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功德不可思議,連《華嚴》、《法華》都比不上

 

「又《甄解》曰」,這是一段,「真實之利對權假方便」,就很容易顯示出來。下面舉例說明,「故以世法望小乘」,這個望就是跟小乘做比較,「小乘真而世法假」。世法是六道輪迴,它是無常的,不但身命無常,靈魂也無常,靈魂是非常不穩定。

 

我們有些同學看過《西藏生死書》這個光碟,你就知道靈魂是飄浮在空中,速度非常之快,非常不穩定,在六道裡頭飄流,哪個地方有緣它就到哪裡投胎去。投胎所得的身體、一生的際遇,都是從自己業力變現出來的。如果這個人修善積德多,他一期短暫生命裡面過得很幸福;如果造的惡業多,那他的苦難就非常之多。

 

像三途可以說從生到死,都是生活在苦難當中。所以世法人天怎麼樂,時間都非常短暫,而三途之苦時間是很長,不成比例。這就是世法不如小乘。小乘脫離六道輪迴,所以小乘真,世法是假的。那要用小乘來跟大乘比,「權大乘」,權大乘是指十法界,沒有出離十法界,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薩是權大乘。

 

小乘來跟他們比,權大乘真,小乘假。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菩薩、佛比他高,他在下面,因為他只是斷見思煩惱,塵沙、無明沒斷。菩薩斷塵沙習氣,佛斷無明,所以這地位比他高,就是權大乘真,小乘是假。四聖法界要相比較,上面兩層是真,下面兩層是假。

 

「以權大望實大」,實是真實,真實大乘,真實大乘是《華嚴》、《法華》。《華嚴》、《法華》它們是歸一真法界,脫離十法界,權大乘沒離開十法界,這個離開了,生到諸佛實報莊嚴土,所以這叫真實大乘,權大乘不如它。這是以《華嚴》、《法華》為代表,「《華嚴》、《法華》等」,等是很多。

 

真實的大乘要跟本經四十八願第十九願來比,這個十九統統是用康僧鎧的譯本,康僧鎧的本子是四十八願,他的十九願說,「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那這個人想往生極樂世界這一念的功德,《華嚴》、《法華》就比不上,《華嚴》、《法華》是假的,第十九願是真的。

 

「何以故?《華嚴》《法華》以往生為經益」,沒有超越十九願。以十九願跟二十願比,二十願說「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國」。那二十願是真,十九願就是假,因為一步比一步接近,接近極樂世界。那以二十願跟十八願相比,十八願是「十念必生」,二十願是假,第十八是真,十念必生。這樣子做個比較,讓你曉得念佛功德不可思議,連《華嚴》、《法華》都比不上,所以你不要小看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一0四集)2011/12/27 檔名:02-037-01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