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定要修三福、要修六和,要學著跟什麼人都能相處,什麼環境也能相處。為什麼?這一身是我在娑婆世界的最後身,逆境那是我的業報,我必須要把它受掉,我才能到極樂世界,我不能帶著這個不善的業到極樂世界去。所以,一切逆境是消業障的,一切順境是消福報的,這個東西都要消掉,極樂世界沒有。你在娑婆世界剩下這一點東西,這一生把它消乾淨,就這個意思。
所以要歡歡喜喜,要修忍辱波羅蜜,忍人之不能忍,一定要把問題看透,那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真明白、真通了,哪有不能忍的道理!能忍你就能得念佛三昧,你能得定,你能開悟。忍是定慧的前方便,是定慧的基礎,定慧是建立在忍辱的基礎上,這個一定要知道。福報現前我不享受,這就是忍,逆境現前我不拒絕,這就是忍,順境、逆境裡頭都要學會忍,忍的功德不可思議。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性在哪裡?無有一法不是自性,天堂是自性,地獄也是自性,佛菩薩是自性,蚊蟲螞蟻也是自性,花草樹木也是自性,山河大地沒有一樣不是自性,連虛空都是自性。自性能生能現,萬物是所生所現。
自性真的是不可思議,你說不出來,你摸不到、看不到它,所以古德說,「說似一物即不中」。雖然老和尚講經說法用黃金做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但是真有黃金,黃金看得到,我們自性在哪?自性真有,自性拿不出來。其實自性根本就沒有離開我們,一切時、一切處,它沒離開,它在。沒有它,時跟處都沒有,全是它變現出來的,它真是萬德萬能,不生不滅,永恆不變。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切法起一法,這個起一法是我們的業報身,業報,一切法起一法。我們到這個世間來投胎,怎麼來的?佛給我們講兩種業,第一個是引業,引導你到哪一道投胎。到人道來,過去生中修五戒十善,修得不錯,夠標準了,佛在經上講中品。如果是上品生欲界天,中品到人道來,下品就變成修羅、羅剎。我們到這個世間來,業力牽著你來的。
生到這個世間,每個人果報不一樣,有的人富貴,有的人貧賤,有的人很幸福,有的人受苦受難,千差萬別。這是什麼?這叫滿業,是另外一種業。這種業就是過去生中,修善修惡。如果過去生中,像佛講的修三種布施,修財布施得財富,無論你做什麼事情你都有錢,都賺錢;沒有修的,不管你怎麼做,你向人家學,人家能賺錢你賺不到錢,那命裡頭沒有。修法布施的得聰明智慧,修無畏布施的得健康長壽,這是屬於滿業。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個緣,這個地方講的一法,這一法就成一切法。一法是什麼?大乘經上佛常說,一念不覺,這是一法。一法這個意思,我們都很不容易懂,字認識,什麼意思真不懂。為什麼?我們概念裡頭沒有。一直到我們看到《菩薩處胎經》裡頭,彌勒菩薩跟釋迦牟尼佛的一段對話,我們才有一些概念。
佛問彌勒菩薩,「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這是經文。意思我們講白了,就是佛問彌勒菩薩,凡夫起一個念頭,這個念頭裡頭有幾念?我們聽這個話聽不懂,這一個念頭不就一個念頭嗎?一個念頭怎麼裡頭還有幾念?真的,這一個念頭裡頭有很多念,不是純粹一個念頭。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宇宙之大,宇宙之美,不可思議!從哪裡來的?是從我們自性裡頭變現出來的。自性怎麼變的?就是一念不覺。一念不覺什麼原因?沒有原因,只有這一個沒有原因,最初這個沒有原因,真的是突然發生的。這一念不覺之後,它接著就念念都不覺,好像弦一樣,撥動了,它那個振動頻率一直在動,它不停。這個弦的脈動現象,就是我們的念頭。我們的念頭非常微細,前面念頭滅了,後頭又生。但是一定要曉得,前念跟後念不是一樣的,不是一個念頭。就跟彈琴一樣,弦樂器。
中國的古琴、古箏,這最常見的,你撥動,音聲響了,它要很久才停下來。但是它每一個頻率,波動的頻率都不一樣,這個不難懂。頻率裡頭有高,慢慢慢慢就降低,慢慢它就沒有了,這個我們不難懂,觀察到,說明沒有兩個頻率是相同的。這個現象被科學家發現,所以科學家有說,整個宇宙是個脈動的現象。脈是我們脈搏,用這個來做比喻。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