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許許多多不同族群的祖先都有智慧,什麼原因?古時候的人口少,地大人稀,人沒有競爭的念頭,土地沒有說哪個哪個的,沒有的。你愛種哪一塊,這塊你種的,那塊他種的,還沒有說是私人專有的,沒有。那就是地太大,人太少了,沒有人競爭的,所以沒有競爭的心。只有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合作,團結起來對付野獸,野獸多,牠會侵犯人,保護自己,人要團結起來,對付野獸。人心厚道,人沒有貪瞋痴慢疑,沒有自私自利,他的心比我們現在真誠、清淨,所以他有智慧。這就是人有本能,現在科學家所說的。
古來傳說這些東西,千萬年之後的事情他們都曉得,這是神通,本能。佛給我們講的,一切眾生本能都具足六種神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盡,每個人都有。現在六樣都不通了,什麼原因?煩惱起來了,業障現前了,煩惱、業障把我們的本能障礙住了,不是沒有。如果我們今天把我們的障礙放下,本能就恢復。經論上告訴我們,我們只要把五種見惑斷掉,就恢復兩種能力,天耳、天眼。耳靈光了,可以收到遍法界虛空界的信息;眼放光了,能看到六道裡面所有的狀況,也就是上面能看到色界天,下面能看到地獄,空間維次沒有了,本能!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是什麼?佛是我的真心,我的真心就是佛。真心就是自性,自性就是真心,這一樁事情佛說了幾十種的名稱,說得不一樣,這是佛教學的善巧方法。為什麼?叫你不要執著名詞,名詞不是真的。你要懂得名詞裡頭的意思,不要執著名詞。佛是名詞,菩薩是名詞,都不可以執著,自性是名詞,煩惱是名詞,別執著,知道它是什麼意思,隨便怎麼講都可以。
所以你才能恆順眾生,「依義不依語」就能做到恆順。無論人怎麼講法都點頭,很好很好,講錯了也很好,慢慢再引導你。首先建立的是什麼?你給他一個印象,你真關懷他,你真照顧他,你真想成就他,你真愛他。這個信心建立了,他就相信你,他聽你的,你才能教他。如果一來的時候就批評,批評他之後,他就跟你生嫌隙,就不願意跟你在一起,他好的地方不能發揮,他壞的地方不能改進。所以這些道理一定要懂。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釋迦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為我們表演三十歲成道。成道是什麼意思?完全搞清楚、搞明白了。成道之後就開始教學,七十九歲過世,整整教了四十九年。經典裡記載,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這是釋迦牟尼佛一生的事業。這個事業是什麼?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四十九年所教的,一生教學的內容我們可以把它分為五大類。對普世的教育,就是對於一切大眾,人人都要學的,倫理的教育。倫理是什麼?倫理是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一切萬事萬物的關係,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這屬於倫理。
第二個道德教育,第三個因果教育,這些人都懂了,人不會做壞事情,不但不會做壞事,連不好的念頭都不會有。除普世教育之外,還有向上一著,禪宗的話,更高級的、再往上提升的,那就是哲學與科學,用現在的話來說,哲學與科學;在佛法裡面講大乘,明心見性,這是高等的佛學。普通是治世的,中國古人講的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治世的教育。還有向上一著,出離六道輪迴,出離十法界,契入一真法界,這才是究竟圓滿,我們這一生走的是這條路。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既然是主要的教育,它教什麼?目的何在?這教育的宗旨是什麼?是離苦得樂,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你說這個多重要!苦從哪裡來的?樂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有苦?為什麼有樂?這樁事情只有佛知道得最清楚、最明白。苦是從迷惑來的,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不知道,所以對宇宙人生我們就看錯了、想錯了。看錯了叫見惑,想錯了叫思惑,就是見思煩惱。這想錯、看錯了,當然你就講錯,你也做錯了,結果是什麼?結果就落到六道輪迴。
六道輪迴本來沒有,就是從一切眾生把事實真相搞錯了,所以才有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真苦,苦果就現前。所以佛陀的教育,它的宗旨就叫破迷開悟,破迷,苦就離開了;開悟,樂就現前。你看,真幫助人離苦得樂。這是個離苦得樂的教育,是破迷開悟的教育,你說這個東西多重要!確確實實、道道地地的,全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它得搞清楚、搞明白。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毒煩惱貪瞋痴,三毒有核心,有它的中心點,毒中之毒。貪毒裡面,毒中之毒是情執,最難斷的。真正修行人,一定從最難的下手,三毒自然化掉了。瞋恚的核心就是傲慢,愚痴的核心就是懷疑。情執、傲慢、懷疑,哪個人沒有?都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這個是真的叫煩惱的根,貪瞋痴是煩惱的本,這是根。要把根本給斷掉,我們才得大自在,我們在菩提道上才一帆風順。只要有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常常找麻煩,常常來擾亂你;換句話說,障礙你精進,障礙你的戒定慧。所以,忍辱波羅蜜要有進步,我們想想這一點,我這個忍耐的功夫一年跟一年比有沒有進步?有進步好事,沒有進步,麻煩就大了!忍人之不能忍,然後才能為人之不能為,為人之不能為是大事,大善事。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七十五集)2012/12/18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