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著世間的福報,出不了六道輪迴

 

【復有眾生。雖種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身心清淨。遠離分別。求生淨剎。趣佛菩提。當生佛剎。永得解脫。】

 

前面這一段是貪著世間的福報,出不了六道輪迴。末後佛告訴我們要怎樣才能夠超越,輪迴實在是太苦了。我們看念老的註解,「佛答慈氏,此界眾生,雖亦修善,而不求生淨土者,共有三種」,這三種人都是學佛的人,不想求生淨土。第一種,「貪著世樂」。這是哪些人?世間的富貴人,他來燒香拜佛、來做佛事,所求的人天福報,他不求往生,他不求作佛、作菩薩,他對這個沒興趣,他對於名利看得很重,對於情執看得很重。為什麼來學佛?求佛保佑他升官發財,求佛保佑他長命富貴,求佛保佑他子子孫孫平安,他求這個。所以他也修福、造佛像、建道場,他做這些事情,大福田。

 

第二,「世智辯聰,邪心熾盛」。像前面所說的,他有這個世間的知識,有豐富的知識,聰明、有辯才。什麼叫邪心?不相信世間有聖賢,不相信這世間有佛菩薩,認為宗教是迷信,認為古聖先賢這些教誨已經過去了,那是封建時代的東西,聖賢所有的那一套東西都是欺騙人民的,所以古聖先賢都是垃圾、都是糟粕,應該要把它統統捨棄,所以有打倒孔家店。這些人是邪心熾盛。東方人有,西方人也有,不相信宗教,相信科學,科學是知識。這第二類的,這些人也修福,沒有往生、斷惡修善的這個念頭。

 

「三者,則為取相分別,情執深重。」取相就是著相,有很重的情執。執著,大乘教裡面稱為見思煩惱,見思煩惱重!見思煩惱如果斷了,六道輪迴就沒有了,它特別重。其次取相分別,取相分別比情執深重稍微輕一點,往往這兩個同時發生。這是為什麼不能夠出離輪迴的原因,不能夠求生淨土,這三種人。「此三種人,縱能修福,所得只是世間福報。夢幻泡影,轉瞬即逝。故求出輪迴,終不能得也」。這是把原因給我們說出來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五五九集)2011/8/25 檔名:02-039-055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