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侍火(達摩蜜多)
人一旦有了地位、權勢、名氣,除了極少數者能不為所動,保持原有的生活習慣之外,大多數人便會心存傲慢,不思進取,更上層樓,轉而追求淫樂,貪圖享受。然而,許多佛教僧侶並不如此,無論他們的道行如何高,名氣如何大,都仍然是虛懷若穀,繼續從事其平凡的事業。有的甚至更為過分,反而去做一些更為低賤的事情。達摩蜜多就是如此。
大約在西元二世紀的時候,月氏人建立的國家是北印度、中亞一帶的強國。在其領土之內,達摩蜜多的名字早已盛傳起來了。人們知道他是一位得道高僧,神通廣大,隱居在罽賓山的一個石窟之內,但其真人相貌卻很少有人見過。
達摩蜜多的名字後來傳到國外,在南印度地區流傳開來,於是便有兩位南印度比丘不畏勞苦,長途跋涉,來向達摩蜜多求教。達摩蜜多所住的山洞共有上、中、下三層,當兩位比兵來到下洞時,只見諸位比丘正在打坐冥觀;勤奮修習,唯有一位形貌醜陋的老和尚衣著破爛,正坐在火堆前為眾僧燃火,照明祛寒。兩位比丘上前詢問:「達摩蜜多何在?」老和尚回答:「在第三層上洞,你們上去見他吧。」
兩人告辭來到上洞,果見洞中一老僧端坐無語,狀如高僧,只是相貌奇醜,衣服髒破,與下洞燃火的老和尚宛如一人。一問之下,果是前者,也就是達摩蜜多本人。原來他在接待兩位比丘之後,運起神足,提前來到上洞。兩位來訪比丘對達摩蜜多的神通固然驚嘆,而對他的所做所為更感到不可理解。他們問:「您是世間聞名的高僧大德,卻為何要自甘下賤,替眾位同伴燃火呢?」達摩蜜多回答說:「人活一生,苦難一世,要從中解脫是很難的。為使同伴們修行有得,假如腦袋可以點火,我也願意為他們點了自己的腦袋,毫不憐惜。至於替人燃火這等小事,既然有助於道友的修行,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達摩蜜多能夠在盛名之下不為名所動,自甘卑賤,表明他不僅具有極高的道德修養和寬厚的慈懷善心,更說明他成功地處理了地位、權勢、名氣等與自身的關係。人們常說,金錢權勢如糞土,生不俱來,死不帶去;名氣如幻影虛雲,落眼成空。但若真正身體力行起來,確實能如達摩蜜多那樣行事的,在蕓蕓眾生之中卻是寥若辰星了。話說回來,達摩蜜多的那種精神,卻是古今中外的人們所一直提倡和欽佩的,或許,此則故事的價值也就在於此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