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日常生活當中活學活用

 

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也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之處,你都能運用得非常恰當,這叫方便。方便沒有一定的標準,它是活的,因人、因事、因地而不同,真的是活學活用,不是呆板的,包括戒律都應該懂得。現在持戒難,難在什麼?不懂戒條。每一條戒都有開遮持犯,你不懂你怎麼能持?什麼時候要持,什麼時候開緣要開,那個開不是破戒,開戒。開遮持犯,說實在的話,最重要就是怎麼樣跟眾生有利益。

 

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一個故事,這四、五十年前初學經的時候看到的。一個阿羅漢他要遠行,搭人家商人,就是商主,有一條船,在海裡頭行走的。五百商主,現在講貿易集團,這些在海外經商,都帶了一些財寶裝在一條船上,阿羅漢也就跟他們這個船一起走。船在海中心的時候,裡面有一個人起了惡念,想把同伴這四百九十九個人害死,財產獨吞。

 

阿羅漢有他心通,知道了,這怎麼辦?他迷得很深,你要是跟他講,你洩漏祕密,頭一個把你殺掉,殺人滅口。阿羅漢沒有方法,只有趁他不注意的時候把他殺死。這殺戒,這叫開戒,都救了,四百九十九個人救了,沒有被他害了。他,他被殺了,他不墮地獄;要不然他殺這麼多人,奪這個財產,他到地獄去了,從地獄裡把他救出來。

 

所以兩方面都救了。這是開緣,非開不可,不開你就眼看著他造這麼大的罪業。財產能不能得到那得看他的福報,他要沒有那麼大的福報,奪到手還是被別人搶去。既然得到福報,將來死了之後來生要還債,還要墮地獄,肯定是地獄罪業。所以,什麼時候該開自己清楚,這講開遮持犯。什麼時候該持,決定不能開,什麼時候有開緣一定要開。當持的持,不是開緣而開,那就叫破戒、叫犯戒。每一條都要懂得,都在日常生活當中活學活用。所以佛的戒條合情、合理、合法,不難受持。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三九七集)2012/6/27 檔名:02-037-039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