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在人間 惟賢法師講演

    太虛大師思想及僧制建設研究

  ——2005年6月16日講於人民大學——

  一、太虛大師生平簡介

  二、革新佛教思想的要點

  三、有關佛教革新思想的論述

  (一)八宗平等

  (二)對佛法的判攝

  (三)關於人生佛教

  四、有關僧制建設的論述

  (一)整理僧伽制度論

  (二)僧制經論

  (三)建僧大綱

  (四)菩薩學處

  一、太虛大師生平簡介

  太虛大師是佛教的思想家、理論家,又是革新佛教的創造者,他的一生是在艱難的歲月裡度過,但他所做出的成績卻是很大的。他提倡的人生佛教,就是以後趙樸初老居士,在1982年中國佛協第二次全體代表大會上提出的人間佛教。現在中國佛教協會的章程,就是以人間佛教的思想為指導,佛教的各項工作,各個寺院、各個佛學院都是根據這個思想在開展工作。

  太虛大師的著作已經整理出版,風行海內外,他寫的三寶歌,現在已經成為海內外佛學院的校歌,影響很大。

  我親近太虛大師將近十年,從16歲到21歲在漢藏教理學院讀書,21歲以後,一直到26歲左右,與大師通信沒有間斷,受太虛大師的教育很深。他在漢院給我們講真現實論、人生佛教、今菩薩行、菩薩學處,還教我們寫詩,他善於詩歌,書法很好。

  大師是浙江崇德人,1889年農曆12月18日生,於1947年1月17日圓寂在上海玉佛寺,享年59歲,將近一個甲子。

  他誕生以後,二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改嫁,幼時全是靠外祖母撫養、教育。外祖母是信佛的居士,經常帶著他朝山,拜佛,從小種下佛根,對於寺廟印象很深,對於佛菩薩很崇拜。接著,在家裡受他舅父的教育,他舅父設有私塾,他在私塾裡面讀《四書》、《五經》,學文學,奠定了儒學、文學的基礎。16歲出家於蘇州木瀆滸墅鄉某小廟,平望小九華寺的監院士達給他披剃,取法名唯心,師祖奘嚴給他取法號太虛,「太虛」之號就是這樣來的。從此以後,一直用太虛之號。

  後來,他在天童寺,聽道階法師講演佛學,從歧昌法師受《法華經》、《楞嚴經》、《指月錄》、《起信論》,奠立了佛學基礎。接著不久,楊仁山在南京辦祇洹精舍,這是中國最早的一個佛學院,現代式的佛學院,同他在一起學習的都是中國後來的一些知名人士,這是他在研究佛學方面的一個重要過程。其中最重要的還有兩次靜修,第一次是讀《大般若經》,讀了以後有啟發,豁然開悟,後又閱讀《華嚴經》,那種開悟境界又繼續出現;第二次在普陀閉關,閉關期間,除了靜坐、修禪、禮拜、念佛以外,還廣讀經論,期間寫的著作較多,關於《楞嚴經》、《起信論》的解釋等,這一系列都是形成他佛教理論的基礎。

  1908年在廣州,他首先與一個叫華山的僧人認識,華山當時的思想比較開明,不滿意當時佛教的現狀。大師與華山認識後,談得很投機,華山就請他觀看其所攜帶的新書,是清初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章太炎所著的,以開發他的思想。大師之佛學救世之宏願,由此勃發而不能自遏。

  接著又認識一個當時隨孫中山搞民主革命的僧人叫棲雲,他和棲雲很談得來,棲雲就介紹當時的進步書籍給他看,其中有中國、歐洲的各種主義以及政治經濟方面的理論,這些對他的思想有很大的啟發,大受革命思想之掀動。

  1909年至1910年,由於華山之策發,棲雲之慫恿,他就學於南京祇洹精舍。

  1911年,與跟隨孫中山革命的一批人相識,革命黨廣州起義失敗,黃花崗72烈士犧牲,太虛大師還作了詩來追悼,當時政府就懷疑他,要查辦他,他就到處跑,東躲西藏。

  1912年,他與仁山等,在江蘇金山,提出組織中國佛教促進會,成立金山寺會所,謀新中國新佛教之建設,要把金山寺辦成佛教大學,來培養僧才,培養佛教新一代的接班人。他提出這個思想,並在開會時大眾通過以後,有一部分僧人不服,組織了幾十個人衝進會所,仁山挨了打,他也挨了打,還被打傷了,這活動受了挫折。

  當時佛教的形勢很不好:一方面佛教本身從宋元以後,教義不昌。佛教最昌盛是在隋唐時期,建立各宗派,宣講教義,宋元以後,教義不昌,當時寺廟的傳統是禪宗、淨土宗,實際上一是落於隱遁;二是落於往往求死後解脫,對於人生,對於生前應該做些什麼,佛教徒就往往提不起來;三是僧制腐敗,僧人的制度受歷史的影響形成家族制、法派制,違反僧團的十方公有制。對於這個現狀他不滿意,再加上當時北洋軍閥政府提倡廟產興學,僧人惶惶不安,廟產被提,生活就無來源,無法過日子。由於以上內部外部的原因,就促使了太虛大師革新思想的產生。

  1913年他的戒師八指頭陀圓寂。八指頭陀因為廟產興學,向北洋軍閥政府請願,沒有達到目的,而且受了當時主管機關頭頭語言上的侮辱,回來以後非常憤慨,然後就圓寂了。太虛大師在追悼他的戒師父寄禪和尚(八指頭陀)的追悼會上就開始明確提出佛教三種革命:(1)教理革命;(2)教制革命;(3)教產革命。

  他這個革命實際上是革新,不是把佛教變正過來。

  教理革命就要提倡人生佛教,不提倡空談的、隱遁的或者死後的佛教。教制方面,改革原有的制度,要把家族制、私有制、法派制改過來,成為佛教集體公有,十方叢林十方僧,不能子孫相傳。教產革命就是化私產為佛教的集體公產。

  他提出這三種革命,就從那時開始。

  從他提倡整頓僧制、改革僧制以後,在各個地方都遇到當時保守派的反對,後來他把重心轉移到:一方面講演佛法,傳播佛教文化;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辦僧伽教育,從培植僧才著手。從此以後,他創辦武昌佛學院、閩南佛學院、柏林佛學院、漢藏教理院,在他圓寂以前還準備在西安辦巴利三藏院,包含藏文系、漢文系、巴利文系、英文系的綜合佛學院。他要求佛教在各個系統都有人學,以便把佛教弘揚於世界。他辦教育的思想是宏偉的,在這方面,比較有成績。中國佛教能夠延續到今天,就是他當時辦教育的成績。

  太虛法師的一生,是在不平靜的、艱難的歲月裡度過的。辛亥革命以後,民國成立,北洋軍閥統治,一片混亂,加上廟產興學,內外交逼。北伐以後,軍閥又互相鬥爭,形成軍閥割據,情況還是照舊,後來儘管有短時間的統一,接著抗日戰爭又爆發,當時的國民政府由南京遷都到重慶,重慶就成為陪都。太虛大師也隨著到了重慶,在顛沛流離中過生活。

  他的一生,總的說來,一是首倡佛教三種革命。二是革新僧制,創辦佛學院。三是曾經赴歐美弘法。四對於國家民族很熱愛,當日本侵略中國東三省的時候,他就向日本佛教徒呼籲,反對日本軍國主義,在國內提倡組織佛教青年護國團,抗戰發生以後,他又提倡佛教徒受防護訓練、救護訓練,從上海到武漢,到重慶,相繼的組織僧侶救護隊,在日機轟炸之下,救護死傷軍民,不久,他又組織國際佛教訪問團,訪問緬甸、印度、斯里蘭卡、新加坡,對宣傳中國抗戰,呼籲支持中國抗戰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一生是愛國愛教的。

  他圓寂以後,上海舉行盛大的追悼會,經過火化,燒出三百多顆舍利子,有五彩舍利子,最奇妙的是心臟不壞,心臟上面也點綴了很多舍利子。這是他真實修持忠於三寶的證明。

  以上內容,就是有關太虛大師生平以及革新思想形成的簡單敘述。

  二、革新佛教思想的要點

  從以下八個方面來闡述。

  (一)主張佛教的行持,在行之前,首先要具足信仰。這種信仰是理智的信仰,是正信,不是迷信,也不是邪信,從信仰佛教以後,啟發人的心靈。人的心靈是仁愛的、理智的,這種心靈就與佛陀證的果相應。因位的信與果位的佛陀的覺的境界相應,就成為大乘菩薩的因,所以重在首先要有信。《華嚴經》講: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二)考察佛法的真偽必須要以佛家的基本教理為準。佛經都是由佛親口宣說,而佛經的內容都是佛陀的自證境界,這種自證境界不是世俗人一般的知識、一般的理智可以推測,可以理解的。因為世俗人的理智或者知識,是憑五官感覺而進入理性認識,是一種意識境界、有分別的境界,而佛陀的境界,是超乎時空,超乎語言,不可思議的。提出這個論點是什麼原因呢?因為當時發生了一些論戰:說什麼大乘非佛說呀,《楞嚴經》非佛說呀,《起信論》非馬鳴菩薩所造呀等。假若以世俗的觀點,以世間的進化論的觀點,或者通過訓詁說解釋經論,認為某個經論是真的,某個經論是假的,以這種觀點來對待佛法,就根本與佛陀的自證境界不相合。考察佛法的真偽必須要以佛家的教理「四聖諦、三法印」來衡量,是不是合乎四聖諦法?是不是合乎三法印?是不是合乎因果、緣起性空的論理?要以這個來衡量,不能以那個進化論的眼光、訓詁學的考據方法來對待佛法。

  (三)根據契理契機的原則,上契諸佛理,下應眾生機。佛法一方面不能違反佛經的原則,要發揚,另一方面要結合時代、眾生的根機,就是要適應社會、適應群眾,要與時俱進,從這些方面提出新佛教的理論和僧制的改建。

  (四)提出人生佛教。認為人生完成道德,提高人格,自利利他,能夠做到這一點,就是與大乘菩薩行相應,就可以建立人生佛教,有利於現代社會,有利於家庭、社會、國家、世界,使眾生在生活中獲得美滿幸福。所以做人,必須要完成人格,進一步發菩薩心,修菩薩行,才能完成佛果,這個不是空洞的,而是很實際的。

  (五)提倡佛教應世與救世。應世與救世,是什麼意思呢?提出建立新佛教,一方面改革佛教的制度,保護佛教寺廟,救寺救僧;另一方面把佛教真理弘揚出去,淨化人生,使世界、使人們得到挽救,這就成立現代佛教的思想。

  (六)僧團與信眾的關係。在佛教集體中,首先應該注意僧團的建設,僧團是主體,應該以僧人來領導,而信眾是圍繞僧團做為護法。

  (七)尊重中國佛教的傳統,特別是中國大乘宗派。當時內學院歐陽漸提出來一個觀點,認為佛教應該繼承和學習印度,像龍樹、無著、世親的學派,中國佛法沒有什麼建樹,不值一學。太虛大師就持相反的態度,他認為中國佛教是我們的祖師根據佛說的原理,就自己的研究和心得加以發揮創立,在教理及結果方面都不違反佛法,這是中國佛教的優良傳統。他尊重中國佛教各宗派的優良傳統,以此傳統,結合新時代的思想,根據上契諸佛理,下應眾生機的原則,來建立人生佛教。

  (八)愛國思想,愛國愛教。如抗日戰爭中組織僧侶救護隊、佛教國際訪問團,來擁護抗戰、宣傳抗戰等事跡。

  三、有關佛教革新思想的論述

  有關佛教革新思想的論述是:八宗平等、對佛法的判攝、關於人生佛教。

  (一)八宗平等

  佛教從漢代傳入中國以後,到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是通過翻譯、講學,從萌芽到成熟的階段,當時的派別就有十一種,到了唐代以後,才正式形成宗派,計大乘八宗,小乘二宗(又有史家將小乘的俱捨歸入法相宗,成實歸入空宗,故一般只提八宗)。

  大乘八宗,其中慈恩宗、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賢首宗),多偏於教理的發揮、解說,當然也講教理行果,但著重是教理;禪宗、密宗、淨土宗、律宗,偏於行持,重在講行,教理方面就不如前面的廣繁。八宗中在歷史上又將禪宗稱為宗下,也叫宗通,將經教又叫說通,教下。

  為什麼他提出八宗平等?因為在歷史上,宗派之間互相比較,互相爭辯,在判教方面有很多差別,不統一,太虛大師就認為各個宗派都是平等的。為什麼?

  1、各宗雖然是有差別,但在大乘境界上與所覺的菩提果方面都是平等的。在行持方面雖各有各的行持,有參禪、念佛、講經、守戒、修密等,但在境界上,在佛的果報上,如見道、證佛果,都是一致的,從境與果來說都是平等的,沒有什麼差別。

  2、各宗祖師都是根據佛經所說的教理,在各自的行持、各自的心得方面發揮出來,並不是違反佛陀的教義,都是與教理相合,同屬於大乘教,條條江河歸大海,條條道路通長安。從這些方面來說沒有什麼差別,平等無二。

  3、中國佛教的特點就是大乘佛教。從歷史以來,學佛的人不管出家在家,都離不開八宗,學一宗同時涉及其它宗派,都要瞭解,互相圓融,最後達到圓融無礙的境界,這是中國佛教的特點,應該保持,應該發揚,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是平等無二的。

  他提倡八宗平等的這個思想,在武昌佛學院有一次集體對《大乘起信論》的解釋,他寫的序上有闡述,後來他寫了一部書,叫《大乘宗地圖》,進一步把這個思想發揮出來,提倡八宗平等。

  (二)對佛法的判攝

  他根據中國佛教的情況,提出新的改革,建立人生佛教。建立人生佛教,有利於社會、國家、世界;對全體佛法的融貫,做出新的判攝。這是個重要的判攝,有三要點:教之佛本,三期三系;理之實際,三級三宗;行之當機,三依三趣。

  1、教之佛本,三期三系

  佛教的傳播是本於佛說,不是離開佛說以外的,本於佛說就分為三期三系。

  第一個時期,小行大隱時期。佛滅度後第一個五百年,小乘教盛行,教典有《阿含經》等,大乘經隱沒不彰。

  第二個時期,大主小從時期。佛滅度後第二個五百年,大乘佛教盛行,包括般若、法相唯識,從馬鳴菩薩寫《起信論》,到龍樹菩薩弘揚般若,再到無著、世親菩薩弘揚法相唯識。

  第三個時期,密主顯從時期。佛滅度後第三個五百年,密宗盛行。密宗佛教是一種特殊的形式,講三密相應,灌頂、修供、唸咒。形式上是結合當時的印度教,內容包括大乘中觀宗的思想。密又有東密、西密,西密就是指西藏,東密就是指日本,但日本的密教還是中國唐朝時傳過去的。

  三系,就是根據三個時期建立三個語言系統。一為巴利語系;二為漢語系,包括大乘各個宗派;三為藏語系,以藏文佛學為主;合起來就叫三期三系。

  2、理之實際,三級三宗

  什麼叫理之實際呢?就是佛教的教理是符合佛陀的本懷,也與客觀真理相合,所以就叫實際。

  什麼叫三級呢?佛教分為五乘:人天乘、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佛乘。其中,又分為三級:

  第一級,因緣生法是五乘共法。五乘共同的要相信因果道理、因果事實,以及因緣生法的原理。

  第二級,四諦、三法印是三乘共法。這是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都要講的,求生死解脫,修解脫行,必須要通過四諦、三法印,為小乘、大乘所共修,所以叫三乘共法。

  第三級,法相、法性、真如是大乘不共法。

  五乘共法的因緣生法,三乘共法的四諦三法印,大乘不共法的唯識法相、緣起性空、真如法界,為三級,大師又將此三級匯成三宗,一為法性空慧宗,二為法相唯識宗,三為法界圓覺宗。這三宗就把中國大乘佛教的八個宗派都融匯起來了,八宗匯成三宗。法性空慧宗,講般若,為龍樹一系的中觀派;法相唯識宗,講唯識法相,是無著、世親一派;法界圓覺宗,根據《起信論》、《楞嚴經》、《圓覺經》,直講真心,回俗向真,轉妄成真,真指如來真心,叫法界圓覺宗。

  3、行之當機,三依三趣

  行就要隨機,必須要適應根機而弘法,這是從實踐方面來談。機是根據地點不同、人不同、時間不同來進行。

  (1)以聲聞乘行果,趨發大乘心。這是以小乘為主,先求解脫道,後來趨發大乘心,回小向大,屬正法時期。

  (2)以天乘行果,趨向大乘果。什麼叫天乘行果呢?就是密宗講的,必須修成天人身,以天乘這個形象作為本尊,作到三密相應,可以即身成佛。這個時期,包括淨土法門均屬像法時期。

  (3)以人乘行果,趨向佛乘。在以人為主的基礎上,發菩薩心,向上增進,就可以趨修大乘行,得到佛的果,這就是像法時期以後的末法時期,這個時期比較長。

  太虛法師認為,第一個時期,以小乘為主,現在不實際。為什麼?因為它是與世隔絕,山林水下修行,是隱遁的、保守的,容易受到譏嫌。第二個時期,以天乘行果,趨向佛乘,這個就難免帶神秘氣味,容易被譏謗為迷信、神秘,也不適合。只有必須以人乘行果趨向菩薩乘,而證佛果,比較實際,適合現代。所以他提倡人生佛教就基於這一個理論。

  以上就是太虛大師關於對佛法的判攝:教之佛本,三期三系;理之實際,三級三宗;行之當機,三依三趣。這是太虛大師根據印度的佛法和中國傳統的佛教,結合現代,把它判攝出來,建立人生佛教,至為精要。

  (三)關於人生佛教

  人生佛教,就是以人乘為主,兼修菩薩行。太虛大師講,要做一個人,首先要做一個完人,完成人的人格,提高人的道德,以後就要做超人,超人是什麼呢?就是比人要高一級,修解脫行,少欲淡泊,求身解脫、心解脫、慧解脫,超人以後要做超超人,超超人就是菩薩,菩薩發大乘心,本著大智慧、大悲心、大願力、大無畏這種精神,救苦救難,度脫一切苦厄,這就是成佛的因。所以必須在完成人格的基礎上,要做一個完人,一個超人,一個超超人,成佛就是這麼一個過程。佛陀就是一個超超人,完成人格的第一人。康有為曾說:佛陀是世界上第一個完人!

  如何做人呢?就要遵守三皈五戒十善,要明因識果,保持人身。如何做超人呢,就要寧靜淡泊,淨化內心,求身心解脫。如何做超超人呢?就要具足大悲大智大願大無畏的精神,發菩提心,修四無量心:慈、悲、喜、捨;修四攝:佈施、愛語、利行、同事;修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既度自己又度他人,而首先要度脫他人,度脫他人才能度脫自己,自利利他。這就是修菩薩行的標準。

  所以提倡首先完成人格,這樣就避免世人將佛教當成消極保守的和神秘迷信的這種譏嫌,而是人格化,是做完人的這麼一個目的,現代社會就適應這種根機,所以必須要提倡人生佛教。他在晚年,就把關於人生佛教的理論,收集起來,編成《人生佛教》,在臨終之前三天,把趙樸老喊到上海,把《人生佛教》交給他,對他說:「你好好學習,這是我的志願。」(這件事,是趙樸老到四川時親自講給我聽的)。後來趙樸老根據他的《人生佛教》,提倡人間佛教,所以今天的人間佛教,其基礎就是人生佛教。當然人間佛教的內容根據當今時代,又有所發揮。

  太虛大師有兩首詩:

  第一首: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這是他基於人成即佛成的真現實論寫的。

  第二首:如果發願學佛,先須立志做人,三皈四維淑世,八德十善嚴身。

  把佛教的道德與儒家的道德融合在一起。三皈就是皈依佛法僧,四維就是禮義廉恥,中國戰國時期的管子講: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也是儒家講的內容,太虛大師講五戒的時候,把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以儒家的仁義禮智信來解釋,所以他對儒家很肯定,認為儒家在做人的道德方面的確是有道理的,很符合中國傳統。

  四、有關僧制建設的論述

  大師鑒於當時僧制由於中華舊社會的影響,僧制已經腐朽、變質了,完全是家族化、法派化,流於形式,所以就提倡改革僧制,有四種論述。

  第一,1915年,寫了《整理僧伽制度》,提出生平志願: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珈菩薩戒本。

  第二,1927年,作《僧制今論》,比《整理僧伽制度》有所改進。

  第三,1930年,作《建僧大綱》,比《僧制今論》又進一步。

  第四,1940年,寫了《建立菩薩學處》,這個菩薩學處實際上就是以僧人為主,容納在家居士,包括軍、政、學、商各界在裡面的一個現代僧團,叫菩薩學處,這是一種現代化的僧制。

  (一)整理僧伽制度論

  《整理僧伽制度論》,有四方面,一是僧依品,二是宗依品,三是整理制度品,四是關於建立法苑、蓮社的組織。

  1、僧依品

  僧依品設立住持部,以僧眾為主,嚴修律儀,重視僧人形象,這一點太虛大師從生前一直到圓寂前都是始終堅持的。

  我在漢藏教理院讀書的時候,他就提出約法三章。第一、服裝保持僧裝,不能穿其它的服裝;第二、生活上一律素食,禁止葷食;第三、男女有別,在佛教團體,特別是僧人的團體,女眾部另住一處,女賓來了就到女眾部住,與男眾部分開,這些方面要嚴肅。現在中國佛教協會提出「僧裝、素食、獨身」的僧人形象,實際上太虛大師早就提出來了。他本人終身素食,穿一身灰布僧衣,生活很簡單,不像現在有些大方丈的那個派頭。我跟他一起吃早飯和午飯,有過好幾次,飯菜簡單得很。他要嚴肅僧人的律儀,整頓僧綱,樹立僧人的形象,這是僧依品的內容。

  2、宗依品

  就是僧人修學佛法必須要以中國佛教大乘八宗為主,學習過程中也以佛法為主,不能偏於世俗知識。

  3、整理制度品

  包括個人的剃度、受戒、以及教團、教制、教產、教規,各種制度要建立,分別進行整頓,不能混亂,一切依制度辦事。

  4、建立法苑、蓮社

  這是一種方便法門,法苑就可以應付經懺,滿足世俗人的要求,攝受俗眾,使他們受到佛法的教化。但寺廟主要的功能不是在做法事,趕經懺不是主要的,只是附帶的。蓮社主要組織老弱的僧眾日日念佛,專修淨業。

  還有就是關於建立在家佛教徒的組織,在漢口,首先建立了佛教正信會,團結居士眾修學。

  當時太虛大師估計,全國約有80萬的僧眾,這個整頓是以80萬僧眾為對象。

  (二)僧制今論

  這時,太虛大師把80萬僧眾縮小為20萬,認為僧人在精不在多,在於質量的精,而不在數量的多,所以縮小到20萬,這裡面又有分別。第一、16萬或者18萬僧人可以從事生產事業,搞農工商等,自食其力;第二、選出2萬或者4萬的僧人修學佛法,弘揚佛法,作為住持僧人。第三、寺廟產業除了維持寺務以外,其餘投入生產,搞資生事業,僧人半勞動,半修行,參照唐代百丈禪師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農禪並重。這個《僧制今論》的提法比《整理僧伽制度論》提高了一步,而且人數少了,主張在精不在多。

  (三)建僧大綱

  此篇僧人又縮小了,太虛大師估計全國僧眾只有35000人,由20萬再縮減到35000,建立三級僧制,第一叫學僧制,第二叫職僧制,第三叫德僧制。

  第一學僧制。學僧制就是比丘僧制,受了比丘戒,大概1萬人,主要內容就是要學習,在律儀院、普通教理院、高等教理院裡學習。律儀院是學習二年;普通教理院學習四年;高等教理院學習三年;最後還有觀行參學處,即與實踐相結合,修禪觀,又是三年;前後總共十二年。作為一個學生必須要學習十二年,才能住持正法,弘揚正法。不像後來的佛學院,只學三年二年就行了,大師認為修學時間短,沒大成就,也不能管理寺廟。所以學僧制,他提出要十二年。

  第二職僧制。什麼叫職僧制呢?就是菩薩僧制,大概25000人,菩薩僧制的責任是什麼呢?就是辦慈善事業、教育文化事業,由僧人來做,叫菩薩僧。

  第三德僧制。這一種就是戒齡久,歲數比較大,是專門修持的。不管他們在本廟修持,或者在山林修持、在茅篷修持,寺廟就有責任把他養活下來,也叫長老僧制。

  另外除了這些僧眾以外,其餘有些僧人既不能做學僧,也不能做職僧,屬於老弱病殘的僧人,那就分一部分產業設立養老院、殘廢院。

  其餘還有一部分僧人就是根本沒有信仰的,在廟裡也不守規矩,對於這些人乾脆就淘汰,叫他還俗,也可以讓他參加佛教辦的農場工廠。

  這些內容即是僧制大綱,我們看一看,從《整理僧伽制度論》到《僧制今論》,再到《建僧大綱》,它是一步步的提高,一步步的升級,是結合時代,提出的精闢見解、宏大主張。我們今天的寺廟,實際上來講,都要朝這個方向走,不然是走不通的。所以太虛大師的思想在那個時候是很先進的,登高望遠,胸懷寬廣。

  (四)菩薩學處

  菩薩學處的提出是1940年,是在漢藏教理院的一期培訓班上,先講今菩薩行,接著就講菩薩學處,當時我在漢藏教理院學習,我親自聆聽他講,還做了筆記。他講今菩薩行,就是說要做個現代的菩薩,他稱自己為太虛菩薩。並寫有一首詩:

  我今學修菩薩行,我今應證菩薩名,願皆稱我以菩薩,比丘不是佛未成。

  大家喊我菩薩,我不是比丘,我也不是佛,我遵守的是菩薩戒,我沒有成佛。他的目的就是要大家學做菩薩,大家都學菩薩,就能淨化人心,淨化世界,是好事情。所以他一是提出今菩薩行,二是建立菩薩學處。要求參加菩薩學處的要養成高尚的道德品質,要具備精深博大的佛學知識,也要懂科學,出家的要參加文化教育、醫務工作,在家的要參加工農商學兵,即軍界、政界、商界的各方面工作。

  菩薩學處有一個總綱,作為出家菩薩,要經過律儀院學習二年,教理學院四年,在這個基礎上,結合修行,修止觀,然後搞什麼工作呢?搞教育、文化、醫務,為出家菩薩。同時也可以容納在家居士作為在家菩薩,在家菩薩就分為結緣三皈、正信三皈,要求參加在家菩薩的培訓班,學習在家菩薩的戒,學習佛法的基本教理。然後,再去從事實際工作,搞醫務、教育,也可以進工廠或者農場工作。同時經過學習後,可以普遍的到各個崗位,如學界、教育界、政界、商界、軍界去工作。這樣,以菩薩精神服務人民,也就是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業,作為一個菩薩應該是這樣子的。

  他的這個思想自提出來以後,一直沒有間斷的在宣傳,到他圓寂前一年——在寧波延慶寺跟大眾講法的時候,他又提到菩薩學處,很可惜的是,從開始提倡到他圓寂一直沒有實現。菩薩學處實際上就是一個現代僧團、現代寺廟的典型。

  我在漢院的學業結束以後,隨雪松法師到開縣創辦大覺佛學院,當時佛教狀況還是不興旺,僧人散亂,因為新的僧制沒有建立,再加上地方上強拉僧人當壯丁,廟產興學的風氣仍在,我當時就帶著問題,寫信問他:「大師,現在形勢這麼不好,佛教的前途怎麼辦呢?」

  大師給我回信:「我從過去到現在,都在講菩薩學處,必須要建立菩薩學處,實現菩薩學處,組織出家菩薩和在家菩薩一起,成為一個現代的僧團,現在雖然辦佛學院,都是零星敷衍,沒有什麼大成效。」他又提到他的菩薩學處,他勉勵我:「你年青呀,要繼續深學,繼續修養,不忘深造於學,修養於德,等待機緣哪!」這是太虛大師給我寫的一封信,所以他隨時都沒有忘記他的菩薩學處。

  太虛大師的一生,是在顛沛流離中過生活,只活到59歲,他提出的這些,很多沒有實現。主要在辦教育弘法方面,比較有成效。

  今天講這個題目,對於我本人來說,鉤起若干回想。我現在85歲,始終如一的根據太虛大師,根據他的志向在努力,關於這個題目,內容比較多,我只是提綱的講,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

  (正根整理)

佛教哲學的現實意義

  ——2005年6月17日講於北京大學——

  一、現實的定義

  (一)佛教的世界觀

  (二)太虛大師對現實的定義

  二、佛陀的現實觀

  (一)出家的原因

  (二)世尊之所傳

  三、佛教的基本教義

  (一)緣起論

  (二)《瑜珈師地論》講述的四種真實

  四、面對現實世界的思考

  一、現實的定義

  現實的定義:顧名思義,現,就是現在;實,就是真實。說現在,既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雖然它和過去未來也有聯繫,但我們說的是現在。實:是真實。也就是說這一個境界不是幻想的,不是臆斷的,不是空洞的,這就是現實。哲學上講現實,科學上也講現實,但是佛教所講的現實,既有理論,也有教義,也有實證。從認識到實證來瞭解現實,這就與科學、哲學所講的現實不同,它是講求實證的。佛教講實證,這個實證是世尊自證的境界,由自證境界流於言教,流於言說,這與其他學派不同。

  (一)佛教的世界觀

  對於佛教來講,世界分為三種:

  一種是有情世界,也叫做眾生世界,三界五趣,流轉生死的世界都叫做眾生世界。有情世界,佛教講的比較寬,不但是人,還包括動物、植物在一起,是一個聯繫的整體。

  一種是器世界,什麼叫器世界呢?就像有一個東西一樣,可見可拿。那就包括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從微觀到宏觀。微觀:佛教稱為微塵,芥子;科學上講,元素以下,稱原子、電子、粒子,這是微觀世界。宏觀世界就是以微觀世界為基礎,而集合起來的一個世界。從佛教來講,一個日月星辰照明就是一個世界,一千個這樣的世界就是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就是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就是大千世界,稱為三千大千世界,由此推論,有無量無邊的世界。就像現在天文學講的,無量無邊的星球,一千二百個恆星組成一個銀河系,有若干個銀河系。

  至於聖者世界,佛教講的就是淨土。淨土就是修行的人淨化了心靈,經過修行後進入賢位、聖位。小乘為三賢四聖;大乘為三賢十聖,就是菩薩行。地前因位菩薩叫賢位,初地菩薩到十地菩薩,乃至證得究竟的菩提果位,那就是聖位。《華嚴經》上講的菩薩修行之五十二位階梯,就是從賢位到聖位,從因位菩薩到果位菩薩,乃至等覺、妙覺,這些都是聖者世界。同時在佛教來講,有幾種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凡聖同居土就是凡聖交叉,有凡有聖;方便有餘土就是聲聞、獨覺所居,修解脫行的;實報莊嚴土就是菩薩所居;常寂光土就是佛的法身所居。分析得很詳細,很有等次。

  以上所介紹的是佛教對於世界的看法,有有情世界(眾生世界),有聖者世界,有器世界。而且這些世界面對現實可證、可觀察、可瞭解,由現證因量而知就可推論。所以過去有人認為,佛教亦宗教亦科學亦哲學。原因就是:說它是宗教,是因為它有信仰,信仰三寶,信仰因果,類似宗教,但卻不是一般宗教。一般宗教講神權,講上帝,講真主,講神權統治,佛法不講這個,它信仰三寶,信仰真理,是正信。說它亦科學,因為佛教講實證,講因明、現量、比量、聖言量,有分析歸納,符合科學方法。佛法也是哲學,講思辨。佛法的哲學除思辨外還有實證。但說佛教完全是宗教,完全是科學,完全是哲學,也是不對的,一般意義上的宗教、科學、哲學都不能包括它的內涵。所以說佛法是最精深博大的教義,境界很高。

  (二)太虛大師對現實的定義

  從佛法的修持來講,佛法修持講實際,一般講由三慧到三學。三慧就是三種智慧:聞慧、思慧、修慧。聞慧在三量中稱聲量,由音而入,由音聲而瞭解;思慧,一般講是比量,推度而知,觀察而知,比較而知,得出結論,這是思。修,就是通過實踐,達到實證境界。佛家的實踐方法就是戒定慧、八正道。當然在菩薩位次觀點又不同,行,又要廣大一些。在修中由於內心的自證境界,就是真現量,這個現量如何產生呢?就是由根本智產生。入真見道後,產生開悟,稱根本智,這個根本智離言說,絕百非,「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是不可思議的。由根本智,由於佛陀的悲心,為了方便接引度眾生,建立教法,就稱後得智,都是離不開智慧。

  太虛大師有本著作叫《真現實論》,原名《現實主義》。我在漢藏教理學院讀書時,太虛大師親自給我們講過,他在解釋「現實」的定義時,有這麼幾句話,對「現實」的四種甄別:

  一種現變實事

  二種現事實性

  三種現性實覺

  四種現覺實變

  現變實事:我們看見眼前變化的現象,一切現象在眾生境界,分別多,執著多,什麼都要分別自他、人我、男女、尊卑、上下,劃出若干鴻溝。這若干鴻溝紛紛劃出,眾生片面執以為實,引起貪求。但在佛法講,一切都是因緣生法,因緣生法是變化的,沒有實性。所以現變實事,這個實事,眾生執以為實,佛法就認為是幻現。執以為實就顛倒、妄想,攀緣追求。幻現就可以拋棄執著,達到《金剛經》講的「無住生心」的境界。

  現事實性:現在的現象裡面,從它的變化來看,不是常存的,不是自在的,不是有主宰的,是變化的。因此它的真實性質是空性,真空之性,是諸法實相之性。在真空中有妙有,妙有中有真空。《心經》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一種辨證統一的觀點,這種空性要怎樣才能知道呢?

  現性實覺:必須經過修行階段,由聞思修止觀。唯識修四尋思觀,四如實智。經過加行位,然後進入真見道位,就可以瞭解諸法空性,這就是現性實覺。這個實踐不是理論上的,只講理論稱為佛學,不是學佛。真學佛者必須實踐,經過修行階段,這時才能達到現性實覺,得到真實的覺悟,達到悟性境界。

  現覺實變:反過來,看山河大地,宇宙世界,如幻如化,分分清楚。所以菩薩在修行中不執著,隨緣度生,方便度生。這是後得智引生的,叫現覺實變。

  這是太虛大師在《真現實論》裡解釋的現實的定義,我覺得解釋得很好,這個層次很清楚,從理論到現實,又從瞭解到實踐。

  太虛大師還作了一首詩:

  佛法欣聞坦蕩途

  人人在握有靈珠

  四邊莫觸真般若

  中道何曾落有無

  這是鼓勵新青年:你們聽到佛法,走上了坦蕩、光明的道路。為什麼?人人在握有靈珠!我們每個人都有靈珠,靈珠就是心靈。明心見性,就是指找到這顆靈珠,常人的靈珠就是被灰塵、塵埃蒙蔽了,不能發光,現在我們就是要經過修持使靈珠拂去塵埃,使它發光。

  「四邊莫觸真般若,中道何曾落有無」。知見上去掉常見、斷見,從因緣生法來瞭解一切法當體即空,禪宗所講的「一切法當體即空」,這是第一義諦,就可見道,見什麼道?中道實相。中道實相就是亦有亦空,非有非空,從真空到妙有,從妙有見真空,就是中道實相。所以說「中道何曾落有無。」

  從太虛大師關於現實的定義,關於這首詩,我們就可以看到佛教對現實是怎麼解釋的,以上就是簡單所講現實的定義。

  二、佛陀的現實觀

  (一)出家的原因

  那麼佛陀對於人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佛陀很偉大,世尊為什麼出家?一般人對出家沒有正確的認識,根據歷史的記載,佛陀出家的原因如下:

  1、觀察人生

  人生不夠滋味,生下來就有生老病死,八苦交加,無常變化,因此生起厭離心、出離心,尋求解脫之道。

  2、樹下觀農

  當農夫拿犁頭把泥巴犁起來的時候,蚯蚓被翻出地面,在地上翻滾,樹上的飛鳥馬上跑去啄食。世尊生起悲心,他看到人生現實是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也就是現在所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狀況,眾生都在痛苦之中,痛苦不堪。再加上世尊對於當時印度的等級制度,也非常不滿,印度的等級制度十分森嚴:婆羅門等級最高,掌握神權;剎帝利擁有政治權力;吠捨屬工商階層;首陀羅相當於賤民,連貴族衣服都不敢踏,受壓迫,受歧視。世尊本人誕生於王族,他同情平民,認為這種制度不平等,不自由。面對現實,覺得生老病死,一切無常,生起厭離心。

  「樹下觀農」以及印度社會的不平等制度,使他生起大悲心。厭離心和大悲心是學佛的中心思想。從解脫行到菩薩行的中心思想就是出離心和大悲心,也叫廣大心,也叫菩提心。這就是釋迦牟尼佛出家的原因。世尊出家的根性和智慧與眾不同,是很有智慧、很有根性的。

  我們現在大多數人認為出家是因為婚姻、生活貧窮等問題,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要認識出家的意義,就要看世尊出家的原因。後來的弟子出家就是學習釋迦牟尼佛,常隨佛學嘛,是根據這個主因,而不是因為婚姻、貧窮等問題來出家,不是那回事,那些都是錯誤的觀點。釋迦牟尼佛面對現實既有出離心,又有大悲心,要解決現實問題,廣度眾生,這是世尊之所證。

  (二)世尊之所傳

  世尊由根本智證空,由後得智觀緣起,之後,建立經教,有三藏十二部教典、八萬四千法門。

  當世尊在菩提樹下靜坐成道,睹明星而成正覺,悟得諸法實相,說了幾句話:「奇哉,大地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無師智,自然智,一切種智,皆自具足」。這是什麼意思呢?如來的真如境界,法性境界,實相境界,一切眾生都有。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佛性平等。佛是已成佛,眾生是未成佛。法華會上,常不輕菩薩見了人就拜,別人罵他他還拜,別人打他,他跑得遠遠的,還拜,他說:「汝等皆當作佛,我不敢輕慢汝等。」他拜的是佛,為什麼呢?眾生是未來佛,他尊重。眾生平等,佛性平等,就這個意思。佛法不分什麼男女、大小、尊卑、貴賤,佛性平等,眾生平等,應該互相尊重,互相愛護。

  那麼在《法華經》上是這樣講的:世尊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為令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為什麼出世?是個大事因緣,就是為眾生開示悟入佛所證得的境界:諸法實相。也就是佛所講的真現實的道理,使大家都要知道,大家都要有這個智慧。為了這個大因緣而出現於世,這是一個公案。

  另一個公案,就是靈山會上,大梵天王供奉金色缽羅花,佛得到花後,拈花示眾,大眾默然不知所得。此時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於是當眾宣佈:「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與摩訶迦葉。」

  這是個禪宗公案,正法眼藏、實相無相、微妙法門,是個什麼法門呢?就是宣示在現實中的諸法實相,緣起性空的道理。諸法緣起,當體即空。這就是佛傳的心印法,由迦葉尊者在西天傳到二十八祖,二十八祖即達摩祖師。達摩祖師到中國來,說過一句話:我到中國來只是為了找一個不受別人迷惑的人、一個真實有智慧的人、一個可傳法的人。後來達摩傳法給二祖慧可,並一直代代相傳至六祖慧能,此時禪法在中國就盛行了,成為中國八大宗派之一:禪宗。

  禪宗的特點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而且在平常生活中就可以參禪,就可以悟道。行住坐臥,搬柴運水,都可以行道,都可以對現實的真理,以平常心悟道,不脫離生活,不脫離現實,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做到安詳寂靜。人到此境界就能智慧提高,就可以正確對待學習、工作、社會、國家,所以禪學現在流行海內外。

  以上所講都是世尊所傳,傳的什麼?宗下是他傳的,教下也是他傳的。宗下,是禪宗所講的,參空,見真如;教下,就是講的教義、緣起。而這個宗下、教下都是面對現實而言的,不是說離開現實而說的,不是一般人所誤會的以為佛法是玄學,是空洞的,不是那麼一回事。所以它不同於普通的哲學。

  三、佛教的基本教義

  (一)緣起論

  佛教緣起論說明一切現象,宇宙的森羅萬象,不管精神的、物質的、社會的、自然的,都是因緣生,離不開因、緣、果三個字。一切現象生起來會有果,果生起來離不開因,離不開主因也離不開助緣,不是無因生,不是自然生,不是偶然生,是因緣生。世間上沒有偶然生、自然生的事物,都有因緣的。這個因緣當然有善的、惡的、無記的、染污的、清淨的不同性質,性質不同的因感性質不同的果。

  因果定律,非常嚴謹,時間長,空間寬。時間長,通於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過去世也有過去、現在、未來。未來世也有過去、現在、未來,相續不斷。從空間來講,緣外有緣,無盡無邊。因為這個緣生法,彼此相望,相資相助,互相依存,不是孤立的。所以佛教經典《華嚴經》的法界觀講:一中有多,多中有一,小中有大,大中有小。從數量上講,一多不能分離。從形象上講,小大不能分離。所以,一粒微塵可觀大千世界,一滴水可知大海,一朵花可知整個世界的自然現象,就是這麼一個道理,這個現象叫緣生法,而這個緣生法是怎麼生起來的呢?萬法唯心。

  萬法唯心和因緣生法是佛教教育中的主要兩點。「應觀法界性,一切由心造」,「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都離不開「心」,離開心就沒有「法」。佛教所講的心,不是一般心理學、哲學講的心。佛法講的心是心物的總和,有心就有物,有正報就有依報,不能分開。有諸內必形諸外,外與內不能分開,這是總和的觀點,這就是佛法所講的「心」,也就是佛法的基本要點。一切唯心,一攝一切,一心攝一切法,一切法入一心,在事物中互相聯繫來講,一中有多,多中有一,小中見大,大中見小,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這些道理從微觀到宏觀都是一種客觀真實的存在,不是離開現實來講的。所以緣起論這個論點很重要,是佛法的基本論。

  佛教有六大緣起:

  1、業感緣起

  講業報,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個果,現在的條件成熟了現在受,條件不成熟後世受,條件再不成熟,後世以後的後世還要受,那是逃不掉的。業報,是信不信佛法的分水嶺。講因果,科學也講,哲學也講,但是業報是佛教所講,佛教特有的。信不信佛教的分水嶺就是業報論,因果是通於三世的。

  2、流轉緣起

  這就是佛教的生死觀。解脫生死,生死怎麼形成的呢?十二有支,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假如要解脫,無明滅則行滅,生滅則老死滅,佛家有個基本論點「此生故彼生,此滅則彼滅,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這是流轉還滅論。一個流轉,一個解脫,屬出世法,三乘所共修。

  3、賴耶緣起

  這是唯識法上所講的。唯識法相分析,有情有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眼、耳、鼻、舌、身是感官,對外。第六意識是既對內又對外的,觀察、思維、分析、總和,一種思辨功夫,是思辨認識、理性認識。末那識就是一種自私的東西,即「我執識」,執法為我,觀察一個事物有一個「我」,有人我、法我,就分出種種相,有種種分別、種種執著,乃至顛倒妄想。這就是末那識、我執識。禪宗講的打破黑漆桶,就是要把末那識斬斷,末那識不斬斷,你始終在生死中,在黑漆桶中。末那識斬斷後,就可以轉識成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後一片光明,大圓朗照,像鏡子一樣。

  阿賴耶識是就染污位來講的,在凡夫位稱為阿賴耶識。為什麼賴耶緣起呢?就是在凡夫位,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種子就是潛在的功能,潛在的因,這種能,遇緣就發生現行:人生現象、宇宙現象、其它各種現象,現行後又熏成種子,即種生現、現熏種。沒有遇到緣,就是種子又生種子,種子相續不斷,叫做種生種,這種種現熏生,凡夫位就是染污的熏生。到了聖者位,就由聞法開始,熏習善法種子、清淨種子,轉變阿賴耶識的體,恢復如來藏,達到妙明真心的境界,就是如來的境界,就是大圓鏡智。所以賴耶緣起就是種現相熏,相續不斷。

  4、性空緣起

  觀諸法皆空,一切現象都空。證得諸法實相,叫性空緣起。

  5、法界緣起

  就是《華嚴經》講的法界觀。中國的賢首宗(即華嚴宗),講法界緣起,就是觀察一切現象,一攝一切,一切入一,一中有多,多中有一,小中有大,大中見小,都是互相聯繫的,是法界緣起。法界包括一切法:精神現象、物質現象,這都是一個整體,是互相聯繫的,是緣起的。

  6、六大緣起

  這是密宗所修的。六大:地、水、火、風、空、見。六大在密宗來講組成清淨世界、佛國世界,稱曼陀羅、壇場、壇城。這是佛菩薩所居的世界,是清淨的世界,修密的人,觀此世界,三密相應,達到即身成佛。這就是六大緣起,其定義就是即事而真,即相而見法身,即相而成佛。在事上證入佛道,見法身,叫即事而真。

  (二)《瑜珈師地論》講述的四種真實

  世尊根據對現實世間真實的觀察,世出世間結合,得出四種真實:

  第一、世間真實。尊重世間習慣,各個地方、各個民族、各個國家,都有各自不同的語言、風俗、習慣、文字、藝術、禮儀等,凡世間上人認為是真實的,我們就要尊重這種真實,順俗成真。比如,外國人到中國來,到了少數民族的地方,若不尊重人家的習慣,人家就要反對你、排斥你。

  第二、道理真實。就是由各種現象,從現象論、本體論中,建立的科學和哲學。科學從現象上來分析,來實證,哲學也是從現象上來追查它的本體,這都是講道理的。這兩種真實都是世間上講的真實。

  第三、煩惱障淨智所證真實。這是佛家從理論到實踐,修行,淨化內心,使內心這顆靈珠煥發光輝,就必須要消除煩惱。由於消除煩惱而證得人空、我空,涅槃境界就證得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無餘涅槃就是有漏之身已經得到解脫,不再受果,已出離生死。

  第三、所知障淨智所證真實。這是菩薩所修的了。除主觀上消除煩惱,證得人空、我空外,還要進一步對於所可了知的一切現象,消除他的迷惑、障礙,進入真實的道理,達到法空,證得二空所顯真實,即如來所證境界的真實:法性真如的真實、中道實相的真實。這就是《瑜珈師地論》所分析的四種真實,唯識學的「轉八識成四智」。佛法就是信解行證,信後必解,解後必行,行後才能得到受用,才能與佛陀境界、真如境界相契合,這是佛教基本教義的第二點。

  四、面對現實世界的思考

  佛法弘揚講究契理契機。契理,即要與佛教的真理相契合,不能違背佛法的優良傳統,不能違反佛教教義,這是原則性問題。契機就是因地點、時間、人物的不同,各種根基不同而施設教法,要與時代相合,廣行方便,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與時俱進。

  我們來看現在的世界是怎樣的。就我們國家來講,要實現一個和諧的社會,促進建設,建立一個和平穩固的小康社會,這是我們國家的政策方針。拿世界來講,世界需要和平時代。但實際上,我們的國家由於市場經濟的衝擊,激發了人們的貪心,形成權錢鬥爭,爾虞我詐,難免貧富懸殊,影響社會穩定。國際方面,強權主義為了爭奪世界,就從軍備方面發展,國防方面的預算很大,造軍艦、大炮、原子彈、核武器、氫彈等來備戰。中東地區民族宗教戰爭不斷,戰爭危機潛伏著。

  有智慧、有理性的人必須面對現實,要想出一個如何把社會淨化的方法、步驟。這一點太虛大師早在六十年前提出建立「人生佛教」。八十年代後,中國佛協會長趙樸初老居士根據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建立「人間佛教」思想,據此思想推動全國的佛教工作。現在不管大小寺廟,各個佛學院,都是據此思想推動工作。

  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總的來講,做個人要完成人格,要有道德,在完成人格的基礎上,再結合菩薩行,以大悲心、大智慧、大願力,以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從各種方面來淨化人心,淨化世界。在各個階層,不管文化界、教育界、宗教界、工商界、軍界、政界、經濟界,都能夠根據此思想,發揮此思想,使社會淨化,人心淨化,這樣就可以制止社會的動亂,使社會穩定,就我們國家來講,就可以實現穩步的建設,促進民族建設,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

  這次我在三亞開會,會上提出四和:和睦、和諧、和平、和解。宗教界要和睦,社會要和諧,世界要和平,祖國統一要和解,這就是根據菩薩精神所講的「和」。菩薩大行重在「和」,僧人講「六和合」,和諧的意義很高。所以太虛大師提倡在人生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菩薩行,來淨化人心,「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但此莊嚴,不是形式的莊嚴,《金剛經》講「如來說莊嚴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如來說此莊嚴,不是形式的莊嚴,而是內心的莊嚴,內心結合形式,才是真正的莊嚴。內心和諧,內心淨化,就會做到人與人之間、社會與社會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和諧相處,這是真實的和諧,做到這些必須要有菩薩精神。所以面對現實,在我們國家來講,必須實行人間佛教的理論,以人間佛教的思想為指導,在做人的基礎上修菩薩行,淨化人間,從而促使社會、世界和諧,這是我們的觀點和行動。

  (錄音整理:肖曉;文字編輯:正根)

佛法的弘揚與構建和諧社會

  ——2005年6月18日講於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

  佛教文化研究所設立的重要

  佛教講信解行證,信仰三寶、信仰因果、信仰業報、信仰功德。但這個信必須是正信,不是邪信,也不是迷信。為什麼是正信?為什麼與迷信、邪信有區別?這就必須要去瞭解,在信仰佛法中要做到信解相宜,才能鞏固正信,結合實踐,才能得到受用。

  佛法從漢代傳入以後,一直到隋唐都很興旺,高僧們的學問很高,精通諸子百家的思想,特別精通佛教的教理。他們研究各大經論,並根據自己思想的發揮,建立了各個宗派,佛法在這個時候很昌盛,對當時社會的穩定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宋明以後,教義不昌,逐步流於形式,佛教教義不能弘傳世間,佛法的弘揚就受到影響了。清末明初以後,由於楊仁山居士的提倡,創辦祇洹精舍,佛法逐步在居士中得到弘揚。以後有太虛法師出來弘揚佛法,創辦了各個佛學院:武昌佛學院、閩南佛學院、柏林佛學院、漢藏教理院,在他晚年時,還辦了巴利三藏院,佛教教義才得到弘揚,佛教在這時逐步走向復興。所以寺廟應該是宣揚佛教文化的寺廟,弘揚佛法真理才能真正住持正法,使眾生得到利益,使社會穩定,因此佛教文化研究所的設立是相當重要的。

  佛教文化中最重要的是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典、佛教的教理。從歷史傳承一直到現在,中國佛教文化的傳播,不管在音樂、詩歌、哲學、科學、雕塑、繪畫、寺廟的建築、美術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重要的體現,其表現形式和內容都與中國佛教文化是密切不可分割的。所以今天要淨化社會,淨化人心,必須要弘揚佛法。

  各位師父和居士設立佛教文化研究所,開設佛教文化講堂,這一個方向很正確,很重要,是高瞻遠矚和契理契機的。所以我來到這裡很歡喜,很高興。

  今天我講的題目是《佛法的弘揚與構建和諧社會》,這是我根據自己就這方面的學習心得,提出來跟大家交流,希望大家提出指正。

  佛法的弘揚與構建和諧社會

  一、和諧的重要

  二、佛教關於和諧的內容

  (一)和諧首先要從心靈深處做起,要發揮心靈的光輝。

  (二)和諧是道德的根本,儒家講「仁」與「智」。

  (三)從聞熏到行,因行與大乘佛果相應,有因必有果。

  (四)從緣生法講,諸法相資相助,相依相存,平等相待,和諧相處,這是佛家緣起論或者緣生論的中心。

  三、佛教實現和諧之行

  (一)依人乘的五戒十善,明因識果,止惡行善,實現淑世善民、濟世利群。

  (二)依聲聞乘行果守持戒律,淡泊寧靜,少欲知足,熄滅社會的權利鬥爭,使人們達到內心寧靜平和。

  (三)依菩薩行的大悲大智、福慧雙修、度諸苦厄,莊嚴國土、淨化世界。

  (四)依六和僧團的精神,實現家庭的、集體的、社會的、國家的和諧。

  (五)依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實行四攝,就是佈施、愛語、利行、同事。

  四、總結

  (一)總的來講,佛法是實現真實圓滿的和諧。

  (二)和諧的目的。

  一、和諧的重要

  大家都知道當今社會的形式,我國正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要求能夠在和諧中穩步走向發展,使國家繁榮昌盛,達到小康之治,達到中華民族的復興,這就需要和諧。

  從世界範圍來看,一些宗教界人士、愛好和平的人士,就希望世界和平,能夠消滅戰爭,消滅災害,使全世界人民都能在安定中過生活,這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但是我們不能忽略的是,我們的國家由於文化大革命動亂的影響,一些余流還存在。

  開放以來,市場經濟的自由發展,對文化的衝擊也是很大的。由於人們的私慾貪心,導致權錢鬥爭,逐步就形成了貧富懸殊,儘管中央在宏觀方面有調控,但是問題還是存在。現在我們國家的黨和政府,用各種措施來進行文化建設,上兩次在北京開會,這次在三亞開會,中央領導人都強調:「宗教在現在有它特殊的作用」,就是說以宗教教義,能夠使人們減少貪慾,淡化貪心,達到內心平衡,從而使鬥爭逐步淡化減少,宗教在現在要起這麼一個特殊作用。所以對於佛教方面來說,就鼓勵我們要宣傳佛教,弘揚佛教教理。

  世界方面呢,有些大國強國,偏重於國防經濟預算,用大批的經費來搞軍艇、大炮、原子彈、核彈,造成一種戰爭的威脅,而且中東地區,由於民族宗教的問題,局部戰爭一直沒有間斷,又出現了恐怖主義,不擇手段到處製造恐怖,這些都是世界不穩定的因素。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以宗教精神,特別是弘揚佛教文化,把愛好和平的人們團結起來,使人心逐步走向正道,趨向和諧,要做到互利、互助、平等、互愛,互相尊重,和平就可以實現。

  所以,根據目前國內國外的形式來講,發揚佛教和諧的真理,是相當重要的。對於我們今天來講,即要宣傳發揚傳統文化,傳統文化之中特別是要宣揚佛教文化的真理。

  中國,是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多民族國家。為什麼中國能成為一個大國,土地廣闊、人口眾多、民族繁盛,為什麼呢?這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儒教、道教、佛教從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過去中國社會三教並存,互相尊重。從儒家來講,它是以「仁」為中心,講仁愛,孔子在《論語》中,講「仁」講得很多,提到「仁」字一百多個。由仁愛的發揮,就提出仁義禮智信,提出四維八德,這就形成了我們中國道德的系統。

  道家講柔和:專氣致柔如嬰兒乎!講和、講寧靜、講無為而治,順其自然、無為而治,其中心還是個和字。這個「和」不管是儒家講,還是道家講,都是根據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什麼叫天道?就是謙和之道、人和之道、和合之道,這是自然運行的法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在春天,當溫暖的季節來臨的時候,萬物生長,生生之氣不息,這種「生」的中心就是仁,表現為天心仁愛。這一個中心不管儒家道家、諸子百家,都不離開的。在佛家來講,境界更高,對像更廣。

  對於我們國家來說,以前江澤民提倡「以德治國」,現在胡錦濤提出「實現和諧社會」,其中心就是繼承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胡錦濤在「如何加強共產黨員的執政能力」中提到「黨員必須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

  「常修為政之德」,《論語》上講: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為政之德」就像北斗星一樣,在南方,在天氣明朗的晚上,北斗星放光明,周圍是眾星環繞,說明居的位置很正當,就能高瞻遠矚,得到群眾信仰、群眾擁護,能夠加強團結,增進民族利益。所以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常思貪慾之害」,這就涉及到佛法的中心了,佛法講修行,講「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首先要消滅貪心,一般的人呢,由於貪心追求物質,追求五欲的享受,在不滿足慾望的時候就互相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瞋恨就引起鬥爭,有鬥爭就有殺戮,就會形成混亂,家庭就不和睦,社會就不穩定,這些都是由於癡啊,癡就是無明,不懂得因果、解脫的道理。所以佛法修行的中心就是「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首先要斷貪,淡化物質的享受,要少欲知足。

  「常懷律己之心」,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別人要寬厚,平等對待。這一點在我們佛教的戒律中,從居士戒、比丘戒到菩薩戒,發揮得很完善。佛教戒律的中心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首先嚴格要求自己,同時對人要寬厚,要尊重。

  所以胡錦濤說的這一句話,完全是根據中國傳統文化——儒家、道家、佛家思想而來,尤其是佛教精神體現得很完備。他另外還有幾句話:「權為民所享,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權利要人民享受,感情要繫在人民身上,利益要替人民打算。當這些內容的文件發下來以後,我讀了很感動,若能夠這樣,就能夠真正實現我們家庭的幸福,實現社會的穩定,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對於世界來講,世界人心就能夠淨化,趨向和諧,就可以保持和平,進而消滅戰爭,消滅災害。

  二、佛教關於和諧的內容

  (一)和諧首先要從心靈深處做起,要發揮心靈的光輝。

  佛經說:「心淨故國土淨,心染故國土染。」不管是小乘經典還是大乘經典,特別是大乘經典:《華嚴經》、《心地觀經》、《解深密經》、《維摩詰經》都是談的這個內容。《華嚴經》裡講:「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心,無法而不造」、「若人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佛的心境廣大如虛空,可以容納萬象,要學這個心。

  佛教講和諧,首先我們自己的內心就要善良、慈悲,要具有大悲、大智、大願的心,這個和諧就不是形式上的了,而是與內心深處結合起來的,假如缺乏這一點,只是表現在形式上的和諧,人與人之間貌合神離,遇到具體問題,就將會出現一些不好的現象。所以《金剛經》講:「莊嚴國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莊嚴國土必須從心的深處莊嚴,佛說莊嚴國土不是口頭上的,不是形式上的,而是首先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就是說要內心淨化,內心淨化以後,內心與形式相結合,這就是中道,這就是佛法所說的莊嚴。所以《金剛經》上的這一段,它的深意是一種辯證的統一:佛說莊嚴國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所以和諧要從心靈深處做起,發揮心靈的光輝,才能求得真正的和諧。

  (二)和諧是道德的根本,儒家講「仁」與「智」。

  一般來講,作為人要發揮心靈的光輝,心靈是什麼呢?心靈一方面是仁,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另一方面是智,智是什麼啊?因為人的生活離不開他人的幫助,互相幫助,才能成為人群,組成社會,彼此都有密切的關係,因此,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尊敬,共同合作來謀取共贏利益,這個就是智慧,叫做「智」,所以心靈的本性離不開仁與智。

  在佛教來講,這就是佛性,佛性就是覺性,覺性就包括大悲大智大願,必須要恢復發揚這個覺性。這個覺分為本覺、始覺、妙覺。本覺就是本有的佛性,人人都有佛性,眾生平等;但是要發揚這個佛性必須經過熏習佛法、皈依三寶、明因識果、止惡行善、學習經典,這個叫始覺,就是開始覺悟了;由始覺經過一定的位次,從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到究竟位,這是唯識學講的五位、《華嚴經》上講的五十二位。我們經過這五位或者是五十二位的修學,就可以達到等覺,進入妙覺。所以佛教尊重眾生的佛性,發揮人生的靈性,就是發揮眾生的佛性,這是道德的根本。

  (三)從聞熏到行,因行與大乘佛果相應,有因必有果。

  這個道理大家多想一下,比如我們從重慶坐火車到北京,或者飛機到北京,一般來講,我上了飛機,或者上了火車就等於到了北京,你假若不上飛機,不上火車,你沒有這個因,你就沒有到北京的這個果。

  老子講: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要達到目的,就要開步走,開始走,就可以滿願。所以佛教講因果,有因必有果,從法義講,因果能夠同時。在六因裡面,佛教唯識學講四因、六因,其中有相應因,它是同時的,有因就有果。所以我們要種因啊,要開始走啊,不能懷疑,要抓緊行動!

  (四)從緣生法講,諸法相資相助,相依相存,平等相待,和諧相處,這是佛家緣起論或者緣生論的中心。

  佛教教義的中心,五乘共同的,就是因緣生法,而因緣生法的定義:一是講因果,有因必有果;二是說明諸法的存在,一切生物的存在都是離不開緣,有因有緣才有果,而這個緣又相望,互為因果。

  從時間上講,前前無始,後後無終。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過去,還有過去、現在、未來;未來,也有過去、現在、未來,相續不斷。那麼從空間上講,這個緣的存在、果的存在,離不開其他的緣,其他的緣又離不開其他的緣。緣生無盡,無盡緣起,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是互相依存,互相幫助,是一種平等的關系。那麼這個教理就是《華嚴經》、《法華經》的中心思想。《法華經》的十如觀,《華嚴經》的法界觀,就以這個為中心。這個教理是很精深博大的,從緣起的關系,就可見到空性,緣起性空,消除我執,達到真正的平等。依緣起故懂得因果,依性空故消滅常見,非斷非常,就是佛教的中道思想。

  三、佛教實現和諧之行

  佛教講信解行證,瞭解以後,懂得道理以後要付諸於行動,而不是空談的。分為五點:

  (一)依人乘的五戒十善,明因識果,止惡行善,實現淑世善民、濟世利群。

  這個五戒十善,以因果思想為指導,在佛法來講,這是人天乘。太虛大師講,學佛先從做人起,要具備人的道德,完成人格,在這個基礎上發菩薩心,趨向於佛果,這是太虛大師確立人生佛教的中心。所以學佛首先要做人,太虛大師有首詩: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這是真理,也是符合現實的。

  在歷史上有幾個出名的皇帝,印度的阿育王,中國的梁武帝,還有唐朝的唐太宗,他們信仰佛教,除了自己皈依三寶以外,在國內就提倡五戒十善。印度的阿育王把三皈五戒十善制定在國家的憲法之中,現在叫憲法,過去就是詔令,凡是他的臣民必須要皈依三寶,信仰因果,嚴守五戒十善,這是阿育王的事跡。阿育王過去曾是個暴君,東征西討,南征北伐,殺了很多人,後來在高僧點化之下,皈依三寶,成為三寶弟子,以佛法治國,成為賢君。

  中國的梁武帝,在南北朝的時候,統治南朝,除了修建廟宇,剃度僧侶以外,請高僧講經說法,提倡戒殺放生、吃素,勤勞樸素,這些都是佛法思想、佛法精神。在南北朝中,他的朝廷生命最久,延續時間最長。其他的朝廷,幾年就被推翻了,甚至一年就被推翻了,他的朝廷卻延續了四十多年。

  唐太宗在玄奘法師的感化之下,提倡佛教,所以我們國家在唐代時,佛法很興盛,建立了各個宗派,文治武功,人民安樂,是一個太平盛世的朝代,這些都得益於佛教。因此,一個朝代,在歷史上來說,治亂興衰與道德都有關係,而道德中特別是佛教的和諧思想,佛教教義的發揚,關係很大。

  所以依人乘的五戒十善,明因識果,止惡行善,就能實現淑世善民、濟世利群。要實現這些,我們的佛教居士林、佛學研究所、佛學社,就要團結居士,建立正信,溝通佛教文化,傳播佛教精神,這個責任是很重大的。

  (二)依聲聞乘行果守持戒律,淡泊寧靜,少欲知足,熄滅社會的權利鬥爭,使人們達到內心寧靜平和。

  這是個很根本的問題,聲聞乘行果,就是講淨化人心,達到內心的解脫。如何達到呢?淡化物質,減少貪慾,過少欲知足的生活,在生活上要勤勞樸素,這是我們國家的優良傳統,也是佛教的優良傳統。使人心在寧靜中求得平和,家庭如是,社會如是,那就是一個和諧世界。依聲聞乘行果,就能達到這個境界。

  (三)依菩薩行的大悲大智、福慧雙修、度諸苦厄,莊嚴國土、淨化世界。

  修菩薩行就叫廣大行,為什麼叫廣大行?就是發菩提心,包括大悲大智大願大無畏,做到悲智雙運,福慧雙修。在佛家來講,我們要修德。德是什麼呢?以悲為主,有悲心就有德,慈能與樂,悲能拔苦,這是最高的德,有德就有福,就一切吉祥。有德的人,諸佛護念,人天歡喜,眾人擁護。所以必須要修德,修德才能得到福。

  佛教提倡做好事,存良心做好事,小善要做,大善也要做,積小善成大善,積小功德成大功德。這個人就有福,這個人諸佛護念,人天歡喜,就可以化險為夷,化凶為吉。但是單有福還不行,還要有慧。慧是什麼?就是明因識果,瞭解緣起性空的道理。根據這個慧有正見,就可以走正道,才可以開悟,才可以證菩提。所以要做到悲智雙運,福慧雙修。在這個基礎上,要度脫一切苦厄,救苦救難,像觀音菩薩一樣,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四)依六和僧團的精神,實現家庭的、集體的、社會的、國家的和諧。

  佛家講和合,具體表現在僧團裡的「六和合」。這個和合有理和,有事和。理和就是必須懂得佛法真理,依佛法起大般若,以般若證得菩提。

  事和就是在生活上,大家共同在一起,做到六種和合:

  1、身和共住。身和就在一起,同在一起住。

  2、口和無諍。大家彼此之間,不要挑撥是非,不起爭論,不要專門看別人的短處,要看別人的長處。

  3、意和同悅。大家內心要以法悅為食,要充滿法悅,得到法喜,要有這個意、這個心。

  4、戒和同持。戒律是大家共同修持的,大家都要遵守這個戒律。居士團體要遵守五戒、或者八關齋戒、或者在家菩薩戒。出家團體必須遵守沙彌戒、比丘戒、出家菩薩戒,要培養道風。

  5、見和同解。知見大家要瞭解,我們在座的各位,我們的佛法研究所,研究某一個問題,某一部經,某一個論,大家都得到瞭解,大家都得到提高,都能夠享受這個法益。

  6、利和同均。在生活上、穿衣吃飯、旅遊、交通各方面,大家共同享受,不要搞特殊。

  這就是六和合的精神,這個六和合精神雖然是出家僧人講的,實際上貫通於出家在家,都需要這個和合精神。

  假如家庭實現和合,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就是一個幸福的家庭。社會有這個精神,就是一個和諧的社會、穩定的社會。國家有這個精神,就是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走向富強的國家。世界有這個精神,那就是一個和平的世界、沒有災難的世界。

  實現六和合,要具體體現在行動上。佛在世時,建立祇園精舍、竹林精舍等許多精舍,都是一個個的和合僧團,其中包括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佛說法時,千二百五十餘人,其中有大菩薩,有居士,這就是個和合的集團,這個和合的集團到中國來就發展成為寺院,在家信眾的各種團體也是根據這個和合精神,發展起來的。

  (五)依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實行四攝,就是佈施、愛語、利行、同事。

  這個實際上就是菩薩行,我把這個特別提出來,著重在四攝。四攝就是菩薩以這四種方便來攝受人群,攝化眾生。

  佈施,包括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是解決困難,以物質來供給別人,幫助別人。法施就是以佛法真理來解決迷惑。無畏施就是解決別人的恐怖、不安全,讓別人遠離恐怖,得到安全。

  愛語,人與人之間要說愛語、和合的語言、真實的語言、正直的語言。要從愛語中取得和諧。不要說挑撥話,不要說粗惡話,不要說謊話,不要說下流話,要說和合語。

  利行,利益人民的行動,就是盡義務而不享權利,盡量做好事而不吭聲,不張揚。這是很了不起的。

  同事,就是共同遵守法律、紀律,共同生活,甘苦與共。

  這個四攝是相當重要的,是根據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來的。慈能與樂,悲能拔苦,見善隨喜,平等對人,不分男女,不分尊卑老幼貴賤。以四無量心來實行四攝,就可以實現人間的和諧,實現世界的和平。

  以上這五點,就是在行動上,從做人到修解脫行,由解脫行到修大乘的菩薩行,包括五乘。宗喀巴大師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又分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下士道就是講做人,要保持人身。中士道就是講出離心,要守戒,要少欲知足,要淡泊生活,要勤勞樸素。上士道就是菩薩行,以菩薩的大悲大願大智修四攝六度。所以實現和諧之行,就包括這幾個階段,這是佛家的和諧之行。

  四、總結

  (一)總的來講,佛法是實現真實圓滿的和諧。

  如何實現呢?首先要從心做起,而心靈的體現就是慈悲、智慧、公正、寬厚。要把我們心靈的寶珠發掘出來,使它放光輝,得到明心見性。

  (二)和諧的目的。

  1、實現社會的和諧。就是使人人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包括對一切生物。一般人們講和諧,乃至於儒家道家講和諧,都是講仁,佛家的境界就比較高,佛家的和諧遍及於一切生物,包括胎、卵、濕、化、飛潛動植。《金剛經》上講:「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要使這些胎、卵、濕、化、飛潛動植都避免恐怖、避免壓制,能夠安靜地生活。為什麼佛教的菩薩戒,第一條要戒殺生?要素食,什麼原因?就是注重一切生物,把慈悲和諧運用到一切生物身上。

  2、實現自然的和諧。這一點佛教菩薩戒、比丘戒都講得有。不要破壞自然,不要破壞園林,不要砍伐森林,不使自然染污、空氣染污、環境染污。假如自然、園林、綠化遭到破壞,那就一切都染污了,疾病就要出現,災害就要出現了。所以必須要真正愛護自然,愛護生物,從而達到環境淨化、社會淨化,整個世界才能淨化,才能實現和平,消滅戰爭,才能實現過去我們中國所講的大同社會、佛家講的人間淨土。

  我曾經讀過歐洲學者的著作,如柏拉圖的《理想國》、莫爾的《烏托邦》,把《理想國》、《烏托邦》,與我們中國所講的大同世界,與佛家所講的人間淨土來比較,其境界差得很遠!他們現在根本沒達到,所以歐洲的文明不同於我們中國的文明,東方和西方的文明就差別在這一點上。所以,我們必須實現東方文化的這個和諧精神,儒家的、道家的,特別是佛教意義上的和諧,才真正能夠實現全世界的和平。

  (錄音整理:正蕾;文字編輯:正根)

如何處理信仰與家庭事業的關係

  ——2005年6月19日講於北京三學讀書會——

  「三學」之含義

  各位同學、各位居士:

  我來到三學讀書會,見到在坐的各位,很高興。三學讀書會成立二年多來,我現在是第三次講座,讀書會推廣傳統文化、禪茶、傳統醫學養生,還建立了網站,這種情況是相當好的,涓涓之滴匯成江河,一滴水就可以匯成大海。

  對於佛法,對於人生事業,我們應該有這個信心,一滴水能彙集成大海,只要彙集起來,這個力量就是不小的。

  三學,顧名思義就是儒教、道教、佛教三學,是發揚傳統文化的,而在這三種之中,特別以佛教的三學為重,佛教的三學就是戒定慧,即戒學、定學、慧學。佛說的法,在文字方面,經過幾次結集,成為小乘大乘的經典,這些經典都是在講三學,是佛教的基本理論。三藏,即經律論三藏,經學就是定學,律學就是戒學,論藏就是慧學。

  拿三教來講,各有特長,儒家是治世,講道德倫理;道家講天人合一,「專氣致柔,如嬰兒乎」、「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些都是屬於天人境界;佛教是由入世而出世,講解脫行、菩薩行,再由出世而入世,以大悲大智廣度眾生。比較起來,佛教內容廣大、精微,其三學內容也是很廣泛的。那麼在三藏裡面,你們看佛教的藏經,由最初五千多卷,成為現在的二萬三千多卷,廣大、精微,浩瀚如汪洋大海。一個人哪怕活到一百歲,佛經都不容易讀完,拿我來講,我只是讀了一些大部頭經,其他的藏經都還沒讀完。讀經是很重要的,學佛從三學中來學也是很重要的。

  三學文化就是道德文化,而道德文化在今天來講,不管從國家方面還是從世界方面來說都很重要。儘管現在提倡三學文化的人還不多,但是由少數集成多數,從發展形勢來看,是可喜可觀的,只要去努力,涓涓之滴便能匯成江河、匯成大海。所以大家在三學讀書會裡邊,讀書、修行結合工作,是一條正當的路徑,光明的道路,希望這個力量能夠發揚廣大。

  佛教就是道德文化,講涅槃菩提,涅槃就是斷德,菩提就是智德。證涅槃必須修戒定,消除煩惱,得到清靜,得到解脫,這是涅槃境界,這就是斷德。證菩提必須修智慧、般若,由般若智慧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宇宙觀,經過一定的因位修行,消除煩惱障、所知障,最後才能成為菩提。

  斷德與智德,都是一種德。天台宗講,涅槃有三德: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法身德代表中道思想。所以總的來講,佛教是道德的文化,三學是道德文化的中心。如果要做一個有修養的人,做一個能夠達到高尚境界的人,那就必須要以這個為中心,走這條道路。我在這兒內心是很歡喜的,很摯誠的,所以希望這個三學讀書會要進一步有所發展,必須靠我們在座的大家,共同努力,團結一心,把這個事業發展起來,就可以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乃至對世界都能做出貢獻,這是功德無量的事情。

  我今天的講題是:如何處理信仰與家庭事業的關係。

  如何處理信仰與家庭事業的關係

  佛教講修行的道路,離不開信解行證,什麼是信解行證呢?

  一、信

  在佛教四眾弟子裡邊,在家信眾約佔百分之九十,出家僧眾只佔百分之十,是少數。出家僧眾專門講修學佛法,就等於專業,這種專業比較單純化,沒有一切累贅,所以僧眾是住持正法,居士是護持正法。作為僧眾應該住持正法,居士或者廣大的群眾具有各種能力,很多事情僧眾不能做,居士可以做,所以居士作為護法是很恰當,而且很實際,很有力量。我就希望我們在座的大家都作為護法,來護持正法。正法是人天眼目,你們護持正法,也就是使眾生的法身慧命得到保護,這個功德是很大的。那麼作為這一群力量,比較特殊,是在家修行者。

  所以從信仰方面上來講,信仰三寶、信仰因果、信仰業報,有因必有果,有功就有德,要堅定這個信仰。從信方面來講,這個信是正信,不是迷信,也不是邪信,而是智慧的信仰、理智的信仰。這樣的話,太虛法師講過,梁啟超講過,歐洲的哲學家愛因斯坦也講過,所以首先要確立這個觀點,建立這個信仰,養成正信,鞏固正信。

  二、解

  從解上來講,有信必須要有解,從解之中瞭解基本教理,從而就能夠認識到為什麼要信,認識到為什麼要學,鞏固正信,這是解的重要。

  我以《維摩詰經》來講,對於處在家庭來說,應該有個正確的認識。《維摩詰經》上講:「雖處居家,不墮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雖處居家,不墮三界」,雖然住在家裡面,但是在內心來講,不要有所貪戀,要認識到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是並不安樂的,三界如是,家也如是,所以不墮三界。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有妻子有兒女,但是要曉得,與家人的聚合都是緣分,緣聚則合,緣盡則散。內心要保持清淨,要依照佛法修清靜之行,梵行就是清淨之行,也就是說不要留戀,不要沾染,要看得清楚。一切都是因緣會合,因緣是有生有滅,有聚有散,要有個正確的觀察,這是《維摩詰經》裡講的。

  維摩詰經的第二段講的是什麼呢?對於出家的四種鑒別,第一種身出家心也出家;第二種身在家而心出家,等於說我生在塵世,心在山林,那心胸就很清高,很淡泊;第三種身出家而心不出家。第四種就是身不出家心也不出家,這是一般人。所以說出家有出世俗家、出煩惱家、出三界家,真正意義上的出家,應該是出煩惱家、出三界家。出世俗家只能說是形式上離開家庭,穿了一件僧衣,但實際上他心裡面沒有修養,貪戀紅塵,那麼就等於沒出家。因此,作為在家居士,你只要心裡邊清靜淡泊,看問題清楚明白,有個正確的人生觀,也就等於出家。

  另外《華嚴經淨行品》裡智首菩薩向文殊菩薩提問,他提問的內容有十一個總類,每一個內容裡面又有十種問題,實際上是一百一十個問題。這個提問主要就是說,做人怎樣才殊勝?怎樣才有功德?從這些方面來問的。文殊菩薩在解答中,就包括一百四十一個解答,這一百四十一個解答就包括從在家到出家,包括生活語言到行動,從大到小,從粗到細微都包括在其中。禪宗講,生活就是道,平常心就是道,現實就是道。

  對於智首菩薩的提問,文殊菩薩有一句總的解答:「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你學佛走正道,你要想獲得一切功德,就看你的心,要善用其心,這個善字很重要,等於儒家講的要正心誠意。儒家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致、誠、正,是一種修養功夫,不管儒家、道家、佛家都是共同的,不過淺深不同、寬窄不同而已。

  文殊菩薩在這裡說要善用其心,為什麼眾生有煩惱痛苦?世界上有爭鬥?這是什麼原因?就是這些人不能善用其心,不能善用其心就恰恰能招來煩惱痛苦,一定要找出這個原因。文殊菩薩解答後,就在一百四十一願裡講,不管你出家在家,你的行住坐臥、言語說話、動作走路,存心要善,要一切想到別人,想到一切眾生,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當願眾生如何,只想到眾生,並沒有說是願我怎麼樣,這就是無我精神。

  一百四十一個「當願」中,開頭幾個是關於家庭的。

  (一)第一首:

  菩薩在家,當願眾生,

  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你處在家,就要善對家庭,要認識到家的組合都是緣,有善緣有惡緣,順心一點就是善緣,不順心的就是惡緣,都是因緣組合,有聚有散,有分有離,都是性空的,這個要搞清楚,那麼這樣子就不會受逼迫,不會走投無路。

  唐代有個龐道玄,他的女兒龐靈照,父女倆相當有道行,他女兒每天就以編蔑活(蔑活:指四川的竹器)來維持兩個人的生活,而龐道玄有文采,不願意當官,喜歡過清閒生活,他寫有幾首偈子,其中有幾句:

  日在空中行,夜在空中臥,

  空空空吟詩,詩空空相合,

  莫謂多言空,空是諸佛座。

  你們想想這個道理,一切都是觀諸法性空,佛的境界就是空性,《華嚴經》上講:

  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

  遠離妄想及諸趣,令心所向皆無礙。

  心如虛空,其量無邊,可以包容森羅萬象。這個境界就大啊,在虛空是無掛無礙的。這個龐道玄父女,就是那麼的高尚。

  「莫謂多言空,空是諸佛座」,你不要說我什麼都在講空,你們要曉得空是如來的寶座,如來能夠證悟空性,與空性相契和,就登如來的寶座,能夠瞭解空意就見了法身如來。《華嚴經》的法界觀,就包括一切事物及一切事物的性與相,性就是本體,相就是現象,都包括在法界裡面。

  你能夠觀空,就能夠見一切如來境界、如來淨土,層層無盡。你能夠觀緣生法、觀有,就可以曉得一切器世間、眾生世間的「一、多、大、小」,從微塵到整個世界,都看得清清楚楚。其中的佛,有業報佛、理性佛、願望佛等各種各樣的佛,你處處都可以見到,能夠了空就是理性佛,理性佛有十種,這個境界大得很。所以對「空」字要有個正確的解釋,不是「什麼都沒得了」而是真空顯妙有。瞭解空就能夠證得佛果,瞭解無我就可以與諸法平等,境界就廣大了。

  (二)第二首:

  孝事父母,當願眾生,

  善事於佛,護養一切。

  把父母當成佛想,一切眾生在孝養父母時,要把父母當成佛想。這樣子的話,你家中有佛,你要恭敬供養,這是徹底的大孝,希望眾生都如是,那就可以普度眾生,報眾生恩。

  (三)第三首:

  妻子聚會,當願眾生,

  冤親平等,永離貪著。

  妻子兒女聚會,其中有冤有親,冤親之中你不要有分別執著,親固然可貴,怨你也要容忍,這就是緣嘛。佛法講冤親平等,冤家宜解不宜結,不要結怨,結了怨啊世世生生都解不了,那才不得了。所以要冤親平等,化冤為親,這樣子就免得貪著,從中受痛苦,受纏繞。

  (四)第四首:

  若得五欲,當願眾生,

  拔除欲箭,究竟安穩。

  你在五欲境界之中,要正對這個境界,財色名食睡。那麼眾生就是留戀於五欲,於五欲之中貪戀不捨就造業受苦。你看現在這個社會,歌舞廳啊、娛樂廳啊、卡拉OK廳等很多,吃的、穿的、聽的無不是欲,使人貪戀,但是學佛的在家菩薩、居家的居士啊,你必須要正確對待。就像那個蓮花一樣,生在污泥之中,保持微妙香潔的品質,不為污泥所染。要有真正的菩薩行,才可以超脫。我如是,希望眾生都如是。

  「拔除欲箭,究竟安穩」,欲就等於箭一樣的,箭一射出來到身上就要致命,喪失法身慧命,就使你不得解脫。能夠看清楚欲箭而不沾染,就可以究竟安穩,永遠的徹底的都能得到安樂穩定,這才是真正的安樂穩定。

  這四段都是說明在家居士應該建立正確的觀點和行動,我們學佛如何解?就必須以正法來解決與家庭和工作的問題,平心靜氣的平等對待一切,才處得好各種關係,只有這樣,在家庭中才能夠使一家人歡歡喜喜的,在事業中你才能與職工、與群眾和睦相處。

  三、行

  最重要的就是以因果思想,明因識果,修五戒十善之行,結合五戒十善發菩提心,以四無量心,修四攝之行。發揚般若宗的第一代祖師龍樹菩薩在《菩提資糧論》裡提出菩薩四種真實行,哪四種呢?第一:知性空而求業報;第二:知無我而生慈悲;第三:樂涅槃而行生死;第四:廣佈施而不求報。

  第一、知性空而求業報。菩薩四真實行是很重要的,修學菩薩行要以這個為標準,我們要相信空的道理,但是不要否定因果業報的道理。由真空而妙有,由妙有而真空,這是辯證的統一,不能說「空」是什麼都沒得了,業報都沒得了,那是錯誤的,所以「知性空而求業報」,那麼在因果方面,我們就不能違背,處處要從因上著想,有好因必有好果。

  第二、知無我而生慈悲。能夠達到瞭解空的道理,就可以證無我的道理。無我就能達到身心廣大,境界廣大,視眾生平等,他忠於我,我忠於他,你忠於我,我忠於你,平等平等的,相資相助。那麼眾生在苦痛中,我們就要救拔眾生,要有慈悲心,要修四無量心,所以知無我而生慈悲,不能只顧我,要顧眾生,一方面無我,一方面要生慈悲。

  第三、樂涅槃而行生死。這也是菩薩行,我作為菩薩,希望清靜解脫,涅槃就是清靜解脫的境界,但是樂住於涅槃、耽住於涅槃,那是小乘思想,大乘菩薩他就不樂住涅槃。在生死之中度脫眾生,這是一種無住涅槃,什麼叫無住啊?由於大智慧他不染生死,由於大悲心他就不住涅槃,這是蓮花精神。度眾生成佛,求菩提,證菩提,就在生死中求證,不是在生死之外,另外找個菩提,找個涅槃,這種蓮花精神是最現實的,不能忽略這個現實。

  第四、廣佈施而不求報。在行動上要修六度行,六度以佈施為首,修財施、法施、無畏施。雖然行佈施啊,但是不要執著,能施、所施、施果三輪體空,不求報,這是真正的佈施。《金剛經》上講:「佈施者即非佈施,是名佈施」,行佈施你不要執著佈施,有執著就不是真佈施,沒得執著,三輪體空才是真正的佈施。

  四、證

  證就是果了,有了上面的解和行,就能得到什麼果呢?身心得到了受用,心胸就廣大、安靜,智慧高,看得遠,自己的身心就可以得到解脫,與平常人不同,等於脫胎換骨。進入因位菩薩境界以後,就與果位菩提相應,徹悟禪師講:「以佛果地之覺徹我因地之心,以我因地之心證佛果地之覺,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念佛都是種這個因,唸一聲佛號,這個佛就是果覺的佛,我們念就是因位的念,果覺的佛與因位的佛心相應,因果相應,就可以走入佛位,走入成佛的因位。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就是這個道理。

  以上就佛教修行次第的「信解行證」,簡單講了一下,希望大家聽到以後得到法喜,開啟智慧,能很好地處理信仰與家庭事業的關係,在現實生活中悟到法性,證得涅槃,得到解脫!

  (錄音整理:正蕾;文字編輯:正根)

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

  ——2005年6月22日講於北京佛教居士林——

  諸佛正法賢聖僧,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諸善根,

  為利有情願成佛。

  尊敬的夏林長、尊敬的各位師父、尊敬的各位林友、居士們:

  今天有這個法緣到居士林來,跟大家見面,很難得,很殊勝!

  居士林在我的心目中,早已心嚮往之,80年代初(1984年7月2日),居士林還在廣濟寺的時候,當時居士林的導師正果法師,還有林長邀我在大殿講了一次,時隔二十多年,今天又到了居士林,我來了以後覺得非常興奮,居士林殿堂莊嚴清靜,諸位居士們很整齊,很有禮節,有次序,很隆重,給我的感受很大。

  居士林有一定的佛事活動,經常有法師、居士講經,有佛教書籍流通,有佛教慈善等各種活動的開展,可以說是全國一個組織健全的、可以作為模範性的居士林。太虛法師生前在漢口,曾經組織佛教正信會,目的就是要團結居士,使居士樹立正信、維護三寶,利國利民,這個力量是很大的。佛在世的時候曾說過:出家眾作為住世正法,在家眾作為護持正法,很多需要弘法利生的事業必須要居士參加。所以佛教的七眾弟子,不管出家眾在家眾,都要精誠團結,親密無間,共同來護持正法,弘揚正法,使正法久住!這就是眾生的福報,就是世界的光明!所以我今天心裡很歡喜,很感動,在這裡我首先向我們的林長、各位居士、還有師父們,祝福大家身體健康、福慧增長、平安吉祥!

  今天的講題是: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

  一、三種根本(信)

  (一)佛法僧三寶為信仰的根本

  (二)業報為生死輪迴的根本

  (三)淨土法門為解脫的根本

  二、兩種正見(解)

  (一)緣起中道的正見

  (二)諸法唯識現的正見

  三、兩種結合(行)

  (一)淨土三福業的結合

  (二)普賢菩薩十大願行的結合

  四、日常三要

  (一)保持日常的功課

  (二)佛化家庭

  (三)護法與慈善

  一、三個根本(信)

  (一)佛法僧三寶為信仰的根本

  做為一名居士,必須要建立這個根本,實際上不僅僅是居士,包括七眾弟子(出家眾、在家眾)都是一樣的,這是信仰的根本,沒有這個根本談不上學佛。

  我們信仰什麼?什麼是正信?就是信佛寶、信法寶、信僧寶,信三寶的功德。

  講到這裡我想到一個故事,佛滅度以後,大概六七百年間,有一個龍樹菩薩出世,龍樹菩薩是弘揚般若的,中國的三論宗,就是尊龍樹菩薩為祖師。其實龍樹菩薩不但宗般若,弘揚般若,根據歷史的記載以及中國宗派源流的記載,龍樹菩薩應該是八宗的祖師。

  他弘揚般若,當然就是空宗的祖師;在龍宮取出《華嚴經》以後,弘揚流傳《華嚴經》,就是華嚴宗、唯識法相宗的祖師;他傳密教給龍智,就是密宗祖師,龍智700歲時傳法給五祖金剛智,金剛智為唐玄宗開元年間來華弘法的開元三大士之一,為中華密宗(唐密)的祖師;他弘揚淨土,分難行道和易行道,在易行道就宣傳淨土教育思想,念句阿彌陀佛,往生西方得到解脫,這就是淨土宗的祖師。中國八宗:法相、三論、天台、賢首、禪宗、淨宗、律宗、密宗,都包括在裡面了,所以他應該是八宗祖師。

  這一個龍樹菩薩,智慧深廣,願行很深。他曾經收了個弟子叫提婆菩薩,提婆菩薩在印度最早也是個外道,後來慕名龍樹菩薩,有一天親自來拜訪龍樹菩薩,要看他道行高不高,好給他當弟子。

  當他來到龍樹菩薩的道場的時候,道場的侍者就對龍樹菩薩傳達,說有個提婆要來參見你了,龍樹菩薩當時不說話,就叫旁邊人取個大碗,裝滿了水,叫侍者把水端給他,看他怎樣辦。當侍者把水端過去,提婆菩薩見了以後,毫不遲疑,就在身上摸了顆縫衣服的針,端端正正的拋到水裡去,一針落到底。侍者又把這碗水端到龍樹菩薩面前,龍樹菩薩說,好,這個人了不起啊。

  提婆菩薩拋針的意思是說,你的佛法有多高深,像大海一樣,我都可以研究,可以參見到底。龍樹菩薩說他是個根器,就把他叫進來,於是他就拜龍樹菩薩為師,在龍樹菩薩身邊學習般若經論,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就繼承龍樹菩薩的思想,在印度廣弘般若,辨才無礙,所到之處,對於外道那些邪論,提出破斥,戰無不勝。

  在這些論點中,有這幾個論點:

  1、一切聖者中,佛陀第一;

  2、一切梵典中,佛法第一;

  3、一切梵行者中,僧伽第一;

  提出這三個論點,看誰能破斥,我就拜他,結果在萬人之中,沒有哪個能破斥。他提出這幾個論點說明佛法僧三寶的殊勝:一切聖者中,佛陀第一;一切梵典中,佛法第一(印度的梵典很多,印度六論中有96種外道,有各種經和論典);一切梵行者中,僧伽第一。

  這就是提婆菩薩提出的論點,後來提婆菩薩遭暗殺而死,因為他辯才無礙,遭到了外道的嫉妒,有一天在樹下靜坐,外道起了害心,乘其不意,刺他一刀,血流不止。在他沒死以前,他就說,你的刀可以刺傷我的身,但是佛法你是刺傷不了的,於是血書《百字論》,提出他的主張,這個《百字論》在藏經裡面是有的,提婆菩薩是為法而犧牲的。

  為什麼說信仰佛法僧三寶是福德?第一、佛寶。佛、佛陀叫覺者,佛者覺也,這個覺是從因地到果地上的覺,因位上有六度萬行的功德,果位上有三身四智,大悲大智大願大無畏功德,所以佛被稱之為「天中之天,聖中之聖」。佛就是苦海的舟航,人天的導師,我們向佛陀學習,那就是要學習佛,以因位的佛和果位的佛的功德為榜樣,走向覺悟的光明大道,不再像凡夫一樣,迷六塵境界、五欲境界,迷因果,那是妄啊!我們不要再走那條路,那一條路叫死胡同,是走不通的。所以應該要有這個覺。

  第二、法寶。法就是佛說的教法,包括經、律、論三藏,教法精深博大,如大海一樣,從教理行果方面,指出了我們學佛一是有理論的根據,二是有修行的根據。從理上佛陀講得很清楚,從行上也指出了一條根本的道路,從人天乘到佛乘,五乘教法,因機施教,這是一條光明的正道。這個教法,不是一般的世間科學、哲學所能及的,因為那些是從感官到理性思維說明的境界,而佛陀的教法是從修行中內證的境界,超越語言尋思,超越時空,是一種不變的真理!講二諦圓融,講世間法、出世間法!至於這一教法,要瞭解它的功德,我們能夠學習教法,學習經典,就可以不走邪路而走正路,就像有指路明燈一樣,漆黑的夜晚沒有明燈,是要掉到深坑懸崖裡去呀!

  第三就是僧寶。僧寶就是出家眾,出家眾是很少的,在人群中,僧寶僅僅只佔0.1%。僧寶的責任就是住持正法,弘揚正法,僧寶的主要功德是以六和合為主,以德為主,重點在實踐。我們恭敬僧寶就是要學習德,和合的德,現在來講就是和諧的德。嚴持淨戒,不損害他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轉惡為善,轉染成淨,才能提高道德。

  (二)業報為生死輪迴的根本

  業報論是小乘、大乘所共同的,也是學佛與非學佛的區別。

  世界上有許多人研究佛學,大學裡邊有哲學系、宗教學系都在研究佛學,但是不是學佛者,就看他是否真實相信業報。沒有皈依三寶,不相信業報,就還在門外,只是個佛學者,不是學佛者。

  業報就代表人的行為、眾生的行為。「業」就是指行為,包括意識上、口頭上、動作上的各種行為,從行為的性質區別他的果報,而這個果報又是通於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有了業因必然要感果,必然要受報,這個果可以現世感、後世感、再後世感。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業報論是很重要的,為什麼要特別提出業報論呢?因為就因果來講,哲學上講因果,科學上也講因果,但它的因果不是佛法的因果,佛法的因果裡還包括業報,是以業報為中心。

  業報有三種:善業、惡業、不動業。

  善業包括五戒十善。信三寶,信因果,修五戒十善,必然感人天果,起碼不墮三惡道,有來生就可以稱為增上生,可以進一步修道,不失人身,這是它的殊勝點。

  惡業有殺、盜、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瞋、癡十惡業,其中屬於身業的為殺盜淫三種,屬於口業的為妄語、惡口、兩舌、綺語四種,屬於意業的有貪、瞋、癡三種。假若做了十惡業,上品墮地獄,中品墮餓鬼,下品墮畜牲,那是肯定無疑的,從歷史到現在,這個因果報應的事實記載得很多,就我生平,所見的也不少。另外還有五無間業,五無間業就是殺父親、殺母親、出佛身血、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在文化大革命,那些紅衛兵的行動就是五無間業,是要墮無間地獄、阿鼻地獄的。

  不動業是什麼呢?就是世間定。你修四禪八定,儘管可以生色界天、無色界天,但也都在輪迴之中,所以說業報為生死輪迴的根本。修行就要找到這個根本,根本在哪裡呢?根據十二有支講,離不開無明、煩惱、業。

  無明是什麼?不明因果,不明解脫,根本原因是我執重。煩惱是什麼?由無明就發生煩惱,貪、瞋、癡、慢、疑、惡見,是六個根本煩惱,還有二十個隨煩惱。《瑜珈師地論》上講,有一百零八種煩惱。煩惱很多,由於煩惱就造業,起心動念、舉手投足、言語說話各方面就造惡業,由業就感果。所以學佛的人要想真正獲得解脫,就必須要斬斷生死的根本,在日常生活中用功,注意起心動念。

  (三)淨土法門為解脫的根本

  淨土宗在中國是很盛行的,從東晉慧遠大師倡導淨土,唐代善導大師提倡淨土,一直到現在都很盛行,而且遍及於日本、東南亞,現在歐洲和美洲的有些地方也盛行淨土宗。淨土宗的五經一論,在歷史上是有根據的,五經是佛說的,為《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總共是五經;一論就是《往生論》,即天親菩薩寫的。

  淨土宗既殊勝而又方便,能夠念佛行持,就可往生西方。「阿鞞跋致」的意思就是不退轉,有三不退:位不退、見不退、行不退,這就是初地菩薩以上的境界,很殊勝,很可靠,而且很方便,在寺廟、佛堂、家裡、田間地頭,行住坐臥都可以念。好好念佛,在現生中就可以得到受用,消除煩惱,身心輕安,臨終以後決定往生,這是有理論、有根據、有事實的,一定要深信不疑。

  二、兩種正見(解)

  學佛要有正見,沒有正見就沒有正確的瞭解,就無從曉得為什麼要信,也不能鞏固正信,所以必須要有正見。八正道裡邊第一個就是正見。

  (一)緣起中道的正見

  這就要從緣起論來看問題,一切法無非因緣生法,它的生起有主因,即種子,條件是助緣,然後才產生果,不管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人生現象莫不如此,沒有哪個現象不是這樣產生的。一切法是隨緣變化的,一切法是互相依存的。瞭解這個法是變化的,沒有主宰,一方面可以止惡行善;另一方面對他人及眾生就能夠平等尊重;第三就可以破除我執、法執,進入空性。所以瞭解緣起就必然可以知曉性空,契證性空就可以洞察緣起,這就是中道,西藏佛教叫中觀見。

  中觀見就需要破斥另外兩種見:常見、斷見。常見,就是執一切法永遠都存在。斷見就是執一切法消滅了就沒有了,包括物質現象或精神現象都如此。常見和斷見,叫二邊之見,有邊見必然有邪見,何謂邪見?不信因果,不信三寶,為邪見。何謂中道?離開二邊之見,合乎諸法真實相,為中道。《大乘思益經》講:

  諸法因緣生,自無有定性。

  若知是因緣,則達法實相。

  若達法實相,則能知空相,

  若知空相者,則為見導師。

  「若知空相者,則為見導師」,能夠知曉空相,就能見到如來,這個意義廣大、深遠。

  (二)諸法唯識現的正見

  法相唯識講「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關於這個內容,《華嚴經》具體講得很多,其中有一首偈子說明了這個心的作用: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

  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心地觀經》裡講:「心生則法生,心滅則法滅。心染故國土染,心淨故國土淨。」一切現象都是唯心所造,唯識所變。唯心就代表一切正報、依報,都離不開心,唯心所感。唯識就是指若沒有心,沒有唯識學講的四分「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就認識不到一切森羅萬象。

  能夠瞭解「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道理,就可以說明萬法之生,離不開識,這個識,這個心,就是一切法界的本體。你看華嚴法界圖,圓圈的周邊是四聖六凡,中間就是個心,迷則成凡,悟則成聖,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都是因為這個心。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發揮心靈的光輝,把我們心靈這顆明珠上的灰塵去掉。「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掃除心中的塵垢,才可以使心靈發出光輝,才能證到明心見性,才能恢復我們的妙明真心。妙明真心是什麼呢?就是法身,就是如來,這個功夫很要緊。

  以上就是我介紹的兩個見解,即兩種正見,一是緣起中道的正見,二是諸法唯識現的正見。學習經論,就要掌握住這兩種,這是佛法的二大車輪,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講:大乘佛法象部大車子,大車子有兩個車輪,一個是緣起中道,一個是唯識論,這兩大車輪,離開任何一個,車子都開不動。

  三、兩種結合(行)

  現在有一種人,對佛法不瞭解,認為念佛人,念佛只是準備死後,把佛教當成了死後的佛教,這是錯誤的。佛法要眾生既要看到死後,也要看到生前,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如何對待我們現在的生呢?應該走正道,要在現在走正道,才有死後的究竟歸宿,這是聯繫起來的。

  如何走正道呢?一是必須結合三福業,二是十大願行。

  (一)三福業的結合

  三福業就是由世間善結合出世間善,包括解脫善、菩薩善。

  1、孝養父母,恭敬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皈依三寶後,就要根據這樣來把人做好,培養道德,完成人格。這是世間善。

  如何培養人的道德?就需孝養父母,恭敬師長,修十善業,特別要修悲心。

  慈心不殺,指不要殺生,殺生是最大的罪,佛法以慈悲為本。對眾生要慈憫,表現在行動上不要打人罵人,更不要殺人以及一切生物。殺了對方,對方的怨氣重得很,怨氣重的結果就形成災害,旱災、瘟疫災、饑饉災、火災、水災,各種災害都出來了。災害哪來的?佛法找根本,殺業最重,所以要戒殺放生。希望我們居士注意這個問題,在家不要殺,而且要多放生,慈心不殺的功德很大。

  2、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是以戒為主,為解脫善。奉行五戒十善,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保持嚴肅、和諧、莊嚴,這是別解脫戒的精神。生活淡泊,勤勞樸素,就能夠熄滅貪心,淡化物慾,這是一種清高淡泊的境界,在權錢鬥爭中,我們佛教徒能夠以身作則,做到這點作為示範,影響群眾,那麼鬥爭就可以平息。

  3、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要發大乘菩提心,不但自己學菩薩,還要勸人學菩薩,人人都學菩薩,人人相信因果,都奉行四無量心、四攝六度,那就好了,家庭就和,社會就和,國家就和,世界就和平,得的果是什麼呢?無上佛乘!就可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為菩薩善。

  所以我們修行第一步就要與三福業相結合,不能夠離開現實,離開生前種因。《阿彌陀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若不在生前培積福德,廣種功德,死時又如何能往生呢?

  (二)與普賢菩薩的十大願行相結合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與普賢菩薩的十大願行相結合,這是很了不起的。華嚴會上,華嚴三聖,中間是毗盧遮那佛,就是釋迦佛的法身佛,左邊文殊代表智慧,右邊普賢代表願行,以智慧為指導,以願行為動力,就可以入華藏世界,可以證佛果,這是《華嚴經》的精要。所以普賢大願很重要,普賢大願結合行動,共有十種: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一者禮敬諸佛。每天禮拜佛,見佛就要拜,禮敬諸佛,以佛莊嚴而自莊嚴。

  二者稱讚如來。每天要誦經、誦偈、要讚頌,讚揚佛的功德。

  三者廣修供養。要修財供養、法供養。財供養就是指資財,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屬物質方面的供養;法供養就是如說修行。

  四者懺悔業障。每個人每天都要懺悔,隨時都要懺悔,儒家講就是反省自己,消除惡業,清淨身心,才能接受善法。事懺悔就是針對具體問題而懺,理懺悔就是達到消滅犯罪的根本,消除執著,消除煩惱。

  五者隨喜功德。見善隨喜,見別人做好事,大家都要高興,而且支持、學習,不要嫉妒,不要障礙,要隨喜。

  六者請轉法輪。法輪轉動,佛法住世,是眾生的福報。請轉法輪,一方面說明法輪轉動,像車子一樣,可以壓碎地上的障礙,學習佛法就可以消除內心的煩惱;另一方面希望佛法常在世上流通,做眾生的眼目。要請轉法輪,佛在世請佛轉,佛不在世,請住世的高僧、善知識轉。

  七者請佛住世。希望佛長久住世,佛示寂以後,能夠代表佛說法的,我們都希望他長久住世。佛有因位佛、果位佛。

  八者常隨佛學。不管是因位的佛還是果位的佛,他的悲智願行都是功德無量的,都要常隨佛學。

  九者恆順眾生。要以各種方便,隨順眾生,解決眾生的苦難。在經上有四方面:於病苦者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暗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

  十者普皆回向。把自己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這就是法佈施。

  這十大願行,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結合實行,行了以後,不吭聲,不執著,就叫無相觀。能夠這樣,生活就是道,行住坐臥頭頭就是道,就可以直入法界。

  《華嚴經·入法界品》中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見了普賢菩薩以後,最後登樓閣,見彌勒,就進入法界,即見到佛的境界,能夠修普賢行願,走的就是這條殊勝的道路。

  四、日常三要

  (一)保持日常的功課

  不管早晚,日常的功課,誦經禮佛,都要保持,你在工作中再忙再忙,都不能離開佛號,不能離開念佛,要心中有佛。根據印光大師指示,可以保持十念,一口氣,一呼一吸算一次,一次默念十聲佛,到十次就是百聲。你再忙再忙也要念百聲佛,到了你不忙了、退休了,就要多行持功課。

  漢傳的佛教功課是顯密結合,早晨念《楞嚴咒》、《十二小咒》,結合念佛,晚上念《彌陀經》,也結合念佛。根據淨土的功課,還可以念三經:《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不管早晚都可以念,念了以後接著念佛、禮拜。平常則可以讀其他的大乘經典,例如《地藏經》、《金剛經》、《法華經》、《華嚴經》等。念佛不讀經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淨土還有五經,哪能不讀經?要做到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大乘經典都可以讀,大乘經典每一部都是佛說的。太虛法師講:八宗平等,佛法平等。法無高下,當機者妙,你不要去比高低,比高低那就是偏見,佛經都是佛說的嘛,條條江河歸大海,條條道路通長安,不能起分別心。

  (二)佛化家庭

  太虛大師在世時,在漢口建立正信會,同時極力主張建設佛化家庭。你學佛,也要感化家庭的人都學佛,不管是父母、丈夫、兒女、還是其他的親戚,都要感化他們學佛。佛化家庭能夠多多地出現,佛法才能弘揚,家庭就幸福,社會就穩定,國家就繁榮,發展開來,世界就和平。家是社會最基本的組成單位,過去儒家講,齊家才能治國,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和順,長幼有序,這個優良傳統要保持下來。這套傳統文化雖是儒家講的,也包括佛說的做人的根本道理。能夠這樣實行,就了不起啊,這樣才能成為一個頂好的佛化家庭!

  (三)護法與慈善

  作為居士,一是作好護法,護持三寶;二是盡力去做慈善。

  護持三寶就是維護寺廟,修建廟、修建塔、塑佛像等,另外根據宗教政策,維護寺廟的合法權利。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即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居士在這些方面出了很大力,趙樸初老居士在世時,對於解決寺廟的老大難問題,盡了很大的力量。另外寺廟的興起修建,地方居士出錢出力,表現很好。這樣就使佛法能夠弘揚,功德很大。護持三寶就是護持人天的眼目,護持眾生的法身慧命,意義很大!

  慈善就是實際行動,不管是寺廟還是居士,大家都要群策群力,團結起來搞有關社會的慈善福利工作,這是與群眾密切相關、血肉相連的工作,從中就可救苦救難,解決人們的苦難。《心經》講「度一切苦厄」,這就是度一切苦厄的具體表現。做慈善就可以顯示佛教的菩薩精神、大乘精神,也可以使一般群眾瞭解佛法的真實意義,不是一般人所說的消極、迷信以及其它種種譏謗,實際來講,這也是一種弘法行動。現在全國各地的許多寺廟、佛教會、居士林、佛學社都在搞慈善工作,這是很好的趨向,希望要提倡、實行,長久做下去。

  (錄音整理:正蕾;文字編輯:正根)

人生的真諦

  ——2005年6月18日講於大釗培訓中心——

  一、佛教對於人生的看法

  (一)五蘊身的組成

  (二)佛教對於五蘊身的看法

  二、五蘊身的來源

  三、解脫之道

  (一)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二)走修行的道路

  (三)修三心淨化內心

  (四)以正命而生活

  問題:人生由於名利,引起煩惱,引起挫折,因而生出痛苦。那麼,根據佛法如何來求得人生的真諦?什麼是人生真實的道理?怎樣才能真正解脫煩惱痛苦?

  一、佛教對於人生的看法

  (一)五蘊身的組成

  人生的看法首先從報體「五蘊身」開始,在佛法來講就是:色、受、想、行、識。

  「色」就是肉體,屬物質方面的,包括根、身和五臟六腑,以地水火風四大為主組成這個色。

  「受」就是領受,人們接觸事物的時候,或者領受是苦,或者領受是樂,或者領受是不苦不樂,有接觸就有領受,都包括在受裡邊。在唯識法相裡面,屬於遍行心所。

  「想」就是想像、思維,是第六意識的一個心所。一個人思想活動很寬,可以想到天上,想到地下,想到天邊,想入非非,都在想中。對於事物有分析、有歸納、有結論,也是在意識之中。

  「行」就是作為,思想的活動和某種意志都叫作行。

  「識」就是認識,識以了別為義,在唯識法相裡屬於心王,包括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其中,阿賴耶識是生命識,是人生的總體。

  人的五蘊身,是五種元素「色受想行識」的總和。擴大來講,一切法相的內容,包括精神現象、物質現象、生理現象,不出於五蘊。小乘講七十五法,大乘講百法,比較詳細。

  五蘊身經唯識所變業力所感,為有情的正報。

  (二)佛教對於五蘊身的看法

  有情世界中,就人的這個五蘊身而言是三種雜染最具體的表現。哪三種雜染?業雜染、煩惱雜染、生雜染。何謂雜染?本身是染污性,不乾淨,叫雜染。

  第一種,業雜染。業雜染就屬於業障,帶來的身軀都是由於「業」,有業障就處處不自由,受環境、條件、天時、地理所支配,一般人就講是受命運的支配,處處不自在,受拘束不順心,過去的「業」感召現在的果。

  第二種,煩惱雜染。煩惱雜染是指從內心生起的,也叫住煩惱障。貪、瞋、癡、慢、疑、惡見是根本煩惱,另外還有二十隨煩惱。人生煩惱很多啊!根據《瑜伽師地論》上講,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就有一百零八種痛苦。念珠就是一百零八顆,以念珠來念佛,把心定下來,把邪念、惡念恢復成正念,就可以消滅一百零八種痛苦,這是持珠念佛的作用。

  第三種,生雜染。生雜染是什麼呢?就是說你感召這麼一個生命,感到這個身體就有痛苦,什麼痛苦啊?求名求利,求那樣求這樣,求之不得就煩惱,產生煩惱就有若干挫折,若幹不順利,於是就怨天尤人,怪那個怪這個、怪天怪地、怪父母、怪師長、怪朋友。實際來講,他不去追查因果,若從因果來追查,不信因果,有果報障,生雜染就是果報障、異熟障,八苦之中的五蘊熾盛苦就是屬於這個,五蘊身就是眾苦的交匯所、集合所。

  中國道家的老子也講到這點,《道德經》講「吾之大患,為吾有身,若吾無身,吾有何患」,就是說我們一輩子的大禍害,就是因為有這個身體,假如沒有這個身體,還有什麼災禍什麼痛苦啊?

  所以五蘊身在小乘來講,系純大苦蘊聚。在空宗來講,是假合,《金剛經》裡面,最後一首偈: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六個譬喻表明:人生百年,回頭一看,過去就像做夢一樣,一切皆空。

  「幻」,指眼前就像變戲法一樣,就像看電影、看戲劇,你在台下看,殊不知你也在演電影,也在演戲,你自己是否覺得呢?台上在演,台下也在演!你這一生還不都在演戲?人生是個大舞台嘛,演各種角色就看你自己了,結果都是幻現。

  「泡」就是水泡,就像水面上那個水泡一樣的,偶然一浮現,波浪一沖來就沒有了,我們的五蘊身就是這樣的。

  「影」呢,就是動作,我們的各種行動就像影子一樣,沒有實質,隨影而多變。

  「露」是什麼呢?就是你的權利地位,哪怕權再高,名再旺,錢再多,就像早晨那個露水一樣,太陽一出來,露水馬上就干了,沒得了。

  「電」就是人生一輩子,哪怕百年、千年、萬年,它都是電光石火啊,很快很快就消逝了。

  《金剛經》最後一首偈子,就是說對於人生一切現象,要有一個透徹的認識,瞭解它是因緣生法,它是變化的,就像夢幻泡影一樣,從而就曉得一切究竟皆空,沒得實體。人有生老病死,宇宙有成住壞空,事物有興衰成敗,哪樣是常住不變的?最後都是空。瞭解這個空的道理後,達到什麼境界呢?達到無我的境界,消滅我執,消滅我見,他就自在了。心如虛空,量周沙界,他就自在解脫,一切看得淡、放得下。

  二、五蘊身的來源

  為什麼有五蘊身?在佛法裡面,講到四諦和十二因緣。人生流轉受到痛苦,它是有原因的,世間上沒有無原因的果,沒有無原因的現象,一切現象:人生、社會、自然現象的產生都是有原因的,不是偶然的,不是自然的,也不是上帝決定的,都是因緣生法。什麼因緣?人生的流轉,有三個原因:第一是無明;第二是惑,即煩惱;第三就是行動,叫做業。

  什麼是無明?就是愚癡!分為兩種:一是迷於因果叫業報愚,二是迷於解脫之理叫真實義愚。做一個人,不懂因果,違反因果,這就是業報愚。違反因果,就可以胡作非為,只顧眼前,不顧將來,只顧自己不顧他人,自私觀點嚴重,一切為我。曹操講「寧肯我負天下人,不願天下人負我」,就代表這種思想。不懂因果,一切行為沒得約束,就產生自害害他的果報。不曉得解脫,叫做真實義愚,留戀人生,造業受苦就永遠在輪迴中。

  有無明就會產生煩惱:貪、瞋、癡、慢、疑、惡見。

  有煩惱就表現於行動,起心動念!惡念、邪念、染污念由此而生起來!一天到晚為自己,這叫做意業,由意業就發動身業、語業。嘴巴說話就亂說,不說真實話,只說虛誑語、離間語、粗惡語、下流語,這是語言的行動,叫語業。引發身體的行動叫身業,殺、盜、淫、妄。社會上的五毒:貪污腐化,殺人搶人,欺詐勒騙,黃色淫亂,吸毒販毒,這都是一種身業的表現。於是就形成社會的污染、環境的污染、自然的污染,所以叫做雜染。

  大家想一想這種雜染充滿自己、充滿家庭、充滿社會、充滿國家,你怎麼能得到安定呢?怎麼能自由自在呢?佛教追查主因,這種苦果是什麼?是怎麼產生的?因此,明白人生流轉的道理以後,我們就應該建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走解脫的正確道路。

  三、解脫之道

  (一)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佛要入涅槃的時候,阿難尊者很痛苦,他本身的修行成果還未最後圓滿,不免為感情所動,後來佛的一個大弟子阿耨樓陀就提醒他:這個時候佛要入涅槃,要走了,你還在痛苦什麼?你應該請問佛今後怎麼辦?一得到提醒,阿難馬上心就定下來了,就開始問佛。

  第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佛在世的時候,我們依佛為師,依佛而安住,生活才能安定,那麼佛要走了,要入滅度了,我們今後以什麼而安住啊?佛就告訴他,依四念處而安住,四念處有四種觀點,即要保持四種正念,是佛教的人生觀。哪四個呢?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四住都是代表佛教對人生正確的觀察。

  1、觀身不淨

  觀察這個五蘊身是不乾淨的,禪宗祖師講是臭皮囊,你不要為這個五蘊身造業,只是追求享受,引起紛爭、是非、痛苦,要修不淨觀,觀身不淨。

  2、觀受是苦

  在世間中,一切一切都是苦多樂少,樂極生悲,所謂樂都是一種暫時現象,是變化的,叫壞苦。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蘇東坡的詩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沒有不缺的月亮,沒有不散的筵席,沒有始終圓滿的家庭!所以在受方面都是苦,所有樂都是暫時的。曹操有首詩:「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觀受是苦,你就要厭離,不要去追求享受,燈紅酒綠這一些境界轉眼就空,留戀它就造業無邊,造成若干的糾紛,家庭的分散,社會秩序的混亂。

  3、觀心無常

  一切法由心變,心是生滅變化的、無常的,《金剛經》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一切現象都是變化的,要修無常觀。歐洲有個哲學家講,我為什麼要積極的參加學佛?我就是因由無常觀而參加的。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講,修道前基礎要觀死歿無常,不然你道心生不起來。為什麼?你在現實裡,迷戀五欲生活,你能生個什麼道心?只要有無常觀,自然就有道念生起,就會看得淡。

  4、觀法無我

  森羅萬象,沒有個實在的我體,本來就是變化的,找不到「我」的存在,都是五蘊四大假合,到哪去找個「我」啊?!明白這個,就能達到「無我」的境界。萬法皆空,從而不留戀我體,不執著一切法體,去除煩惱障和所知障,達到我空、法空,叫觀法無我。

  佛告訴阿難要依這四念處而住,能夠保持這四念住,就有正見、正念,就等於佛在你眼前一樣。佛教的人生觀,主要就是修四念住。

  (二)走修行的道路

  1、皈依三寶,奉行五戒

  有了對人生的正確認識以後,明因識果,止惡行善,就必須要皈依三寶,奉行五戒十善,這是人生的基本道德,是完成人格、提高理性的基本道德。奉行三皈五戒十善,可以配合儒家的五倫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來進行。

  2、發出離心,修解脫行

  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要發出離心,修解脫行,中心思想就是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針對我們人的三障:業障、煩惱障、無明障,就要勤修「戒定慧」三學。

  第一以持戒來消滅業障,得到身解脫。當然這中間還包括懺悔,要懺悔舊惡,止惡行善,不要專門損人利己。

  第二就是修禪定消滅煩惱障,得到心解脫。以修定去除妄心,恢復正念,煩惱不會生起來。一個人能保持頭腦冷靜的話,他不會容易起煩惱的,只有那個感情衝動的人,他才容易起煩惱,真是能安靜,有定力就不容易起了。

  第三就是以修慧來消滅所知障、無明障,得到慧解脫。

  得到身解脫、心解脫、慧解脫後,以此三解脫就能消除三障。

  (三)修三心淨化內心

  在修菩薩行過程中,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就要修三心,這個三心是根據《金剛經》提出來的。

  1、要啟發其心

  生起正見,學習教理,使心得到啟發,因而生起正見。這是破除愚昧的開始。

  2、要調伏其心

  就是守根護意。要守好眼、耳、鼻、舌、身、意這六道大門,守好了,強盜不會鑽進來,守不好,強盜就會進來,把你的財產偷了,所以要守根。護意就是保護好自己的意念,不要貪戀追求,收拾住心猿意馬。調伏其心,也叫磨煉其心,這個心不經過磨煉,是收不住的,不會柔和,不會安靜。

  3、要降伏其心

  一切不要執著,《金剛經》裡處處講:不要執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要執法相、非法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由我執生起來的,有我執就有四相。

  「我相」指以我為主,老子天下第一,地球沒有我推不動啊,這叫我執。

  「人相」就是分別人嘛,這個人是男啊女啊、老啊少啊、丑啊美啊,端正不端正啊、富貴貧賤啊,生起好多分別。

  「眾生相」就是對一切眾生起差別相,生起各種執著。

  「壽者相」就是我希望要活多久,當神仙千年萬年,長生不死,或如外道修無想定等。

  「法相」就執著一切現象,是常住不變的,生起常見。

  「非法相」就執著一切現象,斷了就沒有了,人死如燈滅,生命不相續。

  這一些執著的相,在眾生境界中普遍存在,所以《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就是針對「遣相去執」而來的。

  對一切相要「無所住」,無所執著,無所沾染,這就是空的境界。

  「而生其心」,是生什麼心呢?就是正直心、佛心、誠心,也包括大悲心、大智心、大願心,要生這個心,不是叫你生什麼「貪瞋癡」那個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金剛經》總的精神。

  在勤修「戒定慧」三學的基礎上,以大乘菩薩心,要進一步修三心:啟發其心生起正見,調伏其心能夠容忍廣大,降伏其心不要生起人我執、法我執、達到我空法空,從而生起真心,就是真實心,就是利益眾生的大悲心、大願心,那就合乎真如了。

  (四)以正命而生活

  我們如何過生活?人要生活呀,生活就需要工作,怎樣工作呢?在八正道裡面,佛就告訴人要依正命而行,要修正業。正業就是正當的行動,正命就是要有正當的職業,以正當的職業取得正當的利益而維持生活,叫正命,千萬不要以惡命、邪命而生活,不要去做危害人的事情。所以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法華經》上講「一切資生事業,皆順正法」就是這個意思,你只要是正道而行,在「士農工商學政軍」各個領域,都可以有正當的職業來維持生活。

  以上所講的內容就是根據佛教對於人生的正確觀察,揭示了人生的真諦,一定要樹立佛教的人生觀,走上修行解脫的道路,依正命而生活,行住坐臥不離禪定,就能保持頭腦的冷靜,保持智慧的觀察,做到八風不動,就能夠正確對待生活和事業。

  (錄音整理:正蕾;文字編輯:正根)

如何做人

  ——接受國際廣播電台記者採訪

  (按:2005年6月16日——6月22日,85歲高齡的惟賢老法師應邀到北京進行為期一周的佛學講座,6月18日下午,接受了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記者劉小勇先生的採訪)

  記者:法師好!借您這次到北京講學,這麼殊勝難得的一個機緣,想瞭解一些您對人生的看法,國際廣播電台主要是對海外的華人播出,我們希望這次採訪能夠把您對人生的感悟,還有對人生的哲理給我們的聽眾們講一些。據我們瞭解,您曾經把您的一生分為三個階段,34歲之前是一個階段,34歲至60歲之間是第二個階段,60歲到現在是第三個階段。在您年青時求學的階段,生活是非常艱苦的,您說您向前輩學到很多東西,雖然條件很艱苦,但是跟前輩學到的做人的道理,影響了您一生,所以我們想知道,您認為應該怎麼做人?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惟賢法師:今天,非常高興,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記者前來,借此機會進行交流,交流切實的人生問題。

  人生問題是很重要的。為什麼呢?因為在生物中,人是具有靈性的,人為萬物之靈,既然具有靈性,就與一般生物不同。一般生物只是吃喝睡眠,而人類,就要發揮心靈,要善用其心。文化的發展、進步,主要就是靠人類的領導。恩格思講過:人類社會的發展不能忽略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假若忽略的話,那麼洪荒時代就永遠是洪荒時代,為什麼人類文明能進步,就在於人類心靈的智慧,能夠駕馭物質,運用物質和創造物質,使社會進步,才會有今天的文明,所以做為一個人不能忽視這一點,要善用其心。

  佛法主要就是講淨化心靈:心淨國土淨,心染國土染;莊嚴國土,利樂有情。莊嚴首先就是清淨的莊嚴,以佛莊嚴而自莊嚴,要以佛陀的偉大智慧、悲心、願力,就是佛的莊嚴來進行自己的莊嚴,這就是自己的人生,常隨佛學嘛,而這個「莊嚴」在今天的社會更為需要!

  心靈具體的發揮,在於理性和道德,這個理性不是一般哲學所講的理性。一般哲學所說「眼耳鼻舌身意」的五觀感覺,由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就是普通所說的理智。而佛法所講的理性,是一種內證境界,經過聞思修,即聞慧、思慧、修慧,提高內心修養;經過對事物的認識,達到主觀客觀的統一。在靜中觀察,認識到自己是什麼,宇宙是怎麼發展的,從而達到超越時間空間的境界,那就廣大了,由相對到絕對,這個境界就不是一般的言語、思慮可以達到的,這是佛陀的內證境界,人的理智達到佛陀境界是最高的,在佛教來講就是根本智。

  根本智以後,續生後得智,以悲心對待一切事物,於是,對眾生宣傳教法,建立三藏十二部經典,把佛內心的境界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當然語言文字也只是一個工具,《金剛經》講:如筏喻者,筏尚應捨,何況非法?這只是一個過渡的東西,不能執著,假若執著的話,範圍就有限,境界就有限,發揮的德性就有限!

  所謂德性在佛家來講,能夠瞭解空的道理,建立無我的道理,從空性瞭解諸法緣生,一切萬事萬物都是因緣生法。緣生就是互相滋長,彼此依存,一個事物之中包括一切事物,一個人包括一切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是有密切關係的,不能分開,這是從整體來看問題,能夠達到這一點,就可以由大我到無我。達到無我境界,一是要有智慧,二是要有大悲心,以大智慧,運用大悲心,悲智兼運,就可廣行方便,度脫眾生。

  我們今天做人,就應該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作為一個人,光陰是有限的,百歲光陰一剎那,我們必須用很短的生命,去創造無窮盡的價值。實現這個價值就必須要運用佛陀的大智慧、大悲心,把自我和宇宙融為一體,那麼,人與人之間,人與生物之間,平等相待,慈悲寬厚,就可以熄滅爭亂,熄滅戰爭,這個意義也正是政府今天提倡的「和諧」,要達到這種「和諧」境界,人類文化就可以進一步向前發展,否則就是倒退的。

  關於「如何做人,應做一個什麼樣的人」的問題,我就簡單提出這個內容,希望能給大家有所幫助和啟迪。

  記者:您的人生經歷是非常豐富的,在您的經歷中,遇到很多常人難以遇到的的坎坷,我們很想知道,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如何面對?

  惟賢法師:談到我的人生經歷,是一言難盡的,我到現在85歲了啊,這一生經歷,坎坷、挫折很多,如何正視、如何面對呢?這一點,與我受儒教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的影響有關係。

  我從六歲開始讀書,讀《四書》、《五經》,一直到12歲出家,出家以後,繼續在王恩洋先生辦的龜山書院讀書,龜山書院裡關於傳統文化的知識非常廣博,結合《四書》、《五經》,結合歷史,結合佛學,有好幾方面知識的結合。我的思想系統可以說在那時就打下了基礎。

  學儒學,就要學《禮經》,以禮對人,孔子說的「克己復禮」,中心就是仁愛。我在龜山讀書的時候,關於「愛」的教育的書很多,這個愛不僅僅是愛人,還要能夠愛生物,再結合讀佛書,這個愛就發展成為悲心。能夠愛一切生物,乃至不損壞一切植物,這就是源於佛陀的大悲心,佛教的比丘戒、菩薩戒都制定了這一條。在那時,我就養成走路時連螞蟻也不踩,不傷害蟲,不傷害一切雀鳥。

  1936年,當時我16歲,考入太虛法師創辦的漢藏教理學院,在漢藏教理學院的學習就更加廣博,佛教大乘宗派的內容基本都具備。所開的佛學課程中,如三論宗、唯識法相宗、天台宗、密宗、俱捨宗的內容,都有老師專門講,還有關於歷史、關於戒律方面的課程,也都有專人講。除此以外,當時的縉雲山—— 太虛法師住的地方,成為佛教文化的中心,來訪問的各界人士很多,包括文學界、政治界、經濟界,太虛法師也請他們上講台,給我們作報告、講課,像馬寅初、巴金、老捨、郭沫若、林語堂,等很多知名人士,都來給我們講課,這樣一來,我們的知識面就擴大得多,見聞就更加廣博。

  當時的情況正好是抗戰期間,許多人從上海避難到內地重慶,在大轟炸之下生存,有很多傷亡和犧牲,這就又激發了我的悲心,當然這是一種愛國的悲心,愛眾生的悲心。當時,我們受了防護訓練、救護訓練,參加了救護團,從這些事情中就有體驗,那就是忘我、無我的精神,這是在實際歷練中得到的感受。我們僧侶救護團中還有一個犧牲的出家人,由於天熱,引起休克,死掉了。當時,全國人民,包括僧眾,都一心愛國,一心抗戰。太虛法師提倡抗戰,擁護抗戰,在他的領導下,組織了防護團、救護隊,他自己還親自跑到東南亞國家宣傳抗戰,這些行動使大家很感動,對於我們來說是個愛國教育,也是大乘菩薩教育。我一生的行動就是以這些經歷作為指導思想。

  1941年,我於漢藏教理學院畢業,到開縣教書。白天要教書,接待各種賓客,早晚要行持,結合拜佛、禮佛,晚上讀經到深夜,很多大部頭的經我就是在這時讀完的。有了這個實際經歷就進一步堅定了我的信仰,認為這條道路是正確的、光明的,要堅持走下去!

  1954年,我蒙冤受屈,遭受了挫折,在監獄裡26年多。儘管在困難之中,我的內心是靜的,思想是達觀的,佛法講隨緣過生活嘛!隨緣過生活,隨緣消舊業,不怨天,不尤人,能夠存在一天,就保持一天的正念,念佛法,念眾生,就把一切困難克服了,精神達觀了!以精神來戰勝一切,很安定!

  從監獄裡出來以後,又是二十多年,為了弘法利生的事情,在重慶可以說從未停止過。儘管宗教政策落實,但在過去一段時間裡,左傾思想還很嚴重,文化革命的思想有些殘留,在這個重重阻力之下,我們與教界四眾弟子團結起來,根據宗教政策,盡量去爭取,向政府提出要求,重慶才能有今天的現狀,開放了130 多個寺廟,建立了佛學院,成立了佛學社、居士林,可以講學,有佛法可聞,有佛法思想傳播,還搞了一些第三產業自給自養。

  總的來講,我的這一生經歷,坎坷、挫折很多,表面上看起來是苦難的、忙碌的,但就我內心深處來說,自得其樂,是不以為苦的,我的生活各方面是很淡泊的、不講究的。

  (正根整理)

佛法的弘揚對建設和諧社會的利益——

  2005年3月2日開示於北京友誼賓館——

  中央領導人胡錦濤提出要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主義社會。和諧本身就是傳統文化——儒家、道家、佛家的重要內容。其中,佛教所講的和諧,意義相當高。

  儒家的內容是現實的人生和人間;道家涉及到了「天人」境界;佛家的對象則是一切眾生、三界五趣、三千大千世界、無量無邊世界。空間更寬,對像更廣,目標更高。

  講和諧,在傳統文化中,就必須要特別宣揚佛家的教義:明因識果,止惡行善!明因識果就是整個佛法的教義。世界上一切事物,人生現象、社會現象、自然現象,沒有哪一個能夠跳出因緣果的,這是個大原則。有因有緣就有果,因果也是有性質的。因緣有性質,果也有性質,分為善性、惡性、無記性、染污性、清淨性。哪種因哪種動機就造成哪種果,這個關係繁雜而不亂!

  通過佛家教義使人們都能夠具有慈悲心、善良心、利他心,建立起眾生平等之心,在這個基礎上互相尊重,互相愛護。一般社會上講仁慈、博愛,只是遍於人類,但是對於其它動物卻沒有誰去管,反而是盡量地殘殺,對生態自然界是盡量地破壞。這種情形,用佛家的觀點看來,哪裡得到和諧了?沒有得到!這就不能徹底地實現和諧!

  所以講到和諧,佛教僧團裡有「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其中意和是最徹底的;菩薩行裡面有「四無量心」(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四攝」(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再加上菩薩戒,有居士菩薩戒、出家菩薩戒、梵網戒、瑜珈菩薩戒等,都是說明這個和諧的道理。這些內容不但是對思想的指導,而且還是對行動的規範,講得很細微。所以要發揚傳統文化精神,就必須要繼承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在傳統文化之中,特別是要弘揚佛教文化,這是今天的首要。

  胡錦濤在「如何加強共產黨的執政能力」裡面有這麼幾句話,我記得很清楚,「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常修為政之德」,《論語》講「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常思貪慾之害」,在佛教裡面表現得最顯著,「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常懷律己之心」,就是嚴格要求自己,處處約束自己,要具有反省功夫、懺悔功夫,這個道理儒家、佛家都講。所以,胡錦濤所講的這幾句話都來源於傳統文化,也是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

  還有就是「權為民所享,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政治的權利為人民所享受,您的感情要繫在人民身上,謀利益不要為自己謀,要為人民謀,這就是中國儒家的「大同」思想。

  現在講「和諧社會」,和諧社會是什麼呢,就是社會上分工合作,既分工又合作,要互相協調,達到什麼目的呢?達到利益均沾。這些思想在中國的大同思想裡面說得很完備,《大同書》裡面寫得很清楚。

  在佛家來講,眾生平等,和諧精神更為具體。現在中國社會很好,我覺得有轉機。傳統文化,在過去是要被打倒的,今天逐步復興,什麼原因呢?這跟中國及國際社會的現狀都有關係。

  國際方面,矛盾重重。由於種族歧視、民族歧視、宗教偏見,引起戰爭;再加上恐怖主義,手段十分毒辣。戰爭雖然是局部發生的,但是若不引起注意的話,這個火藥桶就要爆炸,一爆炸就不得了,大家都知道,原子彈、氫彈,能毀滅人類,很可怕!

  就國內來講呢,由於市場經濟的發展,就發生紛爭現象。權力之爭,錢權鬥爭,無形中就有貧富發生了。儘管中央採取宏觀調節,但是現在力量還不大。如果人心能夠在道德方面提高,理性提高,減少貪慾,這樣就會心理平衡。心理平衡就可調節經濟平衡,這是很需要的。

  中國古代講政治,講經濟,是以「德」為主,以「德」為領導。中國歷史上長期比較團結,民族比較發達,是跟這個思想的指導分不開的。以「德」來指導政治,指導經濟,矛盾和鬥爭就不會大。你若是勤儉淡泊,勤勞就可以致富;你若是懈怠懶惰、好吃懶做,你就要貧窮。

  當今要想消除貧富不均,消除市場上的鬥爭。這個問題用暴力是辦不到的,是勉強的,還是要以「德」為首,以「德」來指導,所以要大力倡導傳統美德。胡錦濤、溫家寶的講話處處引用中國的經典,這個是很有道理的,從中央開始倡導,就能慢慢形成風氣。

  關於和諧的內容,傳統文化的發揚,從《四書》、《五經》,到《道德經》、《易經》,再談到佛經,內容多得很。佛教的開放,對於我們國家建設和諧社會,對於世界和平都有好處。所以說「和諧」,是涉及傳統文化,與傳統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如何把這個和諧的意義發揮出來,結合現代的思潮,以現代的形式去實現和諧,是十分重要的。

  (正根整理)

宗教與封建迷信之區別——

  2005年3月2日開示於北京友誼賓館——

  宗教與封建迷信是不同的,有很大的區別。

  一、產生的來源不同

  封建迷信來自民間,涉及民間的習慣、民間的傳說、民間的理想、民間的願望。宗教的產生是有歷史、有教主、有教義的,即有產生的歷史根源,也是有道理可講的。宗教有教規,就是在行為上有所遵循,有所約束,大都是勸人為善。宗教另外還有教團,是有組織的。從歷史上來看,宗教對於政治,是相輔相成的,以精神來感化人民,對於輔助政治的推行起了一定的良好作用。宗教,不管是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還是道教,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內容不同

  迷信是什麼呢?迷信是宣傳神權,借鬼神附身,借神斂財。具體講就是相信鬼神、占卜、扶乩、預言天書這些東西,這往往就帶了一定的神權思想。本來人生了病需要吃藥,佛家講,有醫藥可以治病,迷信卻讓人往往不吃藥,使人們受到很多損害。所以說宗教與迷信有極大的區別,不能混為一談。相面哪、算命哪、預言天書哪、跳神扶乩哪等等,就是屬於迷信,它使人們在鬼神中、命運中不能擺脫自己。從這一點來說,它不是宗教。

  宗教是以勸善止惡為主,有其教史(即歷史)、教義、教規、教團,並且發生的作用是勸人止惡為善,這樣對社會的穩定就有一定的好處。而迷信就是以神權,以各種不可知的東西,來愚弄人們,從中漁利,使人們受到損害。

  三、與哲學的關係

  宗教與哲學有關係,迷信與哲學完全沒有關係,因為迷信是說不出什麼道理來的。宗教可以說自己做主,當然其中唯神論的也有,但是這個方向還是很好。迷信則是自己完全不能作主,賦予神權,迷信神權,自己完全不能主宰自己,這是極大的區別。迷信一般來講是得不到政府支持的。中國現在提倡五大宗教,發揚五大宗教,而迷信卻是要取締的。

  四、與邪教的區別

  但是迷信也不是邪教。邪教完全以神我,發揚神我,以此來愚弄人。神我之說在印度就是婆羅門教,崇拜梵天,以神權來主宰,被佛教視為外道。中國過去的「法輪功」,就說自己就是神,自己就是主宰,能支配一切。這個是很荒唐的,引人入邪,害人不淺。這個為害的程度比迷信還大。所以,宗教與迷信、邪教是有區別的。可以多看有關資料做一下參考,大體區別即是如此。

  五、佛教的特點

  佛教既不是迷信,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宗教,更不是邪教。邪教講神我,佛教講無我;一般宗教講萬能的上帝,講神權。佛家講因果,能自己做主,自己創造;哲學講內心思辨,佛家講實踐,心物一體,又有不同。

  科學方面呢,是傾向於物質以及在物質上的研究。佛法講心物總和,講心就有物,講物就有心;講中道實相,所以與科學也有所不同。

  上個世紀初曾經有個爭辯,一派認為「佛教非宗教、非科學、非哲學」,另一派認為「佛教亦宗教、亦科學、亦哲學」,這兩派都有理由。

  「佛教非宗教、非科學、非哲學」,為什麼非宗教呢?宗教講神權,不管是上帝也好,梵天也好,神我也好,都是歸於神權,而佛教不是!佛教非科學,科學崇尚物質,以人為本,佛法是總和觀點,人與自然、與社會是連成一體的,所以非科學。佛教非哲學,哲學是什麼呢?什麼事情都是憑想像,很空洞,欠實踐,而佛法是講實際,注重實踐。

  「佛教亦宗教、亦科學、亦哲學」,這是從信仰方面來講的。佛教有歷史,既然信,就要崇拜三寶,這一點上佛教與宗教相類似。佛教亦科學,因為佛法講邏輯,講因明,講實證。佛教亦哲學,佛學在思維方面很強調,注重思維的形式,講現量,講比量等等。

  (正根整理)

現代社會提倡藥師佛法契機契理——

  2004年10月22日開示於北京九華山莊——

  一、念佛必須要與現實人生相結合

  念佛如果不修福德智慧資糧,光是想到今後生西方極樂世界,光想到臨命終時往生淨土,殊不知,彌陀法門還必須修三福業:孝養父母,恭敬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三福業即是人天善、聲聞善、菩薩善的內容,包括人生方面的止惡行善,明因識果;進一步淨化心靈,把內心打掃乾淨,求心解脫;再發菩提心,修大乘菩薩行。念佛就必須與這些方面相結合,而這些方面又是必須結合現實人生來實行的。否則,你想臨終往生西方淨土,三福業沒修好,怎麼往生?

  現在很多修淨土的人就忽略了這個三福業的修行,實際上,彌陀法門的三福業與東方淨土藥師佛的十二大願望是能很好的配合起來的。如何做人?如何在現生中得到安定、得到享受?如何在現生中進行心靈修養,從心理轉化生理,得到延壽?這便是藥師佛法要告訴我們的。另外能夠懺悔、供養、修福,得到消災,就逐步把這個人生轉化為很清淨的、解脫的、積極的人生了。

  二、藥師佛的精神就是人間佛教的精神

  學佛與現實相結合,就是人間淨土。這方面的內容《藥師經》講得很圓滿,講消災延壽,實際上不僅僅是表面上的消災延壽,它與佛法的中心思想是相結合的。比如說三身,法身就是常住世界,遍滿虛空,充滿法界;報身就是福德智慧圓滿;化身就是大悲心,發願度眾生。實際上三身是一體的,假若沒有般若,就達不到法身圓滿;沒有福德,就達不到報身圓滿;沒有悲心,就達不到化身圓滿。

  所以說三身是一體的,而這三身在現實生活中經過一定階段的修行,就逐步可以實現,就可完全與藥師佛的消災延壽思想結合起來。延壽可以法身常住,消災就有福德,有福有德就可以消災,要做到有福德,就要修悲心,以悲心行方便,這都不是脫離現實、脫離人生的,這就是《藥師經》,也就是藥師佛法的深刻意義。

  學習《藥師經》不單是拜一下佛,念一下《藥師經》,只是求消災延壽,平平安安過日子,還必須要與現實人生相結合,做到淨化人生、淨化心靈、淨化世界。這個意義就很深刻、很廣大、很深微。這也就是如何做人的道理,如何修菩薩行的道理,在現實生活中如何走正道的道理。

  這些內容跟人間佛教是完全能夠結合起來的,人間佛教就是講如何淨化人間,如何在現實中修行,如何在平常生活中發現真理,如何發揚佛教大乘菩薩精神。這裡面內容就很多了,五戒十善、八正道、四攝、四無量心、六度都包括在裡面。結合《藥師經》來講人間佛教,廣大而精微,藥師佛的精神就是人間佛教的精神。

  三、人間佛教是契理契機的

  西方彌陀淨土是彌陀佛的大願,是一種終極的對眾生的接引、最後的安慰。這是另外一個境界,是從唯心角度來講的,一切唯心所造。

  如何生前發揮做人的道理?《藥師經》就突出這一思想。太虛大師提出的「人生佛教」,後來實現的「人間佛教」就是從這方面發展開來的。

  現在說教育、文化交流,要實現「三化」:現代化、世界化、未來化。要面向現代,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就很廣闊。而佛教大乘精神講「淨化人間」,與現實人生相結合,也是要實現這「三化」,這樣就既繼承了傳統,又與時代相應,是契機契理的。

  契理就是要合乎佛法緣起性空的真義,淨化心靈,返妄歸真;契機就是要適應時代,適應地方,因機制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這樣佛教就能夠進一步發展,才能實現「度化眾生,淨化人間」的目的。你要是完全守舊,一成不改,那是不可能的,原則上繼承傳統,方法上一定要適應時代,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機制宜。這個精神佛早就講過的,隨宜履身,隨宜進食,隨宜居住。

  隨宜履身,在印度,就可只穿一件衣服,氣候熱嘛,但是到了寒冷地帶,如在中國的大部分地方就不可能了。

  隨宜受食呢?指日中一食,過午就不食,但是有的地方要勞動,很辛苦的,這就不一定只吃一頓或兩頓。

  隨宜居住,原本是指樹下、水邊一宿,但是現在有些地方也是不可能的,還是要把房子修好,殿堂弄得莊嚴。

  這些都是佛陀的教誡,佛在世時就講過的,所以佛教是因機制宜的,不是那麼機械的。有些人就把這個拿來當教條,完全不改變,那怎麼可能呢?比如象東南亞一些國家,以乞食為主,我們漢地或者其它國家就辦不到。所以佛法的弘揚也要講究現代化、世界化、未來化,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機制宜,這就比較合乎佛教的、佛陀的本懷,因此,人間佛教的提出在當今是契理契機的。

  四、藥師佛十二大願的「方便」精神

  密宗經典《大日如來灌頂經》講:「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大乘佛教不管顯教、密教,講禪、講淨,都要以這個為標準。

  什麼叫「菩提心為因」呢?菩提心就是要發廣大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廣大就合乎菩薩的「悲智行願」:大悲、大智、大行、大願,只有具備這四個條件,才為廣大。具備大智慧、大悲心、大願力、大修行,這是成為菩薩的條件,要以這個為因。不以這個為因,你就不能普度眾生,不能成佛。

  成佛是從眾生中來成佛,而不是離開眾生來成佛。這個「菩提心」就等於樹的種子、樹根一樣,那麼樹根要成長,要發芽,要開花結果,沒有雨水就不行,大悲心就是雨水,就是甘露水,以大悲心來滋潤樹根,樹根就可以發芽,開花結果。所以說「大悲為根本」。《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裡面講:「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大悲心生起來離不開報四恩:三寶恩、父母恩、國家恩、眾生恩。如何報恩呢?就要念父母恩,父母生我養我,對我的恩德很大,我要知恩,要報恩,由此推廣到整個眾生界,知眾生苦,而發菩提心,來報眾生恩,一切眾生都是我的父母、六親眷屬。這個修法也是從大悲心來的,所以大悲為根本。

  「方便為究竟」,就是廣行方便要契機,就是要適應各種根機、各個地方、各個時間、說各種法、修行各種方便,來恆順眾生。既要使眾生解決生活等資金困難的問題,同時也要使他得到法身慧命,使法身慧命能夠得到增長,還要使他離開恐怖,得到安全、安寧。這就要以財施、法施、無畏施來推行各種方便。

  方便就是實現大悲、饒益有情的一種手段,一種實際行動,就是對某個時間、某個地點、某個根機的眾生以實際行動使他能夠得到益處,使他能夠得到解脫。不擇各種手段來救度眾生,像觀音菩薩一樣,現三十二應身,現各種化身,「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為之說法」,以方便來實現「救度眾生」的目的,就可圓成佛果,達到究竟。

  所以說「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這三句話很重要,不管你是顯教、密教、圓教、頓教、漸教,若不以這三句話為標準,不依這三句話來踐行的話,就不是真的大乘精神,成佛也沒有基礎。離開這三句話,要實現人間佛教也不可能。《藥師經》就完全通於這三句話,藥師佛的十二大願就是講發菩提心,以大悲心對待眾生,廣行方便,使其心裡安靜、身體健康、遠離恐怖,同時另一方面,又可以恢復法身慧命,這就是以方便來達到圓滿、究竟、解脫。

  五、現代社會提倡藥師佛法契機契理

  太虛大師講過「佛教法門都是平等平等的」,你不能說哪個高哪個低,講西方淨土也不是忽略現實人生的,不過受歷史上的宣傳,中國過去制度的影響,就比較偏重死後的問題,念佛等死,生前應該做些什麼呢就忽略了。《藥師經》所倡導的東方淨土恰恰就可以補其不足,佛教人間化的人間淨土,恰恰就可以把這個偏差補起來,比較契合當前的情況。

  佛法弘揚要大眾化、通俗化,這個工作很重要。一般的佛經要是不翻譯就看不懂,在術語、名相、教義各方面的解釋,就應該大眾化、通俗化,讓大家一看就理解了,這其實也是方便,目前這個工作目前做得還不夠。面向現實、面向現代來弘揚佛法,需要很多方便,像過去不知道用電腦,現在知道用電腦一樣。

  佛教的宗旨是淨化世間,是立足於現代的。當今世界,形成了東西兩個文化。西方文化注重物質、科學方面的發展,以經濟為主,就忽略了內心的修養,忽略內心的修養就會導致內心做不到主,傾向物質的享受,貪慾心就重了,就會形成內心的不平衡,引起爭奪,爭奪不得就發瞋心,於是就會有是非、爭議、鬥爭、戰爭的發生。

  如何才能轉化呢?就必須要提倡東方的佛教文化,講究內心的反省和修養。從人間佛教方面來發展,抑制物慾,正式引導。對於科學方面的發展也要有一個正確的指導思想,對自然進行研究,但是研究自然得到的財源,以及經濟的發展應該使人生活更加安靜、和諧,不能以破壞自然、生物界和諧為代價,不能發展貪心、瞋心、癡心。貪瞋癡就是生死的根本、煩惱的根本、痛苦的根本。

  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消滅貪瞋癡,使現實人生更加安靜、和諧呢?就需要提倡東方文化,回歸藥師佛淨土,使內心得到淨化。要使內心得到淨化就必然要修福修慧,不是說我磕一下頭,念一下經,拜一下懺,消災延壽了事,而要深研大乘教義,以佛家的精神積極參與社會各項工作,多做福利慈善事業,利國利民,這就是順於佛道,這就是藥師佛大慈大悲的濟世精神,也就是「生」的佛法!

  (正根整理)

問答篇

  ——2005年6月惟賢法師回答於北京——

  (備註:2005年6月,惟賢老法師應邀到京進行為期一周的佛學講座,其間有聽眾和居士們提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都是有關日常修行的疑惑,很有現實指導意義,我們將其歸納整理出56個問題,以餉讀者)

  1、「沒有般若的修行都是外道」這句到底對不對?禪定中出現景象應如何看待?到底是好還是壞?

  答:外道不外道,就看有沒有正見。有正見的修,也就是依照般若的修行作觀察,般若主要就是講「無我」,「我」是生死根本。注意這個問題,你不拔斷生死根本,不「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拔除由我執產生的貪瞋癡,走的道路是什麼道路?那就不是佛法的正道!

  「我要求證神通,求得身體長生不死」,這都是心外求法。什麼叫外道啊?心外求法執著於形象就叫做外道,所以必須要有智,要具有智慧和正見才行,解決生死的根本辦法就是拔除煩惱,所以必須要勤修戒定慧,才能熄滅貪瞋癡。

  靜中能夠看到一些境界,是好還是壞?這就得看是什麼相了,假如你是在靜中、無執著中自然地現出光明和佛菩薩相,那是好的境界。假如以執著貪愛心,也可以產生各種相:神相、鬼相、菩薩相、羅漢相等,都可以產生,那你就要注意,那不是好現象。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必須要無所執著,淡然冷靜,不要貪戀,不要去追求那個相,不然的話,就要中邪,神經顛倒就會走火入魔。

  2、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此心是何心?如何是不生不滅?

  答: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這一種心就看是什麼心?若是如來的心,心起發生妙有,就有種種清靜的境界、清靜的國土。若是眾生妄心,發生的作用就是一種染污的境界、染污的國土、染污的萬象。眾生是妄心,如來是真心,妄心真心是一體,不過作用不同而已。妄心是無明造的,真心就去了無明瞭。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都是講這個心。

  至於如何不生不滅?那必須達到真心境界,那就是清靜無為的境界,生滅是有為現象,不生不滅就是真如境界,唯識學上叫圓成實。

  3、日常生活中如何修止觀?

  在日常生活中,我覺得大家應該把這個心鍛煉一下,如何鍛煉呢?就要修止觀,如何修止觀?採用一定的方式,每天可以逐步來練習,從五分鐘到十分鐘,從十分鐘到一刻鐘,從一刻鐘到半個小時,從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逐步提高。那麼最重要的條件是要調飲食、調睡眠、調呼吸、調心,這幾種調相當重要,把這個資糧修好了,就可以靜得下來。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參考「修止觀次第」。

  4、儒家講「建功立業的內聖外王之道,佛教講修心,一個人怎樣用佛教的修心來做儒家的外王之道?

  答:「內聖外王」是儒家提出來的,內心是講德,講聖賢之德,「外王」就是搞政治,從總統到宰相以下的各階層。那麼「王道」是什麼道呢?我們中國古語的解釋,就是仁義之道,內心是聖賢境界,外表用政治手段,行仁義之道,就叫內聖外王,這是我們中國提出來的。

  在佛家來講,在家菩薩是可以搞這個「內聖外王」的,可以舉出很多例子,印度的阿育王、中國的梁武帝、唐太宗、明太祖,還有一些當宰官的,如王安石、蘇東坡等等,他們所行的都是「內聖外王」。佛家的「內聖外王」,就是內備聲聞乘、外現菩薩乘,但是限定在家菩薩,出家菩薩是專門修行,弘揚教法的,他就不能現「內聖外王」身。但作為果位菩薩,他有神通可以現這些身,像觀音菩薩一樣現宰官身,那麼在我們凡夫來講,凡夫的出家菩薩就沒有那個能力,只有好好具備資糧,好好修行,這就有所不同。

  5、中觀與唯識的主要區別與聯繫,什麼樣的人適合學中觀?什麼樣的人適合學唯識?二者是否應該同時學,或是應該有先後次第?

  答:中觀講「真空」,唯識講「妙有」,就像一輛車的兩個車輪,兩個車輪要配合,宗喀巴大師講「等於一輛車的兩個輪子,兩個輪子不配合,車子就開不動」。

  中觀的中心講「真空」,唯識的中心講「妙有」,妙有就是講唯識法相,空的重點就是破執,破除一切我執、法執,遣執除相,重在破;而唯識的重點是顯正,怎樣叫空?怎樣才有?在教理方面解一切法相,這是兩者的大區別。但是雖然有區別,二者卻是不能分離的,建立空必須瞭解諸法一切是因緣生,諸法的法相離不開唯識。能夠瞭解空,也可以曉得一切現象,本身是因緣生法,沒有自性與實體,這叫做空。妙有真空,真空妙有,如《心經》上所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叫做中道思想,一定要合得攏。

  6、中觀、唯識的主要經論各有哪些?

  答:中觀在經方面有《心經》、《金剛經》、《大般若經》。在論方面,有三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密宗裡面還有六種論,著手學中觀最簡單的論就是《三論玄義》。

  學唯識就要從最基本的著手,在論方面有《五蘊論》、《百法論》、《八十頌》、《二十唯識論》、《三十唯識論》,依次學習,最後學《成唯識論》、《攝大乘論》,經典裡面就是六經,最重要的就是《解深密經》、《楞伽經》。

  7、家庭中如何處理惡緣?思想觀念不同,可是生活在一起,非常痛苦?

  答:既然曉得有惡緣有善緣,善緣當然很順心,惡緣就有點不順心,作為學佛人就要善於對待,有個正確的觀點。要化冤為親,做到冤親平等。他是冤你又跟他結怨,你們想嘛,冤冤相報,冤冤不能化解,那是痛苦啊!長期的痛苦啊!所以冤家宜解不宜結。那麼如何對待惡緣呢?要做到冤親平等,這樣子才可以解冤,君子以德抱怨嘛。達摩祖師的「二入四行」,四行裡第一個就是報怨行。儒家也講到,以理服人是不行的,要以德報怨,來感化他,把他同化過來。所以在遇到具體問題時,必須心胸寬大一點,學點忍辱波羅蜜就解決問題了。

  8、什麼叫明心見性?

  答:佛法的中心,特別是禪宗來講,就是說要把心地打掃乾淨,心才明,能夠明瞭心,就可以見性,即本性,禪宗叫本來面目,也叫做法性,也叫做如來性,這是眾生本有的佛性,叫明心見性。如何曉得是明心見性的人呢?就需要自證,人有時候很難自知,必須要進入見道位,不進入見道位,不能開悟,就不曉得明心見性。

  9、什麼是參禪打坐?

  答:參禪打坐,是佛教的止觀法門,一是必須要有善知識指導,要有正確的方法,二是要實際體驗。

  10、什麼叫「心不可得」?

  答:金剛經上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個「心」是什麼心?是妄心,不是真心,妄心是變異的,真心是沒有變異的,真心就是本來面目。

  11、地藏經的重點是什麼?

  答:地藏經的重點一是盡孝、報恩;二是發願,像地藏菩薩一樣;三是修行的軌則,供養、懸幡、供花、供水、修法等。

  12、密宗的咒與淨宗的佛號有何區別?

  答:可以顯密相融,淨密雙修,你不要把淨密絕對分開,念句阿彌陀佛,他就是密宗的咒,往生咒的頭一句就是密宗的咒,這是不能絕對分開的,密宗的大圓滿,淨宗的花開見佛,境界是一樣的,四字佛號與六字洪名,沒有什麼區別。

  13、在行持當中,遇到昏沉或者休克怎麼辦?

  答:在行持當中,假若是昏沉,就不妨起來,動一動,拜一下佛,要是休克狀態,家裡人就要把他扶起來,進行醫療,不能進入休克狀態。

  14、有病怎麼辦?

  答:病,一種從業生起,一種從生理上起,還有一種是從心理上起,要治病必須要佛法,佛陀就是大醫王,佛法是阿伽陀藥,阿伽陀藥治身又治心,這是很重要的。具體辦法呢,一是醫療,二是修心,兩種結合,其中還需要懺悔業障。

  15、三界唯心的「心」是哪個心?

  答:「三界唯心」,是代表心體,心體是說三界五趣這種現象的產生,離不開這個心體及心體發揮的作用。「萬法唯識」,就是說一切法,我們曉得它的存在,是要經過認識它、瞭解它的過程,你假如不經過這個過程,你也不曉得如今的存在。所以唯識學講一個心生起來,有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就說明心生起的作用,由此而認識外境,能認識、所認識,「萬法唯識」就是這個識,是以分別為主的。

  16、佛法要在生活中得到受用,如何真正做到世間和出世間的圓融?

  答:佛法就是認識勝義諦的,認識出世的真如,就在世間法上,「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並不是說離開現實,另外去找個佛法,你能夠在現實中瞭解它是無常的、苦的、空的、無我的,你認識了這個道理,建立了正確的觀點,它就是出世法,就是勝義諦的真實法,這就圓融起來了,不是說離開世間另外還有個出世法在。一般人是辦不到這點,他只看到一面,不能看到兩面,他有執著嘛。他把苦當成樂,無常當成常,無我當成我,不乾淨認為是乾淨的,他只看到一邊,就見不到出世法,見不到勝義諦,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就是指講法,講的是出世法但要運用世間法,這也是圓融,世出世間法要圓融無礙。譬如在五明之中,你通內明,其他的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也通,你就可以利用世間法來解釋佛法,真正把佛法解釋清楚,這樣也可以做到圓融,這是一種圓融方便。

  17、對人世間的惡,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

  答:善惡是有一定分別的,善惡分明,不能混淆。在佛法裡解釋,善以利他為前提,惡以害他為前提。能夠利他就能夠自利,自他兩利,那麼對眼前和將來都有好處,這就是善。假如你以害他為前提,結果就把自己害了,自害害他,現在和將來都沒有好結果,這叫惡。佛法來講,必須要以善來轉惡,學佛要堅持善法,發揚善法,以善法來轉移惡,使他轉變過來,而在唯識學來講,儘管阿賴耶識裡是惡種子,你能夠多行善法,多親近善知識,多聞經教,就把惡種子轉過來了,就可以化得過來。

  18、當我們心裡沒有主意的時候該怎麼辦?該往左走還是往右走?

  答:那就是個正見問題了,應該把正見建立起來,就有主意了。沒有標準沒有正見,你就等於那個牆上的草,風吹兩面倒,自己拿不定主意,別人說什麼就跟著走。所以首先要有正見,正見是最要緊的。

  怎樣培養正見呢?需要先天、後天的結合。先天有善根,道根根基好,再加上後天的熏習,聽師長講,聽善知識講,多聽經教,就可以慢慢培養起來正見。

  19、禪修裡參禪功夫具體應該怎麼做?

  答:參禪就是修止觀,禪宗就是止觀,禪在印度叫禪那,翻譯成中文就是靜慮。靜中思慮,也就是先靜而後觀,先止後觀,達到止觀雙運。不過傳到中國以後,就有了各種方式,但基本功夫就是止觀。你不經過修止觀的階段,你入不了禪的功夫。也就是說不能由定生慧,不能開悟。

  20、止觀和參話頭有什麼關係?

  答:參話頭是止觀,念佛也是止觀,你參話頭,你念佛,你是哪一個?你本來面目是什麼?你就得靜想嘛,弄懂了你就開悟了。以這樣來參話頭,定到一句話來想,念佛的是誰啊?父母未生我之前我是誰啊?我本來面目怎麼樣啊?就想到這些話,久而久之就可以開悟。這是種止觀的方式,其他止觀方式還很多。

  21、怎麼樣參話頭?

  答:你就要咬住、著意於一句話,比如說念佛是什麼人念?你本來面目怎麼樣?我的心在何處?都可以參嘛。參透了就瞭解了,但就這方面來講你得懂些教理,你不懂教理亂參也不行啊,通宗要通教,通教要通宗,宗就代表禪,教就代表教理講的內容。「通宗不通教,開口胡亂道」,說不出理由來,難免盲修瞎煉;「通教不通宗,好似獨眼龍」,只能看到一邊,不能看到全面,就是這個意思。

  22、如何理解「不思善,不思惡」的心?

  答:「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這是《六祖壇經》上說的。

  不住善不住惡,是指真心,真心就沒得善惡,講善講惡是普通心,它是相對的,有善就有惡,有惡就有善,這是一般眾生心,真心它無所謂善,無所謂惡,無所謂佛,無所謂眾生,本來就是如是,有個什麼惡?有個什麼善?

  《金剛經》上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它有兩種功夫,一種功夫無所住,二是要生其心。什麼無所住?不住相,內不住我,外不住六塵。不要住相,住了相它就貪染,就有我執,就有法執。「而生其心」,生什麼心呢?內心清淨、無所住以後,真心的妙用,就是對眾生大悲,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一心度眾生,一心行方便,這樣子來生心。不是說,我貪圖這樣、貪圖那樣來生心,那是不行的,不是那個意思。「應無所住」的「心」是唯心的本體,真心的本體,不住於相。六祖大師在《六祖壇經》講到:《金剛經》是以無念為宗,以無相為體,以無住為本。這三句話就說明真心要無相、無念、無住。但真心起妙有,啥子用呢?就是以大悲心廣度眾生,廣行方便,這樣子來生心,就是菩薩心了。

  23、太虛大師思想體系的形成是在比較動亂的年代,那麼在現代的社會應如何發揚?

  答:太虛大師在動亂的時期,能夠堅持信仰,一是堅持佛教優良傳統,二是能夠適應時代,提出佛教的革新,不管在學術方面、思想方面、僧制方面,這種思想從始到終,沒有變化。這種思想、這種精神,在今天更可以鼓勵我們,根據佛教的教理,根據現代的機遇修菩薩行,這個菩薩行就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來宣傳真理,淨化人心,維持社會穩定,也維持世界和平,這是我們今天從太虛大師思想體系中應該得到的啟發。不怕艱難,不怕困苦,不怕挫折,堅持志向,一切為了國家、人民,為了眾生,應該發揚這個精神。

  24、佛理與佛禮的關係?

  答:「佛理」是屬於理論方面的,「佛禮」是屬於行為方面的,這兩種可以互相配合,有其內必有其外,普賢菩薩十大願中,第一願為「禮敬諸佛」,就要講「禮」,不講「禮」就不能表示佛法的真理,佛教中「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都屬於「禮」的範圍,儒家「禮義廉恥」之「禮」,也是一樣。

  25、怎麼把教理與行持結合起來?

  答:這是個人生觀和宇宙觀的問題,在認識論上,你認識到佛教教理可以解決人生的痛苦,可以淨化心靈,那麼你在行持上就要嚴守三皈,奉行五戒十善,這樣子來結合。這種結合必須要實際,必須要恆常不斷,必須要勇猛精進。這種人現在雖然不多,但以少數帶動多數,就可以淨化大家的心靈,這也是我們今天的責任。所以我們也不怕人少。

  26、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持佛法?

  答:在座的大學生們,日常生活中能夠保持內心的正念,能夠以佛法思想為指導,在佛家來講,生活與行持就完全可以結合起來,平常心就是道,生活就是道,你合乎真理來過生活,不管是學習呀、上課呀、休息呀、行動呀,都可以修持佛法。

  27、太虛大師判教與大乘不共法、大乘共法的聯繫?

  答:大乘共法就是講因緣生法,分為三乘共法和五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一是講解脫行,二是講菩薩行。其實我們學佛的人啦,必須由五乘共法達到大乘不共法,這是一條成佛的道路,完成人格以後,發菩薩心,修菩薩行,既貫徹五乘共法,也貫徹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不完成人格,哪有道德呢?三乘共法講解脫行,講修心,你能淨化心靈,生活淡泊,少欲知足,就可以與這個道理相合,再進一步發大願,修悲心,能夠為社會服務,利益群眾,救苦救難,這就是大乘不共法。大乘不共法的基本是大悲大智,能夠瞭解「空」的道理就有大智慧,能夠瞭解因緣生法「妙有」的道理就是大悲心,以大智慧大悲心貫徹於生活上,就是行菩薩道,所以太虛大師的判教就是根據這個原則來判的,由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一直貫徹下去,也就是結合《今菩薩行》人生佛教的思想,來建立這個理論。

  28、什麼是唯一,什麼是無量,如何才能唯一?如何統一?

  答:什麼是唯一?什麼是無量?以佛教來講,什麼是一?一就是心能產生萬物,心生萬物,心就是一。無量就是一切諸法,包括精神現象、物質現象,宇宙的森羅萬象,都叫住無量。佛家來講,一為無量,無量為一,一攝一切,一切即一。

  那麼如何看待唯一?又如何統一呢?如何才能達到唯一,那就是心的問題了,有信仰,有認識,有行動,共同的從做人到菩薩,這是唯一的。假如有我見,有法見,被煩惱障、所知障所障弊,那就不能唯一,也就不能統一。

  29、生了病很痛苦,如何在苦痛中修習佛法?怎樣才能治病?

  答:佛法是阿伽陀藥,佛就是大醫王。什麼叫阿伽陀藥?就是無上妙藥,無上妙藥既能治眾生身病,也能治眾生心病,心病還需心來醫。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即能治八萬四千煩惱,消滅八萬四千的痛苦。就看你要不要吃這個「藥」,你能夠吃,就準能夠由治理心病,達到生理上的平衡,解決生理上的痛苦,這就必須建立信仰,達到在苦痛中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才辦得到。

  30、開悟、見性、涅槃的區別?

  答:佛法講修行,從資糧位到加行位,加行位以後是見道位,見道以後就是修行位,是有個過程的。一般講開悟就是見道位。如何開悟?必須要讀經、懺悔、修止觀,不讀經不懺悔,不修止觀,沒有經過這個功夫,你開悟不了。

  而開悟之後達到什麼境界呢?就是明心見性。什麼叫明心?我們的心都不明啊,被塵垢蒙蔽了,心的光輝不能發出來,那麼現在經過修行以後,就把心上的塵垢掃除,使心明,心明以後就可以見性。見什麼性?見佛性,眾生本具的佛性!見真如性!見法性!見空性!就是如來性!這就是明心見性。

  「說開悟了就成佛了,證了涅槃了」,這是不對的,悟後起修,最後才能圓成佛果,不管密宗顯教都是一樣的,都要經過這個修行階段。

  31、如何才能使家庭和睦?

  答:在眾生境界來講,對一般眾生來說,這是個難題,要得到和睦的家庭、幸福的家庭是不容易的。什麼原因呢?對於家庭來說,清早開門七件事,油鹽柴米醬醋茶。這個問題不解決啊,就要鬧矛盾,要吵嘴,這是必然的,還有興趣不相投等各種原因。那麼如何達到和睦的家庭?就要真正根據佛家的精神,不管是女方男方,都要慈悲仁愛,要容忍、謙和。有了這個精神,就可以使家庭能夠在困難之中,減少困難,在爭吵之中大家互相容忍。若一方是鋼,另外一方也是鋼,鋼對鋼必然起火。佛家講慈悲,儒家講仁愛,老子講柔和,這個道理很真切、很了不起,要做到這個才行。至於說經濟困難,只要做到勤勞刻苦,就可以克服,可以解決的,而精神上的問題是最重要的。

  32、如何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

  答:《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宗喀巴大師寫的,宗喀巴大師是黃教的祖師,他是西藏佛教的革新者,和我們的太虛大師是一樣的,整理制度,其中心就是嚴守戒律,所以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是結合大乘經典寫出來的。那麼如何讀?首先把綱領要找到,道前基礎,就是要親近善知識,念死亡無常,建立無常觀。下士道主要是講五戒十善,明因識果;中士道就是講厭離心,有出離心,能夠持戒律,能夠甘淡泊;上士道就是要發菩提心,修大悲大智大願,要修止觀;這是三士道的精神,首先要把這個精神掌握好。最好先讀《菩提道次第略論》,把《略論》讀通,再進一步學習《廣論》,由淺入深,就可以領會。

  33、五戒中有「戒賭」嗎?

  答:五戒就是戒殺、戒盜、戒淫語、戒妄語、戒飲酒,「戒賭」就包括在盜戒裡邊。為什麼呢?進行賭博總是想贏錢,把別人衣包的錢,用一定的手段奪過來,這就是賭博啊。所以這個戒盜裡邊就包括了貪污、搶劫、欺詐、扒竊、賭博。

  34、墮胎是不是犯五逆重罪?

  答:五逆重罪是:殺父親、殺母親、出佛身血、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指佛在世時殺佛,佛不在世時打像,破壞偶像。「殺阿羅漢」,阿羅漢就是指證到羅漢果位的,阿羅漢在生時可以殺,圓寂後你是殺不到的,把塑的阿羅漢像打爛才叫殺。「破和合僧」,就是指破壞僧團,在文化大革命中,破壞寺廟,把僧人驅逐了,叫破和合僧。以上這些才叫做五逆。那麼造了五逆就要墜無間地獄,果報是很重的。至於墮胎這些只能說是一種殺業,佛法不提倡墮胎,因為是傷害生命嘛,這是屬於殺戒,大家要把殺戒和五逆罪給分開。

  35、為什麼人不能理解人?

  答:不能互相理解,一是不能平等對待,二是水平有差別。在這個情況之下,你就要理解別人,要容納別人,忍讓別人!別人不理解你,你也不理解別人,就會形成是非爭鬥,這就不大好。

  36、為什麼要學佛?達到佛的境界是個什麼境界?

  答:我們人學佛,就是要發揮人心靈的價值,人與禽獸有別,就在於心靈,假如不發揮心靈的價值,做人就是個愚癡的人、一個暴惡的人、一個煩惱的人、一個痛苦的人。為什麼要學佛啊?就是要淨化心靈,發揮心靈的價值,而這正是混亂的社會、混亂的人群正需要的。

  至於佛是以什麼表現呢?達到佛的境界是個什麼境界呢?我們經常講涅槃,涅槃是佛證得的,是一種圓滿解脫的境界,消滅了煩惱的境界,這種境界很清淨,很解脫,很自在。這種境界,不一定是你死了以後才有。梁啟超形容涅槃有四句話,說到了涅槃境界以後,心靈解脫,「絕對清涼無煩惱,絕對安定無破壞,絕對平等無差別,絕對自由無束縛」。梁啟超學佛比較認真、切實,解釋這個涅槃很中肯,你的心靈達到這個境界,就是涅槃境界,這也就是佛的境界。我們現在是庸人的境界,到了佛國的境界,那就是不可言說,假如可以言說,就不能代表佛法的精深博大,不能代表佛陀的崇高!

  37、什麼法門才能夠救世?

  答:在佛教來講,佛法所有法門都能救世,但是佛法有原則,有方便,具體來講,就是要契理契機。契理就是符合佛教的原則,發揚佛教的優良傳統;契機就是要適合時代,根據地方不同、人不同、環境不同、時代不同,而行方便法門,叫契理契機。過去太虛大師提出的人生佛教,現在趙樸老提倡的人間佛教,都是以佛法精神做入世事業,達到二諦圓融,那麼這個人生佛教以及人間佛教的具體內容,希望大家多學習,這是當今最契理最契機的法門。

  38、看《宗鏡錄》對自己有幫助麼?

  答:《宗鏡錄》是宋朝永明延壽禪師所編著的,其主要內容就是:如何走正道?如何做人?如何過生活?如何在生活中有正確的觀點?明白這些,在平常生活中就可以悟道。

  39、關在八風之中如何修止觀?

  答:八風大家要曉得,不是外邊吹的那個大風,八風只是個形容,像大海一樣的,大海本來是很平靜的,像一面鏡子,可以照出宇宙的森羅萬象,但假若大風一起,波浪掀天,不能行船,也不能照出一切現象,這時就在八風之中,你就必須要用鏡子、靜止的心情,保持高度的冷靜,鍛煉自己,就可以對付八風。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就是佛的境界。

  40、請問人為什麼總在一念之間徘徊?善惡是如何共存的?

  答:我們的「一念」在凡夫境界是很雜的,有善念有惡念,有染念有淨念,它是交織在一起的,那麼我們如何以修行方法,加強用功,薰習善的種子、淨的種子,使這個惡種、染污種子能夠逐步消滅,達到心靈的淨化,就在一念之間。雖然說是一念,你能夠唸唸相續,保持下去,正念相續,就有定力。有定力,八風把你是動不了的,沒有定力不說八風,五風甚至一絲風就把你動了。

  41、面對社會中的不公平,我們應該如何做?

  答:對待社會中的不公平,我們應該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分別公私,分別善惡,分別邪正,分別是非,這個是必然的,要有分別心,有分別心就不會同流合污,就會保持純淨,那麼在力量所及、條件夠的地方我就可以加以改造,條件不夠我就自己保持,穩坐泰山,過去講:「窮者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就是這個意思。

  42、學佛後對世間的很多事情看得淡,以致覺得很多事情沒意思,又沒有出家的緣份,該怎麼調節?

  答:對很多事情覺得沒有意思,想出家又沒有出家的緣份,該怎樣調節呢?那就應該瞭解出家不出家的真實意義。出家是什麼呢?出家有出世俗家,出煩惱家(出生死家),出煩惱家才是真正的出家。只是出世俗家,穿一件出家的衣服,沒出煩惱家,沒出生死家,就不是真正的出家。在家是照樣可以修行的,你身在家而心出家就是一樣的修行。所以身在塵世,心在山林,內心保持清靜,等於出家一樣。這是可以調節的。

  43、淨土、密宗還是禪宗的哪種法門更好呢?

  答:其實禪、淨、密在八宗裡邊,都是講行的,看你對哪一方面有信仰,就可以修哪方面,但是在我來看呢,最適宜我們大眾的,比較方便可靠的是淨土宗。

  44、師父,我參加了灌頂儀式,但我還是不太瞭解灌頂的具體意義?

  答:灌頂是印度王朝的一種儀式,當太子沒有登基以前,舉行灌頂就表示他要登皇位了。後來密宗採取這種方式,就是說你能夠修法,能夠學密法,能夠修本尊,能夠即身成佛,首先必須舉行灌頂儀式,就是受攝加持,這個加持也等於灌頂一樣的,不是說把那個水往腦殼子上灌,是等於授記一樣的。佛授記,你將來要成佛,不久要做佛,給你預計一下、加持一下叫灌頂。

  45、佛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答:佛最高的境界,一般來講就是明心見性後,達到妙明真心的境界。這妙明真心在佛教中具體的名詞就是真如,就是圓成實,就是法界,就是法性;從智方面來講就是菩提,從消滅煩惱方面來講叫涅槃,都是這個境界,這個境界是由相對到絕對。世間事物是相對的,到了這個境界,自證境界,不是言語可以表達,不是思想可以思議,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這是絕對的境界,不能以我們的心思來想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們沒喝到那個水就不能知道是熱的還是冷的,是一樣的道理。

  46、大善中包含大惡嗎?善惡是共存的嗎?

  答:善惡是絕對不能共存的。善、惡在佛家分別有定義,善就是以利他為主,惡以害他為主。能夠以利他為主,達到利他必利己,自他都利。假若是以害他為主,結果就是自害害他,他也受害自己還要受害。這是兩種定義,決不能混在一起。

  47、究竟什麼是禪?平常生活中該怎樣悟禪呢?

  答:「禪」在印度語裡叫禪那,在中國語叫靜慮。「靜慮」的靜就是冷靜下來的靜,就像那個水一樣不動,波浪不起,這是靜的境界。「慮」是什麼呢?正確的觀察,正確的思維,叫住「慮」。所以禪又叫止觀,靜中觀察。能夠靜中觀察就有智慧發生,能夠有智慧發生就可以到一定的境界,在平常生活中就可以開悟,可以見道。你能夠正確的生活,對待事情能有正確的觀察,時常保持定力,在生活中就可以見道。所以現在提倡什麼安詳禪、生活禪,實際上就是定力,保持靜中觀察。假若你們每個人都能在每天保持五分鐘到十分鐘或者一刻鐘的靜,那個時候你的功夫就可能不同,慢慢的八風就吹動不了你。

  48、心性是什麼?是靈魂麼?

  答:這個問題就是說明心性和靈魂的差別。佛教它不講靈魂,執著有個靈魂就叫常見,認為這個靈魂生生世世在轉來轉去,像是有個東西一樣,佛法不講這個,佛法講中有身,分別人生的輪轉叫四有,生有、本有、死有、中有,稱之為四有。這四有仍在輪轉之中沒有脫離生死,是四個階段,中有身就是在死了以後沒有投胎前,這個階段叫中有,不存在有個什麼靈魂,這是變化的,相續不斷。至於心性絕對不是靈魂,心主要是我們的心體,從作用來說可以分別認識觀察一切事物,從體來說,心體是什麼?心體本來的體就是靈的體,就是佛性的體,這個「體」一切眾生都有,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嘛,這個佛性就是必須要把心明瞭,把心上的障礙、塵垢掃除了,才能見到佛性,所以叫明心見性。

  49、請開示火供的意思?

  答:火供就是密宗所講的一種供養法,燒護摩供天,就是供養諸法諸天。我們漢傳佛教不講究這個,漢傳佛教講五供養或者十供養: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印度或者西藏講究火供。

  50、怎樣增加定力?

  答:增加定力主要是保持正念,這個正念在佛法中包括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佈施、念第一義空,唸唸之中保持這個念叫正念相續,相續以後不斷,就會有定力。那麼你在意念中起了惡念邪念,八風就要動你了,你要起正念,它(指八風)能動你什麼呢?一點都不會動的,那就要看自己的功夫如何了。

  51、您為一個普通人想學習瞭解佛法,有什麼基本方法和學習的途徑?

  答:學習佛法要經過聞思修三個階段。一是多聞、多聽,由音聲而入佛法,要聲教;第二就是思惟,思惟就是正確的觀察,不要有邪思惟、惡思惟,正確的觀察佛理;第三,修就是實踐,如何實踐呢?要持戒、修定、修慧。聞思修是學佛的基本方法,這是一個正確的途徑。至於現在學習佛學的地方還是有的,各個佛學院、佛教文化研究所、佛教刊物,大家都可以去學。

  52、如何看待菩提法門的大光明修持法?

  答:《華嚴經》上講:「種種眷屬莊嚴放大光網。種種清淨莊嚴佛剎隨受化者。示現自在菩提法門。見諸如來。於大眾中而師子吼。善男子。我唯知此普門光明觀察正念諸佛三昧。」這個大光明講的是什麼呢?就是講的般若,就是由般若智慧的光輝證得菩提。整個中觀,整個中國的三論宗都是講的這個內容,要修般若,而這個般若有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文字般若就是讀經論,聽聞正法,語言就是文字嘛,你借語言多傳播正確的思想,這就是般若。那麼進一步就是觀照般若,觀照一切現象,一切道理,在觀照之中能夠分清因果,能夠觀察什麼是正、什麼是邪?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就可以生起觀照般若,在止觀中生起智慧。經過文字般若和觀照般若以後,就可以瞭解宇宙人生的真實相,證得絕對真理,這叫實相般若。要走入菩提必須要以般若因才證得菩提果。

  53、請問什麼是開光?

  答:開光是現在時興的這麼個儀式,是佛教裡面的一個講法,是用於佛菩薩身上,哪個像塑好了,不管是佛像啊、菩薩像啊、羅漢相啊,修好了要開個光。殊不知這個光作為佛、作為菩薩、作為羅漢,它本身就有,用不著你開!這只是一種形式,這種形式就是說這樣開了光,一般人認為菩薩就靈了。殊不知你不開光,你虔誠禮拜,一樣的靈!一樣的感應!其實我們開光啊,要開自己的光,你心存慈悲,在科學的試驗裡,你就有紅光就有白光,如果你心存善良,光輝也有所不同。假若你是邪惡的心,那就不是光,周圍是黑氣,就與一切邪鬼惡神相應!為什麼佛有光圈、有白光啊,就是這個道理,光就是由心裡發射出來的,這個道理很好解釋,現在的科學證明力可以發光,我們心力是很大的,靜中的力量更大,可以發光。要開光就開自己的光,佛菩薩的光本來就有,用不著你開,那是流於形式,是一種俗傳,一種習慣。

  54、怎樣理解往生到西方淨土?什麼東西往生了?是靈魂往生了麼?

  答:佛教講世界有五濁惡世,有西方淨土。這個西方淨土的存在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感得了這個淨土,所謂淨就是沒有染污,是莊嚴的、清淨的,不管正報和依報都莊嚴,就稱之為淨土。從實際來講,淨土是存在的,不能否定,從理論來講,如何生淨土就在你的心,你的心能夠經常念佛,能夠經常存善念做好事,培功德,與阿彌陀佛的願心相應,臨命終時,就可以即刻往生,這個生不是靈魂的生,是心靈的感應,這個不是可以想像得到的,但事實證明是有的。那個念佛往生的人,他真正能夠往生,一是他預知時至,一個月以前、半個月以前或者一個星期以前他就曉得;二是在往生的時候香氣滿室,異香滿室;三是他的身體很柔軟,發紅光,與眾不同,而且有些人雖然去了,但他身體還坐著不動。很多跡象證明往生是事實,不可疑惑。這個往生就不是什麼靈魂不靈魂的了,這是一種淨心,生命的力量。所以說從事、理兩方面都能證明往生是事實、是存在的。

  55、人應該如何對待故去的親人?

  答:思念過去的親人是自然的親情,思念父母恩啦,思念師長恩啦,思念朋友的友情,這是人之常情,但是要化思念為行動,在佛法來講,以種善、種功德來追念他,使他得到好處,這是正確的思念。

  56、為什麼不存好心的人,反而能馳吒商場數十載不倒?而好心人卻遭到了慘敗?

  答:那些不存好心的人,反而還得到好處,這是世間一般的現象。但是你們要注意這個問題,不管是農工商政軍界,應該以德來指導,以德為指導,就是正道、正業。儘管暫時的失敗將來必然成功,後面就有一種大福在等著你。那種狡猾的人,不以德來指導,儘管逍遙於一時,得意於一時,但當果報來臨的時候,傾家蕩產,就不好了,你要看全面,看遠一點。

  (錄音整理:正蕾;文字編輯:正根)

附錄:惟賢法師小傳

  惟賢法師,俗名邱兆紅,四川省蓬溪縣文井鎮新林黑堡堰村(徐家灣)人,生於1920年農曆5月21日。兩歲時母親去世,父親不久又亡,少小失恃,全仗四姐邱兆蓮撫養成人。少年惟賢過早地品嚐到了人間的苦辛。

  他七歲時開始讀私塾,三年便讀熟了《四書》、《五經》。十至十二歲在蓬溪縣白塔寺出家,拜定光法師為師,深得定光師愛護。出家後仍背著書包念完了小學,寫出了《小沙彌的新年》一文載於當時的蓬溪縣報上。十三歲至十五歲時,到四川南充集鳳王恩洋先生創辦的龜山佛學院學習。王恩洋先生在「如何做人,如何完成做人的品格」方面,給了他很大的啟發,奠定了他深厚的儒學基礎。

  1936年,惟賢法師到重慶縉雲山,考入太虛大師創辦、法尊法師主持教務的世界佛學苑漢藏教理院,成為漢藏教理院最年輕的一名學生。在漢藏教理院,他由普通班升至專修班,循序漸進地進行了系統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佛學基礎。此時的惟賢,學識精深,才華橫溢,詩文並茂,並會藏語、英語,他頻頻在《海潮音》、《佛化》週刊上發表唯識、因明諸多論文,深得太虛大師、法尊法師的喜愛和器重。尤其是太虛大師對惟賢耳提面命,更是給予了他極大的教益。

  1938年,法尊法師為惟賢授沙彌戒。

  1941年於漢藏教理院畢業,同時依止雪松法師受比丘戒,開始弘法事業。隨雪松法師在開縣創辦了大覺佛學院,先後任教授、教務主任、副院長等職。同時創辦並主編《大雄》月刊,著有《心經講錄》、《唯識綱要》、《因明綱要》、《淡泊詩集》、《大覺詩稿》、《中國佛教青年之前途》等著作和刊於全國佛教報刊雜誌上的若干佛教學術論文。

  建國初,法師任重慶能仁寺佛化學校教導主任兼重慶市佛教協會籌備工作組秘書長。1954年蒙冤受屈,在鐵窗裡度過了二十六年零十個月的漫長歲月,法師靠的是患難中的真情和堅定不移的信仰撐過劫難。

  1980年,法師回到重慶慈雲寺,領時命、顧大局、理萬機,投入到弘法利生的繁忙工作中,先後創辦「佛教希望工程」,成立「佛教慈善功德會」,創辦「母親工程」,開辦僧伽培訓班等。

  近二十多年來,老法師曾先後參訪過日本、泰國、新加坡、韓國和美國等國家,多次參加佛教學術、佛教文化方面的交流會議。在傳戒、講經說法等弘法事業方面,除了重慶、四川各地以外,他還多次應邀到深圳、上海等地,先後講過《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楞嚴經》、《阿彌陀經》、《大般若經》、《法華經》、《十善業道經》、《普賢行願品》、《華嚴經》等經典,著作有《惟賢法師詩文集(全三輯)》、《般若與人生》、《法華經說什麼》、《唯識札記》、《華嚴要義》、《佛法在人間》、《十善業道經講記》、《普賢行願品講記》、《楞嚴大義》等。

  2000年,老法師參訪尼泊爾,任中國佛協代表團副團長。

  2002年7月19日(農曆六月初十),日理萬機的惟老在接電話時,不慎摔斷了左腿,左腿股骨骨折了,做手術換了人造骨頭,8月20日即能下地行走,9月16日居然還能來京參加中國佛教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2005年,為了響應「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主義社會」的號召,85歲高齡的惟老,來到北京,走進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就「佛教哲學的現實意義、佛法的弘揚與構建和諧社會」發表專題演講。他談到「和諧本身就是傳統文化——儒家、道家、佛家的重要內容,要實現和諧,就必須要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

  老法師精通三藏,深研經論,博學多聞,他親近一代佛門領袖太虛大師將近十年,除了「立品立德立行」外,還深得太虛大師「八宗平等、人生佛教、菩薩學處」思想心印真傳,始終如一的以太虛大師思想為指導,按照太虛大師的志向在努力,踐行人間佛教。他極力強調佛法弘揚一定要契機契理,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機制宜,與所處的社會形態、社會環境、社會背景相適應,在「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此三句話出自密宗經典《大日如來灌頂經》)的原則指導下,發揚「蓮花精神」,積極參與社會主義社會各項事業建設,為當前社會服務,為現實人生服務,啟迪人生智慧,為人們消除煩惱,解除身心病苦。

  他不辭辛勞,為法忘軀,四處應邀傳戒、講學、參訪、弘法,足跡遍及祖國的大江南北,為佛教事業的發展嘔心瀝血,為佛教人才的培養竭盡全力,為佛教慈善工作的開展四處呼籲,為構建和諧社會盡心盡力!其所到之處,作獅子吼,宣妙法音,處處展示著敏捷的才思、嚴密的邏輯和健康、飽滿、與時俱進的精神。其才華橫溢不減當年!其廣博的悲心可昭日月!

  老法師豐富的學識,廣大的慈悲心,超凡的智慧,圓融的佛學思想,被佛教學術界尊稱為「當今唯識學泰斗」,當代佛門高僧。現擔任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副主席、重慶市佛教協會會長、重慶市佛學院院長、重慶市反邪教協會副會長、重慶慈雲寺方丈、重慶市政協委員等職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