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就再努力,再向上提升,「於自本性,忽然契合,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這就叫理一心。於自本性,忽然契合,這一句就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跟禪宗徹悟成佛,是同一個境界,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這就見性。「不住有念,不落無念」,念不念?念。有念無念、能念所念這個念頭沒有了,完全歸到自然,自自然然這一句佛號一天到晚不間斷。

「如《疏鈔》云」,蓮池大師說的,「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清清楚楚不著相,能念的心相,所念的佛相都不執著、都放下。「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你去細心觀察,二邊不住,確確實實佛號清清楚楚、念念相續,他心裡頭一個雜念都沒有,連念佛的念頭都沒有。這是「無念而念,念而無念;言思路絕,不可名狀」。這個境界好,這個境界是理一心不亂,他一點都不迷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唯是一心,清淨本然之體」,跟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同一個境界。「更有何法而得雜亂,是名理一心」。

真正知道自己跟佛是一體,一絲毫懷疑都沒有,一個雜念都沒有,彌陀跟我是一體,釋迦跟我是一體,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跟我也是一體。再往四面看,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全是自性變現的幻相,包括這三土都是幻相,極樂世界三土也是了不可得。真的是什麼?只有常寂光是真的。常寂光能生能現,常寂光是自己的本體,是自己的真性,是自己的本性,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自己,這才真正搞清楚、搞明白。

見性之後我們講自性的核心是什麼?大慈大悲,大慈悲心自然流露出來;不是要發,發還起心動念。自然流露出來,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萬物平等的慈悲。這慈悲說不出來,言思路絕,不但說不出來,我們想都沒辦法想到,無法想像,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是理一心。「屬慧門攝,兼得定故」,這個境界是定慧均等。

「念佛若達理一心,破一分無明,則生實報莊嚴土,同時分證常寂光淨土」。所以往生到極樂世界圓生四土,這個不得了,真的是十方諸佛剎土裡頭沒有的事情,唯獨極樂世界有。我們今天能夠遇到就在眼前,只要你把握住,你就能得到。可是要記住,對這個世界有絲毫的留戀,你就去不了。

好像我們到別的國家去移民,一定要檢查身體,極樂世界這個檢查非常嚴格,有一個細胞有病毒你就不能去,它就不接受。必須把所有的雜念統統放下,真正到那個地方是清淨平等覺,這個人到極樂世界是生實報莊嚴土,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在《華嚴經》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二十五集)2012/11/2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