理時,不會了達一切法皆是如幻如化,雖然是有,但是不真實。

三、由彼煩惱自在力故,現行種種惡不善業,往有怖處,雜染相應。

第三、是業雜染相應。生存時因為煩惱力強盛,沒有正念可以控制煩惱,又因為對於世間善惡果報及出世間因果沒有信心,因此煩惱完全不受威脅,任由煩惱自在地活動,現出貪瞋癡等惡不善的身語業,做了對人有傷害、對自己也有傷害的事情。由於造了惡業,將來就墮落到恐怖的世界去。

沒 有修學聖道的人,煩惱不受控制;若是有福德的人,貪心、瞋心來了,都可以自在地活動,造業沒有障礙。如果學習了佛法,知道持戒有功德、犯戒有過患,也想要 持戒而不願犯戒。然而以前所熏習的貪心、瞋心種子,遇緣也會生起現行來威脅你,但是因為持戒的關係,煩惱不能那麼自在地活動。若是煩惱來了很自在,道心沒 有力量威脅煩惱,煩惱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名為「煩惱自在力」。

「現行種種惡不善業」,煩惱的自在力是什麼?就是做惡事。當內心有煩惱一起活動時,就可以做各式各樣罪過的、不合法的事情。因為做了這些惡事,將來就會到恐怖的地方去。

《披尋記》:由彼煩惱自在力故等者,當墮惡趣、生那落迦,是名往有怖處。此說業雜染相應當知。

「那落迦」指地獄,「惡趣」則包括地獄、餓鬼、畜生。造了惡業,生到這些恐怖的世界去,受種種的苦惱,故名「往有怖處」。

「此說業雜染相應當知」,本文中所說造作種種惡不善業,應當知道就是業雜染的相貌。

酉三、釋

彼觀己身闕沙門果證,由彼闕故,與三種雜染相應。如是觀已,心生厭患。

那位得色界四禪的人,反省自己尚未證得無漏的戒定慧、沒有成就四種沙門果。由於缺少聖道的功德,故與未調未順、墮煩惱大坑、往生有怖處等雜染相應。如是思惟以後,心生厭患。

申二、清淨不相應 酉一、標

當知清淨不相應,亦有三種。

應當知道,與清淨法不相應的情形也有三種。先從相反方向說清淨法的相貌。

酉二、列

一、諸煩惱斷,究竟涅槃,名無怖處。

見煩惱、愛煩惱究竟息滅,是涅槃的大安樂境界,名為「無怖處」。這是第一種清淨法。

《披尋記》:諸煩惱斷究竟涅槃名無怖處者,〈有尋有伺地〉說:有怖畏者,謂懼當生苦所依處故(陵本五卷三頁)。翻此,應知涅槃名無怖處。

若是見、愛這兩種煩惱斷了,就可以究竟地入無餘涅槃。涅槃是沒有恐怖的,是個安樂處。本論的〈有尋有伺地〉中說:害怕將來到苦惱的地方去受生,所以有恐怖。與此相反,即知涅槃是沒有恐怖處。

二、能證此,謂依增上心學善心三摩地。

第二種清淨法是增上心。能證此涅槃的,是佛教徒依止所修習的四禪八定,它有增上的力量能趣向慧,由慧趣向涅槃,故名「增上心」。因為在所成就的四禪八定中,已斷除愛、見、慢、疑、無明等隨煩惱的現行,故名「善心三摩地」。也就是依止禪定能證得諸煩惱斷、究竟涅槃。

「增上」有趣向的意思。佛法中說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是因為戒能趣向定,定能趣向慧,慧能趣向涅槃。另外,佛法的戒定慧是外道所沒有的,所以對外道來說,「增上」又有特別殊勝的意思。

三、能證此,於增上慧學正見所攝微妙聖道。

第三種清淨法是增上慧。能證此涅槃,還需要「增上慧學」的力量,就是指學習佛法所成就的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及修所成慧。由聞、思、修的學習,最後能成就「正見」;由此正見所攝的「微妙聖道」,即是八正道,也就是清淨的無分別智,由此才能證悟涅槃的境界。

八正道又名八支聖道,合起來就是戒定慧,都是屬於正見,也就是無我的智慧。入在禪定裡作如是觀,是無分別的境界,所以屬於正見所攝。

酉三、釋

彼觀己身與此三種清淨不相應故,心生厭患。

那位修行人雖然得到了禪定,但反省自己:「我有這三種功德嗎?沒有!我與涅槃、增上心、增上慧都不相應。」這時候心裡不歡喜,心生厭患。

申三、雜染相應過患 酉一、標

當知雜染相應過患,亦有三種。

應當知道,雜染相應過患也有三種。

酉二、列

一、老、病、死苦根本之生。

一切老、病、死苦,皆以生苦為根本。十二緣起中說「生緣老死」,即是因為生而有老病死,若不生則沒有老病死。所以,「生」是因雜染相應而有的過患。

《披尋記》:老病死苦根本之生者,由生為先,老病死苦差別可得;是故生為老病死苦根本,以是眾苦之所依故。

「生」是老病死苦的根本,先有了生,而後才有老病死苦的差別可得;若不生,就沒有老病死了。

經 論上有一個故事:某人有三個怨家,為了躲避怨家的傷害,他就隱藏起來,誰也看不見他。但是,他有個朋友常常想念他,就叫他出來,他聽從好朋友的話出來了, 之後這三個怨家叫他老、叫他病、叫他死,就把他搞垮了。這樣說,他的好朋友是誰呢?就是生!這個人生出來以後,老病死三個怨家就把他搞死了。若是他的好朋 友不要叫他生,老病死就沒有辦法苦惱他了。

二、自性苦生無暇處。

在現在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中,有雜染種子隨逐著諸行而不相捨離。等到因緣成熟了,種子就變異現起果報,帶你生到貧窮落後的地方去,使令你沒有辦法學習佛法。這是雜染相應而有的過患。

《披尋記》:自性苦生無暇處者,謂為諸行麤重所隨,名自性苦;生於邊國及以達須、蔑戾車中,四眾、賢良、正至善士不往遊涉,是名無暇處。

「麤重」就是種子;它不是輕妙的,而是粗劣、沉重的;這裡特別指染污的業種子。在果報現起的生命體中,不論來到人間、天上,或者墮三惡道,三界諸行的種子都隨逐不捨,與我們的心行同在一起而不相離,所以名為「麤重所隨」。它本身的體性就是苦,所以名為「自性苦」。

「無 暇處」指「邊國」,即特別偏遠落後、沒有文化之處。「達須」意譯為「下賤類」,即貧窮下賤的家庭,沒有禮義的教化。「蔑戾車」意譯為「樂垢穢」,即歡喜作 汙穢的事。在這些落後的地方,佛的四眾弟子、修學聖道的「賢良」之士、證得聖道的「正至」等善士,都不會到那兒去遊學行教化。所以生在那些地方的人,沒有 機會修學佛法,故名「無暇處」。

三、一切處生無常性。

不論在三惡道、人間、天上那一處受生,生命都不長久,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地相續變動,處在無常生死的苦惱中。這五趣中的流轉變異,都是雜染相應而有的過患。

《披尋記》:一切處生無常性者,謂於五趣流轉變異故。

「一切處」包括了三惡道、人、天等五趣。「一切處生」,就是在五趣中受生是不固定的,有的時候在人間受生,有的時候跑到天上去,有的時候又墮到三惡道了,皆是無常變異,此即是苦。

酉三、釋

彼觀己身有此三種雜染相應過患,心生厭患。

那位已成就色界四禪的佛教徒,在定中觀察自己的生命中有三種雜染相應的過患,心生厭惡。

申四、清淨不相應過患 酉一、標

當知清淨不相應過患有五種。

佛教徒應當知道,還沒有成就聖道,與清淨法不相應的時候,有五種過患。

酉二、列

一、於邊地生,未能止息。

由於與前面說的三種清淨法不能相應,將來可能往生到沒有佛法的邊地,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在沒有佛法的地方受生,不能止息。

若是現在所出生的地方,有佛法流行,也有很多學習佛法的善知識,但是不願發心修學聖道,心不能與佛法相應、正念不現行,隨時貪、瞋、愚癡就會出來活動。現在都不能控制這一念心,將來也是不能控制,沒有辦法不生到沒有佛法的邊地。

二、於惡道生,未能止息。

若是沒得聖道,又不修學聖道,阿賴耶識中的三惡道種子隨時會成熟,將來就有往生三惡道受果報的過患。

三、於在家眾諸無間業,未能偃塞。

處在家位時,若不學習佛法、也不修學聖道,都是在愛、見煩惱的活動中,對於五無間業沒有決定不做的智慧,不能決定地停住而不造作。

實在來說,家者煩惱也。所以,未得聖道、未斷愛見煩惱,都還住在煩惱家中,不能決定停止惡事,還有可能造作嚴重的罪過。

《披尋記》:於在家眾諸無間業未能偃塞者,五無間業及彼同分,是名諸無間業。如〈有尋有伺地〉說(陵本九卷二頁)。若未證得出世正見所攝諸無漏慧,於此諸業未能偃塞。〈思所成地〉說:由慧故能偃。此應準知。

「五無間業」是弒父、弒母、弒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若造了這五種事,就會墮到無間地獄去受苦。「及彼同分」,與五無間業同類的事情。譬如和自己的母親或阿羅漢做染汙的事情,或者攻擊最後身菩薩,都是五無間業的同分。詳細內容,見於本論的〈有尋有伺地〉。

「若 未證得出世正見所攝諸無漏慧,於此諸業未能偃塞」,若是佛教徒,雖然很用功修學聖道,但是還未證得出世間的正見,也就是沒有成就超越世間的無漏智慧,對於 五無間業及同分業,不能有把握說:「我決定不做這些事情!」本論〈思所成地〉說:「由慧故能偃」,若是成就了無漏慧,能用智慧調伏煩惱、令煩惱不動,就可 以決定不做無間業。

四、於出家眾無量見趣,未不相應。

外道的出家眾,雖然得了四禪八定、五種神通,卻因不如理作意,而有各種不同的見解,如六十二見等邪知邪見的過患。現在這位修行人反省自己還不能與三種清淨法相應,對於無量無邊的邪知邪見,也還沒有把握能夠決定不相應。

這 裡的「出家眾」,指非於佛法中出家的外道。但是,若在佛法中出家而不學習佛法,就不能成就佛法的思想,只是假名字出家,這樣的出家眾也是有問題。舉例而 言,認為把福德的「福」字倒過來寫,表示是福到了,因為這樣而心裡歡喜,這就是邪知邪見!怎麼說將福字顛倒過來寫,福就會到呢?這是個錯誤的思想。福若顛 倒,就是罪過!

《披尋記》:於出家眾無量見趣等者,謂諸外道有六十二諸惡見趣應知。

外 道有六十二種邪知邪見,主要就是在色受想行識上執著有「我」。社會一般人只知道求榮華富貴,其他的事情不管;外道放棄了世間五欲,有高尚的見地想要令 「我」清淨而出家修行,但因為計執有我,在五蘊上有是我、異我等各式各樣無量的分別,歸納起來共有六十二種邪見。若是今天的佛教徒不願意學習佛法,對於 「我見」是怎麼回事,不可能會明白,對於什麼是無我,就更不清楚。如此一來,能分別什麼是佛法?什麼是外道嗎?

五、雖由世間道,乃至有頂若定若生;而於無初後際生死流轉,未作邊際。

這位修行人於生存時能夠放下五欲,以厭下欣上的方法努力修行,成就了世間清淨的四禪八定;死後,即往生於色界天,乃至三界頂處的非想非非想天。雖然成就了定,但沒有修學聖道,無始以來一直在生死中流轉,無法到達生死的最後邊際、停止流轉。

「無初後際生死流轉」,一切眾生在無始無終的生死裡流轉,從現在的生命向前推,追溯不到初際、推不到一個開始。假使不遇見三寶,也就相續一直流轉,往後也推不到何時結束,無法到最後的邊際。

《披尋記》:無初後際生死流轉者,諸行因果,相續流轉,假說先後,而實無先後性,是即流轉真如。此說無初後際生死流轉,義應準知。

「諸行因果,相續流轉」,一切有為法就是因和果;由如是因,得如是果。得果以後,繼續造因,由於再造因,又繼續得果;因果相續地變動,相續地流轉。

「假說先後」,依有為法生起的次第,方便說有先後。譬如在人間修習禪定成功了,然後生到色、無色界天去;在時間上有前後之別,所以方便假說先與後。其實,先之前還有先,後以後還有後,所以是「無先後性」。

能夠通達先後不過是假說,實在都是畢竟空的,名為「流轉真如」。無初後際生死流轉的意義,準上述所說的無先後性的道理,就可以知道了。

酉三、釋

彼觀自身有此五種清淨不相應過患,心生厭患。

這位修行人思惟自己與三種清淨法不相應,有以上的五種過患,心裡面不歡喜,而生厭患。

申五、於己清淨見難成辦 酉一、初五相 戌一、標

於己清淨見難成辦,當知亦有五種。

對於自己難以成辦清淨的戒定慧,應當知道其中有五種厭患相,應該加以觀察。

先說明初五相,再說後一相,合有六相;加上前面十四相,共有二十種所應觀察的厭患相。

戌二、列

一、若捨不為,不能自作故。

第一種應觀察相:如果棄捨了戒定慧的法門而不修學,聖道是不會自然成就的。

《披尋記》:若捨不為不能自作故者,謂捨方便,不修正行,聖道不生故。

「方便」是聖道的前方便,即前面所說的持戒清淨、守護根門、減少睡眠、飲食知量、一切時中正知而住、勤修止觀等,還要能夠學習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前方便準備好了,能於修所成慧中修止修觀,就是「正行」。

若是不準備前方便、也不修正行,則「聖道不生」,不會自然地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不可能有不修而得的聖道。

二、於所餘事,非請他為能成辦故。

第二種應觀察相:於聖道以外,其他的事或許能請別人代為辦理,但是聖道的成就,卻不能請他人代為修行,也不能請他人消滅自己的煩惱,非要自己做才能成就。

《披尋記》:於所餘事等者,所餘世事,或請他為而能成辦;清淨不爾,非請他為能成辦故。

修聖道這件事,和其他的事情相比,其他事可以請別人做,譬如今天要在這兒講經,要先預備桌子、經本……,這些事可以請別人來幫忙。但是成就聖道這件事,不能請別人代為修行,非要自己做才可以。

三、決定應作故。由於自心未令清淨,必於眾苦不得解脫成吉祥性。

第三種應觀察相:聖道是決定應當努力去成就的,但是由於自己不努力修學戒定慧,不能用佛法清淨自心,不能與涅槃、增上心、增上慧相應,因此不能解脫生老病死以及三惡道的苦惱,也就不能與聖道相應。

成就聖道以後,眾苦解脫,一切都是如意自在的,故名為「成吉祥性」。

四、非於惡業現在不作,即說彼為已作清淨,即名已得於現見法永離熾然。無對治道,先所造作惡不善業,必不壞故。

修 行人雖然現在沒有做什麼錯誤的事情,但不能說他已經證得清淨的聖道,也不可以說他永遠息滅三惡道苦,永遠解脫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取蘊熾 然苦了。因為,若不曾修習無漏的出世聖道加以對治,過去所造作的惡不善業種子,還在內心中伏藏著,還會繼續發生作用,令他繼續受苦。

無 漏的戒定慧就是對治道,有力量對治一切不如意的事情。若是現在享受過去生所造的福業,什麼都很自在、很安樂,可能就不修學出世清淨聖道了。雖然現在不作惡 業,但不能說以前沒有造過惡業;由於不肯修學聖道,就不能破壞以前所造的惡業,因緣會遇時還是要受果報,決定不會自然地就壞滅。

我 們勸人多修善法是對的,但是不修對治道、不學習出世間的聖道,過去的惡業沒有辦法對治,將來一定要發生作用,發生作用時,就令人苦惱!雖然你現在也修學世 間善法,但是這種善法沒有力量對治惡業,還有很多很多的罪業隨逐,其中可能有到三惡道去的罪業。譬如我現在做皇帝,什麼都是自在的,誰敢不聽我的命令?但 是,一口氣不來就死了!死的時候也可能念佛,因為念佛的關係不墮三惡道,就會再來人間或到天上受生,但是過去的罪業種子還隨逐著,不會自然壞滅。

所以,這裡說「無對治道,先所造作惡不善業,必不壞故」,我們不要以為現在很清淨,好像世界太平了。不是!沒有成就無漏的智慧來對治你的身口意,來對治你過去所造的惡業,惡不善業「必不壞故」,是決定不會自然壞滅的!

《披 尋記》:非於惡業現在不作等者,得學、無學清淨智見,是名已作清淨。得無生法,是名已得於現見法永離熾然。所以者何?現見自他生死大苦火聚長時相續,名為 熾然。滅不更生,名永離故。非於現在不作惡業,便為已得如是清淨解脫;由先所作惡不善業,若無能對治道,必不自然滅壞故。

經過一個時期的修行,成就了無我的智慧,名「得清淨智見」。得到初果乃至二果、三果的聖位,都名為「學」;得到四果阿羅漢,則名為「無學」。一切有學、無學的聖人,都已經得到無我的智慧了,名為「已作清淨」。

「生」,指煩惱,「無生」就是沒有煩惱。不論在欲界天、人、三惡道受生,或者在色、無色界天受生,凡在三界內者都是生。為何而生呢?有煩惱就有生!「得無生法」,指阿羅漢的聖道,具足了清淨的智見,永斷三界的煩惱,並且也成就了不在三界裡受生的功能。

雖然阿羅漢得了無生法,但有漏的果報身還存在時,照樣會有老死,也可能有病痛苦惱,或有人毀辱他。但是他的內心並不苦。因為他有清淨心,有無漏無我的智慧,遇見任何境界,一剎那間心就與第一義諦相應,和一般的凡夫不同。所以,名為「已得於現見法永離熾然」。

「熾然」,指苦惱的境界;現在的事情,由見聞覺知可以明白的,名為「現見」。由於現在可以觀察到自己、觀察到他人,在生死大苦中就像一團大火似的,長時相續地燃燒,都陷於苦惱的境界中,故名「現見自他生死大苦火聚長時相續,名為熾然」。

「滅不更生,名永離故」,由於對治道的生起,修學聖道成功了,就永遠地息滅了生死大苦,永遠不再生起,所以名為「永離」。

「非於現在不作惡業,便為已得如是清淨解脫」,不是現在不做錯誤的事情,就是已經得清淨解脫了,不是的!現在不做,只是現在不造惡因,而以前所造的惡不善業,若是沒有加以對治,還可能會受苦的。

五、由彼清淨學、無學道證得所顯故。

由於長時期地修四念住、修學聖道,成就了初果、二果、三果有學道,以及阿羅漢的無學道,才顯示出涅槃的清淨境界。這絕非自然成就的,所以非要努力修行不可!

戌三、結

彼觀清淨由此五相,難可成辦,心生厭患。

這位修行人由上文所說的五種相貌去觀察,感覺到清淨的涅槃不容易成就,不歡喜自己與清淨法不相應,內心厭棄這些過患。

酉二、後一相

又復發起堅固精進,為欲證得。

經過這麼多的思惟觀察,發起這麼多的厭患想,最後的結論是:非要自己努力不可。所以,又發起不可破壞的精進,為了證得涅槃,排除一切能阻礙聖道的懈怠,殷勤懇切地努力修行。

「堅固精進」,是任何事情不可以影響他的精進。我們也可能精進,訂一個功課表去用功,可是遇到一點小事又把計劃破壞了,那就表示精進不堅固,隨時會轉變。現在,這位修行人的功課表是堅固的、不動搖的。為什麼這樣精進呢?因為他想要證得聖道的清淨法,解脫種種的大苦。

《披尋記》:又復發起堅固精進等者,殷重加行,是名堅固精進,如〈菩薩地〉說(陵本四十六卷十二頁)。由此遮止為證清淨中所有懈怠故。

本論〈菩薩地〉中說:殷重地努力修行,名為「堅固精進」。「殷」是殷勤不懈怠,「重」是尊重、專心地用功;若是緩慢而不專一,就不是殷重精進了。「由此遮止為證清淨中所有懈怠故」,由於殷重加行,就可以遮止修學聖道中的一切懈怠。

未三、總顯差別 申一、辨心相 酉一、厭患

彼由觀見雜染、清淨,相應、不相應故,心生厭患。

這位修行人在禪定裡思惟反省,觀察自己與雜染相應、與清淨不相應,心生厭患。

酉二、怖畏

又由觀見雜染、清淨,相應、不相應過患故,心生怖畏。

又因為觀察自己與雜染相應是有過患的,與清淨不相應也有過患,心生恐怖。

成就了色界四禪的人,因為禪定的力量很大,若是一入定,什麼事情都不能干擾他。但是,終究有一天禪定的受用結束了,由業力的牽引有可能就到三惡道去。業力成熟現起果報時是很厲害的,令人不能抗拒、無可奈何,所以心生怖畏。

酉三、遮止

又於清淨證得,及雜染斷滅中,有懶惰懈怠故,心便遮止。

這位禪師在追求清淨安樂涅槃的修行中,以及斷除息滅與貪瞋癡相應的雜染中,若是有了懶惰懈怠,這兩件事就都不能成就。因此,他勉勵自己一定要遮止障礙聖道的懶惰懈怠,提起精神努力修學聖道。

申二、明漸次 酉一、舉厭患極厭患

又由作意思惟彼相故,心生厭患,即於此相多所作故,心極厭患。

因為觀察自己與雜染相應、與清淨不相應,而清淨善法又難以成就,心裡深感厭患。又由於繼續數數地思惟觀察,使令內心的厭患,加強到了最極厭患的程度。

酉二、例怖畏極怖畏等

如厭患極厭患,怖畏極怖畏,遮止極遮止,當知亦爾。

如前數數觀察,使令厭患的力量加強達到最「極厭患」,在此五處所攝二十相上加強思惟,使令怖畏的力量達到最「極怖畏」,就能有強大的力量,努力地停止斷惡修善中的懶惰懈怠,使令遮止的力量也達到最「極遮止」。

《披尋記》:又由作意思惟彼相等者,謂於雜染、清淨,相應、不相應相,作意思惟,心生厭患。此厭患相復有三種:謂無常故、苦故、變壞法故,如〈三摩呬多地〉說(陵本十一卷十二頁)。即於此相多所修習,名多所作,是故心極厭患。

未四、總結修相

如是彼以由厭俱行想,於五處所,以二十種相作意思惟故,名善修治。

現在,是將前述所說的五個處所及二十種相,做一個總結。

於「雜染相應」有三種相:一、觀己未調未順而死。二、死已當墮煩惱大坑。三、由煩惱自在力故往有怖處。

於「清淨不相應」復有三種相:一、觀己涅槃不相應。二、善心三摩地不相應。三、增上慧的正見不相應。

於「雜染相應過患」亦有三種相:一、觀己有老病死苦根本之生。二、自性苦生無暇處。三、一切處生無常性。

於「清淨不相應過患」有五種相:一、觀己於邊地生未能止息。二、於惡道生未能止息。三、於在家眾諸無間業未能偃塞。四、於出家眾無量見趣未不相應。五、於無初後際生死流轉未作邊際。

於「於己清淨見難成辦」亦有五相:一、觀若捨聖道不為不能自作。二、於所餘事非請他為能成辦故。三、自心未清淨不能解脫眾苦成吉祥性。四、無對治道先所作惡不善業必不壞故。五、涅槃清淨由學無學道所顯。

以上共有十九相,再加上起「堅固精進」,就是二十相。修行人若能於五處以二十種相作意思惟,使厭患想與心一起活動,名「厭俱行想」;能夠這樣思惟觀察,就名為「善修治」。

初 開始修行,要於生死流轉苦生厭離心、生怖畏心,使令自己對於聖道生起欣求、好樂的願望。如果一個人對於自己的生活樣樣滿意,覺得沒什麼苦惱,也沒什麼好厭 離的,就不會感覺有得聖道的必要。這樣的人不能修行!我們讀《阿含經》時,常見到佛在世時,對比丘說生死是苦,說四聖諦,說色受想行識無我、無我所,也就 是教修四念住觀;比丘如是修行,立即證得聖道。但是,現在的人厭離心不夠,因此不能得聖道!

《披尋 記》:如是彼以由厭俱行想等者,謂於諸行思惟無常及苦,是名厭俱行想。前說於己雜染相應心生厭患,乃至於己清淨見難成辦心生厭患,是名於五處所。雜染相應 清淨相應及雜染相應過患各有三種相,清淨不相應過患有五種相,清淨見難成辦亦有五相,又復發起堅固精進,如是總成二十種相應知。

觀 察一切有為法,內心思惟無常、思惟苦,名為「厭俱行想」。前文中說思惟雜染相應心生厭患,乃至思惟清淨見難成辦心生厭患,名為「五處所」。其中雜染相應、 清淨相應,及雜染相應過患,各有三種相;清淨不相應過患有五種相;清淨見難成辦亦有五相;又再加上發起堅固精進,總共有二十相。

午二、善安住 未一、略標

復有五因,二十種相之所攝受,令於愛盡寂滅涅槃,速疾多住,心無退轉;亦無憂慮,謂我我今者為何所在。

已說「善修治」相,現在是說修習「善安住」。

又 有應該善巧安住觀察的五種因,及其所含攝的二十種相。成就五因時,得無常無我的智慧,能滅盡對於一切法上所生的愛著,不受一切法,入於寂滅涅槃。由於能夠 不懈怠,就會在觀察五因、二十相時,很迅速地多多安住所觀境,能令心不退轉,最初證得入聖諦現觀。成就如是功德之後,內心不退轉,也不會憂慮:「凡夫時的 我,與得聖道的我,現在在什麼地方呢?」

凡夫執著色是我、受想行識是我;而這位想要成就入諦現 觀的修行人,常常觀察五因、二十相,心善安住已,正入諦現觀時,約小乘說是得初果,約大乘說是得無生法忍,能夠如實知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離一切相的 無分別境界。由於滅除了分別我執、法執,不會疑惑還有我嗎?現在我在什麼地方呢?不再有這樣的憂慮了!

如果不學習經論而肯用功靜坐,得力的時候,感覺身體沒有了。可是,此時可能覺知身體沒有了的那個,其實就是心!這一念心還在,湛然獨立、明靜而住,就認為這是「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此心就是我!這就是佛性!」其實,這就是執著有我了,這個結論與佛法是不相合的。

現在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修習五因、二十相,就不會再有「謂我我今者為何所在」的疑惑了。

《披尋記》:愛盡寂滅涅槃者,謂由無明觸所生受滅,故愛滅;由愛滅故,得無生法;是名愛盡寂滅涅槃。

凡 夫對於虛妄、臭穢的境界感覺很美而生愛著,不知道愛就是無明。愛之前有受,受之前是觸,心和外面的境界接觸的時候,因為無明所生起的作用,不知道這些境界 都是如幻如化,是畢竟空的。由「無明觸所生受」,無明是根本,有無明而生觸,有觸而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而執著這三種受是真實的,也還是無 明。

若是學習佛法、修止觀時,觀察無明觸是畢竟空的,觸所生受也是畢竟空的。「無明觸」滅、 「所生受」也「滅」時,就不在虛妄的境界上生愛著心,所以「愛」也就「滅」了。棄捨愛的執著,就能如實知一切法是因緣有、畢竟空,而「得無生法」。初開始 作如是觀時,是相似的境界而非真實。但是繼續用功,就能真實得無生法,此時「是名愛盡寂滅涅槃」。

未二、廣釋 申一、五因 酉一、徵起

何等五因?

想要得愛盡寂滅涅槃,有那五個條件呢?

酉二、列釋 戌一、由通達作意

一、由通達作意故。謂由如是通達作意無間,必能趣入正性離生,入諦現觀,證聖智見。

第 一是「通達作意」,就是明白無我的道理。由於學習佛菩薩所開示的修多羅,而通達無我的道理,觀察一切法無常變異中,我不可得、色受想行識不可得。無我的作 意念念相續,其中沒有我見煩惱的間隔,由此純淨無間的無我觀作意,決定能令你逐漸向前進步、趣入涅槃,契入真如理性的境界,並能證得聖人通達一切法的智 慧。

「正性」,就是涅槃,也就是我空真如;「離生」,是沒有煩惱。「正性離生」,得初果時,以無我觀息滅了分別我執的見煩惱,契證我空真如,入於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觀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愛也不可得,就沒有煩惱了。

「入諦現觀」,無我觀的智慧現前時,能契入苦集滅道四聖諦──其中主要是滅諦,即是我、我所不可得的我空真如,亦名法性。

「證聖智見」,入諦現觀時,成就了聖人無漏的無我智慧。「智」與「見」可作二釋:能斷煩惱的智慧是見,證悟解脫的智慧是智。或通達現見一切法的智慧名為見,通達過去、未來不現見一切法的智慧名為智。總而言之,就是成就了清淨無分別的智慧,也就是得聖道了。

戌二、由所依

二、由所依故。謂由依此所依無間,必能趣入正性離生。餘如前說。

第 二,是要以奢摩他為依止,也就是得三摩地、三摩地圓滿、三摩地自在。「通達作意」的毘缽舍那觀,要以定力為依止,不間斷地用功,今天這樣修、明天也這樣 修,令無我的智慧相續現前,一定能把我、我所的煩惱滅掉,而趣入正性離生。其餘「趣入正性離生」的情形,如同前文所說,不再重述。

修行只有智慧沒有定,是不可能見到真理的;然而只有定沒有智慧,也不能成就。依《瑜伽師地論》,最低限度要得到未到地定,以定為依止,常常入定修觀,然後才能趣入正性離生。

戌三、由入境界門

三、由入境界門故。謂由緣此入境界門,必能趣入正性離生。餘如前說。

第 三,是「入境界門」。譬如要到房子裡面,需要從門進入;若要通達法性,也需要有一個門。最初入止觀的門,就是所緣境。選擇一個所緣境為觀察的對象後,在定 中修習無我觀,就能開啟那扇通達第一義諦的門,就能夠趣入正性離生。其餘「入諦現觀,證聖智見」的情形如同前文,在「通達作意」處已經說過了。

凡夫不可能直接觀察涅槃的境界,所以要通過現在的色受想行識為所緣,以有為法為門。譬如以色為所緣境,色就是境界門;以受想行識為所緣境,受想行識就是境界門;觀出入息,息是境界門;觀四念處,身受心法都是境界門;一切有為法都是入涅槃的門。

但 是,初開始修學聖道的人,有難易的分別。譬如用出入息作門,乃至以地水火風作門,是比較容易的。若有人觸惱我、辱罵我,這其實也是第一義的門,但是初學者 不行,有人罵你就生氣,也就不能修止觀了。若是功夫高的人,一切有為法都可以作為入第一義諦的門。怎麼樣能開門呢?以奢摩他為依止,在所緣境上通達作意, 就能進入到第一義諦了。

戌四、由攝受資糧

四、由攝受資糧故。謂由此攝受資糧,必能趣入正性離生。餘如前說。

第 四,要修集資糧。譬如計劃到一個遙遠的地方,要準備好中途的生活所需;修學佛法由凡至聖的過程中,一樣要有入道的前方便為資糧。要栽培聞所成慧、思所成 慧,還要持戒清淨、守護根門、減少睡覺、飲食知量、正知而住等等,這些都是資糧。前面所說的三因,再加上攝受資糧,「必能趣入正性離生」。其餘的,如同 「入諦現觀,證聖智見」的情形,已在「通達作意」處說過了。

戌五、由攝受方便

五、由攝受方便故。謂由攝受如是方便,必能趣入正性離生,乃至廣說。

第五,是「攝受方便」。「攝受」就是引導;「方便」是施設、安排。此處指依止師教、持戒清淨、受持讀誦經論等。

初開始要先拜一位和尚作老師,以阿闍黎的教授為得聖道的方便,引導自己修學止觀。由攝受方便再配合前面的四因,必然能夠「趣入正性離生」。其餘廣說如前。

酉三、結說

如是五因,當知依諦現觀逆次因說;非順次因。依最勝因,如先說事,逆次說故。

這裡列舉了五種能入無生法忍的條件,應當知道是依入見道位之前,逆次地由深而淺說明五因,並不是由淺入深順次而說。也就是依見道最殊勝處的通達作意開始,而後說出由所依、入境界門、攝受資糧、攝受方便。這是反過來說明由凡入聖的次第。

若是順次第說,是從凡夫開始修行,先要有攝受方便,親近和尚、阿闍黎,然後攝受資糧是入道的前方便,選擇所緣境為入境界門,再由所依止的禪定中,修習無我觀通達作意,最後才能達到見道位。

《披尋記》:如是五因當知依諦現觀逆次因說等者,諦現觀因,若順次第,先劣後勝,應說攝受方便為初,乃至通達作意為後。今逆次第,先勝後劣,故說通達作意為初,乃至攝受方便為後。

初開始學習聖道的人,道力很羸弱、力量很小,但逐漸地學習,道心慢慢增強,就有力量了。這是由劣而勝的生起次第。若隨順生起的次第由淺而深,最初就應該先說攝受方便,而最後才說通達作意。

現在,本文中不隨順生起次第,而是依「先勝後劣」。先說能入於第一義諦的通達作意,以最有力量的殊勝智慧作為第一個因,乃至最後說攝受方便。不是隨順生起的次第而說,故云「逆次說」。

申二、二十相 酉一、初因所攝 戌一、舉五相 亥一、通達障礙

謂於空、無願、無相加行中,於隨入作意,微細現行,有間、無間隨轉我慢俱行心相,能障現觀作意,正通達故。

前面已說五因,現在再以五因所攝二十相來說明。第一「初因所攝」,初因是通達作意,「舉五相」是在通達作意中含攝有五種相──通達障礙、棄捨粗重、思惟真如、現觀智生及了自所證。

初 因所攝的第一相,是「通達障礙」。這位內凡──四善根位的禪師,隨順趣入修習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的加行中,於正修毘缽舍那觀通達作意的同時,有微 細我慢煩惱現行了。在止觀中有我慢的執著俱行,因為很微細而不易覺了,有時現起後一下就不見了,有時剎那剎那相續地活動。我慢隨著所修的三三昧同時活動, 能障礙空、無願、無相的清淨作意,使令無漏的無分別智不得現前,不能趣入現觀。此時,這位修行人已經能夠了知自己有這種我慢俱行的障礙了,故名通達障礙。

「空三昧」,是依止於未到地定或是初禪以上的禪定中,觀察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我,即蘊我不可得;離開色受想行識以外也沒有我,離蘊我亦不可得。但主要應該是觀察即蘊無我,名為空三昧。

「無願三昧」,是在禪定中觀察色受想行識是無常、苦惱的境界,對於不淨、有漏的果報體不愛著,名為無願三昧。

「無相三昧」,因為我不可得,色受想行識也是無所有,在定中觀察一切相不可得,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離一切法相。思惟無相,也就是心行寂滅的境界,名為無相三昧。

在禪定中努力地如理作意修止觀,觀察空、無願、無相,就是「空、無願、無相加行」。這樣修行有什麼問題呢?

「隨 入作意,微細現行,有間、無間隨轉我慢俱行心相」隨這位修行人入於空、或者無願、或者無相的作意中,也就是入於定中作如是觀時,有時有間斷、有時相續不斷 地有很微細的我慢,與三三昧的如理作意同時活動,不容易覺了。「我慢」是感覺自己很高,別人都比不上我;這是修行人修三三昧時,內心有煩惱現起的情況。

「能障現觀作意」,本來應該是修無我觀的,但是有我慢俱行,能障礙空、無願、無相的清淨作意,就無法悟入現觀。

「正通達故」,這位修行人能反省自己,覺悟到自己在修無我觀時,有我慢俱行。這就是五相中的第一個「通達障礙」。

亥二、棄捨粗重

既通達已,於作意俱行心任運轉中,能善棄捨,令無間滅。

第二相,是「棄捨粗重」。「粗重」,指煩惱的種子,但煩惱種子現行時也是粗重。現在棄捨了兩種粗重  煩惱種子及煩惱現行。怎麼能夠棄捨?要修無我觀才能棄捨!

這位修行人既然通達自己有這樣的過失,當他入於空、無願、無相三昧中,有微細我慢自然地俱行時,就能夠很善巧地如理作意修無我觀,剎那剎那無間地滅除我慢。這當然就是加強無我的觀察力量,才能把我慢棄捨了。

「作意」,還是指空、無願、無相三三昧的毘缽舍那觀。「任運轉」是不用特別地加功用行,很自然地就能出現。「令無間滅」,即是在剎那剎那作如是觀時,就把我慢消滅了。

《披 尋記》:謂於空無願無相加行中等者,謂於諸有諸趣死生法中,修習空行、無願行、無相行;為欲入諦現觀證聖智見,名空、無願、無相加行。然於彼行隨順趣入作 意生時,有能障礙現觀我慢隨轉,或不相續、或復相續,是名有間、無間。任運而生,難可覺了,是名微細現行。心與隨轉,動亂於心,是名心俱行相。謂於爾時作 是思惟:我於生死曾久流轉,我於生死當復流轉,我於涅槃當能趣入,我為涅槃修諸善法,我能觀苦真實是苦,我能觀集真實是集,我能觀滅真實是滅,我能觀道真 實是道,我能觀空真實是空,我觀無願真實無願,我觀無相真實無相。如是諸法,是我所有。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四卷十八頁)。是即我慢心俱行相。由是因 緣,能障現觀,令不得入。若能了知如是我慢隨轉作意是障礙已,便能速疾以慧通達,名正通達。

「諸有」,簡單說就是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或者說二十五有。「諸趣」,是說五趣,或者六趣。「死生法中」,諸有、諸趣,都是有死有生的凡夫境界。

「修習空行、無願行、無相行」,已經成就色界四禪的修行人,在禪定中觀察無我,名為「空行」;觀無常、苦,就是「無願行」;觀察色受想行識是空無所有,名為「無相行」。

雖然得了色界四禪,並不喜足,還想進一步成就聖人的無我智慧而修習聖道加行,所以「名空、無願、無相加行」。

「然於彼行隨順趣入作意生時」,這位修行人在觀空、觀無願、觀無相的作意正現起的時候,「有能障礙現觀我慢隨轉」,因為有不相續、或者相續的我慢,隨順止觀同時活動,能障礙現觀不得現前。而此我慢是很微細、很自然地現前,令你不容易覺察,名為「微細現行」。

譬如我們學習佛法後又學習靜坐,有可能得到未至定或者初禪,很自然地就會出現一種心情:「嗯!我很不錯,你們都不如我!」這是因為從無始劫來,我們就一直地執著「我」,在修行的時候,我的執著也很容易地就現前,但是自己不能覺察到這是錯誤。

修 行三三昧的這一念道心若與我慢在一起活動,就會動亂修習止觀的清淨心,名為「心俱行相」。如〈聲聞地〉中說:這位修行人在修習三三昧時,心裡這樣思惟: 「我從無始劫來就在生死流轉,現在還沒得聖道,生死還要繼續地相續下去。可是我現在能夠修空、無願、無相三三昧,我應該是能得涅槃的。我是為了求得涅槃, 所以才修學空、無願、無相等善法。我已經能觀察惑、業真實是集,色受想行識真實是苦。對於佛所開示的,滅除色受想行識、滅除惑業苦,真實是滅,我能作如是 觀。我在禪定裡也能觀察,戒定慧真實是道,是能成就涅槃寂靜的方便。我又能觀空真實是空,無願真實無願,無相真實無相。如是諸法──觀察苦集滅道、修行戒 定慧等,這些法我都有了。所以,我相信自己能夠成就涅槃。」這就是「我慢心俱行相」。

「由是因緣,能障現觀」,由於有我慢的行相,能障礙諦現觀不得成就。

《大 毘婆沙論》中引《阿含經》的文,說到須菩提尊者久修無我觀。有一回他有事到附近的茅蓬去看一位比丘,到了門口敲門時,裡面的比丘問:「你是誰呢?」須菩提 尊者默然不答。因為他長時期久修無我觀了,當別人問他是誰的時候,他不會說「是我!」初開始修無我觀的人,可能還達不到這個程度,人家問:「是誰?」你可 能還是回答:「是我!」但是,時常地觀察色是無常的、是有生滅變化的,是中常恒住、真實性的我不可得,色無我、無我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如此觀察久了, 就會進步。

若是修無我觀,觀察身體、或觀察有形相的物質,能認識到它有生滅的變化,容易知道色 無我、無我所,但是不容易知道受想行識也是無我、無我所。因為識是沒有形相的,若不從經論上學習,也很難知道受想行識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就會由此而執著: 「色雖然是沒有的,但一念靈明的心是我!」這樣就不可能得聖道了。所以,一定要學習經論,學習《瑜伽師地論》或者《大智度論》都好,都可以通達無我義,便 能很快地以智慧通達我慢的障礙,是名「通達」。

若不修無我觀,人與人之間容易有糾紛。真實能夠 修習無我觀的人,若有一點成就,同任何人相處都容易和合無諍。僧團名為和合僧,有事和、理和的差別。「理和」是指小乘從初果乃至阿羅漢,大乘則是得無生法 忍以上的菩薩乃至成佛,這些得聖道的聖人,同樣都證得了無我空慧。聖人和聖人之間所證的真理是相合的,彼此更是無諍。只有凡夫,才會有大小乘之間不合的問 題。所以,無我觀應該學習,它是通於大小乘的!

亥三、思惟真如

依無間滅心,由新所起作意,以無常等行如實思惟。

第 三相,是「思惟真如」。這位修行人在修三三昧時,於剎那剎那相續的作意中,能夠令無我的智慧任運相續地現起,將我執、我慢的粗重煩惱滅除。初開始還不純 熟,但逐漸逐漸有力量後,後後生起的新新作意,都是真如、無常、無我、空的真實相,或者依四諦的十六行相如實思惟觀察,名為「思惟真如」。

「無間滅心」,我們的心剎那間生起、剎那間就滅了,前一剎那滅去,為後一剎那生起作等無間緣,其中沒有第三法在中間作間隔;一直地這樣剎那生、剎那滅,剎那滅、又剎那生。「依無間滅心」,即是依止無間生起、又無間滅去的剎那剎那心。

「由新所起作意」,前一剎那滅了,後一剎那生起的就是新,所以念念都是新。但是以前剎那剎那有我慢與心在一起活動,現在剎那剎那的生滅心沒有我慢了,所以此「新」義也就是「新所起」的無我「作意」。

「以無常等行如實思惟」,以剎那剎那的生滅心,相續無間隔地觀察無常、苦、無我。這樣的觀行──行也是觀,就是清淨聖道的如理作意。如佛所說的法語,真實地作如是觀察,思惟真如的道理,名「如實思惟」。

亥四、現觀智生

由此作意,修習、多修習故,所緣、能緣平等,平等智生。

第 四相,「現觀智生」。由於在奢摩他中作如是觀,不斷地修習、長時期地修習,終於有一天在靜坐中作如是觀時把我慢滅除,「諦現觀」出現了──所緣的境界是無 常、無我,能緣的智慧也是無常、無我,都是寂滅相,入於所緣、能緣都是無差別的平等境界。此時,聖人平等清淨的無漏無分別智慧出現了。

《披尋記》:依無間滅心等者,能障現觀我慢動相無間滅已,無間心生,於四聖諦作意觀察,方便流注無有間斷,依四聖諦十六行相如實思惟。〈聲聞地〉中別釋其相(陵本三十四卷十九頁)。如是先來未善觀察,今善作意方便觀察,以微妙慧於四聖諦能正悟入,是故作意名新所起。

「能障現觀我慢,動相無間滅已」,能障礙修無我觀的是我慢,我慢就是有分別,有分別就是動相。由於無間相續地修習無我觀,就把我慢消滅了。

「無間心生」,我慢消滅以後,中間沒有其他心的間隔,剎那間又現起的心,就是如理作意。

「於四聖諦作意觀察」,以四聖諦為方便可以得聖道,所以於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作意觀察,善巧地令心念念相續、像水流注無間斷地,隨順佛所說四諦十六行相,如實思惟觀察。四諦十六行相,在本論的〈聲聞地〉中有解釋。

「苦 諦」就是無常行、苦行、空行、無我行,於內心思惟此四行相,作意觀察苦諦。「集諦」就是因行、集行、起行、緣行,思惟此四行相作意觀察集諦。「滅諦」就是 滅行、靜行、妙行、離行,思惟此四行相作意觀察滅諦。「道諦」就是道行、如行、行行、出行。思惟此四行相作意觀察道諦。

四諦各有四個行相,加起來就是十六個行相。如實地觀察四諦十六行相,也就是如其諸法的實相作意思惟。就在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作如是觀;其中第四禪是最好、最殊勝的依止處。

「如 是先來未善觀察」,以前對於四聖諦觀察的還不夠善巧,還有所不足。「今善作意方便」,經過仔細觀察之後,發現自己在修止觀時有我慢俱行,為了除掉這個過 失,又重新地學習佛法,現在已經能夠善巧地作意,使令我慢不隨止觀活動了。「以微妙慧於四聖諦能正悟入」,此時依止沒有染汙的微妙智慧而觀察四聖諦時,就 能正確的悟入現觀。所以,「新所起」的作意中,就沒有我慢了。

亥五、了自所證

彼於爾時能障現觀我慢亂心,便永斷滅,證得心一境性。

第五相,「了自所證」。這位修行人善巧作意修無我觀,將能障礙現觀真如理性、擾亂如理作意的我慢心永久息滅了。在禪定中證得了「心一境性」,就在所緣、能緣平等平等的作意中,悟入所觀察的境界不可得、能觀察的心也不可得,一剎那間證得了根本無分別的聖智,契入真如理性。

「證得心一境性」,是指沒有我慢現行的如理作意,所以這個心一境性和前面所說得三摩地的心一境性是不同的,此時已經是聖人,不再是凡夫了。

便自思惟:我已證得心一境性,如實了知。

這位修行人此時內心思惟:「我現在證得無漏的心一境性,如實了知諸法無我,已證得聖諦現觀了。」如實了知自己已得聖道,這是後得智。

是 不是定中修觀,在這裡就可以得到決斷!漢文佛教中,不論是《大智度論》或《瑜伽師地論》,都是主張在定中修觀以斷惑證真的。得聖道是在定內,而非定外!當 然,必須先得禪定,至少是未到地定,才有資格說「定內修觀」。成就了定後,出定時,於行住坐臥中也有如理作意,這就是「定外修觀」。

戌二、結能入

當知是名由通達作意故,入諦現觀。

當知由此五相的修習,就名為由「通達作意」而契入真如理性,成就了無漏無分別的現觀智慧。

《披尋記》:證得心一境性者,此中心一境性,謂通達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識;或通達此已,復思惟如性。如《解深密經》說應知(三卷三頁)。

先前所說「心一境性」,是將心安住在一個所緣境界上,是三摩地的體性,也就是禪定。現在所說的「心一境性」與此不同,《披尋記》的作者韓清淨居士,用《解深密經》的道理來解釋這一段文。

「謂 通達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識」,這位修行人通達了在禪定中所觀察的所緣境──色受想行識,如理作意思惟色無我、無我所,受想行識無我、無我所。正當作如是 觀時,就有所觀的境界和能觀的智慧在心裡面顯現,而所顯現的正是自己內心變現出來的影像。得聖諦現觀的時候,真實能通達所觀察的境界只是影像而已,並沒有 真實體性,只是內心的思惟,故名「唯是其識」。

若是細心的注意觀察,應該能覺悟到,沒得禪定、 心裡散散亂亂的人,當他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一切的境界時,所見聞覺知的,也都是自心變現的影像。譬如說我現在看見老虎在這裡,睜開眼睛看見老虎,閉上眼 睛時心裡也有老虎。其實老虎已經走了,但是你心裡還看見老虎,那不就是內心變現的影像嗎?

為什麼老虎走了,內心還能顯現出老虎的相貌呢?就是你把老虎的相貌取在心裡。心有執持的力量,取了相貌以後,又能夠繼續執持,所以閉上眼睛還能看見它的相貌。不管對象是老虎,或者是一切人一切物,所見的通通都是影像。

但是,正當看見的時候,心裡所生起的影像是依人或物的本質而有的,因此不感覺到所見的是影像。這也就是「唯是其識」!凡所見的影像是內心變現的,而不是那件事的本體。應該依這樣的道理作意思惟。

若 學習《中觀論》,觀察一切法不論是內心的影像、或者事物的本體,都是因緣和合而有,因緣和合而有的即是畢竟空──能觀的心是空、所觀的境也是空。但是,唯 識把能與所分開了,能見的是心,所見的是影像;凡夫認為影像是真實的,就是遍計所執。影像的生起,原來是依止於事物自體,而事物自體是種子所現行的,即是 離名言的依他起。另外,通達一切依他起上遍計所執畢竟空不可得,就是圓成實。

中觀學者認為,凡是因緣所生的,都是畢竟空;唯識學者則認為遍計所執是空的,但依他起和圓成實不能說是空,否則就是惡取空。這是唯識學派與中觀學派的差別,而唯識說的微細了一點。

《攝大乘論》的作者無著菩薩說:不可以說依他起是無自性的;而《入中論》的作者月稱菩薩因此批評唯識是不對的。依中觀學者的見地:依他起即是因緣有,怎麼可以說不是自性空呢?

這 一段文說「通達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識」,定中所見的影像是自性空,這部分中觀學者會同意,但是唯識學者主張依他起不可以說是自性空,這個地方中觀學者 和唯識學者就有點衝突了。我認為《入中論》的看法有問題,我同意唯識學者說的:「依他起不可以說自性空!」理由何在呢?

唯識學者說:依他起是如幻有,遍計執──就是我們所看見的影像──是假名有,沒有真實體性。譬如我們閉上眼睛看見有老虎的影像,但睜開眼睛看並沒有老虎,所以遍計所執是假名有、自性空。而依他起的因緣有,唯識學者說是如幻有,是有體性而不真實,和影像的畢竟空不同。

中 觀學者說一切因緣生法皆是自性空,但是也不否認是如幻有。有老虎在這裡,我觀察老虎是因緣所生、是自性空,但是如幻有的老虎,不可以說沒有!若是說沒有, 就有斷滅的過失。學習過《中論》的人,應該也同意這個說法。眼前的老虎是自性空,但是還有個如幻有的果報在,不應該只說是自性空,而否認如幻有的老虎是有 的。因為那是老虎自己的果報,有因有果,若說牠自性空、沒有老虎,就是有因而無果;若連如幻的因果也沒有,那就成了斷滅論,是不對的!

中觀學者本身的理論,也承認世俗諦是如幻有。對於執著它有真實性的那一部分是自性空,是對的!但是如幻有的那部分,也不可以否認,這樣才能夠成就世間的正因果。

「或通達此已,復思惟如性」,通達禪定裡的影像只是心所變現的影像,是沒有體性的;再思惟能觀察的智慧也是無自性,是如幻有、也是自性空。沒有所觀察的境界,能觀察的分別心也就不起了。如此觀察,名為「思惟如性」。

我們初開始學習,不論修唯識觀或修中觀,都可以思惟觀察一切法是緣起有是自性空,自性空還是緣起有;從世俗諦說緣起有,從第一義諦說自性空。初開始學習止觀的人,可以稍微偏於空一點,思惟不可得、思惟無所有。經過了一個時期,再思惟無所有的同時,還有個如幻有。

因 為,我們初開始學習修觀時,道力還很軟弱,譬如遇見了忿怒的境界,若是觀察忿怒是自性空、同時還有如幻有的忿怒,如此很難調伏自己的瞋心。如果只觀察忿怒 是畢竟空,沒有忿怒可得,還可能調伏一點瞋心。等到自性空觀的力量逐漸逐漸強了,再觀察:「那個人在罵我,罵者、被罵者、罵法皆是自性空的,但是還有個如 幻有的罵。」此時瞋心可以不動。所以,初開始可以偏於修空觀,待道力逐漸增長後,即可二諦並觀──色受想行識都是畢竟空的,而色受想行識還是如幻有的。最 後,就能二諦圓融無礙,即空、即假、即中。

酉二、第二因所攝 戌一、舉六相 亥一、入住出相

又若先以世間道得三摩地,亦得圓滿,亦得自在;彼或於入三摩地相,謂由此故入三摩地;或於住三摩地相,謂由此故住三摩地;或於出三摩地相,謂由此故出三摩地。

第二因「由所依」,是指依止禪定才能修毘婆舍那觀,為了成就禪定,要修入、住、出以及止、舉、捨六種相。先說入、住、出三相。

這 位修行人在得諦現觀之前,先以世間道依次得到了未到地定、三摩地圓滿、三摩地自在。若以未到地定為例,當他「入」未到地定時,是依善取能入未到地定的所緣 相作意思惟,而入於未到地定。若是安「住」於未到地定,就是因為善於安住所緣相作意思惟,而繼續隨其所欲,安住未到地定中。若是「出」於未到地定時,就是 不再思惟定中的所緣相,另外要有一個非定中所緣的所緣境,譬如飲食或如廁等事,而出未到地定。其他三摩地圓滿、三摩地自在的入、住、出,情形都是一樣的。

於此諸相作意思惟,安住其心,入諦現觀。

這位修行人於諸禪定中──包括入、住、出三相,又能夠作意修習三三昧,並安住其心思惟觀察,就能入於諦現觀了。

前面所說入、住、出三相,就是指禪定而言。這裡所說的「安住」,是指住於定中修三三昧,而入於諦現觀。

《披尋記》:或於入三摩地相等者,此中入住出相,如〈三摩呬多地〉別釋應知(陵本十三卷三頁)。

關於入、住、出相,本論的〈三摩呬多地〉有特別詳細的解釋,可以參考。

亥二、止舉捨相

若得三摩地,而未圓滿,亦未自在,彼或思惟止相,或思惟舉相,或思惟捨相,安住其心,入諦現觀。

其次,說明止、舉、捨三相。如果是成就了未到地定,但是未得三摩地圓滿、也未得三摩地自在,這位修行人要努力向前進修時,或者「思惟止相」,心安住於所緣境中無分別住。若是想要得初禪,就要修七種作意,其中修止也修觀。

或「思惟舉相」,選擇淨妙的所緣境,或者以佛、法、僧為所緣境作意思惟觀察,提振精神、發動精進修行。

或「思惟捨相」,就在止觀相應時,任運而住,不需要特別努力。由思惟止、舉、捨,安住其心修習三三昧,而入於諦現觀。

戌二、結安住

如是當知由所依故,其心安住。

如前面所舉的六相,應當知道在修習三三昧的時候,還要有所依止的三摩地。以未到地定、三摩地圓滿、三摩地自在為所依止處,心安住於定中修習三三昧,才能夠入諦現觀。

《披尋記》:或思惟止相等者,此中三相,亦如〈三摩呬多地〉說應知(陵本十三卷十一頁)。

酉三、第三因所攝 戌一、舉二相 亥一、辨障礙 天一、標

又有二法,於修現觀極為障礙。

第三因是「入境界門」,此中含攝有二種相。

又有兩件事對於修行有很大的障礙力,使令無漏的現觀不能成就。

天二、徵

何等為二?

那兩種障礙呢?

天三、列

一、不正尋思所作擾亂,心不安靜。

第一種障礙是不正尋思。靜坐時應該修三三昧,有止也有觀,卻生起不合道理的分別;因為不正尋思的擾亂、令心不寂靜,就障礙證得諦現觀。

「不 正尋思」,就是不合道理的分別心,有欲、恚、害、親里、國土、不死、家勢、輕蔑等八種尋思。它能擾亂心、令心不寂靜住,也能染汙心、令心不清淨。心與所緣 境接觸時,煩惱現行了,對於合意的事生起貪心,對不合意的事生瞋心;或者沒有動貪心或瞋心,心裡很和平,但是對於所緣境有所得,執著它是真實的,不知道它 是虛妄的、是畢竟空的,都名為不正尋思。

不正尋思的過失,就是造作擾動、令心不安靜,能障礙契會、安住於第一義諦。不學習佛法的人,當然不能覺知這是一種過失;學習佛法、常常修習止觀的人,就會覺察到自己現在這一念心的不正分別,是不能順於第一義諦的,應該立刻改正過來。

二、於所知事,其心顛倒。

第二種障礙,是正在觀察身受心法等所知事時,本來應該思惟不淨、無常、苦、無我的,卻認識顛倒了,無常認為是常,苦惱認為是樂,無我認為有我,不淨認為清淨。如此顛倒執著,也會障礙得諦現觀。

「所知事」是所認識的事,「其心顛倒」,就是搞錯了,其實就是愚癡。前面說貪、瞋、高慢、疑惑,都是不正尋思;於所知事其心顛倒,主要就是愚癡。

《披尋記》:於所知事其心顛倒者,身受心法,名所知事。不淨計淨、於苦計樂、無常計常、無我計我,名心顛倒應知。

「所 知事」,指身、受、心、法。「身」,就是我們的身體。「受」,是十二緣起裡面的觸緣受,也就是六根接觸六塵時,生起苦、樂、或不苦不樂的覺受。「心」,是 一念明了性的心,包括眼識乃至意識,但主要是第六意識。「法」,就是心所緣的一切境界。了別性的心生起,並不能單獨活動。譬如眼識要有自種子為因緣,依止 眼根為增上緣,境界為所緣緣,以及前一念眼識滅為後一念眼識生起的等無間緣;必需具備這四緣才能生起活動,這些都屬於「法」的範疇。

經論將色受想行識五蘊合成四法:色蘊就是身,受蘊是受,想蘊、行蘊是法,識蘊就是心,此四法名為「所知事」。此中包括了能知的心,和所知的境;身、受、法是所知,心是能知、也是所知。

不 修止觀的人,當然是在所緣境上虛妄分別,不感覺有什麼問題;修止觀的人會反過來看自己的心──以心緣心、以心觀心,就會感覺到心識上的問題。天台智者大師 在《釋禪波羅蜜》中說到:止除了有繫緣守境止,還有制心止,就是以心緣心的意思。譬如心在所緣的境界上,作種種顛倒迷惑的活動,或者愛著或者瞋忿,而有種 種的虛妄分別。現在這位修止觀的人,以心作為所緣境,以心觀察到自己的內心在作虛妄分別時,就命令心不要動,故名為制心止。我們不論做功德也好、造罪也 好,其實都是心的造作;能夠常常修止觀,反緣這一念心時,就知道心是怎麼回事了。這是說明心也是所知事。

「不淨計淨」,心在所緣境上活動,有什麼顛倒呢?色受想行識的身體是很臭穢的,但是我們感覺很美,所以是顛倒。

「於 苦計樂」,我們的覺受雖然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種,但這些其實都是苦性。苦受是苦、樂受也是苦。為了求樂受,受盡辛苦;求到樂受後,為了保有它,又 生起種種煩惱;樂受變壞時,也有很多的苦惱。另方面,因為苦和樂不能分離,你若愛著樂、就不可以拒絕苦,愛著樂、苦也隨著來了。不苦不樂受雖然不是苦、不 是樂,但是它不能停留不變,而是剎那剎那地向前變化,終究會遇到苦受、也會遇到樂受,還是苦,所以三受都是苦。而凡夫不了此義,「於苦計樂」就是顛倒。

「無 常計常」,我們的身體是四大和合而有的,有生就有老病死,應該容易覺悟它是無常的。「受」有苦受、有樂受、有不苦不樂受的變異,也是無常的。但是對於 「心」,我們不容易知道它是無常的,就會執著有一個常住真心,用各式各樣的理由說心是常住的。說心是常住有什麼不對呢?會執著心是「我」;無常、無我卻執 著有我,就是顛倒!

無論小乘的《阿含經》,或大乘的《般若經》、《大智度論》、《解深密經》、 《瑜伽師地論》等,都是說「無我」的!但也有一些經是發揚讚歎「我」,而漢傳的佛教徒也歡喜這樣的思想,這就會產生問題。心是剎那剎那生滅的、是無常的, 但是我們如果沒有智慧,就看不見它是無常的,這就是顛倒!

唯識的經論上,很明顯地說心是無常 的。什麼理由呢?世間上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有,即是由阿賴耶識的種子所變現。心的生起也是由心的種子變現,而種子是剎那剎那地變異,心也就剎那剎那地生 滅,所以它是無常的。若問為什麼會有種子?是熏習來的!現在這一念心剎那生起時,作各式各樣的分別,就在心裡又熏成種子;熏成種子後,種子又會剎那剎那地 變現出虛妄的分別心。因此可知,心是無常的!

譬如說我們現在學習禪、希望心能寂靜住,最初先選 一個所緣境,心就作意思惟這個所緣境。剛開始能夠有兩分鐘的寂靜住,已經很難得了;雖然只是兩分鐘,但寂靜住的這段時間內,同時就在阿賴耶識熏成了種子。 不久後心又散亂了,經過一段時間,再約束自己的心作意思惟所緣境,也就再次寂靜住,又熏習了寂靜住的種子。第二次寂靜住以後,不是惛沉、就是散亂,再經過 了多久,又約束自己的心寂靜住……。這樣長時期地訓練,就一次又一次地在阿賴耶識裡熏成了很多寂靜住的種子。突然有一天,可以一下子寂靜住十五分鐘;這一 回寂靜住和以前熏習的寂靜種子不一樣了,寂靜的程度強一點。這樣,經過三十天,或者一百天、一年乃至多少年的用功,展轉地就從欲界定進步到未到地定了。

為 什麼能夠成就未到地定,乃至色界四禪呢?就是因為曾經熏習過,而保存了寂靜住的種子。由此可知,心是從種子生的,而定就是心,所以名為增上心;智慧也依心 而熏習成就。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心是無常的;因為心是無常,所以可以轉變。原來的心是虛妄分別,是散亂的,若是肯努力,就可以成就定;原來是糊塗的,但因 為努力地學習佛法、努力地修行,漸漸地就由顛倒迷惑轉成智慧的光明,再也不糊塗了。從熏習的道理上看,心是生滅的,若心是不生滅、是常住不變的,就沒有辦 法改變了。所以,「無常計常」是顛倒,是不對的。

「無我計我」,色、受、想、行、識五蘊裡面沒有我,凡夫卻執著有我,所以一直在生死中流轉輪迴。若想得聖道,非得要解決「有我」的問題不可。從學習經論可以知道,佛法都主張無我,所以一定要相信無我、通達無我義,才可以修學聖道。

如何才能夠知道,執著有我是顛倒?通達無我才是智慧?依本論中所說的無我義略述之,凡夫執著的我,其定義就是常恒住不變異。而有我論者又是怎麼樣執著有我呢?

一、執著身體是我。但是身體是有變化的,有時生病、有時健康,很明顯地並不是常住不變的。可見,執著身體是我並不符合事實,也就應該覺悟到身體不是我。

二、執著身體不是我,另外有一個我住在身體裡。身體有苦、樂的變化,健康時心情快樂,有病時苦惱憂愁,而我在身體裡住,會不會受影響?

(一)我若受苦樂的影響,它就不是常住的。執著五蘊中有我,我是常住不變的,不合道理。

(二)若說我在身體裡住,而不受苦樂變化的影響,那為什麼有病了要去看醫生?這表示有苦、有樂時,我也受到影響,所以會進一步去發動各式各樣合法或者非法的行動。既然受影響,表示它不是常住不變的,因此不應該說有我。

(三) 若說「我」不受五蘊苦樂的影響,我也不會採取合法或非法的行動。如果過去沒有採取行動,就是沒有造業,就應該沒有身體的出現;但這與事實不合。我們現在有 了身體,諸多苦惱,就表示以前有行動、有造業。如果墮落三惡道,表示有罪業,生到人間天上,表示有善法的功德。現在有身體的出現,就可以知道過去採取行動 了,也就表示「我」受了影響,而且「我」是無常,不能說是常住的。

(四)若說我沒有採取法、非法的行動,我沒有造業因,也沒有得業果,就沒有這個身體的出現,而我就應該不會受這個身體的影響,應該自然得解脫,不需要修學聖道了。但是,事實上並不如此!

佛法說沒有我,只是心在五蘊上活動;若有智慧造了善業,就得到可愛的果報,若是糊塗造了惡業,就得苦惱的果報。所以,假名字說有我是可以的,但是身體中並沒有一個常恒住的我,也沒有我的真實體性可得。

若 於「不淨計淨,於苦計樂,無常計常,無我計我」,在一切所知事上,由於有常樂我淨的顛倒迷惑,又生起貪瞋癡各式各樣的煩惱,因此心不能安住,是名心顛倒。 彌勒菩薩在本文的開示中說得非常明白,有二件事是證入現觀的極大障礙:第一是不正尋思的擾亂,使令心不能寂靜;第二是於所知事,心生顛倒。以下接著說明如 何對治的方法。

亥二、明對治 天一、標

為欲對治如是障礙,當知有二種於所緣境安住其心。

從相信佛菩薩的法語,知道自己有貪瞋等煩惱的尋思,於所知事顛倒迷惑,就障礙我們安住第一義諦。想要消除去這二種障礙,應當知道依止二種方法,於所緣境作意思惟安住其心。

天二、釋

謂為對治第一障故,修阿那波那念。

為了對治第一種障礙「不正尋思所作擾亂,心不安靜」,應當修阿那般那念(持息念),停止雜亂的分別心。

「阿那波那」就是息出、息入;氣息由臍至鼻是息出,由鼻至臍就是息入。「念」是所緣境界於內心明了現前,當然也包括思惟觀察的意思。靜坐時,內心明明了了地觀察息出、也明明了了地觀察息入,以修習出入息念的方法對治貪瞋的虛妄分別,叫做阿那波那念。

為 了要除遣無始以來的虛妄分別,及所有貪瞋等各種不正尋思的擾亂,轉以出入息作所緣境,將心念安住觀察出入息,令貪瞋等煩惱不動。阿那波那念雖然也別名為數 息觀,實在它只是止而不是觀,只能停止不正尋思,而沒有能力斷煩惱。但若是肯如是學習,可以得欲界定、未到地定,乃至到初禪、二禪、三禪,但不能得四禪, 因為四禪沒有出入息。

《披尋記》:謂為對治第一障故等者,如〈聲聞地〉廣說應知(陵本二十七卷三頁)。

本論〈聲聞地〉卷二十七中,解釋阿那波那念說得很廣,比一般平常說的數息觀豐富許多。

為對治第二障故,修諸念住。

為了對治第二種障礙「於所知事,其心顛倒」,應該修習四念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就可以把顛倒心息滅了。

修 習四念住和數息觀不同;數息觀只是暫時地調伏煩惱,四念住則能根本地解決問題。從觀心無常到觀法無我,最後由於觀察無我而破除煩惱,能夠得聖道。雖然數息 觀不能斷煩惱,也不能成為聖人,但是數息觀能夠成就奢摩他,依止奢摩他修四念住,就能根本永斷一切煩惱,所以四念住是很重要的法門。但初學習者一開始就修 四念住,不見得馬上能合適,若先修數息觀調伏散亂心,然後修四念住,最為理想。

戌二、結安住

如是當知由入境界門故,其心安住。

以阿那波那念或以四念住滅除二種障礙,令心安住不顛倒,就是由入境界門而安住其心了。所以,持息念及四念住就是入境界門。

《披尋記》:為對治第二障故等者,〈聲聞地〉說:又為對治四顛倒故,建立四種念住,乃至廣說應知(陵本二十八卷二十二頁)。

「對治四顛倒」,就是為了對治前面所說的,不淨計淨等四種顛倒。「建立四種念住」,佛菩薩大智慧、大慈悲,以語言文字為眾生建立了觀身不淨乃至觀法無我四種念住。在本論〈聲聞地〉卷二十八中說四種念住,說得很廣博。

酉四、第四因所攝 戌一、舉四相 亥一、遠離非處 天一、標非處

又於妙五欲樂習近者,於聖法毘奈耶非所行處。

第四因「攝受資糧」所含攝的有四種相:遠離非處,樂斷樂修,修習隨念,及安住聖種。第一相「遠離非處」,就是要遠離不清淨的地方。

凡夫總認為五欲是非常美好的,所以數數地愛著五欲樂。但是,在佛教中出家修學聖道的人,受持佛陀所制的戒律,於上妙的五欲樂是不應該習近的地方。

天二、明遠離

若於隨宜所得衣服、飲食、諸坐臥具,便生喜足;隨所獲得利養恭敬,制伏其心。謂依妙五欲,不由所得利養恭敬,心便堅住;由此因緣,遠離一切非所行處。

雖 然出家人不應親近五欲樂,但也不是完全遠離,因為還要穿衣、吃飯,這也是一種欲。那怎麼辦呢?修行人是隨順因緣的,只要得到合適的衣服、飲食、臥具等,內 心就歡喜知足了。假如獲得了特別美妙的利養,不要生高慢心、也不要愛著。也不要因為居士的恭敬供養,就執著他是我的護法,不可以再供養其他的比丘,要善用 四念住來調伏自己的心。由於能以道心善加觀察,就遠離一切不該執著的處所。

《披尋記》:謂依妙五欲等者,此釋前說隨所獲得利養恭敬,制伏其心。謂隨獲得利養恭敬及妙五欲,不染不住,不耽不縛,不悶不著,亦不堅執故。

本文是解釋前面所說,隨所獲得的利養恭敬,應該如何制伏其心這段文。

「謂 隨獲得利養恭敬及妙五欲,不染不住」,「不染」,依佛法的道理,一切法本來就是清淨的,因為我們的心不清淨,有了種種虛妄分別,而把那件事染汙了。因此, 不應分別執著,不要染汙。「不住」,即不取相。譬如畫家所畫的畫像不是真實的,我們去觀畫時,心就住在畫像上不散亂,取著它的相貌,名為「住」。現在說, 不要取著五欲的境界,就是「不住」。

「不耽」,「耽」是沉迷而荒誤,就是單獨地取著一種境界而把其它事情都忘了;「不耽」,就是不要取著欲的境界。「不縛」,不要被五欲綁住了。

「不悶」,不要愛著境界不知覺悟。「不著」,不要愛著境界而不能轉移。

「亦不堅執故」,也不要執著不捨。上述這種種的形容詞,都是教誡對於得到的利養恭敬、妙五欲等事,不要執著。

亥二、樂斷樂修

既遠離已,依諸念住,樂斷樂修,於晝夜分,時時觀察自他所有衰盛等事,心生厭患。

第 二相「樂斷樂修」。既已遠離對五欲的愛著、不執著利養恭敬,常常地遠離非處,制伏己心、清淨己心後,又應該依止於四念住,歡喜修學聖道、斷除煩惱。不論在 白天或夜晚,時時地觀察自己、或者別人,在無常的變化中,所曾擁有的興盛事轉為衰敗了,非常的苦惱;或是由衰敗轉為興盛了,但是快樂之中隱藏著許多的苦 惱。進而,對於種種興衰事,心生厭患而不愛著。

「衰事」是誰也不歡喜的,但對於「盛事」──譬 如優渥的利養恭敬,或者有人給你蓋大廟、請你做方丈等,可能是會歡喜的。佛教徒雖然也拜佛、讀經、持咒,但若是不修止觀的話,就在這些興盛的事上,引起很 多的醜陋。現在彌勒菩薩告訴我們,對於那些興盛的、令人滿意的事情,不要歡喜,應該心生厭患。

亥三、修習隨念

又復修習佛隨念等,令心清淨。

第三相「修習隨念」。前面已說「依諸念住,樂斷樂修」的法門;現在又說修習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施隨念、天隨念這六隨念,能令心清淨,會對佛法生起信心。如此,進一步修習四念住時,就比較容易了。

「佛 隨念」,「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隨念」,是隨順修多羅所說的方法念佛的功德。現在的佛教徒多數教導人念阿彌陀佛,這是念佛的名號,也應該包 括在佛隨念中。但是,經論中所說的隨念法門,是按照佛的十號隨念佛的功德,和念佛名號不同。譬如佛十號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 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念佛時,就得先明白經論中如何解釋佛的十號及其功德,才能修佛隨念法門。應該先靜坐修習奢摩他後,內心思惟佛的十種功 德,名為佛隨念。而修習佛隨念法門,會比念佛名號深刻,功德更大!另外還有一種法門,即實相念佛,也就是念第一義諦──「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是如此 念佛,那就更加深刻了。

「法隨念」,「法」是經、律、論的佛法。在修法隨念之前,應該先要明白苦集滅道四諦的道理,然後修習隨念四聖諦理;或者要通達十二緣起,才能隨念十二緣起;或者要明白六波羅蜜、《金剛經》、《法華經》的道理,然後隨念其中的法義。

在大目犍連尊者所造的《阿毘達磨法蘊足論》提到,對於佛大智慧大悲心為一切眾生所宣說的正法,要用七個行相來觀察憶念:

一、善說:佛說世間生死的緣起,苦真是苦、集真是集,出世涅槃的緣起,滅真是滅、道真是道,說得非常好。

二、現見:佛教徒真實隨佛所說的法修現觀、觀察苦集滅道,在現在的生命體中就能證入諦現觀,得成聖道。能以戒定慧道斷除見煩惱,證得初果、見法性理;乃至斷修所斷的愛煩惱,究竟得阿羅漢果,一切苦無餘永斷。

三、無熱:佛所說四聖諦中的道諦──八正道,是清淨的善法;當中沒有煩惱,名為無熱。

四、應時:現在能修八正道,就可以見苦、見集、見滅、見道,現在就可以得聖道。

五、引導:修八正道,有能引導行者見苦集滅道的力量。

六、近觀:由修八正道、修止觀時,就能如實地知見覺悟苦集滅道的道理。

七、智者內證:佛和佛的聖弟子都是有智慧的人,他們作如是現觀的修行已經成功了,內心已正等覺苦集滅道的道理。

上 述七行相的觀察,依照論主的意思,真能做此修行,現在就能得聖道。這種念法的法門和今天漢文佛教念阿彌陀佛的法門完全不同。念阿彌陀佛名號也是好,可以到 阿彌陀佛國得聖道,但是與法隨念完全不一樣。我們若肯隨念四諦、十二緣起,隨念諸法無我的道理,不用等到來生,在現在的生命中就可以得聖道!

「僧 隨念」,「僧」指成就了聖道的聖僧。憶念小乘初果以上的聖者,或是得了無生法忍的大菩薩──如觀音、彌勒、文殊、普賢等大菩薩,都是念僧。念諸聖僧有戒、 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以及無量無邊清淨法身的聖德,是眾生的良福田,名為「僧隨念」。以上佛、法、僧是我們所皈依的,是隨念所皈依處。

「戒隨念」,是念戒的功德。由佛的大智慧安排,在律制戒法上也依次第給予軌範。出家人受的是聲聞戒、還有菩薩戒;在家居士有信心皈依三寶,受持五戒、八關齋戒、或十善戒、乃至受菩薩戒。而修行成功的聖人身口意清淨,戒也是非常地清淨,所以應該隨念戒的功德。

「施隨念」,對於苦難的人要發慈悲心救護他。常運用慈悲心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將來能得大富貴;念此布施的功德,名為施隨念。

「天隨念」,即是修念五法的功德,將來得生欲界天享天福。五法是:

一、信:對佛法有信心。

二、戒:隨出家、在家不同的身份,受持如來所制定的淨戒。

三、聞:能親近三寶,聽聞佛法。

四、捨:用慈悲心布施自己的財富,解決他人的困難。

五、慧:能通達無常無我道理。此即名為天隨念。

六隨念是一切佛教徒所共修的法門。因為內心有貪瞋癡各式各樣的虛妄分別,不容易停下來,可以用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施隨念、天隨念的方法轉變所緣境,停止原來染汙的虛妄分別,使令心清淨,進而可以現生成就聖道。

《披尋記》:又復修習佛隨念等令心清淨者,此說六隨念行。謂佛、法、僧隨念行,及趣涅槃行、趣資財行、趣生天行等隨念行。如〈聞所成地〉說應知(陵本十四卷二十頁)。

六隨念的修行方法,是出家人、在家人共同的修行法門。但是其中有差別:

一、佛教徒不願意再流轉生死,願意趣向涅槃、契入第一義諦,而修習隨念涅槃的功德,為了決定要證得涅槃而修學戒定慧,名「趣涅槃行」。

二、修習施隨念,以慈悲心救護苦難的人,是為了積聚資糧,將來得大財富,是為「趣資財行」。

三、若是沒有得涅槃的意願,也修習施隨念、天隨念,以慈悲心利益他人,目的是為生天,就成為了「趣生天行」。將來就會生到欲界天上去享天福。

出 家人、在家居士都應該有慈悲心,對於有苦難的人也都應該救護,但是目的不同就有差別。希望來生在人間得到比今生更如意的境界,或者願意到天上去,是屬於增 上生道;願意得涅槃,是屬於決定勝道。雖然也以慈悲心去利益有情,但是沒有無上菩提心、沒有出離心、沒有得涅槃的意願,所做的善行就屬於世間的功德,是增 上生,不是決定勝!

一共有六種隨念行,本論的〈聞所成地〉中有詳細的解釋。

亥四、安住聖種

又復安住諸聖種中。

第四相是「安住聖種」。除了樂斷樂修、修習隨念,還應該安住於四聖種中。

《披尋記》:又復安住諸聖種中者,此說四聖種應知。能生眾聖,故名聖種。謂於衣服、飲食、臥具,隨所得中,皆生喜足,是名前三聖種。樂斷煩惱、樂修聖道,是名第四聖種。

「種」者,因也,有四件事情是成就聖道的因。由於能安住此四種因中,而有眾多成就聖道的聖人,所以名為「聖種」。

「謂於衣服、飲食、臥具,隨所得中,皆生喜足」,出家人隨他所得到的衣服、飲食、臥具,無論好壞,心裡都歡喜,都感覺滿足;這是四聖種之中的前三個聖種。

「樂斷煩惱、樂修聖道,是名第四聖種」,願意斷煩惱,歡喜修諸法無我觀、修三十七道品;安住在這樣的心中,才能得聖道,因此名為第四聖種。

戌二、結安住

如是當知由資糧故,其心安住。

如前文所說,應該知道遠離五欲等非所行處、依四念住樂修樂斷、修習六隨念、安住聖種等四相,名為「攝受資糧」。隨順四種資糧,能夠轉變虛妄分別心,可以順利地成就聖道,安住於第一義諦。

戌三、簡所說

此依最勝資糧道說。

前面所說「攝受資糧」的四種相貌,是最殊勝而又有強大的力量,是能幫助成就聖道的因緣,所以是最殊勝的資糧道。

酉五、第五因所攝 戌一、舉三相 亥一、初二加行方便相 天一、標

又彼如是資糧住已,為修相應作意加行,故有二種加行方便。

第五因攝受方便,其中含攝有三相──讀誦受持、依他師教及正加行作意思惟。分二部分解釋,第一「初二加行方便相」。

這位修行人為了成就聖道,已善安住四種資糧;又為了警覺己心與所修習的四念住相應,應當先努力修習二種加行方便。

天二、徵

何等為二?

是那兩種加行方便呢?

天三、列

一、自於契經阿毘達磨讀誦受持,修正作意,於蘊等事令極善巧。

第一種加行方便,是要能受持讀誦經論,並隨順經論中的文句法義,修正內心的思想、使令自心清淨莊嚴。由於學習佛所開示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起等教理,在觀察蘊、處、界、緣起時,能善巧通達無我的道理、得大智慧。學習經論、通達無我義,是修道的前方便。

「契 經」是佛所說諸經,「阿毘達磨」是論;對於這兩類聖典應該「讀誦」其文、「受持」其義,或者也可以解釋為學習的意思。「作意」,就是思惟,是時時地在內心 思惟經和論的文義。「修正作意」,隨順理解經論的文義,目的是要修正自己內心的思想。對「於蘊」處界十二緣起「等」事,應該運用智慧通達經論中的無我義, 是名「極善巧」。

《披尋記》:於蘊等事令極善巧者,謂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及根善巧,名六善巧。如〈決擇分〉廣釋應知(陵本五十三卷十五頁)。

「蘊善巧」,簡單地說,就是以智慧觀察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是無我的。

「界善巧」,「界」是種子義;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乃至意識,這十八種法一一皆是從自法的種子所生,名為十八界。通達每一法都各有各的因緣而生起,都是無我的,不是自然而有的,也不是大自在天所創造的。通達此十八界的智慧,名為界善巧。

「處善巧」,「處」是眼耳鼻舌身意內六處,及色聲香味觸法外六處。從內六處、外六處生出眼識乃至意識,所以處是識的生長門。通達處的智慧,名為處善巧。

依本論的解釋,「界善巧」是通達一切法是由種子生,是屬於因緣的;「處善巧」包括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合起來就是四緣──「四緣生諸法,更無第五緣」。

「緣起善巧」,「緣起」即是無明緣行、行緣識等十二緣起。一切法是由因緣而生起,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其中沒有我。觀察緣起而通達無我的智慧,名為緣起善巧。

「處非處善巧」,「處」是合道理的意思;「非處」就是不合道理。譬如說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這就是處;如果說善因得惡果,惡因得善果,就不合道理,名為非處。依本論的解釋,處非處就是緣起的別名,和緣起善巧的含義是相同的。

「根善巧」,「根」,是有力量的意思。經論上說有六類共二十二根,善巧通達根義的智慧,就名為根善巧。

第一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此六根對於認識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有增上力,名為六根。

第二是命根。命根有令色和心相連而不分離的力量,色心和合在一起,就有了生命體。命根的作用,即能使生命體相續地生存下去。

第三是男、女二根。男女根的作用,有力量能使令家族相續。

第四是苦、樂、憂、喜、捨五根。這苦、樂、憂、喜、捨五種受的增上力,能令你於三界內受善惡業的果報。

第 五是信、進、念、定、慧五根。成就了這五種根,對成就世間善法有增上力,能得世間的樂報。經論上解釋,對於善法有信心,就不會做惡事而會行善,修十善業得 欲界人天的樂報。若成就精進根,就能精進做善。若能把所信、所精進的善法顯現於心就是念,常念善法就能得善報的增上力。成就世間的定、慧二根,得到了色、 無色界定,將會在色、無色界得安樂的果報。所以,這五根對於世間如意的事,有增上力。

第六是未知欲知、已知、具知三根。這三種根對成就出世間的聖道,有增上力。

這六類加起來共有二十二根,能夠通達此二十二根的增上力,名為「根善巧」。本論〈決擇分〉中,對此有廣泛的解釋。

二、依他師教,所謂大師、鄔波柁耶、阿遮利耶。於時時間,教授教誡,攝受依止。

第二種加行方便,是依止師長的教導而學習佛法。最好是依止於佛,若佛滅度不在世間,則應依止於剃度的親教師及軌範師。由於師長的引導、攝受,時時地教授佛法、教誡正確的行止儀度,使令我們不會犯錯。

「大 師」是佛,「鄔波柁耶」是剃度師,「阿遮利耶」是軌範師。前面說學習經論通達無我義是依法,現在說的第二種加行方便是依人。依止人、依止法,都是入聖諦的 加行方便。雖然佛說依法不依人,但是初發心修學的人智慧不夠,不容易自己學習經論,還是需要有鄔波柁耶、阿遮利耶的慈悲教導、攝受,做為修學聖道的依止 處。

《披尋記》:於時時間教授教誡等者,〈菩薩地〉說:又諸菩薩,性好攝受諸有情類,如法御眾方便饒益,以無染心先與依止。乃至廣說。於時時間,以其隨順八種教授而正教授,五種教誡而正教誡(陵本四十卷十頁)。此應準知。

本 論〈菩薩地〉四十卷中說: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內心歡喜引導有情入佛法中。能夠如法、不以非法地教化一切眾生,以善巧方便的智慧利益所教化的眾生。不是以 貪瞋等有所得的染汙心,而是以無所得的智慧,為所教化的人做依止,供給住處、衣服、飲食等生活所需,先以財攝受,後以法攝受。乃至廣說還有很多內容。

「八種教授」,以下參照本論〈菩薩地〉三十八卷中所說的文來解釋。

於 教授時,先當審諦尋思其心,如實了知;尋思如實了知心已,尋思其根,如實了知;尋思如實了知根已,尋思意樂,如實了知;尋思如實知意樂已,尋思隨眠,如實 了知;尋思如實知隨眠已,如其所應,隨其所宜,示現種種所趣入門,令其趣入。謂或修不淨、或復修慈、或修種種緣性緣起、或修界差別、或修阿那波那念。如其 所應,隨其所宜,示現種種所趣入門。令趣入已,為說能治常邊邪執處中之行,為說能治斷邊邪執處中之行。令其除捨未作謂作、未得謂得、未觸謂觸、未證謂證諸 增上慢。如是菩薩八種教授。

第一種教授,這位菩薩在教授時之前,首先要很認真地觀察弟子的心行差別,他的貪瞋癡是輕、是重,是偏於貪、是偏於瞋,或偏於愚癡、尋思、高慢等等,各式各樣煩惱心行的差別。

第二種教授,觀察弟子宿世的善根。

第三種教授,觀察弟子歡喜些什麼。

第四種教授,觀察弟子的煩惱種子是怎麼樣情形。

第五種教授,這位菩薩已經觀察了解弟子的心行、根、意樂、隨眠,因此能隨順弟子的根性程度,開示「教授」與他相宜的法門。對於未住心者,教授他修五停心觀──修不淨、修慈、修種種緣性緣起、修界差別、或修阿那波那念,使他能「趣入」聖道。此為前五種教授。

第六種教授,這位菩薩為了幫助他的弟子消滅常見──執著有一個常恆住不變易的「我」的錯誤思想,為他宣說中道的修行法門。

第七種教授,為了使令他能對治斷見──執著人死了以後就斷滅、不再相續下去的錯誤思想,所以為他宣說處中的中道之行。

第八種教授,菩薩教授他的弟子修學無我觀,修學四念住、四正勤,三十七道品,弟子雖然已能依此用功修行,但是還未證得聖道,所以菩薩再開示他要消滅增上慢。

「五種教誡」,〈菩薩地〉卷三十八中又云:

云 何教誡?當知教誡略有五種。一者、遮止有罪現行;二者、開許無罪現行;三者、若有於所遮止開許法中,暫行犯者,如法諫誨;四者、若有於彼法中,數數輕慢而 毀犯者,以無染濁、無有變異親善意樂,如法呵擯與作憶念;五者、若有於所遮止開許法中,能正行者,慈愛稱歎真實功德,令其歡喜。當知是名略說菩薩五種教 誡。所謂:遮止、開許、諫誨、呵擯、慶慰。

第一種教誡是遮止,教導弟子不可以造罪。

第二種教誡是開許,許可他造作有功德而沒有過失的事。

第三種教誡是諫誨,若弟子在開許善法、遮止惡法的教誡中,暫時地違犯了,不做善法、不修聖道,只做一些有罪過的事。此時菩薩就如法地教誨他,教他改過遷善。

第四種教誡是呵擯,是當弟子對佛陀的正法沒有恭敬心,輕視佛的正法,隨便地就違犯佛的教誡,不拿它當一回事,自己願意做什麼就做什麼時,這位菩薩並不改變想要利益弟子、親善弟子的心情,以無染濁的心,如法地呵斥他,或把他驅逐出僧團。

第五種教誡是慶慰,若弟子能隨順師教、不犯戒,能夠如法地修學聖道,此時菩薩以慈愛心,稱歎他真實的功德,使令他心生歡喜。

以上八種教授、五種教誡,都是做師長的方法。

亥二、後一正加行相 天一、通一切

又正加行作意思惟,當知是名第三方便。此正加行作意思惟,名正加行。

「正加行相」,即是第三種方便加行的相貌,指修行要重視內心的作意思惟,因此名為正加行。修行人從初發心開始,一直到最後得聖道,都需要作意思惟,所以正加行通於一切凡聖。

第一種加行方便是所學的法,第二種是所依止的師長,現在第三種是應當要重視內心努力作意思惟。

天二、簡今義 地一、標

此中義者,謂尸羅淨所有作意,名正加行作意思惟。

再將正加行相中真正的含義,加以簡別。

這裡所說的正加行,是指持戒清淨所有作意;內心有清淨的作意,就是能持戒清淨。從初發心來到佛法中學習,就要如法受戒、持戒清淨;乃至到最後證得阿羅漢果,還是要持戒清淨,名為「正加行作意思惟」。

地二、釋

彼自思惟:尸羅清淨,故無悔惱;無悔惱故,便生歡喜;廣說乃至心入正定。

這位初發心學習聖道的修行人,自己反省、思惟自己持戒清淨,沒有違犯戒法,所以內心沒有後悔、也不生煩惱,因此感覺愉快。由於心情歡喜,靜坐時容易相應、得輕安樂,若廣說也容易得欲界定、未到地定,乃至色界四禪。

地三、結

是故宣說此正加行作意思惟,名心住方便。

所以,佛開示持戒清淨的「正加行作意思惟」,是得禪定的前方便。若持戒清淨,身清淨、口清淨、心清淨,三業清淨、心性柔和就容易得定。若不持戒,眼耳鼻舌身意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放逸,心常與貪瞋癡一起活動,靜坐時容易掉舉、散亂,就很難得定。

戌二、結安住

由如是方便故,心速安住。

由於修行人有這三種方便攝受,能使內心很快地得到禪定,能安住於三摩地中。

未三、總結

彼於爾時,由此五因二十種相,攝持其心,於愛盡寂滅涅槃界中,令善安住,無復退轉。心無驚怖,謂我我今者何所在耶?當於如是心安住時,應知已名入諦現觀。

這 位修行人由於能夠以五因、二十相攝持修正己心,因此能夠滅盡欲界愛、色、無色界愛,成就寂滅涅槃,令心善巧地安住在無生滅的安樂境界中,永遠也不會再退轉 了。而且,也不會憂愁恐怖:「我現在在什麼地方呢?」當內心的無我智慧,能夠安住於我空真如的涅槃境界時,應當知道已經入諦現觀了。自得初果起,就名為成 就分證涅槃了。

《披尋記》:由此五因二十種相攝持其心者,於初因中有五種相:一、通達我慢能障現觀; 二、能善棄捨令無間滅;三、如實思惟無常等行;四、所緣能緣平等智生;五、如實了知證得心一境性。第二因中有六種相:謂思惟入、住、出相,及思惟止、舉、 捨相。第三因中有二種相:一、修阿那波那念;二、修諸念住。第四因中有四種相:一、遠離一切非所行處;二、依諸念住樂斷樂修;三、修習佛等六隨念行;四、 安住諸聖種中。第五因中有三種相:一、修六善巧;二、依他師教;三、於正加行作意思惟。如是總成二十種相,由是攝持其心,令心安住,入諦現觀。

如 前文所說的五因中:初因通達作意有五種相:一、「通達我慢能障現觀」,是通達我慢的障礙。二、「能善棄捨令無間滅」,能無間修無我觀棄捨我慢。三、「如實 思惟無常等行」,思惟無常、無我等觀行。四、「所緣能緣平等智生」,所緣是無我的、能緣也是無我的,平等的智慧現前了;五、「如實了知證得心一境性」,是 成就無漏的智慧,得初果了。

第二因由所依有六種相,初三相「思惟入、住、出相」,在未到地或者是初禪中,修入、住、出。後三相「思惟止、舉、捨相」,在定內思惟止相、思惟舉相、思惟捨相。依此六相,安住其心修三三昧,令入諦現觀。

第三因入境界門有二種相:一、「修阿那波那念」,學習知息出、知息入的法門。二、「修諸念住」,修四念住。

第 四因攝受資糧有四種相:一、「遠離一切非所行處」,遠離五種欲。二、「依諸念住樂斷樂修」,隨順佛所說的四念住,觀察身、受、心、法是苦、空、無常、無 我,依諸念住樂斷樂修。三、「修習佛等六隨念行」,修習佛、法、僧、施、戒、天六種隨念。四、「安住諸聖種中」,安住於衣服、飲食、臥具喜足及樂斷煩惱、 樂修聖道四聖種。

第五因攝受方便中有三種相:一、「修六善巧」,依法修蘊、界、處、緣起、處非處、根六善巧。二、「依他師教」,依攝受教授教誡。三、「於正加行作意思惟」,自己思惟持戒清淨,心住入定。

如是總成二十種相。由是攝持其心,令心安住,入諦現觀。〈修所成地〉是屬於小乘佛教的次第;彌勒菩薩在本論中開示,做師長的人就應該教導初出家的弟子學習、攝持五因二十種相,由此方法令心安住,就可以得須陀洹果。

辰二、結

如是名入聖諦現觀。

能於愛盡寂滅涅槃界中善安住,就名為「入聖諦現觀」。

卯二、明普攝義

又此聖諦現觀義,廣說應知,謂心厭患相,有二十種;心安住相亦二十種。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又 這裡所說的「聖諦現觀義」,若廣泛的加以說明,應該知道就是前文中,以「善修治」說明三種雜染相應、三種清淨不相應、三種雜染相應過患、五種清淨不相應過 患、五種於己清淨見難成辦,又復發起堅固精進,以厭患俱行想對治之,於此五處二十種相作意思惟。這是令心生厭患的相貌。

「善安住」中說明通達作意因的五相、由所依因的六相、由境界門因的二相、由攝受資糧因的四相、由攝受方便因的三相,共是五因二十種相。這是心所應安住的相貌。

這已經廣博地包含了佛所開示的聖教中,一切相關的法義,除此之外,再沒有可以超過或增加的了。

丑二、入現觀已離諸障礙 寅一、徵

云何入聖諦現觀已,離諸障礙?

雖入聖諦現觀、已初得無生法忍了,但是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什麼是證得聖位以後,應該出離的障礙呢?

寅二、釋 卯一、辨離障礙 辰一、辨 巳一、障礙 午一、標

當知此障略有二種。

簡單地說,有兩種障礙。

午二、列

一、行處障;二、住處障。

第一種障礙為「行處障」;第二種障礙為「住處障」。

午三、釋 未一、行處障 申一、列 酉一、數與眾會

行處障者,謂如聖弟子,或與眾同居,隨其生起僧所作事,棄捨善品,數與眾會。

「行處障」共有七種。第一種障礙,是得了初果須陀洹的聖人與大眾僧共住,為了隨順僧事,必須一次又一次地參與大眾僧作羯磨、營治衣缽等事,只好將所修習的止觀停止下來。

初開始學習聖道,但還未入聖位時,一定要依止能教授修學聖道的師父,不可以離開師父單獨住。因為,自己能否持戒清淨是有疑問的,而且此時也要大眾共住來長養善根。然而,對於入聖位的修行者而言,「數與眾會」卻是障礙。

「僧事」是出家人所作的事,在《阿含經》或《廣律》中有詳細的說明。若是與大眾僧共住,開會作羯磨時,是每一個受了具足戒的僧人都要參加的,不參加的話要與欲,若不與欲,所作的羯磨就成非法。

《披尋記》:隨其生起僧所作事等者,謂與眾同居時,修和敬業,治衣缽等,是名僧所作事。於應趣向好樂前行,於遠離中喜捨善軛,是名棄捨善品。數與諸在家眾及出家眾樂欲會遇,不欲別離,是名數與眾會。

這位聖人與大眾僧共住,大眾僧彼此之間要和合、互相恭敬,衣缽應該清洗或縫補,乃至大眾僧中種種的事情,都名為「僧所作事」。

對於應趣向涅槃,修學聖道等事,因為好樂歡喜參加大眾僧的集會,就把應該修習遠離欲、修學四念住都停下來了,是名「棄捨善品」。

多次地和在家眾或出家眾見面、談話、做事情,不願意離開,數數參與這些事情,也會耽誤聖道的修學,名為「數與眾會」。

酉二、愛重飲食

或復安住常乞食法,而愛重飲食。

已入聖諦現觀的聖人,於佛所制定的常乞食法中安住,常到聚落托缽乞食,但是卻愛重飲食,對於某一種食物特別偏好,就成了障礙。

酉三、好樂營為

或兼二處,好樂營為衣缽等事。

第三種障礙,是歡喜有好衣服、好的缽等事。律上說,有出家人聽說某甲居士要為他做衣,又聽說某乙居士也要為他做衣,於是他就向兩位居士說:「你們二人合起來給我做件好衣服。」這是不合法的!

「兼二處」,是說對於行處及住處這二處都有障礙。佛在世時,大眾僧主要是有衣、缽的事,而今天的出家人可能不只衣缽事,還有其他很多事。假設歡喜為大眾僧做事,行處也有事、住處也有事,都是障礙修學聖道的。

《披尋記》:或兼二處好樂營為衣缽等事者,此中二處,所謂行處及與住處。由閑居時,亦有修治衣缽等事故。若樂營為,故名二處障。

酉四、好樂談話

或為讀誦經典,而好樂談話。

修行人歡喜讀誦經典,從聖道義中長養智慧,但是又好樂談話,言多語失就會生出煩惱;而且多與他人談話,也妨礙他人用功。這也是障道因緣。

酉五、樂著睡眠

或居夜分,而樂著睡眠。

在夜間初、中、後三分中,只有中夜可以睡眠,其他時間還應該用功。但是,這位修行人卻歡喜睡覺。

酉六、樂染言論

或居晝分,樂王賊等雜染言論。

白天的時候,這位修行人歡喜與人談政治、盜賊等不清淨的言論;在談論中很容易使令貪、瞋、癡現行一起活動,因此是雜染言論。

酉七、不樂遠離 戌一、標

或於是處有親戚交遊,談謔等住,而於是處不樂遠離。

這位修行人的住處,常有親戚朋友互相往來,彼此談話中有種種戲笑歡樂,因而對這樣的境界不願意遠離。

戌二、釋

謂長夜數習與彼共居增上力故。或復樂與第二共住。

不樂遠離的原因,是久遠以來習慣了與親友在一起共住,就變成一種力量,天天要見面談話,心裡才感覺到舒服。又有一種情形,是這位修行人自己不能單獨住,一定要與第二個人或是多人同住,這也是障礙。

「長夜數習」,就是從久遠以來的執著,要與有緣的人在一起住,數數地談話就熏習成種子,而種子就有力量,使令以前所熏習的習慣非要再現起不可。

《披尋記》:或復樂與第二共住者,此第二義,釋前不樂遠離,不樂獨處,樂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是名樂與第二共住。

「或復樂與第二共住」,這是解釋前面所說「不樂遠離」的第二種情形,就是「不樂獨處」。歡喜與在家眾或是出家眾共同雜住,是名樂與第二共住。

申二、結

諸如是等,名行處障。

前面所舉的七種障礙,名為「行處障」。「行」,就是活動,在活動中有七種事能障礙修行,名為行處障。

未二、住處障 申一、釋 酉一、住名

住處障者,謂處空閒修奢摩他、毘缽舍那,總名為住。

「住處障」是指修行人於空閒、沒有喧鬧處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總名為「住」。

酉二、障義 戌一、標

依奢摩他、毗缽舍那,當知復有四種障礙。

於寂靜處修習奢摩他、毘缽舍那時,應該知道有四種障礙。

戌二、列

一、毘缽舍那支不隨順性;二、奢摩他支不隨順性;三、彼俱品念不隨順性;四、處所不隨順性。

第一是不隨順修毘缽舍那的障礙;第二是不隨順修奢摩他的障礙;第三是修習止觀二品時,念心所不隨順的障礙;第四是所居住處,不能隨順修行人修止與修觀。

「念」是念心所;不管修止或修觀,要把所緣境明記不忘,使令在內心顯現。若是忘念,就成為障礙。

戌三、釋 亥一、毘缽舍那支不隨順性

若謂己聰明而生高舉,不從他聞順觀正法;是名毗缽舍那支不隨順性。

若是這位修行人感覺自己智慧很高,有高慢心,不去親近通達止觀的老師學習修毘缽舍那的正確方法,在修習毘缽舍那時就會有困難,這就叫做「毘婆舍那支不隨順性」。

亥二、奢摩他支不隨順性

若不安靜身語意行,躁動輕舉,數犯尸羅,生憂悔等,乃至不得心善安住;當知是名奢摩他支不隨順性。

這位修行人的身口意若是浮躁掉動,就容易輕率不慎重,因而數數犯戒。因為知道犯了戒以後,將來會得果報,因此心裡憂悔。有了憂悔就不容易寂靜,乃至於不能得定。應當知道,這就是修習奢摩他的障礙。

《披 尋記》:若不安靜等者,謂尋思行補特伽羅,諸根不住,諸根飄舉,諸根掉動,諸根散亂,身業誤失,語業誤失,喜為戲論,樂著戲論,多惑多疑,多懷樂欲,名不 安靜身語意行,躁動輕舉。又多犯戒,心生憂悔;生憂悔故,不得歡喜安樂;由是因緣,不得正定,是名數犯尸羅,乃至不得心善安住。

「尋思行」就是妄想多的人,眼耳鼻舌身意就像風似地飄動、不能安定,六根老是向外攀緣,內心散亂不能寂靜住。因此,使令身業、語業容易有過失。

語業的錯誤,就是喜好戲論的事情。言說戲論是一種過失,但是卻歡喜愛樂,主要是因為內心有很多煩惱,也有很多疑惑,並且貪欲心很大;這就是「不安靜身語意行,躁動輕舉」的相貌。

又多次的違犯戒律,內心生出憂愁、後悔;又因為有憂悔的緣故,心不能安樂。由是因緣不能得正定,就叫做「數犯尸羅,乃至不得心善安住」。

亥三、彼俱品念不隨順性

若有忘念增上力故,於沉掉等諸隨煩惱心不遮護;當知是名彼俱品念不隨順性。

學 習止觀,要將修習的法門明了地顯現在心而不忘失,名為「念」。若是在靜坐中失念──忘掉了應憶念的所緣境,就會出現惛沉的情形,或是因攀緣可意的境界而有 了掉舉。此時,這位修行人忘記用止法、舉法,以對治散亂與惛沉等隨煩惱,內心沒有能力保護止觀的所緣境令其現前。因為念不隨順性,使令止也沒有了、觀也沒 有了,所以無法成就止觀的功德。

「沉」是惛沉,或是沉沒。惛沉和沉沒不全相同又有點相似。若是靜坐時,內心沒有明了性、打瞌睡了,就是惛沉。若是內心的明了性沒有完全失掉,也沒有其他的雜念,但是所緣境失掉了,此時名為沉沒。

「掉」是掉舉,專指在自己喜歡的、貪著的事情上虛妄分別,和一般的散亂不同。

「等」,是與惛沉、掉舉這一類相似的隨煩惱,是從貪瞋癡中所衍生出來的,與根本煩惱是相等的流類。

《披尋記》:於沉掉等諸隨煩惱心不遮護者,〈三摩呬多地〉說:應遠離相,復有四種,謂沉相、掉相、亂相、著相(陵本十一卷十九頁)。此說沉掉等諸隨煩惱,如彼別釋應知。

本 論〈三摩呬多地〉中說,坐禪修止觀時,應該遠離四種過失──沉相、掉相、亂相、著相。沉相、掉相,就是惛沉、掉舉。亂相是一般的散亂境界,和掉舉不同,是 在其他非所愛著的境界上虛妄分別。著相是比較深刻細微的煩惱,執著有我、也執著有法,但煩惱的相貌不太明顯。譬如現在修習止觀相應了,於是生出我慢,這就 是著相。不修止觀的人,若是貪心、瞋心都不現行活動時,似乎沒有什麼煩惱,但是內心在一切境界上了別時,都是執著有我、也執著有法。一般凡夫不能覺察這也 是煩惱,但聖人知道凡夫的境界,雖然貪瞋煩惱暫時沒現前,卻仍然都在我法二執裡,並沒有得解脫,故名著相。

亥四、處所不隨順性 天一、標

若有習近五失相應諸坐臥具;當知是名處所不隨順性。

如果這位修行人,常常接近五種過失相應的地方,障礙了止觀的修行,就名之為「處所不隨順性」。

天二、列

或於晝分多諸諠逸;於夜分中多蚊虻等眾苦所觸;又多怖畏,多諸災癘;眾具匱乏,不可愛樂;惡友攝持,無諸善友。

五種過失相應的處所是:

一、修行的處所,在白天有許多人來來往往,喧嘩放逸的聲音很多,使令修習止觀有困難。

二、夜裡有許多蚊蟲出入叮咬行人,令生眾多苦觸,這也不能修習止觀。

三、修行的處所有獅子、老虎等猛獸出沒傷害人,或者是有瘴癘流行令人多病痛,也不能修止觀。

四、修行的處所難以乞得生活所需,因為不方便獲得資具,令資養有所缺乏,就不會愛樂安住。

五、修行的住處為惡人脅迫或搗亂,而且沒有善知識能教授如何修習止觀,這樣也不能隨順修行。是名「處所不隨順性」。

《披尋記》:或於晝分多諸諠逸等者,此釋處所不隨順性。〈聲聞地〉說:處所圓滿有其五種(陵本三十卷六頁)。此中五相,翻彼後四處所圓滿應知,是即名為五失相應諸坐臥具。

本論〈聲聞地〉三十卷中說,有五種地方對於修行人來說,是最合適修習止觀的,名為「處所圓滿」。這裡說「處所不隨順性」有五種,若將五種處所圓滿的後面四種相反過來,就是現在所說的「五失相應諸坐臥具。」

申二、結

諸如是等,名住處障。

以上五種處所名為住處的障礙,令修行人不能隨順修習止觀。

巳二、遠離 午一、標

又此二障,當知總有二種因緣,能為遠離。

又應當知道總說有兩種因緣,可以遠離前面所說行處障及住處障這兩種障礙。

午二、列

一、多諸定樂;二、多諸思擇。

第一「多諸定樂」,如果修行人多多修習奢摩他,成就了未到地定乃至色界定都會有輕安樂,就能遠離住處障的種種苦惱。

第二「多諸思擇」,如果多修習毘婆舍那,提升自己的智慧,也能遠離上述行處的種種障礙。

午三、釋 未一、多諸定樂 申一、標

多諸定樂,應知略有六種。

成就多諸定樂,應該知道略有六種差別,就是修習止、舉、捨、入、住、出。

申二、釋 酉一、修止舉捨

謂若有已得三摩地,而未圓滿、未得自在;彼應修習止、舉、捨三種善巧。由此發生多諸定樂。

先說前三種修止、舉、捨。若是已得未到地定,但尚未得到三摩地圓滿、三摩地自在,這位修行人應該修習止、舉、捨三種善巧,使令止的力量增長。若能進步到三摩地圓滿、三摩地自在,就能引發更多的定樂。

這位得須陀洹的聖人,於內心掉舉、散亂時,即善巧地修習「止」;於內心沉沒、惛沉時,即善巧地修習「舉」;如果內心明靜而住了,也善巧地修習「捨」,使令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功用住性。由於如此學習,能破除去很多的障礙,就會引發很多的定樂。

酉二、修入住出

若有於三摩地,已得圓滿,亦得自在;彼應修習入、住、出定三種善巧。由此發生多諸定樂。

後三種是修入、住、出。這位修行人若是已經得了三摩地圓滿及三摩地自在,就應該常常入定、住定、出定,常修習入、住、出三種善巧,使令禪定與神通都不退失。由此而生出更多的定樂。

未二、多諸思擇 申一、徵

云何名為多諸思擇?

什麼是多諸思擇?

申二、釋 酉一、出體性

謂勝善慧,名為思擇。

「思擇」,就是有殊勝妙好的智慧。智慧是思擇的體性,若沒有智慧就不會思擇。學習佛法能得殊勝妙好的智慧,還需要用心多思惟;否則,經律論中的智慧,在修行上是用不上的。

酉二、明思擇 戌一、於善不善法

由此慧故,於晝夜分,自己所有善法增長,如實了知;不善法增長,如實了知;善法衰退,如實了知;不善法衰退,如實了知。

由 於有殊勝的智慧能善思擇,能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什麼是功德、什麼是罪過。不論是白天或夜間,常觀察自己的內心,如實地了知自己的善法、不善法,是 增長了或是衰減了。因此對於自己的慚愧心、對三寶的恭敬心、善護根門、正念正知等善法的增長,能如實了知;對於自己的貪瞋癡等不善法的增長,也能如實了 知。止觀不相應,善法衰退了,一樣能真實的了知;繼續用功以後,又使令不善法衰退,也能真實了知。

《披尋記》:於晝夜分自己所有善法增長等者,此中善法,謂慚、愧、愛敬、信、正思惟、正念、正知、根護、戒護,及無悔等,樂為最後應知。此所對治名不善法,下皆準知。若善法增,定轉增長,若善法退,定還退失;如是不善法衰退及與增長,當知亦爾。

文中所說的「善法」有十一種。

「慚、愧」屬於善法,因為有慚愧心就能增長其他的善法、能減少過失。

「愛敬」,是愛重尊敬的心,譬如同參道友的戒定慧很圓滿,你能生起對他的恭敬心及能愛敬善法。

「信」,是信佛、信法、信僧,也就是信善法、不信惡法。

「正思惟」,將善法明了地顯現於心,加以思惟觀察。

「正念」,將善法明了地顯現在內心。

「正知」,知道自己現在內心是善、是惡,是有功德、有過失,然後加以改善。

「根護」,保護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要汙染。

「戒護」,是持戒清淨,不要違犯。

「無悔」,常能諸惡不做、眾善奉行,就不會後悔。

「等」,還有其他很多的善法。

「樂為最後」,由於常常修習善法、不做惡法,因此心情快樂;這是諸善法中最後一個善法。

「此所對治名不善法」,善法所對治的就是不善法。譬如說「慚、愧」是善法,若不知慚愧,就是不善法了。以下應當可以比知。

「若 善法增,定轉增長,若善法退,定還退失」,善法若逐漸地增長,所修的奢摩他就展轉地進步,由欲界定的九心住進步到未到地定,再由未到地定又成就了初禪乃至 四禪,就是增長了。若善法衰退,所成就的定也會退失。俱解脫阿羅漢,是圓滿地成就了無我智慧,同時也得了四禪八定乃至滅盡定的。經上說阿羅漢退法,是指所 成就的定退了,並不是指無我慧退了。因為成就禪定之後,若不常入定就會失掉,所以阿羅漢還是要常常入、住、出定,這樣熏修才不會退失禪定。

戌二、於習近命緣

又彼如於晝夜若行若住,習近衣服、飲食命緣,由習近故,不善法增長、善法衰退,或善法增長、不善法衰退,皆如實了知。

又於白日或夜間,經行或晏坐時,數數地關心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等生存的助緣,由於習近、歡喜受用好的資具、有營養的飲食等,因此執著心隨之加強,貪瞋癡等不善法增長,於是戒定慧等善法就衰退了。

或者有時戒定慧等善法也會增長,貪等不善法又衰退了。這位修行人因為能時時善加思擇,所以對於這些情形都能如實了知。

酉三、顯勝利

即此思擇為依止故;於所生起諸不善法,由不堅著方便道理,驅擯遠離,於諸善法能勤修習。

修行人若依止殊勝妙好的智慧,經常思惟觀察抉擇,如實了知自己生起不善法了。由於發現了過失而不堅持己見,便能驅除、遠離由於習近命緣而生起執著心等不善法。把內心的貪瞋癡驅除出去後,對於增長戒定慧的善法就能精進地修行,使令善法增長。這就是智慧觀察的殊勝利益。

午四、結

如是二處十種善巧,於二處所十一種障,能令斷滅;隨所生起,即便遠離。

如 上所說「多諸定樂」有止、舉、捨、入、住、出六種善巧,「多諸思擇」有善法增長衰退、不善法增長衰退、習近命緣等不善法增長善法衰退、戒定慧等善法增長不 善法衰退,如實了知等四種善巧。二處總共有十種善巧,能對治行處障的七種障礙,及住處障的四種不隨順性;隨這十種善巧生起,立刻就能使令行、住二處的十一 種障礙遠離。

《披尋記》:如是二處十種善巧等者,謂止、舉、捨三種善巧,入、住、出定三種善巧,此六 善巧,住處所攝。如實了知善法增長衰退、不善法增長衰退二種善巧,及如實知由習近緣不善法增長善法衰退、或善法增長不善法衰退二種善巧,此四善巧,行處所 攝。是名二處十種善巧。於行處中障有七種:一、數與眾會;二、愛重飲食;三、好樂營為;四、好樂談話;五、樂著睡眠;六、樂染言論;七、不樂遠離。於住處 中障有四種,如前所說,文易可知。是名於二處所十一種障。

「二處十種善巧」就是止、舉、捨三善 巧,與入、住、出三善巧;這是修習禪定的六種善巧,屬於住處所攝。如實了知善法增長衰退、不善法增長衰退二種善巧,及如實了知由習近緣不善法增長善法衰 退、或善法增長不善法衰退二種善巧,是修習思擇的四種善巧,屬於行處所攝,是名二處十種善巧。

「於 行處中障有七種」,行處的七種障礙,分別是數與眾會、愛重飲食、好樂營為、好樂談話、樂著睡眠、樂染言論、不樂遠離。不歡喜棄捨這些錯誤的行為,是修習止 觀的障礙。另外,「於住處中障有四種」,如前所說有毘缽舍那支不隨順性、奢摩他支不隨順性、彼俱品念不隨順性、處所不隨順性。這些加起來就名為「於二處所 十一種障」。

辰二、結

如是名為遠離障礙。

如上文所述,就叫做「遠離障礙」。

卯二、明普攝義

又此遠離障礙義,廣說應知如所說相。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如經論上所說,入聖位後所有的障礙,以及遠離障礙的對治法門,都含攝在本文中,如前廣說有二處十一種障礙,以及二處十種善巧的對治方法。除此以外,再也沒有可以超過或增加的了。

丑三、思惟諸歡喜事 寅一、徵

云何入聖諦現觀已,為欲證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諸歡喜事?

已悟入聖諦現觀的修行人,為了要很快地成就漏盡通慧,應該要作意思惟那些歡喜事呢?

「通慧」,是初果成就了無分別的智慧,能通達無我義;「速疾通慧」是成就了阿羅漢無學道的智慧,能夠速疾地通達無我義。雖然初果須陀洹已經滅分別我執、通達了無我義,但是一直要到證阿羅漢後,滅一切愛見煩惱,所通達的無我慧才能圓滿,才名之為速疾。

初果聖人為欲樂成就速疾通慧,應主動地發起心念,思惟能隨順歡喜修道的四種事──證淨、盛事、無嫉、知恩。

寅二、釋 卯一、辨諸歡喜 辰一、辨 巳一、依證淨

謂聖弟子,已見聖諦,已得證淨。

初證聖位的佛弟子,應思惟四種歡喜事:

第一種歡喜事,思惟證淨。這位聖弟子自己悟入四聖諦,已經如實覺了苦集滅道四聖諦;亦證得四不壞淨,對於佛、法、僧、戒建立了堅定不移的信心。

「聖」即是佛;這位佛弟子已證聖諦,真實知道苦集滅道了,所以名為「聖弟子」。

「淨」有二種:一是正信三寶,就是對於佛法僧有堅定不移的信心,而且永不退轉。二是持戒清淨,對於能往惡趣的諸不善業決定不做了,有決定不破戒的信心。已經遠離不信三寶以及破戒的染汙,所以都名為淨。「已得證淨」,這位聖弟子,深刻地相信佛法僧戒的清淨功德。

《披尋記》:已得證淨者,謂佛、法、僧、戒四種證淨應知。如〈攝事分〉別釋其相(陵本九十八卷二十五頁)。

「佛」是一切智人,「法」是苦集滅道諦實之法,「僧」是學習佛法已經成就聖道的佛弟子;再加上「聖所愛戒」,名為四種證淨。

證悟了四聖諦後,對於佛、法、僧、戒的清淨信心,能達到很高的程度,非凡夫所能相比,無論遇到什麼事,都不能動搖、破壞他的淨信。本論〈攝事分〉中,別別解釋四證淨的相貌。

即以證淨為依止故;於佛、法、僧勝功德田,作意思惟,發生歡喜。

這位聖弟子證得四證淨後,深刻的見到佛法僧的真實功德,於止觀中思惟:「佛,是一位無漏功德圓滿的聖人,是殊勝功德田;法,是佛所覺悟的真理,是殊勝功德田;僧,是隨佛所說之法修行成就的初果乃至四果的聖僧,是殊勝功德田。」因而生起歡喜悅意。

「田」,譬如在肥沃的田地上播種,就能收穫稻麥一樣;佛、法、僧是功德田,若能恭敬供養,依教奉行,能成就很多的功德。

「發生歡喜」有二種意思:一、能斷除見煩惱、成就聖人的智慧;二、決定不墮落三惡道了。所以,心裡感到很歡喜、很安樂。

《披尋記》:即以證淨為依止故等者,此於四證淨中唯說信澄清性,是故唯說佛、法、僧田,略不說戒。

「淨」是澄清性,就是不汙濁的意思;凡夫有很多汙穢染濁,佛弟子得了聖道後,成就了心清淨及四種證淨。

上文「即以證淨為依止故」中,只說信心澄清地依止佛、法、僧作意思惟,沒有說到戒;實在也應該包括戒在內,只是說的簡略了。

巳二、依盛事

又依自增上生事,及決定勝事。

第二種歡喜事,思惟盛事。這位聖弟子又作意思惟自己所證得的增上生事及決定勝事,內心生歡喜。

《披尋記》:又依自增上生事等者,謂依增上生道所證盛事,是名增上生事;若依決定勝道所證盛事,是名決定勝事。

「增上生」,是學習世間的善法,將來不到三惡道受苦,能得如意的果報,在人間或天上享受長壽、安樂的果報,名為增上生。

「決定勝」,是佛教徒能夠學習四聖諦的法門,修學無漏的聖道,成功時轉凡成聖,就是決定勝利了。這表示增上生還沒有決定的勝利,所得人天的果報結束後,有可能會到三惡道去,還會失敗的。若是成就聖道以後,決定不會失敗、墮三惡道,所以名為決定勝。

謂己身財寶所證盛事,作意思惟,發生歡喜。

若是在人間或是天上受生,能擁有很多的財寶、得到很多的安樂,這是增上生所證得的。若是得了聖道,所成就的無漏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也是財寶,是出世的聖法財。這位已經成就諦現觀的人,思惟自己證得的這二件盛事時,內心歡喜。

《披尋記》:謂己身財寶所證盛事者,此釋前說二事。言財寶者,通說聖、非聖財,是名所證盛事。

「己身財寶所證盛事」,是解釋前面所說的增上生事、決定勝事。文中所說的財寶是通指聖財和非聖財二種。聖人所得的盛事,就是無漏的戒定慧等聖財;人、天所得的安樂果報,不是聖財,是有漏財。兩種都名為所證盛事。

巳三、依無嫉

又依無嫉,如於自身,於他亦爾。

第三種歡喜事,思惟無嫉。這位聖者對於同梵行者能成就增上生的世間盛事,或證得決定勝的出世功德,在止觀中作意思惟時,內心同樣的感到歡喜,如同自己得到一樣,沒有嫉妒的心情。若是對於他人得到殊勝事,內心不舒服,就是嫉妒障礙了。

《披尋記》:又依無嫉等者,如於自身所證盛事,作意思惟發生歡喜。依無嫉故,於他所證,歡喜亦爾。

因為這位聖者沒有嫉妒心,對於別人能成就世間盛事,或能得聖道、成就無漏的戒定慧,內心並不嫉妒,就像自己所得到的一般,同樣地發歡喜心。

巳四、依知恩 午一、標

又依知恩,謂有恩者,念大師恩,作意思惟發生歡喜。

第四種歡喜事,思惟知恩。這位聖者思惟:「佛是對我有恩的人!佛的大智慧大慈悲引導我出離生死。」於止觀中作意思惟佛的恩德,心中即生歡喜。

「大師」就是佛;佛真實慈悲愛護眾生,示現在世間說法,使令眾生因此能轉凡成聖,應該要感念佛的恩德。「恩」就是愛,是真實對眾生有大利益的愛。

午二、釋

由依彼故,遠離眾苦,及與苦因;引發眾樂,及與樂因。

由於佛的慈悲開示及教導,令眾生遠離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取蘊等眾多苦果,又開示了貪瞋癡是眾苦之因;教導修學無漏的戒定慧是離苦得樂之因,能引發很多的樂果,如禪定的三昧樂、乃至證得涅槃的寂滅樂。這都是因為佛的恩德而成就的,作意思惟時生大歡喜。

辰二、結

如是思惟隨順修道歡喜事故,便能證得速疾通慧。

如 此思惟佛法僧是殊勝功德田,思惟自己所成就的增上生事及決定勝事,並以無嫉心思惟其他有情所成就的殊勝功德,思惟佛的恩德等。依此思惟所生的歡喜心能隨順 增長道心,由於道力增強,於修習止觀中便能斷煩惱、得涅槃,並且很快地證得發出速疾神通的智慧,乃至證得通達第一義諦的無漏智慧。

卯二、明普攝義

又此思惟隨順修道歡喜事義,廣說應知如所說相。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如前面所說作意思惟四種歡喜事,能隨順修道、增上道心,應知已廣博地攝納了佛法中相關的教法。除此四相,再沒有能超過或增加的了。

丑四、修習如所得道 寅一、徵

云何修習如所得道?

出世間一切清淨支中,要略的說有五種清淨;現在是第四種「修習如所得道」。什麼是修習如所得道?

「如」就是「所得道」。入諦現觀後,就見到我空真如了,但是修行還未圓滿,還要繼續努力,直到成就阿羅漢才是究竟圓滿。如何修得圓滿呢?應依止四法──發生欲樂、發勤精進、心樂遠離、不生喜足,就能修得五法圓滿──歡喜圓滿、喜悅圓滿、輕安圓滿、清涼圓滿、學位圓滿。

寅二、釋 卯一、辨修圓滿 辰一、辨 巳一、四所依法 午一、發生欲樂 未一、思慕究竟

謂彼如是所生廣大無罪歡喜,溉灌其心;為趣究竟,於現法中,心極思慕。

由 「四所依法」,能圓滿如所得道,第一是「發生欲樂」。這一位聖者如前所說,於修習止觀中思惟諸歡喜事,引發廣大無過失、與戒定慧相應的歡喜心。由於歡喜心 的生起,滋潤了現前的這一念道心,使令增長;為了想得阿羅漢道,於現在的生命中,內心生起極大的仰慕,希願成就圓滿的聖道。

《披尋記》:廣大無罪歡喜者,〈有尋有伺地〉說:聖財所生樂,無罪喜樂相應,廣大遍滿所依(陵本五卷二頁)。此應準知。

本論〈有尋有伺等三地〉中解釋「聖財所生樂」,是說得了聖道所成就的無漏戒定慧,名為聖財。成就了聖財,內心會生起無罪──沒有過失的喜樂。

當這位聖人的心情與無罪的喜樂相應時,喜樂非常的廣大,遍滿眼耳鼻舌身意,遍滿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準照此義,為本文「無罪喜樂」作解,應該容易明白。

未二、樂欲出離

彼由如是心生思慕,出離樂欲數數現行。謂我何當能具足住如是聖處,如阿羅漢所具足住。

初入諦現觀的修行人還未解脫生死苦,還未出離三界愛見煩惱。因為仰慕願得阿羅漢,希望自己能夠安住於圓滿解脫的境界中,因此出離生死的強烈願望,一次又一次地現行。於內心思惟:「我應當怎麼樣才能安住於圓滿的聖人境界,就如同阿羅漢所具足的清淨功德呢?」

得了初果的聖人,還會有任運現起的我愛煩惱,也還有欲的事情,所以樂欲出離一切煩惱。當然,這是指已經成就初果或者二果的聖人,他們的內心和凡夫不一樣。凡夫恐怕不會想到要厭離煩惱!

午二、發勤精進

如是欲樂生已,發勤精進,無間常委,於三十七菩提分法方便勤修。

第二是「發勤精進」。這位修行人歡喜出離煩惱的心現前以後,就採取行動了──發起精進,不間斷而又審慎地修習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等三十七種成就圓滿菩提的法門。

「常」即不間斷,「委」即精細周密。「分」是因義;三十七菩提分,就是能成就菩提果的三十七種法門。

《披尋記》:無間常委等者,〈思所成地〉說:清淨止觀為依止故,於所修習菩提分法,勇猛無間,能常修習,能委修習,無懈無憚(陵本十九卷十五頁)。此應準知。

「無間常委」的解釋,本論〈思所成地〉中所說:依止清淨的正定心思擇,修習三十七菩提分法,勇猛精進,長時不間斷地詳細觀察無我的道理,心不懈怠、無所恐懼。本文準照此義,當可了解。

凡夫初開始修學聖道分兩個階段:一是資糧位,一是加行位。資糧位是準備修行資糧的階段。加行位是開始修行了,通常說最低限度要成就未到地定後,能在定中修學四念處、三十七道品,也能調伏煩惱了。所以,在加行位中所修的止觀,也可以名為「清淨」。

現在這裡說「清淨止觀為依止故」,是指已得聖道的聖者,依止出離煩惱的清淨止觀為因緣。

「於所修習菩提分法,勇猛無間」,他對於所修學的聖道,是勇猛、不間斷的,而且能長時間的修習。

由於他能一次又一次,常常很微細、很周詳地觀察無我的道理,所以名為「能常修習、能委修習」。

「無懈無憚」,是不懈怠、不畏懼,心裡無所顧慮的意思。修行一定要減少睡眠,也要少吃一點。若不能減少睡眠,也不能少吃一點,唯恐身體不健康,心裡有很多的顧慮,那就不勇猛了。

午三、心樂遠離

又彼如是勤精進故,不與在家、出家眾相雜住;習近邊際諸坐臥具;心樂遠離。

第三是「心樂遠離」。這位修行人修習如所得道時,由於白天、夜間都精進修行的緣故,不與在家眾或出家眾在一起住。他習慣親近受用最低品質的坐臥具以維持生活,內心淡泊知足,歡喜遠離憒鬧的人事境界。

午四、不生喜足

又彼如是發生欲樂、發勤精進、樂遠離已,不生喜足。謂於少分殊勝所證心無喜足;於諸善法轉上、轉勝、轉微妙處,希求而住。

第 四是「不生喜足」。這位已見諦的聖人,對於圓滿解脫有強大的歡喜心,能精進地修習三十七道品,也歡喜遠離憒鬧,所以能由初果進步到二果向,再由二果向進步 到二果。雖然是一分一分地向前進步,但是他對於自己所成就的少分殊勝境界,心裡並不滿足。他希望繼續精進,使令所修習的無漏善法展轉向上進步,展轉殊勝、 展轉深入到最微妙處,終究要達到五種圓滿的境界。

巳二、五法圓滿 午一、歡喜圓滿

由此四法,攝受修道,極善攝受。即此四種修道為依,如先所說諸歡喜事所生歡喜,彼於爾時,修得圓滿。

由於隨順上文所說的四法而修道,能成就五種圓滿;第一法是「歡喜圓滿」。

「攝受」是攝取成就。這位聖人雖然已經見道了,還是繼續地修習四種所依法,來增益聖道的修行,便能圓滿成就修道位的一切功德。此即在修道位上,依此四法的修習,也能成就前面所說的四證淨、增上生、決定勝、不嫉妒、知恩等諸歡喜事,修得更圓滿的歡喜。

《披尋記》:由此四法等者,如前所說,出離樂欲,數數現行;欲樂生已,發勤精進;勤精進故,心樂遠離;又於少分所證,不生喜足。是名四法應知。

「由此四法」,指前面四所依法中所說的:一、出離樂欲,數數現行;二、欲樂生已,發勤精進;三、勤精進故,心樂遠離;四、又於少分所證,不生喜足。是名四法應知。

午二、喜悅圓滿

最極損減方便道理,煩惱斷故;獲得殊勝所證法故,亦令喜悅修得圓滿。

第 二法是「喜悅圓滿」。最初證得初果時,斷除我見、邊見、邪見、戒禁取、疑等煩惱。於修道位中,繼續斷除俱生的愛見煩惱,到了最極損減的程度時,將所有的愛 見煩惱都斷除了,就證得阿羅漢的果位。由於圓滿的無我智慧光明出現了,就滅除了一切煩惱黑暗;此時所成就的戒定慧功德達到最極圓滿,因此令內心喜悅圓滿。

前「歡喜圓滿」是攝受修道,就是在成就修道的過程中,使令戒定慧展轉殊勝,得歡喜圓滿。此「喜悅圓滿」約斷惑說,煩惱無餘斷盡,令內心喜悅圓滿。

損減煩惱最圓滿的法門,就是修三十七道品;由此依止用功修行,能夠斷滅所有的愛煩惱、見煩惱,所以名為「最極損減方便道理」。

我們對於修行的事,應該要有正確的認識。若是用功修習止觀時,可能會出現很多不同的瑞相,譬如看見大蓮花或看見佛菩薩來讚歎你,或其它任何好的境界。當然這也是很殊勝的,令你心生喜悅;但是修行最重要的功德就是斷煩惱,如果用功修行並沒有斷煩惱,還是不及格。

由於長時期減少睡眠、於食知量、正念正知,修習了許許多多的善法,終於沒有白辛苦,獲得了殊勝的「所證法」──就是成就了最圓滿的無我智慧,終於達到最極究竟斷盡一切愛見煩惱,使令心生「喜悅修得圓滿」。

《披尋記》:最極損減方便道理等者,修斷煩惱有九品,別斷下下品為最後邊,是名最極損減。其能斷道亦有九品,證上上品為其究竟,是名殊勝所證法;由是亦令喜悅修得圓滿。言喜悅者,謂於除障處所之所生故。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二卷三頁)。

「最極損減方便道理」,見道位所斷除的是見煩惱,還沒有斷欲;所以得了初果以後還要繼續修戒定慧,就是修道位。修道所斷的煩惱,有欲界的貪、瞋等欲煩惱,以及上二界的色愛、無色愛、掉舉、慢、無明。

「修斷煩惱有九品」,修道位所要斷除的煩惱,三界九地每一地皆分上、中、下三品,每一品又分三品,共有八十一品應斷的煩惱,在修道位時一品品地斷除。上品煩惱粗而較易斷,下品煩惱微細而難斷;所以,修道位的聖者首先斷除上上品的煩惱,最後斷除下下品的微細煩惱。

在所應斷的煩惱中,下下品是煩惱的最後邊際,若把下下品的煩惱斷除後,所有應斷的煩惱就完全消滅了,名為「最極損減」。

「其能斷道亦有九品」,能斷滅煩惱的聖道也分九品。九品煩惱中的下下品是最微細,所以需要由上上品的聖道才能斷滅;當下下品煩惱完全斷滅時,就是成就了上上品的聖道。此上上品是聖道的究竟邊際,是所證法中最殊勝、最圓滿的。

「由是亦令喜悅修得圓滿」,每斷除一品煩惱,就生歡喜心,九品煩惱斷盡時,內心的歡喜也就圓滿了。

「言喜悅者,謂於除障處所之所生故」,「喜悅」的意義,就是指正當破除煩惱的障礙時,由此而生起的喜悅。

午三、輕安清涼二種圓滿

又修所斷惑品麤重,已遠離故,獲得輕安;輕安生故,身心清涼,極所攝受。如是二種修得圓滿。

第 三、四法是「輕安清涼二種圓滿」。在修道位的過程中,不斷地漸次滅除修道所斷的煩惱種子,就由初果漸次進步到二果、三果;到了四果時,斷除一切煩惱種子, 獲得聖道的輕安樂。又由於輕安樂的現前,聖者的身心是清涼的。此時,修道位已經極圓滿地成就,輕安、清涼也是最圓滿的。

輕安樂有兩種不同。一、得到初禪時,禪定能生輕安樂。二、佛教徒得到禪定後,在禪定中修學四念處、三十七道品,斷煩惱時又得輕安樂。所以,一種是由修奢摩他得禪定時的輕安樂,第二種是在定中修毘缽舍那觀斷煩惱時的輕安樂,二者的覺受不同。

「身 心清涼」,身指眼耳鼻舌身;心包括受想行識,而主要是識。我們的識原來有貪瞋癡的煩惱火,去除煩惱火以後,沒有垢染的識,就有清涼的覺受,由心清涼而後身 清涼。其實,清涼也是輕安樂,是對粗重而說輕安樂,對煩惱火而說清涼。輕安樂與清涼可以說是一體的兩面,但以輕安為前提,而後得身心清涼。

《披尋記》:身心清涼極所攝受者,〈決擇分〉說:諸無漏識,無學解脫,名曰清涼(陵本五十四卷三頁)。今依輕安,能攝受彼,故說清涼,極所攝受。

〈決擇分〉說:「諸無漏識」,「漏」就是煩惱。我們現前明了性的心和煩惱在一起活動,名為有漏識;但是聖人斷滅了煩惱種子以後,在心識的活動中不會再有煩惱現行,所以名為「諸無漏識」。

「解脫」分為有學解脫、無學解脫兩種。初果、二果、三果雖然都斷煩惱,但都屬於有學解脫;成就阿羅漢時,聖道才圓滿,不需要像前三果聖人那樣用功,所以是屬於無學解脫。

又諸煩惱亦名熱惱,得諸無漏識、得無學解脫的阿羅漢,不再有熱惱了,所以名為「清涼」。

從本文的文義,看出來是「依輕安,能攝受彼」,有了輕安能使身心清涼,所以說清涼是由輕安而有的,如此就是修道所得輕安、清涼二種圓滿。

午四、學位圓滿

又此有學,金剛喻定到究竟故,修得圓滿。

第五法是「學位圓滿」。這位有學的三果聖人又成就了金剛喻定,入於無間禪定中如金剛堅固,能斷壞一切煩惱,而不為煩惱所動搖。因為,此時已經完全滅除了三界修道所斷煩惱,修行終於到了究竟圓滿的階位,成就四果阿羅漢了。

「金剛」是不可破壞的意思;「金剛喻定」指欲斷除最後煩惱時,所依止的禪定,也就是成就阿羅漢前一剎那,生起無間道的禪定。此是三果成就圓滿聖道最後邊的禪定,其中有定、也有慧,能破除一切極微細的煩惱,所以名為「金剛喻定」。

「到究竟故」,成就金剛喻定時,已經到修道位圓滿的境界,也就是證得阿羅漢的果位了。這位聖者的定、慧,修持達到最極圓滿的境界了,所以名為「修得圓滿」。

辰二、結

是名修習如所得道。

依於四法,修得五法圓滿,就名為修習如所得道。

卯二、明普攝義

又此修習如所得道義,廣說應知。謂四種法為依止故,能令五法修習圓滿。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又於此修習如所得道的法義,已經廣博地說明了。應該知道,就是依止於四法,能令五法修習圓滿。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可以超過或增加的了。

《披尋記》:能令五法修習圓滿者,如前所說:歡喜;喜悅;獲得輕安,攝受清涼;金剛喻定;是名五法應知。

依於四法能令五法修習圓滿,就是如前文所說的歡喜圓滿、喜悅圓滿、獲得輕安、攝受清涼圓滿、以及成就金剛喻定時學位圓滿,應該知道就叫做「五法」。

   

丑五、證極清淨及果功德 寅一、徵

云何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

如何如實地成就極清淨的聖道,及成就極清淨果的功德呢?

寅二、釋 卯一、正顯證得 辰一、辨道果等 巳一、別辨

午一、極淨道果 未一、舉諸煩惱 申一、樂等位攝

謂於三位,樂位、苦位、不苦不樂位,為諸煩惱之所隨眠。

出世間一切種清淨中,解釋清淨的相貌有五種,最後一種說明證得極清淨道及果的功德。如何知道修行所證得的道及果功德是清淨的呢?因為是斷除煩惱後所得,所以是清淨的。現在為了正顯證得道果,先舉煩惱法加以辨釋。

一 切眾生的心,與外境接觸時有三種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當覺受生起時,煩惱也與心同在一起活動。在令人滿意的境界中有樂受、心情快樂,就生出貪煩 惱;貪煩惱又熏習貪的種子,令貪種子增長強大。在苦惱的境界中有苦受、心情憤怒,就熏習了瞋煩惱的種子;在不苦不樂位中,則是愚癡煩惱在活動,也就熏習了 癡煩惱的種子。眾生於三種受中,由於貪瞋癡的活動,熏習了許多煩惱的種子,所以是「為諸煩惱之所隨眠」。

煩惱的類別有很多;不論在樂位、苦位、或不苦不樂位時,一有煩惱的活動,就在內心栽培了煩惱的種子。

「眠」是指睡眠時沒有明了性,一切活動都停止了;「隨眠」就是譬喻煩惱種子隨逐在心裡,潛伏著不活動,所以名為隨眠。

有二種補特伽羅,多分所顯:一者、異生;二者、有學。

一切有情可分為兩類:

第一類異生,就是一切凡夫,包括人、天、或三惡道眾生。

第 二類是有學的聖人,包括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異生的有情各有各的業力、各有各的果報,但是都在樂、苦、不苦不樂的境界上, 和種種的煩惱在一起活動,是全分與煩惱俱行。有學聖人的有情,當聖道現前時,於樂位、苦位、不苦不樂位,沒有煩惱熏習;但因為煩惱還沒有斷盡,在不入定的 其餘時間,還有煩惱的現行,也有煩惱的隨眠。

而有學聖人中,煩惱的活動也有多少的差別。譬如,初果聖人煩惱的活動要多於二果,而二果又多於三果,三果又多於四果向。此說兩種補特伽羅都有煩惱及隨眠,因此名為「多分所顯」。

《披尋記》:謂於三位等者,於樂受位多生染著,當知彼為貪所隨眠;於苦受位多生憎恚,當知彼為瞋所隨眠;於不苦不樂受位多生顛倒,當知彼為癡所隨眠。如是三受,無明觸生,是故說言異生、有學所顯。然由有學不具縛故,與異生別,總略宣說多分所顯。

佛 教徒未得聖道前,一般就是於樂受時愛著快樂,愛著快樂就是染污的貪心,貪心一動就在心裡栽培了貪種子,所以說「貪所隨眠」。對於苦惱的境界心裡就怨恨,隨 瞋心一動,也就栽培了瞋種子。而於不苦不樂的境界內心是迷惑的,不知道境界有虛誑性,就有了顛倒的煩惱;於不苦不樂位生顛倒想,就栽培了愚癡的種子。

「如是三受,無明觸生」,三種受就是當六根接觸六塵時,內心有無明與觸心所在一起活動而生的。因為「無明」就是沒有智慧,不知道所接觸的境界,都是如夢如幻、是畢竟空的,其中有諸多過患、眾多苦惱,所以叫做無明。無論是異生也好、有學也好,都有無明觸。

「然 由有學不具縛故,與異生別,總略宣說多分所顯」,但是有學的聖人已經滅除一部分煩惱了,雖然還餘有煩惱未斷,但煩惱不具足,不是所有的煩惱都有。譬如初果 已斷見煩惱,不會執著有我、我所;但他所滅的是分別煩惱,不是任運現起的俱生煩惱。若是三果以上的聖人,斷滅了欲界的煩惱,雖然還剩色、無色界的煩惱未 斷,但是煩惱不具足。聖人與凡夫雖然都有煩惱,但是煩惱的繫縛程度還是不一樣的。總說都是有煩惱,因此概略解釋凡夫與聖人的煩惱不同。

申二、雜染品攝 酉一、略標類

又有二種能發起雜染品。一者、取雜染品;二者、行雜染品。

前文是舉心與境界接觸時的覺受,分辨眾生生起煩惱的差別;此下則是分辨煩惱的類別。先簡略標出二種不同品類的雜染,取是煩惱、行是業,合起來就是惑、業、苦。

又 有兩種能發起雜染品的煩惱,第一是取雜染品,第二是行雜染品。「取雜染品」,即十二緣起中「愛緣取」。「愛」,是對於所歡喜的境界有愛著心;當欲界眾生愛 煩惱現起時,就是愛著欲的境界。「取」也是愛,當愛生起時,為了取得一切欲,就要不辭勞倦、四方追取。愛、取二支都是煩惱雜染,而取雜染比較嚴重,有四種 取:一、欲取,是愛著五欲;二、見取,指外道所愛著的各種邪知邪見;三、戒禁取,指外道所執著的儀軌;四、我語取,即執著有我。「愛緣取」者,以愛為緣, 而有取雜染的現行。

「行雜染品」,即十二支中「無明緣行」。「行」,指有漏業說;欲界、色界 天、無色界天的有情所造之業都包括在內。欲界凡夫有福行、非福行,色、無色界的禪定名不動行,皆是以無明為緣所造作的種種業。「無明緣行」,雖然是有目 的,也為了圓滿自己的意願才做事,但是不能明白所做的事是有過患的,就是無明緣行。譬如,在欲界中有可能不做惡事而做善事,但是不知道善業所得的果報還是 有過患的,終究還是要在欲界裡受種種苦。色界、無色界的天人,最初修行時也不知道修禪定不能得解脫,所以都是無明緣行。總而言之,三界諸行都是染污的。

酉二、明過患

即為斷此二雜染品,入善說法毘奈耶時,能為障礙所有煩惱;此諸煩惱,能為隨眠深遠入心;又能發生種種諸苦。

為 了要斷除取、行二種雜染品,這位修行人初來到佛法中出家,也發起想要成就聖道的願望。但是,這二品煩惱雜染能令無我正見不能生起,障礙聖道的成就。取、行 二雜染活動時,同時熏成煩惱種子,無始以來長期隨逐藏識,能夠深細、久遠地伏藏在內心。一旦煩惱隨眠又現行、生起貪瞋癡等活動時,就會生出很多令你苦惱的 事。

若是依本文如是讀誦,好像沒有什麼特別,但是修行人應該仔細反省,是不是真能作意思惟無明 緣行呢?前面說,修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等高深禪定的不動業也是行;依佛法來看,這還是在無明緣行的範疇內。現在說「斷此二雜染品」,就是這位佛教徒有 智慧發起高尚的願,想要超越無明緣行、愛緣取的境界,因此來到佛法中修學。所以,他所修的應該不只是世間禪,而是更殊勝的出世間禪了。

《披 尋記》:又有二種能發起雜染品等者,緣起所攝無明及愛,此能發起二雜染品,謂愛為緣,發起取雜染品;無明為緣,發起行雜染品。又無明愛能障入善說法毘奈耶 最初正見,令不得生,是名入善說法毘奈耶時能為障礙所有煩惱。以此煩惱,能為隨眠深遠入心,不得離繫故。又此煩惱,能生種種諸苦,不證寂滅故。

十 二緣起中,從無明到愛,含攝了七支: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此七支能發起兩種雜染品,即以愛為緣發起取雜 染品,無明為緣發起行雜染品。又兩種雜染品能障礙出世間正見,不能生起無我無我所的智慧,令不得取證初果。而且,所熏習的煩惱種子,深深地隨逐於心,令你 不能解脫煩惱,又此煩惱現行,能引生種種苦惱,不能證得寂滅涅槃。

無明、愛,攝屬在緣起支中,皆是因緣而有的;「無明」,是由不如理作意而生起。什麼是不如理作意?就是不知道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畢竟空寂,而執著是真實有的;隨順執著去分別,就生出無明。所以,無明煩惱的初端是不如理作意,愛亦復如是。

「此能發起二雜染品」,無明及愛能發出行雜染及取雜染二種染汙。愛是取的生起因緣,發起取的雜染品;無明是行的生起因緣;發起行的雜染品。

「又 無明愛能障入善說法毘奈耶最初正見,令不得生」,若是內心有無明、愛俱行,能障礙入於善說法毘奈耶的最初正見──就是見道位中七覺支的擇法覺支,以及修道 位中八正道的正見。初果聖人最初所得的無我智慧就是正見,這是聖人的功德。行雜染品、取雜染品能障礙正見,使令正見不能現前。

「以此煩惱能為隨眠,深遠入心,不得離繫」,煩惱一活動,就更加增長它的力量,使令你不能離開煩惱的繫縛。

「又此煩惱能生種種諸苦,不證寂滅故」,煩惱一動,就能成就一個新的果報──或者不墮三惡道,而是得人的果報、或者得天的果報。但是,都還是陷在種種苦中,令你不能如實覺悟涅槃的境界。

未二、顯無餘斷

若能於此無餘永斷,名為證得極淨道果。

如前已舉煩惱的品類,若能夠修學戒定慧,修學四念處、八正道,就能夠將「樂等位攝」的貪瞋癡煩惱,及「雜染品攝」的行、取二品雜染,沒有剩餘地完全息滅,就是證得最極清淨的道果了。

《披尋記》:若能於此無餘永斷等者,於善說法毘奈耶中,由得無學清淨智見,於無明、愛永斷無餘。無明斷故,於現法中證慧解脫,又愛斷故,於現法中證心解脫;是名證得極淨道果。義如〈有尋有伺地〉說(陵本九卷十五頁)。

「無餘永斷」,是指這位修行人於佛法中修學聖道,成就了阿羅漢清淨無我的智慧,將無明、愛永斷無餘。由於無明永斷,就在現在的生命體中,究竟解脫了由無明觸所生諸受的煩惱繫縛,成就了「慧解脫」。

又由於四禪八定中,永斷三界愛煩惱,而於現在的生命體中證得了「心解脫」,也就是定解脫。

成就了最極圓滿的無漏定慧,「是名證得極淨道果」。

午二、極清淨道

又十無學支所攝五無學蘊,所謂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知見蘊,名極清淨道。

前「極淨道果」約斷除煩惱說;復次別辨「極清淨道」,約所得的功德說。

除了斷除煩惱外,無學阿羅漢還能成就十無學支所攝的五無學蘊,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五種功德,名為「極清淨道」。

證阿羅漢後,所應該學習的都已經學習圓滿了,所以名為「無學」。「十無學支」是阿羅漢的十種功德,即無學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

「蘊」是積聚的意思;現在將十無學支收攝為「五無學蘊」──即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知見蘊,也是阿羅漢所成就積聚的五種功德。

凡夫以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為生命體,而無學阿羅漢從外觀看,也還有老病死的身體,但實際上他是以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知見蘊等五無學蘊為無漏的生命體。

「戒 蘊」,阿羅漢都是持戒清淨的。「定蘊」,大阿羅漢一切時、一切處心無動亂、明靜而住;於所成就的定體包括三三昧等,有無量差別。「慧蘊」,阿羅漢的無我智 慧,包括了根本智與後得智等。「解脫蘊」,阿羅漢的身口意,沒有一切煩惱的繫縛,得大自在了。「解脫知見蘊」,有二種解釋:一、阿羅漢有智慧知道自己解脫 了;二、阿羅漢明了不解脫的過失,也明了解脫有大功德,所以名為解脫知見蘊。

「極清淨道」,阿羅漢的無明及愛永斷無餘,身口意中具足戒定慧無學圓滿,極為清淨莊嚴。

《披 尋記》:又十無學支所攝五無學蘊等者,謂無學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是名十無學支。此中正語、正業、正命, 戒蘊所攝。正念、正定,定蘊所攝。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慧蘊所攝。正解脫,解脫蘊所攝。正智,解脫知見蘊所攝應知。

「無 學正見」,就是阿羅漢究竟通達無我的智慧,包括了無分別的根本智,及有分別的後得智。「正思惟」,阿羅漢雖然成就無學道,但內心還是不斷思惟苦集滅道的道 理。「正語」,得阿羅漢道後,決定不說妄語、綺語、惡口、兩舌;凡有所說,皆是符合佛法的清淨語言。「正業」,阿羅漢於行住坐臥中,或者為大眾僧辦事,或 者乞食時,一切時、一切處正知而住。「正命」,阿羅漢的衣、食、臥具、醫藥等生活所需,都是老老實實地向人乞求得來的,沒有邪命的事。「正精進」,阿羅漢 所作的一切身語意行動,都是合法、不懈怠、不放逸的。「正念」,阿羅漢能明明了了地令清淨法相續現前。「正定」,阿羅漢所成就的禪定,是清淨沒有煩惱的。 「正解脫」,阿羅漢解脫了一切愛見的煩惱。「正智」,阿羅漢究竟通達無我義,皆是依止於無我智慧為人說法。這就名為「十無學支」。

此中正語、正業、正命三支屬於「戒蘊所攝」,正念、正定二支屬於「定蘊所攝」,正見、正思惟、正精進三支屬於「慧蘊所攝」,正解脫屬於「解脫蘊所攝」,正智屬於「解脫知見蘊所攝」。應知,此是十無學所攝的五無學蘊。

午三、住聖功德 未一、標

又由證得此極淨道,離十過失,住聖所住。

又由於無學阿羅漢成就了極清淨道,因此遠離十種過失,安住在聖人所住的境界中,名為「住聖所住」。

未二、釋 申一、辨過失 酉一、徵

云何名為十種過失?

什麼是證得極清淨道所遠離的十種過失呢?

酉二、列

所謂依外諸欲所有愁、歎、憂、苦種種惱亂,苦苦相應過失。

第一種過失,指依於世間的色聲香味觸等外五欲,而生起愁戚、悲歎、憂慮、苦惱。在追求五欲事的時候很辛苦──得不到時生悲苦,得到五欲後擔心失去亦生憂苦,最後失去欲時更加苦惱。所有種種的惱亂,使令內心時時與苦相應。

《披尋記》:所謂依外諸欲所有愁歎等者,當知此由無學正見而得遠離。於外諸欲深見過患,不習近故。

由於阿羅漢成就無學正見、具足無我的智慧,已深見外五欲的過患,厭背親近諸欲,所以遠離了苦苦相應的過失。

又有依內不護諸根過失。由不護諸根故,生愁、歎等。

第二種過失,由於不能保護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諸根,任令向外攀緣馳求可愛的境界,而有愁戚、悲歎、憂慮、苦惱的相應過失。

「不護諸根」,是由不如理作意所生的過失;若是能夠如理作意,六根也就清淨了。

《披尋記》:又有依內不護諸根過失等者,當知此由無學正念而得遠離,具足成就六恆住法,安住上捨,無喜無憂故。

由於成就了阿羅漢正念,內心常念苦集滅道,恆時守住正念,所以就遠離了「不護諸根」的過失。

阿羅漢的六根接觸六境時,不管遇見可愛的境界或可恨的境界,內心恆時任運地安住捨念正知,安住在不憂不喜的清淨境界中,名為「六恆住」。

成就初果的聖人就有捨的功德,二果、三果、四果也都有,但是四果阿羅漢成就捨的功德最為殊勝,所以名為「上捨」。

又有愛味、樂住過失。

第三種過失,是已經成就禪定了,但是對於禪定中的喜樂,有愛味相應的過失;愛味之後,又有耽樂執著的過失。

《披尋記》:又有愛味樂住過失者,當知此由無學正定而得遠離。於諸靜慮無有愛味相應故。

阿羅漢成就了無學正定,也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定。聖人在禪定中也有樂受,但因為知道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也是無常無我的,內心思惟苦集滅道而無所愛著,因此能夠遠離愛味相應的過失。

又有行、住放逸過失。

第四種過失,是於所行處或所住處,有放縱身語意諸行的過失。

《披尋記》:又有行住放逸過失者,當知此由無學正精進而得遠離,於行於住常無放逸故。

無學的聖人成就了正精進,長時期不懈怠,所以能夠遠離放逸過失。「於行」,是出定的時候;「於住」,是入定的時候。阿羅漢不管是入定、出定,心常思惟苦集滅道相應作意,是清淨無染的,所以沒有於行於住放逸的過失。

又有外道不共,即彼各別邪見所起語言、尋思、追求三種過失。

第五、六、七種過失,是指各式各樣的外道,都有他所主張的種種不共於佛法的邪知邪見;由他們各自的邪見,又會引起種種談論邪惡語的過失、內心邪尋思分別的過失、以及隨順追求邪惡行、邪命的過失。

《披尋記》:又有外道不共等者,此中三種過失,皆由外道各別邪見所起,不共聖教。當知此由無學正語、正思惟、正業、正命而得遠離。

「外 道不共」,是指外道所特有,聖教中所無的。外道所主張的邪知邪見,有常見、有斷見,還有持牛戒、持狗戒、持雞戒等。由於阿羅漢成就正語,就對治了「於邪見 所起語言」;成就了正思惟,就對治了「於邪見所起尋思」;成就了正業、正命,就對治了「於邪見所起追求」。所以,得以遠離此三種過失。

又有依靜慮邊際過失。

「靜慮邊際」,即是色界的第四禪,具有捨清淨、念清淨、不苦不樂受、心一境性等功德;故妄計清淨的外道,就執著這是涅槃的境界。這是第八種過失。

《披尋記》:又有依靜慮邊際過失者,當知此由無學正解脫而得遠離,不依靜慮邊際,妄計清淨故。第四靜慮,名靜慮邊際。妄計清淨論者,執此已得究竟解脫故。

阿羅漢成就正解脫,解脫了一切愛煩惱、見煩惱,不會執著色界第四禪是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所以得以遠離此錯誤的思想。

外道學者執著色界第四禪是最清淨的,具有這種錯誤思想的人,名為「妄計清淨論者」。執著色界第四靜慮是究竟圓滿解脫,名為「靜慮邊際過失」。

又有緣起所攝發起取雜染品過失。又有發起行雜染品過失。

第九種過失,是隨順緣起所攝的愛緣取,由於有愛煩惱而發動「取雜染品」。

第十種過失,是隨順無明緣行,由無明觸生受相應有漏行而發起「行雜染品」。

「取雜染品過失」,屬於煩惱雜染,是由愛取煩惱所發起的過失。「行雜染品過失」,屬於業雜染,發起身口意的行動中也有煩惱的雜染;這是指由業行所發起的過失。

《披尋記》:又有緣起所攝發起取雜染品過失等者,此二過失,當知由無學正智而得遠離,如實了知雜染因故。

阿羅漢成就了無學正智,能夠如實正確地明白,取雜染品、行雜染品是生起一切雜染的因緣,而將這二品雜染棄捨了。若是不能夠深入地學習教義,很難通達緣起的道理,就難以知道自己的錯誤。

申二、顯聖住

若於如是十種過失,永不相應;唯有最後身所任持、第二餘身畢竟不起,於最寂靜涅槃界中,究竟安住。一切有情乃至上生第一有者,於彼一切所有有情得為最勝。是故說名住聖所住。

若是已經永離上述所說的十種過失的,應該只有成就了有餘依涅槃的最後身阿羅漢在入定時,以及阿羅漢入無餘依涅槃時,才能究竟安住於最寂靜無生滅的聖境中。

「永 不相應」,簡別暫時的不相應,是永遠再也不會相應了。譬如非佛教徒修得禪定,既使得到四禪八定、離欲界欲,也是暫時的,終究會無常變化。色、無色界天的人 雖然壽命很長,但果報結束時就失掉了禪定。由於禪定只能暫伏煩惱令不現行,並不能永斷三界的煩惱種子,故失掉禪定後有可能又回到欲界,隨順欲的境界時欲煩 惱又會現行。所以,這只是暫時不相應。若是佛教徒學習禪波羅蜜,也學習般若波羅蜜,能夠完全斷滅煩惱的種子、證得阿羅漢,才能永遠地不再有錯誤的事情,故 名為永不相應。

「唯有最後身所任持」,成就阿羅漢道後,雖然內心沒有煩惱現行、也沒有煩惱種 子,永久不會再有煩惱的過失。但是,有漏的色受想行識的身體仍為業力所攝持,還暫時地存在。這是最後的生命體了,此生命結束以後,就不會再得有漏的果報, 所以名為最後身所任持。阿羅漢未入無餘涅槃時,因為身體是有漏業所招感的,所以還是有苦,但只要一入定,就是在最寂靜的涅槃界安住。這是指有餘依的涅槃境 界。

「第二餘身畢竟不起」,阿羅漢的有漏生命體結束時,由於沒有愛煩惱的滋潤,決定不會再有第二個有漏的果報生起。所以,這位聖者就永遠地在最寂靜、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中安住。

在三界中的一切有情,乃至已經成就非想非非想天的有情中,阿羅漢所成就的最寂靜涅槃是最殊勝的功德。因此,阿羅漢住於最寂靜涅槃的境界名為「住聖所住」。

「一切有情」,是包括三果聖人在內。「乃至上生第一有者」,這是指上生到無色界頂非想非非想天的有情。「於彼一切所有有情,得為最勝」,在涅槃界究竟安住的聖者,對於三界中一切的有情來說,他所住的涅槃境界是最殊勝的,是故說名住聖所住。

《披尋記》:唯有最後身所任持等者,住有餘依涅槃界中,是名最後身所任持。住無餘依涅槃界中,是名第二餘身畢竟不起。於最寂靜涅槃界中究竟安住。此於一切有情乃至上生第一有者得為最勝,名住聖住。

未三、結

以能遠離十種過失,又能安住聖所住處,故名功德。

因為阿羅漢能遠離十種過失,又能安住於聖人所住的涅槃,所以名為功德。

巳二、總結

又若彼果,若極淨道,若彼功德,如是一切總略說名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

又如前文所說,阿羅漢已斷除三受所生貪瞋癡煩惱,以及行、取二品雜染,成就了極淨道果,也成就了十無學支所攝五無學蘊的極清淨道、遠離十種過失,並安住聖住所得的功德。如是一切總攝要義,名為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

辰二、明普攝義

又此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義,廣說應知如所說相。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又,上來清淨道及果功德的文中,已經總攝了聖教中極淨道果、極清淨道以及住聖功德的法義。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可以超過或增加的了。

卯二、兼顯解脫 辰一、有餘依攝

若得如是最上無學諸聖法者,如是聖法相應之心,於妙五欲極為厭背;無異熟故,後更不續。

這位聖人成就了最殊勝的十無學聖法,內心清淨與聖法相應,對於欲界的微妙五欲、乃至色無色界的微妙境界,特別的厭棄。他內心已完全斷盡了愛煩惱、見煩惱,所以不會再有有漏的異熟果報了。

《披尋記》:若得如是最上無學諸聖法者至後更不續者,〈決擇分〉說:若聖弟子,將入無餘涅槃界時,所有一切善及無記諸法種子皆被損害。由染汙法種子滅故,不復能感當來異熟果,亦不復能生自類果(陵本五十一卷十八頁)。此說無學聖法後更不續道理,準彼應知。

本論〈決擇分〉中說:得無學位的阿羅漢將入無餘涅槃時,由於具有強大的無我智慧力,所有一切世間的善法及無記諸法的種子都被消滅了。

一切法分惡、善、無記三類;成就了無漏慧的阿羅漢,更不會再造作惡不善法,所有剩餘的就是善法和無記法的現行和種子,而這在入了無餘涅槃時,也就完全結束了。

「由 染汙法種子滅故,不復能感當來異熟果」,「異熟果」就是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無記的異熟識就是阿賴耶識。若依無漏的功德來觀察,世間上的善法及無記法,也 是染汙法而不是清淨的。所以說,這些染汙法的種子,被無漏的戒定慧消滅了,不能再感當來的異熟果,將來沒有再得到果報的功能了。

「亦不復能生自類果」,「生自類果」,就是善法種子生善法果、惡法種子生惡法果。此處所說的自類果應該是指善法,因為阿羅漢的異熟識裡沒有惡法種子了。現在說善法及無記法的種子也被消滅,所以不再招感無記的異熟果報,也就是沒有功能再生起有記的善法果報。

「此 說無學聖法後更不續道理,準彼應知」,已經成就無學道的阿羅漢,所有的色受想行識,於這一生結束以後不會再相續了。本文所說的道理,應該準照〈決擇分〉中 的解釋可以比知。這是按照三乘佛法而說,若是按照大乘佛法,有漏的色受想行識是不相續了,但是無漏的功德還會相續下去。

若世間心雖復已斷,猶得現行;彼於後時任運而滅。

阿羅漢證得有餘依涅槃時,已經斷除異熟果識中一切煩惱的種子及現行,但是現在生命體中無覆無記、明了性的異熟識,由於壽命力量的任持,還與名色互緣,剎那剎那相續現行,也就是果報主還在;等到壽盡入無餘涅槃時,才任運滅去。

《披尋記》:若世間心雖復已斷等者,一切種子異熟果識,名世間心。證轉依已,諸漏永盡,彼世間心,說名已斷。然於爾時,唯餘清淨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相續而轉,彼世間心說猶現行,若壽量盡,識捨所依,永不更生,是名後時任運而滅。

「一切種子異熟果識,名世間心」,這世間心就是指阿賴耶識說的。

「證轉依已、諸漏已盡」,由三果的後心,一剎那間得無學道時,滅除了有我的虛妄分別心,圓滿地成就了無我的智慧,唯有無漏的清淨識現前,名為轉依。此時,一切煩惱已經永久滅盡無餘。

從 這意義上說,「彼世間心,說名已斷」,對於世間所有的執著心,也已經斷滅了。譬如初果聖人,還沒有到無學道的程度,雖然斷了分別我執,但是俱生我執還在。 而二果、三果、四果向,也都還有俱生我執,即是於此世間還有少部份的染汙心。到了四果阿羅漢時,完全棄捨了俱生我執,就是清淨心了,所以名為「彼世間心, 說名已斷」。

「然於爾時,唯餘清淨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相續而轉」,此時,阿羅漢永遠沒有我執 煩惱了,唯獨念念的清淨心剎那相續,名為「清淨識」。「名色」的名,是指受想行識四蘊,加上色蘊,和合為五蘊,也就是有情的生命體。以此清淨識為緣,而有 名色的現起,又以名色為緣,而有清淨識現起;清淨識與名色互為增上緣,而生命得以相續現起。

「彼世間心說猶現行」,因為雜染的緣起已經滅掉,只餘留清淨的緣起。由於長時期修學無漏的戒定慧,在異熟識中熏習了清淨的種子,清淨的種子又生現行,所以清淨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相續而轉。

「若壽量盡,識捨所依」,若是阿羅漢的壽命結束時,清淨識沒有壽、煖的支持,就棄捨了所依止的生命體,也就是「永不更生」。永遠不再執取新的名色了,清淨識也不再現起,「是名後時,任運而滅」。

辰二、無餘依攝

又煩惱道、後有業道,於現法中已永斷絕;由彼絕故,當來苦道更不復轉。由此因果永滅盡故,即名苦邊,更無所餘,無上無勝。

凡 夫執著境界為真實,一向對境生起愛見煩惱;若不修行對治,煩惱無法停息,總是走在煩惱的路上,故名「煩惱道」。由過去的煩惱業而得到現在的生命體,現在又 有煩惱而造作種種的業,故於現在的果報體結束之後,還會有未來的果報體,名為「後有」。將來的果報體是由業而得,故名「後有業道」。這都是凡夫的境界。

阿 羅漢的煩惱道與後有業道,在現在的生命體中已經完全斷盡。由於無明緣行乃至愛緣取完全斷除了,當阿羅漢的生命體結束以後,再不會有後得的果報。煩惱道、後 有業道永遠斷絕,這是因滅;將來苦道更不復生起,就是果滅。由於因、果都永遠息滅,因此已經到了苦的最後邊,再也沒有剩餘的有漏因果了,所以叫做「即名苦 邊,更無所餘」。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的真如境界,是最清淨、最殊勝的,沒有一法能夠超越它,也沒有一法能夠比它更殊勝,故名「無上、無勝」。

《披尋記》:又煩惱道後有業道等者,緣起所攝無明、愛、取,名煩惱道;行、有二支,名後有業道;識乃至受,及生老死,名當來苦道。如是三道差別應知。

「緣起所攝無明、愛、取」,無明、愛、取三支都是因緣而有的。以無明為緣而有愛,無明愛為緣而有取。「無明」就是沒有智慧,不知道緣起的道理,因而有種種的過患,就會放縱自己有愛、有取,此三支名為煩惱道。

「行、有二支,名後有業道」,由於無明煩惱活動而造業,業成就了,就名為「行」。因愛取煩惱的滋潤,有力量可以招感果報了,就名為「有」。行、有二支,是將來得果報的因。

「識乃至受,及生老死,名當來苦道」,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以及生、老死,此七支名為「當來苦道」。十二支緣起可以配屬惑業苦三道,而有如是三道的差別。

子五、結

此中若入聖諦現觀,若離障礙,若為證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諸歡喜事,若修習如所得道,若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如是名為出世間一切種清淨。

如前文中,已經解釋了入聖諦現觀,入聖諦現觀已離諸障礙,為證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諸歡喜事,修習如所得道,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等。此五相全部的內容,就名為出世間一切種清淨。

癸二、明普攝義

又此出世間一切種清淨義,廣說應知如所說相。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又於本文中所解釋的出世間一切種清淨的道理,皆已詳盡地攝納了聖教中所有相關的法義。除前所說五相之外,再沒有可以超過或增加的了。

庚二、結名修果

如是若先所說世間一切種清淨,若此所說出世間一切種清淨,總略為一,說名修果。

〈修所成地〉總攝七支中的後二支「世間一切種清淨」及「出世間一切種清淨」,也就是四處中的第四處「修果」。

如 前文中,已先說明世間一切種清淨,是得三摩地、三摩地圓滿、三摩地自在。現在文中又以入聖諦現觀、入聖諦現觀已離諸障礙、為證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諸歡喜 事、修習如所得道、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等五相,說明出世間一切種清淨。二種清淨合而為一,名為修瑜伽所得的果,也就是四處中的「修果」。

戊三、總結

如是如先所說若修處所,若修因緣,若修瑜伽,若修果,一切總說為修所成地。

〈修 所成地〉全部的內容,可以攝為四處或是七支。二者的配屬是:先說「修處所」,即七支中的生圓滿;次說「修因緣」,即七支中的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能熟 解脫慧之成熟三支;第三「修瑜伽」,即七支中的修習對治;最後「修果」,即七支中的世間一切種清淨、出世間一切種清淨二支。以上總合起來,就是〈修所成 地〉全部的內容。

一、依四念處住

修行,主要的目的就是使令自己的心清淨。如何修行能令心清淨?佛說:依四念處住!

四 念住,或譯為四念處。「處」是心所住之處,「住」是心止住其處;在四種境界上攝心安住,名為四念住(處)。此中包含兩種意義:一、念,二、慧。簡單說, 「念」是明記不忘,「慧」是觀察。或說攝心不亂,明靜而住,名之為「念」;依止於定,以慧觀察,除遣顛倒,斷惑證真,名之為「慧」。此二者實在就是止觀。

佛所說的四念住法門非常廣博,通於一切經論的觀法,如不淨觀、無常觀、無我觀、畢竟空觀等。而所修習的四念住,有小乘佛法的四念住以及大乘佛法的四念住,現在講述的是大乘四念住。

二、略說修習止觀的方法

(一)攝受方便

修 行之先,應攝受方便,即受戒也。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都要以戒為根本,先受持淨戒,然後進一步修止觀。按照學習之次第說,則依戒增上定,依定增上 慧。由於戒能增上止觀,若犯戒,即應行懺悔法以去除障道因緣,然後再修止觀。若根本不重視佛法,對佛法沒有恭敬心,常常犯戒,修止觀有可能成功嗎?所以, 一定要尊重佛制,按照佛法的次第,先受戒、持戒清淨,然後依身、受、心、法四種境界修止觀。

(二)修止

增上心(定)能增上慧,所以應當先修止(定)。修止一定要有一個所緣境,而所緣境有多種,若依色法,即在地、水、火、風四大之中,任取一種作所緣境。如出息、入息是屬於風大,現在就以出入息作所緣境為例。

初修習時,內心憶念:「知息出,知息入」,就是知道氣息現在是出,知道氣息現在是入。先在內心默念這一句話,然後就注意息的出入。

息 的出入,是發自生命體本身的因緣,不要刻意控制它,內心只負責了知,息出時知道出,息入時知道入,不要打妄想。作意思惟息的入出,綁住忘想紛飛的心,只保 留「知息出、知息入」的念,不要分神。若感覺修習困難,則可以加上計數,在觀出入息時,默數一、二、三……,順數至十為止,又由十倒數至一,隨念反復思惟 數字,即能繫心令不妄動。如是相續修習,漸漸地心就在出入息上安住,沒有其他的雜念。此時,內心也能了知已停止虛妄分別,正安住在出入息上不動,這就是修 止。

初修止時,若得相應,也只是相似的相應,不是究竟,還要不斷地加以調練修習。

若過去定的善根栽培得不夠,靜坐初開始就感覺困難,腿子疼、腰疼、頭疼、全身都不對勁,這一念心也不聽你的話。雖然困難,你不要放棄,說:「我不坐了!」你繼續努力,一天進步一點,天天這樣熏習,定的種子就會越來越有力量,突然有一天就相應了。這件事也是不可思議的。

若 於過去生中,曾經栽培修止的善根,現在學習靜坐,對於攝心不亂地安住在所緣境上,並不感覺困難。若有這種情形,可以繼續修止,能夠從欲界定的九心住,很容 易地達到未到地定,又從未到地定到初禪。若能進一步成就色界四禪,在禪定中修大乘的四念住觀,就能顯發出善根力量的不可思議!

(三)修觀

觀, 是思惟。大乘經論所教授的四念住觀,是在五蘊和合的生命體中,思惟觀察身、受、心、法是畢竟空的。而《阿含經》中,主要是思惟觀察五蘊苦、空、無常、無 我,對於修無我觀講說詳細;雖未明顯說諸法畢竟空,但也應該包含此意。至於大乘教義就明白地說:一切法是因緣有、自性空。若肯學習《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或 《大智度論》,通達般若義之後,就可以修習性空觀。若沒有學過自性空的道理,則可以先修無常觀,然後修無我觀。其實,大小乘佛法的道理是相通的,都是可以 成就聖道的!

我們應該要認識,自己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不要忘掉自己是佛教徒!若真有意願想要得聖道,就要恭敬尊重地好好學習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論,依照經論中的教法修習止觀。

修 習畢竟空觀,不是說空就空,應由學習經論而得知空的道理。舉例而言,若要修性空觀,就要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金剛經》、《中觀論》;若要修唯識觀, 就要讀《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或者讀《攝大乘論》。如果不讀經論,只是歡喜靜坐,想要成就聖道是不可能的!

再 以修性空觀為例,「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是觀察緣起的一切法自性空。譬如人的生命體是因緣有的,不是無因緣就有這個身體。為什麼是女人、是男人? 為什麼他的身量高、身量低?都是有因緣的。屬於因緣有的,都是自有原因,也都是自己創造的,不是由造物主或別人賦與的。

因緣有,就是自性空。為什麼是自性空?本來沒有那件事的因緣,那件事就不出現;現在由於因緣和合了,那件事就出現了。雖然事情出現了,而那件事本身也還是空無所有的,因為它只是因緣和合頓起乍現的虛誑妄取相,沒有真實的體性。由此得知,一切法都沒有自體性,所以是自性空。

又譬如人的出生,是因為有業力,加上有父親、有母親,因緣和合,就生下一個小孩子。若是不需要種種因緣就有這個小孩,這是「自性有」。但是,世界上沒有一個小孩不是由自己的業力及依父母的因緣和合而有的,所以可以肯定:因緣有就是自性空!

再以觀心而言,譬如出現一件如意的事情,我的貪心立刻現起。觀察自己這一念心,是因為有了不如理思惟的因緣才生起貪心,若不作意思惟,貪心就不會出現。假設我不作意思惟就有貪心,貪心是自性有;而事實上,我不作意思惟就沒有貪心,可知貪心是自性空。

還 可以觀察:在愚癡心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煩惱,就是執著有我;本來無我而執著有我,就是顛倒。要觀察我是自性空,貪、瞋、癡的煩惱也是自性空,各式各樣的分別 心乃至一切法,都是依因緣而有的,是自性空的。當修空觀的時候,用自性空的道理普遍觀察一切有法、無法,一切善、一切惡,都是自性空,是無差別的境界。

(四)止觀的調配

觀自性空的時間不宜過久,或可觀察五分鐘之後就修止,將心安住不動。

住心不動有兩種情形:

第一、先前修止的時候,是以出入息作所緣境,現在改為修觀,用五分鐘的時間觀察自性空,而後又修止,再回到出入息的所緣境,心無分別地安住。

第二、觀察自性空之後,心能相續寂靜住時,就不再回到出入息的所緣境。譬如:觀察色受想行識的五蘊身是自性空以後,心念就止在無色、受、想、行、識上,無分別地安住其心。

初 開始用功,可以隨意地修習這兩種止;常常如是用功,久了功夫進步,即可放棄出入息的所緣境,而安住於自性空。這也就是以法空的道理也修止、也修觀,也修 觀、也修止。常能如此修習,貪、瞋、癡,我我所的煩惱會逐漸減輕。當別人輕視你或讚歎你,你內心能不生煩惱,顯然地和以前沒有修四念住時不一樣了,那就表 示止觀有進步了。

若依「知息出、知息入」修止,或者加上計數修數息觀,內心頂多只能寂靜住五分 鐘,過了就有妄想,應該調整一下,轉變為修觀而不修止。因為靜坐中打妄想,空過時間,不如改為修觀。而修觀要依法,法是清淨的,心也能隨之漬淨。若修觀一 段時間令心清淨後,此時再轉為修止,就會發現和不修觀前是不一樣了,心容易寂靜住。

三、正說四念住觀

四 念住觀就是依身、受、心、法四種境界,作為修止觀的所緣境。身,是指色、受、想、行、識組合的生命體。受,是指一切有情能夠覺知冷、熱、苦惱、快樂等覺 受,從久遠以來集聚了很多不同的覺受。心,是指明了性的心。法,是心所覺悟、所分別的一切境界,都名為法。法是總說,身、受、心是別說,其中有總別不同。

四種境界中,依止「身」或是「受」作觀察,可能容易明白。若是觀察「心」,雖然我們無時無處離不開心,一直是在心的分別中過活,但是不太容易明白。而「法」,其實就是心!心有能分別、有所分別;這能分別所分別的一切境界,都是法。

修 四念住觀,不論大乘、小乘,都是以身、受、心、法作為所觀察的境界。能觀察的,是從學習佛法所得來的,觀察一切法空、我空的智慧。世間上的人可能讀書多, 學問豐富,但是沒有學習佛法,也就沒有一切法空、我空的智慧。所以,先從聽聞佛法得到了法空、我空的智慧後,就依此觀察自己的身、受、心、法是自性空,也 是無我的。

(一)身念住

我們雖然是佛教 徒,若不學習佛法、修止觀,會有什麼問題呢?就是愛著自己的身體,執著身體是常、樂、我、淨的。身體實在是臭穢的,但我們總感覺身體很美(淨就是美的意 思)。因為從外表上看,身體有相似清淨的相貌,然而裡面卻是心、肝、脾、胃、膿血等所組合,充滿屎、尿、垢、液等各種臭穢之物,唯是不淨。於修不淨觀時, 觀察此身體是臭穢之物,有種種不淨的過失,不要生愛著,制伏欲心令之不起,以破除執著身體很美的顛倒想。如此修習不淨觀,除了能斷欲貪,進一步可以令「執 著身體是我」的想法不生起。因為身體種種不淨,無常敗壞、腥臊臭穢、無我無樂,其中無有實體的我可得。由此觀察,能令愛、見煩惱不生,乃至成就聖道。這是 身念住。

(二)受念住

修習受念住,是觀察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苦受就是苦惱的感覺,譬如身體有病了,或者天氣冷沒有衣服穿,乃至還有很多使令你不歡喜的苦受。樂受就是如意的感覺;不苦不樂受就是也不苦,也不樂。

通常,我們都是歡喜樂受而不歡喜苦受;然而,雖一時得到了樂受,但是它有破壞性、有無常性,因緣一變化,樂受就變成苦受了。不苦不樂受也是不能安住不動的,隨著時間剎那剎那地前進,不久又遇見苦受、或遇見樂受,不能永遠保持不苦不樂受。所以,三種受終究都是苦性。

常常修習受念住觀,攝心安住,不隨受行生種種煩惱;如此修習觀察之後,又繼續觀察所受的境界由因緣而有,是無常變化的,畢竟不可得,令心無所住,也就是不受。若能夠於一切法不受,便能成就聖道的功德,是名受念住。

(三)心念住

十 二緣起中說識緣名色,名、色就是指生命體中的色法和心法。色法--是由地水火風組合的軀體,心法--就是受、想、行、識。我們這一念明了性的心會生出種種 的虛妄分別,也就生出很多苦惱,而這實在都是由自己的心創造的。若是不學習佛法,就不知道一切世間法不論是善、是惡,都是由心發動造作。而心是不能自見有 種種過失的,唯有佛在修心念住中說:若善知心,就能善解一切法。

一般人不論說話、或心裡的妄 想,都是執著有我;但是並不會去深入觀察,究竟什麼是我。一些有思想的人會思惟觀察:「心的本來面目到底是什麼?」最後的結論是:「心是常住不變的,也就 是我,而我的體性就是心。」他們認為,雖然身體有老、病、死,會變壞,但是心沒有老、病、死,心是常住而不會變壞的。

現在,佛告訴我們:心是無常的,剎那剎那生滅變化,不是常住不壞的。我們若能注意觀察心現起的行相:有時歡喜、有時苦惱,有時貪、有時瞋,或者疑惑、或者高慢,從心念轉變的快速,就會發覺到,心本身是相續不斷地剎那生剎那生滅,念念之間有很多變化,並不是常住的。

靜坐時,觀察心是無常的,可以破除執心是常的顛倒;同時也觀察這一念心,根本沒有一個實體是不變異、常恆住的,可以破除我執。如是修心念住觀之後,即能令念不動,令心寂靜住。由於能夠成功地調伏這一念妄心,也就能調伏一切法,於一切法得大自在,是名心念住。

(四)法念住

修 習法念住,應該先認識法,其中包括世間所有的惡不善法,也就是貪瞋癡等煩惱,以及一切能修對治的善法、清淨法。譬如,我有很大的本事,能做一切惡事,也能 做一切的善事,但不論作善造惡,其中都伴隨著貪瞋癡等煩惱,所以於諸煩惱應修對治。現在能夠了知惡不善法之後,用四念住迴轉貪瞋癡心,令心不隨順貪瞋癡等 法,也就是觀察心是無常、無我的,同時所觀察的法也是無我的。

我們雖然由於虛妄分別而做了許多 罪過,也可能修習種種功德,然而裡邊沒有我可得,就是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如實觀察之後,心不在貪瞋癡上活動,即能遠離一切染汙法,名為修法念住。若進而 觀察色受想行識不可得,色聲香味觸法不可得,乃至佛的無上菩提也不可得,這就是更深一層的法念住了。

我們原來都在身、受、心、法上,有常、樂、我、淨的顛倒妄執,現在用這四種方法訶責自己,以破除愛、見的執著。若能夠如此修習四念住觀,而且如實於一切境界不生染著,不但自己可以得解脫,也應勸導他人如是修行。這是修四念住的目的。

四、殷重勸修

經論中,佛說修四念住觀之前要先寂靜住,意思是對治了內心的散亂之後,才有力量用功修學聖道。所以,我們要先修習定,令心寂靜住。

釋 迦牟尼佛的大智慧告訴我們,雖然修學聖道主要是智慧的境界,但是一定要靠定的幫助。初開始用功的人,多數能夠達到欲界定。得欲界定,內心也可以寂靜,但是 不穩定,隨時有因緣就失去定心,妄想也就跟著來了。雖然散亂心中也能夠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但是觀慧的力量弱,不能斷煩惱。所以,一 定要有耐心,最低限度要超過欲界定達到未到地定,這時候可以長時間寂靜住,不會散亂。同時由於內心的寂靜住,生理上也起了變化,有輕安樂的境界,外邊小小 的苦惱他不在乎。若能夠成就色界四禪最為理想,在禪定裡修無我觀、修畢竟空觀,由於定的幫助,增上觀慧的力量強大,就能斷煩惱,就是聖人了。

佛 在世的時候,當佛弟子乃至外道接受了佛的教化之後,能立刻生起清淨的信心,肯隨順佛教用功修行,有人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得聖道了。當然,像舍利弗尊者這樣 的人是特別有大善根、大智慧的,可是佛弟子中也有不是特別精明的人,同樣也成就了聖道。從佛在世時佛弟子修行的情形反觀,現在的佛教徒應該也能得聖道,但 是為什麼沒有得聖道?因為現在的佛教徒不修學聖道,還是習慣於一般社會人的思想,想要拿博士學位。你若真心承認自己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應該好好修學戒定 慧,只要肯努力,就可以得聖道!

我們參加禪七,學習了靜坐的方法,但是心還是靜不下來,這是方 法不具足的關係。釋迦牟尼佛完全知道佛教徒的根性有利、鈍的差別,因此說了無量無邊的方法。只要我們肯學習,就會在經論中找到一個合適用功的法門,依止這 個法門而精進,就可以得聖道。得了聖道以後,心裡面沒有貪瞋癡的煩惱,唯有智慧光明,這是值得尊重的高尚境界!

上玅下境老和尚生平簡介

美國法雲寺禪學院創辦人境老和尚,東北黑龍江省龍江縣人。生於一九三○年正月,於西元二○○三年四月十七日示寂。世壽七秩晉五,僧臘五十七載,戒臘五十六。

入道因緣

師俗姓王,家人虔信佛教,好善布施;而其二叔亦出家,法號覺道。師常至二叔的廟上隨眾作課,故接觸佛教之因緣甚早。

師八歲至十六歲於私塾研習《四書》、《古文觀止》等漢文課程,奠定堅實之中國古文基礎,建立後來研讀漢文佛典的優勢。十六歲後轉讀正規中學,接受英數理化、世界史地等現代課程的熏習。

佛學院參學時期   1946~1956

十 八歲,在二叔引導下,就讀吉林市觀音古剎佛學院。是年十二月初八,依止惺如老法師薙髮出家,法名妙智,號仁奇。一九四七年農曆三月,赴長春般若寺戒會,依 倓虛老法師受具足戒。其後,戰亂動盪中,佛學院停辦。一九四八年正月,師展轉赴青島湛山寺佛學院依止倓老學習,心中充滿希望與歡喜,乃發願云:「願精通三 世佛法,對千部論師說之無愧!」是時,同學中有人亦名妙智,倓老乃為師更名,以《法華》十妙中第一之「境玅」,取其義而反其字序,師從此即以「玅境」為 名。

一九四九年時局再變,與同學數人南下至香港新界荃灣之華南學佛院就讀研究班,研習《法華文句記》、《摩訶止觀》等,並在倓老指示下,抄錄蕅益大師《法華會義》科,即今流通甚廣之《法華經冠科》。

師於此啟蒙階段以學習天台教義為主,又在倓老法師帶領下,開始有靜坐之體驗。

沉潛自修時期  1956~1985

一九五三年起,師住東林念佛堂,讀蕅益大師《楞伽疏》、永明大師《宗鏡錄》等,既感坐禪功德殊勝,又深生欣願於聖道,乃於一九五六年往大嶼山獨住用功,日誦《摩訶般若》,習《中觀論》、《大智度論》,深入中觀,抉擇真常,旁涉唯識,於大乘三系頗有融會。

是年,受邀宣說《法華經》,為對外講經之始。此後十數年間,曾應邀講述《法華文句記》、《楞嚴經》、《圓覺經》、《普門品》、《淨土十疑論》、《維摩詰所說經》、《觀無量壽佛經》、《大乘起信論》、《彌陀要解》、《攝大乘論》等,於所結法緣甚廣。

一 九六九年任東林念佛堂住持。七三年為成立東林美國分院,飛往美國加州,於奧克蘭成立法王寺。此時開始深入研習《瑜伽》、《攝大乘》等唯識經論,並背誦《維 摩詰經》。其間,師雖深居簡出,用於靜坐及閱讀,但仍應請宣講《攝大乘論》、《菩提道次第略論.奢摩他章》、《佛陀的啟示》等,並赴加拿大宣講《金剛般若 波羅蜜經》,至香港講《舍利弗般若》、《菩提道菩薩戒論》等經論。

一九七七年,搬至那帕。二年內,每日以背誦一部《法華經》、拜法華懺及靜坐為定課。時聞異香,得吉夢。經此用功之後,智慧更為深入,睡眠亦得減少。

此 一時期,師韜光沉潛、養深積厚,在佛法中涵泳二十餘年。深入天台、中觀、唯識,廣及大小乘教義,又不間斷止觀靜坐,如是依聞、思、修次第學習,思想逐漸圓 熟,確立中觀空義、抉擇如來藏理、肯定唯識中道,堅信「大乘決定是佛說」,於漢傳大乘佛法之信解彌深彌篤,並建立以「大乘四念住」為中心之修學理念與次 第。

弘法教化時期──前期弘化  1985~1994

八五年起,師逐漸走入人群,除主辦禪七、佛七及大悲懺法會外,即以說法接引眾生為主。八六年受大覺蓮社之邀,先講授一部《金剛經》,後續講《維摩詰所說經》,抉擇深要、辯才精湛,聞此法者無不得大利益,法喜充滿。

九○年二月,於鄰近三藩市之丹維爾近郊成立法雲寺。此後又往來於溫哥華、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臺灣、紐西蘭等地講經弘法,不辭勞倦。

九三年夏安居,應台灣埔里正覺精舍之請,開講《妙法蓮華經》,三月未竟,後於九四年夏續講圓滿。時會中盛況空前,座無虛席。師自述:「講完此經後,覺得靜坐的境界和以前不一樣了。」肯定讀誦、思惟、正憶念及講經說法,能資助止觀行持。

弘法教化時期──後期辦學  1995~2003

為長期栽培領眾修行及講經說法之僧才,師於九五年起,籌備成立佛學院,並於十月中舉辦禪四十九,得法喜者眾,其中多人因而留下修學,即為學院開辦後第一屆主要學員。

九六年三月三日,法雲寺佛學院——美國第一所以漢傳佛教為中心之佛學院正式開學。師此後全心致力於僧教育,提倡修四念處以趣求聖道,主張全面弘揚大乘佛法,著重專精深入學習經論,強調由此建立佛法正知正見,並以此為修習止觀、調伏煩惱之根本依據。

師安排學院課程,初擇《般若》、《俱舍》、《瑜伽師地論》之要文習「四念住」,為學生日常熏習止觀之基礎;次講《攝大乘論》竟;後則開講《瑜伽師地論》,至二○○二年止,六年間演五十卷訖。二○○一年學院假期間,受邀至加州講授《入中論頌》未竟,返院後續講圓滿。

學 院課程精而不雜,每學期但習一部經論,平日早晚靜坐,晚課則念佛、讚佛,迴向極樂。其立意者,期望學眾深體聖教為止觀行持之依止,必要專精思惟、反覆熟 習,掌握道次第,開發聞思修三慧,方能深入第一義諦,發生伏斷煩惱之力量。師常教誨學生,此生此土應努力學習佛法,精勤坐禪修四念住,上期無生法忍,次希 禪定三昧,若無生法忍未獲成就,亦因日修止觀習四念住故,能令心不顛倒、臨終正念,彌陀聖眾來迎,得生西方依止諸佛菩薩修證聖道!

師 具不忍聖教衰之悲心,常感慨少有人弘揚大乘止觀,願求聖道者希,正法不彰,念念唯望更多人學習佛法。是以無論資歷年齡,凡有願向學者,皆可隨時就學,因是 求學者眾,舊院址漸形侷促。為此,師乃奔走尋求能資益禪修之環境。二○○○年八月底,捨加州之利養豐厚、繁華便利,遷學院於偏遠高寒的新墨西哥州山區,並 改佛學院名禪學院。此後至二○○二年間,曾舉辦三十五日禪,並試行九月習教,三月坐禪之課程。其間,為利於禪眾之修觀行,師為講《維摩詰所說經》、《瑜伽 師地論‧真實義品》、《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等。

○二至○三年間,鑑於請問學習《般若經》者日眾,指示弟子們依嘉祥吉藏大師之《大品經義疏》及師之手抄研究本,著手匯整編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冠科》。又集弘法、講學、開示及問答,成《好自端嚴》、《入決定勝》等書行世。

師之自行、弘化與講學,肯定中觀與唯識皆是能得聖道之殊勝法門,而晚年於唯識、中觀義略有會通,嘗謂唯識之遍計所執空,與中觀之畢竟空義無有差別。而唯識學派中,《瑜伽師地論》詮釋三乘聖道次第及修行道理圓滿精詳,為有心於聖道者之所必學!

示寂

師於六十八歲開始辦學,年歲日增而事務漸繁,舉凡學院之教學、院務、經濟皆須躬親其事,而學生、信眾凡有所求,無不慈悲隨順滿其所願。春秋二季學院放香之際,師猶應台、港、美加各地之邀而巡迴說法、主持禪會。蘊身危脆,世豈有常!師之腿疾,心臟、血壓等身疾漸見顯著。

○ 二年八月,師為幫助學眾深入《瑜伽師地論‧決擇分》以下之文義,重新開講《攝大乘論》,期間便因身體不適偶有停課。師體念無常,九月,指示南院成立董事 會,使南(女眾部)、北(男眾部)二院院務、財務各自運作治理,期學眾繼續如法住持道場,習教修禪。○三年三月五日,師血壓高昇不降,對眾宣布停講《攝 論》,止於「所知相章」。十七日,師之血壓未降而仍堅持飛往台灣。勸留聲中,師曰:「我玅境做事是有分寸的。」四月初,於台中法印學苑示眾時,自云:「我 這一生沒有空過光陰,這是我最感到安慰的!」四月十七日,於造訪苗栗法雲寺後,師澡浴清淨而遷化,示膿血身之可棄,唯是無常、苦、空、無我,以身作最後之 教示!七日後荼毘,得各色舍利不可數,牙及牙床不壞。

往者長往,然其慧燈不滅而道範存。師畢生孜孜於尋求三藏真義,重般若而弘止觀,戒行清淨,悲智兼濟,以此自行,以此化他,所說即是所行,實事求是,不務浮誇,謙謹內歛,是以不放逸行而獲致佛法之功德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