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有分第一集 妙蓮老和尚著

 

臺灣靈巖山寺創建緣起暨展望

    

  夫佛法東流,光被四表;溯自百丈禪師創建叢林之制,賴 以續佛慧命者千有餘年矣。今者人心陷溺,邪說橫流,如來之正知正見不至泯滅者幾希!茲有香港青山佛慈淨寺住持妙蓮老和尚,於民國六十四年為辦理「大智度 論」排印事蒞臺,公畢覽勝之際,發現寶島民情篤實敦厚,而各大專院校均設有佛學社團,學佛風氣頗盛。

    

  為度化此輩優秀青年發出世 志,住持正法,續佛慧命,普利世界,化導眾生,遂擬在國內覓一適當地點,創辦淨業道場;其弘法方式,完全仿照大陸靈巖山印光祖師之道風:「行」則依修持念 佛為主,「解」則奉淨土妙法為宗;惟此一門精進深入,但求當生福慧圓成。經數年來之奔波勘察,迨至民國七十三年,始在現址陸續購妥建築用地十甲餘。本山交 通便利,氣候溫和,土壤肥沃,水質清潔,實為一難得之佛教聖地。

    

  承蒙十方大德護持,已於民國七十五年底完成念佛堂、寮房等第一期工程,並於七十六年元月十一日正式落成,隨即每月對外舉辦一次佛七。本寺長年佛七,除二、六、九月打觀音七外,其餘皆為彌陀七,平均每月約有貳百多名參加。

    

  另特為全省中小學教師暨大專生,舉辦寒暑假佛七,參加者至為踴躍,每次約有參百多名,同念彌陀聖號,共飲慈尊法乳,皆大歡喜。

    

  茲因報名參加佛七者,每況愈增,以致現有念佛堂不敷使用,為使信眾不至於向隅,故決定興建「觀音殿」,使人人能有共修機會,深植同生西方淨業善因;報感將來得成圓滿佛果。

    

   現今第二期工程--觀音殿、華嚴殿、講堂已正動工興建中,大雄寶殿已於七十八年元月二十二日(農曆十二月十五日)動土啟建;而後逐步按圖計劃興建地藏 殿、彌陀塔、居士村等後期工程,使本寺蔚為十方叢林,以供大眾淨修。培養僧寶,俾佛法久住世間;常轉法輪,度久遠無量眾生也。

    

  妙公明年(民國八十年)已屆七十之齡,猶獻身為眾慧命,當此艱鉅,荷擔大法,諒必諸緣輻輳,功不唐捐。惟茲事體大,即非一人一地之事,更非一人一地之力所能 成就,敬望諸方大德,各界善信,發至誠心,廣布財施,共襄盛舉,俾靈巖山寺十方叢林,剋期于寶島實現,則慧日高懸,佛音大震,人心憬悟,彼岸同登,寧不懿 歟,是為緣起。

 

上妙下蓮長老簡介

    

  上妙下蓮長老現年七十三歲,籍貫安徽省巢縣,一九三○年九歲出家,一九四一年春(二十歲)在南京寶華山受具足戒後,即赴蘇州靈巖山寺參學;至一九四九年二月,因弘化至香港,在大嶼山及青山閉關潛修,前後共二十年。在此掩關期中,除閱藏念佛,並虔修般舟三昧十次,日中一食,是一位苦行高僧,久為眾所欽仰。於一九八一年來臺定居後,即四處弘揚淨土,勸人老實念佛,南北各地及海內外淨宗道場,競相禮請妙公主禮佛七宣說妙法,聞者莫不對往生西方淨土深具信願,持佛名號。

    

  為弘揚大陸靈巖山寺淨土宗印光祖師之道風,並啟發有緣青年發菩提心和大悲行願,以續佛慧命,故於南投縣埔里鎮創建靈巖山寺,今已三週年矣。三年以來,在其循循善誘下,已度近百名有為青年男女出家;其中有三十餘名十六歲以下的男童小沙彌,至為活潑可愛可敬;小孩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小沙彌同樣也是佛教將來弘揚佛法、住持三寶的領導者。又約有四十餘名男女居士住山發心學道,待因緣時至,披剃出家。其為佛教之發展及佛法命脈之傳承,可謂不遺餘力,為道忘軀矣。

    

  老和尚悲心殷切,創建臺灣靈巖山寺,第一是為了延續僧寶;若無僧寶則佛法如何弘揚,眾生靠何人度脫?因為弘揚佛法度眾生,要賴出家僧寶住世方可也。又為使十方信眾亦有機會參加共修,故長年每月舉行一次精進佛七,以利全民同種西方淨業之因,感應將來同生西方之果。每次佛七約有二、三百人參加,三年以來不下萬餘人共修,將來往生西方即是萬餘清淨大海眾菩薩;而且將更有無數的三年永遠延續下去,則一處道場的功德利益,對眾生的奉獻是何等的偉大尊貴。期望三寶弟子們,發廣大心護持道場,長養各人福慧也。

    

  又每年春傳授戒法,期能使人人依佛戒法,虔誠奉行,得大利樂、大解脫,參加的戒子至為踴躍。而每年開山週年紀念,舉行萬人朝山大會,參加的善男信女老老少少更是人山人海,萬眾一心至誠禮拜,同伸慶祝。如是功德,堪慰諸佛菩薩加持之恩,以及老和尚辛勤創建道場,培育僧才,紹隆佛種,住持三寶,化度眾生之一番苦心孤詣。

    

  且近二、三年來老和尚又大力提倡「千人念佛會」,進而「萬人念佛會」,以至「全民念佛愛國護國息災大法會」,深得全省各佛教團體的支持與響應,各處時有舉辦,蔚為風氣。此真可謂「出家不忘報國」、「佛子人人愛國」,藉此以期除惡戾之氣,消弭災禍,國家富強,社會祥和,人人安樂,並而世界和平,其為國為民之心至為敬佩。如此大善知識,我等在家弟子責無旁貸,應當赤心忠膽,至誠擁護,親近長老,莊嚴道場,令佛法久住;惟願道場永興隆,長老慈躬常康泰,是為我等一瓣馨香至禱者也。

    

  西元一九八九年農曆十二月十二日三週年紀念護法同仁拜述

 

往生有分

    

  鍾石磐老居士

    

  「往生有分」,這句話是妙蓮法師對我們說的,那是在西元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地點是臺南縣永康鄉大灣村淨土寺,他是為圓寂的淨念法師做三時繫念 而來的。在他休息時候,我請問他:「要怎樣才能修到一心不亂?」他回答我的第一句話:「你們往生有分。」接著補充說:「那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 他又解釋說:「要想修到念佛一心不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能修成,便是阿羅漢;你們只要信願堅固,執持名號,那就必定往生有分。」

    

  本來淨念法師三七之期,是請真華法師來做三時繫念,而真華法師卻把妙蓮法師邀了來,替他主壇,他們是由高雄市千光寺佛像開光後轉來的。由於妙蓮法師閉 關二十年之久,真華法師擔心他會把許多佛事都忘了,但他從容應付,那天的三時繫念做得非常成功,絲毫不錯。當時他的祖衣和黃袍,是借用真華法師的,他倆的 身材一樣高大,所以穿起來很合適也威儀,其實他平常只穿一件皂色布袍而已。真華法師說:他們三人,包括妙蓮法師和淨念法師,同在靈巖山修行念佛,而且三人 同歲,今一九七五年同為五十四歲,不幸淨念法師竟被胰臟癌奪去了生命;雖是同修同年,畢竟因果各自不同。

    

  真華法師又告訴我:妙蓮法師在香港閉淨土關二十年,關中修了十次般舟三昧,每次為九十天,不坐不臥,每天廿四小時繞佛、拜佛或站著念佛,交換使用,只 有約一小時會昏沉一點,那是在拜佛的時候,兩手伏地起不來了。這情況是剋制睡魔,我猜想可能是人在體能上的極限,三個月的不眠不休,談何容易!因此我想起 三十年前,西元一九四六年我在江西南昌的皈依師上慧下定禪師,他在南海行宮一間約六蓆大的小房中,閉關參禪,只有一個月就出了關。我問:「師父怎麼樣 了?」他對我們說:「我現在一天廿四小時,只有一小時稍微昏沉一下,其餘的時間全是瞭瞭亮亮的。」當時我不知道進一步追問。但,今與妙蓮法師相對照,一是 參禪,一是念佛,用起功來,每天都只有一小時的昏沉,這情況豈不是人的體能上的極限嗎?但入定則恐怕又是另一回事,因為慧定禪師的入定時間,常在十天半月 上下,那種境界如何?那就不是我們所能猜想出來的了。

    

  一般行者閉關三、五年,都很不容易,妙蓮法師閉關達二十年之久,難行能行,堪稱堅苦卓絕,因緣如此殊勝,故我建議:請妙蓮法師將經過寫出來,不是為了 顯耀,而是將其經驗提供給後人參考。真華法師說:他也提議過了,但妙蓮法師沒允許。淨土寺浴室少,等大家洗浴之後,妙蓮法師才入浴,時間已是午夜十二點 了,但到一點還不見出來,也沒有聲音,大家以為他暈倒了,敲開門來,才知道他把衣服全洗淨了。我問他:是否現在還是睡眠少?因我得知他已經剋制了睡魔故。 他回答說:不,現在要多睡一些了。他雖如此說,可能他比一般人少睡,所以他才不急於睡。

    

  依我兩天來的粗淺觀察,妙蓮法師的確與眾有點不同,喜寧靜、不閒聊,手不離書,或念佛、或拜佛,可見他已是不隨流俗了。他獨對法師寮的侍者女居士美貴 說:「你要多念佛。」可能發現她的業障比較重吧?而這就不是平常人的眼光了,因為美貴的身世的確很可憐,但妙蓮法師卻能一眼就看出來。

    

  妙蓮法師說我們「往生有分」,似乎是勉勵也算是預言,這句話卻增強了我們無比的信心,感覺修念佛法門,既正確又有把握。想起十多年前,我們在新店碧潭 海藏寺清嚴法師那裡掛了幾天單,晨起早課後,清嚴法師微笑著說:「你們倆人將來一定可以往生西方。」當時以為是他誇獎我們的話,所以並沒有在意。可是現在 他示現了肉身不壞,他的道行已成為舉世所欽仰,對他所說的話,我們也就不能不相信是預言了。

    

  清嚴法師在嘉義小靈山的時候,亦講了許多感應的話,如看見空中往來菩薩等等,因為我們看不見,亦只好姑妄聽之。聽說清嚴法師把他所見,曾經寫文寄給某 雜誌,而不見披露,恐怕被認為是神話吧?假使這篇文能留存到現在,那一定是很珍貴的獨家新聞了。現在想起來,清嚴法師早就顯露出神通了,只是我們凡夫看不 透,因此,我對妙蓮法師的推測,相信他必定已經進入應真阿羅漢的聖位了,所以他也是有神通的,那末,他的話亦就不平凡了。  

  神通,原來人人本有的,只因惑業障蔽,不能顯發而己,若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則本性光明自然照耀,神通亦自然顯發了。我認為清嚴法師肉身不壞, 至少需要三世的修持,才能成功,因此,他的神通是報得。至於妙蓮法師的神通則是修得,因為他閉關二十年,修了十次般舟三昧,出關之後,仍以印經弘法為急 務,不隨流俗所沾染,則其佛慧境界自將保持不失,這也是可以推想而知的。由此可知,依佛法而能真實修行者,則顯發神通並非難事,教門大德具有神通的人可能 不少,何以不願顯示出來呢?這大概有三個原因:

    

  籾佛法是第一勝義諦,佛陀曉諭人們重視的是教理,在不得已時,才顯通以證理。

    

  粆否則,先顯通而蔽理,將與外教何異?外教只求顯通以為炫耀,因其教理淺薄,不足以勸服於人,尤其知識分子,更難使之信服,乃不得不以顯通為其手段與能事了。

    

  粃由於顯通容易獲致名聞利養,因而迷於名利,遂不思以教理勸化於人,成為捨本逐末,終至流於壇鸞乩童之品類了。

    

  是以古今大德均有通,但皆秘而不顯,唯勸人以教理為先,若能依教奉行,則人人都會顯發神通了,此為不顯而大顯的道理。至於肉身不壞名為全身舍利,是由 精修戒定慧之所獲得,因為外教得不到,就用「木乃伊」等名詞,加以誣蔑破壞。清嚴法師在世並沒聲名,但自從顯示肉身不壞,頓時轟動海內外,聞名而來參拜 者,不絕於途,這是他藉神通弘化的另一方式。

    

  我們亦想獲得一些小神通,幫助我們往生,希望:

    

  禝預知時至,能於往生前三日,得到正確的消息。

    

  秃身無病苦,完全在健康正常狀況之下。

    

  秡同時往生,萬一不許可,則其前後相隔不超過一百天。

    

  這個願望的實理,深恐我們自己修持的力量還做不到,那就只有仰仗阿彌陀佛的大慈悲力了。若能如願以償,相信可能也會勸化一小部分人,至少我們的一些親友,都會感到驚奇而受到感化吧!

    

  儘管我們很幸運地得遇兩位善知識的預言嘉勉,然而至今我們仍是身處娑婆,在此五濁惡世,念佛修行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唯有勤自策勉,精進不懈,或 者可能達到蓮池海會的彼岸。更要勿忘我族遠祖蕅公大師的名言:「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但看持名之深淺。」而成佛度生,乃是我們企求往生西 方的大願,豈可以因聞預言能生同居,即自滿足,便不思所以增進若干品位耶?本文寫於淨念法師圓寂十個月之後,我們得見妙蓮法師是在淨土寺,無常迅速,轉瞬 即屆週年了,即以此文作為懷念淨念、清嚴二位戒師吧!

    

  (轉載自「中國佛教」21卷2期)

 

敬賀妙蓮法師掩關二十年

    

  真華法師

    

  一提到妙蓮法師,我即很自然的想起了二十五、六年前,在蘇州與他相處時的一段往事來。當時我們同在靈巖山寺為大眾服務,我任知客,他當僧值,彼此的寮 房門對著門,又因為都是初任新職,有許多事必須互相商討,所以我們幾乎沒有一天不偕行於念佛堂與客堂之間的走廊上;有時在晚課完畢,事務稍暇之際,互踏著 夕陽的餘暉,偶爾也會到附近的吳王井、西施臺、蓮花池、佛日巖等處走走,一面撫今思古,一面交談著各人出家參學的經過,在那段融洽和樂的日子裡,幾不知世 間還有戰爭、饑饉、生離死別等苦事。相信,如果不是民國三十八年時局劇烈轉變,弄得全國狼煙四起,烽火連天,人心惶惶,不可終日的話,很可能我們直到現 在,依然安身立命於靈巖道場,老實念佛哩!

    

  西元一九六八年三月,我由曼谷返國途經香港,承妙智法師熱誠招待,邀我住在他主持的中華佛教青年會,在一次齋會中,無意間獲得妙蓮法師在青山掩關的消 息,並且聽說他三十八年到香港時,遭遇到許多的拂逆,吃到了不少的苦頭,然後才到大嶼山某寺閉關苦修,但由於環境太欠理想,以致時常病魔纏身,擾得無法安 心辦道,好在吉人自有天相,後來幸得某法師的大力護助,才又在青山繼續掩關。在我得到這個消息的第二天,即由智梵、明遠二位法師陪同,到了青山佛慈精舍 (現已改佛慈淨寺),會見了一別二十年的妙師,真是恍如隔世!至於晤面時的感觸,正像後來妙師給我的信中說:「真法師啊!想不到我們天各一方,在這二十年 後突然見面,內心的喜慰,可想而知!但同時也湧起許多往事,慨傷莫可言喻!而難得一次相聚,時間卻又不容許我們暢談,真是遺憾!」末後他又在信上說:「你 來山的次日,我曾託人打電話給金山法師,請他陪你來山供佛吃齋,結果你沒來,失望之至!失望之極!」一片真摯之情,躍然紙上,我為之感慨不已!

    

  我與妙師自從那次在香港別後,不覺又是六、七年了!但每隔三、五個月,必定互相通訊一次,談談近況,敘敘種種,我們再不能因為「天各一方」而使音訊斷 絕了!我們雖然沒有世俗間的所謂「金蘭之盟」,也沒有法系上同門之誼,然我們為道互勉,為法忘私的一念,卻往往而自然趨向一致。弘一大師有言:「君子之 交,其淡如水;執象以求,咫尺千里!」真的,「人之相知,貴相知心」,彼此交往,只要志同道合,以誠相見,以善相勉,以上求下化相激勵,又何必一定在什麼 「結拜」、「訂盟」上「執象」呢?

    

  上個月妙師突然來信告訴我說:「前後閉關二十年了,仍沒有得到念佛三昧,慚愧之餘,已決定在舊曆九月廿七日出關。這出關是暫時的,待我將宿願做好,仍 要返回關房以等待彌陀慈父接引。噫!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耶!出關本來不想舉行任何儀式的,但為了籌備點費用趕印大智度論,以了多年的宿願,只 好驚動信眾一次結結法緣了!」我在回信上則老實不客氣的說:「你出關的盛典我既不能前來參加,也沒有什麼賀儀可送,然想寫篇小文,寄到菩提樹發表,權當我 贈你的紀念品,你看好不好呢?」等了幾天他回信說:「慚愧啊!掩關二十年沒有念佛三昧給人看,還有什麼面目可以吹揚呢?請待一時,等我往生若能預知時至, 再為我寫往生傳可也。但必須要預知時至,而且要有天樂鳴空,異香滿室,住眾皆知;如此的往生瑞相,才可值得寫傳記。否則不必浪費精神與讀者的寶貴時間 啊!」接著又說:「你無賀儀可送,怎能滿足我的貪心呢?我想要你送最高貴的禮物,那即是請你祈求大悲觀世音菩薩,為我回向,加被我於出關之日,風和日麗, 不寒不熱,凡發心來山隨喜的人,都得法喜充滿,諸事吉祥,悉皆得度,同生西方。這種賀儀,懇請即日備辦,至禱至禱!」唉,菩薩!真是一位菩薩!

    

  妙師說:「掩關二十年沒有念佛三昧給人看,還有什麼面目可以吹揚呢?」其實,一個淡於名利的行者,就是有舍利弗那樣的智慧,目犍連那樣的神通,大迦葉 那樣的苦行,阿難陀那樣的多聞,也沒有什麼值得「吹揚」的。然而,如果是為了使眾生聞善生喜,效法乎上,發大菩提,那就另當別論了;妙蓮法師有沒有得到 「念佛三昧」,我們且置勿論,因為那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境界,不是別人所容易了解的。現在僅僅從他一下子閉了二十年關的這件事來說,已算是希有甚 為希有,難得極為難得了!試想:人的一生有幾個二十年?更何況三十歲到五十歲之間的二十年,正是身心最不易控制的時期,也正是最活躍的時期,可是,我們的 妙蓮法師,他竟能安安閑閑的,慢慢吞吞的,有條不紊的,湛然不動的,在一間面積大不過數坪的小木樓上,度過了悠然二十年歲月。這種作略,我想假使那位三十 年形不離山,足不涉俗的慧遠大師,於常寂光中有知的話,也必歡喜讚歎!

    

  我時常說:生活在現代的出家人,且慢高談成佛作祖,了生脫死的話,能先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苦,名利不足動其心,權勢不足奪其志,本本分分,規規矩 矩,有始有終,隨緣隨力的,做些自他兩利的事,就很不錯了!經常見到一些青年,歡歡喜喜,懇懇切切的,進了佛門,披上僧衣,受具足戒,入佛學院,循規蹈 矩,如法次第,看來蠻像一回事,但不知怎麼搞的,過不幾年,卻又靜悄悄的,脫去了袈裟,走進了社會,去度其醉生夢死的生活!究其原因雖非一端,而不甘寂 寞,難熬清苦,是最主要的。看看這種現象,想想目前僧寶,愈覺得妙蓮法師二十年的卓行,不惟已給出家二眾豎立一個好的榜樣,並且是全體佛教徒莫大的光榮! 因此,我忘了自己的譾陋,綴此蕪文,以表敬賀之意。(轉載自一九七四年十月菩提樹第二六三期)。

 

妙蓮老和尚過堂開示

    

  修見敬記

    

  (一九八八年四月一日靈巖山寺戒期)

    

  今天是農曆二月十五日,是佛陀涅槃之日,佛陀入涅槃,辭別眾生,回歸常寂光淨土,剩下未度的眾生,就留待彌勒佛來度;但彌勒佛降生還要七億個萬年之 久,在這期間內沒有佛。我們生在這佛前佛後,也就是彌勒佛前,釋迦牟尼佛後;在此末法時代,猶如無父無母的孤兒,真是好苦啊!尤其是在這個娑婆世界,更是 苦不堪言。

    

  好在佛陀大悲慈,無問自說,介紹一個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念佛的法門,又有戒法的存在。釋尊曾說他入涅槃後,末法眾生若能依戒法修持,也等同佛住世。在 這個末法時代,雖還有其他法門,但印光祖師告訴我們,其他法門雖高雖妙,都是不契合我們現代的根機,此即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 得度。」這是佛陀在經上明明白白告訴我們,末法時代除了念佛法門,是無法度脫的。諸位總算都有善根,發心來受持如來的戒,你們受了戒,就等於與佛同在,若 再能不忘念佛,有這兩種功德,雙管齊下,往生決定有望。諸位只要戒守得清淨又能念佛,包管你們一定往生。預祝諸位往生西方!

    

  諸位要記住,一定要雙管齊下。若不念佛,五戒縱然持得清淨圓滿,也只能保持人身不失,想了生脫死是不可能的,這點大家要特別注意!有人以為受了戒就能 了脫生死,就能成佛。要知五戒只是為人之因,想了生死,要修四諦法,那是聲聞緣覺法。明天諸位要受菩薩戒,菩薩戒是了生死的,要知了生死一定要斷惑業,要 斷貪瞋癡,這是生死的種子;這種子不斷,雖說是要行菩薩道度眾生,那也只是方便度生而已。

    

  菩薩戒的內容分為三種:一、攝律儀戒,是無惡而不斷。二、攝善法戒,是無善而不修。三、饒益有情戒,是無生而不度。所以菩薩戒的內容可說是包括了一切 的佛法。這三聚淨戒,大家若能做到,自然就是菩薩。可是你們在家居士障緣太多,若非菩薩再來,那能身處在污泥中而不受染呢?千萬不要說在家修行也是一樣, 除非你們能像維摩詰居士一樣,雖身處濁世中而不受染,雖為白衣而能奉持沙門戒法;如果你是這種根性,那麼在家與出家是一樣。若非如此,卻說在家同出家一 樣,那我們出家不都是多餘了嗎?

    

  說此話者,是否有想過,釋迦世尊為何不在皇宮修行?他的父王幫他在皇宮造三時殿,一切都很舒適,就在皇宮裡修行就好了,為何又要到雪山修苦行,要違背 父王心意呢?在這地方要思惟思惟,開點智慧。如果釋尊不出家修而在家修,那最多只能做個轉輪聖王,王四天下,教導人民修五戒十善;但修持五戒十善,只能得 人天果報,仍不出六道輪迴;且人天福報享盡,再墮落三途,那就一失人身,萬劫難復了。

    

  告訴諸位,要證羅漢果一定要出家,在家充其量只能證三果,這些教理層次要明白,不明白的話,就糊裡糊塗的,以為在家出家都一樣。

    

  我今天為什麼要說出這些話,因為有很多人,就在這些地方籠統含糊事理不清。沒聽真正善知識的教導,卻聽那些非因果事理的話。反把錯的當成真的,真是業障!這就是末法時代的普遍現象。

    

  想了生死,一定要斷惑業。惑業就是貪瞋癡三毒,此惑業不盡,生死不能了;此惑業不斷,諸惡亦難不做。故惑未盡要想清淨是不可能的。

    

  談到斷惑業,也不是容易的。證初果如截四十里洪流,何況要證四果的阿羅漢。雖很難,但也有容易的方法,什麼方法呢?就是要持戒念佛雙管齊下、同時並 行。倘持戒不念佛,只是感人天之果,不能超三界了生死。我們想出三界,要橫截三界,直趨西方,那就要持戒加念佛。反之,若念佛不持戒,眾生本已造了許多惡 業,再不持戒、不止惡,不但舊業難消,又再造新殃。如是往生無望,生死亦無了期。所以我們一定要持戒念佛、念佛持戒。一面持戒止新殃,一面念佛消舊業;求 彌陀慈父來接引,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包管你一生成佛。

    

  往生西方一生成佛,當然不是說一到了西方就成佛,而是到了極樂世界好好的再修行。在那個地方修只有前進,而沒有後退。彌陀經上云:「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不退轉)。」而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修行,你前進一步,說不定要退兩三步。

    

  為何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只有前進沒有後退?因那個國土殊勝,依正二報都殊勝。彌陀經上說:「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 俱會一處。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以及清淨大海眾菩薩,都是諸上善人,與他們俱會一處,沒有妨礙修道的因 緣,一切皆是清淨殊勝。

    

  諸位欲生彼國,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的,必須精進念佛,嚴持淨戒,方能得生彼國。所以諸位要記住!念佛要持戒,持戒要念佛。我這麼囉囉嗦嗦的說: 「念佛持戒,持戒念佛。」你們果真把它記住,依之修行就好了,我不囉嗦一點,恐怕你們輕易就會忘記了;希望大家能謹記於心,並奉行之。

 

靈巖山寺剃度大典紀實

    

  修戒

    

  「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出家乃大丈夫所行事,非將相所能為。而民國七十七年農曆九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 出家紀念日當天,位於南投縣埔里鎮的靈巖山寺,計有九位發大心的善男子和九位善女人善根福德因緣成熟,乃於此日舉行剃度典禮,法緣之殊勝,歎未曾有。本人 有幸恭逢盛會,並忝為其中剃度之一員,深感觀音菩薩威神之力讚莫能窮。

    

  典禮在「念佛堂」內舉行,正門的上下對聯--靈巖山寺緇素共修弘淨土,念佛堂內眾生同願往西方--令人一望即速發道心。一大早,山上早已陸陸續續湧來 一批批前來觀禮的人潮;山上每月本就固定打一期佛七,此次為紀念觀世音菩薩出家日,所以打觀音七;此日又是觀音七的圓滿日,故使念佛堂內外擠滿了觀禮的信 眾,估計至少在五百人以上。八時整,住持上妙下蓮老和尚披搭金黃色袈裟莊嚴地立於念佛堂正中拜墊前,更顯現威德具足;而十八位新出家人個個法相莊嚴,堪媲 美十八羅漢,其中年紀最小者僅十二歲,最大者三十九歲,可謂都是有為青年。然雖各人福德因緣不同,但今者皆能同日得度,此實令人讚歎老和尚德行感召力之不 可思議。

    

  當「爐香讚」一起腔,念佛堂中頓時鐘鼓齊鳴,大眾齊唱;梵唄聲響遍每一角落,震撼每一佛子之肺腑,直達雲霄,使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遍結朵朵祥雲,前 來普蔭此一盛會。隨著即將剃度之十八位新出家者,一一拈香供養十方常住三寶,無數閃光燈之光芒交織著,一如佛光不停地遍照大眾,眼見許多人爭相捕捉這一希 有難得的盛況,攝下每位行者最莊嚴的法相;此刻抬頭仰望念佛堂中莊嚴的西方三聖像,正身端坐、金光晃耀、紺目垂慈,不禁感動,歡喜莫名。

    

  典禮至大眾稱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聖號,老和尚手持剃刀,一一為十八位剃度時,進入最高潮。辭親偈的「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棄恩入無為,真 實報恩者。」及剃頭偈的「毀形守志節,割愛無所親;棄家弘聖道,願度一切人。」悠揚的唱誦聲至今猶存。只覺無始劫來的塵勞、煩惱似乎在為師的這一清涼刀 下,頓然剃得清淨。了知我此身是一出世的新人,無上的法喜、感恩湧上心頭;聖號中和著大眾的淚水、和著歡喜、和著感動、和著慚愧,也和著懺悔。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聖號不斷縈繞在整個念佛堂中,這股赤誠悲切的力量,足以振動整個三千大千世界,整個無量無邊虛空啊!「靈山一會願相逢,受記 振宗風;靈山一會願常逢,受記振宗風。」也默然盤據心頭。而來自全省各地的佛教團體、居士、大德紛紛於此時以最虔敬之心,一一供養新剃度的師父們,此情此 景令人百感交集,非筆墨所能形容。只知施主們激動的淚水滴落在供養物上,只知供養物的份量不斷在增加中;自思若不在道業上有所成就,如何承載得了這如千斤 般重的供養啊!若不精進修持,求生西方,早日乘願再來,廣度有情,實無以為報!

    

  由於此次是靈巖山寺圓頂人數最多的盛會,法緣之殊勝,前所未有,故典禮一直持續至十一時午供後方圓滿結束。下殿後,會場洋溢一片溫馨的道賀聲、讚歎 聲,大眾稍事休息隨即過堂用午齋。想想!觀世音菩薩在久遠劫前於此日出家修行,早已成佛廣度諸含識;倘無大士當日之出家,何來今天十八位新師父於此日之發 心出家?何來過去與未來無量千萬人出家?大士能使眾生現生求願決定果遂,能護持眾生發廣大道心;若無菩薩之加持,又有何德何能側身僧流?大士之深恩實窮劫 亦莫能讚!而老和尚一如菩薩之慈悲,雖極端勞累,卻仍不忘過堂時諄諄開示與會大眾,要在吃下湯圓、壽桃之午齋後,亦能效法觀世音菩薩發「出家」之心;亦即 出離塵俗之家,出三界火宅之家,而求生西方淨土之家。老和尚之開示,思之!思之!至圓至滿,身為弟子當依教奉行。

    

  午後,靈巖道場仍是一片熱鬧,信眾仍不停湧上山來。下午二時並有上百位居士大德求受三皈、五戒,而於此日正式成為三寶弟子。直至是晚,一群群居士、青 年同學們,以至誠之心,高聲稱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三步一拜,從山門朝上山來。然微暗的天空竟開始遍灑甘露法雨,這真是觀世音菩薩的「瓶中甘 露常遍灑,手內楊柳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當晚,又有很多人難忍能忍,難行能行,燃香供佛;在陣陣佛號聲中,一顆顆香頭逐漸燃至臂 上,著實令人讚歎,感動不已。九月十九日也隨著佛號聲之結束而功德圓滿。

    

  剃度大典至今雖已結束,山上又再恢復平時的清淨,但仍有許多向隅者為當日不得親臨法會而深自惋惜。謹為此文,願一切見聞者,同獲剃度之無邊殊勝功德,共霑法益,求生西方淨土。

    

  (轉載自大光明雜誌)

 

出家現僧相就是良福田

    

  修見恭錄

    

  --上妙下蓮老和尚於弟子剃度日為信眾開示

    

  現在很多人都說:「不要出家啦!在家修行還不是一樣!你出家能受得起人家禮拜嗎?能受得起人家的供養嗎?」這話乍聽之下似乎很有理,其實,這是假善知 識,冒牌佛教徒胡言;真善知識是恭敬僧寶,那有阻人出家的?這裡所感善惡因果,請恭閱「出家功德經」就知道了。切勿造惡口業,受苦堪可憐!往往有一些想出 家的人,被他這麼一說,都不敢出家了。現在外面就有這些人,這真是末法時代;說好話的人沒有,打氣的人沒有,洩氣的人卻是那麼多。

    

  他們一味的說:「在家出家修行不都一樣,何必要出家?若都出家,世間人都要絕種了。」有些發心想出家的,聽了這話也糊裡糊塗的認同:「是啊!那還是在家修行吧!」

    

  諸位注意啊!想出家的人就千萬不要聽那些話,障礙了你的前程。其實,如果大家都出家修梵行,這個世界就清淨了;眾生不再是胎生情有,而是清淨的蓮花化 生,那裡會絕種呢?此世界既然清淨了,那麼也不需要生西方了,因這個娑婆世界已轉成了淨土。但我們現在居此三界牢獄,這是一個多麼苦惱的世界,又有更苦的 三途,難道你還怕地獄眾生空了嗎?還怕牢獄的人都走光了嗎?這真是邪知邪見!若能持守佛淨戒,世上沒有犯罪造惡的人,就沒有牢獄,也沒有了地獄,那不是很 好嗎?大家果真都能出家,將來這世界就是佛國,個個都是蓮花化生的,豈不更好!只可惜的是:萬不可能人人都出家,這個世界也就萬不可能成為佛國的。所以, 請不必杞人憂天,阻人出家。因發心出家難!阻人出家易!若無多人出家,三寶如何住世?況今無佛住世,弘揚佛法就全賴僧寶擔荷,那能不稱讚出家之功德?否則 豈非魔子魔孫!

    

  一般說來,人的根性有三種:上等根性的,出家修行或在家修行都可以,這種根性的人,如維摩詰居士,在家修行也能修得很好,若能出家修當然是更好的。中 等根性的,那就出家修行好,在家修行就不行了。因為這種根性的人,需要有清淨的環境,他才能清淨,若在染污的環境,就無法把持了。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 黑」,像我們現在末法時代的眾生根性,大都是中等的根性,所以最好都能發心出家,仗三寶功德較易修。至於下等的人,就用不著出家了,出家也不會修得好;那 倒不如在家做個居士,好好勉力修還可以,免得出家反而敗壞佛門。我們印光祖師叫人不要出家,就是針對這種下等的根性說的。若有真儒之士,大丈夫之輩,來發 心出家,那我們是最為歡迎的啊!

    

  再說,如果在家修行與出家修行一樣,諸位你們就在家打七就好了,也不用到靈巖山寺來了,在家也是一樣嘛!何必要來山呢?所以不要人家講什麼就信以為真,自己在腦中要轉轉,什麼話都要三思而後再行,善的當然是依從,不善的要摒之。

    

  雖說有上中下三根,但千萬不可自暴自棄,自認是下根,想在家修行就好了,怕出家修不好反而招罪過。如果你是這麼想,那真是朽木不可雕也,是自己在慢性 自殺了。語云:「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呀!要做個上根的人,做個頂天立地的人,想別人能做到我為何做不到呢?人家吃飯我不也一樣吃飯?要立志啊!人不 立志太沒出息了。  

  剛才說男兒當自強,那麼女人就不用自強了嗎?要知男女那只是一個差別相,本性都是平等平等的;千萬不可以為女人就是軟弱無能的,女中不也有丈夫嗎!要 鼓起丈夫氣來。且看阿彌陀佛第三十五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 者,不取正覺。」你看阿彌陀佛大慈悲,特別為女人發了一條願,他怕很多女性也是犯了這種慢性自殺的病;自認女性好可憐,業障深重。不可以這樣想的!自尊自 貴固然不可以,自輕自賤也是要不得,不要貶薄自己。不要在家裡和丈夫吵架聲勁是大得很,一到了大事臨頭,就自認我是個女人沒有用。可不要這樣顛倒了。

    

  關於出家有沒有資格受人禮拜、供養?這要知道,出家決定要受戒並守戒的,受戒就內有戒德莊嚴,外有袈裟著身;只要你袈裟披身一現僧相,這就不但能受人 來禮拜,連天人來禮拜你都受得起。因為你有一個僧相就堪受人天之禮拜。至於你有沒有修行那是自有你的因果。你想想看!佛堂內的那尊佛像是木雕的,外面鍍上 金,好像披上袈裟,雖是木頭雕的,但有此形相都能受人禮拜;你堂堂的一位僧寶,受了戒法,還不能受人禮拜嗎?讓人家禮拜是給人家種福,這是功德。袈裟又叫 福田衣,有人對你布施,你受人家的供養,他布施於你,他今生或轉世就能安樂自在,這是因緣果報法。至於你出家後,修行不修行,那全是你自己的事,是你自己 的果報。若現了僧相而不受人禮拜,不受人供養,這是犯不乞食戒的。當然,出家人生活之需全賴信眾供養,若不精進修行,生死不了,那今世天神不擁護,轉生還 要墮落,那就太苦、太可憐了。當然,若是修行有功、道業成就,那就真是為無量眾生的良福田。但願人人修行,個個成佛。不可再阻人出家。

    

  出了家自以為沒有修行,不受人供養,要自耕自食,這是不如法的。是誰叫你自耕自食呢?不可以的。依佛制是要托缽,但我們中國僧不托缽,而是在齋堂吃 飯,這一樣是受人家的供養。這些道理要明白,不要把道理弄反了,還自以為是。即使你是一個有錢的大居士,有百千萬財產的大富翁,你要出家時,家中的財產也 都要施捨的;你不能留一部分,說要留著自己修行用,建個茅蓬,不要受人供養。錯了!比丘身分那能蓄積錢財呢?穿了福田衣就是福田僧,現了僧相就是良福田; 你不給人家供養,怎麼能令人家得福?人家得不到你的福,就如你有良田不給人下種子一樣,如此那會有豐碩的收穫呢?那裡會有福報呢?出家人因地在人間受人的 供養,將來證羅漢果,果報就是應供--應受天人的供養。比丘受人的供養,將來證果就有了天福;若不受人供養,沒有天福,就算你證了羅漢果,托缽都托不到, 飢餓是好苦的啊!  

  出家沙門又稱比丘,比丘是梵語,具有乞士、怖魔、破惡三種意義:籾乞士,就是要托缽。在我們中國因國情、風俗、環境的差異而不出去托缽,人家是送到常 住來,這也是受人家的供養。要知因中乞食,果上才能感得受天人之供養。粆怖魔,在受戒的時候,三番羯摩:「人間有某某出家了。」天上的魔宮就震動,魔王就 會害怕;因出家就是要出離三界,有人出家,他的魔子魔孫就會少了,所以魔王就會感到恐怖。粃破惡,因比丘持戒能破心中的種種煩惱惡業。身為出家人,要知道 「比丘」的意義。

    

  那麼做居士的供養時,要不要分別這個師父有沒有修行,才來供養呢?「有修行就供養他;沒修行,就不要供養他了。」若有這種分別心,就算你供養到菩薩、 供養到佛,那樣功德還是很小的,因為你有分別心。若能無分別心的供養,「修行不修行是他的事,我一律平等供養。」能平等供養福德是很大的。佛陀明明白白的 告訴我們,無相而布施,功德和供養佛是一樣的,所以你們要會平等供養。

    

  供養主要是在求福,所以不用去分別。但假如你是要請開示求智慧,那當然就不同,他要是不會講,不明道理的,你就不必請問他;要問,當然就要請問過來 人,有修行的人,有正知正見的。不好的就敬而遠之,因為他既無慧,行為又不好,若跟著他,會學壞的。猶世間人並不是每個都是好的,以我們自己家裡的父親、 老祖父等長輩們來說,好的,我們就要學;不好的當然就不能學。但不管他們如何的不對,他們總是你的長輩,對他們還是要尊敬的。不過他講的話你不能聽就是 了,他們的壞行為你也千萬不能夠學的。世俗的儒者都知對「長上」的禮,不可違逆犯上,即使父母有過失,也應婉言勸諫,不能當面數落。若父母不接受,那麼只 能將其不明理的地方放在自己心中愁憂。同樣的,我們在家佛弟子對「僧寶」也不能失了恭敬,雖然有些出家師父,其言行確實是不值得親近,你或可抱持恭敬的心 私下勸諫,但絕不可隨便批評。學佛是要修慧培福的,切莫在三寶門中造口業。慎之!慎之!

    

  說到頂禮,不僅比丘能受得起人頂禮,就是小沙彌也一樣堪受頂禮。佛陀說:「三子不可輕:沙彌雖小不可輕,王子雖小不可輕,龍子雖小不可輕。」沙彌雖然 小,但未來是大比丘,能住持佛法,宏範三界;王子雖小,墜地貴壓群臣,大臣一樣的要三拜九叩首;不要看龍子小,牠大時就能呼風喚雨。所以對沙彌也一樣要恭 敬,不可看輕。剛才說居士要恭敬三寶,其實出家人對居士也是不可輕視的,居士們頭髮一落,那不也是出家人了嗎?未來也是會成佛道的呢!

    

  僧寶是住持佛法,居士要護持佛法;有住持佛法的僧寶,卻沒有護持的居士也不行,所以佛陀臨涅槃的時候,特別交代國王大臣要護持三寶。在家的居士要護持 三寶,怎樣的護持三寶呢?現在三寶之中出家人--僧寶,太少太少了!僧寶從那裡來呢?是從虔誠佛教徒家中來,你們家中要是有兩個令郎,就揀一個好的,送他 來出家做小和尚,那你們就是真正的護法了。記住!要揀個好的呀!你不要揀那個蠢蠢的,腦筋錯亂的,若送他來做小和尚,那佛教就倒楣了,也害了世人無求福求 慧的機緣。揀個好的,那他將來做大法師,才能夠度眾生。諸位啊!這也是大布施、大供養呢!

 

妙蓮老和尚過堂開示

    

  修戒恭錄

    

  (一九八九年九月十二日午齋)

    

  今天上午有位中興大學研究所的研究生來問我許多問題,就是在座的游居士。目前臺灣各大學都有佛學社團的成立,大多數有善根的學生對佛學很有興趣研究;有些不但求知,還能依佛法來行。所以每逢寒暑假,都有各種活動;像佛學講座啦、齋戒學會、佛七等,其中不單是大學生會參加,還有教師,甚至兒童等,可說從高等知識分子,乃至到兒童都有。

    

  兒童不解佛學道理,可是他能依著佛法修行,究竟他們得的利益大呢?還是光研究佛學的那些大學教授、博士得的利益大?以下我對這個問題分別比較一下。

    

  一、修行要解行並進福慧二嚴不可缺一

    

  各處寒暑假的佛學講座,研究佛法的道理,那是「佛學」;兒童由父母陪他到寺院打佛七、觀音七,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這就是「學佛」。

    

  佛學、學佛,這兩種到底都需要--要目足並重、雙管齊下呢?還是只要單獨一樣?如研究佛學就不必再學佛,或學佛就不必再研究,這都不合乎中道。

    

  依正常道理來說,應該要有解有行。你不解,怎麼知道如何行?所以先要有解而後有行。但人的根性不同,有的人只研究佛理,若叫他實行--念佛、拜佛、參禪,他就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他的善根福德缺少。

    

  單研究佛學,雖有慧根,但沒有行;雖有智慧,但事實上得不到真實的利益,那慧是乾枯之慧。好像一個人,學問是有,天文、地理、人事他都明白,可是他的一生孤苦又生活潦倒;或雖有家庭,但兒女、太太也都要跟著受苦。為什麼?他沒有福,所以生活很苦。

    

  反過來說,有的人雖是有福,生活經濟很富裕,過得安樂、自在,但是卻沒有智慧。一個人有福沒有智慧,對事理就不能透澈明了。由此可知,單有福或單有慧都不好,有福有慧事理才能通達,所以應該要修福修慧。

    

  要有福有慧,那麼就要研究佛學,還要依著佛法來行持,這就能「福慧二嚴」。二者要並行、均勻、平等,不可一大一小。就像車的兩輪要一樣大,若一大一小,那車子怎能開?勉強開只有打轉,不能直行向前進啊!

    

  沒有解佛學的道理,就像一個瞎子沒有眼,雖有二條腿而不能行動,一走路沒人引導,就會墮入溝坑。反過來說,雖有一對好眼而沒有兩條腿,又如何返家?所以一定要解行並進,目足雙運,前程才能看得明白,行得穩妥。

    

  二、研究佛學不如老實念佛

    

  有福有慧,二者均勻,當然很好,但世間之事有很多不是那樣理想。假使這二者不能相提並進,如有慧沒有福,就像有些教授及大學生,只是研究佛學,連最基本的三皈五戒都不受持,一句佛號都不念,甚至人格都成問題,那就不如小學生、阿公阿婆、愚夫愚婦那樣,能受人指教,老實念佛;雖然什麼道理也不懂,就只會念「南無阿彌陀佛」,那這個就得真實受用,比那教授、博士還好。

    

  如果這些博士、教授能知佛法,又能依佛法修行,解行並進,研究一分佛學,就行一分,這就是福慧二圓,那當然是好上加好啦!

    

  三、佛陀福慧兩足尊

    

  為什麼佛陀又有「兩足尊」之稱呢?這有什麼功德?大家一定要明白。告訴大家!佛陀具有福慧兩種圓滿,所以稱「福慧兩足尊」,「足」者,圓滿也。每尊佛一定要在菩薩因地中,把福、慧都修得圓滿,不圓滿不能成佛。

    

  這個福慧要在那裡修?還是在利益眾生身上,捨了眾生,佛陀還是無法修福修慧。千萬眾生愚癡沒智慧,就開他的智慧,講道理給他聽,這是修慧因;無量眾生苦惱無福,就施捨解他的苦,令他樂,這就是修福的因。所謂「世尊」,佛陀有什麼值得被世人尊敬?他的福慧兩種圓滿了;他的福慧二嚴不是為了給自己享受,是為一切眾生而成就的,因此為一切世間所尊重。

    

  佛陀為什麼想修福慧呢?就是有「大悲心」,有「慈愛心」--予眾生樂、拔眾生苦。那麼要憑什麼才能拔苦、予樂呢?就是要有福有慧,方能普濟眾生。

    

  四、愚癡執著難達彼岸

    

  如果沒有慧怎麼去化度愚癡的人?佛法講愚癡,不是世俗人講的那種愚癡;不會吃飯、穿衣服,甚至將大便當飯;那是瘋子,顛倒了。佛法講的愚癡,是因果事理不明白;只知一不知二,知事不知理的人。這種人不是不會吃飯,其實他也會吃、也會享受、也會巧辯,不過他辯的不是真理,他是非理而辯--強辯,或者得了一分理,就抹煞了一切,這都是叫愚癡。

    

  愚癡之人處處執著,執著小的是苦,執著大的也是苦;執著惡的固然是苦,執著善的也是苦。世間人在做功德時,是不是善呢?善當然是好,但善中還有善,大善中還有無限量的善,這就要有智慧才能明白,千萬不要只執著小善而忘記了大善、無限量的善。奈何可憐眾生只執世間一點小善,而不修出世間大善。要知一起執著就會產生障礙,猶開船而不拔錨就不能到彼岸;我們不將執著放捨又怎能遍證法界真空呢?

    

  一個沒有智慧的人,你同他講,那就如同世間的「隔行如隔山」;各人觀點不同,他執著他的井蛙之見,而不能明白智者洞澈高遠的見地,既然不能接受,那就永遠做個苦惱的眾生!

    

  五、一句彌陀具足無量光壽

    

  為什麼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呢?小學生、愚夫愚婦他們念佛得什麼真實受用呢?大家要明白,每尊佛陀都各有聖號,就像人各有名字一樣。那麼佛陀的為什麼稱「聖號」呢?因為他有聖德。每尊佛都按他的德號來稱呼,就像本師「釋迦」世尊;釋迦是印度話,中國話就是「能仁」之意,仁者,慈悲也,就是他能慈悲度化眾生。

    

  那「阿彌陀佛」其義如何呢?也是印度話,譯成中國話是「無量光」、「無量壽」。一句彌陀聖號含藏著無量光、無量壽這種德行在裡頭,這是阿彌陀佛經過無量億劫,大慈大悲修行福慧、四攝六度等種種功德莊嚴所成。

    

  我們念阿彌陀佛就能得到無量光、無量壽,就好像母親懷中的嬰孩,雖然嬰孩不懂母乳有什麼維他命、營養成分,可是只要在懷中能安安樂樂,不要哭、不要叫,在懷裡吃,在懷裡睡,自自然然就會長得白白胖胖,一歲歲的長大,一年年的增智慧、乃至成人報效國家。

    

  我們眾生,雖然不懂阿彌陀佛有何功德,但只要你念佛就像嬰兒吃母乳一樣,即能得到阿彌陀佛的種種功德、智慧。就好像多種維他命結合濃縮在一起,不論你缺那一種營養,只要你吃這多種維他命,就能吸收到那一種營養。又彌陀聖號的功德如同電源、水源,想要光明時,只要插上電源,轉動開關,不就有光明了嗎?需要水時,只要接上水源,將龍頭一轉,水就來了。事實的道理就是這個樣子!所以雖不知佛功德之不可思議,只要我們念佛,彌陀智慧之光、功德之水自然就會加臨到我們身上。

    

  再進一步來說,為什麼稱念阿彌陀佛聖號,我們就能業障消除呢?的確憑著這句佛號即可消業障,因為彌陀聖號之功德充遍法界能長養念佛人的法身,如同空氣可滋養我們的色身。現在營養學家發現,人不吃飯、不喝水還不馬上就死,但一沒有空氣一定即刻就死;其實空氣具足一切營養,風一吹來,風中也具足一切營養,我們身體各毛孔都能吸收到那些養分。同樣的,我們念阿彌陀佛,也能具足彌陀的一切功德,使業障消除。

    

  理不易明白,要拿事相比喻才能明白,這就是以易知解難知。以上念佛的道理,諸位明白了嗎?希望大家都能開智慧。

    

  六、一則擔麻棄金的故事

    

  對這位還就讀於興大研究所的同學,我現在以佛法中一則「擔麻棄金」的故事來勸勉你,並請諸位注意聽!

    

  擔麻棄金的故事是講有兩個貧窮的人,因為沒錢,兩人就帶少許的乾糧上山找寶去。找了三、五天也沒找到,但乾糧已用完了,只好尋回頭路回去。一上路沒多久就看到路上有麻,這麻是可織成布疋的麻,兩人很高興的想,若擔回去賣也能賺錢,於是儘量的擔,能擔十斤就擔十斤,能擔百斤就擔百斤。

    

  兩人擔麻繼續朝回頭路走,走了一天,忽然在路上看到了布。這兩人中有智慧的就把麻丟掉而擔布,另一人則說:「這麻已擔了一天,可以拿回去賣,你現在丟掉不是太可惜了嗎?」聰明的告訴他:「麻還要織成布才能做衣,現在有了布是最好了,還擔麻做什麼!」但愚者還是要擔麻。

    

  這一擔又是一天,到第三天,喔!看到金子了--黃金。這聰明的人就又把布丟掉改擔金子;而擔麻的還是執著那麻,「麻已擔二天了,現在要把它丟掉,太可惜了!」他還是要擔麻,這就叫「擔麻棄金」;金子不要,布也不要,要麻。事實上有了金子,生活就可以改善了,要房子、衣服等都有了,但他就是不聽聰明人的話。

    

  那個擔金子的回去後,因為有了金子就發財成了富翁,生活富裕;那擔麻的回去,太太就說:「你怎麼這麼蠢啊!你和某人一起去,怎麼他擔金子回來,你就擔麻回來?難道你沒看到金子嗎?」他說:「不是啊!金子很多呢!但我擔麻,捨不得放啊!」「哎呀!你怎麼這麼蠢!」小孩子也說:「爸爸!你蠢到這樣子,累得我們要跟著你受苦啊!」最後太太、兒子都被這擔麻的愚人給氣走了。

    

  世間上有沒有這樣的人呢?有啊!因有這樣愚蠢的人,所以有這樣的故事。又如一種人,明知學佛雖好,但他總認為我已學道多年了,現在改學佛不好意思啊!為了不好意思而捨正法,對這樣愚蠢的人,又有什麼可溝通的呢?

    

  七、智者擔金棄麻研究佛學

    

  講到這裡,我有幾句話想告訴這位研究生:臺灣目前不少高等知識青年,但我到臺灣這麼多年,就只有你一個是研究生來問我這麼多問題。你既然這麼聰明,又受高等教育,對佛法的行持也很好。但我現在以良心來奉勸你兩句話:你千萬不要和「擔麻棄金」的人一樣,你應該要「擔金棄麻」。這話怎講?就是希望你好好研究佛學。

    

  古人說過:「自從一讀楞嚴後,不讀人間糠秕書。」人間的學問皆是不究竟的有漏法,不如真實、究竟的佛法。尤其我們人命無常,光陰最寶貴;我們能不能活一百歲?如果能活一百歲,那你現在還是青年;假如你壽命只有三十歲,那你現在雖是青年,實已老年了。佛法告訴我們「人命無常」,要把握今生,時間一過,壽命隨逝,精神也沒有了。等你研究世俗學完成,到那時候才研究佛學,精神沒了,遲了啊!

    

  你研究世間學頂多是利益自他吃得好、穿得好、講究好的。其實只要你有福報,雖沒有學問,也能生活得很好;你若沒有福報,就算是博士,說不定還會餓死!唯有研究佛法,修學佛法,才能得最究竟的學問--圓滿福慧。

    

  八、研究佛學自尊人尊

    

  你現在讀研究所的這些學問都是你的教授們所知道的;然你研究的佛學是超世之學,他們不知道而你知道,那你不就是比他們高貴、更能受人尊敬?你何不把寶貴的時間與精神用來研究佛學?將來在國學界、在各研究所開講哲學的時候,你就講佛學。「佛學是哲學之母」這是國父所說的,一定要明白佛學,世間的哲學才能透澈,才能助長人生,開佛知見,得究竟解脫!

    

  我們不必單講「自從一讀楞嚴後」,應當說:「自從一讀佛學後,不讀人間糠秕書。」人間的學問同佛學比起來,那就成了小巫了。

    

  我說這些話都是良心實話,並不是偏讚佛學而輕慢世學,其實世學在世間自有它的尊貴,我亦很尊敬,也時常讚揚,教人學習奉行孔孟之道。所謂:應依何法得度者,即讚何法耳。世間法雖不能了生死,但在未了生死之前,還是不能少了人間之善法。

    

  九、研究佛學了生死

    

  你研究佛學才能了生死,才是無漏之法;世間學是有為有漏之法,不究竟的。我們要找最究竟的,要找真理,亦即要修第一義諦!不要修第二義諦;那第二義諦一切都是虛妄空幻假有的。

    

  世間一切的學問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能幫人治病,但不能令人不要害病。醫生幫你醫病,但是醫不了自己;即使他的父母也一樣終歸會死,沒法使他們不死。既然有生必有死,那麼能不能使人不要死呢?要想不死,那只有研究佛學,佛學就是不死之藥,我們只要肯服此藥,依佛法修學,就能使我們得壽;念「阿彌陀佛」就能得無量光、無量壽。這不是天方夜譚,這是事實!不過業力不可思議,業障重的人就不肯相信,如同瞎子就是看不到太陽光,那有什麼辦法?甚至他手臂也麻痺了,摸也摸不到,那就無話可說。

    

  說到這地方,你們千萬不要像無知之人一樣的問:「那麼你學了佛,是不是就不會生病,能活一千歲呢?」你這樣問,那你對佛法的真理一點都不明白,我老和尚也沒時間同你辯。要知,父母所生之身這是肉體,經上告訴我們:國土危脆,人命無常。人命不可能活一千、一萬歲;有三歲、五歲就死的,甚至短命的在母親肚內就死了!成佛不是這個肉身成的啊!

    

  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我們成佛也是得無量的光壽,這無量光壽是指第一義諦,就是講我們的法身、空性,即世俗所謂的靈魂。佛法講的空是靈性,具足一切無量的真理,不是凡夫講的頑空,把空認為是一無所有。真正的第一義諦,這那是睡七情床、蓋六慾被的凡夫所能知道的?作夢!連夢都夢不到!所作的無非都是顛倒想的夢!研究佛學一定要抓住佛法的精華,依此來修才能除病。

    

  希望你們大開智慧,廣修福德,聽老和尚的話,修學佛法;若沒智慧,又無福報,我們談不上去,那我對你也沒辦法了,猶如天雨不活無根之草。

    

  十、世間情愛苦之根源

    

  說到世間人真是可憐啊!經上告訴我們,父子、母女、夫婦好起來時是親人;你愛我、我愛你;一到名利交關時,那還有什麼父子、母女之情?什麼夫婦之愛?兒子都成了陌生人,甚至反目成仇,兒子也會殺父,這倒非現代才有,古來就有無數的例子。你看佛經上記載,小王把老王殺掉搶老王的位子,他要做大皇帝!這不只一個二個,是成千成萬啊!但雖逞得一時強,可是將來的報應如何呢?佛經上也講,一旦受果報時是幾千幾萬劫沉淪三途啊!看看這人世間真是太可憐了,這都是由於不明因果報應之理所造成的。

    

  父母對兒女要慈,兒女對父母要孝,能慈能孝就好,到不慈不孝時,怎麼樣呢?還不是冤家、敵人。世間人啊!「不見棺材不掉淚」往往要到受報、受苦時才清醒,到那時候,遲了!流淚也沒有用,還是得承受業報了。

    

  苦從那裡來?情情愛愛、恩恩怨怨就是苦。情而不知禮,愛而不知羞;你對我的情愛不滿意,還要求加深,再加深仍不知足。情之深、愛之深,到破裂鬥爭的時候,怨也深,業障就障住了。看世情許許多多的男女,「你今天說要同我訂婚,明天竟是同別人結婚了,你把我甩了!我能同你拼就同你拼;拼不過,我就跳樓、自殺!」世間就是這樣子,太冤枉了,活生生的例子擺在眼前,你難道未見過嗎?

    

  十一、善惡果報無人情

    

  「菩薩畏因,眾生怕果。」我們大覺世尊為什麼要捨王位?一個國王位子、大皇帝不做,不聽父母的話,自己去出家,還跑到雪山修苦行,後來又把他父王唯一的寶貝王孫--羅侯羅也帶去出家?以我們凡夫的眼光來看:這那是「大覺」世尊?是「大愚」呀!自己出家,還把小孩子也帶去,真是太愚蠢了!

    

  究竟是眾生愚癡呢?還是大覺世尊無知呢?你說:「他那有大智慧?他最愚蠢了。天下最聰明的人就是我!」這就請你自己想想,隨你自己的良心發現良知吧!

    

  人啊!就是造業!說自己是好心做好事、行善事。說是好心卻做壞事,是好心卻做愚蠢的事情,你看冤枉不冤枉!這些人就是因為沒智慧,以「我執」做善事;別人告訴他:「你行的是偽善、小善,還有真善、大善!」他就是聽不進去,那又有什麼可言?

    

  若不能成就別人的善事,還斷絕別人的善路;要知造什麼惡業感什麼惡果,造什麼善因感什麼善果,即若父子、母女,各人因果還是不同,所感業報自有差異。雖然法律是依人情而立,但法律判斷是沒有人情的;一旦造了惡時,因果是絲毫不講情感的,到時候一定要受報!

    

  十二、彌陀聖號普濟一切離苦得樂

    

  我現在請大家跟我念三聲佛號,願消除世間一切眾生的愚蠢,得正智慧,解除一切痛苦--「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心即佛,佛即心」、「心佛一如,生佛平等」。

    

  (轉載自大光明雜誌)

 

妙蓮老和尚佛七中開示

    

  修成恭錄

    

  一、捨小智小仁小勇

    

  大家都知道佛法難聞、難遇,聞到佛法能修行也很難。在無量人中,諸位總算有幸聞到佛法,也有信心來山修行,但修行時有沒有拿出大智、大勇來呢?若沒有拿出大智、大勇,想修行也修不好的啊!

    

  各位來到靈巖山參加佛七,要發勇猛精進的心,不勇猛精進如何能對治無始以來的懈怠習氣呢?那是騙自己啊!如果你不放棄小智、小仁、小勇是沒資格學佛的,佛陀具有大雄、大力、大慈悲,「虎父膝下無犬子」,為佛弟子就要像佛的樣,要做個像樣的佛弟子。

    

  「心即佛,佛即心」,在理體上,我們與佛的體性是平等一如的;但在事相上,佛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我們卻有無量無邊的罪障;佛是安住在常寂光中,而我們卻還在六道輪迴之中打轉。說起來,真是可羞可恥!

    

  說到小智就是世智辯聰--世間智、小聰明,耍小聰明就是自私自利,凡事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不管他人是否吃虧;即使是對至親的父母,在遇到利害相衝突時,也好不了多少,往往也是翻臉無情,父母是父母,你是你。世間當然也有孝子賢孫,但一般說來,小智的人還是多。

    

  提到小仁,就像平常時朋友之間的感情還算是好的,但一遇到要分判誰是誰非時,常覺得己方是對的,親朋好友的對方是錯的,不分青紅皂白就跟對方翻臉。偏愛己方親友為己方強辯,不顧對方的大眾尊嚴,這就是一種小仁。

    

  至於小勇呢?一般人為名利、為人我是非跟別人爭得頭破血流在所不惜,這只能算是匹夫之勇。真正需要為國家、為民族的利益奮鬥時,有沒有這份勇敢去做呢?

    

  就以作戰來說,平時軍人是受國家的栽培,俗云:「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一旦真有了外敵,就應捍衛國家,然有些人到了戰場,因怕死就臨陣脫逃了。在真 正需提起大勇來為國盡忠時,卻看到敵人就跑,這怎能保衛國家呢?以前中日八年抗戰,他強我弱,如果我方的將領都這般怯弱,國家不滅亡才怪!還好,幸有很多 將領都具有為國犧牲奉獻的精神,又全國軍民一條心,就這樣戰勝了日本。他們都是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大勇來作戰,才使國家轉危為安;學佛人也要具大仁、大 勇,才能降伏三毒煩惱,戰勝五陰魔敵!

    

  大家學佛、念佛,為什麼學不好、念得苦苦惱惱的?就是用凡情--小智、小仁、小勇,這怎麼能學得自在、念得快樂?又如何能得到真實的利益?佛法是超世 間,也是救世間的,但就是不能用凡情;出世間法與人間法可說是南轅北轍,人間法才用凡情。所以,學佛首先要捨凡情;大家來山打七,就是學著捨凡情,改壞習 性,要把家中小姐、少爺脾氣,太太、先生嬌嗔或霸道種種習慣都轉變過來。

    

  二、依法智不依人識

    

  學佛要捨凡情用聖智,舉例來說,「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世間兒女無條件的要聽父母的話,這是常理。平時做兒女的聽話是不錯的,但遇到國家生死存亡的 時候,聽父母的話就有問題了。打仗是不會找阿公、阿婆或小孩子的,而是專挑一些年輕力壯、有智慧的。這時為人父母的,那一個願意要自己的子女去上戰場?上 戰場,死亡比率高,縱不被打死也是很危險的。如果每一個人都聽從父母的話,不去作戰,國家能生存嗎?「覆巢之下無完卵」,沒有國家的保護,那有家庭的幸福 可言?父母又那能坐在家中過得安樂啊!

    

  國難當頭敵人來侵,就要「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自己要像銅牆鐵柱般地去迎擊,國家才有生存的可能。唯有前方捨命地抗戰,後方千萬的人民才能安全地生活。

    

  在生死交關的時候,大家要拿出大智、大勇。忠孝若不能兩全,為顧全國運大局,那就絕對不能順著親心,甚至要大義滅親啊!但如果做兒女的不聽父母的話乖乖學好,而去做太保太妹,那就實在對不起自己,更對不起父母了。

    

  父母的智慧也是有限的,但他們卻又慣以長輩的身分說:「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多,知道的事情比你多。」然而有些事情做父母的著實沒有比兒女們知道得清楚呢!

    

  佛法中講「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大家要把事情的邪正、輕重分清,不是糊糊塗塗、不明是非,一味地聽話。

    

  諸位到山上來念佛、學佛、皈依,這些事要不要稟告父母、聽父母的話?若父母沒信仰,一聽了往往會說:「人只要心好就好,幹嘛要吃素、念佛?」「信佛是 迷信!……」等等。你想來山打七他不准,見你有出世之志更是捨不得。現在我們認識了佛法真理,是要依真理來做而永脫痛苦,還是依人情聽父母的話而永脫不了 六道輪迴呢?這地方若聽了父母的話,父母便誤害了你;其實你也誤害了父母啊,使其造了障你道心的罪過。

    

  不依真理自己尚且不能自度,如何能度脫父母?諸位青年,要運用智慧、運用慈悲,要慈悲家中苦惱的父母,自求了脫,來日才能度父母離苦得樂。不僅今世的 父母,還有多生多劫的父母、兄弟、姊妹及一切眾生,都等著你去度脫啊!要有「捨我其誰」的大智、大勇,要捨凡情,若捨不得,縱使打一百個佛七也沒有什麼大 用。

    

  三、出家抉擇要勇智

    

  諸位已經聞到佛法也信了佛法,就要進一步發大心出家才對呀!不要將難得聞遇的佛法失之交臂了。或有人心想:「老和尚不明世間法,叫人出家,若都出家豈 不人間要絕種了嗎?」請您不要誤會,不要以世俗之心來測度,我是為佛教、為眾生、為世界和平而來做這番鼓勵的。如果大家都出家了,那麼這世界的眾生都會變 成蓮花化生,當下的娑婆就是清淨的佛國,那裡還要求生西方淨土?眾生修清淨的梵行是因,清淨因必定感清淨果,所感的國土必也是清淨的。若不離情欲,何日了 脫胎生之苦!

    

  有很多人想要出家,卻總覺得父母不允許,這樣做對不起父母。父母現在或許不允許,但只要我們信佛、學佛,將功德回向,慢慢地父母的心意也會轉變的。有 很多做父母的本來不信佛,子女學佛,並發心來靈巖山寺出家,起初也很反對,但後來也信佛受了化度。初上來正是佛魔交戰的時候,自己態度要堅決,對的、應該 做的事就勇敢去做。

    

  為人父母的,假如將子女留在身邊,等到他們結婚後,兒子娶了媳婦就是媳婦的,不再是你的;女兒嫁了出去也是別人的,不是你的;如果來山出家,你隨時想來看都可以見面的。出家的兒女永不會忘記父母,所修的功德都為你回向啊!

    

  諸位心裡不要想:「老和尚都鼓勵人家出家,我下次上山來,不要把子女帶來,萬一被老和尚留住就慘了!」這是沒智慧的想法。應該要想:「我的兒子不錯, 有智慧,心地也善良,六根明利,最好能來這兒出家。」如果家中有兩個兒子,不要選壞的送來,那樣會害了佛教;應當選一個好的,那就於國家於佛教都有利益。

    

  其實信佛人人可以,然出家就不是人人可為的;就像當兵也要經過挑選,所以入伍前有體格檢查,受訓時也要看頭腦靈不靈敏,不合乎標準的就淘汰。學佛的人 如果內心都沒有正知正見,只有外道偏邪的見解,那樣是不可以出家的;即使已來山出家,如果不守出家的規矩,也是要趕走的。

    

  至於老菩薩,就好好念佛求生西方,這比出現在世俗的凡夫家好;出三界家,到阿彌陀佛的國土,也比出現在的凡夫家容易。

    

  四、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國家需要青年,青年要經過栽培才能成為人才,就如軍人要受正規的軍訓教育,還要有新的武器裝備,否則怎能迎敵?佛教當然也需要僧寶,僧寶的來源最好來自青年或童年,因為從小、年輕時就開始訓練,如同科班出身,較容易有成就。

    

  俗語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世間人要想成就功名,都要經過一、二十年的學道進德,更何況要做個人天師?沒有三、四十年的淨戒德行莊嚴,如何能成 為善知識、住持佛法、廣度眾生?不要說是去度眾生,能不反被眾生度走就很好了;這就如同軍人,沒有經過軍訓,也沒有武器裝備就上戰場,美其名是去打仗抗 敵,其實是去送死。自己送死還是小事,把國家都弄垮了那才糟糕!

    

  五、出家人盡世間孝

    

  現代這忙碌的社會,往往父母年老有了病,縱有兒女也是沒法好好照顧,這不是兒女不孝順,而是他們都各有家庭、事業。父母病痛,短期還可以照料,若長期就不可能一直待在身邊看護,這就是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  

  出了家的兒女,對這點要如何做呢?佛陀告訴我們,父母有病就要回去看望,甚至父母生活經濟有困難,出家托缽乞食所得也可供養父母;如果是常住的食物就 不能供養父母,那是僧眾的。佛家不僅講出世間孝,同時也兼顧世間孝的,如家中沒其他的兄弟姊妹可照料,在此情形下,也要盡這份孝養的。

    

  來住山的人想告假回去,除非是父母有病,或是父母臨終,這些大事縱使你沒請假,常住也會要你回去處理的,其他小事情是沒假可告的,若住不下來,就下山 去好了!告假來來去去把別人的心都帶亂了,以前有方便,隨時可告假,結果一開方便就趨下流了。如果沒有告假就私自下山,只有一條路可走--遣單(不許在山 上住)。

    

  六、自是有家歸便得

    

  大家口中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像在跑步,每一步都是向著西方路上跑。往生西方不難,彌陀淨土是自己的家,回到自己家中有什麼困難的?就像社會 上的太保太妹在外面混,父母對他們不會放棄,在父母心中沒有一個子女是絕對壞的。父母天天巴望兒女能夠回來,如果他們不想回家,巴望又有什麼用?阿彌陀佛 大慈大悲,比世間父母的慈愛不知勝過多少千萬倍!縱使造了殺盜淫等,甚至五逆罪的惡人,只要肯回頭改過,阿彌陀佛一定來接引,因為眾生本來就都是佛陀的兒 子啊!

    

  諸位發心菩薩!只要你們有信願要回西方去,都可以回去的。你問我保不保險?絕對保險!大家放一百二十個心。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我是照如來的意旨 說,不是按照我自己心裡想的。佛陀告訴我們:只要稱名、生信、發願決定往生,大家不要懷疑。佛陀亦云:「慎勿生疑念,要斷疑生信。」大家對佛語一定要相 信。

    

  修行是否能成就,就看我們有沒有發心要自度,並度多世父母及累劫師長。大家發菩提心,以這種廣大菩提心的功德回向就能生西方;受八關齋戒的功德回向能生;受五戒的功德回向也能生,更何況大家在此念佛用功求願往生,那有不生西方的道理?

    

  念到一心,生西方品位高,是中、上品;散亂持名未得一心是下品。只要是生到西方,縱使在下品也是很好的;所以我常說:「寧可西方下品下下生,不做人間 上上人。」天上之樂尚且比不上西方下品下下生,更何況是人間上上人!什麼是人間上上人呢?是大總統、大皇帝、一品夫人嗎?不是的,是指人間聖賢君子之輩。

    

  西方之家易到,只要恭敬至誠的稱名發願往生,決定去得了。念佛是萬修萬人去,大家要信心堅固求生西方;如果心想:西方雖好,人間也不錯,可以享受享 受,當然就無法去西方。這就像一艘往西方的船,已經發動了馬達,卻沒有將錨拿起,這艘船還是開不走。所以,不要問佛法靈不靈,要問自己誠不誠,有沒有做 到、修到,只要在因地上好好下功夫,都是「功不唐捐」的。記著,人間情欲不除,往生不易!

    

  七、分層用功依等級

    

  有些蓮友來山打七覺得很苦,三點前就要起床,規矩很多也很嚴就怕到了。山上雖然規矩嚴,但在執行上還不夠徹底,就是顧慮到這類蓮友,怕太嚴格,阻擋了他們學佛之路;所以目前的規矩有彈性,但這是不得已的方便。

    

  等觀音殿修建好了,打七的蓮友就可分成兩等級。初發心的在念佛堂用功,規矩較鬆;已經對佛法有認識想要精進的,就在觀音殿上層的華嚴殿共修,接受等同 出家人的訓練,做不好,不僅用罵的,甚至用打的。現代人根性下劣,果真要修行得好,往往是「不打不成器」的,對各位客氣沒好處,一、兩個七打下來都不見有 進步。當然打亦不成器,誰還同你白費力啊!

    

  今天是佛七第七天,總算大家往昔有種善根,來山用功雖有很多不習慣,也都能忍受下來,勇猛不退。這在菩道上是快步飛馳增上一程,要成就佛道也就可期了。預祝諸位道業成就!

 

妙蓮老和尚佛七中開示

    

  (第一天至第七天)修見、修戒敬記

    

  第一天山溪日夜流聲靜佛號法水滌塵心

    

  一、皇天不負苦心人

    

  我們靈巖山寺打佛七,從第一週年到第二週年這樣的每月打下來,到底功不唐捐,德不虛棄;今天佛七才第一日,大家念佛已念得很好,犍槌打得也可以。回想 以前打佛七,打了三、四天,甚至圓滿了還是念不好,犍槌亦是打不好。犍槌應該要打得像剛才這樣的速度,定定的,穩穩的,不能再快了,太快就顯得有點急,太 重心也煩躁;犍槌要打得不輕也不重,大家要念得聲音適中不高也不低,唱念好像山溪靜靜的在長流。這樣不但念得身心安靜,而且能使業障消除,福慧增長;若能 長期無間,那有道業不成就的呢!

    

  用功要怎樣用?就照以上所說的用,再假以時間就是了,所以功夫是要有時間性的。所謂「皇天不負苦心人」,什麼因感什麼果,第一天佛七就打得這麼好,這些都是大家功夫累積的成效;大家就照這樣做下去就好了,老老實實的,身心靜下來好好用功,最怕的是不老實、不至誠!

    

  二、佛法須從恭敬求

    

  佛法感應是從恭敬中求得的,所謂「誠於中,形於外」,內心虔誠,外形自然就會恭敬;上來大家都合掌聽開示,合掌是表示你們有恭敬虔誠的心,這是發自內 心的一種自然表現,甚至不叫他合掌,自己也會合掌;不叫他跪,自然也會跪下來。不合掌是欠恭敬的,若合掌覺得辛苦的就暫且放下;我們現在不嚴厲要求一定合 掌,但總要以至誠的心來念:口出聲、耳來聽,心口耳一致;默念時,雖不用口,但仍要心靜念,耳靜聽,心耳一致。時間久了,身心安然,合掌就不會辛苦了。

    

  合掌現前是可以方便一點,但大家坐下來一定要盤腿,最低限度也要單盤。為什麼?腿的功力不到,心的功夫也就不能相應;你心的功夫還沒有到安下的時候,腿就疼得很難受,那心又怎麼靜下來呢?所以一定要盤腿,絕不能方便。忍一時之痛,千秋自在,怎可不勉力!

    

  初用功首先要勉力將腿盤好不能放,腿疼也要咬緊牙根由它疼,真正忍到受不了才可稍微輕鬆一下再盤。其實,說受不了也要受,要經過一番深刻的痛苦磨鍊才 能盤好,不要一疼就放下,否則坐三年也坐不好;疼時若能忍耐,到最後自然就不疼,不但不疼還感覺到舒服呢!你能聽過來人的話,堪受得起大苦,就能得到不可 思議的快樂。若年齡相當老了根本沒辦法盤;有些人沒勇氣,就因為怕疼所以不敢來了,我們只好再慈悲一下,所以也就方便一點。但也不可將腿膝拱起來用兩手抱 著,那就太不像話,也太犯規則了。

    

  三、學道如逆水行舟

    

  我們修道不能順利,是因為障礙重重,單就我們的身體來說,若稍不健康,不要說參禪、盤腿受不了,就是連起碼的站立都受不了,這是無始以來的業力:惡業 障重而善根輕。所以要修善就覺辛苦有障礙,要造惡的話精神可就大了。但有善根的人雖知用功辛苦,雖業障重,還是不怕辛苦要消滅業障,這種人當然是有希望 的;若只有惡業障沒有一點善根,那就沒希望了,即使遇到善緣,他也不會修的。

    

  有善根的人遭困難、受磨鍊,都不會因惡的環境而畏退;沒有善根的人遇到一點點障礙就垂頭喪志,由此我們應可了解自己善根深厚否?此時要用智慧反觀自己 了,既然知自己善根少、惡業障重,若再不勉力修行,惡業障不消,那到什麼時候才能了生死?諸位!要生警惕、生大怖畏、勉力精進;雖是難,只要你肯下功夫也 就不難了。世間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就好像學生讀一篇文章,聰明的人三、二遍,甚至一遍,一聽聞,下課就背熟了,不須再讀;鈍根的人今夜念三、四十遍才能背,但明早一覺醒來又忘得乾乾淨淨了,那就要百讀、千讀,將功夫用下去,到最後還是能背熟的。

    

  佛法是講三世因果,若你前世多聞法、多修行、多種善根、多修福報,而今生卻沒遇到佛法,甚至生到無佛法之處,但因你善根的關係,即使惡因緣到你面前, 也自自然然不會被轉,不會造惡。或可「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看到這些萬法生滅無常,都會開智慧,或開悟、明心見性。就像佛在世的時候遇佛聞法,依十 二因緣修行悟道者叫「緣覺」;生在無佛之世無佛法可聞,由觀察萬法無常生滅而覺悟者叫「獨覺」,這就是善根不可思議。

    

  若善業重、惡業輕那還可以修行,最怕的是惡業重、善根輕微,任你如何修行總還是衝不上去;就好像逆水行舟,水流急,所撐的篙子插不下去,槳未來得及用 力划,就已順著水流下去了;全身都使盡了力也沒辦法往上逆進,那要怎麼辦呢?常言道:「修道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你還是要勉力、用力,甚或使盡吃 娘奶的力。否則,你總不能順著水就流到大海去吧!

    

  四、加功精進消業障

    

  有善根福德因緣的人,若好好加功修行,就容易得感應,所以稱念觀世音菩薩就能求財得財、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大涅槃得大涅槃,求什麼都能有所 得,所謂有求必應;但對一般鈍根的人,不管求什麼還是得不到。難道觀世音菩薩有偏心嗎?不是的,你求也是有得的。得到什麼?消業障呀!等到業障先消完的時 候,你還是求什麼就能得什麼;你現在業障未消盡,所以你求就得不到;不要操之過急,時到自有感應。

    

  這就是說,現在一般初上山來用功的人,心裡動亂一起,就想:怎麼在家不念佛心裡還閑閑靜靜的,來到山上,一念起佛來反而妄想雜念多、心不能安,就以為 念佛沒有用;要知道這是你自己業障重,更應拼命的念,加功精進才對。其實你在家糊塗過日,妄想癡暗而不自覺,來到清淨的山中,仗佛慈光,心境清涼、心光開 朗、心智開發,自然就感覺妄想雜念多;這正是來山念佛才會有如此的覺悟,否則你在家中那能有此覺察力啊!你已得到法益而不感恩,反說來山念佛不比家中閑 靜,真是沒良心!

    

  五、要求出世間妙法

    

  剛才說到世間人求觀世音菩薩是求財得財、求男得男、求女得女。那我們學佛的人是求什麼財呢?「功德法財」;又要求什麼男、什麼女?求智慧福德之男,端正有相之女。更要求出世之妙法。

    

  佛陀「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要有慧有福才能度眾生,有慧有福還要加相好;相若不好,人家看了難起恭敬心。如釋迦世尊在世時,人一看到了三十二相的莊嚴,自然就生起了恭敬心而易受化度。所以學佛的人應是在這些地方求,這是求出世間真實法,不是求世間虛妄法。

    

  六、離相修一切善法

    

  大家要注意!雖是有求,但怎麼求才合乎佛道?須無我相、人相、眾生相;雖是無相,但還是要修一切善法,若錯解無我、人、眾生相,一切因果就都不注重,捨了事修而單在理上求,那就害死你自己了。

    

  要知道,佛法是講因果的,事理要相配合;若偏於理就廢了因果,沒有事相上的因果,也是證不到實際的真理。雖是無我、無人相、離一切法、離一切相,但事 相上還是要修一切法;若要修得好,必須要精進,做得實實在在的,將來感無為之報。無為之報是不生不滅的,那就是佛道;以有相之心修一切法是有為之法,有為 之法皆是無常,修善感善果,一時享完就沒有了;造惡業要受惡報,惡報的苦果受完也沒有了,那就是無常。

    

  正因為無常,所以「生」既不永生,「死」亦不永死;也正因為如此,所以生生不已,死死不絕;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輪轉,永遠受苦無盡。那我們只有修佛道 一條路可行,如何修佛道?要有般若智慧,了達一切法空無所有;雖空無所有,而又能把一切事做得周周到到、圓圓滿滿的。那什麼是佛道?不是叫你離開世間眾 生,離了眾生也沒佛法;佛陀本來也是眾生,由眾生所修成的。所以不能離開眾生而修,要廣度眾生結善緣,千萬不可結惡緣啊!明白了嗎?

    

  七、夢裡有無都是假

    

  佛法講「無我」真的無我嗎?如果真無我,那還修行做什麼?若真無我,那造了惡業,縱然有地獄,誰來受苦?如果真的沒有我,那修善有福,誰去享呢?這決定是「有我」,方可講得通;若說「無我」,那佛陀講因果,「因」是誰造,「果」是誰受呢?

    

  我若說有我實在是違反佛法,佛法的真理決定是「無我」。你不要再問:到底是有我、無我?真實的回答你,到底還是「無我」的。又有人會發生疑問說:「既 是沒有我,那我們現在念佛幹什麼呢?而現在念佛堂裡有這麼多人,活生生的在這裡,怎麼說沒有呢?這怎麼令人領受?」我再真實的回答你:是真的「無我」。你 說現在佛堂裡有這麼多人,這是凡眼所見,將假作真,當知這全是假相!

    

  那麼如何使你們了解、接受「無我」的道理呢?單講道理不容易聽得懂,今舉譬喻你就能明瞭。諸位!你們每個人都作過夢,夢中一切有情的眾生,無情的大 地,世間的一切法,到底是有、是無呢?有的,夢中確乎是有,不能說它無;雖說它有,但它是假的,是顛倒想、幻有的,不是真的有。如果真的有,在夢中你買彩 票中了頭獎有幾千萬,你醒了有沒有發財做大富翁呢?夢中的樂是沒有的,夢中的苦也是沒有的;蛇來咬你,你一驚醒了,你身上有沒有被毒蛇咬?床上有沒有老 虎?是你自己顛倒的夢想呀!都是自己獨頭意識的作祟,全是假的啊!你怎可指假當真呢?

    

  你說它是真的嗎?實在是沒有;說它是假的嗎?夢中的驚懼醒時還心有餘悸,夢中歡喜醒時還笑意猶存,到底是有、是無?實在是「非有非無」。講它有,不 可;講它無,也不可,「非有非無」這才是佛法的「中道義」。說有說無都落於一邊,從某一方面講是有的,從另一方面講又是無;實在是「言語道斷,心行處 滅」,不是口所能說得對,也不是心所能想像到的。若能如是承受,就可理解空有實相,即持名而可往生上品。

    

  這就是佛法的第一義諦和俗諦,不是一般凡夫所能想像的,就好像大學的課程,不是玩大貓叫、小狗跳的幼稚園小孩子所能知道的。佛法所講一切無我、空之 理,並不是什麼事相就真正都沒有了。大家聽到這裡若仍不明白,沒有智慧應好好修智慧,沒有福德的要好好修福德;待福德智慧圓滿了,就能認清假名的人生、虛 幻的世間。經云:「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敬請諸位於此真佛法中多聞、多思、多修,多禮佛、多念佛,終有一時你會明白、了然大悟。

    

  八、娑婆人生都是夢

    

  諸位!我們睡的時候作夢易醒,醒時夢境就沒有了;但是我們白日做睜眼夢,何日方醒呢?可憐的人啊!人就不免要嘗受許多的苦。但不要怕,好好的修行用 功,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那時,夢真正醒了,就知原來娑婆世界都是在作假夢。本來沒有苦,你把它當成苦,受這些冤枉苦;本來沒有樂,你也把它當成樂; 說是樂,在樂上又不知造了多少罪業!你真醒悟了,這一切都是沒有的。

    

  當知,好在我們是假的不是真實的,由是隨修德因緣而變化才能成佛;如果我們苦惱凡夫是真真實實的就糟糕了,永遠都要受苦了,因為既是真實的,必然是不 變的、不動的,那任你如何修行也不會成佛啊!這點大家要覺悟。現在聞到了佛法,也在修佛法;要如何才能證「無我」呢?就要看各位是否能看破、放下,好好念 佛,求真實的福慧;閒言閒語、邪思想,徒遭無益的苦,覺悟了,好好的念彌陀、好好的用功,此生得解脫。「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啊!

    

  第二天般若智慧具福德念佛往生重持名

    

  一、無相是真實之相

    

  大家到靈巖山寺打佛七主要是念佛,念佛有四種,所謂: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念實相佛要有般若慧,還要有福德輔助慧,這個慧才不是 乾枯之慧。沒有福的慧是很苦惱的,可不是嗎?往往聰明人貧苦一輩子呢!說到般若智慧,其實裡面就具足福德了,必要福慧具足才有資格念實相佛;否則像我們末 法時代的凡夫,根本就不明白何謂念實相佛,即使明白了,還是不能得到真實之受用。

    

  所謂「實相」是無相,無相才是真實之相。以我們凡情會認為是矛盾,以為無相就是沒有了,沒有了怎麼會還是真實的呢?廚房沒有米了還能煮出飯來嗎?鍋內 沒有飯了,行堂還能為你添飯嗎?這是凡夫總認為事相一定是有,那是錯了!那是背覺合塵。真實佛法是空,萬法雖有假相,但本體畢竟了不可得,這非要經過相當 的聞思修行才可以領會到,不是我們凡夫不守戒、不念佛所想想就可知道的;這要請諸位注意啊!

    

  二、依佛說信受奉行

    

  佛法有很多於人情上講起來,好像是有矛盾的,有些世智辯聰的人不能接受。世智辯聰是指世間一般學者,或一般有地位的人及一般富而貴的人;這些人若沒有 善根的話,眼睛長到頭頂上,目空一切;自認他所想的所說的都是對的,不明白是自己無知得可憐;因為往昔之中沒有聞佛法,聽了這超世哲學的話與自己不相契, 就產生毀謗。這種人我們是不須理他或與他辯解,因為他不願接受。

    

  有善根的人縱然不明白,他也能夠接受;總認為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會說虛妄之語的;佛是這樣說,我就這樣信、這樣行;雖然於理不明白,我還是在事上堅信實行。這兩者之間,我們要向有善根的人學習、看齊。

    

  三、借假修真須明理

    

  修般若慧要在假相上來修,在假相上見真實之相。假相是虛妄之法,又怎麼能夠見到真實呢?你能在假相上了解緣起性空,此「空」即是真實相。佛陀在金剛經上告訴我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來即是實相法身。

    

  那為什麼又要塑佛像呢?這就是「借假修真」,若無假的塑像,何能令眾生見了佛像起恭敬心呢?一切還是要在事相上修持。緣起雖是假,但不能夠離開假相;在出世修行道上,少一分因緣就不能成就圓滿佛果。

    

  所以還是要發心修種種的事相,不過在修這些事相時,要了知事相本空,事相原是無相,如此所得就是般若之福、無相之福。什麼是「般若無相之福」?就是雖 修善但不要執著,例如:我供養了佛像,我已經做了這個功德。你存了這個功德相,這是用世間修善求福的心,福報當然有,有因必有果,但這是人天的福報,是第 二義諦;若想以此福德成佛道、了生死是不可能的。那如何方能了生死、成佛道?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相,修一切善法,即得成佛了生死。

    

  四、實相念佛依智慧

    

  如何才是真正的念實相佛呢?若由緣起法來說,就是剛才所說的假相沒有真實性,知我所做的一切也是因緣所集成的,沒有其真實之性。依此緣起性空之理一心 正觀,就是念實相佛。你透過這番理解,雖然假是假,還要真真實實的修;若說是假的就完全不修,那糟糕了!不在事修上用功修德,又怎能悟入實相念佛呢!你不 深入實相念佛,又何能真了達「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啊!

    

  就如吃飯,飯是假的,但你不吃飯又如何保得住生命?雖然它是假的,也能養你的色身,你有了這個色身才能自修利他、做一切事,所以假的也有它的功能;你 不要以為假的不是真的,就把它棄掉,你若棄掉不用,那只有待死。佛法講「空」是要你認識真實的原理;談「有」是叫你修一切善法,不能夠離開事相,那就是惠 能大師所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要在世間成就一切法。

    

  說出世間、諸佛道是虛妄的,那麼凡夫是不是虛妄的呢?當然更加虛妄了。說是虛妄,在此要注意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苟能「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 來」呀!空,不是沒有,非離了事相才是空,了達一切法只是一個緣生的假相、沒有真實之性,這才是了解了「空」。雖空,然又存在著有人我的假相,依著因果、 順著因果來造作,那又能修因感果,為惡還是要墮三塗,十法界還是分明。理事要了了分明,那才有智慧念實相佛。所謂實相,有無相(空)之實相;有無不相 (有)之實相。無相是真諦空,無不相是俗諦有。想明佛法真諦者,請在此處多用功研究熏修為要。

    

  五、第一義諦畢竟空

    

  若依第一義諦來說,真如實相畢竟空,說這說那都是多餘的,「心想即非」,一微塵毫末都沒有,心一切不住,這才合乎實相,連「不住」的名字亦無,那時才 叫做念實相佛、念第一義諦空,也即是無念之念。大家聽不懂沒關係,最怕的就是會錯了意。只要你們能一次次的聽就漸漸會懂的,若不講,就永遠不懂。現在我們 不是念實相佛,是注重在持名念佛;念實相佛是靠自力,持名念佛是仗他力。有彌陀大慈航渡我們越苦海,你還要自划竹筏嗎?

    

  佛法講本體空,但一切事的現象還是都有。好比太空是空,什麼都沒有,但山河大地、一切星球人物,皆在太空中懸住。太空本身是沒有什麼物,所以叫空,可 是正因為有此「空」才能容受一切法、生長一切法,那一法不在空中呀!離了空還有法嗎?只是人在平常習慣上有時將「空」字當作沒有。但這個空不是完全就代表 沒有呀!如我們念佛堂內都是空呀!若不空如何能容受西方三聖像,能有這麼多物件來莊嚴,還有這麼多人在這裡念佛拜佛?空才有用呀!不空就沒有用了。這麼一 聽大家應該開智慧了吧!希望諸位以後不可仍是錯將「空」當作什麼都沒有了,更請諸位由太空之譬喻,能了解佛法真空義。

    

  六、無常故空諸法成

    

  佛法講萬法無常:世界有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心有生、住、異、滅,這一切都是無常法。佛經上告訴我們「國土危脆」、「人命無常」,國 土是「器世間」,人是「有情世間」,宇宙一切的器世間、有情世間都在太空中,太空是包容萬相,但這萬相不是常的,它是念念遷滅、時時刻刻都在生滅不停;連 我們體內的細胞也一樣都在生生滅滅的。一個人並不是到七、八十歲死了才叫滅,在娘胎內未出世,他已不停的在滅了。

    

  不但有情是無常,空中一切一切的萬物,有是有,只是暫時的假有,不是真實常住的,念念在遷滅,也都是無常;到一定的時候也都會消滅的,你找不到一個實在的,那就叫做空。那裡另外還有空?在假相中就見空了呀!

    

  我們本性的清淨心就像太空一樣沒有一法,那麼我們現在有了這麼多妄想煩惱,這都是反背真如,染緣所造作的;因為不守規則、顛倒想,才淪做苦惱凡夫。諸 位要注意呀!現在到了念佛堂裡千萬不要再亂想,亂想你就是苦惱眾生,你無想就是佛。為什麼要念佛?就是要止住你的想,不要亂想、顛倒啊!

    

  七、一句彌陀具萬德

    

  所謂參禪,禪者「佛心」也,是無相的實相,也即是我們當體的本有真性,那裡還需參什麼「念佛是誰?」、「父母未生以前是誰?」那已經是葛藤了。禪照理 說怎需要這些?然為何又要參話頭呢?古德說:「因為人的根性下劣沒有智慧,不能夠直入,所以只有立個方便。」這就好像身體不健康沒辦法站立,又如年老的人 氣力不足或青年人有病站不起來,因此須要靠拐杖來支撐、來走路。

    

  現在我們念佛,本是「心即佛,佛即心」,有人以為我們自己既然是佛,那還念他佛幹什麼?但是你要知道,自己雖是理即佛,奈何惡業障深重啊!你的心污濁 邋遢得很,所以要念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圓具萬德莊嚴,是清淨法身,所有的惡業障悉皆消滅,所有一切功德悉皆圓滿。若說我自己就是佛,為什麼要念他佛? 這是沒有善根的人,遇到善緣不安心念,念還念不好。這應當發大慚愧呀!

    

  我們不要高談理性了,還是守本分,老實持名,念阿彌陀佛。就像小孩子吃母乳一樣的念,也等於我們吃飯一樣;小孩子吃乳就會白白胖胖的一天天長大;我們 吃飯身體才會健康、才能做事。所以一定要好好的念佛,如嬰孩在母親懷中乖乖吃乳,吃飯就好好的吃飯一樣。你能把念佛當作吃乳、吃飯,能不忘念佛,那就好 了、就對了!聽明白了嗎?好!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請各位至誠念佛吧!

    

  第三天執持聖號得一心此生決定往西方

    

  一、初心散稱為佛種

    

  有人問到:「執持聖號能不能得到一心不亂?又念佛是不是決定可生西方?」這問題,彌陀要解說:「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當知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議, 名號的功德尤不可思議,你散心念佛都能作為成佛的種子。如法華經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由此可知,以散亂心稱佛名號尚 有這樣殊勝功德,何況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焉有不往生極樂世界之理?

    

  其實,能不能往生西方,這完全操之在你自己,你問:「我可不可以生西方?」我還是告訴你誠實之言:「完全操之在你啊!」只要你真有:「此身不向今生 度,更待何時度此身」的認識與決心,誓願此世決定往生西方,那麼你今世就可決定生西方的。所以,不要沒事找事亂想,管它是散心或一心都不要去理它,把它丟 到一邊去,仍然安守你的本分,稱佛名號就好了。

    

  二、常恆執持登不退

    

  總之,你只要「執持」不忘就對了。何謂「執」?好比拿一件東西緊握在手裡;不但要保持住,還要有恆心,不要讓它掉了,掉了就會打碎、打壞了,這也就是 「持」的力量。所謂「執持」就是「念念相繼,不令間斷」,就像我們上午念佛,下午也要念;今天念,明天還要念,這就是執持。平時要念,有苦難時更要念,念 到大家苦難解脫方罷休!到那時則念未來佛,廣於十方世界度苦惱眾生。

    

  你若不念佛,那意中的三毒--貪、瞋、癡就會跑出來,但只要你心中有佛號在,這些貪等三毒之惡念就起不來;因這三毒非真有,是幻想虛妄之法,唯念佛才 是真實的功德。虛妄之法那能迎擊真實的功德呢?這好比雞蛋碰金剛珠嘛!所以,不用再去理它是散心或一心,只要這樣執持一句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 彌陀佛……,不管是行住坐臥或是穿衣喫飯,從朝至暮,一句佛號不令間斷;你就是有諸病苦,及一切不如意事,還是一句阿彌陀佛,這樣保持下去就對了。能這樣 還怕不生西方嗎?

    

  如何才是真正的執持呢?比方當人家說你好時,你就答他一句「阿彌陀佛」;講你壞或對你起瞋心毀謗時,你仍回他一句「阿彌陀佛」。換句話說,不管是遇到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一句佛號一定要執持著,不能忘失,否則被境一牽,要想得正念生西方就難了!

    

  不但要保持,還得要任持--任運而持;任是自然的意思,就是平時就要能執持,這樣久了就能自然而然的任持。能任運執持佛號是「因」,「果」就是得生西 方極樂世界;一旦往生淨土,從此便不再退轉了。所以,以後別再問老和尚:「我能不能生西方?」那要問你自己是否有執持聖號?你有執持就生得了西方,沒有執 持就生不了西方!因果就是如此清清楚楚。

    

  三、有至誠即能一心

    

  這句聖號只要你能不斷地執持,散亂由它散亂,到最後自然就能達到一心;如果不能執持談何一心?沒有因如何能感果呢?有人剛念佛就想得一心,那談何容 易?你不在因上用功,就想要得果,那是妄想呀!我這麼說,並非叫人不要求一心,若不求一心,那是違反經義,違背古德悲切的教人要得一心;我講的一心是有層 次的。

    

  這裡講的一心是凡夫的慚愧心、至誠心。凡夫只要有慚愧及至誠之心就是一心,若無即非一心,能做到如此的一心,就會感往生之果。大家要用力呀!不用力,那所得的功德僅是種來世的學佛種子而已,今生是無法生西方的。

    

  遺教經中說:「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若沒有至誠、慚愧之心,做世俗事都難有成就,何況是出世之大事?一個人要如何對治三 毒煩惱?那就要用至誠心和慚愧心來念佛拜佛。我們人非但於動時會起煩惱、打妄想,就是在靜的時候,也一樣胡思亂想。因此,我們要時時有警覺心,當自心起了 貪瞋癡等煩惱時,不要隨著煩惱去造惡,要能即時醒悟並發慚愧心;莫把煩惱帶給他人,不要自己下了地獄還要拖他人下去。應該要想:「我不能度脫他人令他了生 死,怎可再把他拖到三塗裡去呢?」只要你有這種想法,那你就不會再造惡業了。

 四、彌陀聖號滅五欲

    

  在這娑婆世界裡遍處都是魔,此魔非指三頭六臂、張牙舞爪、手拿大刀鋼叉之魔,而是指財、色、名、食、睡五欲之魔呀!這五欲之魔實在是比毒蛇、老虎還要 厲害;倘若我們是被毒蛇咬死或被老虎吞下,那只是死了個臭皮囊而已;但若是被五欲之魔吞下去,那不但生不了西方,還會墮到三塗惡道裡去啊!這點大家要特別 小心,不能不警覺呀!我們修行,說實在話就是在跟魔交戰、與五欲之魔作戰,你不勝它,就沒有辦法消滅它;好比與敵人作戰,你不消滅對方,那時時都會有生命 的危險。對付敵人是不講溝通也不講人情的,講溝通、講人情只是反害自己而已。

  平時我們對人當然要慈悲,但是對七情六慾就不能順其引誘了。尤其是在家學佛者,真是可憐!徹頭徹尾、前前後後都是惡的環境,被七情六欲所包圍著。難怪 乎佛陀在優婆塞戒經上說:「菩薩有二種,在家菩薩修行難,出家菩薩修行易。」你看!我們住在靈巖山寺,一心在道業上精進,只要稍有不正軌的行為或是威儀上 有不合宜的地方,馬上就會有人糾正你。在這個道場辦道,你想要犯戒也沒有那犯罪的惡緣,因為這裡只有善緣!

    

  但在家修行就惡緣多於善緣了,在家菩薩要靠自己修行,還要供養三寶,若有家庭的,責任實在也大,要盡孝又要行慈,上上下下都要照顧,周遭人事又要和 合,如果有一點小差錯就會遭人批評、講話。學佛的人就是這個樣子!不可有缺點,樣樣都要追求完美,所以你就凡事多忍耐呀!事事要吃虧,好事予他人,壞事給 自己,多行忍讓就對了!你想有大智慧、大福報,就是依這樣修持嘛!

    

  所以我時常講,出家是大丈夫,其實在家能夠修行實在也是大丈夫,而且比出家的秉性還要堅強,否則你在家是沒法修行的,因為障緣實在太多了!在這些五欲 之魔的面前是說不得大話的;你說你不怕,除非你有所依靠,依靠什麼?依靠阿彌陀佛。也就是當五欲之魔現前時,你能把一句佛號執持得住,不管是散心或一心, 就是念茲在茲,那麼此生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五、情不破生死難了

    

  人本與天地並稱三才,出了家為僧又可與佛、法並稱三寶,人是何等的高貴呀!可是一般凡夫卻顛倒妄想一生,那就變得下賤了,簡直已忘了自己是個人了。當 有人拉你作惡、或找你麻煩時,沒有關係!只要念句阿彌陀佛就沒事。但怕的就是人家對你好,就情情愛愛的沉迷下去;有了這情愛之水,如同春雨走滑路,又如走 碎石路般的顛簸危急。

    

  所以我們凡夫一定要突破情感這一關,此關若不破,生死難了啊!生死之本在於染,染什麼呢?就是染了五欲。學佛是大丈夫之事,對於男女間的情愛當用金剛利劍來斬,要斬情絕愛不可藕斷絲連,只要有一絲情愛在就會被束縛住。是誰縛你?是你自己啊!

    

  這個情不單是指男女之情,你若真想要求生死解脫,行上菩提大道沒有障礙,那麼老實的告訴你,連父母、子女之情都要斬斷。這是從出世之道來說,非以世俗 觀點而論;人間之道完全是情感的,人間的情感是生死法,你若無情人家就以為你冷面如霜。要知我們學佛修行是超人間的,是要了生死的,這點大家要分清楚。你 不要想:「怎麼如此違反人情?要人父母、子女、夫妻之間的情愛都要斬斷!」當知這是站在「真理無情」的立場而論的。

    

  六、菩提道大仁大義

    

  以世俗而言,為人子女的一定要聽父母的話;父母養育子女,子女就要孝順父母,父母叫你怎樣,你就怎樣,這是天經地義的。可是你若要修行,要了生死,要 使父母也得解脫,那母女、父子之情一定要斬得俐俐落落的,你才能上菩提道;待道業成就,你度了父母,福慧圓滿了,那才是真正的大孝。否則,你要想出家修行 那是很困難的;就算讓你住到寺裡,父母還是要把你找回去;剃了頭還是把你帶回去,並買頂假髮要你戴上。所以如果你連這點情都捨不得、突不破,那如何能修行 了生死呢?

    

  你要會想:「自己生死未了是小事,我的父母生死未了才是大事;而且不只今生的父母生死未了,還有生生世世無量無邊的父母,他們都還在生死途裡等著我來 度啊!」因此,你要有出世這種沖天之志,要拿出智慧來,度己而後親才得度;莫因今生父母的障礙而害苦了多生累劫的父母。能暫時忍一下痛,將來才能得解脫; 如果你還想:「父母這樣傷心、痛苦,我還是順著他們好了。」那你就與菩提道絕分了,你生生世世的父母也將繼續沉淪永難了脫。所以,如果你想好好念佛、想出 家,那就要把母女、父子這些情愛都斬斷。

    

  夫妻之情也是一樣,先生想出家卻罣礙著太太,太太要出家也掛念著先生,於世法說這是好情義。當知那真是不足以道的小情小義!學佛是大仁大義的,若還念著這種小情小義,又如何能把萬德佛號念得很好呢?

    

  大家來山上打佛七,業障重的人都會有這些情愛的事來障礙你修行,想要突破唯有靠這句阿彌陀佛了。我說這番話,不是要你們聽聽就好,還要你們能實實在在 的做到!那就不單多世的父母能得永遠快樂,普天下也太平了。這是出家與在家、解脫與束縛的抉擇,苦與樂、情與智就看你如何取捨了。將相本無種,人人當自 強;佛是凡夫成,敢不力求之?唉!有智慧的人啊!你能接受我的勸告把臂同行嗎?同行到安養佛國拜見彌陀慈尊!

    

  第四天生大慚愧發至誠如是念佛達一心

    

  一、眾生心具佛寶藏

    

  大家來山上打佛七,晚上的慧命香,依規定有一枝香是講開示的,至於早上或中午的過堂,就視情形而做方便開示。說到開示,真是慚愧,我那裡能夠講開示? 只是拾前人牙慧胡亂說說而已,大家聽了,若認為說得好就照著做,如果認為講得不好,那聽過就算了;當然,若有錯誤請指正。

    

  「開示」兩字,應該如何解釋呢?就是打「開」每個人的清淨心門,展「示」每個人心中同佛一樣的無盡寶藏。人人心中都有寶藏,並非佛陀才有,只不過是我 們把心門關得緊緊的,陽光射不進來,不透風也不透氣,裡面黑暗暗陰沉沉;雖然把這寶藏封閉在暗室中,沒有陽光的照射和空氣的對流,但它不像其他平常的東西 會因放在暗濕濕的陰室而壞掉。不過雖是不壞,但把這個寶藏放在暗室裡不拿出來用,實在是太可惜了!

    

  佛陀有無量智,知道眾生心中也有同他一樣的無盡寶藏,只是我們不知將它顯現出來而已。因此佛陀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特從常寂光中降生到人 間,慈悲「開示」眾生心中有無盡的寶藏,且要眾生覺「悟」這寶藏是自家的珍藏,每個人本已具足,不須外求,但須要自己深「入」把它拿出來用,佛陀不可能替 眾生將此寶藏拿出來。

    

  我們現在雖是苦惱眾生,但要明白我們心中都具足同佛一樣的無盡寶藏。佛陀已得到寶藏,為何我們還沒得到?唉!說來真慚愧,只因不長進、太懶惰、太懈怠 了,所謂「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你若不修就不得。我們聞到了佛法,明白道理後,就要依理來修持,否則聽了也是沒有用。雖知修行好,偏偏修不了,那都是被 無始以來所造的惡業障蔽住了,真所謂「業力不可思議也」。業力雖是不可思議,但要知道,佛力更是不可思議中的不可思議。大家念佛不要怕業障重,只要大家懇 懇切切的念佛,老老實實的拜佛,等待時間一到,功夫成就了,因緣具足,果報自然圓滿。

    

  二、轉凡夫心為佛心

    

  諸位來山打七,要能善用這清淨的環境,好好用功精進念佛,不可同世俗人一樣醉生夢死;也不要太愛護這色身,這身體有什麼好愛護的,只會造罪業!父母辛 辛苦苦的養育成就我們的色身,我們當好好善用它來念佛,精進辦道,以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希望大家放下身心,好好把握這七天難得的稀有因緣,將心力集中,不 要亂打妄想,這樣功夫才能進步,才不辜負你發心來山打佛七啊!

    

  我們打佛七就是要剋期取證,要先將身口不亂動不亂說,而後將心守好,使在這七日中有所成就。所謂「打七」,依字面上可以解釋為打掉我們的第七意識,因 為第七意識裡都是那些貪、瞋、癡,沒有好的;比如你想布施,它就慳貪捨不得。打七就是要把它轉好,轉為「平等性智」,並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 為「妙觀察智」;連第八識內一分生滅心亦要打掉,轉為「大圓鏡智」而成佛。所以,我們打七的作用就是要把八識裡的壞念頭打掉,如此才能把凡夫之心轉為佛 心,念佛即是轉凡情為佛心。

    

  什麼是佛心呢?心清淨就是佛心,不清淨即為凡夫心;所以,眾生心和佛心本無兩樣,僅是清淨與否之差別而已。眾生心雖不能馬上清淨,不過現在我們所能做 到的就是要有慚愧心、至誠心;一個人雖造了殺、盜、淫的惡業,全身都是罪障,但只要你能生大慚愧,真心懺悔,肯回頭發大至誠心行善斷惡,所謂「日日向東 走,回頭便是西」,又謂「不怕念起,但怕覺遲」,所以只要能生大慚愧心、發大至誠心,再憑藉這持戒、念佛的功德力量,那麼所有罪障無不消盡;罪障一清淨, 六根必圓明,就六通自在了!你能以慚愧至誠之心執持聖號,必能生西方,圓成菩提果,廣度諸同倫呢!

    

  三、生西圓證三不退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好處是圓證三不退:籾位不退、粆行不退、粃念不退。即是一生到西方,就同時證得三種不退,不像一般經教上所說的三不退是次第而得的。先談一般經典上所說的三不退。

    

  在娑婆世界,要破我執,斷見思煩惱,一旦證了羅漢果,已經成聖了,不再退墮到凡夫地,這就是「位不退」。若證了初果必定能證得羅漢果,證初果就不會再 退墮到三惡道,只在天上人間往返輪迴;而且即使每天只吃飯睡覺,最遲七世就能了三界內的生死,如果能精進修行當然就不必七世,或許三、五世就可所作已辦不 受後有。不像我們凡夫實在可憐,還在六道輪迴中打轉,一不小心造惡犯戒,就墮到三惡道裡去了。

    

  發大心行菩薩道度眾生,不退墮到二乘地,見思煩惱已經落了,塵沙煩惱也破了,這就是「行不退」。所以,要證行不退,就要發菩提心,上求下化進趨極果。要想達到「念不退」,那就要念念流入佛果海,破無明,證法身。

    

  往生極樂世界,不必一定要斷惑,只要一心念佛,乃至十念功成,也可以帶業往生。從我們娑婆同居穢土,橫超到西方極樂同居淨土,於九品蓮華中託質,即能 常與諸上善人俱會在一起,如此日夜觀摩薰陶,永離位的退緣,所以得證「位不退」;又因常聞法,樂修大乘之行,永離行的退緣,所以得證「行不退」;且華開見 佛,常見佛的緣故,念念求成佛道,永離念的退緣,所以證「念不退」,故一往生即可圓證三不退,那就可一生補處佛位,此種殊勝利益,只有彌陀淨土有之!

    

  四、持聖號畢竟不退

    

  在其他經教中只有提到三不退,沒有畢竟不退。什麼是「畢竟不退」?此乃專顯佛號、經名的功德,圓滿無礙,不可思議;不論你是定心念、散心念,抑或有心 念、無心念;只要佛號、經名一經歷耳根,耳朵一聽聞了,即使你沒念,也會納入八識藏中,成為成佛的種子,永遠不壞。假使今生不得脫苦,經過千萬劫後,善根 成熟,畢竟能以此功德而得了脫生死乃至成佛道。

    

  佛號功德是不可思議的,就像佛陀時代,有一老年人到祇樹給孤獨園,要求佛陀許可他出家,當時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等,都是大阿羅漢,能觀八萬大劫以內的 事,便用慧眼觀察;見其在八萬大劫內一點善根都沒種,年紀又大,如何能出家呢?就告訴他不能出家。這老者一聽到自己連一點善根都沒有,不能滿出家願,心裡 很難過,於是就嚎啕大哭。此時,佛陀聽到了,就問是怎麼回事?弟子就將原由告訴佛陀,佛陀說:「他可以出家的,他在八萬大劫前有種善根。」

    

  如何種的呢?在八萬大劫前,這老者曾是一樵夫,有一次上山砍柴,遇到一隻老虎,因怕老虎吃他,就爬上樹避難,於此驚嚇中稱了一句「南無佛」。這老者就 只是念了這一句「南無佛」,現在這善根成熟了,可以出家修行,最後也證了阿羅漢果。這就同法華經裡所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 道。」就像世間一般人雖不信佛,但當遇到大水災、火災或大地震等危難時,也會脫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或「南無觀世音菩薩」;只要能稱「南無佛」,即種下 成佛的種子,待因緣、時間和合,自然會成熟,終能圓滿佛道,是為畢竟不退。

    

  我們現在打佛七,每天有十二小時用功,念佛幾萬聲,禮佛五百拜,如此功德那裡不能生西方?一定能生西方的!並非一定要到一心不亂才能生西方啊!經中說 的一心不亂有二種解釋,謂:「事一心」和「理一心」。證到事一心即得「位不退」,生方便有餘土。證理一心,即得「念不退」,生實報莊嚴土。我們凡夫念佛雖 還未到理、事一心的境界,但只要念阿彌陀佛,就能得到「畢竟不退」,遲早都能往生西方。大家放心,只要你能以至誠心執持名號,就生得了西方;所以不要怕念 佛的功夫不夠,仍有散亂心不能生西方!最重要的是看你能不能「執持」聖號,若能執持不失,又具足信願,就決定能生西方的。這生、不生是操之在你自己呢!

    

  五、彌陀甘露是法水

    

  世間常言:邪不勝正。但在某些時候,正的也有被邪的欺壓呢!好比現在是末法時期,邪說熾盛、是非顛倒、以是為非,連真的也辯不過假的。在這五濁熾盛的 惡世,佛法好像被外道遮蓋住了;不過這只是一時的現象,非長期的。為什麼?諺云:「善似青松惡似花,花笑青松不如它;等到一日霜雪至,只見青松不見花」 啊!

    

  我們都知道,水是決定滅火的,可是若想以杯水濟車薪,這是不可能的;一小杯水怎麼可能去撲滅一車柴的大火呢?好比現在末法邪說熾盛,眾生善根淺薄,惡 業障重,僅以微少的善根之水,怎能撲滅多世深厚的惡業之火呢?所以,大家念佛時才會妄念紛飛,拜佛時又有雜亂波浪,腰酸背痛。

    

  雖是如此,但也有多水的地方,如大火來了,沒有水,就要快想辦法去找水源,接長水管,就能普灑甘露,火就滅了;我們一念佛時,就妄想煩惱多,這時不要 去理它,你仍然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如是一句接一句不斷的念下去,那麼妄想煩惱到最後也就自然會化為烏有了。阿彌陀佛就如同是水,能執持稱名,就可接到 阿彌陀佛的功德法水;這功德法水是清淨的,能洗淨眾生的塵垢,能消盡眾生無始的業障。

    

  大家來山上打佛七,這麼精進用功,就是要取清涼甘露功德法水。這聖號甘露法水是遍一切處的,有什麼大火不能熄滅呢?火能燒盡山河大地,但不能燒滅虛 空;所以說,到最後還是邪不能勝正的。大家應當要有這種正知見,千萬不要看到外道或惡人是這樣的凶惡就怕。「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傷」,惡人雖能 威武一時,總是不久長的啊!善是青松、惡事是花;松柏四季青,花無百日紅;所以他們為惡,受苦報還是他們,我們要多多可憐他們,同時也要廣設方便以正知正 見、淨戒功德來慈悲攝受他們。因為他們本心本性仍是善良,只是一時不覺,妄造惡業,若有善緣協助,則他們的良心終會覺悟,捨邪歸正的。

    

  六、一稱聖號成佛道

    

  諸位聽了這番話,信心應該十足了吧!大家要常來打佛七,不要打一個七就不來了。如果知道自己善根淺、罪障深、沒福報,那就要多多念佛,精進用功,業障 才會消得快;唯有多念佛才能消業障、增福慧,否則一杯水,是不可能把車薪火撲滅的啊!我們要有信心,堅信「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一定信今生就可往生 西方,今生能生西方那多快樂呀!那裡還要再等二生、三生呢?一生就已經夠苦惱了,更何況如佛陀時代的「老者」,過去等了八萬大劫,今生始得度,那多生多世 的生死苦怎麼受得了啊!我定要今生回到西方老家去,彌陀慈尊必來接我,請拭目以待!

    

  大家每天念讚佛偈:「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往生品位分上、中、下三輩,各輩又細分成三品,計為九品。由眾生因行有淺深,故感九品之不 同。念佛得理一心者生上品;事一心者生中品;能真信切願持名,雖然未得一心,也可生下品。犯了五逆十惡能念佛懺悔者,也能生在下下品。這是仰仗彌陀大願力 帶業往生,是為彌陀淨土特別法門。分九品者,所謂一分因一分果,就像世間人說的:一分錢一分貨;貨好,價錢當然就貴!價錢低,何能買到高貴品呢?所以懈怠 人若能精進念佛念到一心,當然得生上上品,待菩提道圓滿就與佛平等。

    

  因此,大家要以至誠心念佛拜佛,那有不生西方的?不但生西方,而且品位還高呢!當知「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希望諸位,要好好的精進念佛,求生西方吧!

    

  第五天富貴心歇能求道成佛方為無上尊

    

  首先,真為諸位高興歡喜!在這末法時代,釋迦佛已滅度,彌勒佛未降生,也就是正處於佛前佛後的八難之一。諸位能有這個因緣,聽聞到無上的佛法,且又能 遇到淨土法門,甚而肯克服種種的困難,來到本山清淨道場打佛七,實在是往昔之中曾於諸佛菩薩前種諸善根,發大精進心,今天才有這殊勝的因緣。否則就是來 了,也不可能安然自在地參加佛七,來念佛修行。這點大家應該感到慶幸才對!

    

  一、求出世的真富貴

    

  我們學佛最主要的大前提是要有正知見,沒有正知見,雖學佛法也是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利益,就有如指南針使用錯誤而達不到目的地是一樣的。大家應該知道, 我們學佛的人念佛修行,並非同世俗人一樣只為求富貴、升官發財,而是為了解脫人生之苦而學佛;若只為求富貴,那麼信其他外道也一樣可以的。這麼說,佛法就 不講求富貴了嗎?在佛法中也講究求富貴的,但所求的是出世間的真富貴。  

  世間的富貴往往是成就道業的大障礙,所以應當揚棄不可要。常言:「富貴學道難」,富有財、貴有名,財、名是五欲中之二種欲,這如同兩條鎖鏈,有這財富 名望的人,就會被束縛得緊緊的,要想修行,那真是難呀!所以,只要身體健康,生活安定,衣食住行不缺就可以了;如果衣食不夠,當然是要想法子營籌,否則也 是難以修行的,因衣食缺則身不安,身不安心也難安;身心不安又如何修行呢?

    

  生在這個時代,尤其是生在臺灣這個寶島,大家生活安逸又富裕,那裡還會有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我們有這樣的好環境,就不要再求名爭利了,那樣會障道害自己;大家一定要把富貴之心歇下來,才能真心求道啊!

    

  事實上,造業作惡的大多是富貴人。據我們所觀察,富貴者有幾人能夠真正自動為國家社會貢獻?富而不迷不驕的又有幾人?人一有了富貴,很少能不貪迷於五欲的。但財、色、名、食、睡是地獄五條根呀!一貪迷就會墮到三塗裡,所以千萬不要費心於追求世間的假富貴。

    

  佛法講的富貴是什麼?修六度萬行就是最富,超出二死是為最貴。什麼叫二死?就是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在六道輪迴中生生死死叫分段生死。凡夫修道,證了 阿羅漢果,就了脫分段生死超出三界了。阿羅漢再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破無明證法身,圓成佛道,就是解脫了變易生死。若菩薩道圓滿,已成就了佛道,那就是超出 二死;像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無量諸佛都是已超二死,自由自在為九界之最尊,這是何等的高貴!

    

  佛陀又名為世尊,就是為一切世間之所尊;又名天人師,這是何等的尊貴!佛陀之所以為世尊,就是因為他具有大慈悲大智慧,能救拔眾生苦,並能使眾生得 樂。我們看看世間的富貴者,有幾人能如此拔苦與樂的呢?我們學佛就是要向佛陀學習,必要得到出世的真富貴,具如此的向上心,那才是真佛子啊!

    

  二、盡形壽至誠稱名

    

  大家學佛,修淨土宗,首先須具足信、願、行。彌陀要解說:「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我們在此打七念佛就是重在行。

    

  念佛應如何念法?一般講有四種念法,我現在就單提一種人人可行,且容易成功的妙法--持名念佛。持名,持何名?就是持念阿彌陀佛的萬德洪名。當然持其 他諸佛之名,功德也是不可思議的;那麼釋迦佛為何於無量無邊諸佛中就單提一尊阿彌陀佛,要我們稱念禮敬呢?這是因為「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為何第 一?因為阿彌陀佛的願力最大,他發了四十八大願,要普度一切眾生。因此,我們應該要好好的念阿彌陀佛,不要又想念藥師佛求生東方,免卻一心掛兩頭,以便專 心,古德有言:專修則萬修萬人去。

    

  我們念佛時,不管是念六字或四字,每個字都要念得清清楚楚,從恭敬清淨心中念出,再用耳根清清楚楚地聽入心中。一句佛號如此念,就是千句萬句也是如此 念;今天這麼念,明天仍然是這樣念;今年是如此念,明年乃至百年也如此念,你以這樣的方法來念佛就對了。最重要的是恆常心,千萬不可今日這樣明日又那樣, 心不專一生不了西方,太冤枉了。

    

  至於應該念四字還是念六字較好?其實都是一樣的,並不是六字就比四字佛號好;經典上都是叫人執持「阿彌陀佛」,但為什麼要加「南無」二字?南無就是皈 投的意思,也是含有「一心」的意義,要我們以一心皈投阿彌陀佛。如果你要念慢一點可持六字;若要快一點,四字佛號比較好念。

    

  我們念佛要同吃飯一樣,每天都要吃;打從我們出娘胎就開始吃,直到現在每天仍然要吃,究竟要到何時才不用吃?那就要等到閻王來抓你的時候才不用吃了。 我們念佛也是一樣,要清清楚楚的念,念到阿彌陀佛來接引;並非只念一天、二天或打一個七、二個七就好,大家千萬不要搞錯!而是要盡形壽地把這句佛號念熟, 沒有停止的時候。這好比小學生讀文章,一遍不熟,再讀二遍、三遍乃至百遍,如此讀下去,到最後總會熟的;不能因為一兩遍讀不熟,就放棄不讀。所以,我們念 佛,也是何時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到那時候才暫時告一段落。

    

  我們生到西方後,並不是馬上就成佛;凡夫到了西方,是先到凡聖同居土暫住,而後再到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最後才進入常寂光淨土而成佛。我們為何要 念佛?就是為了成佛;成佛做什麼?為了度眾生,因此我們要發大菩提心來念佛,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來念佛,這樣,目標才正確;你若捨了菩提心而念佛,那等同指 南針的方向指錯了。一旦生了淨土,就要回入娑婆,駕大慈航度眾生。度眾生要到何時為止?要到眾生界盡,佛的覺行才圓滿。

    

  三、背塵合覺向佛道

    

  我們念佛究竟是念什麼佛呢?所謂「心即佛,佛即心」。我們的心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心;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也是我們的心,甚 至整個大法藏界、整個虛空也都是我們的心,而虛空是無邊際,我們的心也是遍滿整個太空宇宙。何謂宇宙?上下左右四方謂之宇,古往今來謂之宙;換言之,宇宙 即是指時間空間。我們說心包太虛,其實眾生本有的心就是超時空,是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故此心乃非因緣所生,若是因緣所生,則會隨因緣而滅,那就非真實 的了;而我們的真心,就是自性清淨心,亦是佛及眾生之本源,是真實不生不滅的。

    

  阿彌陀佛是斷德究竟,也就是已斷除一切的煩惱,永不造惡業,清淨無為解脫自在;不但是自利已圓滿,利他的功德也已圓滿。換句話說,福慧皆已究竟圓成, 已證法界藏身,也就是證了本有的清淨心。其實法界一切眾生也都有這清淨心,也都能證得法界藏身,但眾生不成器,不好好修行,使本有的清淨心不能顯發,那有 什麼話可說呢?唉!是天不佑我嗎?是地不助我嗎?是自己懈怠不精進,夫復何言!

    

  佛陀的身是萬德莊嚴的清淨身,而我們的卻是造諸惡業而成的業報身;只因佛陀是背塵合覺,修一切清淨法,而我們凡夫卻顛倒背覺合塵,昏迷於一切塵勞中。 這塵就是五欲,也就是眾生所喜樂的財色名食睡,地獄的五條根。如果我們要想轉凡成聖、轉染為淨,那就必須要念佛。凡夫所以能把殺、盜、淫等諸惡事做得那樣 純熟,入木三分,那是因為多生累劫來做慣了,習氣太重了,若不要他做他還是要做;而我們現在學佛了,就應當要轉眾生所熟之習染成生,於修清淨法上要轉生成 熟。

    

  四、念佛即是念自心

    

  「心即佛、佛即心」,就是眾生即佛,佛即眾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念佛即念自心,阿彌陀佛是我們眾生心中的佛,並沒離開我們的心,所以,念阿彌陀 佛即是念我們的自性佛。既然佛是我們心中的佛,那麼我們念佛還是感自己的心,自己感自己,那裡有不感應道交的道理呢?不但阿彌陀佛是眾生心中的佛,十方世 界所有一切諸佛,也是眾生心中的諸佛;眾生亦如佛心中的好兒,既是佛心中的好兒,佛那有不垂慈接引?那有不憫念的呢?彌陀慈父總是希望我們能早點回到極樂 老家,早日成就佛陀之三德--斷德、福德、慧德;亦即法身德、解脫德、般若德啊!

    

  我們千萬別再唱反調,行背路,搞花樣了;要聽佛陀的話,發至誠心,老實念佛。字字句句清楚地念,心口念耳朵聽,這樣才不會打妄想;否則口念心不念,心裡想東想西、胡思亂想,這樣怎麼能跟佛相應呢?

    

  五、準備資糧往西方

    

  我們既然是打佛七,就是重在行,若有疑問要請教,應該是與修行念佛有關的問題,這樣對自己才有助益;如果單問一些名相上的意義,對修行是用不著的。對我們最重要且用得著的,就是多念佛、多拜佛!

    

  我們學佛要注重行,若不修行而專在經教上鑽研,你道理即使明白了還是生不了西方;要想生西方,就靠你執持聖號的功德資糧。希望大家不要荒廢念佛的功課,要時時刻刻執持聖號準備生西方的資糧。時間已經到了,請大家還是多多念佛,一心求生西方吧!

    

  第六天念佛注重求往生捨此法門難度脫

    

  一、唯依念佛度生死

    

  印光祖師告訴我們,在這個末法時代唯有執持念阿彌陀佛才可了脫,修其他法門是沒有解脫之分的。不懂理的人會不服氣,以為這麼單靠一句佛號,就把佛陀的 一代時教都勾消了。話也不是這麼說,要知道法有它的時代性,猶如農夫種穀要依時節一樣。像在大陸冬季氣候嚴寒,非是生長的時節,雖播種也是不可能生長的, 故時間性、時代性確實是有影響。佛法分正法、像法、末法,現在是末法時期,你不好好在念佛上做功夫,還說其他法門好啊!其他法門當然也是好,但不對時候 嘛!

    

  凡事凡物即使再好,皆有其適用的時候,一過了那個時候也就不好了;就如冬天寒泠,你雖說葛紗夏布輕,又透風涼爽,但那是要在夏天才好,若冬天穿,豈不 活活凍死人才怪。反過來說,到了夏日炎熱的時期,你說皮革棉襖很好,這些衣服有保暖禦寒的作用,當然是很好,但要在冬天才好,你不能在夏天還說它好,還死 不識時要人穿著吧?又如人參是補中之王,這當然是上等藥材,但體虛的人受不了補;如果感冒的人還泡人參茶喝的話,那病情會更糟的。所以不管世間、出世間的 一切法,都是隨著時節因緣而生生滅滅。  

  「法門」既屬於第二義諦,當然也是隨因緣時節而有它的適用性,這點大家要認清。在這個時代只有一句「阿彌陀佛」才可以了脫生死,你們想要往生西方,不 受人間之苦,這點信心要有,這點正知見要有。你不要聽人家亂說某某法好,某某法妙,他人說的好法、妙法,你由他好去、妙去;我們要修「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淨 土,往聖前賢人人趣向西方」的念佛法門。你千萬要注意啊!在這個時代唯有念佛才能得度,除了念佛沒有其他的方法可得解脫。不管人家向你說其他的法門是如何 的好,你就對他說:「那是好,你修吧!你喜歡就好,我是念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各人的志願修各人的道,道不同不共行!」

    

  我常時向諸位介紹印光祖師的話,為什麼呢?因為他所說的話句句都是有來歷的,他一切的言說都是依據經論上佛陀說的話。比方印祖說:「現代的時代,捨此 念佛法門不能夠度脫、不能了生死。」這話就合乎大集經上佛陀說的:「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在末法時代,億億人修其他法門很難得有 一個人成就,唯有依念佛才能夠度脫,所以這是最簡易也是最穩當的方法。

    

  經上的佛語大家要信得及,若這還信不及,那就不是佛子啊!尤其是身為出家人,披的是如來衣,靠佛吃飯,不宣揚佛法這事不談,若是連佛陀的話也信不過,甚至還毀謗念佛,那就等同魔子了;切勿狂妄,連佛言祖語都不至誠接受,如此那有正知見?

    

  二、一聲佛號賅六度

    

  常言「法門無量誓願學」,我們固然不能只學一法而是要通學,不過你要知道,念佛這一法就是總持之法,具足無量無邊之法。我時常比喻阿彌陀佛聖號就如多 種維他命,你吃了綜合維他命,身體就能得到各種的營養而無欠缺;一句阿彌陀佛四攝六度萬行皆已具足。蓮池大師亦說:「舉起名兮,兼眾德而俱備;專乎持也, 統百行以無遺。」這番話沒有大智慧的人是聽不明白,也沒辦法領受的,信不及啊!

    

  一般人有此誤會:「一句阿彌陀佛既是賅攝六度萬行,那麼是不是我們念了阿彌陀佛,其他的四攝六度萬行就不用做了呢?」要知道,我們念佛求生西方,經上 告訴我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一定要堅固我們的信心,先把這句佛號念好,待業障消除、智慧開朗,然後再修其他的法門,由約而博。為何 先要執持阿彌陀佛聖號?因為聖號中具足四攝六度萬行的功德,所以我們就要多念佛,仗佛的功德做我們的基石,把這個基礎打好了,然後再修四攝六度。如此這條 路才可以走得通、走得上去,且走得輕鬆不吃力,那多好,多麼穩妥!

    

  雖說要修四攝六度,但我們念佛的人一定要注重回向求生西方,生西方證了無生忍,然後再到十方世界坐道場,廣度眾生,滿菩提願;必如此,方名真為念佛行者。

    

  以上這些話都是過去祖師大德說過的,祖師是依經義而說,我只是將語句稍變,令人易懂,但意義還是一樣的。為什麼要改語句呢?因為話往往是隨著時代而有 不同的表達方式,若完全依經文來說,往往會有人聽不懂,所以說話要隨著環境、隨著人的根性而說,但千說萬說總不能離其義理;如現在科學醫藥進步,有綜合維 他命多種營養素的合成,所以我就以它為譬喻,這樣大家就易於明瞭。你們認為對嗎?

    

  三、大乘行不惱眾生

    

  一般不了解的人,總認為大乘行者應該要在這娑婆世界行菩薩道度眾生才可以,說求生西方是小乘法。依你一方所說是沒錯,佛法就是要度眾生,要捨己利人, 也唯有度眾生才能報佛恩,才能成佛道;但是你要忖量自己有沒有能力度眾生?若有,你就以利他為自利來修行吧!預祝你度生無礙,早成佛果!

    

  我們是罪障凡夫,生此末法時代,所幸我們在末法時代還能遇到佛法,能信能修,那也是我們往昔之中多聞佛法,多種善根來的;沒善根不可能遇到佛法。不過 我們當然還是業障重,所以至今仍未得解脫,這就是雖修善,但也免不了作惡,善並不純淨;一方面修福德,一方面卻又損福德;或雖守戒,但未修福慧,沒與人結 善緣。所以,度眾生是要有次第的,首先必須把戒持好,這是基礎;能自求了脫,再修大菩提行廣度眾生,即所謂「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

    

  如此按部就班比較穩妥,否則你度他,說不定你會誤他呢!為什麼?論云:「自身未度而度他者,無有是處。」你說的一面之辭是很好聽,但也不能不警覺我所 引證的真實語吧!其實,念佛人為菩提道求生淨土,待華開見佛悟無生,然後回入此界及十方國土度眾生,你能說這是不對嗎?難道佛語祖言還要請你指正嗎?你若 真有佛慧,怎麼不與佛言相同?

    

  我們現在能夠不害眾生,那已經很難能可貴;你能不害眾生,你的戒行就清淨了,你害眾生就是犯戒。你要想不害眾生,不惱眾生,一定要把戒守得清清淨淨的,否則再怎麼修萬行度眾生,也不會清淨圓滿的。當然人各有志,各修各的吧!請以後不可說念佛法門不好,以免謗法!

    

  四、想當法師先念佛

    

  印光祖師常勸導人,出了家若是想當法師,那就要先好好的念佛。你把佛念好了,將來就會有能力當法師。你若沒有修持福慧就想在經教上研究,學當法師,以 為法師坐在法座上好威風,那裡是那個樣子的呢?你若沒有過人的天資、強壯的體魄、因緣不具足,那就不要枉費了心機,辜負了時間,又空費力,還是老老實實的 念佛、拜佛吧!「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福增無量。」如此用功十年、八年若有成就,到了那時再學當法師不遲;其實不用學,也自然都會講法,也能度眾生 了,所以一定要按部就班的學。像本山上的小沙彌,打佛七時就跟著打佛七,先把罪障消了再深入經藏,到那時成就才大。若不從根本落實,只在浮面上下手,那能 得到真實受用?希望初發心的學者,切不可好高騖遠,千萬要老實用心才好啊!

    

  印光祖師這番話偏偏一般人不肯接受,總是急於研經教當法師,殊不知自己有沒有這個根機。現在不僅是初出家的如此,甚至連做師父的也顛顛倒倒的不識下一 代根性,不先指導他們在修持上、在戒行上下點功夫,那是先後倒置、不切時機;師教既不良,所以雖是學,卻學不成也學不好。夫復何言!

    

  若能向廣欽老和尚學那就好了,怎麼個學法呢?學他的苦行,幾十年來不在衣食住上講究、貪求;吃的能填飽肚子就好了,穿的能禦寒就好了。想要修行學佛道 嘛,連現前的這位老和尚善知識你都學不到,無法修苦行,還妄想學佛啊!真是捨本逐末。這就如同不事耕耘,而期能開花結果實。佛位是從因地下苦功,寶塔是從 基石上一層一層建成的,不是從頂層向下建的吧!請初發心的人要腳踏實地的苦練一番,皇天終究不會負苦心人的!

    

  廣欽老和尚他不說法,也不講經,可是大法師們見了都要向他頂禮;他不是學士、碩士,更非博士,但那些名教授還要至心皈依他。我們看廣欽老和尚雖不講 經,卻能度千萬人,而會講經的法師又度了幾人呢?他老憑什麼呢?就是持戒的功德莊嚴,禪定的寂靜功夫。諸位要知道,老和尚不是不知道要講經,但他不需要; 他有戒德莊嚴,以這真功夫度眾生就已經夠了,所謂身教重於言教,還要什麼其他的呢?諸仁者知之乎?他老能為,我們何以不能學?是懈怠吧!懈怠能成功您的學問道業嗎?要精進才有所成喔!

    

  五、今心念佛易相應

    

  諸位來打七念佛,一般來說,念佛是指要用心念,而不是用口念,但是我們彌陀淨土法門重在持名念,持名之法是佛陀金口所說,所以以口執持名號也是很重要 的。剛才說念佛是心念不要口念;要知道,心念當然是重要,但也不可廢於口念。古時的人根性較利,用心念,念實相佛,那當然是可以的;但現在這個末法時代, 一般人的根機已不如從前的人,所以還是不可廢口念。口念若能相續無間,念極情亡,亦能即持名而達實相。

    

  大家要知道,這念佛的「念」字,是「今心」兩個字合在一起,世俗一般人以為念佛是口念,所以就將念字加上一個口成了「唸」字,那是自作聰明!我們持名 念佛固然要口念,但千萬不要忘記了心,一定要用心念。用什麼心呢?「今心」,今者就是現在,此時此刻;當下這一秒是現在,到了第二秒時前一秒已經過去了。 鐘一秒一秒滴答滴答很有規律地前進,我們的心也應如鐘一樣滴答滴答不斷的保持著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句接一句,念念無間。當下的一句念過了就不 要理它,緊跟著隨之而來的每一句佛號,念念都要用現在的心!若無心,那你同一般人一樣昏散,那麼如何能成就往生西方的功德?

    

  我們念佛是仗他力,即仗阿彌陀佛的大慈悲願力,然而,實實在在的你不要忘記了自己的虔誠之心、恭敬之力。就像你口是在持名,但所持之每句佛號是否皆發 自於心?那我們如何才知道自己是否有用心念?是否心在呢?就是你念每句聖號,都要聽得清清楚楚;你能夠聽清楚了,這表示你的心在;要是口裡念而心根本沒有 聽到,那就是你的心不在,並不是說你的心沒有了,而是不用心,心跑到其他地方去了。大家在這上面要注意,這是用功的命脈處。若不用今心來念佛,那就猶如憨 山大師所說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你沒有聽到這句聖號就是散亂。若能明明白白聽得清清楚楚,那你心就在,就不算散亂了。能如此用力加 功,則散亂就會漸漸減少,以致於無。

    

  我們的功夫要隨著時間朝前進,不要一直是散亂或昏沉,果真能用心以「今心」來念佛,那是愈念愈快樂,愈念愈清淨,一點也不會感到辛苦的。若感到辛苦的 話,那是用功時在打妄想,妄想打得多,當然就疲勞而覺辛苦了,這麼一來想養神,跟著又是昏沉來到,等一清醒精神養足時又是打妄想,如此,不是昏沉就是妄 想,這叫做醉生夢死啊!那裡配稱念佛人?

    

  要知「佛」就是覺,我們念佛就應當時時覺悟,就是用「現在的心」每句佛號都聽到清清楚楚的,把心住在這句佛號上面。如果能照這樣用功,只有快樂只有自在,這種法樂只要你得到一念相應、一念心靜下來,那就不是任何世間樂所能比的了。

    

  你若能用今心念佛,念到晝夜彌陀十萬聲,那功夫必然會成就。我們現在打佛七,你只要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念下去就好了。初發心的人是不 可能晝夜十萬聲,你若能念個四、五萬聲就已經夠你受的了;若真要叫你念十萬聲,那樣功夫不到是會念得心胸痛,受不了的;不要說是出聲,你連默念都會受不了 的。這是修行功夫的經驗,你要聽有經驗的過來人說才會了解,你自己那裡知道?否則一聽到人家晝夜念彌陀十萬聲,你也想念十萬聲,結果是今天念了,明天疲 勞,力不從心就沒辦法念了。

    

  六、情無情念念遷滅

    

  說到心,我們到底有沒有心?實在是沒有心在。為什麼說沒有心在呢?因為不管是有情、無情,皆是在生住異滅這四個階段中。其實「住」也是念念在滅,剎那 之中都沒有停,都在動中;比方桌子也是不斷在變滅中,如它是停止不動的,那應該是不會變壞才對,木頭應不會變爛、色澤也不會改變,但事實上山河大地等一切 無情都是在成、住、壞、空不斷地變化著;我們人也是這個樣子,有生、老、病、死,而心念更是這般很快速很微細的遷滅。

    

  心的遷滅比物質還要快,快到什麼程度呢?經論上說:一彈指頃有九十個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這是如何快的速度呀!打個比喻來說,如現在有切紙機, 「卡」一刀切下去,瞬間就能將一千張紙切開,刀切過一張紙的時間就是一個剎那,但這還不是很貼切能描述出剎那之極短的速度,又如用複寫紙寫在第一張紙時, 第二張紙也就同時印上了,可說是同時的,而同時中又分有先後,在這同時先後的中間就是一剎那。

    

  這極速、極快、極短的剎那不是我們凡夫肉眼可見的,唯有佛眼才能看得到,現在科學家的研究還達不到這程度。我們知道電波的速度是很快的,所以與美國通 電話時就猶如在對面講話一般。但我們人的研究畢竟有限,還是不及佛清清楚楚地徹見、了達一切。希望我們精進用功,早開佛眼,那就真正無所不知無所不見。

    

  七、修行依第一義諦

    

  諸位要知道世樂是苦的根源,這點你若不明白而依舊在財色名食睡上沉迷,那就沒辦法了脫了;你們如果不刻骨銘心知道世間的樂是苦,那還是道地的凡夫,也 就不配稱做是佛弟子。既不知道世間樂是苦,又怎能看破放下?不看破放下怎能得到自在?世間的情情愛愛、一切的享樂果真是甜美、是快樂嗎?當知五欲是鹹水, 愈喝是愈渴啊!要覺悟了,趕緊迷途知返吧!否則常沉苦海中,何日能上岸。

    

  大家要完完全全把世情斬斷,佛法是不講人情的,而是超人情的,是講要了脫生死的,這是點穴之處。諸位要自己覺悟才行,所謂「把手牽他行不得,直須自肯是堪修。」你若還要談人情,扯世事,那你就做人去好了!

    

  依佛法的第二義諦來講,當然還是談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可是我們若真正修起行來,是不能用第二義諦,不能用人情的;唯有依第一義諦才能解脫,所謂: 「不依第一義諦,不得涅槃解脫」。若能如此用功,道業才能成就,然後再回入凡間度眾生,這才是真正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免 角」的真義。要度眾生必定要等到自己的道業成就、生死已了、福慧圓成,那時再度眾生。否則糊糊塗塗的,不依次第不分前後,那愈修是愈糟糕,怎能了脫生死? 要了生死苦,還是請大家至心念佛吧!

    

  南無阿彌陀佛……

    

  第七天用功有何妙方法持戒念佛最上乘

    

  關於念佛用功的方法,假如大家平時已有自己所修的方法,又能用得恰當、得法,那就照你自己平時的方法用功;如果是初發心不知如何用功的話,那就請照我所說的試試看。請諸位淨心諦聽。

    

  一、三業相應功夫成

    

  用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用得好的,那有那麼快?今天用不好,明天繼續,明天用不好,後天再努力,直到做好為止。什麼時候才是做好呢?就是你身、口、意三業能與佛法相應,了無雜亂,日夜安詳,心觀佛、口念佛、身禮佛,能執持不忘,長期保持無間斷才是好。

    

  先談身業,我們坐時要端身正坐,身不能朝前俯,也不可往後仰,腰要挺直、腿要盤方正,坐時就像一口大鐘,穩穩當當的;頭不要低昂歪斜,鼻對準胸膛,呼 吸要暢通,要用鼻子呼吸,不可用口。又要注意!眼睛不要東張西望的,大約看前面三、四尺的地方;如果閉著眼睛容易昏沉,若精神好時是可以閉,但在想睡時一 閉上眼睛就睡著了,所以睜開眼三、四分,看正前面不要看左右。

    

  口業方面,不管大聲念、中聲念、小聲念,抑或金剛念、默聲念佛都好,只貴於「念念相繼」不可間斷!

    

  在昏沉或散亂時應用大聲念,所謂大聲不是說叫你大喊大叫,而是念得響響亮亮、朗朗爽爽的,佛號盈滿兩耳;中聲念是不高不沉;小聲念也可以,這些方法都 是功夫的調適,視自己精神氣力如何來使用,能念得自如就好了。但在大眾中就要隨眾,是有板有眼的;不可以人家慢你要搶快,人家快你要慢,沒有轉彎的地方, 你又多一個彎子,那都不好,要大家異口同音才容易收攝身心,使身心靜下來,不要妨礙了別人。

    

  至於金剛念,就是只有唇舌在念而你旁邊的人都聽不到;若唇舌都不動,只在心中念,這叫默念。默聲念並不是無聲,因為雖是不出聲,但自己心中念得字字分 明,也聽得明明白白,意中佛號也仍觀得清清楚楚的。而無聲念是一般懈懈怠怠的人,雖沒有昏沉,但卻就是心不在焉,停下來不念了;因為你心中沒有念佛了,而 是在打妄想,那不但見不到佛,而且會隨著你的妄想升沉。至於默念雖然是無聲,但你要是念得相應的話,那是「無聲聲如雷」;你若散亂心,雖大喊大叫「口念彌 陀心散亂」,那是「喉嚨喊破也徒然」啊!那樣念法今世是沒法相應的,只種來世善根罷了。

    

  如何使意業相應?就是你在念佛的時候要注意,把當下的這句佛號念得清清楚楚、字字明明白白;就這樣百念千念萬念,中間若有一句散了、走了,不要理它, 你再相續無間的念。如此念佛時間久了,必能念得身心自在,不昏沉又不散亂,那功夫已經上路了、相應了,相應時是「一念相應一念佛」,佛功德不可思量,請大 家在這地方好好用心。每一聲都是這樣念,能如此念,每一聲佛號三千大千世界都能聽到;聲音可遍三千大千世界,這功德是如何的大啊!不,不算大,若能「念念 相應念念佛」,則十方佛國所有佛都能聽到,如此一聲佛號,音遍法界,這功德才真的大啊!請大家至心念,若空過時間,太可惜、太可惜!

    

  二、佛取不盡用不竭

    

  我們開眼看佛像再閉眼觀像,那是觀像念佛;我們眼睛睜開時看得清清楚楚,閉眼時也如同睜眼一樣看得清清楚楚,這叫做「觀」。現在我們是持念名號,那怎 麼樣觀呢?觀就是觀照,也就是注意、集中心力;現在觀佛號就是指注意聽念佛的聲音,用耳根觀聽;如果口念著佛號心卻沒聽到,讓佛號跑掉沒收攝回來,這就是 沒有觀照、觀聽。閉眼看叫做觀,所謂反觀,念佛人將佛號音聲聽回來,這就是反聞觀音,此是用耳根修法;聲聲佛號聽回,此是憶佛念佛。聖號是彌陀佛,耳聞是 觀世音,憶念是大勢至;如此念佛人是取西方三聖為所正觀境,正念法應知。

    

  這句佛號是從那來的呢?是從心中來,如湧泉一般由心中自然源源不絕的湧上來。俗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句佛號是由心中自然而來,永遠沒有盡的時候,你一念,它自然就來了。好像井水,你不取用,它不會溢出來;你用它,它也不會乾枯的。

    

  「取之不盡」是自性中佛,「用之不竭」是這句佛號的音聲可以永遠傳遍十方;以科學家的證明來說,事實也是傳遍十方。如何說呢?就是「指動太平洋」,你 把指頭朝太平洋一插就有浪的波動延伸出去,由東岸一直延伸到西岸,雖小小一個點的振動作用就可傳遍整個太平洋。同樣的道理,我們念佛時,彌陀佛的功德是證 遍法界,所以這句佛號也是圓證法界,可說這句聖號就是法界,法界就是聖號。所以我們在念佛堂裡念佛,不只是佛堂裡的人才聽得到,而是在其他世界也都聽得 到。佛證遍法界,則十方諸佛皆能聽到我在這裡的念佛聲。

    

  那麼,我們為什麼聽不到其他地方傳來的念佛聲呢?因凡夫的耳根所聽有限,這就好像聾子,當然是聽不到大雷聲音的;若像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十方世界有 什麼微小音聲聽不到呢?而且六根圓通,則耳朵不但能聽還能夠看、能嗅,也能嚐。我們現在不能六根互用,關鍵在那裡呢?是因六根中塞滿了六塵,塵不除盡如何 能聽啊!更重要的是,我們心都在散亂中,要不然就是昏沉愚癡。要使心不散亂,你就當注意聽自己念佛的聲音,這句佛號既由心中自然而來,所以還是自然而去。 你就諦聽當下這一句就好了,在這上面站住、釘住、穩下來,百念千念萬念都是這個樣子,千萬不可大意!

    

  三、念佛利益可成佛

    

  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聖號有什麼用呢?能消我們的罪障,增長我們的福慧,並且能救度法界一切苦惱眾生啊!念佛能夠開智慧,所以大家一定要用功;並不是叫你坐在那裡口中閒閒的念,而心仍是如猿馬一般亂跳亂蹦啊!

    

  念字有一「心」字,你不要忘記了要以心來念,當我們心念靜下來就聽心中念佛的音聲,念念把全部精神住在那一句佛號上,六個字都聽得清清楚楚。到最後身 心靜下來時,連六個字也完全沒有了;而是整個法界不分那個是我,那個是佛,到了佛我一如了,到了彼此不分物我,進入世界大同,無爭的佛國了。唯有念佛人才 有如此最淨樂。

    

  初上來你還要用心專注於阿彌陀佛聖號,這是以淨止染;用功不如此的話,怎能消得了染情妄念?以這句聖號的功德,就能消你無始來的罪業,洗清煩惱執著;因這一切罪業煩惱妄想,都是虛假的。奈何凡迷人,在虛妄煩惱中永不覺悟呢?

    

  佛法常時講要開般若慧、要發大菩提心、要有大悲大願、起大行,那麼我們可不可能做到像文殊菩薩的大智、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地藏菩薩的大願力及普賢菩薩的大行呢?我們本身是沒有這個能力做到,但如果仗他力也是可以做得到。那是仗什麼力呢?就是仗阿彌陀佛的功德之力。

    

  我們凡夫本身苦惱無量,自己沒有功德可布施給人家,但是阿彌陀佛是大慈悲父,他的名號具足無量功德,一句聖號包含一切福慧;所以我們將念佛的功德回向 十方一切眾生,就是行大布施;如同我們自己沒有錢,但可拿父母的錢來救濟人家,這多麼方便!用不著你自己拿錢、拿飲食、衣物出來。

    

  這一句聖號就如太空一樣,山河大地無量無邊的星球都在太空之中,沒有離開太空;一切六度萬行無量無邊的功德皆收攝在一句聖號中,這是因為阿彌陀佛於無 量劫中修六度萬行,所莊嚴而成的一句果德聖號。這就好像製藥的人,用百種藥草精煉成一小丸,你吃一粒百草丸就等於吃了百種的藥草一樣;所以大家念佛應該要 知道佛功德之大,才不會糊糊塗塗;如嬰孩吃母乳,不知乳的營養,也不知要如何報父母恩。要知道,這一句阿彌陀佛的聖號,就能養我們的法身慧命,如嬰孩只要 好好吃母乳就能一天天的長大、長得白白胖胖的;我們只要天天念佛,自自然然的就能罪障消、福慧增,這是我們自己用功就能得到的功德,不須向別人乞求。

    

  我們也要有觀世音菩薩的大悲願啊!你不要只顧著自己長得白白胖胖、長得高大;你也要一切眾生都能長得高大,要一切眾生都能消愚蠢、離苦得樂!那麼這一 句佛號要如何的念呢?你只要把「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念出去了,這法音即可遍十方界,每一眾生皆能聞、都能感受到這句聖號的功德慈蔭,你念這一句佛號就 是大布施,普施一切眾生。但是這個你就必須「作意」來念佛,作意就是要用心,要用虔誠恭敬的心來念,那就必有感應。

    

  四、斷疑生信往西方

    

  佛法講唯心,「心即佛,佛即心」,你心想佛,你就是佛;心想到殺盜淫,也就是「心即地獄,地獄就是心」;地藏經中所說的八寒、八熱、無間地獄,這些地 獄都是心變現的,是你造的業報所感的。如造殺盜淫、污僧伽藍、破壞人家的善事、助人行惡,這些惡業都是心想心造的,心造地獄就心感地獄。地獄既是心造的, 阿彌陀佛的佛國也是心造的。阿彌陀佛為什麼要造國土?為了成就有個國土,使苦惱眾生可以到那兒去,不必再受輪迴之苦。因為阿彌陀佛成就了極樂世界的清淨國 土,釋迦世尊知道那裡清淨安樂,所以叫我們要去那裡。

    

  要去啊!怎麼去呢?念阿彌陀佛就可以去!阿彌陀佛有發這個願:若有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想生極樂世界者就可得生。這是彌陀的願,所以要往生並不是 如何難的事情。大家聽了應該要有堅固的信心,增強自己的力量;信仰就有力量,有了力量又能增加信心,互相增長;信心足,就能修得圓滿,必能當生成就。對往 生有些人信心不足,以為念佛沒用,或者懷疑是否真有西方,或自認業障重,生得了西方、成得了佛嗎?這可糟糕了!因你這麼一疑,就是一種大障礙,疑是根本煩 惱之一呀,大家一定要斷疑生信;佛陀親口告訴我們,念佛就能夠往生西方,一定要深信佛陀告訴我們的決不會錯的。

    

  五、污僧伽藍罪難消

    

  前面說到「污僧伽藍」這句話,「伽藍」就是僧團所住的地方,如佛陀的祇樹給孤獨園,那就是叫伽藍園,像我們現在住的寺院--靈巖山寺也是伽藍。而我們晚課都有唱伽藍讚,就是讚歎護法神,護持我們的伽藍--寺院。 

  廣義的來說,修道的地方你把它弄得變成非道場,在這兒破壞道場的道風;把這個地方弄得不乾淨又不名譽、不守規則、攪群亂眾,因你一個人而使大家不安, 這都是污僧伽藍。狹義來說是指男女間不清潔之事,在此也不詳說;只請每人有正常觀念:一切男女是過去的父母,亦是未來的諸佛,你敢於諸佛父母起非法之想 嗎?即使是夫婦來到伽藍,只可修淨法,不可有污僧伽藍之事啊!

    

  總之,到了道場無條件的就是要修道,就是要使人家的道心增長,使人家的道行能夠精進,千萬不要障礙人家。希望我們這個道場是永久清淨的,清淨的道場才 是個選佛場(造佛功場),才是大慈航,度苦海眾生。這必須靠我們四眾弟子的共同遵行佛戒、守護祖規了。請大家必定要念佛,同生西方。此生決定同生西方,千 萬不可再蹉跎了啊!一失人身萬劫難復!當心啊!

 

佛七圓滿開示

    

  一、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恭喜諸位!你們有福德因緣參加七天的佛七,於此功德已全部圓滿結束。有如是因必感如是果,這是出世之因,將來我們大家必定離苦得樂。並將此功德回向一切眾生同得解脫。

    

  方才維那師呼唱警眾偈,那就是「是日已過」,這個佛七的用功,是日已經圓滿了,我們所得到的功德是不可思議、不可限量的,可是我們的壽命已減少了一 天,所以說:「命亦隨減,如少水魚」;魚要靠水才能生活,要多水才能游運自在,若是水少決定不能動,甚至要挺著肚子曬太陽,那只有被人捉去給人吃了!好慘 痛啊!

    

  大家過年時都說:「恭喜!恭喜!你又增加一歲了。」實實在在你已減少一歲了!增加一歲也就是你見閻王已經快了,所以「斯有何樂」,你快樂什麼?有什麼 好快樂的?所以我們凡夫要是有智慧的人,應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就是要常常念著如何解脫生死。我們人命無常,你不會長命百歲,時時處處都有生命危 險!所以學道之人要常驚懼生死大苦,慎勿放逸。

    

  你生死未了,一旦無常到來,那「閻王要你三更死,誰能留你到五更?」我們佛弟子要有這種覺悟,時時要「但念無常」。否則你的道業還未成就,那生命要是結束的時候,到那裡去了?到閻羅王那裡去啊!那太慘、太可憐了!

    

  我們佛弟子要到佛陀面前報到,萬不能到閻王那裡去吧!再一次恭喜諸位,你們能夠來山參加佛七,請將這佛七的功德,大家盡此一報身,都要到佛前去||到阿彌陀佛面前報到。祝福諸位發大願,此生決定同生西方極樂世界,同見彌陀同度眾生。

    

  二、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少水之魚當然是苦,那麼大海多水,魚就優哉游哉很快樂吧!可是「三界無安,猶如火宅」,魚在大海不侵犯人,但是世間惡人還是要用網入海捕牠。鳥住深山 與人無爭,也有打獵的人捉牠;牠飛到空中,還有天羅難逃,本以為可以無侵無犯,怎知在這個世界終究還是沒有安身立命之處。我們何嘗不有這種種惱患之苦呢? 所以一定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總之,生在這世間不論你如何高貴,都是免不了以上所說的一切眾苦啊!

    

  人在海中捕魚、造殺業,那還是少數沿海人民,可是廣大深海之中一切水族眾生皆是互相吞噉。所謂:「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子,蝦子吃螺螄。」而山中之飛 禽走獸也是如此惡毒!再說我們人間還不是一樣,小而國家,大而世界,種種鬥爭,永無安寧。你到那裡找到清涼地?那裡有安樂地?有的是:「人在家中坐,禍從 天上來。」大家若實實在在明白了,就應該要厭離娑婆,那你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心才真正的切。

    

  你在這世間有苦而不知苦,反以為樂,真是顛倒眾生、愚昧凡夫,夫復何言!唯有去凡情念彌陀,生到西方才靠得住,到了西方入蓮池海飲八功德水,長養我們 聖胎,就能身心清淨一切自在。在蓮華中,沒有外敵來侵犯,那是多麼寂靜安祥;這都是仗阿彌陀佛慈悲的功德來成就我們的智慧、福德。在人間海,你掉下去就淹 死了呀!這苦樂二海你應知趨捨了吧?所以大家不要仍在人間塵勞中鬼混了,混不得的!難得聞到佛法,聞了就要信,信了就要改造,就要求好的。我們佛七的每天 晚上都有大回向,回向到那裡去?把我們自己的功德都回歸向西方極樂世界,這才不空過不徒勞。

    

  三、欲得好果勤修好因

    

  到此,我們這個佛七仗三寶慈悲加被,暨諸位內外發心護七的辛勞,總算圓滿了。大家初來時心中或想:「唉!這七天好苦啊!不知能不能打七天。」而今還不 是安安樂樂的過了?此時大家應該都有無上的法喜吧!我們靈巖山寺每個月都有佛七,每年都有傳戒,屆時請參加。你們要想一心往西方,而且生西方品位要高,那 要繼續不斷的精進修習。希望你們入寶山要多帶些寶回去,切勿懈怠而招至後悔莫及!

    

  你千萬不要說:「我來打個佛七已經很不得了了,家裡好多事要做呢!下個月沒時間來了。」你沒時間來,那看看你生病時有沒有時間?有病時還能不管不醫它 嗎?諸位!實而長久以來你的病沒有好啊!時時刻刻都在害病!就是貪瞋癡三毒的大病啊!這個病不趕緊醫好,你到何時才得空?你又何時才能將家裡世事紛煩的事 全部辦好呢?想想看!是你的生死大事緊要,亦或你的俗事重要呢?

    

  我們這個三毒的病,一定要求無上的佛陀大醫王來醫治才能好,佛弟子這點應該要知道。祝福諸位!要得好果,就要修好因,修好因必感好果,那就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吧!又應當知:修行以念佛為穩妥、為捷徑、為圓滿。

    

  南無阿彌陀佛!

 

主禮龍善寺佛七第一天晚上開示

    

  修戒恭錄

    

  (七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晚)

    

  我們佛弟子做事情,能用最少的力量而得到功效最大的,就是念佛、禮佛。所謂「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福增無量。」既然一拜佛、一聲佛能滅罪無 量、增福無量,那麼,我們就應該要好好的把握,千萬勿將時間空過啊!希望諸位多努力精進,加強自己,將無益的事情放下;那些無益的事你去做,只是白吃苦而 已,不但吃苦還反增苦,沒有什麼好處的,那是沒智慧的人才做那些事。有智慧的人,應該依照佛陀所說的法,勉力修行。當然八萬四千法門,於此末法時代,最至 高無上、最有效、最迅速的就是念佛、禮佛;其他的經典也告訴我們要以念佛、禮佛為主!

    

  一、懈怠墮落精進高陞

    

  身為佛弟子,如果在家要維持家庭,擔任家中一切事情;就像一般中年人,上有父母,下有兒女,既要孝順父母,又要栽培兒女。如果他本身沒有福報,他就要 憑自力,努力辛苦的忙著工作賺錢,才有可能來栽培兒女、孝順父母。說起來,實在是夠累、夠辛苦的了!像這樣的辛苦,還有可能談到修行嗎?就算晚上可以抽出 時間來修行、拜佛,念佛,但是精神也不夠了,精神不夠也無法用功啊!

    

  但在此你們大家要注意!千萬不要因為精神不夠就不用功,反更應勉力打起精神來,仍然要拜佛、念佛。為什麼你精神會這樣不好?為什麼會這樣辛苦呢?要 想:「唉!今生這樣辛苦,就是因為沒有福,沒有培福啊!若再不趁這個時候好好的培福,那究竟要苦到什麼時候呢?」所以要好好的打起精神來修行。初上來,拜 個三、五拜,十拜、八拜的,當然就覺得辛苦,但只要你心靜下來,發一至誠之心想拜,告訴諸位!你拜下去什麼辛苦都沒有了,還可消除疲勞,精神反而好得很 呢!

    

  你千萬不要想:「我一整天已經忙得辛苦了,要好好休息才對。」你就懈懈怠怠的;回家把腿蹺起來,抽支菸,打開電視想恢復疲勞。那都是凡夫俗子,完全沒 有聞佛法的人,精神沒有寄託才這樣做;已經聞到佛法,精神有了寄託的佛弟子,在家就要好好的把家庭當成道場,精進用功才對啊!希望大家要突破凡情,不可永 遠這樣懈怠下去,那苦惱死了!那要苦到什麼時候才能解脫?諸位在家居士,你們自己心裡想一想!有智慧的人,要仔細的思惟、思惟!

    

  二、修行功德利益下代

    

  我看在座諸位都是年紀較長的,當然你們過去一定也吃了不少苦;但各位總是在前生有慈悲之心、放生之心,所以才感今生壽命長,老來還可以修行。既然老來還可以修行,又已經沒有家庭之累;那些家務事,「兒孫自有兒孫福」,你就不必管那麼多了。

    

  老菩薩們!現在家裡並不需要你們來做事情,就算兒女要你們做事,你已做了一輩子了,還要做嗎?你們自己應該好好努力用功,將此功德回向他們,使他們能信仰三寶、護持三寶、恭敬三寶,將來同生西方,這樣對下一代才是有利益的。

    

  你千萬不要無端的還想理會一些家務事,不要老是掛念兒女、掛念家裡,甚至嫌東嫌西;兒女是不喜歡你囉囉嗦嗦的。即使你說的是為他們好,他們也不聽,那 有什麼用?對你而言,是沒有好處的。真的為兒女好,就要老老實實的拜佛、念佛、修行來回向他們,什麼都不要理會,免得自討苦吃啊!

    

  三、除病妙方念佛拜佛

    

  年老了身體難免會病痛,雖然有病痛,但還沒有病到躺在床上,還可以走動;既然還有精神可以用功,尚有夕陽餘暉在,然所剩時間並不太多了,那麼應該要怎樣好好加強自己啊!過去既已過去,過去不懂怎樣修行,現在就要好好把握時間用功啊!

    

  以拜佛來說,現在的人,尤其是年老人總是難免會覺得很辛苦;有些有風溼、腰酸、腿疼,那拜起佛來就會更加辛苦。但愈是有病愈要拜佛,愈是生病愈應勤加 禮佛,才能消業障呀!你若是害怕病苦而不拜佛,那業障怎麼會消除呢?譬如我們的手痛,你一痛就不工作,放著雙手不做事也會閒出病來。消業障、培福慧,一切 都要在動中;以念佛之動、禮佛之動來消業障、培福慧,這是最好、最妙的方法。

    

  所以,諸位不要認為念佛、拜佛是苦,要知道,什麼苦都比不上病苦。我想,你們大家都怕病苦吧?當然什麼人都怕!所謂「英雄最怕病來磨」。假如我們病了 怎麼辦呢?誰代你受?雖有孝子賢孫也不能代受;別人是代不了的,只有自己受。所以一定要趁現在沒病的時候好好用功;你就拿怕痛苦的精神來用功,等功夫用上 路了,業就隨著轉,你就不會有病;用功不上路、一間斷的話,當然業障就隨之而來,就會有病痛了。有了病痛當然是苦得很,那時才要用功,就苦不可言了。希望 大家要多拜佛、多念佛。

    

  四、拜佛功行三業清淨

    

  講到拜佛,若大眾拜佛,你口跟著稱聖號,身體至誠禮拜就可以了;若我們自己個人拜佛要如何拜法呢?在此,我告訴諸位如何拜法。早期有些人的拜法是拜下 去要念六句偈還要觀想,其實那是要有智慧的人,且要懂得法義才行。六句偈是:「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諸佛如來影現中;我身影 現如來前,頭面接足皈命禮。」這六句偈,初發心的人都不會念,怎麼還會觀想?那是拜三寶;拜佛就要念佛的偈,拜法就是要念法的偈,拜僧就是念僧的偈,這三 種都要觀想。

    

  現在是末法時代,觀想並不適合眾生之根性,我希望諸位將此方法捨棄,有個方便法告訴諸位。依我個人拜佛而言,我並不做觀想也不念這六句偈,那是如何拜 呢?拜佛時我身在拜佛,口還是在念佛;這樣身拜佛、口念佛、心記佛,身、口、意三業均在用功,三方面同時精進,並非「雙管」而已,又不打妄想。如果諸位只 有身在拜佛,心一直在打妄想,那拜佛有何功德呢?當然你身在拜佛是有功德的,但因心不用功而在打妄想,污濁邋遢得很,這樣子不免空過時光。

    

  那究竟要如何將我們的心收攝得好?心要如何才不打妄想呢?我現在告訴諸位。拜下去時,我規定每一拜佛要念十句佛號;若拜阿彌陀佛就念十句阿彌陀佛,若 拜觀世音菩薩就念十句觀世音菩薩聖號,有的人喜歡拜地藏菩薩,當然也可以。但我們專修淨土宗的是以拜觀世音菩薩、念阿彌陀佛為主,所以我們還是以「一佛一 菩薩」來修行最好。

    

  如何稱念這十句阿彌陀佛聖號呢?就是拜下去時念三聲「阿彌陀佛」,頭至蒲團翻掌時念三聲「阿彌陀佛」,身體從蒲團要起來時再念三聲「阿彌陀佛」,最後一合掌時念一聲「阿彌陀佛」,這樣三、三、三、一,共十稱阿彌陀佛。

    

  念的速度又如何呢?念的方法與平常打地鐘、小魚子的速度一樣;如果你習慣念快一點也可以,習慣慢也可以,快、慢是沒有拘束的,隨自己的意思就可以。當 然也不可念太快、拜太快,像有些地方打佛七,一天拜四、五千拜,說起來,拜佛太快是很不恭敬的。若是一個鐘頭拜四、五百拜就太快了,也很不恭敬。太約一小 時拜一、二百拜為適中。

    

  五、凡情不捨道業難成

    

  這樣一邊拜佛,一邊念佛,加上心中記數,把佛號記得清清楚楚的;人在拜佛,心也在佛堂,如此哪有功夫不成就的,哪有不往生西方的道理?到時阿彌陀佛一 定會來接引。諸位要具足此種信心,有此趨向功夫就用得上,用得得力;如果你心沒此趣向,散散漫漫的,怎能用功?想用功也用功不起來。

    

  你不用這種方法用功,那你人在佛堂內,心也不知跑到哪裡去了;心在想家裡太多太多的事了,年老的人想他的孫子,做生意的人想訂單什麼時候來。既然已經 來到佛堂,還有什麼事情比拜佛、念佛重要呢?我們佛弟子修行才是最重要,了生死才是最重要啊!當然生活要安定,如果衣、食、住不安樂,那怎麼能好好修行 呢?孔夫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何況我們是修道呢?修道就是要捨命!哪還能顧及其他的凡情?凡情不捨,道業永遠不會相應。

    

  六、理事並進不可偏廢

    

  身、口、意三業,就猶如寶鼎的三足一樣;三足缺少一個,那寶鼎就不會站得穩。我們修行用功也是要三業同時並進,你有身、口在用功,心不在也不行,心是 最重要的;有心用功,當然身、口也不能廢,所以要理、事並進無礙才能得到圓滿的果。要感圓滿的果,就不能偏於一方,事相上沒做到是不成的。

    

  你們不要以為這事相皆是假的就不重視,當然是假的,但假有假的功用。就像茶、飯,這當然都是假的、都是幻化無常的;但要知道,正因它是變滅的,所以才 有轉化的功能。如果這茶是實實在在、恆久不變,永遠是茶,那就不能變化,則我們吃到肚子裡又有什麼用?佛法講假的並不是指一切都沒有用,雖是假法還是要將 它修好;就如渴了要喝茶、餓了要吃飯、睏了還要睡覺,但在茶、飯、睡覺上不能貪、不能迷,要用得恰到好處,這就對了。

    

  七、善用色身利益眾人

    

  以我們佛法最重要、最普遍的來說,我們這個身體也是虛假無常的;但眾生因迷妄顛倒,以為這個身是實實在在恆常的。怎麼會是恆常的呢?人最多能活上一百 歲就已經很少了,何況活一千歲?那是不可能的!佛法說:「人命無常,國土危脆。」千萬不要在「身」這方面貪戀。也不要以為它是假的你就不管它、不顧它,而 是叫你假的要善用;要你在這裡好好利用它來修善,來利益一切人。你不要無端空忙,忙得最後雙手空空帶著罪業去見閻王,那就忙得好冤枉呀!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手、一雙腳,有口、有眼睛,是要用它來利益一切人;為人做事、為人說話,一切為人,這樣我們這個身體才有價值。如果只有顧自己,自 己心中卻沒有別人;甚至你用來作惡、損人利己,那你本身就太糊塗、太愚癡了。要知道,利益不了人就會害了自己,我們能利益人才能利益自己,你害人就是害你 自己。這道理你明白了,才不會害人,才會去利益人;利益人雖然很辛苦,但是有價值的。

    

  八、雲公的苦行德澤模範

    

  身既然無常,我們應僥倖現前還有此身,那我們就要多多利用這個身體,說回來還是要大家多拜佛、多念佛。我們要向前人看齊,這前人不要說得太遠,就以廣東南華寺,大家雖沒有見過但也聽過的虛雲老和尚來說,他確乎是現代的老和尚王。

    

  虛雲老和尚在育王寺掛單時,他每天拜舍利子三千拜;育王寺在寧波,供奉佛陀的真身舍利。虛雲老和尚住此,每天除上早晚殿、過堂外,整天就全拜舍利子,當然是晝夜無間斷的拜;休息是有,但那休息不是躺在床上睡得如死人一樣,而是不倒單,心還是保持精進用功的態度。

    

  九、功夫上路拜佛自在

    

  大家聽了老和尚這樣精進,認為怎麼樣呢?以為這個老和尚扣除上早晚殿,還要過堂、休息,怎麼還有時間一日三千拜?這不是好辛苦嗎?其實不是像你們所想 的那樣子。告訴諸位!初用功當然很辛苦,一旦功夫用上了路,不但不苦還快樂呢!就好像我們要推動車子一樣;車子本來停著,剛要推動就要用勁力,但一推動 了,就不必費多少力來推了。

    

  初上來,所謂「萬事起頭難」,那就要加緊力量,咬緊牙根;不管腿怎麼疼、腰怎麼酸、口怎麼乾都要克服。你若拜佛習慣了,那自自然然就愈拜愈快樂;自然 可得到寂靜清涼、輕安之味,甚至得三昧、一心不亂也可以。但這是需要假以時間長期用功用上路,並不是急急忙忙的拜,懈懈怠怠的,記數也不能趕時間的。

    

  好像我本人,在香港的時候用功,功夫已經用上了,當然一點也不辛苦。來到臺灣,為了創建叢林||靈巖道場,又接觸信徒,忙得都沒時間拜佛;長久不拜, 你們現在看我拜佛,就好像沒拜得那麼輕安、自在。尤其這個腿有風溼又貼上藥膏,拜佛更不方便,說起來有病確實苦呀!不過我以前功夫已用上路,只要我事有人 代理、不再忙這些,那麼一禮佛又能得到輕安寂靜之樂。

    

  十、發大慚愧業障即消除

    

  有些佛教徒常生病,當然有病就要看病,假病也要假藥來醫治,金剛經也提到: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也是講緣生緣滅;所以生病也要藥物來醫治。但有些病苦吃了藥也治不好,那就不要再浪費金錢與精神了,這是業障病。諸位若是有病治不好就要發大慚愧心,虔誠的禮拜觀世音菩薩。  

  我在香港就見到有位法師受到病苦,藥也治不了,最後發心拜觀世音菩薩、大悲懺。初一、二天,剛拜下去就倒地爬不起來,但他又掙扎起來再拜。這時他生大 慚愧,跪在觀世音菩薩像前,痛哭流涕,懺悔無始劫來所造惡業,致得如此重病。他一天天至誠不間斷的拜佛、求懺悔,直到最後,什麼病都沒有了。

    

  在臺北也有一位女信徒,她得到一種病,到臺大醫院檢查的結果,診斷出僅剩三個月的壽命。當她聽到自己只剩下三個月壽命的判決時,就一切萬緣放下,同時 交代她先生,在最後三個月內,她要留在樓上佛堂。因為她本身是佛教徒,家中有佛堂,希望在三個月內,專心禮拜阿彌陀佛,祈求阿彌陀佛接引她往生西方極樂世 界。說真話,她就是等死;所以她也不接見任何人,連兒女也不見面,就自己一個人,一心懺悔禮拜阿彌陀佛。到三個月後,她不但沒死,而且身體還比以往好。她 先生覺得很奇怪,不放心,又帶她到醫院檢查;醫生一檢查證實沒病,也覺得奇怪,怎麼三個月的命沒死,而且沒病了?這是一件確確實實的事情,這個人現在還住 在臺北。

    

  佛法說:「一切唯心造」,善業是你心所造,惡業也是你自己心所造的;既然是你心所造,那要克服這些病業,這就好像你要和敵人戰鬥一樣,就看哪邊的力量強,哪邊就勝了。如果你的心力較弱,你就會被敵人降伏;如果你的心力較強,你就有能力來降伏敵人,消除惡業。

    

  所以如果你有病苦無法醫治,這時你要和這些敵人戰鬥,你就一定要咬緊牙根,打起精神來,打脫牙和血吞,你若有這種精神,哪有業障不消的道理呢?因為一 切皆是自己造的啊!是你自己所做,那就自己好好懺悔啊!諸位!聽到這裡,要好好聽清楚!你自己所造的,你就自己好好來懺悔,用你的心力好好戰勝過來。

    

  十一、順因果依緣起時至即感應

    

  所謂「如是因,如是果」,你真正下了功夫,絕對是皇天不負苦心人;有什麼因,必定感什麼果。如果你有心要往生西方,只要造了往西方這個因,你就絕對會 有感往生西方的果。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他是真語、實語者,他絕對不會開空頭支票的。當然你自己要想一想,你是不是真實的發心要往生西方?你一定本身要修 因,才能感果啊!有感,才有應啊!

    

  佛法講緣生法,佛陀本身也是修因而感果的,不是天生就是佛陀;一定是依著緣起法,有什麼因緣,就感什麼果。你千萬不要說:「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應該保 佑我病好,怎麼我的病沒好呢?」也不要認為:「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應該拉大家都去西方。」阿彌陀佛確實是大慈大悲,要拉你去西方,但也要有因果;你不順著 因果,不依因果來做,怎麼感果呢?有這個因,才能感到這個果啊!一定要依照因果來做啊!

    

  我們佛法超勝一切宗教、一切學術,就是這個緣起的道理,佛陀所悟的也是這個緣起,佛陀所成就的也是這個緣起啊!一定要依佛陀所教導的這個緣起法來做, 千萬不要心存僥倖:「阿彌陀佛一定會來接引我往生西方」,但是你要念佛啊!除了念佛,還要拜佛,也要持戒啊!如果你單單念佛而不持戒,這樣也無法往生西 方;只要你能夠持戒念佛、念佛持戒,這樣絕對是萬修萬人去。

    

  十二、決定捨身依教奉行

    

  諸位!大家聽到這些話,又是特地來聽,希望諸位聽了一定要勉勵自己做到。「佛法難聞今已聞,佛法難信今已信」,你們應該好好依教奉行;不奉行那就等於沒有聞到、沒有信一樣,那就失之交臂,實在太可惜了。

    

  大家想不想往生西方呢?若想,那沒話說,一定要念佛,念佛才能往生西方。我們現在就來辦這件事。好!念!「大聲念見大佛,小聲念見小佛,不出聲念見不到佛。」好好的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主禮龍善寺佛七第二天晚上開示

    

  修戒恭錄

    

  (七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晚)

    

  昨天晚上已告訴諸位拜佛的方法以及拜佛的功德,今天要告訴大家念佛的方法。念佛要如何念?為什麼要念佛?希望大家提起精神來聽念佛的道理。

    

  一、十念記數念佛方法

    

  昨晚提到,禮佛的方法是每拜一拜佛,稱念十聲阿彌陀佛,以此記數法才能止妄想;因為心無二用,一記數就不能打妄想,所以要止妄想決定要記數。我們念佛也要記數才能念得好,如何記法?

    

  初上來,先記三句阿彌陀佛,這「1、2、3」三句佛號,每念一句就記一句,要口念得朗朗爽爽,耳聽得清清楚楚,心記得明明白白。經過一段時間,這三句 佛號你能記得很平穩、心不亂了,再加「4、5、6」三句佛號,六聲一記。等到每一句都能記好、清清楚楚、不錯亂了,再加「7、8、9」三句,使佛號累加到 九聲一記。等你九句也能念得好,記得清爽了,最後再加一句,到十聲一記就行了,不要再多記。

    

  我們拜佛是彎身時念三句阿彌陀佛,翻掌時念三句,起身時念三句,最後合掌再念一句,總共一拜佛是十聲阿彌陀佛。念佛也是一樣,初開始是念三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再念三聲、三聲、一聲,總共是「三、三、三、一」,一次記十聲阿彌陀佛。

    

  你可以用念珠念,也可以用按手指來記。若用念珠就每念三聲佛號撥一粒念珠,你不要念一句撥一粒,這樣一粒粒撥過去很容易打妄想。我們用功念佛一定要用 心念,用功這「功」字一定要工上加「力」才行;要發至誠心、起慚愧心,記得好好的。照這樣三聲撥一粒,再慢慢增到十念一記,用此方法就能對治妄想了。

    

  這記數法是依教理所言,不是隨便亂說的。在佛經裡提到:「多散眾生數息觀」,散亂心重的人可以數呼吸來對治,只數出不數入;即每呼一口氣數一,吸氣時 則不記,如此由一數到十為一記,用這種方法可對治散亂、除妄想。這是小乘修法,只能止妄念;而我們現在念佛,以十念法來記數,不但能止散亂,還有無量無邊 的功德,所以大乘的念佛法最穩妥最殊勝,我們應該選好的來做。

    

  二、離念佛心即造三塗

    

  念佛時偶爾也會有妄念起來,但這小妄念沒有關係;就好像在海中行駛的船隻,難免會起小風浪,卻不妨礙行船。尤其現在船有馬達,以前都是用篙、槳、帆來划行;我們現在念佛,仗阿彌陀佛的功德就如有馬達一樣有力,偶爾有小風浪也沒有關係,仍能使我們安然到彼岸。

    

  但如果船遇到大風浪如颱風、颶風,那就危險了,勉強航行是會翻船的;如同你起了很大的貪瞋癡三毒,那就要想方法對治了。遇到大風浪時,就要趕快將指南 針扶正,把船頭轉正;你惡念一起,就要趕快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念頭轉過來,否則佛道之路就走錯了。記住!只要路線一走錯,掌舵的要趕快轉過 來,要掌穩,一歪就再轉;你以此方法來念佛,就可到達目的地。

    

  我們要如何避免遇到大風浪?亦即起了貪瞋癡三毒之念要怎麼對治?比如貪欲一起趕快從床上跳起來,動一動,馬上起大慚愧心,向佛陀磕頭禮拜,想想自己為 何業障如此深重?好的不會想,就想這些惡念呢?這都是前生惡業太重、染習太深了。也想想自己究竟有何了不起?凡夫眾生總以為自己了不起,總認為別人都對不 起你;自己有多大功勞,別人都沒報答你,所以才做個苦惱眾生。你若想將凡情斬除,那只有好好的念佛。

    

  古德有言:「須臾離念佛之心,剎那即三塗業因。」地藏經也提到: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所謂「萬法唯心」,你心想佛,你心即是佛;你心想殺盜淫,你就造三塗地獄之因。身為佛弟子就應該好好念佛,要把心掌握住,隨時提起佛號。

    

  諸位初學佛的,如同小孩子不能完全上軌道,這還情有可原;但久修的,如同大人一樣就一定要守規則,甚至小妄想也不任它起,能這樣做,功夫一相應,道業那有不成就的?總是要慢慢一步步學好。

    

  三、末法持名念佛最為穩妥

    

  本來念佛有四種方法:實相、觀想、觀像及持名念佛,現在前三種都不說,因為現在是末法時期,一般人做不到。所以我們不但拜佛不要觀像、觀想,念佛也不 必觀想,只要至誠心持佛名號就好,持名念佛也是印光祖師所倡導的。執持名號就是口執持阿彌陀佛聖號,念念在口,耳朵聽得清清楚楚,心裡記數記得清清楚楚, 如是百千萬念無間斷。用功夫,你走這條路,依此方法以畢命為期,不耍其它花樣,這樣道業那有不成就的?

    

  你若要觀想念佛,除非你有福慧對教理非常明白純熟,否則那種微細的境界,根本無法觀想到。經中告訴我們要觀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你知道佛的三十二 相、八十種好究竟是什麼樣子嗎?你不知道,如何去觀呢?還有佛的「無見頂相」也很微細,經中也說有「千丈如來」。又阿彌陀佛「紺目澄清四大海」,但是因為 人的智慧淺薄,根本無法理解,又如何去想呢?

    

  而且如果你的業障較重,觀想時所見的可能不是佛,而是魔,諸位能了解嗎?這點一定要注意。你以為你見到佛了,難道真的見到佛嗎?如果你的業障輕還有可能,若業障重,所見的可能是魔啊!那到底所見的是佛還是魔?在這裡,我們要將指南針放正,不可有偏。

    

  有一點很重要,諸位若見到佛時,感覺身心很安然、寂靜、清淨吉祥,這就對了;如果見到佛,身心無法安靜,感覺不定、污濁混亂得很,則所見的不是佛而是 魔。你平時念佛或作夢時感到心不亂、心在定中才能見佛;如一盆清水才能映天月,若是渾水,怎麼能映天月?所以一定要內心清淨才能見佛,這道理諸位應該要明 白、記牢。

    

  觀想有一種最直接的方法,如現在這裡有七如來像,你眼睛看了像,拜下去再觀想這個像,這是最直接方便的觀想。但最重要的,我們還是以執持名號為主,所以觀想、觀像等方法就不必用了。

    

  四、是心想佛心即佛

    

  方才提到要內心清淨才能見佛,怎樣叫清淨?所謂清淨,就是不為財色名食睡這些五欲所染污。說到一般人,心所想無非貪瞋癡,身所造無非殺盜淫,這樣如何談得上清淨?如何往生西方?不可能的。

    

  我們這個心非常重要,決定要好好把握、掌穩。就好像小孩子在捏泥團,將它捏成什麼相,它就變成什麼樣。你將它捏成佛像,它就造出一尊佛陀,將它捏成羅 剎、老虎、毒蛇,那麼它就變羅剎、老虎、毒蛇的相。我們現在在這裡念佛,就是要將凡情轉為佛念,所以心要想佛,你心想佛,你心即是佛;所以說:「心想佛 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我們心想佛,我們心就是佛,念佛就成佛;如果你心想貪瞋癡,你心就是三塗地獄,道理就是如此,你以為深奧嗎?一點不 深!只是你無上進之心啊!

    

  所以佛法教我們要往好的方面想,千萬不要想壞的。你若隨著壞的妄想一直想下去,這些壞事就會成就;相反的,往好的事情想,那些功德就會成就。世間就有 為財、色而發瘋的人,這都是心所想成的;想財想瘋了,在路上見石子、瓦礫都看成是金子、銀子;想色的念頭想到發狂了,見到異性就想抱。眾生的心真是可憐! 就想不到好的,盡想壞的,夫復何言!

    

  身為佛弟子就要好好念佛,這個念就是想念;我們要想清淨的,佛就是最清淨、最至高無上的,所以要想佛。如果你想的都很污濁邋遢,你就會感那些惡果;我 們要想阿彌陀佛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功德無量,希望現在好好念佛,將來大家都同生西方極樂世界,此生決定生西方,絕對不要在這苦海中,你能發這個心、立這個 志,就對了。你能向對的方面發心立志嗎?

    

  念佛也要像孤兒想念死去的父母親一樣,因為我們現在生在佛前佛後的末法時代,正如同孤兒一樣,只有阿彌陀佛現在說法,現在住世。所以我們想阿彌陀佛如 想慈父一般,你一直想念他,一直想去阿彌陀佛的國土,你這個心就對了,如此才能生西方。你千萬不要還想在娑婆世界,還想做什麼有地位的人,那你太顛倒了。 大家一定要好好將凡情轉過來,轉為佛念才能成佛啊!

    

  你不要認為你是罪障凡夫,哪有可能成佛?所謂「心即佛,佛即心」,我們念佛是念什麼佛?就是念心,我們的心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心。我們 人人都有心,誰沒有心?有心者都能成佛,只要我們念佛念成就了,也是同佛一樣。雖然你是罪障凡夫,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有過 就要懺悔,罪障只要懺悔就好了,等於衣服髒了,你再洗乾淨就好了。怕的是懶惰,不懺不洗,請你精進啊!

    

  五、我肉他肉同一體

    

  我們念佛,阿彌陀佛有大慈大悲,所謂「佛心者,大慈悲心是也。」大慈悲心即是佛種子,諸佛皆以大慈悲為心。你不要只是口念阿彌陀佛,卻一點仁慈心也沒 有,這樣念佛怎能與佛相應?怎能成佛?佛陀有大慈大悲,我們至少也要做到小慈小悲,我們不能救度眾生,起碼也不能惱害眾生;放生之事做不到,但也不能殘忍 到吃眾生肉!這點基本應該做到,這也是為了自己安樂啊!

    

  有些人身體不好,生了病,中、西醫都看不好,若由外在感的病,吃藥還會好,假病還要假藥醫;但業障病就是華佗再來也束手無策,即使你爸爸是醫生也沒辦法。有業障病,那就要自己生大慚愧,要拜佛還要吃素,從此戒口不再吃葷造惡業,業障自漸消,福慧日漸增。

    

  尤其身為佛教徒還吃葷,多殘忍!我們常說老虎、毒蛇毒,會吃人,但山上的老虎究竟吃過幾個人?倒是人會吃老虎;蛇只有不小心踏到牠時才咬人,反倒是人 常吃蛇肉、喝蛇血。其實說來,人比老虎、毒蛇不知毒上幾千萬倍啊!人不但吃老虎、毒蛇,還吃其他眾生的肉;吃時要用刀來割、切,要火烤、又要煎、炸、煮、 炒,花樣多得很,這多麼殘忍!比方老虎要吃你,你願不願意被牠吃?惡人要殺你,你歡不歡喜被殺?諸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將心比心,要開智慧啊!

    

  你千萬不要有落伍的思想,認為吃素不夠營養;若在四、五十年前,不要說吃素不夠營養,吃葷也不夠營養,因為那時連飯都吃不飽啊!現在是科學昌明的時 代,人反而因為營養過多而致病。尤其現代營養學、醫學家都在提倡素食;都說素食清潔衛生,有葷食的好處而無葷食種種副作用的壞處。諸位要好好改變思想,不 要再殘殺眾生、吃眾生肉了。

    

  有的人說:「有呀!我吃早齋!」你雖吃早齋,但到中午還不是大魚大肉大口大口的吃?這樣子是在騙人還是騙自己?佛陀視一切眾生如其子,世間人若兄弟互相鬥爭,父母心中就不知多難過了,若再互相殘殺,那叫父母心中如何了得?

    

  六、念佛吃素是放生

    

  你看!你口在念佛,口又在吃肉,你以此惡口來念佛,罪業能否消都成問題,還想得好處?這樣一面修善、一面造惡,善業如何抵得過惡業?又如何能感得善 報?你若三餐都吃素,才能消一些業障;何況是你只吃早齋,那能真正消業障?大家總是要突破環境,慢慢改,要吃得清淨,由早齋而午齋到吃全素。

    

  你說:「吃素不方便!」那你就吃「方便素」好了。什麼叫方便素?就是到外面吃飯時,不必要求人家特別為你準備清淨的碗筷和素食;有時環境不允許吃清淨 素,那你可以吃肉邊菜。像佛教中很有名的六祖惠能大師,就是在環境不許可下吃肉邊菜的。但在自己家裡,你可以作主,就一定要保持清淨素。

    

  方便素不是叫你方便吃肉,是叫你吃肉邊菜。若有人問何不吃肉時,你就答他:「我胃腸不好,不能吃。」一句話就回答了;要你喝酒,就說:「我胃受不了, 醫生叫我不要喝。」一句話就回得乾乾淨淨,哪裡非得一定要吃不可?做生意的人遇到客戶敬酒,自認為不喝很失禮,其實做生意首先重信實、童叟無欺;你跟人家 講什麼貨樣,到時就交什麼貨。你這樣不佔便宜又信實,別人自然願意和你做生意,哪是非得一定要陪客人喝酒才願意與你交易?是你自己沒下決心要戒酒,千萬不 要找藉口,騙自己!害自己!  

  做個真正完美的佛教徒,就要好好改變自己,要發心吃素,突破自己無始以來種種不良的習氣,否則連業障都消不了,又怎麼往生西方?

    

  七、持戒念佛必往生

    

  我們要怎樣安慰佛陀的心?首先要斷惡修善。佛陀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我們有無量無邊的罪業;這樣無邊的罪業決定要有無邊的功德才能消除,所以唯有念佛能 消,捨此法門不能得度。佛陀在大集經言:「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在此,大家決定要堅信:不論外面其他什麼人,說什麼法門好、那個法 門妙、一概不聽;不要耳根隨人轉,今天念這個、明天念那個,我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決定要有此定力、不移之力,如此念佛才能得好處,功夫才會進 步。

    

  念佛法門本來是萬修萬人去,但為什麼有時念佛不能達到萬修萬人去呢?這就是戒行上有虧,沒有持戒、沒有斷惡啊!你除了念佛,還要有持戒,那決定往生西方。這點大家一定要注意。

    

  說到持戒,有人覺得佛陀為什麼要制這麼多戒律來束縛人?其實這就好像為什麼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樣。你不要一直以為持戒是難,要知道,你守戒、守法就能得到快樂自在、平安吉祥,而且持戒有無量的功德,你不持戒就苦惱無邊。這樣的正見一定要有。

    

  所以,不要以為守了戒就很不自由的樣子;你只想要自由,那糟糕了!你看,我們走路都有交通規則,你若守規則,不是很平安嗎?你想自由、不守規則,那多 麼危險!萬一被車子撞到,那還事小,阻礙了百千車輛,妨礙了行人的交通,耽誤眾人的事才大呢!因此,念佛不能生西方,是在戒行上有虧,那要怪自己沒做好 啊!好像農夫種田不除雜草,雨水又不調和,怎會有好收成?

    

  諸位千萬不要怕守戒苦,要覺得持戒是最清淨、最快樂的,你能抱這樣的心情來持戒念佛、念佛持戒,那有不生西方的道理?決定是萬修萬人去。佛陀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我們一定要信得及,「信為道源功德母」。

    

  要持戒、斷惡業,那一定要戒殺吃素,否則,你念佛持戒,到時候生不了西方,就說佛法不靈。是你自己沒做好啊!佛法那不靈?佛法之靈如桴鼓之相應;桴是 打鼓的棒子,棒一打,鼓就「咚」的一響,能不能打得響就看你的力量多少了。但你若沒有手或手痲痺了,空有棒子也沒有用;又像琴可彈出微妙之音,但你若沒有 巧指又怎麼彈出妙音?

    

  你聽別人為何彈得那麼好,怎麼自己就彈不好?因為別人有智慧又下了功夫啊!若愚蠢的人又不努力,當然沒辦法彈好。這好像業障太重的人,根本不信佛法,也不念佛;諸位能信佛念佛皆是善根深厚,一定要發願今生要做好,要持戒念佛,今生就要生西方,不要等下一世了。

    

  八、為菩提道生淨土

    

  大家為什麼要念佛?目的要知道,為了求生西方。為什麼要求生西方?為了菩提道。什麼叫菩提道?度眾生。為什麼要度眾生?為令眾生離苦得樂。得什麼樂?得到佛法清淨之樂、無為之樂、寂靜之樂、究竟之樂,這不是人間五欲之樂所能比的,也不是昏迷人所能夢想比仿的啊!

    

  人間五欲如同鹹水怎能止渴?只有愈喝愈渴啊!人對五欲的貪求永遠無法知足;有了一百萬嫌不夠,一千萬還是不夠,總是不夠。人的貪欲也如同大海水,永遠 填不滿。所以,什麼是苦?不滿足就是苦;什麼是樂?知足就常樂。大家只要衣食住夠了,能安了,就要好好的修道,你還要追求什麼?你貪求那些五欲,將修道的 大事、正業給忘了,專搞與生死作冤家的事,怎能了生死!

    

  我們知道,生死可畏,生死是大苦,了生死是學佛的目的。佛陀之超勝就是在其已了生死,得大解脫。你看!我們本師釋迦世尊連大皇帝都捨了,你還要求什 麼?你想求其他的,那岔路太多了,交流道太多了,怎能到達目的地?要求的唯有一心求生西方,唯有直捷取向西方才是我們目的地!

    

  諸位菩薩們!希望你們開智慧,不要再糊糊塗塗過日子了。如何開智慧?還是要念佛。大家要精進用功,時常參加佛七、多念佛,將來生西方,蓮品增上。否則 懈懈怠怠的,那生死難了,難生西方,就算生西方也是在下品。西方極樂世界大得很,你在下品,那到時你就找不到老和尚了,因為老和尚在上品。這是立大志向 上,不可誤會老和尚說大話!

    

  九、常念聖號代佛度生

    

  諸位!你們在回家去的路途上,要記得一面走一面念佛,所謂「念佛不礙工作,工作不忘念佛」,不論上、下班或做任何事都要記得念佛。在工作中,甚至掃 地、煮飯、洗衣服,你還是阿彌陀佛的念;與人會談,客人來時,第一句就以阿彌陀佛來招呼,客人去時,還是以阿彌陀佛來送客,這才有佛教徒的樣子和氣氛。真 佛教徒做自利利他的功德,隨時隨處都有,太方便了。

    

  很多佛教徒念佛、學佛卻怕別人知道,我們學佛是光明磊落的好事,怎會怕人知道呢?身為佛教徒,我們不論什麼人來,應對最好就是一句「阿彌陀佛」聖號。 能時時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可令眾生聽聞而種善根;就算他不聽你的,但你念的佛號已令他種下成佛的種子,「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將來他就會成佛,你的功德太 大了。諸位明白此道理,那隨時隨處就可代佛化度眾生啊!

    

  我們念佛就照以上所說的方法來做,所謂「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現在請大家打起精神來,好好念佛。念!

    

  南無阿彌陀佛……(本稿轉載觀音雜誌)

 

妙蓮老和尚對福嚴佛學院學僧開示

    

  修戒恭錄

    

  (七十九年四月二十四日晚間慧命香時說)

    

  一、歡迎學僧蒞本山

    

  諸位師父、各位同學、各位大居士們:大家好!

    

  今天我們靈巖山寺可說是創建三週年以來,首次有這麼多出家眾來參訪。雖然我們念佛堂內每次打佛七念佛也有四、五百人之多;乃至去年創建三週年紀念日的 朝山大法會,也確乎達到不折不扣的萬人以上;可是除了在念佛堂西方三聖開光時,我們曾請出家人來山禮佛受供養外,其餘佛七或其他法會,大多數皆是居士、在 家信眾來參加,外來參加佛七的僧伽卻很少很少。

    

  說起來,我們出家人還是比不上在家眾的人數多,連一半都難比,甚至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乃至十分之一都難比得上。回想我們過去在大陸的時候,叢林寺院內 一律都是出家人,且動輒幾百人,多數是千人以上;打佛七也都是出家人,除逢佛菩薩聖誕才有善男信女參加,但只參加白天上供,用齋後就走了。很少在寺院住 宿,參加課誦。

    

  在大陸靈巖山寺,其實每天的功課都是打佛七,哪還要特別打個七?平時我們是晨三點起床,晚九點養息,到冬季加香用功時有十個佛七,那時就早起一個鐘 頭,晚睡一個鐘頭,共有十六個小時佛聲不斷。參加打七的居士也只有一、二位,那是對佛法很有護持的大居士才能進去。相反的,才幾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各寺院 的活動若沒有居士來參加,就顯得冷清了。而今天有新竹福嚴精舍的真華老法師帶領這麼多學院的學僧來,令我感到特別歡喜,當然本山的大眾也非常歡迎諸位的來 臨,歡迎諸位隨喜今晚的慧命香及明早的早殿。

    

  說到上真下華老法師,他是我的老同參,也是諸位同學的院長。早在二星期前他就已經同我連繫過了;他說:「我們同學來,要聽老和尚開示!」阿彌陀佛!說 到聽聞開示,我想諸位同學們在學院裡已經聽了那麼多老法師、大法師開示;還有教授們的指導,不但佛學、世間學都有研究,連外語外文也都學習;到這兒來要我 對你們講開示,那我真是班門弄斧。不過到底你們院長是我的老同參,所以我也歡喜同諸位囉嗦一番,說得不好,你們亦不會見笑。

    

  實在說來,諸位同學在學院裡已聞法三年,就快要畢業了;我們山上都是初出家的,既沒學過教觀、也沒聽過經論,只有跟老和尚念阿彌陀佛,所以,念佛這些道理,還真希望你們下次有時間,能對我們山上初出家的講講開示,那倒是真的。我這並不是客氣話,是以事實來說的。

    

  二、住眾剃度依古制

    

  在我們山上住的四眾弟子,其中在家二眾,除了前來打佛七的居士,打完佛七就回去外;其餘住山的這些居士,來山的志願都是準備發心出家的。我們這裡與別 的地方不同,別處是你今天來,明天就或可剃度,甚至後天能趕得上就讓你去受戒;可是我們靈巖山寺並不是這樣,我們還是要依著大陸的古規則比較妥當點,所以 需安住一年、二年或三年才可為他剃度。

    

  為什麼要分別一年、二年或三年呢?這就看個人的根性及表現了。要能接受這清淡的生活、種種的學習、磨鍊,二、三年內還要把五堂功課學會,這才能剃頭, 做個沙彌、沙彌尼。因為我們是專修淨土法門,還要將淨土五經背誦熟了,那才有資格去受戒。原則如此,不過我們現在還沒有執行得那麼嚴厲,這是因為我們是新 創建道場,有時候急需要人用,所以在這規定的條件上就難免未能完全執行。不過萬事都是要一步步做好,初上來就想執死方醫變症,那很多事都會行不通。當然先 出家者佔點便宜,以後來的人就一天天要嚴格多了,但出家受戒後若有懈怠、犯規,則不許共住。

    

  三、祖風念佛如老農

    

  過去我和諸位同學的院長都是在大陸靈巖山寺參學的,當然我們都是志同道合-專修念佛的;那麼「強將手下無弱兵」,諸位同學們必定對念佛法門不但認識, 應該也有相當的修持,所以實在不必要我來講開示。不過我想大略對諸位提綱挈領說一下,使諸位知道我為什麼要創建靈巖山寺,為什麼要收小沙彌,乃至山上出家 人的教育方式如何。

    

  臺灣靈巖山寺是依著大陸靈巖山寺的規則、依著印光祖師的道風傳下來,是念佛求生淨土的道場。我們這裡念佛的方式就好像老農夫一樣,重在實行。約五十年 前,中國人很多是文盲,尤其是鄉下,一百人之中找不到十個、八個男孩子讀書,女孩子就絕分了,除非是官家小姐才讀書。而現在教育普及,說起來,當然大家有 福,不但男孩子讀書,女孩子也都受基本層次的教育,女子過去就沒有這種福報。

    

  過去鄉下老農夫都是生下來就是個農家子,從小就跟著他爸爸種田、種瓜;不像現在的農學士是先將書讀好,道理研究明白了再來務農、種田,這樣他當然知其 然,知其所以然。但對於老農夫,你若問他什麼是種田的所以然,他就只知道那麼做,一代一代就是那樣做下來;只要下了種、有榖收、有飯吃,民生問題解決了;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半年工作,半年閒,還是過著猶如世外桃源的生活;那像現代的人忙得晝夜不分,雖然有享受,可是人的心裡卻很忙碌,身子也不見得比前人 健康。

    

  我們靈巖山寺念佛的方式也就是老農夫這個樣子,並沒有研究什麼念佛的道理,大家就是依著古祖念佛的芳規,照著做下去,就這麼念就好了。我們就如老農 夫,只知道撒種、耕田、耙田、犛田、施肥、加水、除草,只知道這些,把這些做好有收穫,得到民生問題解決,生命有安全就夠了。至於道理的所以然,我們並不 明白;諸位同學就像農學士,這些道理當然是明白的。所以念佛的方法你們能知能行。

    

  我們是「但事耕耘,不問收穫」,不過我們相信有因必有果;我們是「愚而安愚」安守出家人的本分,做一個老老實實的出家人,老老實實念佛;我們是「一心 念佛,一心求生西方」。至於行菩薩道,那是要到了西方,證無生忍,然後分身十方世界坐道場;我們是「行起解絕」重在行持,長年就是如此念佛,這是我們山上 的家風、道風。我們是依著這條路走;當然,若是有智慧青年想「由解起行」,那你就至心研讀淨土諸經論,開般若慧,實相念佛,往生上上品,圓成一切種智。我 們很想培養如此的有為青年由解起行。

    

  諸位同學之中若有志同道合的,你們畢業以後,如果不想回師父身邊或師父要讓你出外參學,那麼你們若想到山上來住,我們是非常的歡迎。本山是十方道場,凡是有為青年僧共住,我們很想培養他為佛門龍象,住持正法。

    

  四、老老實實持名號

    

  大家普遍都知道念佛有四種方法,所謂實相、觀想、觀像及持名。我們山上是持名念佛,不是觀想、觀像,更不強調什麼是實相念佛。你般若智慧未開,怎麼知 道什麼叫實相念佛?凡夫心粗又怎能觀想微細的佛像?所以我們就是守住本分,跟著印光祖師所行的這條路子走,老老實實持名念佛。

    

  怎麼樣老實?發個至誠心。至誠心發不出來就發個慚愧心,經云:「人無慚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你以這二種心來精進念佛,從至誠心發出,口中念得清清楚楚,耳朵聽得清清楚楚;一念是如此,百念、千念、萬念也是如此;今日是如此,明日是如此,乃至畢命為期也如此。

    

  這其中沒有花巧的,因果不會虧人的,佛陀是大慈大悲的,所謂「皇天不負苦心人」,只要住在山上的人,你能抱定這樣-發至誠心、起慚愧心持名念佛,必能得到阿彌陀佛來接引。

    

  五、自先得度方度人

    

  至於別人說:「唉!你們念佛就念阿彌陀佛嗎?真懈怠,太不精進了,三藏十二部教典都不研究就念佛嗎?在這個世界應該行菩薩道,你們不發大心,只顧自己 求生西方嗎?」好!你們去研究,三藏十二部由你們悟;你要行菩薩道,我們欽佩。其實我們也知道要行菩薩道,但我們先要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證無生忍,而後才 行菩薩道。這是大乘經論中所指示,你認為錯嗎?這個時候,我們想不想行呢?是想行,可是說起來我們也太可憐了;我們雖然發了菩提心,也有大悲心-敢說一句狂妄的話,我的大悲心同佛一樣,但是奈何沒 有佛陀的福、沒有佛陀的慧,無福無慧如何度眾生呢?自己都度不了啊!能把自己度好已是僥倖了。大乘經論上告訴我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無有是處。」能 自己度了,那才能度人啊!

    

  你說我們不行菩薩道是小乘,那真是慚愧!其實我們離小乘還差十萬八千里遠呢!我們還是凡夫啊!而小乘是指證了羅漢果,見思惑已斷,三界生死已了的聖 人,那當然要發菩提心了;若不發菩提心,佛陀都要呵斥為焦芽敗種呢!就好像父母栽培兒女讀到完成博士學位了,若還不將所學好好奉獻社會國家,那當然世人要 罵了;但對一個小學生,你就指責他怎麼不為國家社會做事,那你就說得太早了。說話不分層次,未免糊塗吧!也難免誤人上當。

    

  究竟到何時我們才能真正行菩薩道?這不是說大話、也不是講得很動聽就能了;最低限度,自己要能逃過閻羅王這一關,你能逃得過,那大話才可以說。否則你 的小命還在閻羅王手中握得緊緊的,所謂:「閻王要你三更死,誰能留你到五更?」大家真是時時要知道自己無福無慧、太苦惱、太可憐了!這點我們一定要認清, 對別人無法認清還不要緊,若連自己都認不清,那太可憐了!自暴自棄固然不可,而好高騖遠亦太不可啊!

    

  所以我們就是先這樣安守本分,至於行菩薩道,一定要到了西方,見了阿彌陀佛證無生忍才夠資格。「若人想行菩薩道,努力求生極樂國。」我們山上的人現在 的目的就是要到極樂世界那裡留學,對這個世界的學問,我們不想、不稀罕!這世界的學校是什麼樣的學校?老師是什麼樣的老師?同學又是什麼樣的同學?不帶壞 我們才怪!我們的善根很淺薄呢!我們要求好的老師-阿彌陀佛,所謂「求師不高,學法不妙」。

    

  我們要到極樂世界求最好的學校、最好的老師、同學,親近彌陀、觀音、勢至、清淨大海眾菩薩。我們這樣做,你說我錯了,那就算錯了吧!你要怎樣做就去做好了,「道不同不相為謀」,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行我的獨木橋吧!

    

  六、為菩提道求生西

    

  我們度眾生當然要有福有慧,有了福慧就夠了嗎?不行。記得舍利弗曾問佛陀:「世尊啊!沒有六通可不可以度眾生呢?」佛陀斬釘截鐵的說:「六通具足,度 眾生尚且不易,何況無乎?」度眾生還要六通自在啊!沒有神通你怎麼度眾生?真正的度眾生是要自他皆得解脫,你千萬不要度眾生沒將眾生度解脫,反而度壞了、 度糟了。為什麼?你凡情未盡,以凡情度眾生,等於一個對醫道、脈性、藥性都不懂的人卻幫人看病,那病人被看死有分啊!

    

  所以我們現在為什麼要念佛?為消罪障、增福慧而念佛。為什麼要求生西方?為菩提道而求生淨土。這是釋迦世尊及十方諸佛都這樣教我們要求生西方極樂淨 土,乃至文殊、普賢諸菩薩,在未圓成佛道前也要求生西方。如果你認為我們求生西方錯了的話,那你是魔啊!魔鬼啊!這是附於佛法的外道啊!

    

  我們念佛的人要有這些正知見,否則被人家一說:「怎不修其他法門?念阿彌陀佛幹什麼?十方佛皆可念嘛!何必求生西方?東方不可以去嗎?那彌勒菩薩就在 我們這個世界的兜率天,我們去多麼近,何必跑到距十萬億佛土的西方;何必跑那麼遠,捨近求遠?」你一聽就被轉了,無正知定力太可憐了!

    

  諸位要想真正念佛不被他人所轉,那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不能不讀;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淨土十要」不能不受持;幽谿大師的「圓中鈔」不能不研 究。以上善知識講的念佛道理,你不在這些地方求,偏偏聽不深入了解淨土的某某大法師、某某老和尚講念佛;現在一般人說念佛,幾乎是在誹謗。你要念佛,若跟 他們學,那不跑錯路才怪!

    

  七、末世邪師如恆沙

    

  我剛才所說的六通,大家要注意!現在的佛教徒,我們常見有很多是邪魔外道、魔子魔孫,常是說自己有什麼神通、什麼神通的。佛法那是這樣?佛法講的 「通」是注重在漏盡通,你生死了了另五通自然會有;也就是你道業成就,自然有神通。但現在你是徹頭徹尾的罪障生死凡夫,你說有什麼通、什麼通,唉!打妄 語!騙鬼啊!大妄語是根本戒,千萬不可亂說一句呀!

    

  還有說自己是什麼菩薩來的、什麼佛來的,若真是佛、菩薩來的,那他說出自己是什麼佛、什麼菩薩來的之後,就一定要走了;但你說自己是什麼菩薩來的,你 卻還沒有死啊!那是什麼菩薩?胡說八道!現代人膽子就是那麼大,說他是什麼菩薩來的,末法真是「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在山上住的人一定要有這些正知見,否 則你就被那些邪魔外道亂說一通給騙了。

    

  八、戒德莊嚴即神通

    

  什麼是「通」呢?告訴諸位!你的道德就是神通,你的戒行莊嚴那就是神通!你有這些,十方有善根、有福德的人就自然來親近了。我們不說大陸的和尚王-虛 雲老和尚,就說臺灣幾年前往生的廣欽老和尚好了,他不講經,若講開示也就是三五句。他不講經,可是講經的大法師都要向他頂禮;他不識字,也不是什麼學者, 更不是什麼博士、教授,但博士、教授還要皈依他呢!這說起來真氣死人吧!

    

  要知道,因為他有了道德,道德夠了,以身作則了,以那樣實行來度眾生就夠了,用不著再要講什麼經,講經對他而言是多餘的。反之,你說得怎麼樣好,自己若沒有實行,那你在前面說得響亮,人家就在背後說:「那個人光會說,口很利!」那樣子實在不能夠感動人啊!

    

  佛法是真佛法,要賣真的給別人,千萬不要賣假的。當然,現在這個時候你一天能賣出十擔假,也賣不了一擔真。可是蕅益大師告訴我們:寧可一擔真賣不了,也不要賣十擔的假;因為你說假話害死人了,自己也要墮地獄去。說真佛法是沒有人情的,你信就信;你不信,就不要來聽。

    

  九、創寺度眾紹佛種

    

  我為什麼要創建靈巖山寺這個道場呢?因為要使人有地方修行,

    

  想要多度百萬人同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啊!如果沒個念佛堂,大家怎麼能坐在這裡念佛?所以定要創建道場。雖然目前臺灣寶島寺廟多,但卻是一般家庭式的小 廟,想要在那裡度生是很難能成就的;所以,在此情形下,不得已才要創建道場。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度人出家紹隆佛種,必須要有十方叢林,培養多種人才。

    

  約二、三十年前,每次和一些老法師們聚在一起時,大家心裡都是很憂慮的!憂慮什麼?老法師一個個走了,後面沒有人出家,將來佛法的繼承是個大問題。老 法師們都是從小就出家做小和尚,可是自己沒有收小和尚,那就沒有下一代了。世俗人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在佛門裡,師父度了我,我要是不度徒弟, 那佛法就絕種了。不只臺灣如此,香港、東南亞各國乃至美國的情形也是這樣;美國我雖沒去過,但那邊的消息我也大概明白,因為到美國的法師都是我們臺灣、香 港去的,也時常回來見面。

    

  那怎麼辦?現在是無佛的時候,佛法的弘揚完全要靠僧眾了。所謂「人能弘道」,沒有出家人,那佛、法二寶誰來弘揚?所以度人出家是最要緊的,尤其是要度 男眾出家。大家聽了不要以為老和尚只重視男眾,因為目前男眾比丘太少了;假如男眾多,女眾少,那當然要度女眾了。像有人家裡已有三個小姐了,但沒有男孩, 她念觀世音菩薩時,當然要求生個男孩子了。

    

  因為現在男眾比丘太少了,所以我急急忙忙要趕快建立一個道場,要度化人來出家,尤其要度青年人,更要度童真入道者。從古至今,高僧大德十之八九多是童 真出家的;晚年出家有成就的太少太少了,因為在家的習氣太重、太難改。所以,在數年前我就有度小沙彌的計畫,現在我們山上才有這麼多小沙彌;敬求三寶加被 小沙彌,每位都是道心堅固、福慧莊嚴,繼承下一代。

    

  當然萬事起頭難,起初收一個、二個時很困難,等有了八個、十個後,到現在有的自己就會來,有的信徒會自動送上來,以後當然會一天天增加,因為出家的良 好風氣,現已打開了。不過學佛是人人皆可,但出家為僧必要選擇!所以我們僧伽一定要多、要好,希望我們臺灣能像過去大陸叢林那個樣子,有僧寶來住持佛法、 擔負如來家業,要把佛法弘揚、振興起來。這就是我為什麼要創建道場及收小沙彌的大綱,詳細說的話那當然是還很多很多了。

    

  十、世學教育致還俗

    

  我們臺灣、香港過去也不是沒有小和尚,不過只有一、二個,較少就是了。他們是受什麼教育?讀小學、中學、大學或博士。做師父的總希望自己的徒弟能得到一個博士學位,好像那樣就很有光輝;做師父的讓他們去讀世間學,好像沒有一個世間的文憑就不能說法度眾生,真的嗎?

    

  當然讀世間學問並不是不好,但要知道我們自己是什麼身分?我們是出家人!那就要弘揚佛法,擔負如來家業,當然是要以佛法為第一,先研究佛法,而後兼讀 世學可也。度眾生、和眾生交談時就要講佛法。如果一個出家人捨了佛法,就只會講世間法,那不是失掉出家人本分的位置嗎?就算你通世學,也不可忘佛學吧!其 實,一個出家人不懂佛學,那才真醜呢!不懂世間學還算醜嗎?過去的那些老法師對世間學是不屑一顧,絕不許你閱讀世間學的,有了世間學問當然知己知彼,百戰 百勝;但捨了佛法而不研究,就研究世間學,一直同人家說世法,那麼你研究什麼,你知見就是那個樣子,又怎能引導人學佛呢?

    

  尤其重要的,在我們臺灣,男眾到一定年齡都要去服兵役,服兵役並不是不好,反而身體鍛鍊得更好。小沙彌將來也都要服兵役,你讓他們受的都是世間學的教 育,佛家的佛學他沒有,佛家的生活習慣他也沒有,完全都是過在家的生活;一服完兵役,即使他想再回到佛門來,但佛門內卻派不上用場,所以大多數會還俗去, 因為他們所學的要到世間才有用嘛!這是過去事,太可惜了!

    

  十一、佛學正見教沙彌

    

  為了改進上述之遺憾,所以我們山上收了小沙彌當然要依古規教育他們,那現在又是怎麼教育呢?在這裡日常一切生活,都是佛法的生活:上殿、過堂、晚上慧 命香念佛、大回向都跟著來參加,由實際的行持中消罪障、增福慧。這些訓練好了,同時還要背誦經典;小班的小沙彌當然要認字,由老師教導他們,以學生字典為 工具,每個字都要認得,不但字形認得,還要知道字的意義;另外還要練寫毛筆字。所以「認字、寫毛筆字、背經、作日記」,就是這三、四個主要課程。至於唱梵 唄、學打坐,這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必然要磨鍊的課程。

    

  我們依著印光祖師說的:「有真儒方有真僧」,所以小班的小沙彌就讓他們背太上感應篇、了凡四訓,先把人的基礎打好了,然後再背誦我們佛家的經典,像四 十二章經、佛遺教經等,一律就是這個樣子,完全都是受佛學的教育,過佛法的生活。因為我們是出家人,當然要依佛學佛行為重嘛!

    

  我們是希望他在佛法裡有用,所以將來他們去服兵役後,若想回到世間去,沒有世間的學問,怎麼能在世間生存?賣報紙去嗎?做苦力去嗎?所以他到世間沒有 用;可是回到佛門來就有用處了,因為他完全受的都是佛學的生活教育,就能學以致用。尤其現在佛門中法師很缺少,需要用人的地方很多,凡是你有佛學的基礎, 又有修行,都能派上用場的。這是我給他們完全受佛學生活教育的原因。先重佛學佛行,而後則明世學,所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至於世間學,將來到他需要用的時候再自己研究、參考就可了。像孔孟之學、哲學之類的時代共識亦應該要研究;除了這些,其他學識就用不著了。你若去研究 只是糟損了時間,也把自己辛苦了。我們山上小沙彌的教育方針完全就是依這一條古規的路子向前走,惟願三寶加被,走得順利,走到佛國。

    

  十二、解而無行難了脫

    

  身為出家人,就算你有世間學問,就想同世人談世間知識嗎?世間人讀了幾十年書,還得在世間上做幾十年事,有了社會的經驗那才是真學問;你雖有世間學卻沒有做過事,沒有世間經驗呀!你就憑著讀一點世間書,拿書本上的知識就想同人家談世間經驗,那是不是班門弄斧呢?

    

  這就好像現在的世間學者、教授,他們也研究佛學,也來同老和尚談佛法、談修行,可以嗎?套句廣東話說:「我吃的鹽巴比你吃的飯多。」你同我談佛法,當 然你講得比我好,黑板寫得比老和尚漂亮;但你有沒有受三皈、有沒有奉持五戒?佛法你算明白了,但你有沒有信仰佛法?信仰了,有沒有照佛法修?沒有受持三 皈、五戒,那你只是會說、看文字,佛法真意義你夢不到!你還同老和尚談修行,不知慚愧吧!你的學問高過出家人,戒德能看齊嗎?

    

  你沒有自己依著佛法來修持,怎能明白佛法的意義?就好像沒到過阿里山,縱使聽人家介紹、看照片,知道阿里山如何好,但阿里山的花香鳥語、新鮮空氣,你還是聞不到、聽不到、呼吸不到。

    

  所以不但在家居士如此,就是我們出家人,你沒有修行,光在經典上看,那你不過懂得個文字而已,經義你怎麼會明白?意義不明白,你又怎麼會修行了生死? 沒有真參實學,你還說你懂了佛法、還能度眾生嗎?自己已經落入魔窟、生死大坑跳不出來了;你又枉為一個佛子,空消信施,將來還要披毛戴角還債,那真正是太 冤枉了!我是說良心話,知我罪我,我都至感慚愧!

    

  在這末法的時代裡,總免不了知見不同的人,有相反的看法找上門來同你囉嗦!當然一切眾生皆是未來的諸佛,內心中決不敢有一點輕視他人!但當遇到了眼高 泰山、目空大海的人,甚至有主觀極強的狂慧之輩,他偏要說他的好,說你的不對,要學他的才好,將非為是,這就不能不回答了。請觀感不同的人,你的高見真是 比人家高嗎?以上是不得已的解說回答耳,並非好辯也。

    

  十三、努力精進勤修持

    

  話講到此,時間已經到了,應該是山上養息的時間了;但我們還要大回向,大家加點功,不要想:「時間到了,我要睡覺去!」那是沒出息的人!修道之人應該 加緊用功、精進修行呀!「睡覺去!」你無量劫來不知道睡了多少,難道還沒睡夠嗎?老和尚要到十二點才養息,明早二點就要起來了,跟著學啊!明早二點五十分 打四板,聞到板聲要快起床,切莫貪睡啊!

    

  遺教經上說到:「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無慚人也。」大家努力用功,必定「功不唐捐,德不虛棄」啊!一分因感一分果嘛!希望諸位精進!再精進!速登彼岸覲彌陀。

 

妙蓮老和尚對福嚴佛學院學僧開示

    

  修戒恭錄

    

  (七十九年四月二十五日早齋時說)

    

  一、參學須有眼耳根

    

  俗語有句話說:「智者千慮難免一失,愚者萬思也有一得」。這就是指我們往往誤以為某某權威、學者、有名位的人,他說的話多有分量;不錯!他們的話是有 分量,但是否都是百分百的正確呢?尤其我們當學人的,學道聞法是要了生死的,那確乎自己的耳根要利,眼根要明才能辨別,否則,你就被對方的權威鎮住了。

    

  因為人畢竟是人,還不是佛陀已證得一切種智,當然佛陀所說、所行的,一切一切都是滿分的對,對佛語我們要這樣信;但等而下之者,不但你是人、是權威, 就算你是菩薩,如果般若智慧沒有圓滿,還有一分無明、黑暗,那就不是十五的圓月亮,那麼他說話就不能百分百的正確。所以我們當參學的人要有這番認識。尤其 在現在末法的時代,求善知識開示正智慧、求善知識指導,一不小心就會把你指導到死衚衕裡頭去了。那怎麼辦呢?修行以念佛為穩妥,大家還是老老實實念佛吧! 千萬不要好高騖遠,依佛所說來修就不會錯的。

    

  二、法以契機為最妙

    

  當然佛陀也有對機說法的話,有了義的、有不了義的。什麼是不了義的?對機不同,所說的法就是兩樣;如乙的根性與甲的根機不同,那乙依甲的法來修就修不 成了。我們生在這苦惱的時代,正處於佛前佛後,好像孤兒身心無依無賴一樣,心裡有疑卻無處可問,縱使問到對方所說的不錯,各宗各法皆知;雖然廣學多聞,但 是否每一宗都專精深究呢?他說的法是否合你的根性?是否助於你所專修之法呢?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這地方關係到我們的法身慧命,又不得不注意。

    

  就像一位醫生,雖然知道藥性,開藥給你吃,但他有沒有替你把脈?懂得脈性嗎?有沒有摸到你的病源?如果醫生先檢查你的病症,檢查對了,確知病症再依病發藥,那當然可治你的病;否則,一不小心沒對症下藥,病治下好,還把你治死了有分。

    

  當然,一般講:大乘是了義法,小乘是不了義法。可是大乘法雖了義,但小根者不能接受,對其而言,那還是不了義;法是以利益眾生為重,小乘法雖不了義, 若能利益小根之人,那對小根者來說,小乘法也是了義的。所謂「藥無貴賤,癒病者良;法無優劣,契機者妙。」對佛法要有這種看法。當然一乘般若是好,般若是 諸佛之母,那麼我們現在愚昧眾生能不能修實相念佛呢?就好像人參雖高貴,可是你虛弱的身體能不能受補呢?草方雖是便宜,可是卻能治病。我們修學佛法、當參 學的,這個正知見要有,否則愈修愈糟糕。

    

  三、暢佛本懷唯淨土

    

  佛法所說的一代時教,有說得契理而不契機,有雖契機但不能契理,這樣就不能暢佛本懷;而念佛法門,既契機又契理,就真的是暢佛本懷之法。這倒不是我們 修念佛的就說念佛好,「老王賣瓜,自賣自誇」,賣瓜的說自己瓜很甜。若瓜是真的甜,我能說它是苦嗎?我們修念佛法門確實是真的好,為什麼?三根普被,利鈍 具收。上根人修,得上等之報;下根人修,得下等之報。這就好像一雨普潤,大樹就多受一點雨,小樹就受少一點水,以各種根性都能得益,所以暢佛本懷的唯有淨 土法門。

    

  關於淨土法門大家要分清楚,十方皆有淨土;但我們所求生的淨土是指在娑婆世界正西方,過十萬億國土之外,法藏比丘-阿彌陀佛的國土。而一般人說:「你 就求一個淨土嗎?十方佛不念,十方土不求,怎麼就單求一個國土呢?」要知道,我們修淨土的人,念阿彌陀佛就是念十方佛,生阿彌陀佛的淨土就是生十方淨土, 要有這樣的自信。否則,被人家這麼一講,你就「是啊!對的!」把大好的彌陀法門捨棄了而改修其他的法門,多麼愚蠢!

    

  要了解「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第一就是第一,你不能說佛佛道同嘛!「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你要知道,那是約法身 來說的,自己要把教理分清楚了。諸佛的報身、應身就不同了,報身是修因感果所得的報;諸佛所修的因不同,所感的果當然有差別;發心修因不同,所感報身亦不 同,所以應身也就不同,你不要再儱侗說同。同!那為什麼還要說阿彌陀佛第一,是法界藏身呢?這地方認清了吧!

    

  四、憑至誠心生西方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你念佛有什麼功就感什麼土;你念佛念到事一心,生方便有餘土;理一心,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是佛陀所住之 土;而信願堅固,不能得一心,是生凡聖同居土。所以大家要明白,只要信願堅固,至誠念佛決定得生,不是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亂才可以往生。

    

  彌陀要解所說的一心不亂,那是指事、理上的一心;但還有我們凡夫的一心呢!凡夫的一心,就是你有至誠、有慚愧,犯了戒就懺悔;有慚愧心,再發至誠心來 念佛,這樣就決定萬修萬人去。淨土法門說三根普被嘛!如果只有到達一心不亂的人才能去,那就只有上根的人能修,下根的人就絕分了。修念佛法門的人,這些地 方要以慧眼認清,不要給別人將你說糊塗了。

    

  醫生執死方治病,會把人醫死;你看文不知文義,把眾生的善根都弄壞了。約法身來說是佛佛道同,諸佛平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凡夫的法身與佛也 是平等平等,無少許缺啊!但我們卻沒有佛的功德,只有罪障;「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這樣的業障凡夫,你叫他得一心,怎麼可能?那不是拉牛上樹 嗎?對上根人,要他一心可也;對下根人,要方便安慰。

    

  人若有開悟的根性,當然念佛能得一心,可破見思二惑得事一心。所謂事一心,就是心不為貪瞋癡所亂,身不為殺盜淫所亂,在事上能夠定;此即到了羅漢果, 不會造惡業,已經出三界了。一般凡夫怎麼可能達到如此的事一心?那凡夫又如何能生西方呢?就憑你的至誠心。佛法就是「一分至誠,一分感應;十分至誠,十分 感應。」沒有至誠就沒有感應,有至誠必有感應!感應如「洪鐘在架,有叩則鳴。」你「大叩大鳴,小叩小鳴。」若不叩,它就不會響。因果道理就是這個樣子,因 果決定不虧人的,你只修因證果就好了,這點我們要信得及。

    

  五、萬善回向生淨土

    

  念佛的人想生西方當然是要一心,我們凡夫做到至誠心就是一心;你不要以為我們的心一動都不能動、一亂都不能亂。這麼一說,把眾生的心都弄煩、弄急了, 「唉!怎麼搞的,我不念佛還沒妄想,一念起佛來妄想那麼多,那怎麼生西方呢?」請勿急,你只要發至誠心念即可得一心,但不可心急。

    

  要知道,生西方不一定只有念佛才能生啊!萬善回向淨土皆可往生,如:一日一夜受持三皈、五戒、菩薩戒,憑此功德回向都能生;聞佛名都是成佛種子,至誠 稱一聲、十聲皆可得生啊!為什麼要把三根普被那麼廣大的淨土法門說得那麼窄小!把眾生說得怕死了。呀!我念佛不能一心,生不到西方了!此乃不明「若人散亂 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之誤。

    

  六、往生是回自己家

    

  生西方有什麼難?生西方就等於回自己的家,回自己的家有什麼難呢?只是我們就像太保太妹不聽父母的話,跑到外面漂流不願回家。只要你回心不要在外面做 太保太妹就好了;家裡有父母,什麼寶都有,只要你想回家就行了。回家父母會幫你把身體打理得清爽、飯準備好了,讓你好好吃、好好的睡,只要你不要在外面亂 跑、不要在外鬼混就好了。同一理由,只要你想生西方,阿彌陀佛就決定來接引你。你能信得及,安愚守分,這樣子念佛,就是有善根福德因緣;你不信,就是沒有 善根福德因緣,就不能夠生西方。念佛當然要多善根,信,就是多善根;你不信,就不是我們念佛的同倫,就不能生西方。當知能不能生西方是完全操在你自己的信心、誠心,及向上回家之心啊!

    

  不管你是太保太妹,在外面被人家怎樣的罵、怎樣的打,可是父母仍在家裡望著你:「好孩子!回來啊!」壞孩子在父母心中還是好孩子;我們這些五逆十惡的 眾生,在大慈悲佛陀的心中都是好的;世法、出世法道理都是這個樣子。不要把佛法說得那麼玄妙,把人家說得退了道心。生西方真是那麼難嗎?實實在在不是件難 事,什麼是難?你不信就難、你不修就難;你信、你修就容易。你不信不修,當然是業障太重了,病已經到了沒藥醫的時候,夫復何言!

    

  七、老實念佛必成佛

    

  大家記住!「一失人身,萬劫難復。」憑我們的起心動念、所守的戒行來判斷,那恐怕決定墮三塗有分。印光祖師說:「汝將死,快念佛;心不專一,決墮地 獄;餓鬼畜生尚難求,勿妄想人天福果。汝將死,快念佛;志若真誠,便預蓮池;聲聞緣覺猶弗住,定克證等妙圓乘。」「生西方決定成佛。」這些佛言祖語,大家 要奉行勿忘,千萬不要聽那些假善知識的話,一聽就糟糕了!難道假善知識的話,比佛祖還好嗎?請善思惟!

    

  祝福大家!老老實實、安守本分念阿彌陀佛,同生西方!

 

記臺灣靈巖山寺西方三聖開光暨

    

  萬人朝山大會感應見聞錄慧欣

    

  民國七十六年國曆元月十日,是靈巖山寺敬塑西方三聖真金像開光,及念佛堂落成、精進佛七共修、暨本寺開山一週年紀念大典。全省各地都有虔誠佛教信徒, 於先一日之夜(元月九日晚上)各自領導善男信女集合,舉行萬人朝山大會;三步一拜,禮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因緣殊勝。筆者有幸得參與盛會工作,感應見聞,不 勝枚舉,茲列二、三誌之於後,以饗讀者:

    

  一、我看到了觀世音菩薩

    

  時序雖已是農歷十一月嚴冬,但仍阻止不了南北信徒組團朝山的熱誠,九日下午,一波波的人潮,陸續地湧上靈巖山,沿路車水馬龍,使原本寧靜的埔里鎮,突然間顯得熱鬧異常。

    

  約下午六時,由臺中來參與盛會工作的蘇慧照居士,於用畢藥石後,獨自沿著山路,欣賞兩旁的光明綵燈及蓮花燈;驀然他發現一位身穿深灰色衣服的阿婆迎面而來。

    

  「阿彌陀佛!」蘇居士自然地合掌向她問好。  

  「阿婆!天色這麼晚了,妳一個人要上那兒去呢?」蘇居士非常關切地問道。

    

  「阿彌陀佛!聽說明天上午靈巖山寺新塑的西方三聖要開光,我想到山上去看看熱鬧。」阿婆說完後,就擦身而過,沿著山路直步而上。

    

  此時,蘇居士才看到阿婆的長相,覺得非常令人產生好感,一副好福相,莊嚴中帶著慈祥的笑容,兩耳垂大,肩聳玉樓,目澄如銀海,身材魁梧英奇,與他擦身而過時,才發現自己尚不及阿婆的肩膀高。

    

  蘇居士愈想愈覺得奇怪,因為他從來沒見過似如此長相高大的阿婆,但又有說不出的熟悉感,好像在那兒常常見過似的。想到這裡,他倏然回頭時,阿婆卻早已不見蹤影了。

    

  「奇怪!怎麼一會兒工夫就消失了呢?阿婆不可能走那麼快啊!」他自忖著。隨即找遍全山,問及每一個人,仍然沒有一個人發現過似他所描述的阿婆。

    

  「難道會是觀世音菩薩?」他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念佛堂中的觀世音菩薩,與方才所見的阿婆長相簡直是一模一樣。夕風帶著空濛如薄霧的細雨,如冰一般冷銳拂面,清醒了沉思中的他。遠處山腳下,傳來了「南無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是多麼清晰宏亮。啊!那又是一波朝山的人潮到了。

    

  「我看到了觀世音菩薩……」他欣喜若狂,如獲至寶般地一路回奔山上。

    

  二、觀世音菩薩遍灑甘露

    

  雖然雨下個不停,但信徒朝山的腳步,亦是不停地向前三步一拜,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的聖號。由悟學法師領隊的埔里念佛會朝山隊伍二百餘名信眾,到達山上時,正好是晚上九點半。住持上妙下蓮老和尚,帶眾回向後,隨即開示:

    

  「諸位菩薩、居士們!大家好!歡迎來到靈巖山參加朝山勝會,雖然寒風細雨,亦阻礙不了各位至誠的恭敬心,如此殊勝功德,無量無邊。平時說:『禮佛一 拜,罪滅河沙』,但那是在殿堂內平地上禮拜;若平常在晴空烈日下,地上熱得有如燙板,空中又有火傘似的太陽;而今朝山路上有砂石,又時值歲末冬寒,頭上又 有雨淋灑,在如此的嚴冬雨打下,難行能行,來朝山禮拜,那所得的功德就不只是罪滅河沙,我要說:『朝山一拜,罪滅海沙』啦!無始以來所造的罪業,於今晚朝 山懺悔中,消除得乾乾淨淨了,奉勸諸位以後要保持永遠的清淨。

    

  尤其觀世音菩薩太慈悲了,傾灑甘露,清洗了我們無始以來的罪障污垢,所以大家不要以為這是在下雨,心裡想著:『佛菩薩真是太不慈悲了,怎麼偏偏在這個 時候下起大雨來了呢?』如果你有這種想法,就大錯特錯了,諸位應該要有正知見啊!這是大家的至誠恭敬心,感動了觀世音菩薩慈悲普降甘露,這是甘露法雨,得 沾此雨可以百病消除,消災延生,……」

    

  我看老和尚面露慈悲的笑容,非常高興地作獅子吼般的開示,雖然為了這次大典,他老人家已經二、三夜沒有合過眼了,但是當他看到朝山信眾冒雨陸續上山時,那種喜悅的心情,早已忘卻了多日來的疲乏了。

    

  雨仍然不停地下著,山腳下又傳來了「南無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我想這除了觀世音菩薩手中的甘露瓶傾灑以外,還會有那位菩薩慈悲呢?

    

  三、大勢至菩薩亦雨中行

    

  「各位居士!現在章能法師要領大眾朝山,如果要發心參加的,請趕快穿海青隨隊下山。」播音器反覆地廣播這個好消息,雨不但沒有停,而且愈下愈大。

    

  大約在晚上十二點左右,章能法師領眾朝山的隊伍,已緩緩回到山上,此時雨勢突然間下得更兇猛,但禮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的聲音,相對地也愈來愈宏亮。 雖然個個都被這場大雨,淋漓了全身,但是虔誠的臉上卻綻露出充滿法喜的歡欣,似乎這場的大雨,洗刷了滿身的罪障,恢復了原本的清淨。此時老和尚的開示更加 宏亮,顯得他老人家格外高興了。

    

  這莫非是「大勢至菩薩」也來遍灑法雨?否則綿綿的細雨,怎麼突然間又下得如此傾盆呢?

    

  靈巖山上徹夜燈光通明,遮雨棚中只見萬人鑽動,觀世音菩薩聖號由山下一直綿延至山上,不曾間斷,各地朝山的隊伍,接踵而上猶如浪潮澎湃。

    

  四、不可思議的舍利子

    

  已是十日凌晨了,卻不見人人有絲毫倦意,大家洋溢著笑聲,互談這次朝山的種種感應。最後由高慧勝居士所領隊的高雄佛教青年會朝山隊伍上山時,大約早晨 七點。我看他們個個都身穿海青,最前捧著十二盞蓮花燭燈,左右各六,中間是香爐,再來就是花、果,優婆塞、優婆夷,善男、信女;最後由瞻慧法師護隊,整齊 有序,步伐一致,不因雨勢而慌亂了腳步;至誠的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響徹天空。使人覺得格外莊嚴,引起在場大眾的讚歎。尤其對於他們所捧上山的蓮花燭燈, 特別感到有趣。

    

  「舍利子!舍利子!」突然一位法師在蓮花燭燈的餘燼中,發現了大小不一數十顆堅硬的圓粒子,有灰色、褐色、紅色。

    

  於是大家驚奇的圍觀,爭相請取舍利子;可惜當我聞聲走近時,舍利子已被一搶而空了。至誠念佛,可感生舍利,向有所聞,但此事若非這次筆者親身見聞,恐怕亦難以置信,真是不可思議。

    

  五、阿彌陀佛現光明

    

  奇怪的是,到了十日當天上午八時,雨勢停下了,不久,即見貴賓及諸山長老們一個個上山,天空中也微露出一片清新,到了開光時刻|上午十時,冬日的光 輝,照耀整個山上,大地顯得格外光明,於是使我想到了阿彌陀經上所說:「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難道這不也是阿彌陀佛示現的明證嗎?否則一到開光時刻,怎突然會變成一片光明無限呢?這豈不是所謂的「佛日增輝」嗎?

    

  由於朝山的連綿下雨,再加上嚴寒的冬夜,老和尚非常慈悲地擔心朝山信眾著了涼,但是翌日各地領隊都紛紛向老和尚報平安!信眾個個法喜充滿,及時的甘露,使大家覺得非常清涼自在,身心愉快,其中殊勝感應,自不在言下所能形容道盡。

    

  如此盛會感應見聞,人人嘆為稀有,真不虛冒此寒冬夜雨之行。參加朝山信眾,個個都有一致的信念:「明年朝山,我一定還會再來!」靈巖山啊!靈巖山,真是一個非常響亮的名號,山川「靈」氣的鍾毓,可使「巖」石點頭,人心憬悟,真不愧是一佛教聖地。(摘自大光明雜誌)

 

妙蓮老和尚新春開示-因緣果報慧欣恭錄

    

  諸位法師、諸位居士:

    

  佛法講因果,其實說來,應該是因緣果報,還要注意時間這一因素。只要因緣、時間相聚會,則果報自然成,大至宇宙,小至微塵,皆離不開此理。

    

  俗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苦瓜怎能生出甜豆來呢?如是因,如是果,絲毫不爽。如果你種的是善因,就會得善果;種惡因,就會得惡果。有因而無果,那只是時間未到而已。諺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是不報,時候未到。」

    

  所以我們要探討因果之前,必須對時間有正確的知見,因果是講三世的-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一般凡夫俗見,眼光短淺,只信有現在世,不信有過去世,更不信有未來世。凡事只以眼前所見為真、為有。殊不知此三世時間觀,極為淺顯易明,今舉眼前之例證明之。

    

  人人皆知道有昨天、今天、明天,若從今天逆推,則有無量無數的昨天,此無窮極的昨天,就是過去無始啊!

    

  若再由今天順推,則亦有無終無盡的明天,此浩瀚無際的明天,不就構成了未來無終嗎?

    

  我們怎可說未看到明天,就不承認有明天的存在;回憶不起昨天的事,就說沒有昨天呢?相同的道理,如果你只知有現在世,而不知有過去世、未來世,那簡直像小孩子一樣,太幼稚太可憐了。請你好心學習,增長智慧,不可再愚癡狂妄,辜負己靈。

    

  具備以上的正知見,你就不會為行善之人遭受惡報,而心憤不平。見行惡之人自在安樂,而抱怨上蒼不公了。善人遭惡報,那是他過去造的惡因所感;惡人受善 報,那是他過去有善因,所種的福猶未享盡。切不可只就一世來論,而昧於三世原理之真諦!若明於此因果通三世的道理,即知只要時間一到了,善惡因緣成熟,必 然是種善必有善報,種惡必有惡報的。

    

  所以我常說: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善人,亦沒有百分之百的惡人;眾生因為所造善惡因緣之不同,故所受的苦樂果報亦各有差別。怎可因今生行善或作惡之人,好像不得其應有的善惡果報,就怨天尤人呢?

    

  明白以上的道理,那麼就只須講耕耘,不須問收穫。因為有耕耘,必會有收穫。雖不是馬上有收穫,你總不可能今天播種,就要它明天結果吧!

    

  學佛亦是如此,你今天上山來拜觀世音菩薩,就要求菩薩即刻保佑你,那你心太急了吧!說不定你今天拜了觀音,下山時不小心跌倒,摔斷了一條腿,那你能說觀世音菩薩不慈悲嗎?

    

  學佛人頭腦一定要冷靜,才不會顛倒是非。其實觀世音菩薩對你可說是太慈悲了,你不求,菩薩照樣會保佑你,如慈母之對待子女,難道還要子女開口求母親保護,母親才會給予保護嗎?

    

  說不定你今天會遭受生命垂危之報呢!就是因為你拜佛的功德,才只受折腿創痛而已,這就是觀世音菩薩慈悲保佑,讓你重報輕受而你不自知而已。這點正信都 沒有,你還能叫做虔誠佛教徒嗎?對這種不信因果、顛倒是非而不受勸化的人,那我們慚愧自己智慧德行有限,沒法化度他,真無話可說了。

    

  你今生能修行種善因,惡報就會減輕,如果沒減輕很多的話,那就是你種的善因還不夠,應該生大慚愧,再努力行善。譬如一盆滾開的熱水,如果只加了一杯的 冷水,對於這盆熱水而言,其熱度是不會感覺有降低的,除非你繼續不斷的加上冷水,它才有可能變冷。所以今生行善,還不能擺脫惡劣環境的話,那就代表你所行 的善還不夠,應該再精進用功才對,怎可說觀世音菩薩不慈悲、不感應呢?此番道理,只可與智者道,不足為愚者言了。

    

  談到感應,有的人一求就有,有的人再怎麼求,佛菩薩好像視若無睹。這是怎麼回事?譬如一個認真用功、守規矩的孩子,向母親要錢,一開口就有;另一個懶 惰懈怠、不學好的孩子,向母親要錢,其母親一毛錢也不會給的。學佛亦是如此,有求而不應,是佛菩薩不慈悲嗎?其實在普門品上告訴我們,觀世音菩薩太慈悲 了,求財得財,求子得子。但是這也要看你是用什麼心去求的,你求財有了財後,是不是會去做好事呢?若有錢不做好事,菩薩能給你財嗎?

    

  感應有順有逆,不論順逆都是佛菩薩的慈悲。順境固然是好,但唯有在逆境之中才能開智慧。譬如春天溫和,固然可使百花齊放、萬物生長,但如果沒有秋、冬怎麼會有結果呢?沒有嚴寒的冬天,怎會綻開清香撲鼻、堅忍高貴的梅花呢?

    

  所以真正有智之士,學佛愈是遭遇不順,其道心愈是堅固,愈能成就菩提道。古今多少高僧大德,上根利器者,莫不是在苦境、逆境中成就的啊!最後祝福諸位:新年萬事吉祥如意,道業廣增長,早日成佛道!

 

朝陽升起了 釋修如

    

  記靈巖山寺二週年萬人朝山暨大雄寶殿動土奠基(七十七‧十二‧十五)

    

  坐中興號到埔里總站下車,向左沿著中正路前行。越過市區和田陌,不遠的前方有一座景色秀麗的山,和山上造型優美莊嚴的靈巖山寺。

    

  沿著山路上行,美麗光明的平安燈在風中輕搖,歡迎您的光臨,伴著您直上寺裡的佛堂。尤其在這歲末年初的冬夜裡,數千盞的光明燈把靈巖山寺粧點得格外堂皇華麗,喜洋洋,暖洋洋,烘化了一路上的疲憊和風寒,只感到無比的溫暖與慰安。

    

  觀音殿已初具一樓規模,它的全部高度相當一般十層樓。碩大的圓柱挺立在四圍迴廊;從可見的外觀,不難想像未來的觀音殿將如何的雄偉壯觀。它將建為三層;一樓供奉海島觀世音菩薩;二樓是華嚴殿,內供華嚴三聖;三樓是藏經閣,內供不同版本萬卷大藏經。

    

  在觀音殿的正前方,順著山的地勢向下是「總務堂」,它的屋頂是寬闊的平臺,正好接連著觀音殿前的廣場。(總務堂,今已預定為大齋堂。)

    

  為了提供近萬人的歇息、飲食,暫將總務堂佈置為大齋堂。壁上掛著諸山長老、政界首長、地方耆宿等贈送的賀聯喜幛。彩球花圈佈置得充滿喜慶氣氛。大齋堂的前方有一片更大的場地,就是即將動土的大雄寶殿預定地。  

  場中央聳立著高大的牌樓,上面寫著:「埔里靈巖山寺大雄寶殿動土奠基」字樣。萬國旗從頂端向四方伸展,如同千百位穿著花衣裳的童子,揮舞著歡迎的小手,各界護法居士供設的花籃很莊嚴的擺滿了廣場四周。

    

  靠左方擋土牆邊有十多塊壁報看板,那是本山四眾弟子分組趕製的成績,琳瑯滿目,雅俗共賞。小沙彌們的集體創作最能表現特色,清新可喜又不落俗套。從兩塊壁報中充分表達了小心靈對未來的宏大抱負和悲願,也展現出他們內在蘊育的良才美質。

    

  這些天來,小沙彌們的表現實在可圈可點,深獲全山人人的稱揚。蓮友們也最疼他們,時常拿禮物供養這些可愛的小師父。小師父們很惜福,也很懂得施捨的意 義;他們把心愛的音響、隨身聽、照相機、珍貴的念珠、佛像,乃至日常用品、食物,悉數捐出來舉行義賣,希望將義賣所得作為觀音殿的建設基金。眾蓮友感於他 們一片赤子之心,紛紛慷慨解囊,好多人只管付錢,卻不肯拿走義賣品,真是菩薩心腸,功德無量!

    

  大寮是烹煮飯食的地方,原本十分寬敞的,今天卻擁擠不堪,各地送來的食品菜蔬堆積如山。發心幫忙的人也特別多,洗洗、切切的景況猶如走進了果菜市場, 也難怪啊!要準備上萬人的三餐,其消耗量是很驚人的,著實忙壞了我們的典座-修貫師。李最菩薩也最發心,讓每一位貴賓吃得法味十足,功勞不可抹煞。

    

  一月二十一日,前一天的傍晚,埔里鎮由體通法師領導的普賢淨行會的蓮友領先朝到山上,拉開了萬人朝山的序幕。此後一陣接一陣的「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由山下傳上山來,一波又一波的人潮湧向念佛堂前,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在不同的臉上刻劃著同樣的誠敬與法喜。

    

  大殿前燈火輝煌,老和尚,我們的大家長-妙公上人領著眾人唱懺悔偈、三皈依。有人感極而泣,有人號啕失聲,熱淚滿襟,流下感恩和懺悔的淚。

    

  老和尚提高了嗓門兒:「諸位,諸位大居士、大菩薩們:大-家-好!」「阿-彌-陀-佛!」眾蓮友齊聲高喊著聖號。上人接著說:「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大 家遠道而來,天氣這麼冷,偶而有風又有雨的,一路上又有泥垢沙石,諸位不畏艱辛虔誠地朝山,這與在殿堂裡的溫暖舒適,地上還鋪著厚厚的地毯,如何能相提並 論呢?我向諸位表示由衷的讚歎。像這樣的朝山禮佛一拜,豈只是罪滅河沙呢?應該是罪滅『海』沙啊!」「念佛要具足信、願、行。以至誠心老實念佛,靠著彌陀 慈父的大弘誓願;人人念佛成佛,往生有分。祝福大家增福增慧,同生西方極樂世界!」此時眾人的心更熱烈了,跟著老和尚高唱回向偈:「朝山功德殊勝行,無邊 勝福皆回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老和尚笑開了,眾蓮友也笑開了。笑眼中有淚光閃閃,把 雙手緊緊的合著,擁向老和尚頂禮又頂禮,瞻仰慈顏畏愛兼抱。

    

  「老和尚慈悲,請給我的孩子加持一下吧!」慈祥的摸摸孩子們的頭,母親們就感到無限的榮寵和滿足。上人藹然地笑著迎向眾人,每個人都感受到他的慈悲,讓多苦多惱的心靈得到溫馨的撫慰。

    

  夜,更深了。在山下,民家的燈火眨著寂寥的眼,此刻的靈巖山上卻是萬頭鑽動人潮洶湧著,大齋堂裡食物供應不絕,食客們川流不息。贈送結緣品的攤位上有 佛書、佛像、念珠、貼紙等,隨緣贈送。我們特別準備的大悲水也供不應求。「師父多給我兩瓶吧!我要帶給我的父母、我的孩子、我的兄弟、我的親友……」。 「真對不起呀!需要的人太多了,數量有限,每人只拿兩瓶好嗎?」可是,仍然有人拿走十瓶八瓶的。恆順眾生嘛!讓每一位蓮位滿足歡喜是我們的心願。一夜之間 數千瓶的大悲水全被請完了。忘了疲憊,忘了正在深宵熬夜,依然精神奕奕地。

    

  子夜過去了,凌晨二點四十五分,香燈師打板了。早課三時正開始,今天上殿的人特別多,好多人站在殿外,有人說:「從未曾如此深刻地感動過。」在這眾人皆睡、我獨醒的凌晨,在這涼風習習、嵐霧漫漫的山中,人生難得有幾回?

    

  事實上,山上的四眾弟子三時起身上殿是常規,早已習慣成自然。佛陀也教誡弟子們,應於初夜後夜精勤於道業。應淡泊欲染,減少睡眠,生死事大,無常迅速,豈能把寶貴的命光在五欲之中空過?

    

  朝陽升起了萬丈金光,連日來的多雲細雨,今天竟出了個大太陽。晴空如洗,四周的山巒顯得特別青翠,白雲朵朵悠閒地在山間漫步,空氣分外的清恬,張開雙臂深深地吸口氣,心情好舒爽。

    

  九時整,動土典禮要開始了,主席臺上列席的有諸山長老、各界首長及地方耆宿,場中列隊的有全省各地的獻供隊伍及信徒代表;臺北佛教同修會的代表是清一 色的男眾居士,黑海青黃肩帶,標誌鮮明,予人以剛陽之美感。穿著玫瑰色錦緞印度裝的菩薩,是臺中紫蓮精舍的代表。代表高雄地區的蓮友則以藍白兩色搭配別緻 的羅馬裝出場獻供。隊伍整齊地排列著,觀禮的來賓密密的圍在廣場四周,從高處下望形成一幅美麗的圖案畫面,非常莊嚴。

    

  身披黃袈裟的引贊師排成兩列縱隊迎請老和尚進場了。頗有大將之風的游正華居士,他指揮若定,以特有的寬厚宏亮的音聲宣布大會開始,鳴炮後維那師舉腔: 「楊枝淨水,遍灑三千……。」在眾人齊誦大悲咒聲中,老和尚手持淨水楊枝繞場灑淨。紅祖衣在陽光下耀眼奪目。今天上人的氣色特別好,法相莊嚴。他高舉圓鍬 向空說偈讚曰:「手把金鏟向空揚,此山聖地最吉祥;今日陽光照大地,靈巖道場萬代昌。」數千蓮友報以熱烈的掌聲,南投縣議長、秘書長、高市民政局林局長偕 同夫人公子都蒞臨致賀,讚揚慰勉有加。年高德劭的高市名紳-陳啟清老居士也遠道趕來熱烈參與並起立致辭:「我看到南投縣地方首長及護法大德熱心的護持靈巖 山寺,我以佛弟子的身分向各位長官及護法大德表示十二萬分的感謝和敬意。妙蓮老法師曾經在香港閉關二十年,我從來沒有見過閉關那麼長久時間的法師,真是了 不起!現在的靈巖山寺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有這樣的發展,實在是因為老和尚戒德莊嚴,有大慈悲心,才能深獲廣大信眾的熱誠擁護。今後請大家多多發心護持, 使靈巖山寺的建設早日完成,來達成老和尚造就僧才,廣度眾生,弘揚淨宗念佛法門的心願。」

    

  我們的大雄寶殿之所以能提早動土奠基,實在要大大地感謝本山的大護法-慧信居士,上人在現場特別向大家介紹說:我初步來臺灣,緣起於倡印大智度論,等 大智度論推出以後,又有各種因緣之湊合使我留在臺灣,又來到這天時地利最宜人的埔里創建了靈巖山寺。我常感嘆因緣之不可思議,本來,我根本沒想過要出來開 山建道場,只一心想老實念佛求生西方,而後發願往十方世界去度無量無邊的眾生。為因緣所牽,我也只好隨緣而住。我希望以昔日大陸蘇州祖庭-靈巖山寺大叢林 為張本,建立一個道場廣大,僧才眾多,沿襲古德宗風,承續印祖法脈的道場。我本一介貧僧,那來這麼多的錢做這麼大的事呢?但我一切信賴觀世音菩薩必定會慈 悲護念我的一片丹心,助我滿意之力。昔日印光大師一向主張『一佛一菩薩』,就是要人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和『南無觀世音菩薩』。我常向觀世音菩薩祈求,度 福慧大護法來助我。果然是廣大靈感,先後有慧根、慧念等許多福德善根深厚的居士護法,合力促成了現在的靈巖山寺。

    

  觀音殿一樓已灌漿完成,總工程費約八千萬;此三層式的殿堂高度相當於一般十層樓,預計在三年之內完工,經費不足,尚待籌措之中。大雄寶殿工程更為浩 大,是觀音殿的三倍有餘。佔地四千五百五十二坪,工程費初估二億餘元,若以目前觀音殿工程的進度衡量,我們的大雄寶殿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實現。大慈大 悲的觀世音菩薩,又一次示現了不可思議的靈感;慧信居士的適時出現,獨自發心承建大殿,把不可能的事變為可能。所謂不思議的事,要有不思議的人。像這樣大 智慧、大善根的居士,千萬人中難得其一。」場中響起一陣陣歡喜讚歎之聲,久久才歸於平靜。

    

  十點半午前大供,燈燭鮮花鐘鼓梵樂,滿堂嘉賓莊嚴肅穆,南、北、中三區代表,每隊四十八人依序供佛,儀表莊嚴,蓮步輕盈,虔誠的獻花、獻香、獻果,還有三德六味酥酡妙供。游居士的三寶歌,及男女聲合唱的讚僧歌,讓在場的眾人熱淚滿襟,感恩無限,法喜無量。

    

  信徒們雙手捧著紅包爭著要供養老和尚,隊伍排得好長好長。「南無佛陀耶,南無達磨耶,南無僧伽耶……您是我們的導師,您是我們的真理……我皈依您…… 我信仰您……。」歌聲是這麼的感人,場面如此的溫馨,眼中含著歡喜的淚。一位第一次接觸佛法的青年不禁感慨地說:「佛法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議!」要供養的人 太多了,只好把午齋時間延後。老和尚面前的紅包堆得像一座小山;其實他何曾動用過其中的一塊錢呢?總是從左手接過來,再從右手交給寺裡出納人員,悉數用在 觀音殿的建設之上。會後大堆的蓮友又爭著和老和尚拍照。我們的師父可真夠累的啦!仍然笑容滿面地對著鏡頭,事後又高聲地領著大家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 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佛……佛……。」

    

  此次活動,臺灣南北各地總共有一百多輛的遊覽車駛來埔里鎮,小型的私家車輛更是不計其數。沿途的交通指揮調度,車輛停放的安排等是一件很艱巨的工作, 幸而埔里高中的趙主任,利用星期假日犧牲奉獻、熱心協助,他發動了一群默默行善的大菩薩們,以最高的智慧和效率,使得交通暢行無阻,大小車輛停放得各安其 位。朝山活動的進行圓滿,應居首功,值得在此提上一筆,表達全山上下由衷的敬意。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好戲開鑼了,也有收場的時候;繁華過去了,一切又歸於寂靜。興水月道場,作夢中佛事;度盡一切眾生,實無一眾生可度。且記取些許吉光片羽,或可在這虛幻的世象上,悟得點滴佛法的真諦。  

  如果有緣,歡迎您來靈巖山,我們長年都有佛七共修,每個人都喜歡聆聽老和尚的開示。泠熱適中的氣候,青青的山,靄靄的雲,風景秀麗的環境,還有善良有 禮的眾蓮友,每個月至少一次的聚會。靈巖山寺有太多令您流連忘返的特色,希望您親自來寶山探寶且滿載而回,阿彌陀佛!(轉載自福報)

 

拜向靈巖山.佛種永心頭

    

  -記靈巖山寺萬人萬緣朝山及園遊會(七十八年)

    

  慶祝三週年萬人萬緣朝山聯誼園遊會,於元月十三、四兩天在埔里淨土道場-靈巖山寺隆重展開,吸引了來自全省各地信徒大約兩萬人,場面浩大;有人感激而泣,有人號啕失聲,流下感恩和懺悔的熱淚,猶如遊子回歸到久別溫馨的家園,身心得到慈親的撫慰。

    

  光明燈下頌聖號

    

  十三日下午六時許,山下登山口已排長龍,八時未到,團隊一梯次一梯次排列整齊的隊伍,一聲聲「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三步一拜,向三十五度的斜坡曲道 前進,由山下傳到山上來,一波又一波的人潮湧向念佛堂前,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家庭組隊的,有個人獨行的,有八十九歲高齡的老菩薩,也有僅四歲大的小菩 薩,在不同的臉上顯現出同樣的法喜充滿和虔誠的心。

    

  入夜後,已是十四凌晨,也正是人潮的高峰,民家燈火,眨著寂寥的眼,而此時的靈巖山寺山上山下,掛滿了光明燈,燈火通明,念佛聲不斷,萬頭鑽動的人群 及一部部遊覽車載滿了朝山的隊伍,不約而同的來至山下萬緣聚合,而山上信徒們也川流不息,結緣品的文物、佛像、念珠、書攤、以及飲食的小攤位,更是擠得水 洩不通。黎明時刻,人潮更是洶湧,估計來自臺灣南北各地總共一百五十餘輛的遊覽車駛入埔里鎮,小型的轎車、機車就更難以計數。由於交通的調度,和停車位置 寬闊,才使交通暢行無阻,大小車停放得各安其位。

    

  園遊會是補給站

    

  此次舉辦三週年萬人萬緣朝山活動,最為出色的,應屬「園遊會」。此園遊會分別由臺北、板橋、臺中、臺南、高雄等,和其他地區團體會員所組成,各帶著當 地著名的素食小吃,設立攤位,全部聚集在一起,有上百項,例如爆米花、素粿、八寶粥、參湯、天女散花、甘露水、水煎包、拉麵等,色香味俱全,吸引了不少信 徒前往品嚐,只要一張園遊會交換券,即可嚐到一份新鮮可口的美食,吃到飽為止;一切皆是免費結緣,像是人間食樂天堂的享受,無形中也補足了朝山者耗盡的體 力。

    

  老和尚的開示

    

  是日上午十時,妙蓮老和尚向大家開示說:「念佛要具足信、願、行。以至誠心老實念佛,靠著彌陀慈父的大弘誓願,人人念佛成佛,『往生有分』。祝福大家增福增壽,同生西方極樂世界!」

    

  此時,眾人的心更激烈了,跟著老和尚高唱回向偈:「朝山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老和尚顏面微笑,眾蓮友也笑開了,笑眼中有淚光閃閃,雙手合十擁向老和尚頂禮又頂禮,瞻仰慈悲的大家長。

    

  最後,老和尚也期望「福報」週報,能帶給眾人更多智慧的訊息,引渡有緣人學佛、念佛;更祝福「福報」讀者,心中充滿歡喜、慈悲、和樂、法喜充滿、福慧雙修。

    

  下午二時,人潮逐漸下山,在互道珍重,明年再見的同時,心中真情的流露,無法用言語來表達,只有一聲「阿彌陀佛」互道珍重之下,一切又恢復平靜,虛落 冷漠無情的感覺,感嘆世間人情悲歡離合,因緣聚合的無常,終是如夢亦如幻,但是在人們的心中,卻是「佛種永心頭」的喜悅。(轉載自福報,第一二○、一二一 期)

 

人在淨土打佛七 - 沈明進

    

  進入靈巖山寺,使人感受到一股與其他道場不同的氣象,彷彿人間淨土,而在這兒打佛七,又有些像軍事訓練,晨間跑步、答數……

    

  進入靈巖山寺,會使人感受一股與其他道場不同的氣象,這就是閉關二十載,閱藏念佛;虔修般舟三昧整十次,日中一食,苦行高僧妙蓮老和尚,效法蘇州靈巖 山印光祖師道風,創建的淨宗叢林道場;其慈心悲願,乃為度化優秀青年,發出世志,住持正法,續佛慧命。其「行」,則依修持念佛為主,「解」則奉淨土妙法為 宗;只此一門精進深入,但求當生福德智慧圓滿成就。

    

  長年精進佛七

    

  沿著山路而上,可以看見一旁豎立著照明燈,其上寫有一心念佛、淨念相繼、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的法語,一顆妄念紛雜的心便已攝住了。由於 山上空氣清新,氣候宜人,青青的山巒、靄靄的白雲,景色十分秀麗,在寬敞的佛堂裡,很適宜念佛修持,所以整年到這裡參加佛七的蓮友絡繹不絕。

    

  長年精進佛七,是靈巖山寺與十方蓮友共修的重要課程,妙蓮上人戒德莊嚴,慈悲心切,所以在閉關二十載,修持念佛三昧後,便起而以念佛法門度化眾生;於 七十六年元月十一日開始在埔里靈巖山寺舉辦長年佛七,領眾念佛,不遺餘力。由於老和尚有實際修持念佛法門的體驗,所以在佛七時,常於悲心中流露出震撼人 心、又能攝受大眾的念佛開示,強烈地吸引了南北各地蓮友的向心力。這是其他道場很少見到如此誠心念佛的蓮友。

    

  妙蓮老和尚現年(七十九年)六十九歲,籍貫安徽巢縣,於民國十九年(九歲)出家,三十年春,在南京寶華山受具足戒後,即赴蘇州靈巖山參學,至三十八年二月,因弘化抵港,在大嶼山及青山閉關潛修,前後計二十年。

    

  妙蓮老和尚為香港青山佛慈淨寺住持時,曾於民國六十四年,為辦理「大智度論」排印事宜蒞臺,事畢覽勝之際,發現寶島民情篤實敦厚,而各大專院校均設有佛學社團,學佛風氣頗盛。

    

  於七十年來臺定居後,四處弘揚淨土,勸人老實念佛,求生西方。南北各地及海內外淨宗道場,競相禮請妙蓮老和尚主七開示,妙公具大悲願的循循善誘,引導有緣青年發菩提心,不厭不倦。

    

  為在國內適當地點創建淨宗叢林道場,四處尋覓,迨至民國七十三年,始在現址陸續購妥建築用地十餘甲,交通尚稱便利,氣候溫和,水質潔淨。但是老和尚表示,他的目標是至少要有五、六十甲的用地,創建一淨宗叢林大道場。

    

  由於十方大德的護持,已於民國七十五年底完成念佛堂、寮房等第一期工程;於七十六年元月十一日正式落成,開啟長年佛七,每月對外舉辦一次。除二、六、 九月打觀音七外,其餘皆為彌陀七,平均每次約有貳佰餘位蓮友參加。之外,又特為全國中小學教師及大專生舉辦寒暑假佛七,參加者至為踴躍,每次皆有參佰餘 名,共沐法乳。

    

  妙公有鑑於出家二眾,平時荷擔如來家業,難得能有專修機會,故亦有舉辦出家二眾的精進佛七,以增長道業。

    

  回歸清淨佛性的生活

    

  妙蓮老和尚說:「在繁雜紛擾的社會生活中,於公務困乏的時候,可挪出七天的假期,上靈巖山寺承受清淨法水的沐浴,滌除身心的塵垢,開展自心禪定與智慧,回歸清淨佛性的生活,也算是一種充電,蓄滿足夠的能量,加足勁道,也可在事業上發揮潛力與創意,開創更美好的前途。」

    

  佛七期間,從凌晨三點前起床到晚上十點半,整天投進於念佛威儀的行持,所以全心投入的人,妄念在此沒有蠢動的餘機,混亂的思想在此也澄清了,煩垢的身 心脫落了,只有佛號的宣揚迴旋於四周,彌漫於十方,此時有人法喜充滿,有人悲欣交集;無意間,或可發現有人在流淚,有人在懺悔,再污穢的身心於此也不得不 清淨了。

    

  佛教的傳承生活得以延續

    

  有些人會因睡眠不足,導致身心疲倦,所以在靜坐念佛時打盹,糾察師父便拿著香板打醒不覺的蓮友,有時拿著小幢幡警醒蓮友的懈怠,在一片精進念佛聲中, 喚起正確覺性的領悟,脫落一身的妄想執著,於此,才有與佛心相應的分,其實佛心就是自心,所以,究竟的說,還是自心與自心相應罷了。

    

  有趣的是,晨間的跑步,以阿彌陀佛為左右腳的答數口號,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為精神答數,以跑步強健體魄,宛如軍中的生活;過堂 用餐也有規矩,嚴格中不失人性,莊嚴而具禮儀。總之一句話,一切的禮儀規矩制度就是叢林生活。在慈悲的嚴教,智慧的啟發之中,慧命增長了,佛教的傳承生活 也由此得以延續。

    

  阿彌陀佛法像的肉髻

    

  令人稱賞的是,念佛堂中供奉的西方三聖阿彌陀佛的法像,其頂上肉髻向來都被刻於額頂四指處,靈巖山寺的阿彌陀佛像則刻於額頂八指處,此應為往生淨土與 佛頂肉髻正確之處。尤其佛像的精雕,生動的彩飾,更透出慈愛悲心與智慧的圓融柔和,令人見之,便心生歡喜,自然生起念佛之心。

    

  唱誦梵音,即得清淨

    

  平時穿過大街小巷,偶爾會聽到錄音機傳送出來的誦經聲、念佛聲,對人不見得能起什麼作用,對己也難有切身的受用;傾聽梵唄,有時不見得能攝受人心,在 一個局外人來看,或許是在浪費生命、時間。但是,參與了佛七,親身投入念佛法會,一字一句的法語、佛號用心誦出,入於耳根,在不生不滅的覺性中自然的入流 不住,此時,心自然的清淨了,因為心無雜念,便得淨念相繼;口無雜語,只有誦經念佛,所以無口業可造,口也清淨了;身體在此也無他業可造,因為只有念佛禮 佛。由於沒有其他事情的煩擾,所以身口意在此只有念佛修持一事,與清淨佛業相應而已。

    

  因報名參加佛七者,常有增加的趨勢,以致現有念佛堂不敷使用;為使信眾不致於向隅,靈巖山寺決定興建觀音殿、華嚴殿,使人人能有共修機會,深植同生西方淨業善因。

    

  現今第二期工程-觀音殿、華嚴殿已於七十七年四月正式動工。而後逐步按計劃興建關房、大雄寶殿、地藏殿、彌陀塔、居士林等後期工程,使靈巖山寺蔚為十方叢林,以供七眾淨修。

    

  最穩當的方法

    

  妙蓮老和尚時常向蓮友介紹印光祖師的話,他說:「因為印光祖師所說的話,句句都是有來歷的,他一切的言說,都是依據經論上佛陀說的話。比方印祖說: 『現在的時代,捨此念佛法門,不能夠度脫,不能了生死。』這話就合乎大集經上佛陀說的:『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在末法時代億 億人修其他法門,很難得有一個人成就,唯有依念佛才能夠度脫,這是最簡易,也是最穩當的方法。」

    

  老和尚強調:「山上的住眾,能長年恆時無間地依著叢林規矩來薰修,這當然需要有相當善根福報的。諸位居士無此因緣,若欲勤求佛道,增長慧命,就要多多親近大善知識,常與大眾共修切磋,藉此增進自己的道業,以積備足夠的往生資糧。」(轉載自福報,第一二○、一二一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